历史和文化价值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历史和文化价值范文

文物藏品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二、三级。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代表性文物为一级文物;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为二级文物;具有比较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为三级文物。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为一般文物。

一、一级文物定级标准

(一)反映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以及有关社会历史发展的特别重要的代表性文物;

(二)反映历代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科学发明创造的特别重要的代表性文物;

(三)反映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和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特别重要的代表性文物;

(四)反映历代劳动人民反抗剥削、压迫和著名起义领袖的特别重要的代表性文物;

(五)反映历代中外关系和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宗教、卫生、体育等方面相互交流的特别重要的代表性文物;

(六)反映中华民族抗御外侮,反抗侵略的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特别重要的代表性文物;

(七)反映历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发明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等特别重要的代表性文物,著名工匠的特别重要的代表性作品;

(八)反映各民族生活习俗、文化艺术、工艺美术、的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代表性文物;

(九)中国古旧图书中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代表性的善本;

(十)反映有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重大事件和杰出领袖人物的革命实践活动,以及为中国革命做出重大贡献的国际主义战士的特别重要的代表性文物;

(十一)与中国近代(1840-1949)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著名烈士、著名英雄模范有关的特别重要的代表性文物;

(十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重大建设成就、重要领袖人物、著名烈士、著名英雄模范有关的特别重要的代表性文物;

(十三)与中国共产党和近代其他各党派、团体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爱国侨胞及其他社会知名人士有关的特别重要的代表性文物;

(十四)其他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代表性文物。

二、二级文物定级标准

(一)反映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以及有关社会历史发展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

(二)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或某一个时代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

(三)反映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对研究某一历史问题有重要价值的文物;

(四)反映某种考古学文化类型和文化特征,能说明某一历史问题的成组文物;

(五)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一般,但材质贵重的文物;

(六)反映各地区、各民族的重要民俗文物;

(七)历代著名艺术家或著名工匠的重要作品;

(八)古旧图书中有具有重要价值的善本;

(九)反映中国近代(1840-1949)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著名烈士、著名英雄模范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

(十)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重大建设成就、重要领袖人物、著名烈士、著名英雄模范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

(十一)反映中国共产党和近代其他各党派、团体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爱国侨胞及其他社会知名人士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

(十二)其他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

三、三级文物定级标准

(一)反映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以及有关社会历史发展的比较重要的文物;

(二)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或某一时代的具有比较重要价值的文物;

(三)反映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对研究某一历史问题有比较重要价值的文物;

(四)反映某种考古学文化类型和文化特征的具有比较重要价值的文物;

(五)具有比较重要价值的民族、民俗文物;

(六)某一历史时期艺术水平和工艺水平较高,但有损伤的作品;

(七)古旧图书中具有比较重要价值的善本;

(八)反映中国近代(1840-1949)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著名烈士、著名英雄模范的具有比较重要价值的文物;

(九)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重大建设成就、重要领袖人物、著名烈士、著名英雄模范的具有比较重要价值的文物;

(十)反映中国共产党和近代其他各党派、团体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爱国侨胞及其他社会知名人士的具有比较重要价值的文物;

(十一)其它具有比较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

四、一般文物定级标准

(一)反映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以及有关社会历史发展的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物;

(二)具有一定价值的民族、民俗文物;

(三)反映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物;

(四)具有一定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等;

(五)具有一定价值的历代生产、生活用具等;

(六)具有一定价值的历代艺术品、工艺品等;

(七)其他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

五、博物馆、文物单位等有关文物收藏机构,均可用本标准对其文物藏品鉴选和定级。社会上其他散存的文物,需要定级时,可照此执行。

六、本标准由国家文物局负责解释。

附:

一级文物定级标准举例

一、玉、石器时代确切,质地优良,在艺术上和工艺上有特色和有特别重要价值的;有确切出土地点,有刻文、铭记、款识或其他重要特征,可作为断代标准的;有明显地方特点,能代表考古学一种文化类型、一个地区或作坊杰出成就的;能反映某一时代风格和艺术水平的有关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的代表作。

二、陶器代表考古学某一文化类型,其造型和纹饰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有确切出土地点可作为断代标准的;三彩作品中造型优美、色彩艳丽、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紫砂器中,器形完美,出于古代与近代名家之手的代表性作品。

三、瓷器时代确切,在艺术上或工艺上有特别重要价值的;在纪年或确切出土地点可作为断代标准的;造型、纹饰、釉色等能反映时代风格和浓郁民族色彩的;有文献记载的名瓷、历代官窑及民窑的代表作。

四、铜器造型、纹饰精美,能代表某个时期工艺铸造技术水平的;有确切出土地点可作为断代标准的;铭文反映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或书法艺术水平高的;在工艺发展史上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

五、铁器在中国冶铸、锻造史上,占有特别重要地位的钢铁制品;有明确出土地点和特别重要价值的铁质文物;有铭文或错金银、镶嵌等精湛工艺的古代器具;历代名人所用,或与重大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铁制历史遗物。

六、金银器工艺水平高超,造型或纹饰十分精美,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年代、地点确切或有名款,可作断代标准的金银制品。

七、漆器代表某一历史时期典型工艺品种和特点的;造型、纹饰、雕工工艺水平高超的;著名工匠的代表作。

八、雕塑造型优美、时代确切,或有题记款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艺术风格的金属、玉、石、木、泥和陶瓷、髹漆、牙骨等各种质地的、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雕塑作品。

九、石刻砖瓦时代较早,有代表性的石刻;刻有年款或物主铭记可作为断代标准的造像碑;能直接反映社会生产、生活,神态生动、造型优美的石雕;技法精巧、内容丰富的画像石;有重大史料价值或艺术价值的碑碣墓志;文字或纹饰精美,历史、艺术价值特别重要的砖瓦。

十、书法绘画元代以前比较完整的书画;唐以前首尾齐全有年款的写本;宋以前经卷中有作者或纪年且书法水平较高的;宋、元时代有名款或虽无名款而艺术水平较高的;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历代名人手迹;明清以来特别重要艺术流派或著名书画家的精品。

十一、古砚时代确切,质地良好、遗存稀少的;造型与纹饰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工艺水平很高的端、歙等四大名砚;有确切出土地点,或流传有绪,制作精美,保存完好,可作断代标准的;历代重要历史人物使用过的或题铭价值很高的;历代著名工匠的代表作。

十二、甲骨所记内容具有特别重要的史料价值,龟甲、兽骨比较完整的;所刻文字精美或具有特点,能起断代作用的。

十三、玺印符牌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官私玺、印、封泥和符牌;明、清篆刻中主要流派或主要代表人物的代表作。

十四、钱币在中国钱币发展史上占有特别重要地位、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历代钱币、钱范和钞版。

十五、牙骨角器时代确切,在雕刻艺术史上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反映民族工艺特点和工艺发展史的;各个时期著名工匠或艺术家代表作,以及历史久远的象牙制品。

十六、竹木雕时代确切,具有特别重要价值,在竹木雕工艺史上有独特风格,可作为断代标准的;制作精巧、工艺水平极高的;著名工匠或艺术家的代表作。

十七、家具元代以前(含元代)的木质家具及精巧冥器;明清家具中以黄花梨、紫檀、鸡翅木、铁梨、乌木等珍贵木材制作、造型优美、保存完好、工艺精良的;明清时期制作精良的髹饰家具;明清及近现代名人使用的或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家具。

十八、珐琅时代确切,具有鲜明特点,造型、纹饰、釉色、工艺水平很高的珐琅制品。

十九、织绣时代、产地准确的;能代表一个历史时期工艺水平的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不同织绣品种的典型实物;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著名织绣工艺家的代表作。

二十、古藉善本元以前的碑贴、写本、印本;明清两代著名学者、藏书家撰写或整理校订的、在某一学科领域有重要价值的稿本、抄本;在图书内容、版刻水平、纸张、印刷、装帧等方面有特色的明清印本(包括刻本、活字本、有精美版画的印本、彩色套印本)、抄本;有明清时期著名学者、藏书家批校题跋、且批校题跋内容具有重要学术资料价值的印本、抄本。

二十一、碑帖拓本元代以前的碑帖拓本;明代整张拓片和罕见的拓本;初拓精本;原物重要且已佚失,拓本流传极少的清代或近代拓本;明清时期精拓套帖;清代及清代以前有历代名家重要题跋的拓本。

二十二、武器在武器发展史上,能代表一个历史阶段军械水平的;在重要战役或重要事件中使用的;历代著名人物使用的、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武器。

二十三、邮品反映清代、民国、解放区邮政历史的、存量稀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邮票和邮品。

二十四、文件、宣传品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内容重要,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正式文件或文件原稿;传单、标语、宣传画、号外、捷报;证章、奖章、纪念章等。

二十五、档案文书从某一侧面反映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土地、人口、疆域变迁以及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事迹的历代诏谕、文告、题本、奏折、诰命、舆图、人丁黄册、田亩钱粮簿册、红白契约、文据、书札等官方档案和民间文书中,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

历史和文化价值范文1篇2

一项具有经济价值的战略从制定到实施,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定期地对其结果予以评价,以确定相关人员履行责任的情况。从文化遗产的内容来看,进行价值评价需要依靠定性与定量指标的相互结合。

一、对现有文化遗产价值评价标准的分析

(一)传统价值评价指标的缺陷

传统价值评价指标诸如实行价值评估,即仅对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含金量进行测评,完全依赖财务核算资料信息,测算权益资本的“利润幻觉”,忽略了历史文化遗产本身价值所无法计算的传承性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其结果必然导致评论价值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背离,甚至限制文化遗产项目的科研开发。

(二)“平衡记分卡”的缺陷

“平衡记分卡(BalancedScoreCard,简称BSC)”法也是目前流行的历史文化遗产评价的另一种方法。不过BSC存在以下缺陷:

1.难以定量化。基于BSC的鉴定、评价、管理研究都只是停留于定性描述上,并没有给出定量化的框架来进行科学评价,且BSC并没有定量地综合形成指标体系。

2.缺乏反映文化遗产价值多样化的整体目标的相关指标,违背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规范。BSC涉及成本、效益、内部业务流程、社会认同度等四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具体指标可达20多个,如果每个指标都成为被测评的目标,将会在这些指标出现冲突时无所适从。此外,多目标的评价压力会分散测评关键点的追踪,影响价值评价质量。

3.包含了抽象的评价指标,如社会满意度、史料完好保持率等。这些指标由于技术难度和一些其他因素很难得到客观公正的结果。因此,盲目地应用BSC以后,往往会陷入指标难以分解甚至根本无法分解的困境,或者进行指标分解的时候,无所适从。目前国际上对遗产经济价值的研究偏向有形的文化遗产,而忽略遗产的双重价值,即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两个方面。例如一座教堂,如同博物馆里的艺术收藏品一样,它的存在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升值。它通过文化价值体现潜在的经济价值,通过它的社会影响力铸就它的知名度,都是要从经济和文化价值两个方面加以衡量的,不能像某些经济学家那样,认为文化遗产像机器和自然界物品一样更适于作为资产来进行评估和考虑。

其次,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可以说是文化价值的延伸,它是文化遗产的物质内容。19世纪伟大的经济学家和艺术批评家约翰•罗斯金(JohnRuskin)就曾强烈抨击古典经济学家用商业价值衡量任何东西,他强调艺术超越了世俗的衡量手段。经济学家常常无法估算文物的独特文化价值,这就是需要艺术史学家、考古学家等专业人士参与遗产文化价值的确定,从而有利于文化遗产的挖掘与研究的健康发展。从形式上区分,遗产的经济价值涵盖了直接使用价值和非直接使用价值两方面。具体体现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1972年联合国颁布的《世界遗产公约》,主要针对的是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那时,人类对文化遗产内涵的认识还不完整。只看到了遗产的物质性,还没有看到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静态的,是实体。比如文物器物,经典古籍,大文化遗址、重要的历史建筑等等;相比较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得更广泛,这中间包括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技艺等均有直接传承价值。如古琴艺术、苏州的昆曲等

由于非物质文化大多是老百姓创造的,具有共识性,它是养育人们生活的一种文化,每个人都是在这共同的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它直接表达着各个民族的个性特征,还有各自的认同感、亲和力与凝聚力。比如中国人的民族性情,没有表现在颐和园和故宫上,而是深邃、鲜明地体现在春节的民俗之中。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能体现各个民族的本质,也最能体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由此可知文化遗产可以归为不可交易型产品,普通经济规律在该领域中也难以发挥作用。

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价值的独特文化个性和崇高的民族精神是世代相传沉积下来的民族的思想精髓。文化理念、心理结构、气质结构等是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核心,不能在市场交易中变卖。然而,当文化遗产有直接的使用价值时,市场经济手段则可以刺激消费。人们的“文化消费”构成了遗产的直接使用价值。通过这些直接的使用价值,市场就会筹集资金来维护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对美术馆、博物馆和文化遗址的游客收取门票就是一例。其实,非使用价值或非市场效益是不能进行交易的,它可以分为这么几种:存在价值,例如人们通过旅游观光,目睹梵高的画和泰姬陵的存在,云南拉祜族原生态歌舞等就会感到“外边的世界真精彩”;选择价值,例如人们对历史崇尚,至今传承的、风情人性,婚丧嫁娶的形式的变迁,不含有延续或禁忌等社会历史文化结构的选择与取舍。

例如民族传统历法,如果能较好地解决计时和指导农副渔业生产的问题,就一定具有相当的科学内容和价值。我国传统历法——农历,就较好地解决了计时和指导生产生活两大问题。农历又称阴历,实质是阴阳历,它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形成。农历根据天体运动规律计时,安排大小月、闰月、平年和闰年,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极高的科学性。农历中二十四节气的划分综合考虑了天文、气候、季节、物候、农作物生产等情况,反映了古人在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对自然界发展运行规律一定程度上的科学掌握和认识,以及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对这些规律的合理运用,因而长期以来很好地指导了农、副、渔业生产。

二、EVA价值评估法

文化遗产评价运用EVA指标,可以克服传统评价指标和BSC的上述缺陷,更加符合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利用与经济开发价值的要求。

(一)EVA指标体系的涵义

美国斯腾斯特公司(SternWtewart)1982年提出EVA概念,同时建立了EVA的管理模式,并于1991年提出EVA指标,它是以经济价值的创造为核心,衡量经济增加值的关键性指标。如果EVA为正值,则表示经济价值获得的收益高于投入的资本成本,即创造了新加值;相反,如果EVA为负值,则表示现存的经济加值在毁损;如果EVA值为零,则说明价值升值的空间不大。EVA其本质是衡量投资资本收益超过加权评价资本成本部分的价值,即经济学家所称的“经济增值”。

(二)EVA的计算过程如下:

经济增加值(EVA)=经济增值的净利-开发成本

=经济增值的净利-投资总额*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1、文化遗产最本质的属性应该是文化资源和知识资源,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教育、历史借鉴和供人研究、鉴赏上,至于经济价值,则是以上这些价值的衍生物。评价文化遗产的价值增值的净利的多少应当建立在其基本价值的基础上。因此,对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运用EVA计算其“经济增值”,必须遵循五项基本原则:(1)体现代际公平(即维护世代间继承)原则;(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的原则;(3)城市建设规划与历史文化完善相和谐的原则;(4)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配套的原则;(5)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调开发的原则。

2、投资总额是指用于开发文化遗产的投资总量所获得的权益与有息负债之和。在实际计算时可以采用期初与年末投资总额的平均值。

3、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开发资本比例*开发资本成本率+债权资本成本比例*债权资本成本率*(1-所得税税率)。

(二)EVA价值评估的优势

1、真实反映价值增值情况。EVA既考虑了文化遗产开发成本,又考虑了权益成本,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历史文化遗产无论是从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还是潜在的利用价值方面都基本是无边际替代性,在供应方面则具有完全的刚性。

2、可准确获得数据指标,公平的衡量EVA计算的相关数据即可准确获得,比BSC指标更容易客观量化。它给予文化遗产价值评价的信息只有一个,就是从文化遗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增加EVA。

3注重文化遗产经济可持续发展。EVA指标不鼓励以牺牲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为代价来获取短期经济效益,而是着眼于历史文化的长远发展,精神物质带来长远利益的投资决策,如崇高民族精神研究和独特的文化个性开发等。

三、EVA价值评估法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中的应用

(一)EVA绩效评估标准的建立

我国决定从今年开始,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从一定手段上促动了文化遗产价值与经济发展,但是这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予以落实和保障。将EVA经济评估法应用于文化遗产价值评价中,就是有益的尝试。通过EVA价值评估法使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预测文化遗产经济后的EVA评价来评价文化遗产的经济的可行性;通过执行过程中不同时期的EVA值来评价文化遗产的附加值的适当性;通过执行后的EVA值来检测文化遗产的体验性情况进行总体评价,EVA只能科学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任何时间段的文化遗产价值评价,因此,建立基于EVA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以EVA值最大化为标准,这对我国文化遗产价值评价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运用EVA价值评估标准的时机

作为文化遗产价值应该在什么时候运用EVA指标来评价?一般来说,用EVA指标进行文化遗产价值评价的时机有:

1.当文化遗产项目确定为目标时。用EVA指标进行预测目标的可行性,通过EVA预测值选择较优的类型。

2.当文化遗产功能在挖掘过程中,定期对EVA指标进行考核,通过EVA指标增长是否异常来观察支撑功能实施过程是否沿着既定的方向进行。

3.对文化遗产市场前景从而检验市场占有率的有效性,为下一步的市场战略打下基础。总的来说,EVA指标体系可以应用于获取文化遗产经济效益的各个机会,作为衡量文化遗产原生性与价值增值的评价标准。

(三)EVA价值评估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历史和文化价值范文篇3

一、黄帝叙事中历史记载与神话传说的融合。在中国文化中,黄帝叙事与其他历史人物叙事有显著不同。黄帝叙事的突出特点是事实记述与神话传说相交织。一方面,黄帝作为历史人物,有一定的史料依据;另一方面,关于黄帝又存在着许多神话传说。司马迁在写《五帝本纪》篇时,已遇到了史料记述与神话传说相交织的困扰。他说典籍中有着关于黄帝的记载,学者们亦多称五帝,但诸子百家传说中的黄帝已经文学化、神话化,难以完全置信。于是,他一方面进行实地考察,一方面对史料进行梳理。把传说与信史相印证,把不同史料作比较,取同舍异,去伪存真,力求记述的真实性。远古以来的神话传说虽不能说完全没有历史的影子,但却有很大的文学想象及艺术塑造的内容,不足以为史料。然而,关于黄帝的神话传说并非毫无意义,它以文学化、艺术化的形式表达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例如,黄帝娶王母娘娘的侍女嫘祖为妻的神话表达了人们对黄帝不以貌取人、崇尚勤劳、为民谋利(养蚕、缫丝)的赞美;黄帝战蚩尤的神话表达了人们对黄帝统一华夏诸邦、实现部族融合,使百姓安居乐业伟大功业的赞颂等等。由此看来,黄帝叙事是事实意识与价值意识相融合的文化叙事。

二、黄帝形象中华夏始祖与人文初祖的融合。在中华民族的祖先崇拜观念中,黄帝既是“民族始祖”,又是“人文初祖”。所谓“民族始祖”,是就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缘始祖而言的。古代华夏族是一个有别于其他任何部族的庞大融合体,今天的汉族固然是华夏族的后裔,今天的少数民族也多是古代少数华夏族的后裔,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迁徙到边远地区而形成的。所以,今天在中国境内的许多少数民族直接或间接地承认炎帝或黄帝为他们的祖先,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所谓“人文初祖”是指黄帝是中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开创者,他开启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先河,在铸造中华文明的历史上起了奠基作用。史传黄帝之前,人们蒙昧未开。迨至黄帝时代,人们改造自然环境,发展农业生产,建立社会秩序,创造器物文明。史载,黄帝发明的器物有衣裳、水井、杵臼、釜甑、宫室、牛车、舟楫、弓箭、墓葬、书契等等。当然,这些创制和发明,一是有许多传说成分,不完全是史实;二是也不能完全归附于黄帝一人名下,它是群体的共同创造。如果说,以黄帝为“华夏始祖”还是一种血缘上的“追远”、“溯源”的事实认同,那么,称黄帝为“人文始祖”则表达的是一种价值崇尚和价值认同,即对中华文明创造者的崇敬和对中华文化统一性的认同。所以,黄帝作为“华夏始祖”与“人文初祖”相融合的人格形象,深刻地蕴含着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文化特征。

三、黄帝纪念中祖先缅怀与道德弘扬的融合。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认为追念祖先的目的不只是血缘上的认同,更重要的是为了学习和继承祖先的高尚道德,以优化民众的道德风尚。这种通过祭祖以弘扬道德的思想,在历代纪念黄帝的文献中有着充分的体现。这些文献在追述黄帝历史功业的同时,莫不对黄帝的崇高道德赞扬备至,也莫不对继承和弘扬祖先的道德高风表明决心。如云:“黄帝即位,施惠承天,一道修德,唯仁是行”(《韩诗外传》)。黄帝实行德治,修德抚民,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风尚,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果。总之,着力称颂黄帝“养民”的德性、“修德抚民”的德治和“修德振兵”的德威,认为其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格。于是,历代对黄帝的纪念,就具有了对祖先的缅怀和对伟大道德的崇尚双重意义。正是这种缅怀祖先的事实认同与道德弘扬的融合,使对黄帝的一切纪念活动发挥了传承中华民族高尚道德和培育中华伟大精神的重大作用。

四、黄帝祭祀中民族寻根与价值追求的融合。对黄帝的祭祀活动不仅具有缅怀祖先与弘扬道德的意义,还具有不同历史时期的祭祀者在民族寻根的仪式中表达当时人们的价值追求的重要内容。在历代祭文中,一方面追述黄帝伟大的历史功绩,赞颂黄帝的崇高人格,另一方面则同时表达祭祀者当时所怀的某种价值追求。由于人们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所面对的历史课题有别,所以历代祭祀中所表达的价值意念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

历史和文化价值范文篇4

一、结合地方历史文化,挖掘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的乡土素材

(一)结合南充獨特的三国文化,教育学生心存大爱、恪守仁义。南充被誉为三国文化之源,名人荟萃。生于南充的《三国志》著者陈寿恪守古代史家风范,三国时期驻守南充阆中蜀国名将张飞忠肝义胆,生于阆中的西汉大将纪信被俘誓死不屈,古天文学家落下闳创《太初历》,司马相如散文流芳百世等在南充史志中广为记载,在南充民间广为流传。在长期的口耳相传中,这些历史人物身上已经演绎出丰富的历史故事。他们或兼善天下,或忠义无双,或潜心著述,其生平事迹与当今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些部分颇有相通之处。中学生对这些本土的历史人物的故事有着一种特别的兴趣和亲近感,往往更能从中获取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潜移默化。

(二)结合川北丰厚的红色文化,引导学生感恩奋进、成就理想。川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厚,邓小平故里、朱德故里、张澜故里、罗瑞卿故里、川陕革命根据地旧址、胡耀邦川北行署办公旧址皆位于此地。共和国开国之初数以百计的将帅从这里走出。由此,南充地区形成了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不仅已经被打造成了部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也使生于此、长于此的中学生有一种由衷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便于结合伟人和将帅们的事迹引导中学生感恩党和国家,爱国爱家,努力奋斗进而成就个人的一番事业,为国为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结合川北悠久的民俗雅文化,培养学生修身养性、传承精粹。得益于悠久的历史传承,川北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雅文化。如川北皮影戏、川北大偶戏(木偶戏)、南充丝绸文化、川北饮食文化、古城堡文化等,使川北地区积淀下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这些积千年传承而成的文化精粹,是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修身养性的典型素材,中学生在受到熏陶的同时,也使得传统文化精粹得以传承。

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与地方历史文化教育相结合以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的体系更为完善,途径和方式方法都将得到极大地拓展。比如,就教育培养的体系而言,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环境的三位一体体系将可以拓展为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环境和实践教育基地四位一体体系,这些实践教育基地不仅包括承载红色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承载三国文化的陈寿著《三国志》的万卷楼、张飞汉桓侯祠,承载民俗雅文化的南充川剧团、南充绸都丝绸博物馆等等专门场馆,而且遍布大街小巷的川北民俗小吃(川北凉粉)、遍及城乡的栽桑养蚕农户都可以承担实践教育的功能。

就教育培养的途径而言,将乡土素材融入到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之中后,可以采取更为丰富、参与性更强、情感价值观体验更生动的途径。如可以组织中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历史剧、民俗话剧,可以组织中学生排演富有川北特色的经典舞蹈《川北凉粉》、《川北民坊》、《俏花旦》,可以组织开展自制川北民俗小吃,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自养桑蚕等。

可以说,融入地方历史文化素材以后,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的体系更加全面,教育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随着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体系、途径和方式方法的创新,教育培养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结合乡土素材创新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挖掘、结合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虽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要注意把握地方历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采取辨证的态度和方法,选择性吸收。在实践过程中,我校认识到要注意把握以下四个问题:

(一)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环境和实践教育基地作为四位一体教育培养体系的组成部分,不能简单地相加,而应当有机结合才能产生叠加效应,取得最佳的教育培养效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挖掘、吸收地方历史文化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要求学校更加注意发挥地方社会生活小环境和家庭、实践教育基地微环境的积极作用。在利用地方历史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活动中,更加注意吸收家长、社会公众参与进来,从而将课堂内外的教育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二)地方历史文化只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的载体和外在形式,不能冲淡、替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在借助地方历史文化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过程中,既应当把握好切入点,避免生搬硬套,同时也应当注意点题,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升华地方历史文化的时代意义。既不能为了灌输教育内容而对地方历史文化牵强附会、甚至随意篡改,也不能过分强调地方历史文化而导致冲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题。

(三)对于地方历史文化素材的选取,应采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批判吸收态度。在挖掘地方历史文化素材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的过程中,对于地方历史文化素材的选取和积极因素的剖析异常重要,这要求教育者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客观抽取地方历史文化中的积极合理因素,为教育培养所用。

(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当加强地方历史文化的研习,这是结合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的前提。中学思想政治课承担着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主课堂的任务。吸收地方历史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需要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具备较为扎实和全面的地方历史文化知识,如此才能在全面把握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选择恰当、合理的教育案例。

历史和文化价值范文篇5

关键词:历史学;价值;客观性;形而上学;李凯尔特

中图分类号:B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277-03

一、问题的提出——两种实在

如果没有对实在的二分也不会出现历史学的形而上学客观性问题,但对实在的二分问题李凯尔特是不能回避的,作为一个新康德主义者,他的理论出发点是不言自明的。按照康德看法,“如果人们假定有两种实在,一种是经验的‘现象世界’,另一种是绝对的、超越的或者形而上学的实在(后者作为‘本质’处于现象世界之后),那么事实上就是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提出客观性问题。”[1]这样,作为现象的实在与作为形而上学的实在从形式上被分割开来,但二者并非毫无关联,康德以理性的方式将二者关联,但并未取得较好效果。这种人为的将实在二分在李凯尔特看来仍是人的理论假设,是一种理性构想,它引出了所谓历史学的形而上学是否可能的问题,“因此,我们把任何一种假定有两种现实的观点称为‘形而上学的’,其中一种是经验的现象,另一种是绝对的、‘处于其后的’现实。与此相对应,如果科学概念的有效性取决于它们的内容在多大程度上再现了那种绝对的真实的存在,我们便称之为形而上学的客观性。”[1]这样,由以构成经验科学的自然科学和历史学都向着形而上学的客观性推进,自然科学从研究自然现象出发,以普遍化的方法从自然杂多中抽象出客观必然规律,而规律本身具有超验性,是形而上学的实在。历史学要取得同自然科学同等地位似乎必然要向形而上学推进,但历史学却遇到了十分尴尬的问题,历史学及其自身概念是以个别的、特殊的、一次性的方式形成,只能将其局限于现象界。照此观点,自然科学与历史学的研究范围也被限定于两种实在的范畴之中,“前者探索真正地真实的、永恒地持续的存在,后者探索变化无常的、始终在生成和变化的现象。”[1]看来,历史学若不寻找到自身的形而上学基础与自然科学相比便失去与其并立的地位,所要做的工作只是寻找历史学以何种方式达到形而上学客观性。

这里仍然不能否认的是历史学是与价值联系在一起的,所谓历史学的形而上学其实也就是价值形而上学,价值形而上学实现一个根本的路径便是使文化价值去符合世界的形而上学“本质”,使文化价值建立起与世界的形上“本质”的联系,在这一过程中,这种联系从以往人们所认为的本体界走入现象界,历史的形而上学便能建立起来。仔细思考一下,这种路径是否可行呢?黑格尔与马克思分别从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视角给我们建立了典范式的理论。按李凯尔特的理论逻辑不难推论到,在黑格尔那里,“精神”在历史之中实现自身,即自由,而这种“精神”是绝对的,因而也便是客观有效的,自由意味着对现实必然的超越,固而历史在自由本质实现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发展开来,在黑格尔历史哲学中实现了历史发展与现实的形而上学本质一致性的路径。从另一方面看,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也是为了实现其形而上学本质诉求,从多变的历史事件中抽象出社会发展必然规律作为社会发展的普遍本质,而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寻求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马克思找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社会基本矛盾,这种观点同样符合上述推论,历史现象的展开是受其背后所谓形而上学的“本质”决定的。在很多人看来,黑格尔与马克思在不同层面赋予历史以形而上学客观性,以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在研究历史时总以二者的历史观为典范。

由对实在的二分引出的历史形而上学问题必然要在李凯尔特这里得到解决。

二、问题的探究——有或无

上述方式提出问题有无合理性?在研究问题前应对问题本身的合理性提出前提性批判,抑或这样发问,康德所提出的对世界的二分是哲学研究者所要必然遵循的理论前提吗?作为一个新康德主义者,李凯尔特始终绕不过康德,而要创立自己的历史学理论又要绕过康德,所以李凯尔特便产生类似的疑问,“是否历史哲学没有必要试图穿过现象而向世界的最深奥的本质推进,从而为历史概念的形成获得一种客观的观点呢?”[1]历史本身究竟是所谓形而上学的普遍本质的特殊事例还是抛开寻求普遍而对特殊的、一次性的历史事实的研究?无疑李凯尔特是持后一种观念的。

回到李凯尔特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批判中,“在所有的形而上学体系中,黑格尔的形而上学似乎与历史观保持最为协调的关系。”[1]但黑格尔哲学中的自由概念并没有比李凯尔特强调的价值概念有更多的对历史的本质成份与非本质成份进行区分实际内涵,在黑格尔那里,历史不过是“理性的狡计”,历史展开自身不过是作为世界本体的绝对精神的外化,反过来历史的发展又向着绝对精神自身回归,也便意味着历史的发展不是任意的,虽然看似有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让人捉摸不透,但其背后的决定力量是人无法控制和改变的,这样,一切的个别的特殊的历史事件在总体的历史理性运演过程中都显得毫无意义,“它变成为类概念的一个无关紧要的事例,类概念所表现的是世界精神的合乎规律的发展中某一阶段的普遍本质。”这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所表现出来的实质便是为历史确定形而上学的普遍本质,为历史寻找形而上学基础,在历史理性作用之下,处于特定环境与特定历史情境中的个人及人群只有对自由的向往而无法实现对自由的认知,更谈不上实现真正的属人的自由了。黑格尔如同其他很多哲学家一样忽视了历史领域里的价值因素,这里的价值不是本体的价值,也不是与历史事实相对立而存在的单纯的所谓的意义实体,而是与历史事实结合在一起或历史事实本身就具有的价值属性。但要明确的是,这里的“价值绝不是现实,既不是物理的现实,也不是心理的现实。价值的实质在于它的有效性(Geltung),而不在于它的实际的事实性”[1]。这样,“没有价值,也就没有任何历史科学。”[1]通过对理性自身的“批判”而对实在二分并以此为基础企图建立所谓历史的形而上学,是一种将历史置身于类似自然科学的普遍化方法之中而使历史研究失去其独立的地位的做法,李凯尔特认为:“一种通过理性认识的形而上学实在(经验现实与这种实在有一种通过理性加以认识的关系),恰恰不能给与历史学以它所需要的那种东西,即‘客观的’选择原则。我们也可以说,那些自以为已经认识了世界的普遍发展规律的形而上学唯心主义,与那种把绝对的现实看作一个永恒的循环过程的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完全一样,都必然把历史的一次性的过程看作是无意义的和多余的。”[1]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也遭到了李凯尔特无情的批判,无疑在马克思的理解中,历史是沿着一个线性的维度在其本身所具有的客观规律作用之下而连续的、进步的、上升的进程,而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对这一历史客观性的系统论述的理论体系。马克思找到了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共同的本质即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本身是物质的,在人类的实践基础上,历史以一种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共同作用方式展开着。马克思也找到了历史发展背后的本质力量和决定因素,找到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以及发展方向,这些理论在李凯尔特看来也是经不住批判的,具有很大的形而上学性质。“这种唯物史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种特殊的社会民主主义愿望。由于作为指导原则的文化理想是民主主义的,于是形成了一种倾向,即认为伟大人物历史上是‘非本质的’,只有那种来自于群众的事物才是有意义的。因此,历史写作是‘集体主义’的。从无产阶级的观点或者从被理论家们看作属于群众的观点看来;所考虑的主要是一种多半是动物的价值,结果只有那种与群众直接相关的事物、即经济生活才是‘本质的’。因此历史也是‘唯物主义’。这根本不是一种经验的、与价值相联系的历史科学,而是一种以粗暴的和非批判的方式臆造出来的历史哲学。”[1]这样,在李凯尔特看来马克思的历史学也抛弃了价值转而去寻找所谓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而这种方法仍然是受自然科学方法所主导的,企图建立起将与价值相关联的特殊性的历史事实纳入其形而上学客观性的历史学当中。实质上马克思“强调人的价值理想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是以实践为基石的马克思哲学的逻辑前提。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内在地蕴涵着他对人类社会‘应有’状态的价值理想。在他那里,人类的价值目标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融为一体”[2]。

当谈到“本质”的时候无法摆脱掉有形而上学的嫌疑,李凯尔特认为,“对历史的文化科学来说,只有那些在其个别性方面对于作为指导原则的文化价值具有意义的事物,才是本质的。”[3]那些企图使历史事实屈从于形而上学基础的理论是对历史真正本质的误导,从李凯尔特自己的理论前提出发,不难看出其对黑格尔与马克思的批判是有失偏颇的,或者认为李凯尔特还没有真正理解黑格尔和马克思。总之在对历史形而上学的可能性进行批判性考察李凯尔特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因此,一种如此地‘建立起来的’形而上学绝不适于给历史学提供依据,因为形而上学恰恰应当建立在价值的有效性之上。它根本不属于那种以寻求整个世界的理性化——即寻求对形而上学本质获得一种逻辑上明晰的认识——为目的的形而上学;我们在这里只想说明这种形而上学对于历史科学是没有价值的。这一点已经表明,任何一种想赋予历史学以一种与自然科学所说具有的那种形而上学客观性同等程度的形而上学客观性的尝试,都是没有希望的。”[1]

三、问题的反思——价值追问

关于历史的形而上学客观性李凯尔特已得出确定的结论,但仍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反思。沿着李凯尔特思路,无法构建历史的形而上学客观性,“文化科学的方法不能是普遍化的方法,而应当是个别化的历史方法,它尊重文化的个别性和价值内涵。”[4]而文化科学成为与自然科学相对的独立的经验科学在于其与价值的联系,“价值是文化对象所固有的,因此我们把文化对象称为财富(Guter),以便使文化对象作为富有价值的现实同那不具有任何现实性并且可以对现实不加考虑的价值本身区别开来,自然现象不能成为财富,因它与价值没有联系。”[1]很显然历史学作为文化科学的典型必然要以自身的方法同自然科学划清界限,历史事实正因为其与价值相关联才有意义,历史事实的价值不能体现在所谓历史事件背后的本质和规律,也不能体现在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和抽象进而上升到形而上学的客观性层面,而是体现其作为一次性的特殊的现实的价值有效性。这样,价值在现象的层面得以彰显,历史的价值从以往对本体的诉求转向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生活世界,这也体现了文化科学最终归于生活世界。

李凯尔特在其历史哲学中多次提出价值,价值也是其历史哲学的核心,可他并没有给出价值一个让人感到异常清晰的概念,李凯尔特认为,“关于价值,我们不能说它们实际上存在着或不存在,而只能说它们是有意义的,还是无意义的。”[5]“价值绝不是现实,既不是物理的现实,也不是心理的现实。价值的实质在于它的有意义性,而不在于它的实际的事实性。”[5]这种有意义性是建立在价值的客观实在性基础上还是作为主体的人的主观评价中呢?这种价值是超验的还是蕴含于经验之中呢?按照他的理解很显然价值是超验的,经验无法达到对价值的认识,“它们往往在主体和客观之外形成一个完全独立的王国。”[5]“可见,他的所谓‘价值’原来是某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神秘离奇的东西,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虚构,与我们所说的价值根本不是一回事。正是由于这个缘故,连李凯尔特自己也无法把他所吹嘘的这种‘价值’解释清楚,于是只好强调它是超验的,是经验的认识所达不到的,把它置于‘一个完全独立王国之内’。显然,他的这种‘价值’决不能成为历史学家挑选材料时借以区分本质成分和非本质成分的标准,更不可能成为历史学赖以成为一门科学的根据。”[5]李凯尔特坚决反对有所谓历史形而上学,而其对历史学的价值概念的建构证明他也无法摆脱企图建立某种价值形而上学的命运。

实际上,价值哲学从它初创时并没有摆脱形而上学建构的特征,作为一个哲学流派的价值论创始人洛采的价值论也是以对形而上学体系的探讨为路径的。洛采认为,“我们想仿照我们民族已有的楷模重新加以描述的宇宙不是无所不包的‘宇宙’。那伟大的世界画像的种种相貌特点已深深地印在大众的意识之中,因此,它们就越加生动地把我们引回到我们自身,重新提出这样的问题:人和人类生活(它的持久特征和它的历史在自然界宏大总体中的变化进程)都有着怎样的意义呢?”[6]在洛采所生活的19世纪中叶,他认为哲学最应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便是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及其人生活的意义即价值问题,“由于洛采果断地提高价值观的地位,甚至将它置于逻辑学和形而上学(以及伦理学)之顶端,激起了许多对于‘价值论’(哲学中一门新基础科学)的种种倡议。”[7]除了洛采,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类根据自己的价值理想对现有状态的改造。‘实践’范畴,内在地包含了人的目的性与价值选择。人的需要和对未来的期望与理想、改变现有状态的渴望,或言创造价值和享用价值,是实践的动力和目的。”[2]文德尔班也对价值哲学有独到贡献,他认为,“哲学有自己的领域,有自己关于永恒的、本身有效的那些价值问题,那些价值是一切文化职能和一切特殊生活价值的组织原则。哲学描述和阐述这些价值只是为了说明它们的有效性。”[7]这样,价值哲学在向生活世界向实践回归与李凯尔特的观点是一致的,李凯尔特对所谓历史的形而上学客观性的反对不证明历史形而上学毫无价值可言,其实只要人类存在,对形而上学的追求就永远不会停止,形而上学本身对人类来说也具有恒久的价值和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凯尔特.李凯尔特的历史哲学[M].涂纪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0-179.

[2]冯平.重建价值哲学[J].哲学研究,2002,(5):8-9.

[3]陈树林.文化哲学范式的历史渊源和发展[J].求是学刊,2011,(5):36.

[4]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汇处的文化批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30.

[5]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译者前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

历史和文化价值范文篇6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教育对学科的综合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历史本身就蕴含有极丰富的美学元素,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学艺术教育具有浑然天成的优势,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和人文素质也成为中专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中专历史教学;文学艺术教育;渗透策略

中专历史教学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增长历史见闻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更能让学生从历史中体会美好品德和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再加上历史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气息和古典艺术内涵,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好文学艺术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对艺术文化的鉴赏能力,增强学生的全面素质。但在中专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学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难点,要想历史教学达到素质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同步发展,就要解决这些问题。

一、中专历史教学渗透文学艺术的难点

1.历史教学中淡漠和忽视文学艺术

历史教学中淡漠和忽视文学艺术是中专历史教学渗透文学艺术的重要难点。在传统的中专历史教学中,课程要求及安排均以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和发展过程、重要意义为主,不曾要求过掌握其中蕴藏的文化知识,因此中专历史教学养成了淡漠和忽视文学艺术的习惯,这些习惯的长期使然致使中专院校和学生也忽视了历史课程中文学艺术的教育重要程度,因此在历史教学渗透文学艺术的过程中,必将遭到学生的心理抵触。

2.传统历史教学中的资源、教师素质难以满足文学艺术

中专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学艺术的难点还包括传统历史教学中的资源、教师素质难以满足文学艺术。由于长期对历史课程中文学艺术教育的忽视,现有的中专历史教学资源均以普通教育为主,甚少配置对于文学艺术的解析和欣赏书籍及其他资源,再加上教师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也以普通课程要求为主,其自身的文学艺术素养也满足为学生讲授历史文化及古典艺术”的要求,这对文学艺术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也造成了阻碍。

3.文学艺术自身的特点所致的渗透问题

文学艺术自身的特点也对中专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学艺术教育带来了问题。文学艺术本身具有知识丰富、头绪繁多、难以理解和认识的特点,这些特点导致了文学艺术的学习必定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而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学艺术教育的课时和教学详细程度难以达到文学艺术的学习要求,这也给文学艺术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带来了难度。

二、中专历史教学渗透文学艺术的策略探索

1.加强情感价值教育,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是用生命铸成的,其中蕴含的精神和文化艺术气息能够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历史课程中蕴含的文学知识,有利于学生的情感价值培养和对文学艺术的深入了解。例如,在学习《民国时期的新疆》时,老师可以利用《义勇军进行曲》《命运交响曲》等文学艺术作品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对于生命的渴望情怀和对于民族统一和谐的仰慕之情,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

2.培养正确审美价值,树立学生的高尚审美观

艺术对于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让学生能够在历史教学中体会文学艺术的价值,提高学生懂美、认识美的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价值、树立学生的高尚审美观,让学生能够更准确地认识到历史课程中的文学艺术之美。例如,在学习《清代新疆》时,教师可以利用《虎门销烟》《圆明园》等纪录片让学生体会林则徐的爱国情怀以及中国古典艺术的魅力,加强历史教学中对文学艺术教育的渗透。

3.注重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

注重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也是中专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学艺术教育的策略。艺术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利用文学内涵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康人格。例如,在学习《隋唐时期的西域》时,可以通过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的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情怀可以让学生体会我国古代文人正直的情怀,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在中专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学艺术教育,能够提高中专生的文学艺术教育时长和效果,有利于提高中专生文学艺术素养,但在渗透教育过程中还存在历史教学中淡漠和忽视文学艺术、传统历史教学中的资源和教师素质难以满足文学艺术、文学艺术自身的特点所致的渗透问题等难点,教师可以从加强情感价值教育”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正确审美价值”树立学生的高尚审美”注重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等方面下手,逐渐在历史教育中达到文学艺术渗透教育的目的。

作者:方兴海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历史和文化价值范文篇7

【关键词】档案;档案文化;文化价值;历史文化;档案功能

【中图分类号】G2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336-01

档案是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是历史轨迹的记录,是真实的过往与事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档案具备明显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信息价值等,是人类文明变迁和历史演进的“见证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档案的众多价值中,文化价值因其独特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积累而更显其重大意义。此外,对档案诸多功能进行系统分析,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档案的文化价值

文化是一国、一个民族最为重要的标识,也是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最显著的个性特征。就以我国为例,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是可以显示出华夏儿女、龙的传人的特征的,这就是“中华文化”。而档案作为文化的记录和积累,是文化的忠实见证者,其本身的文化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档案具有重要的民族文化价值

纵观档案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档案是民族文化最可靠的记录来源,是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重要载体。可以这样说,档案的民族文化价值是其存在的重要原因,也是档案能够成为各个民族文化载体的核心要素。所谓的民族文化,即该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特色,比如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源远流长、滔滔不绝,这是华夏先祖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标识所在。我国的档案可以为民族文化发展提供忠实的记录与扎实的积累,是研究民族文化变革、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参考物,是民族文化理论意义上的物质载体。简言之,档案记录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其内容就是民族文化的历史,其档案本身也是重要的历史资料,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因此,档案由于是民族文化活动的重要基础,更增加了其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这种文化价值是档案的真实性、记录性的特征决定的,是档案传承后世的基本依据。

(二)档案具有重大的文化教育价值

众所周知,档案不同于一般性的历史资料、民间野史、神话传说等,它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历史直接记录,是历史文化的硬性烙印,是真实可靠的文化载体。基于此,可以看到档案具有积极的文化教育价值。档案本身的真实性、历史性等特征是档案保存、传承的先决条件,也给档案的文化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由于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求真、求实的反映,所以它可以给当时的人们和后世的人们提供有效的启示与惊醒。同时,档案可以借助事实来教育人们,所谓“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即说明了真实的档案历史能够指导后人的行为,能够为后人的行为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同时,档案馆的存在就是直接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接受文化教育、历史教育的场所,更加丰富了档案的外延与内容。所以,要充分认识到档案的文化教育价值,并真正将档案的文化教育功能发挥出来,使之更好的为文化发展、历史传承和民族进步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与信息保障。

(三)档案具有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传播价值

档案的产生总是和历史息息相关的,甚至可以说档案就是历史。那么,档案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就十分明显了。从一般意义上分析,档案至少可以通过详细的记录业已发生的历史来延续历史记忆、传播历史信息、整合历史资源。在档案的记录中,历史是鲜活、真实和有效的,是客观存在的,是业已完成的。所以,能够把真实的历史过往完整、详细、有效的记录下来,这本身就十分不易了。因此,档案所赋予的历史文化的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此外,档案还具备显著的社会文化价值,是社会文化传播、发展的推动力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推进因素,在社会文化发展和社会变革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比如,档案馆是保存和记录档案的地方,也是传播档案信息的地方。档案馆既要存在于现实的社会中,又要与社会其他部门、机构、人员发生密切的联系;同时,档案馆还担负着传播档案文化的使命。总之,档案馆已经发挥了明显的社会文化传播的作用。所以,档案具有很显著的社会文化价值。从另一个角度看,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同样需要档案的真实、有效的记录,这也是丰富档案内容、提升档案品质的重要路径。综合而言,档案具有社会文化价值,社会文化的发展反哺档案的记录,二者可谓“形影不离,相辅相成”。

二、档案功能的拓展

前文已经提到,档案是直接记录的真实历史,是文化发展的载体,也是重要的传播媒介。所以,档案具备的原始功能正在发展变化,档案本身的功用也在随着历史文化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变迁发生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这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象征。所以,简要了解档案功能的拓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档案包含着民族文化的情感

档案具有记录民族文化的功能,但是,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与传承,而是民族发展史的真实见证,是民族的遗产。任何一份档案,都是民族文化情感的寄托,是民族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有着显著的文明特征。例如,我国先秦时期的甲骨档案,不但是记录我国先民生存、生产和生活的宝贵史料,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印证,更是民族情感的依托。一片薄薄的甲骨,上面的每一个文字、每一个符号,都是我们民族的血脉见证,是我们奋发图强的动力源泉。所以,档案民族文化记录功能的拓展,更应该增添其人性化、情感化色彩,更应该从“人”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扩展档案的民族性与文化性范畴。

(二)档案可以实现历史文化信息更好的传播

档案的存在,不仅仅是记录历史那么简单,更应该从档案具有的本质特征考虑,将档案中的历史文化信息传播出去,实现其真正的价值。虽然说,不同的档案由于时间、地点、内容和保存等各种因素的左右,会影响档案的私密级别与传播效果,但是应该千方百计的把档案中的历史文化信息透过各种手段传播出去,使其为公众所知、为社会服务。档案本来就应该具备服务功能,应该发挥其服务社会公众的职能。我们以档案馆为例,其保存的各类档案,不但可以有效的记录历史信息,而且还可以成为地区、国家的历史文化信息传播中心。社会大众有权力了解真实的历史档案,有义务了解本地区、本民族的档案历史,这既是社会文化传播的需要,也是公众个人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

(三)档案应该拓展休闲文化的功能

在一般的印象中,档案总是和历史、文化、民族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似乎离普通人的生活很远。久而久之,这也造成了档案服务功能的缺失,同时也减少了社会大众与档案“亲密接触”的机会,这本身是巨大的浪费。因此,要想方设法的挖掘档案的休闲文化功能,吸引更多的人们能够透过各种渠道、窗口和途径来了解档案、“阅览档案”、体会档案。在这样的休闲氛围中,人们更容易感悟档案记录的信息,能够更为直接的获取真实有效的档案资源,这其中也正是档案的价值所在。例如,各地的档案馆可以仿照图书馆的模式建立“阅览区域”,以便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到档案学习中来,参与到档案的文化建设中来。将档案文化纳入到社会休闲文化体系中,其实也正是档案功能拓展之所在,也是档案文化价值的又一次体现。

三、结束语

档案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载体,其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都是显而易见的。档案的各种文化价值,正是因其本身的真实性、记录性特征所产生的,这也是推动档案延续性发展的源动力。同时,档案不断拓展的功能和效用,可以发挥出更大、更多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这是档案“生机勃发,生生不息”的根本之所在。

参考文献

历史和文化价值范文

【关键词】文物;内涵;价值

文物是文化遗产的物质体现形式,是历史文化的核心和精粹,是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各阶段典型、重大事件和重要人文精神的物质载体。衡量文物价值的主要因素,不仅是看物品品相如何,而是看其是否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们对“文物”的定义有多种版本:《辞源》定义为①旧指礼乐典章制度。②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古代遗物。“文物”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中被定义为:“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各类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目前,各国对文物内涵、种类和范围的定义始终不能取得一致的意见,所以无法给出一个公认的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可以看出,“只有具有重要价值,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在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实物,才被列入保护范围,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这实际上并不是对文物做出的准确的概念性的定义,而是文物专家、文物工作者通过长期的实践,综合个体认识,从而对“文物”的具体内容作出了一个范围和性质上的界定。所以,我们认为:“文物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遗留下来的、由人类创造或者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有价值的物质遗存的总称。”

在文物的诸多要素中,文物内涵尤为重要,在确认了文物属性后,就应进一步研究挖掘出文物所蕴含的价值,使其体现出多重价值,对丰富人类文化历史层次和提升文物人文内涵发挥出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物价值高低如何予以判定呢?我们认为最核心的价值标准应该认定为文物的内涵。因为文物内涵对于文物是否具有重要价值、是否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是否在各时期具有代表性,能帮助人们更立体、更深刻地解读历史、推动人类文明继续前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文物的内涵呢?我们认为,文物内涵是文物的“灵魂”所在,除了其蕴含的历史信息外,还同时附着了当代的艺术信息、工业技术信息等人文信息,生动地反映出那个时代方方面面的时代特征。这些文物所承载的信息,使我们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和还原了那个时代,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是历史的忠实记录者。而那些没有经过历史淬炼的,不能反映出那个时代的重要时间点和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物品,则缺乏相应的文物内涵,不能称之为文物,并不具备文物的历史价值。

文物是人类文明在进化发展中积淀下来的精华,是民族和国家文化记忆的实证。对于文物的价值,从事文物工作的专业人士已有很多论述,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也见仁见智,形成了某种程度的默契。人类历史发展多会通过文物来储存信息,展示时代特点,所以,文物因其储存和携带的人类历史创造的成果和信息而具有多方面的社会价值。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文明可分为经济、历史、文化和社会文明。那么,从价值角度来看,文物也就相应地蕴含着经济、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社会在发展,鉴宝类节目层出不穷,文物价值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又通过何种途径和方式来实现其价值,引起了全社会人群的集体关注。本文中,我们认为文物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文物的经济价值

因为文物储存和携带着的各个历史时期人类应对自然,生产、交换和分配的丰富的历史信息,人们对文物的收藏对人们了解和研究那个时代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文物的经济价值是以货币价值来直接体现的。但虽然某些文物价值连城,社会各界却从普遍认为经济价值是衡量文物价值的唯一尺度,甚至根本没有把经济价值作为衡量文物价值的标准。因为从文物的根本属性来说,文物并不是商品,无法具有一个明确的市场价格。文物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是历史上的经济形态、经济体制、经济机制的真实见证。其承载的先人的智慧和经验,让人类不断地受益,得以进步和发展。拍卖会或鉴宝类节目上的成交价,只是买卖双方临时达成的合意,仅能代表买卖双方互相能够接受的心理价位,不能作为文物的市场价格。鉴宝类节目上专家老师给出的价格,仅代表个体认识,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二、文物的历史价值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文物,都是植根于历史之中,有着相应的历史内涵,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所以,历史价值是一切文物最基本,最重要的价值,是文物的“魂”。不能作为历史见证的文物不能称其为文物,没有历史内涵的文物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比如现代的一些工艺品,尽管造型十分精美,制作十分考究,甚至价格非常昂贵,但因其缺乏历史内涵,是不能被认定为文物的,只能作为工艺品、纪念品甚至艺术品,进行明码标价的交易。

三、文物的文化价值

文物的文化价值涵盖面很广,不少文物作为存世量极少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携带着准确而真实的重大历史信息的遗存物,拥有着无法估量的巨大价值。文物作为历史的忠实记录者、国家朝代更迭人们生活劳作的记忆、民族的智慧结晶和瑰宝、文明得以传承的纽带,其核心价值是由文化价值体现出来的。由于其独特、深厚、不可复制的文化价值,才使之具有高昂的经济价值。

四、文物的社会教育价值

历史和文化价值范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7)05―0069―04

英国历史教学法专家汤普森说:“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或发生了什么上,而是要集中在我们如何发展对历史的认识。”而历史认识的发展及深化,要尽可能地采取设身处地的态度和基于同情之理解的原则去认识和分析。要实现这一点,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师生共同回到“历史现场”,尽量地接近历史真相,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历史知识,如此学生才能在“过程与方法”中得到能力与价值观的提高。要回到“历史现场”,就必须借助于史料教学。随着历史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史料教学无论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理念,还是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范式都已为许多历史教师所认同并积极践行。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影响历史“真味”的“泛化”、有失历史“原味”的“伪化”和淡化历史“韵味”的“简化”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很好地把握历史学科本质和历史教育本质,在史料教学的育人终极价值取向和基于明确宏观主题框架下的系统化、整体性建构等方面有所缺失。上述问题的存在,也使我们产生了路在何方的困惑。而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颁发,及其根据该意见精神,即将颁布的明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内涵的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无疑为史料教学走出困境指明了方向。如何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视野下优化史料教学,也就成为了我们研究的关注点。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史料教学的基本认识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中最重要的能力和品格,是使该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核心能力和品格。W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能力的核心,其提炼要立足于学科本质及其育人价值,但素养要素的命名不能不考虑课程内容。

历史学科素养,指的是通过历史教学和自我学习而获得的历史知识、历史思维方式、研究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形成的学习习惯、心理品质、价值取向及历史意识。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方法、学习历史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形成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方面。

史料,也就是历史资料,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史料是还原与重构历史的证据,是解释历史的依托,是现实与历史对话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基于史学理论用历史思维思考、解决问题并形成历史意识的载体。

史料教学,即根据历史教育的需要,围绕历史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应用恰当的历史材料,引领学生在丰富的历史信息、真实的历史场景中学习历史知识、感悟历史。史料教学是学科特质的“还原”,历史学科本真的“回归”,代表的是历史教学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彰显的是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和社会功能。

史料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也只有着眼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教学才有价值和意义。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强调:“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中学历史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应该是培育具有历史意识、历史思维的“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历史学习是增进个体与整个人类的情感联系和熟悉人类经历的心路历程的桥梁和纽带,历史知识的掌握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历史教育的关键并不仅仅在于让学生记住多少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学会认识历史的方法,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要“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因此,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应是历史课程学习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科价值的集中体现。而正是为了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才需要我们从“无史料即在教学”走向史料教学,引领学生从“读历史”走向“做历史”。

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视野下实施史料教学,就必须重视史料的文化意义和育人价值。丰富的历史资料,不只是历史事件的证据材料,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是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学中不只是用来帮助学生识记、理解历史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存续文化传统、养成健全人格、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我们教师必须改变教学中史料运用的“泛化”“伪化”和“简化”等现象,以历史课程的视野,学科发展的视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视野,关注史料来源的多元化、内容的多样性,挖掘史料的文化意义和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史料本身对学生提高素养、发展能力、优化品性的重要作用。

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视野下实施史料教学,就必须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应用史料自主学习、探究历史问题的活动过程。现在不少教师的所谓史料教学,往往是碎片化运用史料,本质上仍是服务教师的教,服从于完成教学任务。着眼于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必须真正落实以“学”为主,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和应用有效史料去观察历史现象,探究历史问题,追寻历史规律,领悟历史方法。必须突出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性、探究性。

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视野下史料教学优化策略

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视野下实施史料教学,不仅要准确把握历史学科的价值定位,深刻领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和内涵阐释,而且要在史料教学的技术策略上不断研究与创新:

(一)遵循史料教学精神,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和主题立意。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的主题立意是一节课的灵魂,它们决定了课的方向与品质。因此,在教学定位、目标确立、主题选择等方面首先必须体现其精神追求。如“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我们的教学为“超越知识识记,聚焦学科素养,挖掘育人价值”,教学主题为“殇思与镜鉴”。由此确立如下学习目标:“(1)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学习、探究,理解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分析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归纳战争的影响,培养阅读、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逻辑推理能力、历史解释能力以及史论结合的史证意识。(2)结合现实,反思战争的启示,深化史感意识、现实意识,形成“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历史情感和正确价值判断。

(二)聚焦核心素养的培养,优化史料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碎片化地选择史料,片段式的展开活动,本质上不是史料教学,反而会削弱史料教学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功效。因此,必须基于体现史料教学基本精神的教学定位、教学目标和教学主题,整体建构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流程、学习活动。如“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根据上述学习目标及主题立意,我们选择了2014年4月13日《人民日报》上《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一文中“1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这段充满历史感的论述,作为课引,引领学生进入了特定的时空情境,勾勒了黑暗、痛苦、流血、沉沦的主线,揭示了本课学习要旨。主题学习活动设计为层进式的“难以避免的灾难”“惨痛沉沦与唤醒”和“或然战争的深思”三大篇章。学习方式为基于史料研读的问题探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渐次展开:“甲午中日战争为何不可避免?战争胜负为何在战前已定?如何全面客观分析战争的影响?对于中日或然的战争,该如何应对?现在和未来我们该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针对上述设计,我们精心选择了相应的史料和现实材料,引导学生回顾、体会那段黑暗和痛苦的历史,通过中日比较、现实联系反思、感悟流血、沉沦的历史给我们的惨痛教训与现实启示。进行这样的创新建构,较好地克服了以往战争史教学习惯于渲染战争场景、英雄人物表现,忽略对特定政治和文化背景的解读,缺乏面对现实和着眼未来的价值引领等肤浅行为,提升了学生在唯物史观核心理论指导下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能力,激发了学生“痛记于心留其史,奋发于行促今事”的家国情怀,增强了学生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历史意识。

(三)彰显学科育人功能,关注史料的文化价值。史料的选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史料教学的实效,我们在遵循史料与教学的相关性、相容性,史料服务于特定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尤其注重挖掘史料的文化价值,以彰显史料的文化意义和育人价值。如“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我们设计的三大“篇章”中分别选择了下面一些材料。

材料1:日本是以世界文明进步为目的展开的这场战争,战争不是人与人、国与国之战,而是一场信仰的较量。日本在亚洲国家率先理解文明世界的理念,力图彻底摆脱独裁国家制度和野蛮文化,因此成为日本迈入文明国家行列的起点。

――(日)福泽谕吉

材料2:以倭奴弹丸小国,狡诈无信,年来诌事欧洲,袭其毛滓,讵敢夜郎自大,弃好寻仇……想天戈所指,不难指日荡平。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三

《甲午中日战争》

材料3:中国所制子弹,有大小不合炮膛者;有铁质不佳,弹面皆孔,难保其未出口不先炸者。即引信拉火,亦多有不过引者。临阵之时,一遇此等军火,则为害实非浅鲜。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三

《甲午中日战争》

材料4: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大地既通,万国蒸蒸,日趋于上,大势相迫,非可阏制。……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上述材料作楸尘啊⒊砂茉因及影响分析的补充素材,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史实,而且渗透了主动追求进步文明、克服盲目自大、反对腐败、顺势变革等价值引领。

历史和文化价值范文篇10

关键词:党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1相关概念界定

1.1党史文化

本文说的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简称,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如历次代表大会、的从无到有、党组织建设的各个时期等,是中国共产党发展中所积累的优秀的精神财富。作为党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史文化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2001年版的《中国共产党简史》将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大革命阶段、土地革命阶段、抗战阶段、民主革命阶段、新民主主义阶段、社会主义阶段、“”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这其中,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具有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重要的历史意义。研究党史文化,有利于强化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促进我国各项基础建设,实现建设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党的十上正式提出的,其基本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面对世界各类思潮侵袭和新形势下我国的和平建设,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其基本原则是充分重视人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关注人的发展,充分尊重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发展中以理想与信念为核心,建设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2党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对于党史文化的研究也愈来愈臻于成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发展时期,党史文化用中国共产党九十五年的历程,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出了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首先,党史文化作为当代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精神保障。党史文化可以说是革命先辈用汗水与鲜血谱写而成的,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所包含的精神文明与意志品质,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党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写照,党史文化中的共产党人,无论是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抛头颅洒热血,还是和平年代中的崇高品质,我们从革命先辈的事迹中,看到了党作为领导集体对于人民的示范作用,也从根本上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用。其中,从“铁人”王进喜,我们看到了艰苦奋斗的“铁人精神”;从“抗震救灾”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不畏生死的共产党人。这种模范带头作用,展现着新时期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为直观的真实写照。

再次,党史文化可以进一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含义。党史文化中饱含着催人奋进的文化内涵,正如同志强调的那样,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各级干部教育与培训的必修课。党史工作,有力地支撑了领导干部的自身建设,有利于促进正能量的文化氛围的形成。

3我国党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现状

3.1党史文化发展现状

中国共产党的党史文化经历了建党初期的摸索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快速发展阶段、“”时期的曲折阶段、现如今的跨越发展阶段。党史文化跟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步伐一路走来,现如今已经形成,并且得到了繁荣和发展。

首先,党史文化有了全新的发展。“”后,我国进一步注重党史文化的研究,成立了众多党史研究机构、档案馆等,各类党史文化书籍丰富多彩,并且通过电视以及网络等方式进行党史文化的宣传工作。

其次,我国政府全面注重党史文化的发展。2005年,同志曾提出:“我们需要在团结并带领全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经验下教育全党和人民。”2010年,中央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这也标志着我国党史文化的发展历来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如今,国家主席同样强调:“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应尤其学习中国共产党史。”

再次,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党史文化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红色资源不断被开发,不但党史文化的教育价值被开发,其经济价值同样受到开发,“红色旅游”产业迅速得到人们的喜爱,党史文化不断被群众所学习,表明党史文化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3.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现状

3.2.1缺乏具有针对性的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极其凝练的一种观念,每个词汇都有着丰富的内涵。虽然相关部门对其做了解读,但是普通群众还是缺少了解。一方面,缺少理论的解读。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缺少有针对性的解读。在不同人们的眼中,认识也不相同,不同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也就不同。例如,对高等院校来说,“诚信”指的是在学术方面保持诚信,而对企业来说指的是“诚实守信、公平竞争”。所以,不同群体在解读过程之中应当讲透其特点的含义,这样才能更加贴切。

3.2.2宣传形式较为单一

在宣传过程之中,缺少一定的针对性。虽然我国目前根据区域的不同以及群体的不同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也推出了各类电视广告、具有中国风的动画,并且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但是宣传还是缺少一定的针对性,如当代大学生使用较多的是网络,而只有很少一部分大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学价值观。另外,对不同群体运用同样的宣传方式并不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需要针对不同群体进行调查后进行宣传。

4发掘党史文化优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之中,党史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党史文化是对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以及改革创新历史发展进程的真实写照和丰富积淀,从本质上来说,党史文化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具有一致方向性的。党史文化在源源不断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最为强大的支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对我国党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4.1强化党史文化的研究,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党史文化以及具有教育意义的红色资源,其奋斗历程中涌现出了众多为劳苦大众谋解放、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驱,还有众多为革命奋斗终生的无名先辈。他们为了国家的解放、民族的富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谱写了党史文化中灿烂的篇章,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来源。因此,强化对党史的探索研究,注重通过深入挖掘的方式充分展示我国共产党在长期发展之中所沉淀下来的文化成果,通过紧紧围绕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把党史文化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转化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

4.2强化革命遗址的保护工作,丰富核心价值观教材

伴随着我国革命事业的历史足迹,先辈们留下了大量的红色遗址,记载着我党的革命历程。革命遗址对人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有着最为直接的作用,因此,注重对革命遗迹的保护工作,用革命先驱者的精神进行教育、用革命先驱者的成功经验启迪、用革命先驱者的成就激励,对广大党员群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促进群众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所在。强化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工作应当注重革命遗迹的原生态保护,即以保持革命遗址原有状况的同时对其进行修复和开发,从而最大化地发挥出革命遗址在教育方面的作用和功能。对没有开发的革命遗迹,要通过建立革命纪念标志以及出台相应的保护措施,强化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工作。

4.3强化对红色资源的开发

目前,许多已开发的革命遗迹是由先驱者的奋斗地点、故居以及战场等组成的。应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对这些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将不同时间与地点所形成的不同红色资源以整合的方式,将红色资源全面打造成具有系统性的红色文化形态,提升红色文化在群众心中的地位。例如,通过对革命先驱故居、战斗遗址以及博物馆等红色资源场所的保护、发掘、整合,打造我国的“红色”文化。

4.4强化对党史文化的学习,扩大核心价值观的学习

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号召全体党员深入学习中共的历史。强化对党史文化的学习,通过学习达成一定的共识,找到前进的动力与智慧,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方式。因此,应当进一步对党史的教育手段进行改善,可举办相应的党史研讨会,发挥党史在教育方面的作用;举行相应的党史资料参观,强化对党史的认识;在重要的革命纪念日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举行党史重要事件以及党员人物的专题介绍,进一步强化党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观赏含有党史文化的影音作品,强化红色资源在红色教育基地中的示范作用。通过利用上述方式强化党员、干部对党史文化的学习,在学习中坚定信念,从中吸收充足的养料,完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结合影音、报纸以及网络等多种方式强化党史的宣传活动,做到党史文化的传播有声、党史文化的宣传有像。总体来说,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进行党史文化的教育,在群众中形成知党史、爱祖国的氛围,吸收党史文化中蕴含的正能量,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参考文献:

[1]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4(02).

[2]徐金超.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J].人民论坛,2013(35).

[3]孙杰,姚玉祥.中等收入阶层: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08).

[4]孙向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02).

[5]程浩.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J].广东社会科学,2013(02).

[6]本刊记者.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问题――访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副所长戴木才研究员[J].思想教育研究,2013(02).

[7]韩春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重倡导”析理[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8]程伟礼,杨晓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形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历史和文化价值范文1篇1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史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221-03

中共十之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主要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则承担着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命。正如当代学者曹景文所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承担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的重任,它对大学生培育民族精神、凝聚共识、增强公民意识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这就意味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是相统一的。因此现代学者杨军建议要将“核心价值观与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载体相结合”[2]。然而,这种普遍流行的看法却无法解决二者之间何以能够结合的问题。

一、“史学危机”的理论挑战

事实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要揭示二者之间的紧密关系,就需要考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史学理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采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等概念,标识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进程,明确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趋势。然而,曾经作为普遍适用的历史规律在新时代也越来越面临严峻的理论挑战。1986年,何新明确批评五种社会形态学说,指出这一学说违背了马克思的学说。他认为五种社会形态线性演化模式歪曲了马克思理论的本意,是误植欧洲历史模式造成的“概念和术语的错乱”[3]。受这一观念的影响,史学研究中出现了与主流结论不同的观点,其中最突出的是封建社会的历史分期。在具体考察了“封建”“封建社会”和“封建主义”等概念后,冯天瑜、李慎之、黄敏兰、侯建新等学者指出,将秦朝至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历史称为“封建社会”名不符实[4]。

这些观点得到了历史学界的呼应,冲击了五种社会形态学说存在的合理性。这让一些主流历史学者倍感危机,出现了“史学危机”之说。龚书铎曾写道:“近年来,‘史学危机’的说法颇为流行。”[5]“这一说法其来有自,部分主流历史学者僵化、教条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脱离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实情,以致难以引起社会的共鸣,突出了原有历史研究模式的弊病。何平指出,“史学危机”主要是历史叙事引发的传播危机,“‘叙事本位’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然而近代以来的新史学,尤其是1949年以后的史学却日趋与中国固有的历史叙事传统渐行渐远,由此导致了史学的空框化”,“而所谓历史评价也往往表现为非叙事的当下意识形态评判或价值评判”[6]。“史学危机”使旧史学的宏达叙述研究模式逐渐淡出学术视野,历史逐渐回归学术――追求历史的真实性。

“史学危机”及其深远影响揭示了以往历史理论重结论而轻学术的问题,因此结论常常给自身带来困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明确反对封建文化,认为封建社会的儒学已与近现代社会脱节,但这一说法无法解释魏源、徐继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儒者接受和传播近代西学现象。与之类似,教材批评北洋政府的崇儒政策,却也给自身增加了解释现实的困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内容出现的理论困境影响了被接受的程度。调查显示,大学生普遍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论证没有新意”“一些结论缺乏说服力”[7]。

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

事实上,“五种社会形态”学说有其合理之处。在5种社会形态理论的框架下,封建社会已经落后于近代的资本主义以及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这种落后性表现为在中国与资本主义列强展开的各方面的竞争中都处在不利地位,令民族和国家长期处于被压制的处境。换而言之,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能够清晰地解释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同时也为中国未来提供了发展方向,最终迈向独立、自由、强盛以及人民的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对于近代中国人而言,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反对侵略中国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国内的封建主义力量,建立人民民主的现代国家。

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必须反思封建主义文化。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则将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称为“封建伦理纲常”“封建主义思想”[8]。它主要包括官方儒学以及佛教、道教。这些文化与现实文化的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时代差距。为了突出这一观点,教材提出了3个相互联系的观点作为理解封建主义思想的内在条件。

第一个观点,封建主义思想不适宜近现代生活需要,这一观点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密切相关。按照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学说,人类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进化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总是朝着更高级、更文明的方向发展。人类历史发展的这一过程及趋势表明,封建社会落后于资本主义社会,更落后于社会主义社会。因此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角度看,封建社会的文化落后于资本主义文化整整一个发展阶段。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提出了这样一个文化判断,即作为封建文化的孔学、儒学已经落后于时代要求。

由于封建文化已经落后于时代需要,因此批判意识形态化的孔学是很合理的,这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提出的第二个观点。它特别称赞太平天国的反儒活动,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推行的反儒政策合乎历史发展的趋势。教材非常坚持这一观点,它始终相信,以儒学为核心的政治上层建筑已经难以与近代的生产力相适应。这就决定了儒学被社会遗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评价“中体西用”时,教材明确指出,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中学”(即儒学)已经阻碍了生产力的正常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思想障碍。

对孔学的批评将人们的目光转向了西方近代文化,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提出第三个理论观点,即与世界同步,认同和接受近现代化理念才是中国的发展出路。教材在讲到维新派的文化主张时,将他们的思想主张称为“思想启蒙”。教材非常支持维新派的文化主张,明确指出,要反对儒学意识形态,必须引介西方近代的社会思想观念以及科学理论知识,运用西方近代的政治理念与学说(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进化等)批判中国传统社会存在的严格的等级观念、特权思想,进一步打开了中国人的思想世界。维新派的思想文化主张激发了中国人学习国外先进文化的热情,成为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惯性。教材也明确指出,“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快速传播,使不少中国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们在批判意识形态化的儒学的同时,积极开展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学派进行理论辩论,进一步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先进特征。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渊源

尽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批评孔学已落后于时代,但它却又主张儒学并非一无是处。这一判断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这一规律被同志表述为“一分为二”,即矛盾具有同一性与斗争性两种属性,同一性是保持事物存在的重要力量,而斗争性则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存在于事物之中。这种矛盾的观点是考察传统文化的重要哲学原理,较早地运用这一原理考察传统文化。在20世纪30年代末,就采用了“一分为二”的方法来看待儒学。他指出,孔孟有一部分真理,全部否定是非历史的看法。而在正确对待封建文化的态度上,明确指提出“精华糟粕论”的观点:“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9]同志的这一观点被概括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著名论断。

这样的观点也被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其他教材接受。《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更将传统文化视为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础。该教材第一章明确指出,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转变为中国化的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必须能够被中国社会广泛认同。要达到这样的文化发展目标,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变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文化发展的时代课题使人们回到传统文化中,重新建构新的历史文化脉络,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依据。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考察传统文化的根据,对传统文化开展拣择,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精神广泛传播到人民群众中,使马克思主义随着中国的发展而不断地与时俱进[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表明,认同和回归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大趋势。这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文化发展有关。当时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在主张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主流哲学推动下,作为主流文化意识的思政理论必然反映社会文化现实。因此执政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决议上,首次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这一文化主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切结合,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滋养。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产物,是时展的必然结果。

综合上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它以文化的历史变迁呈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逻辑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对封建主义文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新时代文化,即以吸取近代以来的历史教训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重新评估中国传统文化和欧美近现代文化在中国的时代价值,树立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目标。

这一结论对思想政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具有历史底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研究必须具有开放的心态,深刻反思当下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问题。有学者已经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话语方式与现实社会生活脱节现象[11],主要表现在将政治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用政治话语、文件话语和权力话语代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12]。事实上,这样的话语体系必然难以承载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文化,因此思想文化的缺位使思政教育缺乏对现当代社会思潮和个人生活世界的关注和理解,以致于一元化意识形态权威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和解构,社会上出现了价值失范的现实问题。正如当代学者许苏明所说,多元话语形态“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霸权,旧的思想开始遭到普遍质疑,并指向传统话语的权威地位、思想内容、价值观念和话语方式等各个方面,传统话语认同危机加剧了人们精神迷失和信仰虚空”[1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同样也面临相似的问题,尽管教材在很多内容的表述上已经明显与时俱进,但是部分内容却没有采纳历史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这些没有及时更新的相关内容,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它会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应给予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曹景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4,(5):12―21.

〔2〕杨军.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的历史文化载体――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7):87―90.

〔3〕何新.中国古代社会史的重新认识――从今年出版的两部史著看当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危机[J].读书,1986,(11):40―51.

〔4〕叶宪.“封建”新辨――关于近年来中国秦汉以后是否属于“封建社会”争论的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9.

〔5〕龚书铎.从“史学危机”想到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1):53―54.

〔6〕何平.历史叙事功能的退化与史学危机――兼论历史评价问题[J].探索与争鸣,2005,(2):11―13.

〔7〕游海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局限评析[J].思想政治理论新探索,2010,(00):439―451.

〔8〕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9,54.

〔9〕刘西芳:略论对传统文化的吸取[J].孔学研究,1999,(00):33―43.

〔10〕本书编写组.思想和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4.

〔11〕任帅军.教育困境还是范式转换――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生活化转换引出的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802―808.

历史和文化价值范文篇12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中学历史教学在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表现在中学历史教学能用历史情境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感、用历史人物促成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用历史规律来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最后本文还指出了中学历史教学在培育学生人生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浩瀚的历史带给我们太多的学识和道理,历史学科属于人文学科,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素养教育。然而在中国的现实社会中,即便是接受过高等教育,很多人才也只是空有科学知识与技术,而综合素质不高、人格不完善。前有清华学子用盐酸伤熊,让国人一片哗然,今有毕业于北大的历史教师“范跑跑”临“震”先跑,不得不让人感叹。从现实的“镜子”中,我们已经“照”出了人们价值观的偏离。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价值观的培育,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必须要充分发挥人文教育功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1历史情境能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感

中学历史课的教学过程能够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进行价值观的体验和感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如在《祖国统一大业》一课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七子之歌》的歌曲视频,这个澳门的小女孩用稚嫩的声音在呼唤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的情景,深深打动了所有人包括我自己,大家不约而同地一起歌唱,一起呼唤,流露出了对祖国的深情与热爱;播放中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历史影像,学生都万分激动,眼含泪水,这一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油然而生,体会到了中华民族一雪百年耻辱的伟大复兴;还在最后介绍和展示余光中的《乡愁》。学生们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下,高声齐读,确实达到了感情的升华,衷心地期盼海峡两岸早日统一,祖国的统一大业早日完成,并为此贡献力量。

2历史人物可以促成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优秀的教育者应该善于灵活运用历史上的人物与事例,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培育。例如,华盛顿化敌为友的故事就能帮助学生学会宽容与善良。“以牙还牙”的方法是心胸狭隘的表现,结果只能使怨恨扩大,敌人越来越多。包容、忍让才是化解怨恨的最有效的利器。这种宽容来源于真诚与善心,由诚意与善念生出的纯善之心足以化解人世间的一切怨恨,瞬间化敌为友。

3历史规律指导学生形成人生观

作为历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教授客观的、已经定论的历史规律,同样也应该鼓励学生去挖掘和归纳新的历史规律,这样不仅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揭示历史规律的方式方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浓厚兴趣,获得成功感。并且很多历史规律的背后都隐藏着做人处事的道理,正发挥出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作用,从而指导学生的人生。

4中学历史教学在培育学生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1问题

一直以来,历史教学重点围绕着“是什么”和“为什么”进行分析,但却忽视了“该怎样”,也就是说并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问题,现今,我们应该通过新课改的契机,转变教学思路,完成“该怎样”这个根本问题。(高)中学历史教育面对的是正值花季、雨季的青少年,正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人文素养所达到的高度,也会影响到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发展,所以,中学历史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然而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会发现给学生讲了那么多仁人志士为了理想、正义、祖国而前赴后继、流血献身的事迹,学生却无动于衷,一副漠然的面孔。例如,曾经有学生对谭嗣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变法勇于赴难的精神不但不钦佩,而且不尊重、不理解,甚至说他傻。面对此情此景,要赶紧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一个人只有一次而已,这是人生价值的个人取向。那么,当为了人类的进步、国家的富强、民族的繁荣、人民的幸福,而面对死亡,没有虚度年华因而无悔恨,没有碌碌无为因而无惭羞,从而感到人生的充裕、生命的伟大,我们就是要教育学生有这种崇高的人生价值取向,弘扬崇高的人文精神。

4.2对策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不应该仅仅讲授一个个历史事件,而更应该透过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学会用发展的眼光不断审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杰出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也是教育的本义。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历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21).

[2]王丽娟.在历史教育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J].学科教育.2008.10.

[3]陈长华.历史教育应张扬人文素养大旗[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9.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公务员个人剖析材料范例(3篇)

    - 阅0

    公务员个人剖析材料范文篇1一、充分认识做好排查评议阶段工作的重要意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各单位围绕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要求,积极开展学习和讨论,取得了初步成效,为顺.....

    信息技术家校交流与合作范例(12篇)

    - 阅0

    信息技术家校交流与合作范文1篇1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和电子产品已经逐步走进每个家庭,对于一些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已不再陌生,同样网络技术更是进入到教育领域,.....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