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成果范例(12篇)

来源:网络

经济建设成果范文1篇1

【关键词】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问题;着力点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至此,“课程思政”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成为高校各门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实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来说,“课程思政”的改革推进与建设实践工作,不仅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理念的实施,同时,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础课程为依托,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研究,也能进一步促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理念的转变和实践的深入推进。

一、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是以统编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为基础,结合马克思《资本论》等相关原著内容而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政治经济学课程开设的目标在于引导大学生全面、系统、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与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与方法,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正确分析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必将被更高级的社会历史形态所取代的基本趋势,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实践。如何更好地发挥政治经济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进在思政专业基础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对于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后,强调不仅要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要不断深入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概念。2016年7月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总结和提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政治经济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承担的不仅仅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使命,更需要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时代性、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的特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完善。作为思政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政治经济学在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在课程的设计中更加关注党中央提出的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眼于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创新,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大命题,探讨如何通过对新常态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创新,提高教学效果,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优秀复合型人才。

二、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三者之间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三者一以贯之,如果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掌握运用欠缺,就无法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无法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内容。当前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在“课程思政”改革整体建设中,教学与研究结合不够紧密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和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程度的进一步加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理论解释面临着更多的挑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迫切需要涌现更多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应运而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践进行了更有力的解释和引领。政治经济学课程改革需要注重理论引领性和实效性,深切关注当前资本主义风云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实践,不断关注新形势、新问题,为学生提供强大的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由此,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學与教师的科学研究是密不可分的,而当前课程建设实践中,还存在教学与研究结合不够紧密、没有更好地推进以学科建设支撑课程建设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理论传授偏重于经典理论的传授,而缺乏对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尤其是全球化时代世界秩序的调整、全球治理格局的变迁、非传统安全领域风险的急剧演变等重大议题的高度关注和研判,教师的研究性教学能力还需要不断提升。

(二)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侧重资本主义部分、忽视社会主义部分

政治经济学课程关于资本主义部分的基本理论构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而其中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完善。要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必须结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演变趋势和规律,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难度较大,容易因为教师理论水平、知识结构、信息掌握程度等原因造成讲课内容的空洞化和教條化,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同时,还容易因为教师知识结构和对思政专业相关课程整体设计认知上的缺乏,造成在社会主义部分的教学内容设计上,和科学社会主义等课程内容之间的简单重复。因此,在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上,更多的老师趋向于注重资本主义部分,而轻社会主义部分,致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解片面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把握难以系统化,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难以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理论成果有效地理解和把握。

(三)在教学方法上更多采用传统讲授法

传统的讲授法对于教师本身来说便于掌握教学进度,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较多的知识信息,对于讲解抽象性、逻辑性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多媒体,尤其是自媒体飞速发展、知识日益多元化、信息日益无界化的时代,面对新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拥有迅速掌握各种信息能力的大学生群体,传统的讲授法无法适应政治经济学的课堂教学,难以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在“课程思政”育人资源的挖掘上缺少生动性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材内容中原理的理论性强,理论知识点多,知识体系庞杂,提出的命题宏大,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相关知识体系的支撑,很难理解,教师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中,往往因为注重知识体系的完备性和理论知识的系统梳理,而忽视“课程思政”育人资源挖掘过程中的生动性、形象性,从而降低了学生的接受度。

三、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的着力点

当前政治经济学课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应着力于构建“全课程育人”的格局,不断推进课程、学术、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凸显政治经济学课程的“三位一体”建设理念,进一步挖掘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的育人资源,丰富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完善学生学习评价指标与体系,真正做到“对话经典、多维阐释、跨越学科、融合视域、根植理论、观照现实”,[2]通过政治经济学这一思政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践行“课程思政”理念。

(一)着力构建“全课程育人”的格局

构建“全课程育人”的格局,使政治经济学课程切实融入“全课程育人”格局中,发挥专业基础课程在育人方面的核心引领作用,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以“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为契机,突出专业基础课程的育人导向,充分挖掘育人资源,探索学科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向与路径问题;二是以专业知识体系构建为基础,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育人等三个方面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课程教学目标始终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三是以科学的育人评价体系为依托,打造良性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更好地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潜能,更好地发现教师教学环节和知识体系的不足之处,教学相长。四是以同向同行、协调发展为目标,[3]将政治经济学课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西方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等专业课程打通,构建“全课程育人”的格局,践行新时代教育理念,自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着力推进课程、学术、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

没有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的支撑,课程建设就会成为没有根基的大树,“课程思政”理念的贯彻也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末,难以支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正树立和巩固。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强化、思政教育不断强调教育手段多样化、突出教育效果实效性、思政教师来源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一些高校在不断强化和践行思政教育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理念的过程中,片面将高校思政教育专业课程与在各专业学生中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划等号,将思政公共课程的建设理念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的建设理念相混淆,既弱化了公共课程的教育效果,也弱化了思政学科的建设。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强化学术与学科思维意识。

对受众群体学生来说,要在注重学生政治素养提升的同时,强化对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培育,让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养成过程中,产生更多的获得感,并进一步促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深刻理解,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建设与普及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对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区别形成深刻的认知,促使学生自觉投身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深化和面向不同受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对于教师来说,要不断开拓学术视野和学科发展路径,打造思政专业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群的建设,实现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支撑,从而将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落实到学科发展中,以学科搭平台,以平台组团队,以团队建设人才梯队,为教师学术研究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空间,促进教师充分运用学术和学科群平台的研究和建设成果打磨政治经济学课程,在学科群组中相互分享相关课程建设经验,实现课程、学术、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

(三)着力践行“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通过调整“课程思政”建设的教育教学方法,践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理念,优化和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确保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育人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课程教学目标的贯彻落实。

一是深入挖掘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育人资源。通过对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课程育人导向的进一步明确、核心素养培育能力的进一步确立,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重大原则和重要研究议题,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深入挖掘课程育人资源,使学生对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对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建立更直观、形象的认知,深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等的认知,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四个自信”。

二是实现政治经济学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在内容设计上的“无缝衔接”。强化思政专业基础课程的有机体理念,以点引线,以线带面,在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的基础上,开设政治经济学课程,在学习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开设科学社会主义课程,使学生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几大组成部分的整体性认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理解和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来源及人口发展规律,分析资本积累及其必然历史趋势,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尤其是深刻理解资本与劳动力相关议题,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中资本所焕发的活力与生机,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和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未来历史发展趋势,促使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使其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是丰富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程思政”受众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图片、视频等辅助工具和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做到“线上线下结合、课堂内外结合”,采用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通过设计学生课堂专题分享、分组问题讨论、问题思考总结等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在理论讲授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将专业学习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思政核心素养的培育等有机结合起来,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真正发挥课堂主渠道的培养和育人作用。

四是完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提升教学育人效果。在专业基础课程平时成绩加期末闭卷考试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平时成绩的组成结构,通过平时对学生课堂参与互动程度、知识掌握程度、知识分析应用能力、文献阅读能力和读书笔记写作能力、课前课后思考题的分析能力等的比例设计,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考察,打破单一的平时成绩评价体系;进一步优化考试试卷的设计,优化主客观试题的比例,使试卷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确保能够客观反映“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改革的成效。

四、结语

经济建设成果范文篇2

关键词:公路工程经济管理;问题;对策研究

一、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

首先,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公路工程经济管理水平提升,进而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变化下对公路建设的新要求,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公路工程的建设发展与市场经济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发展引导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源配置等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下,才会推动经济管理的有关概念和内容产生,因此,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在促进公路工程经济管理水平提升下,推动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次,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工作开展基础下的经济管理水平提升,在维护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与提升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公路工程的建设开展是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实现的,公路工程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部分,公路工程的建设发展及其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必然会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进步,从而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提升起到较为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通过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促进公路工程经济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与发展,对维护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此外,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开展,在促进公路工程经济管理水平提升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满足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需求,从而推动我国公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公路工程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部分,其本身具有较为显著的公益性特征,是以为社会提供服务作为公路工程建设的核心,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交通出行状况,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道路交通需求,因此,开展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工作,在促进公路工程经济管理水平提升同时,也能够实现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需求满足,进而促进公路建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最大作用充分发挥。

二、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对成本核算的覆盖面较为狭窄。成本核算作为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工程资金链管理的重要内容,成本核算工作开展中,其首要前提是从真实、客观的角度对工程成本进行计算和控制,以避免有关成本核算问题发生,对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产生影响。根据我国公路工程成本核算的有关要求和规定,其中就明确提出要求施工单位在正确的成本核算基础上,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开展的具体情况,对其预算进行合理调整和控制,以确保公路工程建设与管理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公路工程建设发展。但是,结合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开展的实际情况,由于一些施工单位并未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和规定进行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的成本核算,导致施工管理也不能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对成本进行合理调整,不仅对公路工程施工建设成本的独立核算完成存在不利影响,也会导致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较大差异存在,从而对成本核算在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的重要功能与作用发挥产生影响。其次,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还缺乏较为科学合理的工程建设成本造价管理模式,导致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作用和效果受到较大的影响。成本造价管理作为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成本造价贯穿于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的全部阶段,对成本造价的控制也要从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的各环节,针对其具体内容,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在确保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的成本控制质量和效果同时,对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质量和效果进行保障。根据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由于当前多数企业对公路工程的成本造价控制仍以静态控制为主,主要集中在施工材料与人员预算的控制和管理上,对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成本控制以及公路建设完成后养护成本等控制不理想,从而导致其对公路工程整体成本控制中的不利作用产生,最终对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质量和效果产生影响。最后,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还存在着财务监管的力度不足问题,财务监管作为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财务部位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是其重要的职能责任体现,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在进行不真实、不合理、不合法的开支与不能计入工程成本费用的支出项目监管中,受有关领导部门的支持较小,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开展产生一定限制性影响,导致其在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无法通过有效的工作开展,实现自身的重要职能作用发挥,对公路工程经济管理水平提升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利影响。

三、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有效对策

结合上述对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首先,在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成本核算工作开展中,一方面应不断提高有关工作人员的成本核算意识,加强其对成本核算工作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认识,将成本核算工作开展与执行情况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相结合,从而有效提高对成本核算工作开展的重视程度,促进其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另一方面,不断提升对工程材料成本核算的控制和管理,进行健全完善的工程材料成本核算鼓励制度建设,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对工程材料的采购与施工进行管理,以避免材料成本核算对整个公路工程成本核算的不利影响;此外,还应加强对公路工程的预算管理,结合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的具体情况,进行正确、合理的工程预算成本费用编制,与工程施工中所产生的成本费用进行有效对比,并通过不断完善和改进提升,以促进成本核算管理提升基础上的公路工程经济管理提升。其次,对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以促进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提升基础上的经济管理水平提升。其中,在进行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模式创新中,应积极采用全过程动态造价管理模式进行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实施,以确保公路工程施工建设全部过程中各环节与内容的造价管理提升,进而对其整体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效果进行保障。此外,还应注意在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中积极u进行多项目管理模式的不断引进与应用,通过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与管理资源信息之间的共享性,促进不同工程类型管理中的有关项目资源数据充分,为有关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及其造价管理提供充分支持,从而促进其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最后,还应加强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的财务监管力度,通过对公路工程财务监管机制的不断完善,并注意结合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的规模、工程进度、施工难度等情况,对工程资金进行合理配合,以在科学合理的资金监管与使用管理下,确保各项资金能够得到合理利用,从而促进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有利于促进公路工程经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在满足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需求等基础上,促进我国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经济建设成果范文

1果品市场体系建设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6年卖果难”以来,三门峡市的果品市场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市场机制逐步合理已成为全市果品经济体系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成为果品经济的运行基础。

1.1果品市场布局日趋合理

目前,全市果品市场46个,固定的较大果品市场18个,乡(镇)村中心果品市场28个。其中灵宝有固定的较大果品市场11个,乡(镇)村果品市场18个;陕县有固定的较大果品市场6个,乡(镇)村果品市场10个;其它县、市(区)9个,主要以城市中心市场为销售渠道。全市果品市场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构建,逐步形成了以沿310国道为主线,以乡(镇)村果品市场、城市中心市场为互补的市场纽带。

1.2市场流通业态逐步完善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农村有形市场的迅速崛起,形成了结构相对完善的有形果品市场网络。除了传统的果品购销市场外,各处果品综合市场、果品专业市场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包括果品包装和生产技术指导、果品中介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果品市场体系。全市果品市场的新型流通业态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1.3果品市场主体多样化

目前,除传统的果品代收户外,相继出现了多种营销成分的市场主体,特别是全市近2000余人的果品经纪人活跃在广大乡村,从事果品流通、科技、信息等一系列中介服务活动,在帮助果农实现果品购销和助农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灵宝和陕县,卢氏也相继组建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加入果品市场的义一支新军已成为全市果品市场重要的主体。

1.4果品市场环境宽松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为进一步优化果品销售市场环境,确保果品销售市场畅通无阻。市政府以三政办(2000)28号文件下发《关于建立苹果运输“绿色通道”的通知》,灵宝市政府下发《关于优化苹果销售环境有关问题的通知》,陕县及其它县市(区)的有关部门也各司其职通力合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了果品市场的完善和果品流通的有序竞争,为努力营造文明、规范、宽松、有序的市场环境提供的有力保障。

2果品市场体系的发展环境

果品市场体系建设是二门峡市果品经济腾飞的战略通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所提出的“果品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果品大市向果业强市转变”的总体目标,实施以果品生产与果品市场互动,以果品市场拉动果品经济协调发展,切实解决果农增收问题。对全市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战略意义。

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果品贸易格局的巨大变化,对三门峡市果品市场体系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国际国内的形要求我们必须把果品市场体系建设作为果品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各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经验看,农民由分散的交易者逐步演变为有组织的交易者,农村商品流通由以分散的对手交易,多环节的批发交易逐步发展为国内贸易、跨国批发贸易,农村的交易秩序也经历了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随着全市果品产业经过近几年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实施品种改良、树形改造、果实套袋、绿色果品基地建设、出口果品基地建设等为重点,紧紧抓住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有利时机牢固树立以果品市场体系建设倒拉果品质量、倒推生产技术进步的果业发展路线,推动果品市场体系在果品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从而全面推进三门峡果品经济的稳步增长。

3存在问题

3.1果品市场的宏观调控亟待健全

果品市场缺乏合理规划和指导,有的地方市场建没时缺少科学论证,导致“有场无市”造成资源浪费,有的地方币场建设不足,沿街交易、占道为市的现象比比皆是。

3.2市场主体规模小、实力弱

大市场与小生产的矛盾突出,大量的果品市场主体是个体尸、运销户和架品代收经纪人经营条件简陋,经营方式落后。专业化素质低。农民流通合作经济组织虽然有所发展,但规模小、实力弱市场覆盖率低。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基本上是散兵游勇、各自为战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

3.3市场经营方式陈旧市场秩序尚需强化和维护

全市果品市场基本处于代收代购的交易模式.果品市场流通的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基本没有采用电子商务交易技术.涉及果品市场秩序的政策措施出台较少,市场监管乏力,制约了果品市场流通的正常经营秩序,这与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不相协调。

4思路与途径

4.1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繁荣我国果品经济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求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充分发挥流通在连接生产与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果品市场体系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果品产业作为三门峡市农业的最大支柱产业.就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对果品产业所提出的总体目标,以建设现代化市场体系为坐标,以“五抓四推一落实”、“一稳定、两提高、三发展、重点推广四项技术、落实五项措施、达到六个指标”和“五化战略”为指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准确的把握果品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刻内涵,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果品市场体系建设,推进果品生产与果品市场经济相协调,推进果品产业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推进果品市场特色化进程。

4.2完善果品市场宏观调控,促进市场体系健康发展

加强政府对果品市场体系建设的宏观调控,保障果品市场建设的适当速度

与合理规模,优化果品市场的行业结构.一是政府应结合主管业务部门,通过对全市果品市场进行深入的调研,总结目前果品市场体系建设的经验和不足,明确果品市场体系建设的目标和理点,提出各项有效的政策和措施,逐步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适应果品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化果品市场体系。统筹考虑近期和远期市场发展状况,把近期发展需要与中长期发展趋势结合起来.留足发展空间.保持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发挥公共财政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从财政、信贷、税收等各方面,对重要市场主体、重大市场项目实施倾斜,投入建设一批与国内市场准人、出口贸易相适应的,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市场设施和现代化物流体系,加快培育以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为主的市场主体。三是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果品市场体系建设,支持国内外流通企业进入三门峡市果品市场流通领域。发挥政府、政策对私人投资的引导作用。提高私人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建议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果品市场的基本功能是聚集和扩散,如果果品市场被限制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那么这种聚集和扩散功能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结合三门峡市市场的目前状况,一是固定市场与乡村市场、乡村市场与城市市场之间应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把市场自身的发展置于社会的大环境之中,在与社会的联系中来实现开放式发展。构建顺畅的绿色果品流通体系.抓紧完善果品流通领域的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实行收购、贮藏、加丁、运输、销售等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重点打造“岭宝”、“二仙坟”等具有三门峡特色、优质安全的绿色果品品牌。三是以竞争为动力和活力,在发展现代果品市场体系中要注意保护竞争。四是要建立健全法制市场经济,以雏护果品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4.4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市场流通活力

鼓励和支持农民进入果品市场流通领域,发展果品流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壮大运销户和果品经纪人队伍;支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等服务。鼓励果品生产大户、运销大户注册为企业法人从事果品销售。积极支持果品经纪人队伍和果品流通中介组织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信息、运销、技术推广等综合。注重培育和发展“公司+农户”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专业产销协会型等多种类型的果品流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形成规模大、组织化程度高的果品流通模式。

4.5维护和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监管体系

经济建设成果范文

这是2013年9月16日《西安晚报》对陕西省社科院咨政建议的引述,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仅有9天之隔。于此前后出版的其他许多媒体上,也都刊有该院专家学者关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学术观点和对策建议。社科工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积极作为的担当意识由此可见一斑。

2013年9月7日,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之后,立即引起了国际社会和国内各界的高度关注。面对这一热点和焦点议题,陕西省社科院以一个智库机构特有的敏锐嗅觉和担当意识,迅速组织精锐力量,从战略定位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展开深入研究和广泛宣传,申政纲、启官识、开民智、聚合力,开启了一个理论研究服务现实发展的新领域。

组织高端论坛

为丝路经济带建设鼓与呼

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深入推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智库的全程参与和跟踪服务。这对立足于丝绸之路起点之地的重要智库―陕西省社科院来说,除了在以智辅政、以智惠民中不缺位、不失语外,还自然而然地被赋予了更深一层的使命和重任,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时代的考量,更是义不容辞的自觉担当。

2013年10月11日,陕西省社科院组织经济、金融、政治、文化、宗教等领域专家学者召开“丝绸之路经济带研讨会”,从理论和战略层面对丝路经济带建设进行深层次探讨。“丝绸之路既是欧亚经济动脉,更是欧亚文化主纽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实现对西开放的战略新平台”、“陕西应争取向西开放的主动权”、“把西安建成亚欧合作的战略高地”、“尽快建立向西开放的陆路通道”、“加快开通西安直达中亚、西亚国际航班”等一系列立意高远、富有战略视野和创新价值的学术观点均出自这次研讨会。这场陕西省首次高规格的“丝路经济带”理论研讨会,受到了新华网、中新网、人民网、西部网、陕西日报、华商报等众多媒体的普遍关注和充分报道。

2014年3月27日,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西北五省(区)社科院在西宁共同召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理论研讨会”。陕西省社科院与会代表以“丝绸之路(中国段)旅游形象”、“陕西在丝路经济带中的文化定位”、“丝路经济带陕西文化生态补偿机制”等议题为切入点,为推进丝路经济带建设进行了又一次鼓与呼。

当丝路经济带建设由战略规划逐渐转向实战操作时,陕西省社科院又于2014年4月19日至20日,联合省决咨委、省政府研究室、省社科联、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等单位,在西安举办了“第八届大关中发展论坛”,汇聚陕西、甘肃两省政、产、学、研各界精英150多人,共谋丝路经济带建设大计。论坛针对“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打造丝路经济带新起点”、“如何做大做强大关中城市群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如何形成跨区域协作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急需破解的现实问题,理性研判,积极建言,发表了务实管用的真知灼见。其中,陕西省社科院专家提出打造丝路经济带新起点需要抓好四个关键环节―“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走向大亚欧”,即刻引起强烈反响。

除此之外,陕西省社科院及其内设各研究所,还组织了形式多样的丝路经济带专题研讨活动,如与中国社科院、宁夏社科院调研组共同召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调研座谈会”,马研所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对陕西文化产业的多重价值研讨会”等。与此同时,各学科专家也频频应邀参加社会各界举办的丝路经济带研讨、宣讲和交流活动。

一位负责联系社科理论口的媒体记者坦言:“这些活动中经过思想碰撞后形成的学术观点和对策建议,大多都成了新闻素材的来源,媒体报道的亮点,互联网上的热词,公众谈论的重点话题,为大家正确认识和理解丝路经济带建设这一国家战略起到了普及辅导的作用,也为许多地方和单位抢抓丝路经济带建设机遇、制定规划、论证项目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搭建广阔平台

为丝路经济带建设聚群贤

多年来,陕西省社科院始终坚持开门办院,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战略。在深化对丝路经济带的研究中,这一办院理念的积极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彰显。

2013年12月2日,陕西省社科院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署。双方将在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科研基金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携手打造更加广阔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平台,特别是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和丝路经济带建设所涉及的重大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深层次、系统性攻关研究。一份沉甸甸的协议,为进一步深化丝路经济带研究注入了强劲动力。

基于这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3年12月25日,由陕西省社科院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同设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并聘请著名经济学家何炼成教授担任首席顾问,另有10多位知名专家获聘担任研究院理事和学术委员。“深入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问题,需要选择新的理念,选择合适的合作形式,研究院要积极创新合作模式,集中优势资源,组建优秀团队,打造创新高地,努力开创互助、协作、共赢的新格局。”陕西省社科院院长任宗哲在揭牌仪式上如是说,这既是对成立研究院初衷的解读,更是对研究院饱含期望的寄语。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初期设立100万元的研究基金,将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的研究课题,为政府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咨询服务。”陕西省社科院发展合作处负责同志介绍道,“每年研究项目指南、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论坛,连续出版《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研究》,并向社会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发展评价报告。”

正是按照这一思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院以开放性的运作模式,为招贤引智、整合资源、出成果创精品开创了新平台、新模式。聚合院内外专家学者一同参与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陕西经济金融发展学术研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论坛”、“网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等各类丝路经济带专题研讨和研究工作很快在更大的范围广泛开展起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体制机制创新”、“‘丝网、丝园、丝博、丝街’项目构想”等研究成果便是这一平台和模式早期收获的代表作。

近期,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院,陕西省社科院组织起了一个权威研究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创《丝绸之路经济带蓝皮书》,我们期待着它成为又一个整合资源的载体和平台,又一个特色与品质双赢的智库品牌,为社科研究和党政决策、社会需求之间再架新桥梁。

开展专题研究

为丝路经济带建设寻良策

在举办论坛、搭建平台的同时,陕西省社科院把强化课题研究作为推进丝路经济带研究的又一有力抓手。因为他们非常清楚:研究成果是决定智库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关键因素,必须生产出破解现实问题、满足时代需要、符合发展趋势,富含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和新知识的经世致用之作。

2013年9月以来,不管是在申报国家和省级社科规划项目时,还是在确立院重大、重点、青年等各类研究课题的过程中,也包括承接委托课题时,陕西省社科院都把丝路经济带研究作为一个重点领域和方向,并对所有申报选题逐个进行严格的评审、论证,没有前瞻性的不立,缺乏创新性的不要,针对性不强的不批。可以说,从项目申报环节开始,就以“巧选题、出精品”的原则严把关口。

目前,除已经完成的“陕西参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等项目外,全院在研项目中,还有近20项课题都是直接关于丝路经济带研究的,其中主要的有:“制度群视角下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网络的延伸与构建”、“陕西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旅游、文化先行政策研究”、“西安建设‘新丝路’国际金融中心路径研究”、“丝绸之路上的中国西部文学研究”、“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中华民族认同研究”、“博弈论视角下陕西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政策对接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关中城市群集聚空间协调优化研究”、“终南文化在陕西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价值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下加快转变陕西外贸经济发展方式研究”、“陕西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产业体系构建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陕西苹果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等等,从项目选题上看,既有宏观面上的研究,也有微观点上的探索,同时也有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与交叉,有的甚至属于“储备性政策”研究,这无疑是对专业功底和科研精神的一种挑战与考验,也能从中感觉到项目主持者的理论勇气和学术自信。

“为了提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这些课题大多采用实证研究法,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基层实地调研。”陕西省社科院科研管理处负责同志说,“院里在进行科研资源配置时,对这类课题也一直是优先考虑,以确保课题顺利进行,高质量结项。虽然还都处于研究阶段,但其中一些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已经为推动现实发展产生了积极效用,被赞为是‘睿智之言’、‘务实之策’”。

如此多的项目同时开题投研,何以有这般气魄?这与陕西省社科院近年来大力实施的“三个强院”建设是密不可分的。

走进陕西省社科院科研成果展览室时,我们还发现了与此互为补充的另一个答案―“《张骞出使西域及其启示》(王家广,1988年6月,论文);《丝绸之路:外层文化圈的建构》(佘树声,1991年4月,论文);《“丝绸之路”丛书》(武原、刘立新等,1996年,省政府课题);《新亚欧大陆桥:陕西经济的延伸》(张宝通,1997年1月,论文);《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裴成荣,1998年4月,论文);《借亚欧大陆桥贯通的东风振兴陕西旅游业》(吴彩霞,1998年12月,书中章节);《丝绸之路与唐代长安商业市场的繁荣》(武原,1998年12月,论文);《亚欧大陆桥与陕西经济的发展》(赵炳章,1998年12月,书中章节);《让丝绸之路重现辉煌―利用亚欧大陆桥发展陕西经济》(武原,1998年12月,编著);《唐代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刘思怡,2006年8月,综述);《现代丝绸之路与新亚欧大陆桥》(张宝通,2009年2月,论文);《长安与丝绸之路》(张燕,2010年5月,专著);《亚欧大陆桥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张宝通,2012年12月,论文)……”看到这些,不由得想起“厚积薄发”和先哲的那句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转化学术成果

为丝路经济带建设献才智

一个智库不仅要能够拿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更要努力使其研究成果通过有效转化,引导公众舆论和社会走向,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参谋。陕西省社科院的科研工作始终遵循着这一规律,在丝路经济带的研究中更是如此。

年度智库产品《陕西蓝皮书》,是陕西省社科院历时17年精心打造的一个咨政优势品牌,每年年初举行新闻会,其内容不仅有对发展现状的深刻揭示,更有对未来趋势的科学预测。在今年3月28日的蓝皮书新闻会上,细心的记者们发现,材料中比往年多了一条温馨提示:“请重点突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西安自由贸易园区建设等部分的报道。”简短的一句提示语,映射出了者对丝路经济带建设研究的重视和社会需求的把握。而在到会媒体的实际报道中,也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对蓝皮书中涉及丝路经济带研究的内容作了相关报道,其中见报频率最高的就是关于陕西打造“丝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对策建议―“以欧亚综合经济园区为抓手,以自贸区建设为核心,加快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以文化旅游产业为先导,加快推进华夏历史文化基地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引导优势龙头企业走出去……”

今年5月12日,《陕西日报》以“专家呼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超级园区”为题,大篇幅报道了陕西省社科院关于丝路经济带研究的新成果。其实,类似这样的成果引述、主题专访,对于陕西省社科院的科研工作者们来说,早已成为常态化的成果转化形式之一。

“几乎每天都有媒体打来电话预约专家采访,我们在进行媒体报道情况统计分析时,发现我院学者研究丝路经济带的成果媒体引用率特别高。”陕西省社科院新闻宣传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自2013年9月份以来,各类主流媒体上以观点引述、专题访谈、热点评论、活动报道、理论文章等形式出现的我院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的内容已超过200次。”这些新见迭出的研究成果经新闻媒体传播后,产生了相当强的社会渗透力,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公众的舆论走向,甚至有许多企业将其视为“政策先声”和“投资指南”,作为决策时的重要参考。

“《中国社会科学报》1月10日刊发了曹云撰写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具四重战略目标》;《中国经济导报》1月18日刊发了张宝通撰写的《西安要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城市经济导报》2月24日刊发了刘立云撰写的《向西走,寻求“丝路经济带”西安优势》;《陕西日报》3月11日刊发了裴成荣撰写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历史赋予陕西的重大机遇》……”这是陕西省社科院2014年第一季度媒体刊发成果情况统计结果中的一段文字,仅从这些文章标题中,已经能够感觉到一个智库对丝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基本价值判断。当然,更多的理论素养和智慧之光应该是镌刻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其中也一定蕴含着社科工作者们自身的职业操守和价值追求。

经济建设成果范文篇5

贸易经济专业是我国高校开设较早的经济类专业之一。自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组建贸易经济系并首创贸易经济专业以来,贸易经济专业经历了60年的兴衰演变。随着现代商业的低碳化发展和流通业战略性产业地位的不断确立,以及贸易经济特色人才需求的不断増加,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也越发显现其重要性。

一、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

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具有区别于其他经济类专业的特殊性:形成了以贸易理论与实务为基础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先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以贸易经济实验室、商务实习基地为基础的实践培训体系;坚持复合型、应用型、外向型的“三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专业水平与综合素养、专业基

础与专业方向、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的“三结合”人才培养计划;强调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课内与课外的“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贸易实务为切入点,注重内外贸、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的融合以及贸易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贸易实践操作能力。

二、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建设思路

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应坚持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协调发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夯实专业基础

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基本原则,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具体改革。以内外贸的一体化、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的融合为基点,拓宽专业面,适应贸易主体的多元化、客体的扩大化、范围的广域化的新环境。从夯实贸易的一般性的基础理论出发,构建贸易经济的核心理论教学体系。同时,应主动适应国内贸易经济领域人才需求的特点,提高贸易人才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改革,并稳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形成合理的教学梯队,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材建设,进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创新,加强实践环节建设和学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凝练实效性强的特色方向,増强专业柔性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宽口径”的专业面下设置柔性专业方向,凝练实效性较强的特色方向,开设各具特色的专业课程,让学生有条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特色专业方向的确立既要体现贸易经济专业本身的特点,又要与国内同类高校有所区别,更要结合本校的实际办学条件和专业建设的历史沉淀,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方向。在方向设置上,可以根据目前我国商贸业和中介业发展迅速的特点,设置“连锁与特许经营”、“商业中介”、“地产金融”、“会展经济与管理”等专业方向;根据拓宽学科领域的需要,可以设置“国际物流”、网络贸易”、期货交易理论与实务”等交叉学科方向。

(三)积极开展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

教学改革应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制度、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和学习效果评价方式等多方面入手。人才培养方案应坚持“三型”人才培养目标、、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三结合”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建立一整套相对完备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师的教学态度、业务水平、教学方法与效果、科研状况等进行常规化考核。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教学督导听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初中末”三期教学检查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学事故追究制度、评优与年度考核制度以及青年教师导师制等多方面措施。

课程建设是特色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重点。应从修订专业教学计划入手,对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进行系统改革,拓展专业知识面,构建“大贸易、大市场、大流通”的学科体系,以及更加注重专业素质、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于一体的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教材是课程建设的载体,教材的选用或编写必须保证质量,重点课程和专业主干课必须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在学习效果评价方式上,实行学生、同行专家和教务主管部门等多主体的教学评价制度,安排多层次的专题座谈会,并采取多样化的考试形式和毕业设计模式。

(四)做好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管理

贸易经济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经济类专业,其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研、科研实训和毕业实习五个方面。此外,还应安排其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制度化实践活动,如语言能力测试、军学共建和商学共建等活动。实践教学小组根据统一的课程实验计划、专题社会调研计划及其考评制度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并不断强化实践教学总结机制。

(五)加强官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服务地方经济

教育具有地域性,对学校所处区域具有很强的知识溢出效应。高校在从事知识传授的同时,必然同时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形成政府、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有机配合与高效协作,营造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高校还应借助特色专业建设的契机,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并及时将贸易经济相关的科研成果融入到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获取及时、可靠的一手专业信息与动态,弥补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与滞后。

三、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建设方案

根据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和发展思路,可以从六个方面设计专业建设内容。

(一)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是特色专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加强对贸易经济专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研究,可邀请国家商务部、省商务厅、内外贸企业的相关专家共同参与课程计划的研究,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科学设计本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正确处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之间的关系,实现培养方案的整体优化。

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应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情况的变化,构建经济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课程体系。专业建设应力求跟踪贸易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强化课程体系的改革,切实落实“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双语教学、实验课、实践教学和实习环节,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改进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确保教学效果;有针对性地加强与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本科专业的融合,体现不同专业之间的相互支撑和渗透。

(二)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大力开展教学研究,加强新教材建设

一方面,课程内容设置应充分体现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不断更新课程内容,突出连锁与特许经营、网络贸易、现代期货交易、会展经济和房地产金融等特色方向。另一方面,抓好贸易经济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组建设。切实落实课程组成员,有计划、分工明确的完成相关课程建设。在具体课程上,认真做好《贸易经济学》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创建工作;大力开展专门的课程研究和教学研究,特别是《贸易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现代物流学》、《期货理论与实务》等专业主干课程。同时,积极开展双语教学的研究与探讨,突出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融合;深入开展实验课程建设,对《电子商务概论》、《现代物流学》、《网络营销》和《期货理论与实务》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另外,在现有教材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同国内知名出版社的联系,促进新教材的开发与应用。

(三)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贸易经济专业的实践性要求教师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内外贸一线企业进行学习交流,或进驻相关事业部门挂职锻炼的培养机制,并积极吸纳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一线业务人员和取得卓越成就的成功校友到学校兼职授课或做互动交流,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积极促进师资队伍攻读高学位、出国访问,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事业的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国际化教师队伍。

(四)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

结合本专业己有的研究基础和成果,抓住本校设置的特色研究方向,持续开展科研创新团队工作和科学研究,实现科研与教学的互动,达到以科研促进教学的目标。鼓励教师多出成果、出精品成果,并将科学研究的成果运用到专业教学中去。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加强与国内本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的交流,开展校际专业建设的研讨活动,不定期举行或参加高规格、高水平的专业建设学术研讨会,促进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对外交流和专业发展。

(五)改革实践教学,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加强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一是不断改进现有实习基地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水平的实习实践环境。二是适当増加和建立新的实习基地,拓展学生的就业与实习渠道,实现本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充分吸收用人单位、实习基地、毕业学生和指导教师意见的基础上,不断修订实习培养计划,与时俱进,促使实习内容富有成效。三是加强实验室建设,建立国内一流的高仿真贸易经济实验室,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六)以特色专业建设促进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力争将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主干课程打造成为省级以上级别的精品课程,扩大专业建设影响,形成以《贸易经济学》为核心的资源优势显著的精品课程群。二是围绕专业建设方向,积极鼓励教师科研创新团队成员申报部级科研课题,提升教师梯队的专业能力,并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衍生与转化。三是深化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现有支撑学科(如产业经济、流通经济)的硕士点、博士点建设,吸引高层次贸易经济人才和优势资源的集聚。

四、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的绩效评价

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必须讲求专业建设的实效性,重视专业建设的实际收益。

(一)办学效益

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办学效益(1)特色专业建设可以形成符合学校办学定位、能够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累成熟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经验;(2)特色专业建设可以形成一支优秀的贸易经济教学团队,组建一支配合效率高、创新意识强、教研水平高的课程组,形成研究能力强、成果转化快和教学效果好的创新团队;(3)特色专业建设有利于形成高效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能有效推动贸易经济专业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4)特色专业建设有利于建设并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完整、科学的实践教学大纲和教案,提高实践教学的成效;(5)特色专业建设有利于完善贸易经济实验教学平台和实习基地建设,推动实验教学取得更好效果。

(二)社会效益

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1)培养贸易经济专门人才,专业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贸易经济专业必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量贸易经济、商业经济各领域的专门人才,为商贸流通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2)对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旁侧效应,贸易经济特色专业获得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和影响所在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高校通常会同地方商务厅(局)建立密切联系,为本地及周边城市的商业网点规划、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等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从而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对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三)推广效益

经济建设成果范文篇6

关键词:建筑设计;合理性;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是否合理的建筑设计?是直接影响到一个建筑工程的好坏,同时直接决定一个建筑工程的是否科学合理。自工业社会起,建筑发展构成了社会经济进步的一条重要干线,在发展中消耗的社会资源使其成为了当代能源危机的重要根源之一。因此,在建筑的前期策划、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技术设计的深化等阶段都应该贯穿着合理性这一原则。

一、设定建筑设计要达到的目标

建筑设计目标是多元化的目标体系,其包括功能目标,技术目标,环境目标等,这些目标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制约、协调、发展的基本关系。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应该遵守的一项基本原则是经济的合理性,这是能达到建筑设计的目标之一,以有限的经济条件获得最大的价值。正确的处理和认识在建筑设计中的先进技术和经济合理性之间的关系,善于把技术问题和经济合理性相结合来综合考虑,把两者进行分析比较及效果评判等。

二、剖析建筑设计合理性的内涵

做到全面分析建筑消耗、合理地平衡建设成本及消耗成本是提高建筑合理性的关键。所以,建筑设计可通过合理的设计方法,在建筑的空间组合、总体分布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用有限的经济条件来达到建设要求,以在有限的社会经济资源下创造出最大的使用价值。在人类的建筑活动历史上,经济条件的强大制约作用始终影响着建筑的等级的高低及规模大小等效果。建筑的形式同样受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支撑,这些资源也离不开社会的经济条件。因此,应在经济,消耗等多方面分析建筑的合理性,以求能达到建筑合理性。

三、提出要达到建筑设计合理性应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长期以来,我国经常忽视建筑设计的项目前期设计规划阶段,这使得工程在资金和人力资源造成的极大地浪费,工程造价主要放在了施工过程中,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表面上看来有点效果,但是事半功倍,消耗的社会经济资源及人力资源等是巨大的。有效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是提高建筑设计的重要所在,合理的控制好建筑经济方面的问题,从建筑设计阶段开始进行经济和人力资源的规划,毕竟设计阶段也是占项目投资很大份额。为了提高建筑经济管理与人力利用规划和控制方面的合理性,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设计人员素质

要想发挥出工程设计人员的在设计中的作用,就要把其道德教育进行提高,更新设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知识基础,用成熟的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新型建材和工艺,来达到对工程设计的合理有效,以期达到预期的效果。若设计人员的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前期的建筑设计便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后期工作也会很顺利,这样就能达到建筑设计的合理性,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的人力和经济资源,从而达到最有用的使用价值。

2.广泛推行有效的限额设计

在建筑设计阶段应该用数据进行计算证明,用数据分析设计内容,计算建筑设计的经济问题及人力资源问题,用数据说话,这是作为设计单位应该全面考虑到的合理性。因为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项目所需的费用和完工的时间长短,同时也影响到了建筑后期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还有安全问题。

3.做好投资的限额底线,保证可行性的前提下达到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建筑经济的评判是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重中之中,所以所有的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都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合理优化。在确定投资决后,用最大幅度的节约投资来降低工程造价。这样依据投资限额底线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4.要加大力度对图纸进行审查

要避免因为设计的缺陷或疏忽而造成经济的不必要的损失,就要必须加强图纸的会审工作。在设计出图之前,资产经营部,工程部,组织总工办需要对施工上的可行性、工程造价上的经济合理性、图纸上的规范性进行严格的审核,全方位的对设计的图纸进行审核管理,以求达到设计质量的规范性。这样,能有效弥补因设计阶段的考虑不周造成的损失,使损失达到最小,变更发生在工程之前。以此合理地弥补了缺陷和不足进而使得成本及资源达到了可行性。

5.要在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设计完成后发挥其最有效的价值

要想合理优化建筑设计,达到安全,经济,造型美观,技术先进的效果,用设计方案招标和竞赛的形式,改进以往指令性设计方案,利用竞争机制来改进预期的效果,用风险机制改进质量问题,但其无直接经济厉害关系,对设计方案好的要给与适当奖励,否则,因设计造成的不必要损失要给与重罚。

四、加强建筑设计经济合理性和人力资源之间的有效利用

加强相关部门的审查和监督。要避免设计市场上的误导,相关部门就要加强对设计图纸的审查,不能忽视经济的合理性。部分各位地方领导应该听取专家的意见,不能凭借一张敷衍的图纸和个人的兴趣就下结论,这样会造成工程建成后不适用不经济,有的不美观。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使得效果大打折扣。相关部门应该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严格管理好建筑设计前期的工作,对设计中的经济及人力资源,做好监督和管理,能使经济和人力能达到最有效的利用。

1.只注重设计的奇特而不在美观经济上考虑

如果只追求特异而不从经济合理,适用美观方而考虑,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过分追求奇特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表现。不能过分追求形式,过分讲究高档奢华,这些都不是正常的现象。如在一住宅小区,高层低层都有出现过没有太大意义的所谓的“飘件”,不美观,不经济,不适用。还有在阳台为追求立体效果,大面积贴上玻璃,不仅不美观,而且存在很大的危险,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是不可取的。在建筑设计中不应以奇特作为评判一个建筑设计的标准,因为经济适用美观才是我们对一个设计评判的依据,追求另类的建筑设计会对社会经济条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在后期的经济效益及安全居住方面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样,对于建筑设计人员来说,要有开拓的思维,不以追求奢侈豪华作为一个设计理念,应该以经济,舒适,美观作为一个设计理念,做到对建筑设计原则上的合理性。

2.要保持先进的思维方式,全面的思想,避免在设计中存在错误,遗漏等问题

若设计思路比较陈旧的话,在施工的阶段就能很彻底地暴露出来,只能进行弥补,修改,变更设计。设计人员必须了解当今飞速发展的建筑科技和设计理念,要充分认识新材料、新工艺、新科技,不能选择过时的材料和设备,还要做到对预算、概算、决算的准确性。

3.确保工程技术和经济观念的紧密关联

要做到建筑设计的经济合理性就要把工程技术和经济观念相结合,加强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保持经济观念和开放的思想。在投资成本上,既要注重经济的合理性又要考虑到设计人员的技术和观念,对方案比较和优化,注重立体造型。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型的过程,要注重经济的合理性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不管是在策划构思阶段,还是在方案的设计及深化阶段,都要必须注重这些合理性原则问题。在当今的经济现状及飞速的发展中,建立宏观的合理性观念,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工立.浅析“适用、经济、美观”在当今国内建筑设计中的理解[J].甘肃科技.

经济建设成果范文篇7

[关键词]经济发展;均衡论;共建共享;经济生态

一、经济发展成果均衡问题

十七大报告中适度普惠、永续发展和人均GDP的政治宣言,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经济发展成果的核心需求,即成果均衡问题,也就是十七大报告的共建共享;如何共享共建是社会急需考虑的问题。十七大已经明确方向: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从“可持续”发展到“永续”发展、从总量GDP到人均GDP,从先富带动后富到共建共享,从东部带动全国、沿海带动内陆到适度普惠型社会,足以证明对经济发展成果的重新思考及定位,也就是注重了经济发展成果的均衡对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所以,我们在论述和谐社会的建设时,主要着眼于经济发展成果的均衡化问题,只有解决了经济发展成果均衡问题,和谐社会建设才能水到渠成。所以,首要的问题是解决经济发展成果均衡。

二、和谐社会对经济发展成果均衡的要求

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各个局部都和谐,要各个局部都和谐,必须要求经济发展成果均衡化。

1.城市阶层间经济发展成果均衡。同样生活在一个城市,不同阶层之间对本地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存在巨大差别,这些差别不仅仅表现与能力、素质等方面的优劣差异,能力、素质、机遇等造成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不同,一般不会对社会阶层之间造成剧烈的不和谐。而最大的、最让人们之间不够和谐的因素,表现在灰色收入上。“目前城镇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31倍,而不是统计显示的9倍。城乡合计,全国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55倍,而不是按统计数据推算的21倍。中国实际收入差距要远大于统计显示的水平,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市场化,而在于制度不健全所导致的腐败和灰色收入。”[1]这些对经济发展成果分享的不均衡是损害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要从城市阶层之间对城市的贡献(当然某些时候、某些领域没有必要按照一倍的脑力劳动=N倍的体力劳动来计算)来衡量对经济发展成果分享的多少,也应该从人情性、合理性、感情性上稍加考虑,保持城市阶层之间的和谐。

2.城乡间经济发展成果均衡。城乡之间对经济发展成果分享的不均衡也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一环,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就存在这种失衡,建国以来表现更为突出,几乎以掠夺的方式集中乡村资源支援城市发展,造成了目前乡村不能充分分享自己的经济发展成果。更何况国家、地方政府安排的大型投资项目,也是按照政治中心优先原则、集中资源搞优势城市建设,这一原则在城乡间进行资源投入是有利于城市发展而不利于乡村建设的,在人才、资金、技术等经济资源投入方面,城市的条件远远优于乡村,这就造成了城乡之间的失衡。现在已经出现了所谓“工业反哺农业”的声音,但却远远不够,要在经济发展成果的利益上惠顾乡村,应该提倡城市反哺乡村,对以前的发展模式进行修正,更有利于城乡发展互动,经济发展和谐分享。

3.区域经济发展成果均衡。这个均衡是经济发展成果内在的最突出要求,也是解决经济发展均衡的核心部分。有关经济学原理强调区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塘等迅速崛起,但其迅速崛起过程中伴随的经济发展成果共享问题一再被提及,它们的发展明显是建立在占用全国部分经济发展成果基础之上的,再加上区位优势、政策导向、自身基础,这些少数区域经济体的迅速崛起,虽然初步达到我们改革开放设计的初衷,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些崛起的区域经济体对自己经济发展成果的“独享”(当然不自主的外溢效应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引起了社会的些许不和谐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党中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个解决区域失衡的战略举措。

三、经济发展成果均衡论误区

上述论证的经济发展成果均衡问题,很容易给人们造成误解,并且在现实社会中也确实存在着很多误区。

1.绝对均衡论。我们讲世界是一个动态过程,所谓平衡只是一个点或短暂时刻的平衡,事情相对性是必然的,也是动态世界的主题即均衡的动态规则。自从人类进入私有制社会以来,由于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对社会各个生活角落的渗透力一直在加强,以至整个人类在国家、集体、组织、个人之间从来就没有绝对均衡过,在一种相对均衡的状态中运转,如果说存在绝对均衡状态,也只是短期静态均衡,仅仅是一个点。从长期动态均衡规则看,经济发展成果的过程及结果不是绝对的,更不是绝对平均主义。

2.崇尚基尼系数。人们一谈到经济发展成果分享问题时,都言必提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标准,首先应该看到基尼系数的合理性,但又必须看到其不合理的一面;比如,制度寻租造就了一批大腹便便的暴富者、一批贪得无厌的受贿官员,拉高了我国的基尼系数,致使社会仇富心理日益严重,实际上我们的基尼系数却不一定像数字那么危险。如果不具体分析,盲目夸大,会对社会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基尼系数虽然实际意义含混,但人们崇尚其优美的数学公式和几何图形,在收入差异量化的研究与测算中,被广泛应用。在对总体差异的分解分析中陷入了困境。人们试图运用基尼系数的方法来进行总体差异的分解,未有确切结果。”[2]

3.忽视历史与区位因素。我们既要考虑东、中、西部的相对均衡,又不能忘记它们的历史及其各自的区位差异。对于区位差异,人们往往无可厚非,因为很容易看到“己不如人”。最容易忽视的是历史因素,自南宋开始,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已经向南倾斜,张海英分析的江南地区的商路及格局、江南内部商品市场、江南市场与全国市场、海外市场等已经出现了南方经济的优越性;明末清初沿海与国际国内市场联系广泛,于是沿海地区有较高程度的商品化生产。泉州港曾以“刺桐”为世界各国航海家、商人所熟知,它的兴起和发展在“海上丝绸之路”占有重要的篇章;古时候的泉州是一个经济繁荣的商港,早在南朝,史书上就有其与海外友好往来的记载。到了唐代,泉州港已是我国的四大商港之一,南宋时与广州并称为全国两个最大的商港。元代,泉州地区海外交通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黄金时代,它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不争的事实已经写入历史,我们必须正视历史。

4.社会心理失衡。现存社会心理失衡的表现:尊卑有序心理、相互回报心理、明哲保身心理、从众与依赖心理、近而亲心理、出人头地心理、反向比较心理、责任淡化心理、权重法轻心理、享乐心理[3]。这十大失衡的社会心理必然导致对社会经济发展评价不客观,这些不客观评价会对整个社会风气和人们心理状态产生一种不良的导向作用,最典型的是仇富心理及恶性事件发生,虽然富人的致富途径各异,但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以消灭其存在作为代价。这种社会心理失衡对经济发展没有任何好处,要分享经济发展成果需要从制度、激励机制、劳动素养等各方面逐步提高,以使社会大众能够真正地、比较均衡(相对自己的努力、能力而言)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对社会失衡心理给予矫正。

四、经济发展成果均衡的政策建议

既然社会和谐要求经济发展成果均衡,对于和谐社会的建构来说就需要从细节入手,逐步加以改善。本文提出和谐社会建构中经济发展成果均衡的政策建议。

1.改善社会心理结构

(1)媒体定位。要多宣传社会的阳光面,尤其是经济发展成果中的勤劳致富典型形象,推动社会形成一种“勤劳致富”风气,克服现在的众多媒体报道太多的阴暗面弊病。

(2)政府建设。政府建设的主要表现是克服制度寻租的灰色收入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尽力杜绝腐败的连锁反应,当人们在廉洁、高效、节约的政府、政治面前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时,即使存在不小的差距,也难以造成社会心理失衡。

(3)提高大众文化素养。社会的心理失衡很大程度上与文化素养有关,有人对“昌图县2002年以来的故意杀人案件进行了初步的调查。自2002年初以来,到2003年6月下旬止,昌图县人民检察院共受理这类案件共32件33人。这些案件存在着以下共同特点:犯罪嫌疑人的文化素质低。在这33人当中,有18人为小学文化,无文化的1人,初中文化的为13人,高中文化1人。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占57.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9.4%。”[4]

2.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成果是否均衡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在阐述经济发展成果均衡时,更倾向于县域经济均衡发展。

经济建设成果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山林经济、建设生态强县为主题,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为核心,充分开发利用山林资源,大力发展经济产业,着力培育林业产业龙头企业,推动绿化苗木、林下种养、特色林果、富硒茶饮、蚕桑丝绸和休闲旅游等六大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和“产-供-销”一条龙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完备的林业产业体系和丰富的生态文化体系,更好地发挥生态、经济、社会、碳汇和生态文化五大功能,推动全县各项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按照“发展、保护、利用、改造、创新”的建设思路,围绕“示范带动,辐射发展,分类实施,综合开发”的总体要求,坚持“龙头带动、合理发展、选择重点、突出特色、整合品牌、培育市场”的原则,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项目建设为依托,以扶贫连片开发为重点,着力发展山林经济,做大做强林业产业,逐步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高效化产业发展道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增加农民收入。

三、建设目标

结合县域林业资源优势、产业建设基础和发展前景,2012年全县山林经济突出绿化苗木、林下种养、特色林果、富硒茶饮、蚕桑丝绸和休闲旅游六大产业建设。目标任务是:

(一)产业建设

1.绿化苗木:新建绿化苗木基地400亩,达到总面积2800亩。全县实现产值0.5亿元。

2.林下种养:林下种植魔芋、中药材各1000亩,达到总面积2000亩;林下养鸡50万只、养牛0.5万头、养羊1万只;发展食用菌2000万袋。全县实现产值1.5亿元。

3.富硒茶饮:新建丰产密植茶园600亩,改造低产低效茶园600亩,丰产茶园总面积达到6200亩。全县实现产值0.25亿元。

4.特色林果:新建板栗园4000亩,改造低产低效板栗园4000亩;新建高标准优质核桃园3700亩(包括8个扶贫开发重点村2500亩),改造核桃园400亩;新建优质特色水果园500亩。全县实现产值0.3亿元。

5.蚕桑丝绸:新建高效桑园400亩,新建标准化蚕室200间,年养蚕85000张。全县实现综合产值7.9亿元。

6.休闲旅游:加快森林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服务功能建设,加强风景区造林绿化,建1个旅游示范村,全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全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亿元。

7.加工、仓储企业:在现有规模、建设基础上,改进提高,建3个规模以上的蚕丝加工企业、1个食品加工企业和1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仓储企业。

(二)示范园区建设

共建示范园区11个,其中创建省级示范园1个,创建市级示范园5个,建县级示范园3个,建镇级示范园2个。

四、建设布局及内容

根据现有规模和发展基础,六大产业重点建设区域及实施内容如下:

(一)各项产业建设布局及内容

1.绿化苗木:重点在城关镇和饶峰镇建设实施,其中城关镇新建绿化苗木基地300亩,饶峰镇新建绿化苗木基地100亩,同时配套进行道路、U型渠、排灌、电力等设施建设。

2.林下种养:重点在城关、云雾山、饶峰、曾溪、池河、中池、迎丰、两河、后柳和喜河10个镇建设实施,以发展林下种植魔芋、中药材,林下养鸡、养牛、养羊,栽培食用菌为主,同时配套进行水窖、饮水工程、防病设施、圈舍、道路及电力设施建设。

3.富硒茶饮:重点在熨斗镇建设实施,新建优质丰产茶园600亩,改造低产低效茶园600亩,同时配套进行道路、水窖、抽水站、饮水工程、排灌、电力等设施建设及农家乐、茶艺展示厅等旅游休闲项目建设。

4.特色林果:重点在城关、云雾山、两河、后柳、中池(高益村)、熨斗(金星、齐建村)、喜河(蔡河、洞沟、田心村)、曾溪(立新、高坎村)和迎丰9个镇(包括8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实施,

以发展板栗、核桃、特色水果为主。同时配套进行水窖、道路、排灌等设施建设。

5.蚕桑丝绸:在全县11个镇建设实施,新建高效密植桑园400亩,新建标准化蚕室200间。大力推广省力化养蚕新技术,实现年养蚕85000张。配套开展水窖、排灌、道路、电力等设施和绿化建设。

6.休闲旅游:重点在熨斗、后柳、云雾山和城关4个镇建设实施,以完善景区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功能、加大旅游道路和景区周边的绿化为主。同时积极开展后柳镇永红旅游示范村建设。

7.加工、仓储企业:重点在城关镇、池河镇和云雾山镇建设实施,以扩大企业规模、更新设备、提高生产工艺水平为主。城关镇建好天成、天新2个蚕丝加工企业,池河镇建好永宏蚕丝加工和嘉晟仓储企业(五爱村),云雾山镇建好正康食品加工企业。

(二)示范园区建设布局及内容

1.绿化苗木:建2个示范园,其中杨柳新区绿化苗木产业示范园创建省级示范园,饶峰镇建1个镇级示范园。

2.林下种养:建2个示范园,其中云雾山沙坝林下养鸡示范园创建市级示范园,迎丰镇建1个镇级林下种植中药材示范园。

3.富硒茶饮:熨斗镇先联茶叶产业示范园创建市级示范园。

4.特色林果:建3个示范园,其中两河镇新春板栗示范园创建县级示范园,云雾山镇秋树坝村核桃产业示范园创建县级示范园,后柳镇水乡水果示范园创建市级示范园。

5.蚕桑丝绸:建2个示范园,其中池河镇明星“猪-沼-桑”现代农业示范园创建省级示范园,中池蚕桑产业示范园创建市级示范园。

6.休闲旅游:后柳镇黄村坝休闲旅游示范园创建县级示范园。

具体建设内容见后附表2

五、方法步骤

1.规划设计阶段(2012年3-6月)

通过调查摸底,按照市山林经济发展规划意见,结合县域山林资源、发展规模、群众基础、产业优势等实际,制订《县山林经济发展规划》(2011-2022),根据规划的内容和年度任务,实地进行作业设计,将任务落实到村、业主(户)、地块,并形成规范性文本,指导山林经济各项产业高标准建设实施。

2.实施准备阶段(2012年7-8月)

(1)资金筹措:山林经济建设资金,由国家投资、地方政府财政补助和业主(户)自筹资金三部分组成,分别按照20∶5∶75的比例进行投资。相关各部门要积极争取、申报项目建设资金,进行捆绑

用;各镇政府增加财政预算,大力支持山林经济建设;业主(户)可通过贷款、融资、入股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投入生产建设。

(2)前期准备:各实施镇、村和建设业主(户),抓紧时间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平整土地、道路基础建设、排灌设施建设、圈舍修建、整地挖坑、种苗生产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山林经济各项产业能够顺利实施,高质量按期完成。

(3)宣传培训:相关各部门要广泛、积极开展山林经济宣传和技术培训工作,重点对板栗、核桃、水果、茶树、蚕桑等经济林的丰产栽培管理,鸡、牛、羊的养殖技术,中药材、魔芋和食用菌的丰产栽培管理技术进行培训,采取集中培训、现场示范和发放技术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提升广大林农的科技知识和水平,为山林经济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保障基础。

3.建设实施阶段(2012年9-12月中旬)

各镇、村积极组织业主和林农开展山林经济建设,以经济林的新建、改造,绿化苗木基地建设,林下种植中药材、魔芋,畜禽圈舍修建、实施养殖,旅游景区功能完善、提升农家乐建设标准和服务质量、建设旅游示范村为主,大力实施示范园区建设,完成基础设施配套。加工、仓储企业加快建设进度、更新设备、提升生产工艺水平、完善辅助设施建设,为加工储藏做好充分准备。在城关镇中心区域

规划、筹备建设1个农产品交易市场。

4.检查整改阶段(2012年12月下旬)

县政府组织对各镇、各部门的山林经济和示范园区建设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根据各项产业建设规模、内容和任务指标进行量化打分、综合考评,并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各镇、各部门务必于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建设,并报请县山林经济领导小组检查验收。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县政府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林业、农业、水利、交通、扶贫、计划、财政、旅游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山林经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山林经济设计规划、方案制定、资金筹措、落实任务、考核奖惩事项,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局,办公室主任由县林业局局长刘宇星兼任。各镇也要成立山林经济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落实专人,夯实责任,积极开展山林经济建设的宣传、组织、实施工作,实行“一个领导、一个项目、一抓到底、抓出成效”的责任机制。各相关部门明确责任领导、落实包抓责任人,实行“一人一片、跟踪指导、包抓示范、带动发展”的工作机制,确保年度各项建设目标和任务能够顺利、有序、按时、高质量完成。

2.督查考核,严格奖惩。县政府将与各镇政府签订山林经济年度目标考核责任书,年底统一开展检查考核,根据各项产业完成情况,按照目标任务进行量化打分、评比,并将结果全县通报。同时,把山林经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各镇和相关各部门年度考核范畴,与评定先进、绩效奖励挂钩,充分调动建设山林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镇、各部门要把山林经济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对包抓人员进行年度考核,并与提拔、职称晋升、年度考核和个人绩效挂钩,发挥各自能动性和潜能,为山林经济建设作出积极的、应有的贡献。对建设实施过程中,积极配合、落实到位、实施规范、成效显著的部门、镇、村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以此推动全县山林经济建设扎实、有效开展。

3.明确分工,配套发展。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项目建设为基础,大力开展山林经济建设。各镇政府是山林经济建设的责任单位,负责宣传、组织动员、土地流转、协调、实施和督催工作,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各项建设。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按照包抓示范园区建设任务,认真履行职责,密切协作配合,确保建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高效化”的现代示范园区,带动辐射周边产业全面快速发展。具体建设责任分工为:林业部门负责实施经济林新建、改造和园区绿化;水利部门负责实施平整土地、排灌设施、水窖和饮水工程建设;交通、扶贫部门负责实施旅游道路、产业园区道路、机耕路和步道建设;科技、农业部门实施药材、魔芋种植和林下养殖业发展,并负责技术指导和生产器具配套;旅游部门实施景区服务配套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档次,负责休闲旅游示范园和示范村建设;电力部门负责电力设施配套建设。

4.整合资金,项目捆绑。各镇要认真落实中、省、市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财政支农预算,加大对山林经济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相关各部门要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进行项

经济建设成果范文篇9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228-01

一、高校加强适应区域发展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经济快速、有序地发展就相应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高校只有把握住区域经济发展动态,才能够更好地掌握人才市场上的需要。高校可以很好地利用社会资金和自有资金这两种资源,在教学内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向等各个方面不断探索,改善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质量,为社会提供需求人才。同时,人才培养的方向与区域经济相结合有利于促使高校立足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切实解决地方区域经济贸易问题。

高校与地方经济联系不仅可以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拓宽教育途径,改变不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教育体制,提高高等教育的适应性乃至生存空进,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扩大高校影响力和服务理念,促进区域经济所实际需要的学科专业的健康、有序地发展,促进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办学模式,为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同时,高校可以引进在社会上具有实践经验和创新力的人才来指导高校的学习实践,从而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还可以利用当地资源建立高质量的教学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地参与企业实践机会,以至于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

二、高校人才培养合作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参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缺乏实质性的合作

高校在与地方区域经济合作中促成了一些合作项目。但从总的方面看,双方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往往缺乏长效机制,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同时,由于高校相对于地方区域经济贸易等各利益相关方面相对封闭,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双方的合作大多只能研究共性技术,而无法共享核心技术,造成了高校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的合作往往流于形式。

(二)在校企双方的合作中高校面临人才的流失

在高校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合作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尽人意的情况,一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会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对高校的科研人员甚至是整个科研团队做出物质上的诱惑,物质待遇的巨大悬殊对高校科研队伍的稳定性和高校的学科建设形成了冲击。

三、区域经济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思路

(一)高校应转变观念,完善服务水平

高校应该以地方经济的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培养能够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创造性、技能型人才。重点培养地方区域经济建设所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积极利用高校和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的合作平台,注重教学实践环节,应该鼓励高校教师和学生大力开展地方区域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

(二)高校应加大对师生参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的激励力度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中,高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是以教学工作为基本出发点的,鼓励高校教师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实际出发加强应用开发研究,推进科研成果尽快向产品开发、技术服务、政府决策咨询等方面的快速转化,能够多元化地为学校教学等各方面筹措资金。也只有高校教师将教学科研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努力开展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有紧密关联的科学研究,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纳入教学内容中来,才能丰富和深化教学内容,做到科研与教学相统一。同时制订相关的政策奖励在教学实践及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对地方区域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教师,激励更多的教师从事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产学研合作有关的项目。同时,在职称评定、职责考核等方面把实施专利、应用成果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将进行合作项目相关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创造等内容纳入到职称晋升、提拔等工作中。

(三)构建服务平台,完善合作机制

加强高校和地方企业的信息沟通,高校可以同企业联手,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作为高校实习实践基地,从而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达到在节约科研教学资金的基础上创建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搭建学校和企业的沟通平台,要不断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互动沟通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规范完善的科技成果的价格评估认证体系,在学校和企业之间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实践三方面的统一结合。

【参考文献】

经济建设成果范文篇10

探寻规律行走在理论创新前沿

安江林最初的研究领域是哲学,他将哲学看做是洞察社会现象和提高创造力的灵魂之学。他在上世纪70年代末所形成的一些新的哲学观点和研究思路,曾在地方哲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当时哲学思想凝固、僵化和哲学知识普遍陈旧的背景中,开辟了一片颇有生机的创新园地。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为了适应新的工作需要,安江林转而苦学经济学并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工作。哲学的功底使他确信,结构学理论对解决未来改革和发展问题至关重要。他以自己开创的辨证结构哲学思想为指导,以解决国家面临的现实经济问题为目标,广泛撷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诸多学科的知识,系统论述了结构观、发展观、创新观、经济系统的重要结构规律和成长机制,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途径等内容,形成了区域经济结构学的理论框架。

安江林试图创立经济结构学这一新学科的知识积累、理论探究及其所形成的一系列重要观点和较系统的知识体系,成为他进一步开展经济研究的得心应手的工具,有力地支撑了他在诸如西部开发、区域发展、城市经济、企业改革与发展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体现了探索科学真理与服务经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研究特点。

在以后的10多年里,他凭靠这种“原创+应用”的优势主持完成了20多个以解决西部大开发和甘肃经济建设重大问题为宗旨的课题项目,其中省部级、部级项目16个,130多篇,以第一作者和主要合著作者出版经济理论著作9部,成果获得省部级和相当于省部级的奖项8项,向政府和企业提出了数百项可操作的重要对策建议。

引领实践彰显理论的社会价值

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的理论成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由于长期对经济建设实践的关注,安江林被聘请为甘肃省和一些市、州政府的专家咨询机构成员,参与了全省大量建设项目和重大工程的调查、研究、论证、评审、咨询。长期以来,他以课题研究报告、书面对策建议、作报告、做调研、实地指导、专题咨询等方式,为省、市(州)、县(市)、乡(镇)政府和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为政府和企业的干部、人员培训提供多方面的专业服务。从区域、行业、企业的改革发展规划到农牧业、工商业甚至包括机械、核工业等特殊行业的重大项目的研究论证,在如何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政府决策和干部、群众的工作实践方面,他都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从以下几项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实践是安江林研究的最大特色。

1.根据国内外特大城市及其腹地发展的经验和趋势,安江林于2000年、2004年先后两次在省级和院级课题成果中提出了“在兰州市北部、东部一百到数百平方公里的范围积极规划、建设兰州新区”,分类聚集发展重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带动外向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使兰州市的非农业人口分阶段达到200万、300万以上的重要建议。

这是甘肃省最早提出建设兰州新区的研究成果和对策建议。2006年8月,甘肃省主要领导召集有关部门专门研究秦王川(兰州新区所在地)建设问题,秦王川城区建设提上了省委省政府的议事日程。随后兰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兰州新区的设想,2011年兰州新区管委会正式启动。2012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兰州新区为第五个部级新区。(详细内容见安江林主持完成的甘肃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00年5月立项、同年12月结项的《加入世贸组织对甘肃经济的影响》课题研究报告和甘肃省社会科学院2004年6月立项、2005年1月结项的《“十一五”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2.在2010年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成果中,提出了“四极、五带、六支柱增长极网络体系”的西部开发和发展模式,“四极”是指成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黄河上游城市群、南贵昆城市群,“五带”指长江上游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包兰成昆经济带、南贵昆经济带、包西渝黔桂经济带;“六支柱”即能源化工、矿产开采加工、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六大类特色支柱产业,使不同类型的增长极联结成为网络式的经济增长载体体系。这一成果以学术论文和对策意见的形式先后发表,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3.2013年9月国家主席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设想,安江林根据自己对这一战略设想的理解,先后在企业家日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要参》、《财经》杂志、《开发研究》等报刊发表了多篇论文,主持完成了山西省商务厅委托的课题《山西省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对策研究》,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国家、地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理论观点和战略对策,国内许多报刊和主要网站均作了转载和报道。

4.2013年3月在企业家日报上发表了《充分认识和利用经济结构的重要规律》一文,阐释了经济结构的一系列本质特点和重要规律,认为必须尊重新兴产业的自然成长机制,不能以外部操控者的身份和力量,像修理机器那样来直接变革经济结构,应当以积极、恰当的方式,影响经济结构的自然成长、演进过程。人民政协报等报刊和国内主要网站作了转载。

教研相长精心培养创新团队

安江林运用“区域经济结构学”知识体系指导、帮助青年研究人员,建设创新型科研团队也非常成功。甘肃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在他担任副所长、所长和主持工作的8年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经济建设成果范文1篇11

[关键词]地方高校;科研;区域经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12)01-0117-04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十一五”期间,全国高校全面参与国家16个重大专项的研究任务,承担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数量占总数的50%以上,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年均保持在80%以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数量占总数的65%,发表的SCI论文比例约占全国总数的85%[1]。在这当中,地方高校科研占据半边江山,取得的成果令人瞩目。随着国家教育、科技、人才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相继出台,高校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如何发挥地方高校科研功能,推动区域经济建设,成为地方高校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相关研究综述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表明,高校科研是高校发展的内在功能,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德国高等教育进入全盛时期后,柏林大学开始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地位,主张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师必须开展科研。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为适应资本主义对拥有新知识、新技术人才的需求,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联系起来,发挥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作用。美国赠地学院和州立大学确立的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针,极大地满足了技术和管理层面对人才的需求。《美国科学与技术》(朱斌,1999)系统介绍了美国科技发展的状况、成就、国家政府的政策扶持及管理等情况,《英国科学与技术》(刘云,2002)对英国高等院校与企业产学合作的理论与实践作了具体的探讨。我国从上世纪末才开始对其进行关注,但大多是从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和机制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和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从地方高校科研角度出发,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今后,随着高校科研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活动的日益增加,我们应进一步加强研究,以利于取得更好的成效。

二、相关经济学理论

相关经济学理论的建立,为高校科研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如发展经济学、科技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理论以及区域均衡发展、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等。

发展经济学理论。20世纪4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形成了一门综合性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发展经济学,它是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介于经济学、教育学、数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近年来呈现出研究内容趋于具体化、研究范围趋于国际化、与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密切融合的趋势。

科技经济学理论。为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明确承认技术、信息要素所有者凭贡献获得自己相应的收入是合法的,使技术、信息要素的贡献成为确定收入份额的依据之一。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使经济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服务经济建设需要用科技经济学的理论来指导。

教育经济学理论。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阐述教育与经济之间关系的原理和规律,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计算、分析,检验有关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和预测这一关系的变动趋势,主要研究教育在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教育支出的经济效果。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理论。区域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的投入,而报酬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发展,主张实现均衡发展。因此,更适用于综合实力较强高校或优势学科内部的协调指导。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是一种优先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理论。作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一种理论选择,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理论基础,经常被引用和借鉴。地方高校综合实力相对弱,一般多采用集中发展重点学科的方法,打造特色专业,使其在相应的优势学科上发挥服务作用。

三、国内外的实践经验

符合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求,是地方高校科研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发展经济学、科技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区域均衡发展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在国外高校科研中得到较好运用,在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地方高校科研对区域经济建设的推动已从理论探索发展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现实实践。美国高校所获得的研究与发展经费占科研经费总额的12%,其研究结果直接推动美国社会创新能力的发展;英国高校科研评估在具体评估操作过程中都是以学科为评估单元,按照各学科科研质量进行排名的,做法值得借鉴;芬兰政府在高校科研开发方面的投入在GDP中所占的比例达到3.5%;德国高校科研面向未来,加强科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日本重视产学研合作,采用多种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瑞典每年的高校科研投入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

我国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功能日益凸显,高校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同时,高校也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中提升自身实力。江苏注重推进产学研结合,推动高校科研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将高校应用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率列为教育现代化16项重要指标之一;广东利用高等教育资源,适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强化产学研结合,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广西坚持科教工作为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使广西高校科研在服务社会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浙江高校加强面向社会开展科技服务,开辟产学研合作之路;安徽采取有力措施,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校积极参与区域发展战略;黑龙江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的途径越来越多,沟通的渠道越来越宽,合作的领域越来越广;山东高校把为地方经济服务、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作为科技兴校的重大战略,找准科研服务地方的着力点。但总起来说,我国高校与发达国家高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优劣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1.优劣势分析

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高校科研具有独特的优势:丰富的科技、社会科学人力资源,一定的科学研究实力,一定的科研优势。具备这些优势,就有能力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做出积极的贡献。诚然,地方高校与部属高校、重点高校相比较,在经费投入、学科建设、科研队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3],使得地方高校科研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着各种困难和曲折,甚至出现科研价值认识上的偏差,导致科研定位不准,科研影响甚至冲击教学[4]。因此,按照相关经济学理论和区域发展理论,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科研功能,需要地方高校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谋划科研发展大计,积极探讨高校科研改革创新之路。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为高校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办学经验、教学成果和管理经验提供了可能。高校要强化区域意识,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重视与区域经济建设的沟通,把自身发展置于区域经济社会整体环境中,在与区域经济发展融合过程中发挥资源优势,扩大服务范围。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应该成为地方高校科研发展的立足点,要借助丰富的人才与技术资源优势,将服务地方经济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同时,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5]。

潍坊学院的做法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服务潍坊行动计划》以项目为纽带,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学校学科齐全、人才集中的优势,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行业,以研究开发、承接科研课题、技术支持、咨询服务、成果转让等形式,扎实推进与60多家已签约企业的战略合作。紧紧抓住潍坊加快“三区”建设的机遇,加强校地、校企合作,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组织引导教师和科研人员深入基层,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搭建学者与政府领导、企业家对话交流平台,为开展学术交流提供便利条件。近5年来,使科研成果大幅提升,科研经费成10倍提高。

2.对策与建议

在信息化时代,地方高校科研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在遇到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各高校应抓住机遇,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找准自己的科研定位,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对策,积极发挥高校科研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作用,为自身发展打基础,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

首先,明确科研定位。地方高校科研必须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在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经济发展中要采取合适、有效的方式实现互动,达到良性发展、和谐发展,实现共赢[6]。地方高校科研服务于区域经济,是地方经济建设本身的需求。按照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地方高校要从发展的实际出发定位地方高校科研,从学科交叉创新出发定位地方高校科研,从优势科研方向出发定位地方高校科研。

第二,建设科研平台。地方高校科研要发展,需要争取政府的重视与投资,联合企业共建研究平台。山东省科技创业企业成长状况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科技创业企业成长状况总体良好,居全国上游[7]。按照科技经济学理论,高校与企业合作是现代科技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根本要求,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区域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第三,加强人才管理。按照发展经济学理论,科研水平的提高,科研带头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培养地方高校科研带头人,做好重点扶持高层次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凝炼科研方向,形成科研合力;要打开“围墙”,整合与形成科研研发团队;打造和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领军人物;创造条件,引导和鼓励科研人才积极开展科研服务活动。

第四,规划学科建设。协同创新的前提之一是建立在跨学科的项目上,只有找到了跨学科的研究方向,才具备了协同的基础。只有跨学科,协同创新才具有实质的意义[8]。按照教育经济学理论,高校要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的优势,打破传统设置,调整规划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优势学科,实现协同创新,提高服务能力;要以较高的研究水平赢得社会声誉,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第五,激发科研活力。激励机制的建立要在把握知识型员工内部激励因素和外部激励因素的前提下,实现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个人奖励与团体奖励相结合、目标激励与过程激励相结合的公平公正合理的最终目标[9]。培养提升中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通过参与或承担区域经济建设科研项目,使其快速成长为学术带头人;建立合理的高校科技人员激励机制,建立科技活动人员职务职称评审制度,完善人才破格提拔制度、科技人员奖励和激励制度,稳定科技人员队伍,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经济建设成果范文篇12

关键词: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发展;问题;措施

林业经济管理学是我国林业建设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促进林业经济管理学科进步的方案策略。为了更好的推动现代化建设中生产要素的增长和各要素之间的组织利用率的提高。所以,在加大建设林业管理学科,进行创新理论实践指导,加大培养在林业方面的高素质实业人才,都具有重大意义。

1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

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发展不但关系到能否为社会经济的而发展提供专业人才,同时也对林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决策产生着极大的影响,最终也会对我国新时期林业经济的发展目标能否顺利的实现带来影响。

1.1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缺乏人才

在市场经济基础下,林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林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森林防火取得重要成绩,进一步开创了林业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在学科领域中,林业经济研究的发展方向就是向科学化和现代化转变。但是现在因为一些传统原因和遗留问题,以至于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中研究人员的理论水平普遍较低,并且他们的林业实践能力也很差。在林业领域中,缺乏大量的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没有很大创新,培养模式不够先进,人们很难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和能力,以至于新时期我国的林业出现了很多问题。

1.2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理论的缺陷性

一个学科的出现,需要研究人员的灵感和创造。而一个学科的发展,则离不开雄厚的理论作为基础。也就是说,对林业经济管理学科而言,在缺乏理论基础的情况下,其发展和建设就成了无根之水。然而,由于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产生的时间比较晚,发展起点也比较低,发展时间也比较短,使得学科理论体系存在很多缺陷。从整体情况看,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理论比较零碎,形不成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强的体系。而且,由于不同的理论研究人员采用的研究标准也不尽相同,导致研究出的成果难以被有效地被整合起来,自然也就形不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很多研究者在开展学科研究工作时,基本上是处于缺乏理论的状态下进行的,导致研究成果缺乏较高的使用价值。除此之外,理论研究系统性缺乏造成研究视角狭窄,成果难以实际应用,很多研究也仅仅局限于简单的重复,使得理体系长期得不到完善。

1.3学科研究方法不够先进

研究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研究结果。一般来说,研究方法越先进,研究手段越丰富,越可能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从当前情况看,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还处于相当落后的状态。特别是在研究体系的整体建设上,与西方国家的差距非常明显。与此同时,相关的研究单位和研究人员并不注重与国外先进研究团体进行经验交流,而专注于闭门造车。这不仅导致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长期得不到提升,也造成研究成果缺乏时效性,研究成果的使用价值比较低。总而言之,学科研究方法的落后,直接导致研究水平普遍不高,多数研究难于与国际接轨,也落后于国内的其他相关经济管理类学科,一些复杂问题研究难以进行。

2加快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对策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是为了能够顺利开展学科建设工作,这门学科应该需要一个偏重点。完善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发展体系,把重点解决林业经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学科的主要任务,大力的推动定量分析方法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中的使用,从而促进新时期下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快速发展。

2.1加强学科人才的培养

学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各种“硬件”,“软件”建设也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加强学科人才的培养,是提高学科研究水平的关键。首先,国内林业经济管理部门要协同各高校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将人才的培养提上到学科建设的战略层次上。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科的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充足的相关人才;其次,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革新培养理念。在世界范围内,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其发展速度更是日新月异。故而,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已经不适合当代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要求,因此要积极革新培养理念,将培养的重点由理论到研究方法和研究思想上来;最后,学科人才还要积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吸收国际先进研究成果,在提高我国研究人才自身素质的同时,增强我国学科学术的综合竞争能力。

2.2加强科学理论研究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注重将现代经济学、管理学、政策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林业进行关联和结合,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也不是在原有水平上的填平补齐和拾遗补缺,而是以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学科升级和发展。学科交叉是现代科学技术向高度综合化、整体化发展,呈现出多学科联合攻关、学科思想互补、学科边缘拓展、产生横断学科趋势的产物。针对林业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热点领域,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与政策、区域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环境经济理论与方法等重点研究方向的研究,加强森林资源核算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林业可持续发展及林业生态建设的管理与政策、森林资源经济、现代信息技术在林业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2.3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国内方面,应该加强和农业经济之间的交流,或者是和生态环境等相关学科的交流,以便能够寻求科研合作的机会。在国际方面,应该和国外同领域的人开展学术研究,以便能够引进先进的林业经济管理知识,从而提高我国林业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为了让林业学科有更为健全的组织保障,那么就应该构建完善的科研体系,创新对人才的培养方法,以便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结束语

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亟待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促进学科稳定、健康、高效发展。为了有效促进学科发展,应该建设高素质学术团队,重视人才培养,开展科学研究,建设理论与实践结合、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选择、学科理论研究与社会需要相符的新时期林业经济管理学科。

参考文献

[1]王凤革.浅谈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当前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现状和实践之中应当整改的问题建设[J].华章,2013(10).

[2]蒋启德,刘诚,赵世华,等.从林业经济学论文看林业经济学学科的发展[J].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187-195.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外科医生实习个人总结范例(3篇)

    - 阅0

    外科医生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外科实习医生自我鉴定1  本人继续担任口腔科总住院医师工作。一年来,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科及口腔科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忠实履.....

    外科医学论文范例(3篇)

    - 阅0

    外科医学论文范文特点一:我校招收的临床医学留学生大多受到良好的英语教育,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但是这些学生的英语发音普遍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成为师生交流的.....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