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范文篇1

信息时代的发展,促使国际贸易形势发生转变,针对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也产生相应的变动。信息时代下,国际贸易转变了直接投资公司内部贸易结构,改变国际贸易定价机制;国际直接投资格局,也直接影响国际贸易格局。同时,国际直接投资,可以提升本国经济水平,有带动性的促进母国产品出口,增强母国的产品出口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增加母国外汇收入。对于信息时代下,转化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可以提升国际直接投资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在信息时代国际贸易中,“在信息时代贸易投资一体化的条件之下,应用传统统计方法中以国家为单位的方式,通过其进出口额计算国际贸易的收支,已经不能准确反映出当前国家的贸易利益,将其转化为用原产国外汇增加额来进行计算,其结果较为精确。”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间发生一定转化。

二、完善改进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关系措施

1.改变角度

对于信息时代下,在国际贸易的理论体系之中,其自由贸易理论一直占据了统治的地位,而相对与比较成本理论而言,其已经发展成为自由贸易理论中的主线。根据传统国际贸易要素中的禀赋理论,基于占有不同优势资源、不同优势生产要素的国家,其在生产各自国家产业方面具有相对的优势,可以用国家自身优势产品,有效的换取别国经济生产的优势产品,使得交换产品后各自国家彼此均获利,然后,再由各国按各自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分工,形成产业贸易的竞争发展模式。在现代化经济全球条件之下,改进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针对实际情况,明确比较成本已经不能再成为决定国际贸易分工的主要基。因此,在信息时代国际贸易中,实现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促使实现贸易投资的一体化发展,其实质就是依靠跨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整合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资源,大力借助国际直接投资活动,提升贸易发展水平。在信息时代下,转化贸易投资角度,有助于发挥实践指导意义;其主要表现为,若是一个国家具备越多的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就能够在国际贸易分工中,更多的来整合别国的产业发展资源,同时也可以减少本国产业资源被别国的贸易直接投资企业整合。对于信息时代下,在国际贸易中,可以依靠获取产业生产技术优势,以及大力生产差别化产品的形式;优化贸易管理方法来降低国际贸易交易成本,促进贸易发展。

2.重构路径

在信息时代的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研究之中,已形成了三种基于不同研究对象的贸易理论体系;一是就是以由市场机制为研究对象,可以从组织结构及协调发展之间进行国际的分工;而对于另一种,则是以跨国公司为载体进行研究;同时,对于信息时代下,其第三种研究中,则是由专业化个体发展为研究对象,以此来进行贸易分工。在信息时代国际贸易中,对于新兴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之中,就是通过引入交易费用以及交易效率概念,以此来解释企业生产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由于在信息时代国际贸易中,市场和企业是不同的组织劳动分工的形式。在信息时代中,对于实际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之间,国际贸易方面应该秉持降低交易成本,改进商品交易效率的原则,能够运用重构路径的发展思路,提升贸易经济水平。当在实际中,若是国际贸易的交易费用,远远高于国际直接投资的生产费用之时,就可以选择进行国际直接投资,能够使跨国企业从国际贸易分工之中抽离出去,不仅可以降低贸易交易费用,提升国际直接投资经济效益。

3.转化主体

跨国公司作为国际直接投资方面的产物,在信息时代贸易中,对于很大程度上可以将跨国公司作为在国际贸易中的研究主体。在信息时代国际贸易中,可以双向作用实现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联合机制,对于跨国公司之间实施全球战略前,国际上的贸易分工中主要是以产品为发展界限的,也就是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各自的集中生产具有贸易优势产业,从而形成某些、某一种的最终产业产品,最后通过国家间主题交换,使贸易产业中最终产品进行投资交换,在经济活动结束之后,对于国家企业结果双方,都可以获得比较多的贸易利益。对于信息时代下,转化贸易过程中的主体,提高国家贸易发展的整体福利,实现国际贸易直接投资,促使转化新的经济行为,能够以贸易投资经济活动为国际贸易中的主体,有助于促使提升国际直接投资企业与国家贸易的整体经济水平。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范文篇2

[论文摘要]教学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科研是高校发展的动力,两者相辅相成。只有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

0.引言

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而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器,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它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深度、拓展教学的广度,而且可以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没有科研的支撑作用,教师便不能对学科的前沿、动态有及时和深入的掌握,无法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学科特点以及相关学科之问的关系,往往沦为有限知识传授的输送者,难于启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学是源,教学是流,只有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

1.科研带动了教学改革

现代科学的发展速度惊人,新思维、新方法、新成果、新观点层出不穷,国际贸易学科发展更是如此: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有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第一,国际贸易研究对象出现了新领域、新课题,诸如“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第二,国际贸易理论出现新理论、新原则。伴随各国经济发展,利用外资理论、新保护主义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国际贸易非零和竞争理论、国际贸易“双赢”理论诞生。第三,国际贸易实务出现了新方式、新岗位。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快发展,出现了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网络上所达成以货物(或服务)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为标志的电子商务。新形势下,外贸行业内的分工趋向细化,新的岗位不断涌现,如外贸跟单员、报检员等等。

如果我们对国际贸易学科发展不加研讨,对社会需求不予荚注,对本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不进行改革,所培养的学生显然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因为国际贸易学科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能掌握国际贸易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精通国际贸易相关法规惯例,又能独立完成各类企业的进出口各项环节的运作。而我校原人才培养方案无论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上还是在专业课设置上都存在很大问题。教学理论与实践环节脱节,专业技能课程缺失。正是从国际贸易学科发展角度探讨我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我们才大胆提出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要改革。相关论文——“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探讨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建设”于2007年公开发表。实际上,课程设置是高等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专业教师科学研究的一部分。更广义地说,教学研究可视为科研的一部分。我校新制定的09版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案,就是本校国贸教研室专业教师深人研讨国际贸易学科发展所完成的科研成果。

通常而言,脱离科研工作的教师,往往没有机会或热情对本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课程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难以实现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应用。其教学内容必然容易枯燥、过时。专业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其专业方向领域拥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了解最新的学术前沿的动态。这一目的得以实现则需借助科研,科研推动教学与时俱进。

2.科研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阶段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全面检验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指导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是检验四年教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认真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所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收集文献,调查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提升学生研究问题能力的一个过程。带领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举措。人才的培养不仅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实践丁二作的锻炼。在05级国贸专业论文设计中,大多数同学都参与到我的科研课题。如虢威同学毕业论文课题“湖北粮食物流产业外资进人现状分析”正是我所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湖北粮食物流安全问题探讨”中的部分内容。梁华迪同学的毕业论文题目“湖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与对策”同样是我参与的省级项目——“中国农产品国际营销环境研究”中的一个分支。在没有参与论文课题申报前,多数学生对论文的架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论文研究目的是模糊的,对收集的资料也不假思索地填充在论文中。论文没有太强的逻辑性,中心也不突出。通过反复指导并阐述自己在科研论文所表达的观点以及课题研究所要实现的目标,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归纳提炼论文所要表达的观点,经过多次比较国内外相关论文,激发他们独立研究并找到与课题有关论据,使他们在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巾得到切实锻炼。这种启发式的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并严谨负责地把守论文质量关避免了学生盲目抄袭或草率应付。教师在科研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强烈的进取心,往往对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索精神、治学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学生对知识整体把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科研过程中得到全面提升。

3.科研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往往涉及到本专业的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对于国际贸易专业教师而言,需具有宽广的知识,能够将专业课教学中涉及到的多个领域的知识如国际经济学,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商务管理,国际贸易实务,WTO规则等融会贯通。而要做到这些的前提则必须在科研工作中不断了解国内外的最新动态,不断积累丰富的研究成果资料,了解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这样才能将专业最新的前沿带进课堂。大学专业教学内容虽有基础性的一面,但其流动性,变异性最强。确保教师和学生一起站到最前沿,其保证就是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和传播者,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依据,它包含教学的内容并反映学科的最新进展。《外贸函电》是我校双语教学的示范课程,身为主讲教师,在对该课程近40本国内外教材深入学习同时,不断总结并探索新的教学内容,大胆摒弃国内诸多《外贸函电》教材中已完全过时教学内容,例如,电传的格式及运用根据学科发展,把电子商务运用及电子邮件的运用充实到教学中,并主编了《商务英语函电教程》。在完成这本教材的同时,视野开阔了,创新意识、实践精神、独立探索的能力得到提高。由此可见,科研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强教师底蕴的重要途径。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范文篇3

PBL(Problem-BasedLearning)翻译成中文是“问题式学习”,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首次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运用于医学教育当中的。

PBL是一套设计学习情境的方法,它解决了学生在工作场所中的复杂问题与理论知识之间联接不紧密的问题。这种学习模式主要是教师将学生置于一种情境中,以问题为学习起点;要求学生在此情境下分析问题、寻找问题解决方法,同时进一步掌握知识,偏重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最后在问题解决后要有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是设计问题,并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还要设计合理的考评机制。

二、《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是高等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是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实务等的先修课程,本课程是为了培养能够适应“厚基础”的国际贸易人才而开设的专业理论课程。它主要研究了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运动规律以及贸易政策等,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市场、有关国际贸易的保护贸易和自由贸易理论、涉及进出口方面的国际贸易政策及措施、经济一体化及世界贸易组织、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贸易等内容。

由于《国际贸易理论》这门课理论性较强,目前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对知识进行系统的、细致的讲解,忽视与学生互动;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于“听课、写笔记、背内容、考试”,很少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现在科技信息知识的爆炸化时代,这种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比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学习求知过程中依赖性较强;对于现状缺乏自己的观点等。因而在《国际贸易理论》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就成为教学改革中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分析的是PBL教学法。

三、PBL教学方法的运用

PBL教学法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两大主体。其中三个环节是指提出基本问题、教学实践(以学生为主体解决问题)和教学结果反馈。两大主体指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

1.提出基本问题

提出恰当合适的问题的PBL教学方法的起点,后续的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围绕着问题开展的,所以提出或设计一个恰当的问题就至关重要。为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授课的主要内容结合现实中的国际贸易现象或问题,查阅相关教材及网上资源等,有针对性的筛选、设计出相应的情景,随后设计问题,并将教学目标的知识融合在其中。设计的问题要尽量选择当前关注度较高的国际贸易现象,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解决问题后,学生可以获得较大的满足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比如有关反倾销的情景及问题设计:教师查找相关资料及视频,寻找一些典型的遭遇反倾销的案件,我国哪些产业遭遇到较多的反倾销?遭遇反倾销的原因是什么(包括对于倾销的界定)?我国企业该如何做?在加入世贸组织15年后,我国企业还会不会遭遇反倾销呢?

2.教学实践

PBL是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将学习与问题挂钩。它偏重小组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要担负学习责任,通过分组学生可以获得社会交往和协作能力。它很少涉及讲述法的教学,教师是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在关键时刻起点拨、教练的作用。

(1)小组组建

良好的小组合作是顺利完成学习目标的关键因素,学习小组一般以比较方便交流为基础,建议一个寝室的学生一组。小组成员在解决问题前,要进行角色分工,要把该次实践任务落实到每个人。比较重要的是小组组长,他负责汇总整理并及时提出新的问题以供组员查询并讨论。各小组成员在各次实践时,角色要进行交换,通过在每次实践中扮演不同角色,可以锻炼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2)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分组之后,以组为单位,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首先针对教师描述的情景及问题,大家运用头脑风暴法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比如上什么网,查阅哪些资料,进一步对于问题提出初步的观点及疑问等,整理归纳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将任务分工,确定完成时间。其次,各小组成员根据任务,学习课本上的理论,查找并整理资料,完成自己的任务。最后,小组成员间展示完成的内容,此阶段可能会出现观点不一致的情况,大家要反复推敲,查找资料给出一个正确的一致的答案。整个过程中,小组成员有新问题或新想法时,要及时沟通,交换意见。在小组成员就相关问题争执较大时,可以咨询教师,但是教师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要给予合理引导。

3.教学结果反馈

各小组探讨出答案之后,要书面报告,记录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并在基础上形成展示文稿。课堂上,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尽可能每个组员展示自己查询的那部分内容。每个小组展示完成后,其它小组就相关内容进行提问和讨论,规定每个小组对展示小组最少提一个问题。随后,学生对其它小组的点评并给出分数,教师对各个小组点评并给出分数,该小组此次最终得分就是由其它小组和教师给出分数的平均数。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点评的原则上要对学生的努力做出肯定,同时提出可以改进的地方。最后教师对于相关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对相关内容有更系统的认识。

四、PBL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

PBL教学方法应用在《国际贸易理论》课程中,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沟通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增强小组间的竞争,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法所难以达到的。

1.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采取PBL教学法,教师设计情景及问题,提前布置任务,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书籍、网络等途径来查找资料并解决问题,自己主动探寻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可以开阔视野,多了解到很多知识,同时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分析、判断并找出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培养其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例如可以找到很多有关反倾销的资料,需要从中筛选有用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2.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采取PBL教学法,学生从组建小组开始到最终形成结论,都是要和大家一起沟通的。组建小组、确定小组成员需要沟通来解决。小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人同学都至少得当一次组长,组长在组织组员讨论的时间及地点、组员在角色分配过程中、组员观点遇到不一致时等,这些都需要小组所有成员更好的沟通,学生可以学会分工协作、互相倾听,提高人际关系处理和沟通能力。

3.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每个组员展示自己查询的那部分内容时、学生对其它小组提问并点评时,都为学生提供了克服胆怯、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大部分学生可以在教师的鼓励和大胆学生的示范效应下,增强在公共面前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同时,也会更好的组织自己语言,进一步可以在公共面前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事实证明,经过锻炼,大多数同学都可以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4.增强小组间学习的竞争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范文篇4

关键词:汇率冲击;异质企业;投资区位;跨国公司

一、引言

21世纪初,以Melitz的“贸易对行业内资源配置与生产率的影响”一文为标志,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开始呈现出基于异质企业的研究新动向。Baldwin把基于异质企业的一系列贸易研究成果统称为“新新贸易理论”[1]。这一领域被称为是继新贸易理论、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和利益集团与贸易政策之后国际贸易领域新的研究焦点论文下载。

目前,在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下,基本形成两大体系:一类是以Melitz为代表,着重将企业生产率差异纳入新贸易理论,并以此分析企业商业模式选择。其中,Melitz以克鲁格曼的差异化产品、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模型为基础,通过引入企业的异质性来解释国际贸易中企业的差异和出口行为,为企业生产率差异纳入国际贸易和投资的理论框架奠定了基石[2]。Helpman等拓展了Melitz模型,进一步考虑跨国企业建立海外分公司的决策,即企业以出口还是FDI的形式进行国际化。其研究表明企业究竟是选择出口还是FDI行为,是由企业的生产效率预先决定的。只有生产率最高的企业才会选择FDI,生产率处于中等水平的企业选择出口,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只在国内市场销售[3]。Bernard等将异质企业与新贸易理论以及产业间贸易有机结合起来,关注贸易自由化下,企业、国家和产业如何相互作用,资源如何通过企业在产业内和产业间重新配置,全面考察了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同行业内异质企业(出口与不出口企业)的效率差异、贸易自由化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等诸多问题[4]。

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下的另一条脉络是研究企业内生边界的决策。主要是以Antràs为代表,将新制度经济学的不完全契约思想纳入一体化和外包的商业模式选择中。这是国际贸易理论借鉴其他领域的思想并相互交融的产物。其中,Antràs将GrossmanHartMoore产权分析方法的企业观点和HelpmanKrugman的贸易观点结合在一个理论框架下,提出了一个基于企业边界的不完全契约模型分析跨国公司的定位和控制决策,强调了资本密集度和剩余索取权的配置在企业国际化过程决策中的作用[5]。Antràs和Helpman则将Melitz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和Antràs的企业内生边界模型进行结合,进一步考虑“不完全契约的摩擦亦存在一体化企业内部”、“生产中存在两种投入品”的情形,探讨契约的不完全性对异质企业边界、外包(outsourcing)以及内包(insourcing)战略选择的影响,为研究企业全球化和异质企业的组织决策提供了全新的视角[6]。他们提出:低研发密集度行业中,高生产率企业倾向做外包,较低生产率企业倾向做内包;而高研发密集度行业中,生产率最高的企业倾向对外一体化。次之,倾向做外包。再次之,则倾向国内垂直整合。最低生产率企业,倾向做内包,甚至退出市场。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现有的多种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模式并存的局面。Acemoglu等则更进一步拓展到“存在多种中间投入品、多边不完全契约”情形下的企业生产模式决策[7]。Antràs和Helpman将他们前期的研究模型一般化,允许存在不同程度的契约摩擦,并允许其程度因不同投入品和国家而异,提出契约制度的变化会对企业组织形式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的观点[8]。

近年来,国内相关领域的文献主要是针对新新贸易理论的发展和演化进行文献述评。其中,一些研究集中于Melitz为代表的异质性企业线索[9-10]。如“国际贸易理论新动向—基于异质企业的研究”;“出口、投资与企业生产率:西方贸易理论的微观新进展”(洪联英,罗能生[10])。另一些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契约制度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考察[11-12],如“国际贸易与投资理论的新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孔凡保[11]);“契约实施对国际贸易影响研究评述”(张杰,刘志彪[12])。还有一些研究则同时对新新贸易两个研究体系进行介绍[13-14-15],如“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生产方式:文献综述”(盛斌,马涛[13]);“国际贸易与投资理论的新发展:基于企业异质性和不完全契约的视角”(唐铁球,汪斌[14]);“产品内分工下西方贸易理论的新发展”(田文,刘厚俊[15])。

以上国内外有关新新贸易理论方向的研究文献,基本上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大都忽视考察汇率的不确定性因素对异质性企业在商业模式选择中可能起到的作用。基于这一研究视角,本文借鉴新新贸易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Antràs和Helpman[6]模型框架,讨论汇率冲击因素对异质性跨国企业投资区位和生产模式决策的效应。与该模型不同的是:首先,本文着重考察外部宏观环境因素的变动(如汇率冲击)对跨国公司生产模式和区位选择的影响规律。其次,关注的视角不同。笔者立足发展中国家的角度,考察汇率冲击对发展中国家“外资流”和由外包牵动的“贸易流”的相互影响,这对于目前汇率频繁波动下的中国如何保持涉外经济的平稳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为研究汇率冲击对跨国企业生产区位和模式决策的影响效果,本文采用两阶段的分析过程:第一阶段,不存在汇率冲击条件下,跨国企业的生产决策(包括区位和模式)。第二阶段,引入汇率冲击,再次考察跨国企业的生产决策变动。从中发现跨国企业如何随着汇率冲击的幅度和方向性变化做出有规律性的反应以及对研究对象国吸引“外资”和“外包”量的影响。

二、模型构建

根据跨国企业的运作模式,本文构建了一个从事跨国生产和销售的多国框架:位于发达国家(国0)的研发企业;位于两个发展中国家(国1和国2)的加工企业(两国具有竞争性);国际市场,如图1所示。位于国1的制造企业是本文研究对象。

图3发达国家研发企业随汇率冲击预期幅度

调整生产决策(ωσ1+σlnω)

图3中,横坐标表示汇率预期波动幅度,左侧表示汇率升值,右侧表示汇率贬值,越远离原点,表示汇率波动幅度越大。其中,Δq*1表示π1o与π2o利润曲线重合时的汇率预期波动幅度临界值,Δq*2表示π1v与π2v利润曲线重合时的汇率预期波动幅度临界值。纵坐标表示不同效率的研发企业,效率越高则纵坐标越大。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将纵轴放大,其含义表示确定性下(汇率冲击为零)研发企业的生产方式最优决策排序。目的就是方便与不同程度和方向汇率冲击下的决策排序结果做以对比。

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冲击幅度和方向,对发达国家研发企业的生产模式和区位决策确实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影响。总体上看,汇率冲击(不论方向如何),在本质上不改变Antràs和Helpman[6]提出的基本决策排序结构:低效率研发企业选择留在国内发展,中等效率研发企业选择外包合作,而高效率研发企业则选择一体化合作。不过,如果站在汇率冲击国的角度看,汇率预期升值的情况下,国际合作业务陆续转移到其它工资成本更高的竞争性国家。并且,具体路径是“先外包转移,后直接投资转移”。这种选择的结果在确定性情形下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研发企业的决策排序在汇率冲击下还是出现了明显变化。

另外,汇率冲击还影响到决策转换阀值点的位置出现具有一定规律性的调整。具体地,随着汇率预期渐进贬值,决策转换阀值点θ1和θ2均前置,且贬值幅度越大,前置越多。关于决策阀值点位置的判定比较复杂,取决于两个发展中国家的相对工资差异的大小。具体地,当相对工资水平满足ωσ1+σlnω时,决策阀值点的调整路径为:均后置前置(外包),后置(一体化)不变(外包),前置(一体化);当相对工资水平满足ωσ1+σlnω时,此时的决策阀值点调整路径为:均后置后置(外包),前置(一体化)不变(外包),后置(一体化)。由于篇幅所限,相应图形表述省略。

四、主要结论

首先,随着汇率冲击幅度和方向的不同,发达国家研发企业调整其生产决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当预期汇率趋向贬值时,国际外包的业务量将不断萎缩,而直接投资相应扩张,此时,从事跨国经营的研发企业增多;当预期汇率趋向升值时,国际合作业务将陆续转移到其它工资成本较高、汇率相对稳定的竞争性国家,此时,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效率门槛因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对工资差异度而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或提升。

其次,根据冲击幅度和方向的差异,汇率波动对研发企业生产决策可能产生两种不同性质的影响:一是从受到汇率冲击的发展中国家看,与确定性情况相比,当汇率升值幅度较为显着时,升值导致的利润损失将抵消该国工资成本比较优势带来的利润空间,汇率冲击会引发跨国企业的边界和生产的国际区位决策发生根本性变化。升值幅度越大,则原有决策及转换排序改变的程度越大。二是当汇率冲击处于相对微幅的升值和整个贬值区域,汇率对成本的降低作用将与该国工资成本的比较优势相互叠加,更加强化了原有的决策转换排序,此时的汇率冲击只是起到调整决策转换阀值位置的作用(如超前或滞后)。

总体上看,一国货币升值会导致该国参与国际合作的机会趋向减少,国际业务量相应地转移到其“竞争伙伴国”,具体路径为“先外包转移,后直接投资转移”。随着升值幅度加剧,该国承接的外包和直接投资都将陆续被“挤压”。相反,汇率贬值可能会导致该国国际合作的机会趋向增多,并且承接的直接投资对外包业务(及其产生的贸易)产生一种“替代效应”。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正处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通道,尽管拥有劳动力成本廉价的比较优势,在升值的幅度问题上还是需要审慎对待,这对于维护我国“贸易流”和“外资流”的可持续性以及劳工的稳定就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Baldwin,R.E.HeterogeneousFirmsandTrade:TestableandUntestablePropertiesoftheMelitzModel[R].NBERWorkingPaper,2005.

[2]Melitz,M.J.TheImpactofTradeonIntra-IndustryReallocationsandAggregateIndustryProductivity[J].Econometrica,2003,71(6):1695-1725.

[3]Helpman,E.,Melitz,M.,Yeaple,S.ExportVesusFDI[J].AmericanEconomicReview,2004,(94):300-316.

[4]Bernard,A.B.,Redding,S.J.,Schott,P.K.ComparativeAdvantageandHeterogeneousFirms[J].ReviewofEconomicStudies,2007,(74):31-66.

[5]Antràs,P.Firms,ContractandTradeStructure[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2003,(11):1375-1417.

[6]Antràs,P.,Helpman,E.GlobalSourcing[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2004,112(3):552-580.

[7]Acemoglu,D.,Antràs,P.,Helpman,E.ContractsandTechnologyAdoption[J].AmericanEconomicReview,2007,97(3):916-944.

[8]Antràs,P.,Helpman,E.ContractualFrictionsandGlobalSourcing[M].American:HarvardUniversityPress,2008.

[9]陈丽丽.国际贸易理论新动向——基于异质企业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8,(3).

[10]洪联英,罗能生.出口、投资与企业生产率:西方贸易理论的微观新进展[J].国际贸易问题,2008,(7).

[11]孔凡保.国际贸易与投资理论的新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10).

[12]张杰,刘志彪.契约实施对国际贸易影响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8,(10).

[13]盛斌,马涛.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生产方式:文献综述[J].国际经济评论,2007,(1).

[14]唐铁球,汪斌.国际贸易与投资理论的新发展:基于企业异质性和不完全契约的视角[J].社会科学战线,2008,(4).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本分配贸易模式收入分配人力资本积累政府政策

一、人力资本分配和国际贸易模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重从人力资本分配的角度对贸易基础和贸易模式进行研究。

Clemenz(1995)建立了一个两国两部门贸易模型,研究发现,高能力人才比重较高的国家在高能力人才生产率高的行业中占据比较优势,且国际贸易会引起高能力人才比重较低国家的福利损失。

Ishikawa(1996)假定两国人力资本分配相同,只有人口规模不同,发现大国出口技能密集型商品,且有技能劳动力和无技能劳动力都有向大国移民的动机。他的研究考虑了人力资本分配对贸易模式的影响,但是没有考虑国与国之间人力资本分配的差异对贸易模式的影响。

Grossman&Maggi(2000)认为不只要素禀赋而且要素分配(特别是人力资本分配)在专业化和贸易中也起到重要作用。他们建立了总的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间的竞争性贸易模型,贸易模型反映了两国劳动力不同的人力资本分配状况。贸易模式预测的基础在于不同技术的性质假定:超模态性技术和子模态性技术,超模态性技术又称作互补性技术,子模态性技术又称作替代性技术。假定在两国家、两部门和两商品的模型中,两部门的技术均为超模态性,但是两部门中技术的互补程度不同,那么即使两国人力资本分配不同、技术类似的两国在自给自足状态下生产商品的数量之比将完全相同,并不存在比较优势,贸易也就因此不会发生;一旦一部门技术为子模态性,另一部门技术为超模态性,人力资本分配的不同就起作用。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分配更加多样化的国家在生产需要子模态性技术(替代性技术)的产品和服务上面具有比较优势,即劳动力相对异质的国家出口个人能力相对重要的产品,而劳动力相对同质的国家出口技术互补性较强的商品。

更进一步地,Grossman(2004)研究了非完美劳动契约和国际贸易的相互作用。员工对公司产出的贡献在某些生产活动中可被精确测量,例如软件业、金融、法律部门,而有些活动中则不能,例如汽车制造业,那么最有能力的员工们选择收入最接近其贡献的职业。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本分配更多样化的国家将出口个体贡献突出、崇尚非合作生产的产品,如软件产品、进口合作生产的产品,如汽车等。

Bougheas&Riezman(2005)建立了两国、两部门模型,每个国家有两个部门,初级产品部门产出的投入品是劳动力,高技术产品部门投入的是人力资本,两国的技术能力和消费者偏好完全相同,两国唯一不同是人力资本分配不同。他们指出,人力资本分配的不同,意味着两国自给自足状态下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即存在贸易机会。

假定两国的人力资本分配均值相同(意味着两国人力资本禀赋总量相同),方差不同,且累计分布函数只相交一次,那么常见的两种情形是,假定两国均偏好于初级产品,A国的人力资本分配方差更大,A国将出口高科技产品;假定两国均偏好于高科技产品,A国拥有较大的分配方差,A国将出口初级产品。他们的研究说明,贸易模式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和人力资本分配的方差两种因素,单纯要素禀赋分配不同不足以确定贸易模式。

二、人力资本分配对贸易后收入分配和各国福利影响

除了从人力资本分配角度关注贸易基础与模式问题以外,人力资本分配对贸易后收入分配及贸易各国福利的影响也日益引起学界的关注。

1、人力资本分配对贸易后收入分配的影响

许多学者认为,贸易后两国间收入不平等的差距是增加还是下降取决于两国的贸易模式,但归根结底还是两国人力资本分配与偏好的状况。

Kremer&Maskin(1996)发现,不同技术水平的美国工人正日益分化,且低技术工人的工资呈绝对下降趋势。究其原因,就是美国人力资本的增加与人力资本分配的优化。

Atkinson(1997)认为,在美国和英国,技术与贸易共同造成了技术工人的需求增加和非技术工人的需求减少,使得工资差距和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Grossman&Maggi(2000)研究了基于人力资本分配不同而产生的贸易后果。他们提出,人力资本更加多样化的国家会出口替代技术产品。贸易通过提高互补技术产品消费份额从而有利于人力资本低于或等于关键水平的工人,不利于人力资本高于关键水平的工人,对于极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工人,若替代品消费份额很大则获益,反之,若替代品消费份额很小,则相反。总之,收入不平等状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善,在人力资本分配顶端的人们得益或受损。

Grossman(2004)的研究发现,对于人力资本分配更为多样化的国家而言,国际贸易会加剧社会分化。在人力资本分配更为多样化的国家中,贸易会进一步促使高技术人才在他人代价的基础上获益,从而加深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在劳动力相对同质化的国家,情况则恰恰相反,贸易缩小了收入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Grossman&Maggi(2000)和Grossman(2004)关于基于人力资本分配产生贸易活动的后果的研究结论是相反的,Grossman&Maggi(2000)认为对于人力资本分配更加多样化的国家来讲,收入不平等状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善,而Grossman(2004)则认为对于人力资本分配更为多样化的国家而言,国际贸易会加剧社会分化。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在于Grossman(2004)的研究重点关注的是由非完美劳动契约引致的贸易后果,而Grossman&Maggi(2000)只考虑到两国人力资本分配不同引起的贸易后果,并没有考虑到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因此得出迥然不同的结论。

Bougheas&Riezman(2005)认为,人力资本分配决定了贸易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贸易加剧出口高技术产品国家的收入不平等,减少出口初级产品国家的收入不平等。

Mamoon&Murshed(2008)的最新研究关注扩大的贸易对发展中国家工资差距的影响,主要考虑了人力资本存量是否缓和了这种影响效果。他们研究发现,随着贸易量的扩大,拥有较高人力资本初始水平的国家工资差距扩大的程度较轻。他们进一步指出,技能禀赋更均匀分布国家会较少的承担不利的收入分配后果。

2、人力资本分配对贸易后各国福利的影响

Grossman(2004)还发现,国民收入因在合作生产部门有能力个体数量的边际增加而扩大,而对于人力资本分配更加多样化的国家,贸易会进一步促进个体生产活动的专业化,导致国民收入下降且恶化收入分配。尽管非对称信息排除了一次性赔偿的可能性从而帕累托改进很难实现,但生产补贴或者税收还是有可能扭转这种生产扭曲的。

Bougheas&Riezman(2007)进一步指出,若贸易的受损方没有得到补偿,那么贸易会降低其社会福利,并加剧不平等状况;但是,若在实行贸易政策的同时,配以合适的收入再分配措施,那么贸易不仅可以改善一国的福利状况,而且会超过自给自足的状态,从而实现帕累托改进。

三、政府政策在改善贸易引发的收入不平等状况中的作用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但会是理论研究的未来研究方向。

Janeba(1996)建立了两期、两部门、一个小国的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模型,由个人选择是否投资于技能培训,政府通过收入再分配政策或者补贴技能投资的政策影响个人决策。研究发现,前者不鼓励技能投资,而后者尽管会导致较多的技能投资,但对于获得技能的人来说对该政策的偏好程度却在退化。若政府想最大化其社会福利,教育补贴最有效,则要求人们高度厌恶不平等且补贴的融资不造成太大的扭曲。

四、对文献研究的评述和展望

人力资本理论作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已经形成并发展起来,并被运用到国际贸易理论的宏观经济研究中。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看,大多数贸易往来是发生在技术和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并且此类贸易所涉及的商品要素密集度大多是相似的。这种研究扩展了贸易理论。

然而,更深入地从人力资本分配差异研究国际贸易问题尤为重要。

首先,正如Bougheas&Riezman(2007)所指出的,现有研究强调外生的人力资本分配基础上的贸易模式和贸易分配、福利后果,没有考虑人力资本分配的内生性问题,考虑到内生性,可以假定有生活2期的行为人,第1期投资于技能积累,第2期生产、贸易和消费,技能投资依赖于他们对政府政策和贸易制度的预期,且人力资本积累有成本,在此假设下研究人力资本分配与国际贸易关系及贸易的收入分配和福利效果。

其次,第二个扩展考虑政府政策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特别考虑再分配政策和教育补贴两种政策。现有研究关注人力资本积累与收入不平等关系,而忽略了政府政策的影响。

最后,第三个扩展是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人力资本分配与国际贸易关系。现有的基于人力资本分配研究国际贸易的成果,无一例外的都是建立数理模型进行分析(如Grossman(2004)和Bougheas&Riezman(2007)),缺乏经验支持。实证方面,代表人力资本分配的指标选取是难点,当然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注:本文系2009年度河南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课题编号:B202。)

【参考文献】

[1]Atkinson,A.B.Bringingincomedistributioninfromthecold.EconomicJournal,1997.

[2]Bougheas,S.&R.M.Riezman.Trade,humancapitalandinequality.CESifoWorkingPapersNo.1475.

[3]Bougheas,S.&R.M.Raymond.Tradeandthedistributionofhumancapital.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07,73.

[4]Grossman,G.&G..Maggi,Diversityandtrade.AmericanEconomicReview,2000,90.

[5]Grossman,G.Thedistributionoftalentandthepatternandconsequencesofinternationaltrad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2004,112.

[6]Janeba,E.Trade,incomeinequality,andgovernmentpolicies:redistributionofincomeoreducationsubsidies?NBERWorkingPaperNo.7485.

[7]Ishikawa,J.Scaleeconomiesinfactorsupplies,internationaltrade,andmigration.CanadianJournalofEconomics,1996,29.

[8]Kremer,MichaelandEricMaskin.WageInequalityandSegregationbySkill.NBER.WorkingPaperNo.5718.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范文1篇6

本届成果奖共评选出获奖作品28篇(部),其中获奖论文17篇,著作11部,一些作品对我国外经贸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届成果奖的评审工作在前四届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首先,在国务院机构调整后,成果奖领导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的成员做了局部调整。请吕福源部长、于广州副部长出任领导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适当增加了计量经济学、法律、海关等领域的专家,并建立了临时评委专家库。其次,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了评审程序,使评审工作更加透明、公平和公正。第三,今年申报的作品数量有所增加,内容涉及更为广泛,其中不少作品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成果奖每年评选一次,第六届成果奖的参赛作品申报工作将于2004年6月开始进行。根据商务部加强内贸、整合外贸、理清外资的职能调整方针,全国外经贸研究成果奖也将贯彻这种改革思路。第六届成果奖的评审也将扩大研究领域和评审范围,把国内贸易这部分研究成果吸纳进来,让成果奖逐步成为商务领域里的全国性社科类奖项。(肖前)

第五届全国外经贸研究成果奖入选作品论著奖

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

《加工贸易―――工业化的新道路》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隆国强等

《跨国经营理论与战略》

作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王林生范黎波

三等奖:

《跨国公司财务战略管理―――入世后我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现实选择》

作者: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赵月园

《全球化与经济摩擦:日美经济摩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赵瑾

《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江小涓

优秀作品荣誉奖:

《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论》

作者: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吴林海吴松毅

《国际贸易法研究》

作者:南京财经大学沈木珠

《国际竞争法研究―――竞争法实施中的国际冲突与国际合作》

作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黄勇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

作者: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郭铁民王永龙俞姗

《WTO例外条款解读》

作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陈卫东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研究》

作者:安徽财贸学院冯德连

论文奖

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

《WTO绿箱支持政策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赵玉敏王红霞林学贵马宇

《工商行政管理对电子商务秩序的有效监管研究》

作者: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

课题主持人:金明路

《拓展均衡―――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评价与调整》

作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华晓红

《中国证券业:现状与WTO的挑战》

作者:中澳政府合作项目课题组

中方课题组组长:赵锡军

三等奖:

《中国外贸三强省贸易模式比较分析》

作者: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张小蒂李晓钟

《如何应对贸易壁垒和建立我国的贸易保护体系》

作者: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吕博

《促进加工贸易本地配套和研发政策研究》

作者:商务部科技司、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王晖

《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的新调整及我国的对策》

作者:杭州商学院经济学院俞毅

《中日农产品贸易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作者: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何秀荣陈永福

《对外承包工程市场多元化研究》

作者:天津大学管理学院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赵闯何伯森吕文学

《论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弹性”》

作者: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丁剑平于群

优秀作品荣誉奖: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形势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高志前

《新一轮农业谈判的减让模式和我国的选择》

作者:商务部中澳EFTT合作研究项目课题组

课题主持人:何宇鹏

《中国保险业应对入世开放政策研究》

作者:商务部中澳合作研究项目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刘玮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思路与政策建议》

作者: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赵伟

《多边投资框架与我国对策研究》

作者:中澳合作研究项目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葛顺奇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范文1篇7

1.1国际贸易总体最优模型确定

在不考虑贸易顺差或者逆差的前提下,如何根据单一国家和其所有伙伴的出口产出函数来决定其对应的最优化国家贸易策略?我们将这一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也就是求解如下最优化模型。说明:变量Ki代表国家i允许进行资本投入的上限;变量Li代表国家i允许进行劳动力投入的上限;变量Ai代表国家i允许进行技术投入的上限;变量OiAi代表国家i允许进行其它投入的上限。如果能对式(6)所表述的最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并得到具体的结果,我们即可得到四种要素投入在不同出口国的分配比例,从而最大可能地实现该国贸易出口的最优化问题。对于该问题,采用直接求解的方法很难得到对应的最优化求解。如果将其分解为单个问题,即下述所描述的单边国际贸易模型,则存在一种可行的理论求解路径。

1.2单边国际贸易最优模型确定

如何实现针对该贸易对象的产出函数确定最优化配置呢?可以通过求解如下模型得到:式(7)所表述的模型即为单边国际贸易最优化模型。下面我们将具体给出式(7)所描述的最优化模型求解结果与式(6)所描述的最优化模型的求解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如果存在,其具体关系如何。

1.3总体模型与单边模型的对应关系

为了使本处的分析更加清晰,我们首先给出结论,然后再进行对应的证明。结论为两个:式(6)所对应的最优化分析结果一定是式(7)所对应的最优化分析结果;式(7)的拓展模型的最优化分析结果在一定的限定条件下即为式(6)的最优化分析结果。下面我们依次证明这两个结论。①式(6)所对应的最优化分析结果一定是式(7)所对应的最优化分析结果为了简化分析过程,我们将式(6)所表述的模型转化为单约束的模型(具体参见公式8)。进行这种转化不会改变模型的原有结构,只是为了解决分析空间。这两者的分析之间本质上是一致的。由于该模型为单约束模型,且符合KT条件(这是因为产出函数为下凸函数,这一点在第一部分已经证明)。所以可以利用KTT定理将式(8)所表述的问题转化为如下问题:min:φ(Yμ)=-(j=1ijYi-j-μ1′(j=1ijKi-j)-Ki)(9)对该问题求解,得到互补性条件和异质性条件,具体如下:式(11)中两个条件及对应公式(10)中的第一个条件、第三个条件。由此说明,式(6)所对应的最优化分析结果一定是式(7)所对应的最优化分析结果。②式(7)的拓展模型的最优化分析结果在一定的限定条件下即为式(6)的最优化分析结果利用上述分析结果知道式(7)的拓展模型的最优分析结果知道式(11)是成立的。将此结论与式(10)进行对应,发现,如果给定一个条件的话,就能使式(11)成立,此对应的条件为如下公式:j=1ijKi-j=Ki(12)这就是说明,当约束条件,及式(12)成立时,式(7)的拓展模型的最优化分析结果在一定的限定条件下即为式(6)的最优化分析结果。

1.4单对象的总体模型最优发展路径的理论求解

通过前述的分析,我们明确了通过单对象的单边国际贸易模型的最优解求解,可以得到单对象的总体国际贸易模型的最优解。min:φij(Yμ)=-(Yi-j-μ1′Ki-j)s.t.Ki-j>0(13)由于式(13)中的国际贸易产出Yi-j的函数形式是确定的,同时资本的投入表述形式Ki-j也是确定的,只有数值μ1是未确定的。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μ1的数值,使得求得的要素最佳投入量符合最优值的要求。从式(14)可以看出,我们提前设定一个可能的最优值μ1,以此值作为依据,对式(14)进行最优值求解,即可得到对应的单边贸易最优解。将单边贸易最优解均求得,即得到对应的最优解Ki-j。将上述结果汇总,得到j=1ijKi-j。如果该数值小于Ki,就说明之前所设定的最优值μ1过大,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减小,以重新进行最优的Ki-j求解。如果该数值大于Ki,就说明之前所设定的最优值μ1过小,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增大,以重新进行最优的Ki-j求解。按照上述两类调整方向进行调整,直到出现:j=1ijKi-j的数值等于Ki时,就说明之前所设定的最优值μ1与实际最优值一致了。

1.5多对象的总体模型最优发展路径的理论求解

此处我们首先以两个国家,国家i和国家l为例,就其如何进行最优多国贸易展开研究。需要注意,这里国家i和国家l是有双边贸易交往存在的。按照前述分析,国家i和国家l的最优国家贸易模型如下:说明:变量说明与前述一致,不再赘述。利用前述的分析结果,我们即可得到对应的最优解。将其中的国家i和国家l之间的国际贸易数据提出,即可得到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顺差或者逆差数据。说明:变量Gapi-l代表国家i针对国家l的贸易差距;变量Gapl-i代表国家l针对国家i的贸易差距。按照国际贸易相对平衡的要求,一国对另外一国的贸易顺差不能过大,否则会破坏国际贸易的平衡性与稳定性。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参见杨小凯等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不再赘述。基于上述理论,我们对两国间的国家贸易差距设定上限值,当分别计算所得最优国家贸易数据(即通过公式15和公式16得到的贸易数据)得到的贸易差距在此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则保持原有模型结果不变。但是如果得到的贸易差距在超出此可以接受的范围后,则需要将超出国的贸易模型进行调整,调整的方法是使得其针对对等国家的贸易数据下降到上限值;对于另外一方,则需要增加其对该国的贸易数据,增加的数量为对方减少的数量。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可求出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国际贸易交易数据。将这一方法针对每一个国际贸易参与对象的所有贸易交易伙伴展开,利用遍历分析的方法,就可得到具有帕累托最优的国际贸易交易最优结果。这里所说的帕累托最优是指各国开展的国际贸易均是在保持其贸易差距相对可接受的范围内展开的贸易;最优结果则是其国家贸易开展均是对其资源配置的最为有效的分配方案。由此我们即得到了“多对象的总体模型最优发展路径的理论解”。

2结论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产业内贸易理论克鲁格曼

引言

国际贸易新理论(NewTradeTheory)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左右,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看,仅指保罗·克鲁格曼等人创立的理论;从广义看,还涵盖了战略性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相结合的综合理论、制度经济学对国际贸易的变量关系等[1]。

本文拟对产业内贸易理论及代表人物克鲁格曼的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综述。目前国内有关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资料,基本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对相关著述及作品的一般性介绍[2];第二类是对现有研究进行深化发展,如从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方面对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进行扩展;第三类是结合中国出现的实际情况来应用现有理论;第四类是对现有理论的评述[3]。鉴于产业内贸易理论在学术界的重要性,在此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是十分有意义的。

1.产业内贸易理论概述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理论,也称双向贸易(two-waytrade)理论。该理论体系突破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假定,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方面来考察贸易形成机制,很好地阐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分成三大阶段:

1.1研究第一阶段:实证分析

20世纪60年代初,一些学者在实证研究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关系时,已经对产业内贸易的现象有所阐述,从而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形成奠定了基础。例如,沃道恩(Verdoom,1960)首先系统地提出了产业内专业化以及存在着产业间、产业内两种贸易模式这一观点。巴拉萨(Balassa,1963)对欧共体内部发达成员国之间的制成品贸易情况进行了分析,对产业内贸易现象作过统计研究。

1.2研究第二阶段:理论研究

20世纪70年代中期,产业内贸易理论进入了理论研究阶段。其中,格鲁贝尔和劳埃德于1975年编写的《产业内贸易:差别化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度量》,成为了最早的一本有关该理论的专著,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们首先提出了国际贸易的两大分类: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另外,Grubel和Loyd还提出了产业内贸易指数测算公式,即“G-L”公式。

1.3研究第三阶段:丰富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产业内贸易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高潮阶段。1977年,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提出了一个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的两难冲突模型(DS模型)。随后,保罗·克鲁格曼创造性地运用了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产品差别等范畴构建新型贸易理论模型。此后,布兰德(Brande,J.)与克鲁格曼合作提出了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

总之,这一阶段,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学者们利用多种理论与模型,对产业内贸易的形成进行了多样化的解释。其中,以企业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世界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为基础的理论,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与赞同。

2.克鲁格曼思想概述

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在国际贸易领域名声显赫。国际贸易新理论的提出与其后续的不断完善,显现出了克鲁格曼的学术创新精神。

2.1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为什么会产生国际贸易,是国际贸易理论中最基本的问题。克鲁格曼承认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优势是贸易产生的动因之一,但他认为不完全竞争可以长期存在于许多商品市场中,少数的垄断企业由于规模报酬递增而能增强其在市场中的地位,进而产生国际分工,形成了国际贸易。具体而言,克鲁格曼主要通过建立规模经济模型、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相互倾销模型,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2.2历史偶然性的影响

克鲁格曼认为,历史偶然性是形成国际贸易分工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某些国际分工模式或许是因为历史上的偶然事件或者这个国家最初的经济特点所形成的,而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形成的竞争优势的积累,使得这种分工模式得以固定下来。

2.3技术创新的作用力

国际贸易新理论所强调的不完全竞争和报酬递增和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克鲁格曼认为,一个没有创新的国家将会失去其领先地位,而且这种速度将是十分迅速的。陈建斌(2004)指出,克鲁格曼的理论从技术这一最新要素的特点出发,寻找到了国际贸易与规模报酬递增之间的又一联系,并给予充分之证明。

3.评价与总结

3.1国际贸易新理论的积极意义

3.1.1对传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国际贸易新理论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贸易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的假定,进行了积极的理论创新。其引入产业组织理论,考虑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因素,用非比较优势贸易的观点来解释国际贸易,从而更好地揭示了当今国际贸易中的新问题。

3.1.2对战略性国际贸易政策的揭示

在克鲁格曼的理论中,证明了政府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性。其所倡导的战略性国际贸易政策,强调由政府来干预贸易,从而使经济福利最大化。该政策的重点是通过保护进口来促进出口,而其他配套政策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3.1.3对其他组织的借鉴作用

虽然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初衷是用于解释发达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但它在随后的发展中,也合理地展现了当前的国际贸易现状,因而对发展中国家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2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不足之处

在国际贸易新理论受到褒扬之时,也有一些学者对其提出了质疑。总体来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理论把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放在首位,但对其他因素(包括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正是因为如此,许多经济现象不能用该理论来解释,如个人层面上的专业化、市场一体化程度,以及作为贸易工具的货币的使用。

其次,克鲁格曼研究中使用的冰山型运输成本的概念过于狭隘,即使使用广义的运输成本,仍然无法充分考虑妨碍各国和地区从贸易中获益的各种因素。而在这个问题上,新制度经济学已经提出了更为合适的交易成本的概念。

3.3总结

国际贸易新理论是在对古典和新古典理论进行不断地借鉴、创新、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无法一蹴而就,既需要天才般的创意,也需要一代又一代人踏踏实实的努力。在对产业内贸易理论及克鲁格曼学术思想进行综述的过程中,笔者对前辈经济学家的智慧和勤奋深感钦佩。无论上述理论是否遭受了质疑,其都为国际贸易新动态的实证与经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参考文献:

[1]陈建斌.克鲁格曼为代表的国际贸易新理论述评.上海经济研究,2004(12),68-71.

[2]张旭.克鲁格曼的国际贸易“新思路”及其启示.山东大学学报,2004(3).

[3]海闻.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经济研究,1995(7),67-73.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范文篇9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中国市场经济

一、引言

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是在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通过研究国际贸易、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三者的关系,对国际贸易现象的产生提出了深层次的原因,阐明了资本主义国际贸易的动力、利益的来源等。而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更好地为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服务,为了追寻超额利润而推动国际贸易,为了更好地促进贸易发展而提供理论指导。两者在研究方法上、侧重点、内容和对象上各有不同。通过对两者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为我国参与国际贸易进程提供良好的借鉴,从而促进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二、政治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

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是在西方经济学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之后提出来的,应该说,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是对西方经济学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借鉴与批判。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较为笼统地围绕着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这三者展开。在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来科学地揭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规律。因此,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由国际分工理论、国际价值理论和世界市场理论组成,在国际贸易发展的背后,来统一地揭示这一现象的产生。可以说,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是源于它对资产阶级国际贸易实践的探究,不是简简单单地解释表面现象。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得出一个总体的规律。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出现,是由于资产阶级追求超额利润而产生的。对马克思国际贸易进行研究,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参与国际贸易的进程。国际贸易的发展主要围绕着国际分工,通过国际分工,可以使参与国际贸易的各国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获得利润。这也是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中心思想。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分工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马克思认为,科技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各国的国际分工,再加上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这使得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要真正地了解国际贸易,就要更好地了解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的出现,促进了各国的生产效率,使得各国的劳动力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国际分工超越了社会分工的界限,如果没有了国际分工,就不会有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出现。一直到今天,国际分工在国际贸易中也起到巨大的作用。通过国际分工,使一种商品可以在各国利用各国的优势,比如技术、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从而使成本较低,获取更大的利益。虽然国际分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有些落后的国家参与国际分工是被迫的,资产阶级为了取得利润,通过战争等方式攫取落后国家的资源和劳动力,迫使落后国家参与国际分工。而这一现象,也是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这一点,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却忽视了社会和历史原因,只停留在经济手段上。除了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发展还与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有关。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的差异也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马克思认为,价值是商品交换的依据,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一原理,可以体现在国内市场,也可以体现在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交换的商品,其价值,就是要通过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体现。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的不同,使得资产阶级国家通过开展国际贸易来获得差额。资产阶级通过国际分工产生的成本较小的商品,因为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的不同,将商品放在国际市场上售卖,所取得的利润,要远远大于国内取得的利润。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或者是由于商品的独特性,使其拥有国获得商品的垄断权,竞争规律受到限制,垄断价格取决于国际市场的需求量,这使得拥有国大大受益。因此,国际价值也是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因素之一。国际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巨大的舞台。而这个舞台,就是世界市场。

西方的资本主义,以殖民扩张的形式,将东西方国家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西方的经济可以不仅在国内发展,还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更大程度地获益。因此,可以说,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和关键,世界市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养分。只扩大市场,这对资本家的生产和销售都是不可或缺的。世界市场的联结,可以将国内分工扩大到国际分工,可以提高商品的国际价值。而在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中,需要提到的理论家是卢森堡,她首创了世界体系论,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世界体系。她在世界体系方法论的指导下,提出了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这一理论抛弃了传统的国际政治领域,而是把市场延伸到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间的交换。资本主义间的交换,只属于内部市场的交换。而资本主义和被其剥削的非资本主义经济体之间的经济交换,就属于外部市场的交换,这属于不同经济成分之间的资本输出,这对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作了更深入地展开和论证。因此,从卢森堡的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出,资本主义是不能独自存在的经济成分,资本主义如果没有同非资本主义交换,就不能生存。也可以说,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首要条件。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可以说,国际贸易在社会生产下的作用,既是有利的,也是有弊的。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实现各国的劳动力、资源、技术等要素的国际交换和合理配置,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促进了一国的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扩大,促进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但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国际贸易的产生,并不是一个自愿和不流血的过程,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获得超额利润,扩大世界市场,必然要迫使落后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另一方面,如果生产的无限扩大和需求的有限减少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矛盾,这必然会产生经济危机,这在历史上也已经证明了。

三、西方经济学中国际贸易理论

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从重商主义开始,经过各个时代经济学家的补充,直到现在,已经大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可以提及的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西方经济学在国际贸易中,虽然提及的是自由贸易,但是在这些理论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都是由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联结在一起的。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虽然有一定的保护主义,但主要着重的是自由贸易。而比较着重保护主义的有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和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等等。西方经济学从早期的重商主义开始,这是资本主义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呈现出国际贸易理论的萌芽,但不可避免地在实践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接着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和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对此进行完善,要素禀赋理论是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完成的,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开端。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越来越无法满足新的国际贸易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新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有规模报酬递增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这些理论可以解释当代国际贸易发展产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但相对的每个理论都有其弊病,而需要应对新问题,需要多者统一起来讨论。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国的距离已经无法阻挡国际贸易的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渐渐地融入国际贸易的潮流,而面对这一情况,西方经济学也相对应地提出了保护贸易理论,如普雷维什的中心-论。从而更好地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从重商主义开始,都是围绕着资产阶级的利益这一中心来思考和研究的。如何在国际贸易这一浪潮中获取更大的利润,通过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来更方便地为资产阶级提高效率,这是西方经济学永恒不变的主题。从早期的重商主义贸易学说开始,其主张认为一国积攒财富的手段,就是要增加贵金属货币财富,而为了获取货币,需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本国商品输出,实现本国贸易顺差。早期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已经有了贸易顺差的意识,扩大一国的出口,可以增加一国的财富,这为以后的国际贸易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然而早期的重商主义存在着较大的局限,资本主义只是把眼光局限于货币上,而没有注意到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发展可以带来多大的财富。基于这一思想,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就把国际贸易注重在国际分工上,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可以通过各自的优势,而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双赢。之后,相互需求论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贸易分析模式,它提出了国际贸易是建立在两国的需求强度上,需求强度如果发生变化,则贸易条件也会随着发生变化。

综合以上的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瑞典科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不同国家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差异决定了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这一理论,也为日后的新贸易理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战之后,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出现了新的特点,如何来解释这些变化,新国际贸易理论试图用多方面多理论来研究,比如规模报酬递增理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成本的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以规模报酬递增为基础的贸易分工可以使一国扩大产业规模而获利,从而更好地参与国际贸易。与规模递增从而成本递减不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通过技术的创新和扩散,来解释新形势下的国际贸易。新技术的创新,可以使一国在参与国际贸易中率先获利,但是随着模仿时滞的克服,新技术传播到各国,一些落后国家也拥有了该项技术。这一理论也符合当代国际贸易的新形势。这些理论都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意义,但是都具有片面性,无法解释全部的新特点。因此,新国际贸易理论只能解释表面现象,却不能挖掘国际贸易新形势更深层次的原因。在参与国际贸易的进程中,总有率先崛起的大国,也有落后的国家。

如何让这些稍显落后的国家,如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德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润,西方国际贸易理论还相对应地提出了保护贸易理论,其主要的论点有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凯恩斯的对外乘数理论,这些贸易理论为一个稍显落后的国家如何在国际贸易中获利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是各个主张仍有其局限性,例如在幼稚工业保护论中,在具体操作上对保护对象的选择并没有做深层次的分析。如果保护手段选错,也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进程,中心-论提供了新的方向,发展中国家应该摆脱发达国家控制的体系,但其发展并不理想,中心-论抛弃了市场机制,想要争取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但是对于现在的经济状况来说,是很难做到的。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虽然组成的理论庞大,但是各个理论都有其优势和不足,各有其侧重点,不能一概而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主体和分工上进行综合的研究,新国际贸易理论又是在新的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和新特点的不同解释,每一个理论虽然不同,但都有相关的关系。一个现象,可能是由多个理论来解释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并没有对背后的经济现象作深层次的研究,只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如何通过国际贸易取得利润,这与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重点不同。但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又值得我们好好研究深思,它为各国参与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指导,每个国家的国际贸易实践或多或少都借鉴了西方经济学,它对我们的影响重大。

四、比较与评价

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是在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之后诞生的。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在深刻地研究了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其国际贸易理论。两者的相通之处都看到了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主动力,国际分工发展较快时,国际贸易发展也较快,国际分工还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在传统的国际分工中,资本主义国家和落后的国家的分工是不平等的,资本主义国家剥削落后的国家。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并没有把社会差异和历史范畴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而只是假设于参与国之间贸易位置的平等,通过这一方面来推导理论公式。可以说,在国际分工上,两者都注意到了,可是侧重点却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在国际价值上,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是由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可以获得的利润更大,因此商品就更青睐于放到国际市场上去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这一思想,又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要素禀赋理论类似。要素禀赋理论的一般均衡框架为不同国家相对价格的差异决定了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两者互相类似却又不完全相同。马克思揭示的是国际贸易商品交易的一般规律,是为了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要素禀赋则是通过了解各国商品相对差异,来更好地为国际贸易服务,出口该国相对富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可以这么来说,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和西方国际贸易理论都有其可以借鉴的地方。两者相互关联,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提出为西方的国际贸易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且在时代的进步中不断完善,而马克思通过研究这些西方的具体实践和相对应的技术,更概括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参与国际贸易的基本矛盾和一般规律。

参考文献:

[1]蒋雅文,耿作石,张世晴.西方经济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张彤玉,张桂文.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陈其人.卢森堡资本积累理论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范文篇10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不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将生产要素的种类进行了拓展。这种拓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19年Heckscher提出要素禀赋的观点,1930年由Ohlin进行补充论证后形成完整的H-O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只有当国家间存在要素充裕度差异并且在产品间存在使用要素密集度差异才能给形成贸易。第二阶段是H-O理论的拓展阶段。Samuelson在H-O模型框架下指出国际贸易通过对贸易各国收入的影响从而使得不同国家间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化,强调国际贸易可以使资源在各国间进行有效配置,即H-O-S定理;Viner将理论扩展为三种生产要素和两种产品,并且其中一种生产要素为“特定要素”,在行业间不能自由流动,即H-O-V理论,拓展了H-O理论的短期应用。Tobey(1990)基于H-O-V模型,利用三位SITC的污染行业贸易数据以及两种量化环境规制的方法对环境规制的贸易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世纪60—70年代间环境规制对于发达国家的贸易模式没有影响。Xu(2000)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环境规制对环境密集型产品竞争力的影响,结果发现环境规制并非新的贸易壁垒。Beers和Bergh(2000)结合Tobey(1990,1993)与Beers和Bergh(1997)的研究指出该研究领域结论不明确的原因是:环境规制量化手段、所用数据以及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结合众多研究,作者改进了研究方法并发现:国家会出台补贴政策以偿付企业增加的成本,是造成贸易总量随环境规制升高而增加这一有悖于常理判断的原因。Harris,Konya和Matyas(2002)、Lahiri(2007)、McLaughlin(2008)、Kehoe(2009)、Cole,Elliott和Okubo(2010)、陆旸(2009)、Feix和Miranda(2010)等人都通过改进环境规制量化手段研究不同国家环境规制对某一或多个行业的贸易效应,结论尽管由于数据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但本质上都得到了环境规制能够对贸易产生效应的结果。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强调生产要素在贸易中的重要性。以上所列研究无一例外地将环境规制作为一种新的要素禀赋或能够影响一国要素禀赋的关键变量进行相关研究,其中涉及到环境规制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效应时,主要是从要素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环境规制从根本上讲是直接作用于某一种或某几种生产要素,进而通过部门间产能的变化而产生贸易效应的。

新国际贸易理论

继新古典贸易理论后,里昂惕夫(Leontief)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悖论,对新古典贸易理论提出严峻挑战,也为新国际贸易理论诞生提供了契机。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贸易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新国际贸易理论也就应运而生。它主要包括:新生产要素理论(Vanek和Jaroslav(1963)的自然资源理论;Keesing(1966)的人力资本论;研究与开发学说;信息要素学说)、偏好相似理论(Linder,1961)、动态贸易理论(Posner和Michael(1961)的技术差距论;Vernon(196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Arrow和Kenneth(1962)的技术溢出理论/干中学;林毅夫等人(1999)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Krugman(1979)的新张伯伦模型;Lancaster(1980)的兰卡斯特模型;Falvey(1981)的新H-O模型;Brander和Krugman(1983)相互倾销模型;垂直差异产业内贸易模型)和Porte(r1990)的国家竞争优势模型等。Larson(2000)从环境政策及环境规制制定者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一个微观经济模型来衡量环境规制的变化对贸易流量产生的具体影响,指出在短期内,被规制使用的投入品成本所占比重、产出品的供给弹性和投入品需求弹性决定了环境规制的贸易效应的大小;而长期内,除了上述三种因素外,环境规制贸易效应的大小还取决于投入品的使用效率。前者为环境规制的政策制定者提供了较为明确的经济分析框架,为他们估计政策实施的经济效果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后者则将利益相关者———受环境规制影响较大的生产厂商的行为纳入分析框架,使得政策制定者估计长期效应成为可能。Managi等人(2002)利用墨西哥湾外大陆架石油天然气的生产数据,研究环境规制对于近海石油天然气生产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文章除了在方法方面有所创新,也分析了环境规制对行业内各种不同组合的全要素生产率所产生的影响。Cole和Elliott(2003)基于H-O-V模型和新贸易模型,分别研究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型产品净出口的影响以及对贸易结构的影响。作者首先在Tobey(1990)的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考虑了数据、替代变量、行业特征以及内生性四个方面的问题,然后将环境规制异质性引入模型,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拓展性研究。结果表明,新贸易模型证明了污染避难所效应的存在,并指出之所以H-O-V模型没有得出环境规制与一国净出口之间的明确关系②,是因为它没有研究双边贸易数据,也没能控制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Yang(2006)首先构建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两个模型分析生态标签制度对于两国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然后以美国一项关于木材造纸业的环境政策作为案例,研究该政策颁布对于整个行业生产率与贸易的影响。新国际贸易理论虽然纷繁复杂,较古典和新古典理论显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内容可以发现,在环境规制的研究领域,新国际贸易理论主要聚焦于技术这一要素,其中新要素理论中的人力资本论和研究与开发学说都强调了技术进步这一重要环节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动态贸易理论中的技术差距论则从贸易双方的初始静态技术存量的差异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

新新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与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从国家的角度讨论比较优势,而新贸易理论虽然纷繁复杂,但总体而言是以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影响。伴随着贸易的发展,更为微观的企业层面进入学术界的实现,企业的异质性与产品进出口存在着一定的关系(Bernard和Jensen,1995)。鉴于此,新新国际贸易理论得以发展,它主要以Melitz(2003)为代表,将企业生产率的差异纳入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中,形成了微观层面的贸易理论。Larson(2002)在Lasron(2000)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后分析欧盟的环境政策对于美国农产品进口产生的影响。作者明确指出以下三个要素的重要性:环境规制的种类、严格程度以及市场结构,随后作者将环境规制划分为指向产品生产过程(processregulation)和产品特定属性(productregulation)两类,将产品的异质性引入分析框架,分别研究同质产品及异质产品市场中,这两种环境规制的贸易效应。Jug和Mirza(2004)认为之前的学者利用引力模型对环境规制和贸易流量的研究没能得出明确的结论是由于方程形式不够准确。作者依然利用引力模型,得出环境规制对贸易有负效应的结论,并指出如果对产品的异质性的内生性和外生性加以考虑,则会得到更大、更显著的负效应。Levinson和Taylor(2008)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环境规制对贸易流量的影响。作者首先通过构建经济学模型阐述不可观测的异质性、内生性和聚合问题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然后利用1977—1986年间美、加、墨的130个制造业数据进行验证,说明那些环境治理成本越高的行业,净进口量越多。新新贸易理论从更微观的角度对贸易进行研究,尽管受制于数据的可得性,使大多数关于环境规制的研究无法深入,但其给予我们的启示却是显而易见的:异质性不仅仅体现在企业和产品,还能够表现在环境规制的类型上。正如Larson(2002)所体现的那样,环境规制可以依据其影响范围和作用对象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从更微观的视角重新审视环境规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真实地了解环境规制对贸易产生的影响。

研究方法

1.引力模型。引力模型是国际贸易相关研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通常把相关贸易变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分析国家经济水平、人口数量、地理条件等相关因素对贸易产生的影响。在环境规制的相关研究中,环境规制严格程度的量化指标也出现在引力模型中,作为一种解释变量对贸易效应进行测度。随着计量经济学的不断发展,计量方法更加多样化。引力模型的应用也随之丰富起来,由最初的截面和时间序列引力模型的普遍应用,发展到现在的面板数据回归方法的引力模型,所研究的内容也更为深入。VanBeersandvandenBergh(1997)利用引力模型,对Tobey(1990,1993)所用数据———1975年的贸易数据进行了截面分析并与Tobey所得结果进行对比。Xu(2000)采用1990年20个国家的截面数据分析环境规制的贸易效应,结果证实更为严格的环境规制会导致环境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力下降。Qi,Zheng和Zhao(2007)利用1985—2005年中国贸易的时序数据,采用协整、误差修正模型检验环境规制的贸易效应,结果证实了环境规制是一国的比较优势。Mojtahed(2007)利用引力模型和面板分析方法,对美国与OECD国家的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Harris等人(2002)也从方法应用方面提出一些改进性的建议,并指出:出口国、进口国以及时间这三方面的效应对于环境规制与贸易的问题的研究都十分重要,简单的回归是不恰当的。2.元分析法。Mulat等人(2001)从国际贸易方面进行分析,采用“元分析”(meta-analysis)方法进行研究。“元分析”方法通常基于最小二乘法,将一系列已知效应变量作为因变量,将特殊原因(例如模型设计、时间、地域等方面的差别)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作者分别从以下三种思路进行梳理研究:第一种是研究主要针对污染密集型产业是否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作者指出其暗含假设是将环境规制的影响二元化———严格和宽松;第二种是遵循里昂惕夫悖论来研究一国的出口相对于进口是劳动密集还是资本密集的,即基于比较优势进行研究;第三种方法是沿袭传统经济学理论———H-O模型或引力模型进行研究。经过“元分析”方法的验证,表明环境规制会对国际贸易流量产生负面影响,至少是有影响的。3.数据包络分析法。Managi等人(2002)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研究原油生产企业对于环境规制提高所做出的反应。DEA起源于运筹学相关领域的研究,以相对效率作为评价基础。后经发展成为衡量全要素生产率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作者给出的结果证实了波特理论,即环境规制的提高会促使企业改进技术,实现生产力的提高和福利的提升。4.投入产出法。Walte(r1973)利用投入产出法对1966年美国的83个行业进行贸易产品的污染含量研究,指出美国的进口与出口中所含污染量基本上是相等的,最坏的情况是出口所含污染量更多一些。Robison(1988)沿用1973、1977和1982年的投入产出表对美国治污成本对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美国的污染控制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的比较优势,对贸易平衡产生了影响。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范文篇11

一、国际贸易学科研究范围狭窄,不能适应学科和外经贸实际发展的需要现今的国际贸易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调整学科专业确定的,属于应用经济学,在其《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它同其它9个二级学科同属应用经济学,在国际贸易学(020226)中指出:“国际贸易学是研究国家(地区)间商品与劳务交换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很强实践性特点的学科”。但是,当今世界已经成为现实的生产要素、人员、知识产权交换及国际间的经贸合作,这些比纯粹的商品和劳务交换更为重要的内容没有包括在内。在业务范围中,指定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实务与管理,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国际贸易组织”。从当今学科发展的实践来看,它注重了理论与政策,贸易的实务,没有指出国际经济合作这个内容极为丰富的领域,业务范围是比较狭窄的。在指定的博士学位专业课中,指定为“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国际贸易政策研究,跨国公司管理及结合培养方向的其他专业课”;硕士学位专业课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经营管理及结合培养方向的其他专业课”。这些指定,一是笼统,二是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经贸组织、国际金融、国际经贸法规等类重要课程没有提及。在指出的主要相关学科中,仅列出了“金融学和世界经济学”。而与之关系极密切的国际经济法、企业管理、国际关系等没有提及,比起其他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来相关学科很单纯。在以上学科研究范围的指导思想下,很多学校的博士、硕士学位设置的研究范围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总体上以文字中规定的为主,领域较小,对我国整个对外经济贸易战略有重大作用的对外投资(走出去)、利用国际优质资源(引进来)研究较少,偏重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当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重点院校与研究机构未受影响,影响主要是对一般性大学,它们多局限于以上给出的范围。实际的对外经贸情况早已突破了上述设置的范围,研究外资、外经的文章充满了主要国际贸易学类杂志,但在权威的“指导简介”中没有。更为不可理解的是,在2006年国家社会学科基金申报填表的学科目录中,在应用经济学24个二级学科里,竟然没有了“国际贸易学”这个二级学科的名称,我们申报表只好填写成“应用经济其他学科”,作为全国最权威的管理和指导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究竟是如何看待这个学科领域及其地位的,我们不得而知。学科是指学术的分类,即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专业分支。我国国家标准Gff13735-92将学科定义为:“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的划分是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它有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但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一些新的知识也归于原来的体系,这是任何学科都存在的发展规律。划分学科的目的,是为了专于学科的逻辑体系进行研究,以求学科有新的发展,水平逐步提高。(1)从国际贸易最初的知识体系来说,就是直接的出口和进口,后来有了国际投资,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二者可以互相替代(Mundel,1957):贸易障碍会产生资本流动,资本流动障碍会产生贸易,二者具有相互替代性;Bhagwati(1973):过多的引致投资可能带来贸易的“悲惨性(贫困化)增长”。Markuson(1983),Svensson(1984):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之间具有互补性,如果贸易和投资之间不合作,则出现相互替代关系,如果相互合作,则是互补关系,商品的贸易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将互相促进。还出现外贸对外资的促进发展(陈泽星等,2005);相当多的学者都承认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投资理论相互渗透发展的现实和趋势。(2)我国实践也证明,外资利用大大促进了对外出口和进口。在经济全球化下,生产要素和人员的跨国流动,跨国投资,它的地位和利益的所得,已经超过了单纯的出口和进口,仅以外贸来衡量利益的大小已经不能反映一国得到的外贸实际利益,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是对外贸易自然的延伸或替代。无论任何学科,其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我们学习和研究的目的是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总战略服务,为政府和企业服务。从目前我国主管对外经济贸易的国家职能部门,也可看出国际贸易学应该研究哪些领域:最高有国务院的经贸委,国家商务部,以下有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商务厅或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在以下是市县的相应部门。商务部的主要下属职能机构有近20个,但无论多少,职能业务总体可分为外经贸法规政策部门、进出口管理部门、外商投资管理部门、对外投资或对外经济合作部门四大类,当然新设立的商务部增加了管理国内市场和商贸一项大内容,倾向于内外贸一体化,这也是个新的研究点。省级商务厅或外经贸厅的主要职能机构有:没有设商务厅的省暂时不管内贸,其他管理职能部门如同商务部:外经贸法规政策(原政策法规处,现为综合处)、对外贸易(有贸易发展处、贸易管理处、贸易促进、机电进出口处)、外商投资(外资处、投资促进处、开发区处)、对外经济合作(外经处、境外处)。对于无形贸易,如旅游、运输、金融、保险的进出口,则属于其他政府部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国际贸易学,它应该的研究范围是很宽泛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跨国界的生产要素大规模流动成为必然,载体是跨国企业和人员,因此,对跨国企业和人员及其文化的研究是越来越重要了。还有,国际竞争的加剧,多边贸易体制运转不好时,次多边即区域一体化组织,或几个国家的一体化组织,或双边一体化的发展都在涌现,因此,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应放在一个日益关注的地位。国际贸易学科研究面较小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学校对纯理论研究较多,应用性对策研究较少,成果鉴定重期刊发表及档次,轻政策对策性研究报告,使我们的理论成果与实际需要脱节,失去了研究成果应有的价值,也抑制了研究面的扩大。此外,学生,甚至我们个别的同行,也把国际贸易学科的研究范围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内容理解为仅是国际贸易,或对外贸易。这种对学科和专业的片面或错误理解,导致的负面效应是严重的。首先,它使我们研究领域局限于狭小的范围,不利于开拓应有领域或新领域,使研究水平很难提高,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为政府和企业服务。其次,由于这个专业的热度非凡,我们的学生和其他有关从业人员是社会上人数增长最快和总量居前茅的,但学生如果仅做外贸单证或坐办公室,跑海关和工商税务局,这种单一的就业面,现已人满为患,中专生、高职生、大专生、本科生,同抢一个饭碗,我们的本科生与他们竞争没有多少优势。这样片面的认识会影响我们全方位、多层次外经贸人才的培养,现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不能简单地就理解为国际贸易专业,而是一个“大外经贸”专业。二、国际贸易学科应拓宽的研究领域与方向(一)拓宽研究领域与方向的指导思想教育部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中,对学科专业的改革结构调整提出了原则,如提出:学科专业调整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全局性、战略性调整”,“要以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发展高新技术类学科和应用型学科专业为重点”;“……优先发展适应加入WTO急需的金融、法律、贸易等类本科专业”;“大力开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鼓励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建立交叉学科专业,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的新机制”我们应根据以此指导思想并结合外经贸发展的实际和未来的趋势,拓宽研究领域与方向。(二)学科研究总体要增加的内容在对学科研究规律内容的界定中,应增加“生产要素跨境流动与交换”,以补充原来仅有的“商品和劳务交换”,体现当今经济国际化深入发展的现实和趋势。强调应用性、对策性,体现学科特点。在主要相关学科中,除原来列出的“金融学、世界经济”外,应增加“国际法学、国际关系、企业管理”等几个重要相关学科,体现与它的知识体系相关的重要学科。(三)从整个再生产纳入全球的现实来考虑国际贸易或对外贸易我们要从经济全球化,生产贸易国际化来看学科的研究领域。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它与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过程,利益的分配也不局限于哪一个阶段。我们可以从国际化生产的整个再生产过程的三大阶段来看:G--W...P...W’---G’传统的出口贸易是仅在W’--G’间,纯粹用的是本国的原材料加工生产出口,也叫一般贸易。传统的进口贸易是G--W,从国外进口来直接消费。加工贸易,外商用进口的原材料加工出口,则是G--W...P…W’---G’。如果是在境外国外利用当地原材料生产并就地销售,则是W…P...W’--G’。这几种方式,都是与贸易有关的,包括了直接出口(传统出口,或自己进料加工出口);直接进口(传统进口);间接出口(来料、来样加工出口,外商要扣除进料外汇);间接出口和进口(跨国企业利用母国的设备、东道国的原材料、人力加工生产后在东道国当地销售,或转销其他国家,或产品返销母国)。以上表面上是进口与出口,实际上是利用外资来加工生产再出口;对外投资进行生产在东道国销售或转销他国或返销母国。这就是现资、加工、生产、贸易的复杂关系。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说,直接进出口,也就是传统的外贸,这是第一层次的外贸,也是狭义的外贸;第二层次的外贸,是利用外资加工生产后的外贸和国内贸易;第三层次的外贸是到境外国外投资利用当地资源进行生产后的出口(产品到东道国或其他国家)或返销母国的进口。从利益上讲,第三层次的外贸综合利益最大。所以,仅以简单的出口和进口来看国际贸易是远远不够的,没有看到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都是与贸易直接有关的且利益更大。以上是国际贸易学最核心的内容,可概括为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简言之,即外贸、外资、外经三大领域,我国管理外经贸的政府机构,主要是围绕这三大领域设置的。(四)从与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知识与理论体系及其相关性来分类细化研究领域与方向以下研究领域大都出现于外经贸实践中,但从全国各大学及研究机构来看,研究领域总体较小,有的研究虽然有,但不深入,有的没有开拓和创立,应拓展领域和方向。这里并非要每个学校都要面面俱到,而是指全国应有如下研究:(1)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从古典到当代,各种理论与学说,这是最基本的重点的研究领域,要开拓新方向;(2)国际贸易实务研究:国际经贸惯例、贸易合同、争议与仲裁、物流、运输与保险、信用证等单证运用、商务谈判等,要深入研究,开创新的方向;(3)国际经济贸易组织研究:WTO规则,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协议,原料生产与输出国组织规则,联合国经济贸易组织规则,双边经济贸易合作组与协议;(4)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研究:多边经济贸易关系、区域和次多边经济贸易关系、双边贸易关系,要深入或开创研究新方向;(5)国际贸易法规政策研究:国际经济贸易法,国内对外经济贸易法规,各国政策,要开创新研究点;(6)货物贸易研究:机电产品、纺织品与服装类、农林渔水产品贸易研究、原料与资源产品贸易研究,要深入研究或开拓新研究方向;(7)服务贸易研究:金融、电信、运输与保险、旅游、会展等研究,领域大,行业多,在不断扩展,地位日渐重要,是重点开拓研究的领域;(8)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走出去”战略与政策,投资方式、投资环境等,这是现在和未来都要大力进行并开拓的,是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领域;(9)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引进来”战略,产业政策,招商引资环境、方式,开发区,跨国公司研究,与上面都属国际投资的内容,研究理论多,形式及内容更多,要深入研究,以外资促进外贸;(10)国际工程承包研究:国际承包市场,招标投标,竞争能力等,要深入研究,开创研究新方向,是贸易增长方式的重要方面;(u)劳务输出与自然人流动研究:这是现在和未来要大力拓展研究的领域,是我国服务贸易增长的重点项目,可部分解决我国剩余劳动力,是增强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渠道之一。以上(7)、(10)、(11),是我国重点开拓的贸易增长新领域,必须加强研究;(12)国际市场营销研究:市场预测分析,营销策略与手段,开拓的新领域;(13)国际金融研究:国际金融市场,贸易融资,国际货币体制及人民币汇率,我国资本与金融项目开放与运作,要结合外经贸深入研究;(14)贸易方式研究:、经销、加工、补偿贸易、租赁贸易、采购、期货贸易及电子商务等,要大力开拓、开创研究;(15)国际企业管理:跨国经营与管理,要重点开拓研究,为“走出去”服务;(16)贸易摩擦与应对研究:问题层出不穷,要深入进行研究。三、国际贸易学科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换名或同名及可否上升为一级学科问题从以上国际贸易学需要研究的领域和方向看,它涵盖的内容很多,但从字面意思上看,它没有包涵这些内容,与实际要求的内容差别太大。更重要的是用“国际贸易”这个学科名,容易使人们对它产生狭义的或错误的理解,这种理解,不是少数人,甚至包括了实际在从事这些工作的人。我们在毕业论文封面上写学科与专业名称时,不只是学生写错,而且相当部分老师也是模糊的,其他专业的人,就更不用说是片面理解和错误理解了。这种误解,对学科研究与专业的建设都是极为不利的。为此,不如将学科名称与专业名称互相替换,学科名称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名称定为“国际贸易”。但从“大贸易”或“大经贸”看,专业名和学科名都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更好一些。这样命名的好处:一是从字面上就拓展了学科的研究领域和范围,有利于学科研究和发展;二是纠正对这个专业狭义的和错误的理解,跳出片面狭隘的专业就业观,可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及全方位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深入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领域。如按狭义的该专业就业,就是从事直接的进出口贸易、做单证、谈生意、跑海关、坐办公室,而与其他专业无缘,各层次学生在同一岗位就业。而要从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本科专业及学科涵盖面来看,就业领域就很大了。如我们的培养要求与目标中指出的那样:本专业培养应对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外贸、外资、外经、外事等领域服务的以实用型人才为主的多层次对外经贸人才,毕业后能在进出口企业、有进出口权的工业与商业企业、涉外金融企业、涉外政府机关和涉外事业单位、涉外中介机构等部门及个体工商业,从事进出口实务、商务谈判、翻译、经营管理、招商引资、市场营销、研究策划、文秘、宣传公关、新闻、研究、教育等工作。此外,国际贸易或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可否上升为一级学科,也值得商榷。任何学科和专业都是根据社会需要而来的。根据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越来越紧密融合,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这种趋势和规律将引导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从事与国际经济与贸易有关的就业人员来看,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显示出这个学科的地位日渐重要;另从学科研究领域和范围来说,应用经济学的其他任何一个二级学科,都没有这么大的领域,研究方向远远没有这么多。可否把它作为一个一级学科独立出来,与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并列起来。学科名可以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学,下设三个大的二级学科,国际贸易学(涵盖所有的贸易理论与政策、各种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合作学或国际商务学(国际融资、对外投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等),国际经贸组织学(WTO理论与规则、区域经济贸易组织、双边贸易组织及双边经贸关系等)。这个设想敬请同行们提出意见。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范文篇12

[关键词]异质企业,生产率,出口,内生边界,FDI

20世纪80年代Krugman、Helpman和lancaster提出新贸易理论的静态模型,90年代Grossman和Helpman提出的与“内生增长理论”密切联系的动态贸易模型得到进一步发展,21世纪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进展主要体现为异质企业贸易模型(trademodelswithheterogeneousfirms,简称HFFM)和企业内生边界模型(endogenousboundarymodelofthefirm)在国际贸易中的广泛使用。目前,国际学界对贸易模式和贸易流量的解释,已经日渐进入到企业层次的微观研究,这些研究将原来的CES偏好假设放松为异质企业的假设,并且运用企业层面数据展开实证分析。Baldwin(2005)、LarryQiu(2006)等学者将关于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和企业内生边界模型的理论称为“新新贸易理论”(New-NewTradeTheory)。

一、新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的区别

从研究范畴看,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没有对单独企业的研究,主要研究的是产业间贸易。在新古典贸易理论中,大多数研究都假定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一般均衡模型只是限定了企业所在产业部门的规模,企业的规模则是模糊的。新贸易理论主要研究的是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业内贸易,虽然Helpman-Krugman差别产品模型对企业的规模做出了限定,但为简化起见,选用的是典型企业,也不考虑企业间差异。近期的实证研究表明,考虑企业间的差异对于理解国际贸易至关重要,同一产业部门内部企业之间的差异可能比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差异更加显著,而且现实中并非所有的企业都会从事出口,无论在企业规模还是企业的生产率方面,企业都是异质的。新新贸易理论将研究重点放在异质企业上,考虑企业层面异质性来解释更多新的企业层面的贸易现象和投资现象。

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同样不涉及企业的边界问题,现有企业理论仅限于部分均衡分析而忽视了公司内贸易的国际维度。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地位重要性与日俱增,企业国际化过程中越来越复杂的一体化战略选择,以及中间投入品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不断上升,都使得研究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选择变得非常重要。企业如何在不同国家进行价值链分配,是通过FDI在企业边界内进口中间投入品,还是以外包形式从独立供货企业手中采购中间投入品,新新贸易理论较好地将产业组织理论和契约理论的概念融入贸易模型,在企业全球化生产这一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理论突破。

新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的区别在于无论是“传统贸易理论”还是“新贺易理论”,都将“产业”(industry)作为研究单位,而“新新贸易理论”,则将分析变量进一步细化到企业层面,研究企业层面变量(firm-levelvariations),从而开拓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证研究新的前沿。新新贸易理论更关注企业的异质性与出口和FDI决策的关系,关注企业在国际生产中对每种组织形式的选择。新新贸易理论有两个分支,一是Melitz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另一个是Antras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企业内生边界模型。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主要解释为什么有的企业会从事出口贸易而有的企业则不从事出口贸易;企业内生边界模型主要解释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企业会选择公司内贸易、市场交易还是外包形式进行资源配置。二者同时都研究了什么决定了企业会选择以出口方式还是FDI方式进入到海外市场。

二、新新贸易理论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

Bernard和Jensen(1995)针对美国企业的研究发现,在美国只有很小一部分企业从事出口,与非出口企业相比,美国的出口企业有很大的不同,表现为出口企业规模都相当大,生产率较高,支付较高的工资,使用更熟练的技术工人,更具备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特征。Bernard和Wagner(1996)针对德国企业的研究发现,德国的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同样存在上述差异。Clerides,Lach和Tybout(1998)针对哥伦比亚、墨西哥和摩洛哥三国的出口企业,Bernard和Jensen(1999)针对美国企业,Aw等(2000)针对台湾企业,Eaton,Kortum和Kramarz(2004)针对法国企业都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并得出了类似结论。这些差异被称为是企业的异质性。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就是探讨异质企业是如何从事国际贸易,贸易对企业的生产率增长和福利究竟会产生哪些影响等问题。

Melitz(2003)提出异质企业贸易模型来解释国际贸易中企业的差异和出口决策行为。Melitz建立的异质企业动态产业模型以Hopenhayn''''s(1992)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垄断竞争动态产业模型为基础,并扩展了Krugman(1980)的贸易模型,同时引入企业生产率差异。在同一产业内部,不同企业拥有不同的生产率非常普遍,不同企业在进入该产业时面临不可撤销投资的初始不确定性也各不相同,进入出口市场也是有成本的,企业在了解生产率状况之后才会做出出口决策。Melitz(2003)的研究结果显示贸易能够引发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只能继续为本土市场生产甚至退出市场。国际贸易进一步使得资源重新配置,流向生产率较高的企业。产业的总体生产率由于资源的重新配置获得了提高,这种类型的福利是以前的贸易理论没有解释过的贸易利得。一个产业部门的贸易开放将会提高工资和其它要素价格,驱使生产率最低的企业被迫退出市场。生产率最高的企业将能够承担海外营销的固定成本并开始出口,生产率居于中游的企业将继续为本土市场生产。利益分配将有利于那些生产率较高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既为本土市场生产也为出口市场生产,而生产率最低的企业已经退出市场,其结果是整个产业的生产率因为国际贸易而得到提升。当削减关税、降低运输成本、或增加出口市场规模时,整个产业的生产率也会得到相应提高,这些贸易措施都将提高本土和出口市场销售的平均生产率。

引入异质企业的垄断竞争模型可以拓展到与对外直接投资相结合。Helpman,Melitz和Yeaple(2004)拓展了Melitz模型,考虑了建立海外分公司的决策,即企业以出口还是FDI的形式进行国际化。Brainard(1987,1993)认为,当外国市场规模增加并且出口成本上升时,与出口相比FDI就变得更为有利,而当海外投资设厂的成本持续上升时,FDI就会变得相对不利,这就是出口与FDI的接近——集中的替代关系。Helpman,Melitz和Yeaple的研究表明企业究竟是选择出口还是FDI是由企业根据其生产率预先决定的。从实证检验看,采用离差的方法提高了模型的预测能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企业的全球化战略以及出口成本的变化、或FDI成本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各国各个产业内生产模式的。Helpman,MelitzandYeaple(2004)对出口和FDI关系研究的贡献与Melitz(2003)对异质企业贸易的贡献一样杰出。引入企业异质性特征后,可以将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区分开来,确定哪些企业从事出口而哪些企业成为跨国公司。新的异质企业分析假设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固定成本不同,企业生产率水平也存在差异。出口的沉淀成本除了市场调研、建立分销网络、做广告的成本外,还包括运输成本。FDI的固定成本则是在国内建立分厂的两倍。FDI的固定成本大于出口的成本,虽然FDI没有运输成本,但是固定成本要高得多。企业生产率差异使得企业可以进行自我选择。只有生产率最高的企业才会成为跨国公司,生产率处于中等水平的企业出口,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只在国内市场销售。

Bernard与Eaton,Jensen和Kortum(2003)也建立了一个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与Mlitz(2003)模型所不同的是,BEJK模型采用的是Bertrand竞争而非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主要关注企业的生产率和出口之间的关系。基于出口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重较低、出口企业规模更大并且生产率更高等事实,Bernard等模拟了全球范围内贸易壁垒削减5%的情形,研究结果是贸易额上涨了39%,总生产率也由于低生产率企业倒闭和高生产率企业扩张出口而上升。在同一产业内,较低的贸易成本和产品差异会导致企业不同的反应,生产率最低的企业将可能倒闭,生产率相对较高的企业则开始选择出口,因此,该模型具有重要的实证含义。

Melitz和Ottaviano(2005)研究了市场规模、生产率和贸易的关系,不同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是由该市场中企业的数量和平均生产率水平内生决定的,市场规模和贸易会影响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异质企业的市场决策。总的生产率水平取决于市场规模和贸易带来的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双重作用,市场的一体化程度越高,生产率水平越高,而利润越低。该模型对于研究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影响有一定价值。

Yeaple(2005)的研究试图解释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的系统性差异,在一般均衡贸易模型中,异质企业从一系列竞争性技术中选择一种技术并从异质技术水平的工人中选择雇员。在均衡状态下,竞争性技术的特点,国际贸易的成本以及拥有异质技术水平工人的可提供性,都会导致企业的异质性。Yeaple将贸易成本与企业的进入、技术选择、是否出口以及雇佣工人的类型等四方面决策联系起来,有效地解释了不断增加的技术溢价的原因。Yeaple(2005)模型的新意在于企业异质性是贸易成本,技术特征,工人技术异质性共同作用的结果,Yeaple(2005)模型能够产生几种贸易企业与非贸易企业表面上不同程式化的结果,同时也对于国际贸易对技术溢价(skillpremium)和能观测到的产业层面上的生产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三、新新贸易理论的企业内生边界模型

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着两个关键选择:一是是否进入国际市场,是继续作一个本土的企业还是选择进入国际市场;二是以何种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是选择出口还是FDI的形式?原有模型能解释为什么一家本土企业有在外国进行生产的激励,但是这些模型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些海外生产会发生在企业边界之内,而不是通过常见的市场交易、分包或许可的形式进行海外生产。新新贸易理论的企业内生边界模型从单个企业的组织选择问题入手,将国际贸易理论和企业理论结合在一个统一框架下。Antras(2003),Antras和Helpman(2004)探讨企业的异质性对企业边界、外包(out-sourcing)以及内包(in-sourcing)战略的选择的影响,为研究企业全球化和产业组织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关于企业边界有两个相对较为基础的模型,一个模型是将Coase和Williamson的交易成本理论应用在企业国际化的研究中;另一个模型是采用Grossman,Hart和Moore的产权分析方法。Antras(2003)另辟蹊径,将Grossman-Hart-Moore的企业观点和Helpman-Kmgman的贸易观点结合在一个理论框架下,提出了一个关于企业边界的不完全契约产权模型来分析跨国公司的定位和控制决策。世界贸易的1/3为公司内贸易,Antras建立的跨国公司产权模型中,假设贸易是无成本的,国与国之间的要素价格不存在差别,均衡时会出现跨国公司,其公司内贸易与目前国际贸易的现状相吻合。Antras(2003)在文中揭示了两种公司内贸易的类型,在产业面板数据分析中,公司内进口占美国进口总额的比重非常高,而出口产业的资本密集度更高;在国家截面数据分析中,公司内进口占美国进口总额的比重非常高,出口国家的资本——劳动比例更高。Antras模型界定了跨国公司的边界和生产的国际定位,并能够预测企业内贸易的类型。计量检验表明该模型与数据的质和量的特征相一致。Casson(1979)和Rugman(1981)作了关于跨国公司国际化的开创性工作,Ethier(1986),Ethier和Markusen(1996)开发了研究信息不对称和知识非排他性在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中作用的模型,Antras(2003)借鉴了上述研究成果,强调了资本密集度和剩余索取权的配置在企业国际化过程决策中的作用,并验证了这一决策对公司内贸易类型的含义。

一个在企业边界内部生产中间投入品的企业,可以选择是在本国还是在外国进行生产,如果在本国生产,该企业从事的就是标准的垂直一体化;如果在外国生产,该企业进行的就是FDI和公司内贸易。同样,一个选择进行中间投入品外包的企业,也可以选择在本国还是外国进行外包。如果在本国购买投入品,就是国内外包;如果在国外采购投入品,就是对外外包或国际贸易。Antràs和Helpman(2004)建立的理论框架中,是否进行外包或一体化,是否在国内或国外进行等决策都是企业的内生组织选择。Antràs和Helpman将Melitz(2003)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和Antràs(2003)企业内生边界模型进行结合,在两个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理论模型。在该模型中,最终产品的制造商控制着总部服务,中间品的供货企业控制着中间品的生产质量和数量,不同产业部门的生产率水平差异和不同产业部门的技术和组织形式差异对国际贸易,FDI和企业的组织选择产生影响。贸易、投资和企业的组织是相互依赖的,不同组织产生的激励、固定成本的差异以及不同国家工资水平的差异共同构成了均衡的企业组织结构。Antràs和Helpman的研究表明异质企业选择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选择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和中间投入品的生产地点。产业特征也是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生产率差异较大的产业中主要依赖进口投入品,在总部密集度高的产业中一体化现象更为普遍;一个产业部门的总部密集度越高,就越不会依赖进口获得中间投入品。Antràs和Helpman的模型也可以很好地解释南北工资差距不断加大和中间投票贸易成本不断减少的影响,国外外包的成本减小会导致市场交易(arm’s-lengthtrade)相对于公司内贸易增多,从而解释了现有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模式。

Antràs(2005)建立了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李嘉图南北贸易模型解释国际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产品周期的出现。北方企业同时使用北方高技术投入品和低成本投入品来生产产品,并寻求简单的装配或制造:低技术投入品的生产既可以通过垂直一体化也可以通过外包进行,既可以在南方生产也可以在北方生产。两种投入品生产的类似程度非常重要,如果两种投入品都在北方生产,企业的组织形式(无论垂直一体化还是外包)无关紧要,因为质量条件契约(quality-contingentcontracts)可以事后执行。如果生产分别在南方和北方进行,质量条件契约则无法执行:产品周期是由于南方国际契约的不完全特性和高技术投入品重要性随着产品的年龄和成熟度下降(产出弹性减小)而产生的。不完全契约减少了产品开发,低技术投入品会转移到南方以便利用南方的低工资优势。这种转移首先会通过FDI的形式在企业的边界内发生,其后一段时间,会通过外包形式在企业边界外发生。一般均衡模型表明南方的不完全契约导致北方的均衡工资高于南方。无论企业采用哪种组织形式,专用性投资都会扭曲,如果中间投入品供货企业比最终产品供货企业更能创造剩余,那么外包的激励就会增大。

Antràs和Helpman(2006)将Antràs和Helpman(2004)的异质企业国际生产组织模型普遍化,允许存在不同程度的契约摩擦(contractualfrictions),并允许其程度因不同投入品和国家而异。拥有异质性生产率的企业决定是否实行一体化或将中间投入品的生产进行外包,并决定在哪个国家进行。最终产品的生产企业和中间投入品供货企业进行关系专用性投资,只能进行部分契约化,或者以一体化企业形式,或者以市场交易形式。在均衡点,企业的生产率水平不同,选择的所有权结构和供货商地点也不尽相同,契约制度的质量变化对企业组织形式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南方国家较好的契约制度提高了离岸生产的可能性,但可能会减少FDI或在海外外包的可能性。

四、新新贸易理论的简评及启示

Melitz(2003)提出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已成为国际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领域研究的一块基石,Melitz模型将贸易理论的传统方法和新方法相结合,将企业的生产率差别和出口的固定成本有机地结合起来,解释了出口企业和跨国公司生产率差异的原因,丰富了贸易和FDI的研究类型。Antrds(2003)将契约模型融入标准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不仅用贸易模型解释了要素禀赋差异导致的各国出口产品要素密集度的差异,也解释了企业组织形式的差异,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创新。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和企业内生边界模型为代表的新新贸易理论界定了新的比较优势来源:企业异质性和企业组织选择,单个企业行为会影响所在产业的结构变化。在新新贸易理论中,产业内部不完全契约与企业异质性相互作用,二者共同预测国际化和离岸生产,特别是解释了目前普遍存在的本土市场一体化,本土外包,国外一体化和国外外包等的四种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为解释现有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

新新贸易理论的政策启示:

第一,除了企业的自我选择,企业的出口决策也同样会受到企业所处环境的影响,政策的变化会影响企业的出口决策,贸易政策可以通过激励企业有意识地自我选择并促进生产率提高而发挥积极作用。如果存在“出口中学”(learningbyexporting)效应,效果会更好。如果存在出口溢出效应,非出口企业也会从出口企业学习如何出口。除了像出口补贴、税收优惠等一般常用的出口促进措施外,改善基础设施,提高信息沟通,促进企业集群等也都是很好的贸易政策选择。

第二,是否小企业的出口市场进入成本更高?一些企业不能取得出口信贷会不会成为其出口壁垒?如果贸易政策制定者希望有充足的证据来显示应该对哪些特定部门或企业提供政策支持,那么需要大量的更微观的信息和数据。贸易政策的决策对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缺乏足够的微观证据,对所谓的幼稚工业进行出口扶植并不一定是发展中国家的最佳选择。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遥感技术在海洋中的应用范例(12篇)

    - 阅0

    遥感技术在海洋中的应用范文篇1台风常在中国大陆沿海、台湾、香港和澳门海峡沿岸登陆,给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影响,是海峡两岸共同关注的重大议题。鉴于此,广东外语外贸.....

    文化与艺术的区别范例(3篇)

    - 阅0

    文化与艺术的区别范文关键词:空间艺术;艺术创意;社区;功能;可持续引言:风景与创意在咫尺之间,39℃空间艺术创意社区利用艺术设计的手法对原有的建筑群体重新进行空间划分跟整合,通.....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