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的概念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生态城市的概念范文1篇1

1.研究背景

1.1选题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人文主义与人本主义思想的出现与蔓延,在城市设计中以人为本位及注重地段的历史传承已经成为设计领域的共识,逐渐取代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物质形态设计为主导的城市设计。在这样的驱使下,如何提高城市中的市民的生活品质与环境品质已经成为各个城市在城市设计层面上所关注的重要内容。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城市已经不是过去个体意义上的城市概念了,而是整个世界格局中的一个“节点”,城市的区域化导致了如何面对激烈的城市竞争成为每个城市不可逃避的现实问题,城市设计在这样的背景下从过去的“空间”经营发展到“土地”经营,最后走到了现在的“城市”经营阶段。如何让城市在满足公众对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及对公共环境视觉上的美学需求的同时,最高效的管理城市开发、引导城市建设发展成为每个城市必须研究的课题。

1.2选题依据

城市设计的关键是对城市设计要素的研究,其中的重点是城市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现代城市设计的任务是平衡和综合各个组成城市的要素的关系;核心是关注要素之间的渗透与结合。现代城市这个复杂的大系统,是由各种城市要素组成,每个要素都有其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存在的意义,不会像雕塑作品可由艺术家畅想创作,城市设计的创作主要建立在要素的关系组合上,城市的多样性、有序性、和谐性来源于要素的组合。因此研究城市设计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必然成为城市设计的创作机制。

可以说城市设计是以关系组合为职责,侧重于整合结构性的职能关联和空间关联,促进城市各种活动的合理交织。

1.3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本文以金钟街地区总体城市设计为例,研究城市设计要素的运用。在这里首先对城市设计及城市设计要素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本文中城市设计的概念所指的是的广义的城市概念,这个意义层面的城市设计的任务不仅仅是设计城市的公共空间,还包括了促进城市社会文化的繁荣等。

1.3.1城市设计概念与城市设计要素概念之间的紧密联系

城市设计虽然说它是伴随着城市的诞生就存在,并随着城市历史的发展也在同时丰富和完善的,但是城市设计的概念却是在50-60年代随着西方国家城市化的迅速推进而出现的。城市设计的含义与外延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而不断的完善与丰满,所以至今对于城市设计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定义,但是经过翻阅资料,还是可以从现有的一些概念中发现一些得到大家认同的观点,

从关于城市设计的诸多定义中可以看出城市设计在诸多的概念论断中反复被提出的有一个关键词“要素”或者“物体”(这里的物体的概念可以被抽象为要素),城市设计和城市设计要素是密不可分的。在明确了本文所讨论的城市设计概念后,将进入对城市设计要素概念的诠释,首先需要对比一下城市要素与城市设计要素两个易混淆的概念。

1.3.2城市要素与城市设计要素的关系

两者的内涵及范围不同。城市设计要素是城市要素的一个子系统,城市要素的范围包括了组成城市的物质性的要素和城市发展所必需的一些内容,每个城市的城市要素也不尽相同。

两个概念的目标不尽相同。城市要素包括了一些功能要素及实施要素,它主要是为了保证城市能够安全、正常的运转与发展。而城市设计要素主要是为了保证城市空间的合理、城市形象的美化、城市特色的延续。

1.3.3城市设计要素的内容与重点

在城市设计出现的初期,美学品质是城市设计所追求的主要目标,而到了60年代以后,效率、经济、美学、环境、历史的并重成为城市设计要素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城市设计要素是针对城市的保护、增长、变化及视觉品质所作出的物质层面发展的指引。城市设计要素相对于城市的其他物质要素来说比较难以进行量化,但是,城市设计要素却并不比其他城市要素的重要性低,在对城市可以感知的形象上,城市设计要素甚至超过了其他的城市要素。

城市设计要素所关注的是城市特色的保护、复原及对城市现存设施的再利用。同时,城市设计要素还关注如何将新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统一协调发展,也重视新的社区开发与现有的社区如何在一个系统框架内进行统一,如何将新的开发对城市现有社区的物质和社会方面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可以说,城市设计要素所关注的是城市开发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城市新区与旧区的协调、城市社会与物质层面的协调等多个关系,是一个综合与平衡城市要素之间关系的概念。

1.4研究目的

真实世界生活中的所有客体,都是处于相互重叠的复合状态,城市也一样,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复合体,既有确定的有序的一面,也有随机和无序的另一面,既有可度量的因素,也有很多无法度量的因素,系统中的各要素是互相渗透、混合重叠的。为了达到对城市设计的控制与管理,迫切需要将对于这个复杂的系统中的组成要素进行整合、归类,并且进行政策的制定以保证城市设计要素的合理有效实施。

(1)改善国内现在各城市中各个要素混乱的状况,形成整体的有序的城市设计要素体系。

(2)形成国内对城市设计的评判标准。

(3)帮助管理者进行科学合理明晰的城市管理。城市管理者的任务就是最大限度的保障城市公平与提高城市的效率。

2.新时期对城市设计要素的思考

2.1人是城市设计要素的核心

现代化城市设计的最根本出发点以人为中心。在这里引用一些观点:

胥瓦尼在《都市设计程序》中业指出,“都市设计的关键是“公众”,也就是人。他还将都市设计内容分为了三种形态,分别代表开发、保育、社区等三种不同取向,并且他指出都市设计的目标是使三者达到平衡。

日本东京大学西村幸夫教授在《城市设计思潮备忘录》中对城市设计基本特征为:城市设计项目只有当其被城市生活者(包括居民、就业者、游客等)利用才有意义。

2.2经济要素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

城市设计是通过形态环境的综合设计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但它更渗入到社会和经济的诸多方面。实际上,在大量的城市设计活动背后,往往都依附着一定的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目标。城市设计要有敏锐的经济头脑,尤其是平衡公共投资和自认开发商的利益。

所以,经济要素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而且由于城市设计所关注的是公众的利益,所以城市设计要素中的经济发展所指的不是单一的利益团体意义上的经济要素,而是整个社会意义上与公平意义上的经济要素概念。

2.3强调城市各个要素之间的融合与交汇,强调城市设计的综合性

近年来城市设计更强调城市设计要素综合性、交融性、不同功能的建筑相互交融混合,城市绿地、城市交通和建筑交融混合,城市空间的立体混合。

日本东京大学西村幸夫教授在《城市设计思潮备忘录》中描述:城市设计除特殊情况外都是对城市进行部分的设计,所以对其他部分的关联性决定着设计的有效性。城市设计不能够自身实现完整性,而是以融入整体结构为前提的,这是城市设计有很强的社会性的例证。城市设计本身与城市其他部分及城市整体之间的相关性。

3、金钟街地区总体城市设计中对城市设计要素的研究

金钟街地区此次设计范围占地19.6平方公里,囊括南淀风景区等研究范围33.1平方公里。要在这么大的区域内实施严格划一的设计控制标准,既难执行,效果也不会理想。因此该城市设计的意图不是规定或控制设计的各个方面,而是希望能帮助规划管理者明确、理解和控制影响新城形态效果的主要元素。

在该城市设计中,将城市设计要素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总体架构、景观风格和建筑风格,每一类再详细展开导则控制设计。

3.1总体架构

3.1.1空间架构

在这一部分中,包括了土地利用、开发强度、建筑高度、绿线控制、特色建筑、高层建筑、特色街等七个小方面,在这里我们以土地利用为例。土地利用的目标为:

(1)创造新区、社区、邻里各级中心,聚集活动,营造场所感。

(2)提供多样的土地使用类别,营造完整生活社区,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

(3)开放空间系统结合规划河道、公园等资源,实现环境与发展共赢。

原则为:

(1)塑造一个融居住、商业、娱乐、酒店、办公、零售等用途的综合公共服务中心。

(2)为不同区域的居住社区提供各自的服务设施,社区公园、学校、商业等组成社区级服务中心,而会所、零售、餐饮等构成的综合用途地块提供邻里服务中心的功能。

(3)开放空间在用地中占有较高比例。

3.1.2交通系统

在交通系统这一部分中,包括了车行系统、非机动车系统、步行系统、公交系统和停车系统五个部分,这里以车行系统为例,探讨了它的目标与原则。

目标:

(1)建立明晰的道路等级,满足功能需求。

(2)将穿越通与本地交通分离。

原则:

(1)金钟街地区的道路可分为外部联系道路和区内道路,而区内道路又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个等级。

(2)为塑造人性的亲密尺度的街道空间,在满通量的前提下,控制道路的红线宽度,不使路幅过宽。

(3)在特别的道路上设减速装置或减速设计,提高步行的安全性。

(4)公共停车场的设置与人们的活动聚集点(商业中心、公园、交通换乘点)相结合,并考虑与主要进出干道的关系,提供到达与疏散的便捷。

3.1.3开放空间系统

开放空间系统则包括水体和绿地两部分,以水体为例。

目标:(1)塑造金钟街地区景观多元化的城市形象。

(2)提供舒适宜人的滨水空间。

原则:(1)整合补充的河道网络。

(2)鼓励开发商建设邻里层级的水体系统。

3.2景观风格

这部分包含了最大量的城市设计要素,大致分为绿地景观、街道景观、河道景观、照明规划和景观元素五个部分,在这里我们重点以河道景观为例。

3.2.1河道景观

首先对河道的软硬质提出控制要求。

(1)软质岸线

该地区河道均经过人工护砌,且位于中心城区,从集约用地和城市防洪要求考虑,避免采用较长的纯植物护坡,因此在新修景观水体时采用与生态环保要求相符合的混合型堤岸为主,分为A、B两类。所有软质岸线设计过程中,必须强化基地保水与渗透功能,并采用生态过滤排水系统,将污水收集并排入城市污水系统。

(2)硬质岸线

连贯的低标高硬质岸线是现代本土风格水岸的一个最重要元素,来体现镇区独有的文化个性。结合不同的用地性质和空间尺度,创造不同的活动场所。硬质岸线主要包括直立岸线C和台阶岸线D。所有硬质岸线设计的中必需注重保护水系质量,遵循环境导则中对维护河流水系水质的要求。岸界雨水必须收集入城市污水系统,严禁直接排入水系,防止造成水质污染。

3.3建筑风格

首先根据功能进行建筑风格分区。

然后以服务区为例,提出详细的设计引导

建筑风格:现代简洁风格

建筑特色:明快、简洁、实用

设计策略:

高层建筑是构成城市天际线的重要元素,建筑设计应统一将设备用房和附属设施纳入建筑整体造型之中。单体建筑不应出现过大过宽的形体,高层建筑的高宽比应严格控制,突出体现个性特征,塑造简洁的建筑形体。

高层建筑的形象风格应与所在区域的地域特征相统一,体型、尺度、材料应与周边建筑相协调。

应采用安全、耐久的节能材料,如石材、铝板、真石漆等。单体建筑使用的材料种类不宜过多。

金钟街服务区应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原创性特征,采用现代简约的设计手法,创造高效的现代化形象、彰显富有活力的大都市气息。

生态城市的概念范文篇2

【内容提要】乡村地理学在我国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中发展比较薄弱,一些基本概念的模糊、理论体系的欠缺最为突出。本文试图从多重角度(职业的、生态的、社会文化的)对乡村这一概念进行系统的剖析,认为乡村界定的困难在于乡村本身的动态性、不整合性及相对性,以及城乡连续体这一背景,最后,笔者提出了以乡村性定义乡村的设想。

【英文摘要】RuralGeographyisaweakbranchofHumanGeographyinChina,especiallywithregardtoitstheoreticaldevelopmentandsomebasicconcepts.Firstofall,thispaperanalysesruraldefinit-ionssystematicallyfromamulti-dimentionpointofview(occupational、ecological、socio-cul-tural).Asanoccupationalde-finition,"rural"meansanareawherefarmingisthemainmodeofproduction.Asfarasecologicaldefinitionsareconcerned,itmeansasettlementwhosepopulationscaleissmaller,outsideurbanarea,withrurallandscapesshowingunmistakablesignsofbeingdominatedbyextensiveuseofland,andwithdiscretes-patialunitsisolatedfromtheoutsideworld.Socio-culturaldefinitionsareintermsofcleardifferencesinbehaviorandattitudebetweenpeopleinruralandurbanarea,suchaswaysoflife,spatialbehaviorandaspirations.

Theauthorthinksthatallthedefinitionsarelackofdelimitationsofruraltotallyandessentially.Ruralcannotbesummarizedbyasimpledefinition,becauseitisacomplicatedandindistinctconception.Difficultiesofdefiningrurallieindynamicevolutionofthewholerural,unconformityamongruralelements,relativitybetweenruralandurban,andrelevantrural-urbancontinuum,whichmakestheboundarybetweenruralandurbanmoreindefinite.Toacertainextentruralisregardedasareasdifferingfromurbangreatlyandthedifferencecanbecomparedinmanyaspectssuchasproductionactivities,waysoflife,etc.Thecloseextentbetweenurbanandruralrepresentsdifferentstagesofruraldevelopment.

Theauthorsuggestsruralityshouldtakeplaceofruraldefinitionsunderthebackgroundofurbanizationintheworldoftoday.Ruralityreferstothemanifestationofruralcharacterswhichtakeurbanascriteriaofreferencewithinaspecifiedarea.Theauthordrawshisconclusions.First,everyregioncanbelookedonasaunityofurbanityandrurality.Themoreurbanityaregionis,thelessruralityitwillhave.Urbanandruralarecontinuousandthereisnotanybrokenlocalitybetweenthem.Second,thesizeofruralityindextakesurbanasunitofreference.Usingdifferenturbancriteriacanreflectdifferenceofruralityandstagesofitsdevelopment.Finally,ruralityisconcernedwithscale,indexandmethodwhichareusedinourresearch.

Wecanweakensomeruralcharacteristicsandimproveregi-onalurbanityinpracticesuchasvillage-townplanningandregionalplanningbyestimatingruralityindexofdifferentaresa.Inordertobefavourabletourban-ruralplanningandman-agementwealsoneedtoputforwardruralcountermeasuresconcernedcorrectly.

【关键词】乡村/城乡连续体/乡村性ruralurban-ruralcontinuumrurality

【正文】

乡村具有区别于城市地域的诸多特征,在当今城市化潮流下,乡村的功能不断发生变化,对乡村这个概念的认识似乎清楚但不明晰,人们往往理解不一致,致使乡村问题的理论研究受到影响,也困扰着乡村政策的制定,虽然在有关文献资料中已有大量的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看法,但仍然缺乏一个足以说明乡村的总体性、本质性的概念。本文尝试从多重侧面剖析乡村这一综合性概念,以期对乡村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1乡村概念的多重侧面

1.1职业的定义与功能属性

乡村作为一个职业概念是与这个词在历史上的用法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农村,指的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地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就是农民,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人民聚居的场所就是农村聚落。这一定义的出发点是把农业产业作为农村赖以存在、发展的前提,没有农业的存在,农村就不成其为农村,农民就不成其为农民。从界定农村的角度分析,这一定义的内涵和外延都缺乏严密性。

首先,以农业生产为主体,是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来决定,还是以农业生产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或者是以农业生产用地在整个土地利用结构中的比重来确立呢?这个主体的含义是模糊的,没有明确说明以什么为主体。不管是以人,还是以经济、用地来确立主体都难以正确地把握当今的农村与非农村。

其次,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农民而言,农业人口=农民=农村人,也许在单一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这个等式是存在的,但农业人口兼业化的发展,使这一性质日趋复杂,他们既从事农业生产又从事非农活动,这些农户可以根据其兼业的行业分为一兼农户(主要就业于农业,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经营)、二兼农户(主要就业于非农产业,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农业经营),还不包括农业内部的兼业活动,或者已经有固定的非农就业岗位的农户。

第三,从场所和地域的角度来看,农村聚落往往是农业活动与非农业活动并存,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混杂。而且在某些非农业发达的农村地区,不管是从非农化水平还是从总量上看,都超过了中心城区,出现了所谓的“农村包围城市”现象,这样就更难以对该地方或地域进行归类。

1.2生态的定义

乡村作为生态的概念加以认识存在着不同的视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来指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指的是单个聚落人口规模较小的地方,这些聚落之间则是较大的开敞地带。该定义抓住了乡村与城市之间人口集聚规模差异这一特征,最为接近于人们对乡村的理解,而且便于操作,许多国家都把乡村与城市的分界线以聚落人口规模加以确定。

(2)乡村用来指一种地域的概念。乡村指的是城市以外的一切地域,严格地讲是城市建成区以外的地区,这样,乡村是一个空间地域系统,与作为一个产业部门的农业有本质的差异。

(3)用来表示某种特殊的土地利用类型,也就是乡村型的景观。维伯莱(G.P.Wibberley)认为:“乡村这个词指的是一个国家的那些地区,它们显示出目前或最近的过去中为土地的粗放利用所支配的清楚迹象。”[1]

(4)从生态构成上看,乡村不但用来指居民少的地方,而且也指与人口多的地方来往较少的隔离开的定居区。在当代社会里,绝对的隔离很少见到,但只要联系上不方便、交通上成本较高这种情况还存在,那么相对隔离还是存在的。也就是说,乡村就是受城市影响较小的地方。从城乡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看待乡村,考察乡村的相对隔离程度,牵涉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看待隔离,是用物理性距离、交通费大小,还是有无交通工具、时间等来说明[2]。二是在确定是否易于接近时应该用哪一个人口中心作为参考点。如英国诺福克郡规划局(NorfolkCountyPlanningDept)就采用了距离2万人口城镇8.045km和距离10万人口城镇16.09km这一指标。

乡村的生态学定义建立的假设是:社会形态(Socialform)可看作是人类文化适应环境特征的产物,并为人类的适应所修正。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人口分布、景观、土地利用特征、相对隔离程度等生态环境背景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是引起城乡差异性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生态定义乡村,避开了经济职能上专门化的问题,尽管粗放的土地利用、开敞的乡村、小规模的聚落、人口密度较低等特征隐含着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特性,但更多的是从城市的影响程度来考虑的,具有重要的社会学内涵。

以生态环境状况来定义乡村地域,虽然是当今最为广泛采用的标准,但许多研究人员发现,这一定义的最大的不足就是分级界限的相对性、可变性,不同国家采用的标准不一样,国际可比性较差;其次,从人口密度较小来理解乡村,由于人口密度只是一个静态的、容易产生误解的统计指标,它大多依赖于计算密度单元的大小;第三,社会学者对生态定义的质疑是:城乡之间最本质的差异是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方面,社会经济的特征与乡村的问题更为相关,如高女性比例,较低的收入,更多的家庭生活在贫困状态,劳动力中妇女就业率低,受教育的人口少,年长者受到过多的重视等。尽管人口分布状况对这些因素有一定的影响,但两者之间并不是相对应的。

1.3社会-文化的定义

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从社会文化构成这一角度来定义乡村,着眼于城乡居民之间行为与态度上的差异性。主要特征有:

(1)乡村社会生活中,社会接触多为直接的、面对面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

(2)乡村社会行为的标准比较单一,风俗、道德的习惯势力较大。

(3)乡村社会生活以家庭为中心,家庭观念、血缘观念要比城市为重,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要谋生手段,经济活动简单。

(4)乡村地域辽阔,人口数量少、密度低、变动慢,因而人们具有保守心理。

(5)乡村的物质文化设施较城市差,乡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一般较城市低。

(6)从政治标准上看,农民在国家中处于从属的地位,要服从有权阶级的法令和要求。

乡村的社会化定义抓住了乡村居民、乡村社会的最本质属性,而且在它与城市的比较中理解其相对性。但问题在于:

首先,用极端化的方式来定义乡村,大量的过渡型、中间型地区就是不确定的。随着城乡关系的演变,不仅大量的乡村人口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还有一些城市居民出于各种不同的动机迁往乡村,乡村本身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劳动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人类社会严格地划分为乡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时代最终将为城乡结合或城乡融合发展所代替。

其次,认定乡村地区是同质的,这是值得怀疑的。从个人角度上看,大多数人都不能划分为纯粹的某种文化类型(如乡村人或城市人),传统的农民逐渐从封闭、半封闭、半自给性的小生产者向开放性、经营性的商品生产者转变,由质朴、纯厚的传统型向开拓进取的新型农民转化,农民内部发生着阶层、职业的社会分化。米勒(Miller)等人在考察美国人时,认为88%的美国人都可归入乡城混合类型[1]。弗林(Flinn)也把乡村地区的价值体系分成三种类型,即小城镇理想(Small-TownIdeology)、平均地权论(agrarianism)和乡村主义(ruralism)[3]。可见从乡村社会角度看,乡村并不是单一化的。

第三,用生活方式、空间行为、抱负等来定义乡村,在实际应用于具体的空间地域划分时非常困难。在城乡隔绝发展的态势下,也许乡村的社会文化特征与地理分布是相一致的或相近似的,而在城乡作用日益加强的当代社会里,城市里包含着诸多的乡村特性,乡村里也纳入了诸多的城市特征,城市与乡村之间具有一系列共同的经济、社会问题,而且绝大多数的聚落都可归入乡城、城乡混合体之中。

2乡村界定的困难

从多重角度对乡村进行剖析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可见乡村不是一个简单的定义所能涵盖的,它是复杂而又模糊的概念。界定乡村的困难在于乡村整体发展的动态性演变、乡村各组成要素的不整合性、乡村与城市之间的相对性,以及由于这三大特性形成的城乡连续体。

2.1动态性

乡村人口以各种方式向农业以外的其它产业部门转移,乡村地域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基本目标。历史上的乡村与当代的乡村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地域的乡村演化过程也不一样,城乡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乡村居民单纯从事农业生产的格局、乡村严重落后于城市的不合理状况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除了城乡之间地理景观的明显差异外(景观界限随着城市的蔓延而不断变化)无论是经济职能还是社会文化上,当代的乡村社会经济转型明显加快,正在日趋向城市靠拢。因此,乡村的概念与内涵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不能以传统的农民、农村来定义当代的农民、乡村。动态性特征使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分界日趋模糊,农民与非农民之间的二分法也日趋不适应。

2.2不整合性

传统格局下城乡界限非常明晰,乡村的职业、生态和社会文化特征相吻合,农民未走向分化,乡村的单一性、同质性显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对乡村的影响日益加强,乡村本身的社会经济结构急剧变动,职业、生态与社会文化特征之间不相吻合了,农业、农村、农民三者相等的格局愈加不相适应了。

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在非农部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成为工人、商人、教师等,从职业角度讲,他们已不再是农业劳动者或农民。有一些劳动力并未实现就业的完全转移,出现了亦工亦农、亦商亦农、半工半农等形式。有的人实现了地域的转移,进了城市,一些人采取了外出打工(季节性或常年性)的形式,还有一些人则在本地实现了职业的转化。这样,城市里有了乡村的人、乡村的社会文化特征,乡村里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城市生产活动、生活方式,甚至于城市的居民居住在乡村等。这种社会文化特征、经济特征、生态特征三者之间在城乡的相互重叠,带来了复杂的不整合性。

2.3相对性

城和乡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乡村是与城市相比较而存在,也只有在与城市的比较中才能正确地理解与把握,因此,所谓的乡村从某种程度上看是指与城市之间差异较大的地区。这种差异可以从生产、生活方式等多种要素进行比较,城市与乡村之间接近程度的高低代表了乡村发展的不同阶段。

乡村的相对性还体现在不同的人研究尺度的差异上。我们可以从个体的角度着眼,研究农民的行为和抱负、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大小,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什么样的功能等考察个人的社会化程度。也可以从不同的聚落来加以研究,从小的村落到小城镇到大城市等不同的乡村特性表现程度。也可以从一个小的区域到较大的区域进行不同层次的解剖。

乡村定义的相对性是依据选择的指标而有差异的,以人口密度差异、职业的不同、距城远近等相关指标来描述定义乡村,或者以复合的综合性指标来对乡村属性加以概括,更可以反映出乡村类型的多样化。

2.4城乡连续体

我们通常用两分法把人类聚落划分为城市与乡村,从乡村的动态性、不整合性和相对性来分析,不论是聚落还是文化、经济活动,城乡都是一个连续体,在这个连续体中,区分两个极端是很容易的,而众多的中间类型则是难以确定其断裂点的。

2.4.1聚落连续体从聚落的规模来看,从巨大的城市集聚体到小的聚落甚至分散的住宅,其间没有明显的断裂点,城市消失的地方就是乡村的开始点,聚落连续体是沿着一条线从极点的一端——农村向另一端逐渐演变,因此城乡聚落的规模划分必然是人为的。

事实上,从聚落的职能上也存在着连续性,从纯粹的单一化农业村落、农副业村落、兼业性村落一直到非农业聚落,都代表着城乡职能上的差异性。

2.4.2乡村—城市连续体与地理学者对聚落连续体的关注不同,社会学者从社区、文化角度进一步分析这种连续体现象。在当代现实社会中,社区类型既不是完全的乡村也非完全的城市,可以从典型乡村到典型城市排成一个连续谱,乡村与城市的差异只不过是某种程度上的问题,许多城市郊区和城乡交错区就处于这个连续体中间的位置。特定社区在这个连续体中的位置取决于:社区人口多少、社区人口密度及社区内乡村与城市之间规范的强度。社会学研究还揭示出,即使在高度城市化的地区仍然存在着乡村的文化。

3乡村性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传统乡村特征逐渐在转化,表现在经济上从农业向非农业转型,社会构成上农民的分化(农民—非农民或新式农民),聚落从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乡村文化的转型等,这些要素的变动带动了地域的转型,出现了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乡城地区,这种经济、社会、文化、地域的演变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如何在城乡连续体的现实态势下构建乡村概念的新思维?大多数研究人员尝试着在城乡之间划分一个过渡区,如在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之间再分出一个似城聚落类型,在城市地域与周围乡村地域之间的交接地带划出一个城市边缘区,甚至从更大的地域范围着眼,划分出乡村城镇化区域。对处于转型阶段的地域作为城乡之间的过渡地带来加以研究,部分地解决了城乡界限日趋模糊的问题,但就象区划中划分过渡区出现的问题一样,过渡区本身,城市、乡村与过渡区之间也存在着过渡现象,因此就出现了乡村、准乡村、准城市区、城市化地区等多种多样的过渡类型。

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特大系统,它包含着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极其丰富的内容,在每一个侧面又包括着各种不同的层次和诸多的因素。因此从单个方面来定义乡村不会得到广泛的接受,寻求综合方面的界定更为人们响应。而且,什么是城市、什么是乡村,我们不应受某种概念的束缚。用极端化的传统乡村作为参照来套用当今的实际,这种理念支配下的归一法陷入困境是必然的。

笔者认为,在当今世界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乡村的定义应让位于乡村性这一概念,在一定地域内考察乡村性质的强弱(从对立面来看,就是城市性的弱强),比起不断划分过渡地带的做法更可操作,更具有可比性。确定一个地区的乡村性:

首先,每个地区都可以看作是城市性与乡村性的统一体(乡村性与城市性合计为1),城市性强的地区就是乡村性弱的地区,城市性弱的地区就是乡村性强的地区,乡村性强的地区就是乡村地域,城市性强的地区就是城市地域,两者之间不存在断裂点,城乡之间是连续的。

其次,乡村性指标的高低应以城市为参照单元,用城市的标准(如市区、市域、不同规模的城市)来衡量乡村性的高低,可以在统一的框架下反映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不同地域之间具有可比性。也许会出现有的我们认为是乡村的地域(行政上的),其乡村性指数低于有些城市地域,这样我们对城乡的认识会有新的本质性理解。采用不同的城市实体为标准,可以反映城市性、乡村性的质量差异。

第三,乡村性除了与选择的参照标准有关,还与研究的尺度大小(如个人、单个聚落到不同大小的地域单元)、选择的指标与采用的方法有关,社会学家可以从社会发展指标来定义乡村性,经济学者可以从经济结构状况来分析,地理学者可以综合社会、经济、地理特征加以选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

第四,由于乡村性概念是以区域为基础的定义,依据的是更为广泛的地理类型,而不是专门化的单一聚落特征,体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想。因此,某些与土地面积广大相关的密度指标很难与城市同步发展,但某些人均指标、结构指标则有可能超过城市,如人均GDP、非农产业比重等等,对此应区别对待,合理安排。不能一刀切,各项指标均要求与城市同样考虑。

据此,乡村性指数可以用下式粗略计算:

式中:RI[st]表示t年份s区域的乡村性指数;UI[st]表示t年份s区域的城市性指数;R[st,i]表示t年份s区域城市性的第i个特征比值,可以用下式计算:

式中:E[ot,i]表示第i个反映t年份城镇特征的标准值(i=1,2,…,n);E[st,i]表示反映t年份s区域城镇特性的第i个指标值[4](i=1,2,…,n)。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只是从理论上初步探讨了乡村性这一概念,作为推论,笔者认为可以在实践中(如村镇规划、区域规划等)通过削弱某些乡村特征,提高区域的城市性。在城乡规划和管理、政策制定过程中,应贯彻城乡一体化的思想,在当今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要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更要贯彻这一理念,提高城市性与削弱乡村性并举,进一步推动空间地域城市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GuyM.Robinson.ConflictandChangeintheCountryside.USA:Belhavanpress,1990.

2EditedbyRodefieldRDetal.TranslatedbyAnZiping,ChenShuhuaetal.ChangeinRuralAmerica—Causes,Consequences,andalternatives.Beijing:AgriculturalPress,1978.(InChinese)[罗德菲尔德等编。安子平,陈淑华等译。美国的农业与农村。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生态城市的概念范文1篇3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城市生态环境;生态宜居城市;可持续发展

1、引言

在“宜居城市”概念提出之前,“生态城市”、“健康城市”、“园林城市”等概念各自引领了不同时期城市的发展方向。宜居城市与其范畴不一,内涵有交叉有外延,但拥有共同的目标,即为了实现人类在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中的和谐。

如何规划构筑比生态园林城市有更高要求的低碳宜居城市对城市规划工作者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责任;是一种高度,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是未来城市建设发展的趋势,对此进行探索,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2、“宜居城市”的内涵

“宜居城市”顾名思义就是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概念看似简单其实有着丰富的外延与内涵,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也是一个内容多样,不断丰富的概念。城市生态化简单地说就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这里"生态化"已不再是单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综合、整体的概念,蕴含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的内容,城市生态化强调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即实现人—自然共同演进、和谐发展、共生共荣,它是可持续发展模式。

3、城市基础规划设计

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设施、通信设施、能源动力设施、给排水设施、商业设施、住宅、教育设施和休闲娱乐设施等。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一定要有长远的观点,基础设施的建设既要满足近期城市发展的需要,又要留有发展的余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然而,目前我们经常见到的现象是,一条马路刚刚建成就开始堵车,似乎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总是赶不上发展的速度,这一方面说明城市发展速度很快;另一方面也说明规划没有长远的观点,缺乏预见性。当然规划也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贪大求全。好的规划至少应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层次。要根据城市的经济和人口发展现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后需要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水平,并应使基础设施的建设起到引导城市发展的作用,这样才可能解决“现代城市病”。规划的目标不能是为了应急,而应当是建成满足“健康城市”标准的城市。

4、城市生态环境规划设计

生态城市规划的关键在于把生态的观念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融入到设计创作中,其主要特点是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联与作用,以及保持、维护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其主要目的在于利用自然生态过程循环再生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实现此目的,在做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则和要求:

4.1以环境为本

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环境质量的优劣又是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来评价的。

4.2将自然融入城市

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维持原有的地理环境,以保持原有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并得以延续。

4.3合理布局

要遵循大自然生态制衡、循环再生与自我调节规律,用生态观念去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要注重节能、低耗、无污染。在规划设计时要力争做到布局合理,并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地质条件以及长远发展的要求。

5、规划建设低碳生态宜居城市的思考

如何根据现有条件,实现人“诗意的栖居于大地上”的这一美好理想,需要诸多资源因素的整合,诸多部门的协调配合,诸多领域的共同推进。但是城市规划的引导与推动作用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从规划专业的角度来看,以下几点建议对促进城市生态化建设发展是重要的:

5.1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

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首先必须宣传、普及生态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使公众特别是领导决策层的观念转变过来,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只有改变原有的价值观,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才会改变!自觉的生态意识是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关键。

5.2制定行动计划,实施符合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政策

城市生态化应作为我国城市今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并与《中国21世纪议程》结合起来,把这种思想贯彻到政策、计划中去。改变以前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政策、计划,制定城市各领域、各行业生态化发展的战略、步骤、目标等,并确定优先发展领域,制定一系列鼓励政策,加快城市生态化发展步伐,使城市逐步走上生态化发展道路。

5.3加强生态立法

设立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部门,完善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体制;建立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规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制度化,是保证其战略、政策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这样城市生态化发展得到法律保证,有法可依,对不符合生态化发展的行为采取必要的行政和经济手段,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6、生态城市创建策略

要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可持续性,就必须革新观念,运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缓解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矛盾,协调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保证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可持续性,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任何空间、资源规划均有一个“度”,要考虑“最适”和“阈限”。在规划过程中,先应该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价值观,保证城市对生态系统的索取和废物的排放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以内,使城市的发展强度与城市的发展能力相适应,从而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任何一个系统中的子系统间总存在着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因此,在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要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将城市生态系统置于整个生物圈范畴内进行规划,建立市区和郊区的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城区及周边的各种生物。

(3)在城市的生态规划过程中一定要普遍联系并识别城市生态环境中各组成要素间密切的利害关系,找出现象的本质、根源,从而将这种关系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现代城市与生态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不能因此而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尽善尽美、不可实现的理想乌托邦。现代城市到生态城市可能是个很漫长的发展过程,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

建设生态城市可分"三步走",即三个阶段:

第一步:起步期(初级阶段)大力宣传、倡导生态价值观,唤起人们对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视,制定行动计划,建立示范工程,加强能力建设,对社会经济组织结构、功能进行初步调整,为建设阶段作好准备、打下基础。

第二步:建设期(过渡阶段)重在逐步调整、改造社会经济组织结构,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生态重构和生态恢复,增强城市共生能力,进一步增强人的生态意识,使之自觉广泛参与生态化建设。

第三步:成型期(高级阶段)这一阶段生态城市并不是处于"静止"的理想状态,而是自觉地通过各种技术的、行政的和行为诱导的手段实现其动态平衡、持续发展,自组织、自调节能力强。但若其正负反馈失衡或自我调控失灵也会导致衰败。

7、结语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生态化发展及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面向新世纪,人类的取向和选择必然是生态化。城市走生态化发展道路、建设生态城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生态城市离不开创造性的规划设计,创造性的规划设计需要前瞻性的理论指导。开展对生态城市的研究成为城市(规划)研究的前沿课题。因为传统的城市规划价值观是"反自然"的,与生态城市价值观是相悖的,有必要在新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下对当前城市规划理论进行根本性变革,系统地研究生态城市理论、原理及其规划设计方法、手段、技术等一系列问题。城市规划师、建筑师更应该改变观念,以适应时展潮流。

参考文献:

[1]关于宜居城市的拙见任志远.城市发展研究

[2]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吴良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生态城市的概念范文篇4

【内容提要】乡村地理学在我国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中发展比较薄弱,一些基本概念的模糊、理论体系的欠缺最为突出。本文试图从多重角度(职业的、生态的、社会文化的)对乡村这一概念进行系统的剖析,认为乡村界定的困难在于乡村本身的动态性、不整合性及相对性,以及城乡连续体这一背景,最后,笔者提出了以乡村性定义乡村的设想。

【英文摘要】RuralGeographyisaweakbranchofHumanGeographyinChina,especiallywithregardtoitstheoreticaldevelopmentandsomebasicconcepts.Firstofall,thispaperanalysesruraldefinit-ionssystematicallyfromamulti-dimentionpointofview(occupational、ecological、socio-cul-tural).Asanoccupationalde-finition,"rural"meansanareawherefarmingisthemainmodeofproduction.Asfarasecologicaldefinitionsareconcerned,itmeansasettlementwhosepopulationscaleissmaller,outsideurbanarea,withrurallandscapesshowingunmistakablesignsofbeingdominatedbyextensiveuseofland,andwithdiscretes-patialunitsisolatedfromtheoutsideworld.Socio-culturaldefinitionsareintermsofcleardifferencesinbehaviorandattitudebetweenpeopleinruralandurbanarea,suchaswaysoflife,spatialbehaviorandaspirations.

Theauthorthinksthatallthedefinitionsarelackofdelimitationsofruraltotallyandessentially.Ruralcannotbesummarizedbyasimpledefinition,becauseitisacomplicatedandindistinctconception.Difficultiesofdefiningrurallieindynamicevolutionofthewholerural,unconformityamongruralelements,relativitybetweenruralandurban,andrelevantrural-urbancontinuum,whichmakestheboundarybetweenruralandurbanmoreindefinite.Toacertainextentruralisregardedasareasdifferingfromurbangreatlyandthedifferencecanbecomparedinmanyaspectssuchasproductionactivities,waysoflife,etc.Thecloseextentbetweenurbanandruralrepresentsdifferentstagesofruraldevelopment.

Theauthorsuggestsruralityshouldtakeplaceofruraldefinitionsunderthebackgroundofurbanizationintheworldoftoday.Ruralityreferstothemanifestationofruralcharacterswhichtakeurbanascriteriaofreferencewithinaspecifiedarea.Theauthordrawshisconclusions.First,everyregioncanbelookedonasaunityofurbanityandrurality.Themoreurbanityaregionis,thelessruralityitwillhave.Urbanandruralarecontinuousandthereisnotanybrokenlocalitybetweenthem.Second,thesizeofruralityindextakesurbanasunitofreference.Usingdifferenturbancriteriacanreflectdifferenceofruralityandstagesofitsdevelopment.Finally,ruralityisconcernedwithscale,indexandmethodwhichareusedinourresearch.

Wecanweakensomeruralcharacteristicsandimproveregi-onalurbanityinpracticesuchasvillage-townplanningandregionalplanningbyestimatingruralityindexofdifferentaresa.Inordertobefavourabletourban-ruralplanningandman-agementwealsoneedtoputforwardruralcountermeasuresconcernedcorrectly.

【关键词】乡村/城乡连续体/乡村性ruralurban-ruralcontinuumrurality

【正文】

乡村具有区别于城市地域的诸多特征,在当今城市化潮流下,乡村的功能不断发生变化,对乡村这个概念的认识似乎清楚但不明晰,人们往往理解不一致,致使乡村问题的理论研究受到影响,也困扰着乡村政策的制定,虽然在有关文献资料中已有大量的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看法,但仍然缺乏一个足以说明乡村的总体性、本质性的概念。本文尝试从多重侧面剖析乡村这一综合性概念,以期对乡村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1乡村概念的多重侧面

1.1职业的定义与功能属性

乡村作为一个职业概念是与这个词在历史上的用法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农村,指的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地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就是农民,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人民聚居的场所就是农村聚落。这一定义的出发点是把农业产业作为农村赖以存在、发展的前提,没有农业的存在,农村就不成其为农村,农民就不成其为农民。从界定农村的角度分析,这一定义的内涵和外延都缺乏严密性。

首先,以农业生产为主体,是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来决定,还是以农业生产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或者是以农业生产用地在整个土地利用结构中的比重来确立呢?这个主体的含义是模糊的,没有明确说明以什么为主体。不管是以人,还是以经济、用地来确立主体都难以正确地把握当今的农村与非农村。

其次,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农民而言,农业人口=农民=农村人,也许在单一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这个等式是存在的,但农业人口兼业化的发展,使这一性质日趋复杂,他们既从事农业生产又从事非农活动,这些农户可以根据其兼业的行业分为一兼农户(主要就业于农业,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经营)、二兼农户(主要就业于非农产业,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农业经营),还不包括农业内部的兼业活动,或者已经有固定的非农就业岗位的农户。

第三,从场所和地域的角度来看,农村聚落往往是农业活动与非农业活动并存,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混杂。而且在某些非农业发达的农村地区,不管是从非农化水平还是从总量上看,都超过了中心城区,出现了所谓的“农村包围城市”现象,这样就更难以对该地方或地域进行归类。

1.2生态的定义

乡村作为生态的概念加以认识存在着不同的视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来指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指的是单个聚落人口规模较小的地方,这些聚落之间则是较大的开敞地带。该定义抓住了乡村与城市之间人口集聚规模差异这一特征,最为接近于人们对乡村的理解,而且便于操作,许多国家都把乡村与城市的分界线以聚落人口规模加以确定。

(2)乡村用来指一种地域的概念。乡村指的是城市以外的一切地域,严格地讲是城市建成区以外的地区,这样,乡村是一个空间地域系统,与作为一个产业部门的农业有本质的差异。

(3)用来表示某种特殊的土地利用类型,也就是乡村型的景观。维伯莱(G.P.Wibberley)认为:“乡村这个词指的是一个国家的那些地区,它们显示出目前或最近的过去中为土地的粗放利用所支配的清楚迹象。”[1]

(4)从生态构成上看,乡村不但用来指居民少的地方,而且也指与人口多的地方来往较少的隔离开的定居区。在当代社会里,绝对的隔离很少见到,但只要联系上不方便、交通上成本较高这种情况还存在,那么相对隔离还是存在的。也就是说,乡村就是受城市影响较小的地方。从城乡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看待乡村,考察乡村的相对隔离程度,牵涉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看待隔离,是用物理性距离、交通费大小,还是有无交通工具、时间等来说明[2]。二是在确定是否易于接近时应该用哪一个人口中心作为参考点。如英国诺福克郡规划局(NorfolkCountyPlanningDept)就采用了距离2万人口城镇8.045km和距离10万人口城镇16.09km这一指标。

乡村的生态学定义建立的假设是:社会形态(Socialform)可看作是人类文化适应环境特征的产物,并为人类的适应所修正。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人口分布、景观、土地利用特征、相对隔离程度等生态环境背景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是引起城乡差异性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生态定义乡村,避开了经济职能上专门化的问题,尽管粗放的土地利用、开敞的乡村、小规模的聚落、人口密度较低等特征隐含着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特性,但更多的是从城市的影响程度来考虑的,具有重要的社会学内涵。

以生态环境状况来定义乡村地域,虽然是当今最为广泛采用的标准,但许多研究人员发现,这一定义的最大的不足就是分级界限的相对性、可变性,不同国家采用的标准不一样,国际可比性较差;其次,从人口密度较小来理解乡村,由于人口密度只是一个静态的、容易产生误解的统计指标,它大多依赖于计算密度单元的大小;第三,社会学者对生态定义的质疑是:城乡之间最本质的差异是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方面,社会经济的特征与乡村的问题更为相关,如高女性比例,较低的收入,更多的家庭生活在贫困状态,劳动力中妇女就业率低,受教育的人口少,年长者受到过多的重视等。尽管人口分布状况对这些因素有一定的影响,但两者之间并不是相对应的。

1.3社会-文化的定义

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从社会文化构成这一角度来定义乡村,着眼于城乡居民之间行为与态度上的差异性。主要特征有:

(1)乡村社会生活中,社会接触多为直接的、面对面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

(2)乡村社会行为的标准比较单一,风俗、道德的习惯势力较大。

(3)乡村社会生活以家庭为中心,家庭观念、血缘观念要比城市为重,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要谋生手段,经济活动简单。

(4)乡村地域辽阔,人口数量少、密度低、变动慢,因而人们具有保守心理。

(5)乡村的物质文化设施较城市差,乡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一般较城市低。

(6)从政治标准上看,农民在国家中处于从属的地位,要服从有权阶级的法令和要求。

乡村的社会化定义抓住了乡村居民、乡村社会的最本质属性,而且在它与城市的比较中理解其相对性。但问题在于:

首先,用极端化的方式来定义乡村,大量的过渡型、中间型地区就是不确定的。随着城乡关系的演变,不仅大量的乡村人口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还有一些城市居民出于各种不同的动机迁往乡村,乡村本身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劳动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人类社会严格地划分为乡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时代最终将为城乡结合或城乡融合发展所代替。

其次,认定乡村地区是同质的,这是值得怀疑的。从个人角度上看,大多数人都不能划分为纯粹的某种文化类型(如乡村人或城市人),传统的农民逐渐从封闭、半封闭、半自给性的小生产者向开放性、经营性的商品生产者转变,由质朴、纯厚的传统型向开拓进取的新型农民转化,农民内部发生着阶层、职业的社会分化。米勒(Miller)等人在考察美国人时,认为88%的美国人都可归入乡城混合类型[1]。弗林(Flinn)也把乡村地区的价值体系分成三种类型,即小城镇理想(Small-TownIdeology)、平均地权论(agrarianism)和乡村主义(ruralism)[3]。可见从乡村社会角度看,乡村并不是单一化的。

第三,用生活方式、空间行为、抱负等来定义乡村,在实际应用于具体的空间地域划分时非常困难。在城乡隔绝发展的态势下,也许乡村的社会文化特征与地理分布是相一致的或相近似的,而在城乡作用日益加强的当代社会里,城市里包含着诸多的乡村特性,乡村里也纳入了诸多的城市特征,城市与乡村之间具有一系列共同的经济、社会问题,而且绝大多数的聚落都可归入乡城、城乡混合体之中。

2乡村界定的困难

从多重角度对乡村进行剖析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可见乡村不是一个简单的定义所能涵盖的,它是复杂而又模糊的概念。界定乡村的困难在于乡村整体发展的动态性演变、乡村各组成要素的不整合性、乡村与城市之间的相对性,以及由于这三大特性形成的城乡连续体。

2.1动态性

乡村人口以各种方式向农业以外的其它产业部门转移,乡村地域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基本目标。历史上的乡村与当代的乡村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地域的乡村演化过程也不一样,城乡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乡村居民单纯从事农业生产的格局、乡村严重落后于城市的不合理状况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除了城乡之间地理景观的明显差异外(景观界限随着城市的蔓延而不断变化)无论是经济职能还是社会文化上,当代的乡村社会经济转型明显加快,正在日趋向城市靠拢。因此,乡村的概念与内涵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不能以传统的农民、农村来定义当代的农民、乡村。动态性特征使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分界日趋模糊,农民与非农民之间的二分法也日趋不适应。

2.2不整合性

传统格局下城乡界限非常明晰,乡村的职业、生态和社会文化特征相吻合,农民未走向分化,乡村的单一性、同质性显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对乡村的影响日益加强,乡村本身的社会经济结构急剧变动,职业、生态与社会文化特征之间不相吻合了,农业、农村、农民三者相等的格局愈加不相适应了。

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在非农部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成为工人、商人、教师等,从职业角度讲,他们已不再是农业劳动者或农民。有一些劳动力并未实现就业的完全转移,出现了亦工亦农、亦商亦农、半工半农等形式。有的人实现了地域的转移,进了城市,一些人采取了外出打工(季节性或常年性)的形式,还有一些人则在本地实现了职业的转化。这样,城市里有了乡村的人、乡村的社会文化特征,乡村里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城市生产活动、生活方式,甚至于城市的居民居住在乡村等。这种社会文化特征、经济特征、生态特征三者之间在城乡的相互重叠,带来了复杂的不整合性。

2.3相对性

城和乡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乡村是与城市相比较而存在,也只有在与城市的比较中才能正确地理解与把握,因此,所谓的乡村从某种程度上看是指与城市之间差异较大的地区。这种差异可以从生产、生活方式等多种要素进行比较,城市与乡村之间接近程度的高低代表了乡村发展的不同阶段。

乡村的相对性还体现在不同的人研究尺度的差异上。我们可以从个体的角度着眼,研究农民的行为和抱负、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大小,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什么样的功能等考察个人的社会化程度。也可以从不同的聚落来加以研究,从小的村落到小城镇到大城市等不同的乡村特性表现程度。也可以从一个小的区域到较大的区域进行不同层次的解剖。

乡村定义的相对性是依据选择的指标而有差异的,以人口密度差异、职业的不同、距城远近等相关指标来描述定义乡村,或者以复合的综合性指标来对乡村属性加以概括,更可以反映出乡村类型的多样化。

2.4城乡连续体

我们通常用两分法把人类聚落划分为城市与乡村,从乡村的动态性、不整合性和相对性来分析,不论是聚落还是文化、经济活动,城乡都是一个连续体,在这个连续体中,区分两个极端是很容易的,而众多的中间类型则是难以确定其断裂点的。

2.4.1聚落连续体从聚落的规模来看,从巨大的城市集聚体到小的聚落甚至分散的住宅,其间没有明显的断裂点,城市消失的地方就是乡村的开始点,聚落连续体是沿着一条线从极点的一端——农村向另一端逐渐演变,因此城乡聚落的规模划分必然是人为的。

事实上,从聚落的职能上也存在着连续性,从纯粹的单一化农业村落、农副业村落、兼业性村落一直到非农业聚落,都代表着城乡职能上的差异性。

2.4.2乡村—城市连续体与地理学者对聚落连续体的关注不同,社会学者从社区、文化角度进一步分析这种连续体现象。在当代现实社会中,社区类型既不是完全的乡村也非完全的城市,可以从典型乡村到典型城市排成一个连续谱,乡村与城市的差异只不过是某种程度上的问题,许多城市郊区和城乡交错区就处于这个连续体中间的位置。特定社区在这个连续体中的位置取决于:社区人口多少、社区人口密度及社区内乡村与城市之间规范的强度。社会学研究还揭示出,即使在高度城市化的地区仍然存在着乡村的文化。

3乡村性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传统乡村特征逐渐在转化,表现在经济上从农业向非农业转型,社会构成上农民的分化(农民—非农民或新式农民),聚落从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乡村文化的转型等,这些要素的变动带动了地域的转型,出现了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乡城地区,这种经济、社会、文化、地域的演变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如何在城乡连续体的现实态势下构建乡村概念的新思维?大多数研究人员尝试着在城乡之间划分一个过渡区,如在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之间再分出一个似城聚落类型,在城市地域与周围乡村地域之间的交接地带划出一个城市边缘区,甚至从更大的地域范围着眼,划分出乡村城镇化区域。对处于转型阶段的地域作为城乡之间的过渡地带来加以研究,部分地解决了城乡界限日趋模糊的问题,但就象区划中划分过渡区出现的问题一样,过渡区本身,城市、乡村与过渡区之间也存在着过渡现象,因此就出现了乡村、准乡村、准城市区、城市化地区等多种多样的过渡类型。

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特大系统,它包含着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极其丰富的内容,在每一个侧面又包括着各种不同的层次和诸多的因素。因此从单个方面来定义乡村不会得到广泛的接受,寻求综合方面的界定更为人们响应。而且,什么是城市、什么是乡村,我们不应受某种概念的束缚。用极端化的传统乡村作为参照来套用当今的实际,这种理念支配下的归一法陷入困境是必然的。

笔者认为,在当今世界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乡村的定义应让位于乡村性这一概念,在一定地域内考察乡村性质的强弱(从对立面来看,就是城市性的弱强),比起不断划分过渡地带的做法更可操作,更具有可比性。确定一个地区的乡村性:

首先,每个地区都可以看作是城市性与乡村性的统一体(乡村性与城市性合计为1),城市性强的地区就是乡村性弱的地区,城市性弱的地区就是乡村性强的地区,乡村性强的地区就是乡村地域,城市性强的地区就是城市地域,两者之间不存在断裂点,城乡之间是连续的。

其次,乡村性指标的高低应以城市为参照单元,用城市的标准(如市区、市域、不同规模的城市)来衡量乡村性的高低,可以在统一的框架下反映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不同地域之间具有可比性。也许会出现有的我们认为是乡村的地域(行政上的),其乡村性指数低于有些城市地域,这样我们对城乡的认识会有新的本质性理解。采用不同的城市实体为标准,可以反映城市性、乡村性的质量差异。

第三,乡村性除了与选择的参照标准有关,还与研究的尺度大小(如个人、单个聚落到不同大小的地域单元)、选择的指标与采用的方法有关,社会学家可以从社会发展指标来定义乡村性,经济学者可以从经济结构状况来分析,地理学者可以综合社会、经济、地理特征加以选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

第四,由于乡村性概念是以区域为基础的定义,依据的是更为广泛的地理类型,而不是专门化的单一聚落特征,体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想。因此,某些与土地面积广大相关的密度指标很难与城市同步发展,但某些人均指标、结构指标则有可能超过城市,如人均GDP、非农产业比重等等,对此应区别对待,合理安排。不能一刀切,各项指标均要求与城市同样考虑。

据此,乡村性指数可以用下式粗略计算:

式中:RI[st]表示t年份s区域的乡村性指数;UI[st]表示t年份s区域的城市性指数;R[st,i]表示t年份s区域城市性的第i个特征比值,可以用下式计算:

式中:E[ot,i]表示第i个反映t年份城镇特征的标准值(i=1,2,…,n);E[st,i]表示反映t年份s区域城镇特性的第i个指标值[4](i=1,2,…,n)。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只是从理论上初步探讨了乡村性这一概念,作为推论,笔者认为可以在实践中(如村镇规划、区域规划等)通过削弱某些乡村特征,提高区域的城市性。在城乡规划和管理、政策制定过程中,应贯彻城乡一体化的思想,在当今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要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更要贯彻这一理念,提高城市性与削弱乡村性并举,进一步推动空间地域城市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GuyM.Robinson.ConflictandChangeintheCountryside.USA:Belhavanpress,1990.

2EditedbyRodefieldRDetal.TranslatedbyAnZiping,ChenShuhuaetal.ChangeinRuralAmerica—Causes,Consequences,andalternatives.Beijing:AgriculturalPress,1978.(InChinese)[罗德菲尔德等编。安子平,陈淑华等译。美国的农业与农村。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生态城市的概念范文篇5

关键词:策划;概念性规划;南宁市

Abstract:theconceptplanningintheintroductionofdevelopmentplanningthinking,thecomprehensiveanalysisofthemainproblemsfacedbytheproject,contradictoryanddevelopmentpotential,forestablishingthecorrecttargetanddirection,andimprovethescientificnatureoftheconceptplanning.ThisarticlethroughtheLiangFenglakedistrictconceptplanningasanexample,thispaperdiscusseshowtoplanfortheplandesignAnglefromadirectiontoguidethewholeplanningdesignprocess,andfinallyformofmorescientificconceptplanningscheme.

Keywords:planning;Conceptualplanning;Nanningcity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策划,即策略、谋划,是指人们为了达成某种特定的目标,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和艺术,为决策、计划而构思、设计、制作策划方案的过程。策划应用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中,就是立足市场,通过对项目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构思,提出可能的发展方向,评价项目发展潜力,以此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本文以良凤湖片区概念性规划为例,强调策划设计概念,目的在于拉近设计与现实开发的距离,促进空间理想转化为现实。以策划为导向构筑空间设计的目标和构想,可以使城概念性规划更加贴近开发运作的现实要求,进而提升市场经济下城市设计工作的实效性和成果的可操作性。

2项目背景

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一江、两库、六环、十八河、一百湖”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致力建设“中国水城”,“绿城”南宁不断做深、做活“水”文章。通过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将南宁建成一座“水畅、湖清、岸绿、景美”的“百湖之城”。通过水城建设打造成为“中国水城”,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良凤湖是近期启动的人工湖区之一,片区位于南宁市江南区的南部,地处大沙田片区、南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三区的交汇点,临邕江和五象岭森林公园,基地中部蜿蜒的良凤江穿流而过,整个片区交通便捷,自然环境优美。但由于该片区在城市格局中属于城郊结合部,城市空间开发一直处于一种低端开发的状况,城市建设没有较好的梳理与山水之间的关系,片区现状的建设较为杂乱无章,湖区周边的滨水空间和周边的山水环境,旅游环境极为不协调。

目前,良凤湖综合整治工程设计已经完成,湖区的开工建设已迫在眉睫,如何以湖区的改造为机遇,通过对核心湖区景观资源开发带动周边用地进行重新整合,同时结合良凤江森林公园的旅游文化开发重新定义该片区的功能定位,并较好的梳理山水相依的网络绿色空间,对于塑造南宁水城整体形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3技术路线

采用“分析资源―发展策划―总体概念规划”的工作方法,首先结合SWOT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空间层面的发展需求以及可能给予良凤湖片区的发展机遇,综合评析现状发展条件与制约因素,接着将各方发展机遇以及自身所必须的应对策略转化为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并谋划具有竞争优势、具体可实施的定位、职能和产业选择,最后通过策划的主题理念确定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通过具体项目的空间安排使发展目标、定位在空间具体化,在发展定位的指导下,结合用地布局进行专项规划以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4主要策划概念

4.1规划理念

规划主题:凤栖城湖。

规划在尊重自然山水的同时,引入LOHAS(乐活)的生活理念,重视健康和保护环境为前提,强调现代与传统的有机结合,将创造与休闲融入生活。塑造一种慢活主义、绿色休闲主义生活内涵,通过梳城理水,强化山水关系,改变片区现状建设杂乱无章的现状,重塑片区山环水抱的城市自然特色。

4.2主要发展策划概念

4.2.1完善片区结构――“产业孤岛”向“城市新区”

新的发展要求和态势都使得南宁市经济开发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游离与城市母体之外的“产业孤岛”,而需成为中心城市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规划对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存的用地余量进行盘活,转型,严格的控制沿湖地块的开发利用,将开发区从单一工业生产区转变为发展高新技术、外向型经济为主体,生活设施配套齐全的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开发区,成为南宁中心城的有机组成部分。良凤湖片区核心区的开发将成为经济区功能转变的“领航员”。

4.2.2优化片区职能――24小时生活形态的TBD和MICE

引入城市游憩商业区TBD和MICE(奖励旅游)的设计概念,在功能布局上体现混合式商务中心布局的特点,集行政办公、金融、贸易、信息、商业、会展、旅游、居住、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一方面,良凤湖地区在功能上应强调高端商务、科技研发及商业休闲、运动主题;另一方面,在经营特色上强调与一般消费地区有所区别,迎合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呈现多层次、全天候的活力。业态引进要求发挥滨水资源优势,注重新兴体验,以滨湖休闲运动为触点,以特色商业、文化娱乐为延伸,以商务、酒店、公寓等为支撑,激发各类商业活动,以创造充满现气息和独特风情体验的都市中心。

4.2.3营造片区空间――塑造魅力城市空间,体现水城的特色。

山水相依的环境景观格局是基地的最大特色,而处理好良凤江与基地的关系又是如何打造特色的重中之重。规划通过景观轴线、绿廊将基地与水面紧密的联系起来,景观轴线上的景观节点设置有地标性建筑,最终使景观在大局上疏密有致,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山水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的紧密配合,形成五彩缤纷的良凤湖。

水体景观主要从观水和亲水两个层面来处理。运用城市阳台的理念,形成湖边生态带,最大限度地接近水体;充分利用区域内外的丰富水系,沟通诸多水体,体现南宁水城的城市特征。

4.2.4构建片区策略――通过城市经营确保开发时序合理

良凤湖地区的功能布局及开发时序的安排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①环境引力,以独特的景观环境增强片区的吸引力,提升人气;②设施带动培育,沿良凤湖沿岸发展商业休闲,为新区完善服务,提升人气,待时机成熟,大型购物中心和高端酒店逐渐进驻,依托原有基础,逐步形成城市公共设施集中带,工业区开发完成;③多点机遇激发,接收和主动吸纳一些区域性的大型项目,如游乐园,旅游接待中心、高档酒店等,它们将成为中期有力的激发点,给整个片区带来内生的动力和活力,④完善增长,逐步推动片区及游憩服务区的住宅、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形成服务完善景观优美,居住怡人的美好蓝图。

5规划方案

5.1规划结构

以基地的山水自然格局为屏障,优化空间结构,充分体现其“山水相依,湖城环抱”的特色,发展商务办公、休闲商业、会奖旅游、特色居住等,形成完整的新型生态城市。一带:沿良凤江水系形成的滨水景观休闲带;四轴:友谊路、五象大道延长线、良凤一路以及银海大道形成的“井”字型发展轴线。五分区:游乐公园区、游憩服务区、核心区、新城区及老城区。通过休闲、娱乐、商务、商业、文化、生活等多元功能的融合,激发地区活力.

5.2土地使用特色

在土地使用上,规划注重土地开发和景观环境环境紧密结合,充分考虑区位环境、资源共享和业态经营的相互结合。环湖地区以公共开发为主,布局广场、公园、文化、体育健身等公共设施,突出自然体验;沿城市主要干道公共轴线布局大型商业、商务、酒店、商住等片区级公共设施,突出风尚体验。

5.3公共交通规划

公交优先是本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组织了以轻轨、公交为骨架,水上巴士为补充的水路交通系统。为保证片区内部大规模游客人流组织的便利、有序,方案设计了一线串一环的游览专用公交系统,一线为:良凤湖西两侧的城市体验线,接白沙大道与良凤江主题游乐公园;一环为围绕新城区核心的旅游线。水上巴士:在水上休憩公园设置水路换乘枢纽(游船码头),沿良凤江设置多个水上码头,沟通东西两岸,构成高效、富有特色的水上交通系统。内部游船游览系统:在游乐公园区及核心区设置多个游船码头,沿良凤江设置多个水上景点,形成水上旅游线路。

5.4旅游线路规划

结合规划定位,在具有一定的资源基础上,发展特色旅游,主要体现在“会奖旅游+生态游”,将城市景观与自然生态景观紧密结合,形成大旅游产业链,形成多样旅游体验。其中城市体验游主要结合核心区的门户景观,以及旧城工业区的改造,营造新旧共融的城市印象;湿地体验游位于良凤江上游设置,突出旅游的生态性,可赏析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并体验自然生态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滨水观光游结合水系设置,环绕的水系与森林公园相互映衬,城市倒映在山水之间,尽情展示水城、绿城的魅力;滨水欢乐游结合现有的旅游设施,继续完善设施配套,提升现有的旅游品质,最终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欢乐水世界。

6结语

概念性规划非法定规划,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开发主体多元化、不确定性因素多、实施周期长等特点,本次设计工作是基于通过引入策划思想的尝试与探索。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或避免主观规划与现实发展之间的矛盾,使规划更具科学性,从而保障概念性规划得以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刘宛.总体策划―城市设计实践过程的全面保障[J].城市规划,2004,(7):

59-63.

[2]张如林,卢新宇,陈伟明.基于特色要素的城市设计探析[J].规划师,2009,(4):34-38.

生态城市的概念范文篇6

二十载春秋交错中,“生态城”建设寄托着全世界关于城市和谐发展、人类与大自然共荣的梦想。

“生态城”概念由来

“生态城”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年前。当时,人类开始在城市环境方面面对一系列的严峻考验:气候变化、长距离飞行带来的空气污染、垃圾处理、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等。特别是工业化国家的许多城市,不得不应对以往工业化过程带来的河流污染、住房条件恶劣、噪音和空气污染等问题。20年来,各国都在艰难地寻找应对这些挑战的良方。“生态城”的概念由此应运而生。

人们在发展“生态城”的概念时认识到两点。其一是城市的影响力远远不止于城市本身,而是在温室气体排放和资源利用上带来地区性乃至全球性的影响。其二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经历了迅猛的城市化进程,要求人们在如何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生活品质方面寻找新的思路,进行新规划,采取新科技。

“生态城”概念不一目的相同

由于历史、地理位置、经济增长情况、经贸活动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城市虽然拥有很多共性,面临共同的问题,但发展环境各不相同。因此对理想“生态城”的概念很难有统一的描述。但总的来说,它们都遵循一些基本原则。“生态城”建设者应致力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最终使排放量达到中和状况。无论是使用能源,还是利用自然资源,他们都应坚定不移地走高水平节能发展道路,实现水资源合理使用、垃圾循环利用的目标。这些目标也同城市的传统功能相吻合。城市依然为经济活动提供推动力,是人们寻求就业机会的中心,也是文化和学术交流的核心地带,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加强社会包容度和凝聚力起到重要作用。

全球“试水”生态城实践

如今,全世界有成千上万的城市将“生态城”的概念纳入规划中来,因地制宜地改造了城市环境。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自1990年至今不断发展地区供暖系统,已减少60万吨温室气体排放量,目前还利用冰凉的海水来取代空调系统,形成地区独特的降温方式。

德国汉堡市同近千家中小型企业合作,为他们如何利用水和化工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出谋划策、提供投资。

美国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都市――纽约也通过环保方式管理当地河流系统和周围农田,实现了不用机械方式过滤城市供水。

巴西库里蒂巴市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就投资兴建综合性公交网络,包括设计使用低排放生物能源的高速巴士系统,方便市民出行。城市规划者还为市民提供了便利的支付系统,并将自行车道路和步行道路连接起来。每天,该市公交系统能运送200万人次。

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设计人员利用仿生学,模仿白蚁为蚁穴降温的方式建造大型商场。这家商铺的空调费用比同类建筑节省90%以上。

古巴巴亚莫市的当地居民只有15%能够使用机动车交通方式。该市从2004年起,就开始使用马拉货车。目前,马拉货车满足了当地40%的交通需求,显示出机动车并不是解决公共交通的唯一方式。

肯尼亚是联合国环境署总部所在地。环境署帮助当地屠户将废物转化为沼气,为商户和民众发电,减少对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河流污染。他们还同肯尼亚政府合作,努力恢复肯尼亚的水源保护地――马乌森林区的植被。这片森林每年能为肯尼亚经济带来价值15亿美元的收益。

中国山东省日照市作为联合国环境署气候中和网络的成员,实现了城区99%的建筑、乡村超过30%的房屋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日照拥有56万平方米的太阳能采集面积,每年节省电能达到3.48亿千瓦时。

挪威许多城市都在推进旨在让城市更加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各地方和地区气候方案是这项工作的重要平台。特隆海姆正在努力建设一座SmartCity(智巧之城),使能源总用量至少减少20%。

需要人们的高瞻远瞩

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认为,从这些城市的建设经历中,人们可以得到许多经验、信息和数据,将现存的城市改造得更加环保,或规划、建造新的“生态城”。这种改造过程显然需要人们高瞻远瞩,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并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困难和挑战

施泰纳指出,目前国际社会在建设“生态城”方面,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如何分享和推广创意措施、明智的城市政策和创意性市场机制。

目前建设生态城的主要挑战是什么?挪威霍达兰郡发展局局长扬・佩尔・斯戴维认为,建立市中心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寻找金融解决方案;在发展规划和项目中统合公营和私营两个方面;限制城区扩延,优化建筑密度,减少运输需求。

实现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步骤

生态城市的概念范文篇7

关键词:非建设用地;规划;理论

中图分类号:F25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乡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城乡规划设计已经成为城乡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据。在城乡的规划设计当中,渐渐的出现了一种新的设计思想,那就是“反规划”思想,其主要是将城乡的非建设用地作为规划开展的首要任务,这种思想也越来越被人接受。可见非建设用地在城乡发展中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对非建设用地的规划理论与方法进行一下细致的分析与探讨。

规划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基本概念

对于城乡的非建设用地目前尚未有一个统一认识,其在概念上主要存在这样三种差别:非建设用地,非城市的建设用地,城市的非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基本概念主要是来自于国家相关土地分类标准的规定,其中包括了农业用地与未利用土地。但是,他将一些能够发挥出生态功能的用地归类到了建设用地之中。还有相关专家则将城市的用地分类中,绿地以及城镇之外的各种绿地还有相关的其它用地与农田等统一归类为非建设用地;非城市的建设用地,其概念来自于国家城市用地以及规划建设的用地标准等相关文件。其中主要包括村镇的建设用地,在规划期内没有被用于城市建设中的用地。其强调的是在规划范围之内,除用于城市建设以外的土地;城市的非建设用地是说在城市的区域范围之内,从宏观再到微观上的一切人工或者自然的植物群、山水以及具有生态潜能的系列用地。

类型的划分

在不同的城市之中,根据不同的地质、地理、生态环境以及管理重点等条件对非建设用地的类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划分,例如在杭州有四类,深圳分七类。本文通过非建设用地的特性以及控制管理中的差异将城乡的非建设用地初步的分成两级五类。分别是根据管制的强度分成的两级:引导性与强制性。根据具有的功能分成的五类:战略储备、环境改善、资源安全、景观保护以及生态安全类。

规划相关的理论基础

规划具有的重要意义

非建设用地在规划上主要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是为了对生态较为敏感的地区以及景观资源进行保护,确保城市在生态结构上的完整性与连续性,确保区域生态的安全;第二,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有效的控制了发达城市的建成区域无序蔓延,促进了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因此,有机的将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耦合的状态,在城乡的非建设用地规划过程中,并不是将建设用地的规划完全抛弃,而是要打破传统的规划方式,在综合了城市的发展阻力与动力的基础之上,对非建设用地的范围进行明确的了解,将城乡规划从“引导建设”为主逐渐转化到“保护控制”上来,最终达到城乡规划合理发展的目的。

规划具有的理论依据

①城市的生态学理论。非建筑用地可以说是城市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开放、动态以及非均衡性等特点。

②景观生态的规划理论。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构成非建设用地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基质、廊道以及斑块,通过对景观的空间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使这些要素在空间的分布更加合理,保持物质流、能量流以及信息流的通畅。例如动物的浅析,水污染的缓解,气候的改善等等。景观生态学所强调的是格局以及生态过程的完整性与连续性。对于单元之间的生态流非常注重。这就需要对水系进行强化,维护生态要素之间的联系。

③生态服务功能的理论。非建设用地存在很多生态服务的功能,例如保护水源、保持水土、排洪蓄水、降低污染、增湿降温等等,利用非建设用地的这些功能对城市的土地利用以及空间布局进行有效的优化,是保证城市良好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

规划内容以及方法

总体的技术路线

对城乡的非建设用地进行系统合理的规划,必须要依据城乡的生态现状,并且清楚其中存在的问题。透彻分析其生态服务功能以及整个生态过程。了解各个地块之间生态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性的高低。进而得到对应的城市生态限制等级,再结合人口的规模以及生态所具有的承载力进行细致的分析,确定非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以及用地总量。建立起城市生态的安全格局,整个过程如下图:

空间布局

大多数的非建设用地都是采用自由式空间布局的方法。主要是由当地的水文条件、自然地貌以及城市建设发展的现状来决定的。有专家通过景观的过程进而确定具有明显战略意义的空间位置以及联系,建立起对控制与维护生态过程存在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格局。还有专家通过分析规划区的用地组成,提出了基于自然环境方面的城乡空间结构。制定出能够与两大用地系统相互耦合的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

规划控制的方法

城乡的非建设用地在控制措施方面还比较缺乏,仅仅是在自然保护区域以及基本的农田方面有较为完整的控制法规。因此,要借鉴与城乡建设用地中的控制指标做法,对城乡的非建设用地初步的建立起控制指标机制体系,这其中主要包括对生态保护建设的引导以及控制性指标两项。其中,控制性指标具有非常大的强制性,其主要目的是对用地的类型进行强制性的规定,保证地块中非建设用地的主体性。生态保护建设的引导通过限建的等级以及限建的要素,对于生态保护的要点、对象、空间布局以及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做出具有引导性的指标。用以保证生态结构完整性、连续性,保证生态服务功能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对非建设用地提出的配套政策

为了保证非建设用地的规划能够有效的实施,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配套政策。其主要涉及的方面有土地、财政、产业、环保以及区域的协调等。比如建立起生态的标准制度,鼓励环境友好以及资源节约型的企业进行投产。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行业以及农业观光行业。完善生态的补偿制度,强化与周边地区之间的沟通,共同建立区域的非建设用地,确保区域生态的安全。

总结:

本文首先提出了非建设用地的概念,以极其重要的意义进而对非建设用地规划设计的内容以及控制方法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合理有效的对非建设用地进行规划设计,有助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率,优化空间格局的布置,进而保证生态格局的安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博.城市禁限建区内涵与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8(04)

生态城市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现代园林;城市森林;关系;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前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但同时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了城市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园林绿地和城市森林共同担负着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重任。城市园林部门重点在城市建成区进行绿地的规划和建设,主要目的是为人们营造可游、可憩的理想生活境域。随着“生态园林”“城市森林”等概念的提出,园林绿地建设逐渐从建成区扩散到郊区,而城市森林建设也从郊区渗透到了建成区。城市园林和城市森林共同承担着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重任,它们的总体目标一致。提倡遵循自然规律、模拟自然、人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多重效益,是一种具有自然性、多样性、多效益性优势的可持续城市绿化建设理念。

1.现代园林和城市森林简介

1.1园林的定义

对于“园林”的定义,学术界一个统一的观点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称为园林。简而言之,园林就是一个人工制造出来的、模拟自然环境的休息游玩的地方。

1.2中国园林的发展

中国园林的建成和发展距今约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全体会议曾经对中国古典园林作出评价:“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园林发展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被赋予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服务的对象也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封建社会,园林只是对一些达官显贵和文人骚客开放的,并作为他们的一个平时游憩的场所。官僚人士当园林是身份的代表,当作居住的别苑,文人在园林当中尽情地舞文弄墨,纾解才情。

园林建筑也是有极大的地域文化差异的。比如,北方的园林多是黄红色彩,既显示尊贵,也是和北方的自然环境色调相一致;而在南方,园林多是一些青砖绿瓦的小桥流水建筑,透露出的是一种清新雅致的风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地吞噬着自然和生态环境,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的压力越来越大,城市的环境也愈发地恶劣起来。渐渐地,园林成为了城市居民寻找自然的唯一去处。人们觉得园林就是城市的生态系统当中的唯一一个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园林就不再只是供人游玩的场所,也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属场地,而是担负起了一个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重任。人们也逐渐了解到,城市的生态不能光靠绿化草地这样一些小的范围,还需要扩大绿化的面积,将自然森林搬进城市环境当中。所以,园林的具体职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不断地变化着。

1.3城市森林概述

1962年,美国政府提出了“城市森林”这样一个概念,后来城市森林的概念迅速扩散到全世界。人们对城市森林的研究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对于城市森林还没有一个明确权威的定义。人们对于城市森林的概念还存在着矛盾,未达成一致的想法。不过有一个一般性的说法是:城市森林是坐落在城市当中的特殊森林,其功能是给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提供生态服务,比如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比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比如改善局部的气候条件等。城市森林这一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有着迫切的愿望,同时也表明了城市环境的改善已经迫在眉睫。而植物在改善环境方面的功能是被广大学者和民众所普遍认可和推崇的。

2.现代园林和城市森林间的关系

相较与古典园林,现代园林不仅是满足现代人的需求,还兼具有大众性、开放性、生态型以及节约性的特点。关于现代园林和城市森林之间的关系,说法不一,没有一个固定的表述方法。有的说城市森林是园林的一个扩展和延伸,是将园林从城市搬进了郊区;还有些人认为园林是包含在森林的概念里的,是将大自然的环境呈一定的比例缩小后的状态;还有的人虽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个明确的阐述,但是认为城市森林和现代园林的本质是相同的,是不同形态的同一种东西。在这里,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去界定和区分,重要的是将这二者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为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提供最大的裨益。

现代园林和城市森林之间既有相同的概念,也有不同的表现形态。第一,二者开始的方式不一样。园林是在古代社会中产生和发展的,包含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而城市森林则是在不断发展着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背景之下才提出的,是包含在森林的概念当中的;其次,二者的大小和组成的部件不一样。现代园林在大小上没有严格的限制,不管是街边一隅还是建筑物的边角,或是天台屋顶,墙面的垂直绿化,都可以划分在园林的概念当中。组成园林的除了有乔木、灌木、花草等自然植被,还有人工建造的小桥流水,假山怪石。而城市森林作为是一种特殊的森林,要符合森林的基本定义,要有一定的面积,并且当中的组成要素必须是以乔木为主的绿地;再次,二者发挥的主要功能的顺序是不一样的,园林的主要作用是观赏和休憩,然后才是生态理念的要求,但是城市森林和园林则恰恰相反,城市森林的主要功能是改善生态环境,然后才是用于景观需要;最后,管理的方式不一样,园林的管理需要专人进行精心的照料,但是城市森林基本上不需要照料,而是以一个自然的状态生长和存在。

3.园林和城市森林建设案例分析

以常德市为例,常德市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在园林建设和城市森林的建设工作上先占据的一步地利的优势。常德市创建城市园林的基本路线是:用自身良好的自然环境作为基础,用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作为主题,用洞庭水乡作为特色,满足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呼求,再结合国际相关的要求,从高端出发,建造出一个高水平的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常德市的园林按照着一个“三山环抱”和“两线一湖”的总体建设框架(如下图),从市中心向城郊的方向延伸,形成一个多合一的城市园林,使得整个城市都是园林,园林和城市融为一体。城市森林的概念也和现代园林进行了一个较好的结合,不仅城市的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生态环境也朝着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

图常德市园林“三山环抱”和“两线一湖”总体建设框架示意图

4.结束语

城市园林和城市森林起着一个共同承担着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目标是和自然和谐相处,达到一个人与自然的协调均衡的关系,人工建造模拟自然环境,用最少的投入达到一个利益最优化的效果。在工业化的脚步不断加快的时候,城市渐渐将森林绿色给取代了,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开始寻求与自然的亲近,呼唤绿色,呼唤自然。人和自然本就是和谐相处的,人类的发展和活动只要符合自然的规律,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是指日可待的。

参考文献

[1]杨玉萍,周志翔,吴银莲,李景中.近自然园林-现代园林与城市林业的共同追求.生态经济[J].2010(07).

生态城市的概念范文篇9

【关键词】绿径输氧系数指状规划绿道绿带

随着近年来沙尘暴、沙漠化等现象的日益严重,人们熟悉到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城市绿地作为“城市之肺”,越来越受到城市规划的关注。对有限的绿地在生态类型、斑块群落结构、空间格局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而不再仅仅是绿地的美学效应了。

1绿地生态效应的几个概念

1.1手指状规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彼得-布莱茨的罗夫为首的一批规划师提出了大哥本哈根区域规划建议,就是闻名的手指状规划。手指状规划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一个整体城市,而是若干个不连贯的小城镇。他们紧靠快速火车铁路线,如同穿在线上的珍珠。未来的城市集中在五根伸出的手指上,而现有的城市则就是掌心。选择此种方案在生态效应方面的体现就是有可能从手指缝隙中保存楔形绿地。

若城市地处内陆,其对外交通向四面八方放射,就可能产生星状反吸引模式。若从长远来看,其夹角迟早要被填充,终于形成传统的大城市。西蒙特在《地域环境》一书中提出解决办法摘要:限制个走廊进入市中心区,使它们和环线相接,在郊区道路焦点上建立新的城市次中心。市区由居住走廊构成发展轴,以快速有轨电车和市中心联系;二次中心则由铁路和交通干线沟通,可视为地区性发展轴。

假如能够坚强立法,严格控制一开始指状规划师后的楔状绿地不被开发,那么绿化在城市中的生态效应就会起到很大功能。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边界总是在不断的扩大,预留的楔状绿地总是被不断的侵吞。

1.2输氧系数

在常年盛行风的功能下,位于各方向上的城市保护绿地对城市的输氧功能不同,可称之为输氧系数,规划实践中有两种比较明显的情况。第一种,在城市规划的范围内,位于城市输氧系数大的方位,假如绿地的产氧量大,应将强管理和适时进行植物的更新换代,以保证充足持续的氧气供给量;假如绿地的产氧量小,应通过改善植物的种植结构,增加种类和绿地面积,以增加产氧量。第二种,在城市规划的范围内,位于城市输氧系数小的方位,假如绿地的产氧量大,在保证其生长发育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疏通城市的输氧走廊;假如绿地的产氧量小,除了要改善植物的种植结构、增加种类和绿地面积外,还应着重限制在此方位上各类城市用地的建设和对绿地的侵蚀。应当把产氧量多的绿地置于输氧系数大的方位,把产氧量小的绿地置于输氧系数小的方位。

输氧系数的计算公式摘要:Si=Fi*Ui

式中摘要:Fi为i方向的风向频率(%);Ui为i方向的平均风速(m/s)Si表示来自i方向的污染程度。

1.3绿道

绿道(Greenway)是指不同宽度的绿色廊道构成的网络。根据功能,主要可分为三类摘要:生态绿道,休闲绿道和历史遗产廊道。绿道主要指自然形成,或历史本来存在,如河流、山谷构成的廊道,也包括完全人工的,如城市林荫道,运河廊道当然也包括在内。廊道连接各生境岛屿对野生生物保护具有重要的功能。生态学家提出建立景观廊道线状联系,可以将孤立的生境斑块连接起来,提供物种、群落和生态过程的连续性。

1.4绿带(GREENBERG)概念

随着人们熟悉绿带在大伦敦规划中限定城市发展轮廓的功能。绿带概念作为控制城市发展和为城市提供生态绿地的功能,被广泛的应用到大城市的规划中。比较典型的有华盛顿景观规划和政策框架。

2生态规划概念的实践

2.1波斯顿骄傲的“蓝宝石项链”

早在100多年前(1879-1895),Olmsted和Eliot就将公园、林荫道和查尔斯河谷以及沼泽、荒地联系起来,规划了至今成为波斯顿骄傲的“蓝宝石项链”。在1883年,景观设计师克里夫兰得(Cleveland)为美国明尼苏达的明尼阿波利斯做规划,当时明尼阿波利斯还是一个小镇,克里夫兰得让市长和决策者在郊区购买大面积的土地,用以建立一个公园系统。在土地还远未被开发时,就非常廉价地买到了大块土地。这一行动是为50~100年之后的城市所规划的。如今100多年过去了,城市已经扩大了几倍,但这些廉价购得的土地却成为城市中宝贵的绿地系统。这样一个绿地系统的形成,不光是要一个好的概念,同时需要城市决策者提前50-100年进行投资。在同时代,当堪萨斯和克里夫兰都还是小镇时,就用便宜的地价在其郊外购置大量土地,结合区域的河流水系规划建设并一直保护了一个绿地系统。这一当时尚在郊区的绿地系统而今已成为城市的一个有机部分了,成为居民身心再生的场所。由此可见,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需要有前瞻性,更需要突破城市规划的既定边界。需要从战略高度规划城市发展所赖以持续的生态基础设施。

2.2广州的总体规划

广州的总体规划中提出城市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根据生态优先的原则,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探究院提出了一个“巨型绿心”规划方案,以营造生态和谐的“绿色广州”。

这一规划由绿心、绿核、绿廊三部分组成。绿心即都会生态核心区,包括海珠果树保护区、小谷围生态公园、东南部生态农业保护区等面积达180平方公里的地区;绿核指地区生态调控区,包括陈家林风景名胜区、芳村花卉博览区、大夫山森林公园、莲花山风景名胜区、白云山风景名胜区、香江野生动物园等;绿廊指生态联系廊道,包括珠江及其支流沿岸绿带、组团绿化隔离带、道路绿化带等。

方案以巨型绿心为生态核心,以珠江、白云山为生态主廊道,以珠江支流、城市组团间绿化分隔带为生态次廊道(绿廊),以主要风景名胜区为地区生态调区(绿核),形成开放式生态网络结构。

广州市的概念规划也提出摘要:以山、城、田、海的自然特征为基础,构筑“区域生态环廊”、建立“三纵四横”的“生态廊道”,建构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式的生态结构体系。建设“三纵四横”生态廊道摘要: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城市无限制蔓延,提高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同时维持生态系统良好的结构,以保证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规划在广州市域形成三纵四横的七条生态主廊道,构成广州市域生态格局。另外,在“区域生态环廊”和“三纵四横”基础上,打通汇集到珠江、沙湾水道、市桥水道等密布城乡地区的河网水系形成网状的“蓝道”系统,加之城市基础设施廊道、防护林带、公园等线状和点块状的生态绿地,共同构成了多层次、多功能的复合型网络式生态廊道体系,形成了“山水中的城市,城市中的山水”的山水城一体化城乡生态格局。

3结语

通过对国内外生态绿地效应的了解,可以强化我们在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绿地规划的重视,规划师、建筑师要有前瞻性眼光。

参考文献

[1《城市绿的生态环境分析》.曾洪立.《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2月.

[2《生态园林和城市环境保护》王祥荣.《中国园林》1998年14(2)

生态城市的概念范文篇10

【关键词】低碳城市;建设路径;标准选择

1.低碳经济与低碳建筑

1.1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在2010年召开的两会上,九三学社中央向大会提交的“关于把握机遇,走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的提案”被列为1号提案,2号提案“关于推进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提案”也与低碳经济有关。与之形成呼应的是,在2011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褚君浩在此间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新举措,要有促进低碳技术、低碳经济广泛应用的政策鼓励和引导。他呼吁制定《低碳经济促进法》,构造低碳经济繁荣发展的政策和人文环境。在此背景下,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当前主要的支柱性产业,实现其产业发展的低碳化势在必行。

1.2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当前作为一种建筑理念和要求,是在低碳经济这一宏观目标的指引下,要求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维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物资、能源的使用和损耗,提高建筑物的综合能效,从而达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基于建筑行业在一个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建筑物的建造到使用和维持,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几乎可以达到社会诸多产业总排放量的近一半,比运输行业和工业生产领域所占比重都大得多。因此,低碳经济的总体目标要得以实现,必须要重视低碳建筑的发展。

2.生态城市的概念与研究现状

2.1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也被称为低碳生态城市,这个概念在我国还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和课题,但它因契合了时代的要求,必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所谓低碳生态城市,就是指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的,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存环境。

这一概念显然是一个宏观的体系,因为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特定环境,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体。我们可以对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一步加以细分,比如衍生出生态人居、生态交通、生态景观和生态布局等一系列概念。鉴于笔者的专业研究方向和研究水平,对生态城市的方方面面都作出条清缕晰的论述是不现实的。因此,下文所言的生态城市建设侧重于对城市建筑的低碳化和生态化展开探讨。

2.2生态城市研究现状

低碳城市、生态城市这一概念的提出源自国外,自然,国外的学者对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的研究比较早,在基本概念、技术标准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都出现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比如在城市景观设计领域就出现了美国的景观设计师麦克哈格所著的《Designwithnature》这样具有奠基性的作品。而在我国,对生态城市的研究方兴未艾。比如对于作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建筑、交通设施和景观建设的研究并不多,而且对于绿色建筑的理论研究和标准制定上,大多都是借鉴欧美的理论框架,亦步亦趋,尚未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体系和科学标准体系。

3.以低碳建筑促生态城市建设

3.1以房屋建筑的低碳化促生态城市建设

城市房屋建筑(包括所有的商业建筑和住宅)是城市建筑的主体部分,我们通常谈到城市建筑,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相应的,房屋建筑的的构造和维持、使用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也居于城市建筑的首位。因此,城市房屋建筑的碳排放量是否能够降低直接决定着生态城市建设的成败,城市房屋建筑实现低碳化是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

首先应该在房屋设计上强调低碳化、生态化。在设计城市建筑时,要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注意整个建筑的结构优化,以求能够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和损耗,以较小的消耗获得较高的目标,从而获得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在建筑材料和施工上下功夫,力求尽可能的节约原材料。要对于建筑构造中包括结构用材、水暖电、通讯设备器材及建筑装修用材等从材料选用和施工技术上加以改进。比如把传统的砖石结构转变为轻质墙体减轻了结构的自重,同时扩大有效利用空间。在此方面,我们应当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引进新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如索膜结构先驱和开拓者的费赖・奥托提出的的原始建筑学,这种建筑学能将结构和装饰结合起来,转换成现代建筑,就是“轻的、节能的、灵活的适应性强的”。其次,还要积极做好与发达国家工程建设标准接轨的工作,建立起符合国际规范并契合我国国情的低碳建筑技术、产品认证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与监督,保证建筑使用周期的合理性。

3.2以城市交通设施的低碳化促生态城市建设

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扩张和城市功能的演变,城市交通设施越发显得重要,其低碳水平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城市建筑低碳化水平。因此,要真正实现城市建筑的低碳化,就必须改进城市交通设施建筑的设计理念、功能定位和建筑材料,从而降低城市交通设施建筑的碳排放量,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

首先,应当确立环保低碳的人居环境理念,并以此展开对城市交通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的主体,当前不少城市在规划道路建设的时候,大多都是把拓宽道路、为机动车出行提供方便作为着眼点。这种理念显然不利于城市道路建设和使用的低碳化。我们必须改变目前以机动车为使用主体,而忽略行人和非机动车使用权利的城市交通规划理念,切实保障行人及非机动车的路权,保证人行道、自行车道等专用道路系统的优先发展地位。

其次,在建筑材料和附属设施的运用上,也要低碳优先,尽可能降低非环保的建筑材料和照明系统等对能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比如加强对城市道路最通常采用的沥青路面材料、工艺加以改进,就可以使得建筑材料节省的同时不降低路面的使用效用,而且同时降低了其对于环境的污染。对于路灯和标识牌等附属设施的建设,我们也应当尽可能选用高效节能产品,优先选用太阳能、风能、自动发光等绿色环保、低碳的新型能源或材料作为设施用品。

3.3以城市景观低碳化促生态城市建设

随着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城市景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已成为打造城市形象的一个主要手段。相应地,城市景观设计和建造也就成为城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城市景观设计和建造的低碳化对于生态城市的建设意义巨大。这就要求我们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有低碳生态设计的理念,要有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理念。我们必须摒弃一味追求排场、奢华,盲目模仿甚至攀比的景观设计和建造的误区,因为这样不但费时、费工、浪费建设资金,而且生态宜居效果不佳。

4.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城市建设不仅作为国际主流趋势和我国国情的需要,而且也是对人类自己生存环境得以保护的关键,造福子孙后代。低碳型城市建设包罗万象,各个因素之间相互联系且相互制约,应得到建设者的重点关注,通过深入探究,付诸实践,使城市建设大道蓝天、闭水、美丽且清洁的人间圣地。

【参考文献】

[1]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等.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

生态城市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低碳城市城市规划低碳城市规划

相关研究

1.低碳城市概念由来

低碳概念最初产生于经济发展领域。英国政府在2003年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日本于2007年开始致力于“低碳社会”的建设。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能源消耗和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和集中地。因此,城市应该成为低碳发展的空间载体,成为人类验证“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理论,实现低碳发展的首要区域。国际社会于2007年开始关注“低碳城市”(LowCarbonCity)的概念。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融合,既强调低碳生产又强调低碳消费;既是符合低碳理念的经济发展,也是符合低碳理念的社会发展。因此,低碳城市可定义为:城市经济以低碳经济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城市规划以低碳理念为指导的城市。

2.低碳城市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是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架构,也是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1]城市规划有着强烈的公共政策属性,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有长期的结构性作用。城市的物质环境一旦建立起来就很难改变,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产生深远影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技术革新可以减少在生产、生活与消费领域的能源消耗与CO2的排放,但是这些措施并不能改变由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所带来的交通出行及其相应的能耗与排放,一旦城市规划决定的城市空间结构得以确立,则对其引起的交通出行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将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基于低碳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研究尤为重要。

低碳城市规划探索

1.低碳城市规划相关理论

目前,有关低碳城市与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方伟坚(Fong,2007)等认为碳排放与城市形态结构存在着一定关系,提倡紧凑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2];格莱泽和卡恩(GlaeserKahn,2008)研究了碳排放量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认为对土地利用的限制和约束越严格,居民生活的碳排放量水平越低。例如高密度中心区的人均碳排放量要比低密度郊区的少[3];克劳福德和弗伦奇(Crawford,French,2008)探讨了英国空间规划与低碳目标之间的关系,认为实现低碳目标的关键是转变规划管理人员和规划师的观念,在空间规划中重视低碳城市理念和加强低碳技术的运用。[4]张泉、叶兴平和陈国伟(2010)提出低碳城市规划主要应关注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方面,并针对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关系、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理论基础以及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低碳城市深入研究的方向。[5]董琦,甄峰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中,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保障,重点从城市空间规划、交通规划和产业规划三方面阐述建设低碳城市对于城市规划政策的引导要求。[6]同济大学的潘海啸等提出了低碳城市空间规划策略,探索了区域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3个层面的低碳发展模式。在区域层面提出以区域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发展模式;在总体规划层面提倡绿色交通支撑的空间结构,实现短路径出行为目标的土地混合,使用适合人与自行车的地块尺度,以公共交通可达性确定开发强度;在详细规划层面主要以居住区规划为例,建议限定居住小区规模,避免大街区空间,来促进步行和自行车的使用。[7]

2.低碳城市规划研究

张兵先生认为“城市规划是一种服务于城市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长远目标,提供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并借助合法权威通过对城市土地使用及其变化的控制,来调整和解决城市发展复杂背景中的特定问题的职业的社会活动过程,是城市管理的一种形式”。[8]

低碳城市规划的实现主要在于低碳理念深入到传统城市规划,同时低碳城市规划应该是低碳理念和城市规划理论的融合,是通过“低碳城市规划”实现低碳城市发展。低碳城市规划主要通过控制城市空间布局以及土地使用变化及其空间发展政策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施加某些影响。

低碳城市规划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低碳城市、生态城市、低碳生态城市的关系

生态城市、低碳城市、低碳生态城市是当前各界关注的热点,三者的建设理念和核心内涵密切相关。首先,低碳城市、生态城市、低碳生态城市在核心思想上是一致的,都是关注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其次,三个概念存在着差异性,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构建城市。低碳城市是以低碳经济的理论构建城市。低碳生态城市是生态学原则和低碳经济理论的融合,也是当前城市发展的一种理想模式。

总之,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和低碳生态城市都是寻求城市和谐发展过程中的理念,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探索道路上的思想结晶。

2.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

为有效促进低碳城市建设,必须完善相关的低碳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低碳经济、低碳城市是理念,只有将其和传统城市规划体系融为一体才能体现低碳城市规划的作用,也是低碳城市历年进程中第一环节。低碳理念融入现有的法定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中,在城市各项规划内容中设置低碳目标、实现低碳目标,落实城市总体布局、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布局、居住区规划、城市公共空间及其相关工程规划建设中。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理念和传统城市规划体系融为一体是现有传统城市规划理论不断完善的体现,也是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所应具备的与时俱进的特点。

生态城市的概念范文篇12

关键词:金融集聚区;金融商务中心区(CBD);金融城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在金融集聚区的建设上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发展特征、业务形态及服务职能上各有异同,但对于金融集聚区各个发展形态的概念定位较为模糊,造成了彼此在发展规模、发展特征、功能定位等方面问题上的概念混淆,从而造成了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的诸多制约与不便。对此,本文针对国内金融产业区、金融商务中心区(CBD)及金融城等相关金融集聚区发展形态的基本概念、发展概况、发展特征、发展问题与趋势进行探讨,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一、概念辨析

(一)金融产业区与金融产业集聚区金融产业区是金融产业相对集聚发展的初级产业区,是金融产业集聚区的雏形发展形态。同时,金融产业集聚区在产业规模、功能及职能上是金融产业区的扩大与升级。

(二)金融产业集群与金融商务中心区金融产业集群是金融产业集聚区规模再扩大与产业再升级;同时,金融产业集群相对金融产业集聚区来说已经可以承担区域的金融中心职能;而金融商务中心区(CBD)作为金融产业集群的空间承载,在其产业规模及区域职能体系上可作为部级金融中心发展建设;随着发展规模及区域金融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已经发展为国家金融中心的金融商务中心区即可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及全球金融中心。

(三)金融城与金融商务中心区(CBD)金融城的发展概念是近些年在金融商务中心区(CBD)的发展基础上提出的,其产生过程是由金融产业集聚形成集聚区,进而扩大规模形成产业集群,最终成为金融中心承载区或CBD,再进行产业升级及健全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见图1)。

图1金融集聚区相关概念发展解析图

二、概况分析目前我国在金融集聚区相关发展形态的建设当中呈现出“多点开花”发展局面,从金融产业集聚区到金融城等发展形态均存在相应的发展实例,且发展规模、发展定位及业态构成等方面均有差异。从经济区位角度分析,我国三大经济发展区均逐步建设金融集聚区、金融城等发展形态的金融职能区域;从金融集聚区的职能地位角度分析,从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到北京、上海的准国际金融中心,从深圳的部级金融中心到天津、成都、重庆等地的区域金融中心,各金融中心均以各自的地理空间区域进行金融职能服务;从建设类型角度分析,对于金融集聚区相关形态的建设分为扩区改造更新及新区规划建设两种途径。多数原CBD发展形态的金融中心以扩区改造的方式融入公共服务职能,如北京CBD国际金融城(见表1)。表1国内部分城市金融集聚区发展概况比较

三、特征总结

(一)金融职能体系化发展目前我国形成以香港作为全球性金融窗口;以北京、上海、深圳作为支撑性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以天津、广州、杭州、大连等城市作为区域金融中心城市;以沈阳、西安、郑州、武汉等作为专业化金融中心性城市,逐步发展国家金融城市体系。

(二)空间地理区域化发展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为金融发展城市群,引领辐射环渤海经济区金融发展建设;以上海、杭州为金融发展城市群,引领辐射长三角经济区金融发展建设;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金融发展城市群,引领辐射珠三角经济区金融发展建设;以成都、重庆为金融发展城市群,引领辐射成渝经济区的金融发展建设;逐步形成区域化、集聚化、合作化的区域城市群空间发展格局。

(三)产业业态分工化发展以北京为依托发展,天津、沈阳、大连形成金融业分工化战略发展布局;以香港为发展中心,广州、深圳分工化发展,服务对接香港的金融中心发展;以澳门为发展核心,珠海逐步对接化发展。以成都为发展龙头,重庆逐步发展成为对接成都的区域金融中心性城市。

四、结语对金融集聚区相关发展形态的概念及特征的梳理总结有助于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编制及建设过程中对其有清楚的认知,对在金融集聚区规划及建设指导作用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袁晓霞.金融集聚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淡儒勇.金融发展理论与中国金融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治安工作年度总结范例(3篇)

    - 阅0

    治安工作年度总结范文一.坚持理论学习,促队伍政治素质提高,为完成公安工作提供政治保证我党八十年的光辉历程表明,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提高素质,这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有力武器。按照.....

    治安管理知识培训范例(12篇)

    - 阅0

    治安管理知识培训范文1篇1一、加强领导,严密部署,不断夯实普法工作基础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普法规划,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