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技术范例(12篇)

来源:网络

互联网安全技术范文篇1

【关键词】互联网通讯技术发展趋势

在世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信息化能力也在不断加深。我国已具备开展特殊互联网应用能力,这对于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互联网产业必须在其产业链横向发展中加强分工。在标准化和制度化方面进一步规范,实现互联网整体化发展。互联网通信技术使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实现无缝交流,保证了信息的开放性和及时性。同时也可以促进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的交流,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基础优势

近些年来,互联网通讯技术迅速发展,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在社会上的反响热烈,对社会的发展起重要作用。首先,互联网通讯技术实现了资源共享最大化。以往传递文件,信件需要人工传递,速度较慢,在传递途中会出现信息失真的情况。而在互联网通讯技术发展的今天,人们可通过计算机、手机等通讯设备实现文件传输,视频的共享。其运作方式成本低,传播效率高。其次,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购物方式,以往的交易流程都是在实体店完成的,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通讯技术购买到不同的商品。例如,北方人想要买南方的水果,只需要在网上下单,送门到家,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最后,互联网通讯技术设计的领域非常广,包含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军事科技水平的进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新兴通讯技术的出现

新兴通讯技术的出现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例如QQ、微博、微信等这些新兴的通讯技术使信息交流变得更加畅快。其传播方式具有时效性,科学性等特点。方便了受众了解社会,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微信作为当下使用率最高的互联网通讯工具,极大的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满足不同年龄段人们的需要,促使互联网信息技术向着大众化方向发展。新兴互联网通讯技术发展必须依据新兴媒介作为载体。手机作为新兴媒介的代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90年代的大哥大,到现在触屏智能机,它极大地促进了互联网通讯技术的进步。这就要求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加大对新兴媒体工具的研发力度,保证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

三、加强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安全性

软件设计必然存在漏洞。为了保证网络管理的正常运行,网络设计人员会在其系统设计登陆控制通道,同时也要实行相应的防护手段。第一,加强防火墙技术。该技术是最为常见的,其功能是阻挡不识别的危险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防火墙技术也要不断进行革新,适应新时期的互联网通讯技术发展的特点。第二,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安全技术。它通过密钥把人们的交流的信息进行绑定加密,使信息的安全性大大增强。数据加密技术的核心就是密钥,通过它保障网络内容安全。第三,网络隔离技术。随着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对网络安全上升到更高的档次。网络隔离技术的特点又被重点应用。

四、处理好互联网通讯技术利弊关系

互联网通讯技术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合理的使用互联网通讯技术,便于人与人,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满足人们对信息的渴求,实现信息效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要正视互联网通讯技术存在的不足,电脑病毒对互联网使用者的计算机系统造成很大的危害,导致信息泄露,危害了互联网网络环境。因此,必须做好互联网使用者的保密工作。国家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优化互联网网络环境,规范互联网网络管理和建设的行为。

五、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家间的交流不断加强,我国的互联网通讯技术也逐渐发展到国际化水平。互联网通讯技术的运用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部分。通过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信息的整合与分化。互联网通讯技术对于人们通讯,信息处理都极为重要。因此,要全方位发展互联网通讯技术,加强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促进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秀丽.浅谈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8).

[2]宋书军.关于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3(20).

[3]姜宁波.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08).

互联网安全技术范文篇2

1战术互联网特点及关键技术

战术互联网的产生及发展是基于美军在海湾战争后提出的“数字化部队”思想[2]。它利用无线通信与计算机技术,通过野战传输与高速路由交换设备将无线电台以及信息终端连接在一起,可以在一定的战场环境下为部队提供无缝隙的态势感知,最大覆盖范围可达数百公里,支持上千个用户进行交互。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提高战场通信的集团化与通信效率。战术互联网与传统战场地域网最大的区别是它可以保障部队在高速移动的情况下进行实时不间断的通信。美军建设“数字化部队”思想提出后,很多发达国家都对战术互联网开展了研究,美、英、法、德等过都先后建成了自己的战术互联网,其中的典型代表有WIN-T、MATIS,均可实现话音、数据和视频的高速传输。战术互联网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们认识到了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通信技术在信息传输方面的巨大优势。因此其协议结构和体系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互联网相关技术,很多技术也采用了民用互联通信技术。战术互联网的关键技术有:骨干网络数据交换与传输采用异步传输方式(ATM),战术电台网采用自组织组网技术,指挥所网络采用标准商用网络,网络管理主要采取分布式的管理技术[3]。典型战术互联网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2战术互联网的安全隐患

2.1传输信道与路由协议隐患

在传输信道与路由协议方面战术互联网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两个,一是战术互联网传输信道主要为无线信道。信息在通过无线电传输的过程中,很容易扰或者窃听,甚至是被人为加入经过伪装的错误信息。而且战术互联网采用了多种类型的无线电传输链路,既有微波、短波、超短波通信,还有卫星通信,任何一条链路的失、泄密都将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二是路由协议本身。路由协议本身是战术互联网的核心部分,但是由于战术互联网在设计中借鉴了很多互联网的相关知识,其路由协议和互联网路由协议有很大的相似性,对互联网路由攻击的手段都可以运用到战术互联网中。例如美军战术互联网的路由协议是基于OSPF路由协议设计的,OSPF协议主要是用于战术互联网内的自主动态路由选择,其协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以及不安全性。

2.2拓扑结构隐患

战术互联网的设计目标主要是实现战场环境下部队的运动中通信。这个设计思路就决定了战术互联网的网络拓扑结构是相对运动和变化的,通信节点也不能搭建固定的节点,而是要依托于各种车辆,升空平台或者卫星。随着任务的随时变化,节点要不断的加入网络或者从网络中删除。这就给了虚假节点加入网络的漏洞。敌方通过内部节点攻击网络将使得攻破网络的成功率大大增加。

2.3安全机制隐患

战术互联网在安全保密机制方面与普通局域网类似,主要采取层次形管理机制,采用加密、数字签名等手段,从上到下来进行安全管理与认证,统一进行身份管理与密钥的控制与分发。但是由于军事设施受攻击的概率要远远大于民用设施的概率,因此,当顶层的管理中心被摧毁或俘获时,整个战术互联网将无法进行安全管理与认证,甚至是整个战术互联网被敌方分发虚假的密钥,最终导致网内的所有情报信息被敌方获取。

3战术互联网安全防护抗毁措施

3.1管理措施

从战术互联网安全机制与拓扑结构方面的隐患可以看出,要想降低战术互联网内部节点被突破或者虚假节点接入本网的可能性,就要引入可靠的安全认证技术。战术互联网采取分级式的安全认证与管理技术,信任体制采取PKI体制,由最顶层单元生成密钥,并向下一级单元下发密钥,并对证书进行签名与认证[4]。这种体制有着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PKI体制下的顶层单元可以随时更换密钥,此时由前一密钥签发的证书将作废,旧的单元无法接入网络,有效防止了单一节点被敌方攻破后对整个战术互联网进行的监听和渗透。PKI体制在安全防护方面另一个优势是节点间的互信机制,多个PKI体系之间可以通过互相为对方签发根证书来达到互相监督与验证的作用,从而解决了顶层节点无人监督的问题,避免了一旦战术互联网指挥节点被攻破将导致整个网络被敌方控制的重大风险。

3.2监测措施

对战术互联网进行及时的监督与检测可以有效减少网络攻击对战术互联网造成的损伤。战术互联网的每个节点既是客户端又是路由器,因此,必须在每个节点上设置相应的检测系统,节点对链路,节点对节点之间实时检测,对发生的异常行为及时发现并上报。检测系统基于对平时网络行为的记忆与分析,首先对各链路流量进行实时检测,当有新的链路接入或某一链路流量异常时迅速上报异常;其次是对报文的分析检测,当发现接收到报文中发送端地址信息不符或者时间异常时,迅速告警。在战术互联网中,虽然路由协议源于因特网路由协议的移植,各节点地址的分配也与IP地址类似,但是可以对其进行特定的修改,例如后4位地址不进行随机或顺序编排,而是根据节点真实身份根据特定算法加密生成。这样每个节点收到报文时,通过报文中IP地址进行解密,就可判断出该节点的真实身份进而判断其是否为虚假节点。检测过程流程如图2所示。

3.3保护措施

战术互联网安全保护措施主要有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和信息隐藏技术。其中,目前比较常用的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主要有扩、跳频通信技术,以及MIMO技术和智能天线技术,这些抗干扰技术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有着很好的抗干扰效果,但随着这些抗干扰技术的成熟与之相对应的干扰方式也在不断进化,因此必须对这些抗干扰技术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现在美军常用的抗干扰方式主要是混合抗干扰方式,将扩频技术与跳频技术相结合,在调频方式上随机采取变时与变频,并且在使用扩频通信的同时,采取逆向思维,开发出超窄带通信,使战术互联网在无线抗干扰方面的安全防护达到最大化。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为战互网无线信道提供了安全防护,而信息隐藏技术则从另一个角度减少了信息传输阶段的安全隐患。信息隐藏技术有两种分类,一种是对传输信息的隐藏,一种是对战术互联网关键节点地址信息的隐藏。信息隐藏可以将信息隐藏在多媒体文件中,由于加解密需要采取特定的算法,会给正常通信增加额外业务量,不适合大规模通信,因此只运用在对机密信息的通信中[5]。首先,将传输的信息通过特定的加密算法转化为数字符号,其次以多媒体文件为载体,例如改变数字图像的色调或者改变音频文件的音调进行传输,在接受端再通过滤波或解码将信息从多媒体文件中分离出来,从而达到信息隐藏的目的。而关键节点地址的隐藏则是在战术互联网内指挥节点与下方节点通信时,不使用真实地址,而是通过加密手段将地址进行转换,这样当敌方从外部介入战术互联网时,无法对关键节点进行攻击。

3.4网络重组

当以上手段都失效的时候,战术互联网的重组就成为了使其维持基本功能的唯一手段[6]。当数个节点被敌方攻破或链路被敌方干扰无法正常通信时,原来的战术互联网无法再遂行基本任务,此时,该网就应该进行网络重组。重组手段包括使用备用节点,依靠卫星、飞机等升空平台中继,以及依靠下级某一节点中继等。网络重组示意图如图3所示,实线为原网络连接关系,叉表示该节点或链路失效,虚线表示重组后的网络连接关系。

4结束语

互联网安全技术范文篇3

【关键词】网络安全;现状;技术发展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就使得涉及到大量信息的网络安全问题受到了越老越多的人的重视。信息网络面临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人们关于互联网的正常使用。所以,解决互联网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高互联网技术水平,保证网络安全成为了重要的话题。这就要求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和研究互联网的安全问题,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互联网安全系统防护,从而更好保证互联网的安全。

一、网络安全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安全工具的应用缺少相应规定

由于互联网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所以会涉及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相应的,随之而出的安全工具种类也比较繁多,由于缺少相应的管理,所以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滥用的情况。在当前网络安全系统中,系统的安全软件种类也比较繁多。但是由于没有稳定的技术作为支撑,所以有的管理工具就会遭受到破坏,被一些黑客加以利用,从而进行网络系统攻击,产生网络安全隐患。例如,有的时候黑客会利用一些窃取信息的工具攻击网络系统,查货网络信息,从而更多信息供其攻击系统,对网络安全造成了比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固有的安全漏洞变得日益明显

通常,在互联网安全系统中都会存在一定的漏洞,有的是设计人员故意为之,为了能够再出现以外的时候,管理人员顺利进入系统中。但是这样的漏洞常常被黑客利用起来,许多非法入侵的人有了更多攻击系统的便利条件。有的时候破坏者会通过这些漏洞发出较多的链接,以此来增加系统的负荷,出现请求超时的情况,从而严重影响网络系统的正常使用。

(三)网络设备本身存在的安全问题

网络设备本身就会有一些安全问题,如果被有破坏意图的人加以利用,就会对网络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互联网中分为有线和无线,相比较之下,有线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因为,有一些黑客会通过监听线路来收集信息,从中得到了大量的情报。同时,因为网络再通过线路连接的时候,如果一台计算机网络受到了病毒袭击,那么就会快速影响到整个网络系统,从而使全部的网络停用,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

(四)恶意攻击所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在互联网安全隐患中,比较受重视的就是恶意攻击。因为有许多黑客为了一定的目的,会采取一定的手电,通过截取网络中节点之间的数据来盗取信息,从而造成信息失窃的安全问题。因为当前互联网使用的都是以太网,所以在两个节点中间安装一个网卡,就能够有效接收两点之间的信息。许多黑客在恶意攻击的时候都会采取这样的方式,造成的危害也是比较严重的。

二、网络安全的发展方向分析

(一)逐渐形成安全的防御技术

面对当前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网络安全技术会非常重视安全防御技术。例如,像防火墙这样的隔离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广,并且其性能也会逐渐增强,有效监测和查杀病毒攻击。同时身份认证和加密技术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更加科学的研究,从而实现防御网络安全隐患的最终目的。加强网络管理也是防御的重要步骤,可以对多台设备进行集中网管,从而有效保证网络的安全性,这也是互联网发展的一种趋势。

(二)产业链朝着生态环境转变

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使得网络安全技术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网络安全技术在逐渐朝着生态环境的方向转变。因为在网络安全技术产业链中会不断有新人进来,开发商在选择的时候也会愿意选择一些战略伙伴,例如像广告公司。随着产业链变得愈发复杂,导致计算机网络产业在不断朝着生态环境的方向转变。在生态环境中,任何一个环节都能够被取代。

(三)网络安全技术逐渐科学化

网络安全技术逐渐科学化将会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会存在于网络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等方法来提高网络安全技术的科学化,对技术进行综合考量,找到网络问题所在。

(四)网络信息的容量逐渐增加

网络信息技术会逐渐朝着承载大荣量信息的方向发展。因为使用互联网的人会越来越多,等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出现负荷问题。所以网络技术的发展应该注重提高信息的容量。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的发明与使用,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传递着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所以其安全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就要求我们应该认真分析网络安全现状,找到问题,然后加强相关技术的发展,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网络服务。

参考文献:

[1]宁向延,张顺颐.网络安全现状与技术发展[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5:49-58.

[2]杨慧.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35:9991-9993.

[3]孙小芳,李妍缘,朱劲松,时存.网络安全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J].电子制作,2014,20:135.

[4]张康林.网络安全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04:176+179.

[5]张卫清.网络安全与网络安全文化[D].南华大学,2006.

互联网安全技术范文

关键词:网络安全现状解决措施技术保障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N0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6)04-0000-00

1网络安全概述

1.1网络概念

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把各个点、面、体信息联系到一起的,从而能实现一种资源的共享,网络是人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发明,它推进科学技术和人类生活共同发展。

1.2网络安全的特点

(1)机密性。企业的重要数据必须经过系统的许可,才能提供访问或者使用。有较强的保密性。(2)完整性。互联网信息在储存和传播的过程中未经主体的允许,不能泄露的特征。(3)实际性。在符合条件的用户需要时,互联网信息能被随时使用、传输、储存等满足用户要求。(4)控制性。互联网信息的使用和传播应当具备在合法范围内被控制性,控制网络信息的访问内容。(5)真实性。互联网信息应当具体实在,禁止虚假信息。

2互联网公司的网络安全与技术

2.1互联网公司的网络安全现状

目前,互联网公司的网络安全受到多方面的威胁,最主要的是渗入和植入的威胁,基本上都属于人为行为,使用不当或者黑客行为等,这是当前威胁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一般会导致泄密或者信息丢失的后果。面对网络安全的威胁,专家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防护,其中最基本的就是网络防火墙,在互联网中,防火墙是一种将内部网和公众访问网分开的方法,其实其本质是一种隔离的技术。防火墙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数据包传送技术,包过滤技术,技术等有效的运用[1]。

2.2针对互联网公司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

(1)入侵检测技术、防御技术的应用。在入侵检测系统中,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入侵检测系统分为多种类型,一般情况下分为三大类。异常检测模型、误用检测模型和混合检测模型。在入侵检测的过程中,可以将程序分为三部分:1)信息的采集。第一步,通过置于网络系统关键点的传感器或者来采集信息,包括系统、网络日志、数据流量和用户活动的状态和行为。2)信息分析。采集到的信息被传送到停留在传感器中检测引擎,通过模式匹配,统计分析和完整性分析等技术进行分析,一旦检测到入侵,系统会有警告提示发送到管理平台[2]。3)结果处理。入侵的检测系统接收到警告提示之后,会根据预先设定的反应方法,重新对路由器和防火墙进行配置,增强安全日志,阻碍可疑的进程调用,切断恶意攻击的网络连接。

因为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和应用从而产生入侵防御系统,这是一项新的技术,是一种比较智能的主动地检测系统,一般会以互相连接的方式在网络的边界,对流动的数据进行检测和阻碍。英文缩写是:IPS。它具有在线部署的特点,可以直接嵌入到网络流量中,同时具备很强的入侵检测功能,达到对网络体系的安全保护。

(2)防火墙技术的应用。防火墙技术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隔离技术,也是控制数据访问的机构,不管在互联网公司的内网和外网之间,都发挥着安全防范的作用,将内网和外网分开,限制用户进入一个被严格控制的保护点。未来防火墙将对系统的安全、应用的安全、重要数据的安全以及用户安全综合技术,适当简化配置,方便管理,构建立体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3)病毒防御技术的应用。对系统进行多层防护,是构建病毒防御技术的关键。防护体系中应该包含扫描、隔离、清除等,同时具备系统的修复功能。在实际中加固多层的病毒防御技术能很有效的避免病毒传播事件,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保护计算机不受到病毒的攻击。病毒防御技术现在的应用情况还不是很完善,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的去发现问题,不断加强防御措施。

3互联网公司网络安全与技术保障的重要性

3.1保证互联网公司数据信息的安全

做好数据信息安全是互联网公司的首要任务与职责,在这个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的不安全因素,也日益凸显出来,病毒入侵、黑客攻击等让互联网公司的数据信息安全的到挑衅。互联网公司数据信息在不同程度上,有不同的保密级别,这些数据小则关系个人,大则关系国家安全问题,因此,做好互联网的网络安全与技术保障工作责任重大,对社会和谐文明发展,构建国家安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2有助于互联网公司的经济利益不受损

做好互联网工资安全与技术保障,能很好的保证互联网公司的经济利益不受到损害,互联网公司的发展是依靠网络信息,它充当了媒介工具,传播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在网络安全与技术的保障下,做好管理和安全防护措施,让互联网的运营情况在一个平稳的网络环境下发展,同时做好互联网公司的网络安全与保障有利于互联网公司经济利益的提高。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多,更多的信息资源在互联网上得到资源共享,这使得企业发展得以生存,因此,在实现安全技术保障的同时,能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增长。

4结语

为了确保互联网公司的平稳,顺畅发展与运行,网络安全平台是至关重要的。安全是互联网公司赖以生存的前提,只有这样互联网公司才有良性发展的前景,现阶段,我国互联网安全工作还在一个探究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将带动互联网的快速进步,这就需要互联网网络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蔚苹.网络安全技术在某企业网中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

[2]李佳.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3]张爱华.网络信息安全社会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互联网安全技术范文1篇5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影响因素防范机制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业态也应运而生。互联网金融从诞生开始,就备受社会的关注和公众的青睐,推动了该业态的快速发展[1]。新兴金融业态不断涌现,金融业信息化、综合化经营渐成趋势。互联网金融给公众和机构带来便利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风险。为了促进互联网金融长效而稳健的发展,很有必要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范机制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业态主要分为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等六大金融模式。

第一,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机构作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网络支付、预付卡、银行卡收单以及央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第三支付现已不局限于最初的互联网支付,而成为线上线下全覆盖的综合支付工具。目前,除众所周知的银联和支付宝外,还有财付通、快钱支付、易宝支付、汇付天下等。业界认为,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运营模式可分两大类:一类是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依托于自有B2C、C2C电子商务网站,提供担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另一类就是以快钱为代表的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模式。截止2015年3月,央行已发放270张第三方支付牌照。随着苹果公司的APPLEPAY与三星的SAMSUNGPAY相继落地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第三方支付体系日趋完善成熟。据艾瑞咨询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18674.5亿元,同比增长46.9%。

第二,P2P网贷。P2P网贷是指通过P2P公司搭建的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进行资金借、贷双方的匹配,是一种“个人对个人”的直接信贷模式。截止到2015年4月,我国的P2P网贷机构已发展到3054家。

第三,大数据金融。以阿里金融和京东金融为代表的大数据金融,是指依托于海量、非结构化的数据,通过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对其数据进行专业化的挖掘和分析,并与传统金融服务相结合,创新性开展相关资金融通服务的模式,此模式能扩大了客户范围,降低了企业成本。

第四,众筹是指商业、科研究、民生工程、赈灾、艺术、政治运动等项目的发起人通过利用互联网等途径,发动公众,筹集资金、能力和渠道,为机构、个人或某个项目提供资金援助的一种融资方式。

第五,信息化金融机构是指通过广泛运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运营流程、服务产品进行改造,实现经营、管理全面信息化的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如建行的“善融商务”平台。

第六,互联网金融门户是指利用互联网提供金融产品、金融服务信息汇聚、搜索、比较及金融产品销售,并为金融产品销售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平台。如融360、安贷客和大童网等。

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监管主体缺失的类型

当前,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主体仍是传统的金融监管机构,对保险、银行及证券等一些传统金融机构的监管模式,无法满足对互联网金融服务的监管需要,银监、工商、公安等部门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监督,由于管理权限不清、地域管辖权限制、多头管理、技术、人员等因素容易形成监管的“真空”。

(二)信息风险

传统的金融机构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通过构建封闭的交易渠道,对交易主体信息进行安全维护。而互联网金融企业处于开放系统中,TCP/IP协议安全性争议较大,目前的密钥管理与加密技术也不完善,互联网金融系统易受计算机病毒和网络黑客攻击,甚至是账户被盗。因此,互联网企业如通过持续高投入的办法来保障安全,便增大企业的运营成本,削弱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竞争优势。

(三)信用风险

互联网金融产品能否实现其承诺的投资收益,这是互联网金融最基本的特征。在互联网金融机构中,高收益和高风险的运行机制仍然会在其中出现普遍存在,如一旦平台倒闭或借款人违约,投资者就难以收回投入的资金。在经济低迷、制造业产能过剩、就业率不足、国内服务业开放不足等情况下容易出现信用风险。

(四)流动性风险

投资期限较长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一旦遇上短期负债到期不能按时滚动时,就会发生流动性风险,通过短期资金转化成长期资金来解决期限错配问题,是金融机构的一大功能。

(五)虚拟性风险

由于互联网具备虚拟性,使网上交易的相关信息无法有效辨别,一些不法分子也会借助互联网虚拟的特点,制造虚假的身份信息,实施套现、网络诈骗或洗钱等犯罪行为等,也可能造成资金在周转中沉淀,无法进行有效监管,大大地增加了支付的风险[2]。

(六)法律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行业目前还是无门槛、无标准、无监管的三无状态,使部分互联网金融产品在合法与非法之间的游动,往往会触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非法集资”的高压线。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相关的影响因素

(一)法律监管力度不足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态在快速发展,但法律体系对互联网金融这种新业态的关注仍然欠缺,尽管陆续出台了一些管理和监督互联网金融的法规制度,目前,有中国人民银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银监会《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文化部和商务部联合了《关于加强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国银监会颁布《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等专门的管理法规,但是尚未制定出一部综合性权威性的大法。

(二)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因素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网络技术具备成熟和先进的条件,才能营造互联网金融健康、安全且有序的发展环境。网络的系统环境在比较严密的情况下,不法犯罪分子很难随意地入侵到网站,这样就可以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好地进行保护。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能降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交易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效率,拓展交易空间,使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资金供需双方可以直接交易,简化了交易流程。目前,有三个技术趋势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一是信息的数字化,二是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三是网络通信的发展。由于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准入门槛较低,其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严重不足,信息建设硬件和管理软件都与客户的服务要求不相称,因此,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技术性风险。

四、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范机制

(一)加强市场准入及监管力度

我国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一直存在着一些灰色地带,存在针对市场准入的监管而言,主要是对互联网的金融机构资格进行认真地审查,也就是事前的监管[3]。自从互联网的金融开始兴起以后,金融行业开始纷纷地向信息化、综合化经营的方向转型,实际上,这也对传统金融行业的经营弊端进行了补充。因此,互联网金融的存在还是有必要的,不能完全否决地进行监管。相对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准入资格和信货业务,国家层面应制定规范且严格的信息审核制度,可以采取适当的行政手段进行控制,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对互联网金融机构业务进行监控,使互联网金融双方交易权益都得到有效的保障。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和新兴业态,要制定适度灵活宽松、富有针对性的监管政策,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留有余地和空间。通过鼓励创新和加强监管,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二)建立和健全互联网金融的法律体系

对于互联网金融创新和发展而言,法律的执行力度和制度法规的健全,尤其重要。只有建立和完善将法律的监管体系,认真贯彻和落实各项法律法规,才能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的互联网金融环境,使消费者合法的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使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4]。

加快互联网金融的立法进程势在必行。在通常情况下,网络系统安全问题和网络金融立法的滞后与模糊是造成法律风险的原因之一。针对目前网络金融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加快法制建设进程,尽快出台有关网上交易和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降低企业和消费者的法律风险,规范网络金融经营者和参与者的行为。互联网金融的立法首先要解决互联网金融企业准入的合法性、金融交易业务的电子证据以及电子货币、网上银行的行为规范和跨国金融交易的法律问题等。其次,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安全保密也必须有法律保障,对计算机犯罪、计算机泄密、窃取商业和金融机密等也都要有相应的法律制裁,以逐步形成有法律许可、法律保障和法律约束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环境。再次,充分运用政策手段,鼓励互联网金融企业向健康的发展方向开展业务。最后,提升整个社会的信用认识水平,建立和完善全国一体化的综合信用体系。

(三)建立互联网金融的安全防护体系

1.自主开发网络技术。金融网络系统的安全,最终是由网络技术的应用来实现的,常用的计算机技术有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和智能卡技术等,主要是通过采取安全策略、安装防火墙、安全入口、电子签名等高新网络技术来实现。从硬件设备来说,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和消费者,大部分使用国外技术的计算机、路由器等系统,且我们的信息技术较为落后;从软件管理方面来说,我国现时的加密技术、密码管理技术及电子签名技术都跟不上网络金融发展的要求,增大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安全风险。因此,要解决互联网金融的安全防范问题,唯有自主开发信息技术,提高网络安全性能。

2.建立大型金融信息库。互联网金融信息库既要保护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利益,也要维护金融客户的权益。依靠信息库技术储存、管理和分析处理数据,这是现代化金融企业管理一大特点。互联网金融信息库的设计应以客户为中心,进行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科学管理,不同银行可实行借款人信用信息共享制度,建立不良借款入的预警名单和“黑名单”制度。另外,对互联网金融客户也可利用信息库,查询众筹项目发起人,借款人等方面的信息。为此,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如工信、人民银行、银监等部门,应该采用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建立一个严谨而科学的法制信用平台,一定要将个人的信息资料,完整且真实地进行登记,使个人信息的可靠性及真实性得到保护[5]。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是信息时代的经济产物,在给公众的经济生活带来了方便、优质和细化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金融风险和网络风险。因此,我们要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和健全互联网金融的法律体系,建立互联网金融的安全防护体系,推动互联网与金融加速融合,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和发展,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经济环境。

参考文献

[1]娜米亚.浅析互联网金融风险影响因素及其防范机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5,06:84.

[2]邓青青.互联网金融风险影响因素及其防范机制研究[J].市场研究,2016,04:21-22.

[3]娜米亚.浅析互联网金融风险影响因素及其防范机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06:84.

[4]边叶,苏玉珠.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其防范机制[J].商业经济研究,2015,12:86-88.

互联网安全技术范文1篇6

[关键词]下一代互联网;IPv4;IPv6;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G3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235-01

一、以IPv4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发展现状

1.1、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同时也存在固有缺陷

人们对基于互联网的各个类型的新应用充满了渴望与期待,这从根本上源于当前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等前沿技术的高速发展。目前,以IPv4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在安全保障、服务质量、运营管理方面存在的固有缺陷已成为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人们共同的期望便是下一代互联网能够在可扩展、更安全、更强大、更可信、更便于管理以及更高质量方面改善。

1.2、互联网面临IP地址资源匮乏的问题

第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使得信息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然而伴随着互联网规模的持续膨胀以及新兴网络需求层次的不断增长,网络层协议IPv4所提供的32位地址在互联网上使用的空间明显显现不足,出现了IP地址资源匮乏的严重问题。众所周知,互联网起源于美国,IP地址在区域上存在分配不均的问题。中国目前的IP地址约5400万个,算起来大约24人才拥有1个IP地址,为了缓解IPv4地址资源匮乏的问题,虽然后来采取了无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和网络地址转换(NAT)等措施,但是这还是于事无补,仍然不能从根本上阻止IPv4地址枯竭的步伐。同时原有互联网在可扩展性、端到端的IP连接、网络安全性缺陷以及QoS(服务质量)等方面还面临着相当严重的挑战。

二、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及发展

1.1、下一代互联网解决了地址瓶颈并实现了多种业务的融合应用

在原有网络局限性日益凸显以及科技高速发展和人们应用需求增长的迫切要求的情况下,以IPv6及其相关技术为核心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应运而生。以IPv6为核心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不但能够能解决当前互联网发展所面临的地址瓶颈问题,同时也在安全与信任、服务质量保证、如何容纳无线网格、嵌入式系统、传感器网络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和补充,并且能逐步实现多种接入方式和多种接入终端、大范围移动性网络的覆盖、大规模分布式应用开展、多网络业务的融合、语音以及实时的多媒体广泛业务开展等各种业务的融合应用。

1.2、我国自主研发的下一代互联网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2008年12月3日,国家发改委和中国工程院等6部门在北京共同宣布,历经五年发展,我国自主研发的下一代互联网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已建成全球最大的下一代互联网示范网络,推动并形成了我国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群。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科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等六大核心网在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现已建成,并且北京和上海成为两个国际交换中心网络。CNGI是目前普通家庭用户上网速度的100多倍以上,全网建成22个城市59个节点,覆盖30多个城市、200多万用户,传输速度达到了每秒2.5G到10G。为了消除目前广泛使用的IPv4互联网存在黑客攻击、垃圾邮件等大量安全隐患以及解决现有互联网向下一代互联网过渡的兼容性、可管理、可扩展、可靠性和自动配置等技术难题,CERNET2开创性地提出“基于真实源地址的网络寻址体系结构”,同时,科研人员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过渡技术方案,预计2012年前可进入大规模商用阶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CERNET2首次在全国主干网大规模使用国产IPv6路由器,这对摆脱互联网领域依赖国外核心设备的被动局面、推进我国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3、IPv6协议主要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近十年来,我国为了进行下一代互联网研究持续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并且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研究活动。事实证明:以IPv6技术为核心的下一代互联网比现有网络更能加快信息技术的发展,与IPv4协议相比,IPv6协议主要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1)采用128位的IP地址空间,解决了IP地址资源匮乏的问题,并且用128位地址中的高64位表识网络前缀,低64位表识主机,使得地址层次丰富且分配合理。

(2)IPv6加入了对自动配置的支持。这是对DHCP协议的改进和扩展,使得网络(尤其是局域网)的管理更加方便和快捷。

(3)IPv6与IPv4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使用IPv6网络的用户可以实现网络层的数据加密和IP报文校验,实现IP层网络安全。

(4)采用固定的40字节报头以及类似CIDR的地址划分方式,同时取消了报头校验和字段,实现地址空间的合理分配,不仅有利于路由器进行硬件的转发处理,而且是路由表的长度减少了不少。

(5)增强了组播功能,不仅使用了更多的组播地址,而且组播域进行了划分,实现了网络带宽的有效利用,避免了广播风暴。

(6)为服务质量控制QoS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平台。

三、下一代互联网美好与广阔的发展前景、应用热点

以IPv6技术为核心的下一代互联网有着美好与广阔的发展前景,完全建设成型的下一代互联网相比现有网络将具有以下特征:

(1)更大:指目前互联网主要连接计算机系统,扩展到连接所有可以连接的电子设备。接入终端设备的种类和数量更多,网络的规模更大,应用更广泛,路由性能改善。

(2)更快:指提供更高的传输速度,特别是端到端的传输速度应该达到10Mbps(字节/秒)到100Mbps,用以支持更高性能的新一代互联网应用。

(3)更安全可信:指在以开放、简单和共享为宗旨的技术优势基础上,可进行网络对象识别、身份认证和访问授权,具有数据加密和完整性,从网络体系结构上保证网络信息的真实和可追溯,进而提供安全可信的网络服务。

(4)更及时:指改变目前互联网“尽力而为”的网络服务质量控制策略,提供可控制和有保障的网络服务质量控制,支持组播、大规模视频和实时交互等新一代互联网应用。

(5)更方便:指采用先进的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一个“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移动互联网和无线通信应用。

(6)更可管理:指克服目前互联网难以精细管理的特点,从网络体系结构上提供精细的网络管理元素和手段,实现有序的管理、有效的运营、及时的维护。

(7)更有效益:指克服目前互联网基础网络运营商“搭台”但是亏损,网络信息内容提供商“唱戏”而且盈利的不合理经济模式,创立合理、公平、和谐的多方盈利模式。

四、总结

下一代互联网的广泛性和大众化特点,必定改变人类现有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信息量也会以人们想像不到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已经全面展开,正在逐渐地取代现有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将以其高速的传输速度和充足的IP地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

互联网安全技术范文篇7

互联网金融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资源开放性,基于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特点,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对海量信息进行检索、整理和组织,进而扁平化互联网信息资源,以满足对金融信息的需求,使用户获得金融信息的方式更便捷;二是成本低、效率高,通过P2P直接交易进行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使资金供求信息在互联网中形成池”效应,资金供求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平成交易,无传统中介、无交易成本,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能够更快更好地完成风险评估,业务处理速度更快;三是发展速度快,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成长,出现了众多互联网金融新模式,如互联网支付、P2P网络借贷、网络小额贷款、众筹融资等;四是风险大,由于缺乏金融风险控制经验,我国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不健全,互联网金融违约成本较低,互联网金融的普惠特点容易诱发恶意骗贷、卷款跑路等风险问题,其传染隐蔽性、扩展性的特点,可能会波及整个金融市场,甚至引发金融风险。

二、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概况

一是互联网金融企业自身的信息安全相对于传统金融企业仍较薄弱,其中不完善的密钥管理及加密技术将会给互联网金融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带来严重影响,如2013年4月,丰达财富P2P网贷平台遭到持续攻击,网站瘫痪5分钟,2014年3月网贷之家官网遭到恶意攻击等。二是互联网金融企业自身的内部风险控制亟待提高,管理也存在较大局限性,互联网金融企业虽然可以依据大数据来分析用户的行为,监管各种交易风险,但是这些更多的是对微观层面的控制,很难从宏观上进行监控,如2013年8月的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三是用户认识度不高,用户对互联网金融借助的大数据云技术概念和技术缺乏了解,没有考虑自身的需要,完全照搬国外经验,以致资源利用率不高,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四是消费者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仍旧薄弱,如点击不明链接,遭受木马攻击,导致泄露支付账号和密码以及消费者身份信息等。

三、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风险分类

1.信息技术风险

一是计算机客户端安全风险,目前互联网金融客户端基本采用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陆的方式,缺乏传统金融行业的动态口令、U盾等辅助安全手段,一旦客户端感染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将严重威胁互联网金融账户和密码安全。二是网络通信风险,在互联网环境下,交易信息通过网络传输,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并没有在传输、存储、使用、销毁”等环节建立保护敏感信息的完整机制,互联网金融中的数据传输和传输等过程的加密算法,一旦被攻破,将造成客户的资金、账号和密码等的泄露,给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三是互联网金融业务系统及数据库存在漏洞风险,互联网平台面临网页挂马、数据篡改、DDoS攻击、病毒等信息安全风险,数据库系统存在越权使用、权限滥用等安全威胁。

2.业务管理类风险

一是应急管理风险,绝大多数互联网金融企业没有较好且完备的应急管理计划和灾备系统,业务连续性较差,一旦发生电力中断、地震等灾害,将给公司造成非常大的损失乃至导致破产。二是内控管理风险,互联网金融企业大多存在内控制度的建设不完善和执行力欠缺的问题,员工的不当操作以及内部控制的失败,可能在内部控制和信息系统存在缺陷时导致不可预期的损失。三是外包管理风险,目前大多数互联网金融企业基本采用外包的形式为企业提供业务或技术支持。如果缺乏业务外包管理制度或未明确业务外包范围,将导致不宜外包的核心业务进行外包,出现泄密风险。四是法律风险,目前有关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监管措施,这些将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四、构建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风险体系

1.建全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

一是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制定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行业标准,提高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安全准入门槛,明确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法律地位和金融监管部门以及政府监管职责和互联网金融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从而搭建起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二是构建包含一行三会、司法和税务等多部门的多层次、跨行业、跨区域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三是提升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加强信用环境建设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畅通互联网金融消费的投诉受理渠道,逐步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框架,建立消费者保护的协调合作机制。

2.建立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技术标准

建立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技术标准,增强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协调联系机制,加强信息安全风险的监测和预防工作,加快与国际上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标准和规范对接。整合资源,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数据库,以实现数据的归类整理分析和实时监控业务流程。

3.加强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系统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加之棱镜门”的出现,使我国互联网金融计算机系统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因此,必须加强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建设,在核心软硬件上去除IOE”,开发具有高度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在互联网金融的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使用国产化软硬件设备,提升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加大对信息安全技术的投入,以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为基础,建立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标准体系,应用PDCA的思想,从整个信息系统生命周期来实现互联网金融长期有效的安全保障。

4.建设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应急体系

互联网安全技术范文篇8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一、前言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网络技术的不稳定性,使传统金融的风险被放大。整体来说,互联网金融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信息安全风险、技术风险等引发的非法集资、诈骗、银行卡犯罪等网络犯罪等,这些都是互联网金融在发展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然而,这些风险当中,信息安全风险及技术风险引起的安全问题,是网络金融所特有的风险,下文主要针对此类风险进行研究。

二、互联网金融的安全风险

(一)互联网金融安全性挑战

互联网金融依存互联网而发展,这意味要特别注重互联网安全问题,但互联网天生存在不稳定性,加上计算机软件自身的缺陷,加重了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互联网金融涉及客户资金、信息账户、系统等各方面隐私因素,因此互联网金融的稳健发展离不开安全性的提升。但互联网金融发展善不够完善,安全技术配套设施善不够全面,往往很易因为黑客的攻击、同行不正当竞争行为或自身技术缺陷,给广大消费者造成严重损失。如2015年12月21日,在浙江的铜掌柜(互联网金融平台)被爆出存在严重系统漏洞的安全问题,导致平台60万客户信息大量泄露(用户姓名、手机、银行卡和密码)尽管该平台官网上宣称其平台有多重认证和加密,然而铜掌柜仍因为系统性安全缺失漏洞,导致大量用户信息遭泄露。实际上,互联网金融平台安全性不足,进而时常遭受黑客攻击。不少平台就是由于黑客攻击导致系统瘫痪、资金遭受“洗劫”而面临倒闭。

(二)互联网金融数据性挑战

互联网金融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一切金融服务,但这种服务是虚拟的,这一切的业务活动是由大数据、电子化构成的非真实世界。虽然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无须买卖双方碰面就能凭网络交易的便利服务,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也加重信任危机,我们无法确认交易双方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也不能确定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要知道目前我国的技术尚未达到能构建全面数据库的能力,也未创立信息来源分析系统;所以当前核实信息的成本远高于交易所带来的收益。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客户是小众客户,其数量虽多,但是交易金额也相对较小,如果对每个客户提供的身份信息都进行一一核对,不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也需要雇佣更多员工工作,大大增加了互联网金融构建平台的成本。另外,由于互联网金融交易即刻性,互联网金融本就打着便捷服务的旗帜吸引大量客户如果要核实,就会造成交易停滞,从而会损失一部分客户。此外,我们所获得的信息都是一些历史记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客户资信状况,但却不能预测未来,因为未来总会被一些不确定因素而导致改变,这也表明互联网金融提供数据的非可靠性。

(三)互网金融技术性挑战

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尚不完善,但互联网金融发展是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金融软硬件系统等建设,故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信用体系建设的完善程度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在我国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仍然存在加密技术不完善、因特网互联协议安全性较差等缺陷,再加上网络通信系统特有的开放性,导致互联网金融极易遭受计算机病毒和电脑黑客攻击,使得互联网金融在交易过程中容易遭受技术性风险。大多数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软件和硬件系统是从国外引入,目前还很缺乏具有自主创新的相关系统,从国外引用的系统容易面临与客户终端软件兼容性不佳的问题。

三、互联网金融安全风险对策

(一)完善互联网金融技术和信用体系

完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技术和信用体系,可以大大降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风险,是互联网金融能够健康发展的基础。如何完善互联网金融技术体系建设呢?首先我们应让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增强互联网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其次,要建立庞大、共享的金融数据库。最后,应加大自主产权的软硬件技术的研究力度,确凿提升防火墙和数据加密等技术水平,提高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安全水平,加大防黑客安全强度。而在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第一,应推行网络实名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制度。第二,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机构注册登记管理,核实递交相关资料,细心分类整理。第三,要建立统一的互联网金融信用评价标准,共同分享互联网金融信用档案资源。

(二)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管理

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管理,提高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效率。通过对我国目前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分析,我国互金商业模式尚未完全建立,这是对其管理缺失造成的结果,所以我们要跟上互联网金融前进的步伐,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规则进行商业模式的建立,利用互联网特有的有事提升核心业务价值。互联网与金融具有天生的相融性,我们要利用数据提供服务的模式与互联网天生就拥有与金融相互交融的能力,开始产生各种新型的商业模式物种。其次,我国要处理好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金融业务之间交叉和冲突问题,做好之间的整合工作;不打压、不偏帮任何一方,通过金融制度改革给予双方不同发展空间,做到共同发展。

四、总结与展望

虽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风险,但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小微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一现状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有着各自不同的市场定位和细分市场,相互之间既是竞争关系也是合作的关系,二者共同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互联网安全技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互联网;应用

1计算机信息技术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形成涉及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密码技术等的多种功能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技术,其结合了网络、计算机、通信、数学、密码等多种学科。通常计算机信息技术简称为信息技术(以下统称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主要含有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在互联网中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互联网受到安全隐患的威胁。目前信息技术分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其中,硬件技术主要应用在信息设备上,辅助信息设备传播通信的功能;而软件技术则更多的是处理关于信息的知识、方法或技能,例如,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文字的整理、语言的辨别等等。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相结合,提高各种各样信息的生产、处理、整合、交换、使用。

2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中的应用

人类科研的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不断完善,逐渐被人们的认可和使用。之所以将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在一起,主要是由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所决定。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中运行,提高信息生产、处理、整合等稳定的进行,信息的传播创造良好的环境。

2.1密码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中的密码技术的应用主要在于信息技术具有其功能的特性。在互联网中实施密码技术是为保护信息的安全。互联网中信息的传输需要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为保证用户的信息不被盗取,在互联网中采用密码技术的应用,将是真正意义上做到信息的安全保障。采用密码技术的互联网不在需要采用网络拓扑结构,因为在数据传输工程播种已经达到安全程度的要求。

2.2软件防病毒的应用

互联网中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互联网中存有病毒。病毒具有扩散快、传播广,将会大面积的影响信息的应用。在一个局域网的范围中采用适合的放毒软件的应用,对局域网进行维护,有效控制病毒,避免互联网受到病毒的侵害。如果互联网受到病毒的侵害,用户使用的信息将会全部消失,给用户带来非常严重是损失。“熊猫烧香”这个实例就充分的说明病毒的危害非常巨大。“熊猫烧香”这种病毒在互联网中大规模的爆发,通过网络、硬盘、U盘等多种方式传播,凡是受到病毒感染的电脑,所有程序文件将改变成行熊猫举着三根香的模样。在一个网吧中一次性发作,使十几台计算机摧毁,直接损失几十万元。所以,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中应用,其中一方面就是防护病毒的入侵,保证信息稳定、安全的传输。

2.3防火墙的应用

防火墙是一项协助确保信息安全的设备,依照规定允许或限制数据的传输,位于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安全系统。在互联网中安装防火墙,是保证互联网安全运行。防火墙能够对所以程序进行安全检测,有效的降低风险,促使互联网有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通过信息技术使防火墙在互联网中运行,增加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安全指数,使用户在访问网站或信息存在上安全进行。

2.4漏洞扫描的应用

互联网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互联网出现漏洞,如不及时的维护,将会产生安全隐患,影响互联网的正常运行。信息技术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漏洞扫描技术的应用。不定期的进行互联网漏洞扫描,找出互联网中的漏洞,并及时的修补,保证互联网安全的同时还提升互联网运行的速度。尤其在大型网络环境中,网络出现漏洞的可能性非常大,经常进行漏洞扫描,避免网络系统无法支持运行。

3结束语

互联网技术使用非常发达的当下,保证互联网在安全状态下运行,才能够为用户提供准确的信息或数据。互联网的普及已经日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互联网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信息技术是集各种功能为一体的一项技术。将其应用于互联网中,对于保护互联网的安全非常有效,其主要因为通过信息技术将密码技术、防火墙技术、漏洞扫描技术、防毒软件的安装等安全技术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互联网安全保护系统,为互联网中信息的传输提供稳定、正常的环境,避免因为互联网出现安全问题而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巨大损失。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中应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应国良,马立新.一种对计算机发展史展开研究的策略[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07):15-16.

[2]樊莉丽,董先明.计算机芯片的发展史[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05),192.

互联网安全技术范文篇10

【关键词】信息安全发展趋势互联网【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

无论是个人、商家,还是社会组织、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均离不开互联网。从目前来看,较为常用的信息安全技术包括:防火墙技术、生物识别技术以及入侵检测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从网络系统以及管理等层面考虑,要想使互联网的信息安全得到全面提升,还有必要从多个方面加以完善。互联网的优势主要包括:其一,能够不受空间限制,实现信息的交换;其二,信息更新速度快,具备时域性特征;其三,具备互动性特征,能够满足人与信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其四,在信息交换过程中,存在诸多形式,包括文字的信息交换、图片的信息交换以及视频的信息交换等。也正因为互联网的诸多优势,使其具备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虽然我国互联网网民的数量众多,但是由于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我国互联网发展和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起来,尚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商业用途、信息价值以及信息安全等方面。我国互联网内容中,存在着一些低俗信息,这些信息充满了语言上的谩骂以及诽谤等,显然,这些低俗信息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此外,由于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的存在,在没有很好的防范措施的情况下,还可能让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及时解决信息的安全问题,在确保互联网信息安全的基础上,为互联网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互联网信息安全的三个层次

信息安全属于传统保密技术的延续及其发展,也属于互联网时代出现的一个全新概念。信息安全涵盖的内容很多,信息安全行为主体、信息防护策略以及任务目标等均属于信息安全的内容。要想更为深入地认识信息安全,需从三个层次出发。

第一个层次,被称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层次。从信息内容安全、信息系统安全以及信息网络安全等多个层面来看,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常见的信息安全事件包括信息内容伪造、泄露以及假冒等;信息系y受到病毒感染、攻击以及入侵等;信息网络中断、瘫痪等;信息基础建设被损坏等。显然,确保信息的安全性非常关键。在确保信息的安全性的基础上,才能够使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得到有效控制。

第二个层次,被称为信息安全的影响力层次。网络攻击武器和信息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而美国把网络攻击武器视作杀伤力巨大的破坏性武器。倘若一个国家或企业的信息系统出现瘫痪故障,那么带来的损失将难以估计。显然,信息安全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要想促进网络发展,需要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合理应用信息,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第三个层次,被称为信息安全的技术作用层次。近年来,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及其发展,国家的领海范围有所扩充。而航空技术的进步及发展,也让国家进行了领空的扩展。显然,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网络的支持,而网络疆域的出现,更能够体现出信息安全技术的重要性。要想使国家疆域得到有效发展,需要注重信息安全技术的作用,并逐步提高信息安全。

互联网信息安全的实现

加强互联网信息安全的防御能力。要想使互联网信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有必要加强互联网信息安全的防御能力。互联网信息防御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查找出不良信息以及信息病毒等,进而采取有效防御策略。其中,防火墙技术和入侵检测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便显得非常关键。防火墙的设置,能够使一些重要信息被窃取的几率大大降低。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不断增加,防火墙技术也不断完善。入侵检测技术主要是对未授权的网络信息或者有违法律法规的信息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将这部分不良信息排除,进而确保信息的安全性。除上述提到的两项常用技术外,生物识别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等,均能够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加强互联网信息安全的系统化管理。对于互联网来说,其系统的构成存在复杂程度高的特点,主要的子系统包括:操作系统、服务系统、数据库系统。为使系统信息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需做好每一个子系统的监控以及保护工作。通过系统数据的分析,掌握系统可能受到的损害,进而加强监控。与此同时,还有必要逐步对系统的防御功能进行强化,例如,网络安全漏洞扫描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系统的信息安全。通过这项技术,对互联网系统潜在安全隐患进行预警,并进行风险评估,进而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构建完善的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方案。对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方案加以构建,才能够使互联网信息安全得到有效实现。一方面,需加强对信息管理工作人员的教育,提高信息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使其认识到加强互联网内外部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使得不法分子传播网络病毒以及攻击网络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另一方面,对于网络秘密信息,未经授权人员不可访问,同时需利用加密处理技术,防范不法分子窃取。此外,为了使网络信息安全在整体上得到有效保障,还有必要构建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互联网信息安全的价值

互联网的良好规范发展。要想使互联网在未来具备良性的发展,有必要采取策略,确保互联网信息的安全。从信息安全的价值来看,它能够促进互联网的有序发展。比如,在经济方面,我国目前构建了覆盖全国的公用电信网以及广播电视网等,且互联网逐步渗透到各个行业,对其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然而,由于互联网信息存在一些问题,如病毒传播问题,以及信息管理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处理方法,进一步确保信息的安全。在确保网络信息安全的基础上,互联网技术不仅能够稳定企业的经济,还能够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并进一步强化国家的安全。

使用者的权益保证。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国民经济也呈现出不断发展的状况。在这样的大背景、大趋势之下,广大人民群众对信息的依赖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例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开始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学习当中。通过互联网的应用,手机和电脑都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开拓人们的视野。但人们在“网上冲浪”过程中,势必涉及到信息的、获取,为了保护人们的信息安全,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技术,如信息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等。在信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基础上,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便能够得到有效保证。

保护电子信息的机密。除上述作用之外,信息安全还具备保护电子信息机密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呈现了快速的发展态势。电子商务关乎一些商业机密信息,以及个人财产信息等。为了使电子商务信息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有必要采取一些防范技术,如公钥加密技术,以及私钥加密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文件的加密以及解密,进而确保电子商务信息的安全性。总的来说,信息安全能保护电子信息的机密,进而使经济损失以及商业机密窃取等风险事件的发生得到有效控制。此外,VPN加密技术的应用等,也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电子信息的机密。

(作者单位分别为新疆警察学院;新疆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①孙勇、王创科:《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中的应用探索》,《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年第7期。

互联网安全技术范文篇11

关键词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7)11-0280-03

CurrentSituationandCountermeasuresofFoodSafetyInternetTraceabilitySysteminChina

SUNYuan-yuanZHANGXin-xin

(CollegeofManagement,OceanUniversityofChina,QingdaoShandong266100)

AbstractFoodsafetyinternettraceabilitysystemhasbecomeanimportantmeanoffoodsafetymanagement.ThispaperintroducedChina′sfoodsafetytraceabilitysystemmainlyfacessomeproblems,suchasthehighoperationcost,imperfectoperationmechanism,thelackofpublicityandsupportingtechnologyandsoon.Inordertofurtherdeveloptheinternettraceabilitysystemoffoodsafety,thestandardofthesystemshouldbeunified,theoperationalmechanismshouldbeimproved,thepropagandashouldbestrengthened,thepoliciesandregulationsshouldbeimproved,soastoprovidereferenceforthedevelopmentoffoodsafetyintemettraceabilitysysteminChina.

Keywordsfoodsafety;internet;traceabilitysystem;currentsituationofdevelopment;problems;countermeasures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引发了各界对食品安全的考虑。Wilson等[1]认为互联网是食品生产变革最强大的驱动力之一,通过互联网提供所有生产业务的过程,给予信息提供者完全所有权和控制权,为食品工业提供了行业标准的沟通机制。2016年农业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建立全国统一的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食品追溯体系。因此,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构建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迫在眉睫。

在此背景下,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成为一种新模式。互联网与农业生产有C结合,不断使农业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流通系统化。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运用互联网技术整合互联网数据资源,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有利于保障农产品安全[2];另一方面,在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各产业环节应用互联网技术,可实现农业生产的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精准化管理,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升级[3]。然而企业在发展和实施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中面临资源、信息、标准、能力、意识等方面的阻碍[4],尤其是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所要求的硬件和软件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超市参与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难度[5]。构建农副产品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要强化上下游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扩大追溯体系覆盖面,建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6]。刘祥[7]则以云南普洱茶追溯体系的建立为例,提出互联网追溯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全部环节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学者虽然对产品安全追溯体系的研究较多,但对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的研究较为缺乏。基于信息化管理视角,研究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对于缓解食品安全现状、保障农产品质量,改善农业传统生产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发展现状

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是在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各环节应用互联网技术,通过云计算、数据分析、感应技术等与无线网络连接融合,记录编码农业生产各环节信息,实现智能化追溯与可视化监管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模式。它利用互联网实现生产者、消费者和监管部门间信息互通和共享:生产经营者通过该体系上传数据,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商家资质和信用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投诉举报;监管部门利用该体系对生产经营活动实施远程监控,解决消费者投诉等问题。现将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现状总结如下。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及智能农业日渐成熟。随着“互联网+农业”的不断推广,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农田种植、水产养殖、农产品流通等领域的应用为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提供了基础。但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平台作为一种通信手段,不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制造者,它作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载体和渠道,收集、整理和安全存储农业生产各环节数据,不论是为追溯体系提供技术支撑,还是第三方参与、信息公开等制度创新,都与互联网存在巨大的关联。因此,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目前,我国国内食品企业良莠不齐,全国的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建设刚刚起步,食品生产、加工、储藏、流通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避免有害物质污染,因而短期内在全行业实施一个被广泛接受的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标准面临巨大挑战,主要体现在各地互联网追溯体系建立标准不统一、跨区域追溯难度大、缺乏稳定的数据库信息等。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国家农产品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将于2017年上线,会选择部分基础条件好的省份开展区域试运行,完善不足之处,不断探索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推广模式,扩大实施范围。在实践中,政府部门、农业企业、电商平台、信息技术提供商等已开始围绕追溯体系建设在不同层面进行探索和尝试,如制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通则》《食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和《食品追溯信息编码与标识规范》等标准,推行农业生产企业上传经营档案电子台账、产地准出和销地准入等制度,为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存在的问题

2.1运行成本较高

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建立和应用该体系不但需要投入相关技术、平台建设和推广成本,还要投入相关研发、培训、管理等人力资源成本,较高的成本投入使可追溯系统的建立和使用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加之我国农业劳动者文化水平不高,素质相对偏低,缺乏技术应用型人才,吸收、运用新技术的能力较弱,且新技术的投入使用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成本,降低了农业生产者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使新技术得不到支持与推广。另一方面,对于大部分传统农业生产者和利润不高的食品企业,较多都是风险规避型,在风险与收益未知的情况下让他们投入较高成本使用该体系,显然缺乏建设动力,增加了推广难度。

2.2运行机制不健全

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使监管部门通过后台全面掌握商品经营情况,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利用该体系快速定位销售问题食品所有商家,准确掌握相关数量的问题食品流向,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监管部门通过后台不定期对终端用户排查食品安全隐患,指导经营者规范生产并正确处理问题食品等。

但由于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建设涉及生产链所有节点,存在制度标准不健全、统筹规划滞后、推进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例如,在生产到流通环节,部分生产经营者记录产品追溯信息不及时或不规范,从而影响了下一环节互联网可追溯信息的传递与记录,监管部门对此协调滞后;在流通到消费环节,产品储藏与运输等部门构建的可追溯系统缺乏统一运行机制的引导,影响了信息传递与共享。因此,对于监管者来说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缺乏统一规划,造成可追溯信息内容不规范、信息传递有效接不足、系统软件不兼容等问题,导致各部门之间难以有效协调。

2.3缺乏相关配套技术

目前,互联网作为一种平台,网络技术与追踪技术、条码识别技术、信息反馈技术等的有效融合需要相关配套技术。首先,依托互联网进行监管是该体系有效实施的关键,网络稳定成为难以控制的因素,也会影响生产加工企业录入信息的精准度;其次,由于现在农产品流通大多是跨地域流通,单个地方追溯平台解决不了农产品跨地域流通问题,生产链上各结点主体所在地域是否有网络覆盖,决定了这一生产链能否应用该体系,而对于来自西部偏远地区的初级农产品,缺乏相关配套技术,互联网覆盖率与稳定问题都有待加强;再次,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对硬件和软件的配置要求较高,没有相关配套技术作为支撑,其推广难度较大;最后,各个技术的有效衔接也成为该体系推广的难点之一,我国处于探索阶段,各类生产企业的追踪、信息反馈能否与网络数据库同步,相关的配套技术不容忽视。

2.4缺乏相应宣传和政策扶持

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作为一种新模式缺乏有力的宣传与推广,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不足,大部分消费者、生产者对此缺乏了解。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平台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推广应用,相关部门忽视了政策宣传与主体意识培养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对于大部分农业生产者来说,本身思想保守,多数时间耗费在农场种植与看护中,获取新兴技术等相关信息滞后,导致对该体系缺乏了解;加之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是在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进行推广,没有足够的宣传、解说与培训,农业生产者很难接受并应用。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农业部提出建立全国统一的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且部分城市已作为试点运行,但推广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仍缺乏相关政策扶持,使该体系的建设与推广缺乏动力和保障,成为阻碍生产经营企业实施该体系的重要因素。

3发展对策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进一步规划、充实和完善。针对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现状,结合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要真正实现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产品可召回、损害可赔偿的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推动食品安全管理的网络化、智能化监管进程,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3.1统一体系标准,完善政策法规

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涵盖产品范围较广,标准不统一,导致管理环节跨度大、难以有效监管等问题。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不同产品分类监管标准和方案,明确对各类食品经营主体的监管重点和方式,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针对不同产业链、不同产品建立统一的移动互联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准体系,如根据不同产品生产周期的差异,划分生产阶段标准,制定统一数据,采取录入指标体系、编码格式并进行验证反馈;根据不同产品流通环节的差异,制定流通通则以统一相关信息获取、传输、联网、数据库建立及管理等,保证不同主体数据与编码一致,便于互联、兼容和互动操作。

体系标准的实施还需要相关政策法规作为保障,在实现产品及其属性信息有效标识的基础上,细化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做到强制性与激励性相协调:一方面,标准体系需要有法律法规作为强制执行手段,确保不同产业链上各结点部门严格按照统一标准体系及时准确录入规范化信息,方便消费者追溯;另一方面,标准体系的推广也需要有相关扶持政策作为激励手段,给予相关政策优惠、财政补贴、资金支持以鼓励传统农业生产者、中小生产商大胆尝试,积极采用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

3.2促进技术融合,加强培训指导

互联网技术与追踪技术、条码识别技术、信息反馈技术等的有效融合缺乏相关配套技术作为保障。一方面,应当完善该体系运行的相关程序设计,制定相关配套技术以实现各结点、各技术的有效衔接;另一方面,技术的实施需要人力资源,应当着力培养技术专员,及时解决推广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同时进行问题反馈与经验交流,确保技术的有效融合与实施。

生产链各主体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加强生产链参与主体的技术培训、素质培养、责任感以及主体意识培养对建立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至关重要。对于不同生产加工企业来说,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存在差异,相关部门应当定期对其进行生产指导、技术培训,对该体系的运行机制、生产准则、追溯标准以及管理规范等进行详细解释。可选择通俗语言或可视化流程进行培训,必要时可指定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操作指导,以增强推广力度、降低运用难度。

3.3健全运行机制,制定惩罚措施

健全运行机制是实现互联网监管与追溯的基础,是推广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的有效保证。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运行机制不健全是阻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互联网基础上实现生产记录可查询、产品流向可追踪、生产过程可监管,需要健全运行机制:根据各企业不同特点,统一体系运行机制,促进部门协调发展,强化产品质量安全互联网追溯管理工作。随着该体系的不断推广应用,实现食品安全的网上自律管理与监控还需要惩罚措施来规范各主体行为。上游主体应不断地进行进货查验和检验记录管理工作,批发商、零售商应做好食品信息备案工作,如果发现问题产品,则根据危害的原因和程度,设立预警和惩罚制度,对长期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可以强制其退出市场。

3.4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主体意识

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不论是对于生产加工企业还是消费者都有待宣传推广。对于偏h地区的生产者来说,媒体网络不发达、信息不通畅等使农产品从传统农场种植到餐桌要经过繁琐的生产环节,对农产品生产信息化管理的认知度很低,需要相关部门加大新闻媒体宣传力度。例如,可以派遣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讲解,充分了解该体系的便捷、安全等优势,包括互联网追溯可以分析产品供求状况以实现产销精准对接,在流通环节则有助于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等。

对于消费者来说,相关部门可通过相关讲解(如邀请知名专家开展讲座)或组织消费者现场参观等形式,加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的认知程度;还可以在超市、公交站等场所针对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认证产品的生产流程、标识、追责方法等,制作相关宣传海报、视频,使消费者充分了解该体系认证产品的优点,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4参考文献

[1]WILSONTP,CLARKEWR.Foodsafetyandtraceabilityintheagric-ulturalsupplychain:usingtheinternettodelivertraceability[J].SupplyChainManagement:AnInternationalJournal,1998,3(3):127-133.

[2]陈红川.“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5(16):143-147.

[3]樊正斌.互联网+农产品物流追溯保障体系的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6):109-110.

[4]BosonaT,GebresenbetG.Foodtraceabilityasanintegralpartoflogist-icsmanagementinfoodandagriculturalsupplychain[J].FoodControl,2013,33(1):32-48.

[5]陈雨生,房瑞景,尹世久,等.超市参与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有序Logistic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4(12):41-49.

互联网安全技术范文篇12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安全系统控制技术

信息安全是影响到社会公共安全以及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均已认识到互联网信息安全对于国家重大利益的影响,信息安全属于互联往经济方面的最高点,同时也是促进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以及互联网发展的重要环节,现阶段信息安全已成为互联网发展的迫切要求。现对互联网信息安全的控制技术以及特点进行浅述,并浅析加密技术在保障互联网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一、互联网信息安全的控制技术以及特点

1.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在外部网络以及保护网络之间采用网络综合技术设置一道屏障,从而对外部网络以及受保护网络进行分隔,以防止具有破坏可能性以及无法预测的危险因素侵入系统。

1.2生物识别技术

生物识别的控制技术具有可复制性这一特点,该技术的安全等级与传统的身份验证机相比,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骨架、掌纹、视网膜、面孔、声音以及指纹等均是人体生物特征,其中指纹以其稳定性、唯一性与再生性等特点成为最受关注的特征[1]。此外,签名识别以及视网膜识别的技术研究近年来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3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这一种可及时发现并向系统报告未授权情况或是异常现象的技术是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安全而设计、配置的,该控制技术用于检测网络中不安全因素。

1.4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是采用密码算法转换明文数据为具有辨别难度的密文数据,采取不同的密钥可通过相同的加密算法转换出多种密文。

1.5网络安全漏洞扫描技术

由于漏洞检测以及安全风险评估的技术可预知主体可能会受到的攻击,并对该行为与后果进行具体指证,因此网络安全行业特别重视该技术。在维护信息安全中应用该技术不仅可对系统资源识别检测,还可分析资源受攻击的可能性,掌握系统支撑体的脆弱性,以评估现存的安全风险。

1.6安全审计技术

安全审计的控制技术通常是采用某种或是多种被称为扫描器的安全检测工具,采取漏洞预先扫描的措施,以检查计算机系统中是否存在安全漏洞,通过检查报告掌握系统薄弱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二、加密技术在保障互联网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2.1电子商务方面

为了保障消费者在互联网中进行不同的商务活动,免于担忧自身的银行卡账号被盗用,现阶段各消费者已逐渐开始应用RSA加密技术以提高其银行卡交易的安全。NETSCAPE公司针对此现象提供了称为SSL(安全插座层)的加密技术,该技术以RSA与保密密钥在互联网中的应用作为基础。SSL技术同时应用对称与非对称的加密手段,客户在与电子商务服务器沟通过程中,有一个会话密钥(SK)在客户方生成,接着客户方通过服务器端提供的公钥对会话进行加密,然后再传至服务器端,待双方均知道SK后,则采用SK加密和解密传输数据[2]。此外,服务端在给客户发送公钥时均需要首先向相关的发证机关进行申请,获取认证。

2.2虚拟专用网络(VPN)方面

数据在离开了发送者的局域网时,应首先通过用户端与互联网连接的路由器进行加密,以加密形式在互联网中传送数据,在数据到达目的LAN处的路由器时,由路由器解密数据,而目的LAN处的用户便可获取真实信息。

三、网络信息安全的实现对策

3.1系统安全对策

修补服务系统、操作系统以及数据库中的漏洞并进行安全加固,针对重点业务的服务器构建严格的审核制度,以保证重点业务的安全性[3]。尽量解决因不同漏洞所引起的安全问题,杜绝各类安全隐患,例如病毒、系统缺陷、非法访问以及黑客入侵等。

3.2安全管理对策

根据企业对信息安全的要求,不断完善各方面管理机制,例如人才管理、安全服务、应急响应、资产管理、人员管理、站点维护管理等等,同时结合管理技术,为企业建立一套较为健全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3.3纵深防御对策

在计算机安全系统中,其防火墙就等同于网络系统在入口处的保安,根据用户所设定的条件判断各类数据表能否进入系统,将具有攻击性的恶意数据包抵挡在门外。入侵检测系统可对网络或是关键的主机进行监控,其效果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摄像机,对各项入侵行为进行监控,特别是具有潜在攻击特点的行为,严重时可联合防火墙,将入侵行为及时阻断。大部分黑客在试探攻击时,均是采取一些已知的攻击手段进行试探。而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实施监测功能,可发现黑客的攻击企图,即入侵检测系统发现并相应黑客攻击系统的时间小于黑客攻破系统的时间,通过入侵检测系统可对网络外部或是内部的攻击行为快速定位,并检测内部流量的异常现象,对于保障网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华颜涛.互联网计算机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07):51-51.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流体力学重点范例(12篇)

    - 阅0

    流体力学重点范文篇1一、提示导学强调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多向交流、多维互动,同时不忽视教师的主导的作用。提示导学是教师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教师在新课伊始或前一.....

    初中数学教学理论知识范例(12篇)

    - 阅0

    初中数学教学理论知识范文1篇1关键词:活动课数学建模数学思想方法一、问题的提出初中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注重数学活动课的实施,数学活动课是数学教育必.....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