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设意义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生态环境建设意义范文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生态文明;科学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具体标准,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明确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并把新农村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起来,提出了保护自然环境,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党的十七大又将生态文明这一崭新亮点写进党的报告中,文明生态村已日益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综合创建载体。因此,无论从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是从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来说,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态道德建设尤为重要。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诉求。

生态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类的产生、繁衍与进化都是在自然界长期发展历程中逐渐完成的。第二,人类应该尊重和善待自然。劳动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手段,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和善待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进化,注重可持续发展。第三,人类应在尊重客观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马克思认为,随着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能力的进一步增强,人类在享受现代文明以及自然界的恩赐的同时,彼此的矛盾和不协调因素会逐渐显现。人只有遵循客观生态规律,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凭借人类的聪明才智来逐步消除这些矛盾。第四,应坚持制度、科技进步与人道主义相统一的原则以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马克思认为,从表象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与自然出现异化现象,但从本质来看,这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异化的反应,要解决这个困扰全人类的难题,唯有解放人类,消除人与社会的异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核。科学发展观强调人是自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要充分尊重自然、珍爱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要充分考虑子孙后代的代际利益,把宏观利益与微观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主要利益和次要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推进人与自然系统的协调发展,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共存共荣,实现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有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是与马克思自然观一脉相承的,是社会主义生态伦理观的思想精髓。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伦理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2.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环境建设意义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观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社会关系的哲学学说。具体来讲,“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整体看法,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把人与人、自然、社会的关系作为其基本问题,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其理论归宿,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思考、概括而形成的一种理论体系,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集中展示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图景和社会性质,由此而建构起的科学生态观”。[1]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指出了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应遵守自然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下,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当前我生态文明建设要着重实现“生态化”转向,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寻求生态环境解决途径提供指导作用。

一、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生态环境面临严重的威胁与挑战。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环境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相反,呈现出了恶化加剧的态势,一次次的生态环境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近几年持续出现的浮尘、扬沙天气扩散到全国许多城市,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恶化,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现实的严峻情况表明,现阶段经济发展所采取的粗放型方式必须得到扭转。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2]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生态经济要建立的是一种可以循环利用且污染较少的发展方式。因此,必须扶持发展高新技术,减少产品消耗与污染,做到清洁生产,使产品在各个环节的发展中都能最大幅度的控制污染,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快速转型。[3]发展生态经济就要摒弃原来单一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规模的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重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二、指导管理制度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

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从政策法规上加以规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负起相应的责任,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监督力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和法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4]依据可以遵循的、具有强制效力的法律法规保障,使得国家相关部门在全社会的管理、执法过程中更加顺畅,民众在社会生活中才能对生态文明有正确的认识。要注重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生态文明知识,不断强化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在社会上营造一种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同时,在当前要加强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界定法律责任,让法律为生态文明发展护航。最严格的法律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除此之外,还应该不断完善考评体系,把经济社会发展中对环境有损的方面纳入考评,以此来强化对违反生态文明建设行为的约束和管控。

三、指导人的观念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转变人的观念,改变人作为自然的主宰者意识,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意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在观念上,要引导教育人们正确认识生态发展,树立科学的生态观,要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并举,在节约优先与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发展生态,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在发展中构建生态保护观念,不断完善生态保护制度,逐渐形成适合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式。我们要深化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认识,“人们要以科学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自然界,对自然界也不能过于索取,要用可持续发展的态度来使用自然资源,而不至于片面的强化人对自然界的摄取,使自然界满目疮痍”。[5]因此,要不断强化人与自然关系,加强生态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于生态文明的关注与热情,通过观念上的教育来引导人民在情感上认同生态文明,从而树立良好的生态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生态危机的到来,促进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指导社会环境建设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强社会环境建设。在当前,解决环境问题迫在眉睫,环境保护面临着巨大挑战。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必须保持健康的消费方式,抵制一切以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为主的扭曲的消费价值观,扭转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人类可持续发展,对资源进行无尽开采的观念。因此,必须在全社会倡导绿色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变消费观念,建立资源节约型生态社会。[6]其次,在全社会范围类要努力营造适宜的人居环境。对于人类来说,适宜的居住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条件,对于人的生活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良好的宜居环境有助于人们身心放松,能够以更好的状态去生活。近些年来,随着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被破坏,人类的居住环境也面临威胁。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离不开自然环境的支持,但如今自然环境的恶化也在吞噬着人类的社会环境。生态文明的提出与实践,能够有效缓解人类与自然界的矛盾,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关系和谐发展,从而促进社会进步。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在全社会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切实保护环境问题,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社会。

总之,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理论层面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可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解,尤其是在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中,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从现实层面来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不断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来解决实际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才能更好地破解这些难题,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董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综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6).

[2].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9.

[3]彭喜保.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4]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1).

[5]赵家祥,聂锦芳,张立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0.

[6]褚海萍.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在中国[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5.

生态环境建设意义范文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喝上干净的水、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住上舒适的房子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观念而进行的理性选择。它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克服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达到的文明程度。胡锦涛同志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生态文明建。。”人与自然是共存、共生、共荣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的危害性,愈来愈希望深刻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以及经济活动对生态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以增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

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以及和睦和谐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广义的生态文明,指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狭义的生态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的,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包含普遍意义上的绿色生态文明,更包含政治、文化和道德伦理的生态文明等。就其基本内容来说,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等。所谓生态意识文明,是指人们在对待生态问题时所表现的一种先进的价值观念形态,如所体现出的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的生态意识、生态心理和生态道德等。所谓生态行为文明,是指在先进的生态文明思想和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念指导下,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发展的各种活动及其对人们文明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引导和培育。所谓生态制度文明,是指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而形成的一种科学进步的制度形态,如为生态文明建设所制订的法律法规等。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及科学发展道路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类不仅要积极倡导进步的生态文明思想和观念,而且要推进生态文明意识在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的延伸。在经济领域,经济活动要走绿色化”、无害化道路,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要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要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并将这一发展战略具体落实到单位、家庭和个人。在社会领域,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积极倡导以生态文明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流,优化人居”生活环境,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以及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祖国的社会文明新风尚。,生态文明建。。在文化领域,要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摒弃人类自我中心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

三、迎接经济全球化的环境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市场机制支配下的生产要素及其产品和服务的全球流动与重新配置。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处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下游,因而承接着产业转移和积聚的污染风险,加剧了局部地区的环境问题。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特点是重化工业”加速发展,资源能源消费增加。先期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如英国、美国等,大都走的是一条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能源和重要金属消费增长超过经济增长,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国家提出了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探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路,重视重化工业的层次提升和节能减排的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避免一些地方盲目发展和引进重化工业项目造成高能耗和高污染。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人类要珍惜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把自己当作自然中的一员,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彻底改变那种认为自然界是一种可以任意索取和利用的对象而没有把它作为人类发展的一种基础和生命源泉的错误态度。这一新的发展思想指出,发展是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经济只是发展的手段。从目的上看,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但这种需要不仅是物质的需要,还包括各个民族的价值及社会、文化和精神的需要,以及发展不能损害当代人的生活条件和健康,更不能损害代际之间的资源能源的均衡等。这使我们彻底突破了过去那种单纯为经济增长而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将发展指数放在全局战略的视角上,思考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以及怎样在经济与道德、效率与公平、工具与目的、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当代与下代的关系上协调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之一。循环经济源于生态经济系统的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的循环、转化和传递的原理。它一改过去以消耗自然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线性经济增长方式,为把各自孤立的生产环节排放的废物,运用技术工艺措施,将其转化为再生资源和再生产品的资源――生产――消费――资源(再生)”的反馈式循环经济模式。尤其是,它强调循环经济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它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应置身于该系统之外,而要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如将退牧还草”、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生态系统建设,作为维持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循环经济的生产观是,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资源并循环使用,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良性循环来创造社会财富。循环经济要求我们要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和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起循环生产和消费并重的观念。同时,它还要求通过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特别是,它视自然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需要维护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要求人类的实践活动要在资源承载能力内良性循环,使生态系统平衡发展。

当前,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呵护地球家园、迎接经济全球化的环境挑战,应高度重视从发展循环经济入手。生产方式要向原料和能源低投入、产品高产出、环境低污染转变,使原材料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以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并力争做到废物最小化、资源无害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首先,要大力加强经济杠杆作用。要在主要产业之间组成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经济链,如规定家电等制造企业要将用户废弃的冰箱、彩电、手机等产品回收处理,以使有关企业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日后如何再利用问题。其次,要加快立法工作。真正解决在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方面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问题。第三,要建立激励机制。加快建设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生态恢复补偿机制和环境价格体系,实行排污总量有价分配制度等。可以肯定,只要我们认真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就会逐渐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减缓生态环境的破坏速度,使我们摆脱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发展危机和生存危机,实现永续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生态环境建设意义范文

关键词:生态公民;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中图分类号:D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057-03

党在十报告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因此,增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做优秀的“生态公民”,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影响重大。

一、“生态公民”的内涵解读

“生态公民”是生态世界的主宰者,“生态公民”的提出是应时展需求,是公民身份理论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

(一)“生态公民”理论的提出

加拿大学者金里卡和诺曼曾指出,20世纪90年代政治理论的焦点是公民和公民身份。更多学者从环境保护作为切入点,探讨“生态公民”理论。英国学者多布森教授的《公民与环境》一书中提到了“后世界主义”的公民身份。多布森认为“生态公民”更像是“后世界主义公民”。它强调责任而非权利,不管是在在私人领域或是公共领域,人们都应当遵守自然界规则,讲究美德。并且“生态公民”是由陌生人组成的公民群体,因而也具有世界性。

(二)“生态公民”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生态公民”是指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及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公民。狭义的“生态公民”仅指即低碳公民。广义的“生态公民”还包括那些是参与环保行动,监督政府与企业的环保行为的公众[1],其具有四个特征:

1.“生态公民”是具有权利意识公民

每一个现代公民都人权。随着人权的范围逐步扩展,已经由政治权利,经济和文化权利发展到如今的集体权利,当今环境人权已经成为现代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人权既表现为每一个人都有获得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善物”的权利,比如洁净的饮水;还表现为任何人都有不遭危害而影响其生存和健康的“环境恶物”伤害的权利,例如被污染的水质[2]。“生态公民”享受环境权利,为其提供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2.“生态公民”是具有责任意识与生态美德的公民

“生态公民”是主动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与义务积极公民。要求“生态公民”在形式上具有三种特定的义务:一是要遵守相应的环境法规;二是要推动并监督政府对相关环境法规制定与执行;三是自觉主动地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公民”不但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还要具有良好美德。在创建生态文明的过程中,现代公民既要具备传统的“消极美德”(如守法),还需具备公民理论所倡导的现代“积极美德”(如节俭)。公民如何约束自己的不当行为,则取决于公民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低。因此,对于环境保护来说,公民在私人领域表现出来的各种美德(如理性消费)都是至关重要的。

3.“生态公民”是具有全球意识的公民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治理环境污染单靠一个国家是解决不了的,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笔者认为,环境污染没有国界,致力于环境保护与环境工作的“生态公民”同样没有国界,他们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保护的各种活动,强调各国公民之间要相互关心、平等团结,凸显世界公民身份的一致性。

4.“生态公民”是具有生态意识的公民

美国生态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于《沙乡年鉴》一书中谈道:“没有生态意识,私利以外的义务就是一句空话。”[3]他强调,生态意识为私利以外的生态责任,倡导人对自然的保护义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危机不断地显现和暴露,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公民“生态意识”的重要性。现代生态意识凸显“整体思维”与“尊重自然”两个基本特征。“整体思维”是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思考环境问题,强调单纯地依靠技术手段或政治与经济制度是解决不好环境问题的,还要有公民尊重自然的思想意识作指导。

二、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内涵分析

马克思强调环境由人来改造,能改造自然的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是一致的。“生态公民”的养成离不开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与教育过程,加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有利于公民最终能够自下而上地贯彻和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各项生态文明价值。

(一)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内涵

1.公民意识的内涵

公民意识影响着公民是否能够承担公民身份角色,公民意识的有无是公民个体能否真正实现社会化的标志之一。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查特尔・墨菲在《政治的回归》一书中说到:“公民的私人自由与公共利益之间是不可分离的,这两种身份是存在于一个永远也不会被调解的永恒张力之中。”

由此看出,一个人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而这些角色并非是断然分开,毫无联系的。因此,公民要有“公民身份观念”,即对自身的社会角色有个清晰的认识,这是公民意识形成的基础。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所处地位的一种自我认识。其核心内容为公民享受权利与自觉履行的义务,认识到自己在国家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并以国家主人身份将责任感、使命感与权利义务观念融为一体。

2.生态文明与公民意识的关系

生态意识又叫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对“生态公民”的养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提高公民素质、树立生态文明观、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根本途径,生态文明与公民意识这两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统一的。

一方面,公民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公民意识在本源上已经落实了生态文明建设。孟子说过:“人之性善也,如水之就下也。”意味着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如果没有了良知,善良就如同洪水般直流而下;另一方面,生态文明赋予公民意识新内涵,成为公民意识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经济发展与资源供求的矛盾,公众环保意识与国家保护环境举措的违背等问题。通过对公民的生态意识教育,促进全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以提升整体素质,对建设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谓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是指人类关于自然(包括天然自然与改造自然)和环境保护的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及心理向导的总称。指人类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把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看作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符合生态发展的行为就做,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坚决禁止。

(二)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特征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实质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用道德观念去引导人们爱护自然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使人类社会可永续持久地发展下去。其特征主要表现以上几点:

1.核心理念为和谐发展

传统人类意识认为人类可向自然无条件无限制地榨取利益。而生态文明意识则倡导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思想[5],强调人类与自然平等地位,应当协调发展。因此,人在改造与利用自然同时要节制,让其活动限制在某一历史时期内可容忍的状态之下,从而达到自然资源再生利用,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

2.倡导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生态意识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要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就是否定人类社会单靠GDP(国民生产总值)这单一的经济指标来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而是确立用“增强社会总产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三项指标作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准的全面发展观念[6];可持续发展,就是保证人类的代际平等,人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生存资源作为代价换得本代人的荣华富贵。“人类的明天同今天同等重要。”所以人类在本代的利用资源适度,使将来人类可以拥有足够的资源,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存发展。

3.具有多学科综合的结构体系

生态文明意识是多种学科综合起来的整合意识。从所涉及的学科来看,其包含生态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等内容。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整体,需要对引起环境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思考,要突显生态文明意识的综合性,以找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

(三)公民生态意识的主要内容

公民生态意识作为意识的“子范畴”概念,是公民对环境的根本看法与观点。具体来说,就是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开发与保护,生产与生活,资源与环境关系时,应具备的生态观点与常识[7]。其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科学意识,生态价值意识,生态责任意识与生态道德意识。

1.生态科学意识

生态科学意识要求人们用生态科学的眼光去对待自然,并指导实践。它是生态科学知识的升华与积淀,是生态意识的科学基础。20世纪中叶,生态科学逐渐地成熟发展起来,并开始渗透到整个科技的各个领域,这种渗透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一是传统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如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的研究开始面向环境问题,形成了如环境物理学等边缘学科;二是新兴的高科技的作用开辟了生态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如,生物遗传学正酝酿着一场农业新的革命;三是以生态科学为主的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相交叉而产生了边缘学科(如环境经济学),成为了联结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的纽带。

2.生态价值意识

又叫生态价值观念,是人们在其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环境的价值标准与价值取向。生态价值观是生态文明意识形成的灵魂与核心。在长期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有关生态环境意义,好恶,美丑,善恶等看法及观点。

尊重自然是生态价值观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从本体论讲,一方面,人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人是离不开自然而存在。是“站在牢固稳定的地球上吸入并呼出自然力的,现实的,有形体的人。”另一方面,人的生存方式是实践。离开自然,人就无法完成和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能量、动力、信息的交换。从能动性讲,坚持“主体性原则”是生态价值观念的重要内容。人是自然中“最精致的产品”,人类在利用自然活动的同时,将自己从中提升出来,又能动地改造自然。从而使自然的巨大价值充分的发掘和显现。

3.生态责任意识

生态能否得以保护,关键看公民是否具备“生态忧患意识”与“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

“生态忧患意识”是生态责任意识的基础部分,它产生于对生态环境现状的认识。以20世纪60年代爆发的“世界公害事件”开始以来,人类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日趋出现的危机,这些不仅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生活,还严重地阻碍了社会发展的脚步,对其进步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力;需要广大公民负有生态公共利益的保护责任,既包括约束自身行为不去破坏生态环境,也表现为积极参与促进生态文明公众活动。

4.生态道德意识

在英国学者多布森《公民与环境》一书中提出到“生态足印”(ecologicalfootprint)这一概念,强调每一个体都有权拥有足够的,与他人同行的生存空间。但事实上,人们留下的生态足印有差别,这必然决定了一个公民必然负有道德义务。

生态道德的基本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尊重自然,;二是珍惜自然资源;三是珍惜善待生命;四是要节约,理性消费。

理性消费意识是生态道德意识的重要表现。高消费行为看似没危害,但这种行为累积到最后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25年新兴经济体城市中,年收入超过20,000美元的家庭将达到全球600强发达国家城市同等收入水平家庭数量的1.1倍。高收入推动了人们对选择性(如游泳池)而非需求性(饮水)的消费大大提升[8]。这使得生态的承载力大大负荷,加剧了环境的恶化程度。因此,我们要迫切地需要加强公民的消费意识教育,主张不铺张浪费,崇尚俭朴,注重环保的理性消费意识。

三、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重要意义

加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有利于培育具有环境责任感的“生态公民”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价值与指标的贯彻与执行。

1.促进公民的全面发展。使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得以提高,促进公民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多方关系协调处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提高生态公民的自身道德素养水平。生态道德主要是指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具有的道德品格与行为准则。加强公民的生态道德教育,塑造成有道德良知的“生态公民”。

3.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更高级阶段出现的表现形式,也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愿望。要想实现这一愿望,必须观念先行,发扬教育的先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起到重大意义。

4.提升现代化教育的水平。使公民认识到目前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培育公民的保护资源环境意识,促进教育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从而指导人们走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发展之路,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梦想。

参考文献:

〔1〕周国文.生态公民与一个生态世界的格局[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54-61.

〔2〕杨通进.生态公民论纲[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8-24.

〔3〕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99.

〔4〕查特尔.墨菲.政治的回归[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82.

〔5〕〔6〕王学俭,宫长瑞.生态文明与公民意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81-82,96.

生态环境建设意义范文篇5

关键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西安

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9-0001-03

前言

党的十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次以独立篇章系统地提出了今后五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的全过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突出、如此重要的地位加以阐述、强调、谋划,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揭示了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对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有着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是我们党新时期执政理念的提升,它是随着生态文明理论的诞生应运而生的一个新观念。它是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迫切需要,为提升发展质量提供了新的战略指导,是我们党深刻把握可持续发展时代潮流和当今世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新趋向,作出的战略抉择,是对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回应,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提升。它的核心是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来达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样一种目标。

当前,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生态文明为发展导向,切实负起时代和历史的责任,把祖国、把西安建设的更加美丽、更富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充分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标志。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要遵循的基本行为准测以及所达到的文明程度。不论广义还是狭义角度,生态文明都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健康管理的消费方式以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发展道路的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统一,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发展要服从生态规律,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认为,只有人是主体,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的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需对其他的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它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以“利润最大化”为发展动力,推崇物质享受主义,最终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肆意开发。新形势下,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需要

中国近代的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传统老路。虽然我们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工业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为此也付出了惨重的环境代价。污染造成的水危机步步紧逼,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地荒漠化迅速蔓延,大气污染造成的气候异常现象频频登场,近年来,秋冬季我国一些发达城市出现较为频繁的灰霾天气对大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作为引发灰霾天气的元凶,一个原来有些生僻的未有名词PM2.5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它体积很小,直径达不到头发丝的1/20,但是却事关重大,因为它影响着人体健康……尤其是在西方工业化已经给全球带来巨大环境压力的背景下,中国工业化进程对生存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加凸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在深刻反思工业文明迅速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发展难以为继的惨痛教训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工业文明,形成的一种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等整体运行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的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生态文明的实践将缓和目前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突出矛盾,帮助我们走出困境,实现工业化与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生态文明是中国唯一的出路,是中国工业化的“救赎”之道。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证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国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然要求促进微观经济领域的绿色化,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绿色企业和绿色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要求促进宏观经济领域的绿色化,通过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逐步降低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的传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绿色经济的比重。同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将更有力地促进生活和消费领域的绿色化,通过积极倡导绿色生活观念,推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国民经济进入高速发展轨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城乡居民生活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历史性的跨越。但与此同时,我们国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面临的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等重大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从区域性、局部性向全国性、整体性演变,正成为制约发展的中心问题和主要障碍。

近年来发生的血铅事件、重金属污染事件、四川什邡和江苏启东都发生了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等警示我们: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方式、即牺牲环境求发展之间的矛盾。如果不能正视这一重大国情,在认识和行动上反应迟缓,那么环境问题就会演变成环境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社会发展的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在满足对食物、水和住房等基本需求之后,关于安全环境的需求必然上升。生态环境既事关基本需求,又关系安全、发展、环境等高层次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发展,但是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尤其是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以及由此导致的自然灾害的发生。全社会深切地感受到资源枯竭、能源危机、水土流失、食品安全和水气声渣污染的环境恶化之痛。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载体是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质量与人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当前环境污染已成为公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优良的、宜居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城乡居民的普遍追求,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的理念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愿。

环境容量就是发展空间、资源禀赋决定发展路径。我国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的客观限制,决定了建设小康社会,如果不十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坚持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经济建设的成就就会大打折扣,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就难以真正提高。我们党只有顺应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的新期待,着力解决水、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人民身体健康、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才能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真正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构成建设小康社会的追求理念。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经济增长、和谐稳定、民生改善的汇聚点。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就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更不可能有高度的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深刻的生存危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必然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精神追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地包含着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

二、生态文明建设在西安的实践探索

近几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来抓,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坚持塑造城市特色,突现城市价值,城乡环境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体制机制,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坚持以人为本,大力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坚持发扬民主和推进依法治市,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形成了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市进一步改革开放,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人民满意城市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五年来,最大的成就是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最大的亮点是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最显著的变化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市上下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举措,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优化

近年来,全市上下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推进“创模六大工程”,使大气环境和水环境得到看明显改善。

1.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速转变发展方式。近年来,西安市关闭、拆除造纸企业45家,淘汰落后产能71.85吨/年;关闭小火电机组14台,总装机容量32.3万千瓦;拆除落后水泥生产线30条,淘汰落后产能259.3万吨;淘汰落后印染产能3450万米;关闭小型轧钢企业17家,淘汰落后产能9万吨;关闭焦化产能20万吨/年;关闭128家电镀企业并引导20家企业入驻户县表面精饰工业园,实行集中监管,有利推进了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2.以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快环境治理步伐。全市新建污水处理厂12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94.65吨/日,较“十五”末增长了4.5倍,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94%,较“十五”末提高51个百分点。新建污水管网737.72公里,污水管网总长度达到1054.83公里。完成了1827家餐饮企业废水整治。116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18所大学的污水处理站和再生水回用工程建设,累计拆改城区4蒸吨以下燃煤锅炉近6000台,90%的火电发电机组建成了烟气脱硫装置,64.29%的集中供热锅炉完成了工程脱硫。

3.实施“引大济河湖”、“引岱济荆”、“引沣进城”等工程。将秦岭北履大峪水库、岱峪水库、沣河地表水引入西安城区,解决了生态用水问题。全市共造成各类水面4.5万亩,再现了“山水之城”的面貌。

4.以生态建设为推力,全面改善生态环境面貌。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绿满西安、花映古城,3年植绿大行动”。经过市、区两级共同努力,城区共栽植大规格乔木10.13万株、8公分以上乔木136万株、花灌木471.7万株、灌木22465万株,新增绿地面积1666万平方米。全市公园达到63个,街头小绿地广场334个,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1144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43%,绿地率为31.9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5平方米,古城逐步彰显出绿色韵味。

5.以保障世园为目标,着力改善环境质量。自2008年以来全市环境空气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连续4年稳定在300天以上。西安市城区降尘量下降26.5%,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年均值分别下降4.5%和18.2%,渭河干流综合污染指数下降60.4%。入渭主要支流水质明显好转,其中污染严重的新河、太平河和皂河化学需氧量年均浓度值分别下降了92%、78%和71%。渭河干流出境水质持续好转,化学需氧量年均浓度值下降54%。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连年为100%。通过持续开展噪声污染治理行动,全市交通噪声年均值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均达到了国家标准。2010年西安市荣获陕西省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称号。

6.以生态治理为突破,积极完善世园会基础设施建设。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地——西安浐灞生态区,昔日曾经污水横流、杂草丛生,是西安市有名的“垃圾场”。为有效提升区域整体环境品质和形象,浐灞生态区以完善城市生态功能、提升示范价值为目标,按照“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建设”的总体思路,从治理环境入手,成为中西部率先开展国家生态区建设工作的地区之一。6年投资超过220亿元,浐灞生态区通过走生态环境效益化治理之路,实施污水资源化战略,以往沙坑变成了湿地,用建筑垃圾修建起河堤,形成“大水大绿,大疏大密、大开大合”的绿地景观体系,累计形成水域湿地1.5万余亩,湿地覆盖率达13.2%,完成林地及绿地7000余亩,林地覆盖率达15.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5.6平方米提高到13.63平方米,区域生态用地比例达到24.6%。新建3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中水管网200余公里,区域污水日处理能力从零提升到37.5万吨,年会用中水近1000万吨。建设项目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到7.73%,天然气等情节能源使用率达到98.34%,集中供热率达到95%,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84.36%,浐灞河重现清澈,再现了灞柳含茵,芦荡惊鸿的自然盛景。

2011年7月1日,国家环境保护部授予西安浐灞生态区“国家生态区”称号,成为中西部首批部级生态区之一,也是目前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开发区。浐灞生态区完成了从生态重灾区向生态补偿区的转变,实现了开发区从片面注重产业发展向环境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的转型,其良好的景观环境和绿色形象为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基础。

(二)生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方面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打造中国西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出口加工基地,打造中国航空高技术研发中心,国际航空产品制造中心;中国最大的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中国首家商用卫星应用产业基地;打造中国最大的国际内陆港、建设黄河中上游地区最大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打造“都市型生态区、生态化商务城”、宜居宜创业的第三代新城;建设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建成生态优美、国际化特征突出、以低碳环保为生活方式的宜居新城;建设历史文化新区、现代商贸中心;建设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建设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建设西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西北机电产品基地、新型的商务贸易区和文化旅游绿区;建设商用汽车、电力电子、通讯产业园、国际软件园,先进制造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食品科技生产基地,另一方着力打造部级生态示范园,打造绿色农副产品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划生产、产业化经营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格局。同时着力打造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先后命名一批生态旅游示范景区。

(三)坚持人大监督、政协支持、部门联动

市人大持续开展环保世纪行等环保监督活动,市政协领导定期调研生态环保建设工作、节能减排工作和创模工作;建立完善了环保、发改、监察、工商、电力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环保、纪检、公安、司法部门联合建立了环境违法违纪案件查处、环境刑事犯罪案件移送、环境违法案件强制执行等工作机制,对生态环境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四)坚持企事业单位履责、公众参与、舆论推进

全民环保行动全面启动。设立市级环境保护政府奖项,对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通过环境宣教和舆论引导,不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的道德意识和自律意识,生态文明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绿色创建、绿色销售、绿色消费活动和环保志愿者行动蔚然成风。公众广泛参与开创了我市全社会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三、进一步开创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西安新局面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即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更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党的十报告为我们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十精神。在党的十精神指引下,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环保生产力,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坚持不懈的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贯彻到西安市全市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那么,如何实现美丽西安?党的十报告也给出了答案:就是着力推进我市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全市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是中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生态物质文明的关键。我们应当选择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在生态环境可承载范围之内发展。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力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革命。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及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那么,我们怎么实现这种转变呢?

1.制定城市发展与环境质量相协调的城市规划

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依据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明确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定位和方向,合理确定发展方式和发展规模,细化环境分类管理。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通过“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和资源的不断循环使用,来带动经济的效益型增长和发展,以消除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的危害,力求达到污染物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最终使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循环经济是一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他对资源的利用表达为“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其经济特征是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因此,在抓好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或改造一批生态工业园区和再生资源基地,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能源和废弃物的合理有效利用。

3.走低碳经济之路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虽然与循环经济的侧重点和衡量指标有所不同,但是二者具有相同的理念和价值观。低碳经济设计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它将引领我们超越建立在传统化石能源基础上的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利用、高效率和能源结构洁净化、合理化,因而是我们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一剂“良药”。低碳经济是一个“技术——制度”综合体,为加快推行,需要在工艺技术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制度改革创新两个方面同时并进,力求我市在“十二五”期间有一个新起色。

4.大力倡导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社会理念的实践基础,在一个企业或一个小范围内推行清洁生产,从原料到最终产品产出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能源。这与循环经济遵循的“3R”原则完全一致。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清洁生产注重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和统一。不仅在生产过程中要节约原材料、能源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的损害。“十一五”期间推行清洁生产的实践已经证明,实施清洁生产是企业实现由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防控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手,是工业污染防治的重要抓手、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副总理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贡献”。因此,“十二五”期间,各级环保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双超双有”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促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和工业污染物防治,为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积极贡献。

5.加快发展生态农业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种、养、加”相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实现现代化大农业内部的产业对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农村污水和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水平。

(二)加大生态建设力度,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

一是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系统,推进“八水润西安”工程。滋润古城,惠泽市民。要加大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治理力度,严格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二是构建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加快秦岭北麓生态环境建设。把占西安国土面积的57.9%,涉及五个景区,东西长约164公里的绿色屏障保护好、建设好,让秦岭常绿、八水长流。大力推进其它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抓好天然林、重要生态公益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沿渭河西安段防护林建设以及石漠化治理。建设好西安绿色生态屏障。三是构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加快实现西安城市定位,全召增强城市竞争力,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为戴体,切实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大力抓好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实施气净工程,努力实现“天更蓝”。实施清水工程,努力实现“水更清”。实施大绿工程努力实现“地更绿”。四是构建优美整洁的农村环境。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作用,建设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五是构建防控结合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与安全评估技术和标准体系,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态环境监控网络,分级建立环境监测应急中心,强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核与辐射污染等环境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切实维护生态安全。

(三)加强宣传和引导,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一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生态道德驱动着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自律性的责任心。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立体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促进全市社会公众树立生态价值意识、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二是大力推行生态文明生活方式。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理性消费,引导绿色消费,自觉减少过度消费对自然环境保护产生的污染,养成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建立低碳健康的消费模式。三是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生态区(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

(四)改革创新、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制度的核心,是把“生态优先”的原则纳入各项制度建设中。一是加强生态文明法规体系建设。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制订和全面清理和修订法律和我市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政策。采取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激励政府、企业、民众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人人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制度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各级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予以倾斜。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全面推行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制定并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加大对生态补偿的财政投入,探索转移支付、对口支援、专项补贴、生态移民、异地开发等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方式,逐步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和流域水环境保护领域实行生态补偿。三是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体系,实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目标责任制。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策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考评,通过考核评价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部署、共同推进。

四、结论

1.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西安就要从战略层面,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搞好顶层设计;

2.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即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全过程来进行谋划;

生态环境建设意义范文篇6

一、发展生态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建设生态农村,必须发展生态农业,这也是实现循环经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村面积大,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所展现的特点自然就不同,因此应充分考虑到我国农村区域特点,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水、肥利用效率,在我国农业区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二)循环经济要求遵循自然生态法则,把高新技术作为基础,以“绿色”为导向来发展经济,因而具有更好地协调经济、环境与社会各方面的作用,是一种更好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农村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农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共赢。

二、加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落后的生活方式

(一)完善村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各级政府应加大对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乡镇街道配置垃圾箱,组织环卫队,并制定责任制每个人负责的区域,不仅要维持街道的清洁,同时还要负责垃圾箱的维护。(二)完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村人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有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要建设高品质的村民活动中心,例如:翻新居民活动中心,配备现代化的健身器材;成立室、图书馆等,丰富居民的日常生活。

三、优化土地空间开发,科学规划布局

(一)新农村土地的开发利用,必须处理好“三大空间”的格局关系,即农业的生产空间、人们的生活空间、良性的生态空间。(二)优化土地空间的开发,科学规划布局,可以保证新农村农民获得舒适的生活空间,同时能够保证生态农业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四、增强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一)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我国各级政府应不断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不断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让农民平等的享有教育资源。在教育过程中,要增强对生态文明的教育,让人们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同时,增强体验教育,让学生们深入农村感受农村环境,培养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操。(二)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培养农民高尚的道德品质。在生态意识宣传中。我们可以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图书等载体,来宣传生态文明,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改变农民传统观念。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小范围内进行生态村评比活动,提高农民进行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更直接的让农民接触生态文明。

五、完善环境立法,依法治理环境,适度加大违法惩罚力度

(一)要加大立法力度。我们应进一步的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纳入到环境法中,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明确的法律规定。(二)要严格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对于农村污染环境的行为,要加大惩罚力度,不单单是勒令整治,要从经济和政策上对其进行处罚,加大其污染环境的成本。

六、创新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政绩考察方式

生态环境建设意义范文1篇7

【关键词】生态城市意义措施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升华。建设生态城市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是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要求,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内涵

生态城市建设是运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通过综合协调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改善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生态城市建设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更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立足于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生态经济理念指导和规范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机制,寻找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培育发展环境。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经济社会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区域内环境保护、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原理是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理论,基本出发点是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核心是生态经济发展,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

从生态学的意义上讲,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建设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效益观、消费观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强调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生态城市建设是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建设生态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生态城市是在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等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更高一级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模式。生态城市建设不仅需要营造健康怡人的自然环境,还要具有生态高效的经济环境;不仅要有和谐高效的社会环境,更需要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因此,建设生态城市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有利于促进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协调发展,引导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方向。

2、建设生态城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载体。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更注重人类生活的提高、注重生态文明的培育。因此,建设生态城市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新载体,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3、建设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注重经济效益,更加注重人类福利、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缓解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弥补自然资源的结构性缺陷,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把握好四个方面。

1、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1)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互促双赢,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指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资源和环境将难以支撑,环境安全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也不能脱离经济发展去谈,必须靠发展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问题。因此,既要努力克服重发展轻环保的问题,也要坚决防止一谈到环保就放慢发展、甚至不要发展的倾向,真正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并进。

(2)正确处理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循环经济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可以使资源能源得以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经济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造成资源能源的巨大浪费,也致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循环经济根据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三个原则,使得整个经济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末端处理,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弃物。建设生态城市,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2、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四个方面。(1)培育生态文化是源动力。要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生态知识普及教育,包括科学的资源观、消费观和发展观,努力提高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和政府引导的作用,搭建各类宣传和创建载体,大力倡导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提倡节约和循环利用,把循环理念和生态意识渗透到千家万户,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提倡节约、循环利用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2)发展生态经济是核心。建设生态城市,关键是走节约型、循环型的经济发展道路,也就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经济是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对策,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用循环经济理念抓好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力。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循环经济的自主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

生态环境建设意义范文篇8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当代价值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价值

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基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发展不均匀”的基本国情而制定,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首先,它与马克思主义的把生态文明观作为前社会主义阶段的理论推理不同,它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并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探索,与之相比,更具有实践意义。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强调以资本主义工业的充分发展为理论前提,与之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是以我国没有得到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为现实依据,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大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构建了在生态文明指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同时在实践探索中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不仅继承了这种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有了发展。邓小平时期,为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制定了计划生育政策,并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贯彻执行。时期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兼顾经济与资源、人口、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意在推动经济建设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经济发展得以造福子孙后辈。此外,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时期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也要求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2.充实了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邓小平理论科学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在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化,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新的出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邓小平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373这就意味着发展要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前提,并在此前提基础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提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全面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2]294在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并在十七大上重申,“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3]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的本质不仅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是生态的,和谐的。它呼吁全体人民共建一个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的家园,实现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才是世界性的文化。在对待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上,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中这点表现的特别明显。党的十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成为中国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中的很多思想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不谋而合,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指导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在开发自然、保护自然中繁衍生息,使中华文明经久不衰。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舞台,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创新和发展,指引着中国向和谐社会迈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实践价值

1.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我国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建设健康发展的保障。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需要人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而不能肆意践踏,摧残自然。十七大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4]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要求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在理论上,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人―自然―社会这个复合体运转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起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良性运行机制以及和谐协调,持续发展,全面繁荣的社会文明形态。”[5]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协调,共同发展,全面繁荣,所以生态文明理论可以应用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去。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更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生态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不但直接关系到物质文明建设,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人民健康,这些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构成建设小康社会的追求理念。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经济增长、和谐稳定、民生改善的汇聚点。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更不可能有高度的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深刻的生存危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必然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精神追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地包含着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总目标是“确保到2022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个总目标涵盖经济建设目标、政治建设目标、社会建设目标、文化建设目标、生态建设目标五大发展目标。这五大发展目标前三个与十六大提出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对应。后两个是在十七大中新增加的内容。新内容的增加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只有物质丰富、社会和谐、生态协调、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小康社会。在十七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在五大发展目标中排到了最后一位,但是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社会实践中,生态文明都在五大发展目标中居于基础和核心地位。没有良好的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民生问题更是无从谈起。就这个意义而言,没有生态文明就没有全面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3.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6]由此可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贯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社会全面协调进步为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也就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观不是生态中心主义,不是为保护生态而破坏人的发展,更不是要回归到农业文明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社会永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又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7]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不谋而合,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正是为了实现全社会的协调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健康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十七大指出:“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8]要做好各项统筹工作也就离不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即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去知道社会主义建设,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解决世界生态问题的伟大借鉴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各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自然生态环境也在一步步遭到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被打破,自然不可再生资源迅速枯竭,拯救地球、拯救生物界、拯救人类成了最紧迫、最神圣的使命。在这种形势下,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其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对人民、对全人类负责人的态度,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政治主张。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就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同等的高度。这种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国家行动纲领的高度,并在现代化过程中不断转变产业结构、主动节能减排的做法在世界上开启了先例。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不仅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解决当今的世界生态环境问题也具有借鉴价值。

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伟大的指导意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亦或发达国家转嫁生态危机,再加上他们本身经济不发达、科学技术落后、贫困、局部地区社会不稳定,所以生态危机也就成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对西方发达国家解决生态危机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0世纪6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展给世界生态系统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为解决生态问题,西方国家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但是他们的理论没有触及到资本主义私有制极其基本制度,所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与之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较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主义制度更具有制度上的优势。为解决生态危机,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例如:发展循环经济、开发新能源、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措施、提倡低碳生活等行动不仅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并且对世界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些将对西方国家应对生态危机提供有力的借鉴。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N].人民日报,2007-10-16(1).

生态环境建设意义范文篇9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丽中国

[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5-0014-06

[作者简介]李国锋(1976—),男,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山东济南25001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诠释与重构研究”(12BKS063)、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资助项目“生态农业建设的伦理问题研究”(J13WA15)和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济南市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学研究”(13CJB01)的阶段性成果。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其目标指向与实践追求必须和具体的社会制度密切结合起来才能彰显其价值和意义。欧美和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已被证明实际上是“反生态”或不切实际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美丽中国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和现实的历史必然性,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战略选择。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从20世纪60年代起,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臭氧层破坏等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凸显。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2012年的《世界森林状况》报告显示,2000-2010年间,全球净森林面积以平均每年520万公顷的速度持续减少,全球约2/3的国家、地球表面1/3以上的土地(超过40亿公顷)和10多亿居民正在遭受沙化、荒漠化的危害。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也在加剧恶化。据国家环保局2006年的数据,中国669座城市有2/3出现水资源短缺,40%以上的河流受到严重污染,80%的湖泊富营养化,大约3亿农村居民缺乏安全饮用水……另据统计,仅中国每年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就在4000亿元以上。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关于生态危机的成因,固然有林林总总的解说,但最终都无一例外地落脚于人类的生产方式——尤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导致生态危机。因此,有必要对人类文明已有的发展形态进行梳理,探索破解当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有效方式,寻求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人类要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全面发展,必然面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就是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这样说:“劳动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对自然物的占有,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①作为劳动结果的人类文明,到目前为止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种主要形式。

在原始文明阶段,人类受制于未知的自然力的统治,故而人类活动很难对自然生态环境构成破坏,人与自然保持了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从原始文明过渡到农业文明是历史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进程有所加快,但对自然开发的范围仅限于农田生态系统和经济林生态系统,自然界的生态失衡在范围和数量上是有限和局部现象,人和自然的关系总体上还是和谐的。18世纪60年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工业文明,此时人类“真正”成了自然的主人。工业文明在极大地稳固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的同时,也不断地去掠夺自然和“内在地对自然的不友好”,由此必然导致“成本外在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早期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时,就深刻地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据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自然条件。”②更令人警醒的是,马克思指出这种“断裂”存在于整个奉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制度之中。对此,英国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戴维·佩珀(DavidPepper)也进行了有力的论证,他是这样论述的:“‘开采’资源——获得它们的价值而不考虑对未来生产率的影响——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趋势,而成本外在化部分地是将其转嫁给未来:后代不得不为今天的破坏付出代价。”③不难看出,工业文明在创造了人类的辉煌之后,也正在用它巨大的创造力摧毁自己,使其陷入不能自拔的艰难境地。按照唯物辩证法的理解,任何一种文明形态都只是一种历史现象和过程,最终都会消亡,被新的文明所取代。因此,人类为了永续发展,必须超越传统文明及其发展模式,探寻一条新的文明模式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面对工业文明的衰落,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类的生态环境意识开始觉醒,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和拓展。从1972年联合国首次人类环境会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到今年6月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均一再证明,绿色、循环、生态发展正成为人类发展的新趋向。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尚待构建的、新型的人类文明形态,与历史上所发生过的文明形态更替有着重大差别。它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共处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在倡导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的发展是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的相互作用、人与自然共同进化的结果。对于人类来说,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漫长历史后,面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可能不是一种必然而然意义上的唯一性选择,也不是一种自然而然意义上的唯一性结果,而是我们在后现代文明时代背景下对人类文明未来可能状态的激情想象,是对人类以往工业化与城市化制度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批判性超越。这种超越意味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转向,指明了人类未来可能的发展道路。

二、已有生态文明模式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持续发展

为了顺应人类文明转向的潮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方面及实践方面都获得比较丰富的经验成果。在当今“一球两制”的现实背景下,前者的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来说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毋庸置疑的是,至少到目前为止,可持续性理念、制度、政策甚至个体意识,是首先出现并集中体现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因而,即使不能说已经存在着一种资本主义的“生态文明”,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更为成型的“生态文明”要素似乎已是不争的事实;至少可以说,在当代欧美国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许多“生态文明”的现象碎片或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征兆迹象。①但在生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者看来,恰恰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环境问题,资本的逐利本性以及市场竞争的压力注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会竭力使维护生态环境质量的成本“外部化”,不仅侵害了国内大部分普通民众的生态环境权利,而且导致全球性的环境污染“输出”或“转嫁”。正是基于上述理论,美国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詹姆斯·奥康纳(JamesO’connor)提出并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双重危机”理论,即资本主义社会实际上存在着“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双重危机,而生态危机清晰地表明了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发生的必然性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性。而詹姆斯·杰克逊(JarnesJackson)在对“生态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进行阐释时,也非常清晰地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内在地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民主资本主义的经济是与自然的保护不相容的”,而且提出了一种“生态社会主义”的总体性解决思路——“以一种理性的方式控制与自然的物质代谢”。印度籍德国学者萨拉·萨卡(SaraSarkar)则从另外一个角度指出“可持续发展的资本主义”或“资本主义的可持续增长”所依托的理论假设都不过是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在经济和社会领域,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体系的失败正变得显而易见”,同样“确信无疑的是,资本主义作为一种世界体系正在走向失败”。这些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批评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取得的“生态文明”的血腥性质和非生态本质。

对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如果从理论角度看,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理念蕴涵着更多的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生产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经济建设是有计划的而不是盲目发展——因而可以对资本与市场的扩张本性与经济理性本性进行必要的限制。就此而言,人们可以说,社会主义应当拥有高于资本主义的“生态文明”形态,甚至可以说,“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应有内涵。①美国的生态社会主义学者巴里·康芒纳(BarryCommoner)也认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与生态的迫切需要之间的基本关系方面,社会主义制度有超越私人企业制度的优越性。但对照一下前苏联、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不难发现,社会主义的理念并不能保证自动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生态友好的价值观念与制度框架。在实践中,苏联执政党和政府对环境保护非常关注,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水源和空气的污染物容许浓度标准的国家。更重要的是,这些都是目前世界上任何地方所实施的最严格的标准”,②将环境保护纳入了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形成了相当完善的保护自然环境的法律体系,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了多层次环境保护机构,拥有世界一流的环境科学家,有数千万人参加的环境保护组织。可是这一切都没能有效地阻止生态环境破坏:高耗低效的高增长造成资源空心化和严重的资源浪费;盲目的开发、改造与建设导致气候土壤干化和大面积水土流失。苏联解体前,官方为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准备的环境报告认为,占全苏面积16%的区域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如果还包括草场退化,这一数字将上升到20%,其中有16个区域是生态毁灭。③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同时期中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恶化现象。在20世纪80年代,上述国家在价值体系和基本制度方面发生了重大转向,但这一转向不足以说明他们已找到了更为适合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或生态文明发展的模式,同时也清晰地告诫世人在经典社会主义话语下讨论生态文明已没有意义。这就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必须对已出现的国外形形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理论反思和升华,在人类未来文明形态与实现路径的意义上进行超越性的想象与设计。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由来已久,“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元素成份不断累加、战略地位日渐提升。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由国家调控管理生态环境资源,号召要消灭荒地荒山,重视林业,保持水土,绿化祖国。国务院于1973年专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工作。改革开放以后,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延续大规模植树造林伟大事业的基础上,着力加强法制建设工作,在邓小平同志的重视下,先后制定、颁布、实施了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水法。这些法律法规,对保护、利用、开发和管理整个生态环境及其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具有根本性的意义。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然而,这一时期关于环境保护的核心理念是在优先保证经济总量增长的前提下进行环境保护,这是基于当时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不冲突的天真设想。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成员致富的强烈冲动使全国统一规划意义上的环境保护政策变得很难制定且更难以实施。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第一次使用“可持续发展”概念,并将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式纳入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这表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已上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其后,我国政府紧密结合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布局,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绿化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在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报告和中央领导代表党中央所作的一系列报告讲话之中,多次进一步重申和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和谐并存的关系以及加强中国同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而且还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以上这些论述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要素。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①生态文明的提出,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又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与自然关系与时俱进认识的新成果,也是对人类文明认识的不断深化的具体反映。在十七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战略的基础上,党的十报告号召“大力推讲生态文明建设”,更为重要的是,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四个建设”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要深刻地融入和全面贯穿到其他“四个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无疑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的更加凸显和提升,也足见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后代、对世界负责的精神,深刻表明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新方向。

首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本质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就在于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和自然的解放与高度发展,并把它作为追求的最高价值归旨贯穿到自己的学说之中。马克思在展望未来社会的文明形态时这样说道:“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②也就是说,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与生态文明而不是与工业文明联系在一起的,“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就是实现“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是对历史上中外思想家社会和谐观的正确继承,“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社会以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身关系和谐为根本宗旨和发展目标,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又是缺一不可的,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在其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是整个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人们实现四大和谐发展的成果,以及此条件下所建立的伦理、规范、原则、方式及途径等成果的总和,可以称之为广义的生态文明,也可以称之为绿色文明。”③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构建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的和谐统一,使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在新的更高水平上协调发展,不仅是当今世界人类文明发展的中心议题,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的战略新选择。走和谐发展的道路,也就是走生态文明的道路。生态文明社会就是最理想的和谐社会。

生态环境建设意义范文篇10

一、充分认识加强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重要性

(一)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自1995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工作以来,从生态示范区到生态村、环境优美乡镇、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的生态示范系列创建活动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已有海南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生态省(区、市)建设,150多个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市的目标,近500个县(市)在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了生态县(市)创建工作,江苏省张家港市等11个市(区、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市(区、县)”,629个乡镇被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389个地区和单位被命名为“部级生态示范区”,24个村被命名为“部级生态村”。

我省目前已有8个市(区、县)被命名为“部级生态示范区”。12个乡镇被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32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村被命名为“部级生态村”。目前正在申报省级生态县(市、区)验收的有井冈山市等13个县(市、区)。41个乡镇和15个村已上报环境保护部待批准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部级生态村。

(二)生态示范创建的重大意义。开展生态示范创建的地区积极发展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城乡环境污染防治,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部分地区已初步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践证明,生态示范创建是从源头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有效途径,是环保部门参与综合决策的有效方式,是各级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环保工作实现历史性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它将为我省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当前,生态示范创建工作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创建的数量和质量上,我省各个设区市之间发展还不平衡,有些市、县对生态示范创建缺乏系统宣传,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一些市、县在创建中还没有真正综合协调,统筹各领域的发展,甚至忽视了解决基本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为创建而创建,工作不扎实。为实现我省“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环境保护目标,推进环保工作的历史性转变,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深入扎实地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工作。

二、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通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实施生态保护、恢复和重建工程,改善生态环境状况,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弘扬生态文明,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二)目标。通过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提升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推进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经济环节中的环境保护,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增强环保工作参与综合决策的能力。着力解决一批危害群众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最终使生态示范创建的地区成为人气兴旺的都市、功能完备的城镇、文化深厚的市井、适宜人居的花园、和谐创业的福地、秩序良好的社会、经济繁荣的区域、物产丰富的新农村、科学普及的时代、生态型的产业聚集地。

到2012年底,全省开展生态市建设的设区市达到3个左右,省级生态县(市、区)达到30个,创建200个环境优美乡镇和300个生态村。

(三)2009~2012年主要任务。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推进生态经济体系建设;以加强资源永续利用为重点,推进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以生态保护和恢复为重点,推进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人居体系建设;以环境管理能力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高效、稳定、配套的能力保障体系建设;以培育生态文明,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为重点,推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三、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基本要求

各创建地区要根据资源禀赋和环境条件,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推广应用节能和降耗工艺、设备及产品,倡导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育,建设生态人居,促进生态文明。

(一)生态市建设要突出宏观性、战略性和指导性。已开展生态市建设的南昌市和宜春市,要完善推进机制,在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制度创新、目标责任制考核等方面不断探索,大力推进生态村、环境优美乡镇、生态县(市、区)等系列创建工作,由点到面,形成规模和体系,为生态市建设夯实基础。准备开展生态市建设的吉安市等设区市,应建立领导机构、编制好规划纲要,报同级人大常委会批准,由政府颁布实施。未开展生态市建设的设区市,可采取自下而上的创建原则,由县、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在自愿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级别的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形成示范效应,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要依据省级生态功能区划,开展规划环评,指导资源开发和配置,引导产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在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下,将规划纲要中确定的任务和项目分解落实,并指导督促实施。落实的重点应放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节约利用上,大力培育区域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体系,在市域范围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生态市创建要有80%的县达到生态县的创建标准,在城市建成区,要通过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宜居城市。通过垃圾、废弃物等分类、回收和综合利用,建设资源有效利用和循环体系;通过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构建城市水资源有效利用体系;通过城市湿地恢复、河道整治、绿地建设,构建城市生态保障体系;通过城区内、企业间和企业内资源有效配置,产业和产品链接以及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构建城市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体系;通过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环境友好企业等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体系。要积极防止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地区扩散,严格城乡结合部及周边地区的环境管理,政府要制定有效措施,预防城区污染向城乡结合部及所辖县、乡镇地区转移,防止发生由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

(二)生态县(市、区)建设要把民心工程放在突出位置。生态县要有80%的乡镇达到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标准。在广大农村,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解决影响“三农”的环境问题,解决城乡饮水安全问题。通过试点示范,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形成产业和规模,使农民群众受益。因地制宜,综合实施植树造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加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著名历史遗迹等生态敏感区域的生态保护和管理力度。加大对矿产等资源开发的环境监管力度。要逐项抓好生态示范创建工程的落实,使之成为精品工程、富民工程,成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民心工程。

(三)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要重点解决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各地要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为基础,大力推广科学施用农药、化肥技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加大规模化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维护农村饮用水安全,根据水质要求和水体承载能力确定水产养殖的种类、数量和网箱的数量、布局,合理控制水库、湖泊水面网箱规模。推进农村改厨、改水、改厕、改圈工作,加快推进农用废弃物等资源化利用,积极发展农村沼气,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污水,下大力气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

四、生态示范创建工作措施

(一)精心组织,抓好生态示范创建规划。坚持协调发展、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便于操作的原则,科学划分本地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区域,指导当地的产业发展和人类活动。充分发挥本地资源、环境、区位优势,突出地方特色。要与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相衔接,与相关部门的行业规划相衔接。生态市、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规划和生态村建设实施方案也应相互衔接。规划任务和目标要做到工程化、项目化、时限化,便于实施、检查和考核。

(二)分类指导,规范管理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各地应从本地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标准、高起点地做好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确保建设成效。省环保厅将加强对各地的指导,引导更多的市、县、乡镇、村积极参与生态示范创建活动。

(三)动态管理,不断提高生态示范建设水平。积极鼓励各地主动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工作,达到考核标准的创建单位可以申请相应类型的生态示范创建工作验收。今后,省环保厅主要抓好生态县(市、区)以及部级环境优美乡镇和部级生态村的创建工作,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省级生态村创建工作的考核以设区市环保局为主,省环保厅按比例抽查为辅。已命名的部级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创建工作,为其他地区做出表率。

生态环境建设意义范文1篇11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生态文明中,环保意识是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一个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又是人们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互相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素质不但包含人体自身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还包含了心理、生理和社会文化三种因素相互联系的层次。素质是由心理素质、生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构成,是在外在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征、结构[1]。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及意义

过去50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62-1972年的环境问题提出阶段,1972-1992年的可持续发展与三个支柱的阶段,1992-2012年的绿色经济与全球环境治理的阶段。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调谐思想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渊源。所谓天人调谐思想,即强调天人相统一,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一种积极的调谐关系上,不主张征服自然;强调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而是大自然的朋友。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基本涵义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生态文明在刘惊铎的《生态体验论》中定义为从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之三重生态圆融互摄的意义上反思人类的生存发展过程,系统思考和建构人类的生存方式。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三、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生态文明是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现代化理论等生态思想的升华与发展,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

生态哲学是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普遍规律的科学。当代主客观一体化的生态哲学启始于马克思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十分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其主题是人与自然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

生态伦理学是以“生态伦理”或“生态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应用伦理学。生态伦理学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要求人类将其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环境。生态伦理学认为,当代人不能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条件。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生态经济学认为,相对于生态系统,经济规模发展得越大,施加给地球自然的压力越多。生态经济学提出,把处理污染物的费用包括在产品成本之中,经济政策的形成必须以生态原理建立的框架为基础。

生态现代化理论是研究利用生态优势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理论。建设生态现代化,必须把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综合起来考虑,加快推进发展模式由先污染后治理型向生态亲和型转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

四、生态文明建设行动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

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齐心协力保护环境。一是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将环境保护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青少年环境基础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二是加强部门协作。要加强环境保护部门的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体制。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四是形成科技创新与科学决策机制。不断加大对全球性、区域性、流域性以及前瞻性重大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演化趋势的研究,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形成国家、地方政府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的监控、预警技术体系,带动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理性借鉴国际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积极参与全球性、区域性环境保护活动。五是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搭建平台,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六是加强基层社会单元的环保工作。把环境保护作为社区、村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环保工作,使每个公民在享受环境权益的同时,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法定义务。

五、提高公民文明素质

公众环保素质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环境状况保护和保持的基础,是人的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建设的重要人才,是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环保素质将直接影响我国环保事业的成效。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的环境教育,传授环保知识、增强环境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环保素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通过开展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而且还能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我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真正意义,使学生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有更加深切的体会和认识。“德育的‘绿化’既是德育满足人的包括重视生活和环境质量在内等新愿望的需要,也是德育在新时期焕发新面貌的需要”。因此,环境教育可以拓宽高校德育内容[3]。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坚实基础。因此大学生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发展观,培养大学生的环保素质,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也有利于整个社会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4]。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它要求大学生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又要具有良好的素质。只有让大学生学会了环保知识,掌握了环保技能,才能正确分析和处理各种环境问题,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5]。

参考文献

【1】宋悦华.大学生环境意识现状调查[J].当代青年研究.2007(02)

【2】解红晖.我国大学生环境意识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6)

【3】于秀华.大学生的环保素质与成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生态环境建设意义范文篇12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道德素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280-02

2014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旨在进一步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和持久战[1]。作为承载着培育国家和民族希望艰巨任务的高等教育院校在这场攻坚战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有效地对在校大学生通过生态道德理论的教化,生态文明情感的陶冶,生态环保行为的践行几个层面来提升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使大学生无论是在学生生涯阶段还是将来走向社会从事职业生涯阶段,都能够做一个“知行统一”的、真正的生态道德规范的遵守者,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是我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努力探索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之一。党的十报告对“生态文明”进行了专章论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由此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进一步提出“加快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由此可见,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到“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决心,到“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五位一体”的格局,到“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实行最严格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目的是“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更要“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二、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的重要意蕴

(一)从国家层面上看,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

如前所述,党的十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以专门的论述,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广泛而持久地进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不断加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已成为当前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而首要任务。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栋梁,向社会输出人才的主要责任,理应将党和国家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作为己任,并在此目标的指引下,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客观实际,按照社会时事形势所需来合理地设置相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课程,更多、更好地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从理论到实践层面,将生态文明的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始终,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态意识,以提升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进而为大学生迈出校门走向社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之时做好能力与素质的储备。

(二)从社会层面来看,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是培养生态文明建设引领者的重要举措

大学生不仅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更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任务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都需要他们的努力学习。大学生在其十几年的持续地学生生涯中,进行了广而博基础知识学习和专而精的专业知识的探索,这使得大学生整体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都相对高于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上的同龄人。同时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决定了他们在大学阶段的政治参与热情较高,一般情况下,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同样相对高于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上的同龄人,大部分大学生会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去关心、观察、审视和思考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并善于接受一些先进的思想理念,还能有效地将思想与理念付之于实际行动,进而去积极地影响和带动自己身边的人,大学生群体所具有的这种素质和能力,使得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过程中,会成为带动全体社会成员生态道德素养提升的主要力量。

(三)从个人层面来看,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是促进大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条件

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全面的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物质基础,更要有具备一定生态知识与素养的人才资源作为保障。“能否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这是大学生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2]生态文明教育实质上对大学生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语境下,作为“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要具备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人伦关系的优秀品质,还要具有能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良好素养,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具有生态道德意识,养成生态道德素养,以自己的言行努力营造保护社会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不仅要真正地实现自身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还要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和谐地共处,是大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必备条件。

三、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的路径探索

(一)从思想意识层面,引领大学生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的理念

想要大学生牢固地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必须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进行学习和研究。一直以来,高校德育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伦道德等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目前作为高校主要德育课程之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为例,对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社会公德都有专门章节的论述,然而对于生态道德的提及最多的篇幅是呈现在“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这一章中的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中第四个问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可见,从教学内容安排的比重来讲,对于生态文明的教育是比较少的。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大学生只是简单地认为生态文明就是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拒绝污染,而对于作为生态文明的内涵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适度的消费即可持续消费”的理论了解甚少,更有一些同学认为消费是他自己的事情,他有能力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他家庭的财力状况良好,并以此沾沾自喜。我们认为,大学生在大学阶段通过对生态文明理论的学习,然后树立一种以适度节制的物质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有利于健康、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的理念,对于他们日后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自觉地遵守生态道德规范意义重大。基于此,高校应开设相关的生态文明理论课程,作为对学校各个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来提高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认知水平,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

(二)从情感意志层面,培育大学生建立恪守社会主义生态道德规范的情感

培养大学生建立恪守社会主义生态道德规范的情感,就是要使他们真正地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为素质的一个过程。我们认为,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需要文化的渗透与滋养。“中国传统文化包含有一种强烈的生态意识,这种生态意识和当今世界的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观念是相通的。”[3]“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尊重自然、崇尚自然,倡导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平等共存。中国传统文化在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面前,始终报以一种博大、仁爱的胸怀。“就是这样强烈的生态意识,这种浓郁的自然情怀,在中国文字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有价值的精神资源。我们相信,这种宝贵的精神资源,不仅将继续嘉惠中华民族,而且必将融入世界文明潮流,成为整个人类谋求进步、和平、发展的智慧。”[4]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学、生态哲学和生态美学来影响当代的大学生,不仅能增进大学生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情感,更能够提高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

(三)从行为实践层面,培养大学生提高践行社会主义生态道德规范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中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知行脱节”。比如,他们知道善待环境其实是善待人类自己的道理,可是将垃圾直接扔在课桌上,教室里人走灯不关等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内化为素质,再外化为行为,让大学生真正做到“知行统一”,这样,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才会得以发挥。在教学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大学生提供参与社会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的机会与平台,让大学生有实践、有体验,有感悟,使得生态道德知识与生态道德实践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实现互动发展。在诸多的社会实践组织形式中,我们认为,大学生生态环保社团应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环保实践主要组织形式。高校应充分地重视大学生生态环保社团的作用,在日常的工作中,应该对其进行科学的、规范管理和持续的、有效的经费支持,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并进行较为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生态环保社团的影响不仅仅是局限在校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通过参与和践行社会生态环保活动,会使其个人潜力得到挖掘、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创新精神得到培养,进而使他们的生态道德素质得到提升,并影响和带动社会上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事业中,建设“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周生贤.坚决向污染宣战――写在2014年“六・五”世界环境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2014-06-05.

[2]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媒体融合的形式范例(12篇)

    - 阅0

    媒体融合的形式范文篇1关键词媒体融合;科技期刊;发展分析1科技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必要性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互联网技术也日趋成熟,很多移动互联网设备层出不穷,推进了.....

    大气污染主要因子范例(3篇)

    - 阅0

    大气污染主要因子范文报告执笔人、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介绍说,中国科学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大气灰霾溯源”外场观测.....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