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的意义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范文篇1

关键词:背景;研究概况;评价;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潮(SheldonM.&KingL,200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有价值的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对过去而言)、希望和乐观(对未来而言)、充盈和快乐(对现在而言)。在个体层面上涉及积极的人格特性,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涉及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地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MartinE.P.Seligman&MihalyCsikszentmihalyi,2001),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当前世界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人们对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困惑,广大普通民众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挖掘和发展人性的共同部分,即人性积极的一面。“积极”一词来自拉丁语positism,具有“实际”或“潜在”的意思,这既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潜在的内在能力。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几乎中断,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以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性研究似乎被遗忘了。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正如Sek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因此,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虽然竭尽努力,但仍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再加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要是依靠个人的观察、体验和传记资料,缺乏必要的实验手段及实证根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对正常人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心理学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识到,心理学不仅应着眼于心理疾病的矫正,而且更应该研究与培养积极的品质,心理学的研究还发现:幸福、发展、快乐、满足是人类成就的主要动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发展的核心要素,心理学需要研究人的光明面,需要研究人的优点和价值,实际上,发展人性的优点比修复病症更有价值。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积极心理学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关注。

(二)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19世纪60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为先驱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确立临床和行为方法的全新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的积极性为基本宗旨,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突出人性中积极向上的一面,彰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这在心理学史上来说是一个创举。

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是积极心理学主要理论参照。积极心理学倡导者和提出者Seligman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Seligman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开始研究“习得性无助”,在动物实验中,若给狗重复施加其无法躲闪的电击,狗就会出现“习得性无助”行为,它会对本可以避开的电击不再躲避。在人中也会出现由于对环境事件的“习得性无助”而产生抑郁。在后来的研究中,Seligman又发现,不仅无助是可以“习得”的,乐观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学会维持乐观的态度不仅有助于避免抑郁,而且实际上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Seligman指出,心理学有三项使命:一是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病;二是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有意义;三是鉴别和培养人才。由于心理学过于重视对消极心理的研究,因此现在有必要进行积极心理学研究,从而拓展心理学在后两个方面的贡献。

1997年Seligman就任APA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并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1]心理学在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时涉及的主题有:主观幸福感、快乐、满足、士气、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情绪平衡、幸福觉察、主观不幸福感、可感性生活质量等,以及所激发的人类潜能和积极的人格特征。

二、积极心理学研究概况

(一)基本含义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表述有两种。

第一种表述:积极的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它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从主观体验上看,它关心人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对个人成长而言,积极的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等;第三,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作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幸福与财富无关,幸福的人不一定是富人,一个穷人也可以是很快乐的。积极状态的人不一定富有,但一定是幸福、快乐和乐观的。

第二种表述:积极心理学在主观水平上涉及有价值的主观体验,诸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充盈和快乐。在个体水平上,涉及积极的人格品质,爱、勇气、人际关系技能、审美力、创造力、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才能和智慧。在群体水平上,涉及公众品质:责任、利他、关爱、文明、现代性、容忍力及职业道德。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不研究消极心理学以及人的心理问题与疾病,但它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从更广阔的层面来说,积极心理学研究包括工作、教育、洞察力、爱、成长与娱乐,它探索美好的生活以及获得美好生活的途径与方法,它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来理解人类杂的行为,其目的就是要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探索人的健康发展途径。

(二)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积极心理学吸收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绝大多数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如量表法、问卷法、访谈法和实验法等),并把这些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与人本主义的现象学方法、经验分析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它甚至想模仿传统主流心理学的DSM而建立自己的DSSWB(幸福的诊断和统计标准),这使得积极心理学从一开始就让心理学界看到了一张熟悉而又亲切的脸。

积极心理学采取了更加包容的态度,它以实证的研究方法为主,同时也不拒绝非实证的研究方法,这也是它比人本主义心理学高明之处。它几乎继承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一切实证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调查法等等。积极心理学在2004年还以世界心理诊断标准DSM(第四版)为模型建立了自己的CSV标准(CharacterStrengthsandVitues:AhandbookandClassification)。另外,它还采纳了人本主义现象学的方法,如在研究人的积极进展时就采用了大量的演绎推理,甚至还用文化解释学的方法来论述个体的发展历程。

(三)研究内容

就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研究。

1.积极主观体验研究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现在方面,主要研究幸福、快乐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

⑴回顾过去——幸福而满足

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主要用主观幸福感作为幸福的指标。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自己对于本身的快乐和生活质量等感受的指标。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到1969年时仅有20多篇研究论文,但现在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最近10年间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已有几千篇,这些研究中有相当多的部分是集中在生活事件和人格因素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这一领域,也有一部分是金钱与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研究(SrivastavaA.,LockeE.A&BartolK.M,2001)。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积极心理学影响的逐渐扩大,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对幸福的含义进行了新的解释,形成了心理发展意义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在他们看来,幸福不仅仅是获得快乐,而且还包含了通过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的完美体验。Dinner就是这一领域著名的研究者之一。他对与主观幸福感有关的气质和人格以及主观幸福感强烈的群体的个人背景进行回顾,然后进行更为广泛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宏观社会环境与幸福之间的关系。这些调查研究发现,并不是发生的事情决定了人们的幸福,而是决定于人们如何看待所发生的事情。包括婚姻关系、家庭成员关系、朋友关系、邻里关系等在内的社会关系和人格特质也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⑵面对今天——快乐而充盈

研究发现,在每个年龄阶段虽然都存在着不快乐的人,但还必须承认,同时也有着许多快乐的人(MarcelaKogan,2001)。Lyubomirsky比较了那些

快乐的和不快乐的人,发现他们在认知、判断、动机和策略上有所差异,并且这种不同经常是自动化的,而并未被意识到的,主要表现在快乐的人对社会性比较信息较那些不快乐的人稍微迟钝些(LyubomirskyS.,2001)。快乐与金钱的关系、快乐与信仰的关系以及快乐随着社会发展而有所变化等主题也有不少研究。比如,Diener、Horwitz和Emmions调查了福布斯排行榜中最有钱的100位美国人,结果发现,他们仅比一般美国人多一点点快乐而且还有一些人感到非常不快乐。甚至有人说自己已经不记得快乐的感受了。财富对快乐的影响如此小,有学者认为,主要是由于生活事件、环境及人口组成等因素在幸福感中所起的作用被差异中和了。为此,一种解释快乐理论提出,要想知道为什么有人比其他人更感快乐,那么就必须了解保持和提高长期快乐以及个体感情产生的认知过程和动机水平。

⑶憧憬未来——现实而乐观

拥有乐观精神是促使希望和乐观增长的关键,因为乐观可以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ChristopherPeterson认为,乐观涉及到认知、情感和动机成分。乐观的人更容易拥有好心情,更加不懈努力和成功,并且拥有更好的身体健康状况。大量对如患有爱滋病等危及生命的病人的研究表明,那些始终保持乐观的人活得更长久一些。乐观的作用主要是在认知水平上起调节作用。一个乐观的人更可能习得促进健康的习惯并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当然,乐观有时会产生“乐观的偏差”(optimisticbias),即判断自己的风险要比判断他人的风险小,从而表现为盲目的乐观而不现实(SandraS.,2001)。这样就产生了矛盾:现实主义会提高成功适应环境的可能性,而乐观则会使个体具有较好的主观感受。为了解决这一矛盾,SandraL.Schneider探讨了“现实的乐观”,认为“现实的乐观”与现实并不相互抵触。从原则上说,人们能做到乐观而又不自欺(SandraJ.Optimism,2000)。这种对“现实的乐观”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的诠释:让生活更加富有意义。[论文网LunWenDataCom]

2.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

积极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因为积极心理学是以人类的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有适应性的整体为前提理论假设的。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2]。积极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有效的应对策略,这方面具体研究了24种积极人格特质,包括自我决定性(self-determination)、乐观、成熟的防御机制、智慧等,其中引起关注较多的是自我决定论和乐观。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培养这些特质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人格特质的研究范围也会越来越广。自我决定性是指个体自己对自己的发展能做出某种合适的选择并加以坚持。积极心理学从三个方面研究了自我决定性人格特质的形成:先天学习、创造和好奇的本性是其形成的基础;这些先天的本性还必须与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外在的生活经历相结合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动机和价值;心理需要得到充分满足是其形成的前提,这里包括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性、胜任和交往。

Hillson和Marie(1999)在问卷的基础上将积极人格特征与消极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着两个独立纬度:一是正性的利己主义,是指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感觉独立、感觉到成功或者能够把握环境因素及其挑战;二是与他人的积极关系,指的是当自己需要的时候能够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看重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于已达到的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创造力与天才的培养也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关于创造力和天才培养的研究蓬勃发展起来,例如,Steinberg和Lubert提出的创造力投资理论,认为创造力是一种多维结构,由多种资源构成。他的理论对人类关于创造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综观西方心理学关于创造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创造性的个体特征,创造性思维加工过程与创造性环境。Steinberg等人根据创造力投资理论提出了发展性创造潜能的12种策略以及创造性生理激活从脑机制方面进行的实验研究,发现在发散思维时,高创造性被试(创造性测验得分高考)两侧额叶都被激活,而低创造性被试只有单测被激活(CarlssonI.,WendtP.E.&RisbergJ.,2000)

3.积极社会环境的研究

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指出,当孩子的周围环境和教师、同学和朋友提供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孩子就最有可能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相反,当父母和权威者不考虑孩子的独特观点,或者只有在孩子符合一定的标准才给予被爱的信息的话,那么这些孩子就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模式。

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社会背景下的人及其体验的再认,意识到积极团体和社会机构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FrancisBacon认为与能交流思想的朋友和搭档接触有两个好处:“它加倍快乐,并将痛苦减半。”确实,当同别人一起时会感受更快乐些。当被调查问及:“你拥有多少亲密朋友(不包括家庭成员)?”报告中有26%的人少于5个朋友,38%人有5个以上的朋友,并说他们感到“很快乐”(DavidG.,2000)。

不同文化对人的生活满意度的判断的感觉有很大的差别。在个人主义文化为主的国家中,当判断自己有多快乐时,会理所当然的参照他们的情感,经常感受到快乐是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预测因子。相反,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人们则倾向于参照一定的标准来判断他们是否快乐,并且在评估生活时,会考虑到家庭和朋友的社会取向。因此,在不同文化中,人们认为与生活满意度相关的因素也是有差别的,这或许源于文化对人们的价值观和目标所带来的影响。

三、对积极心理学的评价

(一)积极意义

积极心理学继承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合理内核,修正和弥补了心理学的某些不足,它一反以往的悲观人性观,转向重视人性的积极方面。心理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除去人的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而是要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没有问题的人,并不意味着就能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积极心理学作为当代心理学取向之一,从不同视角重新审视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试图从元理论高度克服心理学面临的各种问题与困境,整合心理学内部的分裂与对峙,重构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视野。

1.强调对人性优点和价值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功能应该在于建设而不是修补,因此,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正常的、健康的普通人,而不是少数有“问题的人”。心理学应该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他们的弱点。积极心理学在对心理学的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倡导研究和探索人类的美德,从而填补了心理学在正常人心理活动研究方面的空白,恢复了人性的积极面。

2.提出积极的预防思想

积极心理学重视对心理疾患的预防,并认为它们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主要来自于个体内部系统的塑造能力,而不是修正其缺陷。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自身存在着抵御精神疾患的力量,预防的大部分任务将是建造有关人类自身力量的一门科学,其使命是探究如何在个体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挖掘困境中的个体的自身力量,就可以作到有效地预防。若仅关注个体身上的缺点或弱点,其实并不能达到有效地预防的效果。心理学的任务在于能够有效测量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弄清它们的形成途径,并通过恰当干预来塑造这些心理品质。

3.兼顾个体和社会层面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视野上摆脱了过分偏重个体层面的缺陷,在关注个体心理研究的同时,强调对群体和社会心理的探讨。另外,在对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原因的认知及其理论假设的建构上,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内在积极力量与群体、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与交互作用。尽管积极心理学者强调个体的心理、人格的良好品质,但仍十分重视社会文化环境,如人种、政治、经济、教育、家庭等因素对个体情绪、人格、心理健康、创造力以及对心理治疗的影响。积极心理学主张个体的意识和经验既可以在环境中得到体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从广泛的角度——进化过程来讲,环境塑造着人类积极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经验,因而对群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在积极心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4.整合研究方法

积极心理学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仍是实验、测量等,积极心理学需突破现有研究方法,寻找到适合自身的研究手段。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一样,积极心理学仍是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人类心理学进行研究与探讨,其研究结果不能被实践证实,那么,再完美的理论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在某些方面积极心理学仍不能对幸福感作出完美解释。例如,积极心理学强调快乐、满意等积极情感,认为应该重视、强调人性的积极情感因素,然而中国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似乎也表明,很多成功人士在其成功的追求过程中,经常要自己去做一些烦琐的、艰难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是痛苦的,而快乐的人似乎容易“玩物丧志”,成为事业上的失败者。人们的这种常识有其科学依据吗?如何转换?完善、健全的人格如何塑造?所有这些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如果能够得到积极心理学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必将能促进积极心理学,乃至心理学科本身的发展。

(二)存在的不足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很短,不够成熟,还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基础单薄,理论体系不完整早期积极心理学家不愿承认它的人本主义渊源,后来虽然承认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较少,这使得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有些单薄,理论体系也不够完整。因此,积极心理学还有众多的研究领域需要积极心理学工作者不断去开拓。

2.表现出一定的“积极话语霸权”[3],即否认消极的价值与功能积极心理学是由Seligeman等著名的心理学家倡导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运动,当积极心理学的一些观点与这些知名学者的权威性结合在一起时,它在一定意义上表现出“积极话语霸权”,一味地宣扬积极,对传统心理学进行批判,对消极进行指责,忽略了消极本身作为一种防御机制也具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与功能。

3.研究对象不够全面,缺少令人信服的纵向研究[3]积极心理学在其研究对象的取样上还不够全面,表现出典型的成人化价值取向,忽略了儿童和老年人这两个重要的群体。另外,由于其发展的历史较短,缺少有重要影响的纵向研究以及跨民族和跨文化的研究。

4.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本土化研究尚存在困难[4]首先,由于东西方社会文化价值的差异,东方集体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取向下对快乐、幸福等的理解是不同的,这就使中国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具有特殊性,必须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此外,一些西方积极心理学中的英文单词很难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汉语意思,比如happiness既可以译为快乐,也可译为幸福,而well—being(主观幸福感)的汉语意思实际上是“良好的状态”,这就使我们在研读西方的有关著作时产生概念上的混乱。积极心理学由于产生时间短,存在一些缺陷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随着其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以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些不足也是可以克服的。

四、积极心理学发展趋势

积极心理学与其说是一个完善的心理科学体系,倒不如说是一个有待开拓的处女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积极心理学羽毛渐丰,终于与消极心理学分庭抗礼,成为现代心理学新的研究方向,但完善积极心理学思想,建构积极心理学体系,发展积极心理学技术,促进积极心理学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要走。在拓展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第一,研究方向是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心理体验。DanielKahneman指出,目前体验的快乐水平是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建构基础。包括主观幸福感、适宜的体验、乐观主义和快乐等等,正如Diener(2000)所言:虽然人们已经对幸福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有了相当的了解,但幸福主题本身仍然存在众多值得研究的地方。特别在我国,幸福感研究刚刚起步,更有待开拓。

第二,研究方向是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这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积极心理学要培养和造就健康人格,个体的人格优势会渗透在人的整个生活空间,产生长期的影响。这种研究途径的共同要素是积极人格、自我决定、自尊、自我组织(Self-organizing)、自我定向(self-directed)、适应(adaptiveentities)、智慧、成熟的防御、创造性和才能。

第三,研究方向必须把人的素质和行为纳入整个社会生态系统考察。即应该注意到人的体验、人的积极品质与社会背景的联系性,因此,积极心理学需要综合考察良好的社会、积极的社区以及积极的组织对人的积极品质的影响,发展着的社会背景建构着人的素质,社会关系、文化规范与家庭背景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不能脱离人们的社会环境孤立地研究积极心理,必须在社会文化生态大系统中考察。

第四,积极心理学将成为心理学理论新的增长点。积极心理学与传统主流心理学并不是相对立的,它使传统心理学长期被忽视的两个使命又重新得到重视,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补充,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它使原来具有片面性的心理学变得更完整、更平衡。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心理学的许多研究领域转向人的积极层面,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的运动,改变了人们在传统意义上把心理学仅仅认为是解决心理问题、治疗心理疾病的错误认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和终极关怀,这也是心理学的最终归宿。随着神经生理学、脑科学、基因生物学等学科的进展,积极心理学将成为心理学理论新的增长点。

五、结束语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一个社会只有以积极作为自己的价值导向,这个社会才能成为有效、公正和人道的社会。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积极人性论,它消解了传统主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真正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这体现了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博爱和人性。如果心理学能集中力量利用人积极的本性来使人更像个人,而人又能在个人和集体的解放中表现出充分的积极,那么,心理学在使社会更具有人性方面就能作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3).

[2]李金珍等.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3]任俊,叶浩生.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6,(5).

[4]周嵌,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

[5]梁宁建.当代心理学理论与重要实验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6]魏艳丽,吴荣先.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5).

[7]顾娅娣.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文汇,2007,(9).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范文篇2

核心价值观是对理想、信仰、道德、精神、品质、人格、人生目标等主要特征的反映,高等教育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时展所需要的合格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领域的新兴科学,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研究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拥有积极观念的人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这与高等教育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相吻合。因此,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式来促进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

1.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改变。作为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构建完成的群体,大学生易于快速接受新思潮的影响,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使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和复杂化。相当一部分学生以自身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和得到满足的程度作为价值的取向,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1]。因此,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我们积极培育和塑造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但是,实践体验环节重视不够、教育方式方法还没有完全适应新时代的变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素质有待提高等都是阻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发展的因素。

2.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它针对以治疗为主的消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2]。积极心理学主张使用科学的方法调动起人积极的力量、品质、智慧和创造力,从而促进社会的日益完美,并以此来满足自身不断增长的各种需要。积极心理学主张以积极的视角,关注人的正能量,发挥人的积极潜能,帮助人们探寻自身的善意和美德,形成积极的认知品质。

二、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契合点

1.关注点契合,都关注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工作之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挖掘大学生个体积极向上的性格品质,激发人本身的积极力量,是重中之重。积极心理学主要关注人的主观情绪和特质研究,着重于人性积极面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的主旨精神是注重人文关怀、重视个体功能的发挥、关注个体主观幸福感,培育人类最好的正向力量,这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一直以来的追求有着契合之处,为二者的有效结合架起了桥梁。将积极心理学相关思想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不断挖掘大学生积极的个人特质,发挥自我潜能,形成正能量,并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助于不断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目标契合,都致力于构建积极的组织环境以完善个体的积极人格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在群体组织的层面上,研究大学生应具备的价值观,使大学生群体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有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的群体。力求营造大学生群体积极价值取向氛围,从而带动大学生个体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形成积极的人格,达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而积极心理学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包含一个人的社会性,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对他人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都是致力于积极的组织环境的构建,以达到完善个体的积极人格的目标。

三、运用积极心理学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措施

1.立足于挖掘和塑造积极品质,使大学生主动感受幸福与快乐

新时期,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立足于挖掘和塑造积极向上的品质,加强大学生的幸福教育,体现人文关怀,要引导大学生思考什么是幸福、如何追求幸福,要站在关系国家兴衰成败、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指导大学生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幸福观,使之成为大学生群体当中的主流幸福观,并帮助学生感受幸福和创造幸福,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

2.加大积极体验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比重,增强实效性

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确怎样构建有利的适宜条件,以增强大学生接受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对大学生个体的知、情、意、行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较好的催化作用。如果学生具有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那么也就会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较好地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所获得的思想、观点、知识运用于实践时,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挫折、困难和挑战。为此,核心价值观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大学生积极情绪的体验能力。其途径应该是:提升学生有关过教育过程中获得的积极情感,引导他们体味当前知识获得和运用的乐趣,增强学生自觉学习动力和加深对核心价值观教育意义的理解。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范文篇3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运用科学、有效的干预方式,旨在帮助人们获得美好人生的学科。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相比,积极心理学注重帮助正常人获得更加健康、幸福的体验,而不是调节心理机能和矫正异常行为。这使得积极心理学对于帮助更广大的人群实现自身价值具有更大的意义。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个人的幸福感可以通过四个维度进行评判:身体的感觉、成就、社交和意义。在这四个维度中,积极心理学都有相关的理论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

(一)身体方面

在积极心理学中,正向积极的健康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其目标不仅仅是保持健康状态、预防和抵抗疾病,更重要的意义是激发出人们过上长寿、健康生活的内在动力。积极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健康是一笔财富”的理念,这种“健康资产”,就是影响健康水平,帮助人们战胜疾病风险的一种因素。该课题致力于探索某一特定的“健康资产”对于长寿、健康的影响。该课题的研究结果证明,无论是对于健康还是受疾病困扰的人群来说,积极正面的情绪状态都有正面效果。在保持同等水平的吸烟量、饮酒量、运动量和休息时间的条件下,情绪较为正面的人也普遍较长寿。干预性实验也表明,积极的情绪能更有效地抵抗流感。此外,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进食更多果蔬会增强幸福感。在韩国、伊朗、智利、美国等不同地区进行同类实验的心理学家都得出了类似结论:进食更多果蔬使人更易感到“非常开心”。这可能是由于大量摄入某些营养物质的原因。

(二)成就方面

成就是指在一定动机的驱使下,促使个体接受教育或训练后获得的学习成果。影响成就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社会因素及个体需求因素。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当人们满足某一层次的需求后,人们会进一步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成就属于最高需求层面——自我实现。受这一普适性理论的影响,成就则成为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在积极心理学中,成就是个体追求有价值的工作,使之达到完美状态,获得心理满足的行为。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或者工作满意度高的人比低成就或工作满意度低的人更容易获得幸福感。个体记忆中存在着与成就相关联的情绪体验,当获得成就的满意度更高时,愉快的情绪体验进一步促使人达成成就,由此获得良性循环。成就对于个体重要性在于工作本身,而不是随之而来的报酬。当人们在某项活动中获得成就时,满意感可以起到自我强化的作用,达到高峰体验。

(三)社交方面

积极心理学的着眼点之一就在于积极情绪,而人际关系对于积极情绪起重要作用,不论这种关系是工作、家人、爱情还是友情。正如克里斯托弗•皮特森教授的概括:“我们周围的其他人非常重要。”通过人际关系,人类可以接受、分享并且传播积极的能量。在这个过程中,人际关系也能够通过与他人积极互动得到增强。《性格优势和美德手册》首次尝试以研究群体的方式定义人类的积极心理特质。这些特质包括6种“核心美德”,下设26种可测量的性格优势。6种美德和26个性格优势如下:智慧和知识:创造力、好奇心、开放性、求知欲、洞察力勇气:勇敢、毅力、诚信、活力、热情人性:爱、友善、情商正义:公民意识、公平意识、领导力秉性:宽恕、怜悯、谦卑、谨慎、自制力神性:对美丽与卓越的欣赏、感恩、希望、幽默、灵性在这6种美德中,“人性”中的“爱”、“友善”、“情商”与人际关系直接相关,“开放性”、“诚信”、“领导力”、“宽恕”等与人际关系联系也较为紧密。因此,人际关系的维护在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中起到一定作用。

(四)意义方面

意义是衡量幸福感的一个方面。有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的获得并不持久,在经历一段高峰期过后,幸福感回归原先的基线水平。所以想获得长期的幸福感与满足感,需要将外在激励转向内在激励,从考虑关注外在满足转向内在满足。意义是个体内在设立的为之不断努力奋斗的目标,并且当无人知晓个体的目标时,仍坚持继续,这个目标就是个体真正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在积极心理学中,意义是个体价值、生活意义和对未来的期望的综合表现。个体的价值是指个体在生产、生活中为满足个人需要所做的发现、创造。经历同一件事情时,人们对事物不同的看法及态度将导致不同结果。积极心态面对挑战和打击会更好地克服压力,战胜它并走出困境,而消极心态往往会导致失败的结果。有意义的生活是人们对未来的设想,人们面对危机或创伤表现得更加乐观,就更有助于战胜困难。促进人们树立目标,寻求意义可以使人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人们对事物的认知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则有助于人们提升主观幸福感。高校学生树立更高的目标,对事物认识更为积极、有意义,是个人价值得以显现的最佳途径。

二、遇到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体质状况堪忧

近20年来,我国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大学生体质问题亟待解决。根据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共同组织的第6次全国多民族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学生的各项体质较往年呈下滑趋势。19-22岁年龄组,即大学生所处的年龄组爆发力、力量、耐力等方面的身体素质水平都有所下降,大学生的体质锻炼时间也有下降趋势。体育锻炼是指根据身体需要,运用各种体育手段,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的体育活动。体育锻炼对促进积极情绪产生,宣泄不良情绪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间的减少,不仅影响了体质,更间接地对心理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较低

主观幸福感(SWB)是指人们如何体验他们的生活质量,包括情绪反应和认知判断,SWB的评判可以从情感平衡和生活满意度两方面衡量。良好的情感平衡是指愉快的情感体验与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相比较占优势。生活满意度是个人对生活的总体评价,独立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之外,是衡量主观幸福感更有效的途径。笔者以安徽某高校2015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了校园生活满意度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1333份,收回问卷1333份,其中有效问卷1290份,占2015届本科毕业生总数的24.13%。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和整理得出:在1290份有效问卷中,每项满意率较上一年均有所下降:平均分在8分-9分有10项,较上一年的17项下降较多,剩下的10项均在7分-8分之间;20个项目的全校平均分为8.00分,较上一年低0.31分。具体表现:在评选奖学金、评选先进工作方面,学生满意度平均分为7.99;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效果方面,学生满意度平均分为7.67;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学生满意度平均分为7.77。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处于较低水平,而且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三)大学生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较弱

大学是从学生变为社会人的过渡阶段,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相比较为复杂,很多大学生第一次离开家人,来到陌生的环境,很多事情都需要他们独自处理。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阅历不够丰富,情绪较易冲动,事件的发生和处理不当往往会使他们产生负面情绪,进而导致不良后果。据不全面数据统计,我国大学生暴力犯罪的案发率逐年上升。突发性事件发生较为突然,带来后果比较严重,处理较为困难,因此会对学生,其家人、朋友乃至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指导大学生如何预防、处理大学校园突发性事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大学生对未来发展方向感到迷茫

大学生会面临许多不同的抉择:正在上大学,不知道以后做什么工作;快要毕业,不知道选择读研还是工作等。很多人会觉得是自己不够了解自己,试图通过向内思考的方式来探索自己、了解自己,但根本原因是缺乏足够的信息来做出决策。大多数同学在迈入大学后无法准确给自己定位,因为某些原因对学校产生抵触情绪,不能很好适应大学生活,自我调节能力较欠缺,对学习、生活得过且过。一些同学给予大学生活过多的期盼与憧憬,但实际的大学生活与想象有大落差:欠缺专业知识的拓展、没有合理分配课余时间和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等。安徽省某高校2015届毕业生校园生活满意度调查显示,不管毕业生是已落实就业单位、国内升学、出国(境)留学、自主创业、求职中还是暂不就业,他们对自己从业情况的满意度平均分为7.98分,处于一般满意的水平。数据证实: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考虑,职业方向感缺失;而即便考虑过的人对职业生涯也没有一个详细的规划,不知道该做哪些准备、锻炼何种能力,这同样会导致迷茫情绪的产生。

三、对于大学生积极情绪培养的若干建议

(一)体质提升与体育锻炼是培养大学生积极情绪的基础

应该树立大学生合理膳食的观念,为大学生提供健康均衡的饮食,促进他们的体质提升,进而促进积极情绪的产生。合理地增加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机会,树立大学生健康的生活观念。这不仅是为学习、生活打下基础,更是为了增进他们的正面情绪体验,进而获得幸福感。

(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是学生获

得积极情绪体验的焦点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补充,主张关注人的内在动力。在大学教育中,老师改善传统的教育模式,建立丰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带动活泼、自由的课堂氛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爱好,引导、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体悟在学习过程中高涨饱满的快乐情绪。高校教学需要因材施教。在进行因材施教的时候,需要考虑年龄、能力、性格等的个别差异,教师再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有弹性、有张力,适合不同类型的学生,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积极情绪体验。

(三)全面塑造大学生人格是培养大学生积极情绪的目标

通过讲座指导、实践活动和课外实习的方式,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提升大学生挫折耐受力、自制力、毅力等,促进学生发挥自身潜力,预防突发性事件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后果。注重培养学生性格的积极方面,运用内在力量与积极情绪战胜困难,在实践中全面培育人格,同时挖掘和塑造学生潜能。并在这个过程中,培育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增强积极情绪的互动。

作者:年璟朱晓航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安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范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向与积极心理学

价值观作为推动并引导个体采取决定的原则、信念和标准,其取向是指处在与社会大环境交互作用的个体用所形成的稳定、综合和具有明显倾向性的原则、信念和标准,来指导和推动其决策和行为的心理过程。随着当前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体制改革,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以及多元价值观念和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使部分青年的价值观向自我倾斜,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对其人生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对广大青年的价值观取向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高度概括了分别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指明了方向。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心理学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思潮,积极心理学提倡积极人性论,致力于对积极的主观验、积极的个性特征及促进它们发展的制度体系开展科学研究,主张从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出发,以塑造良好的个性等发展的观点来构建人类优势。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当—个社会处于稳定发展时期时,会特别注意个人和集体的良好品德、幸福、创新和高质量的生活等积极品质;而这些关注将进一步促进社会的繁荣富强,两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积极心理学的内容和理念,与培育和践行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诉求不谋而合。

二、积极心理学对育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分析

(一)积极的情绪和体验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最重要的一个基础环节就是意识形态品性的认知,从价值观教育的心理接受角度来说,个体的态度至关重要。根据S.Rosenberg的态度理论,认知成分是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知觉、理解、信念和评价,是价值观形成的核心。通过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理性认知过程,形成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知识和观念,这些巳形成的认知水平、经验结构和思维方式,进一步影响青年对当前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的判断选择。积极心理学倡导个体积极情绪体验,认为积极情绪和体验能拓延个体的认知和行为能力,并构建和增强如体力、智力、社会协调等个体资源,同时积极情绪有助于消除消极情绪,对个体未来起到进化性的决定作用。跨文化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等积极情绪和体验的认知成分的影响受社会文化影响,除了主观幸福感外,Ryff&Keyers认为,个体的情绪幸福感(拥有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社会幸福感(社会接纳、社会实现、社会一致、社会整合)、心理幸福感(自我接纳、个人成长、自主、与他人有积极关系的结合)是衡量个体完全的心理健康标准。因此,加强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解决的是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从感性到理性的积极认知,并在此过程中给予积极的情绪体验,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判定的思维习惯,赋予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结果导向。

(二)积极的人格特质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价值观的形成

是个体化的过程,个体的价值观形成受生活经历不同的影响;另外,个体的价值观以自身需要和品质作为衡量的标准,来确定自己的价值目标体系。积极心理学关于积极人格特质的重点研究包括乐观、爱、美德、感恩等24种积极人格特质,Hillson和Marie对积极人格特质与消极人格特质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积极人格特质存在正性的利己特质、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两个独立的维度。其中前者是指接受自我、悦纳自我、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具有人生目标、感觉到成功、感觉独立以及能够把握环境并应对环境的挑战;后者则指的是有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重视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于已建立的人际关系感到满意。同时,积极心理学重视需要作为教育的心理内驱力,主张尽可能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促进人的心理发展,进而引导、激发人的积极心理需要,使人拥有积极的理想和价值观,进而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从价值观接受的基本规律出发,把握青年价值观接受活动过程中的心理机制,重视他们的理性需要,培养和提高他们对价值观接受的活动能力,进一步形成个体乐观、智慧、勇气、社会责任感等积极心理品质,促进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化领悟具有重要作用。

(三)良好的社会环境促发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行为倾向

积极心理学指出,个体经验是由所处环境塑造同时又在环境中得到体现,个体良好的环境适应性是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表现之一。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向是与社会大环境交互作用形成决策和行为的心理过程,一方面,通过法律、社会舆论和教育管理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的把价值观灌输给每一名青年;另一方面,通过传统文化、社会风俗、社会心理对个体的影响,营造良好氛围,潜移默化的把社会价值观念传递给青年。积极的社会环境有利于青年形成有责任感、职业道德、利他主义积极人格和积极品质,更进一步的促使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胥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

(一)拓展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体系

学校和社会是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的主要教育阵地,要通过体系建设,形成合力,拓展价值观理论教育体系。教育者要充分结合价值观的意识形态教育品性,重视将积极的认知作为价值观教育的心理加工机制,积极创新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模式。学校教育要根据青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改革单向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开展互动小组讨论、案例探讨、情景分析等双向教育方式,引导青年主流价值选择,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学习和讨论中,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水平。社会教育者和宣传者要充分重视和把握网络舆论和社会舆论的积极导向,做好舆论信息的监管,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增强价值观意识形态教育和宣传信息资源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认知和事实认同。

(二)营造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体验环境

一方面,校园作为青年学习和生活的最主要场所,要努力创造优良的学风校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软硬件建设、营造和谐的人际交互关系,充分发挥学校育人的功能;给予青年日常学习、生活、心理和就业等方面充分的指导和关心,促发青年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和良好的家庭环境,提升青年的主观幸福感和成长发展期待。其次,为青年营造公平公正、自由平等的社会环境,搭建更加诚信励志、包容扶持的社会平台,激发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正能量,促进青年责任感、职业道德、社会道德和利他主义等积极的人格和品质的形成。

(三)拓展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辅导模式

青年良好的情绪、情感、意志是其认知和内化社会主义价值观重要的调节过程。学校和社会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结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内涵,开展相关主题的团体辅导和素质拓展等心理教育活动,运用群体动力学、人际交互作用、社会学习、能力提升等积极心理辅导方法,开发青年对未来的希望、乐观、韧性的积极人格特质力量,使青年真正认识自我,澄清自己价值观念,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意义。

(四)创新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我教育互动平台

青年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要积极创新价值观自我教育互动平台,充分发挥青年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功能。一方面,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建设青年价值观自我教育的网页、微电影、微博、微信、QQ群等虚拟教育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学生自我管理中心、社区志愿服务站等等实体教育平台,引导青年进行理性的思想、感受、情感表达和自我学习成长,激发自我成长的积极潜能,促进青年核心价值观培育从理论层次向社会心理层次和隐性认同的转化,主动自觉理解和接受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教育,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志信念D

(五)丰富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载体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范文篇5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学意义;教育价值

1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充实了心理学研究领域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心理学兴起,这是心理学研究继人类行为和精神研究之后新生的研究方向,它将研究的重心放到了探究人类存在的正面价值上而不像前者更注重人类出现问题的行为。它着重强调要重视人本身的成长与发展,发掘人的潜能最终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但随着二战的发生,使得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了重大创伤,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也在这一阶段停滞不前[1]。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关注点转移到了如何治愈人们的心理问题上而弱化了如何通过心理学提升人类能力水平的研究--积极心理学便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应运而生。在整个20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消极心理学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它认为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消极的心理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在内外环境中消极条件的刺激下,人会不由自主地感觉到压力,压力又促进发展。虽有一定的实在意义,但是消极心理学总是从出现问题的部分入手,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局限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积极心理学则与消极心理学有所对立,它从人类的积极面来深入展开,从积极健康的方面引导发掘人类的优良美德与优秀品质,更加重视人性的闪光点。因此积极心理学填补了人类心理学研究方面的一部分空白[2]。另外,积极的心理力量是机体抵御外界伤害的重要一部分,通过研究积极心理的形成过程,能够帮助引导人类塑造积极心理来提高抵抗力。

2积极心理学能够促进个体多方面共同发展

积极心理学的首要研究内容为情绪体验,即是人在拥有积极的情绪时能够强化其力量和开拓其思维,长期的积极情绪引导对个体的思维方式与行动落实均有重大促进意义。其次积极心理学将人的主观幸福感作为一项研究内容,这代表了人们对所完成的事情的主观情绪感受和认知评价,其意义是能够代表一段时期内人们对于生活的满足度[3]。最后一个方面即是对积极的组织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由人类群体聚集活动地如学校、家庭等的发展特点,引导人们用积极的情绪带动一个系统的发展,有利于个体潜力的发掘和幸福感的提升。综合上述内容,积极心理学在人本心理学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充实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并补全其应用时的一部分不足。利用人类积极的本性,再结合心理学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将个体中尚未发掘的能力调动起来,激发人类的动手创造能力。在人类的漫长发展过程中,这样的积极连锁效应,使人们致力于改造世界并从中得到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满足以获得幸福感。从当下情况来看,我国即将达到全面小康的目标,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普遍提高,但具体到个人情况时又出现了极大的差异。因此以我国为例,目前心理学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在已有的物质条件下提升人们的幸福获得感。积极心理学侧重于人类的积极情绪与优秀品质,研究主体为正常人,其利用心理学的科学性来更好的理解人性,指引健康的人格品性形成。个体的积极效果将直接促进群体的积极发展。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目标是培养人的积极心态,在面对困境时能够发动自己的潜在能力来解决问题以获得满足感与幸福感。在无法预估的未来中,能够通过心理学明了积极心态的养成途径来引导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获得积极健康的生活,这又回归了以人为本的立足点。

3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学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产力水平稳步提升,其生活水平也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因而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愈发强烈。这就使得人们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关注素质能力与发展方式[4]。个人能力素质水平的提升反过来又会促进社会群体的发展,如此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此外,以教育方面的发展为例,传统的应试教育评价学生形式单一,使得很多学生的其他优秀之处并未被发掘出来,学习的积极性被挫伤。在意识到这一弊端后,一种全新的自由发展的学校模式开始萌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学习课程并参与到实践当中去,在掌握了所学技能通过考核后即可进入下一个学习阶段。目前这样的教学形式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其中的一些积极作用不可否认。通过兴趣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到课程当中学习思考、动手实践,能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创新与创造力。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范文篇6

〔论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研究;本土化;启示

自从“积极心理学”一词在1997年由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an)提出以后,引起了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2000年以后,更是有一系列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甚至有学者认为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已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研究者2009年5月5日进入psychoinfo数据库进行检索,以“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为检索词,检索到以积极心理学为关键词(keyword)的文献共712篇,以积极心理学为研究主题(subject)的文献886篇。最早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文章发表于1882年,即ribot,t.a.的研究《记忆的疾病——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方向》。但1997年前以积极心理学为研究主题的文献仅有8篇。绝大多数的文献发表于1997年之后。在886篇文献中,以“情绪”(emotion)为关键词的文献57篇,文献摘要中含“情绪”一词的文献有106篇。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11年,其中对情绪的研究是不容忽视的主题。

积极心理学在塞里格曼等人大力倡导之下,众多学者对积极心理学的有关概念,如:幸福生活、积极体验、积极情绪、积极个性特征等,以及如何应用和完善研究方法、理论构建及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内的主要的心理学刊物中以积极心理学为主题的文章较为集中在积极心理学的定义、基本理论、产生、应用等方面。对其思想来源的追述及其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批评、反思的论述还很欠缺。

要深入了解积极心理学的思想,需要全面了解其理论演变形成,学习用批判的视角剖析其理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因此,有必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和分析文献,帮助我国学者全面地了解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发展及其现存问题的争议。

一、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问题的讨论

williamc.compton总结了积极心理学三个研究维度:从主观层面(subjective)上看,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的主观态度(subjectivestates)或积极的情绪,包括个体对自我和未来的建设性的想法,力量感、生命力、自信等;在个体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品质或坚韧持久的行为模式;在群体和社会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关注发展、创造性和积极持久的制度。总结2000年以来的英文文献,对积极心理学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及其作用的讨论;对其理论创新性的讨论;对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可行性的讨论;在心理治疗应用中的效果及其机制的讨论等方面。

1.对“幸福生活”的含义的讨论

追求幸福生活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长期探讨的问题。回顾历史发展,不难发现在不同社会阶段会周期性地回归到对“理想的人”和“幸福生活”(thegoodlife)这些问题的讨论上。而对于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的、幸福的,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中有不一样的标准或理解。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寻找快乐。因此对幸福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到达幸福生活的彼岸的讨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中,“幸福生活”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与他人的积极联系、积极的个人品质、高质量的自我生活调节能力。追求幸福生活是全世界的人都一直在关注的问题,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情境下也是不同的。积极心理学认为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将幸福看作个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目标时获得的情绪体验,个体是否具有实现目标的能力,则取决于个人及其在家庭环境中经验的积累。

由于个体对生活的追求不同、目标各异,实现理想的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是否可以简单地将“幸福生活”的标准建立在实现个人生活目标这个基础之上,有待于讨论。塞里格曼曾提出心理变态者在连环杀人案中获得快意,恐怖分子袭击高楼大厦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都实现了自己所追求的幸福生活。从个人意义上来说,犯罪分子从反社会行为中获得乐趣,实现了他们自认为的自我价值,而却摧毁了他人的幸福生活。这种幸福的获得以他人的痛苦为代价,由此引发了对幸福生活的标准是否只具有个人意义而超脱于社会道德准则之外的讨论。对积极心理学对“幸福生活”的理解简单化,是心理学家们对其理论首先提出的质疑。

要确定“幸福生活”的内涵,不能脱离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标准,虽然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和实现的途径、方式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但又不仅仅是个人理解和体验的问题,个人的幸福感还与他所爱的人的康乐状况相关,因此也与所处的社会情境相关。何谓理想生活,单靠心理学这一个学科并不能作出完整的解答。讨论幸福生活的内涵和意义,不可能回避价值概念,不可能有脱离社会文化情境的所谓“价值中立”或“不带价值判断”(“valuefree”neutrality)的立场。对幸福的理解总是扎根于文化的土壤中。

2.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创新性的讨论

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一个健康的人应不仅是无病或虚弱,还应包括具有积极的状态。历任的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倡导关注人积极的一面,就连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也对如何创造理想的人这一研究议题着迷。从积极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看,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有很多相近之处,如:强调个人向好的追求,强调好的个人品质具有治愈功能,强调幸福生活等。积极心理学家宣称他们不同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创新之处在于,他们的理论是建立在大量研究基础之上,是更科学的,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却没能发展起来一套研究模式。他们还抨击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厢情愿的自我陶醉和反科学的。

如果积极心理学如其所言是“关于积极主观体验,个体的积极品质和积极的制度的科学”,那么这些体验、品质和制度是否具有可以超越时空和文化差异的普适性(grantjewellrich.2001)?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植根于北美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并与先前的追求提升健康、快乐和适应的运动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有学者认为它不过是个人主义和实现“美国梦”的现论版(becker,marecek2008)。

有研究指出积极心理学更像一种经济上的炒作行为而非学术研究,它的理论解释将科学狭隘化、简化,它不仅拒绝进行深入的心理学研究、批判和接受现存的人本主义理论的观点,也拒绝跨文化的心理治疗运动和非西方模式的心理学的影响(eugenetaylor2001)。

在对于性格力量的论述中,积极心理学提及的优秀品德主要有:智慧与知识、勇气、爱、公正、节制与超越。而早在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就强调一个优秀的人应具备荣誉、秩序、勇敢、责任等品质。对个体积极性格品质的重视并非始于积极心理学,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都曾强调个体不同方面的积极品质。

回顾已有的研究,虽然前人的很多研究并没有用积极心理学这样的名词,但他们的研究内容无疑是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例如苏格拉底的快乐说中提到乐观地生活,实现一个人的自然本性。因此,积极心理学如何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传承和创新,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3.对积极情绪的影响力的讨论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对积极情绪及其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有相当多的论述。但早在殖民时期新思潮(newthought)运动中就指出积极情绪的治愈功能。也就是说积极情绪会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并非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

积极情绪是否如其研究所示具有如此强大的功能,足以匹敌消极情绪或消极事件的影响?这是醉心于积极情绪研究的学者应该全面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大力强调积极情绪的作用的b.l.fredrickson’s(1998,2001)拓展并建立了积极情绪理论。他宣称人们每天体验的复杂情感可以成为导致不同结果的个人资源。有研究以139个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随意安排进入对爱和好意的冥想。结果显示冥想活动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了广泛的个人资源,如增加对生活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社会支持,减少疾病症状。从而可预测参与者提高了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减少了抑郁症状。

但royf.baumeister等人却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在2001年所作的综述性研究中,从人们对事件的反应、亲密关系及一般人际关系、情绪、记忆、信息加工、儿童发展、社会支持、形成印象、偏见、反馈等方面,对比了1940~2001年间的大量研究资料,发现人们对消极事件的反应比对积极事件的反应要强烈得多,相同强度的消极情绪比积极情绪的影响更深更持久;积极的沟通方式对人际关系具有建设意义,但消极的沟通方式更具有破坏亲密关系的力量,人们也往往倾向于记住消极的信息;人们往往更趋向于回避消极情绪体验,而不是增进和持续积极情绪体验;儿童所处的学习环境中不良事件的影响比积极事件要大得多,学坏比学会做好事容易;坏的刺激比好的刺激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也就是说,消极情绪和消极反馈比积极的更具冲击力,消极信息的传播比积极信息更彻底,个体回避消极的自我定义的动机比追求积极的自我定义要强。比起好印象和积极的看法,坏印象和偏见容易形成并不易改变。在大量的心理现象中,很难找到好的力量强于坏的力量的证据来支持积极心理学的理论。

rathunde认为,可能消极情绪会调节和巩固积极情绪的后果,但fredrickson认为人们也许在获得积极体验时并没意识到自己积累了应付生活事件的技能和资源,而只有遇到困难,产生了消极情绪之时才会用到并强化了这些积累(barbaral.fredrickson,2000)。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如何相互作用,积极情绪如果在维护心理健康和产生心理康复效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话,它们又是怎么起作用的呢?目前的研究似乎还未能对此作出解释。

4.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效性的讨论

积极心理学家试图通过科学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来解决本研究领域中的问题。例如,对以上提及的性格力量,积极心理学研究者们已经编制了两个自陈式量表,即:行为价值量表和青少年行为价值量表,对这些性格力量进行评估。但问题在于人的体验和感受建立在不同的标准和经验基础上,具有如此强烈的主观性,是否可以通过数量来测量?

叙事的方法虽然具有强烈的个体特点,但又模糊,难以比较和界定。例如对积极心理学在治疗应激障碍中的普适性,因为其研究对象的样本小,而遭到质疑。塞里格曼声称要像实验心理学家那样小心谨慎地在不同类型的科学证据、假设、阐释和应用中选择那些突出积极因素的内容,发展出更适合测量和界定积极行为和促进价值观和技能形成的心理测量方法迫在眉睫。

5.积极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新千年对上个世纪那种关注人性的消极面和力图消除生活中的消极影响的态度和做法提出了挑战。9·11事件后,有治疗师应用积极心理学原理,激发当事人的乐观心态和对今后生活的希望,大大减少了当事人的不良心理症状。对20世纪50年代到2006年6月间公开发行的四本主要的咨询心理学杂志——咨询心理学杂志(thejournalofcounselingpsychology)、咨询心理学家(thecounselingpsychologist)、职业评估杂志(thejournalofcareerassessment)和多元文化心理咨询和发展杂志(thejournalofmulticulturalcounselinganddevelopment)中任选20%(1135篇)研究论文的分析结果显示,对成就、应付方式、创造性、共情、情商、自我实现、乐观主义、积极情绪、自我信念、生活质量等积极心理现象的关注在20世纪50年代仅有16%,21世纪后的几年里在jcp的研究论文中最高达到56%。21世纪的这几年,这四本杂志中平均有29%的研究关注积极心理现象,其作者鼓励学者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和拓宽理论和实践研究。

在积极心理学之前,对心理治疗取得成效的因素的研究就指出:治疗师通过利用来访者已有的积极体验和在咨访关系中建立起来的信任和安全、愉快的沟通方式,促进了来访者的转变。积极心理学更强调了积极体验和积极情绪在促进来访者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引发了对积极情绪研究的热潮。

针对以上研究趋势和积极心理学对积极情绪的观点,russell和fosha(2007)指出,过分地强调积极情绪可能只是起到暂时缓解痛苦和将个体面临的复杂问题简单化,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好的心理治疗应具有的特点之一是:治疗师关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哪种情绪在什么情况下由另一种情绪而产生,以使治疗师能更明了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细微变化。对心理治疗过程来说,这两种情绪是缺一不可的。治疗过程就好比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跳着你进我退的舞步,在二者较量的过程中来访者实现心理康复。

积极心理学如何从理念到实践应用在心理治疗之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为要通过改变来访者的态度来改变其行为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积极心理学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实现帮助人们实现以积极的态度来生活这一目标呢?目前虽然有理论的指导,但是还需要对如何实施进行大量实践研究。

二、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讨论对我国心理学相关研究的启示

以上的这些研究为我国学者提供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探讨积极心理学内容的借鉴。与国内现有对积极心理学的介绍相比,国外现有的研究对积极心理学的态度和看法并不像国内的学者这样“积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质疑和提问无疑会帮助积极心理学走向深入和完善。因此,研究者客观、辩证地看待积极心理学现有的理论及相关实践,同时也启发学者在我国开展相关主题的研究。

1.立足本土文化开展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现有的国内外研究已经提出了明确的建议,改变以往重在治疗心理疾病的态度,以发展和预防的眼光,着眼于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积极心理学启发和激励学者开展了对“幸福”这样的主题进行大量研究。在近年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传承问题的讨论中,可以了解到积极心理学并不是首次提出人具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和能力,也没有首次发现积极的情绪及其作用,其理论的提出是建立在长久以来多个学科对什么是健康的人、理想的人、如何做理想的人等研究基础之上的。只有植根于历史和文化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才能有更好的将来。如,在对生活质量的理解上,我国的传统文化以“福禄寿喜”四字进行了简要概括,而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实现和自我决定,可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何为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我国学者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注重发掘本国的文化内涵。

2.开展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如何各自发挥功能、相互作用的机制的研究

全面看待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影响和作用,在研究积极心理现象的同时,不盲目乐观,不能忽视对消极因素的研究,不片面夸大积极情绪等积极心理活动的作用。应看到消极情绪也具有意义,不必持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如果来访者在转化消极情绪的过程中获得控制感,就实现了心理治疗的价值。例如,在中国的佛学思想中的“空”,就是一种通过自我反思,以顺其自然、接受现实的态度将生活中的消极影响化解的途径。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范文篇7

摘?要: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本文借鉴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分析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PREMA模型对高校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并提出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途径,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好服务于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思路。

关键词:PREMA模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题:本研究受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4JYB004)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项目(项目号X13019)资助。

良好的心理健康毫无疑问应当是高层次人才的核心素质之一。研究生作为高学历群体,在更丰富、松散和多元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他们有着更高的理想和追求,面临更多机遇、挑战和竞争,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由于国家一直没有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各研究生教育机构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目标与途径的理解各不相同,导致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诸多问题。

一、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从2003年到2012年10年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增长1倍,超过58万人。到2015年,我国在校研究生规模将达到170万人。随着研究生规模的迅速扩大,研究生群体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数据显示,从2005年开始,硕士研究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09年和2010年,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甚至不及本科生。

研究生群体具有高智力、高文化、高自尊、高抱负的特征,使他们在拥有更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此外,与本科生群体相比,研究生群体年龄跨度长,背景差异大。根据某高校数据显示,研究生群体年龄跨度比本科生高20周岁,研究生群体中已婚比例也远远高于本科生。因此,既不能忽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简单照搬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现有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观察到的问题或现象入手,进行经验总结性的探讨,另一类是主要使用较为单一的研究工具,例如90项症状清单(SCL-90)探讨研究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心理健康水平的前因变量等主题。关注研究生心理问题的特点或干预方法、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结果以及心理危机预警或干预体系建设,大多数是从传统的疾病模式出发,关注已经或即将出现心理或行为问题的学生,着眼于如何帮助学生走出抑郁,减轻焦虑等,也就是说如何使研究生心理健康达到无病的及格水平。

同时,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工作则存在医学化、孤立化、碎片化、雷同化等问题。在内容、方法和手段方面与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雷同,尚未形成有特色的符合研究生心理与行为特点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关研究生心理特点及适用的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者也尚未达成共识。甚至有人误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自杀预防和个别心理疾病的治疗,使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目标受到极大的限制,大大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高层次人才中本应发挥的作用和价值。

二、PREMA模型及借鉴价值

20世纪末,首先在美国兴起的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运动,由于它独特的以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那些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并得到良好的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环境条件下的普通人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社会和个人生活。积极心理学质疑以往心理学中对消极面的过度关注,认为着眼于消除病态和痛苦最多能把小部分“问题人”修补成没有问题的普通人,没有痛苦并不意味着得到快乐,心理学应当纠正以往的失衡,致力于促进社会成员达到理想的幸福。

2011年,积极心理学研究先驱和领导者塞利格曼在对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已有研究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基础上,提出PREMA模型,代表了积极心理学领域的最新进展。该模型认为可以通过充分发展五个元素促进个体达到快乐、丰富和有意义的生活状态,帮助个体、社区、甚至国家达到蓬勃发展。PREMA是五个基本积极元素的缩写,即积极情绪(Positiveemotions)、投入生活和工作(Engagementinlifeandwork)、积极人际关系(PositiveRelationships)、意义(Meaning)和成就(Accomplishment)。塞利格曼认为,通过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意识地增强这五个基本元素,可以帮助个体、社区乃至整个国家和世界获得真正可持续的幸福。大量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和方法的校园干预计划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在减少抑郁、焦虑、学习和行为问题及促进幸福感方面卓有成效。

塞利格曼提出这五个基本元素分别都是可测量的,并且对幸福有独立的贡献。积极情绪指快乐等良好的感觉,投入指全神贯注于正在进行的活动,人际关系指和他人紧密的联结,意义指感受到的目标感,成就指完成和成功的感觉。五个基本积极元素均有相应的理论和研究支撑,具体如表1所示。

通过对PREMA模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该模型非常适用于作为目标来指引个体及群体追求幸福和蓬勃发展的方向,并作为一个系统、全面、清晰的标准来评估当前的幸福和蓬勃程度。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积极情绪的频率和深度如何?生活中有多少时间和事件能够处于专注的状态?是否能感受到正在做有意义的事儿,正在过有意义的生活?人际支持是否充分、有效?是否能够自主决定并达到自己所设定的目标,客观的成绩如何?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能够清晰地勾勒出个体或群体的幸福水平。

此外,该模型的五个因素自身能够实现自成系统的良性循环,这些因素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例如,意义感能够增强努力和投入,带来积极情绪;良好的人际关系既可以增加积极情绪,又可以通过拓展个体内外资源,提高成就水平;而积极情绪也能够提升成就,润滑人际关系。该系统内一个因素或几个因素水平的提高必然能够带来整个系统的提升,使其在良性循环中顺畅运作。不但在单个个体的小系统层面,在像学校和社区这样中等规模的系统层面和国家、社会这种大规模的系统层面,同样可以通过提高模型中五个因素来提高整体的幸福和蓬勃发展程度。

三、基于PREMA模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目标

基于PREMA模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目标应当定位于通过教育活动帮助全体研究生增加积极情绪体验、建构积极人际关系网络、发现和寻求学习及生活的意义、促进努力和投入,充分发挥优势和潜力,获得优秀成就,提高研究生个体和群体的整体幸福感,进一步将校园建设成为积极的组织系统。

四、基于PREMA模型构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途径

1.增强全体包括学校各群体在内的全体人员培育积极心理的氛围和意识

包括研究生导师,授课教师,教辅管理人员,树立关注积极心理建设的氛围。通过宣传、定期专题培训、向全体人员普及积极心理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在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渗透积极影响。教育学校各级各类人员,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参考是否能够发挥学生优势、带来积极情绪、促进人际关系等方面来审视和评价其日常工作。

2.科学测评,引导研究生关注、发现和应用自身优势

通过讲座、宣传、尤其是科学的心理测验等教育活动引导研究生关注和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尝试有意识地增加自身优势的使用。当我们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使用优势能力时,是我们能够得心应手,高效率,获得更多积极情绪的时候。因此,需要通过高覆盖、多层次的教育手段,在科学测评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注意和认识到自身优势,并引导学生加强对自身优势的使用。

3.提供机会,建构和拓展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通过开发并实施能够拓展和建构积极人际关系的项目,给广大研究生提供机会建立和发展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由于研究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更加独立多元,研究生虽有建立人际关系的需求,但缺乏途径和主动性,日常交往中,以浅层次信息交流为主的交往多,而能达到相互支持和激发的深层次共享和交流少。因此,学校需鼓励开展旨在建构积极人际关系的学习项目,例如,推动教学部门开展小组教学,组建跨专业跨年级的项目小组和工作小组,建立学习兴趣社区,定期举办主题沙龙等。

4.鼓励探索和意义发现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需要在更细化的学科分之中进行深入探索,引导并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和思考专业生活、人生目标、日常生活等内容的深层意义,是提高研究生群体生命意义感,并促进其持续蓬勃发展的重要源泉。可以尝试在学校层面建设支持探索和发现意义的氛围,例如:通过开展基于经验和感悟交流的讨论会,引导研究生探索和发现自己的专业、自身行动为他人和社会所带来的改变等。

5.提高应对和管理能力,有效提升实际成就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背景;研究概况;评价;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潮(SheldonM.&KingL,200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有价值的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对过去而言)、希望和乐观(对未来而言)、充盈和快乐(对现在而言)。在个体层面上涉及积极的人格特性,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涉及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地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MartinE.P.Seligman&MihalyCsikszentmihalyi,2001),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当前世界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人们对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困惑,广大普通民众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挖掘和发展人性的共同部分,即人性积极的一面。“积极”一词来自拉丁语positism,具有“实际”或“潜在”的意思,这既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潜在的内在能力。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几乎中断,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以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性研究似乎被遗忘了。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正如Sek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因此,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虽然竭尽努力,但仍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再加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要是依靠个人的观察、体验和传记资料,缺乏必要的实验手段及实证根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对正常人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心理学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识到,心理学不仅应着眼于心理疾病的矫正,而且更应该研究与培养积极的品质,心理学的研究还发现:幸福、发展、快乐、满足是人类成就的主要动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发展的核心要素,心理学需要研究人的光明面,需要研究人的优点和价值,实际上,发展人性的优点比修复病症更有价值。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积极心理学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关注。

(二)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19世纪60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为先驱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确立临床和行为方法的全新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的积极性为基本宗旨,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突出人性中积极向上的一面,彰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这在心理学史上来说是一个创举。

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是积极心理学主要理论参照。积极心理学倡导者和提出者Seligman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Seligman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开始研究“习得性无助”,在动物实验中,若给狗重复施加其无法躲闪的电击,狗就会出现“习得性无助”行为,它会对本可以避开的电击不再躲避。在人中也会出现由于对环境事件的“习得性无助”而产生抑郁。在后来的研究中,Seligman又发现,不仅无助是可以“习得”的,乐观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学会维持乐观的态度不仅有助于避免抑郁,而且实际上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Seligman指出,心理学有三项使命:一是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病;二是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有意义;三是鉴别和培养人才。由于心理学过于重视对消极心理的研究,因此现在有必要进行积极心理学研究,从而拓展心理学在后两个方面的贡献。

1997年Seligman就任APA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并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1]心理学在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时涉及的主题有:主观幸福感、快乐、满足、士气、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情绪平衡、幸福觉察、主观不幸福感、可感性生活质量等,以及所激发的人类潜能和积极的人格特征。

二、积极心理学研究概况

(一)基本含义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表述有两种。

第一种表述:积极的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它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从主观体验上看,它关心人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对个人成长而言,积极的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等;第三,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作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幸福与财富无关,幸福的人不一定是富人,一个穷人也可以是很快乐的。积极状态的人不一定富有,但一定是幸福、快乐和乐观的。

第二种表述:积极心理学在主观水平上涉及有价值的主观体验,诸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充盈和快乐。在个体水平上,涉及积极的人格品质,爱、勇气、人际关系技能、审美力、创造力、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才能和智慧。在群体水平上,涉及公众品质:责任、利他、关爱、文明、现代性、容忍力及职业道德。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不研究消极心理学以及人的心理问题与疾病,但它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从更广阔的层面来说,积极心理学研究包括工作、教育、洞察力、爱、成长与娱乐,它探索美好的生活以及获得美好生活的途径与方法,它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来理解人类杂的行为,其目的就是要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探索人的健康发展途径。

(二)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积极心理学吸收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绝大多数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如量表法、问卷法、访谈法和实验法等),并把这些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与人本主义的现象学方法、经验分析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它甚至想模仿传统主流心理学的DSM而建立自己的DSSWB(幸福的诊断和统计标准),这使得积极心理学从一开始就让心理学界看到了一张熟悉而又亲切的脸。

积极心理学采取了更加包容的态度,它以实证的研究方法为主,同时也不拒绝非实证的研究方法,这也是它比人本主义心理学高明之处。它几乎继承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一切实证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调查法等等。积极心理学在2004年还以世界心理诊断标准DSM(第四版)为模型建立了自己的CSV标准(CharacterStrengthsandVitues:AhandbookandClassification)。另外,它还采纳了人本主义现象学的方法,如在研究人的积极进展时就采用了大量的演绎推理,甚至还用文化解释学的方法来论述个体的发展历程。

(三)研究内容

就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研究。

1.积极主观体验研究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现在方面,主要研究幸福、快乐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范文1篇9

Abstract:ThedevelopmentofTheTime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reformandthepsyc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theundergraduates,callingforpositivepsychologytobecome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simportantguidingideology.Throughthebriefintroductiontopositivepsychology,focusingontheanalysisofpositivepsychologyin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ordertoinspiretheuniversitie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

Keywords:PositivePsychology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Apply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及其搭档契克岑特米哈依于1997年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正式提出。作为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积极心理学提倡在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前提下,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引导学生挖掘自身的潜在积极因素,努力拓宽积极因素形成途径,引导学生积极预防和自我预防,在重视个性教育的同时重视共性教育,倡导“赏识教育”和“全员教育”,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理念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就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主观层面上的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的情绪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其中,对主观幸福感、乐观主义等进行了重点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将来,才更容易获得情绪和生理的健康,更富有耐心,更容易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个人的成功。

(二)个人层面上的积极人格特征

积极人格特征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1)正性的利己主义,是指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独立、成功或者能够把握环境和环境的挑战;(2)与他人的积极关系,指的是当自己需要的时候能够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看重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于已达到的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二.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是当今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挖掘人类的潜能,以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体验理论在方法论上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即通过“积极体验”来发掘和塑造人类自身的积极潜力。积极心理学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研究人的优点与价值。在引导手段上,不过多地揭示心理问题,而是更多地倾向于一种鼓励或者激励的方式来引导和启发大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形成自身有效的应对生活压力的技巧和策略,激发出自身的创造潜能,促进大学生更好地适应、更有效地应对压力和更幸福健康地生活。

三.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着力于增强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体验,挖掘和培植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全面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塑造人,在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的同时还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以学生的全面而充分发展为本,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是要符合学生的精神需要和成才需要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满足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

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重在育德,以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育心,以提高人的心理品质,二者相互渗透,相得益彰。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觉与新的研究取向,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从积极层面去帮助大学生挖掘潜力,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龚光军.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9):73-78

[2]刘洁.积极心理学及其在大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运用[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5):37-40

[3]闫杰.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0-83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范文1篇10

积极心理学作为上世纪末兴起的全新的心理学观点和研究取向,为自我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向度:必须让人们从积极的角度对待问题的发生和自身的不足,从而既解决问题又激发自身潜能。它“不满于传统心理学过分关注人类消极方面的状况,注重研究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的社会制度”,摒弃长期以来心理学主要针对心理障碍、问题、痛苦、困惑等消极心理状态进行治疗的模式,提倡人们在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时可以多从积极的视角看待,包括个体的心理现象(或者心理问题)和遭遇的社会现象。一改以往心理学从消极方面观察对象、寻找心理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方法的思路,转而从积极的角度,强调开发人的心智,实现激发个体自身已有的积极特质或者潜在的积极力量的目的,让人们发现优点、发扬优点,也就成了目前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意图。积极心理学认为,快乐的人在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更会出色、名列前茅,在学校和工作岗位中会更加容易成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激发人们灵活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它在告知人们愉悦、幸福、积极的思想、性格的力量、价值等概念的现实意义后,鼓励并帮助人们去追求这些美好的事物和品质。它提示人们要善于发现、发展自己最有价值的地方,并且充分开发自己的潜力去利用、完善这些能力、天分去追求更美好的东西——同样包括帮助别人以及造福整个社会。“积极心理学的任务是提供它所研究现象的最客观事实,从而使得人们和社会在每一天都能够做出充分的决定,去追求合适条件下的合理目标。并不是所有有关新闻都值得欢呼,但能够提供关于美好生活前景的信息就都是有价值的。”积极心理学还更多地关注不同的文化社会中,在既定的社会层面上有助于营造美好生活的各种特质。积极心理学还强调要形成人的积极观念。积极观念的人与消极观念的人相比,在遵守社会道德、法律制度方面有更好的表现,在应对压力、困难时前者具有更为明显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在具有积极观念的人身上体现出的积极品质其实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它们好比是藏在体内的源泉,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作用就是将潜在的源泉开发出来,唤醒每个人的优质潜力。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自我教育的运行机制

自我教育作为人的主体性活动之一,其发生机制的作用在于了解自我教育是如何产生、如何作为动力因素推动人的活动。将积极心理学理论与自我教育进行有效结合,还可以寻找到自我教育的目标、主题和实践路向。自我教育方法的运用离不开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即是自我教育产生的心理机制。在心理学上,自我意识是指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外部的关系。自我意识是人和现实世界之间关系的反映结果。“自我意识,即主体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调适等方面越发展,自我教育越自觉。”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自我意识可以将个体自身与现实生活进行参照和对比,引导个体,实现理想我和现实我的有效转化;自我意识从产生到显现效果就是个体实际活动的思维主导和行动依据,也是自我教育成败的主要因素;自我意识的有益激励可以促进个体自我实现的良性循环。积极心理学提倡的幸福、愉悦、价值、积极的人际关系都是从个体心理角度出发,引导个体形成积极情感和积极情绪。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六种潜在过程的递进,可以形成健康的心理环境:“自我接纳——对现实的准确感知——自主性(从容的应对社会压力)——对环境的掌控能力——成长、发展、成熟——人格统一完整。”基于这六种进程,个体在对心理把握能力和自持能力方面会有一定的提高和进步,个体在自我反省、外界帮助的过程中,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对于自我教育的效果也是大有裨益的。积极心理学理论对自我教育的理论贡献还在于,它为自我教育确立了一个“心理—社会”运行机制。在克里斯托弗•彼得森那里,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幸福、愉悦、感激、成就;二是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个性力量、天分、兴趣、价值;三是积极的机构,包括家庭、学校、商业机构、社区和社会。其中,“积极机构可以促进积极特质的发展和体现,进而促进积极主观体验的产生”。而在马丁•塞利格曼那里,积极心理学的三大基石是:“第一是研究积极情绪;第二是研究积极特质,其中最主要的是优势和美德,当然能力也很重要,如智慧和运动技能等;第三是研究积极组织系统,例如民主的社会、团结的家庭以及言论自由等,这些是美德的保障条件,美德进而又能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两位学者都在关注心理要素、心理过程的同时,特别强调了积极的机构或组织系统对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积极人格的塑造:自我教育的新目标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一定意义上是培养人的健全人格,自我教育对于受教育者人格的影响就显得尤为深入和典型。笔者认为,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自我教育的目标就在于,让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呈现出个性中的共性,即不同个性的人均有共同的积极、健康的人格。人格是由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组合成的复杂的人性特征,与人的成长经历、生活经验和受教育程度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一,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关系最密切的人格特征。性格包含有众多社会道德层面的意义和内容,一方面因为性格反映的是一个人对于周围世界事务和人际关系的态度,另一方面由性格产生的态度会显现在此人的行为举止中,在交流和交往的过程中对他人产生影响。积极心理学对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和性格的意志特征都给予了充分关注,因为它们对于构成一个人的幸福感、个性的力量和价值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积极人格的塑造离不开积极性格的后天培养。

第二,气质是人在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虽然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但是它却是构成人们品质的基础。与性格相比它是居于从属地位的,但气质可以比性格更容易被外界识别,“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气质的培养可以对人格的魅力进行有效的提升。

第三,能力是人在任务或者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技巧,它的体现主要是指通过实践活动的印证,在具体事物的活动中一个人智力、知识和技能的调动和运用效果。能力的强弱、高低也是现代人适应社会、体现个体价值的重要因素。基于性格、气质和能力对于组成人格的重要性,教育在塑造性格、培养气质和锻炼能力等方面尤为关键。积极心理学中对于积极人格的塑造较为明显地体现在“个性的力量”。首先,积极人格可以塑造受教育者,培养出思想开放、坚持、热情、正直等优质的性格因素。开放的思想可以实现个体全面透彻地思考问题,寻找问题发生的根源;根据客观事实做出判断,并调整自己的思想;对论据的把握追求充分、公平。坚持,即要求人们学会善始善终;在艰难险阻中也坚持完成自己的行动;对成果保持充分的愉悦感。热情就是教会人们充满激情和力量地去追求生活;做事情不半途而废或心不在焉,时刻保持生机和活力。正直就是要求人们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不过分强调个人的感受,忽视他人的情绪关照。其次,积极的人格塑造可以培养人们在面对困境时拥有审慎、谦卑、自我调节的能力。在当前社会中,很多人抗挫力普遍较弱,积极人格的塑造就是教会人们在面对学校、社会等环境中的困难、迷惘时不要迷途,通过自我调节来调节自己的感受和行为;遵守纪律,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审慎地思考面临的情境,学会慎重地做出选择,获得成绩时也不要过分表现自己。这些人格因素的培养看似简单,但是对于人们的实际的交往、生活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四、积极教育环境中的积极教育:自我教育过程的完善化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自我教育提倡积极教育,这种积极的自我教育还需要在积极的教育环境中运行,这构成了自我教育的外部促进机制,可见自我教育过程的完善化离不开教育环境的净化和提升。人的思想品德和人格素养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形成和发展的,自我教育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开展和进行的。环境的塑造是自我教育过程完善化的重要内容。环境的优良对于自我教育效果的好坏有重要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互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这意味着,一方面,人和环境之间的作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实践改变环境、创造新环境。另一方面,社会环境制约着人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迁和风俗伦理的转化会深刻影响人的道德观念。另外,教育环境是社会活动的产物,教育环境中包含的社会性要素对教育环境的发生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探讨积极教育环境的意义一方面有益于优化育人环境,实现自我教育与社会各个环境因素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有益于自我教育实效的加强。自我教育的环境实际上是一种微观的教育环境,无论是以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为核心的宏观环境,还是在以学校、家庭、社区为中心的中观环境,它们产生的影响要想能够和个体自身相融合,都需要个体本身经过认知、接纳、学习后运用和实践。可以说,每个个体都有属于自己一套体系的微观自我教育环境。积极心理学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改造就是调动个体个性中的共性,寻找个性微观自我教育环境的共性,即建设环境中积极的部分。积极的教育环境既包括校园建设、教育者队伍建设,还包括受教育者所处的心理环境。不过,其中心理环境的意义更为重大。

心理环境的健康、积极与否将直接影响自我教育接受程度的高低和效果是否持久。心理环境是自我教育的初始产生环境,它影响着自我教育的发生;对于外部机制塑造出的自我教育,个体的心理环境对其产生的效果有重要的接纳、吸收作用,一个已经对外界建立起心理防御的个体是难以轻易接纳其他观点和建议的。塑造积极的心理环境对于帮助个体吸收外在自我教育的效果十分重要,对于个体自身自我教育的发生、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积极的组织系统也是积极的教育环境的重要载体。在积极心理学中,学校、家庭、社区,乃至宗教都是从属于“授权机构”。对于这类授权机构的特质,克里斯托弗•彼得森指出:“关于机构水平的特质,我的意思是指整个集体在道德层面的特征,而不仅仅是其个体成员特征的简单组合或汇总。”授权机构的美德一方面在于自身发展的成功,另一方面它们更大的成就应该来自于身处机构中的个体的美德的塑造。具体地说,在家庭教育环境中,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于儿童今后的社会性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独裁型父母、权威型父母和纵容型父母三种不同类型家庭环境中,儿童会收获不同的性格、气质和能力;在学校教育环境中,良好的学校教育可以将学生塑造成明确终身学习目标的人,这样的学校“首先提供给学生感到安全的环境,通过明确指导使学生成为富有爱心、有责任感并最终成为建设性的社会成员”。只有在积极的组织系统中,才能保持积极的教育环境,才会有真正支持积极人格发育的自我教育。

五、结语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范文篇11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主要产生于美国心理学界,创始者为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Seligman在研究人类抑郁、焦虑、偏见等负性情绪的过程中,注意到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也应该对人的优秀品质进行研究。1997年Seligmen就任APA主席,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名词,2002年Snyder和Lopez主编的《积极心理学手册》的出版正式宣告了积极心理学运动的独立。此后,很多的心理学家逐步涉及到积极心理学领域,并逐渐形成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思潮。其实,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

马斯洛、罗杰斯等倡导的人本主义思潮对现代心理学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开始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大大地推动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以及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具体分为三个层面: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幸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以及快乐和幸福流,也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在个人的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等;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这些研究中有许多因素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关于个人层面上的积极人格特征(positivepersonality)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改善心理学的应用,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又积极的意义。

二、积极心理学中“积极的人格特质”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对于积极的情绪体验研究的较多,对于改善人的精神状态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积极心理学是以人类的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有适应性的整体为前提理论假设的,所以,积极的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Sheldon等人2001年把“因果关系感觉轨迹”应用到自生个人目标的研究中,通过测定“因果关系感觉轨迹”提供一条量化的途径去揭示积极动机和一些较难理解的积极心理学概念。积极心理学具体研究了24种积极个人特质,包括乐观、爱、交往技巧、美德、工作能力、感受力、创造力、天赋、灵性、宽容、毅力、勇气、防御机制、智慧、关注未来、自决等,这些特质许多早期都被研究过,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有关研究又蓬勃发展起来。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培养这些积极特质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各种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就形成了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有效的应对策略,包括自我决定性、乐观、成熟的防御机制、智慧等,其中引起关注较多的是自我决定论(自决)和乐观。Ryand和Deci对自决这一特质进行了研究,从三个方面研究了自决人格特质的形成:先天学习、创造和好奇的本性是其形成的基础,这些先天的本性还必须与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外在的生活经历相结合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动机和价值,心理需要得到充分满足是其形成的前提,他们从人的本质出发研究了自我决定理论,以个体的内在动机为出发点,探讨了三种相关的人类需要:胜任(competence)的需要、归属(related2ness)的需要和自主(auto2no2my)的需要。他们认为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发展将是乐观的。在此条件下的个体受内在激励,能够充分发挥其潜能,能够积极地寻求更大地挑战。Ryan和Deci认为阻碍需要的满足,会引起消极的心理结果。

在积极的个性特征中,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optimistic),因为乐观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有时会产生“乐观偏差”(optimisticbias),即判断自己的风险要比判断他人的风险要小,盲目乐观而不够现实。这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现实主义会提高成功适应环境的可能性,而乐观则会使我们有比较好的主观感受。如何在现实与乐观之间达到某种平衡?Schneider(2001)讨论了一种“现实的乐观”,认为“现实的乐观”与现实并不相互抵触,因此原则上不会产生不现实的对于环境或事件的评价,能够作到乐观而又不自欺。这种对于“现实的乐观”的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的很好的注解: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在对成熟的防御机制的研究方面,心理学家Vailliant提出要描述积极的心理过程必须在生命全程中研究。因为一个真正的积极的心理适应机制应在一生中得以展开。在此思想的指导下,他对三个大的成人样本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在所得结果的基础上,Vailliant总结了利他主义、升华、压抑、幽默、预期等成熟的防御机制对成功以及快乐的生活的作用。

关于智慧的研究,美国心理学会的第一任主席Hall曾努力试图研究出一个智慧随年龄变化的模型,但并未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近年来,对智慧的研究又有所回升。Baltes和Stawdinger报告了一系列的研究,他们已经建立一个复杂的模型,将智慧视为在追求个体和集体的优秀过程中用来组织知识的一种认知和动机的启发性运用。他们对智慧的定义为一种有关生存的基础实用的精妙的知识系统。Hillson和Marie(1999)在问卷研究的基础上将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1)正性的利己特征;(2)与他人的积极关系。前者是指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感觉独立、感觉到成功或者是能够把握环境和环境的挑战;后者则指的是当自己需要的时候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看重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于已达到的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情景。对压力的应对策略可简单划分为趋近策略(例如解决问题或者寻求社会支持)和回避策略(例如逃避或者否认)两类,趋近策略比回避策略在应对压力中更为有效。有研究者利用“大五”人格来研究人格因素与应对策略的关系,结果表明尽责性、宜人性和开放性维度与趋近应对策略之间有显著的关系,而神经质的维度与回避策略相联系,而神经质的反面,情绪的稳定性,则与趋近的应对策略有关。

三、关于研究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范文篇1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中传播面临的挑战和要求

当今社会时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带动了文化思想的全球化传播趋势,经济和技术领域的革命性创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这些变化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中的传播发出了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

(1)文化全球化趋势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提出了新的挑战。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地多种多样的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开始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这种发展趋势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言,既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带来相应的挑战性。尤其是在高校校园环境中,更是世界各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竞相登场的重要舞台,这种大发展大繁荣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提升大学生文化水准、开拓大学生文化视野的同时,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在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唯一性和主体地位,坚决杜绝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思想,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主流价值导向,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要发挥高校文化创新的社会职能,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秀理论品质,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增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现实性和时代性,从而提升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说服力。

(2)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文化思想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在高校中的传播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人类文明史上的各种文化思想和文明成果也随着互联网广泛地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可以迅速便捷地查询到任何自己感兴趣的科学文化知识,极大地拓宽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而大学生作为时代精英的代表,对于这项技术的应用则更为热衷和娴熟,据调查显示,现在几乎任何一个大学生都能够通过互联网熟练地进行学习、阅读等活动,自助式的丰富自己的文化视野。同时,当代大学生具有更强的文化包容能力,因此,在高等院校校园环境中,各种文化思潮和文明成果都得到了极为广泛的传播。但这些思潮不仅仅包括那些有益于大学生成长的优秀的思想和文化,同时也难以避免地存在许多腐朽、堕落的文化思想及异端学说,造成了对大学生成长极为不利的消极影响。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在高校中得到全面的推广和传播,就必须积极应对网络信息化时代提出的新要求,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特征的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及其最新理论成果的兴趣和向往,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内涵和精髓。另一方面,要积极占领最新的科学理论传播阵地,充分利用网站、微博、校园网等能够深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传播媒介,引导当代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前进方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

(3)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他们具有更加敏锐的质疑精神和独立的思考能力。在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接受资讯和信息的途径更为广泛,多元的文化碰撞和文化冲击使得当代大学生具有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和文化广度,因此他们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他们的认知和学习过程不再单单依靠书本、老师或是家庭教育,而是更多来源于现代化的媒体传播途径,通过这些新兴的媒体传播途径,大学生既可以主动地去查询自己感兴趣的任何消息和知识,同时也会自动地接收到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各类信息和资讯,从而形成了他们更加依赖于网络获取资讯和知识的独特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在面对这个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时,当代大学生同时还具备更加敏锐的质疑精神和独立的思考能力,他们经常从自己的价值理念出发,对资讯和信息的内容及其核心观点做出独立的甄别和判断,并相应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两个方面的变化,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中的传播提出了挑战和要求,一方面,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推广过程中必须开辟更多的传播途径,并且要选择能够适应当代大学生学习特点的宣传方法和教育理念,重视网络信息传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今世界和中国社会的现实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转换教学思维,彻底改变过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教育教学活动由单向的“我教你学”变为双向的“互动式”教育。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允许学生对这一理论提出质疑和思考,并针对学生的疑惑和独立观点,相应地进行阐释和教育,务求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在高校学子中能够深入人心,成为高校校园文化中的核心价值理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中传播的主要途径及改革方向

根据当前的社会和时代背景及高等教育校园文化环境的具体情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中的传播主要通过这样几条途径:

(1)以理论体系化课程教育为主体,创新教学方式。在高等教育活动中,课堂教学仍然要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整套具有合逻辑性与规律性、合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整体理论体系,因此必须通过课堂教育进行完整的体系理论教学,才能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也要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一方面必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有深入的研究和深刻的认识,从多个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剖析和认知,并积极地将这一核心价值理念与当今世界和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向高校学生认真负责地讲授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另一方面,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还必须积极地创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思维。首先,要积极采取多种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开拓网络教学途径,例如多媒体教学、数字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学习兴趣。其次,要广泛收集社会最新资讯和信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中的价值理念充分解读和阐释社会事件和信息,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性,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最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还必须要及时转变教学思维,变单一式教学方式为交互式教学方式。由于当代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意识非常强烈,因此他们从内心较为排斥传统的以教师为单一主体的教学方式,他们更期待以交流方式为核心的交互式教学方式,在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学生也可以参与教学,并相应地提出自己的独立思考观点。这种新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才更符合当前的教育发展理念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才能更好地在高校学子中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这一社会核心价值理念能够充分得到高校学生的认同和深刻领会。

(2)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手段,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一方面,要积极营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校园文化氛围,以科学的意识形态理念为指导,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理念中,积极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将个人的人生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共同理想相契合,培养学生养成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提升高校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新活动方式,并在这些活动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使学生能够在各类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中领悟和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和观念,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校园文化中潜移默化的融入过程。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范例(12篇)

    - 阅0

    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范文关键词:畜牧兽医;队伍建设;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S851.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8-0053-01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传统种植业的比.....

    水路运输的定义范例(12篇)

    - 阅0

    水路运输的定义范文1篇1论文摘要:我国道路运输价格的形成机制符合遵循均衡价格理论。目前,道路运输价格及其形成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运价管理体制不顺和汽车运价法规不完善.....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