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的关系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的关系范文

当年无限风光的银行业,将涉足金融领域的互联网企业称为“站在金融业门口的野蛮人、搅局者”的言论,让人记忆犹新。而马云的那句“银行不改变,那么我们就来改变银行”的豪言壮语,也言犹在耳。过去的多年中,支付宝、余额宝与银行机构的支付战争、理财战争硝烟弥漫,颠覆者与被颠覆者的关系一度剑拔弩张。

然而,近来画风突变,双方的关系从警惕、互怼转变为牵手、拥抱。银行机构与互联网巨头纷纷达成战略合作,互相结成同盟,吹响了中国传统金融转型的号角。而“金融科技”新型场域的构建,也为金融服务变革注入了新的想象力。

扎堆牵手

银行与互联网巨头的合作最早始于2004年,当时工商银行和腾讯在虚拟联名卡、电子银行、网上安全、风险监控、认证等方面达成合作。2005年,招商银行和阿里巴巴签署银企战略合作协议,主要聚焦于支付结算。

银行与互联网巨头初期合作主要限于网上银行、电子支付、联名卡、营销等领域。2010年后,双方合作范围扩大,从传统的资金结算逐渐向网络授信融资、理财业务、直销银行、互联网金融、扫码支付、信用体系等方面延伸。

到了2017年,银行与互联网巨头的关系发生了巨变,挥手告别此前层次较浅、业务有限、相对分散的小范围合作模式,迎来了全方位战略合作的“爆发”。

3月28日,中国建设银行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宣布战略合作。按照协议和业务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推进建行信用卡线上开卡业务,以及线下线上渠道业务合作、电子支付业务合作、打通信用体系。

6月16日,中国工商银行与京东集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金融科技、零售银行、消费金融、企业信贷、校园生态、资产管理、个人联名账户、电商物流等方面展开全面业务合作。

6月20日,中国农业银行与百度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金融科技、金融产品和渠道用户等领域深入合作,并组建“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推出农行金融大脑,在智能获客、大数据风控、生物特征识别、智能服务、区块链等方面进行探索。

6月22日,中国银行与腾讯宣布成立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双方将重点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建普惠金融、云上金融、智能金融和科技金融。

7月5日,民生银行与小米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金融、电商、生态链等各个业务板块展开深入合作。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6月,仅互联网巨头“BATJ”(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的简称)就已先后与多达15家银行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国有四大行“工农中建”均参与其中,合作内容也各有侧重。

其中,与阿里巴巴合作的银行机构最多,达到11家,腾讯和百度各7家。京东则在2017年动作频繁,在1月份牵手银联之后,又在6月与工商银行达成合作。工商银行则是四大行中唯一一家与“BATJ”均有合作的银行机构。

相较以往,此轮合作呈现出新的特点:合作规格更高,双方主要高层均参加签约仪式,对合作更加重视;合作层次更深、范围更广,双方将精力聚焦于金融科技、消费金融等领域,在金融科技创新、云计算、大数据应用和资产管理风险监控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重塑格局

从互联网颠覆银行的雄心壮志,到银行加速互联网化做出反击,这本是一场充满看点的互联网金融大战,如今却为何在短时间内反转为携手共赢?

回顾双方十几年的合作探索,不难发现,银行和互联网企业均对自身优劣有了清醒认知,对彼此的关系也有了明确把握,合作成为双方的共识。这是科技在金融领域深化的必然选择,也是金融发展的迫切需要。

从银行角度看,其资金实力雄厚,业务模式齐全,但阵地以线下为主,客户基本都在物理性网点上。而全球经济、科技等多数行业都开始往互联网转移的大环境,决定了传统银行的地盘将越来越小。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用户体验革命下,银行面临获客与活客双重压力,即便坐拥大量客户,但受限于割裂的数据、单一的业务、传统的营销手段等因素,客户基础整体还是大而不强。

而互联网巨头拥有强大的流量和数据,能够向银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使后者得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应用场景和渠道,精算用户需求,实现精准营销,拓展获客资源,升级消费金融、账户管理、风险控制、智能投资顾问等服务。

因此,对于在数据积累、场景、营销及新模式探索等方面处于下风的银行来说,借助金融科技转变用户运维理念或许是新的突破口。

从互联网企业角度看,金融产品的提供和销售以及资金支持是其短板。长期以来,互联网企业既缺少金融牌照,也缺乏金融行业文化的积淀和从业积累。而通过与银行合作,则能扩大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应用场景,积极推进“互联网+”服务。另外,互联网企业的最新产品技术发展也需要一线的业务数据支持,与银行相关业务融合落地,可使产品技术得到精化和完善。

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的关系范文1篇2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发展变革的多维影响

依托于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不断突破,国内金融科技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当技术引领的创新运用于金融领域,也带动了新型的商业模式在投融资与支付等传统银行业务领域的金融创新。然而,以用户体验为导向、数据为驱动、互联网为手段的金融科技具有资本集约、资源开放、创新集中的优势特征,通过技术的迭代与进步,发展出传统商业银行无法提供的高壁垒服务。金融科技实现了金融组织形态的多样化,在运行效率、运营成本、传播介质、数据分析等多个维度对传统金融领域形成冲击,并渐进式地弱化了商业银行的中介职能。

互联网与移动支付撼动银行支付地位。据央行的《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互联网与移动支付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2016年第三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网上支付业务116.07亿笔,金额433.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34%和0.26%;而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440.28亿笔,金额26.34万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06.83%和105.82%。与银行卡支付等传统方式相比,基于互联网与移动场景的新型支付模式和技术已经比较清晰。新型移动支付体验、快速聚合的支付渠道以及多样化便捷的验证方式(包括NFC支付、扫码支付和声波支付等)大大提高了支付效率,有效弥补了银行支付的固有服务功能。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2016年支付报告》数据显示,到2016年底中国网络用户的移动支付渗透率已经超过70%。如今,移动支付已经成为连通金融与网络科技的重要载体。例如,支付宝为个人和企业客户提供资金支付与各类投融资服务,其账户、结算、信用等功能已与银行相差无几。

区块链颠覆商业银行结构体系和业务流程。区块链融合了数学、密码、机器语言以及经济原理等众多学科,其本质是一种去中心化及分布式结构的数据储存与传输的方法,具有分布式、时间戳、免信任、加密以及智能合约的特征,能有效解决金融创新中网络去中心化和交易去信任化等关键问题,对商业银行现有的基础设施、体系结构及行业规则造成颠覆性影响。在支付领域,区块链可以改变银行支付体系的底层建筑和清算方式,缩短发起、回馈、记账、交易、对账等一系列繁琐流程,实行点对点交易,提升支付效能。在信任构建中,区块链可以改变对传统信用中介的依赖,将交易数据直接放在区块链上,通过分布式逻辑与智能合约的结合完成征信,有效克服信息不对称、数据更新慢等缺点。在业务流程上,区块链可以通过多重签名和智能合约完成后交易、记账等工作的自动执行,不仅可以有效解决银行业务系统与后台连接中流程长、环节多等问题,还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的透明度,大幅度提升银行中后台的运营效率,减低运维成本。

大数据重塑银行信用信息服务模式。大数据的概念最早出现在麦肯锡关于《大数据: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率的前沿》(2011)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了数据作为各行业领域内基础性资源的重要地位,将给未来经济金融发展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尤其是随着金融活动产生的大量信息在大数据驱动下逐渐货币化,银行的信用、信息服务模式必然将被重构。一是大数据将重构银行的信用与风控模式。金融科技创新下的大数据可以通过整合大量数据,有效甄别用户信用信息,降低商业银行获取信用的成本,促使传统模式下难以度量的银行风险显性化。二是大数据将改善银行客户的服务体验。大数据技术的一大亮点在于基于规模化数据的智能推介与精准营销,通过精确的预测促使用户投资流程与操作方式的智能化。三是大数据将导致银行面临信息脱媒的重大危机。金融科技与大数据企业的迅速扩张,导致银行信息的排他性逐渐减弱,信息传导的中断致使银行信息中介的智能被削弱。根据计世资讯的调研结果@示,国内大数据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5.3亿元增长为2016年的23.6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64.5%。而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运用大数据推动经济金融发展已成趋势,从2013年至2016年底,国家相继出台各类推动大数据发展的政策126条、专项大数据政策11条,大数据已经成为“十三五”时期国家经济与金融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对银行服务的冲击将会越来越大。

人工智能引领智慧型银行的变迁。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商业银行将从电子化进一步向智慧型变迁。与传统银行服务相比,人工智能最大的优势在于更简便、更高效、更快捷、更准确,从理财顾问、征信助手、人机交互等层面深入优化银行服务模式,通过智能机器人的自我学习,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场景适应性,推动银行业务的智慧化转型。在银行理财领域,基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量化投资模型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智能化投资决策,确保投资行为的理性与效率。例如,百度金融在智能投顾方面通过整合平台数据,生成用户画像,综合投资环境输出专业投资策略。在银行基础业务领域,金融科技运用智能电脑可以完善客户服务,帮助银行形成标准化、模型化服务流程。早在2015年,国内银行业首款实体智能机器人“交行小e”就已上线;近年工行推行“人智+机智”智能服务模式,通过网点配备的智能柜员机、产品领取机、智能打印机等多种智能设备方便快捷地自助办理大部分银行业务;花旗集团的人工智能电脑沃森(Watson),能以人类的认知方式推断和演绎问题的答案,可以全面辅助甚至替代人工工作。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传统银行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经营压力,2016年行业平均业务离柜率达84.51%。依托电子科技技术,传统银行正加速向智能化、轻型化转型。

金融科技战略是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融合的逻辑基础

第一,金融科技创新具有相互融合的历史性。国内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科技金融阶段、互联网金融阶段及金融科技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加大对金融与科技的投入,以政策主导的科技金融不断引导资本流向高科技领域,催生出具有关键性技术的核心产业;到2007年,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颠覆了传统金融服务模式,成为技术推动金融科技发展的过渡形态;从2016年起,应用于金融领域的技术不断升级,金融与科技的要素边界进一步融合,协同发展的规模化效益显著提升,金融科技时代已到来。

第二,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具有相近的内生属性。科技创新符合技术变革的规律,其所具有的高风险性、超前性、动态性以及外部性特征,与金融发展的本质相契合。金融科技正是在这样属性协同的基础上产生的,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现有金融服务体系的升级。虽然是在金融行业的资产配置、交易机制、组织结构等方面创造出全新的金融业态,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拓宽金融产品的交易渠道,但是仍未改变金融的本质属性。

第三,思维模式的转变为金融科技化注入新的基因。伴随着科技对经济生活的全面渗透,金融科技化程度将越来越深。金融科技为消费者构建了更加便捷坚实的平台基础,极大地拓展了金融创新的发展空间。传统金融机构也正转变发展思路,打破常规局限、超越定式依赖,不断向传统服务中注入“科技化”基因。例如,中国工商银行创建的电商平台“融e购”、即时通讯平台“融e联”、开放式网络银行平台“融e行”,正式迈入金融科技化道路。未来的“金融科技”将超越金融与科技的范畴,融合成为一个全新的产业,以满足日益更新的金融服务需求。

金融科技战略驱动商业银行创新的实质性表现

第一,金融科技战略是商业银行紧抓国家战略推行机遇的重要举措。自2015年初,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互联网+”行动计划开始,到2016年8月8日国务院《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要“促进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金融科技产业正式成为国家政策引导的方向。国家战略层面对金融科技的重视与扶持为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奠定了积极的拓展基调。商业银行更应主动抓住政策红利,积极拓展金融科技化创新,创造新模式,完善服务渠道。

第二,金融科技战略是商业银行应对新金融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信息经济时代,大量资本涌入金融科技产业,以数据、技术服务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对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形成冲击。传统的科技系统对银行服务营销的支持力度不足,难以满足客户多元化、智能化的服务需求。面对日益丰富的金融需求与挑战,商业银行亟须转变思维,重塑经营理念,积极开展外部合作,不断推动银行内部IT架构的更新换代,构建多渠道服务体系,将金融科技作为战略核心,激发银行的创新活力。

第三,金融科技战略不仅是银行创新的核心目标,更是银行创新的重要手段。面对汹涌而来的金融科技浪潮,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应对,化金融科技为目标和手段,积极建设和完善商业银行科技金融服务渠道。一方面,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成熟和逐渐商用,为银行改进运行逻辑、提升服务效率和重构品牌格局提供良好的技术环境;另一方面,金融科技企业的长期经营实践为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实战经验。2014年成立的蚂蚁金服是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开放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其服务生态相对完善,涵盖支付、理财、智能投顾等多种类型,致力于服务大量长尾用户。

实施商业银行金融科技战略的路径

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的竞争更加强调技术的运用。随着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金融的深入人心,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战略逐渐成为银行转型的关键所在。实现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化发展方向需要以构建“科技银行”为目标,从转变发展理念、培养创新能力和引入新兴科技、创新服务模式两个维度出发,在战略转型与战术调整的统一下,促进商业银行服务模式由传统执行式向交互式转变。

战略转型:培养银行的金融科技化能力

自我学习与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地学习与借鉴金融科技发展的秀经验,提高自主研发与创新的能力,是改变商业银行技术落后最直接、最基础的手段。一方面,在学习和培训的过程中,通过学习金融科技的运行逻辑,商业银行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身的不足,在边干边学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研究经费投入的力度,围绕人工智能、区块链、生物识别等技术开展模式创新,大幅提升银行的创新发展能力。

技术分析与数据挖掘能力。对于大数据的技术分析与数据挖掘是商业银行进行信息化创新的基石。目前银行的数据应用仍以数据库集中分析为主,对实时数据的动态分析、分布式分析的应用能力相对欠缺,导致在数据收集和清洗上耗费极大的时间成本,难以适应区块链模式下的大数据管理方向。因此,银行必须进一步强化大数据分析应用,打造新型数据生态系统,建立大数据分析基础设施,加大对银行内外部数据的深层次、多维度挖掘分析,促使经营决策由经验主义向数据主义转变,提升数据挖掘能力。

数字化建设与营销运营能力。数字化能力是商业银行应对信息时代金融科技冲击的关键法宝。正如互联网浪潮后的商业银行电子化建设,金融科技的强势挑战倒逼商业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在核心流程上,加大物联网、数据流等信息科技手段研究,优化运营体系和客户服务流程,通过前台、、后台的联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精简流程成本;在组织架构上,摒弃银行传统的“产品―渠道”矩阵机构,建立能够支撑数字化变革的可伸缩性组织架构和IT基础设施;在营销服务方面,通过加强银行数据流的交换和处理应用,消除“信息孤岛”,推动各类数据的深度结合与数据共享,强化数字化客户生命周期管理和营销能力。同时大力培养并招募银行的数字化人才,缩短与金融科技企业在数字研究方面的差距。

战术调整:创新银行金融科技化模式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启示不应是某种专业科技的研究,而应强调金融科技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更具效率的创新模式。以银行传统的体制机制为基础,结合金融科技领域内成熟的信息技术,以构建“虚拟化银行、数字化银行、信息化银行、智慧化银行”四位一体的科技银行为目标,实现金融资产科技化与科技创新资本化有C统一,改善商业银行现有的业务处理流程,从而形成金融与科技互动的良性循环。

基于互联网、移动支付的虚拟化银行构建。区别于传统银行网点,“虚拟化银行”搭建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客户办理业务的便捷性、改善客户体验,通过线上业务、移动金融的全覆盖打造一个“看不见的银行”。一方面,通过全面整合社交网络、移动场景的银行服务入口,在网银、手机、微信、短信、电视等渠道建立满足客户多种需求的服务平台,打造一条全年24小时的垂直化服务链条。同时,重点关注对各服务通道中客户信息与行为数据的收集,整合全渠道客户体验报告,为银行的大数据建设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不断创新银行支付方式,完善电子支付链。构建虚拟化银行支付模式,并非将银行支付业务简单地“搬”到线上,而是应加快设计用户在移动化场景模式下的支付产品与流程,关注场景化与移动化支付模式。同时,重视技术研发,将不断创新的加密算法、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技术运用到客户身份验证中,提高银行支付的安全性与便捷性。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化银行构建。区块链低本高效的数字自动化能力可以很好地解决银行业务系统内前后台流程长、环节多等问题,引领银行业新业务格局的形成。首先,智能重塑银行业务流程,创建分布式管理的创新经营模式。通过构建银行的区块链网络架构,植入标准化的数字智能合约和自动化操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业务程序,加强银行各层级之间的联系。同时,加强与用户的数字化互动,为银行用户提供基于价格动态调整、产品按需分配、服务及时响应和资源精确匹配的数字化综合金融服务。其次,加强对区块链的跟踪研究,探索更适应银行业务发展的应用场景。积极关注区块链技术研究的最新动态,建立自己的“银行―区块链”研究实验室对区块链技术进行专业化、长期化的分工研究,通过推进小规模试验项目强化技术储备,挖掘对区块链技术的掌握深度,提高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运营能力。最后,重视区块链技术的银行应用,应做到理性关注、积极应对。区块链技术虽具备各种优势,但发展至今,由于技术成熟度还不高,仍然处于技术的探索与论证期。银行界的“区块链热”需要逐渐转向理性与平稳。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银行构建。未来银行业竞争中,对于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以及基于数据的客户服务将成为银行经营成败的关键。随着金融科技理念的不断深入,银行通过各种信息化渠道获得的数据正在稳步增加。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商业银行应积极关注银行业务流程数据资源的整合,为客户提供全场景的服务,促使银行金融服务向数据信息化及个人定制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创造性地合并银行内外部数据,搭建银行大数据处理中心。以内部信息技术系统为基础,整合银行内部各业务单位的客户关系信息,将各类渠道所有交易中的客户信息综合起来进行数据分析。同时,打破传统数据边界,综合利用大量的社会化数据。随着芝麻信用分等外部信用评级的崛起,银行更应积极建立与网络媒体的数据共享机制,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微信平台等新媒体工具整合现代化客户交流渠道,增强与客户的互动联系,以全面的数据分析弥补银行传统数据库单一、程序化的缺点。另一方面,基于客户需求与客户体验,提高银行经营的大数据决策效率。银行在充分掌握客户全方位数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客户的行为偏好,勾勒客户在整个生命周期的价值曲线,洞悉客户在金融产品、信贷、消费等方面的需求,建立新型的信息化投资策略模型,为客户进行有选择、有针对性的产品推介。例如,根据微博中客户的情绪判断客户对银行产品的满意度,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产品升级;根据客户手机定位信息判断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实时推送促销信息等。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化银行构建。新形势下,以新增分支机构数量来衡量银行业绩的标准早已成为过去,银行网点服务重点逐渐由核算主导型向客户体验主导型转变。商业银行应集中行内资源,投入数字化、智能化领域的研究,从银行商业模式、基础设备、业务流程等多维度进行设计重构,构建适应客户需求实时变化的“智慧化银行”。第一,推动银行服务的弱网点化,实现实体网点的智能升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导致银行网点面对面交易日益被自助交易和网上交易所取代。第二,推行智能设备,完善智慧银行建设的技术支撑。智慧银行的核心就是智能化技术与设备的全面应用,应用新型智能化自助设备改造服务流程以提高网点综合服务水平,构建更多的场景化服务形态。第三,多方合作,积极布局智能投顾领域。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智能投顾是突破银行中介职能局限的重要领域。银行应通过采取自主开发、收购投顾公司以及相互合作三种模式积极进军智能投顾市场,通过对客户大量数据的分析,为其提供智能化投资决策,改善人机交互模式,快速积累用户。

总而言之,科技的发展改变着金融业态的布局状况,而金融科技不仅仅是金融与科技的相加,更是一个带有强烈时代感的具有丰富内涵的金融新生态,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顺应这种变化,结合商业银行的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不断深化创新才能保持发展与风控等最优的生存与增长。

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的关系范文篇3

关键词:互联网+;联网理财;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领域也在飞速发展之中。此时互联网技术的产生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这样一来将大大缩短了交易的时间和资金的消耗,最终使得我国金融服务市场更加广阔。与此同时,因为互联网金融自身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和虚拟性的特征,另外再加上目前法律方面的监管力度不强,使得风险管理变得更加繁琐一些的,这对我国的金融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1互联网金融的含义和发展过程

当前互联网的发展形势大好,有效的带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今年,互联网金融在我国也取得突破性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规模不断扩大,而且互联网金融触及的领域日益增多,其金融地位也日益增强。新型的互联网金融业对固有的金融业产生极大的影响。现在不仅是互联网产业投入了互联网的金融业,就连传统金融企业也渗入了互联网金融业,包括P2P平台、网上众筹平台等各种互联网金融企业不断涌现,因此形成了目前互联网与金融业共同发展,一片繁荣的景象。

1.1互联网金融的含义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共同结合而成的,是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可以进行资金交易、融资交易和信息中介处理等工作。我们所理解的互联网金融只是以非实体金融机构为主体,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发展金融业务。实际上互联网金融不但可以进行非实体金融机构中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也可以进行实体金融机构和互联网有关的业务工作。

1.2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

互联网金融主要分为三个阶层:第一个阶层是初始阶段(2005年以前),是以传统金融机构为主体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在互联网中开展业务,构建电商网站。第二阶层是起步阶段(2005~2012年),互联网企业的数目开始增加。第三支付机构发展迅速。2006年起P2P网络借贷平台开始呈现,金融和互联网的相互融合解决了技术方面的问题,使得金融业务范围大大增加。第三阶层是突飞猛进阶层(2013年至今),投融资道路和产品不断创新。互联网金融平台被很多的金融软件所占据。一些传统的金融机构所施行的线上业务也在进行变革,从原来的网上载体发展到手机银行、手机证券、网络保险等方面,并且产生了大量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

2互联网金融模式

现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十分迅猛,也出现了很多的互联网投资载体。现在,互联网金融主要有六种运作形式。

2.1过去的金融机构是以互联网为基础来进行相关的电子交易

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以前的金融机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现在已经出现了更加完整、详细的电子化交易载体。以前的金融机构是以电子交易平台为基础进行资金交易工作,消费者购买相应的产品,可以不用去实体店进行消费,只需要在网上或手机上就可以实现相关的操作。现在,许多银行都在构建电子商务平台,使用电子商务平台,能够保证银行的有序运作,并且构建成为“网络银行+金融超市+电子商务”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2.2互联网企业涉及金融范围中的基金、保险销售等内容

比如,支付宝中最为常见的余额宝,需要客户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余额宝中,并且公司利用这些资金来购买天弘基金中的余额宝货币基金,从而获得相应的利润。余额宝中的资金能够进行消费和存取。余额宝的成功引发了很多企业的争相模仿,同质化情况比较严重。现在这类产品的出现使得投资理财的范围大大增加,投资者的实际理财需求也在扩张,这种产品模式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所以很多互联网企业开始构建具有创新价值的理财产品。

2.3P2P网上借贷平台

P2P(peertopeer,个人对个人)。网贷主要是利用第三方互联网载体来完成投资借贷的工作。需要资金的人员可以使用网上的借贷平台寻找具有出借能力,而且愿意进行借贷的投资人,双方进行一对一制的交易模式。P2P网贷主要依靠市场来完成借款项目,网贷平台运作方和第三方机构可以进行相应的风险承担,从而降低风险,保证其实际收益。

2.4众筹

众筹主要是以集体力量为主的筹资模式,主要是以网络为载体,向网友收集项目资金的形式,主要使用“团购+预购”的模式。其操作是以资金需求方为基础,把相关的项目策划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展示,该平台也会对项目进行审查,最后把一些合理的筹资项目公布于众,φ庑┫钅坑行巳さ耐蹲收叨钪С终呖梢越行相应的资金帮助。有些项目活动使用众筹的方式得到了相应的资金帮助。比如:灾后复原、软件探索、研究创造、自主创业等。

2.5互联网金融企业

互联网金融企业主要是以“搜索+比价”为主体的交易服务平台。其特点是能够把一些繁琐的资料进行系统化的处理,把一些金融机构产品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对照,投资者对多种金融产品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后,选择科学合理的产品进行购买。例如天天基金网就公布了很多基金公司的产品信息,并对其中的基金信息进行查询、基金值进行估算、产品进行对照研究。

2.6互联网金融票据理财平台

互联网金融票据理财是以质押为主要模式,对银行承兑票进行相应的审查,再把票据中相关的理财资料公布到网络中,投资人员对理财产品进行合理的选择,企业获得资金支持,银行承兑汇票期限已到,企业在得到资金后需要返还投资者本金和相应的利益。

3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

互联网金融风险和过去的金融风险进行对比,其过程更加复杂,监管的难度性也在增加。主要因为互联网金融的虚拟性、不受地域限制,而且有关法律存在问题,这就使得我国金融风险防范系统受到破坏。其内容主要有:

3.1业务风险

互联网金融属于创新型产物。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很多人对其认识还不全面。在利用互联网金融进行交易的过程中,不论主体是金融机构化还是个人,操作存在问题都会造成经济的阻碍、交易双方因为对专业化知识了解不全面,以至于对虚拟交易过程中对信息的肯定、身份的辨别等评价内容存在问题,同时企业员工也会因为操作不合理从而产生经济损失。

3.2技术风险

互联网金融是过去金融和互联网金融技术相互融合而成的。互联网技术的不足使得互联网金融技术发展存在问题,计算机病毒极容易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如果病毒侵入到交易程序中,就会损害电脑的运作。互联网金融技术的风险性在一些重要的节日中表现的更加明显,像是双11、情人节、圣诞节等表现的更为明显,这个时间段的交易数量比平时的交易数量要多得多,也容易造成系统的不稳固性。实际上,像是淘宝、天猫、京东商城等都出现过在重要节日活动中网页瘫痪的情况,下单体系不能运行、银行无法进行支付等状况。

3.3法律风险

目前,我国对互联网金融中的法律法规认识还不到位,其中金融法律主要是对过去的金融企业进行限制,所以有些人就使用互联网金融中的漏洞进行一些非法经营,获取不正当资金,还可能出现非法集资等行为,从而使得当事人遭受巨大的损失,严重的还会阻碍互联网金融的有序运作。

4处理互联网金融的解决方案

4.1业务风险措施

有些业务风险,能够使用的解决方案:第一,构建完善的信息揭露体系,保证交易过程的公正化和清晰化。第二,构建健全的个人信用系统,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的有效帮助。第三,强化对专项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特别是一些技术方面的内容,以此来加强互联网金融操作的合理化,对工作人员进行道德约束。

4.2技术风险对策

技术风险问题,可以采取下列的解决方案:第一,互联网金融机构要合理使用计算机中的软硬件技术,并且和技术供应商进行交流,建立高水平的金融信息服务系统,使其具备互联网金融的特征。第二,互联网金融机构要注重其交流性,同时可以建立互联网金融活动小组,针对互联网中的重点内容进行配合调解,促进技术的正规化使用。

4.3法律风险措施

现在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历史比较短暂,对于互联网金融中的法律体系构建还不完善。所以,互联网金融的立法工作急需要强化,不然就会阻碍互联网金融的顺利运行。第一,立法部门要结合现在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逐渐进行改革和调整,从而构建顺应现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法规体系,要对所有的互联网金融机构进行限制,不需要构建地方性的法律规范。因为互联网金融的交易对象比较多,互联网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所以不需要构建地方性法规;还有,要强化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让人们在进行互联网金融交易的时候,更加的安全、顺利。

5总结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当下创新型的金融形式,当前发展的速度十分迅猛,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交易的空g较大,时间更持久,交易的资金消耗更少,有效的提升了资金的流通性,并且也完成了多种交易形式,这些优势是当前我们实体金融机构所不能比拟的。所以,我认为互联网金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质,但是其中的问题我们也不容忽视,怎样减少它所存在的业务风险、技术问题和法律问题是现在急需要处理的。所以,传统的互联网金融需要融合发展,取长补短,优化资源配置,最终使得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更加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闫真宇.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J].浙江金融,2013,12:40-42.

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的关系范文篇4

一、互联网金融概念

互联网金融顾名思义是具有互联网技术的金融行业,作为科技发展与进步的产物,是一个新领域。人们对于主导技术为互联网的金融业称之为互联网金融,相比于传统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不论是在管理方式与观念上还是在技术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别,首先,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具有信息化与虚拟化的特点,因在市场中信息是流通与生产的主体,所以信息的虚拟形象注定了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其次,因网络技术的支持,先进的科技具有经济性和高效性,使业务的处理变得方便快捷,对于传统金融服务在空间及时间上的限制,互联网金融可以完全冲破这种束缚,降低时间成本,提高服务效率。最后互联网金融的到来实现了经营一体化,金融混业趋势。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发展现状

目前其发展模式包括网络信贷结构、p2p贷款平台与第三方支付等结构。受益于网络通信技术的结算业务首先诞生,电子支付出现了,并且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得到了发展前景,生活中的网购与费用代缴都被支付宝或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取而代之,这些都是第三方支付的涉足领域,交易规模仍不断增长,信贷业务由于降低了信息成本,处于相对于商业银行比较有优势,冲破了银行为中介的传统理念,撼动了银行的地位。对我国银行经营构成直接威胁,银行需借助电子银行等业务展开应变,银行的发展面临了变革。

(二)发展中的问题

作为以互联网为平台的交易模式,风险相对增高,不仅具有传统金融在信用、市场等方面的风险,更有互联网技术上的风险、虚拟业务风险以及法律滞后的风险。互联网金融在技术使用上因没有规范,很多金融业务是在网上进行的,但是互联网没有与发展相匹配的标准与规则,导致设计与使用金融系统的平台缺乏实验与测试,网络通信系统加密技术、TCP/IP协议安全性、密钥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漏洞,加之网络通信系统的开放使,容易造成黑客攻击或电脑病毒,这样就造成一些技术风险。P2P的信用门槛不高,网络借贷平台发展迅速使实体信贷公司难以在社会坚持,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威胁。互联网管理体制不完善,使互联网难以稳定健康发展,信用体系存在一定隐患,目前的监督体系还停留在对传统金融机构的监管,没有这里专门的监管机构,导致一些列问题的相继出现,例如对银行主导的网络融资大力监管却忽略了网络融资在非银行主导中的问题。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对策

(一)加强管理,提高效率

对于传统金融业务发展的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网络金融业务并不是互联网金融,两者要分别管理,互联网金融是大数据金融、第三方支付以及P2P网络借贷等互联网模式的金融。在这种模式已经变成新型金融模式时,要对其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在规则上要针对其特性进行制定。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结合的管理模式是侧重于业务的管理。

(二)完善体制,降低风险

互联网信息技术中的信用体系可以通过良好的建设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发展过程中要降低所面临的风险,对信息体系进行完善,同时也要对互联网信息在技术上进行改进,要建立金融技术的标准完善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使安全标准与国际计算机的网络标准接轨,对互联网金融系统的可协调性进行增强,对于金融共享数据要进行资源整合,对于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技术与硬件技术要加大研发力度。

(三)模式整合,内容完善

针对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网络化在模式上的交叉与冲突,要实现模式整合,例如第三方支付与基金合作的互联网理财使实体商业银行在理财上受到冲击,对这种类型的冲突问题,国家要通过金融体制的改革解决相关问题,对于一些新兴的电子商务流程中的安全风险,国家要适当的限制或加强商务重组。要完善网络借贷的内容,强化建设信用体系,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四)建立监督,促进发展

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对现阶段监督体系的不完善等问题要深入研究并获得解决方案,首先要分清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业务监督界定,明确监督主体,其次要出台金融服务制度,对互联网的安全防范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然后要成立行业协会,增强行业自律性,最后在市场发展规律与行业创新上所面临的风险上监督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央行与银监会要建立机制,加强监督,稳定行业的发展。

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的关系范文篇5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企业;信息系统;内部控制

[DOI]10.13939/ki.zgsc.2016.01.107

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企业是指依托于云计算、支付、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企业。互联网金融不单单是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而是有效打破了传统金融在地域、时间的限制,以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资源配置更加快捷、合理、透明。

互联网金融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发展快、覆盖广、管理弱、风险大的特点,因此互联网金融在看到它的优势的同时,还要更注意其内在的风险,以及对其进行实时监管。

2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相关基础理论

2.1信息理论

美国数学家ClaudeE.Shannon最早提出信息是人类社会组织、社会实践和管理科学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该理论是研究信息管理系统最直接最早期的基础理论。信息论从性质可以分为狭义信息论和广义信息论。狭义信息论只单单研究信息度量、容量和编码理论等;而广义信息论是在狭义信息理论的基础上对各个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又称之为信息科学。

信息是动态的,正因为信息的流动才使信息系统有了实在的意义。互联网金融企业信息内部控制系统也正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金融信息,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对互联网金融企业有价值的信息。当然,由于信息量的庞大,从而使信息系统的控制难度加大。

2.2系统理论

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L.V.Bertalanffy作为系统理论的创始人,对其定义为“为实现某一具体目标使一些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此外,系统理论通常被理解为:从系统的角度通过一定的方法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研究,从而定量的解释复杂系统的局部与局部、整体和局部、整体和整体之间普遍运动规律的科学。

系统理论强调局部与局部、整体和局部、整体和整体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关系。所以,系统理论具有整体性、动态性、目的性和相关性的特征。

3互联网金融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在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然而这些中小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相对薄弱,具体表现在:“人治”色彩过于浓厚、内部控制手段单一、内部控制制度缺乏。而对于大型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虽然根据相应的要求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但在控制效果上依然不理想,存在许多问题。

3.1企业缺乏完善的治理控制

公司治理主要表现为一种制衡关系。公司治理结构一般由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构成。公司股东将自己的资产交由董事会进行托管,董事会代表公司股东的利益并拥有对管理层的决策权;监事会对公司董事会的各项决策行使监督的权力;管理层受雇于董事会行使执行权,对企业依法进行经营管理。由这三者构成权力制衡关系,直接影响着企业各个职能的管理,更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因素。然而,我国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则体现为董事会职能欠缺、缺少对经营者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措施、监事会的职能失效。

3.2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控制

21世纪,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的相关政策和执行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的成效。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人力资源控制方面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①在选才上,一般对人才学历要求较高,从而造成了人力资本过高,同质性较强,然而高级研发人才又相对缺乏。②人才的专业分工不合理。③员工聘用流程不规范,很少招聘外部人员,偶尔招聘也属于内部招聘,导致组织和人才的供应上得不到保障。④企业的学习和培训力度不够,即使有专业金融人员,如果不进行与时俱进的学习,以往的优势也会变成劣势。⑤人才流失严重。

3.3企业的内部审计不够重视

在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中,企业内部审计是一项非常重要而艰巨的工作,它以组织内部一种独立的评价和监督体系而存在。

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又是对内部控制再控制的重要角色。内部审计通过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方法对企业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价和改进,从而达到帮助互联网金融企业实现目标的目的。然而在我国互联网金融内审部门权利薄弱,形同虚设,领导层不重视等情况比较严重。

3.4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首先,企业各阶层员工不清楚互联网企业风险管理的含义,风险管理理念没有深入每个员工的心中。其次,互联网金融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也没有对全面风险管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只停留在理论方面或者一知半解。最后,互联网金融企业执行风险管理的行动力差。

3.5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权责分配不合理

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权责分配不合理,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管理人员,也是业务处理的人员。临时授权现象常见,没有根据各员工所在职位来分析授权范围,不能形成系统合理的授权机制。互联网金融企业权力责任分配机制差距较大,并且各部门协调性差,统一来进行规划设计相关制度比较困难。

3.6企业文化建设不完善

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不完善,具体表现在:经营理念和使命没有具体说明;企业员工对其经营理念和使命也没有用心的了解,服务方式和态度往往不健全;公司高层领导人没有具体诠释企业的使命和经营理念,导致各经理层经营决策难以按照既定的战略方向发展。

4互联网金融企业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完善

4.1完善互联网金融的治理结构

内部控制作为一项公司治理机制,互联网企业董事会应当确保公司具有有效且可靠的内部控制体系,以保护公司股东的投资及公司的资产保值。内部控制要实现减少股东与经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保证公司透明度,并保证董事会对股东受托责任的目标。而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是为保证企业治理效率而在股东、管理者之间设置的制度,以期用最少的成本达到最佳的治理效率。

4.2完善公司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

公司以合法性、成本效益、牵制性和协调性为原则,合理地建设公司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公司可根据“以人为本,以管理为基础,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支撑”的理念,在信息系统信息化、网络化的基础上,建立以依法控制为核心、与企业外部环境相适应的计划控制机制;建立以科学化、精确化、深入化为核心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建立以提高经营效率为目的的现代管理控制机制;建立以服务于企业利益相关者为目的的现代服务机制;建立以知识型、创新型为特点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机制,开创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工作新局面。

4.3完善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建设

(1)开发具有高科技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目前国内的互联网金融体系中,大多采用国外的软硬件系统,缺少自主研发的高科技金融设备。因此要加强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比如数据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和密钥管理技术。提高硬件设施的安全防御能力,比如防火墙技术,降低因使用国外技术可能引发的系统不稳定和信息泄露风险,保护国家金融安全。

(2)增加在软硬件设施的投入水平。在硬件方面,增加对计算机物理设备安全性的投入,加大对计算机系统的防病毒和防攻击能力的研发,保证互联网金融业务正常开展有安全的硬件环境。在软件方面,加大访问互联网金融网站时的安全性,登录方式采用验证身份和分级授权方式,限制用非法登录的方式盗取信息。

5结论

尽管互联网金融企业存在许多风险,但是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健康有效发展对我国经济和金融行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加强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杜美杰.信息系统与会计内部控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新视野[J].会计研究,2005(7).

[3]陈伟.COBIT信息系统治理流程浅析[J].财会通讯,2010(11).

[4]刘英,罗明雄.互联网金融模式及风险监管思考[J].中国市场,2013(3):29-36.

[5]张宜霞,舒惠好.内部控制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6]范春.关于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的研究[J].中国市场,2015(44).

[7]王丽.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市场,2015(44).

[8]刘金燕.基于互联网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探讨[J].中国市场,2014(43).

[9]万君,易欣.浅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以余额宝为例[J].中国市场,2014(44).

[10]华森森.互联网金融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探析[J].中国市场,2015(8).

[11]张超,李梅,丁妥.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教育改革探析[J].中国市场,2015(12).

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的关系范文篇6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及其手段

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兴金融服务模式。可以说,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依然是金融,应用工具是互联网,核心是强调大数据征信和用户体验。互联网金融在我国是逐步发展的,从最初的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到移动支付、网上理财、个人贷款、企业融资等逐步深入到传统金融的核心业务。目前,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P2P及衍生出的p2b模式、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服务平台模式、众筹模式、网络保险模式、金融理财产品网络销售等,其中主要是P2P网络小额信贷模式和众筹模式可以与科技创业融资模式对接。

二、科技创业企业融资困境产生原因

由于科技创业公司本身轻资产、高风险的特征,无法提供担保,且无法通过银行严格的内控制度,也很难通过一般企业较常用的银行信贷筹得资金。科技创业企业普遍存在轻资产、高风险、低管理水平的特征,加上征信成本过高,申贷手续繁琐,很难满足商业银行取得贷款的条件。并且对于刚起步的科技创业公司当然也能难达到通过股票或债券直接融资的要求。另外,而在我国,专门为科技创业公司公司服务的科技银行还很少,基本上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且缺乏协同推动机制,尚不能对科技创业企业形成有效的融资支持。

三、互联网金融与科技创业融资模式对接的内在机理

首先,可以弥补创业初期资金漏洞。科技创业公司在初创期是其最需要扶持的时候,也是最难融得资金的时候。互联网金融比传统融资方式的门栏低,且可以为不同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弥补科技创业公司的融资漏洞。其次,互联网金融程序简单、流程短、成本低合适初创的科技创业公司。由于网络的便捷高效灵活特性均优于传统融资模式,互联网金融相比较传统金融来说,不但在成本上大幅降低,而且简化了繁琐的融资程序,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同时,还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性。传统金融行业下一对一的信息交换转变为了互联网金融下多对多的信息交换,互联网金融的信息中介职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四、互联网金融与科技创业融资模式对接的实现途径和对策

(一)加强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

作为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新生事物,不可避免的互联网金融领域会有风险的存在。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对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进行完善,才能使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可以通过建立行业征信系统、接入央行征信平台、增强监管以及健全失信惩罚机制来对双方形成制约,保证互联网金融服务科技创业企业的良好环境。

(二)引导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

社会上有大量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比如各类的孵化器,利用各种资源为科技创业企业提供必要的孵化服务,但是传统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并不能完全解决科技创业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互联网金融和创新创业平台的合作,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优势,可以引入众筹等新融资模式,也可以实现科技创业企业和风险资本信息的高效匹配,从而为科技创业企业带来融资新思路。

可以借鉴国内36氪与蚂蚁金服合作股权众筹平台。36氪作为全国最大的创业生态服务平?_,吸引和培育着大量优质的创业项目。并且36氪可以在前期对项目进行筛选,降低一般用户投资的风险,保证众筹行业的平稳发展。股权众筹平台是一个连接优质科创公司和普通投资者的桥梁,36氪是前者丰富的资源库,蚂蚁金服就是后者庞大的资源库,将平台接入支付宝后,支付宝数以亿计的用户都会成为平台的潜在客户,影响可谓巨大。

“协同工场”是以“互联网+金融+高校科研”这样一种模式成立的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协同工场”采用“领投+跟投”的模式,由专业的投资者作为领头人,对项目进行初步的尽职调查和风险的评估,选出值得投资的项目并进行投资,再带动一般投资者作为跟投人进入。“协同工场”并不仅仅只是一个连接科创企业和投资方的桥梁而已,更是一个能为科创企业带来全方位服务的创业服务生态系统。

(三)创新互联网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跳脱出传统对资产质押的重视,与互联网的结合,能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优势,能够对企业供应链信息更好的整合,同时更为准确的评估风险的存在,从而降低了对科技创业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的资产要求,开始打开中小企业这片供应链金融的蓝海。

1号链互联网供应链和风控平台创始人表示“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这样一个融合的模式,能够更好的在大众创新创业的背景下扶持科创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创新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途径。

(四)创新知识产权互联网金融平台

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的关系范文1篇7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影响;对策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搜索引擎、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会化网络和数据挖掘等技术,随之催生了互联网金融业。自大的方面来讲,互联网金融指的是所有利用互联网技术达到流通资金目的的行为。与传统金融服务相比,网络金融在产品设计、服务模式、参与主体等方面有较大不同。互联网金融中出现的业务模式、创新思路、运行高效比传统金融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引导传统金融机构向互联网金融发展。所以,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导致传统金融模式必然发生改革。

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经营方式、生态和交易安全的影响

第一,由于互联网金融发展必然引起传统金融机构经营方式的改革。银行在将来的发展中将主要应用电子渠道,笔者对中国银行进行了调查发现,电子银行账务易与以前相比有了明显提升,达到了80%以上,标准化产品与低风险产品主要集中于此,随着互联网技术进入社会各个领域当中,很多银行产品和客户服务也将越来越多的选择电子银行渠道。

第二,由于互联网金融发展,金融生态也会产生较大更新。互联网发展不但有力冲击了传统金融机构间的竞争形式,将必然向互联互通的方向发展,要求不同银行间提供跨行服务,才能得到更多的客户。而且涌现了大量的互联网公司,如第三方支付、P2P网络融资、众筹模式等,导致金融市场原来的格局被打破,必然会出现新的业务模式,第三方支付公司将参与金融业的市场竞争。

第三,互联网金融发展也有力带动了金融机构的发展,不但不利于金融机构实现安全与内控,而且市场监管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在互联网技术发展中,出现了大量的互联网欺骗行为,互联网犯罪手段越来越专业化智能化,这些都不利于传统金融机构做好安全工作与内控工作。再有,由于虚拟货币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互联网金融业务跨界现象,这些都对金融市场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对现有金融平台与渠道的影响

第一,互联网金融自出现以来就对当前金融领域提出了挑战。在互联网金融创新中,涌现了比特币、第三方支付、金融搜索比较网站、P2P在线信贷、互联网理财、保险电商等各种各样的金融形式,互联网金融自融资、理财、分销等各个方面对传统金融体系提出了挑战。笔者认为,这种冲击还会在今后较长时间内存在。

第二,互联网金融发展会加快金融脱媒的脚步。由于互联网不受时空影响,因此社交网络的增长速度空前加快,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信息共享,资金供求双方拥有信息达到了平衡。因此传统金融机构调配资金融通的能力越来越弱。由于P2P在线信贷与众筹融资的快速发展,资金流通不但依赖于传统金融中介,主要利用互联网平台达到了自身目的,因此金融脱媒将是必然。一旦这些业务发展成熟,银行的存贷规模将必然受到较大影响。

第三,互联网金融发展导致金融分销渠道出现变化。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当前的金融产品分销渠道必然会发生较大变化,金融电商发展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局限,用户不再过多依赖物理网点与销售人员,分销成本不断下降。形成了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二个新型分销渠道,再有,严重冲击着银行网点代销模式。笔者对基金发展进行了调查发现,传统基金产品主要利用基金公司与银行进行代销,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基金公司自行建立了电商平台,联合第三方基金代销平台、互联网电商平台、第三方支付等部门,实现了基金分销职能,因此金融产品的分销渠道日益丰富。

二、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对策

(一)实施差异化战略,引入外部资源

实行差异化发展,大力应用外部资源,改革产业内集中度过高的情况。第三方支付和网络借贷拥有非常广大的市场,大企业在此占有绝对优势,而小企业却不能在此形势下生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边缘。所以,小企业要想实现发展则必然走深耕垂直化市场与增加用户群这一道路。再有,行业外资本如PE、VC也会有力支持小企业的发展。

(二)完善有效的监管体系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传统分业监管模式也不再适用,笔者认为应该实行以人民银行领导的综合监管。如阿里巴巴,当前阿里已经拥有了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公司、基金、保险等各种形式,同时还准备成立民营银行与网络银行,因为大力应用了互联网技术,因此传统分业监管模式已不能适用于当前金融形势,必然尽快建立新型合作监管体系。

(三)明确定位,做好金融互联网服务

由于网络金融发展也创新了商业模式,同时严重影响着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银行业也加速改革更新了原来的产品与服务模式,大力应用网络渠道,二者间的竞争格局已然形成。网络金融企业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发展,在数据挖掘和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寻求新的发展,保证自身提供金融服务风险不断下降,要认识到自身不可能发展为真正的金融机构,同时利用共享企业信息,达到平台的创新发展,在提供数据服务的前提下不断增值。

(四)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

大力应用高科技人才,在监管机构中要正确使用科技人才。因为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的薪酬较高,所以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互联网金融人才,来到金融监管机构的科技人才数量较少,还主要应用于科技岗位,从事数据处理与信息系统维护工作。而从事金融监管业务的人员通常都是不具备计算机技术的经济金融专业人员。在互联网金融业的大力发展下,要重新对待互联网科技人才的使用。

总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也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必然会严重影响传统金融模式的发展。对于传统金融业来讲,要利用有效手段,减少互联网金融对自身的影响,寻求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庆,王越.互联网金融模式解析[J].企业管理,2014(03)

[2]高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法制监管[J].中州学刊,2014(02)

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的关系范文

1.1成本低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进行资金交易的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对方的信息,根据彼此的利益需求,制定合适的交易定价、交易内容等,实现资金交易。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金融交易,可以节省开设营业网点的资金,消费者直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金融产品,这有效地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促进了金融产品的销售。

1.2效率高互联网金融业务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为支撑,可以为用户快速地进行金融产品计算、办理金融相关业务等,促使金融交易和金融业务快捷便利地进行。

1.3覆盖广当下网络技术的有效覆盖,促使互联网金融业务可以在网络环境下顺利进行,用户可以不受地域、时间的约束,随时随地地进行金融产品查询、购买等行为,这充分说明互联网金融覆盖面较广。

1.险大之所以说互联网金融风险大,是因为当前我国信用体系还不完善,对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法律约束存在一定缺陷,因而网络诈骗、金融违约等问题层出不穷。另外,我国互联网的安全程度并不是非常高,容易遭到黑客、病毒的侵袭,使得互联网无法正常运作,这会给互联网金融的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

2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金融风险

作为互联网技术与金融全面结合的产物,互联网金融扩大了金融业务范围,降低了金融成本,提高了金融业务办理速度,但它存在的金融风险同样不可忽视。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金融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技术风险互联网金融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作依托,在开展和执行各项金融业务的过程中各种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关键的。保证各项技术的有效应用就意味着互联网金融业务可以有序、合理、快速地实施。然而在应用各种科学技术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一些技术问题,致使互联网金融的运作受到影响。综合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实际情况,互联网金融存在的技术风险有三方面。

2.1.1系统性的安全风险互联网金融系统性的安全风险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是否合理、有效有很大关联。目前常见的系统性安全风险主要表现为:

(1)加密技术不完善。依靠计算机系统,互联网金融业务才能顺利的开展和执行。但在应用计算机系统的过程中如若加密技术不完善,一旦黑客攻击或病毒侵袭,保存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金融信息将会被破坏或盗取,系统终端可能被攻击,致使互联网金融受到重创。

(2)TCP/IP协议的安全性较差。目前互联网采用的传输协议是TCP/IP协议族,此种协议最大特点就是信息沟通流畅,但存在的最大缺陷是安全程度低。这使得目前互联网金融安全防范效果不佳,信息传递、资金转移过程中容易被盗取。

2.1.2技术选择风险因为互联网金融存在系统性的安全风险,所以选择适合的互联网金融技术来解决安全问题是系统维护者需要仔细考虑的,但互联网金融技术的选择也存在风险。如若互联网金融技术设计存在缺陷或操作不当,可能引发信息传输低效、技术运用效果不佳等问题,致使互联网安全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给互联网金融带来更大的危害。

2.1.3技术支持风险由于互联网技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机构受技术限制或运用成本有限等因素的困扰,互联网金融所应用的技术不能够及时地更新或更换,这使得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实施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进行某些高端服务的过程中技术难以满足要求,如若强制应用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所以,互联网技术支持不到位也会影响整个互联网金融的运行,容易给互联网金融带来技术支持风险。

2.2业务风险

2.2.1操作风险从互联网金融的安全系统来看,互联网账户的授权使用、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系统、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机构与客户的信息交流等与互联网安全操作有很大关联。如若互联网操作过程中交易主体出现操作错误,可能会导致业务风险产生。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务是在虚拟环境下进行的,交易主体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操作规范、操作要求、操作流程等方面不够了解,交易主体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操作失误,极大程度降低了互联网金融安全性,给互联网金融业务带来风险。

2.2.2市场选择风险互联网金融业务如若出现市场选择风险,其来源主要是互联网金融业务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互联网金融市场出现“柠檬市场”。所谓互联网业务信息不对称是指在虚拟的互联网环境下,金融业务主体为用户提供不准确、不恰当的信息,这使得市场选择欺骗性,可能使用户丢失资金,此种情况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而在互联网金融业务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产生的“柠檬市场”是指在起步阶段的互联网金融环境中,金融产品定价低、服务质量差的金融业务被广大用户所接受;而金融产品定价高、服务质量高的金融业务不被接受。这种不良的市场选择现象不利于互联网金融良性发展,容易给互联网金融带来市场选择风险。

2.2.3法律风险虽然我国出台了《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电子签名法》《、网上证券委托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规,但我国互联网金融还处于起步阶段,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互联网金融立法比较落后和模糊,相关监管规定还处于滞后状态,即监管空白,致使互联网金融业务在实施的过程中,一些不良人员钻法律的空子,开展不正规的金融业务活动,给互联网金融带来一定的风险。所以,不断地完善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是降低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的关键。

3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

3.1构建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构建完善、健全的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可以提高互联网金融业务运行的安全性,降低互联网金融风险。对于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的构建,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3.1.1改善互联网金融的运行环境为了保证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可以有效地实施,应当对计算机系统的防火墙、密银等安全防护功能进行强化,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避免其受到黑客或病毒的侵袭,以此来保证互联网金融业务在安全的环境中运行。

3.1.2加强数据管理为了保证互联网金融业务信息或数据不被盗取、破坏,以及丢失,应制定统一、合理、有效的技术标准规范,按照此标准规范,选择适合的互联网金融技术,并且设计制订合理的技术应用方案,科学地运用互联网金融技术,加强互联网金融实施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降低互联网金融技术风险。

3.2健全互联网金融业务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可以对互联网金融业务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监督、控制,最大限度地提高互联网金融业务实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当然,确保互联网金融业务风险管理有效应用的关键是建立健全的互联网金融业务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可以调整风险管理制度、约束风险管理、优化风险管理环境等,监督风险管理有效实施。建立互联网金融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时,需要注意两方面:其一是加强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业务内部控制,通过制定完善的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安全管理办法,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等来有效的控制互联网金融业务,促使金融业务有序、规范、合理地实施;其二是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客观的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和个人信用评估体系,通过信用评估体系对参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企业、个人信用进行评估,确定个人或企业信用良好的情况下,允许双方进行互联网金融业务。

3.3加强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法制体系建设对于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健全的情况,应当加强互联网金融法制体系建设,不断地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约束互联网金融业务,为促进互联网金融的良好发展创造条件。对于互联网金融法制体系的建设,可以通过加大互联网金融的立法力度,填补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空白,修改和完善现行法律法规,制定网络公平交易规则等,以此来完善互联网金融立法和法律法规,为营造良好的互联网金融法律环境而努力。

4结语

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的关系范文篇9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跨界竞争,各家银行都在积极探索和应对。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处理银行业务,是对实体金融服务活动运作模式、市场及流程上的巨大创新,也是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互联网金融具有“便利性高、成本较低、快捷灵活、注重体验”等诸多特点,它颠覆了传统金融业的利润来源模式和资本经营模式。

互联网金融引发的技术脱媒、渠道脱媒、客户关系脱媒,正在逐步削弱传统金融中介功能,压缩银行的生存空间,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金融的存、贷、付等环节,这些对传统金融业来说既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对此,传统金融业应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进行改革、创新和转型。

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对传统金融业的改造是具有革命性的,对于旧的经营模式的冲击也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互联网技术发展加速“金融脱媒”

“金融脱媒”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体系,直接输送给需求方和融资者,完全资本体外循环。互联网技术打破了时空限制,在相当程度上冲击了商业银行的中介地位。互联网技术改变了支付渠道,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已经削弱了银行作为社会支付平台的地位。同时,以脸谱为代表的社交网络,降低了信息获取成本和交易成本,分流了商业银行融资中介服务需求,更是威胁到银行生存的根基――存贷中介功能。

2.传统的利差盈利模式面临改变

商业银行的经营基础和根基在于资金来源,而在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中最重要的是储蓄存款,特别是低成本的活期储蓄存款。各类网络理财不断分流银行存款,切断截流了银行活期存款来源的渠道。随着储蓄红利逐渐消失,存贷利差缩小,商业银行的传统利差盈利模式受到严重挤压。

3.旧的经营模式面临巨大冲击

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尊重客户的体验,强调交互式营销,将推进传统银行的业务重心从产品转为以客户为中心的进程;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重要职能有融资中介和支付平台,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将影响以间接融资为特征的银行业务,取代的是直接融资,同时,互联网金融有融资功能,分流银行的负债业务。非银行业网络金融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在不断相互渗透,交叉程度日益加深,经营边界日趋模糊。

4.原有的金融市场面临重新瓜分

随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新的市场参与者不断加入,市场参与者日益增多,尤其是第三方支付市场快速发展,凭借其超脱于银行的中介地位,加快了在支付结算、账户储值、财务管理甚至是资金融通等各领域的拓展,对传统的金融市场形成了更大的冲击。

5.新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消费方式和新的生活模式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客户的行为和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这对电子银行的创新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传统金融业迎接挑战的对策

面对来势汹汹的互联网金融,传统的金融业如何在改革、创新和转型中迎接挑战?概括起来为加大“三个力度”,做好“两创新”、“两改进”。

1.加大改革力度,树立人才为本战略

在金融行业中,最重要的资产是人才资产,是否用对人、用好人对于金融改革的成败乃至金融事业的兴衰都至关重要。党中央、国务院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为金融机构树立“人才为本”的战略开辟了通道,金融机构应该利用这一机遇,从深层次解决好人才招聘、薪酬体系、激励机制和管理体制等重大问题,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用好人才做好制度安排。

2.加大融资力度,争取转型时间和空间

未来几年,在互联网金融的强烈冲击下,金融机构将面临非常大的转型压力,可能要做好较长时间收入下滑和成本上升的准备,在这个过程中资金的压力会很大,必需通过加大融资力度来解决。金融机构要运用好资产整合及引进战略投资等手段,从股权市场和债券市场上获取大量资金,以争取转型中的时间和空间。

3.加大放权力度,赋予金融机构更多的改革空间和活力

金融监管机构要按照中央简政放权的要求,把监管的重心放到防范系统性或区域性金融风险上来,赋予金融机构更灵活的经营自,留给金融机构更多的改革和创新空间,同时要打通混业经营壁垒,打破僵化的监管体制,最大限度地减少阻碍市场竞争的制度性因素。

4.重塑渠道,创新服务方式

随着客户群体年龄和知识结构的变化,扩张物理网点在加强营销渠道,提升报务质量方面的边际效应已逐步递减,相反可能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进一步加重经营成本和负担,对此,金融机构应审慎决策营业网点和人员的简单扩张,对现有的渠道和人员进行重塑和整合,扩大互联网金融渠道的比重,降低经营成本,提升客户获取服务的便利度和满意度。

5.整合并购,创新金融产品

互联网时代,为客户提供更高收益和更强风险管理水准的资产管理服务将是核心竞争要素。整合并购、创新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集团化业务,拓宽国内国外资产配置渠道,全面提升对全球客户资产管理的服务水平是当务之急,无论盈利模式怎样改变,但客户关注的核心始终是资产的保值增值,这是传统金融机构的强项。在分业监管体制下,金融机构要通过并购等方式获取更多的金融牌照,并对渠道人员和业务进行整合,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提高收益率,为各层次客户提供竞争性、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同时,要积极拓宽海外金融资产管理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资产配置选择,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的关系范文篇10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挑战

以互联网为依托进行的金融活动便是互联网金融,这是以传统金融为基础,将科学技术进行引用所触发的金融创新,通过互联网进行资金融通以及金融活动,产生的创新性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的盛行让传统业务的利润空间压缩了,传统金融在客户和资源的转移后,意识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威胁与挑战。

1.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内涵

1.1传统金融定义

墓阋迳辖玻传统金融具体是指货币的兑换结算、货币的发行保管以及贵金属的买卖等一系列的资金活动。在某种时候,我们可以将其视作是资金的融通。传统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维护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脉络。

1.2互联网金融概述

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它是以互联网为依托和操作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金融活动,我们可以将其看做是互联网技术在传统金融中的应用,是所有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的金融活动。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和发展是时代的标记,也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大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金融活动更为便捷高效,也更加注重使用者的感受,是金融领域一次重大的革命。互联网金融是由传统金融机构例如网上银行和非金融机构例如现行的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渠道两个部分组成的。互联网金融是一次伟大的创新,它更为人性化也更为高效,还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

2.互联网金融的创新

2.1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服务方式

作为一种技术的进步表现,和科技智慧的体现,互联网金融不管是从服务原理还是服务渠道以及服务广度,都与传统金融有着巨大的差别。在渠道方面,前者利用信息网络来进行客户服务,而后者是以实体柜台为依托,互联网金融不需要进行场地的建设和大量人力的投入,是一种服务模式的创新。它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客户更为方便的进行业务的办理,只需要通过网络动动手指就能完成操作,相比传统金融更加的便利,既节约了时间又节约了人力,更提高了效率,比传统金融更适合现阶段的社会节奏。

2.2管理方式的创新

根据不完全统计,之所以互联网金融会在短期内迅速占领市场,其根源在于互联网金融的高效便捷。正像支付宝一样,早前在日本还因为它的快捷支付功能让外国人视为“黑科技”,我们不难看出,在“科技改变生活”这一口号中,互联网金融切实掌握了其精髓,真正做到了快捷高效,以人为本。也正是因为互联网的应用,管理方式也得到了创新,不再是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而是进行大数据处理,即用网络进行管制管理。管理方式更加的精确化以及高效化,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2.3经营环境的创新

互联网金融是以信息网络为操作平台的,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而传统金融则不同,不仅需要进行场地建设以及大量的人力支出,还受到时间的限制,若是不在工作时间范围内,就无法进行业务的办理,这让其不管是在时间上还是在地域上都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互联网金融只要通过特定的软件和编程便可以控制金融活动的进行,包括货币交易以及其他方买卖。另外这种交易是在公开透明的管理制度下进行的,不仅能为客户提供数据指导还能够利用这些信息来进行金融行为的引导。正是由于这种新的经营环境,更加科学透明的经营环境,不仅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还进行了产品的创新和业务的扩张。

3.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挑战

3.1打破了传统金融行业的界限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金融行业的界限划分得十分明确。一直以来,中国金融体系的资金主要由银行体系进行配置,所以只有银行才能完成存款的吸收,以至于整个金融行业被银行垄断。但是,现如今,伴随着支付宝、微信、众筹等一系列的第三方支付以及其他金融模式的推出,打破了这一局限,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了传统金融行业中,迫使传统金融进行开放,这些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不仅让银行的传统业务受到影响,存款减少、贷款减少,直接导致了银行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并且让电子货币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纸质货币。互联网金融不仅大大削减了中间程序所带来的资源浪费,也大大地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观感。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扩张,已经逐渐的对传统金融的核心业务发起了冲击,给传统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压力,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3.2改变了传统企业资金供求模式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发展,我国一些企业资金开始以需求为中心,摆脱了传统资金供给的发展模式,与此同时,也在改变着我国传统企业的借贷方式以及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价体系。随着QQ群、微信群以及微博等新载体的出现,很多网络用户借助此类新载体完成理财任务,而且需要我们明确的一点是这些新载体的出现逐步摆脱了传统金融中中介的束缚,使得广大用户无需出门,借助互联网就可方便地实现交易过程。

3.3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新渠道

在国内,大型企业的数量是有限的,我国经济的大多组成是由中小企业构建的。而在传统金融中,中小企业的贷款是非常繁琐和不利的,受中小企业的组织规模和其他因素影响,以及传统金融机构客户定位的原因,中小企业的融资一般都比较艰难。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中小企业带来了非常大的改变,它为这些贷款困难的公司提供资金渠道和支持,用P2P模式来弥补传统金融的覆盖不足问题,让民间资本得到较好的利用,最大程度地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

3.4对传统银行业务产生冲击

当前的银行制度是非常繁琐的,银行业务办理必须依照银行的规章来进行,不得有任何违规情况出现。为了避免违规操作带来的风险,使得银行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必须经过多个流程和多个部门,这就让银行的办事效率大打折扣,不仅没有做到人性化服务,还浪费了客户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这种僵化的制度在互联网金融面前更是明显,这导致大量的银行客户转移到了其他互联网金融平台。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银行不得不对自身进行转型,将互联网金融进行引入和合作,让自身适应现有的金融环境,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

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的关系范文篇11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会计发展;经济市场;会计行业;主体经济;会计环境

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F830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2-0187-02

会计环境主要是指能够对会计系统形成、发展及完善起到一定作用的外部条件。这种条件主要包括自然及社会条件。相对来说,社会条件对会计发展的影响大于自然条件,它能够从不同角度对会计的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业在经济体系所占比重的逐渐增大,互联网与金融的相互结合极大地促进了会计的发展进程,使其逐渐朝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1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1.1什么是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全新金融,主要依托于大数据处理、云计算、搜索引擎、移动终端、第三方支付等软件支持,互联网金融绝非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而是一种全新的互联网技术,它能够将传统金融行业以及互联网思维相互整合。中国金融企业改革关系到民生大计,金融体制改革通常紧跟着行业创新的步伐,互联网推动了我国金融改革,尤其是在金融效率、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以及结构交易方面都有了重大变革。我国政府也在不断改革财税、金融等一系列政策,与传统金融行业高准入相比较,互联网金融的及时性理财、交易成本低以及操作简单等都符合中小企业的刚性需求以及发展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会计是经济运动信息反馈的管理活动,要积极对目前的经济环境进行回应,互联网金融环境极有可能进一步实现会计信息内部管理以及内部报告。

1.2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互联网金融主要有即时性、移动化、低成本等特点。即时性,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由于移动终端具备操作便捷、携带方便、能使用户随时享用互联网服务等诸多优点,且转账、支付、证券交易等金融功能也越来越便捷,仅仅只需要在手机终端操作便可,因此其使用人群也在不断扩大。此外,目前大部分移动网络都有推送功能,能够使用户在短时间内获取想要的信息;移动化,互联网的移动化趋势正在以爆发式的形式席卷全球,Android是当年流行程度最高的一种移动操作系统,移动互联网逐渐从PC互联网转变为移动终端,这是对传统互联网模式的一次较大的改变。在金融业中,互联网的移动化趋势也逐渐明显,多种形式的网络金融服务如网上理财、手机炒股等被大众所接受。互联网金融也有三个重要特征,能够实现多样化的服务模式、非金融机构也加入金融提供者行业、金融服务流程逐渐规范。首先,互联网金融具有多种多样的网络技术及服务模式,使得金融业务的处理方式更加先进,而且它所具有的个性化服务理念也吸引了众多客户,使得金融交易的机会增加。例如目前非常盛行的网上证券、电子银行等,很好地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的金融业务联系起来。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金融机构与合作对象的交易方式、联系方式、产品营销结构、支付结算以及交易处理等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等新型金融服务也都开始兴起,能够将互联网服务以及金融服务相融合,服务模式也更加趋向于多样化;其次,某些非金融机构也加入了金融服务提供者行业,以前金融服务的提供者通常都是各个类别的金融机构,如网上证券、电子银行等服务厅等,金融提供者仍旧是传统的金融机构,例如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等。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更多非金融机构也融入金融服务机构之中,例如支付宝、PayPal、财付通、快钱、易宝支付以及百度宝等为客户提供支付服务的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有些支付平台已经实现了借贷双方客户记账、交割、清算以及认证等流程,使人们的快捷需求得到满足,金融信息服务机构主要是为客户提供一些投资理财的咨询;最后,金融服务流程规范化。一些新型金融服务如第三方服务、电子银行、网络租赁等已经逐渐被相关部门及机构进行监督及管制,各类机构进行竞争的方式也逐渐规范,主要是通过正当的客户定位来确定目标,开发新产品并进行市场竞争,逐渐形成了规范性较强的服务流程,以此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对非金融机构的支付业务进行了规定,使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范畴有“法”可依,而且能够被监督管制。同时政府也陆续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办法,以此来保证非金融机构支付的安全性。

2互联网金融对会计的影响

2.1互联网金融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以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对会计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就是决策导向,也就是说互联网的金融理念导致了这种影响的发生。互联网金融思维的核心是平等、共享、开放、协作,它导致会计观念发生了改变。从用户体验层面来看,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原因是在客户看来,“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并不是一种新型理念。在传统行业,很多商家都大力宣传“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客户接触的已经较多。而在现阶段,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理念的巨大变化。就同一种思想而言,互联网金融较传统金融在信息接受及传播、创新及大胆尝试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同时互联网金融拥有海量资源,能够有效抑制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使供应商对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有更好的把握,推出的商品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2.2互联网金融的方式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来源于互联网的发展方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并没有依靠任何科学技术,它仅仅只是一项全新的业务模式,是对信息化的一种应用,但却很好地体现出了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的结合。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对互联网的运用和把握。互联网企业在理念方面,首先将平等、协作、开放等互联网思想应用于金融企业;其次使用移动互联网科技开拓出全新的金融业务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是改变了以往交易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了业务系统的运行效率。由于会计信息在经济领域的重要性越发明显,因此这种全新的金融模式对会计系统信息平台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市公司之中,会计信息和证券价格联动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股票价格的本质是对于上市公司所经营的成果进行一定的评价。股票价格与上市公司的经营水平有一定关联,但并不平行,公司业绩才是最能决定股票价格的因素。通过会计信息能够将公司业绩很好地反映出来,但上市公司的数量毕竟不多,更多企业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与途径,使信息会计无法被有效沟通,造成信息不相关、不比较等,使得金融市场定价发生一定程度的扭曲,继续发展将会导致金融市场本身的功能被破坏,最终对金融市场的效率产生不利影响。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会计体系造成的影响。多层次的会计体系会对互联网发展及会计生产造成一定影响,这种影响的来源主要是互联网发展所引发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与互联网金融企业产生及成熟的过程是相互关联的。在借贷业务中,第三方支付、P2P等互联网企业都是从最基础阶段开始的。企业发展以及新型业务的形成都对会计系统如何对信息进行真实的反馈及处理提出了要求。例如P2P,它并不是传统金融机构那样的中介,而是金融信息中介。金融机构服务的重点是对风险进行控制,运作模式不同,风险控制方式也就各不相同。

2.3互联网对于会计假设造成一定的影响

会计基本假设主要是会计工作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的环境、实践以及尺度等方面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设定。然而随着经济模式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以新生行业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但它发展的模式以及速度对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已经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传统会计中,会计主体较为明确,但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网络、电子通兑以及网络证券等金融业务之间也展开了极为激烈的竞争,导致各企业之间互相持股更加趋向于全球化、普遍化。目前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竞争非常激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符合市场规范的行为,因此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监管。一些大型的国有商业银行通常会对货币市场基金交易持不接受态度,这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并购与解散的速度加快,导致出现会计主体不明确及多元化现象。

2.4互联网金融对会计货币计量造成的影响

货币比起其他实物、实践计量更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情况,因此会计主要是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进行计量、记录及确等。为了发展的需求,一些非货币性数据例如电子货币、行为数据等都要纳入计量体系之中。

3互联网金融下对会计发展的建议

3.1会计本身与互联网的融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互联网金融在市场经济中的比重也不断加大,传统的会计行业受到很大的挑战,面对新型的互联网金融,会计要想发展,首先需要从自身开始学习,了解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内涵,掌握先进的大数据处理、云计算、搜索引擎、移动终端等互联网技术,将理论知识、传统技能与新技术三者进行有机的融合,强化自身能力,使自己快速地融入到互联网金融市场当中,才不会被日益发展的经济市场所淘汰。

3.2会计行业相关知识的拓展

互联网金融对会计行业存在着巨大的冲击,例如上文提到的一些大型的国有商业银行通常会对货币市场基金交易持不接受态度,这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并购与解散的速度加快,导致出现会计主体不明确及多元化现象。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很多企业对会计的需求有减少,为此,会计需要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学习,了解电子货币、行为数据等,提高自己的综合技能,为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取得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李玉丰,王爱群.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基于会计价值评价的视角[J].长春大学学报,2012,(5).

[2]张原,刘珊.互联网金融对会计发展影响研究[J].探索论坛,2014,(11).

[3]赵文娟.互联网金融对会计发展影响的发展策略[J].西部资源,2014,(9).

[4]邹新月,罗亚南,高杨.互联网金融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的关系范文篇12

互联网金融风险现状

0引言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近些年有了很大进步,在各种形式的金融模式应用下,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对互联网金融的良好发展就有着很大阻碍。通过从理论层面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控制研究,就能为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1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征以及发展现状分析

1.1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征体现分析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比较鲜明的特征,其中在互联网金融的效率高特征上表现的比较突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进行支持,对金融产品的计算效率就能有效提高,方便金融信息的查询以及搜索。这就使得互联网金融的高效率的特征比较突出的展现。

再者,互联网金融的成本低特征也比较突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通过虚拟网络实现的,能够通过互联网就对方的信息全面性的了解,对各利益间的需求也能得到有效满足从而就能在交易的定价方面有效的制定,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下进行交易,能够节省大量大时间以及资金,在交易的整体成本上能大大的降低。

另外,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性特征也比较突出。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性特征,主要是由于网络是开放性的,比较容易受到外部的攻击造成信息丢失和损坏。在受到操作方面的失误也会存在着相应风险问题。还有就是在相关的法律上没有针对性完善化的制定,这就会影响互联网金融的良好发展,在金融风险的防范上没有法律保障。

1.2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

互联网金融的逐步发展中,在势头上有着加强。银行业务中的支付业务规模在逐步的扩大化,对余额宝等理财业的发展也有着促进作用。互联网货币的雏形在当前已经逐步的形成。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金融领域的发展,在业务产品方面有着种类的多样化,网络市场和实体经济市场的结合发展趋势愈来愈明显化,在互联网的货币雏形也已经形成。互联网货币作为重要的支付内容,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有着很大促进作用。在网络银行的业务发展方面,也逐渐的对传统银行的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对其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着显著成效。

通过互联网金融自身的优势利用,在网络平台基础上和传统金融业务紧密结合,这就能有效形成全新的发展模式,对金融机构的战略发展模式的调整有着促进作用。在发展过程中的管理理念方面的发展也有着促进作用。在当前各银行的门户网站业务已经逐步开展,在网络银行的业务量方面也有着很大增多,这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发展就能形成积极促进作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的当前信用稀缺空白也进行了有效填补。

2互联网金融风险以及风险控制策略探究

2.1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类型比较多,其中在技术风险方面,由于互联网金融是通过对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进行的应用,在互联网金融经营中,由于受到技术层面的因素影响,就会带来相应的风险。在这些技术的应用时,能对金融业务的有序进行有着促进作用,但是技术应用过程中,也会出现技术问题从而对互联网金融的运作产生很大影响。具体来说,互联网金融风险中的技术性风险,主要就是在系统性的安全风险上以及技术选择风险和技术支持风险几个重要层面。从技术选择风险上来说,互联网金融技术在设计中存在着不足,就比较容易出现信息传输效率低以及技术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风险中的法律风险类型也是比较突出的。在法律风险方面,主要就是由于没有结合实际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法律风险防范制度等,这就造成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问题不能收到法律的保障。在互联网金融的立法层面相对比较滞后,在风险的法律监管方面没有得到加强,这就造成了一些不法人员钻法律的空子,对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很大阻碍。

再者,互联网金融风险中的市场选择风险也是比较突出的。市场选择风险是和互联网金融的业务信息没有对称下出现的柠檬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就会使得市场选择欺骗性,对用户的资金就会丢失。这样在风险问题上就表现的比较突出。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中操作风险也是比较突出的。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所以互联网金融的安全在操作过程中就要能规范化实施。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由于在实际的操作中没有按照规定操作,这就造成了互联网金融操作风险的发生,对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就不能有效保障,从而带来风险。

2.2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策略探究

加强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有效控制,就要能注重相应策略的科学实施,笔者结合实际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探究,在这些策略的科学实施下,就能促进互联网金融的良好发展。

第一,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层面的保障。要想互联网金融风险有效控制和降低发生率,在法律层面进行完善就比较关键。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法律加以完善实施,将其纳入到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原则要严格遵循。结合互联网金融的特征,针对性的加强监管,按照综合监管的原则,将功能性监管的作用充分发挥,对互联网金融机构以及服务平台综合性监管,这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范就有着促进作用。还要注重联合监管原则的遵循,构建完善的监管机构,以及在监管的制度方面能完善建立。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有效防治。

第二,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就要注重互联网金融的准入以及退出的监管强化。要能针对性的对互联网金融参与主体机构,在资产以及规模和网络安全的要求上进行提高。注重财务的良好运营以及服务模式的优化实施。在对违反准入资格的要求的,就要加大惩处的力度,对参与到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标准统一性以及公平性能充分重视。在对模式监管以及功能监管的作用上也要充分发挥,将功能性的监管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式,对不同经营模式科学化应用,避免出现互联网金融监管盲区出现。

第三,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安全体系完善建立。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有效防范,就要能充分注重安全体系的优化。要充分重视对当前的互联网金融运行环境进行优化,将计算机系统的防火墙技术科学实施,对密钥的安全防护技术要积极有效的应用,将计算机的安全性得以保障。从技术手段上有效实施,保障互联网金融的经营运行中的安全性,避免受到病毒以及黑客的攻击。在数据管理工作方面也要能加强,按照技术标准规范来进行选择网络金融技术加以科学化的应用,对互联网金融技术的风险要能积极有效的降低。

第四,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有效防范,要能充分重视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建立。对征信手段的应用要注重创新,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信息能全面采集,将覆盖面能够全面真实系统化的呈现。对互联网平台的实时运营数据以及个人信用卡的使用等信息,都要能归入到数据库管理,在信息库的信息共享目标加以实现。这样就能有助于对个人的以及企业的信用进行综合性评价,这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降低就能起到保障作用。还要注重线上线下的方法应用,对客户的身份验证以及信用进行评估,对客户的信用评价机制进行完善化制定,这些都能有助于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有效控制。

第五,注重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对潜在的风险隐患加强防范。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要注重职业道德的遵守,相关企业要注重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使其能在技术水平上以及理论水平上和职业道德等层面获得综合性的提高。在行业自律组织的建立方面也要加强,对一些违反互联网金融准则的要能加强惩处,在行业保护以及行业的协助方面发挥自身的作用价值。

3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当前比较迅速,保障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措施的科学化实施,对风险控制效率的提高就能起到保障作用。面对当前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工作就要能从多方面充分重视,在技术手段的应用上以及理论层面的完善化都要注重。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1]覃一鸣,裘丽娅.网络银行业竞争态势与电商系网络银行竞争战略分析[J].对外经贸,2015(08).

[2]郑蕊,程晗.互联网金融和小微企业互利共存[J].经贸实践,2015(08).

[3]庞菲菲.中美P2P发展对比与启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8).

[4]张飞娟.互联网金融监管探究[J].时代金融,2015(23).

[5]王月玲.浅析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资金风险及防范[J].时代金融,2015(23).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干眼症治疗方法范例(3篇)

    - 阅0

    干眼症治疗方法范文【关键词】杞菊地黄丸;治疗;干眼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引进,人们对眼睛的保护措施略显低下,进而造成各种眼睛疾病,如干眼症,其常见的症状是眼部干涩和异物感,其.....

    计算机视觉基础及应用范例(12篇)

    - 阅0

    计算机视觉基础及应用范文篇1据了解,2007年开考的非笔试课中,除各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上、下半年各安排一次考试外,其他非笔试课一年只安排一次考试。一般而言,具有多门非笔.....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