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济的特点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虚拟经济的特点范文篇1
虚拟企业是指为把握市场机遇,将分布于协作企业中的所需资源集成而来的非法人动态组织。当今,经济全球化、市场动态化、需求个性化、又竞争又合作的趋势日益明显。虚拟企业强调利用和集成不同企业中的互补资源形成竞争优势,它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又一条途径,被认为是企业未来的主要组织形式,其应用前景十分诱人。
虚拟企业具有如下显著特点:(1)它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非法人经济组织。(2)它与市场机遇为一一对应关系。虚拟企业应市场机遇的出现而建立,随市场机遇的消亡而解体。(3)物理范围的分布性。虚拟企业中的成员可能位于不同的地区,甚至不同的国家。(4)成员资源的互补性。成员资源的互补性使虚拟企业成为优势资源的统一体,从而拥有市场竞争优势。(5)市场机遇的快速应变性。虚拟企业能够快速地拥有实现市场机遇所需的资源,缩短把想法变成现实的时间。(6)成员的独立性。虚拟企业成员之间并不存在从属关系,市场机遇是联结它们的纽带。虚拟企业成员可根据需要退出某虚拟企业,也可以同时是多个虚拟企业中的成员。
二、虚拟企业对传统会计的挑战与冲击
(一)虚拟企业对会计主体假设的挑战
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将会计系统限制在经营上或经济上具有相对稳定性及相对独立性的一个单位之内,相应的会计主体是有形的实体。
虚拟企业突破了以往的空间概念,使会计主体不仅仅局限于现实生活中“实”的物理空间,还对应于网络中“虚”的媒体空间。“虚”的媒体空间跨越了现实中的地域界限,并且,虚拟企业的空间范围能够根据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灵活地重构和分合,从而使会计主体具有可变化性,可根据业务需要随时膨胀或缩小,也可能立即解散。因此,虚拟企业与传统的会计主体相比,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极大地改变了会计主体的存在方式,是一种新型的“相对会计主体”——由虚拟企业成员构成的临时联盟体。这种相对会计主体拓展了传统有形会计主体假设,对各协作企业在虚拟企业中的权益等予以计量的方法都适合于这种特殊的会计主体。
(二)虚拟企业存在的临时性(短暂性)对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的挑战
持续经营假设认为,在正常情况下,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直到实现会计主体的计划和完成受托责任为止;会计分期假设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为了及时总结企业的经营状况,人为地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较短的经营期间,据以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这两个假设限定了会计核算的期间,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
虚拟企业对持续经营假设提出了直接挑战。虚拟企业的经营活动常呈现出短暂性特点:协作企业通常可根据市场的需要立即加入或退出虚拟企业;通常在完成某项交易后,虚拟企业立即解散。因此,持续经营假设对虚拟公司不再适用。
由于持续经营这一前提条件不复存在,会计分期这一假设也就没有必要,也无法用以计量和报告虚拟企业的经营状况,其会计报告的披露方式也必须发生变化。传统会计报告模式是一种定期报告模式。网络经济中强烈的时效性使定期报告系统很难跟上变化的经济环境,传统的定期会计报告已不能满足虚拟企业的要求。虚拟企业的灵活运作方式决定了其对会计报告的要求灵活多样,而且常要求能同步反映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即以实时会计报告代替定期会计报告。
(三)虚拟企业经营的“动态性”对历史成本原则的挑战
历史成本由于客观可靠、可验证而得到普遍采用。这一原则受到虚拟企业的挑战:第一,虚拟企业的交易对象常是一些活跃于市场上的商品或金融工具,其价格波动频繁,故历史成本信息不能公允地反映当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当前决策相关性较弱;第二,虚拟企业从成立到解散可能只有较短甚至很短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历史成本计价的时点与清算时的时点相距不远,但属非持续经营,因而,历史成本不能反映公司的现金流量信息。
(四)虚拟企业的交易迅速性对权责发生制的挑战
在虚拟企业中,企业的销售确认、款项收计、成本配比、财务成果核算常可通过电子信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般不存在前后会计期间分别予以确认和款项实际支付的问题。此时,权责发生制已失去其基础,而采用收付实现制则比较合理。以现金的收入或付出作为收入实现和费用发生的基础,以在交易期间内实现的营业所得和实际支出的款项作为交易期间的收入和费用,可以更好地反映虚拟企业的现金流量。
(五)虚拟企业资本的快速流动性对货币计量假设的挑战
货币计量是以币值稳定为前提条件。虚拟企业作为知识经济的产物,其产品通常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快、价值变动的频率和幅度大。一方面,虚拟企业打破了地域界限的束缚,使全球成为一个大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加快,从而加剧了货币风险。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技术的推广和电子货币的流行,交换和结算可通过网络在瞬间完成,资金可在瞬间划拨。在瞬时交易中,币值几乎稳定不变。因此,短期存续的虚拟企业适应币值不变假设,但长期存在的虚拟企业则会因为面临巨大的货币风险而完全不适应币值稳定假设。
三、适合虚拟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
(一)虚拟企业会计信息需求特点
《企业会计准则》把我国企业会计信息需求概括为“向国家、企业外部、企业内部提供有助于实现宏观调控、优化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合理进行投资和信贷决策、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所必需的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为此,分别从国家、企业外部、企业内部的角度分析虚拟企业会计信息需求的特点。
1.从国家的角度分析虚拟企业会计信息需求。国家在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时需要经济总量信息,这些信息是以各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为基础。但应强调的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实现要依赖于企业实实在在地执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进一步而言,保障企业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是对企业在不执行政策时进行惩罚的法律、法规。虚拟企业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虚拟联盟体,国家无法对不执行宏观调控政策的虚拟企业予以惩罚,能够实实在在地执行宏观经济政策的依然是实体公司。故国家只要监管好实体公司,也就间接地监管好了由实体公司参与组成的虚拟企业,因此,国家并不需要虚拟企业提供会计信息。
2.从企业外部的债权人和投资者角度分析虚拟企业会计信息需求。债权人和投资者进行信贷和投资的对象依然只是实体公司,而不可能是虚拟企业。不论债权人进行信贷还是投资者进行投资,都关注于自身的权益能否得到保障。虚拟企业只是集中地使用各协作企业的优势资源,它本身并不直接拥有有形财产,也就没有抵押品;同时虚拟企业不是法人组织,也就不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因此,虚拟企业不可能成为财务资本所有者进行信贷和投资的对象,也就无需对外提供有助于进行信贷和投资决策的信息。
3.从内部管理者的角度分析虚拟企业会计信息需求。虚拟企业中的高层人员通常是原实体企业的首脑精英们,各实体企业通常只是依托于虚拟企业实现某一目标,一旦交易完成,虚拟企业也就解散,故虚拟企业通常没有长远经营战略,也谈不上提供用于战略决策的信息。然而,各实体企业组建虚拟企业的目标是追逐利润,虚拟企业内部必然涉及到利益分配问题,同时各协作企业也都通常要求能实时掌握虚拟企业业务开展情况,以加强业务监督与管理。因此,虚拟企业应当提供所从事业务的经营情况及经营收支信息等。
从以上分析可见,虚拟企业没有外部会计信息需求,也没有法定的对外信息披露责任,虚拟企业会计核算只需满足内部经营监督与管理和内部利益分配的需求,所以不能采用一般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模式,其会计核算以及账户设置、报表编制等都可简化。从虚拟企业的特点来看,其会计报告应以披露各协作企业所投入资源与产生收益的比重为重点。通过会计报告的编制,可将各协作企业的核心优势予以量化,对外可提高对优势企业的吸引力,对内则明确划分收益。
(二)虚拟企业中会计核算对象的确认
在传统企业中,会计要素可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根据现代产权理论,虚拟企业会计要素可划分为资产、产权、剩余、收入、成本费用、利润。
1.资产的确认。在虚拟企业中,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通常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虚拟企业资产要素可由人力资产、知识资产和财务资产三部分组成。人力资产指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会计资产予以确认。知识资产由知识产权、专用知识、组织结构等组成。财务资产由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构成。
2.产权与剩余的确认。传统的会计恒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虚拟企业条件下,会计恒等式可改为:资产=产权+剩余。其中,产权代表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产权;剩余则代表尚未明确主体的产权,包括资本剩余和盈利剩余。
3.收入的确认。传统的收入确认原则是营业收入或收入实现的确认原则,它不能完整揭示收益,从而影响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判断。在虚拟企业条件下,企业生产的产品通常是知识密集性产品,知识密集性产品相对于劳动密集性产品、资本密集性产品具有更高的增值性,忽略其置存收益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的整体评价。因此,虚拟企业条件下,收入的确认不仅要包括营业收入的确认,还要包括资产置存收益的确认。此外,虚拟企业的兴起使生产商、销售商、顾客之间信息沟通更为畅通,产品销售风险大大降低,资产置存收益的实现可能性显著提高,因而,收入确认应由单一的“已实现”标准向“已实现或可实现”标准转化。
4.成本费用的确认。虚拟企业成本费用归集和核算的范围、归集和分配的标准、期间费用范围等较传统企业发生了很大变化。虚拟企业成本费用核算必须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其一,确定计算四大生产要素的消耗,特别是知识资源要素的消耗。商誉、企业品牌、管理方法等无形资产摊销时,可以保留其传统的核算方法,将其价值摊销时记入“管理费用”;对于服务品牌、业务伙伴、长期客户等无形资产,可以在其摊销时记入“经营费用”,也可以仍然记入“管理费用”;对于职工教育状况、工作能力、业务能力等人力资源则应摊销记入成本;对产品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些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则必须在摊销时记入产品成本,可增设技术、专利等成本项目进行核算。其二,采用作业成本核算制造费用。作业成本计算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核算各个作业的生产资源,计算出各个作业的成本,然后按最终产品所耗用的作业数量,将各作业的成本分配计入最终产品,从而计算出最终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
5.利润的确认。按照传统,利润是对实体资本的回报。在虚拟企业条件下,利润通常应是对知识和实体资本共同投入的回报。
虚拟经济的特点范文篇2
关键词:广义虚拟经济;人才聚集现象;人才聚集效应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674―9448(2012)03―0078―05
一、引言
人才是人力资源中最优秀的部分,随着人才的流动,往往会在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形成人才聚集的现象,人才聚集现象又会产生相应的人才聚集效应。虚拟经济的出现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广义虚拟经济研究的关键不在于领域的划分,而在于视角的建立以及思维方式的改变。
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最先提出了虚拟价值,此后,西方学者在这个领域相继做出研究,并提出广义虚拟经济。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相应研究。刘骏民教授在《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一书中认,“虚拟经济”的概念可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虚拟经济是指物质生产活动和其有关的一切劳务以外的所有经济活动,例如房地产(除去建筑业创造的产值)、教育、广告业等。成思危教授在《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一文中,对虚拟经济定义了三种范畴:第一,是指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第二是指以信息技术工具所进行的经济活动,也称数字经济或信息经济;第三是指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经济活动。林左鸣在《广义虚拟经济》一书中曾指出:传统的实体经济主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纯粹的虚拟经济只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同时满足人们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以及只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经济统称广义虚拟经济。
国内外学者关于人才聚集的理论研究较深入。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人才集聚是一个点的问题而不是一个面的问题,认产业空间的聚集,人才的集聚以及城市化,本身就存在着关系。牛冲槐教授已经从区域要素的视角给出了科技型人才聚集的定义,所谓的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随着科技人才的流动,大量同类型或相关人才按照一定的联系,在某一地区(物理空间)或者某一行业(虚拟空间)所形成的聚类现象。
从上述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众多学者对广义虚拟经济和人才聚集分别进行了研究,而关于广义虚拟经济与人才聚集理论相结合的研究较缺乏。因此,本文从广义虚拟经济角度对人才聚集现象及效应进行深入的探讨。
二、广义虚拟经济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一)广义虚拟经济的内涵
对于虚拟经济,自20世纪末以来,国内学者就开始了对其的研究,这里的“虚拟经济”主要是指由实体经济衍生而成的各种金融活动,实一种狭义的虚拟经济。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广义虚拟经济已经蔓延到人们经济活动中的各个角落,广义虚拟经济是一种基于“生活价值论”的人本经济,其基本特征表现二元价值容介态。广义虚拟经济着重考虑的是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其灵魂是信息。随着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到来,其特点逐渐的显现出来:从满足人们的需求的角度看,他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主导的,从所生产的商品来看,其价值是以非物质形态主要形式的。
(二)广义虚拟经济的基本特征
根据其内涵,我们归纳其特征如下:
1人本经济。广义虚拟经济时代更加注重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精神需求,它是一种人本经济,强调以人本。对于财富的本质,在一定意义上讲,满足心理需求比满足生理需求更重要。
2信心。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虚拟经济带来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信心争夺战,虚拟经济时代最大的经济危机,不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而是信心不足和破灭带来的金融危机。
3人气的聚集。人气就是吸引人心和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程度。人气的聚集实际上就是社会群体的信心集合,取其共同认可的心理感受标准。它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指人才聚集。人气,是广义虚拟经济的重要标志。
4知识和信息。广义虚拟经济时代,信息成首要的资源,以信息技术工具所进行的经济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以知识和信息特征的广义虚拟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5服务。“服务”在经济活动中所体现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单纯销售商品的情况已经慢慢消退,如今的商品销售往往要伴随着服务。所以,企业内部生产流程的专业分工必须要附上与之相当的服务,以此来提高效率。
6体验经济。“体验经济”是广义虚拟经济时代下颇引人瞩目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强调的是基于满足客户心理需求的经济活动,它超越一般物质价值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够给客户提供超值享受,以满足其心理需求。
7人力资本。在创造企业价值方面,人力资本往往比传统的资本更加发挥着决定性的关键作用。当企业要创造大量满足客户心理需求的虚拟价值时,仅靠资本的投入是不够的。人力资本,是广义虚拟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新特点,它对生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人才聚集现象
下面,在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下,对人才聚集现象的定义及内涵进行重新的界定与诠释。
(一)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才聚集现象的定义
我们已经知道,人才在区域要素边际收益差异和自我价值实现等因素的影响下,会从边际收益较低的地区流向边际收益较高的地区。而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来看,人才聚集现象可以定义:在一定的时间内,随着人才的流动,大量人才了满足其心理需求、实现自我价值,在虚拟经济发达、信息高效流通、市场信心足的地区集聚所形成的聚类现象。这样的人才聚集现象可以促使人力资源更快地转变人力资本,从而创造价值。
(二)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才聚集现象的内涵
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才聚集现象的内涵分三个部分。首先,对于任何一类人才来讲,经济的发达及物质上的满足并不能完全的吸引人才的聚集。人才的聚集,必然是向历史潮流的“潮头”聚集。比如,在一些IT人才的眼中,硅谷、深圳、中关村,就是他们心中向往的圣地;而对于一些服装设计师来讲,法国巴黎则是他们的圣地;对于建筑师来说,意大利、德国则是他们的梦想。他们渴望去这些地方发展,不仅仅是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是了满足心理需求,是一种精神向往。其次,广义虚拟经济发展可以带来人气的聚集。广义虚拟经济系数是恩格尔系数的反函数,广义虚拟经济系数越高,恩格尔系数越低,该地区越富裕,服务行业、体验经济相对更发达,知识和信息传播迅速。这样,就能消费者提供超值的享受,达到满足其心理需求的效果,这种靠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来实现的经济增长,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所在。最后,在广义虚拟经济下,自我价值的实现推动着人才的聚集。每个人都希望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科技人才来讲,更重要。有数据显示,微软有30%的俄罗斯工程师;在硅谷,华人和印度人工程师的数量占到了2/3以上。这样的现象表明,工程师会觉得在微软、在硅谷,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体现自我价值,实现人生意义,人才的聚集也就由此而产生了。
(三)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才聚集现象的特征
根据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才聚集现象的定义及内涵,文章进一步分析得出此现象的特征。
1空间性。人才在广义虚拟经济的影响下,聚集在某一地区,会引起该地区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这些人才或集中在人才市场中等待重新配置,或聚集在专业性教育机构中接受培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只有在特定的空间内才能完成上述人才资源配置过程,所以,它具有显著的空间性。
2聚类性。广义虚拟经济下,人才聚集现象主要表现某一行业(虚拟空间)中集中了大量相关或同类型的科技人才,这种现象体现出了按类聚集的聚类特征,所以具有聚类性。
3动态性。人才个体结构分布与构成是不断变化的,如知识、技能、年龄等,而且,人的个人偏好,精神追求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些都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所以人才聚集是一种动态过程,这种动态性有利于组织与外部资源的交换,提高组织知识的动态竞争力。
4网络性。广义虚拟经济下,人才的聚集,必然会伴随着知识与信息的流动,人与人之间相互的沟通也会变得非常频繁,因此,各人才聚集组织之间在长期正式和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中会形成以知识、信息纽带的经济网络,同时也会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使得人才聚集呈现网络性特征。
5共享性。广义虚拟经济是以信息和知识的高效流通标志的,所以,广义虚拟经济下人才的聚集,会迅速地将个体分散知识转化整体共享的群体知识、组织知识形成知识共享系统。人才个体与知识共享系统相互丰富,扩大了知识共享量,提高了人才群体的创新力与竞争力。
四、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
人才聚集现象与其他经济现象一样,也会产生两种效应,即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和不经济性效应。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在和谐的环境下,相关人才按照一定的相互联系相对集中在一起所产生的超过各自独立作用的效用。人才聚集的不经济性效应,是指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人才,聚集后的作用低于不聚集时的作用。了研究方便,本文将人才聚集的不经济效应归人才聚集现象,不做深入讨论,本文中提到的人才聚集效应均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下面,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探讨人才聚集的效应。
(一)知识溢出效应
随着广义虚拟经济的发展,人才掌握的知识一般都是以隐性知识主的,是以非编码形式存在的,这种知识很难用间接的形式传递。人才的聚集增加彼此问交流的机会,可以使人才在接触中互相学习,使得隐性知识显性化,并得以广泛传播。
(二)信息共享效应
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成首要资源。人才了追求知识和信息的高效流通,而聚集在信息经济发达的地区,由此,该区域的信息传播将会更加迅速,且传播成本降低,经济活动中会出现免费、及时的信息供群体共享。
(三)激励效应
人才作一种特殊的商品,因互相聚集而产生竞争,竞争会对失败者产生激励作用,聚集竞争不会是个体性竞争,必然是群体性竞争。对于失败群体,在竞争过程中能够以隐性知识溢出方式,发现自身人力资本的缺陷,失败的刺激会激励其努力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对于胜利群体而言,了维持竞争优势,也会产生激励,进一步提高其人力资本水平。群体性竞争的结果会提升聚集区人才群体的能力水平,提高人才资源的性价比,在人才聚集群体中产生“激励效应”。
(四)集体学习效应
当人才聚集达到一定规模时,人才聚集效应会产生信息共享效应,了获得更多的隐性知识,人才更愿意创造一种集体学习的机会,如研讨会、沙龙等,并以此来获得更大程度的开放和交换力度。
(五)人气效应
随着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到来,财富的标志,不单单需要稀缺贵重的物质作载体了,而是要有一种可靠有效的信用制度来维系,因此,“人气”变得至关重要,要想积累人气,积累信心,就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人才的聚集与人气的积累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六)品牌效应
在广义虚拟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品牌商誉,逐渐体现出了一种无形的、巨大的价值。消费者追求高档品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体现虚拟价值的过程,高档的产品更多的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主。人才的聚集,会加快市场信息的流通,迅速地增大产品的需求,产生人气的积累,能够促使一个品牌持续下去,并不断的发展壮大。事实上,一个被消费者认可的品牌,它的价值是无可比拟的。
(七)组织效应
人才的聚集容易出现扎堆的现象,任何一类人才的聚集,都应有“帅”、“将”、“兵”的分类。组织中应由能力较强、民众信服度高的人才来担任领导,而组员之间应保持良好的沟通以及共同的追求。人才的聚集应向着群体合理配置的方向流动,从而使组织能够良好发展。
(八)商业模式效应
以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标志的经济时代已慢慢衰退,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原有的只是完成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商业模式,逐渐转变服务同步的商业模式,强调注重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某地区人才的聚集,能够使当地企业快速的接受新鲜事物,从而推动其商业模式的转变。
(九)体验营销效应
顾客心理需求的满足主要取决于产品虚拟价值的发挥,而体验营销则是发挥产品虚拟价值的主要途径。如今,很多著名品牌的营销手段都转向了体验营销。随着广义虚拟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才的聚集,体验经济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人才聚集起来,是了追求更大的心理需求及精神需求,从而将体验营销融入到各个行业,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十)创意经济效应
创意经济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随着广义虚拟经济的发展,产品了满足人们不同的心理需求,形式会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每个消费者都会有自己的偏爱与喜好,对产品的期望会因人而异。在这种情况下,人才聚集会产生更多更好的产品创意,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虚拟经济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网络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影响;完善;改进
1.引言
网络虚拟经济,是指网络世界中通过使用的虚拟金钱来实现支付的经济发展方式,这个过程中一些网络公司为方便网民支付服务费用推出的一种网上虚拟货币。如用户购买IT产品或使用网站各种增值如我国互联网公司推出的腾讯Q币、新浪U币、盛大元宝、网易POPO币等。网络虚拟经济也具有支付功能,由各网络机构自行发行,但是不能实现现实的价值,不能通过银行转账,没有形成统一的发行和管理规范,只能流通于特定网络世界。
网络虚拟经济从产生至今,规模越来越大。据业内人士估计,国内互联网已具备每年几十亿元的虚拟货币市场规模,并以15%-20%的速度成长。这种现象也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一些专家表示,随着虚拟经济的出现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有财产属性,对现实实体经济的冲击也逐渐出现。2007年2月,文化部、公安部、信息产业部、中国人民银行等14个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来规范相关网络公司进行的网络虚拟经济的行为,防止其影响我国的货币流通。
那么,网络经济货币是否能对现实货币流通甚至实体经济形成冲击?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分析网络虚拟经济的相关问题,论证其存在的合理性。
2.网络虚拟经济的货币属性分析
网络虚拟经济是一个新兴事物,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即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推广逐步走进千家万户的,一经诞生便给人们的生活、生产乃置实体经济发来了巨大改变和冲击,那么它以后的发现究竟如何,是昙花一现还是久盛不衰呢?让我们从基本经济原理出发,深入了解网络虚拟经济的前景和未来。
(一)货币相关理论概述
货币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止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也是如此,货币是指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生产关系西方学者则一般把货币定义为“在交易和支付中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必须具有两个特征:能够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能够和一切商品进行直接交换。
一般情况下,货币均可以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这四种职能。
(二)W络虚拟货币的特征
网络虚拟货币属于符号的范畴,若要成为货币,必须满足货币的特征和执行货币的职能。网络虚拟货币是特定商品预售的工具,以私人信用作担保。一般来说,网络虚拟货币是一种定向支付工具,供人们购买发行者提供的各种商品等,以便满足自己的需求。转账支付则受银行清算系统服务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更加难以满足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供应商设计了各自的虚拟货币,通过系统认证接受随时支付。用户只需在规定时间内购买虚拟货币,就可根据需要随时在线支付。
(三)网络虚拟货币行使的职能
目前,虚拟货币在虚拟世界中可以购买物品、支付物品的流通,甚至出现不同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虚拟货币在网络上已经具有货币的交易媒介、支付手段的某种功能,有了现实货币的雏形。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网络虚拟货币还不能执行货币的四种职能。
(四)网络虚拟货币的本质
网络虚拟货币只是作为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而非一般等价物。实际上,网络虚拟货币属于信息货币。信息货币的特点是:第一、信息货币是基于电子网络的分布式的价值中介。第二、其价值具有混合价值形态,是一种附加信息的货币卡。一方面其价值取决于面值,另一方面取决于其承载的信息内容;第三、没有在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形成统一市场,其等价物不能与货币进行对等交换。
可见,与货币的一般等价物属性不同,网络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只是代表发行者所提供的特定服务。其被接受的范围仅限于有特定需求的人群,与商品供求状况相同。而这种特殊符号需要被特定的系统识别。因此,不同供应商发行的虚拟货币必然不可通用。由此形成分散发行、自成体系的格局,导致每一种网络虚拟货币都只能依靠单薄的私人信用作为保证,不存在“普遍接受”的经济基础。所以在这一点上,比起实体经济还是有着很多的不足。
3.虚拟经济应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
从上面的论证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虚拟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善,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市场经济中,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以金融业为核心的虚拟经济支持。
一方面,金融市场的合理运行让闲置资金匹配合适的实体经济投资领域,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融资平台,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另一方面,金融市场能扮演风险识别的角色,预警实体经济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能促进实体行业之间的竞争。例如,股市能将难以进入社会再生产的分散资金集聚起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而股票的买入和卖出过程,也是企业风险发现的过程,对企业经营能起到预警作用。
然而,如果网络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盲目扩张、过度炒作资产等现象蔓延泛滥,也将产生巨大的危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实体经济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基础,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础,也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的利润最终来自实体经济,离开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不有力抑制“脱实向虚”、遏制投机炒作,就会导致实体经济无法获得虚拟经济的充分支持,制约其较快发展,不利于增加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最终也将影响虚拟经济的发展。
同时还会扩大社会贫富差距。无论是房地产还是农产品炒作,最终结果都是价格急剧上涨进而产生泡沫。这个过程的受益者往往是大量资本持有者即炒作的最先发起者,而受害者往往是后来的跟进者,大多又是财富拥有量较少的群体。因此,炒作的过程,成了财富从穷人向富人集中的过程,贫富差距会因此而加大。
4.网络虚拟经济的未来
经过全文的经济理论探究可以看出,网络虚拟经济其实是一把“双刃剑”,首先从诞生来看,它既是适应实体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可能会对实体经济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是破坏性的损害,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在发现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趋利避害,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即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在必要的经济的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
虚拟经济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泡沫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9-0007-02
进入21世纪以来,当前虚拟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之势,但是虚拟资产的迅速扩张导致虚拟经济规模远远超过实体经济,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而朝着独立自主的方向运动。
1虚拟经济的定义和特征
1.1虚拟经济的定义
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经济范畴,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就虚拟经济的概念以及其涵盖的范畴,不仅国内外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国内学术界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虚拟经济是以资本化定价为基础,由心理和观念支撑的价格系统,它的运行特征是具有内在的波动性。
1.2虚拟经济的特征
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
1.2.1虚拟性从本质上说,虚拟经济具有虚拟性。虚拟经济中交易的商品是以股票债券为代表的有价证券,这些虚拟资产本身没有价值,这是与实物资产有本质区别的。实物资产本身有生产成本,在市场经济中,大体上按平均成本定价,遵循价值规律。虚拟资产只是一种所有权证书,以未来预期收益为基础定价的,因而相对实体经济中一般商品实实在在的价值而言,虚拟资产的价值是虚拟的。
1.2.2高流动性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的持有与交易活动只是价值符号的转移,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其流动性很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股票、有价证券等虚拟资本无纸化、电子化,其交易过程在瞬间即刻完成。
1.2.3不稳定性虚拟经济自身具有的虚拟性,使得各种虚拟资本在市场买卖过程中,更多地取决于虚拟资本持有者和参与交易者对未来虚拟资本所代表的权益的主观预期,而这种主观预期又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前景、政治及周边环境等许多非经济因素,增加了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
1.2.4高风险性由于影响虚拟资本价格的因素众多,这些因素自身变化频繁,不遵循一定之规,非专业人士受专业知识、信息采集、信息分析能力、资金、时间精力等多方面限制,虚拟资本投资成为一项风险较高的投资领域,尤其是随着各种风险投资基金等的介入,加剧了虚拟经济的高风险性。
2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内在协调机制,外部冲击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状态的恢复与变化机制。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如果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达到协调发展状态,那么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内部的协调发展可以通过投资者的投资组合选择与消费者的消费选择来实现。如果实体经济内部发展失衡,则必然会出现结构性供求失衡,在消费者选择的作用下,供不应求产品价格上升、投资收益率提高,供过于求产品价格下降、投资收益率降低。在利益机制作用下,生产者将增加供不应求产品的投资,扩大供应,同时减少对供过于求产品的投资,缩小供应,直至供求恢复均衡为止。如果虚拟经济内部发展失衡,则将导致虚拟经济产品的供求失衡,各类资产风险与收益的均衡状态被打破,投资者将改变投资组合,增加对风险低、收益率高的虚拟经济产品的投资,减少对风险高、收益率低的虚拟经济产品的投资,并引致两类产品的价格发生反向变动。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社会将增加价格上升产品的供给,直到各种虚拟经济产品的供求达到新的均衡为止。
3金融危机下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虚拟经济提高整体经济效率的重要一点在于充分发挥市场自发调节作用,强化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政府人为构造金融结构和金融市场来促进经济增长,在短期内会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这种发展是外生而表层的,因而获得的增长通常是短期的“量”的增长,缺乏深厚的持续增长的基础,使金融发展的效率降低。2008国际金融风暴根源,看起来似乎是美国的次贷狂风引发的一场国际性经济衰退,实质上展露了许多所谓国际化概念对它国经济隐形入侵的霸道及国际性迷茫跟风,并彰显了世界金融秩序理应重构和到了国际金融世界急需赋予由世界经济强国齐抓共管责权的必要时刻。比如在2008年,全球虚拟经济的规模已达到实体经济的5倍,世界上每天流动的资金中只有2%真正用在国际贸易上,其他的都是在金融市场中进行以钱生钱的活动。随着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的发展,虚拟经济的规模还将进一步膨胀。但虚拟经济的发展在给世界经济带来活力的同时,又由于其虚拟性和高风险性,致使世界金融业发展出现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没有一些经营虚拟经济的相关银行、保险公司纷纷倒闭,国内2009年民间投资市场约日趋没落,这样也直接导致了实体经济发展的下降。比如2008年的“十一黄金周”,销售下跌两至三成。根据北京市的调查,深圳市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1256家企业中,资金链趋紧的256家,倒闭重组的一家。对于存在的行业危机,企业必须重视和采取措施规避。同时在积极发展虚拟经济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金融风险意识,积极预防虚拟经济膨胀演变为泡沫经济。泡沫经济的产生表面源于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金融冲击是其导火线,但实体经济的内在失衡才是导致泡沫经济的根本原因。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不对称发展,会为泡沫的到来埋下伏笔。
3.1完善监管体系
从实践来看,发展虚拟经济,规避金融风险,首先必须完善虚拟经济的监管体系。由于虚拟经济自产生之日起就蕴涵着内在的不稳定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网络化电子化手段加强,使得金融交易市场呈现出较强的多变性,特别当金融扩张超过了经济贸易的增长速度时,以资金融通和投机牟利为目的的资本运动使经济中的泡沫成分增加,若没有完善的监管体系,必然影响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应加强对银行资本充足率、资产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监督,建立公众监督、舆论监督机制。同时要规范证券市场的操作,加强对国际游资的管理,监控金融衍生工具的虚拟和投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虚拟经济各层次的发展,审慎有序地开放金融市场。
3.2发展金融衍生市场
发展金融衍生市场也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金融市场的客观要求。由于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日益频繁,这种融资方式要求开辟衍生市场为资本流动和避险增值提供场所和机制,并拓宽国际资本融资渠道。金融衍生市场的创立对于完善资本市场和规避国际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实际是虚拟经济深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既需要经济制度的支撑,又需要金融市场的完善。在金融深化进程中,一方面要把发展基础性市场和金融衍生市场统筹考虑,既把衍生市场作为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又将其视为改革的手段;另一方面,又要把开放金融市场和发展衍生市场统筹考虑,使它既是开放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成为开放经济风险的预警器。
总之,虚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所以我们必须正视它可能带来的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发挥它灵活机动的特点,促进资源跨时间和空间的有效配置,规避它过分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带来的危机,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西,杨琳.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J].财贸经济,2000,(6).
[2]杨凤娟.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与现代虚拟资本的特征[J].当代经济研究,2006,(5).
[3]王春娟.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与虚拟经济[J].财经问题研究,2004,(11).
[4]谢永添.关于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经济科学,2004,(2).
[5]王悦.西方经济周期与经济波动理论回顾[J].求索,2006,(10).
虚拟经济的特点范文篇5
【关键词】虚拟经济经济意义运营
1虚拟经济概识
虚拟经济简判:虚拟经济是充分利用虚拟资本进行搏弈,实现资本的积累、创利和效率最大化。即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在资本货币、票券、权证、彩码、数卡化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投资经营,追逐经济利益,是形成一定规模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化程度越高,创造的条件就越充分。人类一切的发展以经济为基础,经济的发展更需要空间,有了空间人们就会设置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经济发展的空间是客观存在的,即客观存在的空间能否实现或达到经济增长的空间,关键是人的虚拟能力。虚拟经济就是加快和满足现代化条件下市场经济发展的路径和要求。
虚拟经济与虚拟资本:因为任何人要从事经济活动,就要有资本,而资本中存在着虚拟资本,利用虚拟资本进行经济活动,就产生了虚拟经济。虚拟经济的劳作和虚拟经济的歉丰也都是实在的,都要有艰辛的付出,都需要承担亏损的风险。有了虚拟资本才能进行虚拟经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实体经济的资本投入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各个实体经济在投入经营中对资本的需求量又是不同的,就要通过不同的资本信用平台,进行资本的市场化流转。从而繁衍出庞大的虚拟经济就业岗位和资本运筹队伍,成为实体经济资本需求的服务者和利益的竞争者。
2虚拟经济的内涵
虚拟经济在现代科技的作用下,发展比较快,这里归为五个方面:一是虚拟经济的收益:获得收益是每一个经济工作者的首要目标。虚拟经济的收益不是商品,而是一种扩大了的虚拟资本。虚拟经济的收益率从普遍来讲是比较低的,但由于虚拟经济运作额度大、速度快,只要有收益的空间,人们还是愿意积极参与的。二是虚拟经济的载体:资本要进行虚拟化操作,就要有一个替身,这个替身包括货币、存单、股票、债券、数据及其他票据凭证。这些信息进入交换领域就有了经济意义。三是虚拟经济的机构:虚拟经济的组织机构,也就是平常说的一个运作系统。一部分是政府组织的;另一部分是民间自为的。政府组织的机构比较稳定,信用度比较高,主要有银行、证券交易所、产权交易所、基金组织、搏彩行业等。不同的组织机构,保持着虚拟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四是虚拟经济的监管:如果虚拟经济中虚拟资本急剧澎胀,会影响整体经济的稳定发展。这就需要对虚拟资本进行严肃科学监管,保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合理关系。五是虚拟经济的作者:虚拟经济的作者是一个不虚的经济实体。是一个拥有一定资产积累,具有投资能力的自然人和法人。作为虚拟经济的作者,一切必须是真实的。
3虚拟经济的特征
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虚拟经济是一个十分受到关注、议论、调控的领域,他的运转有他自身的特征:一是经营载体非商品化。虚拟经济的载体不是千姿百态、新异陈出的商品,而只是一个充当物。二是经营市场非实物化。虚拟经济经营虽是一个市场,但市场中只有人群,网络和资本虚拟化的代表物,没有可供人们选择、挑剔的实物。三是经营劳作非团队化。经营劳作以自然人的个体为主,虚拟经济中的经营者无论交易规模有多大,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独立完成。可以非团队化经营,但有了团队当然更好,经营大规模的虚拟经济活动就需要有团队。四是经营资本非媒介化。虚拟经济中的资本是一种微价量的充当物,不同与货币那样具有媒介的功能,只能在同类中进行交易,没有进行买卖活动的中介意义。五是经营运行非创利化。资本在没有投入产出之前是不可能创造出利润的,虚拟资本在虚拟化的利润过程中逐渐减少。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的扩大来自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六是经营价格非自定化。虚拟经济市场中的资本价格不是实体经济市场中商品的随行就市价格,商品价格可以自定。整个虚拟经济市场中的价格基本上是趋于一致的。单个投资者不可能就自己的单个资本定出一个价格。七是经营秩序非单一化。虚拟经济的市场是一个综合市场,要想获的好的经营效果,就要多掌握一些经营秩序,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经营领域。
4虚拟经济的意义
虚拟经济是由实体经济的经营者创置的,是一个资本余缺的调节市场。一是开辟了资本筹措的脉络。把大量积余资金和投入拟用资金通过虚拟化程序转化成新的资本,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二是推动了经济增容的空间。各类虚拟经济经营机构,不断进行金融资产的生产,千方百计地扩大虚拟资本的容量,不断增设经营网点,提高资本的虚拟化程度。三是增强了人们的资本经营意识。虚拟经济中的资本经营是以资本换取资本的经营,虚拟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普遍地开展资本经营创造了氛围和环境,在互相的投入竞争中增强了资本经营的意识。四是创造了劳动者的就业领域。虚拟经济需要组织管理和操作人员。使社会大量劳动者走上了就业岗位。五是促进了虚实资本的互动。实体资本是虚拟资本的基础,虚拟经济在经营中形成强有力的资本力量,产生对实体经济的冲力和压力,迫使实体经济经营要千方百计地加快自身的积累,增强资本效益。六是调节了经营者的消费意欲。广大消费者都愿在节约的增长中向虚拟经济领域注入资本,进行投资,不断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参与虚拟经济。七是设置了宏观调控的重要窗口。虚拟经济的终端是一个货币的值,国家时刻关注着虚拟经济的宏观变化,不断地采取措施,进行货币流通量的调整。
5虚拟经济的渊源
虚拟经济从民间实践到社会认可,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第一阶段为原始借合阶段:所谓借合,一是指生活、生产中付息的成本借用;二是盈亏共负的合股投入,这种借合关系的长期存在发展,成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重要社会力量。虽不能讲这是虚拟经济的关系,但他是虚拟经济最原始的行为。第二阶段为银行业的构建时期。银行业是一个信用行业,全社会都认同他提供的资产凭证,于是人们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借贷活动。由于银行业对经济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往往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所以银行成了资本的摇篮。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完善,虚拟资本就诞生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的虚拟资本就是以银行的信用机构为依托的。第三阶段为股票的诞生运行时期。股票从十七世纪初发行以后,股企团队不断得到壮大。从个别行为发展到国际行为,从单纯的资本行为发展到广泛联系的市场经济行为。股票对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在现代通迅和网络的环境中,人们对股票的交易显的更加便捷,这一阶段,可以确定为虚拟经济的成长阶段。第四阶段为虚拟经济的发展阶段。世界各国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几十年的国内发展,经济实力明显上升,进行国际性资本输出、资本输入和跨国经营成为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开始了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动。中国为适应这一时期的国际竞争和挑战,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资本的虚拟化程度不断得到深化和规范。
6虚拟经济的现状
由于虚拟经济的各种要素所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发挥作用是不同的,品种在不断地分孽和更迭,因此不作细分,大致分为五大类:一类是货币经济就是依托货币进行经营的经济活动,一是经营货币集散流动,获得利息;二是货币买卖流动,获的差额;二类是票券经济就是以各种票据和债券的值为变动目标的经济活动。进行票据信息的差值交换;三类是权证经济就是指产权证的交易。先把各种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经一定程序获的有价值证明文书,后用有价值的证明文书通过信用机构进行交易;四类是彩码经济就是以虚拟资本为赌注的一种资本经济。社会上最普遍的彩码就是,的工具很多,形式更是林林种种,手段是千奇百怪,胜者为圣;五类是数卡经济就是以数字和卡片进行虚拟资本的交换,从中产生盈亏利益的经济活动,数卡资本是比较新奕的一种虚拟资本现象。
7虚拟经济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国家。投资的前景和投资的收益比较可靠地给人们带来实惠的期盼,人们对资本的筹集投资越来越表现出强劲的力量。虚拟经济无论从总量和分类上都在经济的发展中得到增长。一是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存量资产的增多有关。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存量资产迅速增多,提高了资本的虚拟化后盾。二是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共同认可的机制建设有关。虚拟经济以信用为基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公共信用不断提高,为资本的虚拟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三是虚拟经济的发展与交易便捷的条件有关。由于资本虚拟化有了现代化的技术条件,无论是制作、传输、交结都相当现实,大大刺激了人们的快便需求。四是虚拟经济的发展与筹资发展能力有关。如果实体经济发展能力不强或者说发展能力不能持续,就会产生虚拟资本的膨胀或失去效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经济体国家都有比较强劲的发展能力,因此,虚拟资本有足够的经营空间和去处,虚拟经济也有良好的发展条件。五是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国内国际的资本市场化率有关。随着经济实体的规模扩大和跨国经营的发展,资本的市场化率明显提高,就必须借助虚拟资本市场。六是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生产能力有关。实体经济的生产能力实际上就是生产资本与商品资本的转化能力。实体资本的利润率高,对虚拟资本有强的吸引力,从虚拟经济市场获得大量的资本支撑。实体经济的生产能力弱,资本转化能力差,对虚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可乐观的影响。
8虚拟经济的运用
现在我们研究虚拟经济的过去和现在,不仅仅是为了认识他,而是为了在认识的基础上运用他,控制他,发展他,使虚拟经济真正成为市场经济向深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努力提高财富的资本化成份。一个独立的社会主体的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形态品位称其为财富。这些财富要视为资本,进行紧迫地改变财富形态,把财富变化为各异功能的资本形态,那么资本的力量就扩大,发展的支撑力度就增加。二是端正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在互相发展中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是满足自身和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不同点是经营中的形态差异。三是正确认识虚拟经济运用方法。经营者要领市面,比较专心地去寻找信息,寻找市场;要懂规则,入行学理;要勤操作,虚拟经济经营瞬息变幻,必须及时把握;要善转换;要窥全角。四是虚拟经济的投入与盈亏。虚拟经济要持续经营就必须进行投入,分析盈亏。五是充分开拓虚拟经济的运用时空。延长交易时间,获得更正确的交易信息;扩大交易空间,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交易;及时拆除经营中的壁垒,增各虚拟资本之间的通用性,实现多种虚拟资本价值的直接流动。
9虚拟经济的缺陷
由于虚拟经济的积累率、信息化、电子化、信用化、智力化要求的程度比较高,经营化的普遍程度比较低,各交易渠道的规范指导也存在着不完善和欠科学、欠现代的情况,因此,还有不少缺陷需要研究改进。一是虚拟经济与传统观念之勃。虚拟经济是资本经营,传统经济是商物经营,经营感觉完成不同。二是虚拟经济与经济稳定有壑。人们总希望经济稳定的发展,走阶梯型上升之路,但虚拟经济易跌荡起落,稳定性差,形成投入产出消费的比例失调。三是虚拟经济与资本控制绞劲。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如何对资本经营存在着严肃的决择,实体经济投入目标难找,虚拟经济投入效益难获。四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分利。无论是虚拟经济还是实体经济都需要实现经济利益,而经济利益的来源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创造的物质产品。不同的经济主体,充分利用资本在不同的运营过程中实现经济利益,这是一种客观的追求。
虚拟经济的特点范文1篇6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门基于计算机图形可视化,同时又跨多学科多领域的高新技术,近些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在军事科技、医疗、教育、工业生产等领域中得到了广发的运用。本文主要根据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阐述在乡村旅游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进而提出虚拟现实技术在乡村旅中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虚拟现实;乡村旅游;方法
乡村旅游是一种以野外乡村为环境、以无人为干扰、无生态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旅游形式,这种旅游形式不但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还唤醒了原居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但是到目前为止乡村旅游相较于其他旅游方式发展还不全面,推广还不够深入。在乡村旅游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旅行者提供跨越地理条件限制、突破时间界限的全新体验方式,为乡村旅游的开发、推广和宣传插上信息化可视化翅膀。虚拟现实技术在乡村旅游中的运用对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虚拟现实技术与乡村旅游
1.1虚拟现实的定义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简称VR)是二十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门涉及众多学科的高新技术。它集计算机技术、传感与测量技术、仿真技术、微电子技术于一体。本文中的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这些方面的技术,通过计算机创建一种虚拟环境,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作用使用户产生和现实中一样的感觉,这样用户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可实现用户与该环境直接进行交互[1]。
1.2乡村旅游的定义
乡村旅游是指城市旅游者以追求身心健康为主要动机,利用优质的乡村自然生态、特色养生民俗和长寿群体来达到延年益寿、康体、塑形保养的一种涉及文化的专项休闲度假活动[2]。
1.3虚拟现实技术在乡村旅游中运用的优势
1.3.1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景点的风光特点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生动逼真地模拟乡村旅游景点的环境特点,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可以满足对乡村旅游感兴趣但没有亲身旅游的潜在客户观光、游览、增长知识的需求。同时该技术的数字化特点,有利于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对乡村旅游景点的进行大力宣传,扩大影响力的同时也降低了景点宣传和推广的成本[3]。
1.3.2对已经消失或濒临消失的文物古迹进行保护性开发
由于一些历史文物和建筑遗址因保护不力而毁坏和消失或者濒临消失,加之当地政府投入的资金有限不能一一维护和复原。根据图片或者当地人的描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投入很低的情况下对这些历史文物和建筑遗址还原和再现。
1.3.3为当地带来现实的经济效益
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在乡村旅游景点的虚拟导游、导航地图、酒店预订等方面方面进行运用,为乡村旅游带来现实的经济收入。虚拟现实的沉浸感、交互性和预想性等特点给旅游者带来了感觉、触觉和视觉等感觉通道的逼真体验,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这种有偿的虚拟感受也是乡村旅游景区获得经济来源的重要方式[4]。
2.虚拟现实技术在乡村旅游中运用的方式
虚拟现实技在乡村旅游中的运用指的是建立在现实旅游景观基础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逼真地模拟现实景物,创造出一个超越现实感受的三维虚拟世界,旅游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在构建的乡村旅游虚拟现实系统中欣赏美景、感受当地文化。
根据其特点,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中应用方式有以下几种。
2.1虚拟现有的乡村旅游景点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建模、贴图、渲染、烘焙等流程。真实地再现当地的气候特点、山川风貌,建立乡村旅游的虚拟现实系统。通过该虚拟旅游系统旅游者可以很形象逼真的看到各个旅游景观,给游客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应用方式是针对现有景观的虚拟旅游。这种应用方式起到了旅游宣传、扩大景区的影响力、吸引旅游者的作用。虚拟旅游系统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哪些对乡村旅游有兴趣没有到过该旅游景点或是没有能力到该旅游景点的游客的欣赏分光、感受历史文化的需求。
2.2虚拟预想的乡村旅游景点
虚拟现实技术既可以模拟现有的实物景观也可以逼真地虚拟出尚未完成的处在预想阶段的景点。针对这一特点,虚拟现实技术把还处于规划建设当中的景点集成到虚拟旅游系统中,人们通过该系统可以犹如身临其境地欣赏这些尚不存在的景观,在景观建成之前起到预先宣传、吸引游客、满意度调查的作用,根据虚拟旅游系统中游客的反馈,进一步修改或重建哪些设计不合理,游客满意度不高的景区规划。
2.3再现消失或者传说中的文化遗址
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乡村中的景点或古迹已经损坏消失,再现这些已经消失的景点和古迹,可以满足游客的好奇心,同时也可以帮助游客了解历当地史知识,增长见识。给游客们怀旧心理以某种程度上的抚慰[5]。例如消失的楼兰古城,根据文献、传说、历史记载,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出逼真的山川地貌、街道建筑,人物服饰,再复合以人文景观信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使得历史中的楼兰古城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景得以另一种方式的保存,而且使后人能够在其已不复存在的岁月里,通过虚拟旅游的方式能够重新游览这一奇异旅游景观,去亲身体验鼎盛一时的古楼兰文化的风貌。
3.总结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应用领域广的、最具实用性的高新技术之一,它的介入已经大大的提高相关产业的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有别于传统旅游的新型旅游方式,各方面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将最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乡村旅游中,同样也会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虚拟现实技术。http:///link?url
[2]韦浩阳.乡村生态养生度假旅游模式的研究――巴马盘阳河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索[J].经济与管理,2008(6):25-29.
[3]李峻峰.虚拟现实技术与虚拟校园的研究与实践-以潍坊学院虚拟校园建设为例[J].工程图学学报.2011,03:62-68.
虚拟经济的特点范文篇7
【关键词】虚拟经济行为分析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首次肯定了虚拟经济的客观存在,肯定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一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目前,虚拟经济研究主要集中在虚拟经济自身运行特点和运行规律以及虚拟经济与其他经济理论的关系等方面,关于虚拟经济良性运行的基础分析与所需的客观条件等研究则比较少。其实我们有必要认真分析、研究虚拟经济的运行基础,以期正确面对虚拟经济,确定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思路和发展规模,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促进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运行的现实基础
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逐步产生的。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的良性运转产生了适度的虚拟经济,当保持合理的发展速度与规模时,二者相辅相成。
1、实体经济的发展为虚拟经济提供历史基础
从历史角度看,虚拟经济并非伴随实体经济活动同步产生,它只是在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为适应实体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货币财富分布的不均衡性客观上产生了货币资金调剂的必要,而私有制的存在则决定了这种货币余缺的调剂只能采取借贷形式,即由借方在不放弃所有权的条件下将暂时不用的货币资金转借给需要补充资金的贷方使用。在这种借贷行为中,借方为保证自己的权益,往往要求掌握一种书面的债权、债务凭证,即借据,这种凭证或借据便成为虚拟资本的最早形式,借方据此获得利息收益的借贷活动也随之演变为最初的虚拟经济活动。
2、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规模扩张的基础
实体经济规模扩大而引起融资需求的增加,促进了银行集中和银行体系存款规模的急剧扩张;构成实体经济活动主体的各种企业对直接融资需求的增加,导致了作为虚拟资本重要形式的有价证券的大规模发行和交易;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促进了外汇市场规模的膨胀。
3、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范围扩充的基础
在实体经济中,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对资本的强大需求,使得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广泛渗透。
4、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工具创新的基础
在实体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往往会使经济主体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客观上要求必须拥有相应的避险手段。因此,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应运而生,以适应规避实体经济活动风险的需要。
二、信用制度是虚拟经济运行的前提
在一定意义上讲,“整个虚拟经济体系就是靠一种信任而存在”(戴辉,2004),虚拟经济的信用性根源于虚拟资本的信用特征。
首先,从货币的演变看,无论是商品货币、纸币还是纯粹的信用货币,都要以信用为基础。其内在规律表现为,货币本身越是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它所需的信用要求就越弱;而货币本身越是没有实际的实用价值,它就越需要人们的信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货币的虚拟化色彩越来越浓,货币的信用特征也越来越显著。
其次,各种虚拟资本体现着不同形式的信用关系。虚拟资本没有实际价值,但人们还是接受它,还会参与虚拟经济活动,这完全出于人们的信任。人们相信虚拟资本只是实物的代表,而虚拟资本与实物之间的转换又是完全有制度保障的。人们对虚拟经济体系的信任程度影响着虚拟经济的发展,同时,这种信任度是基于心理预期的。虚拟经济若缺乏强有力的约束,则可能出现信用崩溃,难以维持虚拟经济的运行。因此,虚拟经济具有强烈的信用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将虚拟经济体系看作信用制度。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稳定可靠的社会信用体系是虚拟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条件。良好的社会信用制度可以使虚拟经济参与主体方便,快捷地获取对方真实的信息,降低交易费用,减少风险,避免引起经济震荡。虚拟经济的发展对信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我国现行的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却远远落后于这种要求,进而大大加剧了虚拟经济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一个艰巨庞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要围绕政府行政方式改革、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企业和个人信用等核心问题建立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促进虚拟经济的有效运行。
三、金融监管是虚拟经济运行的保障
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存量的持有与交易活动。虚拟经济中商品的购买已经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一种投资,这时该商品的定价不再是由这种商品的成本来支撑的,而是用预期收益折现的方式定价。这也就是资本化定价方法,它是以心理为支撑的。但是,由于人们的理性有限,人们无法完全了解未来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真实变化,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人们对虚拟资产价格缺乏了解,为虚拟资本存量的高度投机创造了条件。这种定价方式同时确定了虚拟经济的研究范畴,是虚拟经济运行基础分析的重要内容。
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虚拟经济的交易规模增大,交易品种增多。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人们极易出现决策失误,因而虚拟经济演变为一种投机风险很高的经济活动。越是在新兴和不完善、市场监管力差、防范和应对投机行为的措施差的市场,虚拟经济越具有高投机风险性。
许多专家认为,大量带有明显投机性和虚拟性的虚拟资本过度的交易和发展是造成现代市场经济出现泡沫经济的主要原因,是导致诸多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根源。虚拟经济大幅波动已是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显著特征,它造成的金融系统性风险会破坏市场信用体系,会破坏实体经济发展所依赖的资金配置渠道的畅通,并降低资金配置效率,对实体经济产生实际影响。当今世界经济运行的最大危机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而是虚拟资本过剩引发的金融危机。因此,对虚拟经济过度波动造成的金融系统性风险进行干预是必要的。
我们要转变观念,逐步取消金融管制,建立合理的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金融机构内部监管,增强透明度,确保虚拟经济健康运行。在加强金融风险管理中,我们不仅要适当限制虚拟经济中存在风险投机交易行为以及虚拟经济的风险重组,加强虚拟经济的风险性管理,而且加强防范风险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转移,并实现技术上的保证。
就金融监管而言,当前世界主要有两种监管模式值得我们借鉴。一是统一或准统一监管模式,代表国家包括英国、日本等。二是多元、分散监管模式,代表国家有美国。
四、政府干预是虚拟经济运行的必然
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虚拟经济的经验教训表明,在虚拟经济较弱、尚未形成一定规模时,政府起到了领导、扶持、导向、组织的作用。随着虚拟经济发展规模的壮大,政府在逐渐变为引导和支持(郑克岭,2007)。虚拟经济的健康运行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宏观管理与调控,政府应当为虚拟经济的良性运行当好“守夜人”与“掌舵者”。
1、虚拟经济的运行需要政府制定战略规划
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政府应充分认识虚拟经济在经济发展,特别是新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虚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确立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的总体框架,明确发展虚拟经济的总方针、长远目标、阶段目标、监督引导机制及其他配套机制等宏观问题。
2、虚拟经济的运行需要政府参与者建立一个以可承受虚拟程度系数为主要标准的虚拟经济预警系统
虚拟经济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其高度预期性,所以要想调控好虚拟经济,关键在于如何调控好参与者的心理预期,在经济发展过缓时可以出台一些利好政策,或者在相关媒体一些利好消息,并采取相应的较为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使参与者预感到政府会加大经济建设力度,增强对未来经济的信心,从而提升权益性资本观念价值,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双重增长;如果经济发展过热则可以采用相反的措施。另外,由于虚拟资产高度的投机性、风险性、流动性和替代性,使得对于虚拟经济的调控十分困难,因此,政府必须建立系统的虚拟经济预警指标进行监控。
3、虚拟经济的运行需要政府建立良好的风险投资环境
风险投资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但暂时缺乏资金,不具备上市资格或其他融资渠道的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做长期股权投资,其目的不是通过投资从事实体经济活动的盈利中取得回报,而是通过资本增值来实现回报的投资行为。风险投资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是虚拟经济研究的范畴。建立良好的风险投资环境对促进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主要是发挥政府对风险投资的主导作用,营造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为风险投资提供稳定的法律环境;建立风险资本自由进出的金融环境;建立规范的风险投资中介机构,营造良好的风险投资服务环境。
虚拟经济既是世界经济的演化进程和发展趋势,又是已经形成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状态,它的发展引发了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革命。我们必须正确面对虚拟经济,分析虚拟经济运行的行为基础,澄清虚拟经济良性运行的内在规律与所需的客观条件,为我国虚拟经济的良性发展做出探索。
【参考文献】
[1]戴辉、刘新梅:论虚拟经济的特征[J].经济纵横,2004(6).
[2]赵锦辉:虚拟经济理论论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6).
[3]段进朋:虚拟经济的作用及影响[J].生产力研究,2006(11).
[4]向勤:虚拟经济特性及其经济效应分析[J].消费导刊,2006(12).
[5]李宝伟:虚拟经济管理初探[J].中国行政管理,2007(8).
[6]郑克岭、刘宏凯:虚拟经济发展中政府的职能定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3).
虚拟经济的特点范文1篇8
[关键词]虚拟经济虚拟资产虚拟价格
一、虚拟经济的内涵
虚拟经济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经济形式,是近些年出现的经济术语。对于虚拟经济的涵义,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定义,学术界的争议较大。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虚拟经济大体有以下几种定义:
第一类观点认为,虚拟经济是指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与虚拟资本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
第二类观点认为,虚拟经济是指相对于实体经济之外的以虚拟资本与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经济体及其经济活动。从广义讲,它是指与传统的物质生产、交换及其一切有关的经济形态,具体包括以证券、期货、产权等形式存在的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
第三类观点认为,虚拟经济是以资本化定价行为为基础的价格系统,其运行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内在的波动性。由于资本化定价,人们的心理因素将对这样的市场起重要作用。广义地讲,虚拟经济是观念支撑的价格体系,而不是成本和技术支撑的价格体系。
笔者认为虚拟经济是预期收入资本化为价格基础的经济活动,其运行的基本特征是交易标的物的价格基础不在于它们的物质形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而在于其未来的收益。据此,笔者定义的虚拟经济范畴,既包括以保证金交易为基础的衍生品市场,也包括以抵押物为基础的信贷市场。从实物交易衍生出来的衍生品市场,虽然交易的标的物是实物,且在一定程度上价格的波动范围受制于商品的价值规律,但由于它是用保证金的方式放大资金倍数,参与者目的往往是以未来获利为目的;以抵押物为基础的信贷市场虽然也是一种以实物体为标的的金融服务业务,但交易标的物的价格除了考虑其内在价值外,更多的还考虑标的物的未来收益。因此上述两者从交易性质上来说均可以归于虚拟经济。
二、虚拟经济的本质
虚拟经济的发展是可以脱离物质基础的,它可以直接从流通领域获取增值。实体经济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依托社会物质系统进行价值创造,而虚拟经济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引导预期、坚定信心,拉动虚拟价格,引致货币流入,进行价值再分配。这里的虚拟价格,就是预期收入资本化为基础形成的价格,是货币资本独立化运动、利用金融工具再分配利润的手段。
虚拟价格的确定用公式可以表达为:P=P0+R/i,其中,P代表虚拟资产的价格,P0代表虚拟资产的内在价值,R代表虚拟资产的预期收益,i代表折现率。P0是由该项资产的使用价值与成本决定的,而R/i是由人们的预期所决定的。根据虚拟价格的计算公式,虚拟资产可以分为纯虚拟资产和半虚拟资产:纯虚拟资产的价格完全由人们的预期决定的,即P0=0,常见的纯虚拟资产包括股票、期权等,资产的价格可以最低跌到零;半虚拟资产是该资产的价格并不完全由人们的预期所决定的,即P0≠0,半虚拟资产包括房地产等,房地产作为一种实物资产,有时却呈一定的虚拟资产特性,当房地产成为重要的投资工具和投资方式,人们因为预期未来房地产需求增加而带来净租金收入,或是对房地产价格上涨抱有获得价值增值的期望而对它投资时,房地产体现出一定的虚拟资产特性,这时P0就是该房地产建筑成本或重置成本;而R/i就是人们对该房地产的预期未来收入的现值。在虚拟资产定价公式中,R/i占P比重越大,代表该资产的虚拟化程度越高。在一定的折现率基础上,虚拟资本品的预期收益水平越高,则虚拟价格越高。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R代表的是人们主观上对该项虚拟资产的预期收益,而不是该项虚拟资产的未来实际收益,由于虚拟经济的参与者的交易决策是在认知能力局限、环境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完全条件下作出的,所以参与者的心理预期收益与未来实际收益可能有着重大差异,从而形成决策偏差,这种决策偏差会使虚拟资产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导致虚拟资产定价的偏差。虚拟资产定价偏差往往反过来影响投资者对虚拟资产价值的判断,进一步产生认知偏差和情绪编差,这就形成了一种反馈机制。
三、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
各国虚拟经济的发展的实践表明,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以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为基本目的。虚拟经济一旦形成并发展,就会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消极的影响。
(一)积极作用
1、降低资金成本,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支持。虚拟经济的发展促进相关资产(或交易标的物)的流动性,进一步提高了资金转移和运用的效率。许多交易主体以虚拟价值体的形式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实现资本的快速流动,这样就避免了银行等传统金融中介的繁琐手续,节约了交易成本,加强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降低了交易成本,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虚拟经济的发展为企业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融资渠道,有利于提高实体经济的资金融通能力,无疑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比如,股票资本的出现使得上市公司的借贷资本形态转化为股票分红,从而获得稳定的产业资本来源。
2、转移实体经济风险。大量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和形式的多样化,为实体经济部门和投资者提供了规避风险的多种选择,且资本市场也能够最大程度地分散风险。实体经济中广泛存在的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等集中于经济中最虚拟的部分,各类金融衍生工具可以对其进行分割并重新分配,使生产者不承担或只承担极少的风险从而能专心于生产经营。同时,虚拟经济能够从信息上给实体经济以指导,如期货市场从信息上主导了现货商品市场,使现货市场更加稳定。
3、虚拟经济有助于提高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虚拟经济在促进社会资本优化配置的同时,也带动了劳动力、技术以及自然资源在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使有限的经济资源流向具有发展潜力的实体部门,提高了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以美国为例,在美国新经济的崛起和发展过程中,虚拟经济功不可没。90年代全球资本和人才大量涌入美国,通过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前瞻性分配造就了新经济的技术创新,并借助于新经济,成功地完成了从汽车经济时代向信息经济时代的历史性转变。可见,虚拟经济的发展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支持。
(二)消极作用
1、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将对实体经济资金产生挤出效应。虚拟经济是以虚拟价值体为交易对象的市场,由于投机心理的存在,投资者把资金都投向虚拟经济市场,投向高风险的领域和项目,可能会使得更有效的生产方式难以实施,从而扭曲资源配置,把本来可以用于生产性活动资源浪费在了这些于社会无益的投机上,当虚拟经济中金融资产投资收益率大大高于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时,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领域不断流出,造成经济的虚假繁荣和经济泡沫的不断累积,实体经济部门的投资供给则相对减少,形成对生产性投资的挤出效应,造成实体经济的萎缩,经济结构趋于扭曲。
2、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加剧了实体经济运行风险。在虚拟经济交易过程中,虚拟资产所代表的实物资本的物量和用途并未发生变化,也没有创造出新增价值,而只是实现了交易各方的货币收入再分配。人们的心理预期在没有成本做参照系的时候,价格就会随着人们心理预期的波动而波动。投机者的过分乐观预期,使得虚拟资产脱离其自的价格基础畸形上涨,造成虚假的经济繁荣。虚拟经济的杠杆效应,使利润与风险成倍增加,在预期收益影响下,导致投机猖獗。金融机构作为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繁荣表象下,容易脱离实体经济的需要,发放大量贷款提供信用,引发虚拟经济市场过度投机,使得虚拟资产的价格与实际价值严重脱离,出现经济泡沫。若一旦泡沫破灭,必将引起资产价格的暴跌,企业资金链断裂,债务拖欠和违约大量出现,使金融机构出现大量呆坏帐,陷入流动性危机,为规避风险,金融机构本能地选择就是尽可能地减少信贷风险,压缩贷款规模,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进一步的信贷萎缩,造成宏观经济的持续衰退。
3、虚拟经济的跨国扩张给国际经济带来了动荡和危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渗透,形成相互依存的局面。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远高于实体经济,一国与地区的经济波动不仅影响本国实体经济,而且会通过国际市场传播引发全球性波动。虚拟经济市场中,投机者们会利用人们心理预期变化所造成的短期市场价格波动来赚取价差收益。当虚拟资产的价格包含的预期收益的贴现值与其未来实际收益发生很大的背离,又由于虚拟资产流动性强,使得投机者有可能根据自己的意志,突然大数额、远距离转手倒卖,必然会对一国金融市场乃至全球金融市场掀起大的动荡,进而导致各国经济陷入危机。以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为例,就是美国次贷造成的房地产泡沫然后造成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暴跌所引发,在危机中,全球许多国家经济受到极大冲击,损失惨重。
四、发展虚拟经济对策
虚拟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使经济风险加大。因此,国家在发展虚拟经济时,注意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需求相适应,最大限度地遏制虚拟经济的消极作用。为实现这一目标,笔者以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1、高度重视虚拟资产与实物资产的平衡。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最终取决于实体经济所创造和拥有的真实社会财富,虚拟经济只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手段,因此实体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是虚拟经济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从宏观层面而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通过政策倾斜,引导民间资本流向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结构更新换代,及早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提高我国实体经济核心竞争力,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从微观层面而言,要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企业产权关系,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引导虚拟经济为产业资本服务,通过股权置换、套期保值等虚拟资本运作,促进资本加速周转和结算,不断增加抗风险能力,降低经营成本,从而提高实体经济的运作效率。
2、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健全虚拟经济的市场监管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应加强立法监督管理,完善虚拟经济的市场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公证和监督职能,严格规范市场行为,打击投机操纵行为,同时建立可靠的监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选定的经济指标监测经济金融形势,密切监控虚拟经济发展。此外,须加强对信息披露制度的监管。对于上市公司及提供各种金融产品的金融机构,应该通过立法,规定企业必须定期如实地向公众披露企业的资产、市值、经营数据、企业重大决定等不涉及企业经营秘密的信息,以预防制止企业披露虚假信息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一旦发现企业或个人有违规行为,应给以充分曝光,使其受到严惩。
3、消除人们资产选择中的非理性预期。市场秩序的规范和信息的公开透明有利于虚拟经济参与者建立合理的预期,引导人们理性投资,抑制过份炒作虚拟资产和哄抬虚拟资产价格等行为。过度乐观的预期在虚拟资产泡沫的传染和膨胀过程中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人们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信息,就可以对未来虚拟资产价格走势形成更理性的预期,从而降低群体投机狂热产生的可能性。国家应加强国民经济运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通过对全国各地和各行业市场信息的及时归集、整理和分析,就市场运行情况做出评价和预测,定期市场分析报告,引导对虚拟经济参与者理性决策,促进虚拟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成思危,虚拟经济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J],管理评论,2009(1)
[2]王国平,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3)
[3]刘骏民、王国忠,虚拟经济稳定性、系统风险与经济安全[J],南开经济研究,2004(6)
[4]王国刚,关于虚拟经济的几个问题[J],东南学术,2004(1)
虚拟经济的特点范文篇9
马克思以其极其敏锐而深刻的哲学判断力,从认识论悖论入手指出了这种“客体世界观”的根本缺陷。“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作为人类存在方式的实践,是人类直接生存于其中的客观物质活动。人类只能通过实践活动中确证世界的存在。由此发展出完全不同于“唯客体”的形而上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人以生产劳动的方式存在,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过程。因此,物质生产劳动成为人与自然界的内在联系过程。而生产劳动需要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客体之上,人与客体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人需要依据自身的生命需求用一种特殊的实践方式即生产劳动创造出劳动产品,而这些劳动产品是自然与人相互联系的纽带,是事物客体在人生命中的体现,表现为人维持生命的物质与意识的反映。因此,人以实践的方式与客观事物并存,也因为实践与客观事物相互渗透,并通过对方来表现自身的存在方式,形成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马克思得出结论:事物是普遍、内在联系的,客体就是凝固了的内在联系的过程,事物的本源是过程,主客体联系的过程,也就是矛盾的过程。一切矛盾就是过去一切联系结果与现在一切联系结果斗争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为虚拟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积极的理论支持:
1、全球经济处于普遍联系中,中国经济只有在不断的和世界经济紧密融合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催生新的经济能量,经济才能充满活力。而真正能与世界经济紧密融合的便是虚拟经济。换言之,虚拟经济是中国真正融入世界经济的钥匙,是中国不断获得经济发展动能的重要动力源之一。凯恩斯对新古典经济学最大的超越在于看到了“流量”的重要性,虽然凯恩斯未能解释货币———资本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社会权力,但毕竟已经认识到流动性在经济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存量”没有“流量”的经济是一潭死水,虚拟经济在促进流动性方面则有着巨大的优势。当然,虚拟经济的发展会带来负面影响,甚至相当强烈。一方面,虚拟经济的膨胀会增加实体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易创造出双重价格体系;另一方面,可能对资源配置产生误导,影响国家经济安全。但不能因为惧怕虚拟经济带来的风险性和负能量就割裂了中国资本市场与世界资本市场的联系,割裂了联系就等于割裂了中国经济发展发动机上的纽带。能量有正负之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高度融合后必然波及到中国,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只能在实践中勇敢的面对并加以解决。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二律背反,害怕和回避矛盾的后果是陷入更大的矛盾。观察经济社会发展要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审视,经济发展就是在正负能量不断对冲的矛盾中螺旋式的前进,每次大的波动后正能量都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带动世界经济螺旋式的发展。从这个角度说,虚拟经济本身也是一个二律背反,矛盾是动力的源泉。
2、虚拟经济非常灵活,把全社会的资金都吸纳进来,事实上,当今社会每个人都被编织到金融网络中,即使没有投资股票证券,也难以逃脱,如社保金、医保金等,都与虚拟经济有联系。虚拟资本是系统性权力,弥漫于整个社会,形成支配全社会的金融权力,既不定型又弥漫在每个人身上。
3、应正确看待经济稳定性。经济的稳定性一直是各国关注的焦点,通常根据一些经济指标来衡量,例如通货膨胀率,存贷款利率差、实际汇率波动指标、政府财政赤字等等。另外,人们的心理预期也是衡量经济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辩证法认为,事物的稳定是相对的,事物的稳定性恰恰建立在不确定的基础上,稳定有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对事物的稳定无影响,不确定的范围确定确定性,这是辩证法认识对深层世界的认识,与旧唯物主义追求绝对的精确性相对立。把辩证法用于经济发展中我们就能认识到,这种不确定性即风险性,应当允许并重视经济发展中的正常波动,波动带来了风险性,但波动正是稳定的载体,波动代表机体内部新生力量的动力在突破旧势力的桎梏,是矛盾运动的表现。辩证法认为,每个层次要引起下个层次的变化,能量是不同的,所以每个层次的变化只能引起一个层次的变化,对其他层次无影响,各层次是相互绝缘的。08年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海啸,其破坏范围广,穿透力强让人们难以预料,关于金融危机为何破坏力如此巨大,下文将做专门阐述,总而言之,是由于没能正确对待虚拟经济造成的。
4、经济发展是个综合性过程,是在物质化社会系统整体性推进发展中同时发展的。无论是研究实体经济还虚拟经济,都不能只从经济学科角度去观察,应用政治学、经济学、哲学三种学科综合思索。当今中国,政治哲学强调人民性的重要性,经济发展的最终受益者是不是人民,是判断某个经济政策的重要评判标准。所以,在制定某项经济政策时,首先应把人民的利益考虑进去,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文化、国际环境等诸多因素,中国资本市场发育的20多年,虽然问题和矛盾频现,但总体上国家和广大人民通过资本市场获得了巨大财富,国家资本不断增值,这是符合辩证法事物发展规律的。
5、提倡发展虚拟经济并不是忽略和否认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物质生产和交换永远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坚实的物质生产基础是虚拟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保证。
二、辩证的看待两个问题
关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的经济安全性和风险性等问题,需要借助辩证唯物主义原则进行解析。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是西方国家在经历了长时间资本市场泡沫积聚后的一次负能量的猛烈释放,是在虚拟经济畸形发展,攫取大量虚幻财富在西方人心里生成的“幻象”破灭后的集中爆发。把虚拟经济看成虚幻经济,游戏经济,完全脱离其现实存在的根基,任意创设虚拟的金融衍生产品,其本质已经完全脱离了唯物主义所坚持的世界观,当时的华尔街金融体系推崇‘游戏经济’,金融衍生品成为锻炼人的意志与想象力的工具。从马克思唯物主义本体论上理解,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不能理解为一种“直观对象”的存在关系,而是一种感性互动的存在方式,是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彼此独立而又统一的子系统。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应该存在一种张力,这种张力就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的过程,虚拟经济需要实体经济作为基础,实体经济也需要虚拟经济加以激活,正常情况下,张力内的经济的波动可以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与此相对立的“原像—镜像”关系实际上割裂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联系,导致虚拟经济从应该坚持事物发展规律引向唯心主义的危险行为,当张力被强行拉伸,虚拟经济本身的风险性就会因为过度的投机行为加深,不确定性变得难以被认识,这势必产生极其惨烈的后果,“作为财富的社会形式的信用,排挤货币,并篡夺它的位置。正是由于对生产社会性质的信任,才使得产品的货币形式表现为某种转瞬即逝的观念的东西,表现为单纯想象的东西。但是,一当信用发生动摇———而这个阶段总是必然地在现代产业周期中出现,———一切现实的财富就都会要求现实的、突然地转化为货币,转化为金和银。”实体经济以实物或服务的流动作为其运行的形式,而这些形式都是以资金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在虚拟经济中,资金是以膨胀的信用化形态出现的,如果资金的信用化膨胀进入到实体经济中的生产循环,则就形成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紧密互动。由于这种虚拟的信用资金弱化了实体经济所需要资金的作用,因此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互动增加了实体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虚拟经济的膨胀及波动促成了金融泡沫的生产,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因此,发展虚拟经济,并不是否认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不是忽略社会因素任意虚设,更不能完全脱离实体经济跨越发展。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虚拟经济就其本质而言有它存在的物质基础,“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既然把虚拟经济放在唯物主义视野中考察,就应承认它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承认其的现实基础,完全脱离现实基础的“虚拟经济”就其本身而言不是虚拟经济,是游戏经济和虚幻经济。虚拟经济是对现实基础的抽象和放大,且放大的比例应该在一定限度之内。承认虚拟经济的现实基础是实体经济,也就承认了虚拟经济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都是社会经济领域内的问题,二者之间联系密切,既具有矛盾的普遍性又有矛盾的特殊性,在对待二者关系上,尤其应注意研究特殊性,特殊性是事物的本质,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特殊原因,是事物之间区别彼此的根据。既不能用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发展虚拟经济、评判虚拟经济,也不能因为虚拟经济的特长就否认实体经济的存在意义,忽视其存在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就是一种崭新的制度,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事物,在中国,无论虚拟经济还是实体经济,都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的,在发展中必然碰到许多问题,对于这些带有特殊性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国外的或过去的经验去套,唯物史观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把所有问题都放在我们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全面把握,中国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所有问题都应该在这个有机体中通过实践加以分析解决。或许,哲学的“贫困”在于它无法为所有学科提供该学科本身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哲学的魅力正在于它可以对所有学科进行批判和衡量,提供解决问题的正确思维和道路。
(二)虚拟经济的经济安全性和风险性
乌尔里希•贝克曾说过:“风险和不确定性是一种经济行为的‘准自然的’组成要素。”因此,虚拟经济也具有高风险性,这是由其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虚拟经济并不包括物质生产活动,因此其本身并不能创造财富,但却可以对实体经济创造出的财富进行再分配,这也是其虚拟性的表现之一。随着虚拟经济的规模不断地扩大,势必会增加整个市场经济体系的风险。我国现在的市场经济中的也面临着微观性、不确定性与盲目性等消极因素。“作为虚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资产,包括期货、期权、掉期等衍生工具的价值,具有规避风险和发现价格的功能”,因此虚拟经济对经济系统中出现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能够有效地予以克服或减少,并由此为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切实保障,对于现代化风险投资和规模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成为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三点原因:
1、随着经济虚拟化程度的加深,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弱,虚拟经济的价值系统逐渐取得相对独立,不再依附于实体经济,但是虚拟经济的价值系统由于对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产生影响,从而对实体经济的价值系统的影响却越来越强。
2、实体经济的价格主要受自然资源的制约,呈现出稳定的态势。但是,虚拟经济交易的载体是虚拟资本,而虚拟资本以资本化定价为基础,其价格主要受到人为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虚拟经济极容易产生频率较高的波动性。3、虚拟经济的重要功能体现在资本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工具提供的风险定价和交易机制,并提供了一个降低了交易费用的稳定环境,从而使得经济得以稳定增长。虚拟经济既增加了实体经济运行的风险性,又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并对现代经济增长起到了相当大的贡献,这实际上加强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异化”。基于以上原因,现代经济的危机发生主要并首先来自于虚拟经济领域,虚拟经济导致虚拟资本的过度膨胀,从而增加了实体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因此经济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及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是虚拟经济的安全。虚拟经济的安全运行能有效地抵御来自内部及外部的系统风险,确保国家的经济和国民财产的持续稳定的增长。当我们还在庆幸08年金融危机没有大规模波及中国的同时,一些经济学者把这些庆幸归功于中国尚未融入国际资本市场,人民币自由兑换没有打开等因素,但这种庆幸不能成为束缚虚拟经济发展的理由。虚拟经济本身就是二律背反,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消极因素,当前很多经济学者热衷于从如何消除这些消极因素进行研究,这在哲学上是否犯了蒲鲁东式的错误?“任何经济范畴都有好坏两个方面……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益处和害处加起来就构成每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矛盾。应当解决的问题是:保存好的方面,消除坏的方面。”马克思对这种观点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谁要给自己提出消除坏的方面的问题,就是立即切断了辩证运动。”由此可见,正确认识虚拟经济的消极因素及其可能带来的对市场经济体系的风险,建立起虚拟经济的风险预警系统对于问题的处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如何在日后避免金融危机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从哲学角度考虑,那就是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背景下如何引导、转化、控制这些消极因素所带来的负能量,把它的破坏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负能量带来的冲击做到最小化,从而降低风险,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不要企图消除它,消除了消极因素,就消除了虚拟经济本身。
三、基于历史哲学维度的审视
虚拟经济的特点范文篇10
关键词: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关系2012年1月,出席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时提出要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3月,在全国两会上,由民建中央、农工党中央、全国工商联联名提交的《关于强本固基维护实体经济坚实基础的提案》已经被列为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一号提案。2013年国家主席在武汉考察工作时强调,工业化对于国家强大至关重要,国家强大要靠实体经济,不能泡沫化。发展实体经济已成为中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作出的战略部署。当前,对实体经济的描述很多,本文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概念关系进行界定并对其内在含义进行分析。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概念的界定
(一)实体经济的概念
实体经济是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其主要构成部分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邮电业等产业部门。实体经济最本质的特点是以物质资料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内容。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提供基本生活资料的功能;第二,提高社会经济规模及综合效益的功能;第三,增强社会综合文化素质的功能。
(二)虚拟经济的概念
对于虚拟经济,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对虚拟经济进行分析,研究的起点应从虚拟资本入手。虚拟资本①是最早由马克思提出的概念。从资本批判的角度,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货币经营资本和借贷资本发展变化的新形式。而虚拟经济是以虚拟资本的持有和交易为特点的经济形态,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所谓虚拟经济,就是相对于实体经济的一种价格决定的经济形态。其本质内涵是以增值为目的虚拟资本独立运作的权益交易,主要是指信用制度膨胀下资本活动与实体经济偏离或完全独立的那一部分经济形态。
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两者关系的界定
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者关系的界定,国内学者有过一些相关研究论证;如成思危(2003)认为,实体经济就好比经济体中的硬件,虚拟经济是经济体中的软件,两者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刘骏民(2004)指出,虚实经济体的差别,即实体经济中由成本支撑的价格与虚拟经济中由心理因素支撑的价格间存在差异。这种描述准确的判断出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本质差别:虚拟经济是以信用为核心,心理预期为价格支撑,以实体经济未来价值作为金融工具进行交换的经济形态。
(一)实体经济中的信用关系是虚拟经济产生的基础
信用的产生使货币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实现了当前实体资源同标志未来收益的金融工具之间的交换,产生了信用货币、借贷资本的形式。应当说虚拟经济在其产生阶段,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明显的共生性。就两者产生的逻辑顺序而言,实体经济是第一位的,虚拟经济是第二位的。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具有高风险性。在虚拟经济中,信用作为现实资源与未来收益的交换保障发挥着核心作用,一旦信用过分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成本价值体系,导致虚拟经济出现泡沫,严重时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二)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存在正负两种效应
虚拟经济相对实体经济而言,是经济虚拟化的产物。主要是指以资本运作为核心的经济,其本质上是实体经济的“影子经济”。
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表现出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对应关系:虚拟经济脱胎于实体经济,其产生、发展的基础和服务对象都是实体经济。如果虚拟经济发展适度,可以为实体经济动员储蓄,提供融资支持。如果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严重偏离其内在投资价值,就会造成资产泡沫,资产泡沫带来的高收益将会吸引大量的资金进入,两者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虚拟经济产生高额收益率和实体经济部门的投资收益出现巨大的剪刀差,大量的流动资金为了追逐高额回报,纷纷进入虚拟经济,带来社会风险的同时导致实体经济空心化。
(三)虚拟经济适度发展的判断标准设定
对虚拟经济发展是否适度的衡量标准应当考虑金融衍生产品与其绑定的实体经济体自身价值的偏离程度。这一程度的设定可以综合考虑资本约束、流动性、杠杆率、会计准则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同时权衡各地区的知识普及度及信息传播能力。当前中央银行正在研究宏观审慎框架,来对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的风险进行评估。
三、金融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观点建议
金融业要充分发挥金融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一)正确认识经济金融的关系,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任务
金融要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各金融机构要深刻领会经济金融关系,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要坚持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坚持在服务实体中求发展。
(二)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满足实体经济合理资金需求
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实质就是要求信贷保持合理增长,是支持实体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的重要保证。各金融机构要继续执行稳健货币政策,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和投放节奏,满足实体经济合理资金需求。
(三)优化信贷结构,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发展
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的引导作用,大力发展小微金融。积极拓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呈现贷款机制体制,发挥金融导向在促进产业升级、调整经济结构中的作用。
(四)深化金融改革和创新,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继续推进各项金融改革,稳步开展实体经济需要的金融创新,各银行要加强制度建设,提升自身风险管控水平。促进市场结构优化,继续推进金融机构综合经营试点,改革跨行业经营金融业务集团的风险监测。
(五)加强金融风险监测与评估,夯实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稳定基础
认真开展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密切关注影子银行体系和实体经济风险对金融体系的影响,防范跨行业、跨市场风险。开展金融机构稳健性现场评估,完善评估框架和指标体系。
虚拟经济的特点范文篇11
[关键词]正确理解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关系
为联手应对来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国务院总理在2008年10月14日应约与英国首相布朗通话时表示,要认真总结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温总理向西方发达国家首脑提出正确处理好“三大关系”的呼吁,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不论是深深卷入危机中的欧美金融强国,还是需要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均已成当务之急。
1实体经济的概念与特点
实体经济并不是一个专用术语,至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词语。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频繁使用实体经济这个词语。与之相关联的是除去房产市场和金融市场之外的部分,就美国经济数据的构成来看,其中包括制造业、进出口、经常账、零售销售等的部分被美联储笼统地概括为实体经济。由于不包括房市和金融市场这样的特殊部分,所以实体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国内市场运行的“流水账”部分,之所以这样来描述,是因为虽然实体经济往往不是要害部门,而是民用普通领域。
尽管不是要害部门,但实体经济显然对于美国市场的日常运行具有关键意义,一旦实体经济出现震荡或反复,往往反映到美国人的生计问题上,像美联储十分关注食品价格指数和消费者核心物价指数以及库存和零售销售等指标,这说明美联储所谓的“实体经济”反映的是市场运行基本面的状态好坏。
在全球化过程中世界经济结构是不断调整变化的,既有产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也有发达国家夕阳产业苦苦维持起死回生的挣扎,当然还有发展中国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全球化这样一种趋势。那么在这样一个经济结构普遍调整的年代,美联储坚持地盯住实体经济这个概念,并为了维护实体经济的运行态势而在所不惜的答案或许很简单,那就是实体经济尽管不包含要害部门和尖端领域,但它却是一国市场稳定运行的最广泛基础。
实体经济具体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实体经济的主要特点为:有形性、主导性、载体性、下降性等。
2虚拟经济的概念与特点
虚拟经济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词语。最为普遍的解释,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虚拟经济”的概念是马克思首先提出的,他在《资本论》第3卷第5篇中,特别是在论述信用和虚拟资本的第25章及其后,对此进行了详尽分析。他认为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生息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股票、债券、不动产抵押单等。虚拟资本本身并不具有价值,但它却可以通过循环运动产生利润,这是它与实际资本的共同之处。
虚拟经济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私人间的商务借贷行为。例如某甲急需购买某种货物,但他本人没有足够的资金,而某乙手头正好有一笔钱闲置未用,于是某甲便向某乙借一定数额的钱,许诺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某乙手中的借据就是虚拟资本的一种雏形,它通过借款与还款的循环活动而取得增值。这时某乙并未从事实际的经济活动,只是通过一种虚拟的经济活动来赚钱。
由此可见,虚拟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闲置货币的资本化,即人们手中的闲置货币变成了可以产生利息的资本。第二个阶段则是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即由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将人们手中闲置的货币借人,再转贷出去生息,人们还可用闲置货币购买各种有价证券来生息,这时人们手中的存款凭证和有价证券也就是虚拟资本。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可以引导资金从不能用于生产、流通等实体经济活动的人们手中,转移到能将其用于实体经济活动的人们手中,并可以将分散在各人手中的资金集中起来进行较大规模、收益较高的经济活动,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第三个阶段是有价证券的市场化,即有价证券可以根据其预期的收益而自由买卖,从而产生了进行虚拟资本交易的金融市场。市场化不仅能使人们手中的有价证券可以随时变现,大大提高虚拟资本的流动性,还能引导资金向预期收益较好的产业流动,从而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第四个阶段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即虚拟资本可以跨国进行交易。金融市场国际化可以大大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同时还形成了一种新的金融市场一外汇市场。第五个阶段是国际金融的集成化,即各国国内的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间的影响日益增大。随着因美元脱离金本位而导致浮动汇率制的形成、金融创新的增强、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虚拟资本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流量越来越大,从而使得虚拟经济的规模不断增大。
虚拟经济的主要特点为:复杂性、介稳性、高风险性、寄生性、周期性等。
3准确把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虚拟经济是和实体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活动模式。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匹配良好时,虚拟经济将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广泛的融资渠道,转移市场运作的风险,从而有效保障实体经济的发展。然而,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时,就会产生泡沫经济或者金融危机。因此,必须准确把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就是实体经济借助于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依赖于实体经济。
3.1实体经济借助于虚拟经济。第一,虚拟经济影响实体经济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实体经济要生存、要发展,除了其内部经营环境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这个外部宏观经营环境中,就包括全社会的资金总量状况、资金筹措状况、资金循环状况等。这些方面的情况如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而这一切都与虚拟经济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第二,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后劲。实体经济要运行、尤其是要发展,首要的条件就是必须有足够的资金。资金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向以银行为主体的各类金融机构贷款;另一条则是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各类有价证券筹措资金。从发展的趋势看,相比较而言,通过第二条途径解决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资金问题,会更加现实,也会更加方便、快捷。这样,虚拟经济就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后劲。
虚拟经济的特点范文篇12
【关键词】虚拟经济伦理责任意义
一、虚拟经济的研究概况
(一)虚拟经济的定义
对于虚拟经济,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定义和系统的研究,现在国际上有三个不同的概念,在国内均被译成虚拟经济:第一个是VisualEconomy,指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的经济活动,是一种“可视化经济”;第二个是VirtualEconomy,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包括网络经济等;第三个是FictitiousEconomy,这个是指证券、期权、期货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这三种概念互相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但是都翻译成虚拟经济容易产生混淆,在国外普遍使用的是VisualEconomy即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经济活动,并且在此基础上延伸出了网络游戏中的经济活动,也就是在游戏中的虚拟财富的产生和转移。而国内大部分学者认为将FictitiousEconomy翻译成虚拟经济更加切合其内涵,但在对虚拟经济的概念表述上有不同的见解。[1]
(二)虚拟经济伦理的法制化进程
1.虚拟经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在经济虚拟化程度不高时,虚拟经济市场还在依附实体经济过程中,虚拟经济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是融合在金融职业道德规范内容里面的。金融机构里面包括银行类、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经营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品的行业从业人员,他们所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便是最初的虚拟经济行业的道德规范,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廉洁自律、诚实守信、谨慎谦恭、团结协作、服务于民等。
2.虚拟经济在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法制化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三中全会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又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角度,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高度。主要内容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的安定团结跟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经济运行良好,就业压力问题、分配不公问题以及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社会才能稳定,而这一些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从而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经济的上支持和物质基础[3]。
二、虚拟经济主体的利益与责任
(一)政府的利益与责任
与其他市场一样,虚拟经济的运行完全是自由的,具有市场的所有特征,包括优点与缺点,虚拟经济的产生并没有克服传统市场经济的弊端,而虚拟经济在运行过程中不可能自动产生足够的力量来防范风险,因此要寻求另外一种强大的力量来克服这种弊端,即国家的调控力。一方面,国家作为一个主体,发展经济,管理经济是其自身就具有的职能。任何一个国家的都应当是完整的,管理国内经济事务以及保障市场安全是一个国家的必要组成部分。另一个方面,国家具有统领全局的庞大而强有力的组织系统——国家机器,有能力履行干预市场的职能。
(二)企业的利益与责任
作为是实体经济的表现形式——企业,也是影响虚拟经济市场是否健康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资金是一个企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资金的多少决定了这个企业的规模,而虚拟经济市场正是快速融集大量资金的最佳渠道,因此,企业要想在短时间内融资发展,就会选择虚拟经济市场这一策略。
(三)个人的利益与责任
参与虚拟经济市场的除了各种金融机构和企业之外,还有组成虚拟经济市场最重要也是数量最多的因素,就是个体。当一个企业发行股票或债券筹集资金的时候,购买股票或债券的除了另外一些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企业之外,最多的还是个体的股民也就是俗称的散户,他们的参与给虚拟经济市场带来新鲜血液和充裕资金的同时,由于个人受教育程度不同,道德意识的层面不同以及法律意识不同,会在参与过程中做出不一样的选择,有的甚至卷进违法犯罪的泥潭不能自拔。
三、虚拟经济伦理对经济伦理体系的作用
(一)补充并完善法律机制
在虚拟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要完全依靠法律法规维持虚拟经济市场的稳定是不够的,而虚拟经济伦理能够从个体责任和利益出发,制定相应的道德规范,补充完善强制性的“他律”,转化为日常生活的“自律”,让虚拟经济犯罪者既受到法律的严惩也受到大众舆论和道德谴责,从而将虚拟经济犯罪的萌芽扼杀在每一个环节当中,维护社会稳定,促进虚拟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完善并优化经济伦理体系
虚拟经济伦理的研究不仅能针对虚拟经济的特点提供道德准则和依据,促进虚拟经济的稳健发展,并且从金融伦理和经济伦理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部分,使得经济伦理体系的内容更加细致化、规范化、合理化、完整化,对其实一个很好的完善和优化。
综上所述,虚拟经济是经济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些领域和方面具有决定性的地位。通过对虚拟经济和虚拟经济伦理的研究,能够充分了解虚拟经济伦理的体系框架,以及它所包含的内容和与其他伦理体系的关系,为构建虚拟经济伦理体系奠定基础,做好最基础的理论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连洲,李诚.风风雨雨证券法[M].上海:三联书店,2000
[2]郑顺炎.证券市场不当行为的法律实证[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阅读课文的教学策略范例(12篇)
- 阅0阅读课文的教学策略范文关键词群文阅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0-0025-02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有.....
能源管控解决方案范例(12篇)
- 阅0能源管控解决方案范文关键词:可伸缩性;及时性;适应性0引言在当前云计算快速发展的时代,有许多用户因为云计算的安全问题而拒绝使用云服务。本文以云监控系统或架构应具有的属性.....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