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的教学策略范例(12篇)

来源:网络

阅读课文的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群文阅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0-0025-02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效的阅读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从阅读的方式上来讲,单篇文章阅读、多篇文章阅读以及整本书籍的阅读是当前主要的阅读模式。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采取的是“单篇精读讲式”的阅读教学模式。而教师在单篇阅读教学中,对知识的线性讲解和注重学生的字词句的讲解占据着阅读教学的主要部分。学生在死记硬背的过程中,容易对阅读教学课程失去兴趣。而近年来悄然兴起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一、群文阅读教学法的含义

群文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它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全新阅读教学模式的要义是立足于课内精读,做好方法引领,使学生的阅读实现向课外多向度的有效迁移、拓展、整合,从而达到拓宽知识视野,提高有目的的获取并概括信息能力,涵养人文情怀的目的。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提高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群文阅读教学则打破了单篇分析式教学,从而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发生改变。在群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没有过高要求,没有太多复杂问题,学生只是静静阅读,对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疑惑做批注,而教师则是巡视、指导、辅助、倾听,并和学生一起阅读,而后师生围绕“议题”集体构建,达成共识。一堂课下来,学生大部分时间沉浸在阅读当中,没有“外因”的干扰,如此轻松的阅读课堂,学生怎能没有兴趣?学生怎能不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合理的选取题材,保证阅读质量

教师如何选取题材是群文阅读教学法进行的关键。随着我国新课标的实施,初中语文教材得到了丰富的扩充,使语文教学内容变得多样化。教师在选取题材时,首先应该从制定议题出发,议题内容切勿选择太过于复杂或不符合实际的,因为初中生的文化程度有限,对于太过深奥的内容不容易理解。所以,教师选择议题时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文章的选择也很重要,教师应该对文章进行深入的了解,根据文章的内容与文章之间的联系选择合适的文章,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外书籍来增加群文阅读的题材,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三)重视学生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主体地位的凸显

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当是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的主体。从根本上讲,学生在群文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一直以来,在传统单篇式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都是重视字词句、篇章结构的讲解,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对文章思想内涵的见解和思想,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而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充分重视学生的阅读主体性,教师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共同思考,积极讨论,体现了群文阅读教学的民主性,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让学生之间多交流,进行合作阅读模式,共同促进学习

这一环节,是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以后,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要进行小组合作阅读模式,在各小组内讨论交流,在讨论的基础上,要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路,自己的答案,和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班级内交流,自我评判和总结,然后总结出每个小组的思想和见解。这种合作阅读方式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协助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这种类似于头脑风暴似的议题讨论中,思维能力会得到空前的提升。并且老师要适时的发现学生在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解答,对于学生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方案、新观念,一定要加以肯定和鼓睿并要强化学生的“新办法、新方案、新观念”激励学生勇于创新的热情,尝试创新成功的喜悦。

阅读课文的教学策略范文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191-01

进入21世纪,语文教育进入了新时代,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给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了新的天地。新语文课程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了初中学段的课程目标。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落实新课标、完成新目标的关键。

1.如何搞好语文阅读教学呢?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1)了解阅读能力的要求,深化(2)能够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把握重点,扩大阅读范围,求多也求精,扩展自己的视野。(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准确掌握文章所释放的含义,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文段中的意义和作用。(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除了把握其中心思想外,还能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和疑义,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文中抽出或是自设的问题。(5)在阅读中有的放矢,读完后要了解文中所运用的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及抒情等文学表达方式,还有就是能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杂文、戏剧等多种文体。(6)阅读科技类文章,注意领会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科学道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简单的议论文,注意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找出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联,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欣赏文学类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某种有意义的启示。对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仔细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文字。通过以上五点不难看出,《课程标准》重在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语文素养要求。

2.活化教学策略

2.1强化"读"的环节。阅读教学的根本是"读",多"读"见真知、显真情。略读感整体,精读得神韵,默读体内理。教师应特别重视默读,学生在默读中能潜心体悟文章内蕴。重视教师的导读、范读,教师可通过精心设计提示、启示、过渡语等进行导读,并做好范读。在范读时,应注重情感熏染,做到披文入情,引生入境,正如于漪所说:"我们语文教师要怀着春风化雨的热情,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以美好的事物,高尚的情操熏陶感染他们,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撒下美的种子。"

2.2注重弹性留白,自由驰骋想象。教师应充分利用阅读材料,适时利用留白挖掘学生阅读潜能,驰骋学生的想象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经验教师讲课,往往只是微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李镇西正基于此,让学生用一句话表达《孔乙己》的阅读感受,才有了学生极具概括力的声音:一个无望的人物,一个无望的社会。教师有意识在最佳时机将自己的理解隐藏,留给学生反思、探究的自由空间。圈这样巧妙地应用留白,锻炼了其发散思维,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

2.3注重课堂生成。生成意味着不确定性和创造性,显现着生命的律动。叶澜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生成性教学要求教师适时根据教学情境和学生具体情况,整合教学中诸多因素,灵活组织教学,生成新的教学流程,兼顾学生和教学的互动,提升学生能力。教师应追求生成性教学,在预设基础上生成,实现预设和生成的有机结合。

2.4鼓励个性化阅读,倡导自主探究。新课标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强化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样做更能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但多元并非任意,所以无论怎样的多元和个性解读最终都需指向并回归主题。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如某教师教《死海不死》时,便以鼓励自主探究的姿态请学生以死海湖边氏大的一位居民身份,向巴勒斯坦和约旦政府、居民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避免这个神奇的湖泊消失在世人视野中。经学生的出谋划策,还增强了探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利于提高语文素养。

3.遵循阅读教学步骤

第一步,自学字词,疏通文意,了解学习重点和难点。首先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巩固已知,发现疑难,从文中找出生字生词,划出读不懂的句子和段落。其次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自学生字词,理解句子的含义,感知课文内容,为分析课文扫清文字障碍。第三引导学生阅读"单元提示"、"课前提示"和课后练习,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第二步,整体感知,质疑问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学生在认知活动中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思维,不断提出问题。

第三步,合作探究,解疑释惑。这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步骤,对完成教学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学生对课文的研读,可以是小组,也可以是个人;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是问题组。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之后,进行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

第四步,体验反思,熏陶感染。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体验自己的多彩人生,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五步,总结成果,激励评价。阅读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实践过程,而不应只看重研究的成果。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的价值取向重点是学生参与研究的过程,诸如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知识整理与综合、信息资料的收集、处理和判断等,重视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教师只要注重渗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充分调动其阅读兴趣,就能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协同合作、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只有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岳二平.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州28).

[2]陈永忠.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课堂[J].中小学教学研究,20州6).

[3]重肖留.谈新课改背景下语文阅读的有效性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1).

阅读课文的教学策略范文1篇3

一、初中英语阅读策略分析

1.抓住关键词、主题句的策略

在阅读开始时,教师要让学生采用跳读或略读的方法快速默读课文,着重指导他们如何去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和段落里的主题句,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2.读图预测策略

预测也是重要的阅读手段之一。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题目或文中所给图片进行预测。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很容易被刺激起来。

3.猜词释义策略

在阅读中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猜测词义,这样不仅可以克服学生对生词的畏惧感,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时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4.推理策略

基于所阅读的文本,对文本信息进行加工,对比,分析,推出相似的结论或判断。

5.循循善诱,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阅读采用朗读和默读两种形式,平时要在听、说的基础上培养朗读能力,在朗读的基础上培养默读能力,两者要有机结合。(2)阅读时不要逐字逐词地读,而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逐字逐词的阅读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单词上,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往往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主旨。(3)阅读时不要一见生词就查词典,要养成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习惯。(4)阅读时不要掺入太多自己的主观看法,尤其是一些故事性的阅读材料,要尽量从作者的观点出发来理解全文。(5)博采众长,精心选择课外阅读材料。

二、案例分析(阅读策略的运用)

Step1:Adutyreport

在课前播报环节,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激活本节背景知识。

Step2:Prediction(读图预测策略)

笔者向学生呈现三组图片,Quincy的图片,两位总统的图片和Betty的图片,Betty老家房子的图片,学生通过读图预测策略,结合标题,展开想象,激发兴趣,为文本阅读的开展做好准备。

Step3:Readandmatch

Activity1:matchtheparagraphswiththeirmainideas.

Activity2:writedownthemainideas.

1.速读策略:抓关键有效信息、概括、推理。

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策略,包括获取有效信息、关键信息策略,概括策略、推理策略。本部分教师设置两个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意愿选择不同的导学案。程度较好的学生选择活动2,自己概括并写出各部分的主题,程度中等和较差的学生选择活动1,将段落和主题进行匹配。

2.课堂组织形式采用先学后教和小组合作策略。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笔者课堂的组织形式采用“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当堂达标”和“二四八”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在读完并完成任务后,先完成的两人讨论,解决问题。小组八人共同完成任务后,将小组的牌子由红色翻成绿色。

Step4:Carefulreading

1.ReadParagragh1&2carefullyandunderlinekeywordsandsentences.

(抓关键词策略和推理策略)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获取有效信息的策略,和在一定信息基础上进行推理的策略。

2.ReadParagragh3&4carefullyandfillintheblanks.(读图策略和思维导图构建策略)

Activity1:Fillintheblanks.

Activity2:Drawyourownmindmap.

3.ReadParagragh2andfillinthetable.(抓关键词和推理策略)

Step5:Summaryanddiscussion

本环节要求学生再次阅读全篇,从部分到整体构建课文的框架,并讨论怎样写自己的过去生活,分几部分,每部分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

Step6:Makeaninterview(小组合作策略)

这里是一个图片学生在了解文章轮廓和细节的基础上,学生谈谈自己的老家或采访自己的朋友、同学谈谈他们的老家。

Step7:Writing(小组合作策略)

本环节还是采用分层教学的策略,让学生自己选择部分写作,可单独写老家的房子、人物、家乡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可以写整体,即整个过去的生活。

这里是一个图片学生在自主完成写作任务后,共同讨论,然后小组内展示,继而每组推选代表全班进行展示,班级投票选出2名优秀作品奖,予以奖励。

阅读课文的教学策略范文篇4

一、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1、找准教师在课堂中的定位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找到作为“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学习评价的参与者、学习反馈的矫正者”这样的新定位。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分享了选择权、决策权。例如:可以引导学生选择喜爱的读书方式;可以选择学习内容;可以参与制定学习目标等等。

2、把握好“导”和“放”的度

在自主学习中,学生和教师分别是学习的主体和教学的主体,它们是互为交融的。而教师作为课堂的调度者在课堂上应该不仅能放的得开,更应该收得来。教师应巧妙地把握“导”与“放”的度,帮助学生树立“我要学”的学习观,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教学《可贵的沉默》一课中,对这样的长文,我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质疑问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共同讨论,这样既能避免面面俱到、泛泛而读,又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太阳是大家的》这首诗歌时,我抓住课文中的“?”“!”几个标点,巧预设、重生成,引导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激发火花……有心的教师在课堂中是一个智者,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3、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优良品质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具有发自内心的学习欲望和动机。自主学习的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流于形式的自主是假自主,不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文本以及学生的实际做教学中的有心人、引路人。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自主学习,首先教师应该区分哪些知识适合以直接学习方式,哪些适合自主探究的形式;其次教师要处理好全班讲解、小组活动和学生个体体验的平衡关系;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上营造鲜活的、富有挑战性的、主动参与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主动探究的心态进行学习。

二、尊重学生自我体验,张扬学生个性,使他们语文能力得到提高。

1、尊重学生主体感受。要想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陶行知先生曾倡导过“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这六大解放的核心是解放学生的大脑,在阅读教学中的集中体现就是要尊重学生的自我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态度,要蹲下身子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作交流,没有师道尊严,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绝对权威。例如教学《白鹭》,教师应抓住课文首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总起下文,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中感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至于学生感受的具体语言肯定是不尽相同的,但只要符合课文内容,教师都要予以肯定,或者对美中不足之处加以启发诱导,仍然让学生补充说出,再予以充分肯定。这样教学,就没有教前定下的框框了,也没有只是教师说了算的弊端了;而是尊重学生自我体验,张扬他们的个性,使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阅读课文的教学策略范文篇5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技巧阅读能力

一、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阅读教学重视不足

虽然使用了新教材,但传统教学思想仍然桎梏教学。一些教师在阅读课上只是让学生听听录音,将文章翻译成中文,讲讲语言点,不注意进行阅读训练。他们在课堂上主要侧重于语言知识的讲解,忽视语篇教学,不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2、教师在教学中对阅读训练不当

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大同小异。具体表现为:第一课时教师教学生词和短语:第二课时先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或自读课文,教师就课文提问,然后教师分析课文,讲解语言点,学生记笔记,最后让学生复述课文和做练习。这样,实质上并没有真正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为学生总是在没有任何生词障碍的情况下阅读,而且尽管阅读课文前后都已安排了略读、排序等适合阅读策略训练的练习,但教师缺乏对他们的指导,不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并且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缺乏积极主动的阅读、训练的意识。有些教师还逐句分析课文,使学生养成了依赖教师的思想。

3、完全开放式的教学

名为阅读课,但学生在整个课堂上根本就不用打开课本阅读,他们只是在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中热热闹闹地活动,缺乏实质性的阅读,没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向学生渗透阅读策略并兼顾学生其他语言能力的培养。

4、只强调精读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对学生课外阅读量的要求,但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认为课外阅读与高考没多大关系,读与不读成绩都差不多,只强调精读课本,不进行课外泛读,就无法扩大知识面,无法提高阅读速度,无法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5、学生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欠缺

阅读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天文、地理、人物、历史、科技、文艺、教育、医学、体育等诸多领域。如果缺乏对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以及文化差异的足够了解,学生就会错误地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去理解所读文章,因而造成一知半解、甚至完全错误的结果。

二、如何改进阅读教学

根据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的分析,笔者对当前的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第一、教师应从思想――上转变教学观念,应把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阅读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同时,教师要逐渐完成角色的转变,即要由教育理论的实践者转变为研究者,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做出改进:教师还要转变为一名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指导学生确认当前使用的阅读策略是否得当,帮助他们学会阅读。

第二、教师要加强英语教学理论的学习,学会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教师要有效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自己要先做阅读策略的学习者。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清楚应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对学生进行哪种阅读策略的训练,才有可能选择恰当的阅读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阅读技能,并能有意识地运用阅读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第三、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策略的指导,通盘考虑高中三年的教学内容。从高一年级起,就要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明确每年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应采取的措施。教师要使阅读策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文化背景、认知能力和情感特征等;要结合教材内容,把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细化到每――个教学单元,尽量减少阅读教学中学法指导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第四、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好的英语是读出来的。要提高阅读能力,仅利用课堂和课本上的课文是不够的,英语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读物的选择对阅读的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选择不当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一些内容健康、思想性强、难易适中的文章,使学生真正做到“读有所得”。

阅读课文的教学策略范文篇6

关键词:乐于阅读;学会阅读;快乐阅读

一、激发兴趣,乐于阅读

阅读兴趣的培养需要社会、学校、家长、教师的共同努力。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仅靠课堂的培养,其形式和内容可以丰富多样,在平时的社会实践,人文景点的游览、亲子共读、丰富课余生活中都可培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所有行为的原始动力。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要从幼儿时期开始,要依靠父母的诱导。进入小学以后,兴趣的培养对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老师必须博学多才,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旁征博引。使课堂充满情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另外,语文的教学要注重渲染文章的意境,魅力。使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思想,品味语言独特的美。千万不可脱离文章整体,只是枯燥的讲解。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朗读,尤其是富有戏剧性的朗读,更能促进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如故事大王赛、诗王竞赛、手抄报赛、成语接龙赛,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阅读兴趣的培养并不单单是语文老师的事,他要求各个学科的老师共同努力。例如,如果科学老师讲到蝴蝶时,告诉同学们《昆虫记》这本书中有详细的记载。我想这本书一定会成为学生争相传阅的新宠。巧借课文激趣,当讲到《草船借箭》时,老师不妨告诉学生,要想详细了解故事原委,可以读一下《三国演义》。如在人文景点的游览过程中,激发孩子们了解人文历史的欲望;在鼓励课外阅读的同时,教师当好引路人,不断地纠正不良的课外行为习惯,学生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汲取各方面的营养的同时,寻求一种实现自悟、自得的课外阅读方式,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授之以渔”,学会阅读

(1)略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或上网查阅)。而且要指导学生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资料,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写科学小论文,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默读法。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我国古代有“好古敏求”“读书十行俱下”之说,可见早就提倡速读能力。利用默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4)摘抄评价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

(5)写心得体会法。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写日记或读后感。也就是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很快得到提高。

三、营造氛围,快乐阅读

读书是一项心静的活动。课外阅读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阅读氛围的营造在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品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形成和促进作用。在这样的氛围下,坚持一段时间以后,不仅使读书的学生学有收获,而且原来读书兴趣不浓的同学也受到了积极的熏陶和感染,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可见,要想使课外阅读得以有效开展必须着力营造学生的课外阅读氛围。

(1)创造阅读环境。实践表明,要想营造必要的课外阅读氛围,我们应积极为学生创造舒适幽雅的阅读环境,如建立阅览室、班级图书角等。具体要求:无论是阅览室还是图书室,都应做到室内的安静整洁、通风采光。同时,在室内外的墙壁四周可酌情悬挂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在阅读的过程之中,还可适时播放一些轻音乐。如此则能使学生从一进入室内开如就能感受一种浓郁的书香气息,并且能让学生的思想沉浸于音乐与知识的海洋之中,获得审美情感熏陶。

(2)树立阅读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更为重要。好学是传染的,一个人好学,可以染起好多人好学。”①教者自身树立榜样;②树立同伴榜样;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发现班级热爱读书的典型,并加以热烈表扬。如此则能通过长期间学生间的相互影响,促进学生间争相阅读良好氛围的形成。③树立名人榜样;“书中自有黄金屋”让我们轻松、愉快的领着孩子去书的海洋里遨游吧。我相信,有付出就有回报,用自己全身心的热情去引导学生,逐步提高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自主课外阅读的好习惯,让我们在书的世界里自由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快乐,收获成功,相信你会爱上阅读。一切尽在阅读中!

参考文献:

[1]方幼红.加强课外阅读丰厚语言积累.小学语文教学通讯,2003

阅读课文的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9-0127-01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都在努力思考:如何才能在语文课堂阅读中尝试有效性教学?正如教育界的专家所说,在课堂上,只有教师教的得法,学生学的快乐,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课堂上,怎样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呢,本人就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在进行有效性朗读、有效性小组合作、有效性课堂练习以及有效性多媒体运用这些方面,谈谈我的一些简浅的看法。

一、实现学生朗读的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教会学生朗读课文是实现有效性教学的前提。小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就需要教师先教会学生怎样去初读。在这一环节上,要求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先独自将课文中的字、句读正确了,一般最少要读两遍。在初读的过程中,小学生大致把握了课文的总体意思,文章的基本脉络也做到了心中有数。至于个别的不太懂的或者弄不清深层含义的,在之后的精读过程中,会逐步的得到解决。这里讲的精读,就是指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能再准确、流利以及充满感情的去朗读课文。如何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呢?这就要求教师把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方法教给学生。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通过自己的朗读,把文章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使听者和自己都能实现与作者的感情共鸣。比如,在讲《两只鸟蛋》这一课时,在让学生朗读前,我先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意,即有一个调皮的小孩,如何从树上取走两个鸟蛋,又如何在母亲的启发下,实现对生命的珍视、对小鸟的关爱,以及上升到热爱大自然这一高度。我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原话: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使学生认识到鸟蛋就是生命,就是小鸟啊!随后,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鸟妈妈,小鸟丢了自己会怎么样?接下来,再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这样一来,小学生就能有真情实感了,读起课文来,带着真正的感情去读,实现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我还经常提问朗读水平高的学生,在全班内进行范读。在他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下,学生通过他动听的声音信息,把课文的语言文字转化成了形象的意境,使学生在语文的阅读中,享受到了快乐、愉悦,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实现学生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在新课程标准的倡导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学习方式正向着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目标迈进。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我经常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学习。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我感觉到能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还能充分的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的语文阅读课堂上的小组人数,一般为四个人,由学生自主选出小组长。在进行小组合作时,组长发挥带头、监督的作用,组员之间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比如,在讲《赶海》这一课的阅读教学时,我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一起进行各种赶海趣事的朗读,学生先在组内进行赶海趣事体会的讨论,随后,再进行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班级内的汇报。在发言的过程中,学生发现自己成了阅读课堂的小主人,因而,学生的发言积极踊跃,真正实现了阅读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同时,也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实现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现在小学的语文教学,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的素养主要在于汉字的音形义了。教师在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中,就要教会学生不断地挖掘课文中的字、词和句。比如,我在讲《赶海》这一课时,我发现本课的语气词很多,如:哎呦、嘿、咦等。这些语气词的运用,正好烘托出了赶海的一些有趣的地方。因而,我就在课堂练习的设计方面下了一些功夫。我让学生把这些语气词删掉,然后再去读,让大家细细的感受一下,有何不同。学生感到很有意思,都纷纷的进行尝试,亲身经历感受之后,感觉到了语气词的重要作用。在这一基础之上,我又让学生想一些平时喜欢说的语气词。学生在回忆、思考和举例的过程中,完成了我对他们的迁移练习过程。因而,我说: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要想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在准备课堂练习题时下大气力、多做准备。

四、实现课堂多媒体运用的有效性

要想在小学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中实现有效性,我认为教师还要能灵活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现在的许多小学在教室里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具。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合理、准确的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可以变单调、抽象的语言文字转换成形象生动的音像展示在学生面前。小学生对视觉的感受能力较强,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多媒体的应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在进行《广玉兰》这课的阅读教学时,课文中用文字描写出花的几种花型,每一种花型都拥有不同的美感。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有了一些自己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我用多媒体展示生动、鲜艳的花型,学生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进一步的体会到了花的美丽,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很高。

五、结语

总之,这几年,我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了阅读教学有效策略的尝试。渐渐地发现课程标准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实现了,学生不仅喜欢上语文的阅读课,而且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宋丽华.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尝试[J].辽宁教育,2011,(10).

阅读课文的教学策略范文篇8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深化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阅读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任务,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协调发展。同时,阅读也是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作者进行直接对话的过程。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建构主义学习观所倡导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建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需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和情感体验。在以前的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将对阅读的理解和感受直接灌输给学生,或者精心设计无数问题,采用所谓的启发诱导式教学将学生引到固定的、标准的文本解读上去,忽视了学生的自主读书感悟,不利于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和丰富阅读体验的感悟。指导学生根据阅读兴趣或者学习需要进行精读、泛读和略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认识阅读的重要意义,从而达到爱读、悦读的效果,形成浓浓的阅读氛围。

二、注重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阅读教学的基础应该是对于文本的整体把握。在过去的阅读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反映了侧重语文的工具性而轻视人文性的教学观。新课标对于阅读教学的要求直接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教师可以通过诵读、创设情境、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中体会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接受文化艺术和思想情感的熏陶,并结合一定的背景知识来把握作者表达的主要内容和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例如,在教学《小巷深处》时,可以先让学生自由通读全文,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补充副标题“一个的母亲”,重读课文;最后,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精读课文,讨论交流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感受,对文中的“我”对“母亲”发生的情感变化说出自己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是通读与精读的结合,利用朗读、复述、讨论来增强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三、变革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要突破过去以教师讲、学生记为主的教学方式,采用丰富多彩且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自主、直接的阅读中提出自己的见解。现代阅读教学培养的是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观众。教师要重读轻讲,重视学生具有个性与创意的自读自悟,而不是采用某种方式将学生引向标准化的规范解读。例如,笔者在教学《口技》第一课时,有一学生这样说道:“能不能不要开头一段,设置一个悬念,效果会更好。”对于学生的主动思考,应该对他们多肯定和鼓励。

将思维活动贯穿在阅读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阅读,需要静心与情感的投入,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只有情感的参与,学生的思维活动才能调动起来。在《送元二使安西》一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想一想自己送好友出行时的情景,再联系课文中附有的插图,比较一下与古人送别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的情绪调动了起来,一些学生很快站起来说道:“古人送行的时候,会把酒带上,以酒送行,表示友情天长地久。”

四、活跃学生的阅读思维

现在的大多数学生很难静下心来去阅读名著,这就要求教师变通语感的触发点,注重阅读的质量。例如,许多小说类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精神意蕴并不是单一的,不同的观点和角度会导致不同的看法,教师可由某个话题展开讨论,如,学习《孔乙己》时,教师可以提问:故事结束的时候孔乙己是死了还是活着?学生根据小说的情节从不同的视角提出自己的看法,既能加深对小说内涵的理解,也能增强学生的兴趣,增强思维的活跃性和变通性。

此外,现在学校里的每个班级都订有报纸,报纸上有文学类的文章,可以要求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摘抄下来。学校也可以开展“读书,我快乐”和“背书,我能行”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中爱上阅读,丰富的阅读经历能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而充满灵性。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的理念,提倡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明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误区及应对策略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

[2]赵耀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3.

阅读课文的教学策略范文篇9

英语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教师了解并掌握一定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策略无论是对于课堂气氛的改善还是师生共同关心的阅读效果的提高都有一定的裨益。

关键词:

英语阅读;教师;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4-0151-02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年修订)对英语专业阅读课的总体描述是:英语阅读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包括细读、略读、查阅等能力;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吸收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重视学生正确有效的阅读策略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英语教学策略论》一书开宗明义:“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王笃勤(2002)指出:“阅读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策略性,阅读教学的策略性表现在采用模式的正确性,阅读过程处理的合理性,阅读评估的规律性和技巧使用的科学性。如何在教学中正确的使用阅读教学策略,以达到预期的阅读教学目的,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学方式应根据学习的需要进行调节。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所依赖的正是课堂上教学方式的有效调节,而教学方式的有效调节是策略运用的结果。

1文化介入法

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读者在阅读时,头脑中储存的与阅读有关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文章的理解与保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在,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背景知识的缺乏会造成阅读理解障碍,致使读者不能够准确的理解英语语篇的内涵。特别是对于英语专业阅读来说,其涉及到的知识是多方面的,许多篇章,尤其是很多优秀的文章除字面传递的信息外,还有极其丰富且重要的内涵,如果读者仅满足于对文章字面意义的理解而不能深入思索其字里行间的意思和作者的言外之意,阅读效果必然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各大高校的英语专业的学生一般在大一和大二打基础阶段还不会接触到《英美文化》,《英美概况》等等这些书籍,因此教师在授课前,需对课堂中所使用的阅读材料中所涉及到的相关背景知识予以简要介绍,以免学生因对文化知识在认识上的偏差与困惑影响到阅读的效果。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对内容进行假设与预测。

2阅读策略指导

不同的读者阅读时所带有的目的是不同的。对于大多数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其阅读目的是非常明确而实际的,不是出于兴趣,也不是为了休闲,而是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即学者们常说的语言应用性阅读,所谓语言应用性阅读是以了解和掌握所读材料的内容,从中获取知识和信息为主要阅读目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这一阶段,课堂上教师对于阅读策略的重点讲授就变得尤为重要。阅读中常见的阅读技能包括略读、跳读、词义猜测、长难句分析能力。

(1)略读又被称为跳读或浏览,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略读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中西文化的差异使得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有了明显的差异,篇章结构的区别不失是对其的最好诠释。大多数情况下,英文段落的主题句或者中心句一般位于其首句、尾句或者段落的中间,极少数情况需要读者自己进行总结。略读这一阅读策略就非常适合这类题型。阅读教师可在授课时将略读与中心句的寻找有机的结合,对学生时时敲打,以便其能够尽快的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2)跳读其实对大家来说就比较熟悉了。首先是找准题干关键词,然后带入原文定位寻找答案。段落中与关键词无关部分可以一概略去不看。也不必去关心文章的文体,布局结构等等。这种方法适合于对篇章中人名、地名、日期、数字等明显信息的寻找。如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中的Unit3ThePursuitofExcellence这种涉及日期多的文章就很适合这种方法。

(3)词义猜测。词汇是影响读者阅读的一大障碍,是能否对文章表层意思准备理解的关键所在,尽可能多的增加词汇量是每一位读者必须完成的任务。阅读时人力、精力、时间、一词多义等等受限因素使得词义猜测成为扩大词汇量的有效方法之一。猜测词义方法有多种:①定义。根据同位语或定语从句得出相关的单词、短语或句子的意义,也可以利用文章中表示比较、对比的信息词的线索猜测词义。②同义词或者反义词。基本上所有的写作者都喜欢变换使用同义词或者反义词为来摆脱平淡乏味的表达,在为其文章增加亮点或者新意的同时满足80%-90%的阅读需要。③构词法。在这个信息化极其发达的现代社会,即使一个人穷其一生也难以将所有的单词记完,构词法却能够在缺乏上下文的情况下,利用词根和前后缀的有机结合为众多为词汇量不足而焦虑的读者一定程度上缓解此囧境。④上下文或者常识。这一点看似简单,但离开了读者广泛的阅读以及对社会普遍现象的了解等,也是难以将其功效发挥都极致。

(4)长难句分析。每个句子都是词与词的有机串联。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长难句是其在阅读时的一大障碍。一个英语句子之所以难以理解,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句子太长或者句子结构复杂。分析长难句的基本方法是:首先,判断该句是简单句、并列句还是复合句;然后,找出句子的核心成分,分清主语和谓语,再分清句子附属成分。

3小组讨论法

安凤岐,梁承峰(2007)指出: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和阅读技巧,还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方法,挖掘潜力,开发智力,培养兴趣,最终使学生能顺利完成阅读任务,提高阅读能力。传统的教学一直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忽略了学生作为课堂主题这一关键因素。师生互动与教学效果息息相关。形式多样的师生互动不仅能促进师生间的相互影响、相互理解和沟通,更能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对该科目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几乎一半的语言学习者和教授者都认为阅读课堂是最枯燥乏味,且难以驾驭的现状下,小组讨论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此种状况。根据课文内容的难易度,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如对于文字内容相对简单的阅读材料来说,教师可采取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最大可能的激发学生主动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并总结出最有效的阅读策略。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学生在彼此讨论的过程中,不仅能自觉的对自身的阅读策略进行自我监控,取长补短;且可适当减弱学生对阅读课堂枯燥乏味气氛的排斥。最后,教师可采取提问的方式,对学生的阅读成效予以检测和适当建议。当然,教师的提问也不能仅仅停留在为文字表层意义的设置上,阅读教学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思想内涵,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思想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教师在讲授异域文化的同时,还要鼓励和培养学生表达传播本国文化的能力。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教师首先要设计好不同类型的问题,不仅可以涉及所学课文的一般性事实,还可以扩展到相关领域,也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启发学生思考,拓展深层次思维,提高学生在创设的语境中进行语言迁移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马礼霞,2009)。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Unit7SpecificTaboos,内容涉及到欧美等国家在很多方面的禁忌和文化,教师在课堂上,可鼓励学生们发挥群策群力的精神,对中国的禁忌文化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有意义的brainstorming,将学生的最大潜能挖掘出来。其次可根据时间安排小组代表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在此项环节上,教师需特别关注那些性格内向,不愿发言的学生。

4语篇教学法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校英语阅读课堂大多数还停留在对字词句的讲授上,忽视了对文章主题思想和语篇布局的教授,把阅读看成是单纯的语言活动。这种传统的教学法与精读课的教学相差无几,致使学生对文章的认知一直停留在对语言的认知上,一旦碰到不认识的单词或者难得句子,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如何使用学过的阅读策略进行猜测,分析,推理或者验证,而是寻求字典的帮助,其阅读速度和阅读准确度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约,积极性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语篇教学法可帮助教师和学生走出这一教、学困境。

语篇教学法强调对篇章的宏观理解与掌握,也就是更加关注读者对篇章结构,中心思想以及段落大意的理解与掌握。单纯的语言基础知识一旦脱离了语篇这一特定语境,其作用就会大打折扣。俗话说“教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授者这一固有身份外,更应该成为学生阅读时强有力的后盾指导者。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和强调语言共性的同时,还要对不同文章的篇章结构予以分析,教授学生如何去判断文体,如何做到段与段之间的有效衔接,如何使用学过的寻读中心句策略归纳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抑或是写作者的思维脉络等等,最大程度的帮助学生跳出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心理。

5读写结合法

阅读课程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和教学条件有限等,这些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得大部分阅读教师在授课时其关注点只是阅读而不及其它,而我们都知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紧密相连的,缺一不可。阅读和写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二语习得研究表明,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写出的文章在句法、词汇、内容及篇章结构方面比阅读能力差的学生更趋成熟,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往往阅读能力也强,从总体上看,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教材上的阅读材料都是经过编者精挑细选,仔细研究,选自英文原版报纸,书刊,杂志等。其内容反映英语国家文化的某些方面,难易程

度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这样,学习者比较容易获得“可理解输入”(吴雪静,2010)。课堂上,如果阅读教师能够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将阅读课堂和写作训练恰当融合,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针对文章概要的书写,教师可指导学生如何利用阅读课堂上学过的阅读策略对文章的关键信息和主题思想予以提炼、加工、归纳并总结,再运用课堂上学过的衔接词将所有信息串联成文。

对于英语专业阅读课堂这样一个多元因素相互作用,且难以驾驭的课堂来说,教师对不同教学策略的尝试与总结,在很大程度上可缓解师生敌对、课堂枯燥乏味、为读而读等囧境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安凤岐,梁承峰.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马礼霞.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策略探析[J].教学研究,2009,(10).

阅读课文的教学策略范文篇10

一、引言

阅读是人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所以阅读技能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技能的教学目的是培养阅读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①虽然教师做了大量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活动,学生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但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明显提升,阅读效益没有改善,与阅读技能教学目标的距离没有实质性缩短。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师教学任务重,时间紧,升学压力大,阅读的教育教学相关文献较少,因此,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具体阅读教学实践活动,以使元认知策略培养措施的操作更加清晰、直观、易懂,从而帮助高中英语教师理解和运用元认知理论进行阅读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调查与结果

关于阅读水平及阅读效率与元认知策略之间的关系,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如,薛锦通过元认知训练的追踪研究验证了阅读元认知的可教性和有效性;②曾祥敏得出了“实验组受试无论是在阅读水平还是词汇广度上都显著优于控制组受试,对指导过的元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也明显高于控制组受试。”③刘基绍介绍了一个学期英语教学中融入元认知策略的实验研究说明,元认知策略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明显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④刘慧君指出,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多少与英语阅读成绩的关系还是明显的。⑤以上研究证实了元认知策略的使用确实能够促进阅读效果的提升,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使用元认知策略的实际情况怎样?与认知策略使用情况相比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呢?

据平时教育教学观察发现,凡是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对英语阅读都有自己独特的阅读策略和学习策略。这些学生有自己的课外阅读计划、阶段目标,在阅读练习中能够检测和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对不同的阅读任务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并且对自己的阅读结果进行评价等。可见,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对阅读过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调研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学生认知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第二部分是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元认知策略的情况有个初步的了解,第三部分是对教师掌握元认知策略有关知识的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对象是某省重点中学平行班高二、高三各100名学生,省重点高中英语教师100名。调查的结果具体如下:

在认知策略方面,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能够总是或经常使用记笔记、翻译、演绎、推测、利用上下文情景和利用目标资源策略,却偶尔或从不使用迁移、拓展、利用声音及图像、总结策略。其中,记笔记是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认知策略,其次是翻译、推测、利用上下文。经过采访被问卷调查的大部分学生发现,由于自身英语基础知识薄弱和应试训练,学生习惯于一些较为熟悉的阅读策略,如记笔记、翻译、推测。同时,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由于高考压力,英语阅读教学普遍重视重点词汇、短语的记忆、长难句结构分析、翻译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却忽视了阅读中联系原有知识和总结策略的使用。总的来看,认知策略在阅读学习中还是被学生广泛使用和接受的。

在元认知策略方面,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很少使用元认知策略,其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选择注意、监控、计划、评价。大部分学生阅读的考试目的较强,所以使用选择注意类次数较多,特别是先浏览再细读、阅读时划线的元认知策略使用最多。在监控策略方面,自我提问的方法使用较少;在计划类中,学生没有制定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和时间;在读后自我评价方面,学生还没有获得读后反思自己收获多少、阅读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达到目标等元认知策略的习惯。以上告诉我们,英语阅读教学中要在读前训练学生阅读计划的规划和增强读后的自我评价意识。通过比较发现,学生使用认知策略的频率要远远高于使用元认知策略的频率。所以,元认知策略的培养是目前英语阅读教学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它关系到认知策略的有效使用和阅读效益的根本提升。

在教师了解元认知策略方面,结果令人吃惊:98%的在校教师不了解元认知策略。通过访谈得知,大部分教师由于上课、管理学生的工作量大及家庭原因,很难有精力去学习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而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只有两位教师认为自己很熟悉元认知策略的三个方面,经过深谈才知道,原来这两位教师经常做科研课题且发表过较多的教研论文,因此理论水平较高,所带班级学生阅读能力也较强。当把元认知策略细化以后,98名教师中大都表示略知一二,但很少用。可见,教师的元认知及相关理论知识缺乏,而且掌握得不够科学和系统化,因此可以预测,教师不可能在阅读过程中有效地指导学生运用元认知策略。

三、英语阅读中元认知策略的培养

1.集中培训模式。学习和理解元认知知识是提高元认知能力的前提和重要条件,而且新课程标准中的调控策略即元认知策略中的监控策略,其地位要高于认知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许多研究证明元认知策略是可教的,而且是可以学会的。任何策略的掌握并不代表学生能够合理地运用,阅读元认知策略也不例外。“被训练者只有在具体阅读中才能使所学的策略与已有的知识背景相结合,最终将其同化进已有的认知结构。”⑥如果不对被试在实践中进行系统训练,阅读元认知理论知识也只是僵死的条款,不能内化为被试自己真正的理解,也就达不到由他控到自控的转变。同时,元认知能力的提升会反过来促进认知策略的运用,因此教师要重视元认知的学习和策略的培训。

培训的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学生对自身原来储存的有关文化背景知识、词汇、短语用法,句法结构等语言基础和自身学习风格、努力程度、思维方式、记忆特点、阅读时心理状态的认识。(2)学生对阅读材料特征的认识。目前,高考英语试卷中的阅读材料,分为不同的类型和体裁。从体裁上看,可以分为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新闻、广告、书信等;从性质上看,可以分为文字材料、图表材料等。阅读理解题型主要有事实细节题、主旨大意题、推理判断题、猜测词义题、篇章结构出题。所以,学生应根据不同的体裁和考查的题型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3)目标监控。学生建立阅读目标,然后根据建立的阅读目标来确立阅读方式。英语阅读可以采用的阅读方法有泛读、精读、寻读、略读等。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针对阅读目标采用合适的阅读方式,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阅读理解答题时,目标监控和调节是影响阅读成败的关键。阅读目的广义上可以归纳为:为寻求新知识、为学习新技能、为某个研究、为搜寻信息、为考试、为情感需要等;狭义上指获取文章大意、语言知识、语法规则等。阅读任务是指“阅读时外部所指定的阅读目的。”⑦言下之意,学生的阅读目的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下达的阅读任务,它会影响到学生时间、注意力的分配和阅读策略的选择。所以,教师一定要在阅读前明确学生阅读的任务和要求,以免影响阅读效果。(4)过程监控。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对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有意义的调节。阅读时学生应当通过元认知策略找到或总结文章的主旨大意或段落大意,这就需要排除文中无关紧要的句子或段落,学生有意识地弄清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叙述方式及学生尽量地回忆原有的知识背景,以此加深对文章的理解。(5)策略监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常对自己提问并检验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如果遇到理解不通的地方,可以放慢阅读速度、停下来分析句子结构或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形成假设。(6)评价和补救。学生对自己理解文章的程度有个清楚的认识以及全面评价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总结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体验,为以后的阅读做准备。

2.课堂阅读教学模式。人教版教材中的课文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具有时代性、思想性、拓展性,因此有必要把元认知策略的培养与这些课文结合起来。

阅读前,激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教师协助学生回忆元认知策略中的计划策略和注意策略,联系和文章相关的背景知识,弄清所要解决的问题并能够选择有效的认知策略,避免在解决问题中丢失关键信息,影响理解程度。如,注重讨论课本Pre-reading中的问题,如“Whatdoyouthinkshoulddogointoagoodmeal?”“Whatdoyouknowabout…?”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带着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阅读,减少阅读时的焦虑心情。除此,教师可告诉学生先采用自上而下阅读模式,通过预测、泛读了解整个文章的主旨大意,又采用自下而上阅读模式排除文中生词、短语、句型等语言障碍。同时,学生还要明确阅读任务和要求,进而选择合理的阅读策略、科学安排阅读时间和答题顺序等。

阅读中,监控自己的阅读行为。教师指导学生不断自我提问:这篇文章的难度在于哪些方面?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文章的结构如何?我的阅读目标改变了吗?我遇到新问题了吗?我该采用哪些策略?通过自问提问,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反思自己的策略使用效果,提醒自己是否出现过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和焦虑情绪。

阅读后自我评价。阅读文章后,学生填写一份元认知策略表来评价自己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效果。元认知策略表内容包括:问自己对文章的看法、问自己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是否恰当、问自己是否完成阅读任务、问自己有哪些收获、问自己有哪些不足和要改进的措施。精读课文后的“comprehending”部分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组织形式以及深层次理解;每单元后“summing-up”环节引导学生对本单元所掌握的词汇、短语、语法项目等进行总结。这些编排体现了元认知监控和自我评价的要求,教师应重视这些环节的操作,反复练习,增强学生读后总结的意识。

3.课外阅读辅导模式。学生元认知意识的加强仅通过教材中的课文教学是不够的,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基础有计划地指导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方法等。

首先,选择课外阅读材料的原则。课外阅读材料要具有思想性,符合学生的基础,语言地道规范,题材丰富、有趣味性、前瞻性,体裁多样化。

其次,课外阅读的方法。教师要告诉学生课外阅读是泛读和快速阅读,重点不在于知识点的掌握,而在于获取更多的信息、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大意或推断作者写作意图及发表自己的观点,开阔视野、陶冶个人情操等。

最后,课外阅读材料的内容及其操作过程。课外阅读材料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同步辅导资料中的两篇文章。选择的文章题材与单元主题相关。如,人教版教材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精读课外是“Insearchoftheamberroom”,那么选择的两篇文章分别介绍的是“theforbiddencity”和“culturalrelicssalvation”。通过对比与原有的课文中的精读课外联系起来,并且比较三篇文章的叙述方式和篇章结构,以此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开阔视野。第二部分是外国文学简写本,如“企鹅”外文简写读本和牛津英语书虫系列。高一年级学生可以阅读初三或高一年级层次的材料。教师建议学生每四周读完一本,中间可以调整阅读速度,每学期至少读完四本,所以要制定每周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学生要清楚文章的内容,如学生能够理清小说中人物关系,复述文章大意,领会到作者隐含的写作目的。由于小说篇幅要长于精读材料,所以还要注意自己阅读时的精神状态,调节阅读计划,避免出现逃避畏惧情绪。第三部分是《21世纪英语报》高中版。该报纸每周发行一期。该报纸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话题丰富,学生较为感兴趣。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根据标题预测文章的内容,利用注释来帮助自己理解和注意文章的印刷特征来判定主要信息。

四、结论与启示

从描述性统计得知,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很低,说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阅读不只是要掌握新词汇、新短语和长难句,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来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理解、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因此,必须让学生了解更多阅读过程中的元认知策略,努力提升阅读水平。其次,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远远小于36万词,直接原因是没有合理的阅读计划和目标。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系统的阅读计划,同时多开展课外阅读教学,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开发学生潜力。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逐渐趋于成熟和理论性,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使元认知策略的培养和应用成为可能。要使学生能够及时学习和掌握元认知策略,教师要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抽出时间学习教学理论和参加培训,从而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第三,培养学生元认知策略的措施应该细化,具体到每一节阅读课要有具体的元认知学习目标,这需要教师认真探讨、撰写好针对元认知学习的阅读教学教案。

注释:

①普通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9.

②薛锦.阅读训练中阅读水平和元认知体验的交互作用――来自追踪研究的证据[J].外语界,2011(2):50-56.

③曾祥敏.训练课外阅读元认知策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能力[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6):60-66

④刘基绍.元认知策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9):81-83.

⑤刘慧君.元认知策略与英语阅读的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2):24-26.

阅读课文的教学策略范文篇11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课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听、说、读、写是是英语学习的四项重要技能,其中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主要输入方式之一。早年的《全日制中学英语大纲》就明确指出,高中阶段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1]。新课程标准——《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以下简称《课标》)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基于新课标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的要求,结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效率的教学策略。

一、《课标》对高中英语阅读量和能力的要求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体现在对阅读量的更高要求和学生阅读能力的更高要求。

1、《课标》对阅读量的要求

《课标》要求高中学生(1)掌握3300个英语单词,较高的要求学生掌握4500~5000个词汇;(2)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词汇量要求的加大导致对阅读量的要求提高,直接导致对课外阅读量要求加大:按要求高中毕业时学生阅读量应达到33万词(其中高一和高二的词汇量要求在19万和25万词汇以上),有人测算过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平均每天阅读5篇英语文章。

2、《课标》对阅读能力的要求

高中英语《课标》中阅读能力要求为(1)“能根据阅读目的使用不同阅读策略”;(2)“能通过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3)“能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4)“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

对该要求可以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作进一步阐释:一方面,要求教师应对学生的阅读技能在课堂内外进行系统的训练和指导,教会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在阅读理解中较强的获取信息和获得语言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要求高中生通过阅读教学,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欣赏和学生能力和认知水平相近的文学作品,能从电子或网络文本中快速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阅读信息的加工处理,掌握相关的阅读策略。进而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问题存在于教师教的方面。由于教师在教学上的种种不足造成学生对阅读课文不感兴趣、阅读习惯不好、阅读速度偏慢、有效阅读量不够,因而阅读理解能力较差。

教师教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缺乏理论指导。多数教师缺乏阅读理论知识,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如何阅读(2)轻视语篇分析。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缺乏语篇分析,而注重语法、词汇分析,习惯在语法和词汇层面做详细的分析、解释和造句,而缺乏篇章的段落划分、篇章的主题及主题与段落之间的结构分析,有时甚至不作分析。(3)忽视背景知识介绍。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常常忽视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英语阅读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学生要真正理解所读材料的内容,不仅要掌握足够的语言知识,还要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宗教等,这样才能在阅读中充分理解。(4)忽略生词教学。由于新教材阅读课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知识点多、生词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忽略生词教学,把阅读课上成翻译课,忽略了阅读课的真正目的和重点。

三、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策略

1、介入教学理论指导,引导学生阅读的策略

阅读策略是指阅读者为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帮助记忆文章内容而进行的思维活动或采取的具体行为。认知阅读策略包括:expeditiousreadingstrategies(高效阅读策略)和carefulreadingstrategies(详细读策略)。高效阅读策略含三个亚策略,即skimming(略读)、scanning(查读)和skipping(跳读)。查读是指对全文的快速浏览,从而找出细节问题的答案。略读意思是查找文章的主要信息,如文章主题或段落大意,阅读时要求省去次要部分的语言信息。跳读则要求利用连接词或者标记词快速获取阅读信息,找出读者所需有用信息即可,所以往往不需要逐词逐句来阅读文本。详读策略包括understandingatext,lexisandsyntax(即对文本、词汇和句法的理解)。对课文的理解就是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并对课文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理解词汇则指理解词汇不太清晰的含义,对词汇未知意义的猜测等。理解句法就是在语境中理解并解释清楚各类语法现象。

2、注重语篇模式,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意识

阅读课文的教学策略范文1篇12

关键词:阅读策略小组合作学习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及阅读策略的培养

1.小组合作学习的概述

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达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在教室的引导下,以“异组同质,同组异质”的原则,将学生组建成优势互补相互监督的学习团队,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最终达到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目前已为许多国家普遍采用。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提倡的学习方式对于阅读教学有着深刻的意义:

首先,小组合作学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以往教师在阅读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仅仅关注阅读材料中的生词、句型、重难点等,这与新课标要求()背道而驰。而小组合作学习将传统满堂灌转变为开放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只重结果,轻过程的做法。更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参与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感知知识的生成和发展。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将已知与未知,通过小组的讨论更好的结合起来,从而使所学变得有意义。此外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过程中可以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感知同组成员的学习观点和方法,从而反思自己的思维,促进自身的提高。同时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阅读任务“化整为零”分散到各个小组成员的身上,学生分别承担某个阅读的任务,通过合作解决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立无法完成的问题,进而促进组员的共同进步。

2.阅读策略的培养

阅读是学习者获得知识输入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也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这样规定:培养阅读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阅读策略,简单的讲就是阅读过程中读者为完成阅读任务而所采取阅读的方式和方法。对于学生而言,阅读策略包括读什么、怎么读,怎样读更有效。每个学生由于自身基础的差异,阅读能力各异,甚至可以说在阅读的过程中无任何策略,而阅读又是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获取信息和提高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必备的技能之一,因此在学生的阅读策略的培养应该贯穿于他们学习过程。

英语阅读策略的培养包括呈现训练和应用三个环节,其中呈现和训练为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三个环节的设置应体现教师在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策略,即怎样引导学生乐读,会读,读得好,读得深。正是教师的这种指导策略为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生的阅读策略的培养之间的结合提供了桥梁。

二、小组合作在阅读策略培养中的应用

1.小组合作预测语篇信息

预测策略是一种有效的阅读策略,通过预测,学生可以预先感知文章,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通过标题预测文章大意,观察文章的格式预测文章的基本结构。文章结构和大意可以说是其灵魂。通过预测,学生可以形成自己观点,并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根据具体内容来不断调整。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组员之间可以针对文章做出不同的预测,然后后由记录员汇总,最后各个组员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预测的依据。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组员之间互相交流和沟通,根据预测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为阅读奠定基础,同时由于组员之间预测内容的差异,会使他们的预测与文章之间产生一个信息差异,这个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便成了学生的阅读动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小组合作把握文章的大意

把握文章大意是学生阅读的基本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阅读策略很多,读标题定大意、文章首段、过渡段和末段定大意、快速浏览概括大意等等,诸如此类的阅读策略是基于对文章全局把握的阅读策略。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通过自己的阅读策略,对文章的大意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后,把自己的意见拿出来在组内进行对比和探究,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反思和评判,并且通过这中方式取长补短,对自己的阅读策略进行必要的调整。

3.小组合作学习促成阅读方式策略的多样性

新课标认为“教师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在课改下的阅读课,教师应由原来的单纯讲授者转变为学生阅读的组织者,这种角色就好比一个“导演”。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以往阅读课堂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使阅读课堂教学活动多样化,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对文章内容进行了基本理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并设计出合适的展示方式。比如学习人物传记类文章时,可以采用人物访谈的形式;而对于说明文题材的文章,学生可以采取新闻记者会和报告会的形式。多样性的阅读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进而也促成了学生阅读方式策略的多样性。

但是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应注意到,学生个体的差异也为小组合作学习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如内向的学生不爱表达,基础薄弱的学生无从表达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将“导演”的角色发挥好,既能当好引导者,也更应该当好调控者。这主要表现在合理安排合作学习时间,认真观察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在学生有困难时,及时予帮助,发现不利于合作学习的因素,要进行必要的干预。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教师还应对学生的成果进行必要的评价。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只要趋利避害,定能使其在学生阅读策略培养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笃勤.英语阅读教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2)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能源管控解决方案范例(12篇)

    - 阅0

    能源管控解决方案范文关键词:可伸缩性;及时性;适应性0引言在当前云计算快速发展的时代,有许多用户因为云计算的安全问题而拒绝使用云服务。本文以云监控系统或架构应具有的属性.....

    烹饪与营养教学范例(3篇)

    - 阅0

    烹饪与营养教学范文一、中等烹饪教育的目标定位及课程设置中等烹饪教育是专业教育、学历教育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的中等层次人才教育。它既为餐饮企业培养烹饪技工、宴会设计.....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