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企业范例(3篇)

来源:网络

制造业企业范文篇1

【关键词】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与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各行各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物流作为商品流通的重要缓解,物流成本对于企业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因此,加强对物流成本的控制,并不断完善成本核算方法,是现代制造企业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中出现的问题

会计核算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物流成本核算是会计核算中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我国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缺乏独立性:在我国大多数制造企业中,物流成本的核算没有设立独立的会计科目,而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将其纳入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或是生产成本之中;②缺乏完整性: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外部物流费用在企业总物流费用中所占比重较小,而企业内部物流费用在企业总物流费用中所占比重较大,但是这些费用往往容易混淆,纳入到其他成本的核算中,这导致企业在物流成本核算中出现了问题。③缺乏统一的核算标准:由于我国制造企业对于物流成本的核算缺乏统一标准,导致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成本构成以及成本定义也有所不同。企业在核算物流成本时,一般都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核算的,导致参考同类型企业的核算方法完全没有作用,导致物流成本核算无法统一化。

二、工业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措施

(一)转变物流成本管理

要想提高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水平,首先需要明确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的机构,并根据企业物流活动类型,进行物流成本的分解,从而细化各种费用。领导也要形成良好的物流理念,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强化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成本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要通过引入科学的物流管理理念,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模式,提高管理人员的控制意识和节约意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将管理目标细化到单个目标。同时要大力推动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进步,明确各主体的管理任务与目标,将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落实到实际,同时要培养各工作人员的

(二)加强企业物流费用管理

要想规范企业物流费用管理,首先要明确物流费用的各个项目,物流费用开支其主要包括燃油费、过路费、人工费以及其他费用,尤其是过路费、人工费以及燃油费等方面,不能出现有其他费用但无预算的现象发生。在确定企业的物流费用预算时,首先需要以企业经营活动的过往内在逻辑进行推算,参照过往预算情况,提取制定本年预算计划。支出预算在编制过程中要明确各项的依据、影响因素和驱动因素,落实相关费用的额度,减少不合理预留。企业需要严格控制物流费用,杜绝浪费或现象的出现。物流费用开支预算主要是基于零基预算编制方法,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由资金管理部门进行统筹制定,并对各科目的明细项目进行确认,对所有数据的计算均提供相应的计算公式以及数量。财务人员在编制预算报表时要注意与往年实际收支情况进行对比,严格遵循“收支平衡,统筹兼顾”的原则。财务人员必须要做好预先准备,确定基数后根据实际情况核对预算的科学性,并对预算数据以及项目进行详细比对,对于存在疑问的数据需要及时确认和修改。

(三)改进现有行政管理机制

行政管理机制对企业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领导的决策是否合理往往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目前企业在行政管理C制方面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应当从引进优秀的人才、完善选拔制度,给优秀管理人员更好的待遇和发展空间,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完善企业的培训制度和教育制度,注重行政管理人员的层次搭配,保持管理工作的稳定性同时需要重视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中青年管理人员。目前企业管理人员的年龄相对而言较大,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创新思维,建议调整管理层的年龄结构。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推动,管理层要抓紧学习车辆管理的政策,不断适应时展带来的变化。通过完善行政管理机制,规范物流运输行为,杜绝公车私用的行为出现。有许多研究发现,在一些企业中有许多人将公车作为自己的私车,并将燃油费进行报销,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受损。因此,要加强行政管理,做好宣传工作,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对于企业职员用车行为进行监管,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物流费用。

(四)加强绩效管理

将物流运输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与物流效益以及物流实际开支费用相联系,通过超支自负、节省奖励等措施,将节约下来的油费以及过路费通过一定的比例在差旅费或奖金中表现出来,作为鼓励配送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一种措施,从而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习惯,从人为因素出发避免物流成本升高。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对费用超过预算指标、公车私用等行为进行出发,同时对浪费企业资金、造成车辆毁损的人员进行经济索赔,并依法追究当事人和负责人的职责。此外,多头管理也是造成物流费用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明确车辆管理的专门部门,明确部门的责任与义务,避免物流费用管理的失控。

三、结束语

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对企业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因此制造企业需要加强物流成本的管理。

参考文献

制造业企业范文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大多数企业基于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走过了一条粗放型生产、高资源消耗、严重环境污染的快速发展之路。以至于人们把廉价劳动力、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甚至血汗工厂等同于中国制造的代名词。长期以来,一些制造企业的浮躁手段与粗制滥造让人痛心疾首,并深受消费者诟病。浮躁的背后,既反映出企业的急功近利、唯利是图,也反映出整个社会在日益强大的物质面前精神思想的贫困。当然,中国制造也包括像华为、海尔、联想这样勇闯国际市场的中国优秀企业,只是这样的企业在中国还少之又少。

过去的一年,富士康的惊人“12跳”加1人割腕事件,使中国制造蒙上了浓重阴影。加上蒙牛、伊利互掐露出恶性营销马脚,“3Q大战”置顾客利益于不顾,城建拆迁自焚、校园血案、公权失范凸显中国社会矛盾。从拉闸限电、限制生产到抑制房价、限制购房等一系列调控与价格措施;从“油你涨”、“豆你玩”、“蒜你狠”、“糖高宗”到“苹什么”接踵而至,通胀急速来到每个人的身边。于是人们纷纷发问:中国经济究竟还能高速增长多少年?

对于OEM企业,人们曾用“微笑曲线”来形容中国制造的现状,外国品牌位于两端,分别以研发和营销获取高额利润,而微笑曲线的底端便是微利的中国制造。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中国8万家中小企业顷刻倒下而使国人有所醒悟。今天,已有更多中国企业重视自主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正在掀开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新的一页。综观西方企业发展史,几乎所有伟大的企业都产生于制造业及金融业。那些蜚声世界的伟大企业与品牌,不仅是本国经济实力的背书和本国卓越人才、管理智慧的象征,也是本民族坚韧意志与执著精神的缩影。近年来,人们不断发问:为什么中国制造不出伟大产品?没有伟大企业,谈何伟大产品。也许,中国的商业土壤还不够肥沃,市场经济及企业实践还不够长。但是,如果中国制造企业不善于学习,不积极进取,不敢向机会主义、急功近利等浮躁思想宣战,中国永远也诞生不了伟大企业、伟大品牌。近年来,在房地产的利益驱动下,很多大型制造商摇身一变而为地产大腕,这不仅是中国制造,也是中国经济的悲哀。包括“中国企业只做销量不做品牌”等观点,实际上都是粗放型社会需求背景下的一种本能反映,也是对营销的一种曲解。“好产品自己会说话”,但它的重要标签是品牌。企业的终极目标在于打造品牌,制造产品的本身也是制造品牌,这也是企业在营销上唯一正确的长期投入。因此,不应将品牌与产品、销量对立起来。

制造业企业范文

关键词:电子制造业;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18日

一、前言

作为融合现代科学技术的电子制造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中,制造业之间的竞争更是激烈。尤其是中国经济的腾飞式发展,使得电子信息产业名副其实地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

与国外相比,中国的电子产品制造业起步较晚,在销售利润、营业收入显著增加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它所面临的困境。2016年,“产能过剩”成为企业面临的棘手问题,“去产能”、加快企业转型成为必须解决的议题。同时,电子制造企业还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成本、环境成本逐年增加的寰常可以看到其产品成本增加,利润下滑的不利行情。同时,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还面临着黄金产业相对较低、技术创新能力弱的现实问题。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中国电子制造业的排名处于国际电子行业的中下游地位。

企业如果能够在目标市场上取得持久的成本领先,它便极有可能取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利润。因此,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在激烈的角逐中获得最终胜利,电子制造企业必须科学、合理地进行成本控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成本控制在电子制造企业应用的重要意义

就电子制造企业的本质来说,无论采取哪种竞争战略,成本领先始终是企业取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成本控制始终是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前提。

(一)成本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须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控制力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充满竞争的市场中,低成本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先决条件。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成本的下降就是利润的提高。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最终战略目标,它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

(二)成本控制可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可以提高业务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控制和反馈企业生产活动的每一个分支,对成本和费用的有效控制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经济效率程度,也能充分展示出企业对成本控制系统的综合运用。同时,成本控制也可以协助企业准确定位市场的发展前景,制定可行的管理原则,为企业选择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成本控制实现企业价值。对企业来讲,“开源”和“节流”无疑是提升经济效益和企业价值的有效途径。但是,“开源”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很多地方无法预测;而“节流”就不一样了,只要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节流”的效果自然会明显。因此,采取全面的成本控制无疑是提升企业价值的直接方式。

三、电子制造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价值链分析。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大多数电子制造企业只关注内部成本控制,大多为事后控制,很少进行事前控制,也不能提供每个项目的成本信息及成本动因;且没有成立专门的成本控制部门,不能及时对企业成本进一步的分析和控制。同时,从战术的角度来看,大多电子制造企业缺乏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思考,很少考虑到市场竞争、外部环境及顾客需求等因素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忽视对价值链成本的分析和管理,这就导致了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缺乏战略意识致使很难为公司决策提供充分且有价值的信息。

(二)成本控制制度不健全。电子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其重心大多关注生产阶段,着眼于成本的事中和事后控制,导致不能完整反映企业的成本信息。一方面大多企业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方法不当,致使财务报告失真,最终导致产品成本偏高;另一方面企业的组织结构臃肿,内部控制松散,缺乏规范的成本控制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无法对企业内部的各项工作进行良性监督,无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容易造成拖延整个生产进度的恶性后果。

(三)自主创新能力差。人才是21世纪的第一生产力,对电子制造企业来说,更是企业持续发展创新的动力。现阶段,我国电子制造企业呈现出严重的结构性矛盾,表现为普通劳动力过剩、高层次人才紧缺以及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稀少,从事电子产品设计和开发的专业人才更是短缺,不太乐观的现状已成为制约电子制造企业发展的瓶颈。同时,人才的短缺致使我国的电子产品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这导致了产品和公司在同行业中缺乏竞争力,不能跟随创新与创业的步伐。

(四)无法充分利用信息资源。部分电子制造企业对信息共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企业建设方面,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在资源共享问题上,总想索取而不愿多做贡献。缺少资源共享的意识,缺乏企业间协作互惠的共识。这些陈旧思想观念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间协作、资源共享的进程。

四、对电子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建议

为进一步做优、做强电子制造业,不仅要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要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适应电子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

(一)实施价值链成本管理。企业自身的价值链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其业务竞争的实力。通过与供应商合作,是实现低成本采购的捷径。另外,与经销商建立合作,形成品牌忠诚,在拥有现有消费者的同时,可以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并且,电子制造企业可以把下游企业的价值链结合在一起,共同降低成本,提高行业竞争力。

另外,实力强的电子制造企业可以采用OEM,即原厂委托制造。它是一种生产的模式,主要包括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不是通过自己生产,而是选择其他制造企业进行加工的方式。这是伴随着电子制造业的发展而自然而然产生的。企业采用OEM的优势在于不需考虑固定资产折旧,只要提供原材料和支付加工成本,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减少固定资产投资;也可以以市场为导向,根据需要下订单。因此,提高企业内部资本扩张的同时,还使企业有机会向更高层次的资本运作发展。

(二)建立科学系统的成本管理体系。一套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不仅可以有效保证电子制造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运用自如,而且有助于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良性发展。在这样的系统中,首先要进行科学预算,该项预算不仅涉及到财务部门,更要号召企业的全员参与。另外,成本管理体系应该是系统的、综合的,不能仅仅关注特定的产品,而应把握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其次为了确保成本管理体系在电子制造企业具有可操作性,必须明确该体系的目标、内容以及评价指标;最后建立成本管理体系要科学客观并符合电子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只有这样,企业才会在接下来各个步骤中有效地执行成本控制,才能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科学系统的成本管理体系可以使企业进入良性循环,以推进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三)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科学技术是企业进步的第一生产力,因此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激发企业员工的智慧,是企业实现转型的关键一步。要想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首先必须要加强科研创新的政策扶持力度。创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制定激励电子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其次企业要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制定和实施对各类人才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政策,用良好的机制和政策吸引人才、集聚人才,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四)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扩大资源共享。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无处不在的时代,尤其是电子制造行业,与供应商和经销商之间的信息交换,主要利用的是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使零库存得以实现,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库存成本及管理成本。国外先进电子制造企业都建立了企业资源信息系统(ERP),例如SAP和Oracle的通用软件,该系统可以把供应商、客户及各企业的生产和辅助部门,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决策,在产品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大大降低电子制造企业的管理成本。

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目的在于,用最少的成本支出获取最大的效益产出,即只有成本领先,才能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因此,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处于有利形势。成本控制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提高我国电子制造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重视,增强企业的内在力量,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真正实现电子制造业强国。

主要参考文献:

[1].HY公司成本控制研究[D].辽宁:沈阳工业大学,2015.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