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范文篇1

1农业机械化概述

农业机械化是在利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及农业机械来开展的一系列农业生产活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农业生产的客观条件,可显著地提高农业生产效果,且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及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促使整个当代农业建设获得迅速发展的机会。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一定要对农业机械化作出重新定位,把握好农业机械化的科学寓意。从农业机械化客观发展规律分析,农业机械化需历经选择性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全面机械化这一发展过程。

2农业机械化是建设当代农业的有效力量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对发展当代农业作出明确的说明:不断加强农业技术水平及技术设备,促使当代农业建设逐渐向农业机械化方向发展。在我国实施的各项农业优惠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农业获得了政府部门在资金投入及政策上的大力支持,随着土地规模化的一步步落实,购买补贴大量的农业机具,广大农民对农机局的购买及需求逐渐增加,这对于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1农业机械化促使农业建设条件得以改善

机械化农业是当代农业建设构成部分中最为基础性的要素,是发展当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物质性因素,在农业机械的利用及推广的前提下逐渐形成的现代农业。所以,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标志。通常所说的农业设备,狭义上指的是农业机械装备;广义上指的是包括农业设备的制造-推广-使用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农机社会服务系统建设等各方面的活动。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及广泛推广,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我国当代农业建设得到了显著的进步,开始从以往的发展粗放型农业逐渐向发展集约型农业不断转变,开始寻求一条安全稳定、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

2.2农业机械化促使农业科技成果得到有效的转化及应用

我国农业科学技术与相关制度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是非常滞后的,这就造成我国当代农业在转化及农业技术的革新方面潜存很大的困难,在农业内部欠缺强大的农业科技探究动力,缺少一个具有强大农业科技革新的力量,机械化农业属于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的载体,建设完善化的农业机械化机制、增加先进科学技术的革新及广大应用,可促使农机化科学技术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促使农艺、农机二者之间的密切协作,使农业科技成果得到很好的转化及广泛运用。

2.3农业机械化可促使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显著的变化

当代农业建设中要体现出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可逐渐向更深、更广的农业方向发展,这样才能促使我国当前的农业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农业设施化是当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发展机械化农业其实是促使我国一体化农业实现的有效途径,然而农业产业经济效益与农业和各产业相互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作为耳针之间的主要桥梁,唯有进行农业建设的不断创新及新方法的不断运用,才能促使我国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增,将当代农业转变为现代化农业建设,从而实现农机产业化的首要工作—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方法,为企业供应商来代替现代农业机械化生产经营传统形式,组织大量的农业服务组织,将那些闲置的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利用,将以往代耕代种的农业建设方式转变为现代农业机械化服务模式,并将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我国农业生产模式产生明显的变化。

2.4农业机械化为建设新型农业创造

良好的发展空间丰富的农业知识、先进的农业技术及了解农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当代农业中不可或缺的3方面力量,为此则需加强对广大农民的农业知识培训,通过各类农业科研项目来促使我国当代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培养一批专业的农机化科研人才,最大限度上促使农业知识结构得到不断的革新,创建一支具有扎实农业知识功底、了解具体业务、具有专业农业技术以及不断进行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的综合性专业队伍。

3结语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范文篇2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装备机械装备农业措施重要意义

一、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对农业的重要意义

1、农业机械化是扩大农业产业发展规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动力。农业机械化对于推动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使用农业机械生产可以明显降低农作物生产成本,提升单位面积粮食作物的产出率,保障粮食的稳产增收;使用农业机械生产还可以促进农业的区域化生产,带动特色农业的发展,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

2、农业机械化可促进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农业机械化实施可进行农作物高留茬秸秆覆盖、机械深松、化学除草和免耕播种等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大型机械进行土壤改良、深耕深松及水利工程建设,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防止土地沙化;通过实施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气化等综合利用措施和化肥机械化深施技术,能够减少土壤中的化肥、农药残留量等。

3、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的重要条件。农业机械化被广泛应用于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贯穿农业的各个环节,推进了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

4、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农业机械的使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业机械的使用大大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效益,使农产品加工贮运、包装等大批农机化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5、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民有效转移,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提升的重要保障。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也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促进了农业和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

二、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1、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化、全面化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从粮食作物到经济作物,从种植业到养殖业,农、林、牧、渔业机械化全面发展,从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全面推进,从陆地向水域全面发展,农业机械化与产业化协同推进。

2、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将深刻影响作物品种选育方向、耕作带0度变革方向、栽培模式改进方向。农机和农艺深度融合,不但有利于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的突破,也有利于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应用。通过着力打造功能完备、使用便捷的农业机械化信息交流平台和农机作业管理调度平台,促进政策高效实施、技术快速推广,引导农业机械合理配置、有序流动,农机使用效率和经营效益将显著提高。

3、农机服务组织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将显著增强,服务质量、能力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将成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及其他公益性职能延伸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销售、作业、维修市场不断规范,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机具利用率、技术到位率不断提升,农机抗灾减灾作用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对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综合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4、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各区域将进一步明确适合当地特点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路线和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模式,地区间农机化发展水平差距逐渐缩小。

三、农机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1、农机保有量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三多三少”,即:动力机械多、配套机具少;小型机械多、大型机械少;低档机械多、高性能机械少。

2、农机化发展不平衡,表现为“三高三低”,即:耕种环节机械化水平高、收获和产后处理环节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高、经济作物饲草作物机械化水平低;东部地区、大城市郊区和粮食主产区机械化水平高,西部和欠发达地区机械化水平低。

3、农机质量安全存在隐患,表现为“三乱三差”,即:市场秩序乱、配件质量差;营销网点乱、经营者素质差;品种型号乱,安全意识差。

四、今后的工作方向

1、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依法行政。把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提到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不断提高农机行业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水平。建立相对稳定的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资金渠道,以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所面临的资金困难。

2、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应是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在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化、无害化的同时,必须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要抓住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机遇,相对集中资金,规模实施,板块推进,实现农业示范区全程机械化。

3、快速提升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农业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围绕“粮、果、畜、菜”四大产业,以全程机械化为目标,采取加大补贴、宣传示范、项目支持等措施,加快提升产业装备水平和机械化水平。

4、加快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继续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和农机维修中心建设的支持力度,扩大组织规模,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能力,逐步适应和满足农业各产业服务的需求。

5、强化农机化科技创新,大力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支持开展引进具有市场需要的农业机械新产品,力争在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机械化生产关键环节、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提升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范文篇3

一、国际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

1、工业化和工厂化农产品生产方面。在人工环境下按照畜禽、农作物、水产生产期的需要,实时进行精确管理,使农产品达到或接近设定的优良品质和性状及高生产率将成为农业新技术装备的主流发展方向。新知识经济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农业机械科学技术成果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如基因工程对新品种的培育的重要作用正日益显现。高技术、信息技术在未来农业如精准农业上的应用,将引起现代农业装备的重大变化。

2、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全过程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高效率的农机具将加快制造、研发。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应用日趋广泛。

3、信息产业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络的推广与普及,使农业机械化得新装备信息得到及时传播,将在推进各国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加速开展农业机械科学技术的研发中发挥巨大推动作用。

二、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特点

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已经步入中级发展阶段。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要着力解决农业机械装备现存的结构不尽合理、能耗物耗偏高、科技水平较落后等问题。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四者相统一。只有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高质量水平,提高农机产品的安全性、适用性、可靠性,才能降低消耗,提高效益,让广大农业从业者从农业机械化发展中获得更大收益。

1、农业机械化水平进入中级发展新阶段。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2%。另一方面旅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已降低到36%。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40%,说明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机械化生产方式由原来的次要地位转化为主要地位。这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由初级阶段迈入了中级阶段。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中一次历史性跨越。

2、农业机械化改善了农业设施装备条件

农业机械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不仅在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还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进一步提高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水平:不仅大力推动农作物耕种收环节机械化,还推动种子处理、灌溉、植保、烘干、贮藏等各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全面提高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领域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提升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的推动力,促进了农业集约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是农业设施装备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农业是从农业机械推广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农业设施装备,从狭义上讲就是农业机械装备,从广义上讲,涵盖了农业机械装备制造、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配套设施建设和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各个方面。

三、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1、建立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的科技保障体系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和农业生产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代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行政驱动与市场引导相结合的新型运行机制。农业机械本身是现代工程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同时又是其他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方面大面积应用的有效载体。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范文1篇4

1.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发展,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建国初期,农垦的机械化水平较低。只有少量的拖拉机和部分农机具,多数的农业生产仍然使用原始的劳动工具。一些大型农业机械,如联合收割机、农用载重汽车基本上是空白,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不到1%。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农业机械拥有量增长了上千倍,有的品种甚至数万倍。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养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在小麦、水稻、玉米和大豆4大粮食作物中,小麦和大豆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水稻和玉米机械化水平也大幅提高。

2.农机产品正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向多样化发展。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环保措施的实施,传统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步减少,经济作物和果蔬种植面积增加。这使得经济作物机械、牧草机械和林业机械需求量增加。随着农业部优势产品布局的确定和公布,各种农产品加工机械,特别是优势农产品加工机械需求量急剧增长。随着农场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各地基本建设规模的扩大,挖掘机、装载机和吊装设备等工程机械需求量成倍增长。保护性耕作支持政策使得保护性耕作机具得到快速发展,设施农业装备和节水设备在各地示范项目的带动下需求不断增长。农机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也在逐步提高。

3.农机作业向市场化、社会服务发展。农村农户种植业的规模小,大规模的种植主要集中在农垦。在农村,家家户户购买农业机械不经济,也没有必要,因此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非常重要。以1996年开始的全国性跨区机收小麦为标志,中国的农机作业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发展。跨区机收的开展,使联合收割机使用时间从平均每年7~10天增加到1个多月,大大提高了联合收割机的利用率,既满足了农民对机械收割的要求,也提高了收割机的经营效益,促进了小麦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联合收割机保有量的增加。小麦跨区机收带动了小麦播种及其他作物机械化生产向市场化、社会化发展。前几年,黑龙江省提出了场县共建的目标,即农场利用雄厚的农机化服务群,为地方农民服务,既增加了农场养机户的收入,又解决了农村没有农机具的困难,除了耕整地的农机具利用率得到大幅提高外,联合收割机的使用时间也增加到了2个多月。

4.国际间的农机技术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近年来,国际上不少大型农机企业看准中国巨大的农机市场,与中国有关部门和企业合作,在中国开拓事业。如美国的约翰・迪尔公司、凯斯・纽荷兰公司和芬兰的维美德公司。国内一些大型企业,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加大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力度,推进了国产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的提高。为鼓励大型农业机械的进口,国家还制定了优惠进口税收政策。在中国举办展览会,也是农机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

二、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机技术人才队伍匮乏。垦区现有的农机技术人员75%的学历在初中以下,而现有的大型动力机械都是从国外进口,科技含量高,这些人员只能对进口机械进行简单的操作,维修和调整多数都是依赖厂家的售后服务。对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也都是由各厂家的售后服务人员讲解操作和维护。故障的排除仍然依赖厂家的售后服务人员,因厂家售后服务人员有限,有的机械要等上几天的时间,不但影响农业生产,而且影响养机户的收入。

2.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片面。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条件的改善,农业生产的概念已不局限于农作物生产,因而农业机械化的范畴也要相应扩展,但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一提农业机械化就是耕、耙、播、收机械化,很少顾及其他农业生产领域,更谈不上规划、发展和管理。对农业机械在农业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没有充分的、全面的认识。虽然近几年来注意拓宽农机服务领域,但就多数人的认识和实际工作中的表现说明还没有脱离陕隘的观念,必将影响今后农机化的发展。

三、垦区农业机械化未来的发展

现阶段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加快实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既是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率的重要措施,也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条件,对于巩固和发展我国农业基础地位,坚持和谐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1.农机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好转。国家出台了一些关于农民购置农业机械,农机作业服务和保障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扶持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将极大地调动垦区职工、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促进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普及应用,对农机化的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关键环节机械化需求进一步扩大。在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需求将主要表现在水稻生产工厂化育秧、高速插秧、水稻联合收割,适应多个地区、不同行距的玉米联合收割等机械化。经济作物机械化需求主要集中在种植、管理和收获等关键环节。

3.畜牧业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将有较快发展。围绕提高草原改良、人工草场建设和农区秸秆利用机械化,提高奶品采集、提高奶业生产卫生安全控制能力的机械化,加快畜禽养殖环境控制创造安全生产条件的机械化等。

4.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将会得到较快发展。为巩固和提高果蔬生产的竞争力,促进果蔬产业的规范化和生产的标准化,节能型设施农业装备、移栽机具、监测与调控设备、土壤消毒灭菌设备以及无土栽培设备等将会得到较快发展。

5.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机械化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垦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保护环境的需求将加大。主要包括保护性耕作、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以及节水灌溉、化肥深施、精量半精量播种、高效安全施药、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加工装备等。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范文篇5

1.1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能实现人畜力所不能达到的生产规模、生产效率和现代农艺要求,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机械化将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要素。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1.2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业机械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工具。农机化促进了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向保护性耕作等现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改变,推动了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促进了农作物秸秆、农用地膜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村容整洁;农机化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了农民素质和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机大户成为新型农民的代表,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1.3农业机械化是应用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农业机械是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桥梁和纽带,深耕深松、化肥深施、节水灌溉、抢收抢种、大规模的病虫害防治、设施农业、果业生产、规模养殖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都是由农业机械来实现的。1.4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农机作业、销售、维修等农机服务吸纳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农村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多,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劳动力,同时,也解决了外出打工人员增多而出现季节性劳动力短缺的矛盾,解决了外出打工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得出、留得住”。1.5农业机械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既将广大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又扩大了广大农民科技知识范围,共享现代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农机化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有利于缩小城乡、工农差距,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保护性耕作、秸秆综合利用、节水灌溉、高效植保机械等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潼关县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也证明,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首先发展农业机械化,没有农业机械化,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2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措施

2.1推进农机装备的市场化,全面提高农机作业水平。在充分发挥县域农机装备的基础上,利用周边地域农机作业的时间差,合理利用县外农机资源,组织调度适宜本县的各类农机装备,投入到“三夏”、“三秋”农忙季节,开展农机作业,服务打工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提高我县农机化作业水平。2.2创新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机产业化水平。巩固农机目前发展的成果,创新农民农机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服务机制和分配机制。大力培育农机作业、运输、经销、维修等各类农机大户,带动多元性农机市场的发展。培育农机协会、农机信息服务等中介组织,增强农机服务能力、组织能力、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建立和完善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和质量信息制度。适时开展对农机流通领域的打假活动。加强对农机市场的监管力度和服务力度,保护农业机械产品及零部件生产经营者、维修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2.3加快农机化技术推广,强化农机化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和保护性耕作新机具,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农民用机的需求,大力推广各类适用、多功能的新机具、新技术和现代农业装备。如现代化的节水灌溉设备,秸秆饲草揉丝机、打捆机,果园、大棚作业的微耕机,玉米、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等机械。充分利用现有的培训资源,开展好农民工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使受培训农民工的科技素质有所提高,自我创业和保护意识有所加强,就业、择业和创收能力有所增强。2.4开展创建平安农机活动,提高农机安全水平。以“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农机违法专项整治活动,杜绝群死群伤性事故发生。深入乡村,工作重心下沉,积极开展创建安全示范村活动。全面落实农机绿色通道规定,保障跨区作业机具合理流动,平安作业。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理,做好登记、挂牌、考证、检审验等项工作,确保全县无重特大农机责任事故发生。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范文1篇6

现阶段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与研究:一是水稻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我国插秧机械化水平很低。现有插秧机性能仅相当于国外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水平,性能落后,可靠性差。收获机械化:我国水稻机收主要靠联合收割机,机型多,品种全,有自走式、背负式、轮式、履带式、全喂入式、半喂入式和梳脱式。二是耕整机械化。在我国大中小型机具并存,小型机具占主导地位。存在的问题就是农机与农艺不能很好地结合,在很大程度上耕作机械或其它机具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农艺和农业生产的要求。三是农业技术。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通讯网络等网络等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为基础,利用农学、地理学、生态学模型,根据田间变化,对生产过程实施一整套精确定位、定量管理集成化的现代化农业。从农业资源来看,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20°~50°之间的中纬度地带,总体光热条件较好;水分条件差异很大,东南沿海地区雨量充沛,西北部地区干旱少雨;山地多,平原少;水土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少,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资源量少,劳动生产率底,农民收入微薄,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弱,不能适应国家工业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而能改变这一现状的只有农业机械化。从装备水平上看,2010年全国农机总动力,比1949年增长了1万倍以上;高性能、大功率的田间作业动力机械和配套机具快速增长,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384万台,是2005年的2.75倍,年均增长22%;水稻插秧机、玉米收获机分别达到33万台、13万台,分别是2005年的4.2倍、14.5倍,年均增长分别达到33%和171%。从作业水平上看,全国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2010年达到52%,比2005年提高1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3.2个百分点,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已降至36%左右,农业生产进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时代。小麦生产已经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水稻、玉米生产机械化快速推进,水稻机械种植水平已从2005年的7.1%提高到60以上,玉米机收水平从4%提高到25%。畜牧业、渔业、林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设施农业等领域的机械化全面发展。从制造水平上看,我国农机工业从无到有,规模以上农机生产企业达到2000多家,科研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已发展成为世界农机生产大国。从服务水平上看,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农机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机销售、作业、维修三大市场蓬勃发展。2010年,全国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组织达到18.5万个,作业服务总收入达到3700亿元,比2005年增长63%。特别是农机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2010年超过2万个,入社人数达到33万人,4000多万农机手已经成为建设现代化农业的主力军,有力带动了先进农业技术的集成化应用、规模化推广,促进了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同时,国家积极推动农业机械科技创新,通过农具改革,实施国家科技攻关、国家简括支撑计划、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技术(948)项目等,加大了农业机械装备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制开发和扶持力度,推动了农业机械化部分瓶颈”环节技术和技术集成问题的解决。农机工业通过转换经营机制,深化企业改革,实现了从农机生产弱国发展成为世界农机生产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支撑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发展。2008年度全国农机制造企业约8000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22家,农机工业总产值1915亿元,是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103.75亿元)的18.5倍。我国农机对外开放领域也进一步扩大,成功地引进、消化、吸收了国外先进的水稻、玉米、甘蔗等作物生产机械和旱作节水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了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目前,我国农机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表现了出了明显的竞争优势。所谓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武装农业,使传统农业转化为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现代化农业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生物技术的科学化,如不断培育和推广应用各种新的高产优质抗逆品种,利用、普及新的耕作栽培、饲养护育技术;二是劳动手段的机械化,即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械体系,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与劳动力形成配套的关系,从田间作业、运输到精选、烘干、入库、加工等全部过程都实现机械化;三是生产组织的社会化,将农业生产从缺乏分工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区域专业化的商品生产,形成一个产、供、销密切联系高度社会化的经济体系。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所在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又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的核心技术组成,农业机械化始终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农业机械化将始终伴随着农业科技进步而不断创新与发展。同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取决于农业一体化的进展、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手段与载体,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提高粮食单产和改善农作物品质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机械化收获、粮食产后烘干、粮食初加工等都是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化支撑着农业现代化。

2、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目前所处的阶段

一是1949至1980年,创建起步阶段。同志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著名论断。国家支持群众性农具改革运动,在有条件下社队成立了农机站,迅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机管理、科研、教育、制造、流通、鉴定、推广、监理、维修和服务体系。二是1981至1995年,体制转换阶段。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农机站逐步解散,国家对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的直接投入逐渐减少,农民逐步成为投资和经营农业机械的主体。适合农村小规模经营的小型农机具,农用运输车等应运而生。三是1996年至2003年,市场引导阶段。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村劳力呈现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短缺的趋势。小麦跨区机收等农机社会化服务快速发展,高效率的大中型农机具开始恢复性增长。联合收割面异军突起,一度成为农机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四是2001年以来,依法促进阶段。《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公布实施,购机补贴资金政策开始启动,规模逐步年扩大,显著拉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机工业增长。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3、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过程体现了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有别于经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的特点,这就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平衡性。由于我国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的差异,存在着土地相对稀缺与农村劳动力相对过剩,且农村人均投入水平较低、存在着地域间差别等因素决定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在全国不同区域、不同生产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下,将体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区域,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数量较多,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而相对于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慢,农机拥有量少,农业生产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2.1%,而农机动力拥有量占全国农机总动力的50.2%;西部地区耕地占23.7%,农机动力却只有15.3%,相对动力拥有量为2.4:1。农业机械装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部分农业机械老化严重,更新换代乏力;运输机械多,农田作业机械少;动力机械中小型机械多;大中型机械少;农机作业配套机具少,配套比率低;低档次机具多,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型机具少,高性能机具少。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在不同作物、不同生产环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水田机械化水平太低。稻谷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但是由于缺乏适用的水田机械,水稻生产仍主要靠手工作业,严重制约了水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在少数地区处于刚起步阶段,棉花机械收获仍属空白,具有节水、节服、节种等性能的机具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数量不足、水平不高的问题,影响了节本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机械的作用在于农民的购买、使用和取得效益。但是,有许多地区存在农民买不起、用不好的效益的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农机数量和水平的提高。其表现为:一是买不起”。一般农田作业机械,大中型的需要5~10万,小型的需要0.3~1万元,一次性投入大,而目前我国农民收入水平低,支出负担重,资金筹措困难,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力不足,虽然很多地方都出台了购买农机补贴政策,但效果不是非常明显。二是用不好”,农机管理部门经费不足,农机具的引进、试验、推广工作以及农机技术无偿培训工作难以开展,农民素质得不到有效地提高,造成部分农民虽然买得起农机,但也用不好农机。三是效益差”,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比较低,培训机会少,不能科学地使用农机,造成故障多、效率低。同时,农机作业市场尚未完全形成,农机具闲置与非田间作业时间多,经济效益不高,直接影响了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低,整体效益差,农机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乡镇农机管理服务工作下滑,农机维修管理关系不顺,农机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有实力的农机大户少,农机专业服务队、农机协会等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发展刚刚起步,还不够规范。分散在千家万户的农机使用水平低,农机经营总体效益差。大中型机具较少,小型农机具居多,配套率过低,农机作业范围狭窄,致使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农业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生产的转化。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结构性矛盾,农机问题增长较快,但先进技术的应用仍较慢;虽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农机已开始向一些特色产业应用,但应用的步伐仍较慢。农机具科研开发配套系统建设落后,新技术、新机具发展缓慢,满足不了当代农业生产的需要,农机化科研、推广队伍亟待壮大。示范手段落后,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滞后,不能及时掌握有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信息,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4、研究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之间关系的意义和目的

研究意义:在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机械等现代生产要素,减少人力劳动等传统生产要素,根本改变生产方式,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可以进行有规模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最终达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的。研究目的:希望通过对这个课题的研究,能被政府有关部门所采纳,最终通例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后,他们得到了真正的实惠,才能深刻认识到农业机械化的优点,看到了农业机械化广阔前景,才能投入更多资金,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民增收促使农机手开学技术,促进农机化的发展,加快老旧机型换代,与农业增效成正比,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5、发展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首先,农民的生产工具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连续实施,促进了农民购买农机具的积极性,提高了现代农业的装备水平。农业生产耕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机具和新技术和引进推广,实现了农机和农艺的紧密结合。其次,是农民素质提升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机化迫使广大农机使用者必须不断学习使用新知识、新技术,从而带动农村广大农民素质的快速提高。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随着农机化的不断推进,农机新机具和新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减少了农业生产用工,部分农民转移进入二三产业。农民生存质量发生巨大变化。农机化生产少数拥有、资源共享、高效利用”的发展道路,实现了农机资源市场的有效配置。少数农机大户通过市场化、社会化服务,解决了广大无机户”的生产问题,大大推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满足了数万小规模农户农机化生产的需求。广大农民摆脱和摒弃了传统简陋农具和落后耕作方式的束缚,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一批批农民新村、农民公寓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了城镇化发展速度。

6、未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展望与举措

统筹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振兴农业装备制造业。解决农机化需求迫切与现代农业装备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必须振兴农业装备制造业,努力提高两个能力:一是提高我国农机产品满足国内发展需求的能力;二是提高我国农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要充分发挥已建立的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新战略联盟”的作用,建设和完善国家农业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机产品和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创出中国农机知名品牌。着力培育出几个具有国际竞争力和领军能力的大型农机企业集团和与之相适应的一批专、精、特”中小企业。优化农机工业布局,形成几个分布合理、各具特色的农机制造业产业集群新阶段,中国农业装备制造业要立足国内,面向全球,走向世界,由农业机械生产大国向世界农机强国进军。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就是提高三率”,即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实现三个解放”,即: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把农业从传统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把农民从高强度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方式。达到三个促进”,即: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促进生产、生活和生态建设,促进农业、农民和农村面貌变化。

7、结论与建议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范文篇7

1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助推力量

发展农业机械化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是发展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方式。发展农业机械化不仅可以通过提高作物产量、质量等方式直接增效,同时在农业生产中大量应用农业机械可以节省人力、种子、化肥等成本,从而达到增效的目的;二是农业机械化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农业机械,打破了人、畜体力的限制,可以大规模生产,同时也能够避免人为操作的误差,提高作业质量,能够较大程度地满足农艺的要求,因此,农业机械化既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又保证了作业质量,大大的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营造了更和谐的劳动条件;三是农业机械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推动力量。农业机械化解放了更多的劳动力,促使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促进了非农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城镇化发展;四是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农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大批农机新技术被广泛推广应用,如深松整地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都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有着重要作用。深松整地技术达到了对土壤和水分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目的,秸秆还田技术则可以避免秸秆大量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又使秸秆得到了有效利用。

2科学发展农机化的措施

2.1提高认识。建立完善的农机化发展政策扶持体系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农机化的发展,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出台了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机化的有序发展。因此,各级政府应该以此为契机,提高发展农机化的认识,大力完善各项政策法规,为农机化发展做好保障。

2.2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

由于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具备大型先进的农机具和技术,因此,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可以依托自身的优势,联系周围的农户,为其提供农机作业及产后加工服务,这样既可以增加农机合作组织和农机大户的收入,同时也为其他散户提供了农机服务,从而提高整体农业机械化水平。政府部门应该鼓励这些做法,同时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

2.3实行区域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大力推进机械化连片作业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要以规模化生产为基础,在零散种植的条件下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成本较高,也无法发挥出农用机械的最大效率。因此,政府应该通过调控、政策引导等方式,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建立区域性特色产业,鼓励农民统一种植,这样既可以达到规模化生产,增强市场竞争力,也利于农业机械化连片作业,以促进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2.4加大创新推广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针对目前农业生产中不同作物品种、不同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进行研发,努力将农业机械覆盖全品种、全过程,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同时对于相关的关键农艺技术也要配套研发,以达到农机农艺结合发展的目的。另外,要积极吸取国外农业机械化先进经验,采用引进与研发相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我国农业机械的性能及多功能性。

2.5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要加大对农民,尤其是农机手的培训力度,培训内容应该包括农机基本工作原理、农机操作、保养维修及一些农机技术,使他们在正确操作农机的基础上,能够正确使用、保养、简单维修农机,从而保证农机发挥出最大作用。通过培训,也可以向广大农民推广新技术、新机型,因此,培训不仅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农机推广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行之有效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2.6农机与农艺融合发展

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该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进一步推进农业生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完善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提高机械适应性,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的作用;二是根据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重大需求,推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旱作农业、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农业。

3结语

科学发展农业机械化是一项系统又复杂的工程,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里科学发展农业机械化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机相关部门应该以此为契机,围绕农机发展群策群力,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贡献力量。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范文篇8

关键词:农业机械;环保节能;设计

农业机械作为一种设备,在农业机械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农业机械的运作需要消耗能源,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污染,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下,环保节能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好农业机械的环保节能设计。

1农业机械环保节能设计的意义

在经济、环境、能源、人口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环保节能已成为必然,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农业机械设计就是研究农业机械相关的一门学科。就目前来看,农业机械设计偏重功能性,忽略了环保节能方面的设计,从而使得农业机械的环保节能性能比较差,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高消耗、重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农业机械带来的能耗大、污染重的问题,解决农业机械环保节能的问题已迫在眉睫。在农业机械设计中贯彻落实环保节能意识,可以实现机械低耗、零污染,改善社会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

2农业机械环保节能设计的趋势

2.1农业机械的材料选择

在农业机械的环保节能设计中,选择符合环保节能性能要求的材料是实现农业机械节能环保的关键[2]。在传统的农业机械设计中,材料选择上完全没有考虑到环保节能性能,以至于农业机械所使用的材料不符合环保节能需要。材料作为农业机械的构成基础,为了满足环保节能的需要,在农业机械设计时,设计人员就必须立足环保节能的需要,在材料选择上,要选择那些无毒害、可重复利用、对环境影响到的材料作为农业机械的基础,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2.2农业机械的易拆卸设计

农业机械作为一种设备,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农业机械的正常运作。针对农业机械故障问题,就需要检修,但是就目前来看,农业机械的拆卸难度较高,增加了维修难度,增加了生产成本以及组件材料,从而不利于环保节能目标的实现[3]。因此,在农业机械设计中,必须做好农业机械的易拆卸设计,要保证农业机械组件的易拆卸性,从而方便在使用过程中无论出现何种问题,就可以及时、快速地解决,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节省生产成本,实现农业机械节能环保。2.3农业机械燃料的选择农业机械的运作需要一定的燃料来提供动力,就目前来看,农业机械内燃机使用的主要是柴油和汽油。而柴油和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会污染环境,引起温室效应,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农业机械的环保节能设计中,很显然这种燃料不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就必须选择一些清洁、绿色的燃料作为农业机械的燃料,如太阳能、沼气、风能等,从而减少柴油、汽油的消耗,避免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同时也为农作物的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4]。

2.4增加农业机械的可回收性

在环保节能设计要求下,增强农业机械的可回收性意义重大。在农业机械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考虑到农业机械构配件及零件材料的回收可能性,要不断优化设计,提高农业机械的可回收性,从而更好地实现农业机械的节能环保目标[5]。如在农业机械设计中采用标准化的模式,对螺栓、螺母以及孔距采用统一的标准,从而保证这些零部件的正常更换,对那些更换后的零部件可以回收再利用。

3结语

农业机械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有着重大作用,在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在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同时,也给环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负担。现代社会里,环保节能意识的提高使得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农业机械的环保节能设计也越来越重要。农业机械的环保节能设计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农业机械的环保节能设计,可以减少农业机械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好危害,实现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而要实现农业机械的环保节能设计,就应当从农业机械的材料、燃料以及拆卸环节入手,选择环保材料和污染少、清洁的燃料,要保证农业机械的可拆卸性,简化农业机械,从而实现农业机械的环保节能目标。

作者:薛斌单位:邵阳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慧敏,张佳丽.浅谈农业机械的环保节能设计[J].中国农业信息,2013(3):123.

[2]陆庆春,孙远斌.农业机械环保与节能[J].农民致富之友,2013(17):89.

[3]高伟娟.农业机械的设计应遵循节能环保理念[J].吉林农业,2013(12):57.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范文篇9

关键词: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对策

一、加强我国农业基层机械推广的技术体系建设研究

(1)当前农业生产中最核心问题就是加强农业机械推广技术应用,高度重视农业技术系统性建设,在新形势下提高我国农业大国地位,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农业技术进步要不断提高农业发展机械化程度。还要注意我国农业发展机械推广应用,实现农民收入增加保证技术创新推广,提高农业机械化创新水平,对于相关技术性措施要进行系统管理和分析,保证实现对于农业机械各个项目都能够充分发展。(2)在国家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中要提高技术创新工作,在机械区域引进示范和试验中实现各个组织建设,农机化技术推广要从新技术、新机具和新成果展示中实现对于农机窗口引进。培养综合试验基地和农民教育平台,创新农机人才机制管理,配合专业人才管理,推行合理竞争机制,逐步实现对于农业资格考试考核管理,让农民能够持证上岗,完善对于农机管理分配,推行合理高效考核管理,实行合理社会监督管理。建立稳定的高效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对于农业机械化水平建设和管理,保障人才和技术水平,落实好农机推广人员待遇,稳定农机推广发展。

二、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及安全管理对策

(1)切实依靠农机推广站和农机化技术学校提高对于农机新技术使用,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对于新农机推广和独立发展使用,从而更好实现农机生产管理协调进步,加强农业产生政策管理模式。同时还要做好对于农业生产和管理政策改革,在工作中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应用发展,技术是最核心环节,要提高当前农机发展形势,对于安全管理政策制定高效方案和措施,综合性提高机械推广应用的改革发展,实现农机工作进步。(2)加强相关技术培训,保证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工作最关键点,就是要提高农机机械推广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益核心环节,坚持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活动,提高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对于农机知识水平提高。需要不断提高技术工作,根据不同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进行针对性培训管理措施,改变农业机械工作人员知识结构体系,加强现代化市场经济管理水平、知识学习和业务素质水平。(3)健全农业机械安全管理政策制度,针对安全管理各个细节综合分析,实现农机工作高效发展,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建设要界市场发展需要,提高市场、企业和农业之间相互联系,保证农业生产过程安全有效性。这就需要推广安全农业机械管理政策和措施制度,根据我国农业机械安全管理政策制度提高市场顺利发展趋势,遵循市场发展基本规律,保证市场发展核心环节高效。根据农机机械操作过程出现问题进行及时等级划分,制定相关政策条例,解决各种农业机械,加强安全方面管理措施,对于存在安全隐患有效控制控制,保证农业机械生产严格控制,保证生产过程中机械质量性能。(4)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对于农民教育工作,提高部分地区农业机械方面重视,严格规定相关政策法规贯彻执行,根据不同地域环境和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合理法律法规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实行,加强农业机械推广队伍建设,提高我国农业机械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统一完善安全管理,做好相关上下级之间关系,以人民为根本和以人民为主要管理对象,建立综合型农业机械管理制度。实现农业机械安全管理,落实统一化工作职责、统一化管理制度建设和统一化人员管理模式,提高规范性机械管理制度,加大对于农业机械操作过程中人员制度建设,对于相关方面人员工作做好合理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和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技术人员安全意识,加大对于机械安全宣传。

三、加强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及安全管理意义

(1)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管理组织建设工作,对于实现市场组织合理调整和市场经济评为发展都具有很大促进作用,最重要问题就好似能够促进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在实践过程中要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管理改革,对于缺陷问题要技术改进,对于农业机械安全管理提高研究水平。实现对于农机改革措施管理,实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平稳,对于农民相关教育工作要提高农业机械重视,严格将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进行贯彻执行,建立完善管理制度,根据不同年龄地域环境和经济发展,保证符合国际农业经济建设,严格按照制度建设内容实现农业经济高效发展。(2)随着我国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安全管理,需要建立高效社会市场化经济体制,提高对于农业机械安全管理措施,及时解决各种矛盾,在农业机械安全管理方面要采用监督管理手段实现对于技术管理措施提高。提高农业机械技术方面水平建设,安全有效解决农业机械建设事故问题,给群众生命造成威胁问题要及时解决,随着农业经济体制调整和改革,需要不断提高农业机械作业形式发展,不断发展农业机械科技水平。(3)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水平,重视农业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推广。机械设备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环节,需要有效解决农业安全有效管理措施,将农业生产过程机械推广更加具有安全性,保证农业生产高效性。农业是我国国民生产第一生产业,我国经济方面得到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效益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稳定发展,随着经济建设不断深入,需要我国农业机械推广水平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使得农业发展从手工化生产模式转入机械化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加强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建设有非常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业机械推广应用范围需要不断拓宽,根据当前现代化农业机械发展基本现状要不断提高对于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在实践基础上提高对于农业机械化综合型水平提高。从实际角度实现对于农业机械工作水平提高,保证农业相关事业发展和改革,更好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提高农业的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锐,王宇,贾泽露.浅议提高“土地复垦学”教学质量的对策[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06).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一、农业机械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1.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农业能否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机械化程度如何。从农业机械化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过程。首先,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农业机械装备突破了人畜力的限制,机械作业实现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科学农艺要求,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为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商品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工业化过程,而没有机械化也就谈不上工业化。从多数发达国家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内容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形式看,尽管发展模式和途径不同,但农业机械化都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国际上通常把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效益的高低作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因此,无论从长远还是从当前来讲,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步骤。

2.农业机械化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

我国农业正处于战略性调整阶段,与此同时,农机服务的系列化、市场化、特色化、社会化程度也明显提高,机械化作业领域正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畜牧业、水产业,由产中向产前、产后,由种植、中耕、收割向储藏、保鲜、加工,由设施农业向立体农业、观光农业延伸,机械化作业几乎覆盖了农业的一切领域。面向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已成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一是机械的载体属性,保障人力无法完成或者无法规模完成的农艺技术实施成为可能;二是机械作业的规范性、规模性,保障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成为可能;三是机械化的高效性,保障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城镇化成为可能。

3.农业机械化是农村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在于发展,发展的根本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是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

4.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农业机械化在这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后农业劳动力成本增大,使用农业机械进行生产作业就成为经济理性选择和提高收入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农业生产中节本增效技术的应用,依靠人力、畜力劳动是远远达不到的,必须要依靠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实践证明,农业机械作业在粮食生产中,不仅能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增加单位面积产量,而且能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作业质量,增加农产品商品率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快农机化发展的步伐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深入,农业机械化的作业更为凸现。当今,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对农机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完成社会发展赋予农机部门的时代重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如何提高农机具利用率,避免重复购置保证无机户能更好地得到有偿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都是各级政府和我们农机部门认真思考,在实践中探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农业机械化投入格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按照中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当地实际,把农业机械化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等措施,加大政策法规对农机化的支持保护力度。积极协调其他农业投入用于农机化发展,促进多层次、多渠道农机投入格局的形成。同时,依法建立和完善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安全质量、维修质量、农机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试验鉴定、更新报废等农机标准体系,为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2.拓宽服务领域,促进农民增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首先是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以提高农机装备利用率来促进农民增收。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建立以基层农机协会、农机合作社等专业服务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农机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农机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为手段,融示范、推广、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的新型的农机服务机制,使其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前、产中、产后服务。通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提高农机装备利用率,打造农机社会化服务品牌,增加农民收入。其次是发挥农机装备优势,以农机挖掘农业潜力来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发挥农机作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将农村劳力资源优势转变为人力资本优势,让从农业劳动者队伍中催生出来的农机专业户、农机大户在农机社会化服务过程中赚钱致富。让从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的劳动力转移到制造、服务等其他行业,既增加农民收入,又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在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以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各地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关键环节,在稳步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同时,积极拓宽农机化服务领域,有效推动各地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再次是提高农机性能,以挖掘农机自身潜力来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高效农机,加快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进程,推进农机规模化和标准化作业。

3.农机结合农艺,构建和谐农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展广阔空间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范文篇11

关键词:农业机械;发展史;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S23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1033222

农业机械是指在农业生产处理过程中应用的各种机械。农业机械的使用,大大改变了传统小农经济,高效的生产效率使其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在我国未来的农业发展中会越来越重要。根据日益增多的市场需求,我国的农业机械将朝着一个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1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过程

1.1原始时期

原始社会的简易农具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的起源,在《齐民要术》、《耒耜经》等古籍中有所记载。耒耜――一种早期的耕地工具,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5000―前3000)出现。发展到公元前13世纪,拥有了铜犁头为主的牛耕。随着古代农业的发展,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铁、木制农具已经在农业的耕种、收获、生产与加工的各个方面广泛应用。一些原始社会农具的基本原理至今仍在部分农业机械中应用。

1.2建国至今

1.2.1建国1949―1980年,初始发展进程

在中央及地方政府农业机械化的政策与方针引导下,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套比较完整的农业机械保障服务体系,广大农民群众对于应用农用机械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积极投身农业机械的初始建设当中,使得我国的农业机械有了基础性的进步。这其中包括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天津拖拉机制造厂、鞍山红旗拖拉机厂等一批早期的农业机械制造骨干企业。

1.2.21981―1995年,体制转变进程

土地经营权的主体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变成了农民本人。由于国家在农业机械上的扶持力度和优惠慢慢降低,农业机械的发展步入暂时的“窘境”。1983年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农民个体购买、使用农业机械来改变这种情况。此后,农业机械的发展又步入正轨。根据当时农民购买、操作农业机械的能力有限以及农业机械应用小型化的特点,农业机械的生产模式有所侧重,重点生产小型、应用广泛的农业机械,因此这一类农业机械在该进程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1.2.31996―2003年,跟随市场进程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农村出现“进城热”的现象,大量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出现了季节性短缺。为改善此类情况,经过国家农业部等部委的决策,在1996年,开始对小麦进行规模化的跨区域机械收割。市场引导下,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道路形成了。

1.2.42004年以来,法治引导进程

这一进程从2004年颁布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开始,这一里程碑式的进步,在促进和保障农业机械化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一系列的法治保障,根本上促进了农业机械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2我国的农业机械的发展方向

我国迅速发展的农业机械在过去的时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机械化操作的趋势的增强,农业机械的发展方向也会发生改变。结合市场需求,我国的农业机械向着高效智能、节约环保、舒适便捷和个性、专用性方向发展,是必然的选择。

2.1向节能环保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的农业机械采用的是一种高投入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依赖传统的设计方法,以高能源、资源消耗来得到较低的生产效益,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未来的农业机械通过增加环保节能设计,向低能耗、环保型方向发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实现农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2向智能高效发展

农用机械的发展技术将呈现以下特点:马力系统将向无级变速转变,实现更平稳的驾驶;GPS定位技术在农业机械的应用,将使农业实现导航作业、精准定位;“互联网+现代农机”模式,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以信息化技术引导智能化农业机械技术和装备的创新。

2.3向舒适便捷发展

在农用机械的操作中,劳动强度比较大,驾驶员相对比较累。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农民在注重其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逐渐增加了对其舒适度的关注。在这方面,我国已有初步探索。中国一拖的大轮拖在保证作业效率的同时,增加了先进的换挡系统和人性化设计,在2013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上带给参观者舒适的驾驶体验,曾获得“优秀新产品奖”。

2.4向个性、专用性发展

当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农业机械产品,但大都结构相似,功能单一。现在农业机械的“多拉快跑”已不再是农民选择的唯一标准,农业机械的个性、专用性也同样重要。比如蔬菜、禽类等不同农产品的生产运输,山地、高原等不同地理区域的农业作业,所需要的农业机械也不同。未来的农业机械必须综合用户的使用范围、使用习惯及地域等方面进行设计研发。

参考文献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一、进一步增强对发展农业机械化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政府和农机管理部门要从实践"*"的高度,把握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机化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一)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发展现代农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业机械化是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用先进的农机装备武装农业,用先进的农机化技术改造农业,才能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强农业竞争力;才能使广大农民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真正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大力开发和应用配套农机技术及机具,可以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围绕产业特色,发展农机推广项目,可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激发示范、辐射效应,促进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围绕产业区域布局,优化配置农机装备资源,建立区域性的农机服务网络,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

(三)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有力举措。发展农业机械化能大大解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劳动力转移,继而推进城镇化进程。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统揽农机化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农业四大区域特色产业带和十大主导产业基地为依托,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经济作物、林牧渔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等机械化的全面发展。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率先在全省、全国实现农业机械化。

到*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07.7万千瓦,乡村第一产业劳均动力达到2.5千瓦,农业机械原值达到13.99亿元,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达到15.37亿元。全市果蔬、林特、畜牧、水产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水稻作物的耕、播、收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95%、50%、85%。农业生产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

到2010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38.8万千瓦,乡村第一产业劳均动力达到3.5千瓦,农机原值达到17.48亿元,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达到19.21亿元。全市农业生产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具有*特色的农产品主要生产环节、主要农产品加工基本实现机械化。基本满足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多样性需求。

三、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

在装备结构上,要着力调整提高大中型机械与小型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种植业机械与农村其他各业生产所需机械化的比例和水平,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到2010年,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农业机械装备新框架。

在发展布局上,要突出行业特色,打破区域界限,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创汇农业机械化。要在提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层次的基础上,主攻果蔬、园林作物生产,水产、畜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实施"科技兴机"工程,重点抓好农机化示范工程。

(一)果蔬生产机械化工程。加大对温室、钢棚、果蔬耕整机、果蔬喷灌机、榨菜直播机、水果分选机等农机具的研制推广应用力度,全面提高果蔬播种、植保、收获、贮藏等环节机械化水平。

(二)园林特产机械化工程。要大力鼓励节水灌溉、高压植保等成套设施和除草、修剪、采摘等园林特产机械的引进、试验和示范,实现我市园林特产机械化的新突破。

(三)浅海滩涂机械化工程。以翻耕、挖塘、清淤、增氧、投饵机械化为基础,研制开发紫菜、贝类等水产采收机械,促进高密度网箱养渔等淡水养殖和浅海滩涂养殖业的发展。

(四)畜禽生产机械化工程。以牧草收获、粉碎、青贮和饲料加工、拌和为突破口,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畜禽养殖的设施化和工厂化,加快畜禽粪便及废弃物加工和综合利用的机械化发展。

(五)农产品加工机械化工程。重点发展果蔬、畜禽和水产等农产品保鲜、干燥、储运、精(深)加工等产后处理机械化关键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六)生态环保机械化工程。按照"绿色、安全、无公害"的环保要求,大力发展河道清淤(清草)机(船)、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高性能植保机械、新型节水灌溉等机具和设备;抓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适用技术的推广。

(七)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工程。要重点攻克水稻生产中的"机械栽种"难题,稳步发展"机械烘干"技术;引进优质的半喂合收割机,解决谷物破碎率高、含杂率高、割茬高的问题,着力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

(八)农用航空工程。要积极稳妥地发展我市农用航空,适时启动农用航空停机点(站)建设,力争到2010年发展农用飞机1-2架,提高我市农业现代化水平。

四、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推动农机服务产业化

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推动农机服务产业化。

进一步明确县(市)、区农机推广服务机构的依照公务员的事业性质和乡(镇)农机推广服务机构的事业性质,稳定和增加公益性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经费投入,稳定和保护乡镇农机推广服务机构资产。加强县(市)、区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建设,力争用3-5年的时间建成20个维修质量、服务及管理水平较高的高性能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积极尝试建立区域性推广服务组织,以适应农机管理工作特殊性和农业区域布局不同的需要。大力扶持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的农机服务中介组织,促进农机股份制公司、农机合作社、农机专业户的发展,着力培育农机作业、销售、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等服务市场。规范中介服务组织行为,明确权利和义务,形成与农机户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努力提高农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发展农机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搞好信息服务,维护成员利益。

不断创新农机服务模式。立足大农业,形成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一条龙"服务。要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整合农机资源,组合农机作业项目,上联农业龙头企业,下联产业园区、特色基地和农户。要加强示范服务网络建设,以农机大户、养殖大户、种植大户为重点扶持对象,逐步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优化农机资源,盘活农机存量,通过组建农机调剂中心,组织农机跨区域调剂,充分发挥农机的使用效益。

努力加快农机工业企业发展步伐。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扶持农业机械工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市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机重点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支持新机具的展销、推广与应用。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发展农业机械制造业,参与市农业科技行动项目的实施。农机工业企业要紧紧抓住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加大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广泛寻求国际合作,积极利用外资,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不断壮大自身实力。

五、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管理水平

要立足"大农机",大力实施"质量安全工程",创新管理手段,强化组织保障,努力促进农机管理的法治化、科学化和高效化。

加强农机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提高法制化管理水平。要切实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制订出台*市农机配套法规,加强执法监督,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标志,加强装备建设,不断提高农机行政执法水平。各级农机部门要对县(市)、区道以下道路的农业机械运营实施全面监督管理,大力开展以安全生产为重点的农机专项治理活动,确保农机安全生产。积极开展创建"农机安全村"活动,各县(市)、区要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普及"农机安全村"。开展农机质量认证工作,严格农机产品生产和推广许可证制度。加强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和农机生产、销售、维修市场的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和坑农害农现象,保护农机经营、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建立农机质量体系,推动农机标准化作业。农机标准化是现阶段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基础工作,各级政府和农机部门要予以高度重视。要抓紧制订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加强对农机作业程序、作业质量的指导和检查监督,努力提高农机作业质量,从根本上维护农民的利益。着手制订播种、耕作、贮藏、加工等各个生产环节的农机作业标准和质量标准。加强农机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要按照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强涉及农产品安全的农机质检中心建设,加大仪器设备投入,不断提高农机检测水平。

实施科教兴机战略,努力提高人员素质。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机队伍,通过专业培训、定向培训、职业教育等多种途径,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善管理的农机干部队伍,专业精、业务强的技术骨干队伍,有技能、懂经营的农机操作手队伍。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精选5篇)

    - 阅0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篇1云,悠悠地浮在湛蓝的天空上,洁白洁白的。有的像深邃的峡谷,有的像白色的雪莲……散布在天空中,显得非常柔媚。看!这些多姿的云彩,被鲜红的阳光照得一片红润.....

    现代科技的进展范例(12篇)

    - 阅0

    现代科技的进展范文篇1论文摘要:食品科学创新理论及研究开发的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理论及创新思维方法相吻合。科技革命可以看作食品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动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在实.....

    温室气体形成的原因范例(12篇)

    - 阅0

    温室气体形成的原因范文篇1关键词:地下室墙体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前言地下室混凝土墙体裂缝,将产生外墙渗漏水,严重影响建筑使用功.....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