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籍的方法和技巧范例(3篇)

来源:整理

阅读书籍的方法和技巧范文篇1

关键词:阅读领域;拓展;小学生;语文素养

我国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在于阅读,要培养学生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丰富的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通过拓展阅读领域,引导小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激发阅读兴趣,通过适度、适量的阅读,逐步提升自我语文素养。

1阅读领域的界定与选择

首先,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向小学生们推荐课外书籍,只有内容有趣的课外书籍,才最能被小学生领会,只有能充分满足孩子活泼天性的读物,才能引起学生们最大的阅读兴趣;课外读物只有内容健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心。通常,童话、寓言故事是低年级小学生阅读的首选;科普、军事图书很容易引起男同学的兴趣;情节活泼生动的故事书则让女同学着迷。教师可根据学生们不同阅读需求,加以推荐。

教师还应结合课堂教学来向学生们推荐课外书籍。课外辅导书籍的内容、形式应尽可能多与课本教学有关。或是对课本内容的补充性拓展,或是与课文表达形式类似的迁移性拓展,或是有比较鉴别意义的比较性拓展,使学生通过课文读物的阅读更加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实现对学习内容的类化、迁移,有此及彼的组合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还需要注意量与质的关系,不能违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任意扩展,既要重视一定数量的控制也要注重一定的质量,从小学阅读能力及兴趣实际出发,选择与课文难易度相当或低于教材的内容,让学生基本能读懂[2]。

2教师的“引领”与“激发”

2.1加强阅读的计划性指引

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存在盲目阅读的状况,其阅读目的不明确,或是一种消遣性、趣味性、积累性、鉴赏性的阅读,对阅读内容缺乏计划性,有着较大的随意性。因此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状况及时间、爱好等制定阅读计划,并加强对学生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价,教导学生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逐渐形成自觉、自主的阅读习惯。

2.2激发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首先,应在校园内营造读书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氛围会对学生产生不自觉的影响,有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在校园内部的每一个角落应该营造读书的氛围,如教学楼走廊、墙壁张贴“名人名言”“成语故事”“科学家的故事”[3],办“读书角”等。使校园内部充满浓厚的书香氛围。

其次,家庭内部也应配合学校积极促进学生热爱读书。有的家长认为课外阅读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有的认为应该放任自流,甚至有的留守儿童根本没人管教,这些都是家庭教育的误区所在。家长应该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作用,把握好度,为学生制定恰当的阅读计划,指导其保持恰当的阅读时间,设法激发和保护学生的读书爱好,通过带头读书,为孩子做好表率,引领孩子积极开展课外阅读。

2.3教授学生阅读技巧

2.3.1阅读方式的选择。对于不同体裁的课外书籍,教师需要引导小学生们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来阅读。比如:唐诗宋词、名人名言需要朗诵出声,小说名著则要细细阅读和体会其中的思想和精髓,散文需要体会审美意境,议论文则要到论据对论点的论证。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和不同体裁的课外读物,教师要明确不同的阅读要求。比如对低年级小学生,教师可让其泛读,对中年级、高年级小学生,教师可指导其精读。

2.3.2做读书笔记。教师可以采用指导小学生写读书笔记的方式,来拓展孩子的词汇量,增加阅读的收获和感悟。首先,可以采用摘录的方法。课外书籍中生动传神的语言,励志优美的词句、段落都可以摘抄。其次,可以采用罗列提纲法。小学生们可以编写内容的梗概和提纲,更能记住主要内容。再次,可以采用句子仿写法。学生对优美句子,段落进行仿写的同时,也激活了孩子的思维,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读书心得法。当小学生在阅读了课外书籍之后,及时写出自己对内容的感悟体会和收获,这既能锻炼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丰富了他们的思想境界。

3结语

拓展阅读领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需要教师进行科学、合理引导,还要对相关的阅读技巧等进行指导,同时也需要家长配合学校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共同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赵敏敏.让课外阅读成为孩子们的营养餐[J].科教导刊,2012(2)

阅读书籍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1.激发并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兴趣是让学生乐于去阅读的第一步。同时,还要重视兴趣的保持,让学生将这种兴趣保持下去,让阅读形成一种常态化。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不仅需要在阅读材料的内容和种类上花功夫,还要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常见的课前三分钟演讲、课堂中创设情景对白等。同时,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开放性的课后作业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在进行了“广播”的学习后,教师可让学生通过网络或其他媒介去了解广播的起源、发展和应用.然后形成一定的报告手册。此外.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组织一定的英语阅读比赛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赛的范围不一定设定于整个学校,在班级中以小组的形式也可以进行.教师只需要为学生准备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即可。

2.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

教师应尽量将阅读练习设计得适合学生的能力范围,所选材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难度与课文相当,内容尽可能与课文相联系,生词率控制在2%~3%。难易适当,使学生读得轻松愉快,在快乐中获得知识,也增强了他们搞好阅读的信心。同时,因五年制师范生还不完全具备对英语课外书籍的选择能力,因此,教师一方面要为学生寻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同时要帮助学生选择并利用好这些课外书籍。在英语课堂阅读书籍推荐过程中,教师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学生得到书籍后的阅读指导;其次是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一定的知识.形成一定的自我理解;最后要发挥好合作的作用,在班级中,可以通过交换阅读的方式来整合彼此的书籍,让最少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教师在选择读物时尽量选一些内容健康、思想性强的文章,使学生在发展阅读能力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同时所选读物内容广泛、新颖,体裁和题材多种多样,语言质朴生动,引人入胜,寓学习于消遣之中,学生读起来爱不释手,自然增强了阅读兴趣。

3.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注重自我评价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只进行快速阅读训练是不够的。除快速阅读外,还应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目的在于增加阅读量。课上课下的阅读应构成统一整体,而非各自独立。课下阅读应为课堂服务,为课堂知识再现提供模拟场景,同时又丰富课堂内容。课外阅读更多时间是在课外进行,学生需要在一定的课外阅读阶段对自己的阅读进行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自我评价的意义,评价不仅能找到自己的优点,更能让自己找到不足,从而查缺补漏;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掌握自我评价的内容。自我评价主要是在阅读习惯上进行,阅读习惯则主要表现在对阅读时间的安排上,看能否按自我计划完成阅读时间;二是要在效度上进行检查,当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学生可以通过自我检测来评价自己。学生也可以通过小作文的形式来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利用同伴来进行互评,最后需要将评价结果报告给教师,请教师作出指导。

4.扩充背景知识,增强阅读的敏锐性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密切联系。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即使能认识每一个单词,也不一定能正确理解文章的含义。同时,由于语言和文化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变化.而我们教科书上的材料显得相对老化。因此,教师除了对教材中出现的有关社会文化背景的知识进行详细介绍外,还要经常补充介绍一些英语国家的当代社会背景知识及科学技术发展情况。平时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英语报刊,甚至一些介绍现代科技发展的中文报刊,鼓励学生广泛接触有关英语国家的人文、地理、历史、传记等方面的书籍。只有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才能使他们紧紧跟上语言的发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提高快速阅读的技巧与方法

阅读书籍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关键词:训练;阅读;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061-01

提高语文教学的高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校认真落实市教委关于实施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的意见,积级组织语文教师学习文件精神,以“倡简、务本、求实、有度”为教改重点,以“教学有价值、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率、教学有魅力”,为高效教学的四条标准,努力寻找提高语文高效教学的新途径。

一、抓扎实训练,落实语文教学高效性

1、识字教学。增强对汉字规律的科学认识,引导学生按规律有序归纳所学生字。让学生给字找朋友,开展游戏识字,如汉字开花、汉字加减法、猜字谜、组织百字竞赛等。识用结合,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体会汉字在语言表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导学生在交流、评述、欣赏中受到美的熏陶。

2、阅读教学。教师可以课文的情感为主线,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方式的进入文本、思考、想象、接受文章的情感熏陶,同时完成对词句的感悟和阅读方法的学习。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从阅读中寻找乐趣,享受学有所获的快乐。

3、口语交际。教师可在课堂上创设模拟的生活情境,根据不同情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游戏,提供不同的口语交际机会,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学会规范说话、礼貌用语、耐心倾听,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4、习作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以事情发展的线索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在取材时联系生活世界,捕捉生活中的热点和亮点,激活想象世界,唤起流淌心底的情感,坚持求真、求诚、循序渐进的原则,运用生动的文字表述情感,力求准确、具体、生动、形象。

二、抓文本阅读,落实语文教学高效性

1、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通过朗读读通课文,理解生字词;运用略读,分析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品质;通过默读、跳读,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揣摩特定环境中所表现的人物的精神风貌;通过精读、批读,分析人物间的关系,确定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了解主题思想及作者的写作技巧。

2、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以朗读、默读组合来扫除语言障碍,理清事情发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及结果;通过精读、跳读分析典型事件或典型场面;通过朗读、批读体会人物在事件中的心理活动,进而概括中心思想,弄清作者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技巧。

3、写景为主的记叙文:通过朗读,读准读通课文,积累好词佳句,体味文章间的自然联系;通过跳读理清写景顺序、过渡方式及详略情况;精读重点段,体味段式特点,反复体会;运用朗读、批读参悟写景目的,学习写景技巧。

4、应用文:通过默读、画读理解掌握各种应用文的常用格式;通过跳读、批读体味应用文准确、简明、得体的语言特点,

5、说明文:运用朗读读通课文,了解概要内容;通过默读以理清说明顺序;通过画读、批读掌握说明方法;最后运用精读抓住被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6、诗歌:从朗读入手,体会诗人在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精读理解体会作品的形象,把握意境;反复朗读,品味艺术构思,理解其诗情画意。在“读”的训练中,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抓课外阅读,落实语文教学高效性

课内外结合,激发阅读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将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了解的知识、掌握的技能运用于学习和探究之中;在课外结合课文进行拓展阅读以激发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掌握课外阅读方法,让学生读得轻松,富有实效。“授之以鱼弗若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学习方法,培养阅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展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促课外阅读持续进行。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