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市场前景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绿色金融市场前景范文篇1

“有观点说‘2016年是绿色金融的元年’,我很认同这个看法,这个观点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全球。”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绿金委主任马骏在2016年12月接受人民银行下属《金融时报》采访时称,“几乎每个星期都可以看到各种绿色金融产品发行和创新的新闻。”

但马骏也坦言,目前全球绿色金融的规模仍远远不能满足绿色投资的巨大需求,同时面临多方面挑战。

2017年1月12日,中航资本(600705.SH)公布的2016年未经审计财务报表显示,其控股子公司中航信托在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2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8.82%,实现净利润13.02亿元,比上年增长21%。

比高增长的业绩更令业内印象深刻的是,在信托业整体增长放缓、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航信托仍然把绿水青山放在了比金山银山更重要的位置上。

据中航信托有关负责人对《证券市场周刊》记者介绍,在公司创建的“绿色信托”体系当中,信托公司除了要为诸如新能源、环保、节能等绿色产业服务以外,还需要建立一个绿色的激励体系,用以引导社会资金多投资绿色的行业。实现这层目标的突破口在于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将绿色产业的外部性内部化,并且要求企业对环保信息充分披露。如果再深化“绿色”概念,在宏观意义上是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落实到信托公司身上,不仅是针对逐项具体交易,还要求公司的商业模式、经营理念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为完善中国金融生态出一份力。

目前,中航信托与绿色产业的企业、基金、第三方科研机构合作,投资实体项目,在保证项目经济上可行的基础上,尝试用碳减排等量化指标综合衡量项目的社会效益。此外,中航信托尝试建立以信息共享为基础的资产管理生态,使通过或有业务渠道获取的客户信任中航信托,依赖中航信托,成为中航信托的长期合作伙伴。在公司治理上,中航信托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企业文化,倡导环保的办公和生活方式,并且在环保、慈善、健康、教育等多个维度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2016年10月,中航信托股东大会会议决议,以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转增注册资本,从16.86亿元增资至40.22亿元。“有了股东的倾力支持,中航信托不仅愿意为绿色信托的战略继续探索新路,更希望在日后它能成为信托业、金融界、乃至全社会共享的一条‘平凡之路’。”中航信托有关负责人称。

宏观指引

根据中央的精神,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中国“绿色化”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据此,政策制定部门正在通过创新性金融制度安排,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同时有效抑制污染性投资。具体到金融市场,各个机构也要利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为绿色发展服务。在中国的倡导下,绿色金融也首次写入了G20峰会议程。

所谓“引导和激励”在初期是正面鼓励为主,包括税收、审批、产品创新等等方面。但从长期看,没有哪项政策是能只靠给糖果就落实的。

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16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称,如果金融活动过多地支持了二氧化碳排放、化石能源的使用及一些污染物排放,尽管短期来讲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是从中期来看,不仅对整体经济不利,甚至也会给金融机构本身带来更多的风险。

周小川进一步解释指出,这些风险当前有可能被社会、被金融界所低估,应该给他们一个正常的估值,同时要有前瞻性的估值,使金融机构真正能够重视这件事。

按照周小川于2016年4月16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对美国金融界所传达的信息,在未来5年中,中国绿色投资年需求会达到6000亿美元左右。另外,据马骏估算,未来政府只能提供约15%的绿色投资资金,其余85%需要通过社会资本来筹集。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21家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项目贷款余额约为5.8万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据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中国绿金委委员王遥透露,中国境内绿色债券在2016年发行超过2000亿元。此外,多家国有大行已经在集团内部全面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规划,大型券商、保险、基金和非金融公司也在积极谋划绿色金融发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据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6年中国信托业年会上透露,截至2016年11月末,信托业全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余额已达18.91万亿元,直接为超过43万名自然人投资者、近7万家机构投资者提供了信托服务,本年累计支付信托受益人收益6668.88亿元。除了管理资产、受众范围和收益规模与日俱增,信托横跨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打通资产管理和实体融资需求,成为了中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在金融混业格局中理应占得先机。

在其他金融机构真刀真枪地发力绿色金融之际,信托公司发展绿色信托已经容不得迟疑。

绿色信托的群不仅是支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如果从信托业内部来看,这也代表着信托公司的商业模式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2012年底,中航信托提出转型改革动议。当时,银信、政信、房地产信托这三大产品发展得如火如荼,行业周期顶部在很多人看来还是“远虑”。中航信托聘请的专家顾问――中国人民大学信托和基金研究所所长周小明博士在行业会议上提出转型改革的预测时,业内对此也将信将疑。

然而,在2016年优质资产缺乏的问题变得显著,“资产荒”这种情绪化的说法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就变得深入人心。目前,这种紧张情绪引起的非理性加杠杆投资行为正在得到纠正,供给侧改革也将金融业带到了寻找新增长点的路口。由此看来,企业在面对大概率要出现的长期变化时,即使牺牲一点短期利益,早做充分的准备是值得的。

中国的资产回报率长期下行,绿色信托项目的经济得失或许也需要放在较长的期限来看。在保持公司管理资产规模稳定的同时,如何向客户传递绿色理念和投资趋势,也将是信托公司未来发展绿色信托需要继续深入探讨的一个课题。

互联网模式在“颠覆式”地改造着各行各业,金融业已经感受到了危机,银行、证券、基金、保险无不在借助互联网发展业务,尤其是销售与投资。信托公司的投行与资管业务与生俱来的私募性质使其很难借助互联网工具大规模扩张销售和投资,但这不代表互联网思维不值得借鉴。

为了改变传统信托公司单一项目驱动的业务模式,中航信托建立了资源共享与信息共享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公司尝试与优质交易对手以战略合作的模式构建资源共享网络,借助战略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方法创新、工具创新等多元路径,突破传统的信托公司路径依赖,为资管与融资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需求解决方案,实现公司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探索之路,与伙伴同行

目前中航信托开展绿色信托主要模式有三个:一是信托公司通过市场化手段,支持企业客户实施节能减排、低碳转型,帮助尽可能多的企业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信托公司在其中开辟新的业务领域、实现新的业务增长,从而获得更多的商机和效益,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在信托公司和交易对手互动的过程中,通过市场化方式履行信托社会责任,体现出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尚福林看来,要真正发挥“实业投行”资源禀赋优势,信托公司需要主动创新适应市场需求的业务和产品,有效搭建起资金市场和实业市场的桥梁,支持战略新兴行业。

在近几年的实践探索中,中航信托已经把服务节能减排、遵循环保原则作为塑造差异化优势、挖掘新商机的工具,持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化地发展绿色信托。

为了有效防范环境与社会风险,中航信托利用信托工具筛选优质项目,提高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能力,减轻或缓释项目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完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和业务流程。

截至2016年末,中航信托管理资产规模4747亿元,大型交易对手有几百家。中航信托希望联合业务上下游资源,尤其是有影响力的大型交易对手,共建“绿色信托生态圈”,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发展绿色经济。

中航信托自2014年起与美国华平投资集团开展了良好的业务合作,为清洁能源领域的优质项目提供投融资综合金融服务。2016年5月,中航信托与中信产业基金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中信产业基金在节能环保产业投资领域有强大的实力。

近两年以来,中航信托与国际一流的新能源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并积极参与中美建筑节能基金项目,未来将在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煤改电、煤层气、建筑节能等绿色产业发展链条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7年1月10日,中航信托与中节能资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发起成立中节能华禹(镇江)绿色产业并购投资基金,协同推进在节能环保领域的成果D化和产业整合,共同推动依托于产业链的金融合作,打造央企级的集产业并购、重组、股权投资、供应链金融、设备租赁等功能于一体的节能环保产业资本运作联盟,推动我国节能环保产业集群的发展。

绝大部分绿色项目投资回收期较长,负债成本和资产的收益水平也难以在短期匹配,但中长期贷款和股权投资则可以匹配较长的项目期限。“信托公司与相关交易对手的合作是顺势而为。”中航信托有关负责人称。

可持续发展不仅于在公司和行业的商业模式,还在于金融生态的完善。现代金融体系趋于复杂,厘清市场责任、强化市场纪律应当是实现信托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016年11月16日,中国信托登记公司成立,成为中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里程碑。中航信托出资入股1亿元,成为并列第二大股东,也是控股股东中央结算公司以外的最大股东之一。

“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的正式揭牌,将推动统一有效的信托市场逐步形成,市场纪律和约束将进一步强化。”尚福林说,“加上之前已经成立的履行行业自律职能的中国信托业协会,在信托公司自身不断加强风控能力的同时,支持信托业发展的“一体三翼”架构全面建成,形成了监管部门为监管主体,行业自律、市场约束、安全保障为补充的多层次、多维度的信托业风险防控体系,支持信托业转型发展。”

以绿色交易推动商业文明

绿色信托不只是公司战略计划书当中的激扬文字,中航信托一直在通过一笔笔实实在在的交易,将“绿色”融入商业文明。截至2016年末,中航信托管理的信托资产投向绿色产业的资产规模达到92.02亿元。

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舒国增在北京宣布,为携手推进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可持续城镇化,中美双方企业将共同投资设立中美建筑节能与绿色发展基金,投资中国的建筑节能项目。该基金汇聚中美两国知名金融机构、工业企业和房地产公司。中航信托成为此次官方基金参与企业名单中的唯一一家信托公司。

2016年6月16日,该基金首批项目签约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期签约的内容包括镇江市绿色发展产业基金及两个具体项目、张家口市绿色发展产业基金及其在建筑节能和发展领域的合作意向,基金首期规模200亿元。中航信托作为基金的核心团队、筹备成员之一,全程参与基金筹备、项目筛选、资金筹集等工作。

在汽车工业与新能源行业的相互依托变革之际,中航信托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根据国家政策推进方向,中航信托在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与专注于锂离子蓄电池的技术的行业龙头企业天津力神共同探讨合作模式,以社会资本协助推动此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节能环保领域,中航信托积极参与。为改善能源结构、降低空气污染尽责尽力,力求做到与环境的协调、友好型发展,中航信托与北京蓝景圣诺尔公司共同投入约2.7亿元,用于京津冀地区煤改电项目、燃煤锅炉改造、地区供暖项目。随着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国家环境治理进程提速,蓝景圣诺尔更是将节能减排业务上升到多维度、多系列的提供节能减排供暖综合解决方案的高度,从“节能产品”到“节能解决方案”的层面,实现产业升级蜕变。2017年中航信托将与蓝景公司继续在生物质锅炉、煤层锅炉等方面展开合作。

发展绿色信托还需要合作机制创新。2015年10月20日,中航信托与协合新能源集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在以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投资管理、资源开发、项目运营和维护、项目资产证券化等方面进行全产业链的合作。双方基于对全球新能源领域发展前景的共识,以及对各自优势和资源整合的构想,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多方位、多渠道的项目开发和管理力争共赢。中航信托发挥在资本市场的优势,结合协合新能源在新能源领域资源获取开发和建设管理的能力,形成专业的新能源产业投资管理平台,致力于在产融结合的基础上,将绿色能源引入千家万户,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经过持续探索实践,目前中航信托绿色信托业务实现了覆盖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三大领域。项目涉及提高能效、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碳减排、污水处理、水泥节能减排、合同能源管理、光伏发电等众多项目类型,大力支持绿色产业、绿色经济的发展。

在业务审批流程中,中航信托设置了“绿色通道”。在不违背公司治理和法律法规,符合风控要求下,公司对绿色项目加快流程进度,让绿色项目尽快获得资金支持。

这些项目经验表明,即使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风险控制上同时保持“不妥协、不将就”的态度,中航信托在绿色信托方面的探索依然是可行的。对于公司而言,其意义不仅在于实现了短期的业务目标,更在于坚定了公司执行绿色信托长期战略的信心。

绿色承诺

在中航信托看来,绿色信托的内涵不仅仅停留在支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加强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的信托项目层面,提升自身环境和社会表现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进而塑造绿色信托企业文化。

中航信托在尝试构建以碳减排量为指标的业务评价体系,并把绿色理念贯彻到企业文化和员工教育当中。员工践行绿色理念,倡导绿色办公、绿色生活,自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为此,中航信托专门出台了节能环保的相关管理办法,制定了环境管理的相关制度,从无纸化办公、节约水电、办公环境治理等小事做起,推行“低碳办公”,并倡导员工使用低碳信用卡,购买碳减排指标,植树造林,抵消自身碳足迹。此外,公司也鼓励员工购买新能源汽车。

精准扶贫是中航信托履行社会责任、践行绿色承诺的重要支点。在定点帮扶永新县曲白乡浆坑村的过程中,中航信托根据当地实际,确定了实施“党建+贫困户+产业基地”的头瞿J剑投入资金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将贫困户纳入其中,大力发展黄桃产业,并结合公司业务资源,探索建立稳定的农产品生产销售渠道。扶贫工作中,中航信托与当地政府加强信息沟通共享,强化企地战略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信托业与慈善事业有着天然相亲的基因与图谱,信托制度的独特优势和专业的资产管理能力能很好地与慈善事业互补,拓宽慈善渠道、汇聚慈善资源、提高慈善效益。2016年9月1日是中国《慈善法》正式实施之日。经报监管部门备案同意,中航信托当天在北京成立了“爱飞客公益慈善集合信托计划”。该计划是中航信托首单真正意义上的慈善信托,也是国内首单以航空领域为背景的慈善信托。

该慈善信托设计为开放式,根据各个不同的慈善项目以及信托合同的约定,持续认购加入,最低认购资金起点为1元。广东省爱飞客公益基金会成为慈善信托计划的合作公益机构,北京六明律师事务所作为信托监察人,南昌市民政局作为该信托计划的行政管理机构。作为慈善信托,该信托计划的受托人、监察人、托管人均不收取任何报酬或费用,信托收益全部归于受益人,受益人为该信托项下公益项目的受助者。

该信托计划通过整合爱飞客公益资源,致力于航空科普、航空教学培训、支持教育、精准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领域,并以此吸引和带动更多社会各界加入公益慈善事业。这是公益机构同金融机构联合开展公益慈善项目的一小步,更由此看到了社会合力的强大。

据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慈善和社会捐助处处长王萍透露,2017年,民政部还将与银监会联合出台慈善信托的管理办法,鼓励更多的慈善资源进入慈善信托领域,充分发挥慈善信托独立性、灵活性、规范性、高效性的优点,推动对慈善信托,尤其是扶贫济困领域的慈善信托的税收优惠等支持。

“信托公司要扩大公益(慈善)信托规模,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尚福林称。

信托公司一直都处于中国金融创新的前沿,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市场化运作模式是信托业的发展动力和优势。尚福林亦表示,信托公司未来还需要提升专业的资产管理能力,构建比较优势,致力于提供门类齐全、功能齐备的信托产品和信托服务,在优势领域巩固领先地位,在特色领域形成竞争优势。

绿色金融市场前景范文篇2

国际经验表明,金融机构应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在我国,虽然一些银行早在2005年就已谋求与国际金融公司合作,开始触及低碳金融市场,但直至目前,国内低碳金融的发展仍然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在此背景下,为支持低碳金融的发展,银监会曾先后出台了《节能减排授信工作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的行为。同时,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更在公开场合表示,银行业应在低碳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积极发挥作用。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型过程中,银行业必须扮演好两个角色:一要成为低碳理念推广的“践行者”。要求银行业探索建立节能环保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即经营策略、管理机制和激励考核体系,从业务流程与规则上把好项目人口关和惩罚关。二要成为低碳金融服务的“创新者”。要求我国银行业进一步加强对国际碳金融发展的跟踪研究,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绿色信贷”及其它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产品定价能力,争取在全球碳金融体系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那么,面对滚滚而来的低碳经济浪潮,银行业具体可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呢?本文将从开展绿色信贷、参与碳金融交易以及加强银行业自身的低碳运营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开展绿色信贷,支持低碳项目

发展低碳经济,首先离不开低碳相关产业、行业的发展。与传统产行业相比,这些新兴产行业的发展需要投入巨额资金,急需得到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的支持。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产、行业具有较为可观的发展前景,这就为银行业通过绿色信贷、支持低碳项目提供了利益保障。

近年来,国际主流银行不断加大对低碳消耗项目的贷款。如2007年3月,美国银行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发起了一个10年期、总金额为200亿美元的环境可持续性贷款行动,支持环境友好型项目和低碳技术开发。2007年5月,花旗银行宣布在未来十年将加大对清洁能源项目和开发替代能源项目的贷款或投资。总的来说,全球主流银行重点关注三个领域的投资机会:首先是能源效率管理领域,如高效建筑、建筑材料、能源储存与转化、低耗能设施等;其次是可再生能源领域,如生物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海洋能、燃料电池能等;再次是水资源及废弃物管理领域,如水净化、海水淡化、回收循环再生废物发电等。

与此同时,国内一些银行也开始了自己的低碳信贷之路。包括北京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银行。已经着手研究并推出针对节能行业的贷款产品。仅浦发银行一家,近三年来共提供1000多亿的授信支持低碳融资,包括多个电厂脱硫、垃圾发电、风电项目。另据兴业银行2009年年报显示,2009年,该行新发放节能减排贷款137笔,金额达132.79亿元。而北京银行也于2009年参与了河北的一个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

在增加对低碳项目融资力度的同时,国内银行业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着力收缩对“高污染、高耗能”项目的贷款额度。2009年的银行贷款数据显示,全年对火电项目的贷款总额为2696.75亿元,比2008年减少了1884.2亿元,当年还退出对“两高”项目的贷款客户共计2348个,比2008年的1525个增加了823个;同时,当年对节能减排项目的贷款额度达8560.46亿元,节能减排项目贷款额占当年贷款总额的8.93%。

由于绿色信贷在世界各国都属于相对的新生事物,所以对于我国对金融业来说,开发针对低碳项目的信贷服务产品是一次难得的与国际接轨的创新机遇。同时,绿色信贷从技术操作层面来看,与一般的贷款差别并不大,不是一个新产生的品种,推广起来没有特别的难度。而且,绿色信贷相关项目往往可以获得政府或其他环保组织、基金等的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这就进一步增强了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的兴趣。

开展绿色信贷,赤道原则是不得不提及到的一个内容。2002年10月,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和荷兰银行,在伦敦召开的国际知名商业银行会议上提出的一项企业贷款准则。这项准则要求金融机构在向一个项目投资时,要对该项目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并且利用金融杠杆促进该项目在环境保护以及周围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是为“赤道原则”。目前,赤道原则已经成为国际项目融资的一个新标准,包括花旗、渣打、汇丰在内的40余家大型跨国银行已明确实行赤道原则,在贷款和项目资助中强调企业的环境和社会责任。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赤道原则》的学习、研究、借鉴、运用与探索,采取主动姿态,积极支持低碳产业信贷与低碳企业信贷。

但必须指出的是,尽管不少商业银行都各自制定了关予支持低碳项目融资、抑制高碳项目融资的制度和亦法,以此作为发放贷款的标准之一,但在全国层面,尚未形成统一、成文的贷款标准。同时,由于节能项目存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风险,也不会不可避免第存在少数项目很难通过银行项目风险评审程序的现象。而且,对银行来说,控制贷款风险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一些技术比较新、尚未得到商业化普及的低碳项目来说,更多的融资支持还需要依赖于其他渠道。

创新金融思维,积极参加碳金融交易

事实上,银行业通过提供绿色信贷来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本质上还没有走出传统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范畴。而通过创新思维、开发新的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积极参与到全球碳金融交易体系中,则可以将银行业发展带到另个全新的层面。

所谓的碳交易来自于《京都议定书》。2005年的《京都议定书》建立了三种灵活的减排机制,即国际排放贸易(ET)、联合履行机制(JI)和清洁发展机制(CDM)。其中,清洁发展机制允许发达国家通过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有利于减排或者吸收大气温室气体的项目,作为本国达到减排指标的一部分。《京都议定书》为各国制定了二氧化碳减排指标,但是各国在具体实现减排目标时也面临各种困难。为此,“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应运而生。《京都议定书》给每个发达国家确定了一个二氧化碳的“排放额度”,并允许那些额度不够用的国家向额度富裕或者没有限制的国家购

买“排放指标”。自此,人们可以像买卖股票一样,在交易所里进行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

为从碳减排权中获得能源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收益,全球开始建立碳资本与碳金融体系,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入,基于碳交易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远期产品、期货产品、期权产品及掉期产品不断涌现。目前,全球已建立20多个碳交易平台,遍布欧洲、北美、南美和亚洲市场。2008年全球碳排放市场规模达1263亿美元,较2005年增加了近11倍。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5年国际碳金融市场交易总额为100亿美元左右,到2008年已升至1260亿美元,4年时间里增长超过10倍。据世界银行预测,2008-2012年每年的碳金融交易市场规模至少达600亿美元,201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而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

在我国,据国家发改委《节能中长期规划》测算,“十一五”期间,我国的节能投资总额累计可达6000亿元以上。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具有潜力的碳减排市场和最大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供应方,我国每年可提供1.5亿吨至2.25亿吨二氧化碳核定减排额度,这意味着每年碳减排交易额可高达22.5亿美元。如此巨大的市场前景,不仅能够激发金融业不断进行金融创新的勇气与渴望,而且能够推动金融机构不断优化、改造业务流程,打造适合低碳金融市场的法人治理结构、信贷评审标准和风险管理体系,从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对此,银行业唯有研究开发创新的金融产品,积极参与到碳交易排放体系中来,才有可能从其发展中获益。目前,国外银行业为参与碳交易排放推出了不少金融产品,如碳信用交易市场基金、碳交易相关的理财产品等。例如,巴克莱银行推出的挂钩“巴克菜全球碳指数”基金,是第一个跟踪全球主要温室气体减排交易系统中碳信用交易情况的基金;而瑞士信贷集团推出的挂钩“瑞士信贷集团全球可替代能源指数”基金,使投资者可以通过瑞士信贷集团全球可替代能源指数跟踪多种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在国内,一些银行业推出了类似的金融产品。如从2007年4月起,荷兰银行、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和东亚银行等几家外资行先后在市场中发售了“气候变化”为主题的结拇性理财产品。2007年8月,深圳发展银行也率先推出二氧化碳挂钩型人民币和美元理财产品,基础资产为欧盟第二承诺期的二氧化碳排放权期货合约价格。两款产品于2008年9月2日到期,分别取得了7,4%和14,1%的较高收益,随后再次推出同类产品。但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和碳原生金融工具价格技术回调影响,这些理财产品出现了零收益或负收益,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总体来看,我国碳交易体制还处于起步阶段。2009年下半年,北京、上海环境交易所以及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相继挂牌成立,但三家交易所目前业务量均很少,商业银行几乎无人参与;而一些商业银行借机通过与环境交易所合作推出低碳信用卡等诸多业务,更多地则被看作一种营销手段。然而,从长期来看,碳交易体制终将走向完善,而商业银行参与其中,也几乎是难以阻挡的历史潮流。据麦肯锡预计,到2022年,全球银行业仅从碳交易、基础设施融资和咨询业务的一小部分业务活动中所获得的收入,就可能高达150亿美元,相当于目前银行所有企业相关投融资业务的6%。参与碳交易的获利前景由此可见一斑。

低碳经济,从银行业自身建设出发

在通过绿色信贷积极支持低碳产业、行业发展,未雨绸缪地考虑参与碳交易排放机制的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还可以从自身建设出发,通过采取各种节能减排措施,减少日常经营活动的碳排放,支持低碳经济发展。

实际上,低碳经济可以这样理解:从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这个大环境的角度看,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稀缺的现实对每个企业甚至是每个人都提出了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这是外部动因;而在内部动因方面,就是如何控制企业自身的成本,提高企业营运效率。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审视传统经营管理模块,寻找和发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解决方案,直观重要。在这方面,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提升银行基础设施建设、如数据中心的低碳层级。一般来说,各大银行总行级别的数据中心面积少则数千平方米,多则数万平方米,如此大规模的数据中心能耗十分惊人,碳排放量巨大。而通过采用高度虚拟化的资源,高效、绿色且经过优化的基础架构和设施,可以帮助银行集中数据中心硬件维护和管理利用,提高数据中心利用效率,降低投资成本和能源消耗,在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碳排放。

此外,银行业金融机构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出低碳、环保的产品,如推出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银行卡,进一步改善工作流程、推广无纸化操作,推广电子化金融产品等,减少碳排放量。

当然,从长期来看,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的低碳运营还需要在人才培养、系统配置、网络建设、产品研发等方面多管齐下,从软件基础设施、硬件基础设施两方面开展工作。其中,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商业银行要制定“低碳银行”人才中长期培养与发展规划,在培训、引进、储备、交流和使用等方面,边干边学边培养,打好“低碳银行”建设的基础。要不断丰富绿色金融文化的内涵,努力融合银行机构文化、金融行业文化。

绿色金融市场前景范文篇3

关键字:电子信息制造业;绿色发展;项目决策

绿色发展其实是可持续发展的延伸,是同时考虑资源和环境的现代化企业发展模式。绿色发展的主要目的就是让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最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小,让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现代制造业中的主要体现就是绿色发展。而电子信息制造业是现在能源消耗量增加速度最快的一个行业,所以要让它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采用绿色发展的模式。发展绿色材料、能源、采用绿色设备、工艺流程,从而制造出资源利用效率高、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绿色电子产品。

一、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前景和实施策略

(一)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前景

电子信息制造业实施绿色发展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顾客群,在整个领域中树立起绿色形象,让企业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实施绿色发展对于企业的中期和长期受益来说也具有很大的好处,同时也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二)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实施策略

1.优势-机会策略。我国在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后,市场经济的竞争开始变得更加激烈,对于我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来说将具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要想保持长期的竞争力优势,就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制造、产品以及回收。我国政府部门现在已经从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角度来支持电子产业的绿色发展,在研发技术以及外部刺激下,我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实施绿色发展已经具有很好的竞争优势。

2.劣势-机会策略。在我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中,很多比较关键的零部件技术主要还依靠国外,在实施电子行业绿色发展时的相关环保法规也是借鉴发达国家制定的。所以我国在实施电子信息制造业绿色发展时能够得到和国际合作的机会,可以提升我国电子绿色产业技术。

3.优势-威胁策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实施绿色发展的过程中肯定会在短期内增加投资成本,为了对国际市场进行拓展,也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同时还要对我国国内的绿色环保电子产品的销售和研发进行鼓励,加强对环境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和处罚力度。

4.劣势-威胁策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绿色发展起步时间不长,绿色环保意识也不强,需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绿色法律法规才能够去更好的应对欧盟比较严格的入口条件。

二、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绿色投资的环境成本和效益分析

(一)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绿色投资的环境成本和管理

环境成本其实就是企业在实际的生产运营活动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预防性的环保支出,所以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实施绿色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就需要考虑环境成本的构成。从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绿色发展项目情况来看,环境成本的主要特点就是:全程性、增长性、环境成本内部化以及风险性和潜在性。根据电子信息制造业环境成本的特点,如果从生产者追究责任的方式来对环境成本管理模式进行划分的话,就可以分成事前控制和事后追踪等管理模式。电子信息制造业环境成本管理的办法主要有产品的生命周期法、作业成本法以及完全成本发等。

(二)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投资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电子信息制造业绿色发展的经济效益主要就表现在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这两个方面。直接效益主要就有生产效益的提高以及能源消耗的减少等;而间接效益就是处理费用降低之后为企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2.环境效益。如果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环境效益就可以分成微观和宏观两种。微观的环境效益主体是企业,涉及到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能耗减少和废品减少所带来的财务成本效益、市场增加的收入等。而宏观环境效益的主体则是国家层面,比如说碳排放量减少所带来的正负效应。

3.社会效益。社会效益主要包括了塑造企业的环保形象、让企业有效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消除绿色贸易的堡垒,让行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得到提高。

三、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绿色发展的项目决策方法分析

(一)传统的项目投资决策方法

传统的项目投资决策方法主要有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投资回收期法以及平均报酬率法等。

(二)实物期权法

实物期权法主要来源于金融期权,但是和金融期权相比它由具有自身的特点。金融期权主要是指在金融市场上进行金融资产或者衍生物买卖的资产交易,它是一种金融的衍生工具。而实物期权就是对具有不确定性投资结果的投资项目进行处理的一种投资决策方式,主要是对非金融资产进行处理。实物期权和金融期权的特性不一样,使得在计算实物期权价值时比较麻烦,受到外界选择因素的影响也很大。所以绿色项目投资方在对实物期权的价值进行计算时,要对当前的市场情况进行充分了解,这样才能推理和预测市场的前景,最终才能够在比较合适的时间内让实物期权的价值最大化。实物期权法其实是对传统项目投资决策方法的补充和修正,对净现值法的适应性进行了更好的完善。

(三)采用实物期权法进行项目绿色投资决策的要点

首先要重视实物期权理论和净现值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对绿色投资项目的投资价值进行计算时,如果只对实物期权价值进行计算的话就显得没有实际意义,只有当计算出了净现值之后实物期权的价值才有参考价值,投资者才能够做出正确的投资或者选择正确的投资时间决策。所以实物期权法和净现值法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其次对实物期权的价值不能够过分的夸大,现在对实物期权的研究有很多,但是都普遍存在过分夸大实物期权价值的情况,其实不是全部的实物期权都是有用的,也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是值得用时间去等的。最后要对实物期权的成本重视,通过计算实物期权可以让项目投资的选择机会增加,但是也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成本主要就包括实施期权的机会成本以及取得成本。只有当实施实物期权带来的收益超过成本投入时,实物期权的实施才具有可能。

四、结束语

在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应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付出自己的努力,而绿色发展则是目前社会发展形势的必然趋势,而只有做好项目的投资决策才能够让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涛.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绿色金融市场前景范文1篇4

城市风貌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气质、底蕴、格局特点的外在展现和历史、文化及社会发展程度的综合反映。面对新世纪,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和发展进程中,更应注重其风貌和形象的研究与塑造,从而焕发出新的更加耀眼的光彩。

2城市风貌特色建设的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建设速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但由于前几年的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对城市设计、城市风貌特色的研究更是刚刚起步,使得不少地方城市建设工作走入误区,片面地认为高楼大厦就是现代化,造成不少城市“千城一面”,失去了自己应有的特色。

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精神需求的提高、对城市环境、城市风貌特色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成为我国规划界、建筑界讨论的试点课题。但一座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它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这就要求首先要在规划上就注重对城市风貌的研究,把城市风貌特色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考虑。本文结合__市中心城区的具体情况,来谈一下城市风貌特色建设。

3中心城区城市风貌特色建设的内容和影响因素

3.1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应注重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的开发

城市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物质形态构成是历史文化的限定、沉淀与结晶。一定地域、一定时期、一定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背景、自然条件、经济水平、轶闻趣事等形成了各有区别的城市形态与地方风貌特色。我国是拥有五十多个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由于地域、自然条件、习俗的不同,形成了江南水乡,北国风光等各具特色的城市风貌。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既不能割断传统文脉,也不能不加取舍地全盘继承。取舍什么?如何保持、建设自己的特色?这是摆在我们城市规划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__市张店区位于__省中部,东临齐国故都,南接聊斋故里,属__半岛对外开放区、环渤海经济发展带、半岛城市群,是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__市的中心城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科技和流通中心。张店属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蔓延地带,历史源远流长。战国时燕将乐毅分封于此,建立“昌国”。金末元初,又以“黄桑店”闻名海外,有“商贾云集,日进万金”之说,是元、明、清三代重镇。1955年4月,张店区正式成立,为__市辖区之一。在__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中,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调查、分析,提出了开发__市中心城区历史、人文景观的两个规划构想。

3.1.1保护现有文物古迹,逐步恢复历史人文景观

__市张店区历史悠久,人文景观十分丰富。中心城区平畴沃野,人杰地灵,是中华民族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孕育出众多的名人,并留下许多名胜古迹,且极具特色和魅力。黑铁山起义中的姚仲明、廖容标、赵明新、马耀南等著名人士均是本地人;世界文学史上的奇文佳作《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居住于中心城区的南部——淄川区;此外,在张店城区周围这片土地上还造就了一大批英明卓著的人物,他们是春秋战国时的著名军事家孙武、孙膑、田穰苴、田单,还有著名的科学家贾思勰,文学家左思、王士祯、赵执信,政治家管仲、鲍叔牙、晏婴、房玄龄,医学家淳于意。在中心城区周围有建于西周的齐国故城和战国齐长城遗址、明清时的蒲松龄故居、北魏西天寺石佛造像、战国田齐王陵、新石器时代桐林遗址、后李遗址、董禇遗址、大蓬科遗址和浮山驿遗址、北齐寨里窑址、明清颜文姜祠、春秋战国临淄墓群,均保留完好。规划根据不同性质的古迹划定不同的保护范围,逐步开发利用这些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做到继承中求发展,在开发中继承、更新、提高传统文化的活力。

3.1.2优美的轶事传说,多民族交汇的传统,给城市建设提供了大量素材

__市流传着不少优美的民间传说,且不少与地方文物古迹景点相融合,如“孟姜女”、“牛郎织女”、“颜文姜”、“炉姑”、“高柴女”、“鲁山”等。虽然他们不在中心城区内,但是对张店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传说有的催人向上,有的是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还有的是民族爱国教育的典例。发掘利用这些积极向上的民间轶事传说,为丰富城市景点建设提供不少文化内涵。中心城区是个多民族融合聚居的地方,历代战争、人员的迁徙,形成满、汉、回交融的局面。兄弟民族同在一个城市生活,居住上相对集中,各自保留着自己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这为我们进行城市规划提供了不少值得挖掘和借鉴的东西。

3.2城市风貌特色建设与自然相融合

在中国文化里,人和自然是处在一种十分亲密和谐的关系中,人离不开自然界的抚育,自然界也离不开人的开发,所谓“天人合一”思想,就是指人与自然的融合,人们从利用原始的自然条件开始,开发、改造、发展了自然条件,使之为城市生产生活服务。如一些古代江南小城镇建设,应该讲是这方面的典范。中心城区南有鲁山,北临黄河,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和东北为低山丘陵,最高处为黑铁山,西北和北部平原洼地,最低处在大张镇西部,地势起伏不大,但是水系相当发达,猪龙河、范阳河、孝妇河、涝淄河四条主要河流从城市中心穿过,此外城区内河网密布,颇有北国江南的特色。充分利用好这些水系,是创造我们城市特色的关键。

3.2.1以水系和铁路网为骨架,搞好防护绿地的建设

猪龙河、范阳河、孝妇河、涝淄河在城区内自然穿插和铁路网的自由布置,为形成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水系的走向又与城市的主导风向基本一致,这为改善中心城区小气候创造了绝好的条件。规划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了沿猪龙河、范阳河、孝妇河、涝淄河两岸和铁路两边广植防护林带,构成水、路、绿交融的风景线,形成__中心城区绿化的骨架;此外,在猪龙河、范阳河、涝淄河和人民路的交汇处,因其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地理位置,对城市风貌特色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规划建成以绿化、水体为主的城市中心公园,形成城市绿色的“肺”。

3.2.2搞好内河水系绿化,注重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融合

张店城区内的环城河水面宽广,植被、水质良好,并且在张店城区周围有古建筑分布,在规划上体现“水”、“绿”、“古”三个主题,在其它的内河水系两侧,规划预留不少于15米宽的绿化带,结合小品布置,为市民游憩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3.3把城市“轴线”的建设纳入城市风貌特色建设

一个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可以讲有多种因素,但是城市“轴线”的建设应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提到上海,人们就会自然地联想到外滩和南京路;一提起北京,人们就会想到长安大街和王府井。如果一个景点、一幢建筑物给人的感觉还是比较零碎的话,那么当我们精心规划,把一些相关的景点、相关的建筑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话,它就能给人以震撼。

在__市的总体规划中,我们就张店区明确地提出了二条轴线的建设,一条是以柳泉路——张博路为主要骨架的南北向发展轴,顺应__的自然地理特征,整合全市城市空间,加强贯穿城区的柳泉路两侧绿化的综合整治。

另一条轴线是城市时代人文景观轴,也是东西向发展轴的建设,规划选择以张周路——新村路——张辛路为主线,串连周村、张店、临淄三个城区,是展现__城市发展时代延续的人文景观轴线。沿城市干道作为展现城市景观通道,控制两侧绿化景观,强化两侧的建筑景观效果,对建筑形式、色彩、体量合理引导,创造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轴线。

3.4城市风貌的建设应加强城市“客厅”的建设

城市广场,公共绿地——即城市“客厅”的建设。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客厅”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由于一些地方领导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侵占广场绿地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我们都知道,大连是一座的环境优美的城市,其城市建设引起了全国的瞩目。它的美主要就是注重城市“客厅”的建设,如织的草坪、整洁的广场是大连城市特色之一。

张店区位于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结合部,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立体化交通网络便捷,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309国道横贯东西,滨莱高速公路、205国道纵贯南北,空运、海运和铁路运输十分便利。有其独特的交通优势和发展机遇。与其它大城市相比,我们的城市建设可以讲刚刚起步,我们有条件在加强城市“客厅”的建设上做些努力。在这次总体规划中,我们注重了城市绿地、广场的建设,在布局上进行综合考虑。火车站广场、汽车站广场和城市主要出口路,既是人流集散的地方,也是城市的大门,给人的印象最为直观,因此在主体建筑布置上要有一定的体量,造型宜新颍独特,配套的绿化、小品、雕塑要一气呵成,强调其观赏性,力求给人一个生动鲜明的印象。对于城市的内部广场,除了特殊功能外,强调其休闲的功能,小品、绿地等布置,要兼顾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重在给人们提供一个休闲交流的场所。

3.5城市风貌特色的建设应与旅游资源的开发综合考虑

城市风貌特色的建设是开发旅游的基础,同时旅游资源的开发又促进了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二者相辅相承。中心城区以及周围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开发资金不足,景点较分散,加之对旅游业不够重视,致使这方面的工作刚刚起步。__市早在1989年就被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张店区黑铁山风景区和张店温泉风景区及其他名胜古迹,如齐长城遗址、寨里窑址、蒲松龄故居、颜文姜祠等名迹保存完好。这些文物古迹和景点均分布中心城区周围,再加上__市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以张店为中心,以临淄为龙头,以周村、淄川、博山为重点的新格局,再辅以其它各种内容,则以张店为中心的古文化旅游网络将是非常有特色的,届时也给城市风貌特色的建设带来活力。

绿色金融市场前景范文篇5

关键词:环境保护;低碳经济;金融

一、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英国政府于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后,第五波改变世界经济的浪潮,“低碳经济”正逐步兴起。

在哥本哈根的气候峰会上,我国政府作出了减排承诺,展大国远见,更给国人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在全球经济复苏、气候危机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将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找寻新经济增长点的核心领域。低碳经济催生低碳金融,同时低碳金融赋予低碳经济新的内涵。“面对低碳经济,金融如何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二、低碳经济催生低碳金融

低碳经济将促进环保立法、规则的变化和相关技术的国际转移。碳交易及低碳产品和低碳服务的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全球范围内共有20多个碳交易平台,交易标的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配额,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类似期权与期货的金融衍生品。全球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炸式增长,200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规模为1260亿美元,是2005年的100多倍,预计2022年将达到3.5万亿美元。可以预计,低碳经济将促使人类在解决全球公共物品上形成一种全新的机制,更多的低碳经济方式将被创造出来。据统计,中国市场出售的年减排额已达到全球的70%。中国当前已签订的碳交易项目收益可达20亿美元。中国也在积极探索碳排放交易市场化机制,2010年6月3日首家综合性排放权交易机构“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自主开发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并为首批项目37.59万吨自愿减排量提供电子编码和公示服务。中国将是未来数年排放权交易的主要市场。抓住低碳经济的机遇,迎接挑战,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随着碳排放权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以其为核心的世界碳资本与碳金融体系逐步建立。低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其实也就是把碳排放当作一个有价格的商品,可以进行现货、期货等等的买卖。低碳金融范围已经渗透到碳市场的各个环节,渣打银行、美国银行、汇丰银行等国外金融机构作出了创新尝试。他们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担任企业碳交易中介机构、向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开发企业提供贷款、为产生碳排放权的项目开发企业提供担保;在二级市场上参与碳排放配额交易、为碳交易提供必要的流动性;设计碳金融零售产品、创新碳金融衍生产品;为碳排放权的最终使用者提供风险管理工具等等多个领域。

三、我国低碳金融尝试及创新

在我国,低碳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大量的人、财、物、技术的投入。因此,金融对于低碳经济的支持,就显得意义十分重大。国有商业银行应顺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宏观政策,把握碳金融所带来的商机,在“碳金融”方面先行一步,实现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的共赢。根据中国国情,笔者就国有商业银行可以从政府、企业、金融创新等几方面入手作些有益探索。

1.契合政府低碳经济政策,打造碳金融服务体系

以充分依靠和运用金融对环境建设的支撑和服务功能为手段,以契合政府的政策引导为方向,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碳金融体系和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成为国有商业银行配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根据政府对环境建设融资、资金管理、生态建设、环境市场管理等服务需求,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创新,为环保客户,乃至其所挂钩的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覆盖面广、适用性强、扩展性好、切实可行的金融服务产品。

2.关注低碳概念的企业客户,建立绿色贷款模式化授信机制

审批机制上,向绿色贷款倾斜,努力建立绿色贷款长期扶持机制。确立行业信贷制度,信贷资金是稀缺资源,一个行业占比高,必然会挤占其他行业的额度,为确保与低碳相关的绿色行业规模,对高耗能行业实行限额管理与退出机制;构建节能减排专项支持,根据中小低碳企业的规模,开发出针对低碳生产企业的银租通融资模式,针对低碳企业的科技孵化融资模式有可选择的融资模式。对于污染严重、浪费高的行业一票否决,对于钢铁、电解铝、焦炭、火力发电等六大行业严格准入,确保宝贵的信贷资源向低碳行业倾斜。建立低碳金融产品交易体系。优化信贷结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关注以下两类低碳概念企业:(1)新能源板块:包括核电、生物质能发电、地热能、氢能等;(2)节能减排板块:包括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半导体照明节能、变频器、余热锅炉、余压利用、清洁煤发电和清洁煤利用板块。结合国家扶持低碳经济政策,把这两类客户作为贷款支持的重点对象,设立环保行业“绿色信贷通道”,坚持有保有压,优先满足重点行业、重点客户和重点项目的信贷需求。拓展低碳项目的筹资渠道,降低其筹资成本。

绿色金融市场前景范文篇6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金融信贷支持

一、循环经济是国际金融危机中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原有的国际经济金融格局,中国经济已经领先世界开始复苏,在新格局下,循环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主动调整路径,是中国下一轮经济增长的主旋律。

2009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循环经济发展呈现加速趋势。首先,经济增长的总体能源消耗呈下降趋势。2009年一季度,能源消费总量增长3.04%,而GDP同比增长6.1%,反映了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同比降低2.89%。降幅比去年同期加快0.27个百分点。六大能源消费较高行业工业增加值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2.5个百分点。其次,我国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各种能源加工转换的总效率提高1.55个百分点,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回收利用能量1935万吨标准煤,回收利用率为2.25%。最后,投资结构中,节能减排项目增幅较大。2008年11月,国家紧急部署的1000亿元用于扩内需、保增长的新增中央投资中,约200亿元是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和重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支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大环保技术示范项目;支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今年1—5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915亿元、23042亿元和295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7%、29.1%和34.9%。如果我们把第一、第三产业作为低能源和资源消耗产业,把第二产业作为相对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显然,第一、第三产业投资增长显著高于第二产业投资增幅。

以上数据表明,能源消费总体回升、单位GDP能耗下降,中国投资结构正经历巨大转折,中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拉动力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迁,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绿色金融支持

金融作为一国经济的核心,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一国的金融越发达,其资源配置的效率就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前提的循环经济要大发展,自然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的绿色化经营就是对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最好的支持。

绿色金融就是将环境保护纳入金融功能的服务范畴,在投融资决策中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进行融合,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是环境经济的一部分,也是金融功能拓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十一五”期间,仅环保投入预计将达到14000亿元,中央财政以每年18%的增长速度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重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面的保障支持,其中金融力量的支持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绿色金融支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需要高投入,因而离不开绿色金融支持;二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特征决定了其融资方式的多样性,从而离不开绿色金融支持。

1、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需要绿色金融支持

循环经济倡导的3R(Reduce,Recycle,Reuse)原则以资源节约和生态效率为目标,以技术进步为前提——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的先进制造企业中率先实践也印证了这一模式所需要的技术进步前提。

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与生态效率导向的技术进步推动其产业结构转型的方向是资源再生产行业和环保产业比重的不断增加,同时资源生产率将取代劳动生产率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标志。然而,这也意味着技术进步的方向从追求劳动生产率转向资源生产率。

由劳动节约的技术进步转向资源节约的技术进步,必然会增加关联行业的技术开发成本并伴随着技术的不经济性,技术开发与实施过程亦存在各种风险,主要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及自然风险。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客观上需要绿色金融手段的支持。

同时,作为新型行业的资源再生产和环保产业,在其起步阶段,受技术约束与市场规模限制,自身的资本积累能力有限,其发展过程同样需要有相应的绿色金融手段的有效支持。

循环经济技术的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发展成为一个个微观循环经济体系,由点带面形成更大范围的中观和宏观循环经济体系,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才能全方位地满足循环经济产业化的金融需求。

2、循环经济的投资特征决定其需要绿色金融支持

循环经济发展的多层次特征导致对融资方式多样性的要求,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体系有着不同的融资需求。在企业层面上,由于企业属于竞争市场中的微观经济主体,生产的效益目标明确,最需要对其技术改造或新型生态技术生产项目辅以资金支持,因此其投融资渠道和方式都比较复杂多样。在产业园区层面上,由于产业园区的建设既包涵社会效益,也包涵企业效益,因此产业园区及其支柱企业的金融需求更多地体现在一揽子金融工程设计上,更强调将不同投资人与多种金融工具有机结合,共同支持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产业组合、产业升级和政府发展规划。在社会层面上,由于循环经济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只有依赖国家财政支持和政策性金融支持,才能达到分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目的。

三、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制约因素分析

1、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门金融政策亟待出台

高科技、节能型企业一般是新兴行业,发展前景暂不明朗,而且多为一些中小型企业,出于对防范信贷风险或获取短期效益的考虑,银行大多对上述行业采取了谨慎或限制的授信政策,不仅授信总量少,而且利率上浮高、担保条件苛刻。截止目前,国家对循环经济发展尚未出台以低利率为核心的绿色信贷政策,没有建立循环经济企业上市融资的相关支持政策,没有设立专门用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绿色投资基金,服务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手段局限于加大信贷投入、给予利率优惠以及限制对污染企业授信等通用式做法,没有制定涵盖银行、证券、保险的综合性绿色金融支持循环经济专项优惠措施。

2、金融服务短期行为导致循环经济产业链启动难

高耗资源产业占用了大量信贷资金,金融对高科技、低耗能经济支持不足。无论是社会化的大循环经济,还是具体的产业单循环经济,要实现循环经济的正常运转与发展,必须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工程投资,且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周期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目前,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短期行为日益明显,企业难以获取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来启动和完善产业循环的各个环节,一方面导致企业“短贷长用”,潜在金融风险加剧,另一方面企业挤占流动资金,影响企业优势产业的正常发展,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不仅如此,支持循环经济的国有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服务严重缺位,未成立专职服务于循环经济的区域性法人地方金融机构,且绿色金融产品单一,对循环经济发展贡献率较低。

3、循环经济发展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尽管我国政府允许投资主体多元化,但由于过去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和保障措施,很少有政府之外的资金投资于循环经济项目。我国循环经济投融资的资金主要靠财政注入,缺少社会财力的支持。由于财政收支矛盾尖锐,财政不得不优先保证基本职能的需要,从而导致循环经济发展出现资金匮乏的局面。

由于经济市场化程度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缓慢,企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上市公司稀少,大多数企业不具备上市条件,难以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同时,由于循环经济企业商业信用不畅,造成融资租赁、商业票据、投资基金债券等间接融资工具量小面窄。

四、构建支持循环经济的绿色金融体系

1、支持循环经济的金融制度设计

目前,现有的金融制度盲区和信贷政策缺陷等问题是制约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通过设计一种支持循环经济的金融制度框架,来协调和整合循环经济运行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将社会资源和财富进行比较合理的配置,把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流通,明确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的产权关系,规定其交易和补偿机制,以实现金融生态环境与循环经济发展的互动发展。

支持循环经济的金融制度框架,要对接全国人大常委会2008年8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主要制度;要与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制度方向一致;要有利于抑制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调控制度的具体实施;贯彻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同时强化对高耗能、高耗水企业的监督管理;强化产业政策的规范和引导;明确关于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具体要求;建立激励机制和法律责任追究制度等。

2、完善资本市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首先,为了扶持绿色产业的发展,企业的上市审批要把绿色因素考虑在内,在同等条件下,对于部分具备一定资产规模和技术力量、运作规范的大型绿色产业优先上市。其次,对于环保类中小企业或资源再生类的企业,今后亦可尝试到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再次,拓展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提升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保障能力。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循环经济产业转型要求不断完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提供利率优惠和信贷规模与期限优惠的政策指导,并以“赤道原则”的国际规范为依据,制定商业银行的信贷环境风险评级标准,对执行绿色信贷成效显著的商业银行实行奖励政策,从而调动并确保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积极性,增加绿色信贷的可操作性与实施效力。2009年第一季度,商业银行贷款占非金融部门融资的95%,而2008年同期仅为89%,信贷占融资的比重在全年必将突破95%。最后,成立绿色基金。绿色基金的宗旨主要是通过资助和奖励对我国环保事业做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推动中国环境保护的管理、科学研究、人才培训及国际合作等各项环保事业的发展。基金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内外热心环保的企、事业单位、团体和个人的捐赠,以及污染者支付的环境污染费用成本等。筹募来的资金主要用于资助环境保护项目,奖励对环保事业有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资助有利于环保的公益事业。基金会的资金存入金融机构收取利息或购买环保型企业的债券、有价证券和一些股票为基金增值,也直接或间接支持以循环经济模式经营的环保型企业,从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3、建立并完善循环经济担保机制

首先,在担保机构的组建上,应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有关政府单位出资建立。实行政府担保制度,主要是由政府出资建立的信用担保机构,为循环经济企业和项目提供资金融通时的信用担保。其次,在担保运作过程中,循环经济担保机构在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的同时,应尽可能地减少政府行政干预,遵循市场规则,保证信用担保机构能够独立、自主地向符合贷款条件的循环经济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但也要尽可能地避免操作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同时还要不断进行业务创新,提高担保的灵活性,即可提供一笔贷款的全部担保,也可对抵押不足的部分进行部分担保。最后,在相关政策上,循环经济担保机构应在国家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吸引大商业银行、大公司、大财团的资金支持,允许以独资、合资、合作、外资等多种形式建立担保机构,不断充实循环经济担保机构的资金实力,充分发挥其担保职能,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完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银行绩效评价体系

支持循环经济的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层次框架主要包括:第一,通过国家出台商业银行信贷政策,规定商业银行在发放商业贷款时,必须把节能降耗、资源循环利用、污染物排放等指标纳入贷款投资和风险评估体系。第二,要求商业银行设计开发绿色环保信贷产品,专门用于支持企业以“3R”为原则推行清洁生产节能降耗以及企业能源和资源的再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生产转型,企业凭借生产经营项目的“绿色因素”获得专项绿色抵押贷款。第三,从信贷结构、营业收入与利润结构、费用结构着手,把支持循环经济的因素列入权重系数,并与商业银行的央行再贷款利率、银行准备金率等监管因素、支持循环经济的商业银行资金投入存在专业性强、风险管理难度大、管理成本高等因素结合起来,对支持循环经济的营业收入给予税收优惠倾斜,降低面对循环经济生产的资金经营成本。

总之,在当代全球经济中,金融作为各种生产要素和交易信息在全球范围内融通的载体,金融活动的独特运行规律及其有效支持,对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循环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发达健全的绿色金融体系的支持,有绿色金融的服务驱动,必将推动循环经济快速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1]韩宁:构建中国循环经济金融支持的机制[J].中外企业家,2006(12).

[2]张然斌、刘武辉、欧阳强:论构建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和谐金融环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8).

[3]刘力:循环经济的产业转型与绿色金融体系构建[J].海南金融,2008(10).

绿色金融市场前景范文

中共湖南省资兴市委党校湖南郴州423400

摘要:发展绿色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新潮流。本文主要从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绿色品牌、构建绿色平台、引导绿色消费等方面推进绿色经济发展。

关键词: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资兴市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我国未来的发展将通过发展绿色经济来促进结构调整,从而实现建设两型社会。”十八大以来,同志在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中也多次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表明只有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才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资兴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是一座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资兴市发展绿色经济是立足市情,顺应形势,实践“绿色青山”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意义。

1放大生态优势,着力打造野绿色屏障冶

1.1要加大“造绿”力度

围绕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目标,继续以“三年城乡绿化攻坚”为抓手,按照“沿路见绿、村镇植绿、城区显绿、山川披绿”的总要求,深入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山川”活动,切实抓好公路两侧、交通沿线和环城可视荒山、景区景点周边、城镇乡村及机关、厂矿、学校等范围的绿化和环境整治工作,以每年10万亩以上的速度推进造林绿化,不断提高全市生态涵养水平,通过几年的努力,力争在森林覆盖率达到75%以上。

1.2要强化“护绿”措施

生态保护要以“一湖水”(东江湖)、“几条河”(东江、程水、蓼江)、“几座山”(天鹅山、八面山、回龙山等)为重点,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加强源头治理,加大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力度,要在已规划的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规划、政策扶持和乡镇工作重点,比如东部和北部乡镇处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要细化财政扶持政策,切实减轻乡镇干部工作负担,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到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环境中来;可开发区域要杜绝盲目开发、乱铺摊子的行为,实现合理有序开发。要建立健全生态管护长效机制,采取划片承包、联户管护、租赁经营管护等多种模式,切实加强资源林政管理、林木流通管理、林地管理和森林防火工作,不断加大生态管护力度。

1.3要健全“养绿”机制

坚持引进项目的投资强度、税收额度、建设速度、环保程度和产业关联度“五度”招商,继续实行最严格的环保制度,筑牢项目审批关,坚决杜绝高耗能、高污染、高物耗项目的引进与建设,从源头上控减污染、保护环境。高度重视农药、化肥、农膜、农业废弃物等农业面源污染,建立农业环境监测和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完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安全监测网络体系,鼓励农民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发展循环农业。

强化政策引导,鼓励建材、有色金属、电力等重点行业企业进行循环化改造,加快推进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工作,引导企业加快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鼓励企业以质量品种、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改善装备、安全生产为重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2加快产业转型,着力打造野绿色品牌冶

2.1围绕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业

东江湖创部级5A景区已进入迎国检阶段,资兴市旅游业发展应进一步推进景点景区、旅游产品、品牌打造“三项建设”工程。

一要提升景区品位。景点建设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景点建设的品味和层次决定了生态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近年来,资兴市旅游景区景点有了质的提升,但总体而言,精品和亮点仍然不多。突出策划理念,下大决心,舍得化钱,向国内外公开招标,委托国内国际一流的旅游规划专家,吸纳当前国际旅游时尚理念,高起点、高层次地对该市休闲度假旅游进行规划,加快全市旅游发展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黄草、兴宁、白廊、汤市、团结等重要节点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和可落地性。树立大旅游观念,以东江湖景区为核心,启动泛天鹅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统筹推进回龙山、汤溪温泉、程水丹霞等景点景区开发。

二要开发旅游产品。该市是旅游产品结构较为单一,旅游资源以观光旅游为主的特征仍然比较明显,休闲娱乐设施和度假场所比较缺乏,休闲旅游度假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要强化“文化立景”理念,坚持以农耕文化、寿佛文化、矿工文化、移民文化等特色主题文化为核心,以策划创意为抓手,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增强精品意识,大力开发“温泉休闲、城市休闲、乡村休闲”为特色的休闲度假和专项旅游产品,打造部级旅游度假区。

三要提升业态内涵。开发乡村休闲旅游,强化农家游标准化建设,开展系列乡村旅游文化节会活动。规划引进五星级假日酒店,完成逸景营地、江滨国际大酒店改造等项目建设,培育东江湾茶文化、时尚水疗、养身康体、特色餐饮等休闲业态。推进旅游合纵联横,积极合作推介郴州“一湖一泉一山”和井冈山等周边旅游资源,拓展高铁两小时经济圈客源市场,开展网络新媒体营销。

2.2围绕创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打造工业品牌,关键看园区经济实力和企业品牌影响力。在园区实力上,园区经济总量、质量及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郴州领先,2013年完成技工贸总收入529.1亿元、规模工业企业总产值398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缴税金5.7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132.2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的69.4%。创建国家经开区我们在园区扩规修编、基础设施配套、新上项目、产业聚集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只有园区工业总值、年度税收收入、累计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拥有国家专利数以及社保覆盖率等指标存在一些差距,但通过几年的资源整合、全面创建和强势攻坚均可望快速实现。在企业品牌影响力上,资兴市也有华润电力、丰越环保、华信有色、青岛啤酒、斯美特、金万嘉等著名品牌,同时加快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新型产业,2013年园区被列为湖南省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园区。

下一步,实现工业经济绿色发展应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要解决好园区扩园与城市扩容问题,实现工业经济集约化发展。在园区发展上,罗围食品工业园紧靠东江新城,江北工业园紧靠鲤鱼江,随着新区的扩容,与资五产业园的距离也将进一步紧缩。再加上环城北路、天堂坪区域也纳入到园区50平方公里规划中,而网兴宁、双溪洞方向是狭长带,对城市交通等制约较大,因此城区扩容空间有限。

二要解决好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工业经济低碳化发展。由于城区、园区距离近,电力、水泥、有色金属加工等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企业布局在城区周围,虽然多数企业进行了循环化改造、清洁化生产,但离城区居民对宜居环境要求还有差距。要坚持生态立园,发展生态工业,同时加紧研究如何融合做好产城融合文章,注重把园区建设与城区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有效对接,建设好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设施,配套好商场、娱乐等生活服务场所。

三要解决好传统优势与转型升级问题,实现工业经济新兴化发展。目前,资兴市工业经济中资源型企业仍占主导地位,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仅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8.4%、29.3%。要进一步加大对电子信息、新兴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改善工业结构。

2.3围绕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

目前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已进行了两批153个示范区,可以在农业产销、经营、财政支持、融资、风险防范等方面先行先试。2010年第一批湖南长沙县和岳阳市屈原管理区入选,2012年第二批湖南永州冷水滩区、华容县、益阳市大通湖区、常德市西湖西洞庭管理区入选。资兴在农业产业品牌创建上还比较薄弱,建议加强与国家、省农业部门衔接,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动力,促进资兴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规模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生态农业“四个农业”上有新提升。整体而言,资兴市农产品缺乏大企业带动,加工程度低,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弱。目前在省内外比较有名的产品主要有狗脑贡茶、东江鱼、斯美特食品等,但规模较小,品牌分散,还缺乏产品优势和规模优势,国内外名牌产品还是空白。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土地流转,落实《资兴市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促进农业产业规模经营特色地展实施办法》、《资兴市东江双溪洞现代农业示范园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试行)》等文件,推动规模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生态农业“四个农业”发展。要围绕“三项制度”改革,加快试点推动作用,进一步释放农业发展活力。

3建设生态城乡,着力打造野绿色平台冶

3.1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城市因人而生,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一座城市的活力与魅力,从根本上说,并不取决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而是取决于它的便利程度、舒适程度等与人的生活直接相关的指标。围绕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最美最靓中国水城”,进一步修编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切实提高规划的执行力和严肃性。推进城市建设旅游化,实施沿江风光带、半岛公园等景观项目,推进“城中村”和背街小巷改造,完善城市供水、供电、污水管网等设施。加快数字化城市建设,推进环卫、城管、治安一体化。通过科学规划、建设、管理城市,注重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充分发挥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全力打造“山青、水绿、天蓝、景美”的最佳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

3.2建设生态特色乡镇

发挥小城镇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联结点作用,加快建设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中心城镇。强化小城镇规划,全面完成乡镇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推进“空心村”改造,实施库区“双转移”工程,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积极引导农民到小城镇和城区购房定居。推进小城镇开发,把中心镇打造成“人口聚集、产业对接、物资集散、适宜人居”的特色小城镇,尽快启动兴宁“元合新镇”、“湘天下-蓼江小镇”建设,着力打造城市副中心、商业中心和生态旅游小镇。推进农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打造黄草、白廊、清江等旅游名镇。培育壮大特色农业,做强州门司、青腰、汤溪、蓼江等产业大镇。积极发展瑶文化产业,加快团结、连坪“美丽瑶乡”建设。

3.3建设生态美丽新村

一是做美新村,全面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优化新村布局,遵循“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尊重自然、体现特色、保护文化”的原则,将新村聚居点布局与场镇规划、旅游景区发展结合,新建与改造并举,相对集中,尽量少占耕地,保护生态环境。展现生态优势,实施城乡环境同治工程,建设一批“水通、路畅、亮化、绿化、美化、净化、优化”的“生态、自然、和谐、整洁、美观、实用”新村。突出田园特色,按照新村自然地理特色,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科学安排道路两旁绿化、房屋四周绿化及村口、路侧、滨水地带绿化,实现安静、低层的住宅与宽阔的田野、幽静的山群、秀丽的水网河湖等元素的完美融合。

二是打造示范,科学引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围绕建设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市,以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创业就业、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六个城乡一体化”为抓手,差异化推进以环东江湖和S322、S213线“一湖两线”、“十镇百村”为重点的统筹城乡发展示范片建设。

三是夯实基础,扎实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着力完善通村路、入组路、入户路建设,配套搞好供水、供电、通信、广播电视、公交站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垃圾处理、人工湿地、沼气生产、秸秆综合利用、卫生改厕等环保设施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的路网、田网、水网、电网、信息网和服务网。

4加强绿色投资,依靠科技促进绿色发展

4.1出台绿色政策

绿色投资活动需要国家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国家拿出一部分财政资金用于帮助企业从事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物资的投资活动,以解决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不足的问题。在金融政策方面,鼓励金融业对绿色企业有限贷款和实行优惠利率,对符合上市条件的绿色企业,提供上市的便利通道。

4.2引导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有两个内涵:

一是消费无污染、有利于健康的产品。

二是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提倡绿色消费已经成为关系人们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为更好地促进绿色消费,达到促进绿色投资的目的,应倡导人们在购买食品和选购生活用品时首选绿色产品,同时,提倡人们从环保的角度抵制污染环境的产品,包括过度包装,用后变成污染物、生产时造成污染或使用时造成污染和浪费的产品。

4.3发展绿色技术

科技是促进传统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的动力。就发展绿色经济而论,研究和发展有利于生产力、有利于节约资源和改善环境的各种技术,包括清洁生产技术、环境治理技术、节能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对改善自然环境、优化人类整体生态而言无疑是基本动力。通过发展以上各种绿色科技,传统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化就具备了动力支持。同时应加强与外界的技术交流合作,引进消化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效的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

绿色金融市场前景范文

8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出台《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构建多层面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达成各方共识。随着《指导意见》的出台,中国将成为全球首个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经济体。《指导意见》在G20峰会前夕出台,也彰显中国倡导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的决心和责任。

《指导意见》强调,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主要目的是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同时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资。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不仅有助于加快我国经济向绿色化转型,也有利于促进环保、新能源、节能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增长潜力。

在政策层面上,《指导意见》提出一系列支持激励政策,包括用再贷款、贴息、担保和设立政府参与的绿色发展基金等手段了降低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以起到激励社会资本的作用。《意见》从中央政府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对绿色发展基金的设立路径提出了明确的路线图。建议中央财政整合现有节能环保等专项资金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意见》对地方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落地方面也指明了方向,鼓励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发起绿色发展基金,通过PPP模式动员社会资本。地方政府可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公共服务定价、实施特许经营模式、落财税和土地政策等措施,完善收益和成本风险共担机制,支持绿色发展基金所投资的项目。

《指导意见》明确证券市场支持绿色投资的重要作用,要求统一绿色债券界定标准、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支持开发绿色债券指数、绿色股票指数以及相关产品、逐步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发展绿色保险和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支持发展各类碳金融产品,推动建立排污权、节能量(用能权)、水权等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发展基于碳排放权、排污权、节能量(用能权)等各类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

《指导意见》提出广泛开展绿色金融领域国际合作,继续在二十国集团(G20)框架下推动全球形成共同发展绿色金融的理念。积极稳妥地推动绿色证券市场双向开放,提升对外投资绿色水平。国际上对七部委《指导意见》十分关注,在中国出台政策之后,印尼和拉美的一些国家开始研究类似的支持绿色金融的框架性政策。9月杭州召开G20峰会上,在中国推动下,绿色金融得到各成员国关注,并且首次被写入G20公报中。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颁布了《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提出了发展绿色金融面临的挑战与可选措施。

应该说,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需要金融、财政、环保等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支持。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多轮驱动。

绿色金融市场前景范文篇9

一、绿色经济背景下的我国农业

1、绿色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相比于发达国家而言,仍旧处在一个极低的水平,尽管农业经济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性,但是在经济质量上存在着十分眼中的问题,同时由于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已经遭遇到极为严重的制约。问题集中体现在土地资源匮乏、水资源紧缺、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几个方面。从最新统计的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的实际耕地面积为19.51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二分之一。即便在现有耕地总面积不减少的情况下,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将出现极为严重的耕地缺口。据测算,2022年,我国耕地缺口可能近3亿亩。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超过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我国每年水土流失的总量已经超过50亿吨。水土流失所导致的土地养分流失,已经造成全国4%的耕地处于地产状态。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的程度日趋严重,水土流失总面积超过15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水土流失还引发了各种次生灾害,例如洪水和泥石流。长期以来,剧毒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问题,存在着极为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由于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如果按照传统的生产方式,其发展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少,而且无法满足未来人口需求,更谈不上国际竞争力。因此必须走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之路。

2、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前景

绿色经济是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经济模式。绿色农业经济是绿色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最高形式,是一种农产品安全为目的的标准化农业,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由于绿色农业的发展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从种植、田间管理、产品收获、加工、储藏、营销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加之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基础向来薄弱,尽管政府每年在农业上的投资超过数千亿,但是面对绿色农业生产基地的前期投入,仅仅依靠政府的补贴是难以为继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的补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补贴的形式也过于单一,没有形成系统性的补贴体系。同时,绿色农业经济的早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补贴,但是如果没有稳定和持久的经济支撑,必然不可能有长足的发展,更谈不上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利用资本市场为自身的发展服务。但是,我国农村地区长期以来,金融市场的不但没有发展,反而严重萎缩,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严重不足,政府的补贴能力有限,严重制约了绿色农业经济项目的实施。

二、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1、农村金融体系的结构性问题

上世纪90年代末,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纷纷开始大规模退出农村市场的举动,股份制银行更是无意去填补国有商业银行所留下的商业空白,县级以下地区,几乎看不到银行的踪影,被撤销的银行分支机构共有31000多家,这直接导致了农村金融体系的结构性缺失。同时,农村合作基金会、民政互助储金会以及供销社等具有辅的金融机构,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也纷纷撤销,进一步恶化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完整性,导致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功能上,以及供给上出现了极为严重的短缺。从理论上而言,金融服务体系应该是以银行为主导的,证券经纪与交易也、保险也、信托投资业相互配合的综合体系。据此分析,我国农村地区实际上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因此也不可能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由于正规的金融部门确实,非正规的金融部门根本不可能承担起市场责任,因此必然会出现贷款结构失衡的情况。真正用于农业的贷款是少之又少的,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从上世纪80年代起,乡镇企业的贷款始终远远高于农业贷款,因此农业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低速状态。

2、农村金融体系功能上的缺失

由于农村地区缺乏正规的金融机构,因此必然缺乏正规的金融服务能力。这种功能上的缺失,直接导致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因此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很难有长足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二十多个省的农村地下信贷总额将近8000亿,只有50%的农户选择从正规的金融机构贷款。从非正规渠道借贷,意味着承担着更大的市场风险,因此也会进一步抑制农民投资绿色农业项目的积极性。

3、农村金融体系供给上的不足

从1995年起,农村地区每年的金融缺口已经超过了5000亿,并且随着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一缺口正在不断地加大。以2007年为例,政府在农业上的补贴也就在4400亿左右,远远无法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金融供给不足,导致农民贷款难,农村资金严重外流。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农村金融部门缺乏营销意识,缺乏市场竞争意识,缺乏金融服务意识。同时,贷款办理手续,程序复杂,贷款方式过于单一等,都不利于农民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从现有统计数据显示,农业银行只能够满足5%-8%的资金需求,根本就没有发挥到金融机构应有的金融供给作用,70%以上的农户只能够依靠民间借贷,或是私人借款等方式解决资金需求的问题,因此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风险。

三、农村金融服务的完善对策

1、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结构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完善的金融服务是以完善的金融体系结构为前提条件的,完善的金融体系结构主要是以合作金融为主体、政策金融为导向、商业金融以及民间金融作为补充,农业保险作为支撑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体系。农村合作金融在整个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应该占主导地位,合作金融作为当前世界最为主要的农村金融模式,其主要依托的是民主决策与法人治理机制。合作金融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将所筹集的资金,用于社员。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我国农村地区大规模实行合作金融并不现实,一方面由于农民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同时缺乏制度保障,容易产生各种纠纷。因此在现有的条件下,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完善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结构:首先,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商业银行,在县级以下地区增设各类金融服务机构,在机构的设置上,可以设置强制性的标准,明确规定金融分支机构的数量,从而确保其能够在农村地区发挥吸收存款的作用,进而限制农村地区因资金外流所导致的供给紧缺。

2、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功能

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并不意味着建立了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应该是多层次,多主体的。不同的金融机构,其所承担的市场责任,以及服务功能应该是有所区别的。以农业银行为例,其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资金储备上具有非常雄厚的实力,其主要的服务对象应该定位于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等,当这些企业从事有利于绿色农业经济的项目时,农业银行应该发挥积极地推动作用,地方政府也应该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促进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促进农村企业以及农业企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发展银行可以定位于农村地区的基础性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服务于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作为当地政府在政策上应该给予大力的支持,将绿色农业经济项目作为政府重点项目,在项目的建设上可以采用商业化模式,利用市场机制尽快将项目落实到实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在2009年出台的《关于改善农村致富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中的相关规定,农村信用社应该逐步形成综合性业务体系,各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之间的支付平台应该尽快完善。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其应该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体,其主要服务的对象是参加合作社的农户,在信贷方式上应该具有更多的灵活性,但是一定要注意合作社的制度建设,在贷款的方法上注意严格性与及时性的平衡。截止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合作信用社在农村金融服务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贷款余额超过13万亿元,直接受惠的农民超过7258万人次,并且为全国1.33亿农民建立了信用档案。同时,还要积极发展邮政储蓄银行、以及村镇银行,小额贷款机构等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模式,为农村地区不同需求的人,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促进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金融机构的服务应该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例如创设小额贷款,微型贷款等金融产品,尤其是对中低收入农户,以及偏远地区的农民,应该给予一定的照顾,帮助其缓解燃眉之急。同时,可以将在城市中已经运作成熟的金融产品,引入农村地区,例如投资理财、信用卡、收付费等业务。

3、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绿色金融市场前景范文篇10

关键词:绿色债券;融资手段;绿色金融;发展趋势;经验分析;策略

绿色债券是环境可持续发展项目和计划融资的债券产品,以欧洲投资银行与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开发银行,仍是绿色债券市场的主要发行人。当前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逐年递增,2014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为365.93亿美元,2015年已达到418亿美元。据2015年气候倡议组织数据显示,全世界发行的绿色债券中,有40%来自于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绿色债券发行者依然以国际金融机构为主。现今,中国绿色债券发行市场已达相当规模。且绿色债券品种日益丰富。随着中国绿色债券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债券市场的世界影响力,并加快整个债券市场的国际化步伐。然而,我国绿色债券发展呈现本土化趋势。例如,我国绿色债券项目支持化石燃料的清洁利用与尾矿开发,但在国外绿色债券标准中,与化石燃料相关的项目都不能纳入支撑范围中。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前景广阔,应基于全球绿色债券发展趋势,全方位探索更有效的发展渠道,促进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一、国际绿色债券的发展趋势

(一)发行规模及市场范围不断扩大

2013年2月,国际金融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发行10亿美元绿色债券,以支持应对气候变化项目,使全球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呈爆发式增长趋势。根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统计,2014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超350亿美元,是2013年发行量的3倍,2015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达到418亿美元,2016年上半年世界绿色债券发行量达到372亿美元,较2015年同期增长89%。据穆迪最新研究报告预测,全球绿色债券总发行量在2016年将突破500亿美元并创绿色债券问世以来发行量新高。同时,绿色债券发行市场范围逐步扩大,据Dealogic数据显示,欧洲与美国发行量为184亿美元与105亿美元,分别占据国际第一、第二的地位。印度、丹麦、巴西、墨西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新兴市场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也在不断增长,截至2016年5月,新兴市场发行量已达100亿美元,超过了其去年全年发行量。此外,据中国证券网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5日,今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高达160.1亿美元,且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二)发行主体日趋规模化

目前,开发性金融机构仍然是全球最大绿色债券发行主体。据气候倡议组织数据显示,2015年,开发性金融机构发行约170亿美元绿色债券,约占全球418亿美元发行总量的40%。欧洲投资银行作为当前最大绿色债券发行体,已累计发行234只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超过110亿美元。随着绿色债券认可度日益提升,中央银行、地方政府、工业企业以及商业银行等更加多元化的机构开始发行绿色债券,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部分高等院校,也发行绿色债券用于绿色建筑。例如:2016年,瑞典最大的市政银行Kommunivest发行6亿美元绿色债券;瑞典国有林业公司Sveaskog发行1.16亿美元绿色债券;国际金融公司IFC发行第一单绿色债券,金额为7亿美元。CBI报告指出,2015年有35%的绿色金融债由企业发行。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超过20个企业发行了绿色债券,债券规模从2800万美元到16亿美元不等。法国电力、日本丰田等实体企业发行绿色债券规模也均超过10亿美元。

(三)债券类型和品种朝多样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扩大,债券种类也日益向多样化发展。收益债券和项目债券的发行类型日益增多。减排技术发达的新能源公司,将某种项目规定为抵押发行债券,并且,债券持有人也可发行以项目现金流作为偿还保障的收益债券。例如,2015年9月,美国夏威夷州商业旅游局,发行了规模高达1.5亿美元的AAA级市政债券,此证券利用绿色基础设施费抵押融资,债券发行收入将用于支持绿色能源市场证券化项目。此外,2014年,日本丰田公司发行了规模达18.6亿美元的绿色证券,此证券作为日本第一个以资产证券形式发行的债券,是以抵押汽车租赁为基础的。2015年,BerlinHyp银行发行了5亿欧元的绿色保证债券,投资者对发行人及其用以保证的资产具有双重追索权。由此来看,国际绿色债券种类逐渐向多样化发展。

(四)募集资金逐渐投向再生能源和节能领域

募集资金用于再生能源和节能低碳、减排两个领域的绿色债券,近年来呈现出增长趋势。各国纷纷加大在这两个领域的投资力度。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欧洲投资银行投向再生能源绿色债券资金占其发行总量的80.6%,投向节能低碳领域绿色债券资金占17.4%。国际金融公司投向清洁能源与资源再利用的资金,在绿色债券总发行量中分别占比54%和40%;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对节能、林业与农业三大领域的投向,占其绿色债券发行总规模的74%;非洲开发银行对再生能源的投资占绿色债券总发行量的96%。此外,2015年10月,中国农业银行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等值10亿美元的人民币与美元双币种绿色债券农行绿色债券,并吸引了近140家投资者超额认购,募集资金将投放于按国际通行的《绿色债券原则》并经第三方认证机构审定的绿色项目,覆盖清洁能源、生物发电、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

二、我国绿色债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制度性框架存在诸多矛盾

绿色债券依靠完善的法律法规才能得到快速发展,美国在2009年就以制定出针对绿色债券的专门立法。我国关于绿色债券的理论探索出现在2013年,最早的政策指引出现于2015年,目前还未制定专门的法律规章,理论与政策是被国际市场绿色债券的发展趋势、国内经济形式压力及社会对于环境保护的诉求倒逼着做出改变。我国在2015年政府文件和公告中多次强调绿色发展理念,并针对绿色债券两次专门性公告和指引,但绿色债券整体的政策制度建设,仍处在初级阶段。此外,我国绿色债券管理存在各部门多头监管、债券市场分割、制度性框架在诸多方面矛盾等问题。如,2015年12月的《绿色债券发行公告》,规定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涵盖节能、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等6大类13小类,而同年的《绿色债券发行指引》制定的绿色项目类型与覆盖领域,与《公告》差别较大。

(二)绿色项目评判标准较模糊

2015年末,国家发改委“绿色债券发行指引”,明确规定绿色项目的支持领域及绿色企业债的定义。但国内市场仍对绿色项目的界定较模糊,与国际标准仍有差异,其中最大不同是,2015年9月,国内标准将煤炭和石油的清洁利用纳入进来,而国际标准不包括这两部分。并且,在2015年12月发行的《绿色债券发行指引》和《绿色债券发行公告》针对绿色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绿色企业债券等制定的标准存在较大差距,发行主体选择绿色项目标准时没有权威的参考依据。此外,据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2015年7月,风电设备制造商新疆金风科技,在香港发行3亿美元的绿债,被认为是首家成功发行绿色债券的中国企业。而在华创证券的行业研究报告中,则将我国的绿色证券实践追溯到2014年5月,华创认为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14核风电MTN001”(即首单“碳债券”),是中国绿色证券的第一单。可见,我国对本国首单绿色项目也无明确概念。虽然我国2016年上半年,绿色债券发行已高达90亿美元,已占全球发行规模的三分之一,但由于国内市场长期缺乏对绿色债券可操作的清晰定义,加剧投资者对“漂绿”的担忧,阻碍绿色债券健康发展。

(三)绿色认证环节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绿色债券需要信用等级评级外,还需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绿色认证。在国际资本市场协会的“绿色债券原则”(GBP)下,国际市场大约65%的绿色债券在发行时进行绿色认证。但我国绿色债券管理体制形成较晚,尚未培育起第三方认证机构和评估能。因此在2015年12月发改委的《绿色债券发行指引》中,并未对绿色认证环节进行评估、审计作出规定,未制定监管政策对“绿色认证”提出强制性要求,而只进行形式上的“鼓励”。此外,由于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的投向必须是环境友好项目,因此对环境信息披露的要较高。2015年7月19日,中国绿色金融委员会虽表示,将在《证券法》中加入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和发债公司披露环境信息的条款,但此法未得到落实,我国绿色债券环境披露机制仍不完善。目前,我国未采取强制性披露原则,大多企业依据自愿进行披露,据凤凰网数据统计,2015年,我国仅有6家上市企业进行实际环境信息披露,且信息披露指标不达标、信息披露频率低于国际标准。2016年9月14日,北京水务集团在获得28亿元的可持续发展公司债券后,利用我国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善,未将绿色债券款项用于专门的环境保护绿色项目,而是挪用于其他行业投入。

(四)绿色债券发行主体与资金投资领域单一

我国绿色债券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与国际市场多元化的市场参与主体相比,我国绿色投资理念滞后,绿色发行主体与投资领域单一。国家发改委在2016年1月文件,降低绿色债券发行企业的发债指标限制,并且增加了债券资金投资领域,但国内受国际认可的中国绿色债券发行主体,只有新能源企业与商业银行两类,范围狭窄,不利于市场宽度的拓展。据碳交易网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3月,我国绿色债券发行80亿美元,其中银行类占36亿美元、新能源企业占28亿美元、其他而非金融企业仅发行14亿美元。此外,我国绿色债券所涵盖的领域在产业之间发展不均衡,规定资金只能投向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气候“减缓与适应”的领域,缺乏多元化。例如,2015年6月23日,新余市公司发行规模为12亿元的企业债券,债券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袁河低碳平台重金属污染土地治理项目;2015年4月9日,金堂县净源排水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规模为1亿元公司债券“15净源债”,募集资金全部用于金堂县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改造与设备更新。

(五)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制度性框架存在诸多矛盾

绿色债券依靠完善的法律法规才能得到快速发展,美国在2009年就以制定出针对绿色债券的专门立法。我国关于绿色债券的理论探索出现在2013年,最早的政策指引出现于2015年,目前还未制定专门的法律规章,理论与政策是被国际市场绿色债券的发展趋势、国内经济形式压力及社会对于环境保护的诉求倒逼着做出改变。我国在2015年政府文件和公告中多次强调绿色发展理念,并针对绿色债券两次专门性公告和指引,但绿色债券整体的政策制度建设,仍处在初级阶段。此外,我国绿色债券管理存在各部门多头监管、债券市场分割、制度性框架在诸多方面矛盾等问题。如,2015年12月的《绿色债券发行公告》,规定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涵盖节能、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等6大类13小类,而同年的《绿色债券发行指引》制定的绿色项目类型与覆盖领域,与《公告》差别较大。

三、国际趋势下我国绿色债券发展的应对策略

(一)增加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扩大绿色项目发展空间

目前,国际已建立了多种如Vigeo评级、CBI、毕马威等权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由此,我国可借鉴国际经验构建绿色债券第三方绿色认证。在绿色债券发行期中,由外部专家对债券的绿色特征提供第二意见,复核发行人用来筛选项目的标准,使发行人确认其已达到适当的“绿色”标准。在绿色债券的整个发行期和存续期中,通过聘请独立的的专业审计机构,由专业审计人员按照专业准则,对债券标准、环境效益、项目评估筛选、信息披露及定期报告流程等各方面提供鉴证,鉴证方须受到相关专业准则的约束,鉴定标准必须透明统一。主管部门负责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债券认定规则”,对于绿色认证机构的准入门槛、行为准则制定详细说明,对于能明确环境的发行人可给予绿色审批通道。建立独立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是促进绿色债券透明认证的重要措施。

(二)严格规范募集款项管理,提高绿色债券收益水平

绿色债券是专门为支持绿色产业而发展的债券品种,要求严格规范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的流向与使用,形成募集资金用途的清晰绿色指引,避免资金挪用和篡改资金用途。主管部门应建立专项的绿色债券资金对接账户,并将款项与其他债务工具区分,实行独立台账管理。同时,需要对绿色款项的后期使用效应进行评估考核,在评估过程中,发行人须定期向投资者上报募集资金流向、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评估方可采纳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发行人融资的评估作参考。此外,须建立绿色债券款项监管机制,对于发行人随意挪用资金行为,实行限期改正或退市等惩罚。

(三)完善绿色债券市场披露机制,促进市场透明化发展

在绿色债券发行要求逐渐提高的态势下,我国应重点完善披露机制。应组建专项披露小组,负责完善绿色债券的披露框架,明确绿色债券审批与发行企业信息披露的内容,对绿色集合资产池的资产质量、发行方标准等制定相关规定。同时,通过完善信息披露网站建设,定期公布相关披露内容与绿色金融债券收益分配情况,并借助电视网络、广播等新型媒体渠道,扩大信息传播范围,以此提高披露效应。此外,绿色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人应将披露内容呈现在年度受托管理事务报告中,内容应包含债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项目进展情况和环境效益等。针对发行人“洗绿”行为,未达标以及披露虚假信息的公众企业不予以上市,以促进绿色债券信息披露机制发展。

(四)实施税收减免措施,提高绿色债券吸引力

税收减免优惠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提高绿色债券吸引力,激发国内市场绿色债券发行积极性。目前规定绿色债券募集资金占项目总投资比例可放宽至80%,募集资金用于偿还贷款的比例可放宽至50%。建议对绿色债券投资实行最低额度管理,对公募基金、社保基金投资绿色债券设定比例下限。对于已获发行资格的绿色项目,优先给予基金支持。对于认购绿色债券的机构投资者,享有免税权。允许所有品种的绿色债券可用于质押,同时降低绿色债券纳入质押库的评级门槛,提高其标准券折算率。在绿色债券未来发展中,国家层面应出台更多减免优惠措施,以鼓励绿色债券发行。

参考文献:

[1]曹明弟,王文.绿色债券发展前景[J].中国金融,2015(10):14-16.

[2]秦诸红.发达国家推进绿色债券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12):98-100.

[3]冷静.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时代金融,2010(8):9-12.

[4]郭实,周林.浅析国外绿色债券发展经验及其启示[J].债券,2016(5):67-72.

[5]肖应博.国外绿色债券发展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开发性金融研究,2015(4):82-86.

[6]谢福泉,黄丽华.国外绿色建筑发展经验及启示[J].绿色科技,2013(1):261-263.

[7]万志宏,曾刚.国际绿色债券市场:现状、经验与启示[J].金融论坛,2016(2):39-45.

[8]邹晶,郭沛源.绿色债券:解决低碳融资困境的新方式[J].中国科技投资,2015(7):24-28.

[9]陆文钦,王遥.明确界定绿色债券项目[J].中国金融,2016(6):54-55.

[10]张成.绿色债券:再生资源行业融资新途径[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6(3):13-14.

绿色金融市场前景范文篇11

推动绿色首都发展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作为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产业的桥梁,绿色金融不仅能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已成为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根据《北京市“十三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简称《规划》),对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提到“加快构建基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上市公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在内的绿色金融体系,打造绿色金融创新中心,成为首都金融发展的重要支撑。”

对于北京市发展绿色金融,从金融行业看来,具备天然的优势和机遇。首先,作为首都,我国的绿色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金融的相关政策都在这里制定,拥有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优势。其次,北京聚集了大量金融机构的总部,对于这些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绿色金融业务开展的顶层设计、管理体系、资源配置、能力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战略制定和推动的作用。第三,创新是绿色金融持续发展和保持生命力的源泉,北京作为全国的创新中心,在制度创新、金融创新、科技创新等维度,都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与生态系统,各种资源、人才、观点在这里集聚和催化,成为北京发展绿色金融的独特优势。

“在发展定位上,我认为北京在绿色金融上应当成为顶层设计的参与者、金融资源的提供者、绿色发展的示范者、创新模式的探索者、国际合作的引领者。”兴业银行环境金融部市场开发处处长陈亚芹表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下,北京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对于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是重要的推动和引领,打造宜居城市也成为北京市发展绿色金融的终极目标。近年来,北京市采取了天然气供暖、禁止散烧煤、建筑绿色改造、严控工业污染、推广清洁出行等各种手段,在推动这些政策和规划的过程中,绿色金融在其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关于构建首都绿色金融的具体措施,《规划》中提到,支持在京银行机构成立绿色金融事业部或绿色分支行,开辟绿色信贷审批专项通道。支持金融机构和民营资本发起组建绿色银行,通过投贷联动、股债结合等方式支持绿色项目。建立专业化绿色担保机制,加大对绿色项目支持力度。支持金融机构与在京非金融企业发行绿色金融债券,进一步降低绿色债券融资成本以及设立北京市绿色发展基金等

陈亚芹表示,2016年8月底,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落实其中的重点举措将能有力保障北京实现《规划》中关于绿色金融的发展目标。此外,作为绿色金融发展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环保信息共享、资源融通、法规完善、产学研结合等也都能为各项目标的顺利完成提供支撑。

提供G色创新动力

如今绿色产业基金、绿色PPP、绿色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等绿色金融产品不断涌现,不仅与绿色金融政策制定者的大力推行密不可分,同时也是市场各方主体,特别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创新成果。

目前我国银行业的绿色金融正处在全面快速发展的阶段,众多银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债券承销等直接融资方式开展节能环保、污染防治、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等绿色项目融资。银行贷款结构调整出现绿色化趋势,绿色信贷规模增速高于银行业同期公司贷款增速。截至2016年6月末,21家国内主要银行机构的绿色信贷余额达到了7.3万余元,占各项贷款的9%,今年以来,这一比例还在持续提升。与此同时,这些绿色金融项目和服务贷款的不良率仅为0.41%,低于全国银行业平均不良贷款率。

随着环保产业和市场的不断放开,新的业态与商业模式也层出不穷,这对绿色金融产品与银行体制机制的创新与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北京云集了众多银行总部,它们对于绿色金融产品的探索创新与研究成果,对整个金融业发展绿色金融都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据了解,在前期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很多国内银行已将发展绿色金融融入自身的战略布局、信贷政策与制度、管理流程、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建设等各个环节中,自上而下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绿色金融发展长效机制。

兴业银行自2006在国内推出首个能效融资产品开始,10年来在绿色金融领域创造了多项业内第一,如首推碳金融综合服务、首发低碳信用卡、落地首笔排污权抵押贷款、首笔碳资产质押贷款、首家推出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综合解决方案等等。

在绿色金融的研究方面,2016年5月,由中国工商银行承担的《环境因素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影响的压力测试研究》成果正式。这项研究不仅填补了国内银行业在环境风险量化和传导机制研究领域的空白,而且对全球银行业开展绿色金融及环境风险量化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绿色金融市场前景范文1篇12

[关键词]:北戴河;风景园林;风格;艺术;建设理念

[引言]:北戴河位于渤海湾北岸中部,全域面积111.108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171公顷,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气候宜人。北戴河是中国旅游的摇篮,1898年,清政府将北戴河开辟为“各国人士避暑地”,解放后,北戴河被首批命名为部级风景名胜区。由于近百年的园林建设,如今的北戴河,碧海、金沙、绿树、红顶、白墙、楼树齐高,山海相依,四季如画,优雅、迷人、浪漫。

1、北戴河风景园林的概况

目前,北戴河的绿化覆盖率59.68%、绿地率55.75%、人均公共绿地51.97m2,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园林植物品种丰富,共有330余种,其中乔灌木150余种,草本植物180余种。北戴河城区被西部联峰山、东部海滨林场、北部城市绿化隔离带三道生态屏障环绕,近岸海域环境优良,拥有北戴河湿地3个鸟类保护区和11个林地景区,成为400多种鸟类的乐园。具有点、线、面布局合理的绿化体系,凸显了“一湾金沙拥碧海,两山绿树掩红楼”的优美风景园林。被评为部级园林城市、部级生态示范区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2、北戴河风景园林独特的风格

北戴河园林历史独特、内涵丰富,形成特有的园林风格,概括为:三大特色景观带及两大园林文化。三大景观带为:海滨特色景观带、山海精致景观带、郊野生态景观带;两大文化为:中西互渗、古今相融。

海滨特色景观带:滨海观光风格,以沿海路为主,东海滩、中海滩路绿化以滨海特色树种黑松、柽柳、桂香柳、槐等自然景观林地与精致小游园镶嵌,如枕涛园、浪淘沙园、天籁鸣湾园、怡情园、六座楼园、听涛园、平水桥园及鸽子窝、碧螺塔、老虎石公园,形成自然粗犷与细腻怡人的强烈对比美;西海滩路绿地植物品种繁多、疏密有致、三季繁花、色彩丰富,形成优美的观海景观绿带又称“观海画廊”,海中有花、花中映海,生态、自然、优美。

山海精致景^带:具有旅游历史风格与精致典雅风格,旅游历史风格以东经路、西经路为主,幽静、精致、素雅、和谐,北戴河园林文化代表――油松“古树群”,一株株古雅奇特的近百年油松,像艺术家笔下的“主角”陈设在海滨的观光路上,与雅致的花草共同映衬着道路两侧风格迥异的优美建筑,可谓举目诗画;精致典雅风格以东一路、东二路、东三路等街巷为代表;,精致、细腻、典雅,立体绿化和装饰性的墙边街角绿化与文化主题的墙饰、小品相得益彰。

郊野生态景观带:自然生态风格,108线、海北路等路,乡土树种为主,两侧自然地被,不禁使人联想起“乡愁”,层次丰富,自然、生态、节约。

3、北戴河的园林艺术

3.1精致的小游园与生态自然的公园

北戴河的公园游园融于自然、精致优美,遍布北戴河各个角落,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市民及游人观光游憩、赏心悦目。每一个园子从规划到实施,布局精巧、游憩适宜,从植物选材到栽植技术,精致细腻、赏心悦目,从园林艺术到文化内涵高雅怡人、独具特色。奥林匹克大道公园是国家优秀体育公园,曾连续多次举办国际轮滑节,建设理念生态自然与体育文化相映、堆山建水营造丰富空间,呈现优美现代园林;以纪念伟人主席创作的《浪淘沙.北戴河》诗词为主题的纪念性游园-修复近海岸营造精致园林与红色文化于一体,升华人们的精神世界;赋予曹操名篇的碣石园,古亭、花廊、山石跌水、遍栽牡丹,曲径通幽深受市民喜爱;欧式别墅文化的六座楼游园,在海水浴、沙滩浴后享受“森林浴”,自然优美不乏历史文化内涵;天籁鸣湾、怡情园、听涛园、枕涛园、和逸园、月季园、红石园、秋韵园…等精巧、怡人的小游园园林艺术风格迥异。同时,北戴河更具有著名天然氧吧联峰山森林公园、观日出佳境鸽子窝公园、仿生建筑碧螺塔公园、优良公众浴场老虎石公园及被人称之为观鸟“麦加”的部级湿地公园等自然生态的园林美景。

3.2蕴含丰富文化的园林装饰艺术

北戴河的精致园林为中外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小巧玲珑、优雅艺术。大至具有文化主题的植物造型,小至艺术花钵、花卉垃圾箱、灯杆绿化、遍布主次街道的立体绿化以及墙体、街角的地域文化装饰,都具有文化气息。小小的花钵都具有不同主题的设计思想,有体育文化类、爱情主题类、海洋文化类等等。尤其是北戴河的立体绿化,绿化率达道路的90%以上,拆墙透绿、拆违建绿、破硬还绿,墙体、栅栏、楼体、廊架尽其绿化,垂直绿化植物材料达20余种,主要有地锦、蔷薇、爬蔓月季、紫藤、扶芳藤、凌霄、金银花、红花金银花、大花铁线莲、常春藤、马蹄金等。达到了“绿满墙体花满房,鲜花廊下人乘凉”的特色立体绿化景观,为北戴河增添了无穷魅力。

3.3诗情画意的庭院园林

百余年前,世界各国名流雅士云集北戴河,建设精致别墅园林,北戴河的庭院园林楼树齐高、生态自然,文化底蕴丰富,承载历史,拥抱未来。园林风格中西结合、自然优美、精致雅趣、人居其中赏心悦目、怡情悦景。欧式别墅、疏林草地、中式亭廊、小桥跌水,唯美意境,无不让人流连忘返。

4、北戴河风景园林建设理念探讨

北戴河的园林、建筑、家具、山和海,中西合璧、古今相融,优美自然,精致细腻,是举世珍贵的风景园林。对北戴河的保护建设是一个科学严谨的课题,取得今天成绩是几代热爱北戴河的人做出不懈努力的结果。仅对北戴河风景园林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4.1突出风格、规划刚性:北戴河是部级旅游风景名胜区,风景园林发展要明确定位,要准确、科学、符合城市发展需求,风景园林公共景观的规划要与总规相统一,制定完整、科学、协调、严密的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绿线规定。长期坚持,刚性管理,如需调整必须经过专家委员会及人民代表的多方意见通过审议,并协调好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关系,以人为本,努力创造最宜居的人居环境。

4.2保护与建设并重:建设国际一流的北戴河,要切实保

护好北戴河藉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尤其是礁石、大海、湿地、山体、植物资源和空气,以及我区的中外名人别墅、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资源,要聘请顶级的规划设计师深入研究、反复论证,用城市发展科学的理念,把北戴河特有的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突出北戴河的独特园林风格。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精选5篇)

    - 阅0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篇1云,悠悠地浮在湛蓝的天空上,洁白洁白的。有的像深邃的峡谷,有的像白色的雪莲……散布在天空中,显得非常柔媚。看!这些多姿的云彩,被鲜红的阳光照得一片红润.....

    变电工程施工范例(3篇)

    - 阅0

    变电工程施工范文【关键词】电力工程;变电站;施工技术引言变电站是电力工程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起着中转站的作用,所以其施工情况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工程质量的好坏,.....

    变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例(3篇)

    - 阅0

    变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十一五”以来,随着江苏省现代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和精密加工技术的普及,企业对现代制造技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在2010年和2011年公布的江苏.....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