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范文篇1

关键词:产业结构人力资源人口增长经济贡献

一、引言

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比较多,有消费者的需求、投资的流向、生产力要素和环境变化等,在诸多因素中,人力资源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当然,人力资源与人口有本质上的区别,人力资源是指可以从事生产的那部分人员,而人口是指生产的服务对象和消费主体的总和,是整个社会系统的核心。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人口对整个社会系统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人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来实现的。当人口尤其是人力资源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时,对社会发展就能起到促进作用,反之,将阻碍社会的发展,甚至导致社会生态系统的破坏。本文利用前人推导出的产业结构、人力资源变化与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模型,对海南省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

二、经济贡献的数学模型

设Y(t)为国民生产总值,P(t)为总人口数,则人均国民生产值y(t)为

Y(t)=Y(t)/P(t)(1)

若Yi(t)为各个产业的生产总值,L(t)为总人力资源,Li(t)为各个产业劳动人口,则有,Y(t)=,i=1,2,3为各个产业数,Y(t)/P(t)=Xi(t)为各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其中,i=1代表第一产业,i=2代表第二产业,i=3代表第三产业。对上式两边取对数并求导,得

由式(2)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劳动人口的增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人口增长率若长期为负,则也会产生问题;所以进入稳定时应有=0;若各产业的劳动人口不变,则有=0。此时若要求经济继续发展,即>0,必有>0。由此可见,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人力资源的质量。若各产业的劳动力结构不变,则有

为常数,

上式两端取对数,求导得

因为,所以进入稳定态时,应有式(2)等于式(4),即,

(2)式即可化为(5)

从式(5)明显看出,当经济发展进入稳定态后,其增长可完全由与人力资源有关的因素来测度。对第i产业来说,其中第i产业的劳动力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用代表,第i产业劳动生产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用θi代表。借助式(2)便可利用统计资料进行各类因素来测算。

三、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海南省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情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以海南省的经济状况为研究载体,通过1999-2009年的有关原始数据测算产业结构、劳动力配置、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计算各产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按照上面推导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可得各产业劳动力变动及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贡献,计算结果,可以对海南地区的产业结构、人力资源做比较深入的定量分析,也可以分析人口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以及产业和人口增长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

四、分析与结论

(一)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海南省的产业结构基本上趋于合理化,有着产业高级化的发展趋势

首先,从各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来看,第一产业的贡献率仅占9.29%,第二产业为33.1%,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62.51%;其次,从产值比例和劳动力比例来看,第一产业的产值仅占29%,劳动力比例却占到53.13%,第二产业的产值仅占28.2%,劳动力比例却占到11.36%,而第三产业的总产值大约为42.8%,劳动力比例却占到35.5%;第三,从劳动生产率来看,海南省第二、第三产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远高于第一产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这10年间,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一直高于第三产业,并出现差距上升的趋势,这说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人力资源质量有所改善,第二产业的生产力水平和人力资源结构有了更好的改善,所以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从表2可以看出,人口增长对经济的贡献始终是负值

从总的趋势来看,人口的负增长效应基本稳定,这说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虽然维持每个人生存的成本在增加,但是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开始起到平衡的作用。总体来看,虽然海南省平均人口增长推动了每年使人均GDP的提高,但是第二产业人均劳动贡献率最高,对推动GDP增长作用最大。因此,控制人口增长,调整人力资源在各产业的分布,应当以加大力度引进工业技术与科技人才为主,引进农业技术人才为辅,减少第三产业人才的引进。这样才可以实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国家战略奠定坚实的经济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郑照宁,武玉英,包涵龄.怀柔县产业结构、人力资源变化

与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所做贡献的实证分析[C].管理

科学与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第六届全国青

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论文集.大连,2001.

[2]简新华,于波等.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J].中国

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

[3]毛志锋,米红.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机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

[4]崔玉泉,王儒智,孙建安等.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

长的影响[J].中国管理科学,2000.

[5]张少红.论区域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调整[J].东岳论

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范文篇2

关键词:安徽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一些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外延和内涵都发生变化。经济增长主要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们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合理的产业结构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各产业协调有序发展,促进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经济增长对各产业的发展能起到合理的配置作用,从而使各产业得到协调发展。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国务院批准为部级示范区,在安徽省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安徽省各产业竞争力成为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必须对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化做一个历史回顾和分析。科技论文,产业结构。本文通过对安徽省1990~2008年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考察产业结构的变动引起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和薄弱环节,力求给出有效的调整对策。

一、安徽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迁

1990~2008年以来,安徽省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都得到极大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从1990年658.02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8874.17亿元,增长了13.5倍。其中:第一产业从1990年的246.1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418.08亿元,增长了5.8倍;第二产业从1990年的251.5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4137.35亿元,增长了16.5倍;第三产业从1990年的160.42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318.74亿元,增长了20.7倍。按照年均增长率来说,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5.6%;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0.2%;第二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6.8%;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8.3%。从各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来看,安徽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安徽省三次产业增长速度的不平衡导致安徽省各产业结构的变化。从产业结构来看,安徽省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依次由1990年的37.4:38.2:24.4演变为2008年的16.0:46.6:37.4。自1990年到2008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平均比例为25:40:35。可以看出,安徽省在这18年中的产业结构变动符合产业结构一般演化规律。产业结构已经由过去的一、二、三”结构演变为现在较为稳定的二、三、一”结构。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三次产业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从第一、二、三产业大约相同的贡献率,逐渐演变为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居其中,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小的态势。

就安徽省与同期全国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安徽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化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自1990年以来,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由18667.8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00670.00亿元,增加了16倍。在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由1990年的5062.00亿元、7717.40亿元、5888.4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4000.00亿元、146183.40亿元、120486.60亿元,各自增加了约6.7倍、18.9倍、20.5倍。从产业构成来看,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90年的27.1:41.3:31.6演变为2008年的11.3:48.6:40.1。科技论文,产业结构。可以看出安徽省的经济增长速度慢于全国的经济增长,但是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变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从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各产业组成来看,安徽省第一产业还是较高于全国4.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比全国略低。科技论文,产业结构。

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模型设定

关于不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函数,其中,表示总产出;,表示第产业的产出量。表示经济的制度和技术水平。从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角度来看,总产出量等于所有产业产出量之和,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产业之间可能出现共线性现象,或有的产业本身对总产出不显著,但是与一定的产业结合在一起就能对总产出有极大的解释作用,对于这部分产业我们视其为经济制度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产业。所以,对上述函数求全微分可得:

(1)

上式两端同时除以得:

(2)

其中表示第产业的总产出弹性,记为;则(2)式可表示为:

(3)

其中,表示经济制度变迁和技术水平对经济的贡献。根据数学知识,我们可以利用以下计量模型计量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安徽省1990~2008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的样本主要来源于安徽省历年统计数据。各项研究指标为: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产业在1990~2008年的样本观测值。

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得到的数据,运用Eview3.0经济计量软件可得到以下计量经济回归模型:

(17.22)(9.55)(13.84)(7.08)

该回归方程的判决系数为0.9996,而调整后的判决系数为0.9995,这说明第一、二、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有整体的解释意义。统计量为1.366822,说明回归方的残差项不存在序列相关,因此方程的参数估计在统计意义上是可置信的。

根据对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和经济计量模型可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出量每增长1%,分别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产量增长0.2250%、0.4115%、0.2366%。从1990~2008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平均为25%,40%,35%(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25%,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2250%;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40%,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4115%;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35%,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2366%。这说明安徽省在1990~2008年之间,第二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上起主要作用,其次是第一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

从三次产业的产出弹性来看,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小。进一步从产业的内部来看,农业的发展速度慢和工业增长方式的不合理是制约安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科技论文,产业结构。作为农业大省,安徽还只是农业资源大省,却不是农业加工强省。科技论文,产业结构。虽然从事农业的人力资源丰富,但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依靠土地、劳动力的数量和资本的增加,更多的是表现在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安徽农业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本缺乏,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近年来,安徽省工业不断发展,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工业总产值偏低,工业发展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现象,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不改变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将会严重制约安徽省的经济增长。

三、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安徽省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结构演化符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仍然较低。笔者认为:安徽省目前仍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向加速增长阶段递进时期,仍然要稳定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加速二、三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结构层次还是安徽省经济增长的重点。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自1990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逐渐降低,同时,第一产业总值逐渐增加。虽然,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较低,但是第一产业的发展将还是安徽省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保持第一产业的基础作用。政府应当加大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研究投入;加大对农业工作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农业技能;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快农业的机械化和产业化进程,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以农业带动工业的发展方式。扶持一批有代表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

第二,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国务院批准为部级示范区,安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中,不能只是随便地将相关产业直接转移过来,而是要有重点有选择的转移那些前向、后向和旁侧连锁效应明显的支柱产业。科技论文,产业结构。只有发展支柱产业,才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着力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型显示、生物医药、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光伏、文化创意等增长潜力较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加大对这些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引导。对于像江淮和奇瑞这样的制造企业,应当加强自主创新,实现重要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元器件的国产化,逐渐形成以汽车制造业为中心的一系列的配套产业。加大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力度,充分发挥科研院校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支持基础科学和战略高技术的研究,使安徽成为自主创新产品最直接的试验地和推广带。

第三,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是,无论从绝对值还是相对值来说,安徽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鉴于安徽省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仍需加大发展第三产业。随着京沪高速铁路安徽段、宁安城际铁路、阜阳至新蔡高速公路、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安庆长江铁路大桥、新桥国际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安徽省未来的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要打造一批集聚度高、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安徽省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充分发挥安徽优势资源,加快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合肥商务科教旅游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和皖北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着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强化整体宣传营销,壮大旅游业规模,提升旅游业层次。同时要规范服务业价格和收费政策,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和考核制度,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引进国外服务业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经验,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和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14―21.

[2]徐冬林,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2):49―54.

[3]王耀中,李礼.湖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3(5):111―113.

[4]朱慧明,韩玉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3(2):69―72.

[5]吴子稳,庄德林,傅为忠.安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及调整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2):226―229.

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范文

关键词:要素积累;结构变动;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6-0017-04收稿日期:2009-05-11

一、引言

建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GDP增长率由改革前(1953~1978)的6.1%提高到9.8%(1978~2007),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3.3%。是什么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这种高增长是否有可持续性?对这些问题,结构主义和古典主义观点给出了不同的解释。结构主义观点从产业结构转移、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流动等方面追寻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而古典主义(还包括新古典主义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以下省略)观点认为要素积累增长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

结构主义观点认为生产要素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能够促进生产率增长,从而带动经济增长,因而增长是结构转变的一个结果。吕铁(2002)采用1980年~1997年全国及各地区的制造业样本数据经转移一份额法计算得出的结论是,由于劳动投入并没有明显地向生产率高增长的行业转移,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变化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尽管存在但并不明显。王德文、王美艳、陈兰(2004)以辽宁省560家工业企业1991年~2001年的调查数据为样本,来观察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对工业企业效率和劳动配置的影响,其结论表明,中国工业结构越来越符合我们的资源状况和要素禀赋,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得到不断发挥,即结构变动促进了生产率增长。李小平、卢现祥(2007)通过扩展的shin-share方法检验了中国制造业在1985年~2003年间的结构转移与生产率增长变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南于在制造业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中劳动和资本要素并没有向高生产率的行业流动,因而在此期间,中国制造业结构变动并没有导致显著的“结构红利假说”现象。李小平、陈勇(2007)实证检验了1998年-2004年间中国省际工业间的劳动力流动和资本转移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发现劳动力流动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资本转移对生产率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考虑Verdoorn效应后,劳动力和资本转移对中国工业TFP增长的总贡献较小。干春晖、郑若谷(2009)在估算三次产业资本存量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1978年~2007年期间产业结构的生产率增长效应,结果表明,劳动力和资本的结构变动在此期间日趋加快,而产业结构的变化则比较平缓,中国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第二产业内部的要素流动产生的进步效应。

与结构主义观点不同,关于经济增长的古典主义理论假设经济活动在竞争均衡的条件下发生,部门间要素的边际收益相同,因此部门间生产要素的转移不能够增加总产出,资源的重新配置仅仅发生在经济扩张时期。据此,古典主义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要素积累和技术进步长期作用的结果,部门间的要素流动被认为相对不重要。郭庆旺和贾俊雪(2005)利用索洛残差法、隐性变量法和潜在产出法估算出我国1979年~2004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我国1979年~2004年间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较低,仅为9.46%,而要素投入增长的平均贡献率高达90.54%。汤向俊(2006)首先在生产函数中不考虑人力资本因素,计算表明中国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为0.83;引人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外部性后分析表明,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仍高达0.67。郑京海、胡鞍钢(2008)对中国1978年~2005年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增长进行了研究,观察到了在此期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总体下降趋势,资本的平均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3.13个百分点,资本投入贡献了中国经济增长的67%。

实际上,对经济增长动因的古典主义、结构主义二分法显得过于绝对。其中。古典主义理论所忽略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促进作用在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确实发生了;而结构主义观点忽视要素积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也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历史相悖,如对日本战后高速增长成因的分析就认为资本(特别是垄断资本)积累和适龄劳动力人口的快速增长是最重要的两个原因之一(林直道,1995)。实际上,推动经济增长的真实原因可能涵括了古典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全部主要要素,即要素积累和要素转移推动的结构转变均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只不过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这两类因素对产出增长的影响力有所不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具体案例而言,要素积累、结构变动在产出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本文将通过实证来分析。

二、要素积累、结构变动与中国经济增长

1数据选择与处理

实证分析的样本区间为1979年~2007年,共28个样本,数据见表1。应变量为当年GDP(y),选择物质资本存量(k)、就业人数(f)、劳动力流动(cf)、物质资本流动(ck)和对外贸易出口年增量(e)为解释变量来分析各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其中,物质资本存量的计算过程为,将基年定为1978年,选用徐现祥等(2007)的估算结果即6054亿元,以当年资本形成总额为当年资本积累增量;以当年资本增量与上年资本存量之和为当年资本存量,不考虑折旧;以当年年底就业人数为劳动力变量;劳动力流动变量为当年由第一产业转移出去的就业人数,即当年在非第一产业就业的农村人口,计算方法为农村经济活动人口剔除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而农村经济活动人口数为农村总人口乘以全国经济活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于第二产业的迅猛发展是工业化阶段最主要的特征,因此反映资本结构变动的变量选择为第二产业当年新增资本积累,数据选自干春晖(2009)计算的中国第二产业资本存量;考虑到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出口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将当年出口变量也纳入模型,所有变量值均剔除了价格因素。为按1978年可比价格计算,除特殊说明外,各相关基础数据均来源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考虑建立模型时数据稳定性的要求,对所有变量作了取对数处理,分别得到ly、ly、ll、lcl、lck、le。

2参数估计

(1)增长回归分析

为了考察要素积累和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我们采取了逐步回归的策略,即将要素积累变量和结构变动

变量逐步纳入回归模型。以上述策略先后得到4个回归方程,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在只包含要素积累变量的基础上,每一次纳入新的结构变量均较显著地提高了模型的拟合优度,这表明要素结构变动因素在中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要素积累因素回归方程中,物质资本积累和劳动力投入表现出对产出增长的很大影响作用,回归方程1表明物质资本积累和劳动力投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分别拉动产出增长O,73和0,57个百分点;纳入结构变量后,回归方程3、4均表明物质资本对产出增长的弹性下降至0,47,劳动力投入的弹性更大幅下降至0,04~0,06。回归方程3显示劳动力结构变动因素对产出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一产业劳动力转出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拉动产出增长0,28个百分点,这个影响力在所有影响产出增长的因素中仅次于物质资本积累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劳动力投入增长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回归方程4显示资本积累结构变动因素对产出增长的弹性为0,015。

回归分析表明,在综合考虑要素积累、结构变动和外部需求因素的情况下。要素积累贡献了中国经济增长的63%。特别是物质资本积累贡献了产出增长的61%,是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次,外部需求拉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二位重要因素。当前来看,结构变动因素对产出增长的贡献还较小,不过劳动力结构变动因素对产出增长的弹性略小于物质资本积累而稍大于对外贸易出口对产出增长的弹性,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物质资本结构变动对产出增长的弹性为负,成为制约产出增长的因素;计算期内,劳动力转移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份额为12%,资本结构变动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为-2%,因此综合来看,要素结构变动因素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为10%。

(2)状态空间模型分析

通过回归分析虽然能够在总体上了解各因素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何种影响,但由于回归分析得来的参数是静态的值,因而不能反映各因素发挥影响作用的动态过程。为了理解这一动态过程,需要得到动态的参数,因此需要建立状态空间模型。

三、结论及建议

本文在逐步回归法和状态空间模型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要素积累、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到以下几个结论:第一,要素积累特别是物质资本积累是推动中国过去30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要素结构变动对产出增长的影响存在但不显著;第二,劳动力投入对产出增长的弹性在过去30年中变化很大,由改革开放前期的显著影响转变至近期几乎为零,这表明所谓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优势可能即将不复存在,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必须作出改变;第三,劳动力结构变动对产出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显著,但近期其影响力增长开始趋缓,这显示了当前因劳动力结构变动产生的效率改进已经达到一个极限,劳动力结构变动有待进一步优化;第四,资本结构变动对产出增长的弹性为负,究其原因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长期中资本积累过度扩张且过于集中在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内部的某些部门,而没有流向生产率更高的行业和部门。

对发达国家的一些实证研究表明,在这些经济体工业化的过程中,资本积累因素对增长的贡献约为30%~40%,资了改革开放以来要素积累、结构变动因素对产出增长的动态影响,其中svl、sv2、sv3、sv4分别为资本积累、劳动力投入、资本流动和劳动力转移变量对产}H的弹性。从图1可以看出,资本积累对产flJ增长的拉动作用呈现出逐期增长之势,但自从2000年以来增长的势头已趋缓,不过仍是影响产出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劳动力投入对产出增长的促进作用在改革开放初期较显著,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有明显的下降,长期来看影n向力呈下降趋势,至近期已接近为零。资本结构变动在改革开放的头10年中表现出促进产出增长的作用,但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资本结构变动的影响发生转变,不仅促进产出增长的力度迅速下降,而且转变至制约产出增长。相反,劳动力结构变动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对产出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显著,但1992年之后表现出较快的增长,直至近年转为相对平稳,因而长期来看呈现为上升势态。本、劳动力转移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为20%(Cheneryetal,1968;Chenery,1970;Robinson,1971)。但本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检验表明,改革开放30年来,要素积累特别是资本积累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要素的结构变动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很小,因为资本对产出增长的贡献高达60%以上,而要素结构变动因素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合计仅为10%,特别是资本结构变动因素对产出增长的弹性甚至为负数。这确实表明当今发达经济体工业化过程中曾经一再演示的社会经济结构上的转折在中国迄今远未完成,中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还是通过粗放型增长方式得以实现的,不具有可持续性。这也意味着未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将由要素积累方面转向要素结构变动方面,结构变动因素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要索积累因素仍是重要的一方面)。不过,为了这一增长途径的顺利实现,推动资本、劳动力结构变动的优化为当务之急。

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范文篇4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实证分析;经济增长;结论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8-0121-03

引言

产业结构主要是指资本、劳动、人力等生产要素在各产业的配置状况以及在各产业部门内部的配置比率和效率,国内外的发展实践已经表明,合理的产业结构的确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江西省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增长,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跨过了6000亿大关,达到了684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连续六年增速达到12%以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8%、16.6%、10.1%,第二产业增长最快,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增长最慢。同时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强化和巩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4∶52.7∶30.9,而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为17.9∶47.3∶34.8、17.0∶50.2∶32.8、16.6∶51.7∶31.7,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成为江西省的主导产业,必将成为江西省经济发展的引擎。

目前江西省的产业结构正逐步优化,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第一产业稳中有降,第三产业比较稳定,这不仅符合产业结构理论,而且这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只有合理的产业结构、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使资源从生产效率低的部门流向高的部门,从而发挥资源最大的作用,促进生产总量的增加,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江西省的产业结构只有进一步优化和巩固,才能在新形势下,迎接外部经济的各种冲击,保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不断提高全省人民的生活水平。江西省应抓住机遇、优化产业结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在中部的率先崛起。

一、文献回顾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无一例外地都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而且都符合第二产业逐渐占主导地位,第一产业逐步下降,第三产业稳中有升的规律。正是因为这样,才吸引了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国外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其中比较流行的观点是经济增长结构论的观点,他们认为,资源在不同的产业结构里生产效率不一样,从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其书《现代经济增长》和《各国经济增长》里面提出了他称之“世界性进程”的现代经济增长特征,他认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资源的配置、从而影响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反过来经济增长会通过人们的收入和需求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罗斯托(Rostow)认为,解释现代的经济增长只能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出发。钱纳里将开放的产业结构理论规范化,并将他用于发展中国家,揭示了一些标准化的产业结构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国内也有许多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得出了产业结构调整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要素。上海科学院的周振华教授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产业结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反之不一定成立。郭克莎分析了三次产业结构以及各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情况,将产业的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结合起来分析,并且运用资源配置效应分析方法,测算了三次产业间的资源流动和结构变化对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出经济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增长和增长率的增长,产业结构内部结构的变动状况直接影响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从而间接影响经济增长。胡振华运用Z和M值定量的刻画出了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周期性,当产业结构调整比较合理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比较大,反之,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舒燕利用1978―2006年广东省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测算各个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不同,第二产业最大,应优先发展第二产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卢方元利用2004―2005年河南省各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出的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PanelData模型,通过“十五”末期河南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得出扩大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特别是工业产出在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能引导河南省经济的良性增长。目前,针对江西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还比较少,笔者认为这很有实践意义,同时有广泛的研究空间,能对江西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建立模型

有关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模型主要有从生产函数角度、投入函数角度、产值比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角度,各个模型有其使用的优点,同时有其相应的缺点,本文基与数据的可得性和结果的可靠性,选取最后一种方法。其具体过程如下:

g=■cigi(1)

其中,g代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c代表各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g代表各产业产值的增长率。从此公式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各产业产值的增长率。二是各产业的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率。产业结构转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是通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依据该模型测算的增长率之间的差额来测算的。

2008年江西省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率为12.6%,第一、二、三产业产值的增长率分别为4.8%、16.6%、10.1%。通过表一,运用公式(1)测算,保持基期2008年的各产业产值的增长率不变,按照1978年的产业结构来测算,则产业结构调整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2.275%,对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06年、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2.413%、2.26%、2.65%、1.95%、1.51%、0.38%、0.13%、0.015%。从上组数字可以看出,贡献率从1978年的2.275%迅速下降为2007的0.015%。另外,为了更为准确的计量各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还应入如下模型:

Lngdp=c+αlnfi+βlnsi+χlnti+(2)

其中,gdp用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代替,fi、si、ti分别用第一、二、三产业产值生产指数来代表,为了避免出现自相关和多重共线性的情况,对他们分别取对数,α、β、χ分别表示当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变化一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单位,即当由于第一、二、三产业的调整引起产值变化一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变化几个单位。以上数据均来自《江西统计年鉴》、江西省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运用eviews5.0进行计量统计得出结果如表:

表2

从上表的结果可以看出,当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变化一个单位时,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变化0.399、0.382、0.166个单位,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对其经济的影响作用是最为明显的,工业次之,第三产业对其经济的影响最小。说明目前江西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推动做用还不强,第一产业的推动作用最为强劲,这也符合江西作为一传统农业强省的实际情况。

三、实证结论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江西省1978―2008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相关结论:

1.运用公式g=■cigi来测算产业结构变动对江西经济增长贡献度时,得出:随着江西经济的增长和工业化的推进,江西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会逐渐变小,及经济学上所谓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并且在分析中发现,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在总产值中的比重是稳重有升,而其增长率是最快的,这就决定了一味向第二产业调整已经很难对经济增长作出更大的贡献了,相反第三产业的空间还很大。

2.方程(2)更加从量的角度衡量了江西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畜牧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其重要的产业,它的变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工业化的推进,第二产业在经济中的作用也逐渐显露出来,对经济的影响也逐渐增大,已经接近第一产业的影响并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由于江西的经济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经济发展思维,加之本身经济基础较差,没有能为服务业提供很好的生存发展的土壤,以致服务业在对江西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不明显,不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1/2。江西需要在充分发张第二产业的情况下,兼顾第三产业的发展,无论从经济角度、就业角度还是环保角度来说,第三产业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从长远的角度讲,第三产业将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性产业,同时必将是江西省实现在中部崛起必须加强发展的产业。

3.尽管工业将会成为将为江西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动力,但盲目追求工业的增长势必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江西省必须在充分发展第二产业的基础上,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投入,提高其生产效率,为江西经济发展提供好后勤保障,同时应该加快服务业而的发展。

四、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结论不难看出,江西产业结构调整对其经济增长的作用非常明显,第一、二产业是推动江西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而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三产业的作用也逐渐显现,主要依靠第一、二产业的调整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渐减小,甚至有负作用的趋势,为次,笔者提出江西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江西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对于江西省来说,无论过去、现在或者将来都将是其战略性产业。应该加大对农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劳动的生产效率,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生态的综合效益,最终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充分利用江西的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全面提高农产品的综合效益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应该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积极发挥农民科技种田和务农的积极性,逐步实现江西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其次,第二产业是江西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性产业,应当把其放在突出的位置上,继续推动江西工业化的进程。应该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处理好资源和环境、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生产模式已经成为影响江西经济增长的瓶颈。应淘汰那些落后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过剩的生产能力,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应该注重产业集群在推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形成一批规模大、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重点产业集群区,应特别注重技术在其生产中起的作用,真正实现江西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其从资源型、基础型产业向技术型产业转变。最后,第三产业将会是实现江西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应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发展第三产业就是发展那些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金融服务业、旅游业、保险业、物流业,这些行业不仅是发展潜力大,而且它们在满足人们社会需求方面有这不可替代的方面。应该加快发展房地产、旅游、文化等市场潜力比较大的服务行业,形成完善的法律制度和良好的文化环境,鼓励和支持社会上的资金流向这些产业,从而提高服务产品的质量。建立和完善服务监督机制,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拓宽服务业融资渠道,贷款应向服务业倾斜。

参考文献:

[1]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MiehaelPneder.Industrialstucrtureandaggregategrowth..StructureChangeandEconomicDyllmaies[M].2003,14:427-428.

[3]刘伟.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3).

[4]周振华.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4).

[5]胡振华,孟卫华.产业结构变动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J].统计与决策,2007,(79).

[6]舒燕.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20).

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范文篇5

转变发展方式

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付出的代价过大。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方针以来,我国虽然已在这方面取得不少成效,但从总体上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仅影响短期的健康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将严重制约长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字的改动,寓意深远,意义重大,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

第一,更好地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这种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加。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协调、不全面、不可持续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就是简单地把增长当作发展、把增长作为第一位的追求。“增长方式”主要是就增长过程中资源、劳动、资本等投人的效率而言的。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增长方式只回答了在要素投入方面用什么办法做大“蛋糕”的问题,而“发展方式”不仅在要素投入上回答怎样做大“蛋糕”的问题,而且在发展道路上回答了用什么样的经济结构、什么样的环境代价做大“蛋糕”的问题。所以,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第二,更深刻地反映了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要求。内外需结构不平衡,国内需求结构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及体制机制不健全,是转变增长方式提出多年而没有实质性进展的根本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我国各方面条件比较好,必然成为发达国家或跨国公司最便宜的“加工工厂”或“生产车间”。这就必然带来投资、工业和出口的快速增长,而投资、工业的快速增长又必然带动消耗高、排放多的投资品生产的扩张及这些产业的投资扩张。加上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工业和出口的快速增长又必然主要依靠附加值低而占地多、消耗多、排放多的贴牌生产方式来实现。这是支撑现阶段粗放增长方式的机制。因此,单纯就转变增长方式做文章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必须直奔成因,从本源上抓好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等的调整,抓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内外需结构平衡了,产业结构优化了,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消耗高的粗放型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更强、现实指导意义更大。

第三,更全面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也包括获得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惬意的环境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一些地区不顾自然规律竭泽而渔式的开发,导致生态系统整体功能退化,越来越多的区域成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空间。由于一些地区超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过度开发,导致水资源短缺,绿色空间锐减,环境污染加剧。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快速增长和收人增加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实现经济增长,而且也要求以尽可能少的污染物排放实现经济增长。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要求我们确定更全面、更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方针。所以,用“经济发展方式”代替“经济增长方式”,更好地体现了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需要的内容。

实现“三个转变”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这就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

(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包括内外需结构、内需中消费与投资结构在内的整体需求结构的调整方向,是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的问题提出的。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将严重制约长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寓意深远,意义重大。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这就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

国内需求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6%,其中,国内需求的贡献率高达92.6%,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只有7.4%,即使近几年,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91.9%。而且,我国今后仍然能够主要依靠不断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人口大国尤其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加具备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的有利条件: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将为经济增长创造庞大的消费需求;工业化进程加速,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巨大的投资需求;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将为经济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内需空间。

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必须处理好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关系。近几年,我国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的贡献率持续降低。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年的21.7%,增加到*年的40.7%。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由*年的63.8%,降到*年的38.9%。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消费增长并不慢。据世界银行《*年世界发展指标》,*―*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年均增长7%,远远高于美国的3%、世界平均的2.4%。但问题是,我国投资增长更快,从而使投资与消费出现不协调,经济增长过多依靠资本形成;从消费领域自身来看,消费结构性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是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低、消费能力不强。这一问题,制约了经济健康发展。

因此,要保持持久稳定的增长而不是短期的繁荣,必须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把经济发展根植于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形成消费与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针对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三大产业之间比例不合理的问题提出的。

农业基础薄弱,“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工业大而不强,制造业规模虽已位居世界第三,但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世界知名品牌。消耗高、污染多的行业和企业所占比重过高;服务业发展滞后,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低十几个百分点,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需求。与此同时,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方向出现偏差,近年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格局不仅没有改变,反而继续强化,进一步加重了资源环境的压力。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年以来一路攀升,由44.8%提高到*年的48.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年达到峰值以来一路走低,由41.5%减低到*年的39.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5.7%降到38.6%。

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不仅加大了资源环境的压力,影响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影响经济的稳定性。因此,必须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推动发展的主线,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逐步实现农业由弱变壮;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实现工业由大变强;加速发展服务业,实现服务业由慢变快,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针对经济增长中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人的增加和简单劳动,而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的问题提出的。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为2.26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生产总值的5%左右。但为此投入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却比产出所占比例高得多。*年,我国消费石油3亿吨、原煤21.4亿吨、粗钢3.5亿吨、水泥10.5亿吨和氧化铝1561万吨,分别约为世界消费量的7.8%、39.6%、31.8%、47.7%和24.4%。即使考虑汇率因素,我国经济增长付出的能源、资源代价过大,也是不争的事实。

另一方面,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缺少世界知名品牌,我们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换来微薄的利益,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我国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产品。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总额的24%,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界名牌。美国《商业周刊》和国际品牌公司*年公布的全球100个著名品牌中,美国拥有50个,欧洲占有38个,亚洲也有11个(其中日本8个、韩国3个),而我国却一个也没有。我国彩电、手机、台式计算机、DVD播放机等产品的产量虽居世界第一,但关键芯片依赖进口。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至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趋势看,还是从我国劳动力供给出现的新情况以及资源环境的压力看,我国己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等带动经济发展的阶段。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

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已经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功夫,努力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按照“三个转变”的要求,实现到202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应着力完成以下带有战略性的重大任务。

(一)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着力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二)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范文篇6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建国以来,孝感经济建设取得很大成就。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孝感市的产业结构出现逐步升级的趋势,社会经济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经济结构向现代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但孝感市作为湖北省的欠发达地区,农业仍然占有相当比重,而工业和服务业与发达城市相比发展缓慢,这些因素制约了孝感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孝感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从战略的角度提出孝感市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孝感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样本数据的选择与回归检验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国际、国内较为通用的表示国民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本文采用1992-2009年的年度数据,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其中主要选取了孝感市历年经济增长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当年价格计算)、第一产业产值(Y1)、第二产业产值(Y2)、第三产业产值(Y3)、第一产业比重(R1)、第二产业比重(R2)和第三产业比重(R3)为指标数据。根据孝感市统计年鉴资料显示,三次产业GDP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关系,由1992年的42.70:31.00:26.30变为2009年的21.32:42.10:36.58,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导致了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GDP年均增长15.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74%,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83%,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29%。

在数据处理方面,由于自然对数变换不仅不改变原来的协整关系还能使其趋势线性化,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本文对七个变量取对数进行分析,分别表示为LOGGDP、LOGY1、LOGY2、LOGY3、LOGR1、LOGR2和LOGR3。

(二)实证分析

1、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检验

模型的选择:基于相关系数的特点,选用计量经济理论中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研究孝感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关系,一方面可以避免“伪相关”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也可以具体确定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单向影响的因果关系。

数据平稳性检验:在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之前,先分析数据的平稳性,这里采用ADF检验,其中ADF检验的模型形式为:

ΔYt=c+βYt-1+ξ1ΔYt-1+ξ2ΔYt-2+…+ξp-1ΔYt-p+1+δt+ε1①

原假设H0:β=0,备择假设H1:β<0,接受H0意味着序列Yt有一个单位根,即是非平稳的。其中ε、t为白噪声,Δ为差分算子,c为常数项,t为趋势因素。

对LOGGDP、LOGR1、LOGR2和LOGR3,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表1,自然对数变换后得到的LOGGDP时间序列变量在原水平时是非平稳的,在一阶差分后也是非平稳的,而在二阶差分后则均为平稳序列,说明此变量为二阶单整序列;同样自然对数变换后分别得到的lnR1、lnR2、lnR3时间序列变量二阶差分后是平稳的,说明这三个变量也是二阶单整序列。经过二阶差分后的Δ2LOGGDP、Δ2LOGR1、Δ2LOGR2和Δ2LOGR3数据可近似代表经济增长变化与一二三产业结构变动情况,因此,对此差分后的四时间序列做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孝感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分析:运用Eviews5.1,对孝感市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2,由F-统计量和相伴概率可以发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都是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同时GDP的增长对于第一产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孝感市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作用方向是,产业结构调整能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也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2、孝感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模型的选择:由上所知,LOGGDP和LOGY两个变量均为二阶单整过程,因此可以对其进行协整检验。本文选用Engle-Granger两步法进行变量间的协整关系检验。

协整模型检验:首先,对同阶单整的LOGGDP、LOGY1、LOGY2和LOGY3四个变量的时间序列进行最小二乘估计(OLS),由结果得模型的估计结果如下:

LogGDP=0.9477047596+0.3514854972*LogY1+0.378686375*LogY2+0.282056077*LogY3②

其次,研究线性回归残差序列resid的平稳性,对上述方程的回归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EG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残差e的ADF统计量值为-8.294112,该值小于1%的临界值-4.667883,因此该残差序列在1%的显著水平上已经是平稳序列,即LOGGDP、LOGY1、LOGY2和LOGY3四个序列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从经济学上来讲如果这四个变量是协整的,那么它们之间就具有一个长期均衡关系。

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表述。根据协整检验结果,构造出以LOGGDP为因变量的线性回归方程如下:

LogGDP=0.948+0.351LogY1+0.379LogY2+0.282LogY3③

上式表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每变动1%,孝感市经济总量分别将同向变动0.351%、0.379%和0.282%。

结果表明,变量LOGGDP、LOGYl、LOGY2、LOGY3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即对于孝感市来讲三次产业与孝感市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各个产业对经济增长都有着长期的贡献作用。

误差修正模型:本文使用误差修正模型来估计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短期动态过程,利用LOGGDP与LOGYl、LOGY2、LOGY3的长期均衡方程进行估计,可以建立如下误差修正模型:

ΔLOGGDP=0.138+0.227ΔLOGY1+0.316ΔLOGY2+0.456ΔLOGY3-0.117ΔE(-1)

R2=0.99998DW=2.567064④

通过观察模型,R2表明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DW=2.567064表明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性。误差修正模型中各差分变量反映了短期变动的影响。转贴于

二、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

根据模型结果确定孝感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长期行为与短期行为模型,据此对孝感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长期经济行为与短期经济行为进行具体分析。

1、长期经济行为分析

由协整检验模型得到的方程③知该回归模型调整后的判决系数为0.999671,这说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有整体的解释意义,而D-W统计量为1.026386,说明回归方程的残差项不存在序列相关,因此方程的参数估计在统计意义上是可信的。可知,孝感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贡献作用,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的产值增加一个百分点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35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产值增加一个百分点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0.37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产值增加一个百分点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0.282个百分点。可见,在孝感市长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第二产业一直起着重要作用,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最大,是推动孝感市经济增长的动力;其次是第一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但是由方程③中的系数可以看出,第二产业的带动只比第一产业多0.028个百分点,由此得出,在孝感市过去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GDP比重过大,第三产业产值过小,孝感市工业化道路漫长,这种结构如不调整会对长期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2、短期经济行为分析

由误差修正模型知调整后的判决系数为0.999964,这说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有整体的解释意义,D-W统计量为2.567064,说明回归方程的残差项不存在序列相关,因此方程的参数估计在统计意义上是可信的。同样根据回归模型可知,短期内第一产业的产值增加一个百分点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227,第二产业的产值增加一个百分点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3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产值增加一个百分点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0.456个百分点。此外,从短期内的误差修正方程来看,误差修正项统计上检验是显著的且是负的,符合反向误差修正机制,误差修正系数为0.117,这说明孝感市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波动较大,平均每年对上年偏离长期均衡水平的短期调整幅度为11.7%。由此可以得出,短期内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较快的促进经济增长,第二产业的促进作用次之,而第一产业在短期内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

综上所述,孝感市的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性,第一产业在GDP中比重过大,从长期看,不利于经济向前发展;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弱,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但是存在发展不够,进程没完全过渡到中级工业化阶段。作为经济发展重要突破口的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发展水平不够,对经济的贡献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些问题,从经济发展的长远角度看,应对现在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对策建议

1、调整农业结构,发挥比较优势

在今后的发展中应适当降低农业在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要在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和增加投入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发展优质高效的农业,提高增长速度,提高比较效益,加快第一产业的发展,以确保农业的基础作用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2、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加快工业化进程

结合孝感实际情况,第二产业发展不够,现阶段处于初级工业化向中级工业化过渡的阶段,总量规模小,在GDP中占的比重过小。在短期内应大力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倍增计划。加快城镇化建设,促成工业园区集约式发展,控制与调整村镇工业园区,使工业发展向市区工业园区集中。同时积极发展低碳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支撑,以建立现代制造业体系为目标,充分发挥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注重环境效益,节能降耗,促进工业长期稳定发展。

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范文篇7

弹性(elasticity)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一变量对另一变量的微小变动所作的反应。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简称就业弹性)就是当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不变时,每一单位的经济增长引起就业增长的比率。就业弹性越大,单位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水平就越高,依靠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作用就越明显;当就业弹性水平较低时,单位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水平就低,即使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也不会对就业有较强的拉动,此时,依靠经济增长解决就业不会产生明显效果。解决就业问题也就是解决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缺口。由于劳动力供给的刚性,扩大需求就成了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显然,当经济增长的目标既定时,就业弹性水平直接决定了劳动力需求的数量。但是,决定就业弹性的因素相当复杂,除了受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制约以外,还与一国社会经济政策的取向以及产业结构相关。

从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来看,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就业弹性水平会有所不同。在工业化初期阶段,技术水平低,技术进步的速度也较慢,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简单扩大再生产方式实现,这种粗放式增长方式的要素投入产出率低,因而劳动效率也低,完成单位产出需要投入的劳动力数量大,就业弹性水平通常较高。随着工业化进程向纵深发展,面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开始减弱,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技术进步,此时,就业弹性会缓慢下降。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经济增长方式正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就业弹性不可避免地出现下滑趋势,这将进一步加大解决就业问题的难度。体制与政策变化对就业弹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低工资、高就业”政策,维持了较高的就业率,同时也积累了相当多的富余人员。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与完善,劳动力就业逐步市场化,企业拥有了用人自,近年来,向社会集中排放了大量富余人员。就业政策转变导致就业弹性水平阶梯式下降。此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实施以增长速度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思路,为了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相当高的增速,生产领域中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越来越快,而资本有机构成越高,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作用越明显,完成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力数量就越少。就业弹性水平还与一国产业结构相关。

一国的产出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越大,就业弹性水平越高;相反,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越大,就业弹性值越低。第三产业与制造业相比,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度低的产业,对劳动力有较高的容量,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利于提高就业弹性水平。数据表明,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近年来一直未见明显提高,1990年为31•4%,2001年仅为33•6%,而全部低收入国家1998年服务业占GDP比重已达38%(见表1),这表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明显落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制约了就业弹性水平的提高。

二、就业弹性的测算

就业弹性的测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弹性定义测算,另一种是构建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的估计测算就业弹性。两种方法各有特点,计算条件和应用场合各不相同,实际应用时,有些问题值得注意。

(一)按就业弹性的定义测算弹性是一变量(Y)对另一变量(X)的微小变动作出的反应,用微分公式表示即为:E=(dY/dX)(X/Y)。此外,弹性还可表达为:当其他因素不变时,变量X的单位变动引起另一变量Y变动的比率,用差分公式表示为:E=(ΔY/ΔX)(X/Y)。对社会经济现象而言,指标数据通常按月度、季度、年度分时段观察取得,但在短时间内现象的微小变动是难以观察和取得结果的,因此,计算弹性通常采用差分公式,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即为GL/GY,其中,GY表示经济增长速度,GL表示劳动投入的增长速度。表2给出了按此种方法计算出的1978年以来我国各年份的就业弹性,表3给出了1991年以来分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值。运用差分公式计算就业弹性的最大特点是简便,既可按年度值计算,也可计算一个较长时期的弹性值,但此种方法计算结果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其原因是,在弹性的定义中强调引起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不变这一前提,即经济增长率(GY)仅由劳动力投入增长(GL)一个因素贡献,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事实上,固定资产投资、技术进步等因素都在变化,并且是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因此,计算弹性的条件通常难以满足,使用差分公式计算出的就业弹性值比实际值偏小,难以准确反映经济增长与就业变动的关系。从表2和表3中的计算结果看,各年份就业弹性值波动幅度相当大,这也说明计算结果缺乏可靠性。

(二)按经济增长模型测算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变化的影响,又有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结构调整等原因,经济增长模型是反映经济增长与各影响因素之间数量关系的模型。经济增长模型种类较多,但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应用最为广泛。假定一个新古典生产函数为:Yt=A0eλtKtαLtβ(1)(1)式中Yt、Kt、Lt分别代表时间t上的产出、资金投入量、劳动投入量,λ、A0、α、β为参数。其中,λ为技术进步率,eλt为科技进步因子,α和β分别代表资金和劳动的产出弹性。(1)式两边取自然对数转化为线性形式:lnYt=lnA0+λt+αlnKt+βLt(2)对模型(2)估计参数β值,即得出就业弹性值。此外,模型(2)两边全微分并用差分近似代替微分,当Δt趋近于一个时间单位时,令GY=ΔY/Y,GK=ΔK/K,GL=ΔL/L,得到模型为:GY=λ+α•GK+β•GL(3)模型(3)是一个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式中β为就业弹性。使用模型(2)和模型(3)均可估计出就业弹性,但两个模型所代表的经济含义完全不同,使用同样数据估计出的结果也存在差异。模型(2)描述的是要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对数关系,模型(3)描述的是经济增长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测算就业弹性的意义并不在于得出其具体值,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一结果预测未来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进而为制定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从这一角度而言,使用模型(3)估计出的就业弹性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3)估计的1978年以来不同阶段就业弹性的最小二乘法估计值。经济增长模型假定存在多种变化因素,较好地分解了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与按差分公式计算弹性时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存在劳动投入变化影响经济增长相比,更接近现实。使用上述经济增长模型估计就业弹性也存在一定局限,即它不能得出某一具体年份弹性值,模型中包括的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越多,则模型参数越多,估计参数所需的样本点就越多,因此,上述模型只能对包含若干样本点的时间段进行参数估计,此外,在应用模型时,还必须考虑模型的拟合优度以及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能否通过显著性检验等问题。

三、结论分析与政策建议

无论是按差分公式还是按经济增长模型测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总体及分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值均出现显著下降,这与近年来劳动力就业难度加大、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的现实相吻合。未来10年内,我国劳动力供给量将至少以年均800万人的水平递增(刘泓,2000),假定技术进步速度和资本增速保持不变,未来10年经济保持年均7%的增速,就业弹性值保持近年0•302的水平不进一步下滑,按模型(3)测算可年均新增就业机会613万人,10年累计将有至少1870万劳动力无法就业,整体失业率水平将上升2%以上,就业矛盾将进一步加剧。缓解这一矛盾的措施有两条:一是保持经济较高速度的持续增长;二是通过结构调整和政策引导,扭转就业弹性下降的趋势。从实际情况看,保持年均7%的增速具有相当的难度,提升空间相当有限。因此,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就业弹性水平,是缓解未来劳动力就业压力的惟一选择。

(一)发展第三产业是提升就业弹性、缓解就业矛盾的主要途径就业弹性分析表明,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最大,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根据钱纳里模型,在均衡的工业化过程中,就业的主要增长部门是制造业以外的服务部门,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560美元上升到2100美元的过程中,初级产业的就业比重由50%左右下降到20%左右,服务业由30%上升到50%,而制造业则由12%上升到18%,社会基础设施部门由8%左右上升到12%。我国2001年制造业就业比重已达16•3%,进一步发展制造业解决就业的空间不大,而发展第三产业解决就业具有相当广阔的空间。2001年,我国第三产业每亿元增加值带动6270人就业,而第二产业仅为3500人,第三产业是第二产业的近两倍。假定到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比重能提高到1998年全部低收入国家38%的水平,未来年均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保持7%,则第三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可达到8•47%,将比1997-2001年的平均增长速度高出0•67个百分点,按第三产业现有就业弹性水平,平均每年可多增加近400万人就业,10年累计多增近4000万人,完全可以解决新增劳动力的就业缺口,并可部分吸纳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使就业矛盾得到缓和。发展第三产业应重点发展新兴服务业如社区服务、家政服务、旅游休闲、物业管理、信息咨询等行业。这些部门具有见效快、费用低、容易创造就业岗位等特点。

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范文篇8

关键词:产业结构人力资源人口增长经济贡献

一、引言

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比较多,有消费者的需求、投资的流向、生产力要素和环境变化等,在诸多因素中,人力资源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当然,人力资源与人口有本质上的区别,人力资源是指可以从事生产的那部分人员,而人口是指生产的服务对象和消费主体的总和,是整个社会系统的核心。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人口对整个社会系统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人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来实现的。当人口尤其是人力资源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时,对社会发展就能起到促进作用,反之,将阻碍社会的发展,甚至导致社会生态系统的破坏。本文利用前人推导出的产业结构、人力资源变化与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模型,对海南省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

二、经济贡献的数学模型

设y(t)为国民生产总值,p(t)为总人口数,则人均国民生产值y(t)为

y(t)=y(t)/p(t)(1)

若yi(t)为各个产业的生产总值,l(t)为总人力资源,li(t)为各个产业劳动人口,则有,y(t)=,i=1,2,3为各个产业数,y(t)/p(t)=xi(t)为各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其中,i=1代表第一产业,i=2代表第二产业,i=3代表第三产业。对上式两边取对数并求导,得

由式(2)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劳动人口的增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人口增长率若长期为负,则也会产生问题;所以进入稳定时应有=0;若各产业的劳动人口不变,则有=0。此时若要求经济继续发展,即>0,必有>0。由此可见,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人力资源的质量。若各产业的劳动力结构不变,则有

为常数,

上式两端取对数,求导得

因为,所以进入稳定态时,应有式(2)等于式(4),即,

(2)式即可化为(5)

从式(5)明显看出,当经济发展进入稳定态后,其增长可完全由与人力资源有关的因素来测度。对第i产业来说,其中第i产业的劳动力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用代表,第i产业劳动生产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用θi代表。借助式(2)便可利用统计资料进行各类因素来测算。

三、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海南省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情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以海南省的经济状况为研究载体,通过1999-2009年的有关原始数据测算产业结构、劳动力配置、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计算各产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按照上面推导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可得各产业劳动力变动及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贡献,计算结果,可以对海南地区的产业结构、人力资源做比较深入的定量分析,也可以分析人口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以及产业和人口增长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

四、分析与结论

(一)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海南省的产业结构基本上趋于合理化,有着产业高级化的发展趋势

首先,从各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来看,第一产业的贡献率仅占9.29%,第二产业为33.1%,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62.51%;其次,从产值比例和劳动力比例来看,第一产业的产值仅占29%,劳动力比例却占到53.13%,第二产业的产值仅占28.2%,劳动力比例却占到11.36%,而第三产业的总产值大约为42.8%,劳动力比例却占到35.5%;第三,从劳动生产率来看,海南省第二、第三产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远高于第一产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这10年间,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一直高于第三产业,并出现差距上升的趋势,这说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人力资源质量有所改善,第二产业的生产力水平和人力资源结构有了更好的改善,所以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从表2可以看出,人口增长对经济的贡献始终是负值

从总的趋势来看,人口的负增长效应基本稳定,这说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虽然维持每个人生存的成本在增加,但是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开始起到平衡的作用。总体来看,虽然海南省平均人口增长推动了每年使人均gdp的提高,但是第二产业人均劳动贡献率最高,对推动gdp增长作用最大。因此,控制人口增长,调整人力资源在各产业的分布,应当以加大力度引进工业技术与科技人才为主,引进农业技术人才为辅,减少第三产业人才的引进。这样才可以实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国家战略奠定坚实的经济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郑照宁,武玉英,包涵龄.怀柔县产业结构、人力资源变化

与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所做贡献的实证分析[c].管理

科学与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第六届全国青

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论文集.大连,2001.

[2]简新华,于波等.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j].中国

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

[3]毛志锋,米红.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机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

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范文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经济波动

前言:人们的生活不断提高,其经济要求越来越大,产业结构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是由各部门的产业和各部门的内部体制组成。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的基础上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发展起来了。探求其产业结构,主要是研究其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从部门来看,主要是研究三大产大业及服务业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个部门中他们的内部制度关系。产业结构也随之改动,产业结构中知识与技术创新、人口规模与结构、经济体制、自然资源等等是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最基本的因素,也就是产业结构本本身、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组织、产业链五个要素。其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会打破原来的经济平衡,对特定部门的产业产生了具大的冲击力,从而造成了经济增长的波动;而经济体制的改变会引起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变动,从而导致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一般都会注重于经济的增长上,而经济的波动和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红利是大体一致的。

产业结构变迁为提高其经济效率,经济效率指社会经济运行效率的简称。经济效率是指时间、成本、代价等的提高。产业结构变迁包含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上得高经济效益;产业结构高级化亦可称为产业结构高度化,重心是第一产业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向第二产业制造业(采掘、电力和煤气业等)和第三产业服务信息产业(建筑、运输、通信、商业、职业等)逐次转移的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的增长比较稳定,而结构高级化对其有不确定性。

其衡量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是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及国际分工的好处,有效的提高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之间的结合、企业各部门的有效协调、经济效益的提高并满足社会的需求、实现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衡量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标准是收入弹性原则(所得弹性标准),即每增加一个单位收入与增加对某商品需求量之比、生产率上升率原则(生产率上升原则)、技术、安全、群体原则,以长期目的来看,技术的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而新的技术是将来的核心,技术的缺乏让我们处于一个劣势,我们也需坚持;一个国家经济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主要要求保障其具有威望的产业;广泛范围的群体产业能均衡各部门产业之间的经济发展。以上所述是一国产业在一定时期的最为适合的产业结构,也是表示该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一定标准化和高度化。

一、产业结构变迁中有效的利用生产力

在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是提高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效益的必要因素。生产力是指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其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人、产品、工具三个要素即指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提高生产力的方面主要有:以自然为体,通过数量直接提高经济的增长,如、赋税制度、生产劳动力、生产工具等这种方式来提高经济增长;间接以社会为体,可以通过将产业结构放入一个大的社会市场环境中,从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动带动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具体如下:

第一,有效的利力剩余价值,提高生产力。在一个人口大国中,其投资于第一产业的人口众多造成劳动力过剩,从而产生过剩的劳动力,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改革之后,农业的改革改善农民的基本的生活条件,人民的剩余劳动生活价值都有效的利用起来。发展农业、林业、牧业、皮革、纺织等等第一产业制造业,使人们的基础更加宽广,生活也是多种多样不在单一,人民的发展渠道也多种多样,劳动人民生活条件的多层面,人民的生活充满新的生机,生活也多姿多彩起来,从而消费水平提高,经济得到提高。而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模式,形成各种经济体系,提高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吸引不同的游客,使工业、旅游服务业的发展。第二,产业结构转型的资金流动。产业结构的变迁,带动了发展中城市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富余的生活奖金。而“转”成为关键,怎样才能使旧的传统的产业焕发新的生机,进军新兴产业使其突破。而我们需要从第一产业的大量富余资金投入到第二产业,从而使第二产业资金短缺的经济问题得到了缓解,第一的产业也会得到投入的回转资金。加快了各发展中的工业化城市步伐,低产业资金投资高产业的这种奖金流动方式,为第三产业的崛起和发展积累了财富。其根据经济的发展实际形势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的科学决策,是我国现展的重中之中,也是我国对中原经济区充满新生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第三,城乡二元结构产生的差异。其现代化城市主要是以机械化的工业生产为主,而乡村是第一产业经济为主,在人口数量、道路水平、通信设施等等基础设施的差异,这种状况是现如今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矛盾。其农村人口众多导致过多的剩余劳动力,灵活的利用剩余劳动力需实现城乡的良性互动,减少农村人口的数量,增加城镇人口,转移农村过剩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第一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效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这是个慢长的过程,其在转变过程中需循循善诱不能操之过急。这样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促使经济增长。第四,产业结构的内在结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的增长的主要因素主要有资金投入与劳动力,但资金投入所产生的效益取决于产业结构的科学技术。通过产业结构的变迁来提高经济的增长,是其当前经济增长的具体表现方式,更体现了各种资源的配置。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与现代经济增长是密不可分的,知识与技术的创新是与各经济门相联系的,而经济的增长是与企业的主导产业部分相互配合的效益。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分工不同,而先采用吸收先进的知识与技术,就会成为其新的增长点,其可以带动其他部门的成长。引用先进的知识与技术进而创新是产业结构变迁所产生的结果。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其企业的产业结构,带动经济的增长,已成为现社会财富积累及经济发展的新走向。

二、产业结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实现各部门的技术、关系、两者之间的关联程度的协和调节,还有产业的产值购造、技术结构、中间因素结构的协和调节;产业结构高度化是由传统产业转向新技术产业一种过度的过程。其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在形成一定的过程后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产业合理化的必然结果,产业结构结构和高级化是统一的。推进产业结构变迁是如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其对经济增长和波动也是相互制约的。

第一,产业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也随着变化,在现有的技术的基础上促使产业之间协调性。在过去的历史中,在经历的四次大革命中,第一次技术革命主要是纺织机器的发明和蒸汽机广泛使用,农业的生产机械开始起步;第二次技术革命始于19世纪70年代,其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在第一次革命的基础上汽车、航空的工业发展起来了;第三次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50年代,使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高分材料、燃料等工业的起步;第四次技术革命起于20世纪80年代,统称为新技术革命,在生物工程技术、网络信息技术、软件技术等等。近几十年,高新技术的涌现和崛起,对产业结构变迁产生了重大影响,为知识经济和发展提供了基础。第一次技术革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次技术革命具有资本密集的特征,第三次技术革命和第四次技术革命中诞生了新的产业,如计算机工业、宇航工业等属于知识技术密集或资本密集型产业。这四次的技术革命的产业结构是有所不同的,新技术革命不仅促成了各个时期主导产业的变化,使各产业在产业结构的地位发生变动,而且促进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的提升,减少过剩劳动力,从而促使我国的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提升是从客观的知识形态转化为物质的形态,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产业结构的变迁具有一定的时期性、合理性对经济增长不同。对在经历了一定的阶段、文化背景、经济发展速度从而产生合理的产业结构,而相反的话有可能压制、控制经济的增长。从而得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相关的。从上述的四次革命中,可以看出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是在特定的时期内发生的,其发生后其着重的产业也不同,其第一次技术革命其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农业的稳定发展至其劳动力密集将产生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从而促使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第二次技术革命其电力是工业产业结构,工业可以轻工业和重工业两大类,侃经济向工业化的方向发展;其三次技术革命和第四次技术革命是信息的产业结构,现如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的技术已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从而得出合理化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有一定的稳定性。第二,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波动带来的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变迁对经济增长具有稳定性,因而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也看经济的波动变化也不会太大,因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有约束经济波动的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具有不确定性的因素,对其经济波动也是一个发展方向,从而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的波动是难以预料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国家的相关部门在制定产业结构时应倾向于其合理化,增长其经济效益,给未来经济发展添加新的动力,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因素。

总结:从以上分析中得出,产业结构合理化是社会再生产进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一国经济进入新的长成阶段的客观要求、迎接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大调整挑战的迫切需要。其要求是各产业间素质、地位、关联方式、供给和需求在数量与结构上协调。产业结构高级化应脱离“虚高级化”,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基础。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要术,是包含多个方面。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增长经济具有稳定性,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在社会市场的体制比较贫管,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范文1篇10

关键词:经济增长;就业;回归模型;四川

中图分类号:F1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064-02

引言

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关系密切,经济增长能否带来就业的同步增加,取决于经济增长方式。不同的产业结构形式,将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发展速度,间接地影响到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在中国进入“十二五”时期,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明晰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找出不同产业发展对就业的拉动力,做好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劳动就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川省是中国西部人口大省,其经济发展在中国西部经济发展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基于四川统计年鉴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借助EVIEWS统计分析软件,对四川省经济增长与人口就业做出统计分析,以期对加快四川省产业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有借鉴意义。

一、分产业的四川省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

本文引入劳动力资源总数这一变量,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把就业和地区生产总值按照第一、二、三产业分开作为变量,基于《四川统计年鉴2011》中1990—2010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分产业就业和分产业地区生产总值之间计量模型构建与分析。

(一)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的回归分析

以第一产业就业人口EP1为因变量,以劳动力资源总数LFR及三次产业生产总值GDP1、GDP2、GDP3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模型,做参数统计检验。因劳动力资源总数作为一个变量引入,在模型中就不引入常数项,模型如下:

LnEP1=α*LnLFR+β1*LnGDP1+β2*LnGDP2+β3*LnGDP3+μ

(符号说明:GDP表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GDP1代表第一产业地区生产总值,GDP2代表第二产业地区生产总值,GDP3代表第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EP代表总体就业人口(万人),EP1代表第一产业就业人口,EP2代表第二产业就业人口,EP3代表第三产业就业人口,LFR代表劳动力资源总数,μ代表随机误差。符号在后文中出现不再重复说明。)

用EVIEWS对该模型进行消除多重共线性的逐步回归,得到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模型:

LnEP1=1.164634LnLFR-0.321820LnGDP1

t=(89.97170)(-19.62997)

R2=0.912729AdjustedR2=0.97881F-statistic=188.2546

上式显示模型拟合的效果很好,但是经对数处理后的系数不能直观反映出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与劳动力资源总数之间的关系,故用未经处理的原始数据在EVIEWS中回归后变量中劳动力资源总数LFR的系数为0.685403,即每10万经济活动人口约有6.8万人从事第一产业,符合经济意义。四川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劳动人口众多。从模型中显示第一产业GDP与第一产业就业关系的结果看,第一产业GDP的系数为-1.723037,系数为负说明第一产业农业对劳动力不具吸纳作用而是产生就业的挤出效应。产生这种效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民劳动积极性提高是原因之一;农业现代化生产工具与生产方式的采用,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也是原因之一;土地制度改革,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也可能促进第一产业的就业饱和并排挤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

(二)第二产业就业人口的回归分析

借鉴第一产业就业模型,以第二产业就业人口EP2为因变量,劳动力资源总数LFR和三次产业的地区生产总值GDP1、GDP2、GDP3为自变量。建立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模型:

LnEP2=α*LnLFR+β1*LnGDP1+β2*LnGDP2+β3*LnGDP3+μ

用EVIEWS对该模型进行消除多重共线性的逐步回归,得到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模型:

LnEP2=0.632199LnLFR+0.170181LnGDP2

t=(89.72048)(20.49607)

R2=0.975924AdjustedR2=0.94586F-statistic=729.6217

第二产业具有GDP高产出的显著特征,GDP的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该产业GDP的增长与其就业人口增长呈现一致变动的关系;目前,四川省第二产业GDP发展吸收就业的能力仍然很强。

(三)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回归分析

如上,以第三产业就业人口EP3为因变量,劳动力资源总数LFR和三次产业的地区生产总值GDP1、GDP2、GDP3为自变量。建立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模型:

LnEP3=α*LnLFR+β1*LnGDP1+β2*LnGDP2+β3*LnGDP3+μ

用EVIEWS对该模型进行消除多重共线性的逐步回归,得到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模型:

LnEP3=0.580312LnLFR-0.281684LnGDP2+0.554490LnGDP3

t=(82.97539)(-5.302039)(10.80001)

R2=0.991395AdjustedR2=0.990383F-statistic=979.3299

比较第三产业模型与前两次产业模型在劳动力资源总数上的系数可以看出,第三次产业的水平还比较低,因此吸纳就业的能力还很有限。式中,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影响为负数,说明二次产业的增长吸纳了更多就业人口,致使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相对减少。

从上可看出,因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大众消费水平低较低和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等诸多因素影响,造成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强。

(四)总体就业与三次产业的地区生产总值的回归分析

因每年新增的劳动力对就业人口影响较大,对各产业的就业影响也各不相同,故根据以上分产业就业人口的回归分析,以总体就业人口EP为因变量,以劳动力资源总数LFR及三次产业的地区生产总值GDP1、GDP2、GDP3为因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EP=α*LFR+β1*GDP1+β2*GDP2+β3*GDP3+μ

用EVIEWS对该模型进行消除多重共线性的逐步回归,得到总体就业人口模型:

EP=0.846424LFR+0.191139GDP2-0.353723GDP3

t=(395.6410)(8.563305)(-12.46845)

R2=0.947600AdjustedR2=0.941436F-statistic=153.7145

总体就业人口模型中变量LFR(劳动力资源总数)的系数为0.846424,其值的范围在0和1之间,符合经济意义:四川省经济在排除三次产业经济发展及其他因素影响下,可保证84.64%的劳动力就业。而三次产业的结构和经济发展对总体就业产生了不同影响。

二、结论

三次产业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各不相同。其中,第一产业就业已基本达到饱和,出现劳动力挤出效应;第二产业经济增长速度快,随着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其吸纳就业的能力有限;能够提供大量就业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还很有限,还不能发挥其对就业增加的拉动作用。因此,四川省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如要充分扩大就业,切实缓解就业压力,还应当从产业结构调整上做出考虑。

三、对策建议

1.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劳动就业。四川省是人口大省,也是劳动力大省,就业压力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强,对促进就业具有直接作用,而第三产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故应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范文篇11

一、问题分析

首先,促进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前提,两者之间的关系也一直引人关注。在研究中,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是衡量这种关系最常用的指标。所谓就业弹性系数是指就业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即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相应地就业增长的百分点。美国经济学家奥肯曾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3%的GDP增长基础上,GDP增长速度每提高2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下降1个百分点;反之,GDP每下降1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上升1个百分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五十年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都基本上支持两者这种负相关的变动关系。

但通过分析发现:经济增长带来就业增长,并不意味着就业增长时刻都与经济增长完全同步。劳动力需求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经济增长速度,没有经济增长,就业增长也就无从谈起,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越高,劳动力需求越大。但经济增长并不会自然导致就业最大化,经济增长能在多大程度上带来就业的扩大,要由就业弹性系数反映出来;二是就业增长弹性,即每一个GDP增长百分点所带来的就业增长百分点。如果弹性大,同样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吸纳更多的就业;反之,在经济增长速度一样的情况下,吸纳的就业就会少一些。因此,当经济增长率一定时,提高就业弹性是增加就业量的关键。

这样,我们知道虽然洛阳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保持着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但从就业弹性来看,洛阳的就业弹性系数则持续偏低,甚至部分年份为负值。对统计数据经过计算发现,2004年和2005年的就业弹性为-0.2,2006年也仅为0.01。因此,也就表现为有经济增长而无就业增长,甚至就业负增长的情况。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增长模式的影响。即投资过快,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造成经济增长中资本与劳动的比例不协调。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德蒙德・费尔普斯的主要贡献是修正了菲利普斯曲线,探索了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并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他从社会经济福利的角度,研究了储蓄和消费的数量关系,发现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律,从而正式确立了经济增长理论。黄金律通常是平衡增长路径中劳动与资本配置最优化的条件,即将劳动与资本比率视为一种最重要的经济关系,并通过调整劳动与资本比率,可以确定一种可预期的经济增长。洛阳近几年的经济增长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加速度。然而,背后却隐藏着资本劳动比例失衡问题,反映在固定资产投资居高不下,而失业问题依然严峻。2004年、2005年、2006年洛阳固定资产投资节节升高,分别为370.6亿元、480亿元和625.4亿元。与此同时,城镇失业率分别为3.8%、4.0%和3.9%。

2、产业结构不合理。从2006年的统计数据看,洛阳生产总值达到1,33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6%。三次产业全面增长,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30.0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00.3亿元,增长19.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01.4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8%、73.7%和21.5%。我们看到,在洛阳经济增长中,第二产业仍占国民经济的绝大部分,而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由于土地规模有限,农业难以吸纳更多的就业,而劳动力需求快速增加,第二产业扩大就业的增速和容量却难以有大的提高,虽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对就业增长的带动力也最强,并在很大程度上能带动全社会的就业水平,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各类服务行业,其劳动密集程度更高,就业弹性很高。然而,目前洛阳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总量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对就业的吸纳作用并未得到充分显现。2006年洛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30%;而2006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为46.9%,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只有28.5%。到2007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为47%,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则下降到只有25.1%。

3、传统产业升级的影响。科技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洛阳近年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提升传统产业技术层次和结构,许多产业的产业结构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并且从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今后技术进步的步伐还会加快。由于资本密集程度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单位劳动生产率提高,加上供给大于需求、生产难以进一步扩大,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工业增加值的高增长并未带来就业的高增长。2006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从95.46万人减至2007年的70.8万人,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由24.6%下降至22.8%。

二、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1、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拓宽资本的广化度。就洛阳来说,以前为了振兴洛阳工业,因此投资主要是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带动了洛阳经济的振兴。但同时,科学技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造成就业人数的减少。这一方面说明了我们在资本深化方面取得的成绩;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资本的广化不够,未能开发出新的就业岗位需求。因此,未来应进一步优化投资,不断开发新的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洛有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应加大新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的开发,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在现有基础上需进一步扩大内需和外需,确定最优的经济增长模式。

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范文1篇12

关键词:经济波动;波动周期;消费需求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5-0045-02

1引言

经济波动是指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有一定规律的现象,由经济扩张期和经济收缩期构成。如何使经济波动的振幅减小,延长扩张期,缩短收缩期,是经济运行中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作为以资源型经济为主导的山西,在经济总量波动和产业结构变动方面存在着诸多特殊性。因此,全面认识山西经济波动的特征,采取有效措施来缓和经济波动,对于维持山西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有着重大意义。

2山西经济波动状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发展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其中存在的经济波动幅度大的问题更值得深思。因此,需要对山西的经济波动状况做一个系统的分析。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本文用GDP增长率的波动来衡量经济波动。

由图1可看出山西省30多年来的经济是发展与停滞,高涨和低落交替演变的过程。从总体上看,山西经济共经历了四个波动周期。

1978年―1981年是第一个波动周期,这三年的经济波动时间短,但幅度却很大,是迄今为止波动幅度最大的一个周期。1981年―1991年为第二个波动周期,经济增长于1984年到达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点21.6%。本轮波动历时7年,较为平缓。第三个波动周期是1991年―1999年,本轮周期扩张期振幅为8.9%,收缩期振幅为5.8%,总体较为平缓。从1999年开始,山西经济进入第四轮波动周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山西2008年的增长率明显下降,并于2009年达到波谷。2009年至今,山西正经历第五轮波动周期,2011年山西省进一步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3山西经济增长与波动的特点

3.1与国家周期波动情况相比,山西省的周期波动更为剧烈

从图1中可以看出,过去40年在山西省GDP波动中,最大增长落差与平均增长落差分别为39%和23.2%,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4个和15.6个百分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山西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接近,同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从此之后,山西经济的增长速度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第二个经济增长周期内,山西经济开始缓慢增长并逐渐缩小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第三个经济增长周期,山西与全国经济波动的上升阶段大大延长。1998―2007年10年间,中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14%;山西省除个别年份以外,也基本维持在7%至14%左右的区间内。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2009年,山西全年增长率仅为5.4%,成为1981年以来山西经济发展的“新低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经济波动周期短,振幅大,经济发展不稳定,是山西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

3.2经济周期波动的路径逐级抬高,逐步趋向高位波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基础的进一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水平的日趋成熟,山西经济增长呈现出逐渐加快的趋势:1981-1991年,山西GDP年均增长8.7%,1991-1999年提高到10.3%,进入新世纪以后的7年,进一步提高到13.1%。改革开放以来,在1992-1997年和2001-2007年两个时期内,山西经济呈两位数的高速度增长,第一个时期年均增长12.0%,第二个时期年均增长13.1%,与第一个高速增长时期相比,第二个时期更长,增速更快。

3.3经济增长波动幅度逐步平稳,发展的稳定性不断增强

经济周期波动的振幅逐渐趋于平缓并维持在高位。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波动幅度随着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提高而减小。1981-1991年,经济增长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差20.8个百分点;1991-1999年,相差8.9个百分点;1999-2009年,相差10.4个百分点。这一趋势标志山西省经济活动逐步趋向成熟,宏观经济的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4山西经济波动的原因及实证分析

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因此,本文利用1991-2011年间的样本数据,把投资、消费及出口引入同一模型,考察他们对山西经济波动的影响,其中投资总额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度量,消费用最终消费度量,用GDP来度量经济波动。利用eviews3.1对影响山西经济波动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为:

LnGDP=-0.385+0.043lnTZ+1.096lnCS+0.019lnEX

(0.19)(12.73)(29.38)(34.07)

R2=0.994F=1005.42D.W=0.552

模型通过了各项检验,回归方程的解释能力较高,拟合程度较好。根据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在影响GDP的诸因素中,消费的影响最为重要,其边际倾向最大,当消费增加1个百分点时,引起GDP增加1.096个百分点。投资的影响次之,GDP对投资的边际倾向为0.043。与投资、消费相比,外贸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以下针对消费、投资和出口对于经济波动的影响分别进行分析。

4.1消费对山西经济波动的影响

消费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发挥重要影响。消费需求的过高或过低,以及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投资结构的矛盾,都会造成经济的波动。

近年来,山西省消费需求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全省GDP增长13%会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6%,零售总额的增长快于GDP增长4.6个百分点。数据显示,消费需求的增加对于拉动山西经济增长起主要作用。但是,山西省的消费需求结构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水平的不平衡。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总量和增长速度都明显超过农村居民,对经济增长具有更大的贡献率,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从总量上看,2011年,农村居民消费总支出为1031.01亿元,城镇居民消费总支出为2461.52亿元,城镇居民消费总支出为农村居民消费总支出的2.4倍。从消费结构上看,山西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7%和41.1%,而农村居民的消费以衣、食、住等生活必需品为主,在耐用品上的支出较少,如果将文化、教育和服务等方面的消费考虑在内,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将会更大,这对于山西经济的长远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4.2投资对山西经济波动的影响

投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投资形成了生产手段和生产能力,投资规模和投资率对经济增长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超出经济承受能力的投资必然会引起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害无利。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固定资产投资对GDP增速的影响由1978年拉动6.8个百分点上升到2011年的9.1个百分点。可见,虽然投资对于经济波动的影响比消费弱,但仍是拉动山西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与此同时,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投资比例不协调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偏重于第二产业,这种情况造成山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抗灾能力不强,同时,第三产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消费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弱。这种投资结构使得投资成本过大,同时还加剧了地区与产业发展不平衡,从根本上阻碍了内需的良性发展。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合理确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进而推动山西经济的发展是当下山西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4.3外贸对山西经济波动的影响

对外贸易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但它对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挥着“发动机和助推器”的作用,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是经济波动的重要诱因。

山西作为中国内陆的资源大省,对外贸易对经济的拉动有限,影响力排在投资与消费之后。从总体上来说,外贸总量偏小,依存度较低,增速落后,2011年山西外贸总量与增长速度在中部六省中位列倒一。另外,山西外贸结构过于单一,2011年出口产品中煤炭、焦炭、镁的比重占同期全省出口产品总值的53.7%。同时,山西省出口地区较为集中,特别是对美、韩、日、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依赖度较高,对东亚和欧盟市场的出口额更是占到总额的50%以上,当金融危机来临时,国外需求将大幅下降,山西经济的波动将难以避免。

5促进山西经济平稳发展的政策建议

5.1扩大居民消费,形成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第一,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要解决好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没钱花”的问题,想尽办法提高居民收入,进一步发掘居民的消费潜力。第二,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增加居民消费信心的关键就是加速构建覆盖全省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和基本生活条件,使老百姓解除医疗、教育、住房、失业等后顾之忧。第三,改变居民消费观念。要积极推广信用消费,网络消费等现代消费方式,逐步改变人们保守的消费观念,建立积极的消费观念。

5.2优化投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通过技术改造与投资支持,促进山西省传统支柱行业的转型与升级,逐步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加快培育优势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围绕建立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着力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向正在发展和壮大的新兴产业,促进全省传统支柱产业。

5.3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充分发挥外贸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首先,进一步扩大外贸规模。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其次,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立足比较优势,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最后,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充分发挥现代高新技术对改造传统出口产业的作用,积极引导外资外商参与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与改造,加大对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资源消耗少的高技术项目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刘树成,樊明太.中国经济波动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0,(5).

[2]刘树成.中国经济波动的新轨迹[J].经济研究,2003,(3).

[3]王建中.山西经济波动分析[J].山西经济,2003,(2).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精选5篇)

    - 阅0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篇1云,悠悠地浮在湛蓝的天空上,洁白洁白的。有的像深邃的峡谷,有的像白色的雪莲……散布在天空中,显得非常柔媚。看!这些多姿的云彩,被鲜红的阳光照得一片红润.....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培训总结范例(12

    - 阅0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培训总结范文篇1一、山西省智障儿童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山西省目前共有27所培智学校。依据地区、办学主体和办学水平的不同,笔者在全省选取了18所培智.....

    公司并购合作协议范例(12篇)

    - 阅0

    公司并购合作协议范文篇1乙方:某某有限责任公司赠与人:受赠人: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对企业高管人员和业务技术骨干的激励与约束,使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利益.....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