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走势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世界经济走势范文篇1

世界石油消费:稳步回升,不确定性犹存

2010年世界石油消费回升,中国是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2010年,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冲击后,世界经济微弱复苏,世界石油消费有所回升,达到42.79亿吨,同比上涨1.74%。但世界不同地区石油消费的增长情况各有差异,OECD国家中,北美地区石油消费达到11.82亿吨,同比增长1.89%;而西欧的一些国家由于仍未走出经济泥潭,石油消费下降至7.15亿吨,同比下降1.17%;中国的石油消费达到4.39亿吨,仍是增长最快的国家,同比增长率达到6.79%;拉美与中东地区的石油消费也呈现出较快增长。

2011年,预计世界经济仍维持复苏,石油消费将继续增长,中国的石油消费将有所放缓。由于普通消费者不可能大量购买石油产品存储备用,因此石油消费在短期内变化非常小,更多是受实体经济运行的影响,其增长率与世界经济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

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了3.65%,预计2011年将保持复苏态势,发展中国家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中国的贡献在三分之一左右。与此同时,2011年世界经济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无论是欧洲债务危机,还是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负面效应,以及国际金融市场上流动性充裕所导致的投机泡沫,都给未来世界经济的复苏蒙上了层层阴影。

在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节能减排和产业政策调整成为各国的战略选择,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提高能效的激励措施以及替代能源的发展都将影响石油消费。2011年,预计世界石油消费将增长1.37%,达到43.38亿吨。从地区角度看,石油消费下降将集中在欧洲地区,主要是因为该地区经济复苏前景最不明确;其他地区石油消费将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长,发展中国家将继续扮演增长的主角。中国的石油消费在2011年将达到4.61亿吨,同比增长5.11%,增长速度有所放缓,这与国内贯彻落实稳健性经济政策以及节能减排有很大关系。

世界石油供给:保持增长,生产格局未变

2010年世界石油产量保持增长。OPEC国家石油产量达到14.54亿吨,同比上涨1.70%;非OPEC国家石油产量达到25.99亿吨,同比上涨2.13%。OPEC石油产量约为世界石油产量的36%,共计40.53亿吨。。

从各地区来看,OECD国家石油产量小幅上涨,达到9.89亿吨,同比增长0.71%。北美地区是OECD国家产量增长的来源,产量达到7.39亿吨,同比增长3.34%;西欧的产量下滑严重,降至2.19亿吨,同比下降6.98%。非OECD国家的产量整体上保持上升态势,达到30.65亿吨,同比上升2.39%。其中,中东地区和前苏联地区仍是世界主要石油产量来源。中东地区及沙特石油产量增长2.3%,达到4.10亿吨;该地区石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国家是卡塔尔,同比上涨5.38%;伊拉克和伊朗甚至出现了石油产量下降的局面。前苏联地区石油产量达到6.60亿吨,同比上涨2.24%。非洲的尼日利亚石油产量增长最快,同比上升18.27%,达到1.07亿吨。中国产量增长7.01%,突破2亿吨,其中大部分石油产量增长来自海上。

2011年世界石油供给保持上升的趋势不会改变。世界石油产量将达到41.10亿吨,同比增长1.38%,增长有所放缓。OECD国家的石油产量出现下降,这主要是北美石油产量增长放缓以及西欧产量继续大幅下降所致。非OECD国家石油产量继续上升,非洲和拉美地区的产量增长较快;中东和前苏联石油产量增长较慢,分别为0.82%和1.36%。中国的石油产量在2011年预计增长只有0.24%。

总的来说,2011年,世界石油产量布局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中东仍是世界石油产量最大的地区,也是唯一产量超过10亿吨的地区,但是随着油田开采的深入以及新的发现越来越困难,中东石油产量增长放缓趋势难以避免。北美的石油产量位居第二,产量增长主要来自于加拿大的油砂开采;拉美地区石油产量增长来自于巴西、秘鲁等国,该地区OPEC国家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产量前景不明,在本地区产量增长中的贡献并不明显。西欧地区的北海油田进入递减期,英国、挪威等老牌石油生产国的产量持续下降。

世界石油贸易:中东仍是最大出口来源地,中国的石油净进口持续增加

从石油贸易流向来看,OECD国家仍是石油净进口国,其中北美地区进口量将达4.54亿吨,西欧地区将进口5.02亿吨。非OECD国家整体上是石油净出口国,但是各国情况不尽相同。中东地区石油消费量持续上涨,但仍是最主要的石油出口地区,2011年将出口石油7.09亿吨;其次是前苏联地区,这里丰富的石油资源奠定了其世界第二大出口地区的地位,2011年出口石油将达4.65亿吨;非洲的石油产量上升较快,因此也有大量的石油出口,2011年石油出口将达3.16亿吨。中国石油产量增长乏力,石油消费增长迅速,2011年石油净进口将达2.55亿吨,对外依存度上升至55.3%。

总的来说,传统的石油净出口地区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丰富的石油资源仍然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发达国家仍需大量进口石油,尤其是西欧石油产量递减较快,预计未来净进口量将不断增长,传统的石油贸易格局仍不会发生变化。

国际油价:波动呈现地域性,未来以宽幅震荡为主

2010年国际油价将较为稳定。世界经济的好转使油价稳定在70~80美元,5月3日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油价达到86.19美元/桶,布伦特(Brent)油价达到88.09美元/桶。之后,受到美国库欣原油库存持续上升、欧洲债务危机和高盛调查事件的影响,世界油价不断下滑至年内最低点。六七月份世界原油价格在中、美经济数据喜忧参半及美元走势疲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震荡上扬;8月,原油价格受全球经济和美国油品高库存压力下跌;9月初,虽然各主要能源机构上调原油需求,但美国经济恢复前景仍不明朗,原油价格在80美元/桶下方震荡;9月下旬,随着美元指数下跌和投机资金进入,国际原油大幅反弹。2010年底,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寒冬推动油价继续上涨,WTI油价和Brent油价均突破90美元,创下金融危机油价暴跌反弹以来的新高。

通常情况下,WTI油价对Brent油价存在一定溢价。从伦敦和纽约两大期货市场看,2007年以前,WTI/Brent基差基本处于1.8美元左右,而2010年基差极值接近6美元。同时,基差异常时常发生,并且往往伴随着较强的油价波动。2010年4月开始,WTI/Brent基差出现过一段时间的异常,但六七月份又恢复到基本正常的状态;进入8月后则长期处于异常状态。究其原因,4月份开始的基差异常是由美国库欣高库存所造成的;而9月份开始的基差异常主要原因是北海原油供应因维修相对紧张,同时美元指数波动较大导致WTI受金融因素影响较强。从总体上来看,原油价格在2010年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金融危机后,原油价格和美国股市每日变动联系异常密切。油市和股市关联性加强的最主要原因是原油成为避险交易模式的一部分,而影响股市的因素(经济增长、利率流动性等)也是影响油价的主要因素。

由于美元仍是世界原油贸易结算的重要货币,因此油价与美元走势密切相关。2010年6月份后,美元开始了新一轮的震荡下跌行情,美元贬值、通胀预期增加可能吸引大量的资金流向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带动原油的一波上涨行情。8月初到9月初,美元震荡上行的同时,原油价格也随之震荡下行。美联储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开始新一轮大幅下跌,而油价也开始大幅上涨。

2011年国际油价将呈现宽幅震荡态势。美元走势是判断未来油价走势的重要依据。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需要提高储蓄率,修复资产负债表;重新振兴制造业,特别是满足美国人民基本生活、生产需要的制造业;扩大出口来遏制经济衰退,解决失业问题。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通过出口拉动经济复苏、重新确立制造业优势成为美国政府的重要政策选择。美国认为,中国通过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取得了不公平的贸易优势。因此,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强化了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逼迫人民币升值,减少对美出口。

2010年下半年,美国发起了所谓的“货币战争”――各国汇率竞相贬值,目前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汇率战的本质是贸易战,是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对世界经济而言是一场灾难,破坏了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趋于稳定的大好形势,并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危机。如果汇率战得不到解决,美国经济也不可能独善其身,世界经济有可能重新步入衰退乃至萧条。因此,美元这种急剧贬值的态势不可能持续下去。

从美国国内看,有两个重要的事件会改变市场预期和美元走势:一是美国中期选举结束,来自美国国内政治的压力将趋于减弱。二是美联储继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或以加息结束量化宽松政策。

从影响时间上来看,美国中期选举的影响是短期的;美联储政策转向的影响是长期的。如果美联储宣布继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那么美元将继续呈现疲弱态势;如果美联储宣布加息,美元必然走强。目前国际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继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并提前做出了反应,未来美元的跌幅反而很有限,并可能转向稳定。

从国际上看,欧日经济的复苏、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调整,以及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美元的走势。

由于目前日本再次转向宽松政策刺激经济,欧洲暂不会退出宽松政策,英国央行甚至考虑进一步扩大量化宽松规模,世界主要经济体未来一个时期都将维持宽松政策。此时,汇率变化及本币走势将取决于各国经济的基本面。现在看来,世界经济增长出现明显减弱的可能性较小,欧洲经济基本稳定,美国经济复苏低于预期,日本经济也不可能比现在更差,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体上保持较快增长,中国经济略微降速但仍保持高增长。未来半年,欧元和美元将维持宽幅波动,日元和人民币将维持适度升值态势。但是,一旦有新的外部冲击事件,如新的金融危机或主要经济体政策转向,美元和日元将会重新成为国际资本的避风港。

由于目前的全球汇率战已经引发国际市场剧烈动荡,美国政府实际也承受来自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压力,特别是其盟友的政治压力。全球金融危机之所以能成功应对,在于避免了各国“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如果因汇率战使世界经济再次陷入大萧条,所有国家都不能幸免,这种情况是任何国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尽管存在发生货币战争的危险,但变为现实的可能性较小,世界主要经济体将会进一步协调政策以避免形势进一步恶化。

近期,美元贬值导致国际油价上涨至90美元上方,但是仅靠美元因素支撑而没有需求强劲复苏支撑的油价上涨是不稳固的。美元近期仍将维持贬值态势,油价将继续处于80美元左右的高位,甚至进一步攀升。2010年11月美国中期选举之后,美元已经趋于稳定并出现回升态势。未来油价走势有三种可能性:

一是如果美国经济进一步下滑,美联储可能宣布实施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美元将继续下跌,但幅度有限。国际油价将继续上扬,但重新回到100美元将面临需求恢复微弱和高库存的压力。美元的长期贬值会带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全球通胀。

二是如果美国经济形势不再恶化,美国有可能维持现行政策,美元可能维持震荡,国际油价在八九十美元左右高位震荡。

三是如果美国经济明显好转,美联储有可能加息,美元则具备反转升值的基础。美元升值将压制油价上涨,但经济复苏将带动需求回升,推高油价。

总体来看,2011年,美元走势维持宽幅震荡的可能性较大,国际油价将围绕八九十美元的水平展开宽幅震荡。这一价格区间既是产油国和消费国能够接受的合理价格区间,也是石油公司保持生产经营稳定的比较合适的价格区间。

世界炼油能力:波动较大,中国成为世界炼油能力增长的主要来源

2010年,世界炼油能力在6~8月达到年内最大值。9月,受到台湾福尔摩沙炼厂的大火和巴西炼厂检修的影响,世界炼油能力较8月有所下降;10月,俄罗斯和印度的炼厂检修以及法国的罢工事件使世界炼油能力继续下降,降至年内最低点。2010年最后两个月,世界炼油能力有所回升。2010年第三季度,世界炼油能力约为7560万桶/天,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00万桶/天;第四季度,世界炼油能力约为7380万桶/天,较2009年同期增长130万桶/天。其中,OECD国家增量较少,约增加了30万桶/天的炼油能力,这与其炼油设备老化有一定关系;非OECD国家增量约为100万桶/天,增量主要来自于中国。

世界经济走势范文篇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矛盾;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F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16-0009-03

美国经济学家T·莱维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全球化”的概念并很快成为共识,“全球化”涵盖各领域,其中经济领域对其他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远早于概念的提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多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曾对其进行研究和论述。对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可以直观地看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战争等手段在其中的作用,进而理解当前世界性矛盾愈发深重的根本原因。

一、资本主义为了维持生产力的日益增长而推动经济走向全球化

从17世纪40年代开始,西欧主要国家相继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封建专制制度逐渐消亡,资本主义得以发展,在此基础上,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起来,为经济全球化打下了根基。工业革命使生产技术发生了质变,进而引起了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生产方式的变革改变了从事生产的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大机器生产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亟需大量的劳动力,为了强迫人们屈服于资本,资产阶级一边用卑劣的手段让自耕农和工人们失去土地,一边用永不疲倦的机器以前所未有的生产效率压垮传统手工业,使原本过着“正直而又平静的生活”[1]88的自耕农和工人们逐渐失去了生计,不得不到城里、到以剩余价值为食的新兴资产阶级的工厂里谋生。越来越多的人沦为了无产阶级,他们变成了除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的人,为了生存,他们用尽全力使机器保持运转,自己却变得愈发廉价起来,走入了“工作得越多,他所得的工资就越少”[1]356的死胡同中。于是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在巨量的廉价劳动力的推动下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同时,在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理念推动下,资本家们的无序竞争也愈演愈烈了。

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加剧的同时,海外市场的开辟也在不断向前推进。早在工业革命之前,15世纪末开启的大航海时代就已经给资本家们找到了更加广阔的市场。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资本家们避开了地中海地区各国商人的层层加码以及后来奥斯曼帝国的控制,与亚洲、非洲、美洲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起来,致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日益具有世界性,从而打破了以往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社会历史已由各个民族的历史变为世界的历史”[2]17,这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一步,这一步为后来资本主义社会寻找克服经济危机的途径做了准备。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市场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3]29,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

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使商品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资本家得到了巨额财富,迎来了辉煌的时代,他们沉浸在财富带来的满足中,却没有意识到“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經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3]33。工厂仍旧日夜不停,生产出来的商品却渐渐找不到去处——单凭资产阶级无法消化掉堆积如山的商品,而无产阶级的购买力更微不足道,一场席卷各行各业的危机就此爆发。为了克服危机,资产阶级有两个办法——一方面“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就是要“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3]33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不得不把整个世界都拖入这场麻烦中,即是说——资产阶级,或者直接说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为了维持生产力的日益增长,不得不推动经济走向全球化道路。

二、战争强行将全球经济联系起来,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战争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比工业革命更早,新航路开辟以后,早期的殖民掠夺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这一时期,欧洲各殖民国为了争夺亚洲、非洲、美洲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场,发生了一系列的战争。欧洲殖民者一方面在殖民地掠夺了大量财富,另一方面又将欧洲商品销往殖民地,这种行为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可以说已经塑造了经济全球化的雏形,这种塑造是通过强制手段实现的。

工业革命以后,一方面,“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以实现“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3]31的经济目的,另一方面,资本家为了谋取更大利益,不再满足于偏居一隅,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加广阔的海外,他们设立了一个“伟大目标”,就是使“其他一切国家都应当同爱尔兰一样,成为英国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同时又是其原料和粮食的供应地。”[1]72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资本与资本之间、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于是无论是原材料的供应地还是倾销商品的市场都变得弥足珍贵了,尤其当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超过了世界市场的承受能力,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商业竞争却日益激烈的时候,就更使得“世界市场变得日益狭窄了,剩下可供榨取的新市场日益减少了”[1]358,新市场的减少意味着商品的过剩——更确切地说是相对过剩,于是最终催生了经济危机这个周期性爆发的噩梦。

1825年开始,英国就陷入了十年一次的恶性循环中,尤其在1836年经济危机再次爆发以后,为转移国内不满、转嫁灾祸,英国开始动起了战争的念头——1840年的鸦片战争就是其“杰作”。又经过后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等一系列手段,英国成功地给自己找到了宣泄口,把东方的经济紧紧地捆在了自己的船上。转嫁危机的成效是明显的——1847年危机以后工商业的复苏迎来了新的工业时代,“殖民地市场吸收英国工业品的能力一天天增长起来。兰开夏郡的机械织机使千百万印度手工织工陷于彻底的灭亡。中国的门户日益被打开。”[1]66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战争的强迫下又进了一步。

经济危机使睿智的人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开始意识到“资本主义生产是不可能稳定不变的,它必须增长和扩大,否则必定死亡。”但是“这种持续扩大现在越来越不可能了”[1]76。就当时的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英国来说,东方世界的鸦片生意挤占了其正常的商品贸易的巨量份额;就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而言,整个世界都已被瓜分完毕,尤其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难有染指的机会,于是他们“要求打破原有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重新划分势力范围。”[4]34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想要霸占更多的市场,后起资本主义国家想要改变世界格局,一场更加彻底、更加狂暴的世界大战就应运而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经济问题是其爆发的重要动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与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脱不开干系。战争,尤其是世界大战进一步消除了国界的阻隔,使全球经济交融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世界格局被强行改变,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战争的推动导致了世界的分化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先后之分、优劣之别,各时期资本的体量是划分先后优劣的重要参考。资本的体量源于资本的积累,而资本的积累作为一个环节和手段,同样存在先后优劣之分。资本积累的过程中是否具有优势,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国、一地的前途,这也就导致了世界的分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就资本的积累做过详尽的论述,通过对资本的积累理论的分析,可将资本积累的优势大致区分为先行优势和继承优势。

资本积累的先行优势来自资本的原始积累,其出现与丧失改变了资本积累的方式。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七篇中从简单再生产、规模扩大的再生产过程入手,说明了资本积累的基本过程。即——一开始,资本家使他本人的货币执行资本职能,通过不断重复的简单再生产获取“来源于资本的收入”[5]654,充当他的消费基金。但随着资本家不再满足于此,他们开始将“一部分剩余产品转化为资本”[5]670,进而改变了简单再生产的循环,实现了剩余价值向资本的转化,说明了“积累就是资本以不断扩大的规模进行的再生产”[5]671。在这个基本过程中,购买劳动力是整个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开端,而资本家最初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就成为了能否实现资本积累的决定性因素。经过层层考察和推导,马克思找到了资本的源头,他认为:“资本家曾一度依靠某种与无酬的他人劳动无关的原始积累而成为货币占有者,因而能够作为劳动力的购买者进入市场。”[5]657这里的“原始积累”即造就了先行优势。

马克思在考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方法后指出,原始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5]820。他追根溯源,“看到”了资本家阶级形成过程中,国内国外不断上演的惨剧——在国内,人们被残酷无情的手段强迫同自己的生存资料相分离,“使人民群众处于奴隶地位”[5]827,以毫无法律保护的身份加入了劳动者大军;在国外,“欧洲各国以地球为战场”[5]861展开了残酷的争夺,他们在相对落后的地区掠夺包括人口在内的一切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残酷的掠夺使“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5]872解体,资本主义私有制则打着自由劳动的幌子实施残酷的剥削。这种先行优势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前期,各项制度不够完善、市场自由度极高、国际秩序严重缺失的前提下出现的。马克思曾毫不避讳地直言原始积累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在不预付一个先令的情况下进行”[5]862——的确,在这一“优势”下,掠夺者们轻易就获得了巨额财富,为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打下了基础。

除了直接掠夺国内外资源,战争——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也是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两次世界大战过后的世界格局都有所改变,其实质是资本优势的转移,表现为先行优势在国别之间的转移和自身先行优势向继承优势的转化。而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世界格局的逐步稳定,通过掠夺手段获得先行优势的时代已不复存在,时代的发展迫使其改变了资本积累的方式,由无序走向有序、无度走向有度、无法走向有法。

在一系列约束下,出现工人待遇的提高和阶级矛盾缓和的局面。尤其是在20世纪下半叶里,资本主义强国相继调整工人政策,提高工人待遇和福利,仅从1949年到1971年的22年时间里,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工人的实际工资就分別提高了“41%”“92%”“131%”“264%”和“316%”[6]75,这是自19世纪以来百余年间从未达到过的高度。数字背后,是传统无产阶级的革命性的丧失,乃至其性质的改变,进而稀释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昔日的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的策划下穿上了法律的外衣,被以“白领”“蓝领”等形式掩盖了被剥削乃至被奴役的事实,缓和了与生俱来的矛盾。这一结果看似有利于资本主义继续发展,但是其本质决定了这并不能化解矛盾。时代的发展推动先行优势向继承优势转化,继承优势将成为新的矛盾的催化剂。

四、资本积累的继承优势的出现在更高层面上揭开了矛盾的面纱

资本积累方式的转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的对立,但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资本积累速度的下降使其愈发依赖继承优势,而继承优势下的“马太效应”使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在21世纪举步维艰。

先行优势是继承优势的基础,继承优势是先行优势的延续。在资本的原始积累进行的过程中,资本家们发现只对工人进行盘剥无法彻底控制市场,于是他们在想方设法盘剥工人的同时,也在绞尽脑汁地打倒对手。残酷的竞争使“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使“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5]874从这时候开始,先行优势开始逐步转化为继承优势。

资本家的竞争促使资本愈发集中的同时,也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进而使更先进的技术、更超前的理念、更高效的机器作为新的不变资本不断涌现。当前世界的资本主义强国,都与最初对本国和世界的野蛮掠夺脱不开干系,如今,这种野蛮掠夺的方式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只不过更多的成分表现在继承优势的范畴内:就其国内来看,资本家们以“占有无酬劳动”[5]687为主要手段的生财之道仍然留有余孽——是在新的制度体系内近乎合法地剥削;从国际上看,仍有资本主义强国以武力、外交等手段攫取非法利益——依靠的是从先行优势中继创出的强权。

继承优势具有复杂性,它是科技、金融、军事、政治、文化、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诸多领域的集合体。这种继承优势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之一,也是当前资本主义强国得以继续发展的关键。再反观后起的国家,不难发现他们在大多数领域都受制于人,在国际秩序愈发严苛的环境下,部分国家的竞争力近乎卑微,无可奈何地陷入了“马太效应”的旋涡中。在相关国际秩序的掩饰下,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似乎成为了一件合情合理的事情,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无产阶级的境遇如出一辙。在这种背景下,生产资料的集中不再局限于一国之内,而是被扩大到了世界范围内,同样地,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也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原先一国之内的剥削将以某种形式转变为强国对弱国的剥削、阶级的对立也将逐步发展为国家间的对立,资本主义生产的弊端也就随之会扩大至整个世界。因此,在这种继承优势的加持下,就资本主义某国而言其社会内部的矛盾被稀释了,但对整个世界而言这种矛盾无疑是大大加剧了,成为了经济全球化浪潮下隐藏着的巨大危机,若不能及时化解,必然会酿成严重后果。

世界经济走势范文

然而,分析表明,今年的世界经济走势比较明朗:2010年世_界经济渐次缓慢复苏已确定疑问,但刚刚复苏的世界经济如同大病初愈,生产和消费需求难以快速增长,遭遇重创的金融体系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新的投资浪潮。

尽管如此,由明朗的世界经济决定的世界市场价格也是基本明朗的。10月28日,纽约市场石油期贷价格为81.98美元,黄金价格每盎司1327美元,都未达到历史最高点位,而农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俄罗斯大火导致农产品部分减产,限制出口,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粮食产区收成不错。因此,粮食价格上涨没有市场短缺的逻辑。

另外,在此前的经济危机中所有工业品普遍过剩,更没有涨价的理由。相比之下,服务产业的供给和需求是对称的,在短时期内也没有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可能。不仅如此,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采取货币贬值政策,世界商品价格也趋于下降。

其实,目前,人们对世界市场价格上涨的担心主要是对美元的担心。由于美国为了刺激本国经济,增加货币供应导致美元贬值,美元指数下降。然而,美国采取增发美元和美元贬值的策略更多是象征性的。增发美元不会在短期内提高美国经济增长能力,只是缓解眼前难题而已;美元贬值也不可能提高美国产品国际竞争力,因为美元贬值50%也无法抵消中国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反而影响美国经济结构增长,导致美国物价上涨,形成难以解决的经济滞胀。因此,美国目前采取的货币政策是权宜之计,通过增加美元供应,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美元贬值,出口价格降低,出口增加,就业增加,改善国际收支,尽管这种逻辑在现实中无法实现。

世界经济走势范文篇4

一、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1、2007年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将趋缓

2004年以来,在发达国家经济持续攀升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共同推动下,世界经济增势良好。但2006年下半年,美国经济由于房地产市场降温、私人消费增长转弱而明显放缓。欧洲经济增长虽可望持续,但增速也将有所减弱。这是因为世界经济已处于一体化状态,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连动影响十分明显,进而还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根据野村证券的有关研究,美国经济增长率每减少1%,日本GDP要下降0.6%,欧元区与其他地区经济也是如此。总体上看,世界经济仍有望进一步增长,但增长势头将难以保持2006年水平。联合国预测报告认为,2007年世界经济有望增长3.2%,比2006年减少0.4个百分点。在发达国家经济体增长均适度放缓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扩张也将受到影响。

随着经济增长的减缓,全球需求上升势头也会减弱,世界贸易增长也将相应放慢。据联合国预测,2007年全球贸易增长7.8%,比2006年减少2.3个百分点。

2、世界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增强

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世界贸易额与全球GDP之比持续上升。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印和东亚等表现尤为突出。我国的进出口额已占GDP的70%。世界贸易从1988—1997年的13.2%上升到2005年的16.7%,使其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经济全球化的深人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公司的迅猛扩张,以及世界贸易体制的完善,既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有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同时也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受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使全球贸易自2002年二季度开始走出衰退,并呈逐步加速增长趋势。2004年全球贸易量增长达到10.9%,是自2001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伴随着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按照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全球贸易量增长率将为9.4%和7.8%,分别比春季预测调高了1.4和0.3个百分点,增速均高于2005年7.5%的增长水平。受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带动,2006年世界贸易增长也高于预期。从进口需求来看,2006年,受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带动,美国进口增长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一至三季度进口分别同比增长13.4%、13.2%和13.9%,基本保持2005年全年增长13.7%的水平。由于经济增长加快,自2005年开始,日本和欧元区进口需求明显提高,成为促进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2006年以来,日本进口增长继续提高,一、二季度,日本进口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7.5%和19.1%,三季度又增长16.8%,均高于2005年全年15.6%的增长速度。从出口来看,由于外部需求强劲增长。继2003—2005年出口持续快速扩张之后,2006年许多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了出口的较快增长。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国的货物出口额增长率都达到20%以上,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和台湾地区等的出口增长率都在10%以上。预计2007年这些经济体仍然是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迅速增长。但世界贸易发展失衡加剧、国际市场产品价格迅速上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贸易摩擦有增无减。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国家将国内就业增长乏力、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归因于贸易问题,并在重要贸易领域设置壁垒,使美欧、美中等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不利于世界贸易的稳定发展。特别是,持续近五年之久的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被迫中止,使多边贸易体制陷入困境,给世界贸易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

3、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扩大

2007年,受美国经济增长减弱的影响,发达国家(地区)经济增长势头将有所放缓。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望保持强劲增势,将成为拉动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发达国家内部,主要经济体的发展趋势也呈现出显着变化。美国房地产市场降温后,私人消费上升势头趋弱,由于目前尚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幅度将明显减缓。2006年以来,欧元区内需明显复苏,尤其是企业投资增势良好,呈现出新一轮增长的迹象。2007年,虽然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个别国家政策调整(如德国提高税收等)影响,增幅略为放缓,但总体增势依然强劲。日本经济则将继续维持缓慢回升态势。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看,中国和东亚地区经济有望持续快速增长,俄罗斯经济增长势头良好,拉美地区多个国家政府换届后,有望推出新的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近几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显着扩大。受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增长减缓的影响,2005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仅为2.6%。根据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3.1%和2.7%。2006年二、三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的增长率分别仅为2.6%和1.6%,增速明显低于一季度的5.6%。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油价上涨、利率上升以及住房市场降温,国内消费受到影响等。但是总体上看,美国经济增长虽然会有所放慢,但是实现“软着陆”的可能性较大,不至于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住房市场放缓将使2006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减少1个百分点,并将继续影响今年的经济增长。房地产市场降温是抑制消费者支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另一方面,近期原油价格下跌将会给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带来正面影响,有助于美国经济稳定。在经历了二季度的较快增长后,欧元区三季度表现依然强劲,根据IMF的预测,欧元区经济2006年和2007年预计分别增长2.4%和2.0%,其中2006年的增长率将是过去六年来的最高纪录。至2006年10月,日本从2002年4月开始的本轮经济景气周期已经持续了57个月,平了二战后景气周期的最长纪录。受国内需求扩大的支撑,日本经济仍将保持乎稳增长的势头。但是日本经济总体上看是处于恢复状态,如果世界经济增速大幅减缓或是国内政策应对不当,日本经济仍有再度陷入通缩的可能。

在另一方面,发展中经济体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自2002年世界经济开始重新加速增长以来,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持续较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而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强劲增长。IMF预测亚洲发展中经济体2006年和2007年的增长速度分别为8.3%和8.2%。其中印度经济将分别增长8.3%和7.3%;印尼、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东盟4国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和5.6%;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4小龙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9%和4.4%。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正在经历自上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最强劲的经济增长,2006年该地区经济增长率将达到5.2%,2007年将进一步增至6.3%。该地区的

石油出口是经济强劲增长的重要原因。虽然该地区经济发展有所改善,但是,拉美地区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体中,经济增长较为缓慢的地区,预计2006年和2007年的增长速度将分别为4.8%和4.2%。

除外部环境的改善之外,近年来发展中经济体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内部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宏观经济政策所作的相应调整。如贸易自由化和灵活的汇率体制、财政及赤字的减少、投资和外贸环境的改善,私有化和鼓励私营发展措施完善等。但是,持续高油价、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禽流感疫情以及美国等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将对发展中经济体带来影响。

4、国际市场产品价格继续上升

近几年,由于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国际市场需求转旺,使得初级产品供需关系紧张,再加上地缘政治和投机因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呈现大幅上升的态势。国际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2002年开始从谷底回升,2004年二季度开始,增势曾出现减缓,但是2006年继续大幅度回升。与2005年同期相比,2006年一至三季度国际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分别上升16.8%、26.2%和29.1%。其中以金属和矿产品的价格增长幅度最大,2006年一至三季度,金属和矿产品价格分别比2005年同期上升28.4%、57.7%和62.4%。相对比较,农产品和食品的价格上升缓慢,但也接近了1995和1996年的前期高点。

国际市场产品价格提高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一些主要商品的供应趋紧而需求大幅增长。例如,由于金属矿石产品的开发受到资源储量、资金、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开发建设周期较长,因此金属矿石的供应大大滞后于价格的变化。而亚洲,特别是中国2003年以来对天然橡胶、有色金属、钢材和一些石化产品等需求大幅增加。同时由于政治形势、局部动乱、罢工、生产事故等一些临时性突发因素的刺激和影响,以及对市场供应心理预期等,减少或中断的担心,更加剧了市场炒作气氛。

2006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延续了2003年以来持续攀升的态势。国际油价高开高走,在4月份大幅飙升,一举突破每桶70.75美元两个关口,此后基本稳定在每桶70美元左右的平台。随后受地缘政治和突发事件影响,国际油价波动加剧,7月继续震荡攀升。纽约市场油价7月14日盘中曾经达到每桶78.40美元的高点。8月份后国际油价一路回落,至10月初已经回落至60美元以下。2006年前8个月国际市场原油现货和期货平均价格分别为每桶68.57美元和68.77美元,比上一年均价上涨21.1%和21.0%;然而9月均价则分别骤降至63.80美元和63.90美元。

全球经济增长将趋于放缓是近期油价下跌的根本原因。但是此轮油价的上涨呈现持续性的特点,这是由于油价上涨主要反映的是强劲的持续性需求增长。近期,由于市场对国际原油供应紧张担忧的缓解,对伊朗、朝核问题的反应更为平和,不再像早些时候地缘政治局势任何风吹草动都引发油价剧烈波动。同时,国际市场原油供应充足也大大降低了投资基金炒作抬高油价的空间,一些投资基金因此撤出油市转向股市等其他投资领域。这些因素均促成了近期国际油价的较快回落,但油价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近年来,世界经济对高油价的承受能力明显提高,高油价虽然给世界经济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总体上,高油价给世界经济和贸易造成的负面影响,到目前为止,比预期的要小。但需要密切关注的是,原油价格走势和近期仍然处于高位价格状态。

5、全球通货膨胀适度变动不明显

2005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为控制通货膨胀,主要国家和地区不约而同地采取了紧缩货币的政策。美联储连续12次加息、欧洲央行则一年内五次提高利率。目前,全球利率水平比2004年明显上升,有利于抑制物价水平的上扬。另一方面,过去几年,推动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石油及其他初级产品价格的不断攀升。2006年年底以来,受暖冬和国际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等综合影响,石油价格显着回落。在世界总需求放缓的情况下,石油价格的升幅有望减弱,从而为抑制物价上涨做出贡献。由于各地区经济增长幅度存在差异,发达国家的物价上涨将不太显着,而发展中国家价格涨幅则有加大之势。

6、货币政策走向分化,利率水平趋同

2006年,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向保持一致。在美联储不断频繁提高利率的带动下,欧洲央行也有规律地升息以保持物价稳定、避免经济和金融的动荡。但是,进入2007年,主要发达经济体在经济走势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步。美国经济走软势头明显,如果继续收紧货币,则有可能导致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产生大量不良贷款;威胁金融稳定。而且,目前美国利率水平已接近中性。由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仍需刺激私人消费和投资来维持经济增长。因此,下半年,如果经济走势明显恶化,美联储极有可能改变货币政策方向,采取分步连续降息来拉动经济增长。而欧元区经济景气仍保持上升势头,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热情正处于起步阶段。另一方面,德国提高增值税,将拉动该地区物价水平的上升,因此,欧央行为控制通货膨胀将继续适时收紧货币。同时,日本央行也表示将根据经济情况变化调整货币政策。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尤其是美欧之间的利率差将显着减小。

二、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潜在风险和挑战

1、关国经济能否软着陆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伴随房地产市场退潮,美国经济2006年增势明显放缓。2007年,美国经济能否顺利实现软着陆,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情况。目前房地产的降温幅度还处温和尚可调控,对经济未形成严重冲击。但是,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变化情况。如果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继续维持相对低水平,那么房地产市场动荡的可能性就相应增大。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私人、企业和金融机构均将产生大量的不良贷款,严重打击消费和投资,延缓经济增长步伐。

另一方面,美国经济的连续增长是此次世界经济回升的主要动力之一,欧洲和日本乃至东亚及拉美等地区的增长均不同程度地从中受益。近两次的经济周期运行结果表明,美国经济复苏后,私人需求增加,企业投资活跃,会逐渐拉动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的回升,并波及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目前欧洲仍处于结构转型期,需求增长受限;而日本刚刚呈现复苏迹象,经济增长基础不牢固,所以都无法承担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任。如果美国经济持续下滑,将相应牵制欧洲和日本等发达世界的经济回升进程,从而给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隐患。

2、美元汇率波动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冲击

近几年,虽然世界经济呈现持续增长势头,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并未消除,反而有所加剧。主要表现就是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2002年以来,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回升,美国的贸易赤字持续扩大。2006年,美国贸易逆差达到7653亿美元,比2005年净增485亿美元。一段时期以来,美国基本依靠资本的流入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美联储从2004年起连续17次提高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1%升至5.25%的高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利差不断加大。加之美国经济连续几年保持了高速增长,房地产市场持续走高,吸引了许多国际资本的流人,从而以资本项目的盈余适当弥补了经常项目的赤字。

目前美国经济增长已经开始减速,美联储下一步货币政策的走向很有可能是不断降低利率以避免经济出现大幅波动而滑入衰退边缘。一旦美联储停止升息,甚至转而降低利率水平,美元贬值速度就会大大加快。由于美元贬值造成美元财富的缩水,很多美元资产出于安全性和增值性的考虑,将加快向其他货币和资产形式转换步伐,从而引发资本的外移和美元进一步贬值。美元缓慢长期贬值有利于逐步减轻美国巨额贸易赤字,促进国际经济的平衡发展。但如果美元出现快速大幅贬值,则将严重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对世界经济增长形成冲击。

3、国际石油价格波动态势

从2006年年末开始,国际石油价格显着回落。进入2007年,受暖冬影响,需求增长有限;加之库存充足,因此油价继续滑落,曾至50美元的低点。总体上看,2007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的放缓,石油需求上升速度减慢,从而有利于抑制油价的上涨。但是,另一方面,石油价格也很难长期维持低水平。由于前几年在石油开采和提炼方一面的投资相对不足,短期内,供给能力难以迅速提高,这种供应的刚性对价格的波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如果油价一段时期内偏低,将影响生产国的利益,可能引发生产国联合限产。此外,除气候和自然灾害外,地缘政治因素对油价的影响也更为显着。伊拉克战后局势一直欠佳,短期内难以恢复稳定局面;而围绕伊朗核设施的争端仍在持续;其他石油生产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也时常出现动荡。总之,石油价格的每一次大幅波动,都会干扰经济的平稳运行。

4、国际游资规模扩大,流动方向变幻莫测

随着近几年世界经济恢复增长,国际范围内资本赢余和财富也相应不断扩大。尤其是2005年以来,石油价格的高企,使得石油输出国以石油美元形式积累的财富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也累积了大量的外贸顺差,这些都使国际范围内的流动资本显着增加。这些资本除消费以外,如石油输出国通过进口大量的产品平衡了其石油出口方面的盈余,很大一部分则投入国际商品、外汇、房地产、股票和债券等市场,寻求获利机会。由于这些资本规模庞大,逐利性和流动性强,其针对某一市场的集中和频繁进出,对全球金融稳定构成威胁。

一段时期以来,美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贸易赤字持续扩大,很大程度上依靠资本的流入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但美元贬值造成美元财富的缩水,很多美元资产出于安全性和增值性的考虑,将逐渐向其他货币和资产形式转换,从而引发债券和外汇市场的动荡,并波及其他商品和资本市场,严重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进程。

5、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将面临挑战

面临主要问题是:一外贸依存度过高,引发贸易摩擦、产业安全风险;二外汇储备过快成为短期内不可逆转趋势;三巨大能源消耗使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受阻;四是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可能使我国产生输入性通货膨胀等。

三、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政策建议

面对世界复杂多变经济形势,我们应未雨绸缪,早做安排和调整。具体为:

1、加快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

目前,国际经济环境尚好,世界经济有望持续增长。我国应利用此有利时机,在继续扩大出口的同时,积极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严格限制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要适时进口我国经济发展急缺的石油、矿产等资源,适当控制贸易顺差,减缓人民币升值压力。

2、调整外汇储备构成,实现外汇资产保值增值

今年,随着美国经济的走软及美联储货币政策方向的调整,美元兑欧元及其他货币总体上将进一步贬值。我国应密切关注外汇市场的动态,在美元每次阶段性回升时,调整外汇资产比例,适当增加欧元和其他货币的持有量,以避免美元资产过多而引发的被动局面和资产损失。

3、开拓进口渠道,扩大进口

一是力促美欧放弃对我出口的歧视性政策。美国、欧盟是世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在高技术领域具有很大的优势。我国对其高级材料、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电子技术、先进装备、信息通讯、生命科学、原子能技术、光电子技术等方面的产品具有广泛的需求。我们一方面要处理好与美欧的外交关系,鼓励其用实际行动构筑建设关系,另一方面要多作美欧高技术企业的工作,通过

这些企业向其政府施加压力,放宽对我高技术出口限制。二是鼓励国内企业进一步增加能源、原材料、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进口。三是加快国内服务产业开放步伐,增加服务贸易进口,鼓励城乡居民扩大国外旅游、留学等消费。

4、适当调整出口结构,控制出口增长节奏

一是继续充分发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的出口,逐步减少初级产品出口。三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控制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四是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加强产业配套,逐步从代加工向代设计和自创品牌发展,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更多地采用国产料件,延伸产业链条。五是引导企业着眼于长远和大局,在占领市场方面留有余地,避免出现出口数量激增,影响当地经济和就业,引发强烈反弹。必要时,通过行业协会采取必要的出口限制措施。

5、积极发展境外加工贸易,转移部分顺差。

要借鉴日本、韩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对我加工贸易投资的做法,在不对我产业安全、出口、就业造成大的影响前提下,鼓励一部分企业把后道加工能力转移出去,带动我加工设备和上游产品的出口,就近开拓市场,或利用当地配额直接向美国、欧盟出口。加工贸易投资重点是:一是国内原材料、零部件供给率较高的产品;二是最后一道加工环节增值率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三是国内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对美、欧被动配额出口产品。

世界经济走势范文1篇5

关键词石油;商品属性;普遍性;特殊性

石油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虽然首先表现的是其作为商品的基本属性,但是其特殊性却往往表现得更为突出。研究国际石油市场,尤其是研究国际原油价格,在遵循石油商品基本属性的前提下,还需要对石油商品属性的特殊性予以足够的关注和分析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国际石油市场走势的脉搏。

一、石油商品属性的普遍性分析

在微观经济学中,任何商品的价格都是由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因素决定的。在市场经济中,石油作为一种商品,其价格也不可避免地取决于世界原油的需求和供给状况。

从上图可以分析得出,在1973年底以前,WTI油价(由于国际上的几种基准油价走势基本一致,本文采用WTI油价予以说明)基本保持一种台阶微涨趋势;在1974年前后经过比较大幅的上涨后保持了一种比较稳定的上涨趋势,直至1980年;在1980年以后,WTI油价开始步入震荡盘升的走势。

在1973年底以前,WTI油价走势与当时的油价定价机制密不可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石油市场实行“世界均等油价体系”,即世界各地的原油价格都以美国墨西哥湾的离岸价加上到各地的运费为准,美国墨西哥湾是世界油价的基点;1944―1949年,世界石油价格实行由当时的经济合作总署规定的价格体系,规定每桶阿拉伯轻油价格固定为1.95美元;1950年到1973年10月中东战争以前是人们常说的“廉价石油”阶段。从1950年开始,阿拉伯原油牌价机制逐渐形成,但这种油价仍然属于西方发达国家大石油公司控制的垄断价格,是一种完全的买方市场体系,油价一直偏低。虽然票面值从1950年开始一直保持1.75美元/桶,但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影响后的实际油价却在不断下降。在此期间的世界石油市场不是一种完全的市场经济,国际原油价格不能充分地反映世界石油需求与供给状况。

自1973年10月中东战争开始,受某种特定因素控制的世界石油市场逐渐向比较完全的具有真正意义的市场经济过渡,国际原油价格反映世界原油需求与供给状况的功能也逐渐得到增强。世界上的第一次、第二次石油价格危机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973年,阿拉伯国家为反对美国支持以色列,单方面提价、限产、禁运,使油价从1972年的2.48美元突然上升到1974年的10.89美元,爆发了所谓的第一次石油价格危机。1979年,由于伊朗政治危机及西方大石油公司的哄抢风,导致了第二次石油价格危机,从1978年的每桶12.70美元,1979年的17.26美元,飞涨到1980年28.67美元,继而在1980年达到创记录的34美元。

从1973年至1982年,油价上涨了十多倍。1981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各成员国重新统一油价,每桶基准价为34美元。这一时期是国际油价逐步向市场定价机制过渡的重要阶段。尽管这一时期呈现出主要原油出口国操控国际原油价格的局面,但如果以国家为市场单元,市场定价机制的趋势和局面无疑已经显现出来,充分反映出了石油输出国组织作为供给者与石油进口消费国之间在国际石油市场中的一种“博弈”。

考虑到世界石油需求与供给是国际原油价格的决定性因素,最近几年的国际原油价格暴涨也应该归结为世界石油供给严重不足或预期供给将严重不足的问题。尽管很多专家学者认为不排除国际石油投资基金、金融大鳄在国际石油市场中“兴风作浪”的因素,但是如果世界原油供给充足,谁又能掀起浪?正可谓无风不起浪,他们正是看中了国际原油价格长期处于低谷必然导致投资不足、储量不足、产量不足的结果,才敢、才能掀起国际石油价格暴涨的浪。

在石油商品属性的普遍性中,世界石油资源在各国、各地区的分布极不均衡,使得世界石油市场成为一个垄断竞争市场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还有诸如石油的可替代性问题、成本问题、国家政策问题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世界石油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也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国际原油价格走势。

二、石油商品属性的特殊性分析

在石油具有商品属性的普遍性之外,石油也因其特殊性而具有商品属性的普遍性之外的更为突出的特殊性。石油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源和化工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不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资源,也是国防和国家安全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性物资,是名副其实的“工业的血液”和“黑色的金子”。这应该可以认为是石油商品属性特殊性的社会属性。也许正是由于石油具有这样一种特殊性,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对石油的依赖性更强,说得严重一点,“没有石油,经济就会停顿甚至崩溃”。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对世界石油供给不足的信号反应极其敏感,唯恐石油供给不足甚至中断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打击,在高油价时期提高国家石油战略储备,高价收购、并购石油上游资产,给原本就由于多年油价低迷造成投资不足形成的脆弱的世界石油供给链增添了诸多遐想和变数,也给国际石油投机基金和金融大鳄带来了可以“炒作”的条件。但是在这样一种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国际石油市场必然导致国际原油价格的“高峰值更高更久”,其后的必然结果就是“低谷值更低更长久”,与经济学秉承的“有效配置资源”的根本原则背道而驰。

与石油商品特殊属性的社会性相伴而行,石油商品特殊性的自然属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甚至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石油商品特殊性的自然属性主要反映在石油勘探、开发与生产是一个时间很长、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投资规模很大、技术要求很高的过程,这也就决定了世界石油市场的需求与供应一旦打破了平衡,就需要一个很长的时期才能恢复平衡: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WTI油价经过7年左右持续暴涨后,20世纪80年代即开始回落,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暴跌,此后总体上为10多年的小幅震荡,其间有1―2次巨幅震荡,但是维持时间较短,直到2001年后又进入了新一轮持续的暴涨,直至目前才出现回落的拐点特征。

在分析世界经济的总体状况及其多种因素的基础上,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WTI油价反映出来的信息是:世界石油市场的需求与供给保持了十多年相对较弱的平衡,但其中也蕴含着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即国际原油价格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维持了需求与供给平衡。尤其是从20世纪最后几年开始,以美国为首的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的诸多国家保持了比较快速的经济增长,而以沙特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却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没有分享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大餐”。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石油投机基金、金融大鳄瞅准了世界石油市场非常有利的投机时机,而且世界主要石油出口国也需要借机推动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再加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世界尤其是在中东挑起战事,这些因素不谋而合,国际原油价格暴涨的条件和基础也就水到渠成。

在经历了近10年的持续暴涨之后,近期的各种数据和信息显示,世界石油产量并没有象“高油加论”鼓吹者所说的难以为继反而稳中有升,世界石油储采比也是不降反升,而且在可以预期的时间内世界石油储采比还将进一步提高。2005年以来,世界石油勘探开发和生产的投资总额增幅较大,而石油产出量与投资增幅不成比例,“石油末日论”者即以此推断出世界石油需求与供给平衡将不再有的结论,这其实是没有充分认识到石油勘探开发与生产过程的复杂性造成的,也是纯经济、纯技术专家只从单方面看问题的结果。事实上,世界石油市场是一个集经济、社会、资源、技术于一体的综合体,其复杂性及其复杂程度远远不能用单一理论进行解释、单一方法予以解决。

三、结语

世界经济走势范文篇6

关键词:约翰·奈斯比特亚洲大趋势崛起观意识观模式观影响观

亚洲(东亚)崛起是当今学术界的热门问题。而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撰写的《亚洲大趋势》(megatrendsasia)则是一本较早全面阐述这一问题著作。奈斯比特认为亚洲的现代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最重要的发展动向:亚洲在崛起,未来世界的中心将在亚洲。战后亚洲发展表现为八大趋势:从单一国家经济走向网络集团经济;从传统模式走向多种模式;从出口导向走向消费导向;从政府调控走向市场驱动;从乡村走向大都市;从劳动力密集走向高科技密集;从男权统治走向女性崛起;从西方走向东方。作者“着重于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因为他们是亚洲谋求发展与更新的龙头所在。”[1]p4所以,亚洲大趋势主要是指战后东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趋势。作者提出了研究东亚现代化进程的问题意识:亚洲崛起观、亚洲意识观、亚洲模式观、亚洲影响观等论断。

亚洲崛起观

亚洲正在从贫穷逐步走向富足,现代化发展非常显著。从1945年到1995年,这期间其人口总数增加了4亿,而贫困人口却由4亿减少到了1.8亿。“从人均gdp的增长、福利的增加、贫困的减少等指标看,东亚明显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2]p23世界银行已宣布,在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和任何区域,都从未像当今的亚洲这样取得了如此惊人的经济增长,并得出结论:东亚的发展经历是一个经济奇迹。“在过去10年中,亚洲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6%-10%,未来10年,亚洲的中产阶级将会增加1-2倍。除去日本,亚洲其他国家的中产阶级到2010年将达8-10亿,其消费水平也十分惊人,预计为8-10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大约是现今美国经济的150%;而英国中产阶级用了将近一个世纪才达到了这样的水平。以今天亚洲的发展速度计算,不用10年,这一进程便会完成。”[1]p81为了满足这么庞大的国内市场,消费导向型模式已经成为亚洲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取向。与此同时,亚洲产业结构由于后发优势正在从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农业、制造业向以计算机和通信为主的制造、服务业的高科技密集型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一场大的变革。约翰·奈斯比特认为全球经济正在从单一国家经济走向网络集团经济。亚洲的经济发展特点更为明显,例如华人率先建造了一个全球性的种族网络——海外华人:新的经济势力网。“在当今这样一个资本与天赋不分国界的时代,华人正可以担当一个桥梁的角色,去连通整个亚洲资金、观念、市场与谋略,并进行广泛交流,共创新世纪。”[1]p16-17这种网络集团经济成为亚洲崛起的不可忽视的力量,“跨国的海外华人经济圈是世界第三大经济势力。如果把海外华人看作一个整体,其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海外华人控制了除日、韩两国之外的所有东亚国家的贸易和投资。香港、台湾地区的中国人和新加坡的华人在亚洲的已超过日本。华人亦是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的最大外次资来源。中国80%的外资也来自海外华人。”[1]p12世界发展需要亚洲的崛起特别是中国的崛起。

战后亚洲崛起主要表现在为亚洲进入现代化社会: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转型,都市化趋势改变着亚洲的面貌。应该注意的是,亚洲的城市化与现代化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例如大都市的膨胀。

亚洲意识观

经济发展引发了亚洲人正经历着一场深远的文化革命,改变着亚洲的自我形象、文化与传统,“随着亚洲经济日益繁荣,政治逐渐开放,无论个人、公司商号或各种机关体制,都拥有愈来愈开阔的选择空间。两性之间、政府与人民之间、劳资之间,渐渐呈现出新模式、新结构,以及新的人际关系。”[1]p42亚洲社会从传统模式走向多种模式。而亚洲意识则是亚洲人由传统社会迈向多元社会的过程中重塑的自我价值观:做自己的主人,决定自己在世界舞台上担任的角色,改变过去不平等的世界地位。民族的亚洲、觉悟的亚洲、革命的亚洲与忧患的亚洲正在被自信的亚洲、集体的亚洲、道德的亚洲、文化的亚洲与共识的亚洲所取代。

自信的亚洲:亚洲人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亚洲的心灵终于从困境中解脱了。东方可以对西方说:“别指手画脚了”。亚洲人开始以亚洲人为荣,对亚洲充满信心,发现自身的优势。这种自信将会发展成为具有亚洲特色的模式与风格。

集体的亚洲:从民族的亚洲、忧患的亚洲开始向共同体的亚洲发展。过去共同体亚洲观念缺乏,而集体亚洲观念已建立起来特别是东亚危机以后,亚洲共同体意识明显增强。

道德的亚洲:家庭的信赖与个人的责任感,自给自足的精神与开拓创新的精神。亚洲正在进入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界,例如从男权统治走向女性崛起,亚洲女性作为社会的主体之一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文化的亚洲:古老的传统文化的优点的继承与发扬,责任的观念、秩序的观念、集体的观念、纪律的观念等等道德文化为亚洲和世界的文化建设服务。

共识的亚洲:从“一个国家,一种文化”,转为“一个国家,一种共识”——多元文化和平共存以及成功地调和移民和当地人民地“共识”。亚洲人由于合和精神接受文化的多样性,承认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所产生的差异。多元文化塑造“共识的亚洲”。

亚洲模式观

奈斯比特明确指出:亚洲的现代化绝非等同于“西化”,它呈现出的是特有的“亚洲模式”。亚洲崛起的自信使亚洲人相信自己的能力发展出自己特色道路。奈斯比特强调自由市场的作用。他认为亚洲正在从政府调控走向市场驱动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多数学者认为亚洲政治经济模式的特点在于“政府主导型”发展道路。如果从纯经济角度讲,市场经济的作用确实比以往更大,或者说亚洲的市场经济更加健全与完善。

约翰·奈斯比特肯定亚洲模式主要在于对文化与发展关系的肯定,亚洲模式的基础就是亚洲独特的文化,文化与制度的互动产生出二战后亚洲的崛起与模式发展。亚洲人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平等、和谐、公正、稳定是亚洲现代化模式的追求目标。亚洲正以一种独特的亚洲式的思维方式创造着自己的发展模式。亚洲的发展模式已经证明:亚洲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换转换中呈现出多样性和新的个性,亚洲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呈现出绚丽多彩的画面。

亚洲影响观

亚洲的崛起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影响巨大。亚洲也是世界新秩序建设的强大力量和重要参与者,“东亚的经济崛起正在形成一个新兴的经济圈,或经济-文化圈”[3]p27东亚已成为世界不可忽视的力量:“亚洲崛起首先是经济实力的增长,随之而来的将是政治势力的扩张和文化影响力的渗透。”[1]p246欧洲、北美、东亚正在形成当今世界经济的三足鼎立局面。

亚洲的崛起意味着告别过去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史。亚洲与西方的关系开始走向平等关系,自东向西的重新定位。“东方社会日益趋向功利化和高科技型,面临精神危机的西方人越来越东方化。东、西方两者文化、经济交融之时,世界将会更加生机勃勃。”[1]p5621世纪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时代。

“东亚现代化初步成功的理论价值在于:现代化不等于西化或欧化,现代化道理并非只有一条。现代化的模式也并非只有欧洲或美国的经典模式,人类的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现代化的模式同样也具有多样性。”[4]p7东亚发展模式是一个新型的世界现代化发展模式,这也是亚洲崛起的重要意义,“近150年间,当西方人享有他们创造的进步和富奢时,大多数亚洲人还生活在贫困之中。现在,亚洲踏上了富强发展之路,经济的复苏使东方人有机会重新审视传统文明的价值。随着技术和科学的引进,亚洲向世界展现了现代化的新型模式,这是一种将东、西方价值观完善结合的模式,一种包容自由、有序、社会关注和个人主义等信念的模式,东方崛起的最大意义是孕育了世界现代化的新模式。亚洲正在以‘亚洲方式’完成自己的现代化,它要引导西方一起迈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二十一世纪。”[1]p275

评价

约翰·奈斯比特的著作《亚洲大趋势》对亚洲特别是东亚崛起和东亚模式给予了全面的支持与肯定。特别是在关于亚洲模式的争论中,奈斯比特给以了积极的回应。更为可贵的是,他能够克服西方中心论来表达西方学者的亚洲社会历史发展观。虽然可以看到西方中心论的影子。

奈斯比特是一个社会经济研究者,他认为企业就是财富、成效、经济活力的真正创造者,认同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所以难免会产生经济决定论的观点,但可以看得出奈斯比特在书写的过程中尽量避免这一倾向,尽量给予客观评价。

《亚洲大趋势》于1996年出版就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引起广泛关注,并在数月内被译成多种文字。这本书内容丰富、分析独到、文笔新颖、引人入胜,对于我们分析、认识和预测亚洲及整个世界的形势,不失为一份很好的参考材料。因此这本书成为东亚学研究的名著。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奈斯比特:《亚洲大趋势》,蔚文译,北京:外文出版社1996年版。

[2](美)斯蒂格利茨等编:《东亚奇迹的反思》,王玉清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世界银行发展丛书·研究报告系列)

[3]罗荣渠:《东亚现代化:新模式与新经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世界经济走势范文篇7

2011年世界经济发展特点

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道路曲折。2010年和2011年世界经济都经历了因复苏步伐加速所带来的欣喜,之后又因复苏势头放缓而可能再次陷入衰退的担忧。2011年,世界经济总体走势经历了一个由较快增长到明显减速的变化。5月以前,世界经济延续上年底的较强走势,显示出可持续复苏的态势。进入6、7月后,世界经济坏消息频传,欧洲债务危机深化,发达国家经济基本面数据再现疲态,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明显走弱,市场避险情绪不断高涨,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全球经济新衰退风险的警告不绝于耳。目前世界经济前景比2011年年中时明显黯淡了许多。

世界经济复苏一直延续“南高北低”的双速格局

2011年是发达国家的又一个失望之年,发达国家经济整体增长疲弱,拖累了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国际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相比历史水平大幅萎缩。在随后的经济复苏中,多数发达国家经济恢复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疲软,财政赤字和债务大幅上升。2011年发达国家经济受到诸多重大不利因素打击,从自然灾害的影响到政府预算、银行信贷和债务危机等问题的困扰,导致经济复苏依然脆弱,经济增长维持低速。

2011年美国经济虽未脱离正轨,但复苏乏力,复苏速度之慢前所未有。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持续低迷的房地产市场、不断膨胀的财政赤字和巨额债务等因素综合在一起,对美国经济复苏构成非常大的政策难题。3月份日本遭遇了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灾难,日本经济复苏进程逆转。随着震后消费的复苏以及产品供应链的恢复,日本内外需均有所增长,但在欧债危机加深、日元保持强势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灾后的日本在面对种种经济困境时显得无能为力。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蔓延速度和恶化程度远超预期,不仅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威胁,而且影响了欧洲经济增长。许多欧元区国家被迫启动严格的紧缩计划,以规范国家财政。由于财政开支急剧减少,部分欧元区国家经济重新陷入衰退。

2011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继续主导全球经济复苏。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全球经济增长重心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进程。在经济复苏中,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领先于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重上升,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引擎。2011年,受发达国家经济减速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在高位放缓,但总体仍保持较强劲的增长态势,整体经济增长率继续快于发达国家。在2011年,新兴经济体面临着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为应对通货膨胀和信贷增长过快,许多国家采取了宏观经济政策调控,致使经济增长放缓。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的绝大部分将来自于新兴经济体。

2011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最为强劲,该地区正在更多地注重内需驱动型增长。中国的强劲经济增长对全球贸易和商品价格的反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来自日本投资银行野村证券的数据表明,2011年中国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的40%。2011年北非中东许多国家经历了政治动荡,经济增长明显下滑。随着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下跌,2011年拉丁美洲的巴西和墨西哥经济也在减速。俄罗斯经济在2011年保持了较好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将恢复到危机前最好水平,同时俄罗斯在上年年底正式获准成为WTO新成员,迎来对外经贸合作和自身经济发展的新起点。2011年非洲经济在逆境中保持高速增长,但该地区仍极易受到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

国际贸易增速明显回落

由于全球经济活动放缓,2011年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回落。世界贸易组织(WTO)9月预测,将2011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率的预估值由4月预测的6.5%下调至5.8%。若这一预测成为实现,表明2011年世界贸易增长率将低于1990~2008年6.0%的长期年均增长水平。2011年世界贸易增长低于预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北非中东地区局势动荡对全球石油供应构成威胁,日本大地震使全球供应链突然中断等,这些突发事件、短期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抑制了各国经济活动,影响了世界贸易走势。更重要的是,全球经济增长再次减速严重影响了各国的进出动,使世界贸易失去持续增长的势头,重新出现下滑。2011年世界贸易增长放缓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使国内消费难以有较强劲的反弹,并抑制了收入增长,减弱了进口需求。久拖不决的欧洲债务危机使欧洲各国经济活动日趋疲弱,影响了欧洲及全球贸易增长。

延续2010年的持续涨势,2011年前几个月世界初级产品价格继续大幅攀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编制的初级产品价格指数在2011年4月达到国际金融危机来的最高点。而随着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投资者的情绪转向消极,对国际商品价格形成压制,导致世界初级产品价格自5月以来呈现震荡下跌态势。截止2011年11月,IMF的初级商品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上涨13.1%,比2011年4月的高点下降11.3%。未来欧债危机形势的演变、全球流动性释放的状况、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向以及美元汇率的波动将是影响国际商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在不同时间段产生的影响不同,将牵引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行情及波动趋势。

2012年世界经济展望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历时3年多,其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露,旧疾未愈,又添新伤,更加凸显了世界经济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欧洲债务危机的解决并非在朝夕之间,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将会经历一个较长的低迷期,预计世界经济在今后几年只能维持低速增长且时有波动。

展望2012年,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从发展态势看,欧洲债务危机仍有可能深化,甚至拖累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但只要相关国家携手有效应对,世界经济仍有望维持低速增长态势。迄今,国际经济组织和主要研究机构纷纷下调对2012年世界经济前景的预测,认为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不会高于2011年。联合国2011年12月《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受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疲弱、欧元区债务危机、财政紧缩措施以及各国应对危机的政策缺乏协调等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在未来两年将继续减速,甚至有可能再度衰退。联合国预计,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从2011年的2.8%下滑至2.6%,更低于2010年的4.0%。

美国经济有望实现温和复苏 2011年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信用评级遭降,国会两党谈判缠斗不休。但近期美国重要经济数据向好,显示经济呈现缓慢扩张势头。2012年,欧洲经济衰退和美国国内财政紧缩或将对美国经济构成冲击。欧洲在贸易和金融方面与美国有着紧密联系,欧洲经济衰退及欧债危机的后续影响是影响美国经济的重要因素。欧债危机加深使银行更加惜贷,这可能需要美联储向市场多提供流动性。另外,2012年美国将迎来总统大选,经济和就业议题对美国总统奥巴马争取连任至关重要。奥巴马政府正千方百计地提振经济增长,在短期内也将注重财政政策扩张对经济复苏的有利作用,避免快速的财政紧缩。为刺激美国就业和经济复苏,美联储选择了继续维持宽松政策,已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的水平至少到2013年中期不变。2012年美国经济预料能够实现温和增长,通胀率维持在低水平。美联储预测,2011年美国经济增速将在1.6%~1.7%之间,2012年美国经济增速将在2.5%~2.9%之间。

欧洲继续深陷债务危机的泥潭 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撼动了全球金融市场。迫于应对危机,各成员国不得不紧缩财政,这既制约了经济复苏,又不可避免地影响社保、养老等福利支出,削弱了投资者信心和消费者支出意愿,引发社会动荡,令经济增长陷于停滞。2012年欧债危机的局面还将延续,其形势如何演变需要密切关注。而欧盟峰会推出的各项新举措能否奏效尚待观察,近期欧元区成员被下调信用评级的压力犹在。经济增长前景暗淡和债务危机加剧降低了人们对欧元区经济增长的预期。欧洲央行预计,2012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将只有0.3%。联合国报告称,2012年欧洲经济增长仍将十分低迷,多数国家经济处于萎缩边缘,而债务问题深重的欧元区边缘国家则可能陷入较长时间的经济衰退。2011年11月和12月,欧洲央行已连续两月两次下调利率,并推出一系列应急措施来支持财政系统,凸现其对欧元区经济前景的忧虑。如何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整顿财政之间寻求平衡,考验着欧盟领导人的政治智慧。从目前看,2012年欧洲经济前景不容乐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欧元区经济衰退将加剧债务和银行融资市场的压力,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连锁效应,拖累世界经济放缓增长。

世界经济走势范文篇8

世界三大评级机构之一,标准普尔公司1月13日调低法国、意大利等欧元区9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法国和奥地利的信用评级已由最高的3A至AA+。这个对欧元区2012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号。这对2012世界的经济形势也是一个负面的旗帜。让原本就不明朗的世界经济形势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更多的忧虑与担忧。

尽管,雷恩表示欧盟近期的决策,加上欧洲央行的行动,在缓解国债市场的紧张情绪方面已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是伴随着法国,意大利等国的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雷恩的话很难让广大投资者燃起对欧元区,对低迷世界经济形势的信心。不论你信或不信,谁都明白,这标志原本仅在希腊,西班牙等少数欧元区边缘国家发生的主权债务危机,开始向欧元区核心国家扩散。显然欧盟几轮应对危机的措施并没有大成预期的效果。

为什么呢?所有的人的心理都会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从应对危机开始,在欧盟成员国之间就存在着不统一的意见,在对存在主权债务危机成员国,该采取什么样的救助措施的问题上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错过了解决的危机最佳时机。在一番讨论达成的协议框架下,实施的措施很大程度仅仅是缓解主权债务危机膨胀的压力,并不是从肯本上解决这场危机的良药。欧盟对危机严重性的评估过于乐观,以至于采取的措施效能显得十分有限。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发展,比人们预想的要糟糕。随着法国,意大利这些欧元区核心国家经济形势的恶化。目前经济形势较为乐观的德国,受到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而德国对欧盟化解这场危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种种沥沥,让欧元区暗淡的前景变的越来越不明朗,也让原本就疲软的世界经济形势充满了更多的未知因素。欧盟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它的走向,对新兴经济体的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这种不乐观的世界境况下,我们不能把未来寄托在欧元区乃至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之下,应该对我们未来的走向有着成熟的思考,强化对应对危机的准备措施,只有在充分预判与准备的条件下,才能够在可能到来的愈加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下,把可能受到的冲击降到最低,在2012的经济发展道路上,更加稳健的走下去。2012依然很严峻。

世界经济走势范文篇9

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连续第五年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利用外资扭转了上年实际使用外资略有下降的局面,其他各项对外经济合作活跃。2007年是我国经济增长由“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的关键年。特别是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从目前国内外经济走势判断,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仍将面临较为有利的内外部环境,但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应对工作。

一、主要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态势

从2006年全球经济的走势看,上半年尽管国际原油和工业原料价格居高不下,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紧缩,但全球经济总体运行要比预期的好,通货膨胀压力得到遏制,发达国家的内需增长更趋平衡,国际金融市场更趋稳定,为此有关国际机构纷纷上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6年9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步伐将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达到5.1%,比2004年高峰的5.3%低0.2个百分点。但自下半年,世界经济减速势头开始显现,特别突出的是美国经济受房地产市场调整的影响明显放慢。综合主要国际机构对2007年世界经济做出的判断,均认为整体增长率将不可避免地放慢,其中IMF预测世界经济增长率将比2006回落0.2个百分点,预计为4.9%,但这一预测可能还会小幅下调,世界银行认为将比2006年回落0.2个百分点,联合国预测要回落0.6个百分点。

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周期显示出非同步性。在美国、欧元区、日本三大经济体中,美国和日本经济增速从2006年第二季度起已明显放慢,而欧元区经济一直保持快速扩张。总体看,2006年发达国家继续保持2.5%至3%的增长率,预计2007年的增长率将减速为2.0%至2.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06年11月底发表的秋季展望报告预计,2006年该组织30个成员的整体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2%,高于2005年的2.7%,2007年将放慢到2.5%,其中将2007年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分别由此前预测的3.1%和2.2%调低到2.4%和2%,但将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从2.1%上调到2.2%。

2006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趋势十分明显,第一季度大幅增长了5.6%,但受住房市场降温等因素影响,第二和第三季度分别增长2.6%和2.2%,预计2006年全年经济增长率为3.3%。从目前美国整体经济状况看,除了住房和汽车业形势不佳外,其他经济领域仍保持着稳定增长,而且住房市场下滑可能已经达到谷底。国际油价的回落、就业形势较好等使消费开支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公司盈利情况较好、股市走强等继续刺激公司投资。美元走软则有利于美国的出口。美国政府部门和投资机构大多认为此次调整是温和的,整体经济不会出现衰退。因此,总体判断2007年美国经济仍可望保持适度增长。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预计,2007年美国经济将增长2.9%。

从2002年初开始,日本经济在起伏中始终在增长的轨道上缓慢行进。2006年日本经济持续复苏,截止到12月底这一轮经济增长已持续了59个月,此次日本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内需拉动特征,投资增长率始终保持着两位数。同美国经济走势一样,2006年日本经济也经历了由较快增长逐步转向温和增长的过程,前三季度经济增速按年率计算分别为2.7%、1.1%和0.8%,全年经济增长率将从上年的2.4%加速至2.8%。从日本经济未来走势看,美国因素和中国因素对日本经济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政府的最新经济预测称,2007财政年度日本经济增长率经通胀因素调整后会以2%的较快速度增长。IMF预计,2007年日本经济将增长2.1%。

值得关注的是,2006年欧元区经济一直保持稳健增势,投资增长强劲,消费信心上升,出口需求稳定,失业率有所下降。2006年前三季度,欧元区经济同比分别增长2.2%、2.8%和2.7%。欧盟委员会预测,2006年欧元区经济可望增长2.6%,远高于上年1.3%的水平,为过去6年来的最高记录。虽然利率上升和欧元走强可能对经济增长造成一定影响,但各方大多看好欧元区未来经济前景。欧盟委员会认为,未来两年欧元区经济增长仍将有力,2007年和2008年增长率将分别为2.1%和2.2%,同时欧元区失业率在2006年将降至8%,2007年和2008年继续降至7.7%和7.4%。IMF在2006年11月底的一份报告中也抬高了对欧元区经济增长的预期,预计2006年欧元区经济增长将达到2.5%,2007年经济增长将在2―2.25%之间。

主要发展中国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据世界银行2006年12月的最新预测,2006年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率将达到破记录的7%,2007年和2008年的增长率可能会出现放缓,但仍有可能达到6%以上,超过高收入国家2.6%的预期增长率一倍以上。据统计,发展中经济体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已经从1990年的13%上升到目前的20%,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也从18%上升到25%。如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05年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产出中所占比重已达47.7%,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达到30.8%。无疑,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全球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步伐。

从主要发展中国家地区看,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保持高速增长,2006年平均增长率为8.3%,2007年增长速度预计仍在8%以上。亚洲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强劲增长。2006年拉美各国经济普遍增长,平均增长率为4.8%,高于上年的4.3%,预计2007年经济增速将有所放慢,但仍可望达到4.5%左右。尽管近期经济表现有所改善,内需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但拉美仍然是近年来世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中经济增长最为缓慢的地区,其长期挑战依然是致力于开发地区内的增长潜力。获益于对原料的强劲需求以及价格上扬,2006年非洲经济增长率将达到5.4%,与上年增速相同,预计2007年增速可望提高到5.9%。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正经历自上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最持久的强劲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率在2006年可望达到5.2%,2007年进一步增至6.3%,其中该地区石油出口国家对这一强劲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家在其中发挥了龙头作用,其经济的快速增长不仅对本地区经济起到了带动作用,而且也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中国,随着投资增速加快以及净出口激增,经济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实际增长率高于国际权威机构的早先预测,而随着中国日趋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在其经济增长的同时吸收了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速明显加快,其服务、金融、房地产和农业等行业都出现了强劲增长。世界银行预计,2006年印度经济增长率将达到8.7%,2007年下降到7.7%。作为拉美地区的大国之一,2006年巴西经济表现突出,企业融资条件进一步改善,就业形势基本稳定,通货膨胀率得到控制,国际收支状况良好。据最新的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的公报说,近年来多数拉美国家对中国的出口增长都有显著增长,其中巴西对中国的出口增长尤其明显。俄罗斯经济已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06年将比上年增长6.8%至6.9%,高于年初时的预测。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除了得益于国家政局稳定和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得天独厚的石油资源优势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经济形势较好的背景下,俄罗斯决定让卢布从2006年7月1日起可自由兑换,并于8月提前偿还了拖欠巴黎俱乐部的所有债务,11月还与美国签署了有关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标志着俄在融入世界经济过程中又迈出重要一步。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认为,未来几年俄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2007年预计增长6.2%,2008年至2010年将分别达到5.9%、6%和6.1%。

二、全球经济发展面临多层面的挑战

在看到2007年全球经济发展势头继续强劲的同时,我们依然不能忽视一些对全球经济增长将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的存在,其中包括通货膨胀风险、油价波动、全球经济不平衡以及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等。

(一)美国经济增长减速带动国际经济环境出现复杂局面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根据IMF统计,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05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20.1%。因此,影响2007年世界经济前景的最主要变数是美国经济的表现,如果美国经济进一步降温,世界经济也将面临更大的减速风险。OECD表示,美国房地产市场虽然处于低迷状态,但不会对美国经济整体构成严重威胁。从积极的方面看,在利率上调、油价上涨、住房业调整等多种因素下,美国经济可能正在走向“软着陆”,美国财政赤字和经常帐户逆差扩大的速度减慢。如果美国房地产市场能够平稳调整,美元汇率下跌不致于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仍将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尽管人们大多排除了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可能,但美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下的隐患的负面影响也在加大。目前美国经常帐户赤字估计已经超过9000亿美元。贸易状况持续恶化,2006年头10个月,美国的贸易逆差以年率计算已高达7180亿美元,大大高于上年全年的6176亿美元。在巨额双赤字下,美元强势难以为继,市场对美元的信心变得脆弱,美元汇率调整的压力越来越大。美元贬值虽然有助于提高美国产品的竞争力,使美国经济恢复平衡,但也会导致美国进口的减缓,并在全球引起扩散和放大效应。此外,受国际资本流向变化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制约,美元汇率大幅贬值的风险也会对日本和欧元区经济发展,进而对全球经济的增长产生冲击。美国政府在2006年11月的一份报告中调低了对未来三年经济增长的预期,其中2006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下调至3.1%,2007年和2008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有所下调,预计分别为2.9%和3.1%。

(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趋紧对经济产生的抑制影响有待观察

本世纪初以来,为了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各国纷纷采取了低利率政策,大量资金开始向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不动产、股市和商品市场转移。而随着世界经济景气的回升,为了适度控制通货膨胀,美、日、欧等发达国家都转向提高利率。同时国际市场的高油价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也导致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逐渐趋紧。美国自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的两年间连续17次以0.25个百分点的幅度加息,联邦基金利率由1%逐渐升至5.25%。欧元区自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连续6次提高主导利率,目前基准利率已提高至3.5%。日本在2006年7月宣布结束零利率政策,将基准利率从0提高到0.25%,此后一直维持该利率水平不变。此外,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印度、阿根廷和匈牙利等央行也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利率。

利率上升对抑制通胀加剧、保持全球经济稳定增长有好处。但也有人担心,货币政策趋紧产生的抑制影响可能要超过市场的预期。未来全球通货膨胀压力依然是各国货币政策的首要关注目标。在美国,由于经济降温迹象日益明显,美联储自2006年8月以来已连续四次决定维持现有利率水平不变,而继续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存在刺激房地产泡沫崩溃的担忧。尽管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时有出现,但美国利率走势将取决于未来通货膨胀和经济形势的变化。日本和欧元区如果继续升息,还将缩小与美国之间的利差,这对国际资本流向与美元汇率都会产生负面冲击。OECD认为日本尚未摆脱通货紧缩,建议日本银行近期内不要再提高利率。因此,如何进一步协调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各国央行必须密切关注的问题。

(三)国际石油价格目前虽有所回落但不确定性依然较大

2006年的国际油价跌宕起伏,1-8月国际市场油价持续攀升,油价浮动范围从年初的63美元/桶上涨到7、8月份的75美元/桶以上,8月份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一度超过80美元/桶,而自8月中下旬开始,油价大幅回落到60美元/桶以下,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几次宣布减产后,目前的油价徘徊在60美元/桶。油价回落可使消费者增加在其他领域的开支,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从而减轻货币当局紧缩银根的压力。而未来全球经济能否较快增长,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油价的走势,但人们很难对油价走势进行准确的预测。

IMF预计,由于对原油需求持续增加,加上国际原油供应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国际市场油价在2007年将继续保持在70美元/桶到75美元/桶之间的高位,而如果主要产油国出现局势不稳,不能排除油价将进一步走高的可能性。而世界银行预计,随着原油供应量增加和需求减弱,2007年和2008年的油价将会继续有所回落,2008年油价平均将降到每桶53美元。但受地缘政治、石油供给以及投机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预计2007年国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依然旺盛,国际油价还会略为上升,不能排除油价走势出现大幅震荡的可能性。而石油价格的可能反弹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构成潜在挑战。

(四)贸易不平衡问题日趋严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压力依然存在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一直伴随着严重的贸易不平衡。美国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欧洲、亚洲和石油出口国的贸易顺差不断增加。随着全球贸易的巨大不平衡,贸易保护主义不时抬头,特别是发达国家带有政治歧视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正在形成和泛滥。不断高涨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潮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此外,在美国、欧盟、拉美以及亚洲的一些国家,以保护传统产业、反对外国并购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民族主义”正在不断凝聚,各国政府把“国际经济安全”等因素明确纳入对外经济决策,在贸易以及跨国企业并购等领域进行直接干预,成为全球经济保护主义的新形式。联合国贸发会议在《2006年贸易和发展报告》中指出,不断加剧的贸易失衡影响到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并呼吁多方行动共同应对不断加剧的全球贸易失衡。

另外,由于主要谈判方立场分歧难以弥合,已进行5年的WTO“多哈发展议程”多边贸易谈判在2006年8月被迫中止。多边贸易谈判中止,将加速各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也可能因此加强区域集团内国家对集团外国家实行贸易上的歧视,加剧地区间发展差距,不利于世界的共同发展。虽然WTO主要成员表现出对重起多哈谈判的愿望和信心,但鉴于存在的巨大分歧,谈判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三、世界经济对我国外经贸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保持良好态势,预计全年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10.5%,为连续第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万亿元。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连续第五年实现较大幅度增长,预计进出口总额将再创新高达到17580亿美元,同比增长24%,净增3300亿美元。其中,出口9630亿美元,增长27%;进口7950亿美元,增长20%。2006年我国利用外资保持一定规模,吸收外资将继续居发展中国家首位,预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可望达到603亿美元,扭转上年实际使用外资略有下降的局面。

2006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07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提出了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防止出现大的起落的新要求。这对于我们做好新一年的外经贸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综合各方面预测和分析,从国际环境看,2007年世界经济整体增势比2006年趋缓,但仍将处于较快增长期,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出口和利用外资增长都较为有利。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国民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与2006年相比,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将会小幅减速,但增长势头仍然强劲。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消费需求有望保持旺盛势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固定资产投资可望有所放缓,信贷增长有望受到一定控制。2006年以来国家在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方面已采取的一些措施将会在2007年显现出来。

在国际国内环境总体有利的趋势下,我们还要看到并且要高度重视各种不利因素对我国外经贸发展可能产生的冲击。一是全球经济不平衡尚未得到有效调整,可能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影响,进而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等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二是国际能源以及重要工业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将增加我国进口和生产成本;三是人民币仍将面临较大的外部升值压力,我国企业出口竞争力将经受更大考验;四是国际贸易发展不平衡以及贸易摩擦呈常态化,不利于我国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五是国际投机资本更趋活跃,主要国际货币汇率波动扩大也会加大企业出口的汇率风险和我国的金融风险等。

总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外经贸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应对工作。从总体上看,就是要充分利用当前世界经济较快增长的机遇,以全球视野来谋划外经贸的发展与合作,努力提高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能力,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为重点,着力推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以保持外贸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切实优化外贸结构,提高外贸的质量和效益。在保持出口合理增长的同时,着重增加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国内短缺能源资源的进口,推动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要以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海外智力为重点,着力提升利用外资的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提高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积极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扩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促进国内产业调整升级。鼓励各级政府在吸收外资中必须重视能源、环保、土地、产业政策及劳工标准等问题。

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鼓励企业在境外建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和研发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国内大企业与海外跨国公司结成战略联盟,促进形成双向对外开放格局。

积极参与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以更加紧密的经贸关系为纽带,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目标,积极地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发挥我国影响力,维护和发展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在推进多边合作的同时,加快与有条件的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积极开展双边经贸合作。

世界经济走势范文1篇10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策略;比较优势。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态,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根据国际货币组织的定义,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信息广泛迅速的传播,使得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全球化是一个包含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事、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复杂过程。全球化的基础是经济全球化。推动全球化的动力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革命,这为全球化提供物质手段;二是生产关系和制度,资本为了获取更大、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和扩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发展,是要受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制约的。因此,分析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而研究新形势下中国经济的发展策略,离不开对经济全球化本质的把握。经济全球化的现实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拓展;经济全球化的未来本质是世界资本主义向世界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对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本质,从生产力角度看,在国际分工的条件下,资本主义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从本国移动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使资本主义的资本、技术和管理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使资本主义的生产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在本质上表现为生产力的全球化发展。

就中国的情况而言,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的经济在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之后正在积极地走向世界。我们不断扩大开放,发展同世界各国的交往和联系,并通过这种开放的联系成功地促进了自己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应该说首先是利于我们,是我们能够有更多机会吸取国外经济及发展的好的经验和成果,引进和利用技术、资金等国际资源,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提升自己的素质。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的,我们在全球化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种种压力和风险;我们将不得不面对实力差距很大的全球竞争,同时还要面对同发达国家所主导的这种不合理的经济秩序,包括各种不公平乃至苛刻的条件和限制,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不利后果。

二、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国经济的发展策略。

经济全球化的未来本质是世界资本主义向世界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是资本主义解体的必经阶段和决定性过程,经济全球化以其创造丰富的优秀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提供了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我们从总体上明确,我国对外开放的方针不能也不应有任何的动摇。邓小平同志曾一再强调指出: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就必须继续积极开展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在全球化浪潮到来之际,我们决不能采取消极退缩的做法,而必须以积极进取的态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因此,在这里,我们的策略关注点也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大力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信息网络化是当今全球化四大潮头之一,也是全球化形成的重要动力。全球体系得以形成的现代科学基础是微电子学的迅速发展以及由此而推动的信息工业的蓬勃兴起,微电子计算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特别是光导纤维通讯技术的运用,将使世界进入一个信息革命时代。

(二)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人口众多曾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的第一劣势正转化为自身的比较优势:一方面劳动力资源丰富,可以带来劳动力低工资成本的长期优势;另一方面,人口众多,使中国长期维护巨大的潜在的市场需求。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要长期维持和发挥劳动力成本低下和市场潜力巨大的潜在比较优势,除了要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外,还要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教育体系调整和体制改革。

(三)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较长时间以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处于相对封闭和较为落后的状况。产品市场主要依托国内,也可称之为以国家为主体的自给自足经济。经济全球化必然打破我国经济的自我封闭,促使其融入世界经济大环境之中,其进出口贸易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快速增长的国际贸易也给我国获得了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的更大经济空间。

(四)培育跨国公司,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要尽快培育和造就一批拥有雄厚实力和强大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强势发展的中流砥柱。

(五)努力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和加速推进我国经济法制改革。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明显差距。在面向未来的国际竞争中,面对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必席卷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强化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以及知难而进的顽强斗志,积极创造竞争优势。应加速推进我国经济法制改革,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尽快建立和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张锋,肖维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J].陕西农业科学,2003(5)。

[2]王东,丰子义,聂锦芳。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世界经济走势范文

内容提要:2006年1~11月份,反映国内价格总水平的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1.3%,上涨幅度很小;但受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等因素的影响,生产资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幅度较大,1~11月份累计上涨6.1%;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2.9%。价格上涨的结构性特征比较明显。

关于2007年价格的走势,大多数人预期居民消费价格将保持温和上涨的态势,对此判断经济学家们的分歧不大;但由于目前美国经济下滑的走势愈加明显,近期内国际石油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关于2007年价格走势的分歧,主要针对以下问题:一是生产资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幅度是否会出现明显下降;二是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是提高还是下跌。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一、2006年价格走势的回顾与分析

(一)消费价格保持温和上涨走势

2006年1~11月份,消费价格保持温和上涨走势,月度同比涨幅一直保持在2%以下,1~11月份累计上涨1.3%。进入三季度之后,月度同比涨幅出现轻微提高的态势,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从消费价格的各构成成分来看,受节假日因素和上年基数的影响,食品价格月度涨幅波动幅度较大,高峰与低谷相差1个百分点。(见图1)

(二)生产资料价格出现较快上涨

2005下半年到2006年年初,生产资料价格涨幅一度呈现逐步回落的走势。但随着2006年投资增长率的加快和工业增加值增速的提高,加之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步伐加快,2006年二季度开始,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开始出现提高。无论是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的流通领域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还是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都出现了反弹的态势。进入三季度以来,随着宏观调控效果的逐步显现,投资和工业生产增速双双下跌;同时,由于国际石油价格回落,生产资料价格涨势也出现趋缓的态势。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环比涨幅来看,还出现了下降的情况。(见图2、3)

(三).工业品出厂价格出现较快上涨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走势与生产资料价格的走势类似,也出现了先反弹、后减缓的走势。(见图4)

二、2007年价格走势分析

虽然目前的价格走势对未来一段时间将产生一定的滞后影响,但分析2007年全年的价格走势,还需要分析国内外经济的走势和其它影响因素。由于消费品分为食品、工业消费品和服务,食品价格与农副产品商场价格密切相关,生产资料包括农副产品、工业原材料,下面我们首先分析国内外经济走势,然后分别从农副产品、工业原材料和服务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影响2007年价格走势的因素。

(一)国内外经济走势对各种价格指数的影响存在差异

1.世界经济将出现明显回落,带动国际商品市场价格涨幅下降。展望2007年的国际市场价格走势,首先要对今后世界经济的走势做出判断。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秋季预测,世界经济2006年和2007年将分别增长5.1%和4.9%,世界经济呈现轻微减速趋势。但这一预测报告做得比较早,近期得到的一些信息表明,世界经济有可能向下调整的程度更大一些。

图5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发的成员国经济先行指数的同比增长率,从图中可以看出,自2006年4月达到峰值以来,先行指数的增长率一直呈现下降态势,但目前还保持在3%左右的中等偏上水平。据此判断,2007年世界经济将出现下降,但仍有望保持中等发展速度。(见图5)

2006年11月7日,美国著名经济研究机构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TheConferenceBoard)的经济预测报告,预测美国经济206、2007年分别增长3.3%和2.6%,按照这样的预测,200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较2006年下降0.7个百分点左右。(见表1)

世界经济增长出现回落,将使得世界经济对各种生产资料需求的增长放慢,生产资料价格高位回落。

2.国内经济增长放慢将带动国内生产资料价格涨幅下降。2006年下半年,随着宏观调控措施效果的逐步显现,国内生产增速出现下降,三季度GDP增长率由二季度的11.3%下降到10.4%,降幅近1个百分点。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开发的经济景气指数,超前反映经济走势的先行指数在2006年三季度已经出现回落趋势,说明经济运行将出现高位趋稳、稳中趋落的基本态势。因此,预计2006年四季度以后经济增速将继续有所下降。国内经济增速的下降也将使得对生产资料产品的需求放慢,在国际市场价格出现回落的大背景下,国内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将出现下降趋势。

(二)世界粮食减产使得农副产品价格涨幅提高

1.2007粮食价格年涨幅将有所提高。2004~2005年,我国连续两年获得丰收。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资料,2006年夏粮总产量1138亿公斤,比上年增产74亿公斤,增长7%;早稻产量319亿公斤,与上年基本持平。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等机构最近的预测,2006年粮食产量将超过4900亿公斤,连续三年保持增产;有专家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4.96亿吨,较上年增长2.48%。

国内粮食连续三年增产的情况下,国内粮食价格上涨,基本原因是,尽管国内粮食连续三年丰收,但粮食供求一直处于紧平衡状况。根据一些经济学者的估算,目前我国粮食年度消费量大约为4900~5000亿公斤,前两年尽管增产,但产量仍然低于消费量,仍然需要通过动用库存来满足消费需求。由于自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一直低于消费量,连年依靠动用库存来满足消费需求,估计目前商业库存量已经下降至较低水平,供应趋紧。

国内粮食价格出现上涨的重要原因还在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由于2005年度世界粮食减产,消费量增加,致使国际粮食价格出现上涨。由于2005年我国国内粮食价格回落,国内外粮食价格对比发生变化,导致我国2005年粮食出口大幅度增长,全年谷物及谷物粉出口达1014万吨,比2004年的473万吨增长114.1%;相反,2005年进口谷物及谷物粉为627万吨,比2004年的974万吨减少35.6%。总体上由2004年的净进口501万吨转为净出口387万吨,这样对国内供给的影响正反相差近900万吨。加上2006年1~9月份净出口126万吨,自2005年以来净出口达500万吨以上,占到2005年国内谷物产量的约1%,在粮食供求处于紧平衡的状况下,已经可以对国内粮食市场供求状况产生一定影响。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07年国际粮食价格仍将出现高位振荡。主要原因是世界粮食减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1月份的粮食展望报告,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2006年世界粮食产量将减少5480万吨。在此背景下,2007年世界粮食的储存与消费比例将出现大幅下降,达到近30年来的最低水平。

《粮食展望》预测,2006年谷物产量再次小幅下滑,总产将达19.94亿吨,比去年产量低2.7%;2006年世界小麦产量约为5.918亿吨,比2005年减少近3300万吨,下降5.2%;2006年世界粗粮产量约为9.812亿吨,比2005年减产2.1%;全球2006年稻米产量约为4.209亿吨(以碾米计),比2005年下降0.2%。2006/07销售年度总体谷物供求形势将会趋紧。预测2006年谷物产量略有下降,加之受饲料用粮回升和工业用粮不断增加的推动,预期谷物利用总量增幅提高,可能造成库存量的大幅减少。

根据目前对2006年产量的预测及2006/07销售季节供应总量和价格前景的情况,粮农组织预测世界谷物利用量为20.6亿吨,比2005/06年度利用总量下降1%。鉴于新季节的产量和消费量前景情况,粮农组织预测2007年各国作物年度末世界谷物库存量将大幅下降。(见表2)

另外,前不久世界银行也对2007年世界粮食价格进行了预测,主要粮食价格都将出现明显上涨。(见表3)

根据国内外粮食供求的变化情况,世界粮食价格保持上涨态势,国内粮食供求仍然处于紧平衡状况,预计2007年国内粮食价格将继续小幅上涨。

2.国内肉禽价格将继续保持上涨态势。由于2004年我国肉禽等副食品价格上涨很快,供给量大幅度增加,导致2005年年中以来出现了价格持续下跌的走势,价格的下跌导致投入的大幅度减少和供求平衡关系的变化,近期肉禽等副食品价格的同比跌幅有的在缩小,有的已经出现上涨势头;近期环比都出现较高涨幅,预示着未来同比涨幅将会提高,从下降周期进入上升周期。

如果上述关于粮食价格的分析成立,2007年粮食价格继续上涨,尤其是作为饲料的粗粮产量降幅较大、价格上涨幅度将会较高,将直接推动饲养成本的提高,这也将从成本角度推动肉禽价格的上涨。

此外,从粮食与水果、水产品等其它副食品之间的成本和比价关系来看,粮价上涨也将推动这些产品价格的上涨。总体来看,农副产品价格在2007年将呈现加速上涨的态势。

(三)原材料价格涨幅将呈现下降的走势

2006年以来,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继续呈现上升的态势,但在8、9、10月份持续回落,11月份出现小幅反弹。7月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IMF初级产品价格指数)与2005年12月相比,累计上涨25.26%;而11月份则比7月下降11.77%。这样的走势与世界经济的走势基本上吻合。

1.国际石油平均价格将低于2006年。2006年国际石油价格曾经出现了强劲的上涨势头,一度达到每桶70美元以上的水平。但随着世界经济增速下降的预期强化,加上传出美国在墨西哥湾发现新的特大油田的信息,7月份之后国际石油价格出现回落。但即便如此,全年石油平均价格达到每桶65美元左右当无问题。由于目前国际石油价格是每桶62美元左右,2007年国际石油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较小,预计2007年国际石油平均价格超过2006年可能性较小。

2.钢材等产品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幅度也将低于2006年。近年来由于各国利率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因此,房地产价格出现了持续上涨的态势。随着2005~2006年美国多次加息,近期美国房地产明显降温。美国三季度国民核算数据显示,三季度美国投资出现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对钢材、铝材等建筑材料的需求将会减少,进而会减少对铁矿石等上游产品的需求,这类原材料产品的价格也将会出现疲软的走势。

此外,由于2004~2006年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一直处于快速上涨的态势,其中有世界经济高涨、美元贬值等因素的影响。随着世界经济的放慢、美国多次加息对美元形成一定的支持,这些影响国际有色金属价格的因素就会相应减弱,已经上升到很高水平的有色金属价格继续快速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回调的可能性反而比较大。(见表4)

3.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将限制国内市场价格的上涨。由于我国进口初级产品占国内消费量的比重较大,国际市场价格要通过进口价格对国内价格产生影响。但近期人民币升值幅度略有增大,人民币升值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对进口产品价格的影响。加上国内投资增速的下降,国内总需求扩展的放慢将减弱工业品上涨的压力,生产资料和工业品出厂价格的涨势将放缓。

(四)服务价格涨幅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不大

近年来,国内服务价格涨幅一直高于工业消费品价格的涨幅,成为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重要因素。2007年,一方面国家将会继续加快资源类产品价格的调整力度,粮食等食品价格的上涨也将会对服务价格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考虑到2007年燃料价格上涨幅度不大,许多领域的服务价格与运输成本密切相关,据此估计,2007年服务价格涨幅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不大。

三、对2007年价格走势的初步预测

根据上面对影响2007年价格走势各项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2007年原资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幅度将会下降,预计全年上涨4.5%左右;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2%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的走势将有所不同。上面分析了影响价格变化的各项因素,但由于这些因素都是单项因素,这些单项因素的共同影响究竟将导致价格出现怎样的变化,需要将他们的影响用某种方法合成起来。从各项因素的影响来看,工业消费品价格可能会有所下降,服务价格将保持与2006年大体相当的上涨幅度,但食品价格上涨幅度可能会有所加大,总体影响可能会使得消费价格涨幅比2006年提高,但涨幅仍然不会很高。

再者,生产资料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对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存在一定时滞,使得对居民消费价格的判断更加困难。为此,我们根据消费价格的先行合成指数来进行判断。

世界经济走势范文篇12

[关键词]复苏悬念风险因素“二次探底”

[中图分类号]F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12)01-0106-04

[作者简介]王东(1955―),北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金融。

一、留给2012年世界经济的悬念

2011年世界经济的总体形势,用“风雨飘摇”来形容并不为过,下半年出现的一些意料之外和意料之中的变化,对正在复苏中的世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导致世界经济始终处在有“惊”有“险”的氛围中。虽然,最终2011年依然延续着金融危机后的复苏性增长,但在多种风险因素的打压下增速减缓显现端倪,不仅增长数据与早期的预测相差甚远,而且增添了更多的风险,并加大了不确定性,将世界经济能否保持金融危机后持续复苏的悬念留给了2012年。

2011年12月1日联合国的《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显示,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速出现了下滑迹象,2011年这一迹象更加明显,增长率由2010年的3.6%下滑至3.1%,增速减缓趋势已没有什么悬念了,2012年世界经济复苏能否延续,哪怕是缓慢复苏,国际机构的预测普遍悲观。根据联合国的《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低于2011年,仅为2.8%,其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主要来自发达经济体。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预测与联合国的预测基本一致,对2012年世界经济前景也给出了悲观预测。因此,受发达经济体经济疲弱、欧债危机深度恶化、有关国家财政紧缩措施、各国应对危机政策缺乏协调以及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由强转弱等因素影响,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在“二次探底”的边缘徘徊,从而加大了能否延续金融危机后复苏的悬念。当然,近期许多国际机构的预测还不能说是最终判断,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和最终的增长数据有可能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而修正,但无论预测是上调还是下调,不可否认的是,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领域的风险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因此仅从国际机构的预测数字来判断世界经济的前景显然不够充分,需要从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基本面进行全面分析和理性看待,警惕复苏出现反复。

从总体形势看,虽然世界经济已步入了一个复苏型增长阶段,但由于复苏态势的不稳定和风险因素的增多,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仅存在,而且进一步显现。

首先,美国经济虽然有望进入危机后新的增长周期,但增长受到内需疲软和高失业率以及债务风险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将会有所减慢,消费低迷仍将是困局,失业状况要想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目前还十分困难,债务风险上升增添了新的隐患,为此美国需要继续维持较长一段时期刺激经济的极度宽松货币政策,甚至不能排除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可能。因此,即便美国经济二次衰弱可能性或许因宽松货币政策所排除,但不等于能够恢复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一旦极度宽松货币政策也失去作用,美国经济将难免再度陷入衰退,世界经济也将会受到严重冲击。

其次,在债务危机仍得不到有效缓解和救助机制不能确切落实的情况下,欧盟的经济复苏最有可能出现反复或剧烈波动,财政和债务状况的恶化将在较长时期干扰着欧洲各国经济的恢复,甚至不能排除债务危机继续恶化的可能。由此可见,债务危机仍将是欧元区切肤之痛,受其影响欧洲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最为突出,甚至有可能将整个发达经济体拖下水。

其三,日本经济虽然在前一段时期逐渐摆脱了长达近20年之久的衰退困境,但2011年发生的严重地震和海啸及其后的核泄漏危机,又将其带入了一个既要恢复经济又要进行灾后重建的艰难时期。再加上受日元不断升值和其经济结构性问题以及政府频繁更迭等负面因素影响,日本经济增速自然会受到一定制约。因而,日本经济要彻底从近20年的停滞和地震的阴霾中摆脱出来绝非易事,未来日本经济出现反复可能性也存在,其中也不排除出现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

其四,尽管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形势大大好于发达经济体,仍将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速,依然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世界经济的重心已逐渐向新兴经济体转移。但是,2011年以来全球范围不断升温的贸易保护主义正严重阻碍着新兴经济体的进一步复苏,此外如果发达经济体陷入经济衰退必然也会殃及新兴经济体。因此,2012年新兴经济体能否排除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继续保持经济的强势也存在着不确定性,显然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态势的强或弱,在很大程度上为2012年世界经济的复苏增加了又一层面的悬念。

其五,随着发达经济体刺激经济措施力度的增强,以及西方货币新一轮的轮番贬值,发达经济体将其风险向全球转嫁使新兴经济体承受的压力必将增大,同时全球性通胀压力有可能升温,导致世界经济增速减缓。2011年以来国际市场上各种大宗商品价格轮番上涨的“综合症”,虽然有受到全球极端天气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但也进一步表明市场上流动性泛滥和投机炒作推高了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从而在全球范围形成了事实上的通胀,成为世界经济形势基本面中潜在的重要风险因素。尽管受欧美债务危机深化和发达经济体经济前景堪忧影响,国际市场上各种大宗商品价格在前期的高点上一度大幅下行,但各种大宗国际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和跳水并未减缓全球通胀预期压力,市场上流动性充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全球性通胀形势也没有改观。全球性通胀压力的有增无减,一方面反映了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市场流动性泛滥;另一方面,在世界经济脆弱复苏的环境下,通胀预期风险使许多国家经济政策转向扼制通胀,导致其经济增速减慢,受此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也随之放缓。

从上述基本面看,2011年世界经济笼罩在发达经济体债务危机和经济疲弱及失业率上升的阴影下,欧洲能否从债务危机的泥潭中拔出?发达经济体的经济颓势是否能够扭转?世界经济的走势又将向何处发展?这一切答案仍存悬念,需要时间做出回答。但可以确定的是,未来一段时期,世界经济复苏的脆弱性和风险依然主要体现在:由于目前世界经济并未全面走出危机,也没有恢复到正常的发展轨道,经济下行的风险始终没有排除,一有风吹草动便会“风生水起”。特别是欧洲、美国以及日本不仅经济复苏乏力,而且均处在高额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台高筑以及失业率居高不下的状态,这种财政不断恶化和高负债以及高失业率的复苏,必然导致发达经济体向外释放风险,从而使世界经济风险大增。事实也是如此,近期发达经济体经济不仅仍无改善迹象,而且衰退的可能性不断增加。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发达国家恐怕只能背着沉重的债务包袱无奈选择继续实行货币刺激政策,且不论这对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推动作用是否有效,但无疑会在全球范围催生新的资产泡沫,带来新的资产和通胀风险,使世界经济复苏大打折扣,甚至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经济或金融危机。因此,主要发达经济体再次陷入衰退的风险正在加大,成为影响2012年世界经济走向和复苏的关键因素,如果发达经济体不能及时有效控制债务风险和修复经济,并有可能拖累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世界经济陷入新一轮衰退成为现实恐怕也在“情理之中”,这也就是留给2012年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和悬念的主要因素。虽然新兴经济体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也需要警惕发达经济体经济与金融风险的外溢,同时还需要防范输入性和内在通胀的上升,避免经济增长出现大幅度的下滑。由此,2012年世界经济前景不仅难以乐观,甚至二次探底之虞则有可能进一步加深,导致全球悲观情绪弥漫。与此同时,伴随着欧债危机有可能进一步扩散和解决的难度越来越大,以及发达经济体普遍经济形势前景的不妙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的减慢与通胀预期压力的增大,世界经济又一次面临着何去何从的严峻局面。

二、2012年世界经济的主要风险

2011年在多种风险因素的影响下,世界经济面临着二次探底的风险,至今这些风险仍未消除,留给了2012年。

概括当前世界经济的风险因素,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和市场信心的缺失,导致国际金融市场“风生水起”。2011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经济二次探底之忧弥漫全球,在极度恐慌的氛围下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已,先是全球股市的恐慌性下挫和大宗商品价格不明方向的上窜下跳,尔后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价格虽有技术性修复和企稳,但投资者对经济二次探底的忧虑并未消除。在经济二次探底氛围的烘托下,不能排除国际金融市场仍然酝酿着新一轮的动荡,2012年的国际金融市场不会风平浪静,稍有风吹草动便有可能再次遭受冲击,全球股市则首当其冲,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同样难以避免,国际金融市场的风声鹤唳也会使世界经济雪上加霜。此外,虽然世界经济已步入复苏的轨道,但毕竟增速严重下滑趋势已显现端倪,2012年世界经济再度反复和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动荡的可能性依然不能排除。

2.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严重下行,导致世界经济走向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从欧盟、美国和日本这三个发达经济体2012年的经济走势看,各界的基本判断是,当前主要风险和不确定性来自发达经济体,其增速的下行将是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停滞的主要危险,同时使得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外部经济环境变得更加严峻和复杂,正常发展受到拖累,使2012年世界经济的增速减退。

3.债务危机威胁着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安全,欧债危机远未结束导致发达经济体国家人人自危。2011年欧债危机的深度恶化导致欧洲许多债务高危国在经济、金融、政治和社会各领域危机四伏,甚至涉及到欧元的存续。欧债危机未了,美国信用风险又随后爆出。2012年美债危机是否会如同欧债危机一样进一步深化,虽然目前还不能下此结论,但可以断定的是美债危机还会不断发酵,只是何时“发作”并不清晰。同样,面临债务高风险的英国和日本等国也是岌岌可危,危机随时以可能相继爆发,目前只是被欧债和美债危机所掩盖,遮挡了各界关注的视线。一旦英国或日本的债务风险进一步升级,发达经济体的债务危机有可能全面爆发,并有可能导致发达经济体陷入一场以债务问题为形式的金融危机。当前,欧债危机与美国等发达国的信用风险交织在一起,不仅严重阻碍着发达经济体的复苏,也干扰着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增长。2012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将有超过7.6万亿美元的债务到期,世界各国都将面临着巨大的还债压力,其中日本和美国到期的债务最多,分别为3万亿美元和2.8万亿美元,其他发达经济国家包括欧元区国家到期债务数额也十分惊人,因此发达经济体面临的还债压力也最大。

4.全球宽松货币政策集体“亮相”,其影响难于预料。2011年,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减弱,面对经济复苏与通胀矛盾,全球各大央行不得已纷纷选择了宽松货币政策。意味着世界各国将刺激经济放在了首要位置,防范通胀似乎并非当务之急,其后续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目前还难于预料。有人担心,全球范围新的宽松货币政策导向,将导致世界经济复苏与通胀矛盾进一步加剧。如果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走高和通胀压力增大,必将使已然复苏乏力的世界经济大伤元气。与此同时,发达经济体实施的极度宽松货币政策,也有可能会引发又一轮的货币竞争性贬值,从而使各有关国家的货币摩擦升温,逐渐演变成一场新的货币战和汇率战,演绎出新一轮贸易战,导致世界贸易发展受阻,严重危害世界经济的复苏。

三、2012年的期待与机遇

尽管发达经济体增速乏力,世界经济前景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但世界经济复苏的大方向已然确立,这使得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经济面临着较好的国际环境和最佳机遇。一方面为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在全球范围拓展外部发展空间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世界经济体系和治理结构进入调整期,使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国际事务成为可能,并在未来世界经济格局中将进一步缩小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

在世界经济艰虞之际,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目前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不仅对多边贸易体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也严重危害和影响着全球贸易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受到的影响最为显著。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将长时间处在一种不均衡发展状态,使得各国间经济和贸易关系的争端将不断增多。特别是由于美国长期存在着巨额贸易逆差,在短期内不仅难以改变这一状况,甚至贸易逆差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对此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会进一步上升,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贸易矛盾和摩擦将有可能激化,并有可能导致相互间爆发“贸易战”。二是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面临不断上升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不得不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应对通胀的上升,从而也在一定程度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增长。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趋于改善,经济与社会发展趋于协调,一些突出矛盾正在逐步缓解,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略有放缓,但在很大程度上是主动调控的结果,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突出。显然,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前景仍将是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强大力量。

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一是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形势千差万别和复苏不平衡,其中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依然保持着强势复苏;美国在失业率居高不下和经济不振的情况下,经济前景则更加不确定;而欧洲多国债务危机使其陷入了经济政策的两难选择。二是经济复苏形势的差别导致各国政策上的不一致,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一段时期世界各国应对危机的合作与政策协调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道扬镳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状态。三是世界经济复苏的脆弱性难以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因此世界经济走向处在一个不确定性时期,复苏与风险并存的局面没有改变。尽管,近一段时期美欧经济复苏乏力,主要新兴经济体为缓解通胀压力纷纷收紧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出现了放缓趋势,但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没有改变。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国际环境总体上仍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在全球化发展趋势没有改变和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的今天,一方面为中国在全球范围提高配置资源能力、拓展外部发展空间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全球科技产业变革趋势,为中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技术和产业整体跃升创造了条件;同时,世界经济体系和治理结构进入调整期,发展理念和模式的多样性更加受到重视,为构建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使中国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国际事务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R].2011年9月20日.

[2]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R].2011年12月1日.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世界经济危矣[N].奥地利《新闻报》网,2011年12月27日.

2012:SuspenseandRisksoftheWorldEconomy

Wangdong

(InustitutiofWorldEconomics&Politics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Beijing100732)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精选5篇)

    - 阅0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篇1云,悠悠地浮在湛蓝的天空上,洁白洁白的。有的像深邃的峡谷,有的像白色的雪莲……散布在天空中,显得非常柔媚。看!这些多姿的云彩,被鲜红的阳光照得一片红润.....

    关节炎的康复治疗方案范例(12篇)

    - 阅0

    关节炎的康复治疗方案范文1篇1关键词肌间沟阻滞按摩法肩周炎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引起的临床上较常见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1],属于风寒湿痹.....

    电力安全合理化建议范例(12篇)

    - 阅0

    电力安全优秀合理化建议范文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本着以“学生的宿舍管理,加强舍风建设”为重点开展工作。在院领导的领导和各位同事的支持帮助下,尤其是在万院长和李处长的指导.....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