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功能康复的方法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膝关节功能康复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护理/康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是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所致膝关节损伤的方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以改善膝关节活动和矫正畸形为目的的手术,随着TKR的广泛应用,手术后康复训练日益受到重视,而手术后全面细致的康复护理和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是保证和巩固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功能康复的重要部分,现将我们对TKR综合康复训练的方法总结如下。

1术前康复训练

术前功能锻炼指导是能否达到目标重要的一环,让患者预先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并明确注意事项:(1)加强股四头肌的静力收缩练习,股四头肌每次静力收缩10s,休息10s,每10次1组,每天完成5~10组,同时进行绳肌的静力收缩练习。踝关节屈伸肌的主动收缩等。(2)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患肢直腿抬高练习。(3)指导患者深呼吸以增加肺活量,可预防坠积性肺炎。(4)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拐杖,为术后执拐行走做准备,术后3天下床活动,早期下床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及全身功能的恢复,预防肺部并发症。

2术后康复训练

2.1手术当天术后为防止肌肉萎缩,促进伤口愈合,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四头肌和绳肌肌力,具体方法如下:手术当天患者摆放于伸直位,麻醉清醒后活动足趾及踝关节。

2.2术后第1天患肢做股四头肌静力收缩练习,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加收缩次数,患者坐于床上,做患肢的直腿抬高练习,并且患肢抬高时,尽量维持数秒,做患肢踝关节运动即踝泵运动和环绕运动,每次重复10~20次,每天3~4次[1]。

2.3术后第2~7天拔除切口引流管后,除继续以上活动外,教会患者主动做膝关节伸屈锻炼,活动范围0°~45°,以后每天伸屈幅度增加10°~15°,每日2次,每次2h,并配合人工被动锻炼或CPM机锻炼,即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如患者疼痛明显,可口服噻来西布胶囊在维持镇痛下进行,CPM训练时起始角度为0°,终止为20°,在1~2min内完成1次屈伸活动,每次1h,每天2次,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每天酌情增加5°~10°,在一周内使膝关节屈伸角度达到或接近90°。

2.4术后第8~14天重点是加强患肢在不负重状态下进行主动运动,同时进一步增加患膝关节的活动范围。方法:用被动手法与主动活动相结合方法,增加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使患关节在无痛范围内有节律往返屈伸于膝关节和相邻关节之间,继续使用CPM训练,但关节的活动度增加大至90°~100°,继续加强患肢直腿抬高运动及股四头肌和绳肌练习,进而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患肢尽量不负重,此时重心在健侧下肢,以后重心逐渐向患侧过度,避免患肢过度受力。

2.5术后第15~20天指导患者开始进行行走和步态训练,并加强患肢平衡运动的训练[2],让患者上下楼梯,训练时健侧先上,患侧先下,待患者适应后逐渐减少拐杖的依赖,此期应加强膝关节的活动度,进一步行股四头肌及绳肌的肌力增强训练,采用等张,等长和等,距肌力训练,指导患者独立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所必须的动作,增强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

3出院指导

出院前教会患者及家属训练方法,患者坐在床边,主动屈伸小腿或坐在床边,膝关节下垫一枕头使膝关节屈曲,然后伸直,每日多次进行,同时配合全身关节的运动,如散步、上下楼等,这样不仅使膝关节得到锻炼,同时使全身得到锻炼,增强体质训练中避免剧烈运动,不要做跳跃和急转运动,防止关节的挫伤,卧床休息时将双下肢抬高,促进血液回流,定期门诊复查,检查膝关节功能及下肢的功能恢复情况[3]。

4结果

本组8例全膝关节置换病人经术后精心护理,耐心康复指导,所有患者伤口均1期痊愈出院,除1例有轻度疼痛外,其余均疼痛消失,稳定性良好,活动度达0°~120°,日常生活自理,采用HSS膝关节评分标准,均为优良,TKR是人体较大的重建手术,术后不能早期配合康复训练,就会影响关节动态平衡,加重肌肉萎缩,导致膝关节不稳定,甚至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而双侧TKR患者术后无正常肢体功能代偿,肌力训练应是贯穿康复训练始终,康复训练应由小到大,遵守循序渐进,因人而异的训练原则。

【参考文献】

[1]贾勤,朱红英.48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训练[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161.

膝关节功能康复的方法范文1篇2

关键词:无痛康复方案;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膝关节

伸膝装置粘连是累及膝关节面的骨折、关节腔感染和膝关节滑膜等病变的常见并发症[1],一般认为屈膝功能小于70°且对日常生活产生明显障碍的,需进行切开或关节镜下进行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2]。阿片类镇痛药、NSAlDs目前使用广泛,可以缓解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术后疼痛。PCA技术应用亦广,但操作复杂携带不便、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不容忽视[3]。PCA止痛须短期拔除预防穿刺孔道感染,不列入本次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的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后传统术后镇痛康复方案20例患者做对照组,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实施无痛康复方案的22例伸膝装置粘连患者做研究组,并随访术后6个月~1年以上。

1.2分组的依据传统的术后镇痛方案组:术后患者痛时给药,肌注曲马多或者口服用药直到出院后在未使用止痛药条件下遵医嘱进行功能锻炼;无痛康复方案组:术后1w(多为住院期间)内早晚2次/d肌注特耐(帕瑞希布钠)并辅以疼痛剧烈时加口服曲马多胶囊2粒,术后1w伤口无红肿渗液,检查无关节腔积液等,予出院后继续加强功能锻炼,术后1月内以曲马多肌注或口服为主进行术后镇痛,在锻炼前使用,起效后开始锻炼,防止疼痛对膝关节功能恢复训练的影响,术后1~3个月口服西乐葆为主止痛,加强功能锻炼,避免屈膝角度的反弹。之后锻炼时疼痛轻微并可以忍受即不提倡服止痛药。

1.3方法依次按照不同时间定期随访并记录数据,随访内容包括术后疼痛程度,屈膝角度,肌力及对手术的满意度。疼痛评分按照VAS疼痛评分标准(0~10分):0分:无痛;3分以下:轻微的疼痛,尚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能忍受;7~10分:患者渐强烈的疼痛,难以忍受,影响食欲及睡眠。本研究术后疼痛评分和术后屈膝角度数据统计计算平均数值(x±s)列入表1中。

1.4手术方法区别于Thompson股四头肌成形术,此次研究采用改良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手术方案[4,5]:连续硬膜外麻后,于大腿近端绑气囊止血带。取大腿下段前外侧至膝前外侧切口,多数情况下有原手术瘢痕的沿着原切口[6]。切开皮肤逐层分离达股骨,徒手将股外侧肌及股直肌的粘连松解剥离[7],彻底松解股中间肌,继而股内侧肌;骨膜剥离器沿股骨骨膜表面松解股中间肌、股外侧肌与股骨干的粘连,上行至正常软组织间隙。继而向下松解髌上囊、髌后、髌腱下等髌骨粘连组织,外侧支持带、内侧隐窝及扩展的内侧支持带即后撑开松解,少数病例内侧支持带粘连挛缩严重,此时做膝前内侧短切口后手法适度力量持续、缓慢屈曲膝关节,逐一手法探查松解内侧支持带及旁粘连组织,反复屈伸膝关节被动屈曲达125°左右。涉及骨折存有内固定的病例此时可取出内固定[8],冲洗伤口后放松止血带,电凝充分止血.放置负压引流管1根,VSD负压吸引,屈曲膝关节90°位缝合各层软组织,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术后即开始镇痛方案实施,特奈每天早晚肌注或静推,并辅以疼痛剧烈未缓解时加药2粒曲马多胶囊,将患肢置于CPM机上进行被动伸屈膝关节锻炼,逐渐增加屈膝角度和运动时间,1w后开始主动伸屈膝关节锻炼,此时即开始测定屈膝角度和术后VAS评分及肌力等级与术前对比,记录数据并交代随访事项,并告知术后每天坚持屈膝锻炼至少到6个月后。

1.5统计学方法完全随机设计的成组设计计量资料,采用两个独立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2结果

见表1,表2,在无痛康复组与传统术后镇痛方案组的比较中,无痛康复组的术后疗效较传统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后疗效有显著差异,术后疼痛评分减低(t=4.58,P

3讨论

伸膝装置粘连发生有很多原因[10,11],Salter认为,膝关节固定大于4w,就容易导致膝关节发生病变,并可导致膝关节僵硬。比如股中间肌纤维化、挛缩及粘连,髌上囊粘连以至完拿消失、股四头肌及其肌腱发生挛缩、髌股关节及胫股关节面粘连、后关节囊发生粘连。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和股骨下端骨折和关节内病变如前后交叉韧带断裂不屈伸锻炼后,是较为常见的发病原因[12]。所有这些骨折等在合并膝关节感染时伸膝装置粘连发病率更高。膝关节面骨折的手术入路、内固定方法等都是造成伸膝装置粘连的原因。另外,合并骨性关节炎的患者手术效果不佳。

术中注意了完全髌上囊、髌股关节、髌旁支持带以及髌下脂肪垫的松解,解决好完全髌骨松解恢复髌骨正常移动和功能[13],术中必须止血彻底避免关节腔积液或积血,发生后将严重阻碍屈伸膝关节康复锻炼,也有效避免了关节积血对软骨毒性损伤,避免关节纤维化和再度粘连。

帕瑞希布钠虽较曲马多等止痛因为昂贵,但止痛效果明显,可以肌注或静推,起效快。它的使用降低了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后疼痛,优于痛时给药,起到预防疼痛和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和情绪的作用,在术后1w内住院期间,患者避免承受剧烈疼痛,有利于后期勇敢的屈膝锻炼。膝关节的主动、被动功能锻炼是改善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成功与否的非常关键的因素。主动活动锻炼以大小腿肌肉舒缩活动为主,包括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踝关节跖屈、背伸等。无痛锻炼不但是患者的期待,也极大促进术后康复,屈膝角度增加和促进肌力恢复,股四头肌经常收缩可以很好的减缓其纤维变性,肌力恢复迅速并且明显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减轻膝关节的肿胀,以利于伸膝装置粘连术后的康复。

伸膝装置粘连患者满意度以无痛康复组为优,大多患者对术后疼痛和疗效回复表示满意,患者承受痛苦进行恢复性训练和术后屈膝未达到期望值,是患者对手术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无痛康复的实施可以让患者缓解心理承载的压力,在承受外伤、经历手术后,不再需要承受疼痛带来的痛苦,患者能充满信心地积极的康复锻炼,缩短康复时间。

综上所述,无痛康复计划的实施很有临床必要性和可行性,应推广实施,可以促进前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有利于手术疗效的提高,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M,张朝春.股骨中下段骨折修复后伸膝装置粘连的医源性因素[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22):4053-4056.

[2]高清元.关节镜下微创松解术治疗膝关节僵直59例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0,08(25):148-149.

[3]陈兴民,冯明录,郑德鹏,等.伸膝装置粘连的功能重建[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9(4):43-44.

[4]李兴华,贺长清,吴卫新.膝关节周围及关节内松解联合伸膝装置成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僵硬[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4):328-331.

[5]胡进,赵劲民,杨志,等.改良关节粘连松解术辅以CPM功能锻炼治疗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强直15例[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5):773-774.

[6].陈兴民,强晓军,冯纪川.改良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治疗膝关节伸直位僵直[J].中国骨伤,2009,22(3):185-186.

[7]王战朝.股四头肌成形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对策(附18例报告)[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8(9):847-849.

[8]沙广钊,沙磊,颜连启,等.膝关节伸膝装置粘连性僵硬的手术疗效观察[J].中国骨伤,2007,20(11):781.

[9]尹洁琳.早期康复对膝关节周围骨折功能恢复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1,08(1):91.

[10]MGriffin,SHindocha,DJordan,etal.ManagementofExtensorTendonInjuries[J].OpenOrthopJ,2012,6:36-42.

[11]DavidL.Boothe,AvisH.Cohen,andToddW.Troyer,PhaseLockingAsymmetriesatFlexor-ExtensorTransitionsduringFictiveLocomotion[J].PLoSOne,2013,8(5):e64421.

膝关节功能康复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功能恢复;影响因素

【Abstract】Withthewidespreadoccurrenceofkneeosteoarthritis,kneereplacementsurgeryhasbecomethetreatmentofanadvancedkneeosteoarthritiseffectivetreatment.Thecommoncomplicationsaftersurgeryiskneedysfunction,willdirectlyaffectthequalityoflifeofpatients.Althoughthesurgicaltechniqueandimplantdesignhasdonealottoimprove,butstillcannotguaranteepostoperativerangeofmotiontoachievesatisfactoryresults.Aftertheclinicalobservationandcomparison,itisfoundthattherearemanyfactorsthataffectthepostoperativejointfunctionalactivities,surgeryisonlytoprovidetheconditionsimprovedpatientfunction,functionalrecoverycanbeadirectreflectionofthesuccessofthesurgery.Torestorethefunctionofthekneejoint,mustbecomprehensiveinterventioninthetreatmentofthewhole,throughcontinuousimprovementandeffectiverehabilitationtherapyguidancecanbeachieved.Inthispaper,thefactorsthataffecttherecoveryofkneejointfunctionafterTKAarereviewedbriefly.

【Keywords】Totalkneearthroplasty;Kneejoint;Functionalrecovery;Influencingfactor

First-author’saddress:Gansu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Lanzhou730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36.042

膝P节是人体中最大、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的病损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在明显的增加[1]。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近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新方法,它不仅能有效的根除膝关节疼痛、矫正关节畸形,同时还能达到相对满意的功能重建,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3]。随着置换术患者数量的增加,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更加受到重视,功能恢复情况是评价治疗的关键。笔者通过不断的临床观察和术后患者跟踪随访分析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查阅相关研究发现影响膝关节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很多,手术的操作和方式是其主要作用,而非手术因素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就简单分析总结了非手术相关因素对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1个人因素对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1.1年龄文献[4]研究报道膝骨性关节炎的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年龄在15~45岁的人群中发病率低于5%,而在65岁以上人群中,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率高达85%[5]。随着年龄的增加,关节内软骨退变、骨质疏松,关节受损程度加重;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减弱、韧带松弛,导致关节稳定性减弱等,这些因素都会促进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高龄患者关节稳定性、活动能力减弱,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年龄越高,术后患者自我恢复能力减弱,患者疼痛的耐受性和锻炼的毅力会逐渐下降,直接影响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见,年龄的增加不但提高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而且会影响术后膝关节的功能恢复。

1.2性别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性别的差异在骨骼结构形态中也表现不同,骨性膝关节炎在50岁以前,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50岁之后,女性的发病率明显超过男性[6]。因为激素在膝骨性关节炎发病及病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男女关节损伤后表现的程度不同、身体条件决定了自我修复也有差异等因素,都会造成骨性膝关节炎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影响手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Parely等[7]研究了69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女428例,男270例),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现女性无论术前及术后的膝关节活动度均低于男性,其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也不如男性患者。

1.3体重Schurman等[8]对358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研究后认为,体重指数越大则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越差。肥胖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是很客观的因素,作为人体负重关节,体重必然增大膝关节的承受力,从而对关节软骨的损伤也增大。肥胖常常导致代谢异常,多引起激素水平的异常,从而影响膝关节炎的发生[9]。肥胖患者在术后屈曲膝关节时软组织的阻力要更大,而且肥胖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高,如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了肥胖是影响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不利因素。

2术前或术后疼痛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以膝关节软骨损伤、骨质异常增生为主,后期关节僵硬、变形、屈伸功能受限,必然会引起疼痛,持续或严重疼痛常使患者身心受损,心理和生理的刺激可导致机体功能紊乱。疼痛导致膝关节周围肌肉保护性紧张,使膝关节处于制动的状态,而制动是导致关节挛缩的主要原因[10]。制动后易导致肌肉萎缩,失去活动功能后周围组织粘连,所以膝关节置换术前也应进行有效的镇痛,保证手术达到满意的效果。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是患者早期也是最主要的感受,在膝关节康复锻炼时,除了手术切口疼痛外,术后周围组织撕裂伤也可使疼痛加剧,疼痛是限制术后早期锻炼的重要原因,术后应积极给予止痛治疗,使患者在无痛条件下进行功能训练,才能保障早期有效关节功能恢复。近年来许多学者针对于如何有效缓解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做了很多研究,包括提出的超前镇痛、多模式镇痛以及鸡尾酒疗法等,可见疼痛对术后恢复影响重大,可以从诸多方面影响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

3关节畸形或肿胀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选择行置换手术时,一般关节都有不同程度的畸形,关节不同程度的变形,会影响手术过程中截骨程度、假体安装的立线要求,从而对术后关节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文献[11]研究报道,严重畸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置换术后功能恢复情况不及膝关节轻度畸形的患者。膝关节内血管循环的特殊结构,常会造成术后周围静脉回流受影响,局部会出现肿胀;炎症反应、组织出血及体液渗出,使膝关节周围的肿胀;关节腔内积血、积液,过度锻炼等均可引起膝关节肿胀[12]。术后膝关节内组织发生粘连,严重时关节肿胀,肿胀的关节不但使活动的阻力增大,而且会增加患者的惧怕心理,造成康复锻炼无法顺利进行。因此,术后关节的肿胀必然对关节功能恢复造成影响,术后对症缓解肿胀情况也是术后康复治疗的重点。

4术前关节功能活动度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临床中分析和评估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常常以术前活动度为参考,同时普遍认为术前关节的活动度会影响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文献[13]认为,术前关节的活动度是术后关节活动的直接影响因素;Lizaur等[14]研究Y果显示,术前的关节屈曲度决定术后关节活动的范围;石明国等[15]研究发现术前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小于90°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活动较术前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大于90°的患者差。但文献[16]研究称,无论术前膝关节屈伸活动大小,患者术后关节的功能活动均趋于一个中间值,有可能术前功能活动度好,术后反而会不理想。总之,无论哪种研究结果均表明,术前的活动度对术后关节功能恢复都会造成影响。

5失血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随着膝关节置换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术后护理的改进,该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但临床中多数患者关节置换术后血红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患者出现贫血。术中常常采用止血带,控制手术中出血,观察患者在术中出血量较少,但这与术后出现轻重不一的贫血不相符,说明术后关节周围存在着隐性失血[17]。目前术后隐性失血的发生机制存在争议,没有统一的说法。置换术后隐性出血的原因,经长期临床观察多考虑是:(1)术后肌肉或假体周围血肿,这部分淤血不参与循环;(2)术后凝血机制亢进,促进纤溶系统反应,增加了术后出血量。隐性出血会加重肢体的肿胀,同时也会增加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不利于膝关节周围组织的供养、供血,影响术后的关节活动和康复。因此,术后改善血容量,纠正贫血,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也有重要作用。

6膝关节既往外伤史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膝关节是人体内活动量大、也是负重较大的关节,外伤后常会造成关节活动受限。膝关节损伤多伴有后遗症,不同程度改变了关节的结构,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过度活动或负重都会加剧膝关节的退变。早期有关节损伤病史包括骨折、韧带损伤等,对置换术后关节的恢复均会造成影响。Stiehl等[18]报道,将782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有无关节手术史分成两组,研究表明既往无手术史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有手术史患者。Kazakos等[19]研究发现,既往有胫骨高位截骨史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较无胫骨高位截骨史的患者差。因此可以看出,膝关节既往有无外伤,对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也是种隐性的影响因素。

7心理因素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长期的疼痛、活动障碍,心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膝关节置换术相关知识的了解不足,往往会因对手术的担心,易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给患者的恢复带来消极的心态[20]。因此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内容、注意事项,可以减少患者术前、术中的焦虑,继而减少术后功能锻炼的心理负担,促进关节功能的康复。术后短期内疼痛剧烈,缓解缓慢导致过多的担心和揣测,也会增加其心理负担,自觉疼痛加剧。因此术后必要的沟通也是康复的重点,术后的疼痛、活动障碍、多种置流管,常使患者感到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这些都会影响医患的配合度,严重者使功能锻炼无法顺利进行。术后如伤口周围出现“麻木感”或“过电样”窜痛、膝关节有肿胀和发热的感觉、晨起时有发僵的感觉、术后活动时常有“咯啦声”等现象属于术后的正常反应[21],使患者认识到这些,就可以帮助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加康复治疗的勇气和信心,保证正常康复训练的进行。部分患者过高的期望手术效果或急于恢复,常常出现病态依赖性心理,必须正确引导患者,要坚持锻炼、循序渐进、不急不躁的康复,以便取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8锻炼方式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8.1早期自主功能活动锻炼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目的是提高关节活动度、改善生活质量。术后早期关节内软组织未完全粘连、机化,及时的主动锻炼容易取得好的效果。术前、术后的功能锻炼主要靠主动锻炼来完成,主动功能锻炼可以加快下肢血液流速,增加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为膝关节的屈伸锻炼提供能量。同时较早的主动锻炼可以有效预防关节内肌腱、韧带等组织的粘连和挛缩,可以预防下肢静脉栓塞形成,缩短术后关节活动恢复期,积极有效改善关节活动度。

8.2积极被动功能活动炼积极持续被动运动被提出以来,已被视为术后康复锻炼的有效方法,并且开始被动训练时间越早,通过限制关节周围瘢痕组织形成,关节功能恢复越好[22]。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疼痛明显,患者很难积极坚持进行有限的自主锻炼,需要循序渐进的被动锻炼促使患者持久的进行锻炼,可以减低关节肿胀、组织粘连,有效的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关节内组织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加快软骨细胞的修复和重建,恢复或改善韧带的力学环境,从而逐渐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目前较为接受的是CPM机被动锻炼可以提高意志力较低、康复信心不强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23]。临床中多采用主动锻炼和被动锻炼相结合的康复方式,这样更有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9术后并发症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不当,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手术切口较深影响了下肢血液循环,术后卧床时间过长加重影响静脉血循环,容易出现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即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一旦血栓形成必然会影响关节的活动,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术后需要积极观察患肢的肿胀、皮肤色泽、末端的皮温及末梢感觉有无异常,有无胸闷、气短等呼吸困难的表现,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或继发产生肺栓塞。尤其对于前期心功能不全、体型偏胖、年龄过大的患者,术后可常规运用下肢静脉泵、弹力绷带或弹力袜,药物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依诺肝素钠等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抬高患肢。早期指导患者做自主关节屈伸锻炼,为保证有效期内关节功能较好的恢复。膝关节置换术后伤口感染是手术灾难性的并发症,发生率常达40%~88%[24],术后伤口感染一般认为关节置换疗效的失败。因此,术中一定要严格无菌操作,术后伤口必须定期清洁换药,保持无菌敷料的干燥;引流置管规范、通畅,术后24~48h后拔出,一旦污染立即更换或拔出;密切观察伤口变化情况及患者的体温变化,如有变化及时有效对症处理。膝关节置换术也会造成神经损伤,主要以腓总神经损伤,随着置换术后的成熟这种情况较为少。但部分膝关节外翻严重或屈曲挛缩较为严重的患者,在矫形恢复肢体立线过程中压迫或牵拉神经,对神经造成损伤,表现为胫前肌、腓骨长肌功能障碍,术后1~3d脚趾或脚面感觉异常或障碍,神经损伤无疑会对肢体功能恢复造成影响。还有膝关节置换术后伤口内粘连组织异位骨化,造成关节活动疼痛、屈伸功能受阻,严重影响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10正确的指导方法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指导方法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系统健康的指导体系有助于使患者认识疾病,树立积极锻炼的态度和信心。患者住院期间,有医生和护士的指导,能够按照正规的锻炼方法坚持,而出院后锻炼方法不正确或锻炼受阻,就会影响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是漫长的,许多患者急于快速恢复或因短期疗效不满意,盲目加重锻炼,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反而会影响功能锻炼的效果。随着术后康复锻炼疼痛逐渐缓解,但关节活动度不一定会越来越好,需要有健康的心态面对,更需要正确的指导方法为依据。

11小结

膝关节置换术的目的在于解除关节疼痛,矫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功能活动,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5]。术前的充分准备、围手术期的处理和术后康复锻炼将对术后膝关节功能改善造成直接影响;术后感染、术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越严重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恢复越差。目前普遍认为手术因素是影响置换后关节活动度的关键,有学者认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髌骨的处理、暴露时髌骨进行翻转等对置换后功能恢复也有很大影响。在假体的选择上,还有的学者认为后交叉韧带替代型假体比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置换后平均活动度要大。也有的学者认为两者无明显差异,对于假体不同影响关节活动度的研究还存在争议[26]。同时早期康复训练、多模式镇痛等非手术因素也对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影响重大[27]。通过了解术后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非手术因素,在保证手术较高水准的完成,术后侧重全面系统的护理,制定详细康复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膝关节功能,并促进全身状态恢复。通过长期活动锻炼,使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满足日常生活或和工作,还能提高患者对生活的热情。

目前针对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各种研究报道均提示,膝关节功能恢复与很多因素有关,不仅包括假体类型、手术入路、骨赘清理、髌骨处理等手术因素,还包含许多的非手术因素。只有全面掌握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非手术因素,才能保证患者术后关节功能良好恢复。不同的患者,其身体、心理素质不同,病情、手术过程等也有差别,所以康复的方案没有唯一,需灵活多变,因人、因病而异。随着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日益增多,如何最大限度地改善术后膝关节功能,要求医务人员必须重视和思考影响术后功能恢复的因素,以便更好的改善临床中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任芳.膝骨关节炎的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4):62-64.

[2]吴海山,吴宇黎.人工膝关节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406-408.

[3]吴海山,冯明光.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评估体系[J].中华骨科杂志,2004,24(8):509-512.

[4]SchurmanDJ,MatityahuA,GoodmanSB,etal.PredictionofpostoperativekneeflexioninInsall-BursteinIItotalkneearthroplasty[J].ClinicalOrthopaedics&RelatedResearch,1998,353:175-184.

[5]MehrotraC,RemingtonPL,NaimiTS,etal.Trendsintotalkneereplacementsurgeriesandimplicationsforpublichealth,1990-2000[J].PublicHealthReports,2005,120(3):278-282.

[6]MahfouzMR,MerklBC,FatahEE,etal.Automaticmethodsforcharacterizationofsexualdimorphismoffemora:distalfemur[J].ComputMethodsBiomechBiomedEngin,2007,10(6):447-456.

[7]ParelyBS,BertolussoR.InfluenceofgenderonageoftreatmentwithTKAandfunctionaloutcome[J].ClinOrthopRelatRes,2010,468(7):1759-1764.

[8]SchurmanDJ,RojerDE.Totalkneearthroplasty:rangeofmotionacrossfivesystems[J].ClinicalOrthopaedics&RelatedResearch,2005,430:132-137.

[9]GathaNM,ClarkeHD,FuchsR,etal.Factorsaffectingpostoperativerangeofmotionaftertotalkneearthroplasty[J].JournalofKneeSurgery,2004,17(4):196-202.

[10]Z东林,郭向阳.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研究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4):245-248.

[11]ShemshakiH,DehghaniM,EshaghiMA,etal.Fixedversusmobileweight-bearingprosthesisintotalkneearthroplasty[J].KneeSurgerySportsTraumatologyArthroscopyOfficialJournaloftheEsska,2012,20(12):2519-2527.

[12]武迪,段敏,王卫青.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2,9(9):128-129.

[13]李健,刘明廷,戚大春,等.影响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8):704-707.

[14]LizaurA,MarcoL,CebrianR.Preoperativefactorsinfluencingtherangeofmovementaftertotalkneearthroplastyforsevereosteoarthritis[J].JBoneJointSurgBr,1997,79(4):626-629.

[15]石明国,吕厚山,关振鹏,等.术前活动度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影响的观察[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6):1101-1105.

[16]KhatriD,MathotraR,BhanS,etparisonoftotalkneearthroplastyinstiffkneesandkneeswithgoodpreoperativerangeofmotion[J].JKneeSurg,2009,22(4):305-309.

[17]高福强,李子剑,刘延青,等.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与隐性失血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3):199-202.

[18]StiehlJB,VoorhorstP,KeblishPE,etparisonofrangeofmotionafterposteriorcruciateligamentretentionorsacrificewithamobilebearingtotalkneearthroplasty[J].AmJKneeSurg,1997,10(4):216-220.

[19]KazakosKJ,ChatzipapasC,VerettasD,etal.Mid-termresultsoftotalkneearthroplastyafterhightibialosteotomy[J].ArchOrthopTraumaSurg,2008,128(2):167-173.

[20]AyersDC,FranklinPD,Ploutz-SnyderR,etal.Totalkneereplacementoutcomeandcoexistingphysicalandemotionalillness[J].ClinicalOrthopaedics&RelatedResearch,2005,440:157-161.

[21]何涛,曹力,阿德力,等.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心理状态与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12,32(2):145-150.

[22]郑诗俊,陈欣杰,沈计荣.功能锻炼对TKA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河南中医,2007,27(5):64-65.

[23]陈以静.膝关节置换术后CPM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职业与健康,2005,21(7):1081.

[24]朱迪,郭万首.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活动度非手术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19):1617-1618.

[25]杨红,路潜,黄萍,等.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4):2544-2547.

[26]MassinaP,DupuyaFR,KhlificH,etal.Doeshyperflextotalkneedesignimprovepostoperativeactiveflexion[J].OrthopTraumaSurgRes,2010,96(4):376-380.

膝关节功能康复的方法范文篇4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康复;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397-01

全膝关节置换术(TKR)被认为是治疗终末期或严重的膝关节骨关节炎(KOA)最有效、最成功的手术之一,其10年总优良率>95%[1]。采用TKP治疗的患者不断增多,且术后康复训练正日益受到重视。但目前该手术后患者的心理康复、疼痛康复、功能锻炼、康复评定等方面在国内还处于探索阶段,现将TKR的康复研究综述如下。

1康复训练

1.1心理康复TKR对于患者来说,尤其是老年患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刺激,可直接影响手术及术后康复治疗的效果。谢军[2]研究发现大部分患者对使用膝关节功能锻炼机(continuouspassivemotion,CPM)持续被动运动和进行活动都有恐惧心理。表现为惧怕疼痛,而不愿配合功能锻炼。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支持,通过健康教育消除患者恐惧、焦虑等情绪,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早期综合功能锻炼手术当天麻醉消失后即可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最大限度跖曲背伸的踝泵运动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术后第2天可进行压腿练习、直腿抬高练习,运用CPM进行被动锻炼,屈伸由0~30°开始,每次30min,逐渐增加到60min,角度每天增加5°-10°的屈曲度数,1周内尽量达到或接近90°,术后两周应达到110°。术后第5~7d,鼓励其下床站立、扶床练习下蹲动作。术后第3周后,进行屈膝坐位起立、下蹲起立、上下楼梯、静态自行车等训练,早期依靠拐杖上下,健腿支撑,患肢从不负重到部分负重。

1.3疼痛的康复:

1.3.1镇痛剂止痛赵宏等[3]通过随机对照观察236例该术患者,比较了肌注镇痛、静脉持续镇痛和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发现,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王丽[4]通过对17例护理得出:术后早期给予曲马多100mg或哌替啶50-100mg肌内注射,即可获得良好的止痛效果。而对耐受力差者术后安放可自控的一次性使用止痛注液泵(PCA),可连续止痛3d,使患者疼痛明显缓解。

1.3.2物理疗法止痛彭凌[5]等运用冰敷结合CPM进行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止痛效果好。术后即用冰袋包裹毛巾在手术创口左右各放置1袋,每隔3h冰敷1次,每次20~30min,创口疼痛消失,肿胀减轻,局部皮温下降接近正常,则停止冰敷。梁月妹等给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局部外敷芒冰散(冰片1g、芒硝3g制成糊状),通过对比发现外敷了芒冰散的治疗组缓解疼痛、消除淤肿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1.4出院后自理能力的训练Mullholand等通过研究表明如果患者在手术后期进行自理能力的训练,如洗漱、穿衣、入厕以及轻度的家务劳动,比起没有训练前关节活动能力明显增强,说明自理能力的训练可以增强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及跳跃动作,禁止坐矮凳和翘二郎腿,不穿高根鞋、拖鞋,避免意外受伤。

2康复效果的评定

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Hss)[6],WOMAC(westernontarioandMcMasteruniversitiesosteoarthri-tisindex)评分法[7]。目前我国最常用的还是HSS。于手术前及术后l年对所有患者进行功能评估,考评内容为7项,总分100分,其中6项为得分项目,包括疼痛30分、关节功能22分、关节活动度18分,肌力、屈膝畸形和关节稳定性各计10分;另有1项为扣分项目,内容涉及是否需要支具、内外翻畸形和伸展滞缺(exoensionlag)程度。依据评分将临床疗效评定为优(85分)、良(70一84分)、中(69一59分)和差(

3展望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目的在于缓解关节疼痛,矫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功能状态,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笔者认为,影响康复锻炼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疼痛和心理的恐惧感,应积极寻找安全有效且便捷的镇痛方法以及有效的心理支持模式,同时应重视患者出院后的康复锻炼,建立积极随访机制,而且如何将医疗机构照顾、社区康复和家庭护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是今后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WorlandRL,JohnsonGV,AlemparteJ,etal.TentofourteenyearsurvivalandfunctionalanalysisoftheAGGtotalkneereplacementsystem[J].Knee,2002,9(2):133-137

[2]谢军.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前后的健康教育[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4(3):194-194

[3]赵宏,黄志峰,邱贵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效果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8):12-13

[4]王丽.人工膝关节置换17例围手术期护理[J].郑州大学学报,2005,40(1):180-180

[5]彭凌,林燕.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冰敷结合CPM的康复效果观察[J].中医正骨,2009,21(12):14-16

[6]毕海勇,宫晶晶,赵中原,等.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10):621-622

膝关节功能康复的方法范文篇5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断裂多为严重创伤致膝关节脱位所致,治疗困难,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困难。我科2003-2008年对53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实施了一期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配合了手术前后指导并激励患者有效的行康复训练,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3例,男33例,女20例,年龄17~68岁,平均36.94岁。左膝32例,右膝2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伤后7天~7年,所有患者均存在明显关节不稳定症状,1例患者大腿肌肉萎缩,35例合并膝关节内外侧,双侧半月板损伤,7例合并内外侧、双侧副韧带损伤。

2护理

2.1术前护理术前指导功能锻炼。手术前向患者讲解功能锻炼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1)教会患者做股四头肌收缩功能锻炼的方法:在肢体静止不动的状态下持续收缩股四头肌5s左右,放松稍作停顿,如此反复进行。(2)直腿抬高的方法:患者平卧在硬板床上,将腿伸直抬高,开始时可能只能抬高20°~30°,并由陪护协助下进行,经过锻炼后达到70°左右,且抬到最高点时嘱患者尽可能停留几秒钟。

2.2术后护理

2.2.1患肢护理观察局部有无出血及伤口疼痛、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如皮肤色泽、温度和足背动脉搏动及毛细血管充盈度等。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一般术后患肢用自粘弹性绷带从足背由外向内绑至大腿中上段,并将患肢膝关节完全固定在伸直位。如术后将患膝固定在半屈膝位容易造成伸膝受限[1]。

2.2.2康复护理膝关节功能恢复是要求伸直达到0°,步行60°,上楼梯屈膝90°,下楼梯105°,蹲厕135°,康复目标主要围绕以上要求进行。

2.2.2.1第一阶段手术当日~术后7天。(1)麻醉消退后即可行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踝关节用力、缓慢、全范围的跖屈、背伸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对防止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有重要意义。(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方法:尽量伸膝,但不产生关节活动,背伸踝关节,收缩股四头肌,持续5s后再放松1次,每日锻炼200次左右,分4~5次做完。(3)检测方法:将手掌放于大腿前面,嘱患者绷紧股四头肌,此时髌骨上移,推其不动,股四头肌处于绷紧状态,表明方法正确。(4)术后第二天开始鼓励患者行直腿抬高练习:平卧床上,伸直膝关节,先协助患者被动将腿抬高10°左右,然后缓慢放下,进行数次后指导患者主动练习。(5)术后第三天开始应用CPM(膝关节被动活动)进行锻炼:从30°开始,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每天增加10°左右。屈膝速度不宜过快。

2.2.2.2第二阶段(1)术后2~6周加强肌力训练:膝关节屈曲度进一步增加,活动度不受限制,以能耐受为度。具体方法: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每天2次,每次20min,直腿抬高练习每天2次,每次20min,逐渐增加下肢抬高悬空时间,并进行抗阻力训练,踝关节处置1kg沙袋,然后按上述方法练习,以增加抬高效果,这是需要克服阻力的训练[2]。(2)髌骨推移训练:每天2次,每天20min。膝关节屈伸训练,4~6周可以主动屈伸,由小到大,在床边自然下垂慢慢伸直。6周后主动屈伸0~90°。加强平衡能力训练,达到正确步态行走。每次练习完若患膝发热,即给予患膝冰敷。

2.2.2.3第三阶段术后6周~半年,肌力练习。可去除活动支具,加强肌肉力量和耐力训练,本体感觉训练,如侧向跑、后退、V行跑等。增加患肢肌力和关节灵活性,逐渐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3结果

随访2个月~5年4个月,平均随访3.4年。53例患者关节不稳定症状均消失,1例患者由于受伤时间长达7年,患肢肌肉萎缩(比健肢细1.5cm),通过肌力训练,术后5个月复查,双侧肢体周径基本相同。53例患者术后复查膝关节活动度92°左右。术后6个月114°左右。

4小结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康复是一项长期、细致、艰巨的工作。术后前2周,患者在院内进行康复训练。2周后出院,依据康复计划定期复诊。在康复训练中包括恢复膝关节正常主动与被动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的关节稳定功能和运动功能。正确、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同时功能锻炼可使神经系统与运动器官间一度中断的联系得以恢复,并逐渐加强,改善血液循环,为组织输送更多的营养物质,有利于保护或恢复正常的肌力和关节灵活度。同时必须遵循早下地、晚负重的原则。通过科学的功能锻炼方法,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恢复关节功能。

参考文献

膝关节功能康复的方法范文篇6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疾患术后功能康复的护理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及功能障碍、创伤性关节疼痛等不良预后。方法:对26例实施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疾患患者,通过术前心理护理、制定程序化康复训练计划,指导、练习功能锻炼方法,术后早期实施主动舒缩股四头肌、踝关节背伸活动、直腿抬高锻炼、被动活动器(CPM)的应用等综合性的护理干预。结果:26例中25例获随访,按疗效评定标准[1],优24例,良1例。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疾患术后早期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程序化的综合康复训练,明显有利于膝关节的功能的康复。

【关键词】膝关节疾患;关节镜手术;护理干预;功能康复

常见膝关节病有骨性关节炎、半月板损伤、关节游离体、滑膜炎等。关节镜外科技术是骨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微创骨科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动医学对骨科的重大贡献,目前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关节疾患的诊断和治疗中。

关节镜技术应用于膝关节病的治疗,具有直观、精确、创伤小、恢复快、检查和治疗同时进行的优点,因而越来越受广大患者的青睐。我科自2009年3月—2009年10月行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疾患者2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09年3月—2009年10月于桐乡第一人民医院采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疾患者26例,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19~63岁,平均40.1岁。病种:半月板损伤16例(其中3例伴前交叉韧带损伤),骨性关节炎6例,滑膜炎3例,关节游离体1例。术后康复初始有21例完全不了解康复知识,害怕疼痛而不敢做锻炼者17例,局部肿胀明显者23例,疼痛明显者5例。

1.2方法术前即与医生共同制定程序化的康复训练计划,采取早期实施护理干预即强化心理护理,积极调动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持,指导实施主动舒缩股四头肌、踝关节背伸活动、直腿抬高锻炼、被动活动器(CPM)的应用等综合的康复锻炼。分别于术后第4周及第6周采用疗效评定标准[1],优:膝关节疼痛消失,活动基本正常,无压痛,研磨试验阴性,积分值下降>2/3;良: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无压痛,积分值下降1/3~2/3;可:膝关节疼痛减轻,活动有所改善,积分值下降

2护理干预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应贯穿于手术与康复的全过程,了解他们所焦虑的问题,并给予耐心的指导。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关节之一。由于膝关节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其周围缺乏肌肉保护,故膝关节最容易受到伤痛困扰,这将直接影响到患者以后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由于关节镜毕竟是一项侵入性操作技术,患者对于手术是否成功,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术后的疼痛及恢复情况均有较多的担忧,故会产生相应的疑虑、不安、恐惧等心理压力和情绪变化。因此,许多学者[2]认为在患者住院后,手术前应及时了解及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根据患者的心理及时进行术前心理护理。首先要向患者介绍膝关节镜外科手术的方法及优点,讲解膝关节的生理结构和功能,让患者了解关节镜手术的基本过程和目的,向患者解释关节镜外科手术切口小,术后痛苦轻,功能恢复快,不影响美观并具有直观、精确及检查和治疗同时进行的特点,以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患者的疑虑、恐惧和不安情绪,增强患者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1.2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程度高的患者术后康复明显高于社会支持程度低的患者[3],说明增加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社会支持可以使患者早日康复。因此,在对患者进行认知干预的同时,必须积极调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如患者亲人、单位、朋友对患者心理与精神支持,将对患者术前的心理状况及术后的康复锻炼有积极的影响。

2.1.3一般护理练习床上大、小便,协助医生做好术前各项辅助检查,了解患者有无手术禁忌证,防止术中及术后意外的发生。术前精神过度紧张者可于术前晚适当服用镇静剂以保证睡眠。

2.1.4皮肤准备患者自入院后,每天用温热肥皂水擦洗术野皮肤2次,术前1天以肥皂水刷洗术野皮肤后用酒精纱布包扎,术前晚用75%酒精再次消毒术野皮肤后用无菌巾包扎。一般不主张术野皮肤剃毛,因膝关节处皮下脂肪极薄且有骨突,容易剃伤皮肤而增加病人的痛苦及感染的机会。因此,遇局部腿毛极粗需剃毛时动作必须轻柔避免损伤,备皮范围为切口上下20cm,彻底剃净腿毛。

2.1.5程序化康复训练的指导与练习关节镜手术的优点之一是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功能恢复,缩短病程。故护士应在患者入院后即告知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并指导练习。方法:(1)股四头肌训练:将大腿平放于床上,大腿肌肉绷紧,坚持10~15s后放松5~8s,每回20次,每天3~5回。(2)踝关节背伸运动:膝关节伸直,踝关节背伸,收缩股四头肌,持续8~10s后放松3~5s,每回20次,每天3~5回。(3)直腿抬高运动:患者平卧位,足背伸,膝关节伸直,慢慢抬高使腿与床面成40°~50°角,每回20次,每天3~5回。(4)膝关节伸屈锻炼:患者取平卧位,慢慢抬高患肢并使膝、髋屈曲,屈曲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并逐渐加大屈曲度,每回20次,每天3~5回。

对主动锻炼有困难者则采用CPM(持续被动关节运动器)进行被动锻炼,每天2次,每次30min。

2.2术后护理

2.2.1心理护理与社会支持由于关节镜术后每个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及不适,而术后住院时间短、康复训练时间较长又是其特点。这就需要每个患者都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请康复锻炼掌握较好的住院及出院前患者介绍其锻炼成功的经验,消除他们的担忧与疑虑,同时借此机会调动患者的亲朋、单位通过探视询问等方式对患者积极配合给予肯定,从而进一步强化指导术后康复锻炼。

2.2.2病情观察膝关节镜手术一般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予去枕平卧6h,患肢抬高15°~30°,保持膝关节伸直位(前交叉韧带损伤者膝关节屈曲20°)。因膝关节手术后易出现关节腔积血、积液,故术后需加压包扎,并予局部冰敷72h,防止冻伤;同时观察局部有无渗血及伤口疼痛,密切观察患肢膝关节有无肿胀、浮髌试验是否阳性及血循环情况,注意观察患肢的皮肤色泽、温度和足背动脉搏动及毛细血管充盈度,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本组未发现有关节腔积血、积液及末梢循环不良病例。

2.2.3用药及术口护理(1)严格掌握各种抗生素的半衰期及配伍禁忌,及时准确使用抗生素及口服激素类药物,以确保疗效。(2)密切观察术口渗血渗液情况,及时更换敷料随时保持术口的清洁干燥;如有引流管要严格把握开放引流管的时间,一般于术后12h开放持续引流并保持通畅,注意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同时加强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指导如何保持术口敷料干洁及引流管的通畅。

2.2.4程序化的康复锻炼按术前制定的程序化康复训练计划逐步实施如下锻炼:(1)术后第1天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舒缩训练及足踝关节背伸运动,每回20次,每天3~5回,以利静脉回流;(2)术后第2~3天疼痛减轻后,指导患者做患肢直腿抬高锻炼;(3)术后第3~4天,进行膝关节的伸曲锻炼,防止关节腔粘连、僵直,并协助医生行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利用泵机制促进关节软骨营养及关节积液的吸收,同时可指导平地行走;(4)对主动锻炼有困难的患者于术后第3天采用CPM(持续被动关节运动器)进行被动锻炼,CPM训练起始角度为0°,逐渐增大屈曲度,以能忍受为度,每天2次,每次30min。训练目标为:逐渐锻炼屈膝功能,1周达90°,2周达100°,3周达120°。

2.2.5饮食指导多食高元蛋白(鱼汤、猪手汤等)及高营养(奶制品、豆制品、肉类等)、高钙(海产品、奶制品等)、高纤维素(笋、芹菜、韭菜等)饮食,多食水果,多饮水,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创伤修复。

2.2.6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1)膝关节保暖,活动后抬高患肢。(2)膝关节不可做过于频繁的屈伸运动,防止关节积液。(3)各项功能锻炼均以不引起关节疼痛为限。(4)术后8天至2个月继续进行后期肢体功能训练,并逐渐增加患肢的活动量及负重能力。(5)大部分患者术后2周可基本恢复膝关节活动,4~6周可完全恢复。此期间鼓励患者尽可能地进行原地踏步、散步、游泳等锻炼,但在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前,禁止做跑跳活动。(6)出院1周来门诊复查,之后于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1年来门诊复查,不适或意外应随诊。

3结果

26例中25例获随访,按疗效评定标准[1],25例均于术后4周、6周进行疗效评价,4周时,优19例,良5例,可1例;6周时,优24例,良1例。结果显示,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疾患术后早期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进行程序化的康复训练,明显有利于膝关节的功能康复。

4讨论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疾患的目的在于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度、肌力及关节的稳定性,减轻或消除关节疼痛;术后康复的目的则是让患者通过早期的被动功能锻炼及主动功能锻炼恢复到损伤前的功能状态。早期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进行正确、有效的程序化功能锻炼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同时,功能锻炼可使神经系统与运动器官间一度中断的联系得以恢复,并逐渐加强,改善血液循环,为组织输送更多的营养物质,有利于保护或恢复正常的肌力和关节灵活度[4]。在早期康复锻炼中,程序化的逐步锻炼显得尤为重要,且应注意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为主,从而减轻患膝疼痛及肿胀,避免关节粘连、僵直及肌肉萎缩的发生,同时应把握早下床、晚负重的活动原则。

参考文献

[1]马巢岳彦.膝上大腿部の痛ヌ.东京:南江堂,2000,252-257.

[2]辛海霞,赵艳.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护理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7):73.

膝关节功能康复的方法范文篇7

【关键词】胫骨近端;高能量损伤;系统临床治疗与康复;Lysholm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

胫骨近端高能量损伤除胫骨平台骨折常伴有局部较重软组织损伤。过去,治疗集中于恢复骨的连接,而忽略了其他许多现在认为是治疗骨折所必须的部分,虽然最终骨折愈合,但多数患者会遗留肢体的功能减退。膝关节功能障碍是胫骨平台骨折,尤其是胫骨近端高能量损伤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临床上可见膝关节周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肿胀、压痛及关节活动障碍。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采用系统临床治疗与康复对胫骨近端高能量损伤进行系统临床治疗与康复,和传统康复(即:恢复期开始功能锻炼)相比疗效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本科治疗的胫骨近端高能量损伤患者共76例,按时间分为治疗组(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和对照组(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见表1),进行对比研究。治疗组胫骨近端高能量损伤56例,男37例,女19例,年龄24~61岁,平均(31.9±7.0)岁,骨折类型(AO分型):B型33例(均手术,为闭合性骨折,其中有糖尿病2例),C型23例(均手术,为闭合性骨折);对照组胫骨近端高能量损伤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4~59岁,平均(31.9±6.0)岁,骨折类型(AO分型):B型13例(均手术,为闭合性骨折,其中有糖尿病1例),C型7例(均手术,为闭合性骨折)。两组病例中的骨折分型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P>0.05)。

骨折分型情况在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χ2=0.227,P>0.05

1.2治疗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病例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均由我科指定的高年主治医师主刀,手术操作过程无差别,基本达到解剖复位,植骨、支持钢板固定(对于软组织条件尚可者,根据微创固定原则也可以使用胫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1]),固定稳定;手术时机选择在创伤后1周左右,肿胀明显消退后。治疗组进行术前康复教育及早期主、被动功能锻炼等系统康复治疗,对照组只接受术后传统康复(即:恢复期开始功能锻炼)治疗。

1.2.1术前教育及指导自2009年1月始,患者入院后即与患者及家属交流与沟通,告知病情及处理方案,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患者对治疗和康复的信心,反复强调早期功能锻炼对后期功能恢复的重要性,争取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尤其是相关锻炼方法: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患者平卧,下肢伸直同时绷紧大腿;腓肠肌等长收缩及踝关节:患者平卧,跖屈背伸踝关节并持续秒;练习膝关节:先试行在腘窝部位垫一软圆枕,使足跟部位离开床面;患肢部分负重:可让患者在平秤上试踩以估计使用的力量等。

1.2.2术后早期主动功能锻炼术后第1天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伸屈运动,每次10次共10次;未行石膏外固定者术后第4~5天待患处疼痛好转后,行膝关节屈伸练习:膝关节下垫高(20~40cm)练习膝伸直100次左右;1周左右直腿抬高训练或坐床边伸屈膝关节100~150次;9~11d双手抱股部屈髋屈膝100次;12~14d双手抱小腿中下部屈曲150次。

1.2.3术后早期被动功能锻炼在患者主动锻炼间隙中,将下肢置于下肢关节被动活动仪(continuouspassivemotion,CPM)进行关节活动范围(rangeofmotion,ROM)被动功能锻炼。一般术后48h开始,每天使用4h,分4次进行,每次间隔2h时。将CPM装置放置与躯体成30°外展位,首次膝关节活动度以患者无痛为准,连续活动2d,每次速度为伸屈约4min。第3天起每日增加10°,速度为伸屈约5min,如此使用8d膝关节屈曲已达到90°。之后将屈曲角度调至最大,速度加快为伸屈3min,总共持续时间为10~14d。

1.3评定标准术后随访进行Lysholm[2]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共有8项,满分为100分:跛行(5分)、需要支持(5分)、绞锁(15分)、不稳定(25分)、疼痛(25分)、肿胀(10分)、上下楼(10分)和下蹲(5分)。膝关节功能正常在84分以上,66~84分为尚可,低于65分较差。膝关节活动范围采用普通测角器测量。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x±s表示,用t检验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ROM,P

膝关节功能康复的方法范文篇8

方法:将8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锻炼指导,观察组实施系统康复锻炼,半年后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0%与65.0%,P

结论:系统康复锻炼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膝关节镜术系统康复锻炼观察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25-01

膝关节镜手术具有直观、精确、创伤小、恢复快,检查和治疗同时进行的优点而深受欢迎[1]。对我院近三年的80例行膝关节镜下治疗,并辅以系统康复锻炼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9年06月至2012年05月共收治80例行膝关节镜下治疗的患者,40例半月板损伤,27例为骨性关节炎,13例为付韧带、交叉韧带损伤。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在20-58岁。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人。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功能锻炼指导。即术后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训练,患肢的伸膝活动,逐渐的直腿抬高练习和膝关节的屈曲等活动。

观察组实施系统化的康复锻炼训练方案,包括康复知识的宣教,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平衡功能,本体感觉训练等。具体方法如下:

1.2.1术前。了解康复训练的方法和程序。向患者讲解功能锻炼的意义,指导患者行足趾、踝、膝关节伸屈、股四头肌收缩,直腿抬高及双下肢蹬腿训练等。

1.2.2术后。锻炼方法:①患者术后6小时,麻醉消失后,指导患者床上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背伸跖屈,每次30-40min,每日3-4次。②术后一天开始做等张运动,即坐起,对抗小腿重力,伸膝关节屈曲伸直练习,不宜超过90°。③第三天开始将对侧小腿压在患肢的踝部,以增加练习的阻力,练习强度每次30-40分钟,每日3-4次。④术后三天开始CPM机被动锻炼膝关节功能,关节伸屈0°-15°,每次30-60分钟,每日1-2次,每天增加屈膝50-100次,循序渐进。⑤术后第四天开始负重行走,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⑥加强下肢平衡功能、本体感觉训练。半蹲训练,慢跑训练,骑固定自行车都可以增强平衡功能和本体感觉功能。⑦指导患者三个月内坚持正规的功能训练,以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的活动和功能。

1.3疗效评定。随访至半年时进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2]。按照跛行、肿胀、支持、上楼、绞锁、下蹲、不稳定、疼痛等情况,综合评价,总分100分,大于85分为优,75-85分为良,60-75分为一般,小于60分为差。

1.4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X2检验,两组患者术后半年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

2结果

随访至术后半年,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0%与65.0%,P

3讨论

术后早期有系统的康复锻炼,对维持关节及韧带的正常张力有重要作用。因为粘连的形成始于手术创伤发生的即刻,术后三天水肿、粘连达高峰[3]。因而术后系统康复锻炼可减少关节内粘连及纤维组织增生,达到最大运动范围,而防止髌上囊粘连、肌肉萎缩的发生[2]。膝关节的本体感觉功能,膝关节的反应性和膝关节的活动度一样,是膝关节发挥完整功能所必须。同时早期下床活动,可增强患者自信心、自理能力和成就感,使其主动参与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

参考文献

[1]席淑英.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08

膝关节功能康复的方法范文1篇9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膝关节镜;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5)36-0098-03

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断裂是膝关节常见运动性损伤。当今社会,随着车祸伤、运动损伤等高能量致伤因素的广泛增加,ACL损伤的发生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已成为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1-2]。近年来,关节镜技术的发展明显地提升了ACL损伤的诊断水平,可以使损伤后的ACL得以重建。然而许多病例,损伤的韧带虽得以重建,但由于缺乏对康复锻炼的重视,手术前后没有得到系统的康复训练,或患者不配合,导致患膝关节术后出现长期疼痛、活动受限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2-3]。笔者所在科与康复科2012年1月-2014年11月开展相互合作,对每位患者进行专业评估,制订出手术前后系统、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围术期康复锻炼的目的和重要性,交代相关注意事项,鼓励、指导并协助患者根据计划积极地进行功能锻炼,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18~56岁,平均(30.0±3.4)岁;病程为1周~2年,平均3个月;其中左膝关节25例,右膝关节21例;单纯ACL损伤36例,并发半月板损伤10例;新鲜损伤30例,陈旧性损伤

16例。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史,早期膝部疼痛、活动受限,其中部分患者肿胀较明显,术前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明确ACL完全断裂,在麻醉状态下进行Lachman试验阳性、抽屉试验阳性,或合并内外翻试验阳性、研磨试验阳性。

1.2方法

1.2.1术前康复术前认真评估患者的患肢疼痛、肌力情况及软组织损伤程度。根据患者情况,评估心理状态,针对其配合程度,并结合其家属的文化程度,制订出手术前后系统、规范的个性化康复计划。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围术期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讲解其目的性,并交代相关的注意事项;鼓励患者根据康复计划,指导并协助其积极有效地进行功能锻炼。对于发病时间长的患者,膝关节发生退变、周围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因此,在术前准备阶段开始进行主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屈伸等锻炼,各个动作20个/次,3次/d,逐步增加。

1.2.2手术方法麻醉成功后,关节镜下取自体/异体肌腱重建ACL,时间为1.5~2.5h。

1.2.3术后护理(1)一般护理:患者在手术室护士、麻醉师的护送下回骨科病房,向患者及其家属简单交代术中情况,告知病情及注意事项。(2)护理:平卧位时抬高患肢20°~30°,便于静脉回流,利于消肿,而夜间睡觉时则保持膝关节完全伸直位,防止术后伸膝受限。按规范进行局部冰敷,置有引流管者要保持引流通畅。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因及病情情况做好心理护理、术后镇痛工作,做好交接班记录。患肢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注意术口渗血,及时更换伤口敷料;术后在麻醉未完全消退前,患肢感觉较正常迟钝,对温、痛、触觉等刺激不敏感,应时刻注意保暖,避免物理性损伤的发生,禁用热水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地判断肺栓塞等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如有无心慌、胸闷、呼吸急促及刺激性呛咳等临床症状,特别关注体型肥胖、血液黏稠度较正常人高的患者。为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应密切观察患肢肢端的感觉、血运及运动情况;若出现肢端冰冷、皮肤紫绀、运动感觉障碍或足背动脉搏动微弱时,应立即向上级医师汇报,便于及时有效的处理。为增强抗患者的感染能力,应鼓励其加强营养支持。护理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抗生素现配现用。

1.2.4术后康复(1)肌力训练。待患者麻醉消退能独立完成动作时,即开始从小幅度缓慢进行,逐渐增加到能最大限度地主动背伸/跖屈、内收/外展、内翻/外翻踝关节,练习时动作必须按规定做实做到位;术后第2天在踝关节功能锻炼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术前准备阶段如开始训练的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50次/组,15s/次、间隔放松10s,2~3组/d;术后第3天开始逐渐增加膝关节的活动度,同时抗阻力锻炼股四头肌。(2)被动训练。在上述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关节功能训练机(continuouspassivemotion,CPM)辅助锻炼膝关节的屈伸活动,从30°开始,30min/次,视恢复情况每日增加5°~15°,直至0°~120°。(3)主动训练。利用地球的吸引力屈曲膝关节,患者沿着床边下垂双小腿,必要时家属辅助向下施压或健肢放于患肢上方轻轻向下用力施压,屈膝范围和持续时间参考患者的耐受程度,不宜过度。(4)推内髌骨训练。防止关节粘连、外侧支持带挛缩,50次/组,2组/d。必要时膝盖下方常规垫个枕头,使膝关节屈曲维持在30°左右,再缓慢抬高小腿,使患膝关节维持在完全伸直位,如此反复进行。(5)本体感觉训练。术后4~6周,本组46例患者在软垫上通过蹬固定自行车进行训练。正常ACL存在本体感受器,而重建后ACL几乎无本体感受器再生,通过强化学习关节周围的其他本体感受器,从而恢复该项功能[4]。其中接受CPM41例,不接受5例,平均为7d,患膝在出院时的活动度数为0°~115°;本组46例中有3例患者术后不接受支具保护,其余43例均使用可调节活动支具(保护3个月)。在步行器的保护下,从术后2周开始下地,循序渐进的完成(不负重-局部负重-全负重行走)整个康复过程,包括从健侧负重逐渐转移至患侧负重。术后第4个月起,可进行包括骑自行车、游泳等能够增加关节肌力及活动性的康复锻炼。出院后继续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sodiumhyaluronate,SH)1~2个疗程,随访3个月~2年。

1.3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Lysholm等提出的“膝关节评分标准”,并结合临床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作为疗效评定标准,于术后第4周采用Lysholm评分评定本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系统康复护理的效果[5]。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PEMS3.1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本组4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2年,平均12个月。本组46例患者均一期愈合,患膝功能恢复良好,均没有发生移植肌腱断裂、关节不稳、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血管、神经损伤等相关并发症,应力、抽屉试验均阴性。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膝关节所有患者活动度均>120°,参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分从(46.13±1.69)分提高到(87.93±6.03)分(P

3讨论

膝交叉韧带铰链式的将胫骨髁间隆起与股骨髁间窝相连接,该结构维持着膝关节的稳定性,可避免胫骨沿着股骨过渡前、后移动以及旋转;因此,一旦交叉韧带发生断裂,随之而来的是膝关节正常解剖的应力结构、力学基础受到破坏,从而导致关节退变、关节软骨和半月板损伤等不可逆性病患,继发膝盖疼痛、关节不稳,进一步导致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应尽早诊断以并修复重建膝关节的力学环境,恢复关节的稳定性,将继发性骨关节炎的发生率降到最低[6-7]。

本组研究表明46例术后膝关节功能均获得了显著的改善,结合相关文献[8-12]笔者得出:(1)正确的功能康复锻炼、完善的活动支具保护,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患者及其家属的良好配合、与康复科积极的相互合作以及围术期系统规范的康复锻炼是保证手术疗效、促进患者膝功能康复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同样,为能够让患者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临床治疗、护理和围术期康复,为能够让患者对术后患膝功能的恢复充满信心,充分地做好患者及其家属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另外,早期积极主动的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能够增加下肢肌肉的血流量,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帮助肌肉内代谢产物的排出,同时促进血液中营养物质的吸收,防止肌肉的废用性萎缩;为保持膝关节的稳定性,在非负重状态下进行股四头肌抗阻力锻炼,能够增加股四头肌肌力。(2)CPM是持续被动的功能锻炼,配合膝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可有效恢复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挛缩;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前提下,为避免造成机械性再损伤,CPM应视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活动速度、范围,逐渐缓慢的提高活动速度、范围;另外,为弥补CPM伸膝作用的缺陷,本组通过终末伸膝动作来达到膝关节完全伸直的目的。出院后支具保护2~3个月,要求活动度在20°~60°,支具活动轴心一般位于关节间隙上1.5cm处,防止因内、外翻,或旋转力量对缺乏肌肉保护及尚未完全愈合的重建韧带造成损伤。(3)玻璃酸钠(sodiumhyaluronate,SH)作为关节滑液的主要成分,是软骨基质的成分之一,而在术后早期,患者关节腔内关节液中SH的浓度、分子量和黏弹性均较正常情况下低[13]。术后注射SH具有以下作用:SH可作为保护性屏障,覆盖和保护滑膜组织、关节软骨;营养周围滑膜组织、关节软骨,利于修复损伤软骨;通过其抑制和趋化作用,调整滑膜的通透性;、缓冲关节应力;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或缓解关节摩擦、疼痛[14-15]。

简而言之,膝关节镜下ACL重建围术期采取系统、有效的个性化护理措施,不仅可以增加患者康复信心,而且还能够减轻痛苦,减少整个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能让其最大限度的恢复膝关节正常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益果,丁晶,杨军,等.关节镜下自体与同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9):791-793.

[2]LohmanderLS,EnglundPM,DahlLL,etal.Thelong-termconsequenceof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ndmeniscusinjuries:osteoarthritis[J].AmJSportsMed,2007,35(10):1756-1769.

[3]赵元杰,赵永明.关节镜下自体移植与同种异体移植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7):82-84.

[4]曲绵域,于长隆.实用运动医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943.

[5]王亦璁.膝关节的外科基础及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9.

[6]曹琳玲.关节镜下缝合成形结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38例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2012,41(11):1217-1218.

[7]林桦楠,陈海鹏.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术后注射玻璃酸钠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8-9.

[8]何洁,杨昌凤,张玉梅,等.个性化康复锻炼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2,21(6):683-684.

[9]杨欢秀,章帼瑛,刘艳平.人性化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5):94-96.

[10]徐琦,宋涛.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训练[J].实用医药杂志,2012,29(9):789-790.

[11]林辉霞.综合护理技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85-87.

[12]罗玲玲.膝关节外伤患者术后功能障碍系统康复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5):103-104.

[13]杨成波,王英峰,雒晓芳.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5,21(11):2027-2029.

[14]王玮,庄小强,金先跃,等.关节镜下早期同时重建前后交叉韧带16例临床分析[J].微创医学,2011,6(3):221-224.

膝关节功能康复的方法范文篇10

[关键词]膝关节镜;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1(c)-0144-02

关节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是改善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关节不稳的根本解决方法,而术后康复是确保手术效果、实现术后良好功能的保证。术后功能锻炼的意义在于恢复与重建膝关节的本体感觉,以利于进行肢体平衡的调节,重建平衡感[1]。本研究主要从护理干预的角度探讨康复训练对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骨科实施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76例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18~60岁,平均(29.8±3.5)岁;左膝13例,右膝25例,合并半月板损伤者13例;致伤原因:车祸23例,运动15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18~61岁,平均(30.1±3.6)岁;左膝12例,右膝26例,合并半月板损伤者14例;致伤原因:车祸24例,运动1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伤部位和致伤原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普通健康教育等;观察组使用护理干预方法,如:一般护理、住院期间康复训练和出院后康复训练等,具体如下:

1.2.1一般护理术后患肢使用弹力绷带进行捆扎,并使用膝关节伸直位支架进行固定,将患肢适当抬高约15°~20°,并在膝后腘窝处垫置软枕,术后当日进行适当的冰敷,达到减轻疼痛的作用,但要注意冰敷须在麻醉恢复后,患肢感觉灵敏的前提下进行,以防冻伤,注意伤口引流管的通畅情况和引流液体的颜色,避免淤血的积聚和及时发现术后活动性出血。引流管在术后48h内拔除,给予踝泵运动,以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减轻水肿,注意观察患肢末端感觉和血运情况,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2]。

1.2.2住院期间康复训练在患者离开手术室后6h,且麻醉作用消失后,即可进行适当的功能康复性锻炼,如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但此时要注意保持膝关节的制动,主要的方法是将右手置于患肢大腿前方,通过大腿肌肉的自主伸缩,达到绷紧股四头肌的目的,同时可见髌骨随着股四头肌的绷紧出现上下移动,每次坚持运动50下,每日进行4次,直至术后3d,之后可以行直腿抬高锻炼,首先通过腓肠肌的收缩,使足跖背和跖屈,但要保证胫骨的位置恒定,以免出现移植肌腱的牵拉,此运动每次坚持运动50下,每日进行8~10次。术后4~6周则可进行主动的屈伸膝关节的活动,但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忌冒进,活动度应由小到大,从患肢自然垂于床边伸直运动开始,在每次锻炼完成后均可对患肢进行冷敷或冰敷处理。

1.2.3出院后康复训练本研究将此期的时间定义为术后6周至半年,首先从术后6周开始,直至术后3月,都需要将膝关节进行支具的固定,其固定范围保持在0°~45°为宜,3个月后可进行膝关节的主动屈伸运动,其活动范围控制在0°~120°之间,且活动是要注意使用力度的适当,配合单腿提足跟训练、蹲起训练、平衡训练、下肢关节训练器抗阻训练等[3]。术后半年时可将支具解除,根据患者耐受能力,行骑自行车、游泳慢跑等更高强度运动,注意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1.3临床观察指标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和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分析,比较干预后患者出院时VAS评分、Lysholm关节功能总分的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对护理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后两组VAS评分、Lysholm关节功能总分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ysholm关节功能总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满意率为6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6%(χ2=8.895,P=0.003),见表2。

3讨论

术后康复锻炼是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重要的一环,目的是让患者通过功能锻炼恢复到损伤前的运动水平,即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度、肌力及关节稳定性,正确、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4-5]。而早期的被动关节活动主要能达到增加关节弹性和活动度,防止关节粘连、肌肉萎缩和术后功能障碍的作用,其中膝关节功能恢复是要求伸直达到0°,步行平路屈膝60°;上楼梯屈膝90°,下楼梯105°,蹲厕135°[6],本研究总结观察组患者中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康复护理措施,根据患者术后情况和所处治疗阶段,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护理,发现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Lysholm关节功能总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通过本组研究笔者认为:根据疾病不同时期的护理康复干预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术后关节功能,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增进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吴小兰.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3):47-49.

[2]王卫青,初冬,胡婷婷.飞行人员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J].护理杂志,2010,9(27):1355-1356.

[3]杨叶香,刘文梅,李晓玲.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镜下同时重建的康复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1966-1967.

[4]文燕华,韩惠嫦,李燕文.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围术期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0,3(14):212-213.

[5]李红霞,舒辉,郭莉.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6,25(4):471-472.

膝关节功能康复的方法范文篇11

【关键词】膝关节骨折;综合性护理;关节僵硬;干预

doi:10.14033/ki.cfmr.2016.31.0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31-0106-03

膝关节僵硬是一种骨伤后常见并发症,其膝关节主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功能屈曲障碍,主动屈膝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对象都来源于2013年8月-2015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8例行手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折患者,纳入对象纳入前经CT等检查确诊为膝关节骨折患者,且均行膝关节骨折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均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但膝关节恢复效果不佳,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自愿签署该知情同意书,并排除由膝关节中立及骨折疏松症引发的膝关节骨折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男

21例,女18例,年龄28~56岁,平均(42.03±1.39)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交通事故、严重撞击伤例数分别为12、15、12;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27~57岁,平均(42.13±1.38)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交通事故、严重撞击伤例数分别为13、14、1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相较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干预,基础护理:护理过程中主责护士将康复训练时间、频率和强度告知患者,并由患者自行学习实施。研究组另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全面护理步骤,康复护理:为消除肿胀及保证静脉回流畅通,由主责护士术后2周内抬高患肢,术后对患者实施股四头肌舒缩运动,必要时实施踝关节趾屈背伸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20min,每天3次,手掌叠加后将髌骨按住并沿各个方向数次推动,沿上下内外方向用双拇指推动髌骨数次,双手揉按股四头肌及膝关节数次,捏股四头肌,用力提起,对预防伸膝装置粘连有利,由主责护士指导并帮助患者依次活动其患肢处各关节,动作轻柔,并遵行循序渐进原则,由弱至强收缩肌肉,次数逐渐增多,活动范围逐渐增大,随后逐渐减少活动范围,加强患者自主活动,同时辅助被动训练。心理护理:对患者疾病及心理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开展术后健康教育,向患者详细讲解膝关节僵硬的危害性,并强调能锻炼的重要性,让患者意识到维持良好心态、术后的锻炼及保健亦是保证其良好预后的关键,主责护士与患者之间应进行主动沟通交流,利于患者了解疾病整个过程,为患者及时缓解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进而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疼痛护理干预:术后主责护士可采用镇痛泵,有效减轻伤口引起的疼痛,镇痛药物剂量过高导致呼吸系统明显被抑制,术后主责护士应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的止痛泵使用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对于疼痛症状无明显改善者应及时向医师反映,以及时调整镇痛泵剂量。

1.3观察指标

(1)两组护理干预后临床疗效比较,临床疗效以Judet疗效进行评估,其中膝关节屈曲度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所得数据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及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护理干预后临床疗效比较

2.2两组护理干预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护理干预后Lysholm评分分别较护理干预前显著提高,且护理干预后研究组Lysholm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外科手术是现阶段治疗膝关节骨折的常用手段,而术后患者因需长期卧床休息,关节长期处于固定位置,易致关节僵硬,以P节活动度下降、胶粘感和局部不适感为主要临床特征,其中关节周围相应肌肉的痉挛,关节囊内外的纤维性粘连是导致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关键因素[4]。而膝关节僵硬持续时间过长,将进一步导致患者肢体残废,临床积极探寻全面合理术后护理措施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至为关键。

本次研究旨在探寻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在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预防效果,笔者展开的临床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效果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研究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研究组采用的综合性护理干预中的康复干预是康复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5],以基础护理为起点并以患者康复需要为基本目的,因膝关节骨折患者疗程长且术后并发症种类较多,因而多数患者术后易存在消极和恐慌等负性情绪,因而护理过程中主责护士与患者沟通交流时态度应亲切、和蔼,以缓解患者负性情绪,让患者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利于其自我压力的释放,利于患者康复进程的加快[6]。而术后患者常伴有疼痛现象,且过度疼痛将导致患者分泌大量汗液,呼吸加促的同时导致代谢加快,护理过程中需谨慎处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手术创伤导致患者心有余悸而较难积极主动配合膝关节功能锻炼,因而护理干预过程中应持续对患者进行被动运动锻炼,后期患者亦可进行简单脚趾、抬脚运动及主动伸缩患肢[7]。同时辅以被动训练,被动训练主要依靠外力完成,利于外力全面放松患肢,同时可利用外力对患者关节近端或活动的关节远端进行固定,对关节功能恢复有益,可见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有较显著的临床效果[8],综合性护理干预过程中不仅可改善患者患肢的静脉血液回流,并可显著消除患者肿胀情况,利于肌力及关节活动度的提高,减少组织粘连,并增加肌肉群力量,有效改善关节功能状态,利于患肢功能康复[9]。

综上,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预防效果佳,并有效保证术后膝关节良好的屈曲度,利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临床积极作用显著。

参考文献

[1]江丽娇,熊洁,张晶晶,等.下肢创伤骨折术后预防膝关节僵硬的功能训练[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5):43-45.

[2]张巧凤,李耀章.护理干预预防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5):2837-2839.

[3]李冬梅.全面优质护理用于预防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效果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下旬刊,2013,10(33):77-78.

[4]王晓梅,周会菊.优质护理服务预防下肢骨折患者膝关节僵硬的效果[J].河北医药,2014,43(19):3019-3020.

[5]罗玲.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康复护理的实施路径思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4):5296-5297.

[6]胡燕娜,谭颖微.早期功能训练指导预防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4,8(27):75-78.

[7]岳松梅.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预防性护理干预要点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249.

[8]李银飞.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J].中医正骨,2014,30(5):70-70,72

膝关节功能康复的方法范文篇12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ry,TKA)主要适用于60岁以上,膝关节有严重病变或伴反复发作的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和关节不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明显的病例。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不断普及,使得上百万膝关节疾病患者的疼痛得以缓解,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在关节置换术发展的同时,康复护理作为患者术后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愈来愈被重视。术后康复措施不力可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甚至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我院从2006年7月至2008年4月,对1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个性化、渐进性、全面性的康复训练,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194-02

1术前康复护理

1.1术前康复护理准备:手术前对患者及家属宣教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目的、方法、围手术期和远期并发症,使患者及家属认识到康复训练对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性。

1.2术前康复护理评估:患者术前一般情况,膝关节局部情况。采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膝关节手术患者评分表(KSS)评分标准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对患者术前状况做出客观的量化的评价,以了解患者术前状况并为术后随访建立随访资料。

1.3术前康复训练指导:训练床上排便习惯,指导做双下肢等长、等张收缩,训练踝关节屈曲、转动、教育患者如何点地负重,如何正确使用健步器不负重行走一系列的训练程序[1]。指导患者术前的股四头肌和绳肌的肌力训练及ROM训练,除手术关节的肌力需要曾强外,其他部位的肌肉也需要训练,上肢肌肉力量训练是安全、有效的地使用助步器具和移动的先决条件,术前要本掌握,以利于术后进行锻炼。

2术后康复护理

膝关节置换术后科学的早期康复训练是获得手术预期疗效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术后缺乏有效的康复训练或训练方法的失误都会对手术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术后训练要有明确的护理方案,我院将康复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1第一阶段(术后一周内)属早期康复阶段,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术后6h患膝用冰袋冷敷,加压包扎患肢以减少关节出血和患肢肿胀,在麻醉6h后指导患者开始踝关节的主动背伸和跖屈活动,踝关节活动时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是显著的,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之一[2]。指导患者作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背屈,腿部肌肉静力收缩运动,每天5次,每次10min[3]。术后第2d,拔取切口引流管s度,开始练习时进度以中度为宜,每天2次,每次1h,术后第3d,屈曲增加至60°,同时指导终末伸膝锻炼,具体方法是平卧在床上,在患侧膝关节下垫一软枕,使膝关节屈曲30~40°。绷紧股四头肌并伸直膝关节,使足跟抬离床面,坚持5s,然后慢慢地下肢足跟放回原处床面,每天重复练习10~20次。

2.2第二阶段:(术后1~2周)属中期康复阶段,为巩固并提高第1周的康复训练疗效,增加以下训练方法。(1)卧位屈曲膝:患者仰卧,保持脚跟不离床面,将小腿向近端滑动,尽量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2)坐位屈曲膝:患者坐在床旁,小腿垂下,健侧脚放在患侧的足踝前方,慢慢地挤压患者肢,帮助膝关节尽量屈曲。(3)伸膝活动:患者坐在床旁,小腿垂下,用健侧脚放在患侧的脚跟处,慢慢地尽量向前推伸膝关节,每天训练2次,每次约30min。

2.3第三阶段:(术后2~4周)为后期康复阶段,进行站立和负重、行走训练。如果手术时使用骨水泥固定型假体者,可在不借助任何辅助器的情况下,比较自如地在平地行走,而使用非骨水泥固定型假体者,术后只能借助助步器行走,行走时尽量用脚尖负重5~6周,作固定式自行车骑练活动,以增加膝关节的屈曲度数,经过训练一般能达到屈曲至90°,一般术后15d摄X线片,若正常可拆线出院。出院后坚持每天练习以上康复训练方法,术后2周后再训练上下楼梯、蹲起活动,以增加屈曲的度数,然后隔2周、4周、3月、半年、一年复查。对来院复查有困难者,可采取或上门随访。在康复训练同时必须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剧烈活动,如打网球,溜冰或对抗性运动。(2)预防感染,即使手术后几年也有感染的可能,肺炎甚至拔牙都可能引起膝关节感染,因此出现以上病状要引起重视,应及时治疗。

2.4第四阶段(术后2个月):为出院后的康复维持期,以患者伤前功能独立程度为目标,在安全范围内进行训练,脱离拐杖的行走,上下楼梯,从事日常家务劳动,鼓励走人社会,以逐步恢复到最佳状态。

3小结

我院16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康复护理程序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并与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优良率达92%,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手术配合康复训练两者有机结合,能明显加快康复过程。

参考文献

[1]施楚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10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A):45.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精选5篇)

    - 阅0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篇1云,悠悠地浮在湛蓝的天空上,洁白洁白的。有的像深邃的峡谷,有的像白色的雪莲……散布在天空中,显得非常柔媚。看!这些多姿的云彩,被鲜红的阳光照得一片红润.....

    期货公司经营状况范例(3篇)

    - 阅0

    期货公司经营状况范文[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指标解析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解析主要功能有:(1)预知财务危机。当可能发生财务困境时,能提醒管理者早做准备或采取对策防止.....

    期货公司岗位工作计划范例(3篇)

    - 阅0

    期货公司岗位工作计划范文篇12、工作不够细化,存在很多漏洞,比如现金的盘点工作就只有形式没有实质;3、财务没有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给公司运营增加了不少隐性成本。二、xx年.....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