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现象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世界经济现象范文

关键词:国家形象;中国共产党;塑造

中图分类号:D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7)03―0055―03

引言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始于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努力奋斗,富起来了。十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号”上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扬帆起航,奔向中华民族ゴ蟾葱恕S氪送时,西方自冷战时期起对中国实施的和平演变,在两极格局瓦解后变本加厉,它们从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直接解构中国国家形象。为此,中国共产党做出了积极的应对。回顾和总结这段历史,吸取积极有益的经验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学者孙有中认为“国家形象是一国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对该国政治(包括政府信誉、外交能力与军事准备等)、经济(包括金融实力、财政实力、产品特色与质量、国民收入等)、社会(包括社会凝聚力、安全与稳定、国民士气、民族性格等)、文化(包括科技实力、教育水平、文化遗产、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与地理(包括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数量等)等方面状况的认识与评价,可分为国内形象与国际形象。”〔1〕由此可见国家形象是由综合要素构成的,中国国家形象包括国内与国际形象。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从历史上来看,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阶段。改革开放前主要是解决“挨打”问题,改革开放后主要是解决“挨饿”、“挨骂”问题。前两个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现阶段主要是为了解决“挨骂”处境,在世界上呈现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国家形象。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的塑造

1.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奠定新中国国民经济基础与社会主义制度基础

针对新中国成立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特殊情况,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实施了一五计划。一五计划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恢复了国民经济,治愈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创伤,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国民经济部门,直接奠定了新中国国民经济基础,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基础。

一五计划完成之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即三大改造。具体而言分别是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将非公有制经济成分转变为公有制。经过三大改造,我国于195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础。

2.中共与四个现代化: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点与现代化建设的起步

中共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治国执政新自觉,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依附苏联、模仿苏联的历史,开始独立自主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在政府工作报告系统阐释了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战略的构想。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基础。可以说,四个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起步。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独立自主: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与形成国家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1955年同志在万隆会议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大力支持,随后被世界所接受,成为国际共同遵守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这是中国建国后的外交原则,也是中国国家形象的对外塑造。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奠定了和平外交政策,向世界展示了一个高举和平发展大旗、始终承担国际道义的国家形象。

中共之后,中共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教训,创造性地提出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改革开放后始终如一的贯彻执行,奠定了中国走在世界前列的坚实基础。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1.邓小平理论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同志创造性的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阶段论、改革开放论、一国两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逐渐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强国奠定了制度前提,同时让整个中国呈现出一片改革的生机和活力〔2〕。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何去何从,人们内心摇摆不定。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给人们指明了社会主义前进的方向。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背景下,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行动指南。通过“三个代表”来指导中共的一切工作,进而实现对国家形象的美好塑造,展现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政党。

3.“科学发展观”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新世纪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逐渐迸发出来,巨大的人力资本、广阔的消费市场、优惠的改革政策、强有力的政党政府、良好的国际形势、丰富的国内资源等要素让中国经济快速跃迁,中国国际地位迅速提高。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进行了艰苦的探索。针对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城乡二元结构、经济速度与质量不协调、区域发展差异大等一些列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协同、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统筹兼顾来实现发展模式的优化,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谐,人民幸福。通过科学发展观塑造了一个在发展中逐渐强大、和谐、奋进的国家形象〔3〕。

4.“中国梦”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2012年,参观完复兴之路提出了中国梦,此后他在多个场合提及到中国梦。他认为近代中国以来,最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中国梦。这实际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自觉、新高度,也是中国共产党努力向世界展示的一个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国家形象。

二、西方世界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他者”塑造

不论是两极格局,还是多极化时期,西方世界从未放弃过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丑化,西方世界制造出各种“异样的声音”来丑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家形象,其实质是唱衰中国,扭曲中国在世界中的国家形象,进而否定中共的领导地位,实现和平演变,这样便达到了西方世界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他者”塑造的目的。

(一)两极格局时期西方世界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他者”塑造

1.奉行经济遏制和政治孤立

冷战格局中,两种制度明争暗斗。西方世界针对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奉行经济遏制,即禁止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任何商品货物,断绝一切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在政治上推行政治孤立政策,一致制裁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问题上排除社会主义国家,在应对地区性事物中也以意识形态来排除中国。在此背景下新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又实行了“一边倒”,这使得中国在冷战格局中完全被动。

2.实施军事封锁和思想渗透

在两极格局中,西方世界除了推行经济遏制和政治孤立之外,还进行军事封锁。1950年的朝鲜战争、50年代到90年代扰乱中国边疆治理格局以及通过军事封锁威胁中国周边国土安全,阻碍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进行经济文化贸易往来等都是其表现。另外,西方世界还扶植了一些极端分裂势力,对他们进行思想渗透、文化洗礼、价值引导、精神培育,使得中国内部出现了一些西化分子,腐蚀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3.执行和平演变政策

在对华政策上,和平演变是最关键的一招。20世纪50年代美国国会议员杜勒斯提出和平演变的六项政策,艾森豪威尔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和平取胜”战略,其目的是促进苏联和共产党内部发生变化。1957年6月,美国国议员杜勒斯在记者招待会宣称:“如果它(苏联、东欧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继续要有孩子的话,而他们又有孩子的话,他们的后代将获得自由。”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实行的和平演变政策是一个长周期的战略布局,其本质是让中国人从文化价值领域开始发生变化,最终西化成资本主义国家。

(二)世界多极化后,西方世界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他者”塑造

1.经济上传播新自由主义,欲将中国纳入西方体系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新自由主义在西方国家盛行,其核心观点是私有化、资本自由化、。90年代之后,新自由主义借助西方经济学开始传入中国,在经济学界新自由主义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在国内,一些人没有认清资本主义经济学虚伪的本质,盲目地学习西方经济学理论〔4〕。这样一来,新自由主义便成了西方世界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一个工具,其目的不言自明:欲将中国纳入西方经体系。

2.政治上唱衰中国,质疑中共的合法性

当代西方世界打着人权、民主、自由、法治等旗号来质疑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欲使中国实行普选制,推行他们所谓的“民主”。与此同时他们积极传播福山的“政治阶段论”棒杀中国形象,抛出中国、国强必霸轮、大国崛起论、中国崩溃论、大国责任论等来从负面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从历史终结论到政治阶段论体现了西方世界策略和思维的变化,但其真正的目标还是以“他者”的身份来塑造中国国家形象。

3.文化上散布,进行文化殖民

现阶段西方已经不能从军事上封锁中国,不能从经济上遏制中国,因此他们企图从文化上来殖民中国〔5〕。他们散布,扭曲雷锋、、狼牙山五壮士等民族英雄。歪曲中国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甚至断言外蒙古的丢失都是苏联和共产党秘密契约所造成的。另外,向中国输出美国的好莱坞大片、芯片、薯片等,企图从器物上改变中国人的价值观。

4.推行西方普世价值,扰乱中国人的价值观

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形成了以自由、民主、法治、人权为核心的普世价值。他们企图让广大发展中国家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建设他们的国家,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等国家就是陷入了美国的圈套之中而无法自拔。西方普世价值在中国也有一定的传播,一些人接受了西方的普世价值,按照西方的希望来变革自己的价值观,这使的思想领域出现了一些混乱。

三、治国理政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自十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凭借巨大的政治勇气以及政治智慧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举措、新论断,涵盖了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改革发展稳定。其中五位一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自信等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将中国塑造成了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国家形象。这些治国理政的新举措对于粉碎西方世界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他者”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展示中国形象,阐释中国价值,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

(一)五大发展理念与四个全面战略总布局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中共十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至此环境治理提上国家议事日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目前中国经济实力位居世界第二。但是,受人口、资源、环境的约束,发展逐渐放缓。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模式,唯有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资源、环境、人口的协调发展。边污染边治理,或者先污染后治理是葬送国家前途的发展模式,我们必须完全摒弃。针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确处理了深化改革、从严治党、依法治国、小康社会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与此同时,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发展模式下,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实际,抓住发展机遇,提出了“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6〕五大发展理念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必将向世界展示最美的中国、最真实的中国国家形象。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四个自信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针对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思想、中国元素、西方思想,这三元文化元素整合了国人的价值,起到了凝魂聚魄、强基固本的作用。而提出四个自信也是具有深刻的缘由的。第一,西方近年抛出来的中国、国强必霸轮、中国崩溃论等言论完全丑化了中国的国家形象。第二,西方人千方百计的制造各种“异样”的声音,负面报道中国形象是为了遏制中国发展,在文化领域进行文化殖民,让中国人西化,让中华民族丧失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基于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四个自信,振奋人心,树立中国自信,努力诠释中国道路。

总而言之,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在不同的阶段尽管治国理政的策略不同,但是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发展,即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国家。中国共产党始终在和西方世界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他者”塑造进行斗争,也正是在较量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同时也锻造了中国共产党的智慧。

〔参考文献〕

〔1〕孙有中.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功能〔J〕.国际论坛,2002,(03):14-21.

〔2〕王欢,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6.

〔3〕赵英,21世纪初中国国家形象的优化战略〔D〕.长春:吉林大学,2007.

〔4〕洪银兴.《资本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话语体系〔J〕,经济学家,2016,(01).

世界经济现象范文篇2

2009年1月9日,创新・发展――见证济南三十年主题摄影展暨“品味之夜”与新世界商城十五周年店庆联谊会在山东大厦隆重举行。

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保聚,中共济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谭延伟,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凌安中,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走向世界杂志社社长侯贺良,济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周鸿雁等省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工商界精英,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及中央驻鲁和省市各大媒体近200令人参加了活动。

此次影展暨联谊会由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走向世界杂志社主办,《走向世界・品味济南》、巨星焦点公关策划有限公司承办,济南市新世界商城有限公司,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协办,山东西王食品有限公司、山东嘉华文化国际旅行社提供赞助。

继往开来的回顾与展望

此次展览作品主要包括《走向世界・品味济南》济南三十年摄影活动的优秀作品,济南航拍摄影作品,“泉水之都・印象济南”摄影大赛获奖优秀作品等内容。

在创新・发展――见证济南三十年主题摄影展的剪彩仪式上,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凌安中说:“过去的三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三千年,也是济南最璀璨的三十年。这样的变化,用影像记录更加直观和真实。“诚信・创新、和谐”是济南的城市精神。这种精神给济南这座古城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本次摄影展的主题――创新・发展也是济南城市精神的具体体现。

从2008年伊始,济南市委外宣办,《走向世界品味济南》编辑部在省委宣传部、省委外宣办的指导下,一直关注改革开放20年来济南的发展和变化,并全面推出见证济南,三十年,主题摄影栏目,向社会征集30年期间济南发展与变迁的主题摄影作品,为我们呈现了济南的昨天和今天,2009年,济南将迎来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第七届园博会,同时我们将迎来建国60周年大庆,毫无疑问,这是济南发展的绝佳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2009年,济南的发展会更加美好。”

此次“品味之夜”的一大亮点是系列颁奖活动,首先颁发的是,见证济南三十年”主题摄影作品奖项,获奖作品分别为,金奖《从菜篮子到黄金走廊》(张崇元摄影)、银奖《在洪楼广场寻找故事》(王淮桂摄影)。银奖《从引进到自主品牌》(叶农合摄影)。

随后颁发了8个“2008年度对外宣传突出贡献单位”。2008年,这些单位为济南的商业环境增添了活力,为《走向世界・品味济南》的成长及济南对外宣传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保聚为这8家单位颁发了奖杯,他们分别是

中国重汽集团有限公司,济南钢铁集团公司、济南市商业银行、新世界中国地产(济南)项目、济南啤酒集团总公司、济南市新世界商城有限公司、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一直以来,《走向世界・品味济南》都本着爱心与公益的理念,传递生活信念,弘扬济南精神,今年的品味之夜也不例外。经过多方讨论,主、承办单位最终推选出了7位“2008我爱济南年度人物”,中共济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谭延伟对这些公益人物进行了颁奖。他们分别是,郑承镇,崔娜、山东电力抗雪救灾先锋队、山东建筑大学保护黄河源协会,韩兆忠、刘苏、周群,他们书写了生活在济南的一个个普通人对这座城市的爱。

此次联谊会举行了慈善捐赠活动,《走向世界・品味济南》为济南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了100桶5升装西王玉米胚芽油,回馈社会,感恩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

活动期间,还进行了城市文化形象标识推广等互动环节,对济南市城市文化形象识别工程进行了宣传与推广。

济南外宣的重要阵地

两年多来,《走向世界品味济南》作为济南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为促进济南市的对外开放、树立济南的良好形象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对刊物更是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中共济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谭延伟在2009品味之夜新年联谊会上致辞时表示,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济南市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2008年,也是多灾多难,大喜大悲的一年,我们在中央和省市委领导下,在抗击低温雨雪冰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圆满完成了奥运火炬在济南纳传递,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隆重表彰,特别是下半年以来,我们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坚决贯彻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各项方针政策,推动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预计全年生产总值有望迈上3000亿元新台阶,增长13%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达到2080元和7200元,分别增长15.5%和14.3%,全市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完成进出口总值78亿美元,增长25.4%。

在过去的一年里,济南市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要求,把握正确导向,重点工作得到有力推进,重要任务得到有力落实。特别是对外宣传工作,以迎奥运,迎全运为契机,通过实施城市形象工程,完善新闻机制,深化外宣精品生产。做好境外记者管理和城市文化形象识别工程等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提升了济南市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09年,我们将迎来建国60周年大庆,第十

届全运会和第七届园博会也将在济南举办。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海内外的关注定格济南。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升济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济南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多地了解济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

《走向世界・品味济南》在省委宣传部,省委外宣办的大力支持下,已成为济南市对外宣传的重要阵地,在此,也希望《走向世界・品味济南》再接再厉,做大做强,承担更多的对外宣传任务,逐步打造成泉城济南风展示的舞台

对外传播的窗口,为扩大济南市在海内外的影响力,知名度做出更大的贡献!

创新塑造品牌

整装再出发,2009年,《走向世界・品味济南》将依然坚守,“向世界介绍济南,向济南介绍世界”的宗旨,坚守“让外地人爱上济南,让济南人更爱济南”的目标,不断前行。

在品味之夜的开幕式上,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走向世界杂志社社长侯贺良对刊物一直以来的王作进行了总结,他说,自2006年4月份开始,由济南市委宣传部与走向世界杂志社联合策划出版《走向世界・品味济南》至今,已走过了整整32个月的旅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支持下,《走向世界・品味济南》经过32个月的市场运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济南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和范例,对济南的外宣工作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世界经济现象范文篇3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任何一种理论的建立和完善都离不开一定的方法。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全球化的论坛上,之所以观点林立、论争四起,除了研究者本身的立场、观点外,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研究者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因此,科学的经济全球化理论有赖于科学方法论的确立。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方法,对于当前以科学的态度探讨经济全球化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创立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系列科学方法,严密地构思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结构。构成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方法和结构问题上重大突破的内在势能,就是《导言》所创立的总体方法论。总体方法论是马克思留下的极其宝贵的理论遗产。笔者就这一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经济全球化研究中留给我们的重要启迪进行分析。

一、马克思的总体方法论

马克思总体方法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研究的对象和对象的研究中把握总体的生成和再现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立是总体方法论形成的必要前提,而总体方法论的形成及运用,则进一步完善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而为科学地理解这一对象的内在结构及其在理论体系上的再现奠定了坚定的基础。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把政治经济学的主题看作是“富国裕民”,大卫·李嘉图看作是对“分配规律”的研究,西斯蒙第看作是“人们的物质福利问题”,他们都没有科学地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是由他们所处的阶级地位的局限性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他们没有建立科学的方法论造成的。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时,就从社会的和历史的整体关系上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独特地位。他已敏锐地觉察到:对社会整体结构关系的把握,是确立政治经济学对象的必要前提。以此而论,马克思就已超越了他之前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的成就。

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在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马克思形成了以“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力的运动形成)——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理论、观念”为主要序列的社会结构理论,形成了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现实和历史过程相统一的整体观念。在这一基础上,马克思选取生产关系这一特定层次,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社会关系、理论、观念的相互联系上,确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在《导言》开始部分,马克思就提出了“生产是总体”的命题。这个命题包括四方面内容:(1)作为总体的生产,尽管都有其一般规定性,但有意义的是生产的特殊的社会性,是为了不至于因为有了统一性而忘记本质的差别性。(2)作为思维的客体,生产总体是既定的,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时代的生产总体。(3)生产总体不仅具有特殊社会性和既定的历史性,而且还有“科学的叙述对现实运动的关系”问题,即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再现关系问题。(4)在生产总体内的各构成要素之间,既不是彼此分裂的,也不是相互并存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有序的结构关系。

在“生产是总体”命题的基础上,马克思在《导言》“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一节中,进一步把总体分解为具体总体和思想总体,科学地阐明了具体总体和思想总体的序列关系。他认为,在“现实的人”的面前,作为总体的生产,一开始只是“一个浑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是一种“实在和具体”,是一种“具体总体”。这里的“具体总体”只有经过思维加工,并且在思维中使之作为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时,才成为“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这一“总体”不再是作为客体的总体,而是作为主体的总体,即作为再现在人的思维中的“思想总体”。因此,思想总体起始于具体总体,另一方面,思想总体又再现具体总体。

从总体生成和再现的全部过程来看,马克思对总体方法论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基本要点:(1)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具体总体,是社会关系整体这一大系统中的最深层的结构。(2)思想总体对具体总体的再现是一个过程,过程决不是具体本身的产生过程,因为具体总体作为社会经济运动客体,是独立于思想总体而存在的,是用思维来掌握具体并把它当作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3)构成思想总体的基本要素是经济范畴。其基本特征是:范畴所反映的“主体”及范畴本身的既定性;范畴对“主体”反映的局部性和单面性;在总体内,范畴的先后次序的排列,并不取决于它们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先后次序,而是由它们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中的相互关系决定的,即取决于它们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中的地位。

(二)总体结构中范畴的二重性和完备性

构成思想总体结构的基本要素是范畴。其具有自然规定性和社会规定性的二重性,或者一般规定性和特殊规定性的显著特点。在《货币》章中,马克思提出商品“二重存在”的问题。(1)商品所具有的二重存在形式:作为产品的自然属性和作为交换价值的社会属性。(2)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总体中的商品范畴,它的社会属性——交换价值——也具有二重的存在形式:作为具有一定的交换价值的商品和作为“象征性”交换价值存在的货币。在《资本》和《价值》章中,马克思结合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对总体结构中范畴的二重性的基本性质作了补充论述:第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财富生产的特殊社会形式”。劳动及其物质对象尽管都包含着社会规定性的范畴,它们之所以成为总体内的要素,并不在于它们具有“一切生产时代”都有的一般的社会规定性,而在于具有适合既定的总体所具有的特殊的社会性。第二,一般地说,总体结构中范畴的自然属性,只起着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的作用,范畴的自然属性本身并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清晰地阐明了范畴中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转化的特殊规定。因此,笼统地认定,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完全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并不符合马克思对总体结构的理解。

构成思想总体要素的范畴,不仅具有二重性,而且还具有完备性。作为总体要素的范畴,并不是历史上正在形成的范畴,而是“历史上最发达的和最复杂的生产组织”中的最成熟、最完备的范畴。“最现代的社会”意义上的范畴,并不断开历史的链环,相反,它要极力映现出范畴在历史上的发展轨迹。这是因为:(1),完备的范畴中留下的历史的印迹,对探索过去社会中范畴发展的过程具有最重要的意义。(2)完备范畴自身的完善过程,也就是范畴在历史上的形成过程。在既定的总体结构中,范畴的完备性就是范畴内在规定的纯粹性和一般性。总体结构中,各种现实关系同它们范畴的规定都被看作是相一致的,或者说,范畴所概括的只是各种现实关系的一般性质和纯粹形态。

(三)总体结构中范畴转换的有序性、关联性及开放性

构成总体结构的要素是范畴,而范畴间确定的联系受制于总体又决定了总体结构的性质。首先表现为范畴转换的有序性。马克思对有序性问题做了以下三方面的论析:(1)在总体结构中,范畴的次序并不以它们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先后次序为根据,而是完全取决于它们在既定总体内部结构中的地位。(2)在一定限度内,范畴转换的有序性与现实历史过程中范畴形成的次序具有同一性。(3)总体结构中范畴转换的有序性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表现为规定性不同的范畴之间的层次转换关系;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同一层次间规定性不同的范畴之间的转换关系。

总体结构中范畴运动的关联性指的是范畴运动中同时性和历时性的统一。马克思对资本积累和资本原始积累这两个范畴转换关系的理解,集中反映了范畴运动关系性的基本性质。在总体结构中,资本原始积累范畴和资本积累范畴之间的转换,必然呈现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积累之间的历时性。第二,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积累之间的同时性。通过对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积累范畴历时性关系的考察,一方面深化了对总体各范畴运动连续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深化了对总体自身的运动趋势的认识。不难看出,马克思对总体结构中范畴运动关联性的论述,不仅深刻地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历史性和社会性,也为我们理解总体方法中历史和逻辑之间的统一性关系开辟了广阔的思路。

总体结构的开放性突出地表现在马克思从整体意义上对政治经济学体系的重构与反思上,即马克思从提出《政治经济学批判》“五篇计划”,到提出“六则计划”,最后到提出《资本论》四卷结构的变化上。批判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结构变化问题的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方法论上的确定性,并不能取消马克思政治经济结构上的可变性。“五篇计划”和“六册计划”,只是马克思构思的政治经济学著作的外在结构,只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上经济范畴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结构,只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上经济范畴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内在结构的理解,并不是一次完成的。思想总体是在对具体总体的反复的探讨中发展和成熟起来的。因此,随着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内在结构理解的深化,必然引起外在结构形式的局部变化。总的来看,马克思最后形成的《资本论》体系尽管没有舍弃“六册计划”,但它也不单纯是原先“六册计划”中的第一册《资本》的一部分,而是做了许多修改的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从来不认为自己既定的理论体系是一个终极的、封闭的结构。相反,随着对既定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研究的深入,马克思也不断完善和发展反映这一结构的理论体系和理论范畴。通过对具体的反复研究,通过对具体总体发展中呈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反复研究,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结构也不断做出修正,以使思想总体更准确地再现具体总体。这正是马克思总体结构开放性的实质所在。

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起始时间,有的学者上溯得较早,认为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写作《共产党宣言》时,已经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同时也认为,《共产党宣言》已经对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和特征作了基本的论述。笔者认为,这一说法并不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事实。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确实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1]但是,这些并不构成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征象。实际上,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是以两个基本事实为前提的:一是跨国公司规模和力量的迅速膨胀并成为连接各国、各地区经济交往的纽带;二是国际垄断资本的形成及其势力的扩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可从17世纪40年代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起点,至今已经走过360年的历史进程。这360年,大体可以120年为一时段分作三个阶段,即从1640年到1760年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确立阶段;从1760年到1880年为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从1880年至今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撇开前两个阶段不说,从1880年开始的最近120年,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演进和调整是以垄断为主线的。其中前60年为私人垄断,接着40年为国家垄断,最近20年为国际垄断。正是由于在120年间,私人垄断发展到国家垄断,再发展到国际垄断,才使经济全球化具有现实可能性。如果说,跨国公司的迅速膨胀是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微观基础,那么国际垄断资本的形成就是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宏观条件。所以,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既不可能脱离跨国公司发展的基本事实,也不可能脱离垄断资本国际化的基本事实。这两个基本事实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逐步形成的,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最近20年来世界经济关系发展的现实。

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已经成为经济理论界的热点问题,其“热”的程度甚至超出经济学界。许多研究者从五个方面来概括“全球化”的内涵,即把经济全球化视作对生产、贸易、投资、金融和信息等五个方面全球化的概括。这是有其合理性的。第一,这是从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角度来理解问题的,所涉及的生产、贸易、投资、金融和信息等资源、要素或条件,都同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直接相关。第二,这是从市场经济作用和范围的扩大角度来理解问题的。经济全球化作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大大突破了资源配置的界限,使资源配置由一国范围扩展到国际范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积极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就是期望本国资源或要素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最优配置;经济全球化也确实为各国资源或要素配置的最优化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不容否认,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结果,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演进的结果,是人类文明在经济形式方面进步的重要表现。对经济全球化只作以上这些理解,显然是有局限性的。因为这些理解主要还只停留在生产力层面和资源配置层面的分析上。既然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国际经济现象,我们就不能只作生产力和经济体制层面的分析,应该提出新的任务,要研究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内部发展所蕴涵的国际生产关系的实质,要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经济关系或国际生产关系性质。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经济全球化,要着力于国际经济关系新变化中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伊沃勒斯坦(ImmanuelWallerstein)就提出了“世界体系论”。我们未必赞成“世界体系论”的所有观点,但“世界体系论”毕竟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即如何从国际经济关系的整体上来理解世界经济体系的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就是最近30年来逐渐演变而成的经济全球化(20世纪70年代初,还没有经济全球化的说法)。沃勒斯坦提出的“中心一半—”的“世界体系”学说,既从整体上描述了世界经济的体系性,强调了世界经济运行上的统一性,又分解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各个层面,研究了“中心”、“半”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阐述了三者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对立的格局及其性质。沃勒斯坦的观点,对理解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现实是有重要启示的。

在对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经济关系本质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三个并行但却相悖的事实:第一,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效率在不断增长,但这种效率增长产生的“红利”却在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着不公正、不合理、不公平的分配,效率与公平背道而驰。第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并没有越来越走向“趋同”,而是越来越走向“两极分化”。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在全球范围的两极分化是并行的并且是严重对立的。第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们往往强调全球经济的所谓“一体化”、经济利益的所谓“共同性”,但在现实中,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世界经济格局的急剧变化更加突出了国家的安全问题。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如何维护国家、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问题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在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同时,突出维护国家、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对这三个并行但却相悖事实的深刻理解,必然进入国际经济关系的研究层面。

三、马克思的总体方法对经济全球化研究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总体方法为我们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经济关系提供了重要指导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总体分析方法分析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就是要从总体上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要透过经济全球化的现象看到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1.对经济全球化概念的把握,一是必须从总体上而不是从某一方面进行整体的理解,二是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范畴出发对其给予较为准确的阐述。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不断地进行着物质生产的全球化过程和一定生产关系的全球化过程。既是指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在全球化范围内相互融合的历史过程,也是指各个不同类型的国家、各种不同类型的生产方式在全球经济中的现实体现。从生产力方面来看,经济全球化指的是在货物、资本、生产、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加速发展的条件下,全球市场经济进一步形成,国家和其他政治经济力量出现整合和重组,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高度融合,并通过不断增长的各类商品和劳务的广泛输送,通过国际资金的流动,通过技术更快更广泛的传播,形成相互依赖关系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考察,经济全球化是由于资本的扩张本性和增值需要而使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全球性的经济关系的过程。由于资本的本质是追逐最大化利润,因而资本的扩张必然带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经济全球化在—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产生,并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性质。社会属性体现经济全球化下人与人、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经济全球化的二重属性,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能量和利益的同时,也给国际生产关系带来了新的变化,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超越与国家的矛盾和对立以新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世界经济中新的大量不平衡、不平等和不稳定现象正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发展起来的。

2.确立经济全球化研究的视角。当前国内理论界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大多是从生产力层面的角度,集中于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的基本资源和要素配置的变化上。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要重视生产力层面的研究,因为经济全球化既是世界生产力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必然会促进全球范围内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和产业结构的最优调整。但是,作为对一种国际经济现象的分析,经济全球化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生产力层面的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上,而必须研究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研究经济全球化中体现的国际经济关系或国际生产关系。因为如果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研究中把生产关系从经济全球化的整体研究中分离出来,就不能从物质生产中剥离出生产的特殊社会形式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就不能真正理解一定的经济全球化的所体现的经济关系本质,就不可能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更谈不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

当然,这绝不是说,研究经济全球化时只是抽象地、孤立地研究国际生产关系,而是要联系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层次上的上层建筑来研究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生产关系,并且把这种研究放在特定的地位,因为正是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相互依存度的提高,才使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全面的、自由的流动,世界各国经济更紧密地联结为一个全球经济的各种资源流动方式,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与整个世界经济的变动相互影响、互相制约,从而使经济全球化得以产生和发展。然而,由于资本主义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或者说,正是由于资本主义向全球的扩张,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经济关系才有利于垄断资本对垄断利润的追求和发达国家经济利益的获得。因此,研究经济全球化必须联系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来研究国际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总之,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必须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从社会的和历史的整体关系上理解国际生产关系研究在经济全球化研究中的特殊地位。一方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必须把国际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从根本上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基本特征、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还必须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社会关系、理论、观念的相互联系上确立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生产关系的研究,把对国际经济关系的研究放在“世界生产力发展——国际生产关系(国际经济基础)国际上层建筑”为主要序列的社会结构当中,形成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社会和世界经济发展中现实和历史相统一的整体观念。

3.运用总体方法研究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生产关系,主要是运用马克思提出的“生产是总体”的命题和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的构成总体方法论的两个基本用语:具体总体和思想总体来研究国际生产关系。

(1)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既要研究其一般规定性,即研究“一切生产阶段所共有的被思维当作一般规定而确定下来的规定”;但更有意义的是其特殊的社会规定性,即在研究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力层面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世界经济中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出现的新的大量不平衡、不平等和不稳定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2)对国际经济关系历史性质的认定,是理解经济全球化下的全部国际经济关系现实运动及其发展趋势的前提,因而也是揭示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经济关系内在本质及其运行过程和趋势的前提。也就是说,要把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经济关系当作一个历史范畴,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从对国际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寻找其固有的内存联系,揭示其发展规律。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总体方法运用时所研究的经济全球化,并不是历史上正在形成的范畴,而是“历史上最发达的和最复杂的生产组织”中最成熟、最完备的范畴。也就是说,尽管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是从资本主义的最初扩张时期就开始了,从自由市场制度的建立时期就已经具有经济全球化的萌芽,马克思也就这种资本主义的世界扩张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说明;但是,作为最成熟、最发达的范畴,经济全球化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才形成起来的,这才是我们运用总体方法分析的经济全球化。它也没有切断而是要极力映出经济全球化在历史上的发展轨迹,因为,作为20世纪80年代的成熟的、完备的经济全球化所留下的历史的印迹,对探索资本主义360年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具有最重要的意义。而且,完备形态的经济全球化自身的完善过程,也就是经济全球化在历史上的形成过程。

(3)运用思想总体把具体总体的结构和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再现出来。即从理论上透过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互相作用的现象把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揭示出来。即从现实来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的基本资源和要素的最优化配置,生产、贸易、投资、金融、信息等能够或者相当大程度上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经济全球化反映的是市场经济的各种资源和要素可能或者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的经济现象的总和。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生产技术发展的结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我们运用思想总体再现的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总体决不是这种生产力层面的表面现象,而应该是市场经济蕴涵的国际生产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上面提到的三个并行但却相悖的事实。

4.运用马克思总体方法研究经济全球化,要突出对马克思总体方法的理解。笔者认为,马克思的总体方法可以概括为总体性、社会性、制度性、历史性和阶级性五个基本方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深刻地蕴涵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总体规定性、社会规定性、制度规定性、历史规定性和阶级规定性的理解。这些对我们现在的经济全球化研究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在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认识中,我们应该从总体上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理解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关系的性质,研究经济全球化中不同制度的规定性,研究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规定性等等。我们应该把马克思的总体方法结合于现时代国际经济关系新的实际的研究之中。经济全球化研究中的非社会性、非制度性和非历史性的倾向,是当前阻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和创新的主要根源之一。

世界经济现象范文篇4

【关键词】和谐世界;中国;国际形象

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首次向全世界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倡议。2007年10月15日,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对建设和谐世界问题的集中阐述,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当今时代主题、人类历史发展

规律,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的宏伟构想,已经发展成为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①

一、“和谐世界”理念的丰富内涵

和谐世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某一文明独霸天下的世界,和谐世界应该是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开放包容,实现持久和平和生态文明的世界。“和谐世界”理念包含较为丰富的内涵:

第一,“和谐世界”是政治民主、平等互信的世界

坚持国家平等原则,是国际法的首要原则,也是实现世界和平的必要前提。在全球化趋势下,要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国家和世界安全,推动国际社会的共同进步,必须要以国家平等为前提,实现和平共处。“和谐世界”理念强调以国家平等为前提,以和平共处为基础,努力构建和谐发展的新型国际关系。这不仅反映了人类社会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普遍愿望和理想价值,同时也符合全世界的根本利益和发展要求。在国际交往中,坚持国家平等是处理国家之间关系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发展国家关系和解决国际争端的基本准则。

第二,“和谐世界”是普遍发展,共同繁荣的世界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科技革命的进步,全球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和谐世界”理念则将追求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视作国际秩序构建的关键。发展必须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这不仅因为“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发展“也事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此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各国利益相互交织,各国发展与全球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②

第三,“和谐世界”是多样、包容的世界

“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③。“和谐世界”理念是在尊重各民族、国家和地区文明的特殊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上,主张以包容开放的心态,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推动和实现多种文明相互沟通、交流、理解、融合,在求同存异中寻求共同发展,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世界。

第四,“和谐世界”是持久和平、稳定安宁的世界

“和平是人类社会实现发展目标的根本前提。没有和平,不仅新的建设难以推进,而且以往的发展成果也会因战乱而毁灭”④冷战结束后,世界国际关系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人类只有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追求幸福生活,创造灿烂文明。没有和平,就没有和谐世界。和谐世界追求的和平是持久和平,是稳定安宁。

第五,“和谐世界”是生态文明、环境优化的世界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提。关爱自然,善待自然,是全人类共同的利益。只有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类文明才能持续发展。⑤在人与自然和谐方面,强调人类要共同保护全球生态环

境,共同呵护人类地球家园。

二、“和谐世界”提升中国国际形象

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的外部公众对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要素的一种综合认知与评价。当今,以经济为核心的硬实力诚然是影响世界的主要力量,但形象因素在综合实力中的地位已经上升。⑥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大国,历来是其他国家关注的对象。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将进一步巩固中国政府负责任、建设性的国际形象。

“和谐世界”思想对当今国际政治和国际秩序如何发展提出了努力方向,既是中国从国际社会发展的长远理想出发,对人类进步从高目标的高度概括,也是从现实出发,对国际秩序的演进与国际事务治理的原则的高度概括。“和谐世界”思想将中国自身与世界前途的构想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手段表达出来,对于消除疑虑,遏制敌对势力对中国的歪曲和诋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必将产生关键性的作用。

“和谐世界”所提出的政治民主、共同发展、共同安全、和谐相处的目标和展示出的新互利合作观、安全观和文明包容观等新的观念已经使它超越了西方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构建主义三种国际秩序范式,成为一种崭新的国际秩序构想和范式。它突破了传统的西方国际秩序体系和思想观念,表达了一种中国关于全球问题和人类未来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思路。

“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使我党执政能力建设发生了方法论上的调整:不仅仅要注重处理国内事物的能力,建设“和谐社会”,更要注重处理国际事物的能力,构建“和谐世界”。全面展现了中国日渐成熟的政治理念与政治心态,从而为中国的繁荣与进步创造了更有力的国际条件与环境。同时,使我党执政能力建设具有了世界性的视野,为谋划中国发展战略提供指导。

共建和谐世界的思想符合中国和世界发展的长远目标。中国努力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有利于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为此,中国应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本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事业,维护国家安定团结,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处理国际重大事件中,坚持公正的原则,做负责任的大国。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在共建和谐世界进程中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⑦

【参考文献】

[1]冯宝晶《试论和谐世界的理论框架与实践途径》,理论学习2008.3

[2][3][4]《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9月16日

[5]曹文宏《文明多样性与“和谐世界”》,理论导刊2007.1

世界经济现象范文篇5

【关键词】反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欧盟;反建制主义

【中图分类号】D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6-0092-02

全球化作为人类发展的一种历史选择,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为促进全球化的脚步也一直未曾停歇。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并生的一种现象是反全球化,西方发达国家是全球化进程的主导者,现今却出现了反全球化思潮和运动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现象,这势必会给当前世界的政治和经济秩序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这种影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反全球化的发展现状

反全球化与全球化进程相伴而生,如今更多表现为一种思潮和运动,全球化进程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加速,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世界市场完全形成,反全球化运动也在此时达到了高潮。随着反全球化运动的发展,其运动形式和内容也不断丰富,运动形式主要以在全球各种重要会议期间的示威游行为主,而且还有各种形式的全球论坛,内容由最初的反对经济全球化又增添了关注世界人权、妇女权益、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反全球化的主体主要有三种,反全球化国家、反全球化组织和反全球化人士。反全球化国家多是以发展中国家居多,这些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受到外来资本或者思想的冲击,这给本国带来的损失大于全球化给本国带来的收益。反全球化组织最为著名的是世界社会论坛,最初是作为世界经济论坛的对立面出现的,而且还曾在论坛上通过了有关反全球化的倡议。反全球化人士多为社会左派人士,他们反对全球化给本国或者民族带来的冲击,较为著名的反全球化人士有前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和前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

全球化进程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巨大助力,但为何仍有一些人反对全球化?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2000年发表的《千年报告》中指出:“很少有人、团体或政府反对全球化本身,他们反对的是全球化的悬殊差异”。全球化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贫富差异,根据瑞士信贷银行研究所的《2016年全球财富报告》,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贫富差异越来越大,世界上最富有的10%的成年人掌握了全球近九成的财富。当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然而G20成员国占据了全球GDP的85%以上,从现有经济数据来看,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增长的国家大多数是G20成员国,所以上述比例还有继续加大的趋势。

反全球化发展到今天一个新趋势是西方发达国家也开始反对全球化,西方国家作为全球化的主导者和规则制定者也面临两极分化问题,两极分化使得发达国家内部也存在严重的社会裂痕,西方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使得国内一些低端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同时国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要求囊等嗽钡母呒际跛平和高学历,这就让占人口多数的低学历人群面临经济困难,由于西方国家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在这些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时这些社会问题并未引发社会矛盾,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发达国家面临严重经济困难,不少国家为削减政府开支不得不降低社会保障水平,这让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加之越来越严重的两极分化,低收入群体反对社会精英治理国家,希望通过民选选出强势的领导人能够采取激烈的手段改变社会现状,当前学术界将这一现象称为反建制主义。所以反全球化发展至今天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的现象,而且还伴随着反建制主义思潮的兴起愈演愈烈,这对当前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反全球化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

庞中英博士认为反全球化运动本身是另一种全球化,[1]因此反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当前国际秩序处于不稳定的时期,这也让反全球化思潮和运动达到一个新高潮,反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的政治经济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反全球化对当前世界政治秩序的影响

当前世界政治秩序是以西方国家的自由、民主、平等为基础的,但经济的缓慢增长以及严重的两极分化问题带来了西方世界内部的社会分裂,反建制主义伴随着反全球化动摇了西方价值观。西方国家认为自身价值观的绝对优越性使得这种自由主义思想变得极端,西方世界引以为豪的价值观是西方难以推进改革的重要原因,自身不推动改革就很难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社会矛盾会愈发尖锐,民众就会反对建立在自由价值观基础上的各种国际原则和规范。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将美国现在面临的经济困难归咎于全球化将美国的岗位带到了中国等新兴国家,上台之后先是退出TPP谈判,然后了中美合作制定的全球气候协议,这表明了曾经主导建立了全球政治秩序的国家现在不打算遵守当前的政治秩序,这带来的结果是更多的国家将效仿美国的行为,因此这会使得当前的国际政治秩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反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秩序的影响

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势必也会有负面影响。全球化使得人员可以在全球自由流动,如今人员自由流动会带来难民的自由流动、恐怖主义的自由流动等问题,难民的自由流动会给国家带来沉重的社会保障负担,恐怖主义的自由流动会重创当地旅游业,增加社会安保负担,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全球化使得资本可以自由流动,但资本的逐利性是造成全球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极力推进国际分工,这给发达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低级产业转移到人力成本低发展中国家,造成本国失业率增加,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带来了沉重的环境负债。当这些国家发现全球化进程给他们带来的收益小于他们的损失时,他们就会抵制全球化进程,进而反对现有经济秩序,政府也将会更多地采取贸易保护这一方式来处理国际经济问题。

三、反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也顺应历史潮流加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中,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获得了非凡的成就,奠定了中国强大国力的基础,当前反全球化思潮和运动兴起,这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反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挑战

全球化进程虽然不可逆转,但全球化确实给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带来了负面影响,反全球化思潮和运动的兴起必将给世界秩序的参与者带来挑战,因此认清这些挑战也是中国的当务之急。首先,未来一段时期世界各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冲突必然会显著增加,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因此贸易保护主义将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冲击。其次,反全球化运动多是反对全球化带来的两极分化、环境污染、恐怖主义扩散等问题,因此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都面临着这些问题。最后,中国作为新兴国家,企业走出国门经验尚且不足,目前存在中国企业污染当地环境或因为腐败等问题受到当地民众的反对,因此如何在保证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是中国这些跨国企业需要正视的问题。

(二)反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在反全球化思潮和运动中,反对最多的就是经济全球化,当前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未来一段时期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会不断增加,这会给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带来的机遇:1.增强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力量,使得中国从世界经济秩序的服从者变成秩序的保护者和改革者。美国作为世界大部分经济秩序的主导者和规则制定者,在特朗普上台之后明显不再完全遵守由自己制定的规则,而是希望通过贸易保护来改善自身经济,然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分工早已完成了全球布局,因此全球化进程是难以逆转的,中国国家领导人已经在多个国际场合表明中国维护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决心,这展示给世界的是负责任大国的态度。中国在十之后推出了“一带一路”宏伟规划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公共产品,在中国发展的同时欢迎其他国家搭乘顺风车,为改善沿途国家的经济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当前世界冲突中有很多是因为经济落后造成的,中国致力于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客观上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在美国不想遵守国际经济秩序的背景下,中国的做法不仅给中国带来其他国家的赞誉,也增强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力量。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今也会依靠自身的力量去改革全球化中不合理的规则和秩序,为更为完善的世界经济秩序贡献力量。2.促使中国加快改革脚步,促使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两极分化、贫富不均,西方世界作为全球化进程的主导者现在也因为这个问题使得社会分裂,因此处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中国在十之后没有放停改革的脚步,而且用壮士断腕的决心整治吏治腐败,反全球化带来的压力将会促使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分配公平,避免社矛盾积累,这也有利于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全球化作为世界发展潮流,任何一个国家或者组织都难以逆转这一进程,反全球化与全球化共生共存,因此必须应对反全球化带来的挑战。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反全球化思潮与反建制主义等思潮并行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当前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如何将挑战转变成机遇是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认清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制定出解决方案也是中国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经济现象范文篇6

【关键词】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媒体报道优势困境

一、研究的缘起

2010年7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中国官员首次指出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同时,日本内阁府数据显示,日本2010年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中国正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自此,日本终结了二战后40多年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奇迹”。此消息受到了世界各国主要媒体的报道,在国内家喻户晓;国际上也在热议中国如此的经济发展趋势将给国际形势所带来的影响。

二、研究的发现

自从相关数据公布后,“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也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同一个世界,多种声音,不同国家对于这一事实的报道也各具风格。我们欲通过对比各国媒体的报道和解读,借助相关新闻传播理论来探讨中国目前在经济发展中所拥有的优势及面临的困境。

在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消息后,通过归纳各国媒体的相关报道文本,我们发现外媒对于中国经济的评价有较大的相似性。

1、正面: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场“亚洲大超越”

(1)国际经济地位与话语权的提升。“中国成为了第二大经济体”这个消息一经公开,便引起了各国媒体的热议。他们普遍看好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点明了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日媒报道,尽管美元贬值有利于日本GDP换算美元时数值提高,但抵不过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势头。对此,英国《金融时报》称这是一场“亚洲大超越”,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说“这是全球经济的里程碑”。我们无法否认的是,中国已逐渐发展成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力量。中国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一些国家的媒体也分析了取得这些成果的原因。路透社在2010年7月30日的文章表示“中国经济30年的飞速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使得数亿中国人民实现脱贫”。另外,2011年2月15日,比利时《晚报》、《自由报》等报纸均在财经版显著位置报道了此消息。欧洲的主要媒体对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还多保持着乐观态度,在肯定了改革开放同时,还看到了中国在未来世界舞台上的发展潜力。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的评价和分析让人印象更为深刻。他们在题为《中国:现代化正在继续》的文章中说道,“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一个综合体,它借鉴了其他国家的经验,并将之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其中有苏联的影子、新兴工业国家的成就、罗斯福新政的亮点;我们既能窥见德国和法国的社会福利模式,也能感受到北欧社会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人将上述经验成功组合并加以总结归纳。”①

得到如此的评价,我们应当肯定的是,中国在这几十年间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现在我们可以证明改革开放已带我们找到了中国大展宏图的道路。中国目前拥有的优势也在其蒸蒸日上的发展状态中得到体现。

(2)国家形象的重新塑造。“国家形象指的是国际社会公众和国内社会公众对国家机器、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②

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当今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更强大的支撑和更广泛的平台。近几年,中国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上海世博会、西安世园会等活动,推广了中国文化,塑造了崭新的国家形象,传递了一个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理念。身为“金砖国家”之一的发展中大国发挥了其“礼仪之邦”的特色。

这得益于外媒对中国的国家形象进行分析时秉承了客观公正的原则。“国家形象的建构,国家、企业和公民的作为是根本,事实胜于雄辩,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表现出来的国际形象终归不是看别人‘说了什么’,而是取决于自己做了什么。但媒体的传播功用也十分重要。政府设定的目标定位、国家形象,只有转换成客观上的媒体报道才能广为人知,只有尊重国际新闻传播规律,尊重公众的接受习惯,传媒的传播效果才能得以实现。”③

但是,对于这些“友好”的评价,我们不能只从表面来解读。“国际新闻通常体现着传播媒介的政治立场和态度”④,同时也就传递着传播媒介所属国家在政治外交上的态度。因此,外媒对中国的良好评价也表现了他们想要在经济上与中国友好互助的态度,在对于中国的了解和认识上,媒体对其本国国民的影响很大。

2、困境: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强经济体

尽管这种发展趋势得到外媒肯定,但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不代表民众的经济水平高,因此就不能说明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强”经济体。

(1)人均GDP仍很低。中国是有着近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一个小困难,乘以13亿,都会成为大困难。日本人口约1.28亿,若人均GDP要超过日本,GDP总量就要超过日本10倍。而目前中国人均GDP仅为4000美元,只有日本的1/10。所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不意味着我们实现了共同富裕。若按人均1美元/天收入的贫困线标准,中国仍有1.5亿的贫困人口。我们须清醒认识到经济大国并非经济强国。

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回应外媒对中国GDP超越日本的提问时强调,要冷静客观地对待中国人均GDP还很低的现实。《日本新华侨报》2011年2月16日的评论说道:“(中国政府)应该把广大民众幸福指数的提升作为衡量和评价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基点。”《纽约时报》2010年8月19日报道“中国人均收入更接近于阿尔及利亚、萨尔瓦多、阿尔巴尼亚等那些贫穷国家,不到3600美元,无法和美国人均收入约4.6万美元相比。”

(2)军事、科技、文化实力薄弱。经济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但并非唯一指标,军事、科技、文化等软实力也是综合国力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中,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均取得了发展。但我们也应看到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人的素质、创新能力、工业、农业、军事以及国际竞争力等……我们都还差得很远。”⑤

(3)产业结构、能源消费模式低端。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而且内部结构不合理、效益偏低。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对能源需求不断提高,虽然能源需求结构在调整,但目前的能源条件决定了我国较高的能源消费模式,同时,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我国的能源利用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还有很多重大的经济结构需要优化,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水和资源还比较高,在经济发展的质量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⑥

(4)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在政府往来的贷款活动中,其他国家考虑到中国的经济地位,一些免息贷款会相应减少,联合国也要求中国担负更多资金,例如维和费用。一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升值问题是世界各国极其关注的问题,以促进中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即使人均收入远远落后发达国家,中国要强调自己是发展中国家,至少需要多费点口舌;在跟西方进行技术转让、发展援助、气候变化等问题的谈判时要求享受发展中国家待遇,或许就比较麻烦。”“今天因为全球经济失去平衡,这个秩序处于混乱状态。要恢复这个秩序,每一个国家都有责任。因为美国没有能力达成各国间的‘集体行为’……中国现在是第二大经济体,人们自然把眼光落到中国身上。已经有很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要求中国来承当更多的国际责任。”⑦

(5)对中国的误解――“中国”。随着中国综合实力提高,“中国”逐渐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一些发展中国家担心的问题。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11月16日在发表的《新兴的中国模式对其他国家来说优劣并存》中说道,“仅仅充当榜样并不能让北京满足。它还对外援助和投资,并通过自己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否决权提供政治保护,由此培养附庸国。”⑧

就美国而言,其公众对中国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受美国媒体的影响。“一项调查发现,1980年(该年邓小平被《时代》周刊评为风云人物),只有18%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一个严重威胁;1989年,美国四大广播公司播出了881分钟有关中国的报道(1988年只有64分钟有关中国的报道),58%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一个严重威胁;1999年,美国所有大报的头版最显著的位置刊登了美国驻华大使尚慕杰被中国学生围困在使馆的图片,同时大肆炒作所谓‘中国盗窃核机密案’,结果60%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一个严重威胁。《时代》周刊1999年6月7日发表的该刊与CNN联合做的民意调查也清楚地表明,由于媒体的刻意渲染,中国在美国公众中的假想敌色彩十分浓厚(见表1)。”⑨

这是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于1972年在《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中所阐述的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他说,媒体也许不能成功地让我们怎么想(Whattothink),但是会极其成功地让我们想什么(Whattothinkabout)。麦库姆斯和肖以1968年的实证研究支持了上述的假设,即媒体对某些社会问题和现象的选择性的报道,也许不能立即改变人们对这些问题和现象的是非曲直的观点,但可以使人们觉得它们有分量,也就是说,媒体对某个方面越是报道,人们也就越觉得这个方面重要。美国媒体长期并且大规模的把中国作为“大的对象来”进行报道,同样也作为“大的对象”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美国传媒给予中国的强调越多,公众对于中国的重视程度也就越高。⑩

我们不难看出,头顶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光环的中国,并非看起来那样美好,正如媒体所指出的,我们还有很多不足:生产力水平低下,贫富差距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军事力量薄弱,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我们承认,这是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必经的历史阶段,中国政府以及人民也都应充分认识到我们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这要求我国媒体在促进国民了解国情,特别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时,应发挥自身的社会功能。

结论与探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值得每个国人自豪。但面对成就时,我们整个社会需要冷静下来,共同思考和面对下一步发展中将遇到的问题。而当今社会是一个媒介化的社会,大众传媒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也就引申到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传播学理论――大众传媒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首先,媒体需要把国家的发展目标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向受众传播政府的决策和规划,让全体公民了解国家未来的发展,进而提高公民在国家发展中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其次,媒体为社会讨论提供公共平台。在发展中,必然会出现许多问题和矛盾,比如贫富分化、经济结构不合理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借助于媒体这个意见平台,让不同群体、阶层的民众将意见自由公开地表达出来,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同时,大众传媒也是国家领导层和普通民众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

第三,媒体应起到预警的作用。大众传媒作为高度组织化和专业化的社会机构,具有强大的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是举足轻重的社会机构。它应承担社会守望者的职能,对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作出预警。譬如经济领域中的投机、泡沫现象,社会领域的社会矛盾,环境问题等。

第四,媒体应承担起普及教育、提高公民素质的义务。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除了学校和家庭教育外,大众传媒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平台。而国家的发展,最终极的目的和意义就是民众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同时,也需要借助于高素质的社会劳动者。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互联网是宣传教育的重要领域,覆盖面广。要利用媒体长期安排专题和版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把握舆论正确导向;要利用群众喜爱的名牌栏目,加强引导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激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

第五,媒体应为国家形象的塑造发挥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家、地区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单纯取决于该国或地区的硬力量,而更多的受制于软实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形象是软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国家的品牌和影响力的体现,是一笔不可低估的无形资产,国家形象的塑造尤为重要。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前我国大众传媒的国际影响力相当有限,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提升我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同时广大媒体工作者,应有更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对外传播工作。

参考文献

①亚历山大・萨利茨基,《中国:现代化正在继续》,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2010年9月30日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48

③[日]生田正辉,《国际传播研究》,《信息通信协会会刊》,1985(4):11

④周鸿铎:《文化传播通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⑤《冷静看待GDP世界第二不能单纯追求GDP排名座次》,《人民日报》,2010-8-25

⑥《国民生产总值超日本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北京日报》,2011-2-15

⑦《美国霸权流失将使中国面临更大国际压力》,《新加坡联合早报》,2010-11-23

⑧《中国在今年第二季度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法国论坛报》,2010-8-17

⑨刘继南、周积华、段鹏等主编:《国家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关机的新视角》,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338

⑩M.McComb&D.Shaw,“TheAgenda-

settingFunctionofMassMedia”,PublicOpinionQuarterly,1972:43-51

世界经济现象范文篇7

【关键词】经济哲学,哲学,经济学

第一.经济哲学的研究包含了经济学与哲学的双重意义。

1,经济哲学对于经济理论的发展具有方法上的指导意义。然而无论是唯理论哲学、经验论哲学,还是实证论哲学、证伪论哲学等都没有以人类经济世界作为反思对象。而经济哲学正填补了这一空缺,它从对人类经济世界的反思出发,其哲学理念为构建经济理论体系打下基础,观念上指引经济理论发展,方法上引导经济理论逐步完善。但目前我国的传统经济学理论已明显不适应我国当代经济的发展,而以对经济学反思为基础的经济哲学在我国的发展是有困难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国的经济学和经济哲学必须相辅相成,是我国经济哲学与经济学共同走向成熟。

2,经济哲学对于人类经济世界的总体性把握,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于现实中经济现象的辨识水平,有助于人们深刻理解市场经济理论与政策,从而超越肤浅的经验认知层面。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思维模式都深深的打上了计划经济的烙印,一时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导致了许多经济思维与行为上的误区,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哲学在观念上的牵引作用能帮助我们摆脱狭隘的传统经验束缚,提高我们对经济世界的认知。

3,第一哲学是经济哲学的基础,经济哲学是对第一哲学的丰富。经济哲学与第一哲学一样是以对思维进行反思的方式确定人对存在的观念与行动,从而求得思维与存在的同一,到达对必然性的认识。但二者反思对象不同,第一哲学是对整个人类世界存在的反思,而经济哲学是对人类经济世界的反思。第一哲学与经济哲学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互为条件的。经济哲学必然以第一哲学对人类整个世界的总体把握为基础,它无法脱离第一哲学的根本特征而独立存在;而第一哲学对于整个世界存在的反思,又是以经济哲学为媒介和条件来进行的,缺乏对人类经济世界的总体认识,就难以对于整个人类世界进行反思。因而,第一哲学的发展是经济哲学得以发展的必要前提与基础,而经济哲学的发展是对第一哲学补充、丰富与延展,有利于更好地研究第一哲学。

4,经济哲学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升华大有助益。马克思在《资本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已经揭示出哲学与经济学不可割裂的渊源,他说:“探寻社会的奥秘,要回到顽强的经济事实之中”。他的研究实现了哲学与政治经济学史上的革命。然而其研究成果并没有得到我们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在前苏联教条主义的哲学研究思潮的影响下,多年来我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成果也收效甚微,对经济哲学的研究,将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更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济观。

第二,我国经济哲学研究的必要性

1,经济哲学研究对解答我国目前的热门经济问题,制定正确经济决策是十分必要的。面对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贫富分化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增长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之间的协调问题、传统价值观念与新兴经济活动之间的矛盾问题、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片面追求利润导致的诚信问题、产权问题等都需要哲学的理论指引与宏观上的把握,指导我做出正确的、全面的、有方向性的经济决策。

2,经济哲学研究对提升人们对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刻认识与理解是十分必要的。计划经济虽已远离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但它留在人们思想观念中的“余毒”却多年来难以清除。倾向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体系、人生观、价值观依然在处于市场经济浪潮中的人们脑海中“作祟”,它干扰了我们对于经济世界的正确认知,导致了诸如争抢所谓的“铁饭碗”等许多不符合经济规律的经济行为的出现。而目前的现代市场经济理论本身并不是没有缺陷的,它对经济活动的引导也会出现偏差,而人们对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并没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往往固守以往的经验作出判断与决策,而单凭经验是无法适应多变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会导致经济活动的偏差,这正是人们对市场经济体制缺乏深刻认识,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经济的表现。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理性经济必须要有哲学理性的指导。因此,研究经济哲学,理性地认识市场经济,才能从总体上把握住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提升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水平。

第三,我国经济哲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与逐步完善

就目前我国经济哲学研究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经济哲学研究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重视。我国很多学者对经济哲学的认识还很模糊,只有一些哲学家对其产生了兴趣,而大多数经济学家只注重对经济理论的研究,把经济哲学看成是哲学的“自我推广”,并没有认识到经济哲学是对人类经济世界的总体把握与深刻反思。而西方经济学界则已十分注重哲学与经济学的相互渗透,几乎每一位出色的经济学家都可以称得上是“包罗万象”的社会学家。

第二,并不重视的经济学范式及理论基准等的研究。缺乏对经济学范式的研究,导致产生了一种顽固的思维定式,忽视前提条件而对西方经济理论全盘接受;缺乏理论基准研究导致对经济问题的判断力失准。然而目前多数经济学书籍仍然很少涉及经济学范式等的研究。

第三,教学领域的哲学和经济学存在严重脱节现象。以本科教育为例,绝大多数高校哲学课只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及科学哲学的基础知识,经济学专业则以经济学传统理论为主。经济学与哲学的姻缘关系被生生切断,更谈不上对经济哲学的涉猎。无论是经济学专业还是哲学专业的学生都对经济哲学的研究领域与作用知之甚少,可见经济哲学未来发展面临的困难。

世界经济现象范文篇8

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世界各国加速了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的交流和合作。在一国法律发展的进程中,既要立足于本国现实,又要兼顾国际因素,符合国际标准。这是当今开放性社会背景下,世界范围内法律发展的进路。我国法律的发展也融入了这种国际化的进路,经济刑法作为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而走向国际化。在这一发展进路中,首先需要明确国际化与我国经济刑法发展的关系,经济刑法国际化如何界定,我国经济刑法国际化是怎样一个历程,有何特性才能进行深入研究。下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旨在抛砖引玉。

一、国际化是我国经济刑法完善的发展进路

20世纪中叶以后人们才频繁提起国际化问题,但它是早已有之的现象。它以民族国家间的交往为前提,描述的是从古代社会的区域间交往到当今全球性的协作中,不同国家间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等的相互关联和影响的现象。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制度的发展不是孤立封闭的,尤其是当国家发展到近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存于世界。随着经济的发展,为各国发展服务的法律也随着国家间的频繁交往协作而相互深深影响,“法律制度从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的迁移是经常的”。[1]这种国家间法律制度的相互影响,法律文化的相互交流现象,通常称之为法的国际化。法的国际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形式、范围和程度。古代社会里的法的国际化主要存于区域间,如东亚的中华法系的影响;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法律文化传播等;而近现代社会里,则逐渐发展为全球性现象,存在于世界各国间,如国际法的出现等。经济刑法是根据维护经济秩序、保护公私财产所有权、加强廉政建设的需要,规定什么行为是经济犯罪和如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也是人类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因保障本国经济运作而突出表现为本土化特色,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越来越强化,其也越来越明显地体现了为维护全球经济发展而具有的共性要素。因而各国经济刑法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存在相互吸收先进经验,以及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现象,并且还将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而愈加强化。当今世界处在一个开放性的社会背景下,任何国家的法律发展都不再是封闭状态下的社会现象。世界各国的经济刑法在融入国际化发展的潮流。我国经济刑法也不例外,这是它在发展过程中受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传播等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2]。走向国际化,是我国经济刑法完善的方法选择,也是其发展进程中必经的路径。

二、经济刑法国际化的内涵界定

国际化既然是我国经济刑法完善的发展进路,那么就有必要对经济刑法国际化的内涵进行明确的界定,对于法国际化的内涵,学者们有不同视角的理解,而对于经济刑法国际化的理解,笔者认为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种视角来把握。首先,从宏观视角来看,经济刑法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刑法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吸收、渗透、缔结公约、遵循国际惯例,从而在法律文明上趋于接近、协调发展的共同前进。通常包括各国经济刑法的相互影响、国际经济刑法的形成(发展)、国际经济刑法与国内经济刑法的相互渗透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因发展进程的不同,世界各国的特点各有不同,在开放的世界社会背景下,每个国家都必然或多或少地学习、借鉴、移植其他国家比本国更优秀的某些经济刑法规定,或者被其他国家所学习、借鉴、移植,这就使得各国经济刑法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相互影响,这是经济刑法国际化最初的普遍现象。随着各国经济合作和各方面交流的深入,国际社会将有打击国际经济犯罪,保护人类共同利益的必然要求,也将形成共同遵守的国际经济刑法,并不断发展完善。目前,世界还没有正式形成独立的国际经济刑法文件,主要是蕴涵在国际刑法的实践和相关缔结公约的内容中。20世纪中期以来,国际社会通过国际公约的形式,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国际刑法(包括经济刑法)规范。其中相关经济犯罪的规范,既不是一国刑法所包含的涉外因素,也不是一国刑法的涉外适用,而是国际社会共同制定的刑事法律规范,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所普遍认同和遵守。[3]因此,国际经济刑法的形成(发展),将是经济刑法国际化成熟的表现。世界不是一个国家,国际规范是通过各国国内法的认定而生效。国际经济刑法基本上也是是通过国内经济刑法规定国际犯罪与承担刑事责任的原则,以及国内经济刑法规定刑事管辖权与刑事合作的原则来实现。[4]这种国际经济刑法向国内经济刑法渗透,导致各国国内经济刑法日益同具有国际性与趋同性,国际经济刑法会转化成国内经济刑法。同时国际经济刑法通过援用国内经济刑法的一些概念、术语、规范、制度等而被国内经济刑法渗透,这就可能导致某一国内经济刑法上的制度、规范等内容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国内经济刑法又会转化成国际经济刑法,两者相互渗透。其次,从微观层面来看,经济刑法国际化,是指某一国经济刑法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对外传播本国法或引进他国法,或与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协调一致,使本国经济刑法朝着世界各国共同认可的科学、民主、文明的方向前进。其主要方式通常包括经济刑法的移植(含移出和移入)、参加国际经济刑事公约、遵循国际惯例。受经济情况、法律水平、传统文化特性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国家在相同历史时期,经济刑法国际化的程度不同,就算是同一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其经济刑法国际化的方式也各有侧重。经济刑法国际化宏观和微观视野的两种内涵是相互关联,并非孤立的,这两方面彼此依存,相互影响。世界范围内宏观经济刑法国际化,是由微观的各个国家经济刑法国际化汇总而成,而它又反过来影响一国经济刑法国际化进程。不能离开一国经济刑法国际化,单独抽象地去看世界范围内经济刑法国际化,也不能离开世界范围内经济刑法国际化背景,去片面地看一国经济刑法国际化。

世界经济现象范文

关键词: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失衡经济失衡经济失衡

2005年以来,全球经济学家谈论最多的话题莫过于日益加剧的世界经济失衡,“失衡并增长着”成为世界经济金融最令人迷惑难解的现象。虽然不断有学者提醒,持续失衡的世界经济将面临崩盘的危险,但是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却让人大跌眼镜:过去的四年里(2003年~2006年),全球GDP的平均增幅接近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拉古拉姆·拉詹也表示,世界经济形势“从未这么好过”。那么,为什么主流经济学界还不停地在“盛世”中发表“危言”呢?是居安思危,还是别有所图。

事实上,世界经济失衡并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上世纪80年代,以美国巨额贸易和财政“双赤字”为主要特征的世界经济失衡就曾经出现过,只不过当时并未明确以“经济失衡”来对这种以贸易失衡为显著特征的经济现象进行概念上的诠释。直至2005年2月23日,IMF总裁拉托在对外政策协会主办的一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纠正全球经济失衡——避免相互指责》的主题演讲,才正式提出了世界经济失衡(Globalimbalance)的概念,随后国际经济学界即对这一问题展开热议。当下,主流国际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世界经济失衡正在持续加剧,主要表现在中国持续猛增的贸易顺差和美国的巨额贸易财政“双赤字”。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即南北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并导致南北矛盾日益突出。20世纪80年代以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高于西方发达国家,但经济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从8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开始落后于世界平均发展速度。进入90年代,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仍没有迅速得到扭转,尤其是非洲和拉美地区的经济增长仍然缓慢。1990年~1993年,非洲经济的增长率分别只有1%、1.5%、0.7%和1.7%,拉美经济增长率分别仅有-0.1%、2.9%、2.8%和3%,再加上这些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较快,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最后导致人均国内产值明显下降,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首先反映在南北贫富差距还在拉大。据联合国《1992年的人类发展》报告说,占世界人口20%的发达国家,却拥有世界82.7%的收入,而占世界人口60%的发展中国家,却只拥有世界总收入的5.6%。有关资料统计,1960年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贫困国家的30倍,而1993年的这一差距扩大到62倍。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非洲的经济贫穷问题最为严重。20世纪80年代是非洲经济发展“失去的十年”,每年人均国内产值为负增长。1992年非洲人均国内产值比10年前下降15%,其中一些贫穷国家下降幅度达30%。近几年,由于非洲的人口1∶3增长率居高不下,一直保持在3%以上,加上多年的战乱和灾荒,非洲难民人数增至1180万,约占世界难民总数的二分之一,这就加重了非洲的贫穷。

国际资本流动中的二元结构:国际直接投资与金融证券投资的二元分裂。但是,当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天平向发展中国家这边倾斜的时候,全球的资本流动却仍然偏爱高收入国家,尽管中低收入国家资本总流量(双向)对GDP之比从1990年的6.5%提高到了2003年的13%,增长了一倍左右,可是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数仍然只有高收入国家的一半。而且,有必要指出的是,虽然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量从总体上讲增长速度较快,但是国际资本特别是直接投资在流向发展中国家时也是高度不平衡的,2003年中国得到的外国直接投资要占到该投资流量(以流入量计)总额的9%,占发展中国家流入总量的35%。这种失衡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造成发展中国家处在低端加工制造的地位、发达国家处在资本运作与科技创新的地位之国际分工模式凝固化的主要根源。

世界经济现象范文篇10

一、教学内容专题化选择的原则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任何一门经济类公选课程设计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需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综合考虑“三求”,即学科要求、学生诉求和社会需求,为此需要兼顾三个基本原则。

1、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基础性原则(学科要求),关注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关键知识点,将这些内容传授给学生,也就是“学科体系有什么就教什么”。目的是将已有的知识结晶高效传授给学生,这是教育存在之根本原因,也就是传统教育所采取的主要原则。

二是针对性原则(学生诉求),即要考虑学生的诉求,采用拉动型教学,根据学生的关注点去安排教学内容,也就是“学生要什么就教什么”。这种重点考虑学生需求的“点菜式”教学安排,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实效性原则(社会需求),即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当前社会要求学生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教学中要重点传授这些内容。即使由于课程自身特点导致涉及的实效性内容不多,但在教学内容设计时,也要尽量考虑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上述三原则可以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来确定优先级的顺序。专业课必须考虑到基础性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搭建本学科的理论框架。公共选修课则更应该关注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内容的选取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2、《世界经济热点问题解析》内容选择的具体原则

实际上,世界经济热点问题没有现成的教材。当然也可以从国内众多的《世界经济学》教材中选定一本,略加变动教学内容后进行授课,但这可能导致授课内容被迫注重基础性原则,而忽略了公选课要注重的后两个原则。另外如果过于注重后两个原则,虽然教学效果好,但是对于缺乏经济学素养的理工科学生来讲,只是能搞懂所讨论的专题,不能形成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也只是达到了“授鱼”而非“授渔”。因此如何专题化类似《世界经济热点问题解析》公选课的内容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基于基础性原则。《世界经济热点问题解析》的核心内容是分析当前世界经济热点问题背后隐藏的世界经济一般运行规律,主要体现为什么是世界经济、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关系、世界经济运行主体及其运行的一般机制、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等。

基于针对性原则。《世界经济热点问题解析》公选课的内容选择上要考虑学生的需求情况。学生学习需求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课间随谈来获得。问卷调查在第一堂概论课课后进行,概论课讲述世界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基本框架,在课后对全体选修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回收分析,了解学生选修本课的目的、感兴趣的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基于实效性原则,《世界经济热点问题解析》内容选择上,要反映当前社会需求和热点,主要体现为所讲授的内容要有助于学生解释和解决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

二、教学内容的专题化设计

河南科技大学公选课《世界经济热点问题解析》共计30个学时,10次课,除去各1次相关世界经济热点视频学习和随堂考试,共计安排8次专题。遵循基础性原则,把握世界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为8个专题。

专题一是世界经济导论,结合中国的实际,从最基本的经济测度指标GDP谈起,循序渐进导入经济的本质是什么、何为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等。专题二是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探析,从分析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利弊开始,进而考察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模式,最后一般性总结世界经济发展的模式。专题三是世界经济中的贸易问题,回顾历史上国际贸易战,并结合实际谈我国对外贸易遇到的倾销反倾销问题,进而分析贸易战背后的主导因素和变动趋势。专题四是世界经济的汇率问题,结合中国当前人民币汇率的先升后降这一现象,分析什么是汇率、汇率与贸易关系、汇率变动决定因素等。专题五是世界经济中的能源问题,考察历史上历次能源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波动,总结能源价格波动影响世界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如何采取措施减少不利影响。专题六是世界经济的周期波动问题,结合2008年世界经济波动,探析区域经济波动是如何传导扩散,最终导致世界经济波动形成的,进而总结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和变动趋势。专题七是世界经济一体化问题,以当前的热点问题TPP为分析对象,考察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决定影响,以及中国如何加快融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专题八是世界经济协调治理问题,结合2008年金融危机,分析世界经济失衡、出现波动,已远非一国之力能治理,需要世界各国协调一致的采取措施来共同应对。

三、专题化教学过程

1、专题内容的调整

教学内容的专题化设计的最大优点是实现了一种在保持学科体系完整性下的灵活性。在保持基础性原则不变的情况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和现实情况来调整各个专题化的教学内容。如笔者上学期在讲到专题二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时,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讨论中国经济一直高速增长,为啥遇到发展瓶颈,为什么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世界其他国经济发展怎么样?为什么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会出现金融危机,其经济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等。在讲授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时,结合参与金砖国家峰会,分析了中国为啥看重金砖国家。同时结合最近媒体关注的TPP,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并从国际关系学的角度分析为啥美国意欲主导TPP等等。

2、专题化教学内容的灵活导入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专题化教学内容要注重灵活的导入方式:

一是可以采用故事诱导法,以一个醒目的疑问式话题引入,形象描述出一种问题情境,从而诱发学生思考。如在讲解专题七(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可以假设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贸易没有任何阻碍,经济发展会怎么样?在进一步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完全自由贸易和完全封闭对世界总产出和各国经济会有怎样影响等,让学生感受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与弊等。

二是采用时事诱导法。时事应该是当前各方热议或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学生们有深入了解的兴趣。如讲授专题四时,可以联系2013年人民币汇率一路升值,追问汇率为啥升高,对就业有和中国经济有啥影响;而到2014年后人民汇率连续贬值,这背后的推动因素是啥等。

总之,课程内容专题化设计的关键在于专题的合理确定和每个专题的问题导向性。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又能根据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灵活组织内容,真正兼顾基础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三原则。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专题的学习都能使他掌握解释一类现象或者处理一类问题的概念和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龚新湘.高校公选课教学内容模块化探讨[J].大学(学术版),2011(9):26-29.

[2]陈炜,邝季萍.新时期高校公选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2):34-37.

[3]李太龙.博弈论公选课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探析[J].教育探索,2012(1):17-19.

世界经济现象范文1篇11

一、剪不断、理还乱,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矛盾分析

我们如果把世界经济看作一个系统,那么这个系统便是典型的非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复杂多变,并且变化极不均匀,普遍存在着混沌运动。混沌的长期行为不可预测,只要系统处于混沌区,我们就无法对它的长期行为做出预测。①现实表明,经济全球化进程日趋复杂化,许多国家的经济工作者都有同感,即科技愈发展,经济愈发达,经济活动愈难以操作,人们认识事物和控制的能力似乎越来越有限。索罗斯最终把他的基金更名为“量子基金”,是受到量子物理学中“测不准原理”的启示,他深感金融业“毫无量性可言”。美国桑塔非研究所在复杂系统研究方面具有领先地位,这一自称诞生于秩序和混沌边缘的学科认为,必须改变自牛顿以来主导科学进程的直线与简单化的思想束缚,充分认识世界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进化的复杂系统,现有科学尚无法解释和驾驭,而复杂系统具有将秩序和混沌趋于平衡的能力。②在世界经济这样的非线性系统中,系统内部的元素——众多国家、经济集团之间的分化组合、政治经济的相互渗透,使世界经济形势经常漂浮不定、动荡不安。尽管可以通过系统各元素或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使系统暂时稳定下来,而更多的时候则由于系统各元素或子系统间的竞争引致系统的波动,一旦条件成熟,这种波动在关联作用下就会形成巨波,一旦波动得以放大,就会引致系统离开原来相对稳定状态,诱发很多冲突,产生很多矛盾。

首先是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之间的矛盾。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大都选择市场经济,消除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体制障碍,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市场经济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带来较高经济效益的功能,但也会出现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市场失灵现象,迫切需要一个“世界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纠正市场失灵。现有的三大世界经济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都难以承担世界政府角色,造成宏观调控的缺位。于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演绎成一系列具体的矛盾,如各国国民经济的有计划和可调节与全球经济的无计划和少调节之间的矛盾、跨国公司的严密组织和科学管理与世界市场的盲目扩张和混乱之间的矛盾、世界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与世界市场容量有限之间的矛盾、不同国家之间的矛盾、各跨国垄断集团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尖锐化,导致世界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并导致世界经济的起伏不定、动荡和危机。

其次,民族性与全球性之间的矛盾。在全球化进程中,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将变得更复杂,并发展成一个悖论。这个悖论表现在:在全球化进程中,一方面,世界性逐渐融合、消融了民族性。高科技手段、市场经济和资本的顽强扩张力超越了国家的疆界、个性、差异,增强了世界的统一性、整体性,同时各个民族和国家间的联系不断加深和扩展,跨国活动和跨国主体的急剧增加,超越国家传统意义上的和边界,民族国家原有的稳固地位受到了挑战。另一方面,世界性强化了民族意识,增强了民族性。有趣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全球化态势愈益明朗的情况下,民族主义却表现得异常活跃起来。不少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出现了民族独立或正在争取独立的现象,甚至出现了由于民族冲突加剧引发的战争,如原苏联的部分地区,原南斯拉夫、中部非洲以及部分西方国家的种族冲突等。民族间的互动、民族意识的消长、民族主义凸现与困顿,也许正是经济全球化浪潮赖以表现的基本事实。第三,经济全球化与两极分化的矛盾。二战以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生产水平、经济实力在总体上不仅没有缩小,反而继续扩大了,而且差距极为悬殊。1950年第三世界低收入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64美元,西方发达国家人均为3840美元,相差23倍;1980年低收入国家的人均总产值为245美元,西方发达国家达9684美元,差距扩大到39倍;1994年低收入国家人均为2520美元,而西方发达国家则高达23420美元,西方发达国家与低收入国家的人均差距扩大到94倍。全世界最富有的三个亿万富翁的财产,加起来已经超过最不发达国家中六亿多人口所拥有的财产。全世界20%的富有者消费着66%的各种商品和服务,而20%最贫困人口只消费世界财富的1.3%。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发展中国家内部贫富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第四,经济全球化与生态危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愈来愈明显地显露出来,空气、水的污染,森林、植被大规模破坏,土壤沙漠化严重,化学废物遍地都是。科学技术一方面创造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辉煌,另一方面很多技术以疯狂的形式掠夺自然,地球正在失衡,很多动植物正在人类的虎视之下走向毁灭、灭绝。此外,经济全球化还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失业与难民、爱滋病与、债务与粮食危机、跨国犯罪与全球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系统内部元素运动的无序性,相互竞争的复杂性导之系统内部矛盾的多样性。总之,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矛盾复杂多样,层出不穷,真有点剪不断、理还乱。

二、推波助澜、指数式放大,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危机效应

一个可能发生振动行为的系统,如果其振动频率与环境中某个振动系统的频率一致或接近,系统就会发生共振。由于外部系统的节奏同系统的运动节奏一致,将以最高效率向系统输入能量,若系统阻力很小,就会使其振幅不断放大,俗话所谓推波助澜,说的就是这种情形。就系统内部看,某个局部的振荡往往会引起其他局部的振荡,因而不同局部被整合为一个系统后,很容易出现共振,发生非线性指数放大的现象,所谓病来如山倒,也是这种情形。

经济全球化时代,由于人为的疆界与藩篱逐渐消失,人类的经济生活逐渐形成一个全球紧密相联与相依的整体,经济活动不再以国家为基本单位,而是具有十足的跨国性。经济全球化的吸纳与穿透力,将所有可以创造价值的人才、资金、商品与信息整合为无障碍、无疆界与无时差的单一经济体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经济系统,各国经济可看作全球经济系统中的子系统。全世界所有国家、地区与群体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福祉,均深受这个全球经济体系的扩张、收缩与震荡的影响,无法抗拒,无由遁逃。在世界经济这个大系统中,国家经济子系统的开放性是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迫切需要从系统外获取能量,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国际分工的加剧又导致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子系统对其外部环境的依赖性增强,从而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从系统外获取更多的能量。同时,国家经济子系统为了取得内部的有序,也必须把系统产生的熵排放到外部经济环境之中,以降低自身的熵,这又使国家加快同外部环境在物质和能量上的交换。从外部表现上看,国家经济子系统同外部经济环境相互作用就表现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贸易合作、跨国投资等。在世界经济这个复杂系统中,有很多元素处于无序状态,比如国际金融,大约有超过100万亿美元的衍生金融品在寻找机会盈利,进行股票交易的投机商们借助高科技,利用许多政府高度依赖外国资本的心态,大肆进行金融炒作,兴风作浪。④而一旦得手,便迅速蔓延,殃及世界,发生“蝴蝶效应”。1960年,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文兹发现了著名的“蝴蝶效应”,他指出,在一个混浊一体的气象世界里,当各种客观条件具备时,一只小小的蝴蝶在最佳时间和最佳地点煽动一下翅膀,就有可能掀起世界另一端的台风或龙卷风。世界经济系统的波动是系统发展或有序化的诱因。系统的波动就是对系统稳定(相对稳定)状态的偏离,这种波动之所以会导致系统的改进是由于世界经济系统的非线性作用。毫无疑问,经济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系统的整体效应不能由系统的部分和求得。在这样的非线性系统中,系统内部元素的相互作用使系统具有了整体,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微小的波动所形成局部的关联得以放大,形成整个系统的波动。1997年夏在东南亚发生的金融危机,很快波及到周围的地区,对亚洲经济造成程度不小的冲击,真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场危机很快冲出亚洲,向世界扩散,先是俄罗斯经济形势的急剧动荡,后有巴西的金融危机,还有很多西方国家都受到了程度不同的冲击。由于没有完全开放,中国经济系统作为世界经济系统的子系统,其振动频率与其他系统不完全相同,这是中国避免发生金融共振的重要原因。中国在这次危机中顾全大局,保持人民币不贬值,为遭受危机打击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无私帮助,但自身也不可避免地承受了巨大的牺牲,在外贸和国际投资方面也受到了十分明显的冲击。经过多方努力,系统的波动才慢慢平息下来,处于暂时的稳定状态。

三、仗势欺人、恃强凌弱,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不对称现象

系统都是由很多要素组成的,每个要素由于在系统中的位置、地位不同,在系统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贝塔朗非认为,一般系统常有中心部分或主导因素,它们在整个系统中起闸柄的作用,决定着其他部分和整个系统的行为。协同学的创始人哈肯提出支配原理,断言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一个或几个序参量支配所有子系统的演化行为。⑤在世界经济这个大系统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这个系统的组成元素,每个国家的经济系统是这个大系统的子系统。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不同,相互关系排列组合不同,所以在世界经济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充满了不平衡、不平等。事实上,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权利的优劣序列,甚至这种序列特征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加突出——即排序靠前的发达国家以其在资源配置和游戏规则制定方面的优势来推行,并使其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具有先发优势,这种优势是长期积累而成的。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的先发优势除了体现在物质力量上,更体现在对正在形成的全球规则的主导作用上。现有的主要国际规则和国际制度基本上都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主导下形成的,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对发展中国家实行信息歧视,没有供发展中国家发表观点的有组织的论坛,更没有让发展中国家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制定出来的规则缺乏透明度,在内容和动作上暗含着对西方国家的倾斜。现在这些规则正在向全球规则转化。仔细分析一下目前对世界影响较大的重要国际组织,可以发现,凡涉及到关键的经济决策和重大利害关系的问题,其决定权完全在大国特别是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手中。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谁出了钱,谁就有权决定游戏的规则”。例如,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所提供的资金占18%。因此,它就拥有五分之一的否决权,而在该组织采取每一个重要措施时,美国还拥有几乎完全的否决权。在世界银行中,迄今为止,行长全是由美国人担任,按规定,一切重大问题应由成员国投票决定,股份越多,表决权越大,美国拥有的表决权超过数十个发展中国家拥有的表决权。在世界贸易组织内,重大决策必须首先征得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四国的同意。所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许多发展中国家抱怨说,世界性的经济组织只是发达国家的御用工具,是他们推行其价值观念、经济模式乃至政治模式的“代言人”,他们只考虑其自身的利益与需要,很少考虑不发达国家的利益与要求,毫无公平可言。例如,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应该向发达国家流动,发达国家的技术、资金应该向发展中国家流动,但国际规则是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他们限制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退一步讲,即使是经济全球化的规则是由那些规则制定者按照世界各国的情况平均加权后制定出来的,也同样存在着形式上的平等而实际上的不平等。这是因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这种貌似平等的全球化规则面前,竞争的起点不同,结果不言自明。如果以拳击比赛作比喻:一边是超重量级,一边是最轻量级,它们之间的胜负,不战自定,更不用说规则有利于前者了。有人说,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好比是一辆在高速公路奔驰的豪华轿车与一辆在泥泞小道行使的马车进行比赛,这是很有道理的。

在世界经济这个系统中,联结各个子系统的纽带是市场经济。由于缺乏有效的全球宏观调控,完全放任的市场经济犹如霍布斯哲学中的丛林主义,遵循的是弱肉强食的规则,社会达尔文主义将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实践,“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即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由于经济全球化规则的扶强抑弱,导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不可能公正、平等地往来,发达国家更多的时候是仗势欺人、恃强凌弱。这种不平等、不公正主要表现在资金流向、贸易更多地向发达国家倾斜,以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分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时,既得利益不公正,也不公平。正如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的那样:世界上不存在对任何人都有益的事物,经济全球化并不能均衡地同时对每个人给予某种回报。

收稿日期:2002-06-06

【参考文献】

①②⑤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

世界经济现象范文1篇12

全球性的科学技术竞赛将导致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高科技在工业生产中的迅速推广和应用,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特征。在80年代,由于在技术争霸战中占尽先机,日本成为世界经济的明星。在90年代,美国重新取得了科技领域的支配地位,从而为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大大巩固和加强了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霸权地位。在21世纪,大国之间的科技争霸定将进一步白热化,鹿死谁手也还未可知。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只有那些在高科技领域?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技术和宇航技术等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国家,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国际贸易将继续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在过去几十年中,世界各国进出口总额在本国gdp中所占比重普遍明显提高。与此相关的一个现象是,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世界总产出的增长速度。世界贸易增长速度提高的直接原因是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的大大加强,一些产品的不同部件分别由许多国家生产。国际分工广度和深度的加强不仅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且使各国经济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一国经济已难于脱离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在21世纪,由于贸易自由化和技术进步所导致国际分工的深化,从长期来看,国际贸易将继续维持高于世界gdp的增长速度。

跨国直接投资将继续迅猛发展。在国际贸易迅猛发展的同时,跨国直接投资也在迅猛发展。直接投资的发展最初是同贸易壁垒的存在相关。为了绕过贸易壁垒,一个发达国家在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以占领对方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得到史无前例的发展。当前的直接投资是同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密切联系的。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世界经济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全球范围内的直接投资的增长趋势依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这似乎说明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在21世纪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主要由跨国公司所推动的直接投资将继续得到发展。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对服务业和高新技术领域的投资很可能出现加速趋势。

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生产的主要组织者。在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中,跨国公司的作用日益加强。许多跨国公司的经济实力已超过了一些中等国家的经济实力。科学技术进步所导致的运输、通讯、技术传播成本的下降,使跨国公司组织的国际化生产大大加强。实力雄厚的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按照其自身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在全球范围内融资,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销售。跨国公司,而不是国家,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化生产的组织者。在21世纪,跨国公司的联合与兼并浪潮可能更加凶猛,超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将在世界经济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继续发展。随着世界各国政府逐步解除对资本跨境流动的限制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银行资本、证券资本?股票和债券?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日益扩大,流动速度日益增加,统一的国际金融市场已经基本形成。与此同时,国际资本流动同实物经济发展?国际贸易与投资?的需要日益脱节。金融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就是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以追逐最高的回报率。金融全球化一方面可以增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则大大增加了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国际资本从世界的这一角落迅疾流到世界的另一个角落,引起有关国家汇率的急剧变化和国内金融体系的严重混乱,从而导致一系列国家发生严重经济危机。在21世纪,世界各国还将进一步实行金融自由化,国际资本跨境流动的规模将会继续扩大而不是缩小。其中,国际证券市场,特别是国际债券市场的发展将更加引人注目。与此同时,尽管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可能会取得一定进展,爆发新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依然难于排除。

世界经济组织在世界经济事务中的作用日益加强,国家日益受到超国家机构的限制。与此同时,改革世界经济秩序的呼声亦将重新高涨。世界经济组织是全球化的产物,同时也是进一步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制度保证。在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三足鼎立,成为金融、贸易和发展三大领域中维持世界经济秩序的主要支柱。随着世界经济组织在世界经济事务中作用的日益加强,国家日益受到限制。以wto为例,随着世界贸易和跨国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wto对国际贸易(包括金融服务贸易)的有关行为准则作出了详尽的规定,并建立了成员之间贸易纠纷的仲裁机制。各国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活动必须遵守世界公认的共同准则。传统上属于国家范畴内的一些决定,必须服从于超国家的国际组织(如wto)的裁决。在21世纪,超国家的世界经济组织的作用很可能进一步加强,国家可能不得不在很多方面接受国际组织的安排与裁决。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世贸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内部或外部的斗争将是非常激烈的。发展中国家将加强相互之间的协调,以打破美国和其他少数大国对国际组织和国际经济规则制定权的垄断与控制,维护本国的独立与。在21世纪,代表不同利益集团并具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各种非政府组织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也将进一步加强。由于现存世界经济秩序的不合理性和无效性,改革现存世界经济秩序的呼声必将重新高涨。

全球范围内的收入不平等将进一步加剧。全球化无疑大大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的成果在穷国与富国之间,在同一国家的不同之间的分配是极不平衡的。90年代穷国与富国之间、穷人与富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急剧扩大。根据《福布斯》杂志的统计,世界前225个最富有的人的财富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相当于25亿人,即占世界人口47%的年收入总和。仅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500亿美元)、沃尔顿家族(480亿美元)和沃伦·巴非特(330亿美元)三家的财富就超过了阿富汗、也门和赞比亚等48个发展中国家年收入的总和。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报告,在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超过1亿,失业者至少有3700万,无家可归者有1亿人。在21世纪,如果不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得不到改变、有关国家政府不采取有力措施,全球范围内的收入不平等还将会进一步加剧。由于这种全球性不平等的加剧,在一定时期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将会加剧,在一些国家内部社会矛盾与冲突也将会加剧。

经济区域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强。在90年代,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区域化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方兴未艾。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欧洲经济共同体终于实现了货币联盟。21世纪初,在主要欧洲国家中,欧元将最终代替作为这些国家象征的各国货币。在亚洲,各种关于建立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亚洲金融危机所提供的一个重要教训是,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一个国家很难独自抵挡实力雄厚的国际资本的冲击。而现有国际经济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又难于或不愿意对受到冲击国家提供及时的帮助或这种帮助的条件无法令人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地域上接近的国家不可避免地把希望寄托在邻国或经济体之间的相互帮助之上。另一方面,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成功也使不愿接受世界经济霸权的国家和经济体受到鼓舞。实现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或合作,通过一体化促进自身经济发展已越来越成为亚洲和其他地区各国和经济体的共同愿望。21世纪,在世界各地区,特别是在亚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必将大大加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成为世界各国抵抗美国经济霸权的主要手段之一。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精选5篇)

    - 阅0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篇1云,悠悠地浮在湛蓝的天空上,洁白洁白的。有的像深邃的峡谷,有的像白色的雪莲……散布在天空中,显得非常柔媚。看!这些多姿的云彩,被鲜红的阳光照得一片红润.....

    线上教学意见和建议范例(12篇)

    - 阅0

    线上教学意见和建议范文篇1关键词:群众路线;活动纪实1夯实群众路线基础,突出"四个实"一是认识到位,部署实。我校活动从3月下旬开始统一部署,专门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制定.....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思路范例(12篇)

    - 阅0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思路范文篇1关键词:电力线载波通信;自动增益控制;自动电平控制;直流伺服环路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069-02“电力载波通信原理.....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