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持续建设计划(收集2篇)

来源:

课程持续建设计划范文篇1

关键词:教师继续教育;课程队伍;专业化;建设

在我国,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要求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教师作为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和示范者,其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到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影响到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弘扬和推进,影响到全民族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因此,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其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已成为当前我国教师教育的重大课题。

一、教师继续教育课程队伍专业化建设韵必要性

课程队伍是指“课程决策者、课程设计者和课程实施者”。其中“课程决策者对课程建设起着定向、把关的作用。定向即确定课程设计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把关即通过审定课程的总体设计方案、分科标准和各科教材来把好课程质量关。课程设计者具有构建学校课程的作用,即制定课程文献,编制各类教材。课程实施者包括课程管理人员与教师,其作用是把书面课程转化为现实课程,落实课程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工作面广,因此需要不同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一般说来,教师继续教育课程队伍主要有教育或课程专家、教师继续教育机构的上级行政领导;教师继续教育机构领导以及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师等组成。在课程建设工程中,他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分别负责并共同参与着课程的决策、设计和实施工作。

教育或课程专家是课程的设计者。对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起着提供教育、课程和教育心理等方面理论指导的作用,他们参与诸如教育或课程思想的确立、教育目标的设计、学习材料的编写、学习策略的设计等工作,引导整个课程建设工作按照教育和课程的一般规律科学、规范、合理地进行。

广大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他们的职责是将“计划的课程”转化为“实施的课程”,同时,他们参与课程设计,比如可直接参与课程需求的调查、学习目标的设计、学习材料的编制、学习策略的运用和教学媒体的制作等等,并在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及时对课程适切情况进行反馈和提供改革建议。

课程发展的历史表明,课程队伍的素质和质量,尤其是其思想观点,比如其社会观(课程与社会的关系的见解)、知识观(对知识的来源、种类、作用等见解)、学生观(即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根本看法)、课程观(对课程的本质及其功能的看法)等,对课程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如果课程人员的思想观点比较正确,就能促进课程的发展,反之,就会限制或阻碍课程的演进”。田

在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建设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着相当的问题。首先是系统的、理性的、体现教师继续教育特色的课程理论研究的匮乏,普教理论的“翻版”和国外理论的“套用”,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实践缺失一种扎实的理论根基;其次是片面追求教师继续教育的功利性、工具性目标,导致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效用下降;第三是由于对教师继续教育本身所具有的非正规、非正式等特性缺乏共识,造成对教师继续教育质量观的评价失之偏颇,客观上导致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与正规教育标准的盲目比照,而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走人片面强调正规化的误区;第四是由于教师继续教育机构中普遍存在任教教师的工作压力大、专业培训机会少等问题,从而使任教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可能性和积极性受到极大制约;第五是,由于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管理系统中,课程决策权过于集中于教育行政部门或少数专家手中,从而在一定程度削弱了教师继续教育机构和一线任教教师开发课程的意识和积极性。“在构建课程体系方面有严重的保守性,没有体现教师继续教育特殊性的课程体系;大都只能沿用高等师范教育的课程体系,并演化出因教师继续教育受许多客观因素限制而畸生的以减少数量,降低难度,变通标准为典型特点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标准较笼统模糊,课程设置还不成熟,“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受学历教育的影响,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学科本位主义,脱离中小学教育教学和教师实际,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过于强调‘缺什么,学什么’,课程配置存在较大的随意性,降低了课程培训目标要求,缺乏先进性和科学性”。在课程结构的构建上存在着四种不足;“1.必修课与选修课配置不当。2.公共课与专业课配置不当。3.忽视课程与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交叉,影响课程结构的整体功能。特别是忽视某些公共课与某些专业课之间、公共课类的某些课程之间、专业课类的某些课程之间部分内容的重要交叉。4.地方课程在课程结构中的成分不足”。在课程的实施上,“普遍存在着偏重理论知识传授而忽视教学能力培养,在传授理论知识时脱离教师教学实际需要,教师在获得理论知识时又缺乏将理论知识用于教学实践的指导,从而大大影响了教师继续教育的.效果”。在课程的评价上,“由于缺乏对评估理论的深入研究,无论是课程评价、教学评价;还是对施教者的评价和对继续教育工作的评价,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听取意见的水平上;评估问卷的设计和调查、座谈的组织,都缺少明确韵评估理论的指导,尤其是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构建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通行的“核定评价”(即作为培训机构工作检查的评价)、“课业评价”(即作为学业考核的评价)、“教学评价”(即作为教学监督的评价)三种评价中,“存在着核定评价的泛化、课业评价的终结性评价倾向、教学评价的弱专业性;作为继续教育主要活动、主要资源的课程、教材的评价,尚未被置于重心地位来研究和组织。”等等。最终造成“目前继续教育课程存在着内容滞后于中学课程教材教法改革,继续教育课程观念落后于基础教育的现代课程观,继续教育的实施方式、手段相异与中学学科教学进步性又不足以体现成人教育的特点,继续教育课业目标较少具备职业生成特征等缺失情况。”所有这些,不仅与课程论专家钟启泉在(现代课程论)前育“我国课程研究面临的课题”所说的,“我们还没有一支训练有素的稳定的课程、教材研究队伍。课程、教材的改革,是一项包括编纂――评价――修订――师资培养等多环节组成的系统工程,一种旷日持久的连续作业,需要有一支专业队伍。但是,过去我们的教材编写总习惯于游击式作风‘招之即来,来之即编,编之即散’,缺乏战略目标,缺乏理论思维,缺乏研究的积累”有关,更与课程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偏低有关。

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涵

专业化包含个体的专业化和群体的专业化。群体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的专业化更多的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考虑,主要强调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以谋求这一专业的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资源的争取及权力的分配;个体的专业化在根本上不排除实现专业之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和争取资源分配为目标的同时,更多的是从教育学的维度考虑,主要指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它更直接关注个体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提高。个体专业化是群体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专业化的根本方面,也是专业化的本质所在。

根据专业化内涵的界定,本文尝试界定教师继续教育课程队伍专业化的内涵。

1、具有专业化必备的政治思想品德素养。课程是国家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可靠保证。为此,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工作者要自觉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上、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努力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和较高的政策水平,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把国家的教育方针贯彻在课程决策、课程编制和课程实施之中,确保课程反映我国特色,反映国家希望与要求,从而能很好地实现国家的培养目标。同时不断更新教育思想,树立新的科学的教育价值观、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乐于课程工作,有朝气,有干劲,有胆识,敢于探索、勇于创新,愿为我国的课程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宽容大度,谦逊忍让,和蔼大方,在工作中能与各种不同性格、不同意见、不同学派的人合作共事,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改造不良的环境。坚持实事求是,在工作中讲求效率、效果和效益,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求实创新的课程实践中不断推动课程工作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就。

2.具有专业化必备的心理素养。实践证明,“课程改革的特点是非线性的,改革历程中的各种问题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正如有人比喻的那样,改革宛如‘乘着一艘会滑水的破船,在不合作的水手驾驶下,驶向没有航海图水域的有计划的旅行。’任何改革,特别是当代世界莱些国家和地区的课程改革,由于是对传统课程观、教学观和知识观的反思批判,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再设计,对各利益集团固有权利的再分配,因此改革的道路更是颠簸崎岖的,充满着社会各阶层的强烈的期盼或疑虑、颂扬或指责,争论或感慨。近一二百年的教育发展史巳反复证明,世界不少国家的重大教育改革,都曾,出现过偏差,任何重大课程改革,都会有随时落入‘陷阱’的危险”。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也是这样。这就要求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影响课程的因素复杂多变,课程问题的研究历来是难题,也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困难、代价和风险都很大,因而更需具有顽强的意志,积极的情感和优良的性格,更需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无私无畏的精神、吃苦耐劳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来正确对待和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挫折甚至失败,坚定不移地推进课程的建设与改革。

3.具有专业化必备的知识素养。首先是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如哲学、唯物辩证法等,这是提高精神面貌、认识能力、政策水平、工作质量的前提,是探讨研究问题、认识处理矛盾的基础。第二是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如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知识等,这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第三是坚实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教育社会学、教育文化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教育政策学、教育行政学、教育统计学、教育评价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这是正确认识把握教育规律的需要。第四是熟练的计算机和外语知识,这是开阔视野、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和工作效率的时代要求。第五是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这是从事课程开发工作,保障课程质量的先导。第六是过硬的课程知识,如课程学知识、课程理论及其流派发展史、课程设计、开发与编制理论与技术、课程实施、课程评估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等。第七是学员及其特性的知识,如教师的学习心理与特点的知识、教师的职业及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知识等,这是保证课程开发体现心理顺序的需要。第八是管理学知识。课程管理涉及课程队伍和课程的管理。具备相关的管理知识是课程队伍专业化的必然要求。而要完成管理工作,不但要熟悉掌握管理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一般的管理学原理,而且还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和具备课程管理的专门知识,熟悉和把握课程工作及其管理的基本规律。具体而言,课程队伍工作者必须学习和掌握管理科学的相关知识,如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学、规划学、预测学、运筹学、人才学、领导科学等管理科学知识。同时还要着重掌握课程管理专门知识,如熟悉课程管理的基本要素、类别和管理的基本任务,熟悉课程管理的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创新等职能,熟悉课程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热悉课程管理的基本内容如课程规划管理、计划管理、标准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等。

4.掌握国家课程政策,政策一般是指国家政府或执政党派为实现,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规定的行为准则,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违犯者会受到一定的处罚。所谓课程政策,是指为实现课程与社会需要、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由国家(或决策机关)颁布的有关学校教育、课程设计和实施须遵循的、系列规定、办法、条例和实施细则等。课程政策作为指导整个课程建设的策略原则,它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处理课程活动领域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关系,研究课程发展的方向和战略目标,课程的体制、结构,各课程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组织课程的各项其体政策。从课程政策的作用、内容可以看出,它是国家制定的用来指导整个国家课程工作的行动策略。课程政策包括两大类型:“一类政策规定了课程设计所要遵循的程序,包括粗略的和详细的程序,这类政策通常要说明有谁参与并规定参与者的权限,这可以认为是制定课程政策的政策。另一类政策是课程制定过程的产物,可视为课程政策本身。这种政策规定课程的性质,常常要规定必须的、应该教的和可以教的内容。”在我国,“我们可以把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总目的看做是制定课程政策的政策;把教育行政部门有关编订‘三教’的文件以及改革计划或纲要可视为‘课程政策本身’。这类文件和计划或大纲规定了一定的教学内容。”

5.形成专业化必备的能力素养。首先是较强的学习和研究能力。不但要学习和研究我国课程体制的发展史,还要研究我国现行课程体制的利弊,不仅要懂得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与教学的现实状况,还要研究世界并借鉴他国的经验教训;不仅要从微观上研究教师继续教育学科内容的选择及其设计,还要从宏观上研究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和科技资讯发展趋势;既要研究课程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还要研究国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既要懂理论,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既要熟悉各科教材的最基本内容,了解课程实施的一般规律,还要把握课程发展国际国内前沿动态。既要研究国外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历史发展、课程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课程结构内容设置实施评估管理现状,还要研究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历史发展、课程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等。第二是较强的决策能力。课程决策是基于对教育的目的和收到的判断而对课程设计和实施所作出的抉择。一般而言,国家课程决策人员重点是审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教科书,确定课程实施的制度、方针和政策;省市自治区及县校的课程人员,重点是决策课程的实施工作。决策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课程质量的优劣。第三是具备课程开发能力。熟悉课程开发的程序,具有对课程资源如时间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力资源等的开发和利用能力,具有对课程纲要的解读和对教材的变通能力,具有课程评价韵力和研究能力。第四是较强的管理能力。这种能力是指在课程工作组织和管理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计划决策、组织运行和控制协调等管理综合能力。课程队伍应当熟练进行决策判断、综合协调、信息处理等课程工作,需要他们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语盲文字表达能力、熟练使用外语和现代高科技手段管理的能力以及观察、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及时地感知信息,发现问题,在分析、综合、评估、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科学正确的管理决策。第五是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使各具特长和个性的专家们能求大同存小异,愉快地合作共事,达到强强联合,强弱互补。第六是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敏锐地感知新生事物、正确地判断课程工作者的创造性研究,从而对有价值和有发展前途的项目给予有力的支持,在工作中敢于大胆承担风险和责任,能够科学预测课程发展趋势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不断提出、改进和建立新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才能够随时根据课程人员在科学劳动中面临的困难与挫折,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为他们取得创新成果保驾护航。

三、教师继续教育课程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策略

课程持续建设计划范文篇2

合作课题计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合作时间计划:在双方教学单位认可的教学课时范围和计划内进行,时间将主要根据课题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制定。其中主要分成草案、方案、制作、展示四个主要过程。(2)合作经费计划:由于国际教学合作课程可能包括师生互访活动,共同课—workshop和产生的教学过程中的其他费用,可以采用互相承担自己费用的方式或者互相分担总费用的方式,以达到合作课题经济上的基本公平原则。

二、国际合作教学课程的执行

1.合作教学的师生教学交流方式师生的面对面交流的信息远远会大于课程本题的意义和效果,会在非专业的文化碰撞当中给双方师生带来最切身的感受。国际合作课程的师生互访是整个合作教学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国际合作教学组织工作的核心部分。比如,有效的组织师生间的workshop,这不单单可以在专业上推进相互的了解,也尽量多的加强互相文化上的沟通和了解。

2.合作课题的制作和辅导方式设计专业成果的制作过程强调运用设计师的语言,它也是设计人才培养的基础的重要部分。比如以空间为主的设计成果的制作过程,主要以图纸和模型为主,同时也是学生进行职业前培训的重要部分。而图纸和模型也是设计职业的最广泛语言。

3.合作课题课程控制与管理学校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是最重要的一环。其中牵扯到学生出国或来华手续,日常课程安排以及日常活动计划及经费的支持和服务。

(1)帮助我国师生办理出国或者外国师生来华手续和费用核算,并与学校管理阶层就此沟通与确认。

(2)提供教学可能性,其中包括课程安排,日常财支持,协调场地,核算学时学分等管理服务工作,并为任课老师和参与学生提供充分的信息服务。控制课程时间。

(3)安排国际交流师生的日常安排其实也是国际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交流的效果直接决定了双方合作的气氛和愉快程度,也直接影响着教学过程以及成果。

三、国际合作教学的成果共享与展示

1.合作课题的成果共享“互通有无”是国际合作教学过程的意义,“相互促进”是合作课程的目的。教学经验与学生设计成果的共享是整个合作课程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跨国师生教学活动的最关键一步。

2.合作课题的成果展示合作课题的展示形式以及组织形式可以共同或单独完成。它是对师生跨国教学合作的宣传活动的重要部分。它可以根据设计的课题和专业内容采取利用实物展示和媒体展示两大手段。

四、国际化教学合作实践—基于上海世博会

某展区内容的中德合作课程教学活动2008年10月我方曾邀请德国杜塞尔多夫工业大学建筑学系教授访问我院,并针对“中德设计合作课程”进行协商,在2009年4月我院又邀请杜塞尔多夫工业大学展示设计系教授访华,就进一步发展中德双方高校关于长期的,可持续性的合作教学计划达到了更深度的共识。并共同选定了课题,即2010年上海世博会某展区的设计。此次共同课题的选择注重了在真实课题的条件下,让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合理的展示空间,理解“没有限定,没有设计”的理念。

在本阶段设计成果中,中方学生的思维和方案设计能力较强,体现了本土文化的优势,并在与德国教授的共同辅导下,能够很好的抽象思维,使空间塑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下一步深化设计重在利用模型或其它三维手段进行细部的推敲。德方学生表现出了对三维控制能力的扎实基础,并能更好地利用模型对方案进行深化。同时,本次世博会展区设计充分融入了建筑化思维和环保化思维。本次中德合作课程的双方学生成果还通过中方学生的再设计,于2009年10月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行了汇报展,整个展示活动的策划、组织、搭建、经费均由我方学生独立完成,并得到了一些主要设计网站的跟踪报导。

五、总结

展示设计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跨职业的一种复合型设计。而国际型人才也是国际化时代经济全球发展的产物,也是根据复杂的国际背景,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的复合型人才。高校作为职前的重要教学基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任务义不容辞。设计创新型人才是国际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当中如何开展国际合作教学活动,策划和执行合作教学任务,开拓设计人才培养的国际型道路是刻不容缓的。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