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收集2篇)

来源:

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篇1

【关键词】冀中南经济区;外贸出口;发展规划

2011年6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冀中南地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该区正在迅速成长为河北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同时,自2010年以来,冀中南经济区的外贸出口总体趋势看好,但是,作为河北省三大经济板块之一,冀中南经济区的外贸出口产业还很薄弱。

1冀中南经济区外贸出口现状分析

2008年至2012年,除了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外,冀中南经济区的出口贸易额均呈现出增长趋势,尤其是2011年和2012年,出口总值均突破了100亿美元大关,几乎占河北省出口贸易总额的一半(见图1)。

以石家庄市为例,从出口企业的性质来看,私营企业出口额从2008年的29.38亿美元一路飙升到2012年的49亿美元,成为冀中南经济区外贸出口产业的最大贡献者。相比之下,国有企业年出口额基本保持在10亿美元左右,外商投资企业自2008年到达峰值17.88亿美元后就一路下滑至2012年的12.2亿美元,这跟不佳的外商投资环境息息相关。

根据石家庄海关的统计数据,一般贸易方式的出口额近年来大幅度增长,2012年为249.1亿美元,加工贸易出口额仅为41.4亿美元。虽然一般贸易额的增长标志着对外出口贸易方式的优化,但是加工贸易额五年间一直保持在50亿美元以下,低水平发展,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从出口商品的结构来看,石家庄市主要以机电产品、服装、钢材、医药品为主。衡水市的皮毛、丝网、化工、机械制造和纺织服装等五大特色产业逐步走向国际市场。邢台市进出口商品结构呈现新的特点,出口儿童自行车及零件、维生素、阀门、铸铁搪瓷、拖拉机等特色产品增长迅猛。邯郸市的出口商品依旧是传统的钢材、铸件、色素、鞋、无缝钢管、日用陶瓷等。

从海外市场来看,石家庄市的主要贸易伙伴有澳大利亚、巴西、美国、日本。邢台市的海外市场主要由欧盟、日本、韩国、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组成。邯郸市的出口产品主要销往澳大利亚、巴西、欧盟、印度和韩国。衡水市与欧盟、俄罗斯、美国、韩国、东盟贸易往来频繁。

2冀中南经济区外贸出口问题分析

首先,外贸出口总额增速减缓。虽然冀中南经济区的外贸出口额呈现增长趋势,几乎占据了河北省的半壁江山,但是近年来,增速明显放慢。2010年出口额比上一年增加37.6%,2011年增加25.6%,但是2012年只增加了3%。所以说,冀中南经济区的外贸出口产业面临着增速变缓甚至负增长的困难,我们必须找出症结所在,推动外贸出口产业发展。

其次,外贸出口企业的性质单一。近年来,私营企业一枝独秀,成为外贸出口产业的生力军。而拥有更多人力物力财力的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却一路下滑,这种现象很不正常,加上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小规模经营、抵御风险能力差等诸多不利因素,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到外贸出口商品的质量与健康发展。

再次,贸易方式单一。近年来,冀中南经济区的加工贸易发展速度及其缓慢,且所占比重不足总出口额的20%,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外贸出口企业缺乏相应的加工技术与人才储备,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另外,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冀中南经济区的出口商品主要依赖于煤炭、钢铁等资源型产品,结构不合理。另外,这些产品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其它企业的品牌,成为贴牌代加工产品,缺乏自主品牌。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出口竞争激烈,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因此主要靠低价销售,获利甚微,甚至形成恶性竞争。

最后,外贸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出口商品主要销往欧、美、日、韩、东盟等市场,这样出口面临较大的区域风险,容易遭遇贸易壁垒。因此,大力开拓新兴海外市场,如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加拿大、非洲等地是当务之急。

3冀中南经济区外贸出口发展规划

冀中南经济区的外贸出口产业要想取得长足进步就必须做出整体规划和全盘考虑,与冀中南经济区的整体发展相一致,以石家庄为外贸出口中心,以邯郸、衡水、邢台为外贸出口基地,以正定、鹿泉、栾城、元氏、高邑,临城、宁晋、内丘、沙河、南宫、清河,永年、武安、磁县,深州、冀州、武邑、枣强18个县域经济的崛起为外贸出口源动力,科学规划冀中南经济区的出口产业发展蓝图。

3.1改善外商投资环境

要想改变外贸出口企业的单一性,除了做强国有企业、扶持私营企业外,省市县三级政府还必须积极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培育一批外商投资企业,因为外商投资企业是出口产业的重要源动力。要想创造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就必须塑造良好的投资地形象,减少“”作风。健全投资保障体系,让外商感觉投资有保障,投资有收益。构建双边长效合作机制,逐渐树立诚实守信的企业形象。生产合格的外贸产品,增加外商投资信心。搭建快捷便利的信息平台,使投资环境现代化。

3.2优化贸易方式结构

在进一步做强一般贸易的同时重点提升加工贸易的市场份额,因为加工贸易是出口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有助于工业发展、扩大出口、推动技术进步、培养国际人才。因此,要大力引进外资,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延伸产业链、增值链,提高本地增值、本地配套比重。

3.3整合县域出口产业结构

一个地区要想和谐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就必须发展特色经济。况且,位于冀中南经济区的18县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县域经济,所以发展“一县一业”的出口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根据调查走访,现将18县的特色产业总结如下:正定家具业、鹿泉水泥业、栾城畜牧业、元氏化工业、高邑陶瓷业,临城林果业、宁晋服装业、内丘医药、沙河玻璃业,永年紧固件、武安钢铁业、磁县煤炭业,深州丝网业、冀州铸造业、武邑木雕业、枣强皮毛业、南宫绒毛业、清河羊绒业(见图2)。

3.4推进海外市场多元化进程

冀中南经济区的出口商品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因此具备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市场的前提条件。今后,在加强对欧、美、日、韩、东盟等市场传统市场的出口比重的同时要大力开拓新兴海外市场,如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加拿大、非洲等。

总之,在外贸出口方面,冀中南经济区具有良好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特别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新能源、生物医药、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很大,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冀中南经济区具备良好的外贸出口基础,因此加快发展,发挥各市县的优势,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切实把冀中南作为我省最大的经济板块的优势发挥出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如果能够切实激活县域经济,本地区的外贸出口产业将活力不断。

【参考文献】

[1]刘学华,孟颖,王艳文.河北省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6):148-149.

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篇2

环北京经合区是京津冀区域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环渤海经济圈的起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的定位一度被称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事实也证明,北京很好地履行了它的职责。近年又提出了两个中心(信息和科技中心),这也证明北京向“国际化首都”又迈进了一步。不过,京津冀都市圈的概念提出了七八年,努力了七八年,但现在北京还是太挤,周边还是太穷。

“这简直是一个‘奇迹’,综观世界各国的首都周边经济圈,几乎没有如此贫穷的。”原首都经贸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张跃庆说,北京周边必须要发展,但问题是怎么发展,而且在已经晚了一拍的情况下,怎么快速发展。

“第二波”大潮

2009年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国家相继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和一系列区域规划。如果说最初设计这些经济特区是要抵御金融危机,那么现在则更多的是我国经济从岛屿式经济向网状经济的迈进。

仅去年一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的经济特区多达十个,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发改委的作用也逐渐由过去的先审批后执行,向规划先行倾斜。

精简办公流程带来的必定是规划出台的加速,许多学者认为,尽管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但区域规划热潮将会一直持续下去。持续的最大好处是:不仅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还能通过一些重大项目的建设带动更大区域的发展,减小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虽然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已经明显好转,但今后还需要通过规划和政策引导区域经济发展。

与以往有所不同,去年批复的规划和即将出台的《京津冀都市圈规划》更多的涉及产业结构调整,更加专业和细化。如京津冀经济圈中加强首都职能,调整第二产业,在保护京津冀地区生态的同时,着力于第二产业向城市周边转移,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加速循环经济,如服务业、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

不过,有关人士表示,区域发展也要避免盲目性,无序性,张跃庆一语道破天机:“要对症下药,像京津冀经济圈规划,每个城市,甚至每个县级城市都要有自己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不要一味地,毫无目的地发展经济。”

除此之外,这两年的区域规划也体现出了区域之间的联系。如果把去年和今年的城市区域规划在地图上标示出来,会很轻易的发现,东部沿海的各个区域和已有的经济特区,串成了一条漂亮的“金项链”,几乎无一遗漏。西部大开发规划区域也覆盖了大部分西部地区,甚至已经覆盖新疆、两省。据发改委消息称,这两个省的区域规划都已经在审批过程中,虽然自治区的审批暂时还没有消息,但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2010年5月17日至19日)已经在京举行,新疆区域振兴规划即将由国务院审批。

自此,继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圈发展之后,以京津冀经济圈为龙头的第二波经济圈正式迈向了一个以区域联合,建设经济共同体为核心的高速发展时代。

以点带线带面

作为京津冀经济圈中一个重要环节一环北京经合区,2003年提出建设的目的是把北京过分拥挤的第二产业向周边市县延伸,同时发展第三产业,但发展了6年,效果一般。对此,吴良镛认为,第二产业向北京周边,或者说向京津周边的扩散,早在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就已经初具雏形,未来应在此基础上,加大推进力度和进度。

2009年是关键性的一年。为支持河北省发展,北京市出台了《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支持周边地区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对河北省张承地区进行生态补偿,并通过扶贫开发方式对张承地区建设给予重大支持,自此京津冀合作进入了实质阶段。

对于未来实质阶段的运行,张跃庆认为,首先北京作为首都,要协调环北京区域的发展,认清北京和区域内其他城市的优势、劣势,确定京津冀三地各自的产业发展定位。

北京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发挥大学、科研机构、人才密集的优势,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型企业相结合,发展高新产业,逐步转移低端制造业。

天津在现有加工制造业优势与港口优势基础上,定位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及环保设备等先进制造业;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适当发展大运量的临港重化工业。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