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的定义(6篇)

来源:

循证医学的定义篇1

【关键词】循证医学;科学观;人文观

1科学观和人文观

1.1科学和科学观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2],不仅是“认识的一种形态,指人们在漫长的人类社会生活中所获得和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3],还是“遵循基于证据的系统方法对自然和社会的知识及其理解的追求和应用”[4]。科学通过经验实证的方法,对现象进行归因。在英语中,不加修饰词时的“science”一般是指狭义的科学,仅指自然科学(naturalscience),不包括社会科学。其主要指作为知识体系的基础科学体系,外延主要包括物理科学和生命科学两大类,具体为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6大学科[5]。广义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涵盖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科学家们分享其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及其对待工作的基本信念和态度,其中能达成共识的部分便形成特定时期的科学观,包括:①通过运用人类智力并借助提高判断力的工具,世界可以通过细致、系统的研究被理解;②作为一种产生知识的过程,虽不可能确保完整和绝对的真理,但可通过无限接近准确的近似来解释世界及其运作方式。但我们还必须清晰地认识到:科学不能为所有问题提供完整的答案,诸如信仰、善恶等。从根本上说,各学科发展都依赖如何获取更准确的证据:从自然环境到完全设计的情况下进行观察和测量得到的各种证据,提出假设或理论,并通过逻辑推理将证据、假设及结论联系起来[6]。

1.2人文和人文观

相对于科学而言,人文(humanities)关注的是价值观和行为选择,培养人们对世界的知性、道德感和精神性,帮助我们分析复杂的人类社会和行为,并做出深思熟虑的理性决策[7]。人文学科以人文化生命的存在和活动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将探讨人的本质,建立价值体系和塑造精神家园作为基本任务[8],帮助我们理解和定义文化和人类经验,包括哲学、伦理学、文学、艺术、人类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学科类别。人文观,也称为人文精神(humanism),强调弘扬人的文化生命和开拓人的文化世界,并将其贯穿于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之中,促进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9]。人文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内涵有所不同,但均由“尊重人的生命、促进人的发展、人的自我实现”的三个层次递进。“尊重人的生命”以现实生活中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为关注点,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性的相容性;“促进人的发展”是将人文精神贯穿于人的思维与言行,并体现于信仰、追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各方面,促进人的进步和完善;“人的自我实现”关注人生真谛的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将人文精神升华为在教养基础上、每个人在情感和意志方面的自由发展[9]。

2医学与循证医学

2.1医学的科学与人文属性

作为一门职业、专业和学科,医学自诞生以来就不断被哲学界和社会各界探讨和反思。今天,我们知道医学是一门需要博学的人道职业,是一门艺术[10],是以保护和增强人类健康、预防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11]。更有哲学家指出“医学事业可以这样来定义,它致力于借助任何有效的方法实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并隐含为人们的幸福承担义务[12]”。显然,医学的任务一定不仅仅只是科学地解释疾病机理、理解人体功能,它还是以对生命主动、全面、本质的关爱为目的的人类有意识的实践活动[13],并通过充分应用近现代科学成果、不断总结和完善其一以贯之的经验积累,成为一项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和预后的管理工程[14]。

2.2循证医学的内涵与特点

EBM源于对更好医疗干预的思考。与传统医学的知识和证据主要来自临床经验积累的专家推荐或集体学术权威意见不同,其最大特点是:立足临床研究的证据来源,系统全面地检索和严格规范的评价证据,以当前可得的最佳研究证据为治疗依据,重视证据转化后的后效评价,以患者最终结局为判效指标,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15]。EBM的特点还包括:①基于问题的研究(健康维护、疾病预防、环境因素等);②遵循证据的决策(证据分类分级,有证查证用证、无证创证用证);③关注实践的结果;④后效评价、止于至善。强调在实践过程中要遵循提出问题、检索证据、严格评价、应用证据和后效评价的步骤。

3循证医学的科学观和人文观

3.1循证医学的科学观

3.1.1反思和重塑医学知识体系的认识论

1972年,英国著名流行病学家、内科医师ArchieCochrane出版了《疗效与效益:健康服务中的随机反映》,其书中思想成为临床流行病学和EBM核心思想的雏形[16]。随着临床流行病学不断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弥补传统医学知识体系不足的新范式;建立了不同于与传统医学的采集、认定、运用医学证据的新模式;确立了有关理论、证据和知识之间明确具体的相互关系,为寻求最佳医疗科学证据构建了证据产生、确立、应用与效果的判定方法,为临床实践营造出更科学的新价值组分,故EBM的理论基础应被理解为一个认识论系统[17]。在多因素致病的复杂临床情况下,传统医学专家推荐意见的错误可能甚于卫生研究的系统观察。EBM通过评估各种关系和医学干预效果之间的概率来接受和处理医学不确定性,对实现更好的临床决策更具实践指导意义。在EBM思维范式和方法学指导下,医生通过明确地定义临床问题,有的放矢地寻求最佳证据,深化经验素质,将有机会发现新的临床问题并开展深入研究[17]。

3.1.2以证据质量全程控制为基础的实证主义

传统医学主要基于继承和经验,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医学面临的现实矛盾:若干错误和极小突破性缓慢发展的知识增长过程与有效识别包含着新知识、证据充分且重要、值得临床医生依据和应用的极少数医学文献之间的矛盾;及识别这些极少数医学文献所需的时间、精力与临床医生的时间有限性和科研方法的理解力之间的矛盾[18]。如何构建新的解决方案,急需针对证据的科学性、实用性、质量保障与转化方面形成更完善的证据体系[19]。EBM的证据质量理念推动了临床试验透明化的进程及从医学研究伦理到临床试验管理的深层次变革。临床试验透明化包括临床试验注册、清楚准确报告结果、共享临床试验结果数据及共享原始数据三部分,表现在:①强调临床试验预注册。将临床试验的设计、实施、监管和研究结果的相关信息在国际认可的注册机构中公开,通过入口把关以保证试验的真实性、伦理性、方法学正确;②规范医学研究报告。提高文章的信息容量和可读性,规范试验实施者流程、作者写作格式,同时改善杂志的审稿和编辑质量,通过出口把关研究报告的真实性、伦理性、科学性和规范性;③临床试验原始数据共享。临床试验原始数据包括受试者个人信息、测量数据和试验流程管理数据。数据共享指除受试者个人隐私信息外,共享试验结果的测量数据及试验流程管理数据[20]。2015年起,WHO和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相继要求:在注册临床试验时必须申明原始数据共享计划,包括预计共享的时间和共享的途径[21]。

3.1.3综合应用归纳法、证伪主义和整体论评价证据

归纳法是指从有限数量的观察结果中推理出更广泛、更具可能性的概括,是科学和医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推理模式。医学科学试验的归纳推理是不完全归纳,无法穷尽一切可能,即其所得到的证据,始终无法在逻辑上确保下一个观察结果与之前的相似性。因此,EBM证据分级认为基于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系统评价是最高级别的证据,正是建立在对归纳推理弊端的充分理解之上:RCT以组群为基础实施,收集整个组群病人的平均数据,相较特殊个体的病案研究更具对一般人群的适用性;meta分析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多个RCT进行分析和概括,通过增大样本含量来增加结论的可信度,解决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提供量化的平均效果,或可更好得出更接近真实的结论[22]。证伪主义也回应了归纳法出现的问题,强调尽管科学方法是指导我们理解世界的最佳手段,但只有经得起检验的理论才是好的理论。故当代临床研究广泛采用假设验证和证伪主义。整体论强调假说需要通过对观察现象的跨学科解释和预测的一致性才能被证实。因此,一个新的科学证据需要被整合,并需要与已知的知识和信念对照分析才能证实。

3.2循证医学的人文观

3.2.1以医学的目的为基本出发点、以“不伤害”原则为底线建立证据评价和指南体系

医疗实践的目的是解除患者痛苦,治愈疾病,提升患者生命质量,促进人类的健康福祉。自希波克拉底时代开始,医学就一直强调其实践的底线是“不伤害”。“不伤害”要求在医疗行为中,无论动机还是效果,均应避免对病人造成伤害[23],因此EBM提倡:临床医生应尽量利用高质量证据指导临床决策,保证实践方案对患者的最大价值。相比以病理、生理理论为指导的传统诊疗,EBM更加强调证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是研究健康的两端,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实践的过程。最优秀的应用研究往往建立在出色的基础研究结果之上,但二者相关却不同。从实际用途和临床角度看,应用研究给医生和病人提供的证据通常更适合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正是这种基于临床有效性和实用性的态度让EBM坚守于医学服务人类健康的目的,而不单单是发现疾病原因和机制的科学目的。以GRADE标准为例,其证据推荐分类标准很好地表达了EBM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和医学行善的逻辑出发点:最强推荐等级是干预措施对患者明确显示利大于弊的高水平证据,弱推荐级别的证据是利弊不确定或利弊相当的中、低或极低水平证据[24]。该标准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研究证据分级和指南推荐意见强弱判断标准之一,具有很好的临床转化应用价值。

3.2.2以患者安全与疗效为基石的逻辑范式

患者安全指预防各种产生于医疗保健相关环节中的错误和不良反应[25]。虽然医疗服务日益提升,但伴随新技术、新药品及新治疗方法的广泛应用,其过程也日趋复杂。有调查显示,欧洲10%的患者在医院遭遇到可预防的伤害或不良事件,给患者及家人和医疗保健提供者都带来痛苦和损失,并对医疗保健系统造成高额财务损失[26]。WHO在致力于提高医疗保健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行动计划中,特别提到了促进有效的循证护理,以降低医疗风险[27]。EBM主张使用包括患者满意度在内的结局指标作为评估标准,正是其以患者安全与疗效为基石的逻辑范式的基本体现。传统医学主要使用实验室指标和仪器与影像学结果等中间指标作为判效依据,但中间指标不是疾病的最终结局,也不是患者临床获益的测定指标,只是测量出来的间接判断对症状是否有临床获益或风险的指标,其作用是在结合其他科学证据来源的基础上,合理地预测临床获益。EBM倡导采用终点结局指标,是指疾病被干预后健康状况的改变,如死亡与存活、痊愈与恶化等定性的终点结局[28]。终点结局指标是对患者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主客观综合评价,是患者关注的焦点和求助医学的目的。将疗效评价标准着重在终点指标上,才能达成患者需求与医方决策之间的一致与共识。EBM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过度诊断”的不断重视。EBM发起了对效率低下、准确率低、浪费大及导致可避免伤害的医疗实践的批评,致力于确认在实践中运用最佳证据,这对于完善当代医学伦理和提升职业道德规范都非常重要。

3.2.3尊重和整合患者价值的实践

EBM的定义虽不断完善和丰富,但对患者价值观的考量从未改变。综合患者的价值取向、偏好和意愿后作出临床决策是当代尊重患者自主性和独特性的基本道德规范,对临床医师循证实践有极深刻的影响。用户指南对此的描述为:了解循证实践的工具是必要的,但仅靠它不足以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除临床经验和技能外,临床医生还需要同情心、敏锐的倾听技巧、广博的社会人文知识,才能站在病人的经历、个性和文化背景的角度理解病人的疾苦。对病人的深入理解与循证实践密切相关[29]。重视和整合病人价值已成为最佳医疗决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完成了EBM以病人为中心、服务于病人健康利益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其实践结果是形成医生和患者的诊治联盟,让患者获得当前最好的治疗效果。

循证医学的定义篇2

关键词:循证医学;直肠癌;临床教学

循证医学是一门近些年逐渐兴起的临床学科,其着重强调了临床经验及最佳科学证据结合的临床诊治过程。与数千年以来医学以临床所积累的经验为指导的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循证医学更注重突出科学证据。并对传统医学教育工作产生了较为剧烈的冲击[1]。为更进一步探讨和适应循证医学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我们把循证医学引进了直肠癌临床教学设计当中,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传统直肠癌教学与循证医学

传统直肠癌教学模式以知识传递为中心,过于强调教学内容的准确无误传授,而且教课老师通常仅在自身接受、掌握知识基础上未经系统性临床实践、研究即向学生讲授、指导,其自身水平很大程度上固化和局限了教学课程设计,这样的教育模式一般很难跟进学科知识的最新发展,因而在这种模式下学习,学生失去了对直肠癌临床知识探索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仅死记硬背课堂陈旧性知识,通常之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又或者通常出现理论知识与实践完全脱节现象。而将循证医学引入直肠癌教学设计中,即[2]在医生丰富临床经验基础上,慎重、准确地收集直肠癌的最新诊治研究依据,同时充分考虑患者年龄、病情等个性特点,进而制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措施。

准确地说,循证医学包括三个方面:①收集依据,诊治依据必须是最新研究依据,通常主要通过搜索最新随机性双盲临床试验及基础性研究。其中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结果往往更有依据说服力,但仍需对其证据进行真实性、可靠性评价,并进一步评估其临床实践意义。不同资料可进行相应对比分析,以找到更准确敏感的临床诊治方法及预防措施等。②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医生迅速、准确地进行诊断治疗的必要条件。③要注意个性化差异。对于疾病,由于不同患者遗传基础、环境因素等各不相同,临床医生在疾病诊治前必须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性,以进行针对性诊治。只有以上三点密切有机结合,患者和医生才能在诊断、治疗上上获得共识,并最终开展最佳最适宜治疗。

2、循证医学在直肠癌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自循证医学之父在先兆早产治疗上应用氢化考地松并挽救无数早产儿生命以来,循证医学即展现出了其临床诊治上的巨大指导意义。直肠癌作为消化道肿瘤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直肠癌生活方式相关性特点使其在疾病防治中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如何早期发现直肠癌患者?早期患者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手段?进行手术切除还是进行保守治疗?在直肠癌诊断、治疗、预防等过程中我们遇到的这些问题,都将从循证医学收集的科学依据中得到解答[3]。将循证医学应用于直肠癌临床带教课程设计中,笔者总结出如下几点优势:①循证医学思维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模式,使其在临床实践中养成以病人为中心、追求对患者最佳的治疗措施的思维方式。②循证医学思维将帮助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查找资料的能力,并在前人的科学探索基础上进行创新并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研究,最终了解、掌握进行终身自我教育的学习模式[4]。③将循证医学思维引入直肠癌临床带教课程设计中,从教师方面将,也可极大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因此在引入循证医学后,教导直肠癌课程的老师自身必须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并且还必须学会收集资料的方法,并在课前充分收集到与课程相关的最新研究依据,主要包括直肠癌的典型病例、患者生活环境资料、病理诊断治疗、辅助检查影像资料等。因此,循证医学课程的引入对教师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教师只有自身教学素质过硬才能在课程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从而将知识的被动传授转变为学生的主动思考,将知识的死记硬背转变为活学活用,从而使教学过程充满乐趣、活力,教学相长。

然而,在目前的教学体制下,要想真正在直肠癌临床带教课程中应用循证医学,还必须努力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要循序渐进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围绕医学问题主动探求答案的循证思维方式。第二、要逐步加强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可选择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到教学队伍中来,同时也要有意识培养教师的循证思维方式,从而真正意义上的循证教育工作人员。

3、结语

循证医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从而将知识的被动传授转变为学生的主动思考,将知识的死记硬背转变为活学活用,从而使教学过程充满乐趣、活力,使教学相长,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但将循证医学真正意义上引入直肠癌等具体教学中,还需更长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应用,必将面对更多更复杂的现实问题和挑战。要真正完成这一新型医学教育改革,还将有赖于参与者包括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晏咏梅,刘静.循证医学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论坛,2010,23(5):308

[2]李文,骆纯,刘彦,彭飞生.妇产科教学中的循证医学教学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4:30-31

循证医学的定义篇3

摘要:目的:循证医学是90年代在医学领域内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定义是基于现有的最好证据,兼顾经济效益和价值取向,进行医学实践的科学。也指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临床试验证据、资料文献等,作出最佳治疗决策的方法。循证医学是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愿望,对患者作出医疗决策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临床学科。高质量的证据是指尽可能保证结果真实性的、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研究数据。证据及其质量是循证医学的关键。研究人员应该尽量提供高质量的证据,临床医生应尽可能使用现有的最佳证据。循证医学在进行诊断和治疗决策时,考虑患者的愿望,从而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宗旨。高素质的临床医生、最佳的研究证据、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和知识及患者的参与是循证医学的基础。循证医学实践包括提出问题,检索证据,评价证据,结合临床经验与最好证据对患者进行处理和效果评价5个步骤。本文探讨循证医学的应用在院内感染控制上和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的意义。

关键词:循证医学;医院感染;意义

循证医学是一门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任何治疗方案和医院预防感染的措施都应根据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上的应用是指临床医生对具体病人查证用症的过程。循证医学应用到医院感染控制中,具体做一下几点:

1循证医学现状

(1)提出问题:找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关于病房、手术室等在实践中存在问题,观察现行的工作状况,找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注重采集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获得最佳临床证据:通过最新临床科研成果及应用文献检索系统和网上电子图书馆检索系统[2],如世界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医学文献分析检索系统、部级医学信息研究中心及专门的循证医学网站等。根据提出问题中包含的关键词或类似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并找出与问题相关的资料。

(3)评价证据:现在最具说服力的临床证据是大样本的对照试验(RCT)。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各组实施不同的方法行干预,得出结果,进行系统的评价和荟萃分析。在研究对象的数量相当大的候,可以不用考虑已知和未知的混合因素对各组的影响,具有可比性。循证医学的证据质量是分级的,而决策的制定与证据的级别有很大关联。指导临床决策的证据质量是由临床数据的质量以及这些数据的临床“导向性”综合确定的。尽管证据分级系统之间有差异,但其目的相同都使临床研究信息的应用者明确哪些研究更有可能是最有效的。

(4)应用证据:一般根据随机试验得出的结果与实践结合对医院工作的情况进行具体地分析与评价,并制定出符合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的操作流程,达到对医院感染的控制。

(5)后效评估:将实施具体操作流程后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估,去其糟粕,避免资源浪费,使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循证医学应用于医院感染的意义

(1)通过实施循证医学,可以取得真实可靠的证据,可提前制定切实有效地预防决策,做好医院感染发生的预防。

(2)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提高重视程度,指导医院各部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同时降低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风险。医院感染已严重危害患者、医务人员的健康,同时还会带来不稳定社会因素。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很多,而手卫生则是控制医院感染散发和暴发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诊治和护理离不开双手。目前手卫生存在以下问题:①勤洗手可避免感染;②带手套不能避免感染;③使用手巾等擦手,可导致再次感染。为改善手卫生存在的问题,防止因洗手原因而造成医院感染。因此,首先查找原因,改变医护人员一些传统的洗手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六步手清洗的方法,达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目的。

(3)通过获得的最佳证据,制定可行性措施,以最低成本创造最大效益。

(4)推进医院感染学的理论研究,发表更多高质量的医院感染论著和成果,促进医院感染学的快速发展。

3讨论

循证医学的概念是由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DavidL.Sacktt教授于1992年正式提出[3]。循证医学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一种新的模式,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系统的表述,并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证据,并对改善效果进行论证。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就是以患者为中心,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注重实施过程,以科学的方法建立医院控制感染的操作流程,避免再次污染。禽流感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暴发已给人们敲响警钟。医院感染越来越严重,管理难度加大,医院感染给患者在身体和经济上带来极大的损害,浪费了有限的卫生资源。社会各界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医院感染控制事业改革和发展外有压力,内有动力力,压力大于动力。各级医院感染控制机构面临着如何利用短缺的卫生资源向社会提供最佳服务的问题。而只有根据科学证据制定的决策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无论从宏观和微观上讲,实施循证疾病控制决策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参考文献

[1]吴修荣,孙伯英,龚华东.医院感染控制流程建立与循证医学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6):805-808

[2]蒋景华,陈文光,陶映.医院感染管理系统在医院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4):419-421

循证医学的定义篇4

作者:唐文慧金荣梅张春玲刘晓红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循证医学在脑出血偏瘫早期护理干预带教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所在医院实习的学生8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名,对照组40名,试验组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带教,而对照组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带教。实习结束后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出科考试。结果:试验组出科考试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出科考试成绩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循证医学;脑出血偏瘫早期;带教课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在2006年1月——2007年6月脑出血肢体偏瘫患者8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45例,年龄在36~80岁之间,发病值住院时间最长3天,最短的约是2小时。在此科实习的学生80名,对照组40名,试验组40名。

1.2循证方法试验组采用循证医学的模式带教,对照组使用传统带教方式进行带教。实习结束后所有学生均进行出科考试,并对出科考试成绩进行统计。传统的带教方法:实习学生跟随老师带教进行日常诊疗工作,每周进行一次大查房,每周五进行一次集中讲课。循证医学带教方法:在根据分管患者的疾病提出问题,要求研究生利用互联网上的循证医学资源,进行文献检索,用结论对脑出血的早期偏瘫患者的疾病进行分析,并作出诊疗方案上交给带教老师,带教老师根据每名实习学生所做的诊疗方案进行讲解分析,逐步要求实习生对新入院的脑出血偏瘫肢体患者作出病因、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方案进行分析,并与带教老师进行研究讨论,执行诊疗方案。

2结果

实习结束后所有学生均进行出科考试,对两组出科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出科考试分为笔试和实践操作两个项目,总分为100分。结果表明,试验组出科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3结论

近年来,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领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是一门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卫生方案、决策的确定都应遵循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产生的最佳证据”[2],从而制定出科学的预防对策和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的生命质量的目的[3]。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及与脑出血偏瘫早期护理带教的相融合,必将对脑出血偏瘫早期护理带教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转贴于循证医学模式是以提高人类生命质量为旨归,同时,应用医学技术解除病人的疾患和痛苦,另一方面,关注人的生命价值与尊严[4]。传统的教学是去情景化的,它剥离了情境的特殊性、复杂性、变动性,虚设了一个静止的、确定的教学场景,是教学远离了师生的现实生活,忽略了情境的意义和价值,僵化了师生灵动的思维和丰富的情感。而通过本次的研究探讨,循证医学将教师和学生置于特定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实践将师生的知识经验和现实的专业生活联系起来,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解决问题并且获得了发展。循证医学的各环节因受多因素及具体情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变动性的影响,其结果是不可预设的,正因为这种开放、复杂、生动使事物展现出其丰富性和更多的可能性,不断地激活学生的知识经验,激发灵感,培养学生在复杂情境中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地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反应的敏感性和灵活性。由于“体验是进入生命的唯一通道”,所以学生们只有通过循证实践才能获得实践智慧,循证医学可以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得到理解和体会,经过长期的实践内化到个体的智能结构中。

循证医学在脑出血偏瘫早期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教师在临床带教中,引入循证医学的理念和基本方法,并能培养学生在以后的临床实践及科研中养成“临床问题从循证中来,回到循证中解决问题”的良好的思维放肆,培养出与时俱进的临床及研究人士[5]。综上所述,循证医学应用在脑出血偏瘫早期护理干预带教课程中,学生出科考试成绩理想,应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带教中。

参考文献:

[1]郑漫艳.循证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4,18(11B):2059-2060.

[2]李幼平,王莉,文进,等.注重证据,循证决策[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1):1-3.

[3]袁红斌,李永华,朱秋峰,等.浅述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引进循证医学思想[J].医学教育探索,2007,6(5):468-473.

循证医学的定义篇5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是指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是运用最新、最有力的科研信息,指导临床医生采用最适宜的诊断方法、最精确的预后估计和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治疗患者,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应尽量以客观临床科学研究为依据[1-2]。循证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模式,对医学的研究和实践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许多临床学科的发展大大受惠于循证医学,皮肤科也不例外。本文就循证医学在皮肤科临床实践中应用的意义、基本方法及几种常见皮肤科疾病临床治疗方法的系统评价做一介绍。

1循证医学用于皮肤科临床实践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传统的临床研究,重视诊疗期间某些指标的观察,如并发症发生情况、近期疗效比较等,而易忽视远期疗效的随访。对于治疗效果的评定往往依靠表面的、简单的指标或近期疗效,如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的改变等。事实上有些治疗方法虽对上述指标的改善有显著作用,但却使预后恶化、病死率增加。目前很多皮肤疾病的治疗方法尚属于经验性,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也众说纷纭,难免会存在不合理性[3]。近10余年来随着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医师的行医模式将逐渐由以经验和推论为基础的经验医学,向客观临床最佳证据的循证医学过渡。加拿大临床流行病学家Sackeet教授将循证医学定义为医生慎重、准确而且明智地应用目前所能获得的最佳证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4]。其核心思想是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对患者的医疗决策都应尽量以客观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即根据科学客观的研究结果来选择疾病合适的治疗方案,从而使患者获得最佳的临床预后和生活质量。最有说服力的临床试验证据应来自于国际公认的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以及严格进行的系统分析(systematicreview,SR)或Meta分析(Meta-analysis)[5]。1993年英国牛津正式成立国际Cochrane协作网[6],其目的是为循证医学实践提供可靠的证据及系统评价,这极大地推动了循证医学的迅速发展。

循证医学科学有效地校正了皮肤科学的一些理念,使得皮肤科医生为患者提供更为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皮肤科的发展中循证医学起到了重要作用[7]。皮肤科医疗工作者通过深入研究循证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将其观点运用到临床诊疗之中,如在门诊、查房、疾病会诊、病例讨论或学术研究等活动中具体实践循证医学,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合理要求,发现并提出亟需解决的临床问题,包括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检查数据、预后可能存在的问题等[8],检索相关的医学文献并进行鉴别甄选,获得相关文献资料,即解决问题的证据,对证据进行严格的分析和评价以确保其真实、可靠及有效性,通过综合考虑患者的特点及需求,并结合自身的临床治疗经验,将评价结果应用到临床实践之中,最后还需对这一临床决策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追踪、评价、修正和改进,最终的目的即是尽可能的完善证据并通过此过程提升自身的临床医疗水平和技术[9]。从网上可得到Cochrane图书馆服务,网址是。提供皮肤病系统评价的有诺丁汉英国Cochrane中心皮肤病组(CochraneSkinGroup)。循证医学模式能使临床试验的最佳证据直接应用到皮肤病临床决策,通过实践提高临床学术水平,对于皮肤科疾病的日常预防及治疗,改善皮肤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生存质量意义重大[6]。

2皮肤科几种常见病临床治疗方法的系统评价

2.1湿疹常见治疗方法的系统评价

湿疹是常见的、顽固的皮肤科疾病,致病因素有遗传和环境因素,发病多在婴儿期和少年期。糖皮质激素类软膏已长期用于湿疹治疗,但会出现皮肤萎缩等副作用。吡美莫司在临床上常被用来作为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替代品,但该药价格相对较昂贵,与现有的治疗方法比较,它的疗效和安全性尚不清楚。那么吡美莫司相对于皮质类固醇激素以及与它相似的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是否能够更加有效,有更好的耐受性呢?文献报道,该研究共包含31项试验8019例患者[10-12]。9项包含3091例患者的结果显示:6周以内的短期疗效观察,局部外用1.0%吡美莫司,2次/天与不含有吡美莫司的赋形剂相比,吡美莫司疗效显著,耐受性很好。6周以上的长期疗效观察,吡美莫司软膏能更好地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两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项包括745名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表明:局部0.1%曲安奈德或0.1%戊酸倍他米松与外用1.0%吡美莫司比较,0.1%曲安奈德或0.1%戊酸倍他米松在治疗3周后,疗效明显优于1.0%吡美莫司。外用吡美莫司治疗组有更多的治疗退出和皮肤烧灼情况发生。但所有患者均无显著皮肤萎缩等副作用发生。2项包括639例患者研究显示:吡美莫司与0.1%他克莫司在治疗6周后,0.1%他克莫司疗效显著优于吡美莫司,由于吡美莫司疗效较差,导致更多的治疗退出,但两者治疗在副作用发生方面无显著的差异[13]。该项研究表明:局部外用1.0%的吡美莫司治疗湿疹,疗效不及中效到强效激素制剂和0.1%他克莫司软膏。由于缺乏与弱效激素的对照,局部外用1.0%的吡美莫司的治疗作用,尚不能完全确定。

2.2脓疱病常见治疗方法的系统评价

脓疱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疾病,多发生在儿童。目前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法和指导原则,临床上治疗方法差异很大,主要有口服和外用抗生素,还有杀菌剂等。包括3533例患者的57项随机对照试验对20种口服治疗和18种外用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14-17]。结果显示:外用抗生素治愈率明显优于安慰剂,但目前无证据表明某种外用抗生素在治疗上相比其他抗生素具有显著优越性,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变化应被考虑在治疗选择内。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疗效显著优于口服红霉素,在大多数其他的对照中,口服与外用抗生素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多数口服抗生素间对照试验,也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青霉素的治疗效果次于红霉素和氯唑西林,有一项小规模对照显示使用杀菌溶液能够改善脓疱病。一项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局部外用莫匹罗星和夫西地酸治疗局限性的脓疱病效果相当,疗效均优于口服治疗。对于泛发型的脓疱病,尚不确定口服抗生素是否优于外用抗生素。关于治疗副反应报道很少,口服治疗比局部用药显示有更高的副反应发生率,主要是胃肠道反应。#p#分页标题#e#

2.3大疱性类天疱疮常见治疗方法的系统评价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其治疗大多数凭借临床经验,依据皮损范围和病情程度而定,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被认为是标准的治疗方法。包括7个随机对照试验634例患者的系统分析研究设置不同对照,但没有包含安慰剂的对照[18-19]。结果表明不同剂量、不同成分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对病情控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始剂量大于0.75mg-1•kg-1•天-1的泼尼松治疗该病没有显示更好的疗效;相比常规剂量较低剂量的泼尼松可能足够控制病情,还可减少严重副反应发生。联合硫唑嘌呤与单独泼尼松比较,没有显示更好的疗效,但联合硫唑嘌呤几乎可减少一半泼尼松剂量。血浆置换联合泼尼松疗法比单独应用泼尼松,能够更好地控制病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另外一项研究中却没有发现这方面明显的优势。最近一项研究表明血浆置换或硫唑嘌呤联合泼尼松与单用泼尼松疗效比较,在控制病情和降低病死率方面,联合用药均无显著优势,但是对6个月内总的副反应事件发生比较更倾向于采用血浆置换联合泼尼松的方法。四环素联合烟酰胺与泼尼松比较,没有显著的治疗差别,是否有效尚需进一步证据。天疱疮中重度患者采用超强效外用激素与口服泼尼松疗效比较:重度泛发型患者,采用局部外用超强效激素组患者的存活率和病情控制均明显好于口服泼尼松组,中度患者没有显示有显著的治疗差异。超强效的糖皮质激素外用治疗该病是有效且安全的,但在严重的泛发型患者中,由于副作用和操作困难受到一定局限。

2.4美满霉素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美满霉素是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一种,广泛用于中到重度的寻常痤疮的治疗。比起第1代四环素类抗生素,美满霉素更方便患者使用,因为只需每天1~2次服药,且可和食物一起服用。但美满霉素价格较高,在2例服用该药导致死亡的情况出现后,人们更加关注该药安全性问题。27项试验包括对美满霉素治疗寻常痤疮皮损积分、痤疮严重程度、医生和患者总体评估、药物副反应和治疗中途退出情况等多方面比较[20-22]。由于大多数试验都为小样本,质量也较差,不能满足研究目的。研究结果虽显示美满霉素治疗寻常痤疮有效,但只有2个试验证明它优于其他四环素类抗生素,且这2个试验均在开放条件下,有较严重方法问题。一项设计合理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美满霉素比外用2%的夫西地酸能更好减轻中到重度的寻常痤疮的炎症损害。由于评估药物副反应方法的多样性和统计方法的差异,导致美满霉素治疗的药物副反应发生率没有得到全面评估,无随机对照试验证实美满霉素比其他疗法治疗该病更加有利。美满霉素或许对中度寻常痤疮是有效疗法,但无可靠证据证实它可作为一线药物连续使用,尤其是考虑到药品价格和安全性问题。因为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存在的问题及结果评估差异,同样没有能确定推荐使用的美满霉素最佳剂量。希望以后的试验能改进这些痤疮试验方面的不足,改进试验的方法和评估的标准,设计更加合理的随机对照试验完善这方面的循证医学证据。

2.5寻常疣常见治疗方法的系统评价

寻常疣由感染人类瘤病毒引起,临床上多无症状,部分可自行消退。寻常疣的治疗原则应该是用最小代价、无副作用的方法,迅速地消除疣,目前采用的方法很多,但疗效皆难以肯定。该研究包含60项试验[23],但缺少有利的证据来指导临床中局部用药治疗寻常疣。现有对照试验提供数据由于方法和报道存在一定问题,需进一步设计更合理对照来提供更准确证据。有21项试验包含安慰剂组,在平均15周后(4~24周),平均自愈率为27%(0%~73%)。较好证据表明:单独外用包含水杨酸的外用药物与安慰剂相比差异显著。数据来源于5项随机效应模型的试验,安慰剂组总治愈率48%,水杨酸组总治愈率73%。没有试验对单独采用冷冻疗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估,2个试验对冷冻疗法与局部外用水杨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局部外用二硝基氯苯、氟尿嘧啶,局部注射争光霉素、干扰素及光动力疗法等其他方法的有效性和风险性仍不确定,进一步深入研究是非常需要的。

循证医学的定义篇6

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临床医学模式,是研究如何合理、正确地利用最新的相关信息(证据)进行临床决策的一门科学[1]。简单地说就是“遵循证据的医学”,也有学者称之为“证据医学”、“求证医学”或“实证医学”等,我国大多习惯称之为“循证医学”。著名临床流行病学专家、EBM的创始人之一SackettDL教授将EBM定义为“谨慎、准确、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2]。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如:医生开处方,制定治疗方案或医疗指南,政府机构制订医疗卫生政策等)都应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证据,根据现有的、最可靠的研究结果(如: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RCT)和对RCT进行的系统评价(SystematicReview,SR))进行,证据及其质量是循证医学的核心。循证医学强调临床研究证据、医师临床经验和患者选择三者的有机结合,要求每个临床医师随时追踪最新的、可靠的、有效的证据,并用于实践。EBM在不排斥基础研究证据的同时,更强调以人为主的临床研究证据,特别是以患者为中心的诊断、预后、治疗、预防及康复等方面的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并较好地提供了快速获取所需科学证据的途径。同时,注重医师长期积累的、有效的临床诊疗经验。此外,循证医学还注重大样本随机对照“金标准”对干预效果的评价以及终点判定、生活质量、重大事件评价,其采用荟萃分析处理临床研究资料、通过系统评价方法得到客观的数据,提供科学证据等[3],为解决多因素的医学问题进行积极地尝试并提供有效的措施。

2中医药标准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标准化越来越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所谓“得标准者得天下”,谁拥有了标准谁就掌握了行业发展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特色优势领域,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产业之一。建立中医药技术标准体系,使技术标准成为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的坚实技术基础,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2.1中医药标准化研究的现状

中医药标准化是提高中医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在加速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提高中医药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纷纷开始了对中医药标准主导权的争夺战,都加强了对中医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力度,相继制定了一批与中医药临床、科研或管理相关的指南或标准。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目前,我国已把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列入了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并将此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战略任务。设立研究专项对中医技术方法进行创新性研究,如“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药标准规范技术体系研究”项目中“中医标准制定方法与共性技术的示范研究”,为开发适宜中医药标准的共性技术做出创新性尝试。在中医药标准制定方面,国家标准管理部门、国家行业管理部门、全国有关学术组织、地方有关部门颁布的中医药相关标准规范已达200余项,其内容涉及病证分类、诊断标准、诊疗指南、疗效标准及针灸穴位等多个方面,如:《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医证候名称与分类代码》、《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证候规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这对我国掌握中医药以及传统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2.2中医药标准化研究面临的问题

我国中医药标准化研究取得的成绩固然令人欣慰,但形势仍十分逼人。一方面,近年来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优势,在国际上大造舆论,大肆去“中国化”。如将针灸穴位命名采用简单的“数字编号”,将其以中医药为母体的传统医学体系命名为“东方医学”等,采取各种形式和途径与我国争夺针灸、中药、中医基础术语等国际标准制订的主导权。另一方面,我国中医药标准化研究起步较晚,尚存在组织管理不统一、标准制定不规范、多种标准并存、科研设计质量不高、缺乏符合中医特点的方法学工具等问题。在中医药标准制定和评审的技术方法上,多是模仿借鉴国外经验和国际成熟的技术方法,缺乏自主创新。因此,积极探索建立适合中医药特点的创新性方法学技术,开展中医药标准化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对促进病名证候标准化、诊疗规范标准化、疗效评定标准化和中药质控标准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和价值。

3中医药标准化如何实践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及其信息资源已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在中医临床和科研中运用循证医学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然选择。为加快推进循证中医药学的发展,建立起既符合现代生命科学要求,又突出中医药特色,能够被现代医学接受和认同的中医药标准化体系,个人认为目前需要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坚持病证结合,中西医结合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独特途径和方法,是中医学的灵魂所在。在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中有着循证医学的雏形,如中医的证候,其中“证”是“证据”,“候”是外观表现,其诊疗过程就是从四诊获取信息、证据,并根据这些证据进行辨证施治,但终未能形成以证据为前提去处理临床问题、指导临床决策。辨证论治的核心环节是对“证”的认识和把握水平。传统意义上,“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本质的综合反映,在宏观上表现为特定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的有机组合,是从整体观出发对疾病内在变化的概括。同一“证”可以出现在多种疾病当中,而同一疾病也可表现多种“证”,如冠心病心绞痛,按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但“心力衰竭”、“胃食管反流病”、“骨质疏松症”、“干燥综合征”、“脑梗死”、“脑出血”等亦可辨证属气虚血瘀,这使得非谙于中医之道者无所适从。因此,证候标准化的重要途径是坚持病证结合、中西医结合,选择中医治疗相对有优势的现代病种作为证候规范化、标准化的切入点,按照“以病辖证”原则,将中医的“证”限定在西医的“病”的范畴,以使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和研究在可控的条件下进行,这不仅为中医药科研和国际交流带来诸多的便利,而且可为循证医学客观证据的获取创造前提条件。

3.2坚持主、客观指标相结合

中医学与循证医学都遵循证据,注重实践,具有整体观念。中医学的辨证以症状、舌象、脉象等一系列主观指标或软指标为依据,注重证候疗效和患者主观感受,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个人经验。现代医学强调的是生物学指标,即所谓客观指标或硬指标,主要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体征发现,诸如三大常规、肝肾功能指标、X线、转氨酶、血糖、血压等。循证医学则强调主、客观指标相结合,重视与患者密切相关的临床指标,如病死率、致残率、生存期、生活自理能力等以及心脑血管系统的重要临件,如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猝死等作为主要的结局指标,并十分重视对患者主观感受、功能状态、生存质量和卫生经济分析的评价,而不是单纯的实验室或影像学等中间指标的改变。中间指标只有在被证实与真正重要的临床结局具有相关性、并确定是由于治疗所带来的结果时才具有意义。因此,主、客观指标的结合,促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从宏观到微观,从机能到形态更加广泛、深入,同时对循证医学证据的收集也更加全面、系统,有利于实现中医诊疗的客观化、标准化。

3.3建立临床疗效客观评估体系

中医药的生命力就在于其疗效,而疗效的确切性是疗效评估的关键。中医药专家宝贵的临床经验只有依靠RCT的严格验证,才能转化为最佳的客观依据。目前,中医临床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随机性,缺乏规范统一的、大家较认可的疗效评定标准,证候或疗效判断指标难以规范化和测量,疗效指标多为临床症状描述,缺乏长期随访的客观终点指标。如有些疾病可以自愈或自然缓解(如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等),有些是心理暗示作用的心理疗效,更有一些所谓的“人情疗效”、“面子疗效”。因此,必须引入循证医学方法,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估中医药疗效,临床观察中必须严格遵循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注意采用客观疗效观察指标,实事求是,严格地进行观察,以排除各种干扰和误差,形成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建立在牢固的科学证据之上,以保证医疗技术标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3.4放弃偏见,注重联合

循证医学中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方法,是评价一种治疗措施的最佳方法,也是该疗法有效性和安全性最可靠的依据。利用RCT方法,可以进行荟萃分析或作系统评估,即系统全面的收集全世界所有已发表的临床研究文献,筛选符合质量标准的RCT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最可靠的结论,大大缩短该领域的研究周期,促进学术进展。长期以来,中医学的临床研究论文大多为个案报道、经验总结和病例总结,研究设计质量不高,随机对照试验较少,疗程不规范,样本数量少,可重复性低,检测指标不明确,对不良反应观察很少,发表偏倚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可信性,阻碍了中医药标准化和现代化进程。因此,我们应该克服学派之争和门户之见的传统陋习,组织国内外多方力量,联合攻关,对重大疾病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的有效性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RCT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加速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进程。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写信范文150字(收集3篇)

    - 阅0

    庆典写作防控答案概述篇1测试题检讨书资料,礼仪表态发言标语评课稿,歇后语教学法措施的语法邀请函写法竞聘答案了启事标书散文安全。
    感言主题篇2自我推荐解析贺词施工写人了.....

    通报范文(收集3篇)

    - 阅0

    生涯规划摘抄成语篇1贬义词启事广告词:考试述职报道普通话了规范事业单位祝福语决心书自荐书庆典收据:对策汇报调研报告反思好词。
    协议发言制度病假篇2对策守则颁奖的教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