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勘察标准(6篇)

来源:网友

高层建筑勘察标准篇1

1.1建筑地下部分承载力

超高层建筑对地基部分是个重大考验,这也是对岩土工程勘察的首要要求,要重点对建筑物地下的情况包括底层坚硬程度、软土层分布情况、整个土层的承载力、岩石地貌完整性和质量等级等进行全面的勘察。

1.2对地上部分变形、倾斜的评估

与该部分相关的勘察内容主要是地下岩土的分布状况及变形参数,为后期的工程设计数据测算提供基础数据。

1.3要求更加深层的基坑挖掘

基坑提供了研究的最直接标本,直接反映了地下地基范围内岩土的地下水情况、岩土质量等地质条件,通过科学方式的勘察,为后期计算设计建筑架构、排水等模型提供基本的参数,而作为超高层建筑的地基深度一般比较大,所以对探测用的基坑要求的深度也需要更深些。

1.4对环境、抗震的特殊要求

超高层建筑庞大的地下基础工程,很容易给周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勘察中要详细记录对周围道路、其他建筑及地下设施等可能造成的问题,为超高层建筑施工检测、保障地下支护系统及排水系统设计提供最基础的数据。由于超高层建筑对抗击地震的要求,在勘察中还应特别注意对地震相关参数的测量、实验和分析。

2超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探原则

1)严格程序要求。超高层建筑的岩土工程的勘察不能随意进行,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及需要出具的相关报告,按照有关的规定程序严格进行勘察。2)把握重点环节。对于开建多个超高层建筑,在基本相同的地质条件情况下,为了保证勘察和施工的整体进程,勘察人员可以对基本相同的地质条件不予全面勘察,但是对一些重点数据和方位还是需要进行数据的采样,以保证建筑的工程质量。3)注重地质分析。超高层建筑物对地质的要求更高,地质选址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如果岩土工程勘察中较少或缺少对地质状况的详细评估,那么,对整个超高层建筑将来的设计而言都会埋下严重的隐患。4)人员合理选择。岩土工程勘察一定要选择专业的人员,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选择那些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的人担任勘察分析人员,对于有条件的建筑施工单位,可以组建专门的勘察小组,或与特定的勘察企业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3超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要点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基本点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1)对地下部分进行整体的科学评价,主要是对土质的性质、地质环境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特殊地质环境可行性等进行分析和评价;2)鉴于超高层建筑的特点,选取最佳适合的方案,以减少工程的造价。

3.1勘察点的科学定位

应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JGJ72—2004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进行工程勘察工作,但针对超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在勘察点选择上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根据地下的基本情况:1)要根据初步探明的地质状况主要是地层结构和分布以及超高层建筑物的整体设计情况,进行初步预估布点。2)针对不同的土质状况,特别是特殊性的岩土,按照岩土工程勘察有关要求,合理布置相应数量的点位。如遇到原地面为河塘沟渠、填土区域或砂土层较厚地区,勘察点的设置密度要相应的在该区域进行增加。3)针对地下防水的专门勘察工作十分重要,因为它时刻会给建筑施工带来不可估量的问题,同时对地下水文的探测也是一个难点,所以必要时可以组织专项建筑区域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地下水文勘察时,还要全面考虑周围的水文环境状况,初次探测要求在最后一个勘察孔钻探完成1d后,全部探测点进行统一测量,才能得出准确的水文数据。4)勘察点地下深度的选择,基本的原则是地质条件好的深度低一些,地质差的深度要加深,但是还应根据超高层建筑实际特点,比如高度、用途等进行综合的选择。其次,根据地上的基本情况:1)建设多个超高层建筑,要根据小区的整体设计规划,按照楼群的分布和主裙楼的差异,主楼承力部分加密探测点,非主楼区可以适当放宽点位,从而实现合理的密疏布点。2)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用途进行合理的划分,不同的使用用途的建筑物,对底层的承载、地下设施的要求不尽相同,所以勘察点选择要考虑建筑物的用途。3)在对超高层建筑初步布点结束后,如果排布图形为不规则图形时,还要在排列图形的凸凹位置适当增加勘察点。4)对于超高层建筑物内部机构中的中心位置、电梯井位置等要进行勘察点布控。同时还要考虑超高层建筑的高度,根据高度的变化控制勘察点的分布状况。此外,在勘察过程中,还应注意对现有勘察点进行一些修正,比如在采集岩土样本中如果发现盐渍土等特殊性土壤,就要注意增加该区域的勘察点,以充分探明该区域周围特殊的水文状况。

3.2超高层建筑底层的探察

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底部深入详细地探察,准确掌握最底层地层的基本结构和地形变化,是整个建筑设计稳定性、安全性的需要。在对最底层探察前,要全面掌握整个建筑区域的地质和水文状况。一般来说,勘察点密度分布小同时勘察深度深的,对底层的状况探明会更加清楚些。最底层的情况掌握,主要还是依托对勘察点取样标本的全面分析之上,进行专门的总结分析,如有需要,可从原探孔上小径口钻深取样,以获得更加详尽的信息。

3.3样品的科学采集

超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中一个重点就是岩土样品的采集,这直接关系到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样品采集不可随意进行,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操作规范进行,不然如果因为采集样品所在深度、数量不足或者运输保存密封存在问题,都会导致样本遭受污染、成分流失等,从而造成实验数据的失真。

3.4勘察技术的合理选择

高层建筑勘察标准篇2

【关键词】工程勘察;审查;质量管理

岩土工程勘察是对拟建建筑物通过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等手段,为工程设计及基础施工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地基土的岩土工程特征。其勘察工作应按工程建设各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提出完整的的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岩土工程勘察对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投资效益和环境影响评价所起的重大作用。

1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问题

1.1勘察目的不明确

作为一个勘察单位,当接到一个新的勘察项目时,应充分了解工程项目的详细情况,认真理解勘察任务书所提要求,明确勘察目的和工作侧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明确规定详勘阶段应“收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规划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因此,勘察单位应根据项目情况收集相关资料,编制勘察纲要,必要时召集勘察项目组开技术讨论会,使项目组每个技术人员做到目的明确,心中有数。

1.2勘察工作量不合理

勘察工作量是指钻探的深度,钻孔的数量和间距及覆盖场地的程度。取土试样及原位测试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应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要求。例如有些工程在建筑物的周边、角点、重要设备基础无勘探点,勘探点间距超过规范要求,钻孔深度满足不了设计要求等。对需要进行场地液化判别的勘探孔深度达不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深度要求。取土试样及原位测试钻孔数量过少或分布不均,不符合强制性条文规定。

有些勘察报告在取土试样及原位测试数量上不考虑取样,测试的代表性和均匀性,只求满足主要土层的原状土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少于6件(组),对非主要持力层软弱下卧层取样及测试数量和数据严重不足,造成结构工程师在对建筑物进行变形验算时,岩土参数可靠度降低。

1.3原位测试方法,手段不规范

对于岩土工程勘察原位测试及钻探工艺国家已有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作为从事工程勘察工作的技术人员应详细了解不同的地质条件应采取的钻探工艺和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的适用条件,取样的方法及取土器的标准。如砂类土应采用不同的原位测试方法进行评价,岩石风化程度的判别不可以动探测试代替。个别勘察报告中发现在碎石类土中做标准贯入试验,而在细中砂层中做动力触探试验。有些勘察单位不对原位测试的设备进行定期的校正和维护,造成自动落锤的落距偏大或偏小,标贯底刃严重磨损,取土器严重变形,土样扰动过大,由于原位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的不规范,已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造成测试数据的误差,以致提交勘察报告中岩土参数的不准确。有些工程采用回转钻进,而钻具直径采用φ73或φ89,满足不了国家《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要求,无法取得原状土样,即使勘察报告中提供了土工试验数据,也存在虚假成分。

1.4野外记录混杂,描述不规范

有些大型勘察场地,多台钻机同时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缺乏统一协调管理和检查,以致原始记录混杂,层位不好统一。作为工程勘察的第一手资料,岩土分类、描述与相关测试数据的不一致,已严重影响到勘察成果的质量,甚至导致勘察报告结论建议的错误。

1.5土工试验成果与结论脱节

土工实验人员与工程项目负责人缺乏沟通,实验人员只管实验过程,发现异常情况不及时与项目技术负责人核对,而有些技术人员只是将土工试验结果拿来就用,不去认真的审核或分析对比,势必给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留下隐患。

个别工程项目负责人对拟建工程概况理解不透,高层建筑不做高压固结试验,深基坑工程不做三轴试验,只提供一些常规的参数,使设计人员无法利用有效的岩土参数进行基础设计。

1.6勘察报告中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不充分

常见的勘察报告在分析论证方面略显不足的主要表现在,少有或没有数据分析的过程,或者应用分析的方法和理论不符合当前实际工程的具体情况,理解不透勘察的目的,不了解设计意图。甚至对基本资料也研究的不深,导致对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不能深入。由于缺乏对相关知识的深入了解,只是照搬规范和手册,不能有效的对岩土工程项目做实质性的分析评价。以上所述存在问题的原因,多是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的;另外也有勘察市场的因素存在。竞相压价、转包、分包、挂靠或出卖图章等现象造成了勘察市场的混乱。

2解决存在问题的建议

2.1加强政府的宏观控制,建立勘察市场的监管机制。对勘察单位的人员和装备,行业主管部门应到实地考察,不能只是停留在每年年检时的表格式审查。

2.2加强勘察单位技术人员的管理,努力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责任心,培养员工的质量意识、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水准。对待工程项目要做到合理配置技术人员,即从钻机、原位测试、现场取样、地质编录、钻孔测量、现场协调、室内试验、报告编写、报告审核等一系列工作。使人员的结构层次分明,各负其责。

2.3严把勘察报告的审查环节。勘察文件的审查应本着程序性审查和技术性审查为原则。程序性审查包括:项目规划批复书、勘察合同、勘察单位资质、项目负责人资格、原始记录、计算书、勘察文件的签章等是否齐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技术性审查的重点应是检查勘察文件是否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勘察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是否合理,取样和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工作是否满足岩土工程评价要求,岩土参数取值是否合理,结论建议是否可行,岩土工程评价是否正确。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服务的,其成果最终要转化为工程实践。因此,提高工程勘察质量,不单纯是勘察单位自身的素质和管理问题。地方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共同把好勘察过程和成果的质量关。使每项勘察文件都能为工程建设项目带来安全可靠地保证。

参考文献

[1]辽宁省地方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DB21/T1214-2005

高层建筑勘察标准篇3

1建筑施工中岩土工程勘察现状

基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对建筑项目发展的重要性,如何有效实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健康发展是当前建筑行业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工作人员等原因造成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出现问题的情况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建筑项目的质量水平。

1.1准备工作不足

在正式进行建筑施工之前,工作人员需要提前展开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在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有关人员需要注意基坑支护、地下水渗透以及电缆的电阻率等问题。工作人员应有效地综合以上几点注意项目,制定完善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方案,这样有利于勘察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但是,一些建筑项目的工作人员常在勘察过程中出现差错,例如,未在方案设计前期进行科学预测。除此之外,有较大部分的施工企业未进行实地勘察工作,所得到的数据信息均来自部分业主的口述,不具备科学性。在一些技术细节方面,负责勘察工作的人员未及时进行完善的准备工作,促使后期岩土工程勘察遭遇阻碍,最终导致勘察质量较低,影响整个项目的质量。

1.2工作设置不科学

工作设置问题主要体现在勘察地点和取样方面。由于我国对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重视度相对较低,直接致使一些技术人员在培训的过程中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在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方面均难以达到岗位标准。另外,一些工作人员在勘察的过程中难以掌握其中的基本结构和形式,勘察点设置不够科学。勘察人员不能灵活根据当地的地质及地形等实际情况对勘察位置进行科学调整,且未及时进行相关信息的更新,导致勘察工作和实际情况不相符。

1.3勘察质量有待提高

一些建筑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急于提升岩土勘察工作的效率,而勘察质量未达到标准,这个问题在建筑行业内较为常见,同时也是很多企业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多施工企业选择直接缩短勘察工作时间的方式进行赶工,这种方式直接造成勘察工作流于形式,不仅不能加速施工进度,还可能隐藏大量安全隐患。导致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质量较低的原因较多,缩短勘察环节的工作时间是其中一个部分。除此之外,一些项目勘察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够,且未进行详细而完善的分析工作,导致整个工程的勘察工作质量降低。

2岩土工程勘察实践分析

鉴于建筑基础施工中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何有效完善勘察工作成为目前建筑行业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以下以某工程为例对岩土工程勘察实践进行分析。某工程属于高层建筑类型,涉及商业办公楼和商铺,共为30层,地下室设置为3层,地上部分商铺有4层。该项目的结构设计是框架剪刀墙,地坪标高约33.8m。

2.1项目地质条件

该施工地点处于河流冲积的一级阶地,场内主要地层涉及粉质黏土、粉土等。该项目施工地点的野外特征较为明显,由上而下形成一定特点。(1)人工性填土层。该层次属于填土层,呈现灰褐色及褐黄色,稍微偏湿润且土质较为松散,有粉土和砂岩碎块等,一些钻孔的顶端部分有混凝土,伴有少量建筑类垃圾,如砖渣等。该工程地质情况相对较差,且强度低,存在高压缩性质,如果未经妥善处理难以作为基础部分的持力层。(2)第四系的冲洪积层。该层中有粉质黏土及粉土等。粉质黏土几乎分布在整个场地内,属于中压缩性,能够作为较轻荷载建筑物的一些基础性持力层。地质钻孔处,粉土层种类分布不均,强度处于一般程度,属于中压缩性,其承载力能够有效作为较轻荷载的建筑基础持力层。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在勘察过程中发现钻孔处出现地下水,地下水的类型一般是上层滞水以及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一般存在于人工填土、粉质黏土层中。粉质黏土中的地下水一般直接来自于大气降水以及地表水的有效补给,其水量相对较小,水位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潜水一般存在于圆砾层中,具有一定的承压能力,受到地表水以及大气降水的有效补给,水量相对较为丰富。而基岩的裂隙水存在于下伏基岩中,其中补给径流的条件和涌水量都与地质构造及节理性裂缝有着密切关系,正常情况下水量相对较小。

2.2基坑支护

该工程的地下部分有3层地下车库,其开挖实际深度约9.50m。基坑开挖的实际深度范围内土层涉及人工填土、粉质黏土等。工作人员在开挖时需要针对基坑展开专业设计及支护过程。基坑支护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可有效运用喷锚支护等结构方式,主要目的是有效保证开挖基坑的实际稳定性以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性。除此之外,基坑支护设计工作需要按照相关岩石工程具备的特性指标进行,具体如表1所示。该场地的上层滞水位埋藏相对较浅,且没有有效形成统一性水位,导致工作人员在进行基坑施工的工程中出现上层滞水水量不够大等问题,这时可运用集水井实现明排。

2.3基础选型

以当地岩土工程的地质情况和拟建筑物实际结构荷载特性为基础,专业人员经过综合分析认为适合运用桩基础进行操作。如果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可将风化的泥质粉砂岩作为桩端部分的持力层,并将桩端进入到持力层1m处。

2.4注意点

为避免出现不必要损失,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项目:(1)工作人员应在拟建建筑物地下车库标高的基础上展开基坑支护的设计工作,并在开挖过程中对基坑运用恰当的支护措施;(2)在基坑形成后,工作人员应完善对基坑及相关性建筑物在变形等方面的监测工作,便于尽早发现并解决问题;(3)基坑开挖的时候,工作人员可运用帷幕止水,接着进行基坑开挖操作,有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

3结语

勘察工作在任何建筑项目施工前都是一项必经环节,居于主要地位。目前,随着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的出现,出现了一系列的施工质量问题,这成为衡量项目整体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质量勘察工作在建筑项目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论文先阐述当前建筑行业内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现状,接着以实例分析建筑基础施工中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实践过程,希望为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忠群.关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5):112.

高层建筑勘察标准篇4

关键词:房屋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勘探点;原位测试;勘察仪器

Abstract:thegeotechnicalengineeringisabasictaskofhousingconstructionprojectconstruction,isthebasisofengineeringdesign,construction,thequalityoftheprosandcons,forengineeringconstructionquality,safety,timelimitforaprojectandreasonableinvestmentplaysanimportantrole.Especiallythehigh-risebuildingloadisbig,embeddeddepthoffoundation,andgeneralfoundationwidthisbig,multi-purposepilefoundation.Thesecharacteristicsdeterminethesurveyworkloadbig,contentiswide,requiredtoprovidetheparametersofthemiscellaneous,geotechnicalengineeringevaluationareawideanddeep.Butthecurrenthousingconstructionexistsmanyproblemsingeotechnicalengineering,geotechnicalengineeringinvestigationonhowtoimprovetheconstructionofqualitycontrolisaproblemwhichneedstobesettled.Thispaperfirstanalyzestheproblemsexistinginthecurrenthousingconstructionofgeotechnicalengineeringinvestigation,andthendiscussesthehousingconstructionkeypointsofqualitycontrolinthegeotechnicalengineeringinvestigation,finallyitsqualityassurancemeasuresareputforward.

Keywords:buildingconstruction;Geotechnicalengineering;Explorationpoint;Insitutests;Surveyinstru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目前房屋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一)勘察前资料收集不全面

勘察前,资料收集不全,任务不明确。有的报告中勘察目的表达不清楚,有的仅写了很简短的技术要求,应明确写出勘察目的。很多勘察报告工程概况中缺基础类型、结构、荷载等形式,缺基础埋深。少数报告未划分勘察等级。

(二)勘探点的布置

勘探点的间距和深度不能满足要求。有的报告勘探点未严格按建筑物角点布置,有的平面差4-5m的距离,未能控制住;有的工程桩基工程孔距偏大,达38-39m,超过了规范30m(或24m)以内的规定。天然地基工程孔距,详勘大者达54m,超过了规范35m以内的规定。

有的工程勘探点的深度不够,12个钻孔中有7个钻孔未达到中风化岩层,仅进入强风化层(孔深为6.0~6.5m)而该报告又建议7.5m的挖孔桩,桩底到中风化岩层。

(三)地层描述的问题

有的报告描述不准确、不规范、过于简单。比如土层顶底板埋深没有描述;有的工程粘性土不描述状态;有的描述中有粉砂、细砂,结果在结论中却变成了中砂,粗砂。前后矛盾;对人工填土层,有的报告统一描写为填土,未将杂填土和素填土细划;对孔隙比大于1的应定为淤泥质粘土,却描述为粉质粘土。

(四)原位测试方面的问题

土样和原位测试数量不够。有的报告静触数量不足6组,仅5组也进行了统计;有的报告标准贯入在粉土层中仅做了一次试验,数量不是偏少,而是太少,不能满足评价要求;有的项目中作标贯试验,其记录不规范,应按每10cm记录击数,直至30cm为止,记录标贯试验的总击数,而该报告未按10cm记录击数;动力触探试验错误地按标贯办法进行了,每一处的动触进尺仅20cm,数量太少。

(五)地下水评价方面的问题

不重视地下水位资料的搜集。有的报告未将地下水初见水位和静止水位分开;有不少报告有地下水,而未取水试样做水质分析报告,均是根据区域资料判定地下水对砼无腐蚀性,土对钢结构弱腐蚀性或者是未判定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房屋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控制要点

(一)钻孔间距的把握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规定高层建筑勘探点间距15m~35m,其包含的意思:间距比一般建筑的要小,且比安全等级高的更要小。实际上钻孔间距应主要取决于场地的复杂程度,即场地是否存在暗沟、塘、浜等异常带,保证钻探所揭露地层能准确反映水平和垂直方向土质情况及地下水存赋形态等等,而不是建筑物安全等级决定孔距。

当然布孔位置也要考虑到拟建建筑物的条件,如在主体建筑角上、荷载和建筑体形变异较大处应有勘探点进行控制,另外对于不同地貌交界处也应加密勘探点。

(二)钻孔深度问题

高层建筑勘察标准篇5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大纲;周密详尽

1引言:

勘察大纲是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计划书和指导书,好的勘察大纲能指导勘察工作合理合法合规范有条不紊地进行,是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已被列为质量检查项目,勘察同仁应予重视,现从多方面对岩土工程勘察大纲的周密详尽性进行探讨。

2工程概况

首先应写明合同编号和工程编号。建设单位,不能用简称,应与其公章名称一致。设计单位,为了了解设计意图、方便沟通,应写上设计单位。工程名称,应同甲方商量好,与未来报建的工程名称相同。工程地点,除了文字说明外,最好能写上用地红线图几个角点的坐标。拟建建筑物,应写明名称、用途、形状,占地面积、建筑安全等级、抗震安全等级、地上层数、高度、地下层数、地下室埋深、拟用基础类型、基础埋深、上部最大荷载。勘察阶段,分可行性研究、初步、详细三个勘察了阶段。此外还可交待建设总投资等。

3设计要求

要与设计沟通好,了解设计意图,特别是地基基础方面的设计,让设计提出勘察技术要求。

4勘察依据

岩土工程勘察通常依据《工程勘察合同》以及各种规范、规程、标准、条例等。楼房建筑场地勘察的常用依据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BJ94-94)》、《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9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BJ87-92)》、《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程(JGJ83-91)》、《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静力触探技术规程(CECS04-88)》、《岩土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99:98)》、《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其他岩土工种勘察也有相应的规范,诸如公路、铁路、水利等的勘察规范、规程。

5勘察目的

勘察目的主要是为地基基础设计提供岩土参数,但也应作如下详述:

5.1查明拟建场地范围各岩土层的名称、类别、成因、厚度、范围、工程地质特性,分析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提供地基基础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

5.2查明拟建场地地质构造、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提出治理方案。

5.3划分地震的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判定饱和砂土、粉土的地震液化性,若液化则计算液化指数。

5.4查明地下水位情况,了解地层渗透性,判定地下水的腐蚀性。

5.5根据地基岩土、场地、环境、拟建物等条件,提出合理的基础选型建议,还应提出基础设计、施工和工程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6勘察任务

主要是说明计划布置的工作量。具体说明控制性钻孔、取土样钻孔、一般性钻孔、标准贯入试验孔、动力触探孔、十字板试验孔的数量。

7勘察工作

野外勘探工作有坑探、钻探、触探、物探,测试有载荷试验、十字板、动力触探、静力触探、标贯试验、旁压试验、波速试验等,还有现场调查、踏勘、测水位、取样、孔位测定等。

7.1场地工程地质调查

查明拟建场地及其附近的地形地貌,不良地质作用,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邻近已建物的基础类型、埋置深度及使用情况,历史最高洪水位等。

7.2钻探测试工作

严格按规范、规程、标准开展野外钻探测试工作,主要技术要求有如下方面:1、开孔、终孔直径,要考虑方便取土样、下套管;2、钻进方法,常用反循环、泥浆护壁,跨孔严重时下套管钻进;3、终孔深度,控制性钻孔钻进某层多少米。技术孔钻进某层多少米。鉴别孔钻进某层多少米;4、标准贯入试验,试验和记录方法执行《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附录L的规定;5、取土样,在技术孔取土样;各土层取代表性土样;主要土层取样数量不小于6组;正常间隔2米;6、取岩石样,高层建筑,中风化层和微风化层要取岩石样,取样数量要满足统计要求;7、取水样,每个勘察场地不于2件;8、测量水位,所有钻孔均要求测定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

7.3其他测试分析应按相应规范、规程、标准执行。

8勘察工作步骤与工期安排

8.1现场踏勘、调查、收集相关资料,编写勘察大纲,约需天数。

8.2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取样,约需天数。

8.3室内土工试验,资料整理分析,编制图表和编写勘察报告,约需天数。

9人员、设备安排

人员方面,安排工程技术员数量,安排工程负责、编录、制图、编写报告、校对、审核、审定人员,钻机班组和工人、土工试验人员的数量。

设备方面,安排钻机、十字板机具、动力触探机具、标准贯入试验设备、抽水设备、车辆等的数量。测量放样仪器、土工试验室及设备也应提及。

10质量保证措施

执行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品校审制和质量签收反馈制度。

10.1施工前组织工程负责人及技术人员踏勘,搜集资料,编制勘察纲要,技术、环保、安全措施交底。

10.2工程负责人及技术人员负责原始资料采集,保证资料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10.3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并严格按照勘察纲要和有关操作规程开展工作并留下记录。

10.4工程负责人应在作业现场进行指导、督促检查原始资料取得的方法、手段的合理正确,对各项作业检查验收签字。审核、审定人负责中间检查工作。

10.5土试组负责检查土样装运、分析测试及土试报告编制,工程负责人检查其正确性和完整性,审核、审定人负责中间检查工作。

10.6工程负责人根据钻探记录、原位测试和土试报告负责编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审核、审定人负责审核和审定工作。

11环境保护措施

11.1若附近为居民区域,应降低工地噪声,禁止夜间施工。

11.2钻探设备修理产生的废水、废油集中统一处理,禁止焚烧废弃物。

11.3钻进泥浆水应设置沉淀池过滤后再排放。

12安全生产措施

12.1安全员全面负责安全管理和教育工作,开工或上岗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12.2施工机械的使用由专人操作,遵守操作规程,杜绝人身伤害事故和机械事故发生。

12.3施工现场控制用火,杜绝火灾事故隐患。

12.4机电设备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启动,必须具有可靠防护和漏电保护装置。

12.5雷雨台风季节须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洪水、雷电、台风灾害,和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炎热季节须防中暑。

12.6注意交通安全,装卸车、搬机要注意机具和人身安全。

13提交勘察成果资料

提供成果资料主要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建筑物与钻孔平面位置图、钻孔柱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土工试验成果表、岩石样检测报告、水质分析报告。有的还提供持力层等深线图、勘探点一览表、触探成果图、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表、岩土芯照片等。

14不尽事宜灵活解决

岩土工程勘察涉及面较广,难免百密一疏,勘察过程中若发现遗漏,应及时处理,补充完善勘察大纲。对重大技术难题,请专家学者会同设计、甲方研究解决。

15结语:

周密详尽、完善完美应是我们的目标,但对于较小的或较简单的勘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大纲不必面面俱到,上述方面可精简或合并,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参考文献

[1]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M]

[2]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

高层建筑勘察标准篇6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探勘察

1、野外勘探工作方面

野外勘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勘探深度及勘探间距

影响勘探深度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地层工程地质性质不同。如:埋藏较浅且工程地质性质好的密实碎石土及基岩地区勘探孔深度较浅,而工程地质性质差的淤泥及松散填土地区勘探孔深度较深,这就要求在勘探前对勘探区域地层大致情况有所了解,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基础形式及结构形式不同。如:一般5~6层砖混结构住宅,勘探孔深15m可基本满足要求,而5层框架结构商场由于单柱荷载大,基础面积大甚至可能采用桩基,则勘探孔深度15m可能不够。

再者,地基复杂程度不同,勘探点间距不同。在勘探时遇复杂地基情况,应按规范要求加密勘探点,不能局限于经济或时间等因素而坚持原勘探方案不变,否则难以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埋下工程隐患。

1.2野外地层划分

野外地层的正确划分是室内资料整理的关键因素,对较大型的工程由于施工多采取多钻机平行作业形式,技术人员较多,各勘探班组往往各行其是,最后资料汇总后难以统一,给室内整理带来很大困难。为避免这种问题应将所有技术人员首先集中到一起共同勘探一到二个钻孔,统一编录形式,并派专人现场负责勘探区域整体野外分层连线,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勘探质量。

1.3取样和原位测试

在采取Ⅰ,Ⅱ级原状土试样时不按JGJ8992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操作,对所取试样也没有及时贴标签、封腊,不及时送试验室进行试验,导致土样严重失水,致使土工试验成果中含水量、孔隙比、液性指数、压缩系数和抗剪强度指标严重失真。在标贯和动探试验时没有清除孔底残土就进行试验,在静探试验中不控制贯入速率,造成试验数据失准。

主要持力层与下卧层的原状土样少于6件,原位测试数据少于6个,力学性质指标不满足统计要求。

1.4地下水位观测

地下水位测量不规范,测点过少,剖面图没水位线。实际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应同时观测地下水位,量测时间须在最后一个钻孔施工24h后;第二,地下水位观测应考虑周围地下水开采情况的影响,若量测时间正好处于附近抽水井抽水下降漏斗时,所量测到的地下水位肯定偏深;第三,水位量测应与钻孔座标、标高回测相结合。我们知道勘探孔口周围地面实际不是一个水平面,水位量测参照孔口位置不同,水位埋深也不一样,因此而产生的误差几厘米是难以避免的,这根本无法满足按规范要求地下水位量测精度为±2cm的要求,也更无法测定地下水的正确流向。解决方法是孔口座标、标高回测同时以标高回测时的孔口位置为准向下量测地下水位深度。

2、室内土工试验工作方面

室内土工试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室内测试

通常室内测试的问题主要是岩土样送达试验室后未及时开样测试,或不按操作规程要求进行试验操作。例如对要求饱和的土试样,未按规范要求达到饱和时间进行测试;固结试验的压力值达不到上覆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之和的要求,很多测试未按规范要求进行平行测试,提供的岩土报告可靠性差,出现很多与现场矛盾的数据;对于高烈度地区在规定的抗震判断深度范围内的粉土未做粉粘性含量测试。导致高粘性含量的粉土也判定为可液化土,造成投资浪费等现象。因此,室内试验时应及时送达的土样进行开样测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要求进行试验操作。

2.2内业资料整理

对于野外及室内测试分析所收集的分散、零乱的原始资料必须经过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以便于设计人员结合场地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是岩土工程勘察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当前该环节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有以下方面:

2.2.1对设计概念与理论不明确。在岩土参数的统计和分析中,对异常值不加分析剔除,一律参与统计分析,导致分析误差过大,标准差、变异系数过大,得出场地分析不合理、不正确的结论。

2.2.2对岩土参数的取值不理解。对岩土参数的标准值理解片面,不论什么岩土参数均提供标准值。对于工程特性指标(例如标准贯入锤击数、原位测试所得土的强度指标和室内测试土的强度指标等)必须提供标准值、基本值或特征值,土的一般性物理指标统计其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就可满足要求。岩土层划分及其物理力学参数的确定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成果。勘察人员在录入试验数据的过程中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错。在勘察报告的编写过程中,试验数据及编录表的录入约占10%~15%的时间,因此实现试验数据电子版本的通用及野外编录工作的电脑录入,可以大大提高勘察报告的编写速度。

2.3设计、勘察人员的互动

在工程建设中,设计人员往往忽略了勘察报告中在基础处理形式及施工方案方面的建议。勘察和设计往往隶属不同的部门,勘察部门在勘察报告提交之后,就万事大吉;设计部门收到勘察报告时,只看剖面图、柱状图和岩土参数,对地基处理建议等重视不够。此外,勘察人员由于工作的局限性,偏重于查明岩土情况,勘察报告中的建议往往比较空泛,久而久之,设计人员对勘察建议重视程度降低。这种现象对于具体工程是不利的,也不利于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发展。作为勘察部门,勘察前应与设计部门进行沟通,因为勘察成果的直接使用者就是设计部门。在进行勘察前,应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弄清楚建筑物工程特性,这样勘察工作就能做到目标明确,为设计部门提供确实有效的勘察资料。

3、岩土工程分析方面

3.1天然地基均匀性评价

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是岩土工程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对地基均匀性评价都有明确规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标准。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试图从定性定量方面作一些努力,与同行探讨。对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时应首先确定其平面和深度范围,根据工程勘察阶段和任务的不同,其范围也有很大区别。在工程可行性研究和选址阶段,应首先确定场地所在的工程地质单元,在整个工程和周边一定范围内进行评价。而在详勘阶段对建筑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时多以建筑物水平投影面积为评价范围,既常以建筑物角点包络线所占的面积为评价范围。其深度评价范围,首先应明确拟建工程的用途、结构、荷载及发展、地区设防标准等多方面的情况,一般而言,应满足以下原则:

3.1.1地基主要受力层:对条形基础为基础底面以下3倍基础底面宽度,对于独立基础为基础底面以下1.5倍基础底面宽度,且评价深度不小于5m;

3.1.2压缩层深度范围:对天然地基浅基础、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可按变形比法确定其评价深度;

3.1.3对于大面积基础其评价深度范围应不小于1倍基础宽度。

3.2关于地震效应的问题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场地做剪切波速试验有明确规定,但这个规定没有区别强地震区和弱地震区,而且地基处理后其剪切波速值也发生了变化,场地地基土类型及场地类别也有可能因此发生变化,这种情况在岩土工程评价及地基设计时有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于重要的建筑物必须进行剪切波速测试,确定场地覆盖层厚度的钻孔应达到覆盖层一定深度,其直接影响场地类别判定及建筑工程的抗震造价。对于液化判别,目前规范要求以标准贯入试验为主,以静力触探为辅,有经验的地区可采用剪切波速。对判别液化而布置的勘探点不应小于3个,每层土的实验点数不宜小于6个,试验点的竖向间距宜为1.0m~1.5m。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布置工作量,既可减少标准贯入击数偶然误差引起的差异。液化判定时,应对不少于6个液化判别点分别计算,综合判定;对于薄层有时会出现一层点数不够的情况,出现该情况时应采用静力触探或补充工作量来增加判别点情况,不宜轻易下结论,特别是对于出现一层仅有两个液化点且液化结论不同的情况,更应补充工作量来增加判别点情况。

4、对岩土工程勘察改进的建议

4.1加强勘察市场规范、监督和管理

1)加强对勘察合同、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防止盲目、无用的勘察。2)加强勘察现场工作的监督,防止勘察造假的产生。3)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严格审查勘察报告中的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分析及结论建议,重点把关基础选型论证,场地稳定性评价及施工建议等内容,防止勘察报告中只重视结论不注重相关重要建议的提出。4)加强政府部门和社会相关监督机构对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防止恶性竞争的发生。

4.2加强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实施注册岩土工程师

要想全面推行岩土工程体制,就得加强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岩土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以适应岩土工程市场发展的急需,加强实施注册岩土工程师制度,通过采用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质双重控制来规范勘察市场、促进勘察技术水平的提高。

4.3加强地区性工程地质研究,制定地方性勘察规范

目前所使用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是全国统一的勘察准则,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环境条件各种各样,同一名称的地基土,在不同的成因环境下其物理力学性质,特别是力学性质都有差异。比如地基土的承载力,有的地区高,有的地区低,建议的指标可运用于大多数地区,但对有的地区可能偏于保守。因此,加强地区性研究,制定相适应的地方性规范很有必要。

5、结束语

对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加以归纳、分析,对其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旨在纠正岩土勘察中的不规范行为,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为地基处理和施工提供准确、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技术参数。

参考文献

[1]顾宝和、高大钊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通知开会怎么写模板范文600字(精选

    - 阅0

    通知开会怎么写模板范文【篇1因参会人员有会议冲突,原定于___月___日上午11:00召开的会议管理制度宣讲会推迟至___月___日11:30在会议室(2)召开,请大家准时参会。注:《会议管.....

    铁路通知范文(精选5篇)

    - 阅0

    铁路通知范文【篇1辞职报告也称为辞职申请书,是个人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时向单位领导或上级组织提请批准的一种申请书。本文给大家提供辞职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xx:您好!首.....

    致敬袁隆平的作文范文(3篇)

    - 阅0

    致敬袁隆平的`优秀作文篇1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学校的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工作和生活的安江农校采访。安江农校坐落在雪峰山下,气.....

    教师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 阅0

    优秀教师工作总结篇1学年度第一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教学大纲,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本学期已完成了第一章至第六章以及实验部分的内容,期末复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