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实习工作报告(6篇)

来源:收集

海外实习工作报告篇1

关键词:党建;海外留学生党员;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87-02

一、海外党组织现状

1.缺乏凝聚力和归属感

很多高校输送到国外的学生党员、积极分子的教育与组织生活制度、后续培训制度、监督制度等不够规范和完善,造成了海外留学生党员的自主性、分散性明显增强。他们的居住地点比较分散,相互之间的联系也不够密切,更重要的是大家都忙于学业,很难组织统一的学习活动和实施有效管理。由此产生了大量无组织活动、无凝聚力和归属感的党员和积极分子。

2.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时有抵触

海外留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在学习阶段面对中外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经历国内外不同的学习环境,思想政治观点始终处于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比较、判断、选择甚至冲突的过程中。不少党员的“个性化”或“个人主义”倾向较为明显。对于高校基层党建中一些传统形式,他们也表现出不解与抵触。

3.部分海外留学生党员缺乏自我价值和社会认同感

与国内学生集中管理模式不同,国外学习和生活环境相对宽松,学生多为自我管理。许多留学生在国外有思乡感、孤独感和挫折感,缺乏自我价值和社会认同感。部分自律性不强的留学生党员沉溺于谈情说爱、上网游戏,存在不思进取的现象。有的海外留学生党员虽然制订了学习计划,但不能有效实施,影响了学业。

二、现状原因分析

1.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现在的高校学生几乎都是“90后”,而且多是独生子女,其身上存在着个性强、个人主义倾向明显等特点。另外,“90后”还呈现出崇尚发展自我、展现自我、成就自我的信念,他们不随波逐流,集体意识淡薄,喜欢成功,又畏惧失败。

2.工作内容的复杂性

现代社会已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全球交互性。而高校在某种意义上是各种信息的交汇中心,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处的环境更为复杂。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原因,海外留学生党员、积极分子的培养存在范围的国际性、形式的创新性等特点。海外党员和积极分子等在海外留学期间,尤其是在日本的留学生,其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等容易渗透到他们的思想意识中,使他们在感受高度文明的同时,其价值观、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容易发生改变,这使得我们培养对象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理想信念等呈现出较为复杂的趋向,时常产生模糊意识,给高校的基层党建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如何把海外留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培养成具有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且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接班人是高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3.部分留学生党员、积极分子思想存在误区

不少海外留学生党员、积极分子自身对党性修养的重视程度不够,他们认为出国就是为了专业进修,提升专业技能,因而忽视了自身党性修养的提高。赴海外留学的党员普遍存在缺少归属感的心理状态,缺少具有号召力的党组织对其进行指导。而且学生留学后,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考察培养工作存在盲区,容易出现组织发展的中断和延后,使得海外党组织出现凝聚力涣散现象,因此建立海外留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长效机制非常重要。

4.组织设置不够合理

部分党支部的设置缺乏创新性,对海外留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组织关系的管理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将其纳入原来所在的学生党支部进行分散管理。由于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党支部对国外的具体情况缺乏了解,难以对他们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更无法结合学习和生活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另外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由辅导员或学生党员担任,没有足够的精力对海外学生党员进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组织对海外学生党员、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的延续性。

三、加强海外党组织凝聚力建设的对策

1.加强海外留学生党建工作的远程化建设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基层党务工作者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传统的工作方法由于时空的限制,使很多党建工作处于“边缘状态”,组织生活的开展,党员的管理和再教育,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发展等工作都无法正常进行,许多入党意愿强烈的大学生由于出国导致难以得到培养和再教育。

青年学生已经成为网络最活跃的群体之一。网络对他们的思想认识、思想动机、行为模式、价值取向等的影响日益深刻。因此基层党务工作者将网络平台纳入党建工作中,积极探索海外留学生党建工作的远程化建设,开拓海外留学生党建工作新局面,增强党建工作新活力势在必行。

通过调查显示在学生中比较受欢迎的交流平台主要有微信、QQ、微博等。要加强网上党校和红色网站的建设,运用网络做好出国前的专题教育和出国后的跟踪教育,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党员了解当前国家的重要新闻,自觉履行党员义务,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在网站上设立留言板,及时解答学生在国外遇到的各种难题,增强海外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切实加强教育和引导。同时要拓展海外党小组,使党建工作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

2.建立海外党支部,创新组织发展形式

(1)完善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是海外留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基石,要想实现高校海外留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有效化,完善党组织建设是首要工作。与国内高校集中管理的模式不同,海外大多数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多以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为主。受这种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海外留学生党员思想容易出现松懈、凝聚力不强的现象。因此要积极设立海外留学生党支部,健全基层党组织管理机制。海外学生党员及积极分子利用直接面交或者电子邮件等其他方式定期向海外党支部进行思想汇报,加强沟通和交流。网上党校分别对海外留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进行有效的专题教育。运用网络直接向信息库的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发送文字或图像等信息,全方位抢占教育阵地。利用海外党支部集中组织活动,召开党员大会,创造海外留学生的精神家园,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国内党总支积极引导海外党支部和党小组,通过网络开展党员教育及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发展等工作。直接采用网络视频的方式发展党员或完成党员转正工作。

(2)规范丰富党支部活动。

以海外留学生党支部为单位开展系列活动,如定期开展党的理论知识竞赛、主题党日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当地的公益事业等。同时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所留学国家的华人社区和团体加强合作与联系,得到他们的帮助。支部活动的内容应根据国外实际情况,在不违反基本原则的情况下灵活创新,尽量丰富多彩,从而调动海外党员参加党支部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从活动参与度考察党员的积极性、觉悟性与奉献精神,使党支部活动真正做到规范有序。

3.创建海外留学生党员考评体系

(1)加强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考评。

为保证海外留学生党员及积极分子能够受到规范化的延续性教育培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海外党支部及党小组定期组织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最新文件、方针和政策,并以网上考评的形式对其加以检测,其考评结果也可以作为评先树优的参考。

(2)建立海外留学生党员状况评估报告制度。

海外留学生党员及积极分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要形成报告,定期向国内党组织汇报。国内高校相关党组织可以通过听取个人汇报、开展视频交流、听取海外党支部书记和国内一对一联系负责人汇报等方式及时了解每一位海外留学生党员及积极分子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形成阶段性报告。海外留学生党员及积极分子回国后,参照其在海外的状况评估报告,通过民主测评、组织谈话等多种途径了解回国后的行为表现以及变化情况,形成个人情况鉴定。

4.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作用

根据考评结果和评估报告,参考海外党建负责人意见,定期在网上评出优秀留学生党员。将优秀留学生党员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加强引导教育,发挥示范作用,以此带动更多的海外留学生党员,进一步树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自觉增强党性,更好地发挥导向作用。

5.充分发挥高校党员作用,加强国内外一对一联系

国内指派优秀党员和海外留学生党员、积极分子进行一对一联系,关注学生在海外的思想、学习与生活动态,定期向学校的党组织进行阶段性工作和思想动态汇报,有效加强党建工作管理。

同时积极调动海外留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海外高校实行党建工作专人负责制,挑选党性较强、觉悟较高、政治素质较硬的学生党员,负责海外留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党员教育和党内日常活动,对海外党员和积极分子进行集中教育,提高他们对提升专业能力与服务国家相统一的意识,并定期与学生进行谈心。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海外留学生党支部的自我管理机制,对海外留学生党员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探索加强海外党组织凝聚力建设的研究,使广大海外留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自觉增强党性修养,培养党员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有更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海外实习工作报告篇2

肩负省局党组交给的光荣使命,带着对林学敏同志无限的思念和敬仰,先进事迹报告团自2005年3月27日至4月13日,历时18天,在全省16个地市巡回报告16场,行程接近5000公里,现场听众达4000多人,文秘部落通过各地电视、电台、报纸等媒体广泛向社会宣传,间接受教育者达到几千万人,收到了良好的典型宣传效果。通过巡回报告已故老局长的先进事迹,使“林学敏”这个名字响彻齐鲁大地,推动了先进性教育的深入开展,引导更多的质监干部职工以林学敏同志为榜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勤政敬业、克己奉公,为推动质监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贴近政府中心建功立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报告团成员始终抱着严肃认真的态度,用争一流的精神,做一流的报告。每一场报告之后,都认真总结和反思,查找不足,不断改进,日臻完善。为了用真情实感打动别人,几乎每一场报告都饱含深情,热泪盈眶。作为林学敏同志精神的传播者,我们一边报告一边学习,体会最深,获益也最多。无论是报告会本身,还是报告会之外,我们有太多的感慨和太多的思索。

一、切身体会和感受

(一)巡回报告产生了震憾心灵、催人奋进的突出效果。许多人反映,组织看光盘与现场听报告相比,心理感受截然不同。每一场报告,听众都全神贯注地听讲,许多人都感动地泪流满面。在德州市委招待所会议室里,调音师听了报告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在莱芜局,摄影的同志抓拍动人场面,自己却禁不住热泪盈眶。东营局的王忠生局长、日照局的杨冬静局长、莱芜局的熊光成局长等一些了解和熟悉林学敏的人,听了报告后无不为之动容,流下热泪。潍坊局的岳尧局长最后总结讲话时,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声音沙哑着说不下去。聊城局的常子友书记直抹眼泪,最后不得不从主席台上撤到旁边的接待室。系统之外被应邀出席报告会的市委市政府、组织部门、人事部门的领导也都深受感动。

(二)各市局领导对举办报告会空前重视。宣传林学敏同志的先进事迹,对于把先进性教育引向深入,推动质监部门实现“一个提高、两个确保、四个一流”的目标,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市局能够充分理解省局党组的意图,把举行林学敏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当成了一项政治任务,在会场的布置,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邀请,对与会人员的组织,报告团成员住宿的安排等各个环节,表现出高度的负责精神,体现出一流的工作作风。当烟台市委临时决定3月31日上午举行全市1500人的报告会时,我们原计划同一时间在威海举行,并且威海局已经预订了会议室,通知了出席报告会的市委市府领导,但是他们以大局为重,把威海报告会的时间改到下午。枣庄局在市委市政府的会议厅里举行报告会,会场是最好的,并要求全系统的所有干部职工参加报告会,让每个人都切身感受林学敏同志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格,其善借东风、争创一流的迫切心理可见一斑。济宁局还向市政府作了专题汇报,济宁市吕在模市长在百忙当中接见了报告团一行,并与报告团成员进行了座谈、合影留念,其重视程度不言而喻。报告团赶到日照局作报告,恰好是星期六,家住济南的杨冬静局长放弃了双休日的休息,而干部职工说,她对此早就习以为常了。

(三)全系统已经形成了浓厚的“学、争、创”氛围。从报告会的会场上可出看出,绝大多数市局都在会场上摆上了“向林学敏同志学习,争创一流业绩”之类的标语牌,使人感受到浓浓的争先恐后、百舸争流的气氛。经进一步了解,各地都下发了“创十佳”和开展“行风建设年”活动的通知,并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轰轰烈烈地启动了“学先进、争一流、创十佳”活动。广大干部职工都自觉与典型对比,找差距定措施,高点定位,瞄准一流,在本职岗位上拼搏进取,初步涌现出一些先进个人。许多地市局的基层同志为了履行好职责,以局为家,放弃双休日,加班加点的现象十分普遍。

(四)各地市局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从会场秩序可以看出质监部门的干部职工素质是比较高的。会前,几乎都能自觉把手机关掉,会场上很少有交头接耳、进进出出的情况。在许多地方,与会听众都是站着鼓掌把报告团和市领导迎进会场,结束后又起立目送着报告团和市领导离开,显示出干部职工的良好精神风貌和组织者的丰富经验。在报告会之外,也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烟台局学习。以基础建设而论,淄博局、威海局、聊城局、潍坊局、临沂局、荷泽局、泰安局、莱芜局等市局的办公楼,不论是外观还是使用面积,都要远胜烟台局,令人羡慕不已。在当前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东营局提出了掷地有声的口号——“困难工作走在前,艰巨任务跑在前,危险时刻冲在前”,他们设立了“共产党员示范岗”、“共产党员执法车”、“共产党员实验室”,要求共产党员配戴胸牌标识,以便“平时身份亮出来,关键时刻站出来,危难之际豁出来”,让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个做法得到了东营市政府的肯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林学敏同志先进事迹全省巡回报告会的成功举办,得益于我们系统有这样一个难得的典型,得益于省局党组高瞻远瞩、英明决策,得益于各地市局的深刻领会、高度重视。它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不管什么工作,都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干好的,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取得成功的;但只要高点定位,争创一流,脚踏实地地去做,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二、几点建议

(一)对“五个十”的标准进行调研,使各单位在省局正式出台“创十佳”方案之前开展活动有据可依。目前,由于省局尚未出台争创细则,各市局都在观望等待,没有印发自己的“学、争、创”活动方案。我们可以先行一步,深入稽查局、质检所、审批中心等单位进行调研,建立“十佳执法标兵”、“十佳规范化实验室”等“五个十”的争创标准,使干部职工干有方向,赶有目标。待省局出台方案后,我们可进一步充实、完善。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二)加快胶东质检中心大楼的建设进度。聊城局2004年开工建设新办公楼,仅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建起了新办公楼,2005年5月1日可以搬迁到新楼办公。我局的办公条件与我们所处的地位和对外形象不太相称,应迅速改变这种局面。新建办公楼要面向未来,面向先进,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海外实习工作报告篇3

[关键词]《中外日报》;广告;清末;社会文化;价值

史料是历史研究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要素。史料的种类很多,包含的范围也很广,但是在传统史学研究中,研究者搜寻使用史料往往局限于书报、文件、口碑类中的历史记录、历史著作、文献汇编、政府文件、私人文件、回忆录的范围,对实物类中的诸如建筑、墓葬、雕塑、广告、照相和绘画等材料通常有所忽视,较少有人主要利用这些史料来进行历史研究。虽然目前这种状况有所改变,已有不少研究者开始利用这些以往被忽视的史料来作研究,但总的来说,情况并未得到根本转变。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这些史料所包含的价值缺乏深刻的认识。事实上,广告作为一种史料生动地记录了有关社会生活、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因而包含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一、《中外日报》在清末报刊中的地位

《中外日报》于1898年8月17日由汪康年创刊,1911年2月25日改为《中外报》,号数续前,3月份即停刊,恰处于晚清最后十几年。据潘慎文所知,1901年,《新闻报》的发行量每天超过一万份,《中外日报》排名第二,每天近一万份,《申报》由于言论保守从以前的一万二千份下降到九千份,《同文沪报》和《苏报》分别不超过五千份和二千份。1903年第三期《浙江潮》刊登《杭城报纸销数表》,《杭州白话报》以七八百份位居销量榜首,《申报》约五百数十张,《中外日报》列第三,销量约五百张。可见,《中外日报》的发行量一直处在较前列。它是历时较久、以消息灵通着称的一份知名报纸。由于《中外日报》的编辑形式接近现在的报纸,是中国近代报刊的典范之一,所以有必要对之深入研究。笔者不揣浅陋,拟对《中外日报》中广告的价值进行初步探讨。

二、《中外日报》广告的史料价值

广告作为一种新型文献,是社会文化的生动反映,具有独特的价值。对于广告的史料价值,晚清国人已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称“广告为商业发展之史乘,亦即文化记录之进步。”《中外日报》上刊登的广告数量巨大、形式多样、色彩斑斓,生动体现了西方文明输入之下,清末上海社会生活中东西方文明交汇的情景。下文拟以《中外日报》广告为例,分析晚清报刊广告在反映晚清社会生活、西学传播、政治理想、女权运动等方面所具有的史料价值。

(一)《中外日报》广告比一般文献更能生动、全面地反映晚清市民生活的变化,在研究晚清市民生活时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近代以来,上海不断吸收西方带来的工业文明,从衣、食、住、行到医疗卫生,从日常用品到娱乐方式都展现了近代特有的情形。这些变化在传统文献中虽有零星记载,但传统文献在形成过程中必然经过了作者的选择、删改,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不如原始文献反映的更为生动、全面。报刊广告就是一种未加任何主观加工的原始资料,所以要考察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外日报》广告就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史料。

首先是饮食方面的变化。众所周知,饮食不仅仅是人们满足食欲维持生命的一种自然行为,同时又是一种意识、观念、文化、礼仪和交流方式,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近代西餐引入,与之同时输入的还有西餐礼仪,成为中国人了解西方人日常生活行为方式的重要环节,也是近代中国人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构成。西餐引入成为上海近代城市文化新的元素,开拓了上海城市文化的空间,它与中餐的交融突出地反映了近代上海租界生活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中外日报》中刊登了大量的食品广告,如牛奶、面包、葡萄酒、啤酒等,说明这些西方食品正在逐渐地融入晚清市民生活。

其次,在衣、住、行等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衣服从传统的长衫、布鞋过渡到西装、皮鞋,住房中出现许多新式建筑,连传统的马车、帆船等交通方式也受到西式马车、电车、轮船、火车的冲击,日常用品中出现了香烟、漱口液、西医、西药、西式文化用具、钢笔、纸张、电灯、剃须刀、照相机等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

再次,娱乐方式的日趋丰富。晚清娱乐项目不仅有传统的戏曲,还有、大马戏等。如1899年4月5日登有马戏演出告白:“启者:本班到申后,定于即晚在虹口百老汇路演试,以后每日下午九点钟准演。所有本班骏马、奇兽均经教练纯熟,曲解人意。马能写数、作秋千……种种戏剧新奇夺目……逢礼拜六下午三点钟开演,多一次是日童子减半。二月廿五日华伦班启。”这反映了晚清市民的娱乐情况。

(二)与常见史料相比,报刊广告在考察晚清西学流行的程度和广度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晚清时期,西学东渐,大量书籍经过翻译进入中国……启蒙思想家与其它人士编制了多种书目,如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徐维则的《东西学书录》(1899年)、以及《译书经眼录》一类,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已经有多少种西学与新学方面的书籍被译为中文,以及哪些书是学者们认为必须一读的。但是上述无论哪一种书目,只能让我们知道曾经存在过的书,或者是书目编纂者们认为是重要的书,却无法告诉我们哪一些书是当时的流行书,是社会上曾经风行一时的大众读物。学者们认为应当看的书,在社会上未必就一定流行。大众流行读物不一定被学者看上眼,而收入上述书目。

周振鹤先生认为,利用清末书店的营业书目与档案馆保存的书业公会档案以及报刊上的售书广告,才能分析当时西学对中国大众社会的影响程度与向度。此处所谓向度指的是偏向的程度。他注意到当时流行的多种外语教科书(英、日、俄最多)就没有进入到上述学者所编纂的书目中,而在营业书目与上海书业公会的书底中他却发现它们是常见书。而且有些教科书除了营业书目与广告外,不见于其它任何记载,可见这些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周先生还认为:“将来如果有人有兴趣与余裕,还可考虑将晚清报刊上的书籍广告进行爬梳整理,集成一本更完善的晚清流行书目集成,当然这是一项不小的工程,如果有人肯这样做,那就近乎是一椿学术上的慈善事业了。”

《中外日报》中刊登了众多的外文课本、格致、历史、地理等译著广告,这反映了晚清国人积极学习、传播西方科学文化知识,渴望了解外部世界的情形。为了更好地学习西方科学文化、了解世界状况,晚清国人对学习外语有一种狂热的爱好,从英语到俄语、日语、德语,法语,只要是与晚清打交道的国家,她的语言就是国人学习的对象。仅《中外日报》上所登英文书籍广告就有《华英初阶》、《华英进阶》、《英华初学》、《华英读本》等三十多种。此外《中外日报》上还刊登了大量英文教习、翻译的告白。籍由这些告白,我们可以看出当时英文学习的流行程度以及国人渴望了解资本主义强国英国的迫切心情。

(三)广告反映了政治理想的变化。近代以降,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东侵,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面对这一制度落后、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近代中国,传统政治意识中的合法性理念也因危机意识与忧患意识的刺激而发生嬗变,从而深刻地影响着近代中国的政治格局与发展进程。许多先进的中国人要求改变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仿效英国和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中外日报》中刊登大量有关西方政治制度、法律章程书籍翻译广告,有关英、日等国立宪运动的大量作品也在报刊上宣传,这反映了清朝末年,国人希望效仿西方、建立起资本主义政治、法律制度的政治理想。

(四)广告反映了女性地位的变化。在西方资本主义冲击下,近代中国女权意识觉醒,进步人士不仅建立了不缠足会,创建《女学报》,而且还编译了大量中外女杰传记作品,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女性解放运动,这在近代报刊广告中有生动的反映。如《中外日报》在1897年8月17日就刊登了《上海女学报》的开办告白:“本报为提倡女学并不牟利,今已开办,姑先月出三期,敬送一月。第一年内,每张只取纸料大钱三文,以慰诸闺秀先睹为快之心。祈中外贤子涩媛,惠赐佳文,函寄上海西门外文元坊女学报馆,工征录者每篇酬洋一元,聊以致敬,非敢云润。”

众所周知,缠足是严重残害妇女身心健康的陋习。清末,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天赋人权说和女权理论的输入,以及社会变革的展开,逐步兴起了不缠足运动。废禁缠足,是近代中国妇女解放的一种标志。清末不缠足运动是由西方传教士在中国首倡天足会而揭开序幕的,后经维新派的积极努力,迅速成为戊戌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移风易俗运动,到20世纪初,不断高涨,弥漫全国,在中国妇女解放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晚清报刊上经常刊登不缠足会的章程和开办广告,扩大了不缠足会的影响,促进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如1898年9月4日《中外日报》刊登了常熟开办不缠足分会告白:“常熟开办不缠足分会,有愿入者请至天凝寺巷邵宅注册,其详细章程本分会可阅也,此布。董事邵廷桢启。”

此外,《中外日报》还刊登了《世界十二女杰》、《世界十女杰》、《东洋女权萌芽史》、《泰西妇女通览》、《女总会活历史》等译著的出版广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清社会女性地位的提高。

通过对社会生活、西学传播、政治理想、女权运动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以《中外日报》为代表的晚清报刊广告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晚清报刊广告史料具有以下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广告多登在不显眼的位置,而且杂乱无序,很不容易加以收集整理。它们散布的范围很广,有用的内容又大多相当零碎,宛如在大海中捞针,不易搜罗,更容易为人们所忽视。

海外实习工作报告篇4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之一,金融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而金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时展的大背景。近年来,教育部启动并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出了“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及“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的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虽然该计划主要是面向工程技术类人才的培养,但是,该计划同时也指出“卓越计划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因此,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不仅推动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必将会引导其他各类人才包括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不仅如此,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金融深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正逐步形成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多样化、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多元的金融机构以及创新性的金融制度。而伴随着金融体制的不断开放,金融的国际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由此可见,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大金融”时代,它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另外,上海已经明确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对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理工大学作为上海市属重点大学,必须要承担起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培养大量复合型、高素质金融人才的重任。在上述时代大背景下,金融学专业传统的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已很难适应新形势下金融人才的需求,对传统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二、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

进行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首先要确定改革的目标。从卓越工程教育计划的目标和内容来看,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根据这一理念,结合快速发展的金融深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战略目标对金融人才的需求特征,确定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以实验金融学教学体系为特色,培养出具有国际知识背景、适应国情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和复合型的“卓越金融人才”。根据这一目标,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需把握三个关键点。(1)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金融深化的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战略目标,要求我们必须面向“大金融”时代培养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多种能力的通用型金融学人才。尤其是上海理工大学作为上海市属重点大学,金融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上海经济发展特别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金融人才的需求。(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金融基础知识和理论,又要指导学生学习和了解最新的金融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引导学生将金融理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其实践能力,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3)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这是必然趋势),金融资源的国际流动不断增强,中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金融人才一定是适应金融国际化的国际金融人才。因此,加大金融人才的国际化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三、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

传统的金融学专业的教学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并由教师来主导与控制,学生是被动接受,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压制,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且,传统的金融学专业培养的主要是面向国内市场需求的金融内需型人才,缺乏国际化。显然,这样的教学状况是难以满足新时期金融人才培养要求的,不符合卓越工程教育的理念。

(一)调整教学内容

1.体现学科交叉性随着金融理论的发展,金融学与数学、统计学、工程学、心理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联系日益密切,金融学已成为一门交叉性学科。而“大金融”时代对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也需要我们能够将金融学和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为此,上海理工大学在金融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中充分考虑到了金融学科的交叉性特征,并据以调整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上,将金融学课程与数学、法学、市场营销、计算机网络、会计学、外语等交叉融合,金融学专业分别开设了金融工程概论、金融计算与建模、博弈论、经济法、金融法、银行营销学、电子金融学、商业银行会计、财务报表分析及一些双语课程。这种交叉性的课程设置适应了“大金融”时代对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2.体现微观化趋势在“大金融”时代,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多样性的金融产品、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和持续的金融创新需要大量处理微观金融问题的金融人才。在这种金融微观化趋势下,金融学专业的教学应转变过去以宏观金融为主、忽视微观金融的状况,重视和加大微观金融课程的教学。在对过去宏观金融课程进行适当调整的同时,增加了微观金融课程。在共24门金融学专业课程中,微观金融课程开设了14门,占比达到58%。3.课程内容调整与自编教材、参考书相结合过去,金融学专业使用的教材,存在着内容重复,部分内容陈旧过时的现象,降低了教学效率。为此,在组织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研讨的同时,对重复和过时的内容进行调整和改革,并根据卓越金融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金融形势发展的要求,组织编写一系列金融学专业教材和参考书,包括1)高等院校金融专业教材:《外汇管理———理论与实务》、《金融工程》、《公司金融》、《证券投资分析:理论、方法和实验》、《房地产金融》和《中央银行学》等;2)高等院校精品课教材:《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3)教学参考书:《合理节税:如何进行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汇市冲浪———如何进行外汇投资》和《沙里淘金———如何投资黄金》等。这些教材已经在多届学生中使用,效果良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改革教学方法

卓越工程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课上“满堂灌”和学生课下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教学方法的转变。1.“引导—激发”式理论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中,采取“引导—激发”式理论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以下三种形式。(1)案例教学法。结合教学内容,精选国内外金融领域的经典案例和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金融事件,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金融知识和理论,从多角度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2)主题辩论法。就一些重要的、热点的理论观点或论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微型报告法。每章内容讲完之后,教师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大家回去思考、研究,做成小论文或报告,下次上课时请一位同学做约10分钟的微型报告,之后对报告内容、PPT质量和报告方式进行简短讨论。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通过在学生中间组织学习小组,引导组内和组间的学生分析、讨论和辩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引导—激发式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研究和写作能力。而且,课堂上的讨论、辩论和报告以及团队之间的协作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社交礼仪,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2.建立教学网站在传统的金融学专业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交流主要是在课堂上,课下,老师和学生很少有机会互动交流,这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为了在课堂之外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通过教学网站的建设(包括外网和内网建设),将现代网络教学手段运用于一些传统金融学专业课程中,进一步拓展教学空间。目前,金融学专业的所有课程都已通过学校课程中心网,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学生可通过该网站获得PPT教案、教学大纲、习题及答案等相关教学信息,并可与教师在线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3.创新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过去,学生的考核方式采用“一考定成败”的考试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现在的考核模式将教学过程考核与期末考试有机结合,不再主要以笔试的试卷成绩作为考核的唯一标准,而更加注重平时的综合表现和综合素质,学生平时分占总成绩之比甚至达到40%。而平时成绩主要是对各小组的工作进行综合评定,小组成员共享同等成绩。评分标准包括小组成员遵守课堂纪律情况、小组讨论情况、报告幻灯的质量、交流发言情况、团队协作能力等。总之,新的考核方式更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

(三)构建一体化实验金融学教学体系

卓越工程教育计划要求:要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金融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金融学专业通过课堂教学的情景模拟、实验模拟、校外实践拓展和毕业实习环节的强化管理,建立了一套以实验金融学教学体系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1.开展情景模拟的课堂教学通过事先向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和分配角色,模拟时要求其以角色身份完成一定的活动或任务的情景模拟教学,提高学生一定的金融业务能力。如,在金融概论(A)课程中,结合金融市场相关内容,要求不同的小组分别扮演拥有项目的创业者、风险投资机构(VC)、私募股权投资机构(PE)以及投资银行等,就创业者如何吸引资金投资、VC和PE如何选择投资项目、投资银行如何辅导项目上市等情景开展模拟教学,受到学生欢迎。2.建立实验室的实验模拟(1)进行金融模拟实验教学及模拟方案设计是金融专业实践训练的基本环节。本专业依托部级经济与管理教学示范中心,筹建了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实验室、金融衍生品业务模拟实验室、期货与证券模拟实验室,开设了商业银行综合业务、金融衍生品业务、保险业务、证券投资、金融理财模拟等实验课程,并要求学生能借助金融模拟软件,设计各种业务模拟方案,从而提高了学生在将来实际工作中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2)申请并获得上海市教委2011年度“上海理工大学金融学专业研究教学型实验室建设”项目。目前,该实验室正在建设中。本专业以两个金融实验基地为依托,把金融学专业的课堂教学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先进的计算软件结合起来,促进了金融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根本改变,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3.拓展校外的实践通过校友网络,努力拓展校外实习、实践基地,通过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搭建实践、实习平台,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能力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如,财政金融系通过组织“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界校友沙龙”活动,积极拓展校外的实践基地。4.强化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环节的管理专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为提高学生校外实习效果,本专业对学生的专业实习进行认真的组织规划,毕业实习指导老师在学生实习过程中,通过电话与实习单位联系,以了解并监督学生的实习情况,实习结束后,必须交一份实习报告,指导老师根据实习报告的内容、格式及规范进行严格评阅、打分,最后综合评定毕业实习成绩。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建设,初步搭建了一体化的实验金融学教学体系。该实验教学体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他们对金融业务的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近年来,上海理工大学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无论是在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还是在一些沙盘推演竞赛中都表现出较高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如由金融学专业学生组成的团队分别获得了2011年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半决赛一等奖、第三届全国高校“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上海赛区决赛二等奖等,另外,他们还获得2011年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小额农贷营销风险管理演示系统。

(四)开办金融学第二专业

从响应学校的卓越工程教育计划、为社会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的角度出发,金融学专业开设了金融学第二专业学位教育,并根据非金融学专业学生特点制定单独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提高了非金融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自2007年开办以来,本专业已经连续招收了四届学生,总人数达390人,他们分别来自全校各个专业。目前,已毕业115人,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复合型人才,显示出上海理工大学卓越工程教育的成效。

(五)开设金融讲坛

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还尝试开设金融讲坛,实行定期讲座制度。要求财政金融系博士或副教授以上的教师每个学期必须为学生做一场学术报告,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同时,设法邀请校外的金融学专家和金融实业界人士到学校做报告。至今,相继举办了证券投资、国际金融、风险投资等多场报告。场场报告都是座无虚席。通过开设金融讲坛,组织校内外专家学者举办学术讲座,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与视野。

(六)多方并举,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

为了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金融人才,通过国际化课程体系、国际交流平台和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设,推进三位一体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1.国际化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开设国际金融、外汇管理、国际投资、国际结算等介绍面向国际金融市场的理论和业务的课程外,还开设了金融外语、金融文献阅读、金融市场学、国际结算等双语课。2.建立国际交流平台在国际交流处的协助下,开展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国际交流,促进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培养。如财政金融系首次建立了与意大利摩德纳大学经济学院教师学生互换交流平台,并在2010年下半年,摩德纳大学派教师和学生来上海理工大学做访问学者和学习交流;2011年度,金融学专业派学生作为国际生赴摩德纳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3.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到国外进修、访学以及引进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高层次人才方式,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金融学专业派教师于2010—2011年到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arlsruherInstituteofTechnology,KIT)、意大利摩德纳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学;还有的教师即将出国访学。同时也引进了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充实国际化师资队伍。

(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海外实习工作报告篇5

关键词:外宣翻译;政府工作报告;读者接受度

中图分类号:G1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135-03

引言

外宣翻译指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从汉语翻译成外文,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1]。此类文本多具有通俗性,且面向普通外籍人士。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外宣翻译已成为让世界认识中国,使中国融入世界的重要途径。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汉语资料被翻译成英文,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然而,我国的外宣翻译一直面临着重“宣”轻“外”的窘境,缺乏读者研究,对外宣传效果不尽如人意。在2013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国家主席也提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的指导要求。作为重要的政治文献,政府工作报告的译文能否被外国读者接受直接关系到的中国的国际形象。本文以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及新华网授权的官方英文译本为语料,从翻译学宏观理论及汉英双语微观对比的视角研究如何提升外宣翻译的读者接受度。

一、翻译学中的读者研究

20世纪中期以前,翻译学理论的研究重点多集中于文本研究及译者的经验与素质。60年代末,尤金.奈达在《翻译的理论与实践》(The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一书中正式提出“动态对等”理论,即“译文读者对译入语的反应程度大体上与原语读者一样”[3]。该理论强调衡量翻译质量的标准在于对等的读者反映,而非对等的语言形式,成为翻译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随后,国内学者范仲英提出的“读者感受论”、许渊冲先生的“三之论”等也都以读者反映作为翻译评价标准,与“动态对等”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

随后,纽马克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将原文文本分为表达功能(expressive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fun-

ction)、呼唤功能(evocativefunction)三类,译者应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才能较好服务于读者。其中,表达功能文本旨在传达情感,呼唤功能文本亦具有号召性和渲染力,翻译时都不能忽略其特有的语言结构、形式和内容同样重要;信息性文本则以有效传达文本内容为目标,译者应站在译入者的文化背景和理解角度下,为译文接受者在获取信息时消除障碍[4]。

80年代后,认知语言学家斯佩尔和威尔逊创立了“关联理论(RelevanceTheory)”,认为人的认知以“最大关联(max-

imalrelevance)”为准则,即用最小的处理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而语言交际则以“最佳关联(optimalrelevance)”为取向,即用有效的处理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5]。因此,译者应为译文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语境知识,并让译文读者尽可能少地付出推理努力达到预期的理解。

读者反映决定了外宣翻译工作的成败。以政府工作报告为代表的外宣文本普遍在于描述客观事实,属于典型的信息类文本,其翻译策略应不同于注重文体和创造性的文学翻译。因此,为体现原文的信息功能,翻译时应以读者为中心,以交际为目的,在原语与译文间寻求动态对等。译者须掌握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差异,建立两者的最佳关联,准确、简明、流畅地向译文读者传递信息。

二、外宣翻译中的读者关照

2004年,时任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的黄友义在长期相关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1]。中国政府每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是由国家领导人向全国人民汇报过去一年政府工作进展及部署来年工作安排的政府公文,涵盖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方面内容,是对中国一年来的国情国策及重大事件的全面梳理。其来源和内容无疑是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并能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因此,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便成为其翻译任务的重心。影响中外受众思维习惯差异的因素主要包括政治分寸、文化差异、逻辑层次、行文节奏。

(一)政治分寸

外宣翻译多具有显性或隐性的政治色彩。例如《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海洋权益”一词未被译为“seapower”或“searight”,因为这样的译文往往会被英文读者仅理解为领海权。实际上海洋权益不仅包括领海权,还会涉及国家一切与海洋相关的政治、经济、安全、科学、文化等诸多方面利益,所以翻译为“maritimerightsandinterests”更能全面体现词条的政治内涵。

为力求政治保险,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往往需咬文嚼字、力求对应,但并不意味着“望文生译”。例如“全军和武警部队展现出新的风貌和战斗力水平”这句话被译为“thearmedforcesandarmedpoliceforcenowarefullofnewvigorandhaveenhancedtheircapabilities”。其中“战斗力水平”未被译为“fightingcapacity”或“combateffectiveness”,仅用“capabilities”一词强调全军和武警部队的实战运用综合素质,而省略了对“战斗”一词的翻译。实际上中国国防的提升并没有通过真正的战争来体现,如果突出翻译“战斗”一词反而容易在英文读者心中留下中国好战的印象,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只有译者具备高度的政治觉悟和丰富的政治知识,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措辞中的政治信息,让译文读者客观认识并易于接受中国文化及国情国策。

(二)文化差异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包含了大量中国特色词汇,而巨大的中西文化差异往往导致其英文对应词条的空缺。因此,译者需从外国读者的语言习惯及文化心理出发,不拘泥于表层文字的翻译。例如“留守儿童”一词容易按字面意思被译为“stay-at-homechildren”。但根据《牛津英语词典》,英文中“stay-at-home”作为合成形容词往往用于描述不常外出或不工作而留在家中操持家务的人。政府工作报告中“留守儿童”的完整翻译为“childrenwhoareleftbehindinruralvillagesbyruralmigrantworkersworkingincities”。可见,只有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文化语境,才不会造成翻译上的误解。实现外宣翻译的“动态对等”常需进行补偿增译,使交际双方互明。

即便对于同一词的翻译,在不同的语境及搭配中其含义也不尽相同。例如看到“精神”一词,略懂英语的中国人便会把“spirit”作为其直接对应的英文词条。但英文中的“spirit”与汉语中的“精神”一词在外延上存在差异,“spirit”往往会让英语母语使用者联想到“灵魂”,“信仰”及“生命力”等概念。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精神”一词的理解与翻译则需打破这种刻板印象。譬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精神文明建设(culturalandethicalprogress)”针对“物质文明建设”而言,强调要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提高道德素质。如果翻译成“spiritualprogress”,英文读者很容易产生有关宗教的联想,这是不恰当的;另外,“十精神(guidelinesoftheEighteenthNationalPartyCongress)”本质上是体现会议的指导原则,翻译成“guideline”比“spirit”更贴切。可见,对于真正成功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6]。

(三)逻辑层次

就语篇结构而言,英汉两种语言存在明显差异。汉语句子特点是“以意统形”,因而汉语的句法特征是意合(parataxis),强调逻辑关联与意义关联而不在意词语之间和句际之间的形式衔接。英语句子的特点是强调形式和功能,因而英语的句法特征是形合(hypotaxis)。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要求用形式标记表明[7]。下文为三个句子组成的一个语段:

1)过去一年,困难比预料的多,结果比预想的好。(Inthelastyear,wemetmoredifficultiesbutdeliveredabetterperformancethanexpected.)

2)经济社会发展既有量的扩大,又有质的提升,为今后奠定了基础。(Theeconomyandsocietydevelopedbothquantitativelyandqualitatively,thuslayingagoodfoundationforfuturedevelopment.)

3)这将鼓舞我们砥砺前行,不断创造新的辉煌。(The-

seachievementsencourageustoforgeaheadandmakefurther

progress.)

以上英译文中的黑体词是补充的连词和代词,它们昭示了译文逻辑,体现了英语“形合”的特点。这些词在汉语语篇中有时可有可无,但在英语语篇中却必不可少。例如第一个汉语句子表面上看来是两个并列结构的分句,其实深层的逻辑语法是转折关系,所以在英译的过程中需补充连词“but”,才符合英文读者的阅读习惯。此外,根据例句中的斜体词也不难看出英文句子更倾向于“化静为动”,通过一系列简明动作形象地梳理语篇逻辑层次。

汉语表述的政府工作报告长句较多且句型单一、一逗到底,语篇的逻辑层次在表层语言形式上经常没有明显体现。汉语句子普遍较少使用逻辑关联词行使语法功能,甚至句子省略主语都不影响理解。英译时,译者需要补充隐性的逻辑结构,有时甚至还需通过信息重组来化解汉语语篇中的“流水句”,以提高英文读者的接受度。

(四)行文节奏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而言,其英语译文往往最初是以会议口译的形式传达,所以译文节奏感也是影响读者接受度的重要因素。就句式而言,政府工作报告的汉语原文经常以罗列祈使句和四字结构增强行文的节奏感,例如:

4)加强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努力为人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Weshould)speedupthebuildingofalaw-based,innovativeandcleangovernment,enhanceitscredibilityandlaw-enforcementcapability,andstrivetoprovidehigh-qualityandefficientservicestothepeople.

与汉语不同,英译文将原文的三个“政府”合并翻译,也主要是从节奏感考虑。如果与汉语硬性对照,直接翻译为“buildingofalaw-basedgovernment,innovativegovernmentandcleangovernment”,则不但未能达到反复的修辞效果,还会使逗号处的停顿略显突兀。因此,通过省略的方式可以避免拖沓的结构破坏整个英文长句的流畅度,同时也保障了译文中三个分句的平衡感。

再者,节奏感还体现于译文音韵的律动。例如“”一词被译为“formalism,bureaucracy,hedonismandextravagance”,一方面充分诠释了词条内容,另一方面在措辞上还根据这四个多音节单词的尾韵/sm/、/si/、/sm/、/s/进行了错落有致的组合,读起来朗朗上口。再例如下面这个句子:

5)所有公务员要以人民利益至上,廉洁奉公,勤勉尽责,真正当好人民公仆。

Allpublicservantsmustputpeople'sinterestsfirstandperformtheirdutieshonestly,diligentlyandfaithfully.

结尾处“honestly”、“diligently”、“faithfully”三个副词的使用不仅表义到位,还简化了句子结构;通过连续押韵,恰到好处地强调了“廉洁”、“勤勉”、“真正”的态度。行文节奏是语言意义与语言形式的结合之处。当翻译融入句式、停顿及音律之中,便形成了译文节奏感。可见,把握译文节奏感是增强目标读者接受度的一大突破口。

三、结语

外宣翻译难度大,影响广。汉英两种语言本身存在天壤之别,且原文和译文的受众不同,内外有别。因此,只有注重读者研究才能真正实现外宣翻译的目的。《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文本在处理政治分寸、文化差异、逻辑层次及行文节奏上充分考虑了英文读者的反应,把握了传播中国声音与读者接受度之间的平衡。

外宣材料在翻译时需尽可能贴近原语,但并不意味着追求双语文字的表层结构对应。由于外宣翻译的传播效果建立在译文读者理解的基础之上,译者应该准确把握读者的认知能力和阅读期待。在翻译实践中,可以灵活运用换、删、补、调等变译策略提高读者接受度。总之,译者不仅要精通双语,还需加强目标语读者的思维习惯研究,加强原语和目的语的对比研究,才能从根本上改进外宣翻译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对外大传播,2004(9):4-6.

[2]: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J].党史纵横,2013(9):1.

[3]NidaEA,TaberCR.The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1969.

[4]NewmarkPA.TextbookofTranslation[M].NewYork:PrenticeHall,1988.

[5]DanSperber,Deirdre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Oxford:BasilBlackwell,1986.

海外实习工作报告篇6

自年初以来,我公司在工作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对公司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调研,对当前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公司科学发展的问题,在深入查找其主要原因的基础不断有效探索研究解决。现将出现的问题报告如下:

一、当前存在的不符合公司科学发展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思想政治

公司和员工建设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工作中树立大局意识、全公司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满足新形势下顺利开展海关工作的需要。

主要原因: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文化思潮和新思想、多种价值观念不断渗透到海关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的难度越来越大、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二是公司存在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压力不大的错误观念,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进一步加强;三是各科室班子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的自身能力建设力度加大,满足于完成具体工作任务,自觉学习和主动学习的能动性增强,全体员工树立大局意识;工作热情高,争争先创优的思想强;意识理念和工作能力提升的快。

(二)业务基础工作加强。主要表现在:业务规范化程度高、业务工作中监管到位。

主要原因:一是业务工作人员责任心强,严格按照业务规章制度落实业务操作规程,业务工作中监管到位;二是公司业务量大,业务种类全面,都重视业务工作“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的思想和做法;三是业务理论、知识技能水平高,业务清晰,业务规范程度高;四是业务工作人力资源精。

(三)公司筹建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业务开展两方面。

主要原因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还没有到位;二是基础设施规划、审批等前期准备工作及相应工作机制还不到位、不完善;导致公司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公司名称出口的品名为电热丝,我们先有的编码是7229909000,是我们公司在出口的时候从上海海关报关由上海海关查验之后给出的归类编码,但是现在我们地方上的海关镇江海关认为我们的编码是错误的,要改报7223000000.然后今天海关人员告诉我们在自查报告中可以提出是上海海关查验之后给我出的编码。总署要求暂不开展业务,公司的业务规划、业务拓展等还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就会影响公司效益。

(四)公司名称出口的品名为电热丝,我们先有的编码是7229909000,是我们公司在出口的时候从上海海关报关由上海海关查验之后给出的归类编码,但是现在我们地方上的海关镇江海关认为我们的编码是错误的,要改报7223000000.然后今天海关人员告诉我们在自查报告中可以提出是上海海关查验之后给我出的编码。

预计明年开通后海关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机场业务机制和后勤保障机制不完善、人力资源不足。

主要原因:一是公司原有编码,是我们公司的编码,要是改的话会影响公司效益。因此公司海关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不明,还没有明确;同时,机场口岸开通后,当前公司的工作无法满足出口的需要。二是公司虽然有多次监管经验,但受制于业务基础工作薄弱和人力资源不足,在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同时完善和规范旅检工作机制和货运监管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以上,是我公司工作中确实存在的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新形势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我们以统筹兼顾的方法正在逐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二、解决方法

(一)找准工作中的切入点,扎实开展思想政治、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

1、强化科学发展观教育,切实树立和完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整体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完善自学为主、积极参与讨论和集中学习解决疑难问题为辅的学习型海关建设,进一步巩固岗位练兵和“基层基础建设讨论”活动成果,打造一支“政治坚强、业务过硬、值得信赖”的海关出口公司。

2、完善“按海关要求、成就公司、与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政治上和工作中充分肯定和鼓励员工,重视员工的发展需求,结合个体实际制定发展规划;密切关注和积极有效帮助解决员工工作、生活、学习中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共同营造工作、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和原则问题上互相监督互相提醒的团结干事氛围,构建和谐的内部环境;

3、切实加强全局意识和工作能力建设,针对员工之间差异,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创建和完善切实能够有效增强员工大局意识、提升个体工作能力的机制,把员工大局意识水平的高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水平作为公司建设的基本标准。

4、结合工作实际扎实扎实开展思想政治、队伍建设等工作,确保有效防范业务和后勤保障工作中“两个风险”,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争创一流。

(二)、立足于加强前期介入、沟通对话,不断完善沟通编码,建设有利于公司建设和发展的外部环境。

公司领导主动积极、卓有成效走访员工和海关,向他们宣传海关服务地方经济的方针、政策和方法,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使他们从以前对员工工作知之甚少到了解了海关工作要求,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络,共同营造了有利于公司建设和发展的外部执法环境。

通过努力,在海关党组的领导和支持下,争取在公司基础设施建设完工及公司开通时,同步解决出口编码等相关问题。

(三)以《海关业务标准化规范》为标准,夯实业务基础,有效防范业务工作中的“两个风险”的同时做好业务准备。

1、强化员工业务管理风险理念教育,警示业务风险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强化岗位责任制,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严守制度,杜绝因为业务量小就轻视业务工作中出现差错。切实树立和完善只要有业务的地方就一定存在风险的正确理念,强化工作人员责任心教育;

2、按《海关业务标准化规范》为标准,认真加强业务知识技能学习,加强对编码编码变幻的认识、更要知其所以然的理论深化思考力度、钻研力度和业务讨论参与度;并针对当前岗位具体工作,有针对性地再造业务流程和管理时空,深入分析具体岗位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完善风险分析机制,找准业务工作中的风险点,完善风险管理长效内控机制;

3、认真总结工作经验,有针对性地加强业务改革的学习,通过自学、参加培训、邀请讲课、实地跟班作业等多种渠道多种方法,学习外地管理中的做法和优良传统,进一步明晰业务改革后作职责、工作标准、业务流程,针对公司做好业务准备,完善业务工作机制监管机制。

(四)落实全公司一盘棋思想,积极主动,强化协助补台意识和制度,严格遵循双人作业制度,在目前人少事多的情况下,多种渠道解决公司工作中人力资源不足。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通知开会怎么写模板范文600字(精选

    - 阅0

    通知开会怎么写模板范文【篇1因参会人员有会议冲突,原定于___月___日上午11:00召开的会议管理制度宣讲会推迟至___月___日11:30在会议室(2)召开,请大家准时参会。注:《会议管.....

    铁路通知范文(精选5篇)

    - 阅0

    铁路通知范文【篇1辞职报告也称为辞职申请书,是个人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时向单位领导或上级组织提请批准的一种申请书。本文给大家提供辞职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xx:您好!首.....

    年个人辞职报告简单版,个人辞职报告

    - 阅0

    个人辞职报告简单版篇1尊敬的公司领导:我在----集团已有一年有余,集团正在起步阶段,目前在各位高层的英明领导下,集团正一步一步走向辉煌,翻开新的篇章。但是,我觉得我个人不适合.....

    二十年后的重逢作文范文字(6篇)

    - 阅0

    二十年后的重逢作文范文600字(精选8篇1流光似水,转眼间,我已从一个小学生变成了一位音乐家,我回到了自己阔别已久的故乡,参加了20年前漯河小学五七班师生举办的聚会。来到了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