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教育论文(6篇)

来源:网友

青少年教育论文篇1

(一)现有的一般特点

身体方面,青少年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变化(身体、身高、面目等)、生理机能的增强以及第二性特征的出现和成熟等三方面.

心理方面,随着青少年生理上的成熟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心理上也表现出许多不同的特征.具体表现如下:

1.自我意识增强

2.智力发展显著

3.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4.情感的发展与现实的矛盾:(1)闭锁性和开放性的矛盾(2)反抗性与依赖性的矛盾(3)求知欲强与辨别能力低的矛盾(4)情感与理智的矛盾(5)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二)新有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信息技术也随之迅速的发展起来,在这数据化的时代,青少年对于新事物的接触也随之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因而极易出现一些新的特点.

生理方面,新时期青少年的生理发育提前.具体:

1.身高有明显的增长,身体外形逐渐成人化

2.内脏机能增强

3.性特征的出现呈提前趋势,性成熟、性意识增强.

4.心理方面表现出的特征有:(1)网络成瘾.由于青少年的自身的保护意识和自控能力的相对薄弱,再加上这一年龄阶段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强,他们容易被色情信息、暴力游戏等不良网络内容所吸引,过分沉迷于网络,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和生活.(2)青少年犯罪现象.总的来看,处在青春期中的青少年精力旺盛,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强,对变化莫测的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但是由于面临的种种压力,其心理处于不稳定的焦虑状态,再加上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的比较薄弱导致青少年容易犯罪.(3)人际交往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青少年越来越缺乏与他人面对面的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产生一些人际交往的问题和障碍.

二、心理教育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意义

心理健康不仅仅有助于青少年各种素质发展的重要中介,而且它本身就是当今现代学校教育所强调的青少年全面发展素质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学心理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主动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青少年的主动成长

在探讨组织行为研究中的主动性成分时,指出了主动性个体与被动性个体的区别,主动性个体较少受环境的约束,而是主动改变环境;他们能辨别有利机会,并采取一些主动行为,直到他们能带给有意义的改变,他们会采取积极地行动来影响周围的世界.而被动的个体却表现出相反的特点:他们消极地对环境做出反应,消极适应环境,甚至被环境所塑造;他们是无法识别机会,更不用说抓住机遇来做出改变.因此,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上,主动性个体会尽可能的获得较好的成绩.

对处于过度时期的青少年,中学心理教育可以提供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以及青少年学习过程与规律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及如何根据他们自己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来有效地学习、解决问题.因此心理教育使青少年从“要我学”的水平提升到“我要学”的水平,对青少年的主动成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有助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1.学习方面

现在由于学习中的竞争太大,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抄袭作业,在考试中作弊,厌学、逃学的情况在增多.对学生上述学习问题需要运用心理教育对学生学习心理进行指导.

2.生活方面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学校的心理教育可以促进个体很好的应对生活中发生的矛盾、冲突,在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其他方面的正常发展.

3.社会适应方面

心理教育对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心理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意识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在社会生活方面具备与人良好的沟通与交往能力,克服与陌生人沟通和交往产生的恐惧感和不安.

(三)有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

学校可以通过心理教育,对青少年传授一些青春期生理知识,还要帮助他们掌握青春期心理发展方面的知识,使青少年正确认识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三、对青少年保持身心健康的建议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并且学业负担相对重,因此,每天吃好早餐、保证充足的睡眠、饮用充足的水,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基本前提.

2.学校开设心理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为了减少学生课业负担,对于心理教育课我们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开办座谈会、室内或室外活动课、或者进行专题讲座等等,以便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3.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

青少年教育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网络文化品德发展网络道德教育

进入21世纪,一种以信息为标识和内容,以因特网为主要载体的崭新的生存方式——网络文化,即将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交往、思维、情感、行为乃至思想价值取向的基本方式。据有关统计,至2000年上半年,我国的互网络用户已达1690万一;18~35岁的网民占90%以上:,并呈年轻化趋向。据预测,到2005年,世界少年儿童网迷将达5000万。对于青少年一代来说,网络文化将成为他们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e代生存方式)。因此,“e代教育”——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的影响与相应的教育对策研究,是网络时代德育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一、虚拟生存: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

要探讨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影响与相应的教育对策,首先要弄清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网络文化作为人类未来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虚拟性。网络世界是一种电脑虚拟空间,即网络行为所依附的空间是一种不同于物理实在空间的电子虚拟空间。各种网络行为形式没有现实社会行为的实体性、可感知性,没有外在的可触摸可察觉的时空位置和形态。网络行为虽然在功能效应上是真实的,但在存在形式上是虚拟的、非真实的,可称之为亦真亦幻的虚拟现实。网络的虚拟性使网络行为不受任何时空形式的局限而变得无拘无束,让网络人的思想、思维、想象、行为、创意得以无限量的发挥: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天马行空,任意驰骋;当然也可以使人不守规则、任意妄为乃至胡作非为。因此,网络文化在为人的社会交流提供无限的虚拟空间的同时,又在物理空间进一步限制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对它缺乏合理、适时导向,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互联性与互动性。网络文化的最大特征在它的交互联系性。它使整个世界联成一张网络,成为真正的“地球村”。其互联性带来了信息传播和人类交流、交往行为以及相互间影响的互动性。网络传播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双向信息流通方式,传播者与受众或“网络人”之间可以直接交流信息,实现人际互动;其互联、互动性也使传播与交流不受时空、地域、国界身份之所限,网“撒”到那里,传播和沟通就可以在那里即时实现,从而实现了信息资源的交互共享和共生。这是过去的物质资源和货币资本都无法达到的。

多元性。网络文化的多元性主要表现为:①传播的多元一体性。各种不同价值取向的文化均可共存于网络之中。②受众选择的多元化。传统的大众传媒以单向、点对面为基本传播方式,即由少数人(媒体“把关人”)掌握信息来源,通过媒体的筛选和制作向庞大的公众(受众)进行传播。而数字技术使网络传播成为多媒体传播,文字、图片、图表、动画、声音和视像等多种信息融成一体,给受众以全方位、多维度的信息;同时,实现双向的点对点、面对面的互动传播,打破了传统的沟通方式,使每一个网民都可以直接、自由地沟通,也可能使“每一个新闻机构甚至个人都能成为对世界产生冲击的人”,改变了传统大众传播诸因素的关系。③个性化服务。网络传播方式提供了与传统传播绝然不同的个别化、个性化的服务,更适合现代人的需要,更有利于主体作用的发挥。传播的多元化和受众选择的多元化以及传播中间环节的减少(中空化),其结果必然是“把关人”地位及其控制传播进程、引导舆论、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功能的相对弱化,相反则是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功能的加强以及网民的自主性、创造性的更自由发挥。

快捷性。网络文化这种特点表现为:①传播速度快。驾驶计算机“快马”的网络文化传播速度是一触即传天下,用“坐地et行八万里”已无法形容。任何一种“网民”所关注或感兴趣的现象,瞬间便可传遍世界,成为时尚,使“环球同此凉热”。②上网人数剧增。从1993年9月it产业兴起至1999年短短6年间,全世界上网人数就达2.6亿;到2000年底上网族已达4.14亿,。③“快餐文化”大量涌现。高速度、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具有简洁、平白、快速特征的“快餐文化”迅速成为时尚,成为现代文化生活的特征之一。

开放性与非中心的全球性。与传统文化相比较,网络传播是开放而没有中心的。任何一个网络人地位都是平等的,都是自由、自主的;任何网民、网页都可以成为中心。网络文化开放性的魅力,在于可让网民自由交流,无拘无束,畅所欲言,随心所欲,迎合了当代青少年的自我心态。而网络的非中心性则与其全球开放性紧密相联,每一个网络人都可以“触一键而动全球”,通过触网牵动整个世界的神经;每一个网络人都可以“东家长、西家短”地评论近在眼前、远在天边的任何人和任何事网络文化的开放性、既有加速多元文化相互吸收、融合和发展的功能,同时也使西方某些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凭籍其语言和技术上的优势,通过互联网“君临天下”,形成“殖民文化”,进行“文化侵略”

自主性:网络行为是一种自主的个体行为,每一个网民都具有文化主体的地位:现时其他传播文化那种“精英阶层——把关人——大众”的影响模式,具有明显的控制性,即文化生产者为精英阶层所控制和操纵,文化信息需经把关人来传给普罗大众;把关人以把关为由,随意以增、删、改、管、卡、压等形式对信息进行过滤、筛选、导向、加工,人为改变了信息的自然性或原本意义?而网络文化是一种点对点,面对面的自主文化,“大众——大众”是其基本形式。任何网民都可自由、自主、不受束缚地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可以从开放的网络中获取多元化的信息或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这也是网络像漩涡一样吸引人和让人产生眷机情结的原因之一:

创造性。网络世界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走进世界”、“创造世界”的欲望和在“网络世界中寻宝”的希望,而网络又为所有怀抱壮志的人提供了各种潜能发挥的机会。它是拓荒者创造性发展的最大舞台

交互式思维。多元、互联的网络文化特点营造了网络行为的交互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信息的双向、多向交流中产生,具有即时反应性、随机应变性、相互启发性和多元整合性等特点。它是一种高效、灵活、互动、协同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促进人的智慧发展。

二、双刃剑:网络文化的道德价值审视

网络文化以其独有的特点和强大的功能,开创了崭新的第四媒体时代。它从诞生的时候起,便对富有好奇心和探险精神的青少年产生了极强的吸引力.其宽频高效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青少年的学习交流和文化享受、娱乐的心理需求:但是,作为一种新生的文化现象,它对社会的影响作用犹如一把双刃剑,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同时并存。它一方面为人类展现了e时代数字化生活的全新、美好的前景,并为新一代的潜能开发提供了巨大舞台;另一方面又导致了各种各样非秩序化(脱序)、无政府主义、病态的网络社会问题。上述的网络文化特点及其影响对青少年的道德规范、品德发展和青少年道德教育等方面同样表现出正与负效应兼具的双重意义。它既为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体系注入了新的生机、新的希望和新的活力;同时又带来了许多新的网络道德问题,增加了德育的难度,对现行德育模式与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和挑战性。具体表现为如下几种矛盾冲突。

(一)道德规范的民族性与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全球性的矛盾

道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不同民族往往有不同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内容。如东方民族的道德价值注重群体意识,而西方社会的道德价值则偏重个人精神。网络文化的全球性、开放性特点,带来了社会道德的多元性。这既有助于民族性的道德融人全球性的共同道德体系,又可以使民族性的道德“围城”被突破而导致瓦解;既有助于青少年道德视野的拓展和道德判断、选择、协同、整合等能力的提高,以及促进传统的顺从型、依赖型道德向现代的主体型、自主型道德转变,也可能导致青少年道德价值混乱或民族道德精神的丢失。西方某些信息输出大国通过网络传播来进行“文化侵略”,将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渗透进来.使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最终产生认同和依赖感。根据我们的调查,当前青少年对西方发达国家的道德价值观念表现出相当大程度的认同:59.8%同意“个人主义、自我中心”的观念;75.1%同意“性自由”的观念;97.2%同意“信仰自由”的观念;44.6%同意“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观念;64%同意“有钱就有一切.金钱万能”的观念;92.7%赞成“享受人生”的价值观念;信仰自我奋斗的学生占44.5%,信仰上帝、宗教的占l1.4%,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只有2.1%。可见,以上倾向与网络文化开放性、全球性特点所带来的西方“殖民文化”影响有关。凭籍在国际互联网上占有的语言和技术上的绝对优势,美国人直言不讳他们的文化理想是“让全世界都用北美人的方式思维与书写”,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更声称要“领导全世界”。其“殖民地文化”的政治企图昭然若揭。

解决道德的民族性与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全球性之间的矛盾冲突,可以采取如下策略:一是巩固和拓展民族道德价值中的基础性、人性。因为只有基础性、人性化的道德才有更强的国际性,更能融人人类共同价值的精神家园。二是加强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美德教育,使年轻一代认识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精神。三是发展青少年的道德智慧与能力.特别是对多元价值的判断、选择、协同、整合等能力。四是发掘东方文化的道德资源。东方文化及其蕴含的道德价值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珍贵遗产,继承这些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成为网络时代中华民族的立国之本和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是历史赋予新一代炎黄子孙的社会责任五是对东西方道德价值的选择与取向问题,而核心与实质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道德价值的判断、选择、协同与整合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的个人主义道德价值凭籍其媒体传播尤其是网络传播技术与语言上的优势,影响将越来越广泛、迅速和深刻因此.网络时代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价值的正确导向和对多元价值的识别、判断、选择与整合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二)道德生活的实在性与网络文化的虚拟性的矛盾

现实社会中的道德生活具实在性,个体的道德行为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与他人的监督而具有一定的掩饰性、社会控制性和自我制约性,从而更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而以虚拟运作为基本运行机制、以虚拟世界为生活空间的网络文化,则具有隐匿性、不易控制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与现实的道德要求和道德教育有相互促进一面,也有很大的矛盾冲突。在网络上,图文、声音、影像等信息都以数字信息0与1的形式被传输、记录、存储、处理,上网人的身份姓名、地址、电话、相貌、身材、性别、年龄等一切真实的特征都可以被人为地遮掩和臆造与隐蔽性特征相联系的是不易控制性。网络传播以电子为载体.通过全球因特网或电话、电视网络等以光速传送,网络交流行为在网络人之间直接、自由地进行,没有处于中间环节的“把关人”从中把持.因而不易搜寻,难以确认和控制。网络文化的这些特征能使人的道德有更真实、更本性、更自由或更智慧的表达,在隐蔽、无监督的状态下,人的内心世界往往有更“本我”(弗洛伊德语)、更充分和更率真的流露而无须戴着面具、这有助于青少年进行道德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而另一方面又增加了社会控制和学校德育的难度社会道德行为的掩饰性和约束性与网络行为的隐蔽性和“本我”性的矛盾,很容易使青少年产生表里不一、知行脱节以及自我道德失范(如网络犯罪或任意妄为)等不良人格。

同时,由于人的本性具有追求自我与自由、不喜欢受束缚的特点,厌倦了现实道德的虚伪性与约束性的当代青少年对具有隐匿性和不被控制性的网络生活十分青睐和沉迷,因此也带来了种种消极、负面的网络道德与网络心理问题。网络沉溺是其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经常生活在电脑虚拟空间中的青少年,如果把一种虚拟的环境当作真实的环境来体验,过度沉迷于其中,就会产生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的角色倒错.无法实现其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这两个不同的生活世界的角色转换和行动协调,造成一系列心理错位、人格障碍、行为变异乃至生理失调等现象。这种现象具体表现为:①双重人格,即在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中分别产生两种绝然不同的性格特征。②网络孤独,即过度沉浸于网络世界,与现实社会中人际情感日趋疏远而产生“网络幽蔽症”等。⑧网络虚伪,即网络行为的隐匿性使人出于自我保护或别有用心等目的,在网络交流上常隐去真正的身份及意图,用面具示人。这与在真实社会生活中的知行不一等现象相比,网络上的面具行为具有更多的图谋性和虚假性。④网络上瘾,即网络生活能让人产生一种像吃软性药丸、酗酒、一样的上瘾感觉,欲罢不能,上网则“落网”。⑤道德冷漠,即网络沉溺者由于整天面对虚拟的电脑世界,脱离现实生活,远离社会群体,失去表达真实情感、协调人际关系和关怀他人的机会,出现道德冷漠症。此外,网络沉溺还会导致“信息综合症”、认知情意以及思维模式僵化、学业荒废乃至神经错乱等现象。这些现象屡见于报端,应引起关注。

解决网络沉溺问题的途径不是远离网络,而是不要脱离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要教育青少年不要把虚幻的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的生活,学会做网络的主人、超越者,而不要成为网络的奴隶;学会以网络为工具去丰富人生,而不要让网络成为人生发展的枷锁。

(三)道德的规范性与网络文化的非秩序化、自由化的矛盾

道德规范是形成社会秩序和社会控制的基础,社会规范的目的是使个体养成遵从行为并促使其“自我立法”(自我修养)。遵从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自我修养和形成道德人格则是它的最终目的。可见,道德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促进个体道德“自我立法”来实现社会控制的。这与网络行为的自由化和非秩序化取向形成了矛盾冲突。

网络信息传递过程不存在等级上的中央管理控制,因此网络行为表现为一种非中心的自主行为,崇尚平等、自由、无限制、无束缚的交流方式。被网络世界普遍认同的价值规范和道德信条是“进入计算机网络应该是无限制和彻底的,所有的信息应该是自由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行为是一种无政府状态的“自由市场”式行为,它不像其他媒体文化传播那样必须经过“把关人”的制作和社会监控,上网或查阅信息基本不受任何限制,即使有些信息在某处被禁止,但网民可以轻易在别处调阅。网络行为的自由化和个性化服务方式,有利于信息的广泛传播.但容易导致青少年品德发展的非秩序化、自由化和个人主义倾向。在缺乏有效管理与监督的状态下,人性“本我”中的灰暗面得以肆无忌惮和淋漓尽致的发挥,各种犯罪,包括网络盗窃、网络诈骗、网络洗钱也找到最好的滋生和蔓延的温床,其中网络色情与暴力是网络无秩序化对青少年品德影响最广、危害最大的网络社会问题,是造成青少年品德不良问题的主要“杀手”。令人忧虑的是,由于商业目的、人类的基本需要和好奇心的推动,色情文化在网络文化传播中有很大市场。据调查,在因特网内的非学术性信息中,约有47%与色情有关。

防止青少年受网络文化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一是要加强政府、社会对网业的管理、立法、监控;二是提高对网络传播中色情和暴力等给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的内容的过漏技术;三是要加强青少年的上网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网民对不良信息侵蚀的免疫力在我们的调查中,重点学校的学生看黄色网页的比例低于一般学校的学生,且接触影视网页色情内容时重点学校学生多为不安、反感或无动于衷,而一般学校及薄弱学校的学生多为好奇、刺激。这说明提高青少年自身的免疫力和信息素养是防范网络色情影响的最好办法。

(四)道德的遵从性与网络文化的自主性的矛盾

道德强调的是共同价值、群体利益和社会秩序,共同性、遵从(服从、帧从)性是它的特征:而网络文化是一种个性化的文化,多元价值、自主选择、刨新发展是它的个性特点,这就与道德的遵从性特征存在着矛盾冲突。网络文化适应了当代青少年的特点,诸如价值取向多元化,自我意识、自主精神强化等。针对当代青少年学生这一特点,我们应改革道德要求划一和道德教育千人一面的模式,积极引导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道德选择和整合能力,以适应时代对新一代品德素质的要求;此外,还要加强个性化、个别化的德育.注重对“自我中心”现象进行分析和教育,防止青少年强烈的自我价值取向滑向极端个人主义的陷阱。

(五)道德教育的传承性与网络文化的互动性的矛盾

青少年教育论文篇3

青少年对新思想、新观念的快速接受,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游刃有余。然而,在面对社会人情世故、政策法规时,表现出很无辜、很无助、很茫然。在物质至上的社会趋势中,青少年早已失去长幼尊卑的概念,更何来尊重、自尊之说。每个人都活在自己世界里,孤傲、保守、封闭,内心狂热的社会存在感与冷酷的社会现实相距太远。青少年通过另类表现证明自己存在—非主流的服饰装扮,畅游网络的虚拟世界,违法乱纪走极端等。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研究证明:当一个国家的人们从心理和行为上有社会存在感,这个国家才是现代化国家。青少年不应当只重视外在存在,需要关注人,分析社会,发现自身问题,改变思想和行为,紧跟时代进步、发展,通过为社会做贡献来证明自己存在,把社会存在感作为前进的不竭动力。同时教育部门在青少年成长道路上,提供尽可能多的施展舞台,促进青少年自我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打造人才基础。

2野外生存对青少年社会成长的政策支持

青少年的发展,既是其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城乡发展、家庭美满、社会融洽、国家富强和民族崛起的基础。激起青少年的兴趣,走出家门参与运动、融入社会,跟上并适应社会变化,是现在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中、日、韩大学生野外生存训练圆满成功后,国家领导人提议将“野外生存”作为一门课程进行推广。在教育部在新一轮的教改中提出,要减少学生的总课时量,增加学生的体育课程时数,为青少年更多参与野外生存实践提供时间保障。目前国家体育总局正在联合教育部等9部委制订《青少年体育振兴规划》,希望找到适合青少年综合健康发展方式。国家体育总局放权打破赛事垄断,这给野外生存综合开展带来发展契机。同时《爸爸去哪儿》综艺节目播出后,激起了青少年的广泛兴趣,对野外生存的推广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3野外生存对青少年的魅力

野外生存集探索、挑战、生存、生活、教育于一体,其往往要求个人或团体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仅依靠自身、团队的力量,在劣质环境中获得历奇体验,培养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目前,发达国家野外生存已发展成熟,“绿色、清新、阳光、自然、挑战”的体验式学习正在影响青少年的世界。野外生存的独特魅力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财、物、力等社会资源投入其中,越来越多的政策、法规给予保障。

3.1野外生存开展环境彰显青少年青春魅力

野外生存开展地,大多远离灯火通明、热闹非凡的繁华都市。空气清新、风景靓丽、充满挑战的自然环境课堂,与传统的学校教室环境有天壤之别。山高水清,树翠溪潺,林深洞邃,野荒物杂,到处充满新奇,处处留有悬念,处处充满挑战。环境的优美、自然的神奇给青少年好奇探索心留下跳动不安。携带必要生活用品,没有自动化设备,一切生命需求都要亲自动手获得,生活环境的安全保障需要亲自筑建。住帐篷,住简易房,每天活动环境都不一样,随时可能迷失,时刻充满未知,青少年对户外简易生活的生活场景,身历其境。充满机遇和挑战,对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次心灵的穿越。青少年在野外生存开展环境中了解自然、了解生活、了解自己,释放青春,绽放魅力。

3.2野外生存开展形式释放青少年青春动闪活力

野外生存的开展形式与传统的教学组织方式存在很大不同,活动开展以青少年参与为主体,分成小组—探讨、研究、挑战,相互之间熟悉程度不高。任务分配之后,利用所有可调配资源和智慧,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挑战。面对自然险阻,小组之间讨论协商,决定出最佳行动方案。组内出现分歧,队长引导解决矛盾。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深入人心,思想已被禁锢,青少年找不到属于自己主动权,一切都在被安排中,被“领着”走。野外生存以“形散神不散”方式展开,在安全、可控范围内,参与人员可以自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跟着内心寻找自己渴望的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展现属于青少年的青春闪动活力。

3.3野外生存开展内容绽放青少年青春多彩生命力

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物流行业的周到快速服务,加上大数据的支撑,使青少年的交际能力,独自处事能力,应对环境变化能力,吃苦耐劳坚持到底的能力,以及尊敬师长、文明谦让的品德,随着社会繁杂快速的发展而渐行渐远。野外生存将青少年应该具备的现代人格,生活技能,生存求生技巧,身体训练,心理抗压能力通过开放的形式,以自然的方式融入到任务挑战中,通过不断变换挑战场景、环境,让青少年不断产生新奇感,增加兴趣。依据环境的变化,学会应对不同环境的技能、开发不同环境的思维方式和培养不同环境的身体素质。在全身心体验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青少年的思想、行为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青少年回归快乐、活泼、积极、向上、青春阳光,散发青春多彩生命力。

4野外生存促进青少年社会成长

青少年的社会成长,需要与他人交流沟通,需要独自处理日常生活琐事。处理事情的时候,需要冷静、沉着的思考,需要高智商来应对繁杂问题,加强社会存在感,促进社会地位有提升。英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社会追求的是团队致胜,情商高将有利于青少年处理人际关系,促进青少年心理压力疏解。野外生存将生活、学习中的场景,通过任务挑战提高青少年的情商和智商,促进青少年的社会成长。

4.1野外生存的自主挑战促进青少年情商提升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激励、人际关系和社会意识等元素。野外生存任务挑战过程中,无形中会让青少年参与者提高情商,适应团队生活,适应社会发展。

4.1.1野外生存陌生环境提高青少年自我认识野外生存大多以团队或小组的形式开展,参与个体相对独立,随机组合,在自然环境、人际环境都相对陌生情况下,参与者首先树立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和情绪特征,确定自己在人际环境、自然环境中的能力和地位。客观的自我评价加上自信、谦虚的美德有利于在活动挑战中,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发挥自己优势,避开不足,利于个人和团队发展,促进青少年的情商提高。

4.1.2野外生存的变化环境促进青少年自我管理野外生存场景不总是风和日丽、万里无云。风雨交加、屋漏连阴时有发生。安全时常受到威胁,生活条件不会面面俱到。面对野外生存突况和艰苦条件,青少年必须学会自我管理和控制—在变化环境中,不要让情感阻碍判断;不要让情绪主导选择;在团队相处时不能带有情绪化。否则,让原本简单的事情变得棘手,让稳定可控的环境变得杂乱无章。野外生存通过亲身体验感受,让青少年学会判断选择、协作配合、控制情绪、理性思考。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有利于青少年的社会适应。

4.1.3野外生存的艰苦环境需要青少年自我激励著名企业家、登山家王石说过“人生就像M,有起有落,生活不会一帆风顺。”野外生存的挑战环境也并非一成不变,困难时时伴随。当在任务挑战中,处在“M”脚下时,青少年要学会自我激励,重新振作走出困境。在艰苦环境中,坚守自己的目标。在选择判断时,忠于价值观、世界观。活动过程中,不要因为他人看法、不定因素、短期利益等,而改变原来方向。青少年要在困境中学会自我激励,忠于自己、忠于目标、忠于价值观,领会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利于实现青少年的青。

4.1.4野外生存的团队环境增强青少年关系管理和社会意识野外生存开展在相对陌生的地方,环境相对不稳定,团队组合充满随机性。创建一个合作、和谐、融洽的安全氛围,需要青少年快速融入自然环境、当地民俗以及挑战团队。挑战过程中,面对外在无形的压力,心平气和与组内人员交流,阳光友善与陌生人打交道,避开自己不利因素,鼓足干劲,发挥优势、创造奇迹。当同伴犹豫停滞不前时,换位思考,启心动面,激励队员完成挑战。通过观察对方的表情、语言、语气、肢体来分析对方的状态,化解意见分歧、矛盾冲突,解决挑战过程中的重重困难和危机。当团队之间针锋相对时,不强加育人,宽容、豁达、大度、争取在双赢局面上处理困境。尊重他人认真听取意见,咨询、寻助最合适的方法、观点。避免对他人做价值判断,坚持原则和灵活应变辩证观点,在处理危机时候,才会左右逢源。面对突况必须保持冷静,分析现状,理性抉择,通过自身努力避开冲突,融入团队,处理好人际关系,获得高效、和谐的社会意识,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4.2野外生存情景挑战促进青少年的智商发展

野外生存开展过程中,将枯燥乏味的跑、跳、投体育训练融合在自然情境中。青少年参与挑战时,无意识的完成做跑、跳、投动作。身体在运动,大脑也在不停分析和判断,达到了增强体质和锻炼思维目的,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美国科学家通过生物研究证明:青少年参与野外生存挑战时,呼吸更多氧气,大脑细胞会更健康;额叶体积增大,强化大脑的“执行功能”;野外生存挑战中肌肉收缩或放松会释放出IGF-1蛋白质,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衍生出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生长、结合并以新方式彼此联系,增加青少年的智力水平。瑞典哥德堡大学研究发现经常参与野外生存等运动,中枢神经系统里神经元会不断增多,同时会不断更新受损或死亡的脑细胞,加速干细胞的分化,促进大脑发育。密歇根州立大学的认知神经学家发现,做运动,特别是做野外生存等户外有氧运动可以改善人的长期记忆力。可见,野外生存情景挑战会提高青少年的智力水平。

5总结

青少年教育论文篇4

青少年时期指的一个人的少年期(十一二岁--十四五岁)和青年初期,分别相当于目前的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这个阶段担负着对青少年进行高尚道德情操培养的历史重任。传统的德育教育比较空乏,大道理讲的多,而落实到学生心灵深处的少;灌输式多,而成为自觉素养的少。笔者认为,如能从心理品质教育入手来加强中学生品德修养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原因为:

一是中学生的错误言行大多起因于心理因素。朝气蓬勃,乐观开朗,健康向上,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旋律,但由于社会生活的负面影响,青少年自身发展中的矛盾冲突等因素的作用,中学生容易产生偏激、任性、暴躁、嫉妒、自卑、脆弱、孤僻、狭隘、冷漠、懒惰、对立等不健康心理,这些不健康心理不仅容易损害青少年身体健康,不利于智力发展,而且容易形成不良性格和品德。如因嫉妒而导致诬陷、排斥比自己强的人,因任性而造成与家人对立,因暴躁而打人骂人,损毁物品,因孤僻而对集体漠不关心,因懒惰而不思进取。更有甚者,有些青少年还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000年初,浙江省某市一名高中二年级学生,因心理不健康,承受不了学习名次落后和家长的压力而丧心病狂,竟对含辛茹苦的母亲下了毒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还有前段时间轰动全国的清华大学研究生刘海洋硫酸泼黑熊事件,其本人生活在单亲家庭,所作所为有较深刻的成长心理烙印。

二是心理教育的成果具有持久深远的影响。心理现象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的主观世界。当各种心理品质达到良好状态时,人们就能够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即达到自律的程度。因此,从心理品质教育入手的品德教育更能成为中学生的自觉行为,不仅影响其一时,而且对其一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要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品德优秀的学生,就要首先增进其心理健康,使其能善于调节情绪,磨砺坚强意志,能够承受挫折,塑造良好性格,增强自尊自信,珍视同学友谊。健康新概念不仅指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健全的心理适应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即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一个具有健康心理的人可以主动调节个人的行为,并能有助于一个人的成功。因此,心理教育的影响是持久和深远的。

三是心理素质教育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独特效果。教师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虽然是一种刻意的行为,但表面看来却是不经意的。它容易在不自觉中被学生自觉地接受。比如,一个懒惰不思进取的学生,我们在排除他的心理障碍的过程中,可以首先在情绪上促其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再培养其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质,对其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在一种非常自然的状态下,他可能已经克服了懒惰的毛病。这就要求我们把懒惰首先当成心理问题来看。对于暴躁爱打架的青少年学生,如能经常引导其寻找快乐,用音乐色彩等安抚其急躁的情绪,教会其用幽默调节情绪,使其寻找恰当正常的方式合理宣泄情绪。在有意无意间,这个学生就会克服暴躁爱打架的缺点。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方法很重要。

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了解的方法可用心理问卷调查,观察谈心等方法。可以将学生经常遇到的一些事情作为心理试题来考察学生。如“当你和学生闹矛盾时你怎么办?”“当老师批评了你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当别人比你强时?你怎么办?”通过类似的问卷调查,就可以准确地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友等各方面的情况。观察法、谈话法和交流法也很有效,通过教师用心观察,和学生推心置腹的谈话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搞清学生的心理问题之后,再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二要创造形式多样的教育氛围。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到各门学科中,各科老师要互通信息,通力合作,形成教育合力。特别是班主任要切实起到桥梁作用,和任课老师要经常在一起研究学生心理状况,商讨教育方法,以免使学生在各科老师那里在接受教育方面形成冲突,以致前功尽弃。任课老师要摒弃学生心理品德教育与我无关的错误认识,认真研究与学科相关的心理品质教育方法。

三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上,学校应与家庭配合默契,协调一致。教师要利用好家长会,家访,家长联系册等与家长接触的机会,有针对换看法,制定目标,分工教育。学校还有必要开办家长学校,使家长了解掌握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培养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于缺陷家庭的孩子更要注意。

四要设立心理咨询室。有条件的学校,可选聘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教师设立心理咨询室,采取面谈和书信等方式,同有心理需要的学生建立沟通渠道,使他们可以倾诉心理的苦衷,解除心理负担,释放学习、生活、家庭、社会等诸方面带来的心理压力。心理咨询室可以定期进行一些心理常识的介绍、讲座,讲清心理疾病使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文明程度越高,生活节奏越快,学习压力越大,越可能导致自控能力弱的人,产生心理的压力。这种压力不是不可治愈的,而是可以增强心理承受力而加以克服的。使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打消顾虑,勇敢地面对自己心理的压力,健康的成长。

五要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大力推行愉快教育。有人说,用情感衡量人的心理就象用体温计衡量人的身体健康一样准确是有道理的。需要的满足,是产生喜悦的源泉,而喜悦又是产生“心理享受”的重要来源。“笑是嘴边一朵花”“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与痛苦。”积极的情绪往往与人的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会伴随有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而消极的情绪常常与人的某种需要的不满足或无法满足相联系,总会伴随有一种明显的不愉快的主观体验,会降低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从而有可能使活动不能获得满意结果,甚至带来严重的恶劣后果。

六要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优美整洁的外部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人的心理都有良好影响。因此学校要注意文化环境的营造,师生之间,老师之间,学生之间关系要融洽。还要广泛利用各种途径,如板报,宣传栏,挂图等介绍心理知识,典型人物事迹。比如,在教室、校园里悬挂著名科学家画像以及简介,有激励意义的标语,就是一种有效手段。还有师生联谊会,同学生日聚会等也是好的方法。

青少年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市场经济;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青少年早恋、流产、堕胎、性犯罪等现象与以往相比明显增多,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不光给青少年自身的身心发展带来很大危害,对于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以及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都埋下隐患。产生这种社会问题的原因很多,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但性道德养成方面的教育缺失或不足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针对我国目前青少年性道德的现状,试图对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过程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当今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一、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刻不容缓

(一)性道德养成教育是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营养状况比以前大大改善,再加上外界环境的不良信息的刺激,导致青少年发育提前。据有关专家测定,当代青少年生理发育普遍提前,提早进入了青春期。据有关资料显示,男孩初次遗精的年龄比l960年提早了2年左右。而上海l964年l2—13岁的女孩,出现月经初潮的占15%,l985年已达57.9%,15岁女孩已达96.95%。笔者于2004年对徐州某一私立中学初一女生作了调查,女孩的月经初潮平均年龄是13.1岁。与此同时,青少年的性心理尤其是性道德发展却严重滞后于生理发展。青少年对与性相关的责任、义务等没有清楚的认识。往往对生理上的变化更多是好奇,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再加上本来这个年龄就缺乏自制力等原因,容易做出一些超出他们年龄应当做的事情。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性心理特别是性道德教育,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性道德养成教育是填充性道德领域真空状态的需要。近年来,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们的道德滑坡,特别是人们关于性方面的道德滑坡,这种现象在青少年中更是明显。造成这种滑坡的原因很多,其中社会公认的性价值标准多元化、实际上缺失化,即所谓的“性道德真空”是其主要原因。在传统经济社会,经济形式是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的。适应这种需要,传统的道德规范尤其是性道德规范也是为这种家族经济服务的。它不光得到社会普遍认可、接受,社会还赋予其政治和法律的意义。而商品经济条件下,以家庭为依附关系的经济形式已不复存在,因此传统性道德规范也就自然丧失了其政治和法律的后盾,并且正变得日益不适合社会需要。再加上以往我们对传统道德规范打击、排斥过于强烈,近年来又受西方20世纪六七十年代性解放、性自由观念的影响等原因,导致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性道德标准多元化以至缺失化。传统性道德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适应新形势的新的性道德标准又尚未确立,使得目前在性道德领域出现了混乱或多元化状态,即所谓“性道德真空”。而一个健全的社会是需要一种主流价值规范的,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性道德教育,对于建构一个适应新时期要求的性道德规范体系有重要意义。

(三)性道德养成教育是保证社会安定、和谐的需要。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我国每年刑事案件几百万起,其中青少年犯罪就占了大约50%。一项调查表明:从14岁开始犯罪人数逐渐增加,l5—18岁是犯罪的高峰,约占犯罪青少年总人数的69.7%,而其中涉及性犯罪占了很大的比重。况且,伴随性犯罪、婚前、未成年人等问题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计划生育和国民素质问题,性疾病的传播与控制、婚姻家庭等诸多问题。其中AIDS的威胁是全世界都关注的问题。据WHO报告,绝大多数AIDS病人及感染者处在l8—45岁年龄段。l998年世界新感染HIV人数为580万,其中l5—24岁的青少年占一半。截至l998年6月,全球3400万感染者中50%以上是青少年。我国云南省宏州民族医学院对皮肤科门诊病人为期4年半的血清抗HIV检查,8例阳性病人全部是18—25岁的青少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直接决定我国未来的国民素质和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地位。因此,青少年的性道德教育是关系社会安定、和谐的一件大事。

二、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的内容

(一)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所谓性道德,即是人们关于性方面的道德,它的高低是由人们的道德水平决定的。因此,性道德养成教育的根本是加强青少年的个人的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即“修身”。而传统性教育仅仅局限于性知识的教育,涉及性心理和性道德的很少。西方对青少年性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给我们提供借鉴。西方社会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性革命”思潮的影响,青少年早恋、婚前、性犯罪、少女流产等问题相当严重,他们针对这种现象向青少年传授性知识,希望消除他们对于性的神秘感。事实证明,这种生理性的性教育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的性问题。因此,他们吸取教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主要加强性道德教育,这被认为是治本之举。事实也证明的确如此:据美国《新闻周刊》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表的一项民意调查指出,认为发生婚外是羞耻的占62%;而根据芝加哥大学于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性调查,对婚外,美国人多视为例外,而不是常态,有75%的丈夫和85%的妻子都说他们从未有过婚外。中国儒家文化历来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修身”是个人立身处世乃至“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时代虽然不同了,“修身”的内容特别是关于性方面的内容可能有许多不同,但是其中对于性的理性认识是不会变的。人与动物的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对于性是有理性的,它不光是男女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它还具有社会性和伦理性,它是与责任、义务、荣辱等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青少年在性问题上,应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严守道德规范,正确认识由于性而带来的伦理责任与义务。在遇到外界不良刺激的时候,能够用理性去分析外界的诱惑,使内心无邪念而归于善。能够做到自尊自爱,坚守,自觉维护个人的尊严和家庭的稳定。

(二)树立正确的爱情现、婚姻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也是当前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的题中之义。伴随性自由观念而来的就是青少年对于爱情观和婚姻观的错误认识,他们视爱情和婚姻为儿戏。现在青少年早恋现象非常严重。北京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32.8%的学生认为高二以后没有异性朋友会被同学瞧不起,另据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最近对广州市青少年的婚恋状况的调查数据表明,在中学时期就谈恋爱的就占19.5%,其中15岁及以下就恋爱的竞有3.7%。有31.1%的学生不仅认为“性解放”、“性自由”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完全可以接受”,而且认为“这是人类爱情发展的必然结果”

,有21.9%的学生认为婚前是“可以理解的”,55.9%的学生认为婚前“只要相爱,毋须指责”,甚至有5%的学生认为“只要两人愿意、没有爱情也行”。很显然,这些青少年对于爱情和婚姻没有清醒和正确的认识,因此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至关重要。所谓爱情,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文化状态下,两性间以共同的生活理想为基础,以平等地互爱和自愿承担相应义务为前提,以渴求结成终身伴侣为目的,而按一定道德标准自主地结成的一种具有排他性和持久性的特殊社会关系。“’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爱情并非两个人的私事,它是以一定的责任、义务为前提的,以婚姻和组织家庭为目的,是受一定标准约束和规范的,是一种社会性的关系。有了爱情不意味着就可以有性的行为,必须等到缔结婚姻之后。在缔结婚姻之前,男女双方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感情,对自己和对方负责。就像列宁所说的:“克己自律不是奴隶主义,即使在恋爱上也必须克己自律。”而婚姻是指两性基于当时社会制度或风俗公认的结合而形成的夫妻关系“婚姻是家庭的基础,而爱情又是婚姻的基础。因此,婚姻家庭道德的第一个要求便是“当事人双方的相互爱慕应当高于其他一切”(《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75页)。其次,婚姻应当有公证,在我国目前的合法缔结婚姻的方式就是到民政部门正式登记结婚,其他婚姻形式不承认。再次,夫妻双方必须忠实于婚姻,自觉维护和增殖夫妻双方的爱情,一切婚外情、婚外恋都是违背这一要求的。最后,坚决捍卫一夫一妻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理论和事实都已证明一夫一妻不光适应现在的社会,它也必定是未来社会的婚姻模式。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它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就像它过去那样……我们可以推想:它还能更加完善,直到达到两性间的平等为止。如果由于文明将继续进步,一夫一妻制家庭在遥远的将来不再能符合社会需要的话,那就不可能预言它的后继者将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了。”

(三)弘扬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观。中国传统社会也提倡和弘扬观念,但那只是片面针对女性的,实质是钳制女性婚姻自由的思想枷锁。女性丝毫没有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的权利,她们的婚姻实质是包办买卖的婚姻。传统观显然早已不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应该建构一种新的适合时代要求的观。它不光针对女性,同样适用于男性。观在当今社会非但没有过时,反而在当今这个婚前日益增多和少女怀孕、不安全流产事件的频发,性病、爱滋病肆虐的时代尤其重要。新观对于青少年来说,主要要求他们严肃对待和珍惜自己的童贞。童贞是指不滥用不成熟的感情,维护自己的尊严,保持身心的纯洁。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女儿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那些追求,而且在思想上也不想成为真正男子汉的小伙子是无知的,随意在不负责任的感情的海浪中嬉戏的姑娘也是无知的。”童贞对于每个人,尤其是青少年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不光能使他们保持良知与身体的纯洁性,保持情感与心理的完美性,还能使他们有发展人格和学业的充分空间。保持性纯洁更能给人以健康,这是人类以生命的代价换来的经验。就连曾经倡导性自由的美国,也掀起了大规模的性纯洁教育活动(又称禁欲教育)。

三、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的途径

最终代表人类进步和文明高度发达的不是原子弹和经济指数而是道德指数。青少年是未来的主人,因此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是关系未来社会能否安定、和谐的大事,因此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国家多方形成合力,共同完成。

(一)学校层面。学校是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因为学校的任务不光是教书,更应该是育人。学校在青少年性道德教育方面应努力做到:首先,应构建青少年性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应把性道德教育纳入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卫生保健教育及法制教育的课程体系,逐渐完善课程的内容和评价标准。学校应从战略上重视青少年的性道德养成教育,配备专业的、优秀的教师担任该课程的教学,并把该课的考核标准作为青少年平时道德测评和评优的重要依据。其次,在性道德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还应注重方法。应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如教师可以利用班会、辩论会、讨论会等形式组织学生一起讨论,以达到集体教育的效果。由于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真正参与进去,亲身体会,况且最终的讨论结果是绝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具有权威性,因此,往往效果较好。对于个别有早恋倾向的学生,教师应找其谈心,做好心灵疏导工作,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替学生保密。再次,在性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分层教育。青少年的年龄段一般认为是13—25岁,这其中既有未成年人又有成年青年,因此针对不同年龄段进行分层教育是很必要的。如对小学高年级男女生进行互尊互爱的教育;对初中生在性生理、心理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自尊自爱、自我保护、珍视童贞的教育;对高中生进行性道德、性法制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爱情观、婚姻家庭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教育。

(二)家庭层面。家庭的性道德养成教育也不容忽视,毕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面对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不应对性教育问题避而不谈。在主动给孩子讲授性生理知识的同时,应当主要给孩子灌输性道德观念。应给孩子讲自己年轻时遇到的性的困惑,帮助孩子走出疑团。还应给孩子讲授正确处理男女两性问题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应主动关心、体贴孩子,及时发现孩子在性方面的问题和困惑,及时和老师沟通,配合老师共同解决好孩子的问题。同时,家长平时要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在爱情、婚姻方面要忠贞,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并且努力给孩子营造一种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

(三)社会层面。当今青少年性问题如此严重的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社会不良传媒信息的影响,因此,社会为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至关重要。首先,应对大众传媒市场加强整顿和指导,使它成为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阵地。善于利用大众传媒的多种形式向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提供有益的信息。坚决抵制和屏蔽不良信息,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其次,社会还应培育和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舆论氛围,对于社会上流行的不良以及危害青少年身心和道德健康发展的人和事进行监督和谴责。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一个成熟的社会是需要一种成熟的社会舆论的。

青少年教育论文篇6

[关键词]青少年行为缺失法制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行为缺失问题日趋突出,不仅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具有不良影响,也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而又现实的课题。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就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并在青少年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强化法制教育作初步的探讨。

一、青少年行为缺失的表现

1.道德观念的不断滑坡

道德是一种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但是在现在的青少年当中,道德滑坡的现象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

(1)虚荣心强,诚信缺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多元化意识的形成,社会上一些追逐“实利”的风气正在侵入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致使青少年在价值取向上趋向实惠。在部分青少年的当中就有了“嫌贫爱富”的虚荣倾向,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孩子往往是朋友圈子里的“核心人物”,而那些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孩子会被人瞧不起,致使一些青少年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要么绝口不提自己的家庭,要么不肯说实话。还有一些在校学生不愿刻苦学习,却又想表现自己。于是便用弄虚作假的手段骗取高分,导致撒谎、作弊等背离诚信的现象大量出现。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健康。

(2)知行脱节现象严重。据笔者了解,现在的青少年中绝大多数人有社会公德意识,认为应该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但在践行上却令人担忧。在高喊着遵守道德的口号同时,破坏公物、考试作弊、浪费资源、欺负弱小等不良行为却时有发生,说明现在的青少年在知与行上严重脱节。

(3)集体意识淡薄,价值取向错位。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也处于变化之中,趋向多元化。在过去我们常讲:“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牺牲小我,完成大我”,有着很强的集体观念。但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是长辈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学校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他们充满了优越感,无形中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在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关系问题上,片面强调个人利益,总是害怕自己会“吃亏”,责任、义务的意识普遍下降。在人生追求上,存在着个人主义观念与功利倾向。

2.法制观念淡薄,违法犯罪现象增多

由于青少年道德观念的缺失,使他们没有基本的自控能力,对自己行为的判断完全从利己出发,社会正常的价值观对他们不再适用,所以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日益增多。笔者根据司法部门处理的青少年犯罪案件来看,青少年犯罪大体有以下特点:(1)违法犯罪趋于低龄化。在上世纪80年代,青少年初犯的平均年龄为17岁左右;90年代,初犯平均年龄为15岁左右,但现在青少年的初犯年龄已降至13-14岁。(2)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一些由于成绩跟不上、家庭条件差等原因离开校园的孩子,由于文化程度低,无事可做而闲散在社会,极易发生违法犯罪行为。(3)在校学生犯罪正在逐年增加。和过去青少年犯罪基本是社会闲散人员所为不同的是,在校生犯罪率正在上升。(4)犯罪类型复杂。涉案的青少年不仅敲诈勒索、而且盗窃抢劫、聚众斗殴,甚至是杀人。

二、青少年行为缺失的原因

青少年的道德滑坡和违法犯罪,都反映出的是青少年行为缺失问题。而青少年行为的缺失是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和个人的因素,也有学校和社会的因素。

1.家庭因素。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行为缺失的重要因素。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子女,平日里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而且无论孩子犯了多么严重的错误,也从不给予应有的批评,形成孩子任性、霸道的坏性格。有的家长则以打骂代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子女犯了错或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招致棍棒拳脚相加,致使孩子养成撒谎的习惯,甚至会离家出走。有的家长忙于自己的事业,对子女不管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在这种缺少家庭约束的情况下,极易使孩子在外面结交狐朋狗友,染上恶习,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青少年自身因素。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身心都很不成熟,社会经验少,缺乏对事物的判断和鉴别能力。尤其在心理上和情绪上变化复杂,极不稳定。而社会上传播的一些不健康思想和家庭教育的不当致使青少年道德、法制意识淡薄,形成错误的是非观念,造成了行为的缺失。

3.学校因素。虽然国家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学校的首要目标还是升学率,考试分数仍是评判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好坏的重要依据。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关心有加,而忽略了对学生个人品德和法制观念的培养。对于差生要么放手不管,缺少必要的关心,要么只会批评不会鼓励。学生受到的教育不完整,对道德、法律知识知之甚少,自然会造成行为的缺失。

4.社会因素。社会中的消极因素是青少年走向违法犯罪的催化剂。不健康的社会文化对涉世不深、自控能力差的青少年危害极大。一些内容充斥暴力、凶杀、色情、迷信的音像制品、书刊和网站,强烈刺激着缺乏辨别判断能力,充满好奇心的青少年的感官,毒害着他们原本纯洁的心灵。一些无良的网吧、电子游戏厅老板不遵守相关规定,随意让青少年进入,致使一些青少年沉迷于游戏不能自拔,当口袋里没有足够的钱时,就可能出现小偷小摸、敲诈抢劫甚至杀人谋财的犯罪行为。

三、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青少年的主体是在校学生,青少年时期的教育将影响着人的一生。而青少年行为的缺失看似是道德问题,其实透露出的是法制教育方面的问题,因为青少年犯罪往往是从道德缺失开始的,头脑中没有法制观念,道德自然也就起不到任何约束的作用。道德与法律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一样密不可分。道德强调人们的行为要向善背恶,法律则内化为人们的个人品质和道德观念。所以针对当前青少年行为缺失的问题,加强对其的法制教育不仅必须,而且必要。

1.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改进家庭教育。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素质影响着子女的素质,良好的家教十分重要。每一位家长都应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工作,应当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培养高雅健康的兴趣爱好,对子女进行言传身教。要与子女建立起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关系,做到不打骂、不溺爱,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认真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让孩子从从自己身上学到积极健康的东西,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2.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良好的品行影响学生。特别是要认真学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一系列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做到学法、懂法、守法,一言一行、时时处处都要做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在教学活动中,除了要通过思想政治课教授法律知识外,还要在别的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让法制教育进入到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形成一个法制教育的网络。例如: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可加入对国土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知识;在语文教学中,也可结合课文人物性格分析,进行法律知识教育。这样可以使法制教育摆脱单调的知识学习,结合生活实际,做到水融,恰到好处。

3.学校可以结合课堂上的法制教育,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法制教育实际活动。例如:在校内开展法制教育的主题班会、辩论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活动;走出校园,学校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优势,与周边司法单位广泛开展共建,通过组织学生听法制报告,参加审判大会等各形式活动,对学生进行实践法制教育。

4.动员全社会力量,净化社会环境。政府相关部门如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学校附近的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出入的场所要坚决关闭,其它青少年娱乐场所要从严管理,规范运作,切断不良文化的传播途径。

同时加大力度打击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司法机关要依法保护青少年的各项合法权益,要对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各类犯罪活动,特别是教唆、引诱和胁迫青少年犯罪传授犯罪方法、传播物品以及以青少年为犯罪对象等犯罪要依法从重处罚,严厉打击,防止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发生。对于已经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要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和“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总之,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我们整个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未来。强化法制教育对于纠正青少年行为缺失,提高其法制观念,使青少年养成学法、懂法、用法、护法的意识,成为有道德、有自律性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孔凡静.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中国法院网,2008.4.10.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通知开会怎么写模板范文600字(精选

    - 阅0

    通知开会怎么写模板范文【篇1因参会人员有会议冲突,原定于___月___日上午11:00召开的会议管理制度宣讲会推迟至___月___日11:30在会议室(2)召开,请大家准时参会。注:《会议管.....

    铁路通知范文(精选5篇)

    - 阅0

    铁路通知范文【篇1辞职报告也称为辞职申请书,是个人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时向单位领导或上级组织提请批准的一种申请书。本文给大家提供辞职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xx:您好!首.....

    招生宣传稿,招生宣传稿范文大全(整理

    - 阅0

    招生宣传稿十篇1一、园况分析本园现有班级6个,托班、小班、中班各一个,大班两个混龄班1个。托班现有人数9人,满员人数15人;小班现有人数22人,满员人数25人;中班现有人数23人,满.....

    教师德育工作总结范文(整理5篇)

    - 阅0

    教师德育工作总结篇1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