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茶道的认识(6篇)

来源:其他

对茶道的认识篇1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出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呈现迅速壮大的态势,而旅游者对购买旅游产品对象的价值判断也日益由重视外在的功能价值向内在的精神满足逐渐过渡。传统层面理解的旅游产品是从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着眼的,主要包括沿线的旅游景点、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旅游设施和服务。而茶禅文化旅游产品作为新兴的一种旅游产品,更重视内心精神世界满足的。茶禅文化旅游产品在茶禅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延伸与发展,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中不是简单的表层开发,或是文化形式的粗糙堆砌,必须具有更深层次的涵义。然而学术界对于茶禅文化及旅游产品的概念、内容界定模糊不清,已经严重阻碍了茶禅文化旅游产品的发展。只有对其概念有正确与全面的理解,才能设计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因此,对茶禅文化及旅游产品概念的界定与明确,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茶禅文化概念辨析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的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美德、法律、习俗和习惯的综合整体。茶禅文化,是以茶参禅、以茶悟禅的一种人文境界,是茶与禅在精神层面上的相互契合,也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质,既道出了茶与禅宗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也包含了中国士大夫对于茶文化内在精神的深刻把控。

但是目前学术界在“茶禅文化”及其代表理念“茶禅一味”的研究中,对其概念理解存在着片面性和混乱性,对茶禅文化存在诸多误解,在茶与禅宗历史关系、茶禅与禅茶等名称区别问题的阐述上的混乱。一些学者把“茶禅文化”片面地归结为“坐禅”之需,有的学者研究内涵则往往只讲茶符合佛教之德、禅茶的不解之缘,再举上一些佛教兴茶事迹;还有的学者甚至将佛、禅简单地混同,变“茶禅文化”为“佛茶文化”。更鲜少有学者对茶禅文化概念进行准确的界定。

目前来看,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一些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中国茶学辞典》列入“茶禅”条:佛教提倡饮茶坐禅,过午不食,称为茶禅。日本茶道宗师千宗旦的著作《茶禅同一味》的第一卷标题即为“茶事以禅道为宗”,并在内文说:“一切茶事所用,皆不异于禅道。”潘林荣详细的考证了茶禅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和文化流变,认为是禅宗与茶在内在精神本质上存在类同构的现象,所以禅境是茶饮之道的最高理想所在,最终形成“茶禅一味”。蔡镇楚认为,茶禅就是以茶参禅的一种人文境界,一种艺术境界,茶禅的联姻,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是中国茶文化的一种文化现象。释泽道认为,禅茶是指通过对茶的体认与感悟而进行禅修的一种法门,同时也是依照禅理佛法来演绎的一种茶道。杨惠南提出茶与禅的融合,最终归结到“平常心是道”的修行理念上。韩金科等认为茶文化和佛教结合的内在原因在于共同承认个人的“修养”“克己”“俭约”“精勤”是成佛为圣的必由之路。赖功欧认为,茶成为禅文化的物质载体的原因在是茶有天生的亲和力,其静、定、清、淡、雅的茶性与人性有着相通之处。梁子认为“茶禅一味”的根源在于茶道与佛教在文化性格上属于同一色调,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追求清雅,向往和谐。空谷道人认为禅茶就是僧人在斋戒沐浴、虔心颂佛后,通过一整套严谨而神圣的茶道仪式来泡制茶的全过程,即禅茶属于宗教茶艺。而茶禅文化更多是品味茶与佛教在思想上的“同味”。丁以寿认为茶禅文化概念内涵是关于如何饮茶而习禅,通过茶艺、茶礼而修禅道。

然而,学术界存在另一种观点,认为“茶禅”的叫法本来就不太准确。葛兆光认为茶禅不过古时大德嗜茶者多,说公案,斗机锋,在“茶”与“禅”两边各拈一些花絮,凑合成几则茶不茶、禅不禅的话头,再在题内说几句题外的闲言语。在第二届禅茶文化论坛的会议记录中,诸多学者也质疑了禅茶的概念。但这种观点存在较少,一般学者还是认同“茶禅/禅茶”及“茶禅文化”的表达方法和其中内涵。

本文综合上述学者们的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认为“茶禅文化”是以禅文化和茶文化作为基础,以“茶禅一味”作为核心理念,以茶来传达禅的内涵和境界的一种修行方式,修行途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特殊文化类型。参考文化的定义,创造性的认为:

茶禅文化在狭义上是指以禅院茶礼为代表的精神产品,广义上是指通过茶艺、茶礼修禅道的过程中产生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其中,“茶禅”与“禅茶”意同。

三、茶禅文化旅游产品概念辨析

由于不同学科或学者对旅游产品考察角度不同,学术界对旅游产品概念存在着不同理解和认识。从需求角度来看,林南枝从旅游者出发,认为旅游产品指旅游者花费一定时间、费用和精力所换取的一次旅游经历。杨森林认为旅游产品是旅游者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然后再返回原处的全部经历。英国学者密德尔顿认为旅游产品是指旅游者从离家到回家这段时间的完整经历。另一位英国学者霍洛韦在其著作中认为旅游产品是任何一种能满足市场欲望或需要的东西。这类定义的主要观点即认为旅游产品是旅游者的一次旅游经历。这个概念强调了旅游产品的整体性,将旅游者在此过程中的旅游活动以经历或体验的形式展开,而这种经历或体验正是旅游产品的消费形式、消费过程和具体用途,不能等同于产品本身。

从供给角度来看,林南枝、陶汉军认为,从目的地角度出发,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这是由多种成分组合而成的混合体,是以服务形式表现的无形产品。魏小安认为,旅游产品是提供给旅游者消费的各种要素的组合,其典型和传统的市场形象表现为旅游线路。谢彦君认为旅游产品是指为满足旅游者的愉悦性休闲体验需要而在一定地域上被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销售的物象和劳务的总和。申葆嘉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产品是旅游服务诸行业为旅游者满足游程中生活和旅游目的需要所提供各类服务的总称。这类旅游产品的定义更强调了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旅游经营者的重要性,这样就有了进一步的分类,即总体旅游产品和单项旅游产品。

综上所述,不同角度的定义都有其利弊,很难为旅游产品界定一个全面而准确的概念。基于旅游需求角度出发的旅游产品定义忽视了旅游经营者在其中的贡献,更强调一种经历或体验,因此本文更倾向于从旅游供给的角度来定义旅游产品,结合上文定义的茶禅文化,即认为:

茶禅文化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茶禅文化吸引物及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文化、休闲需求的各种实物与劳务的总和。

四、茶禅文化旅游产品的内容与特征

(一)产品内容

由于旅游产品本身内容广博,广义上,为了满足旅游者的各种需要,旅游经营者需要向旅游市场提供的产品类型十分多样,而狭义的旅游产品主要包括旅游企业的某项旅游产品、旅游项目。

考虑茶禅文化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以狭义的旅游产品内容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认为,茶禅文化旅游产品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一种组合型产品,他包括以下几种:

1、环境要素:茶禅文化旅游产品的“禅”之一词,属于宗教范畴,是最先发端于寺庙的,这样一种环境正是孕育茶禅文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佛寺的实体建筑是茶禅文化旅游产品的组成部分,此外,光有佛寺不可,还须茶田,两者共同组成茶禅文化旅游的环境要素,是茶禅文化旅游产品的有机组成。

2、服务要素:通过物化劳动来为茶禅文化旅游者服务,提供效用或产生新的效用。这一类产品有茶艺表演,茶禅演出、茶禅歌谣、炒茶、制茶等体验性、文化性产品。这类旅游产品通过具体的服务展示了茶禅文化在旅游中的应用,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体验。

3、商品要素:提供非茶禅旅游部门生产的旅游商品,这一类产品有自营或外包的成品茶叶,各类茶具、茶宴所用到的用具及其他展示茶禅文化的旅游商品。这类产品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能帮助游客回味在旅游产品中所获得的体验与经历,同时也是可带走的茶禅文化旅游产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与欣赏性。

4、知识要素:提供茶禅文化的专业知识,通过翻译与导游对茶禅文化进行系统而清晰的介绍,还包括茶禅文化讲坛,茶禅文化展示馆等方式,为游客还原茶禅文化的真实风貌。

(二)产品特征

茶禅文化旅游产品具有有别于一般旅游产品的特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

1、文化创造、传承与赋予。通过游游业的开发,使传统文化以另一种崭新的方式保存起来,满足现代人对传统的认识和审美的需要,丰富现代人的文化生活。茶禅文化旅游产品中所表现与蕴含的茶禅文化具有独特性,历史悠久韵味悠长。这一类旅游产品正是表现了一种文化的创造、传承与赋予。

2、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茶禅文化旅游产品较之其他的旅游产品,可表现的方式十分多样。不仅可以欣赏茶禅的演出,体验茶园与禅堂,更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去领悟其内在的涵义。

3、境界的追求。茶禅文化旅游产品中通常传达了其内涵和境界,这类产品在参与或体验前,首先需要游客先脱离原本存在的社会,心定下来,再去品味茶禅的滋味。茶禅的本质是破执,即无念无执,追求内心的领悟,这种感受本身是因人而异的,再通过仪式来形成精神上、心情上的升华和转化。相较其他旅游产品。茶禅文化旅游产品体现为一个境界的追求。

4、庄严性与趣味性并存。茶禅文化本身与宗教文化紧密相连,因此也具有宗教文化旅游产品的特点,即庄严性。寺庙等宗教圣地要求游客在面对此类旅游产品是保持一种敬畏与尊重的态度;而茶禅文化又与茶文化相生相依,茶禅文化旅游产品中可参与、体验的旅游项目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五、小结

茶禅文化旅游产品概念的辨析,对于茶禅文化旅游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学术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概念界定为:茶禅文化在狭义上是指以禅院茶礼为代表的精神产品,广义上是指通过茶艺、茶礼修禅道的过程中产生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茶禅文化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茶禅文化吸引物及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文化、休闲需求的各种实物与劳务的总和。并探讨了茶禅文化旅游产品的内容和特征。

对茶道的认识篇2

文/陈益

在古镇周庄,经常可以看见男女老少围坐在一起吃阿婆茶。杯杯清茶,碟碟茶点,边吃边谈,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周庄人的茶,称之为“吃“而不是“喝”,是因为在品茶时必须佐以腌菜苋、酱瓜、兰花豆和糖果等茶点。说累了,喝一口茶,润润喉咙,继续这种社交活动。

周庄民间饮茶习俗源远流长。许多人家至今仍珍藏着祖传的青花瓷盖碗和茶盅,以及高雅古朴的茶壶、图案精美的茶盘。阿婆茶的盛行,促进了茶叶的旺销。徽帮茶商吴庆丰开设于清代初年、程义泰开设于乾隆年间的茶叶栈房,至今遗迹犹存。当年,徽帮茶商从产地购进原件毛茶,进行筛选、复焙和窨花,拼色出售,深受茶客的欢迎。

周庄人很讲究吃茶的方式。有一种别具风韵的方式———炖茶,家里放置一只大水缸,积储纯净的天落水备用,吃茶时将水舀入陶瓦罐,搁在风炉上,用枯树枝炖煮。茶具一般选用盖碗或紫砂壶,放进茶叶后,先用少量沸水点好“茶醸”,将盖子捂上,稍等片刻,再冲进开水。此时泡出的茶水分外清香浓郁,甘冽爽口。

吃讲茶是其中最有特色的一种。从前,每逢邻里街坊、来往客商、四乡农民甚至是家庭内部发生了纠纷,都愿意到茶馆中去调解。尽管彼此扭着胸脯,脸红耳赤地互相谩骂,可是走进茶馆,泡了茶,打架相骂的双方就会入座呷茶,然后向茶客们申述各自的理由。老茶客中不乏主持公道、说话有权威的长者,听罢申述后由他们评判劝说,使纠纷得以调解。吃讲茶的场面也可能矛盾激化,时而碰台拍凳,时而破口大骂,你一言,我一语,满堂喧哗,但是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惹事者自知理亏词尽,最后只好服服帖帖到店主那儿付了茶钱,离开茶馆。

随着时代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今的周庄吃讲茶,已渐渐衍化为一种街坊邻居闲话家常,或者大家聊行情、通市面的社会活动,成为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社交娱乐的良好方式。

感悟禅石

文/张大成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信仰来源于原始人对“万物有灵”的崇拜。明代林有麟《素园石谱》中有“石尤近于禅”的说法,其实是一种禅学思想。在古代,先人们对石中有禅,玩石悟禅,已有深刻的见识。认为玩石是文化认知的一种过程,悟道启灵的一种方法。中国的儒家十分注重石的素淡、沉静、稳重,在探赜索隐中感悟世道。而道家却崇尚石的和谐、宁静、自然,在大象无形中陶冶心灵。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易经》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宋学把“天人合一”,表述为“天人一理”,提倡在“以物观物”中“格物致知”。宋人在研究与认知中国文化中,更看重“物”对人的意识产生的重要作用。显然,世界万物与人的心灵相遇,通过人的直觉、符号、意识和无意识,达成一种隐喻的象征表现,构成中国文化的根基与审美的根基。当我每每在书房里把玩手边这件文案赏石时,便会在玩石悟禅中,感悟生命美,感悟生活美。俗话说,大隐于市。在大城市里生活了几十年,忙忙碌碌了几十年,学会在大隐中享用生活,发现生活,创造生活,让自己生活得更多彩,更美好,也许这便是玩石带来的一种新的魅力,新的乐趣;也许在玩石悟禅中,已经不知不觉地让人有了一份禅意了。

浅解三字经(之十九)

[本经]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译文]

所谓黄道,是宇宙中地球环绕太阳运行的路线。黄道决定了太阳的位置,太阳是在黄道的中央。所谓赤道,是地球的中线,把赤道当作纵线的中央。

[注释]

躔:星球在宇宙中运行的路线。

中权:位于中央的要地。

对茶道的认识篇3

何谓“禅”?禅即静虑;禅即正心。“禅”原是梵音“禅那”(Dhyana)翻译而来。中国字“禅”的本义,是指祭拜天地诸神的意思。梵音“禅那”本义就是静虑,静即定,虑即慧,定慧均等为“禅那”。古人翻译佛经,有取材于《礼记大学篇》里的定、静、安、虑、得,把“禅那”意译为“静虑”。

禅就是“正心”。大学篇所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正心”,依据大学篇本身的解释,是指“心不在焉”的意思。也就是说。心如果不留在任何的事物上,就会显现平衡的心态;有了平衡的心态,自然就充满了智能。我们修禅,就是要练习“心不在焉”,慢慢达到心态平衡的“正心”境界。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一切顺其自然,就是“禅”。禅是对任何事物都不起分别心,一切都顺其自然,对是非不坚持,不固持已见,而以大众的意见为意见,以能相安无事为原则。

禅也是“无住心”、“平常心”。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我们的心念不要住着在任何一个人、事、物上面,如此就能生起清净的真如心。

喝茶并不只是为了解渴,而是享受茶,所以说“品茶”、“叹茶”。喝茶并非只讲究茶叶,还需要讲究冲泡茶叶的用水,茶器的搭配。冲泡过程的技艺。喝茶环境的氛围等等;因此,需要一个专属的喝茶环境,所谓的“茶室”。人进入茶室,即可阻却外在人我的行行。蓄养柔和的德性。在茶的交接相互间,主敬存诚。和敬清寂。自然而然进入无忧的禅境。

日本茶道开山祖师珠光提出“佛法存于茶汤”的见地;日本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南方录》中写道:“佛之教即茶之本意。汲水、拾薪、烧水、点茶、供佛、施人、自啜、插花焚香。皆为习佛修行之行为”,而“茶道之秘事在于打碎了山水、草木、茶庵、主客、诸具、法则、规矩的,无一物之念的,无事安心的一片白露地。”可见“茶即禅”。“禅即茶”,“茶禅一味”,以致“茶禅”;又“非茶非禅”、“非不茶不禅”,茶禅不可言诠、不可思议,要想了解此中真味,只有“吃茶去”。

千利休的弟子山上宗二指出:“茶道是从禅宗而来的,同时以禅宗为归依。”泽庵宗彭《茶禅同一味》说:“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即不知茶味。”珠光禅师说:“茶道的根本在于清心,这也是禅道的中心。”一味清心,法喜禅悦,赵州知此。陆羽未曾至此。

对茶道的认识篇4

1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意义

音乐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的音乐教育指在生产生活学习过程中一切音乐教育形式,狭义的音乐教育则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手段和目的进行的学校音乐教育。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茶文化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甚至已经通过古老的“丝绸之路”达到了西亚和欧洲。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茶不但对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而且逐渐形成了灿烂夺目的茶文化,成为社会精神文明的一朵奇葩。不论是广义的音乐教育还是狭义的音乐教育,其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功能都与茶文化异曲同工,这使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融合具有可能性。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融合在历史和当代都有特殊的意义。

1.1茶文化与音乐融合的历史

中国的茶文化发源于周,兴盛于唐宋,历史悠久,兴盛不衰。茶文化与音乐的关系由来已久。饮茶时听音乐能益茶德能发茶性,正如白居易在《琴茶诗》中所说的“琴里知音唯绿水,茶中故旧是蒙山”,茶与琴同在,是文人的情思所在。清幽的环境,古雅的音乐,都与茶文化的雅趣相吻合,茶与音乐相得益彰,使看似寻常的烧水煮茶喝茶达到了艺术享受的精神境界。茶文化在历史上与音乐相依相伴,真正达到了“融合”的境地。

1.2茶文化对音乐教育的促进

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茶道就是在操作茶艺过程中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经常和人生处世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的程启坤和研究员姚国坤在1990年6期《中国茶叶》杂志上发表的《从传统饮茶风俗谈中国茶德》一文中,主张中国茶德用“理、敬、清、融”来概括,将中国的茶道融入音乐教育中,意义重大。首先,茶中的“理”是指饮茶之人,气定神闲,和气明理。音乐教育同样要求学习音乐的人平心静气,心无旁骛。钢琴家演奏的时候表情是忘我的,他们仿佛完全融入到音乐之中了,这就是平心静气,心无旁骛的表现。同理,中国古典乐器演奏时那份从容淡定,恰如饮茶之人的气定神闲。就连流行音乐的歌手和乐器演奏者,他们在演唱和演奏过程中也是全身心的投入,即使他们的音乐分贝够大,他们的心却是专一的。音乐教育更是如此,沉不下心,学不好音乐。这就是茶文化对音乐教育的启示。其次,茶道中的“礼”是指以茶为媒,以礼待人。不论是祭祖还是待客,甚至朋友聚会上级视察,端杯热茶都是必不可少的。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被赋予了礼节的含义。敬茶的人明礼,而礼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同样,音乐教育也离不开“礼”的培养。只有心存敬畏,心存感恩的人才能学好音乐。音乐之所以可以跨越国界,跨越时空,震撼心灵,是因为音乐的表现力能够让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知识背景甚至不同生活习俗的人产生共鸣。地域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语言,却都能听懂同样的音律。音乐教育首先强调做人的教育,而为人处世,没有“礼”的底蕴寸步难行。这也是茶文化对音乐教育的启示。再次,茶道中的“清”是指廉洁清白,清心健身。以茶代酒,曾是古代官员的清廉之举,如今,它也成为提倡精神文明的应有之义。现在的很多重要会议上,与会人员每人面前清茶一杯,寓意不言而喻。“清”字的另一层含义是清心健身,茶的保健作用被人们认识已久,已故的委员长曾有诗云:“庐山云雾茶,示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体会之深,令人敬佩。同样,音乐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虽然学习音乐不需要清心寡欲,但是古人操琴必先净手、焚香,正襟端坐,可见其清心健身的要求。即使在现代的音乐教学中,没有廉洁清白,清心健身的心志,也同样不可能学有所成。这同样是茶文化对音乐教育的启示。最后,茶道中的“融”是指祥和融洽、和睦友谊。不论是茶话会上还是亲朋相聚或者团体协商,清茶在手,笑语欢声,其乐融融。这样的气氛同样有利于音乐教学。融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同学关系都有利身心,利于学习。音乐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心境一种态度。学习音乐不论目的如何,都要有平和的心境,否则事倍功半。这还是茶文化对音乐教育的启示。

1.3音乐教育对茶文化的推动

1.3.1音乐教育能陶冶情操

音乐教育重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情趣,其应让学生充分享受一切美的音乐让学生体会理解音乐的内涵,这一过程与品茶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欣赏名曲《二泉映月》,学生会产生苦闷、哀伤、希望等不同的情绪变化,又如欣赏《梁祝》时,学生们则会产生轻松、愉快、心旷神怡的感觉,这正像绿茶的清冽红茶的浓重给人的不同感受。人们在烹茶、品茶的过程中能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的逻辑思维、审美情趣和处事原则。这就是人们在品茶时所追求的审美情趣,在欣赏茶艺时所追求的意境和韵味。但是大多数人眼里音乐的感染力是直接和生动的,茶的作用就隐晦得多了,懂音乐的人越来越多,懂茶的人却成了“人中龙凤”,在音乐教育中提倡茶文化,培养茶文化,完全可以体现出音乐对茶文化的推动作用。

1.3.2音乐教育能启迪智慧

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认知和情趣,许多的民间史诗就是通过歌唱的形式流传下来的,尤其是没有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歌唱几乎是他们学习本民族历史的最好形式。当然,不论对什么样的人而言,歌曲里的故事都是一种知识,唱歌对启迪智慧作用非凡。同理,弹奏乐器,使弹奏者手、脑、眼、耳并用,可以锻炼他们的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与音乐形式相仿的是,茶叶从种植到采摘其乐无穷,从冲泡到饮用难点重重,品茶文化中的智慧与音乐教育中得到的智慧相得益彰,边唱歌边采茶是许多地方的风俗,博白客家甚至形成了专门的采茶戏茶腔音乐。

2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实践

2.1展开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理论研究

对茶文化的研究和挖掘是近年才开始的。中国的茶文化虽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是由于近现代社会历史和人文经济原因,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出现了断层现象。由于相同原因,中国的音乐教育也出现了“西乐东进”的发展模式。音乐教育从德奥音乐到苏联音乐再到欧美音乐的模式几乎抹杀了中国的本土音乐发展。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茶文化和传统音乐教育研究都被重新提上日程。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理论基础还很薄弱,要真正做到两者的有机融合,理论研究至关重要。只有积极开展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理论研究,才有可能让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大众化。

2.2在音乐教材中适当引入茶文化

和所有的教学模式一样,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相当重要。“书上说”成为一种权威的模式。要想推进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融合,必然要让茶文化在音乐教材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并不是说从此音乐教材不再印歌词和五线谱,而是说,让茶文化和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观点在教材中占据一席之地。

2.3展开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教学实践

单纯的理论研究无异于纸上谈兵,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相融合到底能够取得怎样的成果还是要靠实践去检验。因此,必须展开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教学实践。实践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展开这一教学实践,或者鼓励社会教学力量开展教学实践,建立相应的有音乐演奏条件的茶楼,或者在音乐演奏场合附近设立简易茶楼,让大众体会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意义,从而提高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认可度。总之,能够开展教学实践的方式很多,但不论采取何种方式,推动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发展才是他们共同的目的。

2.4注重师资力量的培训

茶文化博大精深,音乐教育又自成体系。民间懂茶又爱音乐的人或许有,但是这些人放在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中就显得少之又少了。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不可能一蹴而就,从认识到接受再到身体力行的过程或许是漫长的。在这个过程中所需要的不光是高举旗帜的倡导者,更需要身体力行的指导者。缺乏师资力量是当务之急。茶文化分为理论上的茶道和行动上的茶艺,音乐教育也分为音乐理论说唱和演奏乐器,两者在知识体系上却有相似之处,同时,学音乐的人在数量上要多于精通茶艺的人,所以,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在当前的音乐教师中选择可以胜任的人学习茶艺知识,用作师资力量的储备。

3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展望

3.1充分认识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特别是古典音乐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茶文化作为汉文化的一部分,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早在唐朝中国的茶文化就已经趋于完善了。作为炎黄子孙,传承茶文化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但是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无论是政府还是我们的民众对于茶文化的认知还不深刻。因此,在不远的将来,如果传承茶文化能被广大民众认同,那么,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融合,特别是茶文化与古典音乐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将被大众认同,只有那时,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进度才会加快,国人的素质也将有大的提高。

3.2确立部分服务茶文化的音乐教育目标

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融合可以看作是茶文化与整体的音乐教育的融合,但是实际上,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必须完全地与茶文化融合。部分音乐教育可以适当地借鉴茶文化,部分音乐教育可以大量地吸收茶文化的精髓,部分音乐教育则可以完全为茶文化服务。比如说,可以适当地设立服务于茶艺馆的音乐教育形式。当然,这样的教育角色不一定要专业的院校来担当,民间教学力量完全可以量力而行。

3.3实现茶文化的传承与音乐教育的有机融合

曾几何时,一壶清茶一张古琴,对月而坐,悠然自得是文人雅客的标配,茶与音乐几乎不可分离。这样的画面在当下已经可望而不可及了。其实,只要人们有足够的认识,茶可得,音乐同样可得。实现茶文化的传承与音乐教育的有机融合并非遥不可及。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放慢匆匆脚步,听听心灵的声音,那时,茶文化的传承和音乐教育的有机融合也就触手可及了。

4结语

茶味有甘、苦之分,乐曲也有风、雅之别,品茶和音乐都是开放的艺术,都会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今的音乐早已不是一千年前的音乐,当今茶叶的种植管理和采摘也都有了时代的特色,因此,只要无伤大雅,茶文化和音乐都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茶文化和音乐的融合曾经是古人的选择,只要它们的融合有益于我们陶冶情操、提升品位,这种融合就会被现代人接受。当然,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融合任重道远,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努力。

作者:康雪刘旭东单位: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对茶道的认识篇5

她是标准的80后,却对中国传统的茗茶情有独钟。在年轻人对咖啡、奶茶等舶来品津津乐道时,她却能将岩茶的十八道工序娓娓道来。她笑称自己对新鲜事物不敏感,也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道路。其实,不是不敏感,她只是坚定地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茗茶也年轻

《爱尚生活》:你是怎样与茶结缘的?

雷琪雯:其实我很早就接触了茶。我父亲是济南土产公司的员工,小时候我就经常跟着他去逛茶叶市场、去喝茶,慢慢也就喜欢上了茶。

但因为济南不产茶,所以对茶的了解还是很少。后来,机缘巧合下认识了一位武夷山的朋友,带着把武夷山的优质茶叶介绍到我们山东来的想法,就有了现在的店。

《爱尚生活》:在人们印象中,喜欢茶的都是年纪偏大的人。你这么年轻,为什么会对茶情有独钟呢?

雷琪雯:一个原因可能是性格。我不怎么喜欢新鲜事物,比如我对网络、高科技产品都不感兴趣,我的iphone手机也只用来打电话和发短信。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每年都会到武夷山收茶,那里有和都市完全不同的风光。到处是茶园、茶楼,喝茶、品茶是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的生活节奏缓慢,状态悠闲。一旦深入到了那个氛围中,很难不喜欢上茶。

《爱尚生活》:如果可以选择,你还会选择现在的道路吗?

雷琪雯:其实每一行都有自己的辛苦。别人看着光鲜亮丽,但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茶对我而言,不仅能让我回味到儿时的乐趣,更能在都市里开辟一个清幽的空间。我对茶非常喜欢,又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再选择的话,还是会做这一行。

《爱尚生活》:中国茶叶种类繁多,为什么会对大红袍这种茶格外偏爱?

雷琪雯:我个人偏好乌龙茶。乌龙茶是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一种茶。绿茶清香,但没有厚重感;而红茶甘醇却不够清香。乌龙茶采红茶、绿茶之长,清香馥郁。大红袍又是乌龙茶中的极品,所以对这种茶格外偏爱。

《爱尚生活》:选择一种茶来形容自己,你觉得哪一种最为合适?

雷琪雯:还是武夷岩茶吧。如果说绿茶细腻的话,那岩茶属于比较粗犷的茶。一开始喝可能不习惯,但细品就能发现其中的味道。

茶经也是生活经

《爱尚生活》:做茶这一行,除了给你带来了经济上的回馈之外,还带来了什么?

雷琪雯:很多啊。其中最重要的是认识了很多朋友。我现在的至交都是我的茶友。茶是一个很好的媒介,通过它可以结交到很多可以交心的朋友。

还有就是健康。人们常说“以茶养身,以道养心”,可以说喝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我以前特别喜欢吃零食、喝可乐,但自从喜欢喝茶之后,对这些就不感兴趣了。

品茶也改变了我的性格。以前我是一个急性子,但品茶的过程让我学会了从容。品乌龙茶要用到很多工具、很多工序,如果不能沉住气、静下心,就会漏掉其中的某道工序,或者把工具弄得乒乓作响。茶的浓郁芳香也能让急躁的心情沉静下来。

《爱尚生活》:不同的茶有不同的作用。你平时最喜欢喝什么茶?

雷琪雯:我最喜欢喝发酵类的茶,其中武夷岩茶是我的最爱。岩茶除了有一般茶所具有的提神醒脑、降三高的作用之外,它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都要高于其他品种。岩茶中还含有一种名为“武夷酸”的物质,具有抗癌的作用,对人的身体健康非常有利。

《爱尚生活》:你觉得品茶和人生有什么相通的地方?

雷琪雯:有很多,但其中最相通的一点应该就是茶和人生都需要体会。

对茶道的认识篇6

关键词:认识茶叶;幼儿教育;常识教育

常识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幼儿了解生活文化领域最普遍的知识,奠定幼儿认识能力与文化水平的关键。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必然需要融入到幼儿常识教育中,而茶文化的教学从认识茶叶开始,重视茶叶认知教育,并能够通过认识茶叶,使幼儿逐渐了解中国的传统茶文化,热爱中国传统茶文化,是当代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

1认识茶叶对幼教常识的重要意义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自古茶就是中国最为重要的饮品,经过了世代人们的相传,茶文化逐步走向成熟,也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代进军。不同的文化都有其独有的价值,茶亦是如此。为了更好的宣扬我国的茶文化历史,就要从小培养孩子关于茶的意识,让小孩子从小就知道茶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益处。了解茶文化,从认识茶叶开始。近几年由于茶文化在小学课堂中宣讲效果良好,也非常受到小朋友的喜欢,所以,为了不受过多外来文化的侵扰,也为了保证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更好的走向幼儿园,幼儿园应当大力推崇茶文化课程,通过向当地教育局申请提出在日常的课程上添加茶文化课表,利用幼儿善于学习接触新事物、新知识的年龄优势,让幼儿可以更好的从小了解民族文化,保证完成学业的同时掌握更多民族文化知识,为将来在社会中立足打下基础。保持小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确保小幼儿具有良好的民族意识和希望继承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各地教育部门十分有必要从小抓起孩子的素质培养工作,通过不断的灌输给小幼儿优秀的茶文化知识,可以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拓宽孩子的事业,确保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散发出独有的魅力,教育小幼儿的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中国人喜茶爱茶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人们对于茶的重视程度更是与日俱增。而在进行幼儿的教育过程中,不同的教育人员需要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优秀的茶文化知识进行教育,利用茶文化的特殊形式去引导鼓励幼儿学习茶文化知识,培养幼儿学习茶文化的兴趣同时,还要为不同年龄不同班级的幼儿提供可以学习的创造型环境,让幼儿在品茶的同时也了解茶的来源和品种,利用多道工艺亲手尝试做茶也会让幼儿们流连忘返的。茶文化元素非常丰富,不断的积累使得中国的茶文化元素种类越来越多,这也非常符合人们日益复杂的生活形式。茶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为了使得这些宝贵的茶历史得以传承,我国需要不断的对幼儿进行相关课程的教育,利用幼儿日常的兴趣爱好去为茶文化做宣传,不断的在小幼儿之间进行茶文化教育,可以非常有效的帮助幼儿学习茶文化知识,帮助幼儿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创作等。幼儿园主要是帮助孩子认识社会、认识幼儿园,通过早期的知识体系结构的建立,帮助幼儿了解茶叶的历史。不同的幼儿园可以按照自己的经费分配状况适当的购进一些集体公共设施供幼儿娱乐学习,通过不断的使用物质以及思想上的教育,让幼儿尽快接受我国先进的茶文化历史。在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更改课堂上的背景,采用我国茶农耕作和各种茶叶种类的图片进行布置,利用幼儿课余时间,讲述茶的不同分类的同时,娱乐与学习并进。还有,适当的添加手工课程,让幼儿能够通过实际的动手观察,了解不同的茶叶特点,让幼儿可以从不知觉中了解茶文化,锻炼刚正不阿品质的同时,陶冶情操。

2幼教茶叶认识的相关教学策略

2.1调整制度,分组负责,明确责任

2.1.1幼儿园的老师需要将幼儿按照年龄以及个头的大小进行分组,同时选拔学习以及组织能力强的幼儿担任小组长。不同的小组成员不应过多,一般是3-5人比较合适。而幼儿园的美术小组成员需要进行幼儿园的板报以及宣传栏设计工作,通过绘制出不同的图案,锻炼幼儿绘画能力的同时,也对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有所了解,以小组可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评判标准,大大的促进了茶文化的推广工作的实行。2.1.2成立茶文化教研组幼儿在幼儿园想要了解最新最全面的茶文化知识,需要有专门的教研人员不定期的进行知识调查和研究,通过对最新的茶文化知识进行采集整理,不断的融合到教师的教育课程中去,可以大大促进小幼儿全面认识茶文化。同时,教研组可以设定相应的研讨活动,利用幼儿的课余时间进行茶文化探讨活动,让幼儿可以在玩耍的时间掌握关于茶的知识,这也便于幼儿园开展丰富的茶文化课程。2.1.3开设“小小茶坊”这是一个需要幼儿园全体教师参加的项目。幼儿园需要按照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茶坊位置的制定,保证幼儿不拥挤的同时,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茶文化知识的讲座,在茶坊中的一切设备需要保证不会有过多的棱角,防止幼儿出现意外事故,还有,茶坊可以按照幼儿园的班级分布设立不同的地点,让所有幼儿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进行参观学习,保证完整制定的学习安排和计划。

2.2茶叶认识的具体环节

2.2.1茶叶种类2.2.1.1绿茶类绿茶是一个需要经过一定的加工程序才能获得的茶叶。其中需要事先将新鲜的茶叶采摘下来,按照叶脉大小与完整的程度进行分类,利用杀青、揉捻等多种工序进行处理,这种茶类属于不发酵茶,在饮用时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同时,这种茶水主要的特点是水绿且清澈,入口口齿清香。绿茶还分为不同的干燥方法,比如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等。2.2.1.2黄茶类黄茶应属一种不是非常常见的茶类,这种茶也是需要经过不同的工序才能完成的,不同于绿茶,这是一种后发酵茶类。茶水的颜色呈现出黄色故名黄茶,这种茶在广东、四川、湖南比较流行,人们也喜欢依据不同的产地进行分类。2.2.1.3黑茶类将新鲜的叶子进行杀青处理,保证叶子的干净,随后进行揉捻、沤堆处理,在进行适当程度的干燥等多道复杂的工序才能完成,这是一种后发酵茶。由于加工工艺复杂,在市场的价格也是非常高的。茶叶有几种主要的特征,如:毛茶的颜色呈现出一种暗褐色,有的也可能由于产地的原因呈现出油黑色。茶的汤水多半会出现褐黄色或者褐红色,饮用起来提神醒脑,非常可口。这种茶类就比较常见,如不同种类的砖茶、普洱茶、六堡茶等。2.2.2茶文化的渗透2.2.2.1通过创建茶文化环境,帮助幼儿认识茶叶,感受茶文化小孩子多半好动贪玩,所以,一个好的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孩子去驻足玩耍,通过不同的场景可以保证孩子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而给定不同的玩具可以帮助激发孩子的创作潜力,创新孩子的思维。在不同的幼儿园的主题墙面上,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绘画能力,将我国的茶具依据不同的顺序绘画出来,还有可以按照茶艺表演的步骤进行整个场景的绘画,并且适当邀请绘画能力出众的孩子一同参与绘画,可以帮助孩子掌握绘画能力的同时,对我国的茶文化历史也适当的进行学习。①具有特色的墙体可以展现茶文化的美感。幼儿园进行绘画之前,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通过举办小型亲子活动,让幼儿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绘画工作。利用身边可利用的废旧材料进行创作,可以考验幼儿的创作能力。有趣的茶坊设施制作可以帮助幼儿更多的了解茶文化历史,用具有民族特色的手法进行物品制作,丰富了我国的民间艺术装饰风格,也很好的宣扬了我国的茶文化。②内环境与茶文化个性美的结合。幼儿园主体墙的绘画可以帮助孩子发挥自己关于茶的想法,展现出孩子独有的思想魅力。一切的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才能让孩子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和理解,对于不同的场景设定不同的主体要求,可以开发幼儿的思维,建立小组完成主体设计也可以锻炼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2.2.2.2借助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认识茶叶,感受茶文化老师可以布置相应的关于查找茶资料的作业,让学会在课后进行相关资料的查找活动,通过在幼儿园的校园角种植不同种类的茶树,让幼儿在玩耍娱乐的同时,分辨出不同的茶树品种,了解茶树的生长周期以及生长规律,当然,这种形式的活动只适用于南方环境。2.2.2.3通过表演茶艺,帮助幼儿认识茶叶,感受茶文化在常识教育中,利用茶艺,帮助学生能够区别红茶、绿茶以及乌龙茶等。教师带领幼儿围在桌子旁边,让他们看看盆里都是什么?让他们认识观察三种茶叶的颜色、气味以及外形的区别,之后让幼儿告诉教师,一共有几种茶叶,并说出名字。接着,教师出示红茶,让幼儿回答,它像什么形状。在回答结束之后,讲解红茶的来源和传说。最后,教师通过茶艺展示三种茶叶,教会学生从外形、气味以及香味去区分三种茶。茶艺表演可以是教师亲自演示,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动态课件,之后教师亲自指导幼儿动手泡茶,品茶,并与其他学生以及教师进行感受交流。在认识了茶叶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结束语

幼儿教育始终是我国非常重视的阶段,孩子是祖国的栋梁,是祖国的未来。对于每一个孩子都要进行良好的义务教育,是我国始终坚持不变得教育理念。通过认识茶叶,将我国优秀的茶文化融入到教育孩子的课程中去,让世代相传的文化精髓得以传承,体现了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教育要从小抓起,让幼儿撑起祖国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龙世杰.中国茶文化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探讨[J].福建茶叶,2016(6):307-308.

[2]张卫民,李虹霖.幼儿地方戏剧教育活动“茶灯戏”给我们的启示[J].戏剧之家,2015(10):236-237.

[3]刘彩莲,康闽.幼儿采茶戏音乐教育策略之我见[J].考试周刊,2009(5):194.

[4]李燕.普洱茶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渗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2009.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通知开会怎么写模板范文600字(精选

    - 阅0

    通知开会怎么写模板范文【篇1因参会人员有会议冲突,原定于___月___日上午11:00召开的会议管理制度宣讲会推迟至___月___日11:30在会议室(2)召开,请大家准时参会。注:《会议管.....

    铁路通知范文(精选5篇)

    - 阅0

    铁路通知范文【篇1辞职报告也称为辞职申请书,是个人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时向单位领导或上级组织提请批准的一种申请书。本文给大家提供辞职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xx:您好!首.....

    优秀自我介绍范文(精选8篇)

    - 阅0

    优秀自我介绍范文篇1性格开朗,待人热情、诚恳,办事积极认真,吃苦耐劳,富有团队精神,勤奋好学,富有爱心,要求上进,敢于不断地挑战自我。
    优秀自我介绍范文篇2姓名:xxx年龄:xx岁学校:xx.....

    有关物业的管理方案范文(精选2篇)

    - 阅0

    有关物业的管理方案范文(精选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