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6篇)

来源:收集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篇1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显著特点,是冷战之后冷战之后世界格局发生演变,以及最终形成的背景首先考虑的因素。因为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格局的多家花发展具有双重作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本质上是充满矛盾的过程,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既有多样化,又有单一化;既是分散化,又是集中化;既是本土化,又是国际化;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悖论,是一个相反相成的过程。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决定了经济全球化不仅不会阻碍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而且变成了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现实基础。

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经济生活向国际化、社会化不断发展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现代意义上应该是发端与工业革命之后的19世纪末。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基本完成了向全球扩张的过程。在这一历史推进过程中,欧洲是世界的中心,欧洲列强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宰者、推动者,以及世界政治的“主人”。不过,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并不意味着单一的全球性欧洲帝国的形成。

二战以后,美国走上了世界舞台。美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世界的一半,凭借强大的政治影响力,美国对世界经济施加影响,从而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美国霸权。二战以后,在美国的主导下,经济全球化进程再次启动,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更广更深的领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主要战略力量受到南北方力量、东西方力量失衡的影响,很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实力减弱的情况下,出现了内部分化,有一些国家投入了资本主义经济阵营;国家在巨变之后实行资本主义模式的市场经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很多国家逐一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些使90年代以来的新一轮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在内容、范围、规模,还有经济生活国际化、社会化的水平方面,都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以美国为主的欧美发达国家,仍然是新一轮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主导。签署了作为超级大国的解体,是在两极格局瓦解之后出现的,这样就更加助长了西方国家借经济全球化,推行全球统一化的企图。然而,尽管美国等西方国家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条件维护自己的政治霸权、经济霸权,其企图的单极世界格局也未能如愿以偿。两极格局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而就是由于这一规律的持续作用,使得产生于两极格局时期的多极化加速发展,促使冷战之后的世界力量进入“序列易位和要素重组”的新阶段。

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历史上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变迁,而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仍然对世界格局的演进起着决定性作用。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焕发出强大的社会生产力,使大国实力发生“序列易位”的幅度和可能性都比以前增大。信息科技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使大国之间的竞争不是在相互孤立的状态下进行,而是参与综合国力的战略竞赛。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国的多元化,而世界各国的多元化正式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基础。

其次,经济全球化扩大了发展不平衡规律的适用范围。由于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全球化作为一种市场力量,将所有国际政治经济都纳入统一的发展进程,使得发展水平和历史传统迥异的国家在统一起跑线上竞争,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配置、资源配置,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使世界经济从以少数欧美国家为中心,演变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的多元化,为后来居上的国家创造了空间,从而产生不平衡规律的全球化。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民族国家仍然是当今世界格局的最基本单元,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仍是世界构造的最基本元素。

首先,世界经济全球化从政治领域来看,是一种制度安排。全球化不能超越人们的观念独立发展,尤其是在文化意识和政治制度方面,它是在现有的基本格局和国际秩序下发展的,只能与现有制度在相互作用中产生新机制。

其次,经济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国家的保护。国家从一开始就是,而且至今为止一直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进程,为国家提供了展示力量、展示活动的舞台。

再次,经济全球化不会造成全球文化的同质化。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各国,利用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价值的普世化,但是发展中国家为维护民族特性和民族传统表现出强烈的对抗心态。全球化趋势不仅不会影响到文化的民族性,反而会使文化上的民族性差异比以往更加突出和明显。经济全球化确实会对国家产生一定影响,但是作为构成世界主体的国家的本质没有发生改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迅猛,但是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主体仍然是具有不同利益的国家,他们构成了世界整体,是经济多元化的基本元素。目前,世界上形成和出现的政治一体化、经济一体化,都不会取代利益多元化,充其量会变成对利益多元化的某种协调。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企图建立由他们为首的“单极”世界格局,将“单一”价值观构筑成世界新秩序,不可避免的与国际政治多元化产生严重的冲突和对立。

从目前来看,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都主张建立多极化经济格局,反对任何国家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国。与此同时,各大国都纷纷公开表态,表达建立多极化世界格局的主张。1997年,法国总统希拉克公开发表声明,认为不断发展的欧洲各国和中国要在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格局中发挥作用。1998年,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公开表示,由一个国家独霸的世界是不可能的,多极化发展是最民主、最明智的国际社会体制。1999年7月,叙利亚总统公开表示,应该创建一个多极化世界,不容许任何一个国家影响这一趋势的发展。由此可见,美国企图建立的“单极”世界格局收到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对。这一切表明,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符合世界各国人民诉求的正确反映。面对这一态势,美国人也承认,世界霸权收到内外许多条件的限制,“其深度有限”。总之,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不论霸权主义多么不可一世,都不可能阻止这一趋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7页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篇2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贫富差距思考

现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其已经渗入到了各行各业各个方面。而由于世界上的贫穷国家的科技进步跟不上世界经济发展的脚步,而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远超世界平均水平,这也就使得贫穷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尽管经济全球化使得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内部的贫富差距却在不断的缩小。下面我们就经济全球化对全球贫富差距带来的影响展开讨论。

一、经济全球化对全球贫富差距带来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在西方的学者看来,经济全球化是多元的、多维的发展模式,是促经济发展的最活跃元素。从人类的进步来看,经济全球化带动了科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全球的经济效益增长,使得全球的经济处于一种快速的增长过程中。对于大多数的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其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抓住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就能够在大多数国家中脱颖而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通过全球化经济体系,使得国家的经济实力快速发展,国家的竞争力快速增强。就拿中国来说,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取得很大的成果。发展到今天,中国经济从以前占全球经济的2%提升到11%,成为了世界上排名第二的经济体。而随着中国总体实力的提升,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在不断地提高,人均国民收入较之以往也有了飞跃式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下表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GDP与GNI对比: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取得成果非常显著。金融风暴给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体系带来巨大的影响,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依然迅猛,中国的国力没有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停滞不前,而其他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影响,这也说明了中国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契机,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从而使得中国的经济实力仍在迅猛的增长,中国的国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减小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

(二)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全球经济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全球经济带来的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在经济全球化之后,富国更加富有,穷国更加贫穷,全球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对于贫穷国家来说,其经济在全球化之后陷入了历史最低点,而发达国家的发展仍然迅猛,这也就使得其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就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而言,这是一种货币与资源交流的发展模式,是人类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趋势,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掌控的资本全球化运动,其结果必将是资本的胜利,而不是全球的经济同步增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跨国企业将资本和经济与世界同步,达到了利益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赢家。但是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他们只能够在其中扮演者输家的角色。因为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本,他们通过对全球的科技、信息、资本进行垄断,从中赚取巨大的利益,这样的经济模式形成一个个循环,从而不断地拉大全球的贫富差距。

二、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化的措施

(一)主动参与全球经济竞争

经济全球化在新时期只会愈演愈烈,其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因此发展中国家正确的面对方式就是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全球化经济的竞争中,根据本国家的特点与优势,全面分析全球化的各种信息,有针对性的迎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在全球化经济竞争中,发挥本国的优势,改善本国的弱点,积极地迎接挑战。只有积极参与到全球化经济中去,发展中国家才能够在世界的舞台上发挥出自己国家的优势,才能够不断地缩减贫富差距,从而带领国家走上富裕的道路。

(二)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科技

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具有密集的人口总量,这也就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这也是当前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经济中的主要参与模式。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单一,而且科技含量低,导致了其产品的附加值低,获得的收益小,受到发达国家的调控力度大。而发展中国家想要改变这种现状,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提升其产品的附加价值,大力发展本国的科技,对产业的结构进行优化,使得本国的在全球化经济参与中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作为主要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增加科研经费,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推陈出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效益,才能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走向富裕之路。

(三)重视发展中国家的联合,获得有利的发展环境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篇3

一、世界经济稳定增长

2006年,世界经济已经连续四年保持强劲增长,2007年世界经济总体运行态势依然良好。从多种因素来看,虽然影响2007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变数仍是美国经济和油价的高企,但无论美国经济增长是否减缓,油价波动是否剧烈,世界经济依然保持着适度的增长。虽然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对不同的国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总体来看,高位徘徊的油价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带来的冲击比预期和想象的要弱。油价上涨是世界各国经济持续发展导致能源需求旺盛的结果,以及与地缘政治相关的地区局势造成的,并非供应不足,同时也体现了全球经济的进一步活跃和繁荣。另外,虽然2007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有着诸多不稳定因素,但由于进入了增长的发展时期,特别是受发展中国家经济强劲增长的带动,以及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保持温和增长的影响,因此总体走势被多数国际组织和机构看好,各种预测较为乐观。汇集各有关机构的评估,普遍结论是: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将比2006年的增长高峰有所减缓,但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经济增速可能在3.4%到4.8%之间。尽管目前各方面的预测只能作为参考,但可以断定,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的幅度不会有大的出入。与此同时,未来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

综合联合国贸发会议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低于2006年的增长率,但可以确定的是:2007年将是世界经济连续五年保持高速增长的一年,世界经济处在一个较快、较长的发展阶段和繁荣时期。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7年9月份的预测,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低于2006年的增长率(联合国贸发会议认定的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最终为4%),为3.4%。由于美国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尽管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07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强劲增长了3.9%,但次级债危机潜在的威胁并未消除,经济增长下滑有可能在今后显现出来),因此联合国贸发会议对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的判断较为谨慎。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同样将低于2006年的增长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终认定的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5.4%),为5.2%,与此前的预测相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尽管2007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攀高、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增大,以及美国次级债风波的蔓延和影响,但世界经济总体活力并没有明显减弱,保持着强劲增长态势,由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07年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较为乐观。联合国贸发会议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世界各主要地区和国家经济形势分别做出评价:联合国贸发会议认为,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仍将是东亚和南亚,其中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将分别为10.5%和8.5%;美国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将从上年的3.3%减缓到2%;欧盟和日本经济增长水平高于美国,增长率将分别达到2.8%和2.3%;非洲的增长率将达到6%;拉美和西亚的增长虽略有下降,但增长率将接近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2007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率将达到2.5%,低于上年的2.9%。其中美国的增长率为1.9%,低于上年的2.9%;欧元区增长率为2.5%,低于上年的2.8%(其中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增长率都将低于上年);日本的增长率为2.6%,保持了五年的延续增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增长时期。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为9.8%,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中国的增长率将达到11.5%;拉美地区的增长率为5%,低于上年的5.5%;中东地区的增长率均为5.9%,高于上年的5.6%;独联体的增长率为7.8%,略高于上年的7.7%;中东欧的增长率为5.8%,低于上年的6.3%;非洲的增长率为5.7%,略高于上年的5.6%。

2007年,在西方世界陷入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漩涡的背景下,综合联合国贸发会议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别对2007年世界各主要地区和国家经济体增长的预测看,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由于美国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其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引擎力正逐步下降,而随着亚洲新兴经济体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它们已经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日渐显现,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断提升(近年来亚洲的经济增长始终保持在全球增长的一半以上),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美国经济增长下滑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与此同时,欧元区国家和日本经济在拖累全球经济多年后,显然已经摆脱长期低迷阴影的笼罩,对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俄罗斯经济的恢复和强劲增长也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拉美和非洲地区经济的连续稳定增长对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以及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依据权威机构对全球经济的综合评估,目前世界经济形势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契机,同样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与压力,如何应对当前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风险,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幻莫测带来的冲击,将是未来发展中经济体不可回避的严峻考验。

二、经济安全形势

从2007年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形势看,突出的风险仍然来自金融和能源安全领域,其中包括全球股市、尚未消除的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国际油价上涨带来的冲击,以及金融、能源领域的新风险等一系列问题,它们威胁着全球经济的稳定。当前,金融和能源领域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和有关国际会议的重要议题。

(一)全球经济失衡

全球经济失衡导致各国间经济往来充满了矛盾和摩擦,构成了全球性经济问题,并加大了全球经济的风险。2007年全球经济失衡进一步恶化,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可能超过9000亿美元,而欧洲、亚洲和石油出口国的顺差相应增加。当前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美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过快,而日本、德国以及中国等亚洲主要新兴市场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美国对外净负债超过3万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四分之一,其债权国主要是日本、欧洲国家和中国以及石油出口国。而美国贸易逆差又成为全球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因素。另外,美国内部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美元持续贬值,而美元贬值又加剧了其内部失衡以及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当前美元贬值已成为长期趋势,这使美元地位产生动摇,导致近年来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美元贬值加剧带来的风险在全球不断蔓延。同时,全球经济失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十分突出,国际贸易政策上的纠纷和冲突频繁,这些冲突主要发生在美国和欧洲之间,以及美国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全球经济能在高度失衡的状态下保持增长,部分原因就在于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这使得全球利率保持低位、美元保持强势、高油价对通胀的影响也被商品价格下降所抵消。然而,经济失衡的根本性矛盾越积越深,其可能引发的无序调整是世界经济稳定和增长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在全球贸易失衡和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受阻的背景下,由此诱发的连锁反应表现为贸易和投资环境恶化,并且对全球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全球经济失衡在世界各国间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和冲突,最为突出的是加剧了贸易摩擦、对世界各国货币政策产生了不确定性的影响、国际收支长期失衡、利率水平在失衡的两极间存在着差异,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本市场流动性过剩,对金融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同时,由于各国间存在着巨大的贸易差额和息差,以及资本的大规模跨境流动,使得汇率问题成为有关国家争执的焦点,并导致全球范围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全球性经济失衡问题的解决将是一个漫长和艰难的过程。

(二)全球股市的泡沫风险

屡创新高的全球股市也随之积累了大量的泡沫,全球股市多次厄运再现。2007年以来全球股市的繁荣与泡沫现象成为国际金融领域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股市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全球股市的脉络,股市的大幅度波动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造成2007年初以来全球股市波动的原因,除了近年来国际资本的过度投机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股票的泡沫成分在过去的几年逐步增大,风险也在增大,股市的全面回调也在情理之中。近年来,全球股市始终潜伏着隐患,股市承受能力十分脆弱,一有风吹草动,股票行情便急剧变化,股市也骤然风雨飘摇。由于全球股市的波动不仅会影响和蔓延至全球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而且它对整个国际金融领域的影响更为剧烈,特别是货币市场。目前国际货币市场危机隐患无处不在,随时有可能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生。有人担心,由于全球金融形势依旧严峻,全球股市的频繁波动使股市风险更加险恶,因此全球股市活跃与繁荣趋势能持续多久,尚难预料。如果全球股市反复振荡,将使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大,国际金融市场也有可能因此风雨飘摇。

全球股市的波动影响所及囊括了全球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其中对整个国际金融领域特别是货币市场的影响更为剧烈。从以往的教训和近年来的国际金融形势看,突出的问题是国家或地区性货币变化牵动着全球股市,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双双出现联动性影响和冲击。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潜伏的危机有可能是全球股市动荡风波未息,接踵而来的便是货币市场的大幅波动,而货币市场的波动又反作用于股市,同时随着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必然会卷土重来,这种相互影响和冲击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破坏性尤为严重。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将有可能导致股市和货币市场轮番动荡的恶性循环,从而诱发全球金融领域的动荡,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篇4

关键字:经济全球化

中国

外贸

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经济、科技、政治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进入21世纪,由于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资本和技术的流动性,经济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的市场和生产日益变得相互依存。对于经济全球化,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出自各自的利益有许多赞成或批评的意见;尽管经济全球化的规范和完善还有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式成为WTO的成员国也使我国更加充分地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大潮,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种多样的。2000年11月15日,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界领导人峰会午餐会上发表演讲,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对经济全球化的观点:必须看到,现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仍是相当不平衡,南北差距不断扩大。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给各国各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许多文献指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1)出口市场更加集中,与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目标相矛盾。(2)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产生消极影响。(3)环保产业和绿色产品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外贸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目前,许多人都认为经济全球化必然对我国出口、外贸、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然而,事实一定如此吗?

经过加入WTO后的这几年的发展,事实证明,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并非全部都是不利影响。主要有三点原因:(1)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更多引进、利用外资的机会,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1979-1982年我国的外国直接投资累计为11.66亿美元,以后逐年上升,进入20世纪90年代迅速增加,1997年达到452.5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超过英国、法国居世界第二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20年中国共吸引300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占所有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30%。经济全球化进程将使我国能够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资,从而加快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2)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更多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机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众多技术领域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缩短与世界水平的差距,甚至在一些技术应用方面能够与世界同步,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全球化以及相关的科技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将使科技人才的全球化科技活动日趋活跃,使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科技活动加速发展,使国家之间的全球化科技活动不断深入,使民间的全球性科技交流得以加强。经济全球化能有效地促进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3)世界贸易组织的不断发展扩大使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得到巩固和加强,在某种程度上可对贸易保护主义起遏制作用,有利于维护良好的贸易秩序。据世贸组织的一些专家估计,世界贸易量每年增长将达到2000亿美元。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我们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企业有更多的机会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在遇到贸易争端时,企业还可以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公平!合理地解决与其他世贸成员的经贸摩擦。

从上文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是多面的,有利也有弊,但是在应对这些机遇与挑战的时候,我们尽量将利益调整到最大化同时将弊端降低到最小化,从而实现我国的经济发展。在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时,我们做出的具体措施如下:(1)抓住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机遇,一方面发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通过调整结构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使其升级换代,增强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把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来,通过进一步发展来参与国际竞争。中国毕竟是一个人口大国,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劳动力优势。(2)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不断促进和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3)将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相结合。以贸易为先导,认真实施“走出去”战略,以适用技术通过一定规模的境外投资和境外加工贸易,充分参与世界经济分工,成为世界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以获取最大规模的比较效益。尤其要重视与世界跨国公司的合作,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4)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全面参与国际贸易竞争。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出口产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出口、机电产品出口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例很大。这是一个国家的实力所在,是我们发展的方向。

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对我国贸易的发展有弊的同时也有利呢?我们有以下的数据支持(这里主要只介绍外贸方面):贸易额增长是对外贸易发展最直观的表现。二十年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3240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14.77%,在世界贸易中的位置由第32位跃升为第10位。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的服务贸易也有很快增长,1985-98年,服务贸易额以年均19.3%的速度增长,在全国对外贸易中的份额由6.9%上升到13.74%。

所以,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不仅仅是弊,同时也有利。只要我们通过合适的方法降低风险,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完全可以通过经济全球化这个契机,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张松涛:《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历程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的若干思考》.《1999年中国经济年鉴》.北京中国经济年鉴社,1999年.第828-835页.

[2]黎孝先、刘舒年:《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9-60页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篇5

论文摘要:“全球化”这个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广告与“全球化”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经济、文化、传播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全球化”浪潮中的广告略作分析,分别探讨了经济全球化与广告、文化全球化与广告、传播全球化与广告的相互关系。

“全球化”被《经济学家》(econnomist)杂志称为“21世纪被用得最滥的词语”。广义的全球化,是指自环球地理大发现和资本主义兴起就已开始出现的社会变迁现象,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类史变为“世界史”的过程。而狭义的全球化,主要是指二战以后,尤其是冷战结束以后,由金融业跨国企业、通讯技术和大众传媒等方面的发展所导致的全球经济走向一体的趋势和过程。本文所说的全球化指的是狭义的全球化。

综观世界,广告瞬息万变,可以说,它们越来越“全球化”。这种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发展迅速的跨国媒体和全球通信系统开拓了全球市场并日益依赖全球市场来维持生存,同时也是由于随之而来的多元文化的影响,而这一切的出现则是因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传播技术进步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目的。下面从经济、文化、传播三个方面来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广告。

一、经济全球化与广告

戎殿新在《世界经济年鉴(1998)》序言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金融领域的全球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国际金融市场交易额和国际贸易交易额超过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在1990一1995年间,世界生产增长了1/3,而金融市场交易额则增长了230,出口增长了50倍。自从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形成以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世界经济是以贸易的国际化为特征的;而当今,各个经济体互相依赖加深的主要纽带是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各经济体之间的分工越来越多地体现为企业内部的分工,巨额资本在国际间以秒速流动经济全球化与广告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广告全球化,广告主的跨国经营要求广告公司提供跨国服务。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企业追求市场的全球最大化和利润的全球最大化,它们在统一的全球战略下,要求广告宣传的全球化、商品推广的全球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广告宣传、市场营销机构的单一化和广告宣传、市场营销成本的集约化。美国福特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20世纪初,随着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吉列公司的全球扩张,美国的广告公司也跟着他们的客户进入了国际市场。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跨国公司及其广告公司实现国际扩张的一个高潮。美国广告公司国际收入的增长速度首次超过其国内收入的增长速度。在美国头10家最大的广告商中,国际收入占到了其总收入的46%80年代,美国的广告公司又在大兼并中继续实现国际扩张。1986年,几家广告公司通过合并形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广告公司—盟集团旧mnicomgroup)。福特公司的广告预算每年上十亿美元,2004年高达16.435亿美元。在实现广告传播全球化以前,像福特这样的跨国公司需要在世界各地聘请上十家广告商来进行全球广告宣传。这样既费钱又费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全球广告宣传的整体效果。在传播全球化的过程中,它就可以聘请单独一家跨国广告公司—英国的金塑集团(wpp)来实施统一有效的全球广告宣传动和市场营销活动了。

另一方面,广告作为一个服务产业,是经济全球化的一部分,它本身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又能提供服务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日本传播学者八卷俊雄的研究表明:从广告的发展可以考察到全球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广告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广告和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广告费支出增加,消费受到其刺激也会增加;反之,消费支出有宽余,广告也会变得活跃起来。e在国际贸易中,广告业也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全球四大广告巨头的海外收益均占它们总收益的40%以上。正如英国学者郝尔曼和麦克切斯尼所指出的:“跨国传媒(包括全球广告市场)是全球资本主义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二、文化全球化与广告

费孝通先生在描述20世纪的局面时说:"20世纪是一个世界性的战国世纪,而未来的21世纪将是一个个分裂的文化集团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一个多元一体的国际社会,而我们现在的文化就处在这种形成的过程中。”关于文化的全球化问题虽然争议颇多,但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可能表现为冲突或融合)的加深已经成为事实。文化全球化与广告的关系,我们也可以从两方面考察。

一方面,各民族文化中共性的部分越来越多,这就减少了沟通障碍,为广告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文化的差异可算是跨国广告经营中除了政策壁垒外的最大障碍。广告往往要迎合当地—而非全球性—的口味和观念;实际上,有的广告一旦照搬到其他地方,就会引起非议,甚至酿成恶果。例如,越南电视台在转播2000年欧洲国家杯赛时插播了平田消费品公司的一则广告,由芝加哥市李奥贝纳广告有限公司制作的这则广告把越南军人在“美国战争”期间穿的鞋—用轮胎做的浅帮鞋—跟这家越南造鞋厂最新推出的运动鞋进行了对比。李奥贝纳公司的总部说,它和越南某广告公司建立了伙伴关系,它们无意揭越南和美国历史上的伤疤,而只是想通过越南人所熟悉的形象来达到推销的目的。李奥贝纳公司的代表说:“看过这则广告的人都觉得它并没有讽刺的意思。它抓住了越南人们所珍视的历史成就感。”这则广告在越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假如在美国播放,后果将不堪设想。9在文化的全球碰撞中,世界文化朝着多元一体的方向发展,各民族文化中的共性越来越多,为广告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共同的经验范围和意义空间。这就是为什么麦当劳能够在全球使用统一的广告语“i’mlovingit"。

另一方面,广告本身承载着文化信息,是文化的一部分,它影响着全球文化。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文化,而且更潜移默化地影晌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社会观和生活观。美国学者理查德·奥曼认为,“也许所有的广告都包含或者意味着某种意识形态。它们试图让观众做或者相信符合广告商利益的一些事情。观众与广告商默契的地方是关于优裕和美好的社会等笼统的观点或形象。”另一位学者朱迪斯·威廉姆逊在《解码广告》一书中特别指出“广告除了很明显地向我们售卖商品外,还具有另一个功效—创造意义结构。我相信在很多方面广告已经取代了传统艺术或宗教的功能。在全球传播格局中,广告日益与新闻报道、电视剧、电影等无缝拼接,不仅成为在全球推销产品和服务、大规模占领市场、获取高额利润的主要手段,更重要的是在其经济表象背后具有潜移默化地影响全球各国广告受众思想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舆论形成的重要作用。最终,它导致了消费文化、流行文化、大众文化在全球的盛行。

三、传播全球化与广告

全球化时代的传播最突出的特征,一是全球信息传播基础设施的网络化、数字化;二是传媒的跨国经营和传媒产业的高度集中。这两方面均对广告产生了巨大影响。

其一,全球信息传播基础设施的网络化、数字化使广告传播方式变得更为多样。全球化的传播首先表现在信息输网络全球化,表现为在全球传播基础结构上的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的全球覆盖。全球电视广播网主要包括地面电视广播网、有线电视广播网、卫星广播电视网,它们综合覆盖全球范围。电话电信网络,依据国际电信联盟2007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05年底,全球206个国家地区共64.7亿人中,共有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超过34.26亿,平均每百人53.25部电话。至于国际互联网,根据联合国互联网管理论坛2007年11月中旬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上网人数已增加至12亿人。这些信息传输网络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和手机等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的出现,使得进行广告传播的资金成本大大减少,技术门槛大大降低,原来只能由资金雄厚的广告主、设备先进的广告公司、媒体才能进行的广告视频传播、音频传播和印刷传播,现在任何团体甚至任何个人只要有一部电脑、一部手机再加上互联网连接就能完成。过去广告在电视、广播、印刷媒体上传播都受到地域和国界的严重阻碍,只能传播到部分地域和部分人群,现在通过手机和互联网可以将广告信息传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传递给每个电脑、手机的持有者。

其二,传媒的跨国经营和传媒产业的高度集中,降低了广告经营的成本,提高了广告传播的水平。目前,全球传媒市场、娱乐市场和文化市场及其影响下形成的舆论市场,主要集中在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几个屈指可数的跨国传媒集团手中,形成了跨国传媒巨无霸。美国《财富》杂志(中文版)2007年10月公布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以2007年3月31日或此前以某日为截止日期的财务年度营业收入排列,全球娱乐业四强公司依次为时代华纳(447.88亿美元)、沃尔特·迪斯尼〔342.85亿美元)、新闻公司(253.27亿美元)、贝塔斯曼(242.11亿美元)。它们在《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分别名列第137,191,266,281位。这几家跨国传媒巨无霸的经营业务范围多半都横跨报纸、杂志、图书出版、电视、广播、电影、互联网和主题公园等众多传媒领域,海外收入在总收入中都占有相当比重,分别是23.13%、50.89%.50.83%.69.4%o⑩这些传媒业巨头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时机,在全球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传媒业,在广告、电信等传播业,在影剧院院线、游乐园、游戏等娱乐业,积极寻求崭新的投资集会或合作伙伴,在全球媒体业进行了一轮又一轮兼并和收购,将媒介产业、传播产业、文化产业的经济规模和市场效益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阶段。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篇6

在诸多不利因素打击下,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慢于预期,并且正在遭遇一系列新挑战。展望2012年,世界经济总体形势仍将严峻复杂。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态势尚不稳固,欧洲债务危机影响日益加深,这都给世界经济前景增添了不确定性。世界经济何去何从,将取决于发达国家能否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全球经济不断增加的下行风险。

一、2011年世界经济发展特点

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道路曲折。2010年和2011年世界经济既经历了因复苏步伐加速所带来的欣喜,也因为复苏势头放缓有可能再次陷入衰退而忧心忡忡。2011年,世界经济总体走势经历了一个由较快增长到明显减速的变化。5月以前,世界经济延续上年底的较强走势,显示出可持续复苏的态势。进入6月和7月后,世界经济的坏消息接连不断: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深化,发达国家经济基本面数据再现疲态,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明显走弱,市场避险情绪不断高涨,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全球经济可能重新陷入衰退的警告声不绝于耳。目前世界经济前景比2011年年中时明显黯淡了许多。

2011年世界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世界经济复苏延续“南高北低”的双速格局

2011年再次让发达国家备感失望,发达国家经济整体增长疲弱,拖累了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国际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相比历史水平大幅萎缩。在随后的经济复苏中,多数发达国家步伐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疲软,财政赤字和主权债务大幅上升。2011年发达国家经济受到诸多重大不利因素打击,从自然灾害的影响到政府预算,从银行信贷到主权债务危机,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导致经济复苏依然脆弱,经济增长维持低速。

2011年美国经济虽未脱离正轨,但复苏乏力,复苏速度之慢前所未有。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持续低迷的房地产市场、不断膨胀的财政赤字和巨额债务等因素综合在一起,对美国经济复苏构成非常大的政策难题。3月日本遭遇了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灾难,日本经济复苏进程逆转。随着震后消费的复苏以及产品供应链的恢复,日本的内需和外需均有所增长,但在欧债危机加深、日元保持强势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灾后的日本在面对种种经济困境时显得无能为力。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蔓延速度和恶化程度远超预期,不仅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威胁,而且影响了欧洲经济增长。许多欧元区国家被迫启动严格的紧缩计划,以规范国家财政。由于财政开支急剧减少,部分欧元区国家经济重新陷入衰退。

2011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继续主导全球经济复苏。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全球经济增长重心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进程。在经济复苏中,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领先于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引擎。2011年,受发达国家经济减速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在高位放缓,但总体仍保持较强劲的增长态势,整体经济增长率依然快于发达国家。在2011年,新兴经济体面临着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为应对通货膨胀和信贷增长过快,许多国家采取了宏观经济政策调控,致使经济增长放缓。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的绝大部分将来自新兴经济体。

2011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最为强劲,该地区正在更多地注重内需驱动型增长。中国的强劲经济增长对全球贸易和商品价格的反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投资银行野村证券的数据表明,2011年中国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的40%。2011年,北非、中东的许多国家经历了政治动荡,经济增长明显下滑。随着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下跌,2011年拉丁美洲的巴西和墨西哥经济也在减速。俄罗斯经济在2011年保持了较好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将恢复到危机前最好水平,同时俄罗斯在年底正式获准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新成员,迎来对外经贸合作和自身经济发展的新起点。2011年非洲经济在逆境中保持高速增长,但该地区仍极易受到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增速明显回落

由于全球经济活动放缓,2011年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回落。世界贸易组织在2011年9月预测,将2011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率的预估值由4月的6.5%下调至5.8%。若这一预测成为现实,表明2011年世界贸易增长率将低于1990-2008年6%的长期年均增长水平。2011年世界贸易增长低于预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北非中东地区局势动荡对全球石油供应构成威胁,日本大地震使全球供应链突然中断等,这些突发事件以及一些短期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抑制了各国的经济活动,影响了世界贸易走势。更重要的是,全球经济增长再次减速严重影响了各国的进出口活动,使世界贸易失去持续增长的势头,重新出现下滑。2011年世界贸易增长放缓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使国内消费难以有较强劲的反弹,并抑制了收入增长,减弱了进口需求。久拖不决的欧洲债务危机使欧洲各国经济活动日趋疲弱,影响了欧洲及全球贸易增长。

延续2010年的持续涨势,2011年前几个月世界初级产品价格继续大幅攀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编制的初级产品价格指数在2011年4月达到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点。而随着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投资者的情绪转向消极,对国际商品价格形成压制,导致世界初级产品价格自5月以来呈现震荡下跌态势。截至2011年11月,IMF的初级商品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上涨13.1%,比2011年4月的高点下降11.3%。未来欧债危机形势的演变、全球流动性释放的状况、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向,以及美元汇率的波动将是影响国际商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在不同时间段产生的影响不同,将牵引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行情及波动趋势。

(三)外国直接投资缓慢复苏

国际金融危机后,受全球产能过剩、国际市场需求不稳以及新的投资热点尚未形成等因素的制约,全球跨国投资复苏步伐总体上滞后于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不过,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市场需求恢复、企业资金紧张有所缓解,跨国投资也在逐步复苏。联合国贸发会议组织(UNCTAD)的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人量小幅回升5%,达到1.24万亿美元,仍然比危机前的均值低15%,比2007年时的最高值减少了近37%。2010年,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作为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和对外投资来源地的重要性都进一步增强,而且这些经济体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首次达到全球总流量的半数以上,同时这些经济体的对外直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400字(精选10篇

    - 阅0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篇120__年_月_日星期_天气_今天,天蓝得像一张蓝纸,几多轻柔的白云飘在空中,雪白雪白的,像棉絮一般,随风缓缓浮游着。我的心情如同今天的天气似的。于是,我拉着.....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的工作总结范文(

    - 阅0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的工作总结篇1本学期,我担任了一年级一班的班主任。一学期下来,我有了一些感慨和反思,就以下几个方面,我说说自己的感受,也为这一学期的工作做一个总结:一、注重.....

    乡镇卫生保卫战心得体会怎么写,乡镇

    - 阅0

    有关乡镇卫生保卫战心得体会怎么写篇120_年,我院在腾冲县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