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考试(6篇)

来源:收集

理论考试篇1

关键词:模糊理论;考试系统;综合评判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0)13-0000-01

TheExaminationSystemEvaluationBasedonFuzzyTheory

GaoBo

(16thHighSchoolofJining,Jining272000,China)

Abstract:Theuseoffuzzytheory,acomprehensiveonlineexaminationsystemevaluation,theevaluationprocesssomeusefulinformationwillnotwaste,sothattheevaluationresultsandthegreaterscientificcredibility,attheendofstatisticsandevaluation,itsfeasibilityhasbeenverified.

Keywords:Fuzzytheory;Examinationsystem;Comprehensiveevaluation

一、试卷考核水平影响因素和分级

(一)试卷考核水平影响因素

1.学生层次:学生层次主要是指试卷考核的对象属性,主要包括三年制高职、五年制高职学生还是本科学生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考核标准。

2.专业区分:专业区分主要是专业类别,包括考核的学生是理科、工科、文科还是管理科等。不同专业对个别基础课程的掌握程度应该是不同的。

3.考点分布: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同一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统考试卷的考核点必须涵盖其教学要求的公共部分,考点的合理分布才能体现出试卷考核的意义。

4.题型的多样性:针对学生个体特征进行出题,不同学生对题型的适应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喜欢做选择题,有的喜欢答论述题,有的则擅长计算题,合理的题型布局有利于增大试卷的区分程度。

5.难易程度的分布:试卷的考核基本上是以学生掌握的基本题型为基础,但在考核基础理论的同时应注重学生的知识延伸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统考试卷更应该在考核难度上有部分提高。

(二)试卷考核水平的分级

试卷考核水平分级是进行试卷考察能力判定的一个量度,是根据考试对象、内容和性质进行划分的,涵盖专业基础课的最高水平到一般基础课的最低水平。目前,我国各地区各考种对试卷考核水平的等级划分尚不统一,根据我院基础课统考的实际情况,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目标,暂将试卷考核水平现分为四级。以百分制试卷进行说明如下表。

二、模糊综合评判基本概念

(一)模糊综合评判的定义

按确定的标准,对某一个或某一类对象中的某个因素或某个部分进行评价,称为单一评价。从众多的单一评价中获得对某个或某类对象的整体评价,称为综合评价(syntheticevaluation)。综合评价的目的,通常是希望能对若干对象按一定意义进行排序,从中挑选出最优或最劣的对象,这也叫决策过程。综合评判也是一类决策过程。

(二)灰色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建立

1.建立评判对象的因素集。

因素就是对象的各种属性和性能,在不同的场合,也称为参数指标或质量指标,它们综合地反映出对象的质量,人们就可以根据这些因素给对象评价。

2.建立评判集。

评判集也叫评价集或决断集,它是评判者对各种总的评判结果所组成的普通集合,例如:对工业产品,评价集就是等级的集合。

3.建立单因素评判,即建立一个从X到F(Y)的模糊映射。

;;

由可诱导出模糊关系式R,得到模糊矩阵

则称为单因素评判矩阵(Evaluationmatrixofsinglefactor)。于是由三元有序组构成了

一个综合评判模型,或称综合评判空间(Comprehensiveevaluationspace)。

(三)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分配

1.若未明确各因素恰当的权重比分配,只知道各权重的大概或近似值,则可采用下式:

2.若明确规定各因素恰当的权重比分配,则有

实际应用中的单因素评判矩阵常用统计法(如打分或投票的方法)得出。

(四)Fuzzy模糊综合评判

选择合适的Fuzzy综合函数f(如等)进行综合,用X上的一个模糊Fuzzy集

=表示各个因素的权重分配,若取则综合评判为记B=,它是X上的一个模糊子集。其中

理论考试篇2

关键词:高职理论课程考试模式改革弊端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教界的共识。新的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重视素质教育,在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宽松的开放式的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体系,重新认识考试的意义,对考试功能重新进行定位,对考试内容、考试方法、评价体系等进行改革。

一、为什么要进行高职理论课程考试模式改革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整个高等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普通的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理论型、学者型的人才,但是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一定理论、技术和动手能力的高等职业人才。

高职院校课程的设置往往沿袭普通高校课程教学和考试的模式,忽略了职业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存在以下问题:专业课程衔接不紧密,渗透力度浅,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以课堂纯理论讲授为主,“满堂灌”现象普遍,况且高职学生较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的基础差,容易对学习产生惧怕心理,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有些高职院校在教学计划中干脆不设置理论课程,这对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提高极为不利。陈旧的考试模式会制约教学模式的改革,影响理论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改革理论课程考试模式,转变学习评价标准,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理论考试存在的弊端

当前理论课程考试强调考试的评价功能,其主要体现在对分数的价值判断上,追求分数的价值,以分数对学生进行评级,如学生评优、奖学金等荣誉,仍然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最大特征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导致教师的教学仍然是为考试服务,使得考试只能反映出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熟悉程度,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提升。

考试内容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考试内容主要是书本内容,而书本知识多是理论知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掌握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实际应用能力的发挥是关键,因为理论知识虽然可以强调学生逻辑的严密性,思维的严谨性,但是遇到实际问题,却不知如何应用。这样的考试内容仅仅是对学生知识点的考核,应用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到验证,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数学考试模式长期以来基本上是教师出各种题型的试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以闭卷笔试形式完成,表现为理论考试多,应用测试少;标准答案试题多,不定答案的分析试题少,导致很多学生都采取搞题海战术的方法来应付考试,忽视了思维素质的培养。

完全的理论考试还造成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继而严重地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职学生本来就存在基础薄弱的情况,而单纯的理论考试分数评价的考核又是不完全的、不均衡的考查方式,对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三、理论课程改革的探讨

根据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教学要求体现“以应用为目的,重视创新,提高素质”的原则,在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下,数考试模式的改革很有必要。

1.普通考试。根据课程性质进行期中或期末考试,最终根据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合并计算入档成绩。该方法主要针对纯理论性课程的考试,比如高等数学、思想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等。

2.目标考试。主要针对专业实践课程将考试课程的内容结构、目标结构、难度结构、题型结构、分数结构与时限结构及试卷样本于考前告知学生,使学生知道要考什么内容。

3.开卷考试。采用自由应答型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程度和灵活运用知识的程度,考试时可以携带工具书、参考书、教科书、笔记等有关资料,有利于考查学生对课外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有利于克服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不良倾向,有利于提高考试的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课程的考试对于实验实习时间达到两周以上的课程或单独开设的实验课程,均应进行考核,并单独计算成绩。考试内容以实践技能的考核为主,注重对基本数据、基本操作方法、基本思路、基本技能的考核,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考试方法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一是实践考试(考核动手能力)。凡经过学习、实践后完成的作品,可采用相应的评分方法给出评分,作为该门课程的结业成绩。

二是现场操作。为加大专业课程实践考核的分值,考试内容应侧重于实践技能的考核,可进行基本操作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考核,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四、评分标准的变化

不再单纯地用标准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业,而应综合学生在整个学期中的理论学习、实践学习、理论考试、实践考试等综合因素来评价,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量避免出现重理论轻实践和重实践轻理论的情况,这不仅能使高职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更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

考试模式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系统的方方面面,如果仅仅就考试模式本身进行改革,相关的系统原封不动,那么改革必然失败。所以确立新的教学目标,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推进考试方法,完善考试制度与评价体系的关键和保证。因此,考试模式的改革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多样化的不断实践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卢晓东等.北京大学本科考试模式改革的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1999,(4).

理论考试篇3

1考试形式分析

1.1考试内容的变化2011年以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打破学科界限,对各专业课知识进行整合,将原来的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五大模块,划分为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等21个模块。同时,增加了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生命发展保健、中医基础知识、法律法规与护理管理、护理伦理、人际沟通6门课程。考试由原来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4个科目改为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一次通过两个科目考试为考试成绩合格。考试由单一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考查转向整体知识、理论和技能的考查,更具灵活性、系统性和实践性。

1.2考试题型的变化根据护士执业活动中常见的7类护理知识(即照顾患者、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与协助治疗相关的任务、沟通/协调活动、评估/评价活动、保证患者安全、健康指导、伦理/法律活动),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提出考试题型以病例分析题为主,取消了B1型题,主要为A2、A3、A4型题,其中最佳选择题即记忆性A1型题由50%减少到20%,而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即A2型题则由30%增加到了60%,病例分析A3、A4型题占20%。考试题型的变化要求学生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具备一定临床护理经验。

2教学改革

2.1修订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在教学工作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既可以指导教师完成授课任务,又能指导学生学习。把教学大纲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相结合,有利于专业课教师把握授课内容及难易度,避免各专业课知识点的重复讲授和遗漏。内科与外科护理教学中有很多重叠区,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消化性溃疡、门静脉高压、肺癌等,对于这部分内容内外科教师应明确分工,以减少重复。

2.2调整教学内容新考试大纲对相关科目内容进行了增减,如外科护理学部分,增加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犬和毒蛇咬伤、颅内肿瘤、肝脓肿、骨盆骨折、骨与关节化脓感染、骨质疏松症、骨肉瘤、腰腿痛和颈肩痛9种疾病,删除了外科护理总论内容。但是,删除的章节并不意味着不考,只是更加贴近临床,如外科总论中的休克,会在腹部内脏损伤、腹部感染等具体疾病中考查。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考试大纲,寻找每年考试大纲的变化,这些变化很可能成为考点;根据考试大纲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与添加,归纳每年或当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点与知识点,并对其中的重点内容认真讲解,做到讲透学透,确保学生掌握,次要内容则可一带而过。

2.3改进教学方法为适应新考试大纲的变化,考试涉及的主要护理任务要以护理工作过程为主线,涉及的知识要以护士临床工作任务为基础,这就要求大力改革专业课教学方法和手段。各专业课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授课方法。如在讲解内科护理学慢性支气管炎时,让学生扮演患者表现出不同症状,其他学生根据情况做出护理评估、制定相应护理措施,再辅以临床案例,既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的改变体现了多学科的相互渗透,这种考试形式更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授课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护理,内科护理学侧重其发病机制与保守治疗的护理措施,外科护理学则侧重外科表现及外科治疗后的护理措施。授课之余要充分利用章节同步练习题,引导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寻找知识点,然后总结各知识点以什么形式考查,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拓展了解题思维,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为考前集中辅导奠定基础。

2.4增加实训机会为提高学生整体护理能力,各专业课的实验课尤其是护理学基础实验课要提前开设。学校安排专业课教师对学生操作技能进行现场指导,增强实训指导力度,除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外,还要求学生把模拟人看成真实患者,在进行各项操作前做沟通、解释,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调整临床实习时间,将下实习点时间由原来的6月改为4月,增加两个月的临床实践机会。鉴于多数实习医院只注重实习生操作技能培养而不注重理论学习,学校要加强与实习医院管理部门的联系,安排教师定期到实习医院检查学生实习情况,在出科理论考试中融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模拟题,促使学生将各专业课知识同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2.5考前集中辅导实习结束后是学生整合知识点、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阶段,学校每年组织两个月的考前集中辅导。首先,精选辅导材料。我校采用的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职护理专用教材及辅导资料。其次,教师在辅导中应注重传授考试技巧,详细讲解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将知识点进行串讲,抓住考试重点。知识点中“最”“首先”“常见”“主要”等绝对性描述,重要的数据、绝对禁忌证、相似或关联内容都应作为辅导的重点。再次,强化题库训练,以往年考试真题为主线,多次仿真模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既可提高学生对考试的重视程度,又能通过考试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查缺补漏。最后,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许多学生在辅导阶段心理压力大,学校应设心理咨询室,为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减压。

3小结

理论考试篇4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

1、所有的糖类在人体消化后,最终都主要以()的形式被吸收。

A、淀粉B、果糖C、蔗糖D、葡萄糖

2、下列选项中属于完全蛋白质的是()。

A、稻米蛋白质B、红薯蛋白质

C、肉类蛋白质D、水果中的蛋白质

3、人体中不能吸收利用的非淀粉多糖物质是()。

A、淀粉B、纤维素C、糖原D、双糖

4、每日膳食中每1克脂肪产生的总能量为()。

A、9千卡B、10千卡C、4千卡D、16千卡

5、糖类的主要食物来源是谷类和根茎类食品,果蔬是()的重要来源。

A、蔗糖B、淀粉C、食物纤维D、糖原

6、人体吸收糖类的主要形式是()。

A、葡萄糖B、果糖C、半乳糖D、核糖

7、蛋白质的特征元素是()。

A、OB、NC、HD、C

8、面坯的膨松必须有两个条件:()

①产气性②含氧量③持气性④吸水性

A.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③

9、面粉的()是决定面粉品质的主要指标。

A水分B灰分C脂肪D面筋质

10、西点的主要发源地是()

A、.欧洲B、美洲C.非洲D.亚洲

11、()家庭婚姻道德和职业道德这三种道德构成社会的全部道德内容。

A社会公德B行为道德C劳动道德D国家公德

12、在现代社会里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不道德行为。

A缺斤少两B偷盗C大企业挤垮小企业D殴打妻子

13、由于人类生活具有(),根据其生活而产生三种道德。

A独立性B社会性C实践性D创造性

14、()以善恶为评价标准。

A是否违法B是否犯罪C文明D道德

15、condensedmilk是指()

A奶粉B浓缩奶C炼乳D奶油

16、工作接地电阻一般小于()欧姆。

A16B10C8D4

17、硬质面包是一种内部组织水分少,()、结实的面包。

A面筋含量高B糖分少C结构紧密D结构细腻

18、泡芙面糊的调制一般经过两个过程完成,一是烫面,而是()。

A搅拌B打发C溶化D搅糊

19、塔的英文名称是()。

AtartBtaffCpuffDsoufle

20、燃烧的两个重要概念是()。

A回火和自燃点B爆炸极限和闪点

C闪点和自燃点D回火和脱火

21、人体直接接触带电设备的一相电线时,电流经过人体流入大地的触电现象是()。

A电压触电B接触触电C集中触电D跨步电压触电

22、打蛋机是利用搅拌机的()将蛋液抽打起泡。

A机械运动B碰击作用C旋转作用D往复作用

23、厨房的烤炉和烤盘要随时清扫,必要时可用()擦盘,以防生锈。

A水B油脂C带手布D纸

24、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油脂是()。

A鸡油B黄油C大豆油D可可油

25、一般情况下,()的交流电对人体的危害最大。

A20-300HZB300-500HZC500-1000HZD1000HZ以上

26、我国规定面粉含水率在()以下。

A12%B13%C14%D16%

27、打发植物脂奶油的最佳室温是()。

A7-10℃B10-15℃C15-26℃D26-30℃

28、蛋的品质好坏,取决于蛋的()。

A表面光滑度B来源C新鲜程度D运输途径

29、甜度最低的糖是()。

A蔗糖B果糖C葡萄糖D饴糖

30、特硬小麦面粉,主要用于制作()。

A面包B通心面C蛋糕D饼干

二、判断题。(共30分,每题2分)

1、发酵面团含水量越多,面筋蛋白质就越软,面坯容易被二氧化碳气体所膨胀,发酵时间短,因此,制作发酵面团必须尽可能多放水。()

2、面粉按加工精度、色泽、含麸量的高低,可分为特制粉、标准粉和普通粉。()

3、一般来说动物油的营养价值高于植物油。()

4、葡萄糖是构成糖类的基本单位。()

5、利用鸡蛋蛋白的起泡性,可增加制品体积,有利于点心内部形成蜂窝结构,提高酥松性。()

6、打发动物奶油所需的时间比植物奶油所需的时间短一些。()

7、面点间的食品存放必须生熟分开、成品与半成品分开。()

8、一定条件下,油酥面坯油脂越高,酥松性越强。()

理论考试篇5

总成绩有所提高还说明护生平时较好的消化和掌握了所学内容,重视了学习过程,较改革前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了本门课程所要求的内容,体现出护生的能力与综合素质有所提升。两组试卷成绩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可能与学生期末考试科目较多,复习时间相对较少,还有少部分护生可能认为平时成绩已获得良好分数,便不太重视期末考试成绩有关。

1增强对护生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平时作业成绩3份,占总成绩的30%,由授课老师给出题目,护生自己查阅文献,再交给老师评分,这种方式促使护生养成主动学习、探索知识的学习习惯,改变护生平时不学习、考前死记硬背的应付考试的现状。而教学实践和情境角色扮演占总成绩的20%,由护生书写教案,并大胆走上讲台,充分施展才学,体现教学互动,以启发式、讨论式为主,增进师生间、护生间的了解与交流。此种考核方法不仅可培养护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讲授能力,还能激发护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2增强对护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减轻考试压力

小组成绩占20%,由任课老师课前给出教学案例讨论,课后小组成员集体讨论制定出带教计划,作出PPT,并讲解带教计划。由两位授课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采用同组同分的方法给予考核评分。这种方式培养了护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护生之间更好的交流,促进班级的整体学习氛围。护生间共享学习资源和体会,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部分同学的学习自觉性。期末考核则在学期结束时以闭卷笔试的形式完成,占总成绩的40%,考查护生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

3过程考核

模式对护生的考核更全面合理全程化、多样化的考核模式,增强了师生交流,护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学习效果良好。有学者认为,在过程考核中注重全过程考核,对学习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和考核,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学习的情况,减少了由于单纯结果考核的偶然性带来的片面性。对考试进行改革,将考核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可以更客观公正地评价护生的学习效果,也使考试成绩更合理,减少高分低能的情况。

4学生对课程改革的满意度提高,实现教学相长

调查结果显示,改革后护生对教师的评分有所提高,学生对教学考试改革的满意度增强。说明学生对考试改革持支持态度,考试改革取得了预期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分段式考核,能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了解护生掌握情况,且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更注重护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5结语

理论考试篇6

论文摘要:考试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考试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作为高等教育人员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追求一种科学合理的考试方式,以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新一轮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高校的考试制度已势在必行。

高等学校考试制度的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大学生经过应试教育后,继续接受应试教育的培养,从而限制了知识在主体接受过程中的运用、创造、更新和发展,这是制约我国大学生素质提高和创新能力关键所在,完全背离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一、传统的考试制度常见问题表现在

(一)考试内容和形式单一。一般以统一的课程或教材为基础考试。考试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考试内容陈腐,抑制学生创造力的发挥。考试内容偏窄,侧重教材和课堂笔记,只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力。命题原则和方法简单,考试方式使得学生学习单调、惧考,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导致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过关,而不注重自身创新意识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过分夸大考试的功能和作用。标准型、规范性的试卷只能从一定程度上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品德、智能、个性等方面的水平,没有考核能力。由于考试成绩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升级、毕业、获得学位,而且是学生获得奖学金、评优甚至找工作的主要依据,这种只以分数为依据的做法夸大了考试成绩的作用,使学生只重分数不重能力。关键的是一些课程的考试计分方式也存在很多不科学之处。考试成绩与奖金挂钩,与评优挂钩,加剧了学生功利化倾向,低层次上满足了学生虚荣心理。

一般高校课程考试都集中在学期末进行,并且拖延时间较长,使学生平时不学,只要短时间的集中复习就能应付,甚至得高分,这在某种程度上打消了学生平时认真学习的积极性,助长了一些学生的投机行为。

二、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考试对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也是评价和改进教学使之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检测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高校推行考试制度改革是教学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未来社会竞争的成败取决于人才的竞争。高校作为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的培训基地也就成了这种竞争的关键。所以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是高校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只有在进行教学体制改革的同时侧面地推行考试制度的改革,才能确保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效果。科学合理的、鼓励创新的、富有活力的考试制度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创造力,有利于造就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考试制度的落后和改革上出现的问题,使得高校培养的人才往往缺乏创造、创新的素质与能力,考试制度上抑制人才、培养庸才的现象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要改变这一局势就需要改革高等教育考试方式与考试制度,通过考试方式与考试制度改革带动与影响教育教学方式改革,以考试理念端正促进教育理念与学习理念端正,全面实现教育功能。因为,科学的考试方式与考试制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意识,清除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制度阻力,营造创新的育才环境,稳步、高效地提高高校教育与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新型考试制度的改革途径

1.正确认识科学的考试理念,提高人才素质教育

科学的考试观念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着重强调人才培养效果。同时也要正确认识考试功能,才能科学设计考试量化体系、正确使用考试评价方式、合理设定考试评价时间、有效实现考试应有功能。高等教育考试功能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主要有检查功能、评价功能、制约功能、激励功能、保障功能、创新功能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改变伪科学的适应人才培养需要的素质教育模式,让学生树立考试并不是标志着一门学科,或一个阶段学习的结束,而是对上一个阶段学习效果的一种互动式总结的观念。同时要科学地创建考试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考试本身的权威性、公平性、公认性原则,以确保人才培养的效果。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明确考试目的。所以考试改革,必须要明确其为教学服务的原则,考试目标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考试目标应以教学目标所规定的知识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过程进行质量监控,通过考试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馈教学信息,检测教学效果。

2.开展丰富的、多样的考试形式

目前一般高校的考试形式还以单一的书面考试为主,在考试的评价上过分依赖考试成绩,不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际能力,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从改革考试形式入手,采取多种考试形式相结合的措施,将单一的考试方式向多元化方式转变。

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考试形式。如:理科可以笔试和实验环节的考试结合起来;文科可以把笔试与论文、口试、作品、设计、调查报告等形式结合起来。

不同的课程可以选择不同的考试形式。如:比较重要的基础课、专业课可以采取闭卷和一页纸开卷的考试形式,通过强化学生记忆或强化学生的归纳与综合能力,更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

3.建立考试后的信息反馈机制。

树立考试不是一门课程的教学结束,而是师生对课程教学的一种互动方式的观念,应建立考试后的信息反馈机制。考试管理部门要对试卷中反映出来的情况和问题加以研究,并将有关的信息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促进以后教学活动的发展,同时在制度上制定相应的政策,积极鼓励教师开展考后的试卷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综上所述,我们全面而有计划地改革高校考试方式与考试制度,推动人才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推进考试改革的健康发展,通过考试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达到教、学、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400字(精选10篇

    - 阅0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篇120__年_月_日星期_天气_今天,天蓝得像一张蓝纸,几多轻柔的白云飘在空中,雪白雪白的,像棉絮一般,随风缓缓浮游着。我的心情如同今天的天气似的。于是,我拉着.....

    客服面试自我介绍范文,客服面试自我

    - 阅0

    如何写客服面试自我介绍范文篇1各位考官:你们好!我是一个开朗大方,性格外向,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求最好的人。在校表现良好,担任xx班科代,生活委员,在学生会担任学习部事务,在社团部担.....

    最新安全事故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

    - 阅0

    安全事故心得体会
    第22篇1我国的大中小学共有两亿多在校生,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社会群体。长期以来,学生的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学校、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因而,学校对在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