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论文(6篇)

来源:收集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篇1

笔者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以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能力为目的,以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活动为对象,通过对财务信息及其他信息的加工和利用并向内部管理提供信息,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活动过程的预测与决测、规划与控制、分析与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共同点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都属于会计范畴,都起源于企业生产管理;目标相同,不管是向内部或外部提供会计信息,都是为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能力为目的。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区别。管理会计是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活动过程中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的预测与决策、规划与控制、分析与评价,确保资源有效利用,提升供给公共产品及服务的能力;财务管理则是以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收支执行为主线,确保各种形态资产的安全完整。

具体有以下几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同:管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仅限于内部管理人员,是保密的;财务会计信息是相对公开的,包括内外部的利益相关方都可获悉。会计对象不同:管理会计对象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活动;财务会计对象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会计主体不同:管理会计为了能提供便于管理用的信息,会计主体可以是多层次的(如可以是一个责任单元或责任中心);财务会计以行政事业单位为主体并反映其资产负债的财务状况、收支信息等。会计事项的处理规则不同:管理会计不局限于会计规则、可以不受规则限制;财务会计则以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计量单位不同:管理会计可用非货币单位计量(如实物单位等);财务会计则以货币计量为主。

二、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的准备条件

修改的国家会计法规增加对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的相关条文规定,是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转型并同时实施管理会计的重要外部条件。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并消耗财政预算资金,依据《会计法》的规定用财务会计的方法核算、反映预算资金消耗的来龙去脉并形成会计信息,依据《审计法》、《预算法》等相关法规的规定接受财政、审计等国家监督管理部门对财务报告会计信息的评价。财务会计工作理所当然的成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也需要有相关会计法规的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合理建立并有效实施,是实施管理会计的重要内部管理条件。行政事业单位合理建立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可为管理会计提供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活动合法、合规及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也可为管理会计提供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活动真实、客观的非财务会计信息。管理会计所使用的基本信息有的来源于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活动财务会计信息,有的来源于职能活动非财务信息。建立完善适应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需要的内部财务会计核算办法,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的财务会计支持条件。管理会计所使用的基本信息来源于财务会计信息,有的是财务状况等信息的直接使用,有的是对财务状况等信息的调整与加工。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必须服务并服从于管理会计提取信息的需要。

划分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活动成本项目并确定成本归集方法、成本项目的类别与性能,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的基础条件。根据经政府批准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及人员编制即“三定规定”确定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依据职能划分活动项目并确定责任单元。在责任单元内依据职能活动划分成本项目、确定成本归集方法。按照成本项目费用与职能活动任务大小的变化关系,确定成本项目的类别与性能。

三、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的环节与技术方法

管理会计事前预测与决测环节及技术方法。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规定的职能应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及服务决定了其本身应开展的常规职能活动及专项职能活动。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常规职能活动开展的特点、环境影响、历史成本及先进成本等因素,确定常规职能活动的目标成本。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常规职能活动的目标成本,采用移动平均法、时间函数法等方法可预测开展常规职能活动的成本。采用因素分析法、增长趋势预测法可预测事业收入。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及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产品的需求,根据专业咨询机构对专项公共服务产品的咨询成果,确定专项公共服务产品的目标成本,采用方案比选的方法进行专项职能活动决策。

管理会计事中规划与控制环节及技术方法。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规定的职能应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及服务决定了其本身应开展的常规职能活动及专项职能活动,其开展职能活动的预算资金供给规划是按照常规职能活动的预测成本、专项公共产品及服务的预测成本及预测事业收入计算确定,其预算资金供给形式有财政预算拨款及社会融资两种。采用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预算管理控制制度及责任中心控制制度等方法,对行政事业单位常规职能活动及专项职能活动的成本控制进行事中分析并发现职能活动成本控制缺陷,及时改进、弥补职能活动成本控制缺陷,最终达到优化、节约职能活动成本的目的。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篇2

事业单位的基建会计工作主要包括会计核算、项目投资管控、概算工作的执行与控制、招投标项目管理、项目合同管理、工程总体量价的审核、工程竣工核算以及项目财务核算等基本事项。在事业单位的基建会计核算工作中,事业单位往往会在基本的会计并账体系之外为基建会计核算单独建账,并且这种建账可以表现出以下几种特征:第一,基建投资的收支都应该通过专户进行专业核算,并且将资料统一保存,这种专户单独核算能够更为准确的向相关需求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第二,大多数情况下基建会计核算问题会与项目工程同时开展,并同步进行,所以呈现出跨度时间较长、中间处理环节相对较多、涵盖问题较为复杂的特征。第三,基建项目核算在工程竣工或办理交接手续之前,一般不增加固定资产,只有竣工和交接手续全部完成后才会增设固定资产。

二、目前事业单位基建核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建会计对账难

基建会计核算工作中对账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会计行业的共识。在我国大多数行政性质的事业单位之中,受到基建工程项目资金支付方式和立项问题的影响,会出现上级单位委任几个下级单位共同完成项目建设的情况,隶属于项目代建管理的范畴。在这种建设模式的作用下,一个项目的基建会计核算资料可能会分别由不同的单位进行记录和保存,再加上建设项目的工程周期一般较长,极易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发生财务或管理人员变更的情况,甚至一些财务管理不到位的事业单位日常财务记账工作的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错记、漏记现象时有发生,极大的增加了基建项目的会计对账的工作量和实际操作难度,不利于对账工作的开展。

(二)拼盘项目成本分摊难

从基建项目的资金来源看,如果一个基建项目的建设资金同时具有政府拨款和事业单位的社会筹资,那么这个项目就可以被称之为拼盘项目。对于这一类基金项目的会计核算来说,具有不同资金性质基建项目之间的分摊问题是核算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传统会计核算制度影响下,基建核算往往会在前期将成本按照既定的标准分摊,分别录入不同的项目之中,并在竣工结算阶段由造价单位进行二次分摊核算。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无法对工程建设期间的各项目成本进行科学的把握。在新制度实行后,基建项目开始实行双轨式并账管理,但是大帐中在建工程”一项的明细核算也不够准确,不仅不利于单独建账的实施,也不利于对项目进行科学的成本控制。

(三)基建项目中固定资产折旧补偿成本核算问题

在基建项目完成后会形成一定的固定资产,可以通过会计核算中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方式进行成本补偿。而对于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核算问题,新制度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开创性的提出了虚提折旧”模式,既能够在获取固定资产时按照全额正式计入到支出项目之中,真正的满足了会计工作中预算管理的需要,又因为资产的折旧展现了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的现实管理需求,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是,这种先进的计提方式在对基建项目进行固定资产核算时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当基建项目投资出现时,大帐中无法及时计入支出科目;另一方面,项目收支问题也无法形成配比,对资产的成本补偿造成一定影响。

三、新制度视角下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

(一)加强对会计核算的日常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的核算水平

基建会计对账难的问题从本质上说仍然是会计工作管理方面的问题,一个事业单位的基建项目从建设伊始就应该对相关部门的责任进行明确并落到实处,端正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在日常的常规记账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基建项目工程的资金支出频率等实际建设情况与各个项目方约定适当的对账周期,如按周、月、年等设定对账周期,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此外,一旦在记账工作中发现了错记、漏记等不良现象,则应该对该会计人员进行适当的处罚并组织其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培训,提升其会计工作水平。例如,对极易出现记账问题的待摊投资”科目,可以明确为工作人员划定核算记账范围和该科目的核算性质,提升工作人员在该科目核算上的实际操作水平,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准确。

(二)细化会计核算,通过多种措施提升分摊工作的准确性

要想解决基建项目中拼盘项目成本分摊难的问题,具体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步骤着手:首先,进一步提升基建会计核算的精细化处理程度,对能够明确区分的成本进行明细会计核算。例如,可以对建筑类基建项目中产生的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按照会计核算中的明细科目进行设置。其次,对于真正无法明确区分并准确计入到建设项目中的投资支出问题,可以根据资金性质的不同对具体的均摊标准进行合理测算。例如,以建设项目中建筑的面积和实际建设工程量为标准进行测算,最大限度的为每一笔资金支出找到对应的资金来源项目,从而解决基建项目成本分摊难的问题,促进基建会计核算的现代化发展。

(三)将基建项目中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相应的支出类科目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篇3

一、与行政单位会计分离,形成独立的事业单位会计体系改革前,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统一执行财政部1988年颁发的《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的区别越来越明显。从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看,事业单位主要用精神产品和各种劳务形式,以实现社会效益为宗旨,向社会提供生产性或生活。行政单位主要是行使国家行政职能,从事国家管理。由于二者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同,造成它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收入对市场的依赖性不同。事业单位是市场经济的参与者,要参与市场竞争,行政单位是市场经济的组织指挥者,不能参与市场竞争;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势,从市场中取得发展事业所需的收入,行政单位则不能依靠权力从市场中谋取收入,只能依靠财政拨款来满足支出需要。由于事业单位收入的相当大部分甚至全部来自市场,也引起会计核算的许多方面与行政单位不同。所以,就不能像过去计划经济那样,以经费来源都是财政拨款为标志,将它们划归一种类型,统一执行一个《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应该分别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二、采用“准则”加“制度”,并用“准则”和“通用制度”规范、指导特殊行业制度的法规模式会计准则在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中居于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会计制度对会计工作的规定比较明确具体,可直接据以进行会计操作,而准则比较概括、抽象和原则,具体操作还必须依照准则要求制定的会计制度。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分为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我国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由于计划性、统一性很强,由财政部直接制定会计制度即可,勿须制定会计准则。而事业单位涉及的行业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经济业务的规模、方式、对市场的依赖程度和核算的要求等方面都差别较大,需要依据“准则”制定通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特殊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就是通用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它依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制定,供非特殊行业事业单位执行,并对制定特殊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起示范性作用。特殊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主要有:科研单位会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艺术表演团体会计制度等。事业单位会计采用“准则”加“制度”,“通用制度”示范“特殊行业制度”的模式,是这次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一项创新,它适应事业单位行业多、差别大的实际情况。

三、会计记帐方法改资金收付记帐法为借贷记帐法事业单位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各事业单位之间、事业单位与其他经济单位之间相互投资,创办经济实体。这些投资参股业务要求会计核算增强主体观念,国有资产得以保值和增值,并且要求事业性收支与经营性收支相对分开,对经营性业务要采用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以便分别考核盈亏。上述这些是资金收付记帐法难以作到的。而借贷记帐法是国际上通用的、与市场经济原则相融合的一种记帐方法,能够利用其帐户分类、记帐规则和试算平衡去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业务的各种要求,并克服了资金收付记帐法帐户分类、记帐规则和试算平衡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缺陷。

四、取消全额、差额和自收自支三套会计科目,制定一套事业单位通用会计科目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设置一套通用会计科目,取消原全额、差额和自收自支三套会计科目,是因为1997年1月1日执行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将原事业单位实行的全额、差额和自收自支三种预算管理形式,改为一种预算管理形式:即对所有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一种预算管理形式。作为通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科目,必然要反映财务管理制度的这一要求,用一套会计科目来核算一般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

五、改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分别核算为统一核算改革前,全额预算管理单位的会计核算,分为“预算资金部分”和“其他资金部分”,分设两套帐务组织,各自平衡。预算外资金的核算是“其他资金部分”内容之一。预算外资金分设“预算外收入”、“预算外支出”等科目核算其收支和结余情况。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收入分为:“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拨入专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和“其他收入”。事业单位收到的“预算外资金”作为“事业收入”的组成部分入帐,支出按照性质划分,不再单独设帐反映。事业单位取得预算外资金的所有权归财政,事业单位留用预算外资金是财政对其注入资金的一种渠道,注入多少,注入的方式如何,要由财政部门来决定。根据各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财政部门对其实行“全额上缴”、“结余上缴”和“按比例上缴”三种管理办法。凡留归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作增加“事业收入”处理,财政从预算内注入的资金,作增加“财政补助收入”处理。年终都汇转至“事业结余”科目的贷方。另外,预算外资金的定义与原来也不同。原预算外资金是指根据国家财政、财务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各地方、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自收自支,自行管理的财政性资金。包括事业单位管理的各项不纳入预算的资金。国发(1996)29号文件对预算外资金重新作了规定: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具体项目由各省级财政部门规定。有一点需强调,预算外资金是事业单位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收取的,所有权归政府,管理权归财政,收缴权归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篇4

(一)记账凭证存在的问题

除了在进行会计凭证的实际填制工作时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也就是说不单单在原始凭证的填写形式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事业单位在开设企业的银行专户时,与之有关的各个凭证一般都是单独保管的,即这些凭证并不在单位财务会计总账管理工作的范畴。

(二)账簿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的事业单位都没有应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发的账薄,甚至还有一些单位压根不设置总账,这便无法开展各个明细账的核对、控制及账务的平衡工作,固定资产又不属于账薄记录的范围,这便会产生账外资产。

(三)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报告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般有:填制好的财务报表无法真实的反映出财务情况的现状,并且还经常有一些报表上的信息不够完整、不够真实。但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普遍发生的问题并不单单只有上述几点,开展实际的核算工作时,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处理和解决,所以会计行业的工作人员一定要积极参与会计核算水平的提高工作。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改进措施

在进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改进工作时,必须要善于分析当前形势,并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改进工作。在实际进行改进工作时要注意把握好下列几个关键点:

(一)做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深化改革

行政事业单位在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改进和提高期间,必须要保证会计制度的深化和改革工作。事业单位还要定期的对员工进行培训,培训内容的重点应为如何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责任感,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除此之外,它还能使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环节得到改善,这不仅会促进会计电算化步伐的加速,还有助于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服务质量,使其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还要在现今已有的科目体系中科学合理的加入行政单位上级领导的补助收入,这样才能提高上级补助收入及下级补助支出的会计核算工作水平。

(二)将财政监督管理力度加强

要整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并严格的开展财政监督管理工作,这不仅是为了促使会计从业人员工作水平的提高,也是为了方便进行后续教育工作,使会计工作人员的自身责任感和会计行业的整体工作素质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仅仅加强财政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是远远不够的,事业单位还要对正在使用的经费开支标准实行划分及明确,使经费的支出方向尽可能的规范化、透明化,最好设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经费开支标准,制度的约束往往会起到很好的效果,还要防止产生支出互相攀比或私自发放财务等情况的发生。

(三)提高会计核算信息化水平

如果想促进会计核算信息化工作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就必须要先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财务指标体系,这样不仅可以促进会计核算工作水平的提高,还能够最真实、最客观的表现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收支状况。进行实际的会计核算工作时,更加需要加强对三公经费的支出和管理,还要在控制制度中建设详细、严谨的会计核算体系,并大力推进会计监督体系的健全和发展,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会计核算工作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和较强的可信度。

三、结束语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篇5

(一)固定资产的范畴不明晰

事业单位在其资产制度中规定的固定资产一般情况下指机器价格在800元以上,专业机器价值在1000元以上,已经使用两年以上并且没有较大损坏的财产,这样宽泛的标准,使得事业单位核算固定资产的工作中难以确定核算边界,在事业单位核算工作中,有许多流动性强、易被损耗的产品也被纳入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中,这些已被消耗的物品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贬值,而且很有可能被市场淘汰,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工作难以进行,也增加了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使用的难度,伴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许多物品能否被纳入固定资产范围的价值标准也应该相应提高。

(二)固定资产核算不包括物品折损率

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法律法规规定,事业单位收购固定资产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财政性预算,事业单位一般不会为固定资产的收购在社会集资,这也就使得事业单位在核算固定资产的时候不能将物品折旧率纳入其中,这种核算方式使得核算报表中所呈现的情况反映的是固定资产最原始的情况,难以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这使得事业单位的很多预算方案难以获得准确的固定资产情况参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固定资产核算的准确性,致使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情况失真,固定资产的损坏率在预算计划中得不到真实的展现,这使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结果不能完整地表现固定资产的全部现状,事业单位无法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合理制定固定资产更新的安排,也使得事业单位难于控制日常资金,不科学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制度,会影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实际价值的评测工作,难以对固定资产保值和升值提供理论保障,也难以对固定资产的流动和结算提供精准的测评信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的折旧情况如果不能被及时准确地反映,会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缺乏保护公共财产的意识,容易导致事业单位肆意更换大型设备和任意采购性价比不高的设备等一系列问题,对事业单位财产的管理也会出现疏忽、懈怠的情况。很多事业单位对折损率较高的设备不进行降值处理,对一些设备价值的检测缺乏谨慎原则,存在高估设备价值的现象,当设备是实际价值不能满足于事业单位公正需要,而核算报表又不能及时反映事业单位设备需求的情况,很容易导致由于设备性能不佳和资金供给不足导致的资金链断裂、设备修缮不力等问题,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二、固定资产核算与设备实际情况的差异

(一)资金支出统计缺乏科学性

我国的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情况,是按照事业单位的资金收入情况进行核算的,这种核算方法在资金出纳问题上有一定的漏洞,资金的使用不完全等同于固定资产的转移,也不能从资金的使用情况来简单判断事业单位资本的实际运行状况,固定资产的收支情况不能简单地与资金支出情况结合判断,单纯的资本支出,不会损害固定资产的巨大变化,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中,难以既反映固定资产的原有价值,又反映资本收支情况,单一的核算难以准确展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情况,多种方式的核算又会使得固定资产统计工作更加复杂,我国事业单位种类多、分布广,简单的资金提取难以使固定资产的维护提供稳定的经济支持,我国许多事业单位的经济核算方面,存在着根据资金收支情况进行固定资产核算工作的问题,这使得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不顺畅,难以保证提供准确的预算报表,现在很多的事业单位对资金支出情况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统计方案,这很容易导致支出资金使用分配不合理,造成资金浪费,在事业单位的实际活动中,很多事业单位一方面以争取大型订单的形式不断巩固其固定资产的稳定性,一方面以日常活动经费为理由不断获得财政资金补助,这样下去,大量的资金将被浪费在这些效率低下的事业单位,资金如果得不到合理运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二)核算报表与实际物品有异

很多事业单位会出现固定资产核算报表与事业单位实际设备存在差异的现象,这充分说明了固定资产统计核算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源自上级行政部门财政拨款的资产,不能简单地纳入固定资产范畴,经由捐赠途径获得的资产,要进行详细的核算对比之后,才能根据时间要求,合理的纳入固定资产核算账目之中,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产生预设生产效果的设备没有及时申报报废,这会导致实际工作效率低于预计情况,核算报表与实际物品有差异,必然会使得固定资产的核算情况在财务机构无法准确完成,可能由此导致侵吞国有资产,挪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等许多贪腐问题,有些事业单位对设备磨损和损坏等现象隐瞒不报,这样使得实际物品的价值不能被固定资产核算部门及时了解,会严重损害事业单位执行工业事业的能力,破坏与之相关的其他社会事业的正常进行,也使得事业单位难以及时将由于设备损坏而需要储备的资金及时预留,设备急需资金维护的时候,事业单位一时难以筹集充足的资金,会给设备的维护管理增添不必要的高额成本。

三、固定资产核算工作的偏差

(一)多种账目对固定资产核算工作的影响

我国当前很多事业单位的原材料采买工作,都是按照先付款再发货的方式进行,这种时间上的差异很可能导致会计人员的资金核算工作出现偏差,另外,很多资金账目缺少准确金额信息,这既影响了固定资产核算的工作,又造成了资金管理工作的混乱局面,由于统计数据与设备实际价值存有一定差距,有可能造成始料未及的金融风险。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工作还会受到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影响,还要面对法律调)整、政策变更、科学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一旦事业单位内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也会随着这些变化而迅速升降。很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工作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可能出现的变化,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对事业单位可能出现的价值波动没有做好应变预案,难以确保固定资产核算数据真实反映事业单位实际价值。伴随着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提高,很多固定资产考核已经不能按照旧有标准,但是依然有许多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核算中采用多年前的标准,如果事业单位将庞杂的资产统统纳入固定资产核算范围,将导致统计工作因为数量众多,质量参差不齐而难以进行。这样效率低下的核算工作还会影响事业单位其他领域的工作效率,浪费核算成本,降低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很多事业单位没有根据科学合理的核算方案,将不重要的设备排除在固定资产核算计划之外,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工作,虽然有广泛的理论依据和众多的借鉴经验,但是没有具体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则可以直接使用,对于损耗程度不同的设备难以进行价值评估,对于即将申请报废的设备,在难以确定设备价值终止日期的情况下,难以确定是否将其纳入固定资产核算计划,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对设备价值进行考量,会很大程度上增加固定资产核算工作的随意性,不利于准确可靠的核算报表的制定,也会降低事业单位资金支出机构的参考标准的价值。

(二)缺乏独立监管机构对核算工作的影响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篇6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

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这段时期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的体制。在这个时期中,经费的来源主要是各级政府的拨款,在执行方面,任何事情都要遵循政府的命令。这种管理的模式可以说非常死板,同时又高度的集中,使得主动性以及积极性严重的缺失。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

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的确立了市场经济的体制,各个行业都在进行体制的改革,逐渐的明确了一些独立法人的主体地位,成为自主发展以及筹资的个体。财务会计的地位在逐渐的加强,自主进行筹资的权利也在逐渐的加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财务会计方面,逐渐的将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

二、我国财务管理模式现状的分析

(一)编制预算的方法以及程序不合理

目前,在进行预算的编制时,大多数员工没有参与到其中,也就导致大多数员工不认同编制的预算,导致管理不能有效的进行或者是在执行的时候出现偏差。要使预算能够获得员工的认同以及支持,就要使员工参与到管理中,使员工成为管理的成员,不再是被动接受的执行者。在传统管理的模式中,由领导进行统一集中的管理,依据年度的财政以及工作的计划编制预算,在预算的核算方面由管理人员对员工进行直接的安排,在全部的过程中员工没有参与到其中,也就导致在执行预算的时候,员工会在心理方面对预算产生排斥。目前,许多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的编制时,依据以往预算的执行情况,结合年度收支的增减以及计划的目标编制预算。这种编制预算的方法会导致预算不能有效的执行,导致实际的金额与预算的金额之间出现差异,导致预算失去意义。

(二)过于强调财务的集权

目前,许多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对于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关系不能有效的进行处理,为了对财务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而对财务的集权过于强调。在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中,财务的管理权力由领导全面掌握,对于财务的调控以及管理的计划不能进行宏观的制定,导致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员工的积极性受到限制,员工职能听从领导安排,凡是都是领导说了算,不能正确区分真正的激励因素,对于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的发现以及解决,同时对于管理的模式也不能进行有效的改革以及创新。这样的情况,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效果,不能有效的对财务会计进行管理。

(三)部门的设置缺乏合理性

依据相关的制度,在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中,财务处是一级的财务机构,需要由相关的管理者进行领导,统一管理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中每一项财务会计的工作,不能存在其他的财务机构。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中,财权过度的下放,经费被分散至每一个部门,没有办法对财务的资源进行统一调配,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中每一部门只是将本部门利益作为出发点,对企业以及事业单位整体的利益没有充分考虑以及重视,资金运作缺少统一的筹划和控制,随意性大,使用混乱,企业预算管理制度难以落实。

(四)没有将利益、责任以及权力进行有效的结合

将权力与责任进行结合能够使业绩的考核顺利进行,对业绩进行考核的工作顺利进行能够促进管理的模式顺利运转,促进管理模式的发展。可以说只有将权力与责任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够将业绩考核的目标进行明确。在一些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的权利由领导一手掌握,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中的每一个部门只是承担相应的责任,没有相应权力与责任进行匹配,导致每一个部门在执行管理模式的时候,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在另外一些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中,对财务会计的管理进行分级管理,将财权进行下放,但是没有将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中每一个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对执行人员以及领导人员的责任以及权力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每一个部门都具备充分的财权,但是没有承担相应责任,对于利益、责任以及权力的结合是非常不利的,也使财务的目标受到严重影响。

三、原因

(一)管理的体制方面

一些企业以及事业单位进行每一项经济的活动或者是制定每一项经济的决策时,通常由管理人员自行决定,财务的管理部门无法参与到其中或者是参与的程度相对较低。

(二)管理的意识方面

许多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的领导对于财务会计的管理没有全面的认识,管理的意识非常薄弱,导致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中其余的部门也不能全面的认识财务会计管理,执行的力度较差,对于经济的目标也就没有办法提供有效的保障。一旦企业的生产活动设计很多利益方,就会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出现混乱,阻碍了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管理的财务方面

在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中,因为经历较长时间的财政拨款,导致在资金方面形成了思维的定式,许多财务管理的人员以及相关的人员将财务会计的管理等同于日常的核算,如日常的记账以及日常的算账等,导致在日常的工作中,财务会计的管理具备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四、对管理的模式进行创新

(一)有效加强预算的管理

对预算进行管理是持续的一个改进过程,主要包括编制预算、执行和控制预算以及考核预算。对预算进行编制可以使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对前景进行有效的规划,预算能够为管理人员提供行动的总体计划,避免管理人员在制定决策时缺少协调与标准、没有方向等情况的发生,同时对预算进行编制能够将内部沟通进行有效改善,对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中各个部门在行动方面进行协调。通过编制的预算,能够将绩效的标准以及目标进行明确,管理人员能够对经营的状况以及目标的执行状况进行有效监控。将总体的预算进行分解,在每一个部门进行落实,对预算的标准与目标以及实际的标准进行定期比较,能够及时的发现相应的风险以及问题,对预算进行及时的修改或者是调整。对员工绩效进行评价时主要的工具以及标准就是预算,在将预算进行确立之后,管理人员要承担绩效的相关责任,通过对比预算的目标与实际的结果,能够对管理人员绩效进行有效的评估。

(二)完善内控制度

内控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内部控制,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为了实现控制的目标,通过制度的制定,运用相应的措施,管控以及防范在经济活动中出现的风险。从静态的角度来看,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履行相应的职能,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目标的实现就是内部控制;从动态的角度来看,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履行相应的职能,对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进行规范以及约束的过程就是内部控制。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的负责人要负责内控制度的建立以及实施,在进行内控制度的建设过程中,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的负责人要积极的支持,同时参与到建设的过程中,提供相应的物力以及财力等,保障内控制度顺利的建设。除此之外,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的负责人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内控制度进行有效的完善以及实施。

(三)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企业以及事业单位要将固定资产的管理有效加强,依据情况将固定资产的目录进行制定,将固定资产编号,依据单项的资产将详细的信息进行记录,例如来源、使用的地点、相关的负责人、维修记录、改造以及运转等等。制定固定的资产修理以及日常维护计划,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保养,同时要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

(四)明确岗位责任,调动财务人员积极性

在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中,要依据相关的要求对部门职能进行合理科学分解,将岗位职责、工作的要求以及名称等进行明确,同时将每一个岗位具备的权限进行明确,保障不相容的职务以及岗位可以进行互相的制约以及监督,使制衡的机制能够有效的发挥作用。财务管理人员是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业务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成效性。因此,要强化以为为本,把人的激励与约束放在首位,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同时,在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方面,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集中的培训,不仅要培训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操作能力、写作能力与外语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从而提升整个财务管理的质量;第二,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树立爱岗敬业的理念,提高他们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责任心。

(五)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根据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落实现状来说,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或不足,这些都是因为制度上缺陷造成的,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加强企业财务会计管理首先就应该完善其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现代企业应当认真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企业应该适当的增强财政管理。在此过程中,企业的资金调度权、投资权、财务人员任免权等重要的财务会计管理权力应当保留在企业的总机构之中,其它非关键管理权力,建议适当地下方到下级企业层次中去。其次,完善企业内部管控机制。应该保证财务会计管理的主体地位,完善企业内部财务会计信息网络,从而增强财务管理的质量。最后,开展目标管理。企业应该把绩效考核纳入到财务管理中去,从而增强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物资采购要统一,在企业采购方面借鉴政府采购的模式,从而减少仓储费用与采购的成本。除此之外,在对财务会计的管理模式进行完善以及创新的过程中,要遵照相应的原则。首先,要遵照宏观的调控以及微观的搞活。在对财务会计进行管理的时候,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中,在宏观的控制之下进行分级的财务管理,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宏观的管理依旧处于主导的地位,它能够对分级的管理进行制约以及引导,但是想要管理不再死板,就需要从微观进行调整。其次,要将利益、责任以及权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处理。在优秀的管理模式中,将管理的部门以及基层的部门间的利益、责任以及权力进行有效的处理,使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中每一个部门都能够具备相应利益,承担相应责任,同时使各个部门的利益与整体利益一致,将管理人员以及员工的积极性进行充分的调动。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400字(精选10篇

    - 阅0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篇120__年_月_日星期_天气_今天,天蓝得像一张蓝纸,几多轻柔的白云飘在空中,雪白雪白的,像棉絮一般,随风缓缓浮游着。我的心情如同今天的天气似的。于是,我拉着.....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范文(整理28篇)

    - 阅0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篇1我有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她就是我的语文杨老师。杨老师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黑葡萄一样又黑又明亮的大眼睛,短短的头发看起来非常整齐干净,白白的皮肤,红彤.....

    九年级班主任的工作总结范文(整理6

    - 阅0

    九年级班主任的工作总结篇1xx年秋天。我担任了九(9)班的班主任,兼数学任课教师。从此和这75个心怀梦想的孩子。一起爬书山、游题海、同呼吸、共奋斗,一起走过了人生中关键的一.....

    诚信承诺书范文(精选2篇)

    - 阅0

    诚信承诺书篇1致:(出质人,身份证号:)借款人(身份证号:)于年月日向我行提出贷款申请,我行经审批已通过其贷款申请,现承诺如下:1、若出质人将存款(币种:人民币,金额大写:五千万元)存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