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设计(6篇)

来源:收集

城市道路设计篇1

[关键词]城市道路空间设计发展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现代人都很熟悉自己天天生活的环境,所有人都知道到他们居住、工作、生存的地方叫做城市,然而绝大多数人对于城市这个概念并不是特别熟悉。琳琅满目的摩天大楼加一览无余的空地,不能称之为城市,城市之所以称之为城市,是因为城市道路两旁有着决定城市空间特征的两排建筑物。道路两旁的建筑物年复一年的改变着,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城市、这个国家的历史变迁以及人文气息的发展。下面就我国目前的城市道路发展简要的做出探寻,并从历史的经验中总结出一些今后我国城市道路发展的方向。

一、浅谈中国城市道路空间的发展历史

􀀁中国的古代城市虽然经历了更替发展,但是由于当时的交通工具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以慢行的交通工具为主,所以城市道路千百年来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表现出来唯一一点较为明显的变化就是,道路的宽窄随着各个历史不同时期会有所改变,城市道路空间的改变也就仅仅停留在道路的宽窄、长度上面而已。

􀀁在古代格子式的生活系统中,城市道路不仅是人以及车辆行驶的要道,同时还是划分“乡坊”的重要手段工具。通常都是用几堵高高的围墙将各街划分开来,并且围墙都是采用封闭式的闭合方式,可见其交通性是远远胜过生活性的。城市道路两旁的建筑都是简单的直挺挺的几堵墙,并且道路两旁的景点呈现出大量的连续性和重复性,给人一种单调、乏味、毫无乐趣可言的感觉。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感觉仅仅是为交通才修建的,这与中世纪以前的意大利看到的用于生活的那种狭窄的城市道路形成了强烈鲜明的对比。

二、我国交通道路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城市的建设不断地加快步伐,我国的城市面貌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放入变化。由于交通的发展需要,马路被不断地拓宽,城市立交桥也越建越多,城市道路两旁的建筑也是汇聚了当代建筑设计的美感。从专业的角度对其进行审视时,可以说设计得堪称完美,让人感觉无从挑剔。但是如果从城市这一个大整体而言,城市道路与建筑之间、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建筑与环境之间总是感觉少了一种基本的和谐的环境关系。为了满足建筑红线的要求,尽量不要破坏它的前提下,建筑物总是合适的范围内或者体量突出,或者随意退后,这从整体上给城市的韵律节奏感和连续性大大地打了一个折扣。不仅是这样,还有随着城市建筑中商业广告的不断出现,这给人一种消极的、秩序混乱的感觉。再加上城市中机动车辆的队伍庞大,根式破坏了城市整体的和谐与宁静的氛围。因为速度使得城市空间的尺度在人们的眼中被扩大,这使得城市道路中给人的一种美的视觉感受逐步减淡。因此,在新形势下城市道路的建设要突破人们对它现在的看法,在景观设计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要挑战。

三、为解决目前问题所提出的有效方案

􀀁现就以一个开发区的控制规划为例,探索在解决城市空间道路上所采取的有效方案。

在这次开发区具体的改造中,我们比较新颖的一点就是引了西方的设计理念,那就是追求建筑物的人性化。这次详细规划的基础是以前街和后街的道路发展模式,其他一些交错的道路网也给我们详细的规划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前街:作为最能体现城市特点的主要道路,其面向广大市民的公共性,就决定了它区域内的建筑物要立面设计,以求达到形成良好的连续性的视觉景观。

􀀁􀀁后街:最为城市中重要的辅助要道,相较于前街而言,它具有很好的私密性。所以他对于服务市民的功能会减弱一些,主要是负责货运以及市政部门的要道。

􀀁下面我们引入了建筑学中几个控制要素来对辅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城市道路的建设和规划。

(一)退后

大体上主要包括了城市道路中墙顶部以上的退后和建筑红线的退后,它们主要对城市道路墙高度上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1)建筑红线:在建筑学中所有的建筑必须严格遵照建筑红线的要求,不得超过它的标准压线,而且要保证沿街的建筑总长度必须大于或者等于地块总长度的80%,这样是为了既保证了城市道路空间的围合感,又不会影响建筑给人带来的总体上的连续性。依照建筑物的自身功能和它们的使用性质的不同,应该分别控制退道路红线3——10m。􀀁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城市空间道路还必须设置一个壁障来压制建筑红线,这是用来分割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同时还保证了道路墙的连续性。关于壁障的选取没有什么特殊的严格要求,只需要高度控制在18m以内就行。壁障的材料本身最好以通透型的为主,可以在其内部配置里面添加相应的绿化种植,另外还要确保城市道路和建筑物主立面方向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2)沿街建筑高度:根据规划的要求,沿街建筑高度的范围必须控制在10——24米的高度范围之内。同时沿街的建筑总长度必须大于或者等于地块总长度的80%,对于更高层的建筑一般不能随便设置,通常都是设置在临街区之后,并且对其高度的控制要严格,不能超过最高的高度临界点。

􀀁􀀁以上的规定不仅满足了建筑上的建筑施工原则,同时还满足了美学的原则。人、建筑、城市道路这三者之间处于一种非常和谐的尺度,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道路空间是相对紧凑、协调的,同时能够满足行人欲机动车辆双方的需求。在商业比较繁华的闹区,通过设置有效界定的概念,使得大排的建筑物并没有被繁华的闹市所左右,还保留了一丝和谐的气息。

(二)装饰

􀀁为了不影响整体的市容,必须对城市中所有的广告标牌做一个统一的规定,否则任由其随意地发展,后果可能无法想象,可能就不仅仅知识影响市容,甚至是发生更加严重的危害。

􀀁为了不影响城市空间道路施工建设的最后效果,要求广告及其装饰物应该满足以下的所有要求:关于空调隔板的材质最好选取通透镂空的材料,这是考虑到要与建筑物协调的因素;所有的广告牌要求都设置在一层楼高以下的高度,最高不能超过外墙面超过20cm。标牌:要求在相同位置设置统一的标牌系统,如门牌、指示牌。墙体绿化与小品:不能破坏城市道路墙的连续性。小品尺度适中,绿化亲近宜人。

(三)公共安全

􀀁􀀁城市的各种变化和发展都是以安全第一的前提条件下完成的,不管历史发展到那个阶段,都不可能舍弃安全的第一位。尽管城市道路的发展将来可能还会到达一个新的高度,但是无论设计能走多远,但是安全质量永远停留在原地,坚守者作为城市建筑的一个最起码的底线。如果说,未来发展的某一天人们打破了这一道底线,那只能说他们是在走后退的道路,没有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而只是徒增形式而已,这样的城市道路建设肯定是不会长久的。

结语

城市的道路空间设计对于反应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有着重要的指代作用。做好城市空间道路的设计不但有利于提升市民的综合素质,为人们出行提供更加人性化交通设备,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民族的整体风貌,对于民族精神的体现和弘扬邮政重要的促进作用,人们与整个也许就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环境中不断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宛素春等。城市空间形态解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樊家龙。交通方式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6)

[3]王立等。道路交通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J]。城市问题。2003。(1)

城市道路设计篇2

【关键词】新型雨洪控制;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城市中对雨水的控制措施经过了三个阶段:首先是注重对于水量的控制,其次是水质管理,直到当前的可持续发展阶段。新型雨洪控制的内涵就是通过减少雨水陆地聚集为目的,使得雨水更容易进行下渗,汇聚到地下水进行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地下水的补充以及城市水循环系统的修补作用,促进当前城市水文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新型雨洪控制理论

1.1最佳管理措施

BMP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采用雨水径流污染治理以及城乡雨水系统控制的最优管理方式(BMP),并且随后从现实发展的角度出发,不断进行改进。对于BMP的确切概念和内涵,美国水文管理部门有着自身的独特看法,他们认为BMP没有确切的技术限制,只要是能够减轻水资源污染的问题或者对此有预见性的技术手段、方式方法等都是BMP。当前,美国BMP的技术性设施主要有过滤设施、植被控制、渗透设施和调蓄设施[1]。

1.2水敏感性城市设计

WSUD水敏感性城市建设理论是由澳大利亚提出的,该理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形成一个同样具有水文价值的景观,主要是从人工建设开发前或者依托于技术手段进行维护的两种水资源处理方式[2]。当前主要有三种方式:①通过减轻污水和给水的排放量,使得水循环量减少;②注重保护开发前水径流的水体质量和数量;③通过对城市雨水的高效利用。主要的技术手段有调蓄塘、浅沟、雨水池、植物过滤带等。

1.3SUDS(可持续排水系统)

可持续排水系统是应该采用的一种可行性较高的排水类型,是英国对于新型雨洪控制理论的重要实践。可持续排水系统通过减轻径流量的排放,对雨洪的流速进行了控制,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更加高效、科学地促进雨水的过滤和沉积。此外,还对已经流入地下的径流进行了处理,从雨水的源头进行径流污染减轻控制,较少地表径流汇聚的设计方式,配合一套污染治理策略的技术手段,形成了SUDS。常见的使用方式主要有绿化屋面、植被浅沟、过滤带、渗透铺装、人工湿地、雨水塘等。

1.4低影响开发

LID低影响开发(LID)是新西兰对于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术的发展,这种理论吸取了BMP的优势,与之共同组成了排水系统[3]。LID技术以城市水文为切入点,注重对城市自然排水系统的建设,致力于减少城市建设阶段对于水文环境的影响。但是与BMP技术有差别的地方在于,为了促进所建设区域更加靠近自然的水循环系统,LID技术对雨洪暴雨所导致的污染和径流进行明确的规范。不同于其他的管理系统,LID技术使用更加小规模和更为分散的源头进行统一把握。在LID技术中,经常采用的技术方式有绿色街道、生态植草沟、生态屋顶、可渗透路面、雨水花园等。

2发达国家道路设计中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术的启示

西方国家对于城市雨洪的研究开始比较早,相关的理论也较为成熟,在使用新型雨洪控制方式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建设效果。在城市雨洪控制方面,已经逐渐形成了适合国情的水文治理措施和技术手段等体系。这些国家的实际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如何使用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术管理城市建设中的雨洪问题,促进我国城市道路建设中排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1实现道路设计者角色的转变

新型道路排水设计是对过去城市排水系统的优化和补充。以往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使用新型雨洪控制技术是一个跨专业、跨学科的问题,需要道路设计人员扭转自身的角色,吸收其他学科的先进理论、技术方式,应用到道路设计、规划的过程中,促进不同专业间的交流和渗透,共同服务于城市道路的水环境、资源功能以及通行功能的实现,促进城市道路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2.2加强研究与推广新型道路排水系统

在城市道路建设和设计方面使用新型雨洪控制技术在我国尤为必要,但是相关的研究还比较少[4]。因而,当前需要加大研究力度,结合我国不同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地区条件,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指标进行综合考量,从而研究出适合我国城市道路雨洪控制的技术规范,促进我国城市建设中的排水系统与道路设计相结合,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3转变我国城市道路排水设计的相关理念

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新型雨洪控制技术的研究,很多国家都已经采用了一些新型雨洪控制技术实现对城市水文系统的管理,并将其随时用在道路排水设计中。但是由于我国当前道路排水问题大部分是使用管道、暗沟、明渠等设备进行快捷的雨水排除,导致没有对城市道路的水径流的减排、截流、控污等进行明确的控制,与国际较为先进的雨洪控制技术手段较为脱节,使得我国从城市道路设计中较少使用新型雨水控制利用技术手段,影响了城市供排水系统的科学发展。因此,当前我国的重要任务是逆转城市道路设计中的相关理论,将其与城市道路径流和排水的水量、水质进行控制,促进城市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共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5]。

2.4政策、法规的制定

国外发达国家对于城市雨洪控制技术的研究已经经过了40多年的历程,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政策制度。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我国的雨水利用政策法规发展很不完备,只有在北京等城市了相关的措施,但是没有与新型城市雨水控制利用技术相结合,不能适应当前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6]。因而,为了促进城市的系统化建设,应该逐渐完备现代城市雨洪控制利用技术的相关制度规范,使得新型城市道路建设理念与雨洪控制技术相结合,促进城市道路的发展建设。通过政策规范引导城市雨洪控制利用技术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提供规范措施,从而促进其在道路施工项目的使用,应对我国当前城市雨洪灾害频发的问题。

2.5道路排水设计手册和规范的制定

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他们的城市雨洪控制技术与城市道路建设理念相融合,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英国的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以及美国纽约的道路设计手册,都对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是我国城市道路设计指导手册还没有充分结合新型城市雨洪控制技术,因此我国应该在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型雨洪控制技术手段为我国城市道路建设所服务,调整其在实践项目中的使用,减少由于规范设置或者技术资料所引起的误差,促进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稳定发展。对于我国城市道路设计中新型雨洪控制技术的使用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结合不同的学科研究,参考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在综合国内相关领域的建设成果以及技术发展的情况下,通过学科间的优势互补促进我国城市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术的发展,逐步推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毕然

参考文献

[1]靳筠.“海绵城市”建设功能下的西北地区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2]范光龙.基于“三个维度”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研究[D].云南大学,2016.

[3]周勤.海绵城市技术导向下的悦来生态城控规层面规划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5.

[4]丁佳.基于雨洪管理的“青岛小镇”浅山区冲沟公共绿地景观设计[D].清华大学,2014.

城市道路设计篇3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周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道路作为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的一部分,过去“以车为本”的城市道路设计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因此城市道路设计应该“以人为本”,把人、车、周围环境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创一种和谐的交通环境。基于我国城市道路的发展现状来看,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道路人性化建设标准是跃进的,不符合实际要求的;因此本文根据当前各种道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通过实际调查,剖析当前道路设计中存在的条件限制和问题,简单阐述了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应注意的几个方面:满足不同使用群体的需求冲突、体现公平原则、注重细节建设、保护弱势群体、保证功能合理化发挥。当今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城市道路的要求除了便利性外,更追求整个道路设计的美观性。传统的道路设计已经满足不了当今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求。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如何设计出一条既符合人们的生活要求,又推动城市美观性的道路成为人们热议的重点。因此,对于城市道路建设,理想的道路设计成为工程师考虑的重点。本文简要分析了当今城市道路设计的体会。

1.城市道路设计的特征

1.1复杂性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张,城市道路的数量和交错性也在不断衍生。而城市道路的设计工作所涉及到的专业类别多,包括:交通、道路、排水、照明、管线、测量估探、桥隧、绿化以及信号等,同时各专业之间又具有相互联系的关系[1]。在道路设计过程中,不同的设计步骤所要求的重点不同,如:交通专业重点要突出道路交通的信号控制以及表达标志线等,而道路专业则主要侧重对路线的表达。

1.2系统性

城市道路项目建设过程中可涉及到施工单位、规划、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业主单位等多个部门,从项目成立至道路建设的竣工需要设计到上述各个部门的相互协作[2]。例如,在城市道路设计的规划初期,需要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建立单位、业主以及施工单位共同参与,而从施工开始到竣工,又要从设计、监理、施工等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因此,城市道路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系统性,需要多个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促进城市道路设计的顺利进行。

1.3设计主观性

城市道路建设从项目成立到正式投入施工的过程中,道路的设计工作占主导地位,各个部门的工作都要配合城市道路的设计方案展开,同时提出相应的意见,而最终确定设计方案的是设计人员。因此,设计人员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占有主导地位[3]。设计人员主要通过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以及对城市规划和环境的熟悉程度进行设计,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2.城市道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2.1总体设计

对城市道路的总体设计主要包括车速的设计、平面设计指标以及交通组织设计。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主要依据车速和道路的等级对各项道路指标进行规定。通常情况下,设计车速在道路建设工程中是一个固定值,但是当道路需要经过桥梁、隧道的情况下,由于行车条件、坡度以及半径的差别,需要对设计车速进行适当的修改[4]。而对于平面设计指标,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选择大于规范要求的指标,尤其是对于圆形曲线半径过小的路段,应当将圆曲线内侧半径值扩大一点。此外,交通组织设计在道路总体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总体交通设计主要包括公交车站间距、人行过街间距、调头间距以及道路开口间距等,合理的交通组织可以满足道路功能的设计。由于城市道路两侧机动车较集中,需要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合理的开口设计,可以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通常情况下,城市道路主干道的开口间距应该大于300m。

2.2纵断面设计

道路设计对道路纵断面的合理设计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工程质量、行车舒适行、美观性以及道路安全性。城市道路规范要求其要符合坡度、组合关系、坡长、曲线半径等关系,同时还要将地形要求、道路现状以及隧道等充分考虑进行。段纵面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交叉口纵坡、纵坡限值的理解以及关于上、下线错台。由于当前城市道路错综复杂,其相交的路线较多,道路规范要求在道路交叉口纵坡坡度应当小于2%,在坡度调整较困难的情况下,要保证坡度低于3%。通常情况下,对纵坡限值的设计应当较道路规定的推荐值更小。而对于上下线错台的设计主要运用于利于路侧道口横向连接或减少山体开挖的情况。

2.3横断面设计

道路设计中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路幅的分析以及人性化设计。其中,城市横断面的设计应当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进行。通常情况下,新建的道路主要以两幅路为主而旧路则主要以一幅路和三幅路常见。对于新建的城市道路,道路设计的美观性受到较大的重视,宽度较大的中央绿化带和彩色沥青在城市道路建设中被广泛运用,选择两幅路的形式,对横断面的布置要充分考虑机动车和行人的道路需求。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以用彩色的沥青铺装自行车道,以有效保证行人的安全,同时也较好地满足了非机动车的需求。人性化设计是当今道路交通设计需要考虑的重点,对于横断面的设计,除了要满足机动车的通行需求,更应该重视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需求。其中,人行道的最小宽度应该设置为3m。

2.4路面结构的设计

路面结构的设计主要包括沥青路面的设计以及永久路面与临时路面的设计。其中,沥青路面在城市道路建设中被广泛运用,主要是因为沥青路面的颜色和交通标志更搭配,有利于醒目、准确地突出交通语言,从而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促进交通管理的有效进行。对于路基可能有预期沉降发生的情况,在沉降期间可以建设临时路面,而永久路面主要是在临时路面的基础上加铺上面层,以节省投资。

3.结语

城市道路设计是城市道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文章分析了城市道路设计的系统性、复杂性和设计人员的主观性等特点,提出了设计人员应该具备协调沟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对设计阶段认识的能力和工程总结能力的综合素质,最后总结了城市道路设计在总体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及路面结构设计中的体会。

总之,一个理想的城市道路设计,可以极大程度上方便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还对城市美观性的装点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现代的城市道路设计不仅仅需要保证道路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更需要符合人们的审美趣味性,具有一定的美观性、舒适性和便捷性,使城市道路和环境交相辉映,充分融入到城市美观建设中,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城市空间,从而促进城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兴国,贺光福,黄立文.编制潍坊市公路网和国、省道公路建设用地规划的几点体会[J].山东交通科技,2010,23(04):99-100.

[2]马丽霞.山西省重载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与体会[J].山西交通科技,2010,34(01):5-7.

[3]黄祥清.荆潜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实践和体会[J].中南公路工程,2011,12(01):103-105.

[4]高雯雯,袁波.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害防治技术研究[J].中国市政工程,2011,67(03):89-91.

城市道路设计篇4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道路绿化;附属设施

随着城市的发展及对美的追求,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周边环境的关注程度也不断提高。城市道路已不再仅仅是简单的通道,而成为了周边环境景观的一部分,成为认知城市的主要视觉场所。城市道路要在承担足够交通量的前提下满足美观、生态、人性等要求,道路景观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1城市道路景观的内涵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骨架、交通的动脉、城市布局的决定因素,城市道路景观就是为了城市道路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而创造出的各种景观效果,它是由展现在行车者视野中的道路线形、道路构筑物和周围环境组成的图景。城市道路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部分。自然景观主要是指天然形成的地形、地貌,如平原、山区等景物。人文景观是指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构建出的各种建筑物、公共设施、建筑小品等景物。

2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意义

一是城市道路的不易变更性。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进行生产、生活的“动脉”,其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城市能否合理、经济地运转和发展。而道路系统对城市的影响是深远的。道路框架一旦形成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不会有大的改变,而且实质上就决定了城市发展的轮廓、形态,它对城市景观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我国的北京、西安等城市,千年前形成的方格网道路系统,其格局至今未变,城市景观也因此形成了中轴线对称的空间布局。二是城市道路网是组织城市各部分的“骨架”。城市各级道路往往成为划分城市分区,组团、各类城市用地的分界线。如城市的18m~24m道路一般是划分小区、街坊的分界线;36m~42m的道路一般则是划分居住区的分界线;50m~60m城市干道则可能成为划分城市分区或组团的分界线。三是城市道路是城市景观的窗口,也是城市风貌、特征的突出表现。初到一个地方,道路给来宾以深刻的第一印象,对城市的喜恶判断在那一瞬间就有分晓。近年来,我国各大中城市因此纷纷将整治、美化市区的出入口道路作为改善投资环境,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条具有鲜明性的城市道路往往会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

3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是尊重历史的原则。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遗产,同时也要向前发展。对于传统和现代的东西,不能照抄和翻版,而需要探寻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形式与风格,塑造新的形式,创造新的形象。二是保持整体性原则。对于整体性原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其一,从城市整体出发,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体现城市的形象和个性。从道路本身出发,将一条道路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统一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绿化、街道设施、色彩、历史文化等,避免其成为片段的堆砌和拼凑。其二,视觉空间上的整体性。道路景观的视觉整体性可以通过道路两侧的绿化、建筑布局、建筑风格、色彩及道路环境设施等的延续设计来实现。其三,时空上的整体性。城市道路记载着城市的演进,反映出某一特定城市地域的自然演进和文化演进体的过程。道路景观设计就是要将道路空间中各景观要素置于一个特定的时空整体中,充分反映这种演进和进化。三是道路绿化的生态原则。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它要求植物的多层次配置,乔灌花、乔灌草的结合,分隔竖向的空间,创造植物群落的整体美。因此,在各路段的设计中,注重这一生态景观的体现。植物配置讲求层次美、季节美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4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道路绿化景观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道路两旁及分隔带内栽植树木、花草以及护路林等以达到隔绝噪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目的。道路绿化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种植位置一般为中央隔离带、机非隔离带以及人行道。在建筑密度较大的城市空间中,绿化设计首先要考虑交通安全的需要,能够有效地符合行车、人流的视线要求。同时植物配置要考虑空间层次、色彩搭配,体现城市道路绿化特色,实现立体化种植,使道路绿化有层次、有变化、景观丰富,也能较好地发挥绿化的隔离防护作用。我国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应减少草坪面积,尽可能利用有限绿地增加植物层次,增加上层乔木的数量,特别是树冠大的树种,宏观上有利于大的城市线型绿道的形成;在小环境中,则形成室外空间的顶界面,增加街道空间的内聚力。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是道路景观的重点,既要考虑艺术效果,又要考虑功能效果。在树种的选择上应以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无臭味、无飞絮、寿命长为主要依据。在植物配置上,应以乔木为主体,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实现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适当点缀花草,利用植物本身的形态、色彩、季相等特点,按照反差、对比、渐变等美学原理构成绿化带,形成多层次的道路绿地景观。

(二)道路铺装设计

道路铺装是道路最直观的界面,不同的铺装体现了不同空间的使用特征。目前,我国的道路铺装样式单调、枯燥,仅仅满足了道路通行的基本要求。而城市道路铺装是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影响着城市的风景,因此道路铺装设计在考虑了材料的环保性、排水透气性之后,应注意与周边环境调和,运用有地域特色的铺装材质,丰富地面铺装,有效实现视线的引

导,起到地面标识的作用。色彩、形式与质感是道路的表现手段,而这三者也一般是衬托风景的背景,因此在铺装设计时,色彩的选择应是沉稳而不沉闷,鲜明而不俗气;形式上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因场所不同而各有变化,起到点缀装饰的效果;质感以粗糙、坚固、浑厚者为佳。不同的色彩、形式、质感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反应。因此在铺装设计中,有意识地利用这三者的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空间的气氛。

(三)道路附属设施设计

道路的附属设施种类繁多,如:路灯、座椅、垃圾箱、指示牌等,它们形式各异,是展示城市面貌的载体,也是道路景观的重要部分,对整体景观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就是将各个不同的道路附属设施,通过整体统一的风格定位,创造出与城市整体环境相呼应的新景观。城市道路中的附属设施以其服务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供人们欣赏的双重功能,方便着人们和美化着城市,同时也传达当地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表现城市的气质与风格。在对附属设施进行设计时,应注重与人的对话,即应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体现人性化、人文化,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同时还应结合设计美学,活跃思维,将形式设计充满情趣化、生活化,要充分体现时代感,蕴含现代的文化氛围。在材质选取上,应采用现代技术合成类材料,体现科技含量,彰显时代风格。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根据交通需求的不同,对不同的道路呈现出不同的格局。根据一项研究,道路环境和汽车技术的改进对减少交通事故的作用有一定限度,进一步减少交通事故的主要障碍在于人。景观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有局限性,但是可以通过景观设计来提高驾驶员的驾驶适应性,以此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沈延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J].江苏建筑,2007(4)

[2]姚阳,董莉莉.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浅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4)

城市道路设计篇5

关键词: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Abstract:intheurbanroadconstructiondevelopmentandatthesametime,duetovariousreasonsandotherfactors,eachtothestormseason,andtheroadswillappearseriouswaterphenomena,especiallytheurbancentraldistrictisthecomplexityoftheroadnetworkismoreapparent,pavementexiststagnantwaterseriousinfluenceroadsafetyandclear.Thispaperexpoundstheimportanceofcityroaddrainagesystemoftheurbanroaddrainagedesignarealsodiscussed.

Keywords:thecity;Road;Drainage;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城市道路建设发展的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及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每到暴雨季节,道路上就会出现严重的积水现象,特别是城市中心区路网比较复杂的道路则更为明显,路面存在积滞水严重影响道路行车安全及畅通。因此,如何提高城市道路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与管理水平和质量,使之更加合理、有效地进行排水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重要性

城市道路的排水工程是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保障自然环境、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重要前提。在我国,城市道路的排水问题已经成了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城市中排水系统的科学合理与否,可直接反应出这个城市的经济情况、管理状况如何,若不合理,则会引起多方面的危害。首先,会引发社会安全隐患。道路排水设施不好,路面积水会直接降低车辆的行动力,使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交通事故;其次,会造成对道路的破坏。道路长期浸泡在积水中,路基的强度会大大降低,从而破坏路基的整体性能。车辆在行驶的时候,路面板材会由于不堪重负而形成陷坑。严重的时候还会形成断板。最后,是对城市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城市道路排水是城市排水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生活排水的任务。城市道路排水不合理会对居民正常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二、路基排水设计

路基是道路的基础,其稳定性和强度对于水的作用非常敏感。路基排水的任务是将路基范围内的土路基湿度降到一定的限度范围内,保持路基常年处于干燥状态,确保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1、疏干潮湿或过湿路基

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的路基应进行处理后才能作为设计路基,处理方法如下:

(1)对于无法进行碾压、晾晒的过湿路基可采取换填方式进行处理,如抛石挤淤、换填好土、换填透水性好的粒料材料等。

(2)对于含水量不是太高的潮湿路基,可以于施工前在路基两侧挖纵向排水沟,并每隔一定距离挖一些横向排水沟,将路基水收集到排水沟内通过吸水泵排走,从而疏干路基。

2、地势较低集中汇水的排水设计

立交低洼处地下水水位较高,特别是在下穿式立交中易形成盆地地形,降雨时造成路面积水。城市道路排水设计中要充分重视下立交处道路路基排水问题。

(1)当立交附近有低于立交最低路面的排水管区时,采用直接排水的方式,这也是城市道路立交经常采用的方式。自流排水是最经济、最安全的排水措施。

(2)当条件限制不能直接排水时,通过设置排水泵站的方法来排除汇集在地势最低处的地面水。

3、降低路基地下水位的设计

要使路基处于干燥状态,可以降低路基地下水位。在下穿式立交处,一般路面标高较低,大部分路基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特别是在南方地区雨水较多的季节,路基若是长期浸泡在地下水中,会导致路基变形、湿软、硬度降低,最后造成破坏。而降低路基地下水位,可以通过在路基下地下水位一定高度内设置暗沟、渗沟和渗井等方法解决。

暗沟,又称盲沟。暗沟的设置方法是在沟底和中间回填粒径3~5cm的碎石或卵石,在粗粒碎石的两侧和上部按一定比例分层回填较细的粒料、中粗砂、中砾等作为反滤层,逐层粒径比例大致按4∶1递减。从暗沟的结构特点分析,可以利用大小不同的颗粒材料来对沟内进行分层,利用渗水材料的透水性将地下水汇集到沟内部,并沿沟排泄至指定的地点。

渗沟,即采用渗透的方式将地下水汇聚于沟内。渗沟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地下水位和拦截地下水。根据地下水排水的需求来设置渗沟的位置。

渗井,将路基范围内的上层地下水,引入更深的含水层去,以降低上层地下水位或全部予以排水。采用历时排水,设置渗井。

三、路面排水设计

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排水不畅,会产生沉陷、开裂、松散及坑槽等,随着水分自裂缝不断浸入路面面层,沥青黏附性减小,并阻断沥青和集料的相互黏结,进一步破坏结构的整体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水分的作用下,会在接缝处形成卿泥,造成基层湿软,强度下降;混凝土板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产生不均匀沉陷,造成断板、错台、开裂等,最终导致路面早期破坏路面排水的主要任务是迅速把路面的雨水和污水排走,以免造成路面积水而影响行车安全。

1、路面结构排水

由于少量的雨水通过路面空隙,路肩和裂缝是由高水位地下水截断的含水层渗入到路面结构内,造成路面基层承载力下降,在动胀地区,融东季节水会引起路面结构的结构性破坏,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把路基内部的水排出路基之外

首先,在道路各结构层施工时,每层均按照道路路面纵横坡度进行施工,使得每一层都形成一个排水坡度,及时将各结构层水沿道路横坡排入道路两侧设置的盲沟或排水渠道内,再通过盲沟将水排入雨水井内。在面层和基层之间设置乳化沥青下封层,使得通过缝隙向下渗入的水分及时沿封层表面向道路两侧排走,保持道路基层干燥。路面结构内设置排水层将地表水及时排除,防止渗入路基,在路面结构以下路基以上位置设置排水垫层。排水垫层设置一定的纵横坡度(其纵横坡度分别同道路路面纵横坡度),将渗入排水垫层的水分迅速地排出道路以外。排水垫层选择透水性较好的粒料材料,如碎石,矿渣、砂等。这些材料还可以防止路基内地下细水的上升,使路面结构保持干燥。

2、行车道排水设计

城市道路路面排水有双坡排水和单坡排水。当车行道宽度较宽时,为了减少地表水在道路表面的径流时间并迅速将水排除,通常采取双坡排水方式,在道路两侧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雨水口的方式收集路面水,并通过与其连接的雨水支管,将收集到的地表水排入埋设在路面下的雨水主干管内,最终排入保留水系或河流中。图1所示的单幅路道路全幅路采用双坡排水;图2所示的双幅路道路排水机动车道采用的是双坡排水,非机动车道的排水方式即为单坡排水,这种设置的方式既有利于施工,又保证了路面的完整性。

3、人行道排水设计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人行道的排水尤为重要。为了便于排除人行道的路面水,人行道的横坡设置时坡度朝向行车道,雨水沿着横坡流入行车道的雨水口内。如果人行道较宽且雨水较多时,可以设置专门的雨水管道迅速排出路面的积水。

城市道路位于挖方路段时,通常在道路的两侧设置各种形式的挡墙。由于汇水面积的增大必须在挡土墙上方设置截水沟,拦截径向流入人行道的地表水。在挖方路段的道路,路面标高较低,会有少量的地下水沿着挡墙的泄水口排出,从而使挡墙的墙壁上留有含有泥土或铸铁生锈的雨水污迹,影响道路的美化。此时,为了使人行道清洁干净,可以在人行道边设置排水通道及时将挡墙上方的流水截走,见图3。

4、绿化带处的排水设计

绿化带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城市道路一般都有15%~30%的红线宽度作为绿化带,而且近几年各个城市加强环保,使得道路绿化带宽度越来越宽(特别是游览性道路、滨河路及有美化要求的道路,绿化带宽度将更大)。这一方面是为了满足道路绿地率的要求,另一方面也美化了城市和对于减少道路交通污染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绿化带内的排水问题,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渗入到绿化带中的水分一部分沿道路纵坡向下排走,但仍有很大一部分雨水渗人土中,同时城市道路中埋设有各种管道,这部分雨水会沿着各种管道向路基深部渗透。这种封闭的渗流会在路基低凹处及构筑物台背等处集中,导致路基含水量增大,强度下降,年长日久会使路基损害。绿化带的排水设计见图4,碎石盲沟排水系统布置方案。首先,在中央绿化分隔带内填筑30cm黏土,并以一定角度坡向分隔带中央,利用黏土的弱透水性阻止水渗入路基并引导水流向绿化分隔带中央,然后在绿化分隔带中央修筑碎石盲沟。盲沟顶标高大致与路基顶标高相同,盲沟以两个窨井中点为分水岭,以2%纵坡分向两侧,以利于水的流动,减少下渗时间。在窨井位置设D230混凝土横向支管,连接碎石盲沟与窨井,并以1%坡将水由盲沟引入窨井。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程,对于城市道路使用寿命影响很大。城市道路排水设计应考虑,涉及路基、路面结构内部、路表面的排水以及立交排水,从而构成了一个综合而系统的排水工程,从而尽量提高道路的使用性能,并延长道路是使用寿命。同时,城市道路排水设计对于城市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也有重要影响,工程人员必须严肃认真对待,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马燕.城郊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要点分析[J].科技风,2011,(02).

[2]苏洁.城市道路排水常见问题及其交通影响分析[J].交通标准化,2011,(10).

城市道路设计篇6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

Abstract:withtheaccelerationofurbanizationandmotorizationdevelopmentlevelofascent,theurbanroadtrafficconstitutechanged,andpeopleforthelifeofthemindhigherandhigherdemandsontheroadmorehumanizedrequirements.Inthefaceofthesechallenges,thecityroaddesignworkersneedtokeeppacewithTheTimeskeepthinking.

Keywords:urbanization;Cityroad;Humanized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城市道路系统设计从一条道路的规划、设计、到施工完成后交付社会应用,这个整个过程要有关到多个单位的协作。设计作为建设的一个环节其本身也有关很多专业。各个专业相互独立但又被联系在一起,在统一的协调下完成从方案(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的规划)到施工图设计的工作。各个专业的设计人员在方案(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的规划)初期针对项目进行具体的操纵提出意见使之完善最后确定。然后经过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完成各个单位的施工图纸设计工作。二、道路平纵线形设计城市道路的平纵线形设计主要以满足规划的大前提为主,可是道路线形设计直接关系到道路的应用质量和交通运输状态,十分好的线形设计,不但经济适用为城市交通发展提供安全迅速便利的条件并且也能与沿线两侧自然环境和景色相融合,以消除司机与搭客路途的疲劳。从景观和安全意见来看,平面线形用大半径平曲线,要比长直线和短线更佳,除了主干线道路和交通性干道不宜采取较多的转折外,一般的道路都需要采用适当的转折,设置较大的曲线,使沿线两侧建筑物,自然景色有所变化,以消除道路的单调感,解除司机的疲劳,遏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道路横断面设计城市道路横断面部署其功能原因是为了处理机动车,非机动车和人三种交通流的正常出行,为了包管以上三种交通流出行的安全断面部署又增加了中分隔离、侧分隔离和人非隔离等三种交通分离对策。

一块板道路横断面:机动车道部署在道路中央,该断面适用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流量较小或此中一类流量较大但两者高峰时间错开的道路,并且还能够应用在“潮汐式”交通特征明显的道路。二块板道路横断面:应用中央分隔带(或分隔墩、栏杆)将一幅路的车行道一分为二,使车辆对向分开行驶,一般用于快速路、主干道、机动车流量相对较大但非机动车流量不大的次干道,由于可以为远期预留道路建设空间,故该断面形式更多的被采用。三块板道路横断面:道路两侧用分隔带(或分隔墩、栏杆)将一幅路的车行道一分为三,中间双向行驶机动车,两侧均单向行驶非机动车,它主要用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流量都较大的主、次干道。假设联合道路绿化,三幅路相比骑车一族是人性化的断面设计,人们在炎热的夏季骑车可以充实享受树荫带来的惬意。四块板道路横断面:在三块板道路的基础上,再应用中央分隔带将中间的机动车道分隔为二,分向行驶,它主要适用于城市快速路,有时有功能特殊的城市主干路也采用该断面设置。一块板和二块板道路是未来道路横断面设置的发展趋势,但二块板道路一定吸收三、四幅路的长处并处理机非干扰的难题,根据部分大城市非机动车的发展特征,参考国内外别的城市的实践经验,主干道及以上道路横断面型式应采用两幅路部署,支路及个别次干道可以采用一幅路部署,两幅路的非机动车道可以引进路侧带与人行道和绿化联合部署,有条件的道路可禁止自行车的行驶;吸收三、四幅路的长处,机动车与行人、自行车之间最好设置绿化带隔离,并且并且还能够应用中央绿化带设置安全岛,包管行人横过马路的安全。道路横断面的综合部署原则;a.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实表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b.包管交通的安全和畅通,行人、机动化与非机动化车辆尽量分离增强三者的安全性,提升行车的速度,减少三者之间的互相干扰。c.包管沿路管线的布设,避免管线、各种构筑物及人防工程的相互干扰。d.考虑沿街建筑的性质,要与沿路各类型建筑物取得和谐。e.对于考虑蓬勃发展的小汽车工业,在包管小汽车行驶的并且,提倡公交优先,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设置公交专用道及港湾式车站。f.中央分隔带的设置一般应满足自行车过马路最小安全等待宽度在主次干道上要考虑路口进口道左转拓宽必要;在部分主干道要考虑车辆中间调头必要;支路要考虑机非混行和路边停车的必要。g.增加道路绿化率,合理部署绿化带,道路绿化率应满足《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要求。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400字(精选10篇

    - 阅0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篇120__年_月_日星期_天气_今天,天蓝得像一张蓝纸,几多轻柔的白云飘在空中,雪白雪白的,像棉絮一般,随风缓缓浮游着。我的心情如同今天的天气似的。于是,我拉着.....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范文(整理28篇)

    - 阅0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篇1我有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她就是我的语文杨老师。杨老师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黑葡萄一样又黑又明亮的大眼睛,短短的头发看起来非常整齐干净,白白的皮肤,红彤.....

    优秀范文印象深刻的书作文(精选2篇

    - 阅0

    印象深刻的书作文篇1给我印象深刻的那本书,就是《儿童文学》。在冥冥之中,她仿佛是一个调皮的精灵,在浩如烟海的“群书”中走进了我的生活中,陪伴我走过了那段懵懵懂懂的少年时.....

    最美家庭事迹,最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

    - 阅0

    有关最美家庭事迹(精)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洒向人间的爱》。因为有爱,浪花在沧浪水中悄悄绽放,因为有爱,我无怨无悔的选择了护士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