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6篇)

来源:其他

装配式建筑篇1

关键词:装配;工业;管理模式;层级管理

一、建筑业产业的现状

现代社会发展的就是知识经济的普及,同时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必定引发了思想上的革命,对企业来说就是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上的转变。我国建筑业,在发展到今天已经面临越来越多的新困难,包括:1.建筑市场竞争的激烈;2.建筑施工过程中扬尘、噪音等污染影响城市环境;3.建筑过程中人工成本增加(包括为减少避免安全事故而采取的措施)等。目前建筑施工必定走向工业化,即装配式。当然任何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指挥,所以技术发展的同时必须更新管理理念,寻找与上述模式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并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手段作为保证顺利执行的基础。

二、建筑业企业目前的现场施工模式和对应的管理模式

1、现场施工模式,都是购入原材料在现场制作,现场检测,现场成型,简单来说就是原材料直接制作为成品。为保障现场施工的稳定顺利推进,必须有与之适应的管理模式,目前主要是以项目部为主、企业参与的管理模式。施工管理是指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具体解决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关系的一种管理。

2、上述管理中各级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

简单来说企业经营部负责分包单位的选择及现场施工主材的采购,项目经理及项目经理部主要负责现场的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具体来说就是组织施工。

三、上述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还大多停留在粗放的管理状态,不善于采用先进的管理工具,更谈不上先进的管理理念,因为施工方式的手工业化,本身就是反向制约了管理模式的发展,同时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导致了低工作效率,人员难于控制,质量更难以控制,信息交流困难,工作方式极为烦嗦.

2、项目经理本身承担巨大安全和质量责任,却对工程材料采购、分包单位使用缺少控制。项目经理受制于企业,不能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最终导致项目执行力差,甚至亏损。

综上所诉,可以简单把目前建筑业面临的问题总结为施工周期长,易受外部影响和影响外部,施工成本较高,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安全事故频发,同时管理模式落后,管理层级繁琐,执行力差。

四、什么样的承发包模式适合装配式施工要求?

CM模式。CM是英文ConstructionManagement的缩写,是一种特定承发包模式和国际公认的名称。CM模式是指CM单位接受业主的委托,采用“FastTrack”组织方式来协调设计和进行施工管理的一种承发包模式。

另一方面在CM模式下业主除了提出业主要求,在签订合同后,工程的具体实施均由工程总承包人负责,包括勘察、设计、采购和施工等具体工作全部由工程总承包人承担。工程总承包人可以按照业主要求,具体协调参与工程的各个单位的工作进度以及工作流程,可以极大地提高工程实施的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保证工期目标。这样大大提高总包在施工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为装配化施工打下基础。

五、装配化施工工程实施过程对施工企业自身管理模式的要求

1、对施工企业的管理参与方的变化。

装配式施工对建筑企业尤其是总承包施工企业有两大要求,一是设计的要求,二是工厂化的要求。开企业转型中经济的因素,这里我主要说管理理念上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对设计的重视,和对工厂即工业化的重视。

(1)设计参与到管理中来。装配式建筑的难点需要更精心的前期设计,除了对原有建筑方案和施工图设计一定的优化要求,更包括构件拆分、生产深化设计和生产模具设计,设计管理这将是该项目顺利完成的关键。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设计的意见尤为重要,只有让设计参与到整个项目的管理中,才能让保证设计上的适用性。

(2)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所以工厂的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也是重中之重。

2、对施工过程中管理的层级的转变。

目前,建筑企业管理机构过于庞杂,管理职能交叉,项目经理部作为直接管理组织,责、权、利关系不明确,严重制约了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规范运作。本该属于项目部的各项职能,经过上属部门的层层“过滤”,到项目经理时已所剩无几,致使项目经理及其他项目部人员难以开展正常的工程管理,最终导致项目亏损。

新的pc模式对施工管理的最大影响其实是管理者及其权责的变化。承包单位的主要管理参与方分为企业、项目部及预制件的工厂,其中工厂可以是企业本身自有的,也可以是企业委托的第三方,即构件的供应方。但是无论如何我觉得项目部应该成为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主导方,因为施工过程是成品最后一道关,也是所有责任最重要的承担方,企业应该赋予项目经理部更大的权限。项目部处于公司管理体系的最末,却直接负责工程的实施。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要做到项目分权与企业集权,在合同管理上,项目部要服从企业,但是在其他管理上企业要服务项目部,企业应当提供项目工程顺利进行所必需的资源和支持。

3、项目实施过程具体的管理内容

(1)施工组织机构管理

项目经理产生后,其项目部管理和技术人员由项目经理从公司内部人才市场招聘,公司不得无故干涉,同时设计和工厂要服务项目经理的要求,以保证项目经理的权威性。

(2)施工队伍包括施工机械的管理

施工队伍优先选择本企业自有施工队伍,如果在工程有特殊要求或者自有施工队伍的施工水平明显不足的情况下项目经理有权选择其他施工队伍。

(3)对设计和生产工厂的管理

招投标过程中,设计人员即因由项目经理选择全程陪同项目经理参与其中,所以设计人员受项目经理指导,主设计师和项目经理一起承担质量责任。工厂生产部门设驻厂设计师,督促设计生产,生产过程服务项目经理要求。

(4)对现场施工的管理

现场施工的难点在于:1.预制构件的运输工厂化预制构件运输,由于城市高架、桥梁道路的限制,构件高大异型、重心不一,一般运输车辆不适宜装载,因此需要进行改装降低车辆装载重心高度、并设置车辆运输稳定专用固定支架;2.现场安装拼接,安装预制构件时应根据需要详细制定工作计划,由于施工现场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各类构件的种类较多,一定要按部按顺完成。

(5)对信息系统的管理

因为装配式建筑涉及精度要求更高,施工工艺更高,要善于利用当前全球信息化的环境下,例如运用集设计施工于一体的EPC模式,基于建筑信息化模型--BIM的推行,更好地推动了设计深化工作,建立项目全部构件模型,并进行模拟整楼拼装分析,安装模拟等。同时将集中处理,推动设计、生产的参与。

六、结束语

建筑业产业发展的新出路是装配式,是工业化,而在新技术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改变传统建筑思维,实施新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佟曾,王代兵。关于施工企业管理的几点思考,《辽宁经济》,2013(7):84-86

装配式建筑篇2

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当今世界,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无一例外的在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在被世界众多国家视为经济支柱的建筑业及其领域,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不断创新极大地推动了建筑业的迅猛发展。随着建筑工业化的要求,世界发达国家都把建筑部件工厂化预制和装配化施工,作为住宅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致。发达国家早在四五十年代便开始了墙体材料转变,即小块材料(烧结制品标准砖)向大块墙材转变,大块墙材向轻质板材和复合板材方向转变,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各国已经基本形成了本国工业化建筑体系和与之配套的墙体材料的主导产品。日本在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建筑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建造了许多装配式结构体系建筑工程,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体系做得较多,与之配套的PC构件制品经过系统的研究已经成功的应用在工程上。建筑工业化是世界性的大潮流和大趋势,同时也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迫切要求,在我国,建材工业和建筑业已列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将促进建筑领域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在这样一个大的形势下,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建筑业正处在一系列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期,降低能耗、抗震减灾、保护生态与环境,提高人们工作与生活质量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使用新材料、应用新工艺;提高工程质量、提高工效;减少污染和浪费、减少现场作业,实现文明施工是当前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强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体系集成,实现房屋建筑的产业化、多样化、工业化,将是新世纪建筑业的发展趋势。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及与之体系配套的主要内容包括:外墙复合板的生产、内隔墙板、楼板、屋面板、梁、柱等异型构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构配件生产,是走建筑工业化道路,围绕建筑领域革命的新兴产业,其项目初步定位为“生产房子”。基本思路为:以科研、设计为龙头,以技术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不同用户消费需求为目标,生产不同类型房屋的“构配件”及相关的建筑施工产品,在施工现场进行房屋组装,彻底改变现行传统的落后的房屋价值理念和做法。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建筑整体科技含量;

2.走建筑工业化道路,改变传统落后技术,实现建筑施工领域的革命,创造全新的建筑业发展空间;

3.提高劳动生产率,解决高寒地区四季均衡施工;

4.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节能、环保、抗震、经济等突出优势将给社会、用户带来较大的受益;

5.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具有先进性、竞争性和可持续性,是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市场的消费需求考虑;

6.产品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筑形式多样化——高层、多层、单层;结构体系多样化——以大开间为主的框架和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结构、全预制装配结构;材料和制品向体系发展——配套化生产、商品化供应、施工现场装配化;墙体材料的发展——单一材料向复合墙体、砌筑向装配、重质向轻质、块类向板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对建筑物的需求经历了一个“注重数量数量与质量并重质量第一个性化、多样化、高环境质量”的发展阶段,从建筑的结构体系上看,国外也已开发出木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厂化生产体系,并不断使建筑产品的性能指标得到提高。人们不断促进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建筑产业的发展,努力合理的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居住生活质量。装配式建筑适应现代社会对房屋建筑的需求,也是二十一世纪建筑房屋体系发展的大趋势。传统的房屋设计与施工技术已经落后,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二、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1.建筑技术创新装配式建筑是21世纪世界建筑业技术发展的主流,目前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方向主要是采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为框架体系的全装配式多层或高层建筑结构体系,而与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梁、柱框架配套的外墙、屋面、内墙、楼板等材料全部采用预制的、工业化生产的、可在现场施工、安装、组装的新型的多功能的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建筑材料构件。目前在中国的经济建设中,建材业和建筑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建材业和建筑业生产建设仍处在粗放型生产阶段,集约化程度低,生产建设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与国外相比,中国建设的劳动效率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5左右。为此,国家十分重视并已提出要加快实现建材业和建筑产业现代化,提高建筑建设质量和建设效益的目标和措施。实现建材业和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于技术创新,尤其是要开发新的建筑体系,和推动建筑材料的部件化。装配式建筑体系是多年来国外开发成功的建筑科技成果。目前这种建筑体系在国外得到了迅速发展,例如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广泛采用装配式建筑体系中预制混凝土构件。作为一套完整的建筑技术正是因为适应建筑产业化的要求,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建筑业的关注和重视。

2.从生产到建筑使用实现工业化装配式建筑可以实现建筑墙体部件化。所生产的产品可以根据建筑墙体需要,在工厂里加工成墙体部件,在工厂制作成整体墙板、梁、柱、楼板,并可在构件内预埋好电器件、水暖用件、窗户。还可根据需要在生产工厂将墙体装饰材料制作完成。装配式建筑构件工厂生产,使产品精度高,产品更加标准化、规范化、集成化,技术标准易于统一。由于装配式建筑构件标准化工厂化生产,运送到工地后可进行装配,每道工序可以像设备安装一样进行现场进行安装,实现了建筑工业化生产。

3.装配式建筑是新型建筑体系、绿色建筑材料中国在经济建设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人为本,发展健康住宅,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突出的位置,大大的推动绿色建材的发展。一些国家制定了绿色建材的性能标准,推行绿色建材认证,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控制。一般认为,绿色建材除必须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外,还必须是:安全无毒对人体无害;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负荷较小(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等),不污染环境;在房屋拆除后,大部分材料可以回收利用。因此装配式建筑构件适应墙体改革和建筑节能的要求。整个体系主要由水泥、砂、陶粒等轻质材料组成,构件强度高而重量轻,填充不同材料可以满足保温隔热和建筑隔声的要求,建成的大板建筑,防水隔潮,住居舒适。这种建筑体系材料的耗能和释放的CO2都很少,是真正的绿色建筑材料。

4.施工方便、解决冬季施工难度问题装配式建筑可以根据现场要求制作需要的墙体构件,现场组合安装,减少工作量,减少现场湿作业量,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节省人力物力,降低建筑成本。具有可钉、可粘贴等优良性能。据测算,装配式建筑构件可提高工作效率2-4倍。由于装配式建筑构件是在工厂车间内生产完成,在冬季也可以生产,运到施工现场组装,解决了北方地区冬季施工难得问题。

5.轻质装配式建筑是同体积混凝土构件重量的1/2-1/3,从而减轻建筑物的基础荷载,节省建筑物基础投资和总投资;减轻建筑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施工速度,节约人力物力。同时由于装配式建筑构件重量轻,可减轻运输量(与粘土实心砖比),可节约运输费用。

装配式建筑篇3

关键词:清单计价;施工;建筑造价;装配式建筑

1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行业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对施工能力和施工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装配式建筑营运而生。①装配式建筑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节约资源,节能降耗,防止施工资源浪费,提高投资回报率。②装配式建筑有利于优化施工方案。传统钢筋混凝土建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分析、论证、设计的问题比较多。而装配式建筑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能够充分完成既定的建筑设计目标。但是,装配式建筑是一项新兴工程,改变的不仅是施工技术,还涉及到施工管理和施工造价的变革,而造价过高是装配式建筑在世界范围内共同面临的难题。2017年3月1日起执行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缺少相应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计价定额标准,从国内外的文献来看,从造价管理的视角对清单计价模式下装配式建筑成本预算管理的文献并不多。因此,研究装配式建筑从发承包阶段、项目实施及结算阶段各环节在清单计价核算方式下的造价重点问题,能够对规范建筑市场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2装配式建筑对计价依原则的影响作用

装配装配式建筑由施工现场制作建筑物主体结构(包括柱、墙、梁、楼板等)变化为购买成品混凝土构件,或者由自有工厂制作。因此,依据传统的柱、墙、梁、楼板相应定额来评估造价的方式已经不可适用,而是集成为单一构件的价格。施工人员现场施工调整为现在的工厂定制加工,因此传统的工料机的消耗量对成本的决定因素下降。随着近年来建筑装配率的增加,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反映出工程计价的管理模式。工程成本预算管理由过去的同时注重价格信息转变为定额为辅、价格信息为主的管理模式。随着建筑装配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整体化建筑布局日益流行,比如整体橱柜、整体书房等是整套价格出售,价格中包括了设计、运输和组装等费用,不再以传统施工模式下的内容分列清单、计量、计价、汇总后得到的预算价格,关注的重点也从现场施工管理转变为功能质量管理。更加需要关注合同交易与市场价格。

3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面临的问题

3.1构件价格信息的缺失与失真

受制于当前国内预制式建筑标准尚不健全,可能会引起构件信息价格不详尽性和差异性,可以参考比较的市场化动态数据缺失,各家报价不统一,造成了构件价格信息的失真。目前由于装配式建筑一般仅是将现场灌注转移至工厂,标准化程度不高,预制构件价格中不仅包含劳务费以及钢筋、水泥等原材料物资费用,同时还多出厂房租赁费、土地使用费、专利费用、财务费用等,增加了构件价格的不确定性。

3.2管理费、利润计取基数与费率的适用问题

构件部品作为一种产品,其中已经包括了劳务费、物资材料费和设备费等。预制式建筑构件部品价格一般作为物资材料费,所以预制式建筑物资材料费增加,劳务费减小。因为造价中的人工费有很大比例已经算入成品,对于不同装配率下物资材料、劳动力所占比例有所差异,就出现了管理费、利润计取基数与费率的适用问题。

3.3计量规范的完备性和准确性有待完善

虽然《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量规范》中提到了个别装配构件的工程量清单项目,但由于预制式建筑的技术和标准仍不成熟,计量标准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可能会具有落后性,使预制式建筑实施清单计价模式在现有条件下还存在一定局限,限制了预制式建筑的市场的长远发展。

3.4措施项目费计价依据的适用与缺失

预制式建筑大量使用预制构件品的情况决定着措施项目内容可变化的灵活性比较高,一些传统施工过程中所必须的现场模板安装等常规步骤会大幅减少,施工措施如果仍然参照建筑面积计算的做法有待斟酌。此外,计量标准中还缺少构件退房、工作面的支撑等措施项目费,造成计价依据不详细,容易致使甲乙双方的矛盾。

3.5综合单价中材料费的风险范围需要调整

由于预制式建筑构件中含有一部分劳务费,在行业定额部门劳务费单价予以调整时,由构件供应单位依据现有条件下的劳务费用进行单价调整,使得过去由甲方负责的劳务费变化风险移植乙方负担,招标材料里制订的乙方负担的构件品的风险范围为5%是不适合的,因此建议调整为低于5%。

4装配式建筑发承包阶段的造价管理

4.1招标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清单编制注意事项主要包括:①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列项要全面细致,避免缺项和漏项。将设计文件、技术标准、特殊要求加以区分,充分运用辅助项目工程量清单。②项目特征描述应详细、完整,满足组价的要求。凡计量标准中的项目特性里没有描述到的其他个性化特征,要由编制人根据具体情况确定。③措施项目清单列项要合理。尽量反映常规施工方案所涉及的项目,对利用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要充分论证。④其他项目清单应考虑周全、列支清晰。总承包服务的内容要明确且符合市场实际。

4.2招标控制价的编制

其编制注意点主要有:①要依据财税部门对项目适用计税标准的规定,结合本项目设计文件,准确选择计价规则。②要事先明确构件价格是不是包括运输费用。如确定为含税市场价格,应适用的增值税税率计算方法,如遇缺项信息要采取市场询价方式确定。③对综合单价进行科学组价,要注意在定额子目套用、消耗量、人材机价格来源等方面,充分考虑构件基准单价的来源。

4.3投标报价的编制

应该注意以下方面:①构件价格应由投标人依据市场行情,参照采购渠道和自身能力进行报价;②差异化施工方案将引起措施项目的差异,要依据建筑物拟设计的具体方案来进行报价;③管理费和利润费率可依据定额费率、综合市场行情予以适当调整;④对于招标材料中综合单价风险的考量主要是由对风险的预估能力和自身对风险的防范水平来决定的;⑤劳务成本日单价既可参照造价数据也可参考市场行情来测算。

5装配式建筑实施及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

5.1规范签证管理

预制式建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根据监理要求或客户要求进行必要修改和调整,从而产生工程变更。与传统建筑类似,对装配式建筑而言,工程变更也是影响造价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就要求适用既有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构件部品安装方式和安装难易程度进行预判,做到尽量避免施工变动,办理签证时应合法合规、及时有效,尽量在结算时没有纠纷出现。

5.2理清措施项目变更责任

乙方变更投标材料中的施工方案已经成为常态,然而方案的变更一定会引发措施费用的变更,如果乙方以低质量低价格的方案取代了原有方案,虽然可能在符合国家相应标准上没有问题,但安全性及获取额外利润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因此,非甲方原因引起的措施项目变更不宜给予价款调整,引起质量功能等变化的,甲方可要求予以调减。

5.3规范合同管理

合同是价款调整的依据,由于预制式建筑属于新技术领域范畴,新工艺、新材料日益引入市场。目前在清单计价规范上已经给出了相应的推荐性做法,但推荐性做法操作性不强,易引起双方纠纷。因此,要规范合同管理,赋予发包人对总承包人决定暂估材料中标结果的否定权,明确双方责、权、利,确保材料暂估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4重视进度、质量等要素

吊装设备预制式建筑中应用比较常见,受气候、材料供应、人员操作水平等原因,使得预制式建筑出现的质量缺陷、引起的停工,工期延长等会影响了造价管理的水平。因此,应重视进度、质量等要素对于建筑造价的影响。对于非经营性的建设部门不适宜利用甲供构件部品的措施来适用简易计税方式。

6结语

当前预制式建筑在墙面系统、屋面系统等方面的应用日益成熟,相应建筑的造价管理的市场化水平将继续提升。装配式建筑采宜用工程总承包模式,通过专业设计与施工的完美契合,在清单计价模式下实现造价合理管控,发包、实施及结算阶段加强造价管理,对于在一定的预算成本完成高质量的预制钢结构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凌志,徐珊,王亚男.清单计价模式下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7(4).

[2]张军.论房地产项目全过程成本精细化管理与造价控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5).

装配式建筑篇4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对策

1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装配式建筑工程是当下最新颖的建筑模式,它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建材的损耗,还拥有非常多的优势是传统的建筑模式没办法代替的。预制构件在预制建筑中的应用,它取代了传统工程中的混凝土搅拌、浇筑、振动工序等。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人员的使用量并可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同时,可以避免过多的建筑垃圾,实现环保。使用标准预制构件还可以降低施工材料的使用量,与传统建筑形式相比节能环保效果更好。除此之外,使用传统工艺进行施工时经常会出现渗漏、开裂等质量问题,再加之质量管理制度、管理责任、施工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影响,都无法确保质量管理的效果,因此应从根本上来转变施工工艺,实现标准生产的同时为施工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预制建筑可以为项目质量提供有效保护,建筑中使用的部件均是按照工厂标准生产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为质量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2.1施工准备的影响因素

装配式建筑的构件之间搭配混乱以及构件不合理的堆放都是影响工程管理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建筑工程准备施工之前,相关企业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建筑工程施工规划,并且要有一定的预见性来应对紧急情况。其次,施工过程中用到的各种设备质量以及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程管理。另外,科学的施工方案以及建筑质量的规划方案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综上所述,工程施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将直接影响装配式建筑的工程管理质量。

2.2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的影响因素

经过大量的建筑探索发现,装配式建筑工程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性,因而对相关管理人员的要求非常的严格,但事实上,装配式建筑的管理人员并没有掌握相关的管理技巧,对比于与同行业其他建筑类型,装配式建筑的管理人员在技术操作水平以及管理手段等多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欠缺,甚至有些管理人员依然采用最传统的管理办法,所以,相关人员一定要积极引进新颖的管理方案、掌握新型管理技术,否则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上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此外外因为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理念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施工管理制度的良好构建,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工程的顺利开展。

2.3管理协同的影响因素

相对于传统的现浇式建筑工程来说,装配式建筑工程在技术水平等方面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正因为技术水平的飞跃式进展,装配式建筑的管理组织也将面临更为苛刻的要求。所以相关单位一定要做好管理方面的工作协调,主要包括:建筑质量方面的协调、构件生产方案的协调、图纸、技术方针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协调。除此之外,要想建筑工程质量过关的话,与监管方与户主方之间也要进行很好的协调。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企业还需要安排相应技术人员,积极有效的开展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同时为了保障施工环节得以顺利的开展,还要对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施工情况进行及时的跟踪,并且在管理上为其提供坚实可靠的后盾支持。

3简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

3.1改变当下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要想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应根据时展的需要从根本上转变管理理念,管理人员应充分的认识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传统建筑模式管理中大部分施工企业通常没有做好组织工作,各部门间的协调工作也相对较弱。所以一定要及时转变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理念,同时还要严格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做好相应的施工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从而充分保障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同时还能提高施工的质量。

3.2进一步完善施工管理体系

传统的工程施工项目中经常会出现管理体制缺失等情况,如果将其用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无法实现管理的目的。因此,为了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有效的管理,符合发展要求,装配式建筑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构建起一套适合应用的施工管理体系。在体系建设过程中,可以将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纳入其中;同时还应与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制定出容易执行且可以发挥出管理作用的管理体系,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需求优化管理体系,并将其纳入管理工作;此外,相关的管理部门也应不断的加大监管力度,促进施工管理工作可以有序进行,达到管理的目的。

3.3采用工程总承包的模式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发展过程当中,主要沿用工程总承包的管理模式来招投标,一方面能够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能够提高装配式工程管理总承包的管理和检验通过率。总承包企业要加强施工许可、发包承包、质量监督以及完工检验等核心步骤的管理以提高整体水平。

3.4建立健全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监督管理机制

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监督管理涉及到图纸设计、部件生产、部件加工等环节,所以必须要针对各个环节实行追溯制度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节能产品的认定,要加强各方主体责任的管理,如果发现质量安全问题,必须要严厉查处。此外,建筑企业要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防水防火以及防腐蚀力度,严格实施监管责任制,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的强度。只有这样,才能增加百姓的信任度,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质量监督管理以及质量安全管理,促进其更快更好的发展。

3.5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人才培养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就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然而事实上,相关技术人员的缺乏确严重阻碍了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打造专业的人才培养基地显得尤为重要。这将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提供更多的有专业素养的人才,为其长远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装配式建筑行业还可以依据现实状况选择相应的学校展开合作关系,有针对地培养有用的人才。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整个施工过程的核心部分,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在企业的工作中应当得到格外的关注,在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相关管理人员要协调各方面人员发挥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巨大优势来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另外,在这个庞大的过程管理体系当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当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发挥主观能动性,尽自己最大可能提升管理水平及其业务能力。并且引进先进的学习理念,勇于创新,吸取各方先进知识提升本企业的业务能力,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苏杨月,赵锦锴,徐友全,司红运.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与改进研究[J].建筑经济,2016,37(11):43-48.

[2]才红,宁尧.浅析装配式建筑在吉林省的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J].门窗,2015(11):155+157.

装配式建筑篇5

1装配式建筑的定义与特点

预制装配式住宅通常就是将混凝土构件分解成不同的单元,在前期预制构件厂完成浇筑施工,同时还要将这些构件直接运送到施工现场当中进行吊装处理,从而更好的保证住宅自身的整体性,和传统的住宅比起来,预制装配式住宅有很多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其在处理的过程中采用的是标准化系列化的预制混凝土施工材料,这样也就减小了模板工程的工程量,在质量方面也更有保证。其次是施工上更加的方便,模板和现浇混凝土的作业量非常小,这一方面减少了施工中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也减小了施工中对居民的干扰。充分的体现出了环保和节能的优势。第三是施工的效率非常高,施工的周期相对较短,对周围居民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的影响也相对较小。最后是预制件表面平整度高,同时其外观效果也比较好,此外还能将保温和隔热等多方面的功能充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展现出了非常好的综合效益。

2建筑装饰行业现状

2.1大部分室内装饰工程处于分散的手工作坊式施工的阶段

很多的装饰项目根据现场已经具备的条件去施工,虽然在一部分工程的建设和施工中已经进行了工厂化的加工和生产,但是在施工现场还是采用小型加工机对其进行加工安装,在施工中对体力的依赖性较强,同时它也是一个相对比较明显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的施工方式会对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标准的提高起到了负面的作用。

2.2装饰施工工程质量难以大幅度提高

装饰施工手工作坊式的作业形式使得工程的施工质量会受到工人自身操作水平的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在这一过程中也得不到有效的保证,装饰施工作业的工人在操作的水平方面处于明显下降的状态,此外,施工现场环境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受到非常大的影响,这样也就使得一些装饰工程在施工中,其质量一直都得不到显著的提升。

2.3装饰施工材料浪费严重

在工程建设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考虑到非常多的影响因素,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考虑到材料的合理应用,同时,在工程施工中,材料加工会存在着一定的余料,这样就会影响到材料的正常使用,通常会浪费5%-10%的材料。

2.4装饰施工现场环境恶劣

在施工的过程中,现场加工和现场安装的方式会对施工现场管理产生不利的影响,施工现场经常会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尤其是对于施工工期比较短的工程而言,现场存在着很多加工预料或者是杂物抑或是施工垃圾,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和施工的环境也得不到非常好的保障。

2.5技术含量不高,行业竞争混乱

当前,我国的装饰施工行业技术性还不是很强,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门槛并不是很高,装饰施工队伍的素质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同时其流动性也相对较大,施工人员在这一过程中也比较复杂,装饰施工人员管理力度不是很强。

3发展装配式装饰施工技术的优点

3.1幅度提高建筑装饰加工质量水平,生产高精度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装饰要求。

3.2大幅度提高建筑装饰施工效率,告别手工作业,减少现场作业。

3.3大幅度减少建筑装饰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提高对噪音、废气、废液的控制和回收,以及边角料回收利用。

3.4大幅度减少建筑装饰施工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4实现装饰工程装配式施工所需条件

从社会及行业发展趋势来看,装饰工程装配式施工已成必然,然而从现阶段各方面的条件来看,需要具备如下条件:

4.1政府和行业应对装饰工程装配式施工加大支持和引导

政府以及行业中的带头企业一定要加大装配施工工作的投入,同时还要在工程建设和施工的过程中举办一些交流活动,设计和施工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制定一个科学的目标,此外还要做好执行工作,加强培养力度,同时还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对装配式施工的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

4.2项目管理重心转变

项目技术管理将由施工现场转向施工深化设计和加工订货。装饰工程装配式施工方式中,施工深化设计成为项目技术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它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施工方法、加工方法、安装方法的简易程度,决定着施工成本的高低。

4.3现场管理人员转变角色

传统施工方式要求技术人员熟悉现有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以监督为主。装饰工程装配施工方式要求技术人员不仅熟悉以前的预制装配式方法,更要针对现场不同的具体情况,以现场测量、收集数据、根据数据进行施工深化设计为主,熟悉和了解相关机电专业的知识,将复杂的现场情况转化为可加工的工厂标准。通过他们对装饰工程预留、机电洞口预留、安装偏差调节等设计,将构配件加工尺寸相对统一,便于各种装饰工程批量加工和现场安装。

4.4生产及测量设备改进

由于装饰零部件工厂化生产,必然导致加工设备的大转变。设备重点是由现场的小型机具转变为工厂内大型数控加工机械,施工现场使用到的设备将极少。而现场设备将发展为新型、简便、快速、精确的3D空间测量仪器,为深化设计和产品的加工订货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通过提高现场测量设备及工厂加工设备的精度和功能,提高装饰工程装配式施工的速度和质量。

4.5不断完善装饰工程装配式施工节点

现阶段不同材料之间的连接方式较少,多为粘接或打钉等一次性固定连接方式,且各种连接方式的牢固度及耐久性不够。对于较重的材料一般均采用焊接及螺栓连接的方式。现阶段需要发展更为合理的连接节点或处理方式,如三维挂件、可拆卸部件、可更换系统等等。

4.6加大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立,是建筑领域的一次革命,将成为项目管理强有力的工具,也为装饰工程装配式施工的实现提供了支持。

装配式建筑篇6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1引言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是建筑行业的一次深入改革,其主要指相关工厂将相应的部件运输到施工地后,相关人员采用相应的技术将材料组装起来的建筑。相比传统建筑,该建筑具有绿色、环保等特点,逐渐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然而,在装配式混凝土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不利于该产业链的发展。因此,分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现状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了研究、迅速发展、使用和发展缓慢等阶段,于2000年以后,国家发展低碳经济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以其能源消耗低、建造速度快与环境污染少等特点,逐步迈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且,在2010年,在首都相继推出了《关于产业化住宅项目实施面积奖励等优惠措施的暂行办法》和《关于推进本市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有效的指导装配式住宅项目的实施。并且,国家许多行业协会、设计院所和住建部门逐步展开有关装配式技术的研究工作,纷纷出台了《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建筑技术规程》、《叠合板用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和《装配整体式住宅混凝土构件制作、施工及验收验收规范》等标准规范,有效的助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此后,2016年,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计划在未来10年,让该建筑应用比例占建筑比例的30%左右。由此可见,在国家政府的支持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①技术水平不足。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大多依赖于先进的技术,但目前相关企业在相应的技术岗位上仍有空缺,使其在产能扩展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在设计、质量与预制构建、配套材料等方面不能满足建筑的相关需求,降低了实际施工效率,不利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②经济成本较高。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同样需充足的资金和完善的管理体系支持,然而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且在装配置混凝土建筑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因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存在监管不到位、条块分割等状态,极大的消耗了建筑成本。同时,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实施的过程中,仍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在前期研发、培训、采购等方面投入了较高的成本,后期难以及时获得相应的利润,使装配式混凝土成本急剧上升。③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存在安全隐患。以浇式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为例,施工现场人员、物料较为复杂,且多为高空作业,当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建被运往工地后,仅留部分人员临时完成之后指导操作,与工地原有的相关操作人员形成一个混乱的施工氛围,相关人员操作难以达到协同,且施工过程难以一一对每个人员的安全进行有效监管,使得安全事故频发,大大降低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系数。

4相关对策建议

基于目前装配式混凝土发展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加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节点连续技术的研究。目前我国对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节点技术的研究较少,致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技术水平较低。因此,相关部门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节点技术,依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节点的防水性能、收缩性能、受力性能与热性能研究设计适用性较强的节点技术,并在相关领域进行推广实施,用以提高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技术水平。②构建统一生产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市场链条。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过程中,应通过整合现有的装配式建筑行业,通过合理规划,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市场化运作进行明确分工,通过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运作过程进行分割、重新配置、共享等方式,协调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市场运作,形成一条完备的产业链,并使其逐步向商业化建筑运作,采用循序渐进、条理清晰的运作流程,提高装配效率,进而避免因分工不明确而造成成本的上升。③加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的安全教育。针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相关政府应出台相应的安全方案,且要求相关企业严格按照该方案执行,并拨去相应的安全保护费用,用以督促安全落实情况,同时要求相关企业定时进行大规模生产检查,并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消除施工过程应安全监管不到位而造成的安全隐患,提高施工安全性。

5结论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以住宅产业现代化的目的逐渐被引入,其实现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建议今后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过程中,相关企业不断研究、优化并利用该项目,进而达到该产业链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勤俭.国内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综述[J].建筑技术,2010,41(12):1074~1077.

[2]刘康.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住宅产业化中的发展及前景[J].建筑技术开发,2015,42(1):7~15.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400字(精选10篇

    - 阅0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篇120__年_月_日星期_天气_今天,天蓝得像一张蓝纸,几多轻柔的白云飘在空中,雪白雪白的,像棉絮一般,随风缓缓浮游着。我的心情如同今天的天气似的。于是,我拉着.....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范文(整理28篇)

    - 阅0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篇1我有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她就是我的语文杨老师。杨老师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黑葡萄一样又黑又明亮的大眼睛,短短的头发看起来非常整齐干净,白白的皮肤,红彤.....

    小学美术教师年度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 阅0

    小学美术教师年度个人工作总结篇1期末之际,回顾一学期来的工作,想到的是词是忙碌、领悟和探索,忙碌的是紧跟全校步调而运作,学习领悟的是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探索的是在有限的时.....

    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研究(6篇)

    - 阅0

    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研究篇1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工业化设计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1保障性住房工业化设计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速度逐步加快,导致了市场经济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