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培养方案(6篇)

来源:网络

国际贸易培养方案篇1

关键词:《国际贸易》案例教学培养应用能力教学实践

1.前言

国际贸易专业可以说是个老牌专业,1998年国家教育部调整新的专业目录,将国际贸易专业更名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具有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基本技能。其中《国际贸易》为本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为了提高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授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尝试。

2.合理设计案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我国职业教育已从面对少数领导干部培训转为大众教育,教育目标已从培养领导干部专业技能转为第一线工作人员的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从重点扩大规模转向全面提高质量,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观,走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

据我所知,目前担任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老师很多不曾具备处理和分析实际问题的工作经历,只是理论研究型人才,很少接触实际业务,如此循环,如何期望学生能获得解决实际业务能力?

我国要加快职业教学体制改革,改变人才培养的重理论轻实践,学校教育远离社会实际、脱离社会需要的现状,从源头上解决职业教育人员缺乏创新精神的问题。当前我国企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是从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授教育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现代教育。全日制本科国际贸易专业的《国际贸易》课程体系是适应课堂教学而制定的,以课堂传播间接知识为主,它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往往与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实践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不利于职业教育中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需要增加实例教学内容,获取以实践经验为主的案例教学内容。我在企业教育《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对该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进行了有益尝试,使受教育的学生对从国际贸易的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有一个系统的学习和了解。

2.1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互融

理论教学具有与实例教学不同的特点,往往学生反映难学,老师反映难教。为此,我首先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明白,虽然理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并不难学。只要将理论教学与相应的案例融于一体讲授,指导学生通过案例来理解理论知识,就能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其次,客观需要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动力,如果学生觉得一门课程没有用,自然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那么无论老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也很难学好。再次,很多学生认为理论没有直接的用途,不愿意学。因此,我通过案例教学,告诉学生理论课程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学好了理论,对于具体问题可以触类旁通,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告诉学生理论是应用的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告诉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区别,理论是“道”,实践是“实”。通过案例分析,告诉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将道理与实践结合理解分析,这样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案例结合分析,让学生充分理解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2.2角色扮演的案例教学方式

角色扮演本身由来已久。作为一种让幼儿识别或记忆知识的亲子教育手段,角色扮演在实践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角色扮演的本质即“换位思考”,角色扮演案例教学可体现学生与教师的讲学互动。案例教学,描述的是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学生展示一些包含教师和学生思维和观点的教学方式。

我将案例教学与角色扮演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分为以下步骤:

2.2.1案例讲解

将案例的来源、具体发生过程和最终案例结果及社会影响等先作描述,再分析解决本案例的国际贸易理论课程中相关理论原理和方法,让学生充分了解案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2.2.2案例讨论

典型的案例讨论一般包括下面的问题:案例表达的信息有哪些?案例中与理论相违背的事件有哪些?作出决策的理论依据有哪些?什么样的理论决策是最适宜的?此案例对理论知道又有哪些推动作用?根据案例的内容,学生自己会作出什么样的决策?解决案例中的问题的方法有哪些?学生自己会怎样实施计划?什么时候将计划付诸行动,以及如何付诸?对此案例如何进行整体评价,可得到哪些理论知识?让学生对案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2.3分析总结

通过从案例讨论中引申出一定的结论和实施方案,为后续的角色扮演课堂现演案例做准备。在这个阶段,可以让学生总结,也可以教师自己总结,讲明案例中的关键点,以及讨论存在的不足和长处。在总结中,要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论,强化以前讨论中学生发表观点的正确与否,给参与者以鼓舞。

2.2.4角色扮演案例现演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充分了解案例发生的原因,形成解决的思路。通过现场扮演再显案例,以及在扮演过程中加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使案例得到解决。比如,让学生扮演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银行等各种角色,亲自走到签订合同、制单并审单业务中,从而能更好地掌握该门课程所要求的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等基本技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这些角色扮演的过程是对当时情景的再现,是一种对案例的再次探究和解决问题方案的实施过程。同学们对这种上课的形式非常感兴趣,自己参入其中,觉得是一种创新。因为学生在其中能做出各种选择,而这些选择都指向了案件神秘的本身。通过角色扮演案例的现演,学生代表的发言都切中要害,思路缜密,视野开阔,真正揭示了案例的深层次问题,形成了不同观点的交流与碰撞。教师的最后点评又使学生对案件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升华。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学生提升了综合素质和判别是非的能力。

2.3制订以科学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方式

考核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生的标准,必须全面公正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考核方式是采用学生的试卷考试分数和平时课堂表现来评定学生的成绩,达不到全面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熟练程度和实际分析能力。我在角色互换案例教学中,让学生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进行评价,分析案例正确与失败的原因,我再对学生分析案例观点进行点评,让学生从理论上了解案例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并让每一个学生写出例案分析报告和体会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3.结语

在当前社会大量需要应用型人才的情况下,通过对《国际贸易》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可培养出新型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学改革,不仅对授课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实例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观察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使学生增强了对本专业的兴趣,增强了对《国际贸易》课程实习的主人翁精神,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湘滇.“六位一体”的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教学研究,2011,(8):107.

[2]易晓明.“模块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研究,2011,(231):39-41.

[3]吴汉嵩.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6):162-164.

[4]左显兰.案例教学焕发高职专业理论课堂教学的活力――以一堂国际贸易课为例.科技信息,2008,(26):223-224.

[5]林景良.关于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广东白云学院学刊,2005,(1):58-61.

[6]邓正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思考.科技信息,2008,(15):344-345.

[7]章磊,王兴芳.角色扮演在职业技能培养、案例教学中的应用.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82-86.

[8]李毅.浅析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中国科教创新导,2008,(10):93-95.

国际贸易培养方案篇2

关键词:法商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1-0243-02

引言

自从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尤其是2004年7月1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颁布生效以来,我国法律已明确允许所有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随着对外贸易准入门槛大幅度降低,客观上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国际思维、熟悉国际惯例和外语熟练的法商复合型国际贸易高素质人才。但高校传统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方案一般仅注重于国际贸易理论知识教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普遍知识结构单一,缺乏最基本的与经济贸易密切相关的法律基础知识,与此相对应的法律实践能力更是一片空白,因此,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素质与市场对法商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客观需求之间普遍存在着严重脱节的现象,国际贸易专业近年来也成为中国应届大学生最难就业的十大专业之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应当如何改变传统的仅注重国际贸易理论教学为国际贸易理论教学和法学理论教学并重,尤其是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加强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是提高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一个迫切而又重要的课题。

一、法商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及其问题

为了改变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单一,缺乏与国际贸易密切相关的法律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现状,目前国内众多高校对加强法商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均已有了一定程度的重视。目前,法商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类型主要包括与专业结合的选修课模式、主辅修双学位模式和专门化班模式三种。与专业结合的选修课模式主要是在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选开《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和《公司法》等与国际贸易专业联系比较密切的法律课程方式。主辅修双学位模式主要是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基础上,在大三和大四高年级阶段再同时辅修法学专业,凡修完规定学分并按质按时完成两个专业学位论文者可同时授予经济学和法学双学士学位。专门化班模式是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在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新生中择优选择部分英语和数学基础较好者,单独制定跨国际贸易和法学两个学科的教学方案进行专门培养。

但是,无论是与专业结合的选修课模式、主辅修双学位模式还是专门化班模式在教学方法方面通常采用的仍然是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既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也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法理独立分析和解决涉外经济贸易法律问题的能力。教育与社会需求实践之间明显相互脱节,因此,加强对法商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国际贸易专业法律实践教学新方法概念、评析及其实施

众所周知,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离不开教学实践活动的检验和领悟。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规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见习、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审判、疑案讨论、实习等。”这就为我们确定法律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依据。目前,国内学者和高校对法商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的法律实践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倡导和实施的主要类型有案例教学法[1]、冲突辩论式教学法[2]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3]。以上三种法律实践教学方法固然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但同时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缺陷性。如:“首先,案例教学法所遭受的批评,来自于其所使用的素材;其次,案例教学法无法包含法律教育中所可能遇到的一切问题,在职业能力的培训方面也存在着不足”[4]。与此相类似,冲突辩论式教学法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的缺陷也同样不容忽视。为此,笔者提出法商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法律实践教学如下几种新方法。

(一)庭审观摩教学法概念、评析和具体实施

庭审观摩教学法是组织学生有选择性的去当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旁听典型涉外经济贸易案件的审理过程,让学生感受更贴近实际的司法实践活动,使学生不仅能熟悉现实的司法操作程序,而且能引发他们对现实的司法过程和司法体系思考的教学方法。

相对于其他教学方法而言,庭审观摩教学法具有直观和真实的特点,也具有其他法律实践教学方法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学生通过庭审观摩教学法,既可以学习到课堂理论教学中所没有的新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庭审观摩教学法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组织学生去法院现场观摩,优点是现场感强、效果好,但缺点是消耗时间多、经济成本高、参与学生人数有限。第二种方式是组织学生观摩法院庭审录像。优点是可以全体学生参与,成本低,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观摩多个法院的庭审情况,缺点是现场感和效果均差一些。因此,两种方式相比较各有利弊,但笔者认为综合考虑还是应以第一种方式为主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采用第二种方式。庭审观摩教学法在具体实施中首先应确定欲观摩的对象法院和案件类型;其次应认真做好庭审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案情、查阅法律法规和制作相关的法律文书;再次是实地观摩庭审,在庭审中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形成自己的看法和判断;最后是对庭审进行研讨和总结,研讨的对象主要是法官、公诉人和人辩护人在庭审中的表现,并总结各自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庭审观摩后还应组织学生了解该案的后续情况,包括一审法院和二审法院判决的结果和理由,使学生对该案的观摩有始有终,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模拟法庭教学法概念、评析和具体实施

模拟法庭教学法是教师组织学生对诉讼的中心环节――开庭审理进行模拟实践,通过角色扮演,实践开展庭审中的各项工作,能让学生熟悉法官的工作程序,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实践性教学方法。

模拟法庭教学法,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增强了学生综合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也解决了实体法和程序法相脱节的问题。

模拟法庭在具体实施中首先应科学分组,大致可分为原告组、被告组、人和辩护人组、法官组、书记员组、公诉人组、第三人和证人组并应适当控制每组人数,使每个学生都有演练的机会,并使各组之间能相互观摩,相互评析,以达到提高效率和效果的目的;其次应精选案例,所选择的案例应是现实中所发生过的具有代表性和社会影响力、有一定理论深度或有争议性的新案例为主,当然过去的经典案例也可适当考虑选择;再次就是开庭前的法律文书制作和开庭中法律程序运作均应严格按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三大诉讼法的要求来进行;再次就是在正式模拟开庭中,为营造一种正规的法庭气氛,应布置模拟环境,如学生法官应穿法官服,学生公诉人应穿公诉人服,学生律师应穿律师服,以达到良好训练的目的;最后还应讨论总结,讨论总结的问题既可以是实体问题也可以是程序问题,当然更应侧重讨论模拟法庭中争论的焦点问题和各类诉讼技巧以便改进以后的演练效果。

(三)法律诊所教学法概念、评析和具体实施

法律诊所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导,以法律援助为手段,采用开放形式,以实践操作为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身临其境,在实践中学习与感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

法律诊所教学法最大的优势是学生通过真实案件的方式来大幅度地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和极为有效地训练自身的法律思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途径。

法律诊所教学法可以分为内设式诊所和外设式诊所。内设式诊所开设在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内,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为当事人提供直接的;外设式诊所开设在律师事务所内,在专职律师的指导下,学生从事各类法律工作。法律诊所教学法具体实施步骤主要包括积极进行法律宣传、会见当事人、接受当事人委托、集体讨论案情、确定案情核心要点、制定法律处理方案、收集相关证据、出具法律文书、提讼或应诉、准备开庭、参加庭审和辩论、参与调解纠纷、在当事人授权的基础上提起上诉、征求当事人意见反馈、装订案卷、交流办案经验和教训、总结办案经验和教训。法律诊所的案源除了来自于法律宣传以外,还包括当事人主动来访、实践合作单位提供和校内师生亲友咨询等。

三、结论

国际贸易培养方案篇3

[关键词]工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5)04-0032-03

一、引言[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文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近年来,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对高层次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按传统模式培养的大学生又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人才供求出现一定程度的错位和结构矛盾。人才培养模式是实施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转变精英教育模式,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增强学生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潜能,已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市场存在两难局面:一方面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一些外贸企业招人难。我们通过市场调研,发现社会上紧缺的是直接能够进入业务状态的应用型国际经贸业务人员。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各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英语水平要求普遍较高。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比较看重学生的英语过级情况,而中小型企业则特别关注学生的商务英语听说能力,要求能直接与外商进行贸易磋商并签订合同等。然而,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现象。从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中我们发现,不少高校还是有重理论、轻实务的倾向,课程设置泛而不精、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以及教学过程与国际接轨不够等问题。这种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市场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快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进一步接轨,我们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坚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基础、熟悉国际贸易实务、熟练掌握外语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了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应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开拓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新局面。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进行适当的转变,即从培养研究或者管理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如何培养适应新的经济环境需求的国际经济贸易人才,已经成为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类课程设置和实践应用两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在强调基础的情况下促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国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情况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国际经济往来中最活跃的国家之一,其对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较为成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在美国,与我国国际贸易专业性质类似的专业有国际商务”或国际经济”,这类专业培养学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让学生形成一种分析问题的思路,通过对国际贸易及国际投资市场的了解,熟悉宏观经济、政治制度综合作用所形成的国际、国内竞争环境,学会如何在国际贸易领域把握商机。

2.使商务教育成为一种国际化的教育,涵盖金融、营销、商业策略等。如耶鲁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简介所言:我们设置的课程不仅仅要能适用于纽约或旧金山,还要能关注到巴西利亚甚至上海。”

3.要求学生将各门经济课程融会贯通。从大量的实践中摸索规律,将专业基本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给学生以企业家与商人”的基本训练。

4.使国际贸易专业成为跨学科、宽领域的专业。如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培养计划中描述的使其成为交流各国文化、掌握外国语及拥有个人国外经历三者紧密结合的学习”。

为了激励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及热情,美国商科教育采用了一系列激励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环节中大量使用案例分析。选定的案例每年都不同,但都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并且是当时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这容易激起学生共鸣。学生在分析案例时常常出现针锋相对的场面,课堂气氛活跃。

2.采用实习制”。鼓励学生大量积累实践经验,将课程学习与实践较早地结合起来,这是美国商科教育的显著特点。学生应尽量多接触实际,如参与公司、企业、公共事业机构、基金会、各种国际组织等的运作,使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交替进行。

3.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独立学习、同学互教、专题讨论、案例教学等。

4.模拟企业运作。由学生创建与真正公司、企业十分相似的特殊机构,即模拟企业”。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对国际贸易工作进行模拟,为毕业后打开就业大门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特色建设

目前,我国共有200余所高校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这些院校包括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专业性院校,人才培养竞争十分激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涵盖面较广,涉及经济、贸易、金融等一系列学科,各校对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的定位不同,课程体系不尽相同,采用的教材也不一样,所以培养的毕业生存在一定差异。有些学校偏重学生的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另一些学校则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同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但在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相差甚远的局面。因此,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国外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的设置经验,可以为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建设,尤其是为工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提供理论及实践借鉴,建设工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竞争力。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工科院校想要在人才培育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点。我校办学思想是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立足于突出专业特点”和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两个基本点,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多技能”的原则。基于我校修订的08版培养方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重点突出外语能力的专业特点和国际贸易与金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过去6年的改革和实践中,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英语能力培养

根据我校定位和生源特点,我们以夯实英语读、写、听、说基础”为突破口,通过基础英语+全英语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模式达到适应英语环境的国际贸易与金融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增加了英语听说课程,删除了大学英语五、大学英语六,并调整了专业英语课程,加强了专业英语能力培养。修订后的国经济与贸易专业英语能力培养课程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们增加了有关英语实践能力提升方面的课程。

(二)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为了提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根据专业主干课程特点,新增或者加大了这些课程的实验学时。一方面,我们根据行业人才需求逐步修订专业课程,进一步深化教学、课程改革,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对行业需求的契合程度。另一方面,为加强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分量,我们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更新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模拟实习软件,以便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最新动态和业务流程。同时,我们新开设了金融方向的商业银行业务模拟实习,拓展学生的专业方向和业务实习。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快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进一步接轨,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坚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基础、熟悉国际贸易实务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此,我们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我们新增加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认识实习,建立天津新港校外认识实习基地,积极开拓首都国际机场航空空港等见习基地。通过这些,使学生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有更直观、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学生团队协作的观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对国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四学生开设了专业综合实习。专业综合实习6周,实习基地可以吸纳部分学生顶岗实习。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联系毕业实习单位,为正式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在学生毕业实习的过程中,专业教师、学业指导教师积极与学生沟通,为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专业问题提供指导,帮助学生增强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实施效果

2009年以来,我们实施了修订后的专业培养方案。通过跟踪调查,我们发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了明显提高。首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明显提高。截止到2012年6月,大四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达到96.55%;2013年6月,大四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达到98%。其次,出国留学学生增多。随着学生外语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出国继续深造的学生不断增多,并且出国学生呈现出从优秀生扩展到普通学生的趋势。最后,学生就业水平和质量提高。学院对于学生就业工作非常重视,积极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创造实习就业机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签约机会,安排学生暑假期间进入公司实习,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毕业生实习和就业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四、结束语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贸易人才市场上,工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立足于突出专业特点”和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两个基本点,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尤其是加强教师在业务实践能力方面的培训,鼓励教师参与实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有效结合。

2.进一步建设课群组教学团队,进行集体备课、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研讨,分享经验,以提高教学水平。[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文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3.引进外教资源,提高学生英语实践应用水平。

4.加强专业业务模拟实习,建立培养专职试验指导教师的长效机制。利用教师、校友、兄弟院校的资源,开拓具有专业特点的实习基地,构建学生就业平台。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模拟大赛,通过模拟大赛提高学生专业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培养方案篇4

关键词:转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新要求;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客观上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对外贸易量激增,198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仅为381.4亿美元,2004年进出口总额1.15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达到70%,2013年进出口总额4.16万亿美元,到2014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与进出口总额急剧增长相对应的是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和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与国际贸易人才需求增加的同时是各公办高校相继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湖北省民办高校的前身大多数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独立学院,基本移植了母体高校的专业,因此,湖北省民办高校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公办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样,既面临专业同质化竞争,也面临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不景气所导致的就业岗位减少的压力,直接导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招生减少,就业压力增加,其实质是按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不适应市场的需求。根据转型发展的要求,民办高校亟须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现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一、转型发展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根据国务院“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与

湖北省教育厅“引导和推动省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转型发展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1.人才培养定位更注重应用型。企业一直在强调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具体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学生到底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解读,而且差别很大。对于转型民办高校来说,不仅要紧跟市场真实岗位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而且还面临着两大困难,一是生源质量相比较差,二是为控制成本,总学时有限,这两大困难不仅限制了能力的培养,也导致学生对基本知识、理论掌握的不足。

2.校企合作更紧密。按照省教育厅要求,要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推动高校转型的主要途径。但是湖北省作为内陆省份,2013年外贸总额仅为363.9亿美元,不及全国百分之一,2014年5月底武汉外贸备案登记企业超5500家有实际进出口业务的仅三成,也即1600家左右,2014年湖北省有高校123所,即使只有一半的高校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每校仅一个班30人,也有1800名学生,而通常一个外贸企业能接纳2-3名学生实习就不错了,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省内找到合适的实习锻炼岗位相对困难。同时,民办高校相比公办高校在名气、资源等方面均处于弱势,大的外贸进出口企业基本不愿意接纳民办高校学生实习,而是优先接纳“985”、“211”高校学生。

3.实训室建设要求高仿真。按照转型发展的要求,学生需要在学校就能学到实际岗位需要的能力,因此,现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不仅仅是建设单证实训室、报关与国际货运实训室、国际结算实训室等,而是要建设包括国际贸易全流程的高仿真的一体化实训室,学生在该实训室就能模拟整个进出口流程。

4.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特色化、个性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最近若干年,受累于国际大环境,就业形势不佳,按照转型发展的要求,属于需要改造的传统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向特色化、应用性方向拓展,首先就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特色化,否则,人才培养方案没有特色,培养出来的人也不可能有特色,专业也就不会有特色了,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5.师资要求“高大上”。任何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案都需要靠优秀的师资去践行。转型发展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师资熟练使用外语、精通外贸实务,但是民办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本身就先天不足,待遇偏低,再要求既懂外语,又精通外贸实务,这样的人才愿意在民办高校屈就吗?

二、湖北省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对转型发展的对策

湖北省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人才培养中本身面临一系列问题,不适应市场需要,因此,必须采取可行的措施来解决一系列矛盾。

1.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湖北省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进一步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不仅能熟练运用外语,而且要求掌握国际贸易基本规则、惯例和流程,具有国际商务谈判能力、单证制作和进出口报关实务操作能力。对于湖北省民办高校来说,学生外语水平相比二本、一本学生来说总体上有较大差距,因此,要想培养出高质量人才,首先在招生上就必须提出对外语水平的要求。另外,由于民办高校逐渐降低外语学时,导致外语学习重要性下降,进一步侵蚀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2.大力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湖北省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想“突围”,必须大力加强校企合作。第一,校、院两级领导要带头积极与外贸企业联系,充分利用各自资源与人脉与外贸企业建立直接联系,为加强校企合作打下良好基础;第二,要建立专项基金支持校企合作,在与企业交流中,民办高校普遍处于弱势,没有资源可与企业进行交换,因此非常有必要设立专项校企合作基金,一方面方便与企业交流合作,另一方面让企业在与学校合作中有利可图;第三,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校企合作事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质量的高低,说重一点关系到该专业是否能继续办下去,因此,必须明确各人在此工作中的责、权、利,充分发挥考核激励机制的作用,调动大家积极性,积极推动校企合作,阐教融合。

3.积极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通过调研、研究国际贸易专业岗位需求,深入分析合作企业情况,牢牢把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方式,哪些只能在企业才能获得,哪些通过建设相应实训室就能获得。通常情况下,在企业真实环境下,锻炼掌握的是最真实的能力,但这种方式对时间、资金、组织要求都是非常高的,因此一般情况下,还是需优先建设校内实训室,特别是高仿真一体化实训室。

4.打造特色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想打造特色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就必须认真分析市场需求,根据岗位实际需求,确定岗位要求的能力,再由此构建知识、素质以及课程体系等,但是只有这些并不能形成特色,这只是基本要求,要形成特色,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必须与其他高校该专业不同。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身来讲,人才培养方案中强化外语语言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均可以形成特色,但由于民办高校生源素质相对较差的原因,要想打造外语语言运用能力的特色较为困难,除非在报考时明确提出对外语的要求,否则困难很大。

5.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重要性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湖北省民办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是落后的,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来讲更是如此。民办高校该专业师资普遍缺乏外贸实务的工作经历,尽管开设了相关课程,也进行了各种实训,但是由于教师没有相关工作经验,难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未来除进一步提升民办高校教师待遇外,还应逐步要求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挂职锻炼,引进新教师时要求必须有相应企业工作经历。(作者单位: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严复雷.普通工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J].对外经贸,2014,01:144-145.

[2]蓝伟东,郑秀梅.“工学结合”背景下地方高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3:120-121.

国际贸易培养方案篇5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6-0125-02

1引言

实践教学体系是指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所有实践教学环节组成的一个与理论教学相对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共同构成了人才培养体系。当前,我国各高校都正在积极地进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尝试,构建了许多有意义的、可操作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的研究成果有:①建立模拟实验教学体系,如通过课堂模拟、网上模拟和现场模拟等,增强学生的外语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信息技术能力以及实践经验等(王萍,2004)。②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管理,建立良好的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洪林,2006)。③实行项目式教学法,促进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教师和学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工作来完成教学活动,通过“课程教学外包”的形式,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侯俊军,2008)。④加强案例教学,如管理动态案例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这个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分析和研究企业仿真环境,发现问题,打破“问题解答结论”的封闭式教学过程,构建“问题探究解答结论问题探究”的开放循环式过程,鼓励学生突破传统,使他们能够参与研究,发现和创造新知识,形成新思想(刘长义,等,2008)[ZW(]当前,有的课程,如SQLServer和VFP课程实行“大案例”教学,我们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由于课程的紧密性、连续性和实践性,也可以尝试“大案例”教学。[ZW)]。⑤实践教学与考证相结合(李洁,2009)。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如院校自建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以及院校联建实训基地(郭金刚,等,2010)。⑦对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高雁鸣,2008)。还有的学者从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双语教学等方面探讨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但是,这些研究没有将国际贸易基本程序与外语和计算机实践教学统一起来,显得很“单薄”,不具有“体系性”;同时也没有从培养方案的角度进行探讨外语和计算机实践教学改革;也没有将本地区的企业区位优势与外语和计算机实践教学相结合。笔者将从这些方面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外语和计算机实践教学改革进行研究。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知识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2.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现在,大多数高等学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都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指培养人才不以学术型、研究型的精英教育为取向,而以适应广大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技术型的大众化教育为取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强化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既注重智育,也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学生知识的全面掌握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应具备一定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较强的合作意识和较强的沟通能力。

2.2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知识结构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应当遵循教育普遍规律,即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总体而言,实践教学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基础性实践、形成性实践、巩固性实践和创造性实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贸易程序,这是实践教学的主线。但是,有两个条件制约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即外语和计算机能力(见下页图)。当前,各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在外语和计算机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

2.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身就是一个涉外型专业,在该专业中会很广泛地应用相关英文专业术语、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等,如《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UCP600》、《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都是英文形式。双语教学可以使该专业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提高教学内容的准确性、规范化,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按照国际统一的规则进行,提高专业素质和形象。但是,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的普遍现状是专业课和外语课教学脱节,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常常是单一型的,即专业的英语能力不强。学生毕业后无法使用英语与外商进行谈判,即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无法从事“国际贸易”,只能从事“国内贸易”。国际贸易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发展而发展,出现了电子提单、电子报关单等电子单据,而且进出口商在进行贸易磋商时,由于两国距离远,大多数采用邮件的形式完成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的过程。但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没有重视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应用,专业课的讲授与计算机的教学没有同步进行,学生很少通过计算机将专业课知识运用到实践。

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内容

3.1以“3+1”培养方案为基础,实现外语、计算机与贸易实践的“无缝对接”

“3+1”培养方案是关于如何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做出的重大改革措施,它将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3”指利用3年的时间,教授所有的公共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通过“3”,主要进行基础性实践的理论课课内实践、形成性实践的操作模拟和暑期社会实践、巩固性实践的专业实习和综合性实践,这些实践教学主要在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大学三年级完成。“1”指利用第4年的时间,通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训模块、报关报检模块(在外贸报关实务、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的基础上,详讲报关员和报检员考试课程,争取让学生考取报关员证、报检员证等相关证书)和实验模块(由基础实验、单证实验和综合实验组成)让学生体验外语和计算机在国际贸易过程中的魅力,并且达到熟练应用。“3”和“1”的各学年实践教学活动相互衔接,自成体系,满足了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外语和计算机实践教学要求。

3.2以“项目式”教学和“计算机大案例”教学为载体,弥补外语和计算机教学“空洞”

以辽阳市的辽化、忠旺、奥克等外向型企业为依托,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项目式教学法,让教师和学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工作来完成教学活动,满足学生对“实战”的要求。在教师讲授理论的同时,聘请辽阳市的外向型企业以及海关、商检、货运、银行等专家指导“实战”,即将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外包”给各相关企业和机构。这样,相关企业和机构的专家会以鲜活的实践知识和经验指导学生,同时也方便教师和学生与企业和相关部门的沟通,以弥补“重理论,轻实践”的贸易专业的外语和计算机实践教学现状,建立起学生与企业直接联系的机制。让外语教学更生动、更贴近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双赢。借鉴了项目教学法的优点,采用“大案例”教学法,通过计算机,紧密围绕一个完整的案例来展开教学,笔者称之为“计算机大案例”教学。“计算机大案例”教学非常适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因为每一笔贸易都涉及较多的环节和部门,让学生体会计算机的实用性。通过“计算机大案例”教学,学生很容易了解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的整个贸易过程,达到间接“实战”的效果。这样,外语、计算机和贸易实践操作能够首尾相接,形成“合力”。

3.3以实验教学和“双语”教学为桥梁,跨越专业课教学与外语教学和计算机教学的鸿沟

国际贸易的实验教学以贸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场景的软环境设计(如构建文化氛围)、场景的硬环境建设(如空间建设)和国际贸易模拟软件的选择(如外贸单证教学系统、外贸案例分析系统、海关操作系统、国际货物与运输操作系统等)。教师可以针对国际贸易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的核算、交易条件的磋商、买卖合同的签订、买卖合同的履行。当然可以结合“项目式”教学和“大案例”教学的内容,设置国际市场调研、建立业务联系、出口报价还价计算、交易磋商、出口合同签订、出口合同的履行等实验。这样,学生可以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熟练掌握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双语教学模式包括浸没式、过渡式和维持式三种。我们欲以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和维持式双语教学模式为起点,逐步过渡到浸没式双语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理想的外贸环境。这样,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用英语的思维思考问题,同时也增强了口语表达能力。

4结论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不同于“学术型”人才,也不同于“技能型”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应该是具有“理论性”和“操作性”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既要求理论内容的扎实,又要求实践技能的熟练,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所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显得更加严格。我们通过基础性实践、形成性实践、巩固性实践和创造性实践,将实践教学延伸到大学一年级,贯穿整个大学学习生活,而且,通过“3+1”培养模式,对外语和计算机实践教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这个实践教学体系中,我们也发现了外语和计算机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在将来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尝试一些新的方法,不断地完善该实践教学体系,争取培养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萍.高校经贸类专业开设“模拟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1):92-93.

[2]洪林.国外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12):1586-1588.

[3]侯俊军.项目式教学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中的应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6):104-106.

[4]刘长义.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管理动态案例教学模式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74-76.

[5]李洁.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0):60-61.

国际贸易培养方案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全面恢复,许多高等院校纷纷设立国际贸易专业,一大批国际贸易实务教材相继问世,涉及的对象几乎涵盖国际贸易实践的所有环节。当前,国际贸易课程的建设要从国际贸易实践的一般规律及其所表现的新特点出发,紧密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层次和对象,因材施教,培养优秀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外经外贸人才的国际贸易专业,必须进行改革,以培养出既有坚实的外贸理论基础知识,又有扎实的外贸实践经验功底的实用型人才。而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不可缺少并且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一、培养目标和规格

1.1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所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外贸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即具有必备的外贸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又掌握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职业技能,熟悉外经外贸行业管理并且具备一定综合能力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外贸人才。

1.2培养规格。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锐意进取求实创新的精神,能够适应外经外贸岗位工作,并且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掌握国际贸易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进行国际商务谈判能力,草拟和翻译国际商务函电的能力,起草和签订国际贸易合同的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贸易法律处理国际贸易纠纷的能力,具有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等。

二、课程设置

依据上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课程设置要按照“宽基础、活模块”模式。形成以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2.1随着培养目标的改变,专业课程的设置也要随之而变。应在原来的“老三门”: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的基础上,增设以下课程:国际融资与结算实务、报关实务、报验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实务、进出口单证操作实务等。通过以上课程的设置,使学生能看懂并分析各类英文进出口合同和信用证;根据合同和信用证能独立办理报验、报关、托运、投保手续等;根据合同、信用证及装运资料,制作所需结汇单据并送交银行,其中以报送、缮制单据这两方面的能力为重点,真正作到“宽基础、活模块”。

2.2传统国际贸易方式是一种以纸面贸易单据流转为基础的贸易方式。在传统贸易方式下,平均每做成一笔生意需要大约30份纸面单证,全世界每年因贸易活动而产生的纸面文件数额巨大,并且每次重复输人数据都可能产生错漏等方面的问题。快速发展的国际贸易迫切要求实现全球运作的信息化、电子化,改革以往以贸易单据流转为主体的国际贸易流程和交易方式,实现国际贸易流程和交易方式创新。为了实现这一创新,还应开设计算机类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应用,以及电子商务类课程。

2.3为了培养国际上通用的国际贸易实用型人才,还应开设大学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泛读以及外贸英语函电和外贸英语谈判等课程,培养出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懂WTO规则的外贸专业人才。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为了更好地贯彻课程设置原则,形成以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关键因素。必须改革以往普通高等教育中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方法,把“活模块”落到实处,在教学中可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可采用案例教学法、模拟公司教学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等。

3.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案例引起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去思考,并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研讨,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的好方法。案例教学法也是一种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启发性、研究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法,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通过外贸案例教学,将学生引进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中,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案例教学能够巩固所学外贸理论知识、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2模拟公司教学法。所谓模拟公司教学法,就是在人为创造的仿真商务环境中,由学生自主地组建公司并作为公司成员开展工作。国际贸易专业可以建立实验室、模拟国际贸易博览会、模拟公司等,以相应的软件作为支撑,通过软件操作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各个环节和整个流程。公司的业务,如:商品、单价、经营方式等,可以模拟一家真实的企业来进行。在模拟公司的运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营销、财务、金融、贸易、储运、税务、海关、商检、保险等业务过程的模拟活动。这种教学方法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符合“行为导向,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

3.3研究性学习法。研究性学习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实际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仿照科学研究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科学研究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改变学生单存、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民主的学习环境,倡导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们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外贸岗位的需求。

这几种方法,都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的外贸理论加以演化、通俗化,使枯燥的理论浅显易懂,有利于培养既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又有比较强的实践技能的综合型人才。

四、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要围绕适应培养外贸应用型技术管理人才的要求进行。构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培养模式,主体是专业教师队伍。在师资建设方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师除应具备各类教育教师都要具有的素质外,还应具备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各种素质。与普通高校相比,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更为全面,并且有较高的专业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要尽量吸收具有丰富外贸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作专职或兼职教师,并鼓励外贸专业教师到实际外贸工作部门锻炼或兼职,坚持“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原则,培养“双师型”教师,逐步优化“双师”结构,形成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1:1的专兼结合的外贸教师队伍。只有这样,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五、依靠行业、企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办出特色,提高质量

5.1成立专业指导与合作委员会。聘请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各行业、企业负责人、学者和专家担任客座教授组成专业指导与合作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请他们来校,对专业改革与建设、课程改革与建设、产教结合、实习基地建设等献计献策,参与制定指导性教学计划,修订和完善实施性教学计划。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范文(整理28篇)

    - 阅0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篇1我有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她就是我的语文杨老师。杨老师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黑葡萄一样又黑又明亮的大眼睛,短短的头发看起来非常整齐干净,白白的皮肤,红彤.....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提高,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

    我的心儿怦怦跳作文范文(4篇)

    - 阅0

    我的心儿怦怦跳作文篇1生活中,有许多让我心怦怦跳的事情,但是最让我难忘的,就是那一回抄作业的事儿了。那一回我为了回家能多玩儿一会儿,中午午休的时间,和我的同学要把今天的数.....

    科学课会变的影子心得体会范文,科学

    - 阅0

    有关科学课会变的影子心得体会范文篇1以郊区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学案导学---自主探究》为指导思想,根据学校的发展大计和教科研的工作要点,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