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气污染的认识(6篇)

来源:网络

对大气污染的认识篇1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与重视。发达国家曾经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刚刚起步,理应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尽量减少污染,走一条发展与治理同步、以预防为主的环保工作新道路。为此,必须大力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1.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的环境状况并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性影响。曾经风景如画的南京十里秦淮,如今已是垃圾充溢臭气熏天的"龙须沟",淮河水无法饮用,大运河鱼虾绝迹,九七年的黄河断流,九八年的长江洪水,去年的沙尘暴等等,其后果已是触目惊心。至于城市的酸雨、近海的赤潮、湖水的干涸等,早已不再是新闻。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摆上了国民教育的重要议事议程。而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件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大事情。

2.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中的重要地位

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同物理、生物等都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学科。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提出,化学教育应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3.化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3.1结合教材内容在课堂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化学教材中有不少与化学污染物有关的内容,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可能造成什么样的恶果,以及如何捉住环境,深入浅出地阐明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为了做好环保教育工作,作为化学老师平时应注意收集、积累环保信息和先进科技成果,把收集蝗材料自然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时,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如每年全世界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大约有一亿五千万吨,产生的废渣超过30亿吨,废水6000-7000亿吨。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每年损失达15多亿元,如:白色污染、汽车尾气、废旧电池不定点回收等。使学生对环保知识学习既见"森林"又见"树木",既生动又能激发兴趣,印象至深,再对照结合课本内容。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

3.2结合水的知识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水是一切生活生产活动的主要资源,然而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基本上用的都是淡水。而地球上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0.63%,保护水资源是全人类的当务之急,一些造纸厂、化工厂等所产生的废气、废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向河流,造成严重的水污染,水体污染影响工业生产、增大设备腐蚀、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使生产验证很难进行下去。水的污染,又影响人民生活,破坏生态,直接危害人的健康,就从我国来看,从北方到南方,水质都受到不同的污染。就拿淮河来看,农民用淮河水灌溉农田,造成农作物的严重减产,一些村庄发生肝肿大,同时由于河口的污染,溯河性鱼虾资源遭到破坏,产量大幅度下降,部分内湾渔场基本荒废。还有我国的渤海也严重遭到污染,海洋生物大量减少,鱼贝类濒临绝迹,几乎变成了没有生命的"死海"。通过这些实例,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从而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保护现在的水资源。

3.3结合有关硫化物的教学使学生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化学教材中,关于"硫和硫的化合物"中介绍了SO2和H2S等气体。SO2是形成酸雨的源泉,它落到地面,能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和草原,使土壤酸性增强,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导致森林大面积的死亡和农作物大面积的减产;酸雨能使水质酸化,从而抑制水生物的生长繁殖,如不进行净化处理或回收利用就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不但浪费硫资源,而且造成空气污染,教学中除了介绍SO2和H2S气体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两种污染物,还可以进一步介绍造成大气污染的其他物质。主要还有烟尘、粉尘、一氧化碳、碳氢化物等,这些污染物质对大气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最典型的是英国伦敦发生的烟雾事件,就是硫酸烟雾造成的。我们周围的大气环境正遭到各种各样的破坏,而这些破坏正是由人们自己造成的。人类只知道从环境中不断索取资源而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却不重视保护环境,这些内容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已刻不容缓,进而告诉学生可以通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治理主要污染源,植树造林,合理绿化,通过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对大气污染的认识篇2

一、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要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应做到适时、适当。在教学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如:氧气、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煤、石油等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使学生加深印象,拓宽视野。如有关大气污染的教学:1.CO污染。在进行初中化学CO性质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介绍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它可以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重者使人死亡。例如1984年印度地下毒气(CO)罐泄漏,造成25000人死亡,5万人双目失明。2.氮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污染。氮氧化合物和硫氧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矿物质的燃烧,硫酸厂、硝酸厂的废气,发电厂的“黄龙”等是重要的污染源。SO为大气污染的元凶,有一定的致癌作用。氮氧化合物对人体有刺激作用,其毒性为CO的五倍,NO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强于CO,如空气中NO浓度达到0.5ppm可使树叶全部掉光。3.CO污染。结合讲CO性质,介绍空气中CO含量的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有机物的燃烧使大气中CO含量升高,使全球气候变暖,有人预计到下世纪末全球气温可平均升高2.5℃―5.5℃,将使冰川融化,许多岛屿被海水淹没。防治措施:减少空气中CO的排放量,充分利用电能、太阳能,同时开发新的能源。针对温室效应,引导学生分析此类生态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引导他们分析“温室效应”,使他们了解到由于大气层CO浓度逐年上升,太阳能辐射的一部分――地球红外辐射热不能透过大气层,因而造成“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升温、冰川溶化,直接影响现代文明社会发展,提高对控制“温室效应”等生态问题的认识。4.在进行燃料的使用这一部分教学时,除了介绍燃料使用的危害、造成的污染之外,还要介绍生产、生活中我们的很多做法正是为了保护环境。如太阳能热水器的广泛使用,街道两旁的路灯有很多就是用太阳能电池板作为电源;我国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水利发电站;韩国足球世界杯的足球场建在一个大的垃圾场上,利用生物发酵产生的能量来发电以供应整个足球场各种用电,等等,这些做法都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二、在化学试验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

化学实验,特别是制备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气体,做铜与硝酸,浓硫酸的反应实验等,往往会污染教室、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师生健康。为了使环保教育更结合生产实际,可以到现场教学,带领学生到一些工厂去参观(如化肥厂、农药厂、造纸厂、制革厂等)。让学生了解工厂在处理工业“三废”方面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用什么样的设备来转化“三废”,还可以指出尚有哪些不足之处,让学生开动脑筋,设想对尾气的处理意见和废液的转化利用,如何变废为宝。通过实地环保教育,学生可以增强环保意识。我们可将制备过程中多余的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导管,再经一个倒挂漏斗,进入相应的吸收液(如多余的Cl通入碱液吸收)。将有害气体尽可能作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不断改进化学实验(如用实验方法鉴别浓H)。一方面,教师可以环境污染物为试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例如测定大气飘尘的浓度、测定雨水的pH值、用SO形成硫酸、硝酸的过程,等等。另一方面,化学老师在自己做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也可以进行环境教育。例如在做有有毒性气体(如SO、CO等)放出的试验时,可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有毒气体排放。对实验结束后的试验废液、废物应放入指定地点,这样既可减少污染物污染,又可教育学生环境保护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三、在化学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所以还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如参观造纸厂、水泥厂、化工厂,调查周边的水环境等),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及对策,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通过办展览和出黑板报,聘请环保部门的专家来校作讲座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扩大环保教育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测定大气污染物浓度,测定附近河、湖水的酸碱度,到附近工厂进行污水排放观察及污水处理参观,利用节假日到野外收集废电池,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增强环境观念。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刻牢记环保使命,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如节水、节电、充分燃烧煤气、石油液化气,等等),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如电池回收、不乱到污水,等等),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如含p洗衣粉、喷发胶,等等),敢于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做斗争,努力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程度,保护好我们的家园。结合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深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取得当地环保、水保、森保等部门的支持,让学生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和常识,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结合第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节假日、夏令营,组织学生对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和环境污染区等进行实地考察,使他们认识到人与气温、气候、空气、谷物增产、水土流失、森林砍伐,以及环境保护等都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现场对比,丰富学生环境方面的知识,结合已学的知识,开展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知识的问答活动。例如,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什么?防治途径如何?等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的环保基础。

对大气污染的认识篇3

化学与环境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

一、有关各种污染物的形成和危害的考查

常见的污染问题主要有: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白色污染、电池、金属材料、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室内空气受污染、实验室内的污染等。全面认识这些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认识处理各种污染物的必要性和原则,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品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例1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说法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A.推广使用无氟冰箱有利于防止“臭氧空洞”

B.工厂用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酸雨”

C.使用车用乙醇汽油防止“温室效应”

D.及时焚烧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解析本题全面考查了污染物及污染源处理的相关知识。由于含氟物质能破坏臭氧层,推广使用无氟冰箱能防止“臭氧空洞”;工厂用高烟囱排放废气,没有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只能造成污染的面积增大,故B错误;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但仍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并不能防止“温室效应”,故C错误;及时焚烧废弃塑料虽减少了“白色污染”,但却产生了大量有害气体,反而增加了空气污染,浪费资源,不可取,故D错误。

答案A

例2(2012·宿迁)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随意丢弃废电池易造成水土重金属污染

B.经常饮用蒸馏水对身体有益

C.水中Ca2+、Mg2+增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污染水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水体污染,废旧电池中含有有毒的重金属等污染物,随意丢弃易造成水中重金属污染,故A正确;蒸馏水中不含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长期饮用对健康不利,故B错误;水体的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水中氮、磷元素增多而造成的,故C错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故D错误。

答案A

二、新情境下的污染问题的考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各种新的污染问题层出不穷,在新的环境下,学生要学会利用各种渠道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拓展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能力,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在解答此类问题时要认真分析题目中的新信息,领会贯通,准确答题。

例3(2012·烟台)2012年2月29日,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填序号)

①CO②CO2

③SO2④NO2

(2)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填序号)

①天然气②石油

③酒精④煤

(3)我市从4月1号起所有机动车都要进行尾气检测,其中包括PM2.5的检测。汽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主要是,这是汽油燃烧产生的。

(4)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②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下转第63页)

(上接第64页)

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④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⑤除了对汽车尾气的检测,还有哪些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请举两例:

;。

解析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不知道PM2.5是什么意思,通过阅读认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小型的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扬尘污染源等手段有效控制。

答案(1)①③④(2)③(3)碳不完全(4)③(5)减少火力发电,提倡使用水能、太阳能发电;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从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控制扬尘、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等方面回答均可)。

三、有关绿色化学、节能减排、世界环境日等的考查

通过化学的学习不仅要能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关系,同时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

例4“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量药品

进行实验

B.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消除其污染

D.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

例题5(2012·陕西)201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这一主题旨在强调绿色消费,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下面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水体污染

C.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减少白色污染

D.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缓解温室效应

对大气污染的认识篇4

论文摘要:在阐述非点源污染的概念、特点、成因的基础上,从非点源污染模型、土地利用方式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新技术应用三个方面对国内外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并对非点源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论文关键词:非点源新技术研究进展水资源危机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一个十分尖锐的社会问题,水资源危机不仅表现在水量的不足,更反应在水质的恶化。随着工业污染源的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重要污染类型之一,如何科学地认识并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因而成为一个紧迫的研究课题。从世界范围来看,非点源已成为水环境的一大污染源或首要污染源。在美国,60%的水环境污染起源于非点源。在奥地利北部地区,据计算进入水环境的非点源氮量远比点源大。丹麦270条河流94%的氮负荷、52%的磷负荷是由非点源污染引起的。荷兰农业非点源提供的总氮、总磷分别占水环境污染总量的60%和40%~50%。在我国,非点源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在太湖和滇池等重要湖泊,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1.非点源污染非点源是指时空上无法定点监测的、与大气、水文、土壤、植被、地质、地貌、地形等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可随时随地发生的,直接对大气、土壤、水构成污染的污染物来源。非点源污染(Nonpointpollution),或称面源污染(Diffusedpollution),是指溶解性或固体污染物在大面积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汇入受纳水体而引起的水体污染。与点源污染相比,非点源污染的时空范围更广,不确定性更大,成分、过程更复杂,因而加深相应的研究、治理和管理政策制定的难度。非点源污染包括大气环境的非点源、土壤环境的非点源和水环境的非点源三类。水环境的非点源包括大气干湿沉降、暴雨径流、底泥二次污染和生物污染等诸多方面。降雨径流污染,即通常意义(狭义)的非点源污染,是与降水过程伴随进行的地表径流污染。土壤侵蚀介于大气干湿沉降、降雨径流之间,既包括风蚀,又包括水蚀,是二者的有机结合。一般将非点源污染分为城市和农村非点源污染两大类。非点源污染物发生后随地表和地下径流进行复杂的迁移和转化过程(沉降物还有经大气迁移的过程)。迁移方式因污染物类型而有所不同,如湿地的非点源污染研究中发现,固体颗粒、磷和农药主要经地表径流进入湿地,而氮主要经地下径流进入湿地。与污染物迁移过程相伴的是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转化过程,这些过程均因污染物、自然环境和历时的差异而发生变化。非点源污染的成因有水土流失、城市膨胀、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废弃物堆放等,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是关键。非点源来源面广,它夹带着大量的泥沙、营养物、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江河、湖库,引起水体悬浮物浓度升高、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增加,溶解氧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和酸化。在发达国家,随着工业和生活污染源等点污染源的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已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20世纪60年达国家开始关注非点源污染,20世纪70年代起进行系统研究,并付诸管理实践。在发展中国家,相对于点源污染而言,非点源污染仍未引起应有的重视。2.非点源污染模型非点源污染模型通过对整个流域系统及其内部发生的复杂污染过程进行定量描述,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非点源污染产生的时间和空间特征,识别其主要来源和迁移路径,预报污染的产生负荷及其对水体的影响,并评估土地利用的变化以及不同的管理与技术措施对非点源污染负荷和水质的影响,为流域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2.1模型的发展人类开始全面认识和研究非点源污染的历史并不长,70年代以前,人们对非点源污染已逐渐有所认识并开始研究,但这个时期的研究多限于现象的因果分析,定量化的研究则寥寥无几。自7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对非点源污染物理化学过程研究的深入和对非点源过程的广泛监测,机理模型逐渐成为非点源模型开发的主要方向,其中著名的有模拟城市暴雨径流污染的SWMM、STORM,模拟农业污染的ARM,流域模型ANSWERS、CREAMS和AGNPS,以及单位线类模型。9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3S技术在流域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一些功能强大的超大型流域模型被开发出来。这些模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数学运算程序,而是集空间信息处理、数据库技术、数学

对大气污染的认识篇5

从环保的角度来看,中专化学教材中许多物质的制取反应、化学工艺等等都是值得讨论和重新考虑的。这给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教材与生活相结合,对学生开展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发他们的环保热情。教师必须向学生系统介绍危害人类生存的三大环境问题,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对自己的处境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如学习完“硫和硫化物”,教师可与硫酸、二氧化硫等知识相结合,分析水污染、酸雨污染、大气污染等,使学生了解“伦敦烟雾事件”的内因。还可结合1942年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给学生讲清其形成过程及危害,从而提高学生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鼓励学生做一个爱护环境的青年。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购买带有“中国环保标志、爱护臭氧层”或“无氟氯化碳”标志的产品如冰箱、空调等。在教学中介绍环保知识,让学生既认识环境污染的重要性,又认识环境改造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又如,在讲“电解及其应用”时,教师可针对生活中废弃电池乱扔的现象进行解释。在废电池中含有这些铅、镉、汞这些重金属污染物,一粒小小的钮扣电池可污染600立方米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并造成永久性公害。因此教育学生对于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乱丢而要分类处理。上世纪50年生在日本的震惊中外的水俣病就是由于汞污染造成的。

二、在实习操作过程中,加深环保意识

我校每学期都为学生安排2~6周不等的实习,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学生亲眼见证了很多与环保有关的内容,且这些鲜活的实例比起化学理论中反复强调的环保知识更直观。一方面,教师可以以环境污染物为试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例如测定实验废液的PH,并用这样的水浇灌植物,短期内就会发现学生喜欢的植物会出现不好的状态,从内心使他们认识到废水真的不能乱倒。或者给鱼缸中加入一点,鱼马上就不对劲了,可以更好地理解工厂废液对人类的生活会造成那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化学教师在自己做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也可以切身实地地进行环境教育。但实验必定会涉及到有害、有毒的物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中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我们不能因为化学物有毒怕伤害学生因此就省略这些有毒的实验,而应创新改进实验,减少环境污染。例如:在化学实验中,对部分实验从实验技术、方法、仪器等进行重新设计,把分散的实验综合起来,这样,可防止有毒气体进入空气,而且,还可以节约药品和缩短实验时间。如:在做有毒气体排放实验时,教师可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废物放入指定地点,这样既可以减少污染,又可以教育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用绿色化学的思想来指导,更能有效地防止污染。

三、在化学课堂之外,组织多彩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兴平有很多化工、电子以及机械厂,每家工厂都会有废液排出。积极利用课外活动配合课堂教学,开展环保教育。例如组织学生从污染问题严重的地方开始寻找污染源,并对污染源的成分进行分析测定。进行“河水、雨水酸碱性的检测”、“干电池的收回和利用”等活动,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场,知道随意燃烧垃圾对大气所产生的危害有多大,而这些恶果大自然最终又会反作用于我们自身。

2.根据学生大多是农民子女,结合家庭实际情况,教育他们农田里所施用的各种农药残留也对土地是有所伤害的,鼓励学生注重环保的同时,将来尽自己的努力解决这一让农民关心的难题。而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环保问题,则可以开展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如节水、节电、节气;不乱倒污水、乱丢电池;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通过这些信息的介绍让学生懂得从自身做起,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从而改变生活习惯。

3.利用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的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让学生们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和常识,以提高学生在思想上的认识。

四、结语

对大气污染的认识篇6

1现状分析

目前,我校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时为32个学时。该学时的设置是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补充学习,然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很多内容学生理解起来也有些抽象,会感觉枯燥,知识点难于掌握等,不像传统专业学科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等课程一样容易理解,导致学生的自主积极性不高,这为该课程的理解带来很大的障碍。

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原因还是教与学的不结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积极的探讨。

2教学改革探讨

2.1课程体系完善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一个多学科知识点应用的交叉科学,该课程需要从整体上考虑它的体系建设。与物理、机械、力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流体力学等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联系密切,如何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中自然的将低年级时候学到的知识灵活贯通,同时也把其它专业课,例如,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置等专业课程有机的结合,相互协调进行教学。二是本课程内部之间的联系。许多大气污染问题是一个既有颗粒污染、气态污染,还有污染类别的区分,同时还涉及污染排放标准的问题,如何在不同的处理设备寻找共同点,需要主讲课程的老师建立清晰、完善的课程体系。

2.2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一门工科课程,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通过工程范例图像资料和理论教学的结合,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也就是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了自主意识。同时通过邀请校外工程技术专家、客座教授、总工等校外企业资源,联合校企进行教学,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

2.3教学形式多样化

由于大气污染控制的装置一般都是工程或者设备,在课堂教学中位该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内容全面、表现方法先进的多媒体课件。同时为避免枯燥的工科学习氛围,课堂中应更多的尝试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引入了互动式教学,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答疑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课堂互动,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2.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一门工科科学,它的掌握离不开实践工程的结合。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概念、原理和工程学方法,在该课程学习之前,为学生安排3个学时的实践实习内容,让学生对工业企业中的大气污染源排放及大气污染控制设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强化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认同感。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在现场的感知和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分析,提出创新性的方案,极大的激发该课程的“教”与“学”实现两者的极大效益。

2.5突出生物技术特色

生物技术被誉为21世纪的新兴科学,工程类的进展与生物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也是这样的一类学科。在大气污染控制中应当突出我校的生物技术特色,进行内容和体系的建设。比如在介绍生物法控制VOCS污染一节中,生物洗涤塔、生物滴滤塔、生物过滤塔的原理、工艺、模型进行设计内容,应该说利用生物技术来进行大气污染控制,是当前经济低廉、技术主流的方向。

2.6开展双语教学

现代教学的趋势是与国际化接轨,双语教学的益处是多样的,主要表现在既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知识表达。这就需要依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去实现,课程设计之初,就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长远的规划,要求主讲老师既是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专家,同时在学历、资历、知识结构、英语水平上都有一定要求。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范文(整理28篇)

    - 阅0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篇1我有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她就是我的语文杨老师。杨老师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黑葡萄一样又黑又明亮的大眼睛,短短的头发看起来非常整齐干净,白白的皮肤,红彤.....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提高,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

    教师年度工作总结范文收集(整理5篇

    - 阅0

    教师年度工作总结篇1一、思想方面——爱国爱党,积极上进作为教师,责任心是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良好师德的具体体现。当然个人的能力也非常重要。但没有本人一直严于律已,时刻用.....

    卜算子原文翻译及赏析优秀范文(精

    - 阅0

    卜算子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原文:卜算子·悼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地同志[近现代]毛泽东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奈何笑容难为久,春来反凋残。残固不堪残,何须自寻烦?花落自有花开日,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