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策略和技巧(6篇)

来源:整理

家校沟通策略和技巧篇1

一、必须具备的两点意识

1.要有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识

家长和教师在经历、经验、思想水平、知识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决定了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不论在任何情况下请家长到校,都应主动给家长让座、面带微笑,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要求家长到校时更应注意:主动和家长联系,以表明老师的诚意和态度;在与家长谈话时,要尊重家长,不当家长面训斥学生;在一个单独的环境里向家长说明情况,征求家长意见,形成共识;双方共同教育学生,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2.与家长联系沟通要有理性意识

与学生家长交流要避免随意性和情绪化。和家长交谈前要详细准备好约见的主题和目的,注意从多方面收集学生的信息,设计和家长交谈如何切入主题、如何结束,如何谈学生的优点和问题。会见后,要及时总结自己在交谈时方法是否得当,还应考虑如何向学生和其他教师反馈约见家长的情况,最后要思考自己以后再和家长交谈时需要改进和注意的方面。

二、班主任与家长交流和沟通时的一些心理技巧

1.沟通前的准备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强调环境对教育的重要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物质环境是育人的一种财富。“依我们看,用环境,用学生制造的周围情景……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上海市儿童少年心理发展中心副主任唐慧琴指出:“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方面,家庭影响最大。一个有问题的孩子,他(她)的背后往往存在一个有问题的家庭。从实际来看,离异家庭或单亲家庭中的学生性格多有孤僻,或者偏激,有的进取心特强而脾气火爆;有的意志消沉,不思进取。所以,我们说,环境塑造了人。

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搞清楚学生的生活环境,掌握学生性格成因的“环境因素”有助于我们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2.尊重家长是沟通的第一原则

尊重家长、善待家长,是做好家校沟通工作的前提。不能一见面就告状,埋怨数落家长。结果会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着干。教育是理性的行为,与家长的沟通更需要互相尊重、理性和智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家校沟通的正常开展。

3.见面沟通时要先扬后抑,让家长的心理有一个适应过程

教师与学生家长接触,往往离不开评价学生。在家长面前评价学生,首先要肯定学生的阳光面,肯定主流,肯定进步,肯定成绩。这样彼此之间容易达到心理平衡。我们应该极力避免在与家长的交谈过程中,由于学生所出现的问题,产生教师和家长相互责备对方“没有教育好学生”的心理阻碍,导致搞僵关系。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客观地、全面地评价每个学生,使学生家长听后,觉得这是教师的肺腑之言,感到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与家长的愿望相一致的,从而做到心理相容,共同教育学生。再次要讲究方式,寻找共同语言,更要注意语言技巧。切忌挫伤家长的自尊心。

4.用教育理念来分析、说服家长

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并不见得对学校非常放心。当我们教育学生的时候,有的家长会想:“这么点小事,何必兴师动众!”根本不去想,老师这样要求的目的和良苦用心。面对这样的家长,我们需要同家长交流教育的理念,不仅要告诉家长怎么教育学生,还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做。说服家长认同我们的教育措施。如果没有教育理念、目的、目标的交流,家长不知你怎么想,他怎么会支持你?应让家长感受到,班主任是可以信赖的人。他的孩子交给你,一百个放心!

三、几点沟通的策略

1.重视第一次家长会,给家长留下良好的印象

第一次家长会就显得格外重要。班主任要高度重视,精心准备,着装得体,给家长良好的第一印象,博得家长的信任。

2.以诚相待,用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

家校沟通策略和技巧篇2

辅导员工作难点是高校育人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制约因素,这是由辅导员在高校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我国最高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部,综合了国家、政党和社会三方对辅导员要求后,对辅导员的给出了科学的定位,指出辅导员是德育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工作兼具管理性和服务性,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咨询,就业指导,以及教学辅助等。辅导员是高校的基层骨干力量,是校生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千根线穿一根针”正是对辅导员在高校中地位和作用的形象比喻。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决定了其具体落实工作时难点颇多,集中体现在与学生沟通难、行动难、共鸣难等三个方面。十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陆续出台报告文件,就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意见,高校辅导员面临新时期的新考验。新时期、新形势下辅导员如何有效的克服工作中的难点,如何开拓性的开展工作,对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都有着显著的意义。

二、辅导员管理工作难点

1、沟通难

师生之间的沟通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不主动,也不倾向于同辅导员进行交流与沟通。即便是辅导员主动与其交流,学生通常表现出缄默、敷衍了事、不愿吐露心声等排斥行为。学生之所以有这样表现的主要原因,一是学生对辅导员不信任,不相信辅导员能帮助其保守秘密或摆脱困境。二是学生对辅导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认可,信息时代下,学生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寻求问题的答案,而很多答案比辅导员给出的要更具新意和实效。三是部分学生的性格使然,小部分学生较为内向,不轻易向任何人敞开心扉。

2、行动难

辅导员和学生存在行动的双难”局面。从辅导员角度来看,辅导员存在着行动难的问题。首先,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时,时常遇到部分学生的问题症结并不在高校校园之内的情况,现今条件下,辅导员走出校园开展工作困难重重,而停留在校园内,一切解决办法均为空谈。其次,学生工作中,辅导员较难维持学生工作的长期性和连贯性。现今的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绝不仅仅是做好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还承担着大量的党政工作、教学工作,以及部门内其它一些事务性工作,造成辅导员具体工作的顾此失彼,不能长期、连贯的开展学生工作。最后,不能否认,部分辅导员存在着消极懈怠的现象,表现为不愿看、不愿听、不愿动,主观上存在着不端正的态度,从而造成了具体工作中的行动难。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行动难的表现尤为突出。学生的行动难体现在主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学生认识到行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到行动带来的积极意义,但不能给自己的行动以坚定的信念,不能用思想和意志支撑着自己行动的开始,更不能支撑自己行动的持续与完成。客观方面,学生的行动受到了制度、环境、经济条件和身体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以目前政府大力扶持的大学生创业这一项目为例,学生的具体行动就直接受到了规章制度、周边环境、家庭条件和抗压能力等方面的影响。

3、共鸣难

共鸣难指的是辅导员同学生间的共鸣存在着困难。师生间的共鸣包括道德的共鸣、知识的共鸣、情感的共鸣、心灵的共鸣等诸多种类,其中以情感和心灵上的共鸣最为难能可贵。工作中,辅导员付诸巨大的努力,希望通过自身的言行,以及组织学生活动等方式,实现与学生的共鸣,进而达成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中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辅导员常难如愿以偿,年龄的差距、能力的差异、性格的多样、性别的不同,以及知识结构的区别均造成了师生共鸣上的困难。常见的案例是辅导员精心准备,激情演绎,满是期盼,满心憧憬,期待获得学生的认同,并产生情感和心灵上的巨大共鸣。而学生却是或面无表情,或一脸茫然,或冥思苦想,或似笑非笑。少部分脸上隐有激动,也因现场的巨大尴尬和落差,被辅导员忽略和抹平。

三、应对辅导员管理工作难点的策略

1、巧妙应对沟通难

沟通是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一环,是辅导员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当代高校的辅导员要在了解和分析沟通对象特点和特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尝试沟通的新理念、新方式和新途径,活用沟通的技巧,释放沟通艺术的魅力,进而推动辅导员工作的前进与发展。高校辅导员应对沟通难的局面,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树立正确的沟通理念。

要明确的认识到,沟通的目的是为了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以促成学生的成长或现存问题的解决,绝对不是为了拉开师生间的距离,造成工作上的困境与障碍。

(2)重视沟通技巧。

沟通技巧包括多方面内容,沟通技巧的使用也见仁见智。有的辅导员工作中以换位思考为轴进行沟通与交流;有的则重视沟通方式的选择;还有的善用语言技巧;也有的重视倾听和反馈。无论辅导员倾向于哪种技巧的选择,都要将对学生的尊重与平等看待做为沟通技巧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3)提升沟通能力。

辅导员沟通能力的提升要以主动意识为先导,以积极的态度为辅助。首先是辅导员要有意识的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精研普通话能力,锤炼语言文字能力,强化适时赞美和表扬学生的能力。其次,辅导员要积极主动的寻求途径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提高必然带来沟通能力的进步,是沟通能力提升的支撑因素。辅导员提升综合素质的途径很多,包括自主学习、听取报告和讲座、参与省市校组织的培训,以及长期的实践锻炼等。最后是塑造辅导员的性格品质和人格魅力。性格品质和人格魅力也是提升沟通能力的重要因素,有着影响学生和感染学生的切实作用。辅导员应重视自身高尚性格品质的塑造和独特人格魅力的养成,借以吸引学生,引领学生,增进学生的亲近感和信任感,实现沟通能力的有效提升。

2、坚定克服行动难。

行动难包括主观行动难和客观行动难两个方面,主观行动难指的是辅导员在行动过程中主观存在着障碍,即存在着不愿付诸行动的情绪或心理。这可能是辅导员自身落后的思想或懈怠的心理造成的,也可能是对具体情况的估测不准确等原因造成的。积极进取、拼搏向前、自信果敢、不畏艰难是当代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品质,要求辅导员要树立端正积极的人生态度,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心态,以及磨砺迎难而上的坚毅品质,这些都是辅导员克服主观行动难的有力保障。客观行动难指的是客观条件或辅导员的自身能力不足,不能为行动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撑,从而造成行动上的困难。客观行动难的存在,告诫辅导员要跳出原有工作的藩篱,在更广泛的领域开展工作,形成辅导员更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履行辅导员的时代责任。要求辅导员不断强化自身职业能力的过程中,重视其它方面能力的锻炼和培养,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应对新时期、新环境下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3、策略改变共鸣难

师生间的共鸣常常是可遇而不可求,对于很多辅导员来说,师生间的共鸣属意外之喜”,如何将师生间的共鸣由偶然变为必然,对当代辅导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辅导员与学生间存在着人生经历、知识结构、年龄阶段、生活环境的差异,以及存在着三观上的不同。要求辅导员首先要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点,其次是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人生经历和生活环境制定相应方案,最后将学生的三观揉入其中,实现与学生间的共鸣。师生间共鸣的达成需要辅导员投入真心实意,发自内心同学生交流与接触。师生间的共鸣要逐步深入,徐徐扩展,不能苛求一蹴而就,立即实现辅导员与所有学生间的共鸣。师生间共鸣的范畴要有水平和有层次,不能为了迎合学生共鸣而搞低俗化。

四、总结

家校沟通策略和技巧篇3

>>论高校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有效沟通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有效沟通的影响因素和实现方式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方法如何实现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有效沟通的影响因素及策略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技巧浅论高校辅导员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方法论高校辅导员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途径浅析民办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的方式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沟通技巧探析提升高校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的沟通能力浅谈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沟通技巧高校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的沟通技巧初探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障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如何提升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沟通素养高校辅导员如何有效参与大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高职高专辅导员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探析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政治>浅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浅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要: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实现有效沟通是提高育人质量的前提。但目前辅导员与学生沟通存在多种问题,究其原因在于辅导员不太了解大学生群体的特点,缺乏沟通技巧。本文提出了端正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认识,掌握一定沟通技巧,并建立有效沟通长效机制的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沟通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理论教育、疏导教育、心理咨询是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只有在良好的沟通环境中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教育部思想政治司司长冯刚曾指出“只有交流才能沟通,只有沟通才能影响,只有影响才能传承”,由此可见有效沟通的重要意义。但目前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出现大量缺位和障碍频频的情况。因此,如何实现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实现有效沟通的意义

(一)有效沟通是实现高校辅导员社会价值的前提

有效沟通是实现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它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起相互信任、彼此理解的师生关系。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辅导员身心健康的滋养剂。辅导员每天的工作对象就是大学生,如果没有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会非常影响心情,相反,如果学生们都很认可辅导员,喜欢辅导员,并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取得很大的进步,这时辅导员的心情是非常愉悦的,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为热诚工作提供了巨大能量。

有效沟通还是辅导员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也是辅导员事业走向成功的基础。辅导员的日常工作离不开学生的大力支持,如果沟通有阻碍,学生工作是很难取得相应效果的,那么岗位的社会价值又如何体现?也正是在与形形的学生的交往中,辅导员的人际沟通能力、情商、修养不断增长,事业走向成功才有了可能。

(二)有效沟通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效沟通首先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辅导员要通过恰当的沟通来获取每个受教育者的思想信息,避免一刀切,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每个学生的思想观念都是不同的,对于思想积极向上的学生,我们要给予鼓励,引导他成为优秀人才;对于处于中间阶段的学生,我们应看准时机给予点拨;而对于思想偏激学生,我们更要重视沟通方法,对其进行长期的纠偏教育。

其次,有效沟通还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有效沟通要求教育者做到尊重学生、待学生真诚。在实践中不断践行这些原则,才能真正做到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实现教育目标、信息等生动且富有成效的传递,并在各个环节中通过情感交流增进沟通的吸引力与融合力”,使教育对象对我们的观念所触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才能得以提高。反之,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是生硬的灌输、枯燥的说教、简单的定位、粗暴的批评,教育的成效就会很有限。

(三)有效沟通是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保障

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成长中的一些问题都能被挖掘。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解决,才能引起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积极变化,才能逐步改掉坏习惯、消除负面思想,塑造成功因子。当前,大学生成长中的问题纷繁复杂,每个学生都有特殊性,如何大批量塑造优秀学生呢?那就需要辅导员与大学生建立有效沟通,才能在长期的思想教育中展现成效。通过构建有效沟通长效机制,把握专业学习、课外活动、网络平台的教育契机,以实现对大学生成长的全面引导,使其自我觉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道德水平,从而满足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整体素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需求。

二、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日常沟通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关爱色彩

作为一名辅导员,首要的应是有师爱,要真正爱学生。但现在的大学生有很多都是“95后”,身上总会有一些过于自我为中心、懒惰、意志力薄弱、不懂礼貌、说话过于直接等毛病。不少辅导员不能真正地了解教育对象,只看到缺点,忽略了优点,随意就给学生贴标签,对学生缺乏耐心和宽容。另外,辅导员工作工资待遇不高、事情多,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带着情绪教育学生、对学生不耐烦、学生只要不出事就不会找学生、不关心学生、不与学生交心等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成长上关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迷茫的大学生活也得不到及时指点。

2.沟通效果欠缺

目前,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一般停留在日常班会训话,个别差生座谈上,光是问题学生,就可以让辅导员应接不暇。现在有不少高校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进行了考核,但却没有设立辅导员日常沟通长效机制,也没有为辅导员与大学生充分沟通提供保障,导致与学生的日常沟通成为辅导员个人的随意行为。很多辅导员没有形成与学生沟通的意识,只是应付式地上传下达,导致沟通频率低、范围窄、内容浅。除此之外,大部分辅导员缺乏沟通技巧,对学生沟通仅限于严责批评,不问原因,导致师生隔阂加深,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降低。

(二)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部分辅导员之所以不能真正关爱学生,与学生交流有障碍,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从辅导员自身来看,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辅导员缺乏对大学生的科学了解

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大学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但在一些学校,学生只有在“闯祸”时才会被辅导员找去谈话。长期缺乏日常沟通,辅导员不了解,甚至不认识自己学生的情况并不鲜见,反过来他们也难被学生接受,又何谈关爱学生。还有一种普遍情况就是,辅导员片面看待学生,学生某一个观点、行为与自己不相符,就将判定为差生。殊不知,每个学生都是有优点和长处的,我们不应带有色眼镜看待学生,不应从自己的角度看待学生,对学生加上自己的喜好。

2.辅导员缺乏与大学生沟通的技巧

据调查显示,有的辅导员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将自己当做管理者、学校的传声筒,对学生的教育只有批评指责,上纲上线,导致有的学生见到辅导员就躲,不敢或不愿与辅导员沟通。由此可见,辅导员应该首先学会给自己定位,学会如何与大学生打交道,学会如何与人进行有效沟通。但事实上,不少高校并不重视对辅导员人际沟通方面的培训,许多辅导员并没有接受过人际沟通方面的知识,也没有进行心理学的培训,更没有提高沟通技巧的意识。

3.辅导员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出现问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辅导员整体的职业素养不高。目前各高校大部分辅导员是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思想政治觉悟、岗位使命感有待提升。另外,辅导员工作时间长、事务繁杂、工资水平低,导致有的辅导员表示有机会就转岗,岗位忠诚度不够。辅导员工作80%的时间用在处理日常事务上,15%的时间用于备课、上课,留给与学生沟通的时间就很少了,一般都是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在人员背景多元化、日常事务繁杂、职业幸福感不够、奉献精神不够和专业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辅导员很难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三、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有效沟通的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语言的传递,脱离了有效沟通,就如同鱼儿离开了水。针对以上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如下三个对策:

(一)端正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认识

沟通从了解开始。首先,辅导员应多花时间去掌握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姓名班级、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能力特长等。这是我们深入了解学生的前提。其次,把握学生在教育中的正确位置。要把大学生看做是具有独立个性和特定观念的主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民主、平等、和谐、合作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第三,全面看待学生。了解学生的优点、缺点,了解学生的外在行为、内在因素。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蔺桂瑞在全国辅导员网络培训中指出,用积极正面的心态看待人际问题: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教师要接纳每个人的独特性。如果他都能按照理想样子来,那他就不是他了;每个人都有价值,都有闪光点,都会改变,身上的问题是成长的一个阶段才会出现的,当你提醒他的时候,他就会改变自己,活出自己的积极因素来。因此,辅导员应该用积极心态看待每一位大学生。只有把握学生的基本信息、了解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全面看待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接纳学生,才能进行平等的、触及心灵的沟通。

(二)加强辅导员沟通技巧培训

要掌握与大学生和谐相处的沟通技巧,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首先,把握沟通的原则。一是尊重。尊重人就是要尊重人的需求、兴趣、创造和自由,要平等待人,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沟通,求同存异。当今的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教师如果还把他们当做中学生,采用上指下派、上传下达、指示型、命令型的沟通方式,显然是不大可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只有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才可能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二是真诚。有调查显示,真诚是人们最喜欢的朋友的品质,大家都愿意跟真诚的人交流,打开心门。真诚是以真正的我出现,不带任何面具不做任何伪装,自然和谐的状态。在日常谈心中,辅导员应放下老师的架子,不应带面具,与学生平等交流。三是共情。罗杰斯曾说:“体会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有如自己的内心世界一般,可是却永远不能失掉有如这个特质。”共情就是要充分考虑人的内心心理需要和情感,比换位思考更进一步。而人的内在心理需求是接受外部教育影响的根本前提,因此,作为学生工作者,我们在与学生交流的点滴中,要暂时放下个人想法,不断地体会共情,感受学生的情绪,并表达出来,这样很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

其次,运用沟通的艺术。一是建设性地表达真诚。在我们想给学生提建议的时候,我们要着眼于有利于对方的改变和成长,从这个角度提出来,学生容易接受。二是分批提出改进意见。学生身上的若干缺点要慢慢改正,每次帮助其改掉一个,然后再改掉另外一个,这样更容易实现愉悦成长的目标。三是包装语言。辅导员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一定要多运用肯定的、赞赏的、委婉的语言。四是注意沟通时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五是善于倾听。在做思想沟通时,应做到七分听,三分说,先听后说,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工作,激发学生内省。

第三,讲究沟通的时机。在沟通时机的选择问题上,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处于积极的、轻松的情绪状态时,对人往往怀有肯定的情感,容易“打开心扉”,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主动地接受教育。所以可以选择学生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在宿舍、教室、食堂跟学生谈天,尽量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然的感觉,让学生心理处于松弛状态,这样效果会更好。

(三)建立有效沟通的长效机制

1.保障机制

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出台相关制度,保障学生与辅导员的有效沟通落到实处:辅导员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的制度。辅导员每周在校值班的时候,可以走下宿舍进行交流,也可以鼓励学生到会谈室交谈;定期开展生动有效的辅导员培训制度。每个月都要开展不同主题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理想信念培训、沟通技巧等培训,这样才能提高辅导员队伍育人水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行。辅导员应当在QQ群、微信、人人网等新媒体定时推送正能量信息,并主动与每位学生开展一对一网络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

2.考核机制

日常沟通实施效果如何,要通过构建考核机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与反馈。当前,针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势在必行。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年度考核数据中,考核主体由学校相关领导、学生组成。考核内容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出发。首先应将沟通数据量化,辅导员个人撰写沟通日志,要达到一定的沟通时间,学校相关领导部门进行查阅;其次,沟通质量的考查可以采取现场模拟的方式来评比。成绩优秀的辅导员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这虽然给辅导员造成了一定压力,但会激励辅导员强化与学生沟通意识从而提高自己的育人水平,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这项考核机制对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学生的培养都会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骆郁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徐丽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沟通障碍及消除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7).

家校沟通策略和技巧篇4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课堂管理;有效策略

一、中职课堂管理

近年来,教育者们研究提出了许多“课堂管理”的概念,其中有一种比较贴近中职课堂实际的管理模式界定,即: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

笔者认为,中职课堂管理是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以教学内容为中介,根据学生个人和班级集体学习的需要,运用管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及各种组织和集体管理方法,对教学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及其关系进行组织、分配、激发和调控。

中职课堂管理的目的在于要达到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需要。可分解为三个具体的目标,即增加学生的学业学习时间、增加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能力。

中职课堂管理的内容应当包含教师的自我管理(教德、教态、教言、教技)、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分析学生行为表现、维护课堂纪律、培养学生自律意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管理(备课、上课)以及教师对课堂环境的管理(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外部环境)等方面。

二、中职课堂问题行为及成因分析

1.课堂问题行为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发生在课堂上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且影响、妨碍并干扰课堂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外向性攻击型问题行为,如行为粗暴、上课捣乱等;另一类是内向性的退缩型问题行为,如过于沉默寡言、胆怯退缩等。不论哪一类型问题行为都会直接妨碍学生自身的学习,也干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课堂活动,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由于当前许多中职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控能力差、基础差等原因,中职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较为普遍。根据对H中职校的调查,发现学生有以下课堂问题行为:⑴上课迟到;⑵向老师提出上厕所;⑶趴桌子上;⑷打瞌睡;⑸小声讲话;⑹私自给教师拍照;⑺吃东西;⑻顶嘴;⑼不做课堂练习;⑽看课外读物;⑾玩手机里面的游戏;⑿打手机;⒀听耳机;⒁写其他科目的作业;⒂鹦鹉学舌;⒃照镜子;⒄随意走动;⒅不带课本,等等。

2.成因分析

我们可从学生、教师、课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

学生方面的缺失:(1)自卑茫然;(2)上进心缺失;(3)学习目的错位;(4)底薄厌学;(5)情感缺失;(6)行为轻率;(7)反叛自弃;(8)自控能力差;等等。

教师方面的缺失:(1)课堂管理观念淡泊;(2)堂管理策略与技能不足;(3)课堂管理低要求;(4)课堂管理行为简单化;(5)学生课堂问题处理不力;等等。

课堂方面的缺失:(1)学生注意力保持和转移的规律运用欠缺;(2)增进与教学有关的积极力量使用不足;(3)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动机缺失;(4)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不够;(5)学生学习动机的生成和维持薄弱;(6)缺少学习激励策略;等等。

3.常用处方

针对常见课堂问题行为,可采取的课堂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⑴果断强力制止。此措施针对对课堂秩序负面影响比较大、或者屡教不改的常犯。⑵积极引导。此措施是针对尚有向学之心、学习目标不清、动力不足的学生。⑶冷处理。针对部分学生偶发的幼稚言行,当时可以不作处理,留待事后再与学生商榷。⑷行为合同。经你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也痛下决心,信誓旦旦地努力改正,可就是改不了,成为惯犯,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行为合同”法。

为了维持教学秩序,中职教师也时常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以下手段:⑴作业。这里的作业是对学生所进行的一切活动的通称。这些活动让学生一直处于碌状态,从而可以减少干坏事的可能性。⑵监督。监督并不是简单片面地监督,而是采用温和与强硬相结合的手段才能既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又不伤害中职生的心灵。⑶威胁。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威胁的方法。要把威胁和疏导结合起来,威胁不能经常使用。⑷惩罚。作业、监督、威胁等手段未能有效时,不得不采用是手段是惩罚。对中职生的惩罚要适合过错,尤其不能使用那些具有伤害性的体罚。⑸权威和爱。为了弥补前面几种管理手段的不足,同时辅以“权威和爱”的手段。

三、中职课堂管理有效策略

在课堂管理中所采取的策略可称为课堂管理策略。课堂管理的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课堂管理目标而采用的管理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我们总结归纳了有效课堂管理策略,分为基本策略和建设性策略。

1.基本策略

(1)创建积极课堂环境

积极的课堂环境是有效课堂管理的基础。课堂管理只有通过创建一个真正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课堂环境,才能确保学生作出积极的、教学目标导向的行为,形成良好纪律。

具体做法是:①创建和谐的教学生态。通过对学生情感、意见的真诚尊重、关注和移情理解,营造人性化的课堂心理氛围;通过情感化的教学、建设性的课堂环境、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等途径,营造人性化的课堂教学氛围;努力创建在情感上互相支持、教学上积极参与、师生互动中相互关注的课堂微观生态系统。②接纳学生,满足学生的归属需要。归属感是一个强大的动力因素,而接纳是最有效的激发方式之一,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尊、适应及其它健康品质。③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事都应注意要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④满足学生有关权力和自由的需要。实现大多数学生所渴望的承担责任、自治和独立,让学生拥有与老师共享管理课堂的权力。

(2)运用有效沟通技能

当代课堂管理理论认为,健康的有效的沟通技能不但有助于增进师生间的关系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也是有效课堂管理的重要策略。

在课堂管理中运用有效沟通技能,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善于倾听。教师的倾听体现着对学生的接纳和重视,并把倾听的艺术和技巧其应用于与学生的交流中。②合理运用肢体语言。如:眼神接触、身体接近、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等。合理运用肢体语言有助于课堂秩序的建立。③正面诱导。无论是语言的还是非语言的,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教师要向学生传递说他们是负责任的、有能力的、有价值的信息。

(3)实施健康课堂纪律

所谓健康课堂管理,就是通过为每个学生营造一种以相互信任和尊重为基础的愉快、健康、高效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自强、自尊、自立的心理,促进学生心理、社会多层面的安康,从而使学生在课内外过一种健康、幸福和有意义的生活。为了实施健康课堂管理,教师应掌握健康有效的纪律实施技巧。如:①在强制与尊重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通过激发动机控制课堂。②有的放矢地矫治误设目标行为,通过认清错误目标、分析错误目标、改进错误目标,引发建设。③积极鼓励引导,恰当使用惩罚。在课堂管理中,奖励的矫治作用远远大于惩罚。

(4)开展有效教学管理

有效的教学是防止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的第一道防线,好的纪律来自好的教学。因此,改善课堂纪律,必须改善我们的教学,增强教学的魅力。

有效课堂教学管理必须做到:①加强教学节奏、学生注意的管理调控;②合理创设课堂教学结构和情境结构,恰当调节师生焦虑水平;③改进课堂交往结构、提高学生参与比率;④让学生设置学习目标、体验成功,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⑤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内容和活动程序;⑥充分利用问题控制课堂行为;⑦教会学生如何学习;⑧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能力;⑨正确运用课堂教学应变技巧;⑩有效处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

2.建设性策略

(1)走向心理管理策略

我们认为有效的课堂管理应当是摒弃单纯的行为管理、走向心理管理。

采取的方法是:①深入地分析了解学生,适时地满足学生合理的生活与心理的需要,进而积极引导发展高层次的需要。②教师应注意学生人格的塑造。要加强学生的自我修养,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塑造健全的人格、陶冶高尚的情操、注重个性的锻炼、消除心理障碍,正确对待生活学习中的挫折,从而使学生自身的价值得以提高,促进师生的心理沟通,进而实现和谐的课堂管理。

(2)走向开放管理策略

我们认为有效的课堂管理应当是由封闭型管理走向开放式管理。首先,管理理念开放。教师应改变在“规训”管理模式中的权威的管理作风,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并虚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进而调动其参与意识。其次,管理方式开放。应通过班会、班委会、座谈、个别了解等多种渠道,鼓励学生自主制订课堂管理规则。师生共同分享权力并进行问题决策,从而营造积极参与管理的班级氛围。

(3)走向自我管理策略

课堂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这也是课堂管理人性化的最终体现和目的。在课堂管理上必须引导学生开展自我管理与参与管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管理效率,同时也提高职校生将来的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采取的方法是:①强调自我的导向。帮助学生确立自我的发展目标,进而强化自我管理的动机,并帮助其认真实施自我的管理计划,并监督其执行的情况,从其不断的进步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②引导学生自我控制。包括让学生主动地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和评价自我,并进而达到监督自我,提高自我管理水平的目的。

(4)走向激励管理策略

有效的课堂管理手段应由惩罚转为激励。课堂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励和引导,能否极大地激励学生自律,同环境的建构和有效的沟通同等重要,成功的激励可以为师生战胜前进路径中的障碍和持续的课堂活力提供保证。

若仅仅通过惩罚实现学生的顺从,达成课堂的控制,实践证明这是极其低效的,常常还会适得其反。激励是一种无穷无尽的资源,激励是有效课堂管理的核心。良好的课堂集体和学生行为的培育方法是通过不断的鼓励和强化手段,激励学生的进步,满足学生的社会需求,形成课堂中积极向上的气氛和学生专心投入的热情,学生会体会到成就感、归属感、认可感、自尊感等等。

(5)走向技巧管理策略

对学生发生在课堂上的错误行为,我们有四个等级的反应:口头警告、课后留堂、告知家长、上报学校主管人员。这些方法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但是,最好的调控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是以预防为主,引导和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帮助学生适应课堂环境,逐渐减少问题的发生。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正确地掌握和运用控制课堂的技巧。如:①暗示控制;②旁敲侧击;③巧用幽默;④问题解决于课堂之外;等等。

(6)走向机智管理策略

课堂管理机智是教师必备的一种心理素质,课堂管理机智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它是多能力综合表现的结果: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机智敏捷的反应力、迅速准难的判断力、坚定理智的自制力、灵活果断的应变力。具体有以下几种课堂管理机智:

①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课堂管理机智。

偶发事件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事先难以预料、出现频率较低,但必须迅速做出反应、加以特殊处理的问题。处理偶发事件需要教师在短时间内寻找、筛选、确定一种最佳的教育方案。从时间上可以分为“热加工”和“冷处理”两种,要视偶发事件的成因灵活地加以处理。

偶发事件往往成为教育的契机,产生积极的效应,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高度的理智感、责任感和巧妙的教育艺术,能使学生感受到一种灵魂的感化力量,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人格信赖。

②处理课堂教学失误的课堂管理机智。

课堂教学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难以事先估计的非预期性教学“险情”或“失误”仍会发生。如果教师不能机智地处理这些“险情”或“失误”,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进度和质量,甚至还会造成僵局,导致教学工作的挫折和失败。

教师处理自身的教学失误,首先要沉着冷静应对;其次要敢于大胆地承认失误;再次教师要学会自我监控,发现失误,及时纠正,避免一错再错、不可收拾;第四,要机智巧妙地处理问题,把出现的失误变成督促学生学习的动力。另外切记:对当堂失误的问题没有把握解决时,要如实告诉学生课后解决。

③处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课堂管理机智。

在课堂教学中,每个教师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这就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果断处理问题,变被动为主动,力争把每一种问题行为的影响缩小到最低限度,以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智慧。

处理课堂问题行为,教师首先要采取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找原因,摆道理,用机智动之以情的方法去处理;其次要灵活不动声色地处理问题,尽可能不影响其他同学;再次要机智地把问题行为转变成有助于凝聚学生注意力,起到教育大多数学生,取得化险为夷的收获,教师可利用语言,声调的变化,调整学生的注意力,巧妙处理各种课堂问题行为。

④把握课堂教学节奏的课堂管理机智。

课堂教学管理是课堂管理的核心。课堂教学节奏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各种可比成分在时间上以一定的次序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形式。这些可比成分主要有教学的密度、速度、难度、重点度、强度和激情度等。通过这些可比成分的有规律的交替和变化,教育者不仅可以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情感、态度.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而且可以有效组织教学和调控学生注意力。实践表明,良好的教学节奏可以把学生带入教学艺术的境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混乱失调的教学节奏则容易导致学生不满,并可能引发课堂问题行为。

参考文献:

[1]戚业国.课堂管理与沟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5-29.

[2]张叶翠,冯海英.从赫尔巴特管理论谈中职学校的课堂管理[J].科教文汇,2011(10):187-188.

[3]孙建芳.略论职业学校有效课堂管理的策略[J].沧桑,2009(5):

193-194.

家校沟通策略和技巧篇5

关键词:教师;家长;有效;沟通

场景一:2008年的某一天,一位男生小辉的妈妈来学校反映:小辉前两天在班级里由于与一名女生小莹发生矛盾,被打了一个耳光,小辉妈妈要求学校给个说法,并要求给小莹严重的纪律处分。由于我们事情发生后也做了了解,两人之前就有矛盾,那天是小辉先骂人,小莹随即打了小辉一个耳光,小辉先愣了一下,后来也冲上去与小莹对打,结果给同学劝住了。小辉回到家,觉得给女生打耳光,很没面子,自尊心严重受挫,哭诉给妈妈听,于是小辉妈妈就气势汹汹地来学校为儿子讨说法。我当时作为学生处副主任接待了小辉妈妈,并明确告诉她,据我们了解下来,两人在矛盾冲突中都动手,都有错,因此两人都要受到纪律处分。听到这,小辉妈妈马上激动地跳起来,大声指责我处理不公,偏袒小莹,随便我怎么劝,怎么解释,她都说我态度不好,不要跟我谈。最后,只能由我们处室的其他老师跟她继续谈。

场景二:一名男生小敬由于头部开刀,休学了一年,第二年来校跟随下一年级继续学习。还是由于身体原因,在校期间,三天两头请假,经常迟到,有时要到上午第三节课来,有时上午来上课,下午请假回家。问他原因,总是说身体不舒服,在家休息。上课总是睡觉,作业经常不交,考试多门不及格。为此,班主任多次找家长谈话,说明情况,希望配合教育。可是家长一来工作忙,二来由于小孩身体做过大手术,平时非常溺爱、娇惯孩子,使小敬在校表现不见好转。于是,学生处出面请家长到校当面沟通,共同商量如何让小敬改掉坏习惯,正常上课。记得当时我在小敬父母面前把小敬同学在校的种种不好表现都罗列出来,并且表示班主任曾多次与家长联系仍然无效,学校将要给小敬同学签订试读协议,如果劣习仍然不该,学校将做出退学处理。听到这,小敬父母同时跳起来,说:每次来总是说我们小孩这样那样不好,我们小孩就是有些迟到,上课睡觉的小毛病(这是由于身体做过大手术,不能吃力造成的),又不是出现打架、杀人、放火这些大问题。试读协议我们是不会签的,你们学校如果敢让我们小敬退学,我们是不会放过你们的,说着小敬的父亲就要冲上来打我们学生处的老师,被其他老师劝住。最后,是我们学校的党委书记出面与小敬家长达成一致:接下来小敬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完成作业,考试及格,修满毕业必须的学分,否则,毕业也成问题。

以上是笔者2008年初到学生处与学生家长沟通失败的两个真实场景,也正因为这两次的失败,让我不得不静下心来进行反思。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对象除了学生就应是家长了,学生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家长的密切配合。由于职业、社会身份、文化程度差异等因素,会凸显出不同层次的学生家长。如何同这些形形,不同层次的学生家长进行有效地交流、沟通,争取他们的积极配合,让教师与家长统一认识,协同步调,形成合力,取得最佳教育效果是摆在我面前的重要课题。于是,我上网查资料,虚心向前辈请教,跟同行交流学习,在实践中利用多种机会与学生家长接触、沟通。三年来,我在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实践中既收获了家长的理解支持与信任,也曾体验到家长对自己工作的怀疑和误解,而正是这些磨砺使我悟出了一些与家长沟通交流的策略与技巧。合理地运用一些智慧与方法,可以使我们的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尊重家长,构筑信任平台

尊重与信任是教师与学生家长实现良好沟通的前提。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家长,摆正摆好自己与家长的位置。绝对不能因为自己接受了一些专业的教育知识,就以为自己才懂教育,才对如何教育学生具有发言权,从而与家长谈话的时候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其实,家长与教师一样都肩负着教育好孩子的重任,是目的相同的同盟军。因此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面带微笑,礼貌待人,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家长,体现教师为人师表的魅力。要善于聆听,认真听取家长的想法、观点、意见与建议,并积极地给家长以反馈,使家长感到被尊重以及教师的真诚,从而愿意与教师进一步交换意见。要让家长在沟通交流中体会到教师对学生(孩子)的爱,始终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因为教育根植于爱,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共同的爱能拉近教师与家长彼此间的距离,增加信任度。从而通过平等的商讨,求得家长对教育工作的理解、支持与认同。(前面提到的失败场景一中,我就是没有认真听取小辉家长的想法、观点、意见与建议,也没有以“换位”的思维方式去体会一个母亲,当他儿子被人打耳光心理受挫而产生的心痛与愤怒,只是一味地把自己想法与处理意见抛给家长,造成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形成一个明显的对立)。事实上,我们在与家长沟通交流时,一定要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尊重家长的人格,换个角度去理解家长的感受,耐心、真诚地听取家长的想法与建议,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这样才有利于教师和家长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对学生的良好教育。

了解情况,

做好沟通交流前的充分准备

了解情况,充分准备是教师与学生家长实现有效沟通的必要条件。一般由我们学生处出面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肯定是学生出现比较麻烦的问题,需要家长统一思想,密切配合,共同研究解决问题。因此在沟通交流前必须全面了解情况,做好充分准备,才能使沟通达到目的。首先要了解学生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以便及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其次要从班主任那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搞清楚学生父母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结构等,以便有针对性地与家长沟通。再次要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包括各个方面的表现优缺点,并收集体现学生优缺点的资料,以便客观、公正、真实地评价学生,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与关心,愿意配合教师一起解决问题。

如我校有一名学生小健,他是一名运动员,平时除了运动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习惯很差。上课大声讲话或睡觉,经常迟到,作业不做,顶撞教师,成绩多门不及格,最重要的是他的不良习惯影响着班级里其他同学。班主任多次找他谈话教育,他也坦率承认:“我就是喜欢运动,喜欢玩,但让我定下心来上课,画画(他的专业是美术动漫设计),简直要我命。我不喜欢画画,这个专业是我爸爸帮我选的,我根本不喜欢,我爸妈生意很忙,也没空管我。”班主任也多次以电话联系他父母,他父母也表示会督促他好好学习,但效果不佳。于是,我与班主任先整理小健的资料:优点,喜爱运动,多次获校级、市级比赛名次(罗列所有名次记录),被评为学校“体育之星”,积极参加军训,获军训标兵。缺点,前面已提到,并详细罗列迟到、缺交作业的次数,各任课教师对他的评价,班主任与之谈话记录,不及格科目成绩记录以及同班同学描述他上课的不良习惯等等。因为小健的父母是开印刷厂的,平时非常忙,没空到学校,于是带着这些资料,我和系德育负责人以及班主任一起到小健家去家访,在他们的印刷厂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一起商讨如何让小健定下心来学好专业,完成学业。当他父亲看了我们准备的小健资料后,非常震惊。儿子是喜欢体育,可以前在初中从没有被评到过“体育之星”,军训标兵,这是一个很大的惊喜。可是他的缺点,也已直接影响到能否毕业。自己平时由于工作忙,对孩子关心不够,只是一味地让他服从,不关心孩子的真实想法。接下来要对儿子多加关注,多与儿子沟通,并当即表示由他妈妈停止印刷厂的业务工作,专门配合学校关心督促小健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对我们老师对他儿子的关心与帮助表示真诚地感谢,特别感谢我们老师还能给他那么多的荣誉来鼓励他,感慨他儿子碰到我们这些教师,是他儿子的福气。随后,我们就小健对专业兴趣、学习习惯、今后的就业都做了进一步的交流探讨,也作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小健参与交流全过程,亲身感受教师与家长对他的真诚关怀与期望,也明白:自己是一个男子汉,不能只知道玩,也要担起身上的责任,父亲为他选择美术动漫设计专业,是为了对他今后做印刷有帮助,将来能继承家族事业。因此小健最终与我们达成共识:小健在发挥体育才能的同时,努力培养专业兴趣,了解专业技能,逐步改正不良学习习惯,争取顺利完成学业。半年下来,小健虽没有全部改掉不良习惯,而且也时有反复,但我们也感受到他的点滴进步。他不再排斥自己的专业,上课不再大声讲话,迟到减少,作业也能完成。小健的母亲也能定期与班主任交流信息,我们期待着他的更大进步。

充分发挥语言艺术魅力,讲究沟通交流的策略与技巧

巧用语言技巧,讲究沟通策略,是教师与学生家长实现有效沟通的关键。在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时要把握好沟通步骤的时序。“哪壶先开提哪壶”,首先肯定学生的主流,客观地、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避免挫伤学生及家长的自尊心。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迫切,在他们心里,自己的孩子是不错的。假如,我们教师在家长面前尽说学生这不好那也不好,把学生看扁了,会严重地挫伤家长的自尊心,毕竟最差的学生也还有他的闪光之处。(前面提到的失败场景二中,我就是在小敬父母面前尽数小敬的种种缺点,只顾宣泄自己的情绪,而不顾小敬父母爱子心切,望子成龙的感受,严重地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触动对方的逆反心理,导致关系僵化,引起冲突)。特别在遇到一些“护短”的粗鲁家长时,那就更要讲究语言的艺术,讲究沟通的策略与技巧。可以采取“避逆取顺”、“避实就虚”的策略,即不要一开始就切人正题,待家长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避免触动对方的逆反心理而迎合其顺情心理的策略;也可以采用变换语言或变换角度的手法耐心地与家长解释、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对错,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适时地对家长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指导。让家长明白:谈论孩子的不足,目的是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以便家校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赢得家长的好感,从而得到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家校沟通策略和技巧篇6

本文着重分析了《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了《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以提高《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质量。

关键词: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其中企业网站对企业的宣传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网页设计与制作成为企业建设网站的重要技术支撑。因此,各企业积极引入高素质网页设计与制作人才的,强化企业网站建设。而高校作为为企业培养人才的基本场所,十分重视《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的开展,并在新课改背景下积极探索《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改革的科学方法。但是,由于受传高校教育模式的影响,《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在学习地位、实践教学、师生沟通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高校改进。研究《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网络设计与制作人才,而且对企业发展和互联网发展有着深刻意义。

1《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学习被动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多采用理论与实践课程交替的教学方式,教师为学生讲解基本的《网页设计与制作》理论知识,并为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师范,让后让学生根据课堂笔记或一级进行模仿操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网页设计与制作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具体来说,有些学生不愿意听教师的理论知识讲解,有些学生不愿意完成老师的网页设计与制作作业,在课堂上出现睡觉、玩手机甚至是旷课现象,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无法将专业理论知识与网页设计与制作实践相结合。

1.2学生动手能力较差

在教师进行示范的时候,部分学生认为教师致使拖动鼠标,具体操作内容没有难度,不愿意认真观察教师的示范,而到实践锻炼的时候,很多学生对具体的操作步骤不屑一顾,认为网页设计与制作操作过于简答。但是当学生真正上手进行网络设计与制作会发现自己对操作步骤和操作技巧不了解,无法进行网页设计与制作。另外,还有些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不愿意按照教师的讲解进行网页设计与制作,而是一味按照自己的经验和想法设计制作网页,导致网页设计与制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不强。

1.3缺乏沟通

首先,在《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与互动。一方面,教师缺乏对学生的了解,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只是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开展,缺乏对学生学习需求的重视。并且,很多教师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一味追求讲授的知识量,没有涉及师生互动环节,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较低。另一方面,学生习惯了传统的教师权威的师生关系,很多学生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不敢与教师沟通交流,也不敢向教师提问,害怕教师批评和嘲讽;其次,在《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中,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与互动,很多学生都是独自为战,自行设计并制作网络,但是,个人的知识和智慧是有限的,个人设计与制作网页受到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限制较大。

2《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2.1重新定位课程教学标准

首先,高校《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应积极重视企业的用人标准,在《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团队精神、审美能力、美术功底、计算机技能等基础能力和素质;其次《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应加强重视课程教育目标,根据新课改的课程教学要求强调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网页正当年规划与构建能力、网页图形设计能力、动画设计和制作能力等。

2.2优化教学内容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应根据教学大纲和企业的用人要求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氛围Web基础知识、Fireworks、Flash、Dreamweaver这四个模块。具体来说,Web基础知识模块主要包括网络常用名、网页浏览器、网页设计原则等基础知识。Fireworks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和高级应用。Flash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基本动画制作技巧和高级技术等内容。Dreamweaver主要包括基础知识、网页定位技术、动态网页设计、网页站点管理、数据库连接技术等知识。

2.3更新教学模式

高校《网页设计与制作》课堂教学应积极更新教学模式,采用班级授课制、网络教学、个别化教学等模式开展课堂教学。并且,教师应积极运用高校的多媒体设备,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拥有一台计算机,并使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全面展示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的网页设计与制作,加强学生的动手练习。另外,高校《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应积极利用网络中的教学资源,将网络中的教学资源引入到教学活动中,以视频、图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示网页设计与制作技巧,提高《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的吸引力。

引用:

[1]《网页制作》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设计[J].薛辉.电脑与电信.2016(Z1)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提高,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

    心中的彩虹作文范文(整理18篇)

    - 阅0

    心中的彩虹作文篇1天色昏昏沉沉的,往日热闹非凡的街道此时空无一人,就连道路两旁的树都耷拉着脑袋。如此萧索又有点凄凉的景象,亦如我心中的光景。拿在手里的是张语文答题卡。.....

    关于专业技术教师工作总结范文收集

    - 阅0

    专业技术教师工作总结篇1一、注重美术教学的双边活动,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众所周知,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忽视哪一方面都会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美术教学中.....

    老师我想对您说作文范文(精选10篇)

    - 阅0

    老师我想对您说作文范文(通用33篇1回忆难忘的小学生活,老师对我的关怀无微不至。那时六年级上学期的一件事。一天早上我忐忑不安地走进教室。“铃……”上课铃响了。我看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