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救护技术的核心(6篇)

来源:网络

创伤救护技术的核心篇1

作者:方美华舒艳芳熊锦萍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急救护理新模式后危重创伤急救的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将信息化、网络化、整体化无缝隙连接的急救新模式对63例中重度创伤患者评估其危重情况及伤情,并快速作出计划,迅速实施急救措施,然后进行评价。结果应用急救护理新模式后,63例中重度创伤患者全部病情稳定后转入相关科室继续治疗,跟踪治愈率上升了13.77%,死亡率比以前下降了39.45%。结论无缝衔接急救护理新模式在危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明显提高了急救的护理质量,同时提升了急救护理队伍的应变速度和护士的综合能力。

随着交通、建筑等事故及自然灾害的发生,创伤已成为危及公众生命和健康的重大问题,而主动、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抢救的成功至关重要。2010年10月—2011年5月,本院应用信息化、网络化、整体化、环环相扣、无缝隙连接的急救护理新模式对63例危重创伤患者进行了院前救治,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急救中心2010年10月—2011年5月收治的63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新模式组,将新模式开展前2009年10月—2010年5月收治的61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排除其他基础疾病等影响因素,两组均主要为交通事故伤、打架斗殴伤、高空坠落伤及爆炸复合伤等患者,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为25~54分。

1.2方法

1.2.1对照组按传统的“120”接听法,即详细询问并记录:时间、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同时利用对讲机通知医生、护士、司机在2~3分钟内出车;按操作流程进行院前急救。

1.2.2新模式组用设计好的创伤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抢救,具体步骤如下。

1.2.2.1正确调度,争取时间,提高出车效率。“120”调度员接到求救电话后须详细询问并记录:时间、详细地址、联系电话、患者主要症状体征、所处的环境、意识等,同时利用对讲机通知医生、护士、司机在2~3分钟内出车。出诊医生途中与求救电话保持联系,指导现场人员先采取一些简单有效的救治措施。

1.2.2.2现场评估

到现场后,护士应积极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评估,正确评估病情对救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对主要创伤部位按ABBCS法进行:检查患者(A气道)有无堵塞、是否开放,(B呼吸)动度和频率,(B出血)体表主要出血部位,(C循环)脉搏、血压和末梢循环,(S感知觉)患者意识情况,对刺激反应状态。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做出相应护理[2]。对严重创伤的救治必须强调现场急救。

1.2.2.3现场处理现场急救目的是去除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因素,并使患者耐受转运的创伤负担,在现场急救时应采用“阶梯式治疗”和“分级护理”方法,在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前一级护理要积极地为后一级护理作好准备,尽最大可能将伤员可能发生的情况,在最初阶段给予处理和科学的预测.让患者脱离危险环境,解除可以造成继续损伤的因素,将患者从重物下解救出来时,切记动作应轻稳,避免拖、拉、拽,以免造成继续损伤,将患者置于安全保暖平稳的地方进行急救.

1.2.2.3.1保持呼吸道通畅:严重多发伤患者大多有呼吸道梗阻,损伤后出现口鼻腔有大量血性分泌物和呕吐物,故保持呼吸道通畅非常重要。应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迅速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及血块,及时吸痰,持续给氧。如患者出现舌后坠可放置口咽管以开放气道,注意气道保持通畅.

1.2.2.3.2处理活动性出血:较浅血管破裂出血可直接钳夹结扎止血,创面广泛出血者可用无菌纱布覆盖或填塞后绷带加压包扎止血。对于四肢开放性骨折大动脉损伤、皮肤撕脱伤者,可用大拇指压迫出血动脉或肢体近端的主要血管,并用敷料加压包扎伤口或用止血带加压止血。上止血带之前可用纱布、毛巾、衣服等软垫保护受伤皮肤,止血部位上肢在上臂中上1/3处,下肢在大腿上1/3处,并记录好上止血带时间、部位[3]。上止血带时间不宜超过3h,应每30min~1h松止血带1次,每次持续2~3min,松解止血带时要用力按压住出血部位的伤口,以防发生大出血造成休克。

1.2.2.3.3伤口处理:对有胸部外伤及合并血气胸的患者,协助医生及时行闭式引流。对于疑有颈椎损伤患者应先用颈托固定颈部,以免损伤颈髓,加重患者的病情。若患者呼吸缓慢时或没有呼吸时,应立即准备好气管插管用物,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同时准备好车载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开放性颅脑损伤可用明胶海绵贴敷,外加无菌纱布覆盖临时包扎,有颅内容物脱出者禁止还纳包扎;对于腹腔脏器外露者,先用无菌敷料覆盖,再用盆扣上,外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固定,切忌将外露脏器还纳回腹腔;对于活动性出血,对合并骨折时可用夹板或肢体肢具进行固定,疑有颈椎、腰椎骨折时,把患者平卧于硬木板或脊柱担架上并妥善固定。有离断肢体时,应用无菌包或干净布包好,外套塑料袋,周围置冰块低温保存,但应防止冰水侵入断离创面或血管腔内,切忌将断离肢体直接浸泡在任何液体中,断肢应随同伤员送往医院,以备再植手术。

1.2.2.3.4建立静脉通道:严重多发伤患者休克伴发率高,因此必须早期发现休克,早期快速、足量补液,紧急情况下患者的血压值可由周边血管脉动来推测。假如以食指及中指轻触桡动脉,摸不到表明血压低于60mmHg,颈动脉若10s内摸不到任何搏动,有出血性休克征象则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在输液时,采用y形静脉留置针,胶布固定,便于静脉给药及搬运时不易脱出外渗。在执行口头医嘱过程中应注意三清一复核,即听清、问清、看清,复核药名、浓度、剂量及用法,并保留空瓶以便记录和再次核对。转贴于

1.2.2.3.5对于躁动不安患者不宜应用镇静剂,以免掩盖病情,同时可用束缚带约束、固定肢体,并积极寻找原因,对症处理。

1.2.2.3.6加强途中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快速转运途中应妥善固定患者,注意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或脱落。

密切观察监护情况及患者的病情变化,备好相关抢救用物。在车上护士、医生做好护理及初步检查、处理记录,同时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安慰。加强与院内电话联系,开通绿色生命通道。转送途中医生应与院内取得联系,告知患者目前的病情及已采取的措施,要求院内做好接诊、抢救的准备,并通知相关科室和院内领导。

2结果

应用急救护理新模式后,63例中重度创伤患者中2例在急诊室经抢救无效死亡,61例病情稳定后转入相关科室继续治疗,跟踪治愈率上升了13.77%,死亡率比以前下降了39.45%。两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和救治效果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和救治效果比较表1

组别例数有效救治时间(mim)救治效果(例)

治愈

好转

未愈

死亡

新模式组63

47±16

19

35

7

2

对照组61

75±18

10

10

15

26

3讨论

3.1急救护理新模式强调现场急救,院前院内无缝隙衔接进行基层医务人员急诊技能培训,到企业、农村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普及急救知识,提高院前急救水平,为后续救治打好基础。建立120急救信息预告知系统,急诊室接报后通知创伤抢救小组做好准备,病人入科时立即开通绿色通道,把创伤后黄金一小时作为重点抢救时间,按流程展开急诊抢救。这种伤病员的现场施救、信息网络告知、途中救护到院内抢救、手术治疗、监护等连续性急救新模式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急救模式,大大缩短了伤病员获得救命性治疗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3.2急救护理新模式指挥科学高效,强调团队协作护士长全面指挥,统一调配,科学地进行人员分工,协调相关科室,有预见性地安排急诊手术室,急诊室的衔接工作,缩短黄金抢救时间。使抢救工作忙而不乱,有条不紊。提升急救护理队伍的应变速度和护士的综合能力,显著提高了急救的护理质量。

4小结

6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中,有61例安全转入病房,2例在急诊室经抢救无效死亡。在院前急救中对患者进行有效、快速的病情判断,保持呼吸道通畅,快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妥善处理伤口是早期重要的抢救措施,提高对多发伤危险的理论认识至关重要。另外,抢救小组成员、医生护士间的默契配合与沟通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之,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规范化、程序化的抢救合理分工制度,可确保抢救工作急而有序,行之有效,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从而使严重创伤患者得到迅速、准确、有效的急救,为患者争取急诊手术赢得宝贵时间,并为后期治疗及预后打下良好基础。护士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抢救技能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基础。熟练的业务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史爱珍,严翎,王芝,等.创伤严重度护理综合评分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12(39):12.

创伤救护技术的核心篇2

关键词:海上医疗;救护;后送;卫生装备;卫勤保障

0引言

现代战争是信息化条件下的一体化联合作战,海军卫勤担负着艰巨繁重的海、陆、空三军海上伤病员医疗救护与后送任务。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是组织实施海上卫勤保障的物质基础,对于及时有效地完成海上伤病员医疗救护与后送任务,提高治愈率、归队率,减少伤死率、伤残率,恢复和巩固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笔者围绕如何加强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建设进行探讨。

1建设现状

1.1完善了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体系近年来,我国以医院船、救护艇、舰载救护直升机和船载医疗系统的建造为重点,完善了以医院船、救护艇、卫生运输船、救护直升机等骨干装备为平台,海上落水人员搜索定位系统、救生浮台、救生浮锁装置、复温装置、救生网、漂浮担架、吊带、吊篮、背心式急救包等专用后勤装备相配套的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体系,涵盖了海上伤员搜、捞、救、送几个关键环节,基本具备近海可同时救治数百名伤病员的能力。依托大型骨干装备形成了完整的“单舰救护艇(舰载救护直升机)医院船卫生运输船岸基”海上卫勤保障链,基本满足了海上伤病员急救、紧急救治、早期治疗、部分专科治疗和后送全程卫勤保障的需要。

1.2增强了海上卫勤保障能力以船载医疗系统、920型医院船、民船加改装成卫生船舶为代表的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系列装备入列部队以来,经历了试验试航、演示演练、多国海军活动等重大任务的实践检验,使部队海上卫勤保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其中,船载医疗系统采用模块化、标准化设计思路,提高了装备的运输性和展开撤收快速性,可实现在24h内将120余只由国际标准集装箱组成的医疗模块加装到集装箱运输船上,形成具有可同时展开8台手术的集装箱医院船;920型医院船功能科室齐整,可以同时展开8台手术,配备217种共2400余台套先进医疗设备,硬件设施达到了陆上三甲医院的水平;民船加改装成卫生船舶使海上卫勤力量的快速机动部署能力和伤病员救治能力大大提高。此外,在海上伤病员的搜救上,初步具备了以舰载搜救直升机、落水人员捞救装置为骨干装备的海上搜救能力;在海上伤病员的后送上,海上伤员换乘吊篮、直升机吊运型换乘吊篮、海上伤员换乘舱和舰船并靠伤员换乘装置等海上伤员换乘装置的列装大大拓展了海上伤病员后送的途径。

1.3规范了装备用管维修机制随着部队正规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海军部队有关单位在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的管理、使用、培训和维修上也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装备的管理上,按照《后勤装备条例》《部队卫生装备管理规定》等法规制度要求,增强依法管装意识,将各项条例规定在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管理工作中落到实处。在装备的使用上,一些部队制定了装备使用规章制度和操作手册,利用接装培训、岗位练兵、保障训练、演习演练、应急保障等机遇,使装备练起来、动起来、用起来,发挥装备的实战化保障效能。在装备的培训上,以《部队卫生装备使用操作和维护保养训练与考核标准》为依据,依托全军卫生装备操作培训机构组织卫生装备使用操作培训,开展有针对性的使用操作和维护保养岗位练兵和大比武活动,定期拉动、定期考评。在装备的维修上,海军后勤部卫生局主动协调总部、军区药检机构,建立完善了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的检修机制和维护保养的巡检制度、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制度。

1.4提高了装备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和本质,信息化武器装备将成为军队作战能力的关键因素。通过新研、改造、综合集成等手段,部队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信息化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远程医疗会诊系统为海上危重伤病员的早期治疗及专科治疗提供了远程专家会诊支援。通过医院船、救护艇医疗信息系统及配套软硬件设施,按照统一标准,实现了医院船和救护艇内部的局域网络化,基本满足了医院船和救护艇主要业务工作的信息共享管理与综合集成需要[2]。

2存在问题

2.1装备体系仍需补充完善(1)缺乏用于海上“三防”医学救援的系列装备,以及相关的编配体系、技术体系、战技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等。(2)缺乏信息化装备体系的发展方案、关键技术和标准。(3)装备体系结构还不十分完善,突出表现在海上应急医疗队缺乏携行、配套、系统的编队救护所医疗装备。

2.2装备保障功能尚需拓展(1)装备的信息化作业能力较弱。海上卫勤数据链受条件所限尚未建立,还不能实现海战场伤员信息的“无缝”链接。(2)装备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医疗救护扩展能力不够。如某型综合登陆舰在执行任务需扩充救治能力时,该舰卫生装备的手术、消毒供应、制氧等能力存在不足。另外,920型医院船在执行“和谐使命”系列任务时,医疗系统也缺乏开展医疗服务和医学救援所需的妇产科、儿科、心理干预等特殊功能模块及相应装备。

2.3装备集成配套更新不尽合理(1)装备的综合集成水平不高,急救装备、批量伤病员现场处置装备、医疗装备、后送装备等较为分散,缺乏综合集成,难以形成合力发挥最大效能。(2)海上伤病员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与其他装备的配套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如常规潜艇内以直流供电为主,而潜艇上配备的卫生装备几乎均为交流供电,且部分装备功率较大。潜艇在保证重要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需要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为卫生装备提供的交流供电能力有限,容易导致卫生装备无法使用。(3)装备的配套建设跟不上,受舰艇医疗舱室空间、硬件设施等条件所限,很多配发的卫生装备难以展开形成保障力。(4)装备的更新不够及时。由于从上报装备报废申请到上级批准报废耗时较长,一些部队近10%的卫生装备处于报废状态,无法得到及时更新。

2.4部分装备性能不够理想(1)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大多属后勤装备体制,在装备的可靠性设计、制造与管理,整体机动与防护能力,以及装备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等方面与武器装备有明显差距。(2)部分装备性能落后。如舰用手术床展开烦琐、承载能力小、适用手术种类少;舰用担架手柄过短,搬运不方便,不适合舰艇狭小空间使用;舰用X线机数字操控系统不稳定,存在球管漏油等现象;舰用消毒灭菌柜体积和功率偏大,且排放蒸汽,不适于在潜艇上使用。(3)装备环境适应性差。如现有舰艇基本医疗卫生装备大多为民用选型产品,对高温、高湿、高盐环境耐受性相对不足,不适合海上及舰艇环境使用。

3对策建议

3.1打牢基础,统筹规划装备体系建设卫生装备成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统筹规划是构建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体系的重要基础。在装备体系建设上,应确立一体化指导思想,以担负的保障任务为牵引,卫勤保障能力建设为目标[3],统一构建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整体建设框架,分类确立建设规模和重点,分级明确各级投人比重,整体协调建设发展步伐,对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体系建设进行全面规划与分类指导。针对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较武器装备在可靠性、机动与防护能力、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等诸多方面存在的“硬伤”,应考虑将其纳入海军武器装备体制,统一规划,统一要求,强化可靠性、适用性设计与管理,全面提高装备的综合保障能力。

3.2完善平台,加速推进装备优化整合紧贴海上卫勤保障任务需求,着眼装备发展需求,充分利用部队中相关论证中心、专业实验室、卫生装备专业检测评价机构等优势资源,建立完善的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论证平台、研发平台与检测评价平台,成立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论证中心、研发中心和检测评价中心,并以此为基础平台,大力推动科研开发、装备评估、人才培训和学术交流等工作,为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加速推进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资源的优化整合,防止重复研发和建设,坚持勤务、技术与装备有机结合,深化大型船坞登陆舰、综合补给舰、综合保障船等勤务舰船卫勤保障功能拓展研究,增强制式装备平台海上医疗后送保障功能,完善民船加改装成卫生船舶动员协调机制,逐步提高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的信息化作业能力和医疗救护扩展能力。

3.3融合发展,规范装备集成配套更新机制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建设应依托国家或地方优势卫生资源,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4]。(1)形成装备的军地联合集成研发机制,充分利用社会上卫生装备科研开发的资源优势,在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实验室建设和使用等方面加强与国家和地方相关科研机构或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联合攻关,资源共享。重点加强适用于舰艇的小体积、简便易操作的海上专用卫生装备研制,切实提高装备的综合集成水平。(2)规范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配套机制,新造舰艇在设计阶段应根据人-机工效学原理,充分论证医疗舱室中卫生装备的最优布局,使装备发挥最大效能。现役舰艇可向上级申请报批后,对舱室进行适当扩容改造,添置一些医疗专用柜、医疗办公营具等器材,让装备放得下、能用着、用得好。(3)探索建立常用装备的垂直更新机制,将一些较为常用、价值在5万元以下装备的报废审批权限交于联勤药检部门,从而大大缩短装备的报废周期,为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的更新提供有利条件。

3.4创新驱动,提高装备性能质量新技术与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是卫生装备研究的创新性工作,是形成高新卫生技术装备的基础,对卫生装备发展与创新影响重大[5]。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建设应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基本遵循,坚持自主创新,提高装备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1)建立健全装备创新的组织协调机制,制定和落实各项配套政策措施。(2)密切关注国内外、军内外卫生装备的最新动态与趋势,积极探索将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仿真、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于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的论证和设计研究中。(3)立足自主创新,尤其在关键部件、核心技术和核生化防护装备等领域。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成熟技术,开展新型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论证与重点装备研制,逐步形成具有海军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卫生装备新技术、新方法,从根本上提高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的性能质量。

4结语

海军任务职能的逐步转变,构建合成、多能、高效的海上作战力量体系的战略转型,对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要求和标准。只有以海上卫勤保障需求为牵引,平战结合、以人为本、创新驱动、协调发展,才能适应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需要。

参考文献:

[1]吴乐山,孙建中.现代军事医学战略研究[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4.

[2]曹保根,沈俊良,喻锡成,等.救护艇医疗信息系统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10):17-20.

[3]李修伟,蒋波.重点部队卫生装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勤杂志,2007,42(2):103-104.

[4].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1-22.

创伤救护技术的核心篇3

【关键词】军队医院;非战争军事行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医院管理

1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宗旨,健全组织制度

1.1明确新时期军队医院的宗旨,确立指导思想。总后勤部秦银河副部长指出:军队医院要着眼提高应急处置、伴随保障、健康维护、心理服务、疾病防治、远程教育和会诊六个方面的能力。要充分认清军队医院的职责使命是平时保健康,战时保战斗力;服务方向是姓军为兵,姓军为战,主体任务是为部队官兵服务、为军队老干部服务。对中小规模医院,要引导其紧紧围绕临床医疗服务,突出特色优势、加强内涵建设,着力打造区域性一流医院[1]。为遂行多样化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军队基层医院要着力打造区域性一流医院,就要着眼军队医院优势。军队基层医院因为性质不同,医务人员相对集中居住,应急反应迅速。但又普遍受编制约束,人才流失严重;受市场经济限制,医疗设施陈旧落后;小而全的模式已经不适合军队基层医院的发展。作者认为,军队基层医院要紧紧围绕应急处置、创伤急救、军事医学、灾害医学等方面展开深度建设,内涵建设,打造特色学科,以点带面,促进军队基层医院的全面建设。

从军事斗争准备转变为应对多样化非战争军事行动,一旦有事,能否“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提高军队医院在多样化任务行动中的应急救援的“能战度”。我军从2002年3月开始正式把灾害救援作为一项正规训练内容,列入了新一代军事训练和考核大纲之中。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国家为达成一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的,使用军事力量,以暴力或有限暴力手段所遂行的非战争方式的军事行动。非战争军事行动有六项内容: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维护权益、安保警戒、国际维和以及国际救援[2]。为着力提高遂行多样化非军事战争任务的卫勤保障能力提供了充分理论依据。

1.2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定应急救援纪律制度。医学应急救援主要依托发生事件区域内大医院的院前急救力量为基础,建立一支反应快、机动快、综合能力强的应急救援队伍,是关系到将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关系到维护公众健康与减轻人员伤害的大事。医院党委和领导高度重视,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医院主要领导挂帅,由分管医疗的副院长作助手,小组成员由医疗、护理、后勤、保卫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医务处和护理部具体负责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由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熟练掌握抢救技能及责任心强的医护人员担任。后勤、药械、供应保障部门负责药品、器材、生活用品的筹措准备。在组建中要特别注意生活保障、卫生防疫、心理疏导和警戒保卫人员的抽组。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应急救援分队人员及全院工作人员进入备战状态,终止休假和正常休息,无条件服从调配。应急救援分队人员保持24小时通讯联系畅通。

2科学组织,科学规划,科学实施

2.1领导重视,思想统一,人员在位率高,器材、药品准备充分。我院常年担负军队和地方的突发事件应急任务,有专门的野战急救训练基地,经常组织假想训练;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抢救预案;抢救设备和药品齐全[3]。我院自隶属南京总医院以来,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反应力量。以急诊科为依托,建立健全了应急救援反应体系;以急诊科为基础力量,组建医学应急救援分队。积极开展院前急救,加强职业素质培养,建立全科医学的急诊科。急诊科配备主任、护士长各一名,医师5名,护士8~9名;加上轮转实习医师、护士,充分依托、利用各专科人才资源和设备资源,能够较好地开展工作[4]。我院急诊科实行医护值班双班制,医生、护士分别由一名高年资带一名低年资值班,出诊时错位出诊,即高年资医师带低年资护士,或高年资护士带低年资医师,做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加救护车司机组成的三人院前急救小组常备不懈,救护车司机由责任心强、初步急救技能较好的军人担任。目前,急救半径达到15km,确保接到呼救后2分钟内开出医院大门,按路途远近确保到达现场时间最多20分钟,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各科室值班力量完善,都为三班制,即值班、副班、备班,一线值班人员由住院医师担任,副班人员为主治医师,备班人员为科主任、高年资主治医师及退休回聘的老主任担任。以院前急救小组出动为应急救援的启动因子,根据突发事件现场情况,立即实施相关应急救援预案。当院前急救小组到达现场时,立即验伤、将现场情况回报、院内实施准备,做到3人以下急救由急诊科组织抢救、会诊、收容住院,5人以下急诊科组织相关专科参加抢救,6人以上,其中两人以上重伤的群死群伤事故,立即启动全院在院首长指挥下的应急救援预案。药械科常年配备抢救药材和器械基数,指定专人负责和值班;勤务分队人员24小时全员在位,随时担任生活保障、车辆保障和警戒保卫任务;确保应急救援分队随时随地拉得出、展得开、救得下、治得好。

2.2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应急救援培训及实践。我院根据最近十多年周边发生的突发事件和军队医院特点,建立健全了应急救援预案。平时训练与实际救治相结合以保证医疗应急救援时抢、救、送、治任务的完成。每年进行1~2次应急救援演练,医学救援人员培训,主要提高业务技能和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密切配合程度。主要内容:(1)开展组织、协调、指挥展开训练,信息资源共享,针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和做出应急反应;(2)各种急、危、重症抢救,熟悉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心肺脑复苏等技能训练;(3)利用救护车、民用车辆等进行适应性训练,开展动态下静脉穿刺、伤口包扎、骨折固定、搬运、简单手术及徒手心肺复苏等训练;(4)结合平时工作开展成批伤病员(6人以上)抢救预案演练;(5)开展各种突发事件医学救援知识、技术的学习和现代急救仪器设备使用、操作训练,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作为入选救援队的必要条件。

在2002年1月至2010年8月底,我院先后参加当地突发性、灾害性、意外事故的医学救援数十起;特别是在抢救2002年“9.14特大毒鼠强中毒”、2005年10余人集体“沼气中毒”、包括2010年“8.4特大车祸”在内的诸多重、特大交通事故,以及厂矿塌方、建筑工地坠落等许多群死群伤事件中得到检验和锻炼。

2.3应急救援要求加强与地方协同,院前急救与院中协调及时得当。平时建立健全的组织高速运转,指挥协调组负责院前抢救的指挥调度,与地方政府和其他医院的协调及各小组间的紧密协同,和院内各科室的协调;分类组负责轻重分类登记在册,并在所有病人的胸前用色布,予以标志醒目;各抢救小组根据色布标示的病情轻重予以抢救;后送组将病情较稳定的立即后送,病情危重的伤病员就地抢救,生命体征较稳定后再行后送;后勤保障供应组负责急救器材和药品的紧急调度供应;勤务分队负责车辆保障,与公安部门协同现场警戒。一边进行院前急救,一边将现场情况反馈给医院和上级领导,请求急诊中心和各科室安排病床[3]。

2.4应急反应快速化是军队医院提升救治能力的必然要求。军队医院既担负着平时为军民就诊保健康。又赋予了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战时卫勤保障的任务。尤其是卫勤保障要达到“技术准备充分、应急反应快速、人才储备充足、救治手段先进”的标准。门急诊是医院接触病人最早的部门,做好平战结合的战创伤门急诊服务体系的构建,优化救治流程,创新战创伤救治方法,快速化的应急反应是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完成好战时卫勤保障的关键[5]。我院科学调整门急诊流程,当遇到突发事件,需要医学应急救援时,我院将相对独立区域的急诊科作为医院应急救援的总后方,将门急诊病人分流到门诊及各专科病房,并紧急腾空住院病人较少的病区,加大收容力度,较好的保障了应急救援的开展。

2.5建立科学合理急救流程,正确处理突发事件。随着现代社会文明进度的加速,增加了突发灾难事件的发生概率,易在短时间内聚集大批量伤员。对医院而言,灾难的发生往往不可预见,短时间内大批伤员的到来常使救援组织工作陷人混乱,常出现救援力量与需求的矛盾。急救流程的优化能够合理协调各种救援力量,使救援效果达到最优化。我院为军队综合性基层医院,是当地各种创伤、中毒、事故等突发事件伤病员的首选救治医院。我们根据本地突发公共卫生之间的发生特点和我院具体情况,分析多次批量伤员救治的经验教训,重组了批量伤员应急救援作业流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

3医学应急救援人员素质养成

3.1进一步加强全科医师人才的培养。目前医疗机构的医师分科细,而医疗应急救援面临的都是危重伤病员,不但有创伤急救、外科、骨科,还有妇产科、儿科、皮肤科;尤其在自然灾害后,还需要内科、传染科和卫生防疫力量。需要有丰富经验全面技术的全科医师。因而要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医师的全面培训。而军队中小医院普遍受编制约束,我们打破传统,成立以现役军人为骨干,回聘离退休老干部为顾问,聘用制人员为主力军的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全科技能教育和培训。经常进行实战演练,并将年轻医师定期送到总院急诊科轮转,加强全科医师培训[7]。

3.2进一步加强创伤外科、军事医学、灾害医学人才培养。在全科医师培养的基础上,我们遵循南京总医院易学明院长提出的:“初级职称全科化培养,中级职称专科化培养,高级职称专病化培养”[8]。突出对医疗骨干进行创伤外科、军事医学、灾害医学的培养;利用现有离退休回聘老干部学科全面的优势,加强传染科疾病以及卫生防疫知识的授课,使大家弱项不弱。利用总医院的整体技术优势,重点加强帮带我院在烧伤、爆炸伤、冲击伤、挤压伤、外伤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各种休克救治能力的提高;目前,我院依托总院力量在创伤急救方面已经形成了特色学科[9]。

3.3进一步加强医学应急救援与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的结合。军队医院参与医学应急救援任务,具有军队医院战时的某些特点。如何融平战为一体,是医学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和军队医院战备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打造平战一体的救治链,总医院大胆打破固有学科界限,在国内率先开设“以疾病链为纽带的诊治中心”;以此模式,医院建立了战时紧急救治链,形成学科大协作,平战结合,提升了应急救援的卫勤保障能力[10]。我院借鉴总院本部经验,在创伤急救方面实行一体化救治,从现场开始就有意识地运用损伤控制理论进行包扎、固定、止血、控制性液体复苏、控制性手术以及稳定生命体征迅速转运等诸多先进措施,抢救了大批伤病员的生命;在多起重大突发事件中得到实战检验,多次受到南京市委、市政府,江宁区委、区政府的表彰。

3.4进一步加强医学应急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我防护。在灾害、事故面前,人类往往受到巨大震撼,救援人员需要坚强的信念,具有一副钢筋般的神经,铁骨般的身板;这就需要及时地心理疏导,合理分配任务,适当保证一定的休息时间。加强自我防护,确保应急救援的战斗力不受损失。

4结论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学应急救援机制的建立,在我国仍处于萌芽阶段。建立健全医学应急救援机制是灾害救援的必然选择,是军队基层医院当仁不让的历史使命。军队医院必须建立医学应急救援机制,具备较强的医学应急救援能力,是新时期军队医院遂行多样化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核心内容,是提高战斗力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秦银河.总后勤部秦银河副部长在全军卫生部长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j].医院管理杂志,2010,17(1):i-iv

[2]胡小南,王与荣,袁波,等.关于构建应急医学救援队的几点思考[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1):74-75

[3]涂久生,朱役,穆晓苏,等.院前急救对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作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9):904-906

[4]涂久生,费连兵,李学义,等.基层医院急诊建设及管理的探讨[j].医院管理杂志,2007,14(11):825-827

[5]易学明,苏义.创先门诊服务理念,适应门诊服务需求[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10):41-43

[6]王与荣,孙海晨,申萍.南京总医院急诊运行模式与安全管理的做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5):522-524

[7]费连兵,朱役.疗养院(区)强化聘用制人员管理的做法与体会[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8,21(7):752-754

[8]易学明.医学人才成才特点、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1):1-2

创伤救护技术的核心篇4

[关键词]急救护理学护理本科学生教学方法

急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也是综合应用护理理论知识的课程,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使学生尽快理解和掌握急救护理知识,我们在护理本科教学实践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调整和改革,积累了一些经验,对护理本科2006级、2007级2个年级的学生共170人进行了课后调查。现对教学实践和课后调查情况加以总结分析。

1实践与改革

1.1突出专业重点,教学内容充分体现急救护理特征

本课程从急危重症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入手,培养学生横向联系和综合分析的能力。教学中注意从护理角度出发,重点阐述对病情的观察、分折判断、救治原则和护理要点。目的在于使学生明了,作为一名护士,当面对急危重症患者时应做什么、怎样做,包括对急诊病人要首先从呼吸、循环、体温、脉搏、意识、瞳孔等直接与生命有关的方面来观察判断病情,如何进行有预见性的护理,结合病情变化做好有针对性的抢救准备工作,主动协助医生及时进行救治等。

1.2强调因材施教

护理本科学生的特点是专业基础水平较好,有较强的求知欲,理解力强。针对这一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备课内容适应教学目标和学生需要,在教学准备阶段就让学生参与进来,除开展预习外,分组制订抢救预案、练习、竞赛、开展课堂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3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急救护理学的实践性很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需通过技术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体现,故应加强实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对学生技能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1.3.1实训教学内容的改革

1.3.1.1丰富单项实训内容

先确定学生应掌握的急救护理技术,包括徒手心肺复苏、紧急静脉输液、电除颤、气管插管、心电监测、气囊面罩人工呼吸、吸痰、吸氧、微量泵和注射泵的使用、外伤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等,其中前4项技术为临床重要急救技能。实训与理论学时数比1∶2,丰富的实训内容为学生顺利进入临床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1.2增设创新性实训

单项实训锻炼了学生某一项急救护理操作技能,但在培养学生的急救意识、急救思维、综合急救技能、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逐渐显示出其不足,我们在此基础上增设了创新性急救护理实训――综合性实训。在单项实训结束后,教师以真实临床病例为背景设计一套综合性实训预案,预案涉及到心肺复苏、紧急静脉输液、电除颤、心电监护等常用护理技术。在综合性实训中,学生不但要掌握急救护理学中的常用急救技术,而且还要熟练掌握基础护理学中的静脉输液、吸痰、吸氧等技术。综合性实训强化了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紧密衔接,淡化了不同课程实训内容之间的界限,增强了学生的综合急救技能,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2实训教学方法的改革

1.3.2.1变演示性实训为探索性实训

演示性实训是由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或直观教具,示教操作步骤,学生被动地模仿,因而学生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不能全方位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探索性实训中,教师不直接讲授仪器的使用方法,而是提出学习要求,如学习某仪器控制面板按键功能、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学生课前自学实训理论,实训课上要求学生分组看仪器说明书和实训讲义,观察并练习仪器部件用途,启迪学生主动思考,鼓励学生总结操作步骤,亲自动手操作,遇到不懂的问题尽量小组讨论解决。这种学习方法实现了由模仿操作向探索尝试的转变,通过探索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1.3.2.2变机械性实训为情境性实训

演示性实训由于缺乏相应的观察指标,学生缺乏真实感知和体会,往往机械记忆演示的步骤,实训变得机械化。为此,我们一方面积极改善实训教具,引进多具全功能急救模拟人,模拟血压测量、心电监护、输液、气管插管等操作,增加了仿真效果。另一方面,部分无创的操作尽可能用真人实做代替用模型操作,如伤员搬运、包扎、吸氧、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护等,同学之间相互演示,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1.3.2.3变封闭式实训为开放式实训

为确立学生在实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部分护理实训室向学生开放。实训课前每组学生与实验室老师预约登记,约定实训日期和项目,自行准备实训仪器,辅导教师针对预先演示的实训方案进行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训,提高了其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创造力,培养了灵活应用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的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1.3.3完善实训教学评价体系

在原来单项技能考核的基础上增加了平时实训考核、期末理论考核环节,使考核过程更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1.3.3.1平时实训考核

平时成绩考核贯穿于全学期的各项实训中,贯穿于每项实训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实训操作阶段,考核学生能否按规程、仪器说明书正确操作,有无钻研精神,操作是否严谨、认真,仪器、物品有无损坏。实训报告阶段,主要考核学生实训报告项目是否齐全,步骤是否准确,卷面是否整洁。

1.3.3.2期末理论考核

期末理论考试中增加病例分析题,题型设计突出体现对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1.4应用启发讨论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意识

在讲解各专科的急救护理知识时,结合典型病例进行讨论式教学,将重点放在对病情的判断、救治原则和护理要点上,并启发学生思考在医生到达之前应做些什么。这种教学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意识。例如,讲到“创伤”这部分内容时,先选择颅脑、胸部外伤病人的实例,进行讨论。围绕这一病例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通过简要询问病史来了解原因,通过基本生命体征的观察初步判定伤情并进行评定其创伤的程度,创伤的紧急处理原则和重点护理措施。通过讨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主动思考,提出合理的紧急处理意见,参与制定护理方案等。

2课后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急救护理学》教学实施效果,我们对护理本科2006级、2007级2个年级的学生共170人进行了课后调查。采用问卷式,共发调查表170份,回收170份,有效率为100%。结果表明:

2.1学生普遍认为,开设《急救护理学》课程十分必要,让她们学会并掌握了多种急救技能,为到临床实习和将来从事护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创伤救护技术的核心篇5

作者:杨晓蓉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骨科,重庆400042

【关键词】护理;地震伤员;资源管理

四川省汶川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有大批的伤员转运到后方医院进行救治。我院共救治了灾区伤员150人,其中骨科救治伤员69人。面对如此大批量伤员的救治,只有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利用和科学管理,才能及时有效地救治伤员,保证护理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收治的69例伤员中,男28例,女41例;年龄11~89岁,平均51.4岁;受伤至救出时间为伤后即刻至伤后70h不等。其中多发伤33例,四肢骨折23例,脊柱骨折及截瘫5例,髋部损伤及骨盆骨折3例,肋骨骨折2例,皮肤挫裂伤2例,挤压伤1例。大部分伤员于1个月后伤愈出院,最后一位伤员于5个月后出院。

2护理人员的配备

我科新病区腾出40张专用床位接收地震灾区伤员,主要是收治康复期的伤员。我科原有护士14人,护理部从其他科室抽调了护理骨干5人参与我科新病区伤员的临床救护11d。临时组建的骨科病区也都从医院其它临床科室抽调了护士13人,护士长1人,配备好了一个护理团队。我科原有实习护生3人,护理部抽调了在其他科实习的护生2人固定在我科2周,协助完成伤员的基础护理。另外,还有3位志愿者实习护生在我科协助伤员的生活护理,共10d。伤员入院后的前几天,都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惊恐、不安等。针对伤员的这些心理状况,护理部及时组织心理疏导护理小组共10人,及时对伤员进行心理疏导。

3护理人员的培训

针对地震创伤主要以骨折、骨盆及胸部伤、脊柱骨折及截瘫、四肢神经伤、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多发伤等为主[2?3],伤后感染、截肢以及心理改变等情况,护理部和科室都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了多次相关专业的强化培训。培训方式主要为集中授课、各病区护士小讲课及针对具体病人进行个案查房三种。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骨科常见创伤病人的救护程序、创伤常见的救护技术、骨科常见创伤病人的护理方法、特发性伤口感染的护理及心理干预等。

4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根据病人入院时的数量、病区工作情况和病人病情的轻重等进行弹性排班。批量伤员入院时安排护士加班,除当天值班的2位护士外,临时按1∶1的护患比例安排护士加班,进行伤情检查、卫生处置、接收治疗或卧床休息,处置完毕后加班的护士才下班。根据病区工作情况调整上班护士,上午和下午的治疗、处置及手术等工作量较大,每天安排10位左右的护士上行政班,另有3位护士值中班,4位护士分别值上夜班和下夜班。根据病情轻重增减值班的护士,伤员病情危重时,增加值班的护士,必要时专人守护伤员。

5护理人员的合理使用

临时设立护士长助理,协助护士长管理病区及对伤员治疗、护理质量把关,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一次锻炼、施展抱负和个人才华的平台。护士长助理需具有较高专业理论和专科理论知识水平,同时技术娴熟,能指导下级护士工作,且有较强的病情观察和判断能力。护理组长由经验比较丰富的高年资护士担当,组长应有能力指导下级护士或护生工作,作为病房管理核心成员、护理骨干,参与病房管理工作和伤员的管理。执行护士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主要力量,需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具备爱岗敬业精神,能够熟练掌握临床护理知识、常见护理操作及抢救技术。助理护士在护理组长或执行护士的指导下,完成伤员的各项基础护理,完成伤员入院、出院的健康教育,负责伤员的卫生处置。负责病区的环境整洁和探视陪护的管理,负责监督指导护理员的工作。

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在医院建设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保证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在这次汶川地震伤员的专区收治中,我们注意科学设置护士岗位,合理配置护士人力资源,有效地控制了陪护比率,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保证了伤员的及时救护和康复。

【参考文献】

[1]闫怡静.医院护理人员配备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295-296.

[2]董钏,赵涛,邓伟,等.汶川大地震伤员的救治[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8,17(4):223-224.

创伤救护技术的核心篇6

医院领导对急诊科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医院领导对急诊医学的发展认知程度不同,对急诊科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长期的建设思想,对急诊科定位不清,对急诊科的医务人员在奖金、福利待遇、外出进修等方面也未给予相应的倾斜。

2基层医院急诊科的建设策略

2.1健全急诊体系的建设

按照急诊医学科建设与管理规范加强急诊医学的建设,建立独立完善的急诊急救医疗体系,包括急诊各附设科室的建设,急诊各科室及附属部门均设置于急诊区域内。改善急诊影像学、超声、检验服务流程。落实好各项核心制度,要求各级医护人员遵守急诊规章制度,并定期考核。健全急诊体系建设,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急诊儿科、急诊妇产科24h提供急诊服务。制定各种急危重症的抢救流程,制定120院前院内危重患者抢救流程和制度,实行合理转诊。加强绿色通道功能建设,及时开放绿色通道,对危重患者实行先救治后付费。及时更新急救设备,保障抢救设备100%完好。

2.2开展院前急救

积极开展院前急救工作,突出“时间就是生命”的救治观点,对需要救治的患者,院前急救医师要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指定的救护地点,争取救治时间;对生命体征不平稳患者迅速采取院前急救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对创伤患者采取保护性治疗,避免造成二次损伤,导致不可逆性的伤亡。院前急救的能力体现了医院的急救水平,彰显了医务人员崇高的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对急诊医学科的建设更为有利的是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3开设急诊病区完善急诊科的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抢救、急诊留观、重症监护一体化建设是急诊医学科的发展模式。基层医院可以根据急诊人次、疾病种类、急诊人才梯队等实际情况开设急诊科病区,病区运行模式按普内科、普外科分组设置。急诊病区的开设有利于急诊医师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有利于急诊医师的临床经验积累,有利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利于急诊医学科的一体化管理,有利于急诊医学科的科教研发展。重症监护是急诊医学科的实力体现,基层医院因医疗安全、技术、质量、人才匮乏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开设急诊重症监护较为困难,二级甲等以下的基层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如周边医院等级、患者的疾病谱、服务人群数量、医院的实力等综合性因素考虑是否开设急诊重症监护。

3基层医院急诊科的发展策略

3.1急诊人才的培养

合理的人才梯队是急诊科和急诊医学发展的关键。基层医院应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着力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在绩效考核、奖金分配、职称晋升、学习深造等方面向急诊科倾斜。急诊专业的发展需要固定一批受过专门训练,掌握急诊医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基层医院应坚持将急诊科医生向全科医生的方向培养和发展,使得每一位急诊科医生都能够熟练地处理内外科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学继续教育等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有利于培养急诊医学人才及提高急诊科整体救治水平。对基层医院医生的急救专业培训可以采取“走出来,请进去”的办法,一是把医生送到上级医院急诊科短期培训,二是由相关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团队上门授课、培训。

3.2急诊医学科的技术提升

急诊医学是综合性的跨多专业的学科,服务对象是内外妇儿等各学科的任何年龄的急重症患者,急诊科医师应成为“一专多能的高级全科救命医师”。急诊工作对医师及护理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每位急诊医护人员要全面掌握及熟悉各种技术操作,包括各种穿刺、气管插管、电复律及除颤、呼吸机的使用、洗胃、放置三腔二囊管等。因此,急诊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医院或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办的急救技能培训,医院职能科室应定期对急诊医务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行考核。

4急诊服务的发展策略

4.1急诊绿色通道的建设

急诊绿色通道是救治危重症患者最有效的系统,目前各级医院急诊绿色通道建设发展很不平衡,不适应目前医疗市场和危重症患者救治的需要。为了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快速诊治,提高救治成功率,加强二、三级医院急诊绿色通道建设很有必要。急诊绿色通道是指院内为急危重症患者快速高效的服务系统。包括急诊预检、抢救室、手术室、药房、输血科、体液检验和影像检查等。心跳呼吸骤停、休克、急性心肌梗死、致命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严重创伤、多发伤;中毒、电击伤、溺水以及其他疾病导致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均在来院后立即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急诊医护人员判定患者病情后及时开放急诊绿色通道。患者无需办理任何手续直接进入绿色通道,先行抢救,在白金10min内积极救治患者。需要行特殊检查或手术者,急诊医师电话联系相关科室,先行检查或特殊治疗,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转危为安时再补交相关医疗费用。

4.2急诊的医患沟通

有研究表明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与其医疗水平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可能的原因是良好的医患沟通引发患者较好的行为表现,从而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当医生给予患者详细和完全的指导,患者遵医嘱的几率增加从而产生较好的临床效果。众所周知,急诊医学科是高风险、低回报的科室,看似平稳的患者突发的意外情况可让医务人员措手不及,急诊医务人员工作时如履薄冰,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急诊科的医患沟通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层医院的急诊医务人员适时、恰当、如实地同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可以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既有利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又有利于保护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名誉安全。国内的前期研究也表明,患者对医患沟通的满意度对其诊后行为有显著影响,良好的医患沟通使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增强。

4.3优化急诊服务流程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提高,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

    心中的彩虹作文范文(整理18篇)

    - 阅0

    心中的彩虹作文篇1天色昏昏沉沉的,往日热闹非凡的街道此时空无一人,就连道路两旁的树都耷拉着脑袋。如此萧索又有点凄凉的景象,亦如我心中的光景。拿在手里的是张语文答题卡。.....

    关于专业技术教师工作总结范文收集

    - 阅0

    专业技术教师工作总结篇1一、注重美术教学的双边活动,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众所周知,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忽视哪一方面都会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美术教学中.....

    老师我想对您说作文范文(精选10篇)

    - 阅0

    老师我想对您说作文范文(通用33篇1回忆难忘的小学生活,老师对我的关怀无微不至。那时六年级上学期的一件事。一天早上我忐忑不安地走进教室。“铃……”上课铃响了。我看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