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经济发展(6篇)

来源:其他

近年经济发展篇1

关键词: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研究现状、评述

一、研究现状分析

1.关于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整体研究方面。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是万振凡、吴小卫著《近代江西经济研究》,系统的探讨了江西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近代的江西农业生产、近代江西农业科技发展、近代江西农业的赋税、近代江西农业发展的手工业、近代农村阶级关系的演变、近代农业的自然灾害、近代江西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多个层次的问题。

2.关于近代江西农、副产品贸易的研究。这方面研究的主要学者有万振凡、胡水凤、吴赘、周海华等人。万振凡、吴小卫著《近代江西经济研究》对这一问题也有所涉及,探讨了农产品的贸易,对农产品的贸易量、商品率、农产品市场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商品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胡水凤对近代江西茶叶、夏布两种农产品进行了一个研究,探讨了江西种茶面积的变化、茶产量的增减、茶价格的变化及夏布的生产和销售等具体问题。关于江西茶业研究,比较重要的还有周付华的研究,他从中长时段出发对九江开埠后,九江茶市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九江开埠后带来的九江茶市的发展与衰落。吴赘、周海华等对近代江西渔业进行了研究。吴赘重点探讨了民国时期,鄱阳湖湖区的渔业发展变迁以及鄱阳湖渔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政治的关系。周海华则主要对江西的渔业进行了简单的述论,包括主要渔场分类及其区域、捕鱼方法、鱼产量的加工与贸易。此外,许金华还对近代江西的木材的外销进行了初探,分析了江西木材的外销情况。学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但主要仍集中在茶叶、渔业的研究上。

3.关于近代江西农村市场的研究。主要的代表性学者有谢庐明、孙桂珍、游海华、白沙、万振凡等。谢庐明研究的重点在赣南,对明清赣南地区农村墟市的兴起、发展、特点以及与地方社会经济变迁关系进行了研究,也探讨了清代时期赣南地区独特的庙会市场、客家文化影响下的赣南农村市场,对赣南庙会市场的地域分布以及客家文化中的庙会、习俗在赣南农村市场中起的整合作用进行了分析。孙桂芳通过对江西农村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江西近代农村市场的嬗变过程、市场体系的特点,得出江西农村市场呈现出商品量及规模增大、市场网络日益形成并逐步完善、商品市场结构开始由传统向近代转型、土地市场形成、供求关系及竞争机制发育并其作用的一种复杂态势。游海华则主要研究了赣闽粤边区的市场及市场网络的传承与嬗变。白沙、万振凡分析了农村集市的发展,得出民国时期的农村集市设施普遍增加、规模扩大、周期变短、布局日益合理,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关于20世纪30年代江西乡村建设的研究。这方面研究是近代江西农村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研究学者有温锐、魏本权、曾志文、吴小彬等。温锐分析了近代赣闽边区的传统乡村民间借债、抗日战争时期沿海人口、企业的入迁等因素对这一地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魏本权则分析了1931至1949年江西农村的合作运动,江西农村合作运动是农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内容。它担负着江西农村经济自治和社会自治的双重功能,是江西农村近代化的重要尝试和努力。经费的不足、理念的背离、环境的恶化制约了江西农村合作运动的开展。曾志文、吴小彬的硕士论文都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民国时期的江西农村建设上来,曾志文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的江西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江西地方政府在危机预防、危机应急、危机的恢复等机制;吴小彬则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的江西出现的严重“三农问题”以及针对这一问题江西地方政府为此开展的农村合作运动、设立省农业院、建立农村实验区等一系列措施。曾、吴二者的研究具有许多相似性。

二、评价与展望

通过上文对近代江西农村经济问题研究现状的梳理,我们可知,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丰富,研究的领域得到扩展。21世纪前,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度还较低,主要的研究人物就是万振凡、胡水凤,主要研究成果为1998年出版的《近代江西经济研究》。进入21世纪后,游海华、谢庐明等一批学者投入到这一问题的研究,有一批硕士研究生也以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相关问题作为研究论文选题,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队伍得到壮大。研究队伍的扩大,也必然产生成果的增多,领域的扩展。现如今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涉及金融、市场、实验区研究等各个方面;从从时段来看,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民国时期。

虽然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但仍有许多需进一步加强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研究的视角急需扩展。关于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研究,大多是从社会史的视角进行分析,虽有谢庐明从客家文化视角出发对赣南农村市场的研究,但总体仍是研究视角不够全面,更缺少多视角、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学界关于这一问题还需引进经济史、政治史等其他的视角来扩展其研究。

2.研究时段上忽略了晚清江西农村经济的研究。学界一直将研究时段集中在民国,而往往忽略了其他时段的研究。晚清,受外来经济的冲击、商路的变化、清政府为近代化而实行的改革,其必然也对江西农村经济产生影响,但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足。

3.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研究成果多,但有影响力的成果少。关于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研究取得很大成绩,成果虽多但普遍缺乏分量,启发性小,在学界影响力小。对这一领域的学者仍需深入研究,提高成果的质量,出几篇有影响力、高水平、有启发性的学术论文,甚至产生几部相当有分量的大作品。(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万振凡、吴小卫著:《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经济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版;《论近代江西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国农史》,1998年第3期。

[2]胡水凤:《近代江西茶叶的种植与加工》,《农业考古》,1998年底期;《近代江西的茶价》,《农业考古》1996年第2期;《略论近代江西r麻业》,《中国农史》,1989年第4期;《近代江西夏布的产与销》,《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3]周海华:《近代江西渔业述论》,《古今农业》,2002年第4期。

[4]许金华:《近代江西木材外销的历史初探》,《农业考古》,2010年第1期。

[5]孙桂芳:《近代江西农村市场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毕业论文。

[6]白沙、万振凡:《民国江西农村集市的发展》,《南昌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7]万振凡、宋青红:《民国时期江西农村发展实验》,《古今农业》,2005年第1期。

[8]刘白杨:《近代江西乡村实验运动中的人物群体研究》,《农业考古》,2014年第4期。

[9]万振凡、林颂华:《江西近代社会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吴燕等:《战争对近代江西传统农业社会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农业考古》,2009年第6期。

[11]魏本权:《近代江西农村合作运动述论》,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毕业论文。

近年经济发展篇2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国际地位;国际比较

中图分类号:F0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1-0021-11

一、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取得巨大成就,1978~2011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9.89%,而2000~2011年,年均经济增长率更是达到10.36%。而且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和宏观调控水平的提高,中国经济在保持高增长的前提下,稳定性也大大增强。高速的经济增长改善了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也为中国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等)、应对突发事件和解决各种发展中的矛盾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六大提出新世纪前20年GDP翻两番的目标,党的十七大将这一目标调整为人均GDP翻两番。党的十提出,2022年实现GDP比2010年翻一番。2011年的GDP总量为2000年的2.95倍,这一期间的GDP年均经济增长率达10.36%。也就是说,由于在前一阶段中国取得了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因此在2011~2022年里,中国只要再实现3.4%的GDP年均增长率就能实现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的目标。而从目前的增长趋势看,保持当前或稍低一点的经济增长速度,实现党的十提出的目标是完全能够做到的。进入2011年,虽然中国的短期(季度)经济增长率有所回调,但无论从经济增长动力还是长期趋势看,中国经济增长仍可能保持相对较高的速度。与其说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是经济增长放缓问题,不如说是如何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经济增长效率的问题。中国要保持长期、稳定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需要更多地关注改善供给结构、需求结构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与GDP的增长相比,1978~2011年我国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相对较慢。在1978~1990年、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消除了价格变动后)的年均增长率为5.86%、6.83%和9.66%,长期年均增长率为7.3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92%、4.50%和7.04%,长期年均增长率为7.3%。而这期间我国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为8.79%,居民人均收入的长期年均增长率比人均GDP增长率低1.5个百分点左右,这体现了我国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在分配经济增长成果上的特征,就是将更多的成果用于积累、进行投资和发展外向型经济。图1对改革开放后的GDP、城镇和农村居民实际收入的增长率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曲线之间是发散的,各阶段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长率在逐步提高,由居民收入增加导致的内需增加有可能为中国经济增长增加动力。

二、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总量及其占世界份额的变化

进入新世纪后,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迅速提高。从表2可看到,1978年中国GDP总量仅为1500亿美元,仅占世界GDP总量的1.8%,排名第10位,与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2000年,中国虽然取得并保持了经济高速增长,但GDP占世界经济的份额只有3.7%,落后于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传统发达国家,排名第6位,排名虽然提前了4位,但国际影响力仍有限。进入新世纪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由于发展基数已大为提高,再加上强劲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总量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德国、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中国的GDP总额达到5.93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比重达9.4%,成为对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经济大国。同样,对外贸易也呈现了这样的特征。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出口在全球贸易中所占比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到2000年,中国的出口占全球的份额提高到3.9%,在全球排名第七位;2010年,中国出口在全球所占的份额提高到10.4%,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可以说,进入新世纪后的10年,是中国历史上国际经济地位改善最为显著的10年,并由此带动了其他方面地位的提升。

表2列出的是2010年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的20个国家过去三十多年按汇率法计算的GDP总量、份额和排序情况,直接影响其排序变化的因素有三个,即实际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水平和汇率,而经济增长率则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从长期发展的观点看,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的通胀程度和汇率间通常存在反比关系,即通胀程度越大,本币的贬值程度往往也越大。因此,按汇率法对各国GDP的长期变化进行横向比较,能说明各国的世界经济地位变化。从表2还可看到过去三十多年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总量和份额的变化情况。

(一)以七国集团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总量份额的变化

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日本和英国属于前20年所占份额提升、近10年下降的国家;加拿大属于前20年份额下降、最近lO年份额略有提升(由2.2%上升到2.5%)的国家;而德国、法国、意大利属于份额持续下降的国家。

美国和日本是两个经济总量最大的发达国家,但情况有所不同。1978~2000年,美国经济总量所占的份额在已达到27.1%的情况下,2000年更进一步提高到30.7%,新技术革命、金融和文化产业的创新及房地产业的发展,对这一时期美国和世界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但最近10年,美国经济虽然还在增长,但所占的份额却下降到23.1%,下降了7.6个百分点。日本的GDP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1978年为11.7%,2000年则提高到14.5%。但事实上,自1973年石油危机以后,日本经济增长就已明显放缓,所占份额的提高主要是受l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的影响。日本为这一升值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使已经放缓的经济增长更进一步陷入困境。最近10年其所占的份额又从14.5%下降到8.6%,下降了5.9%。

从30多年的份额变化看,七国集团的所有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份额都是下降的。其中,美国下降了4%、日本下降了3.1%、德国下降了3.3%。而中国在这一期间所占的份额提高了7.6%,超过了与中国经贸关系最为密切的美国、日本的份额变化之和,而这种变化主要是在最近10年发生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现在受到发达国家较大关注的原因。

(二)新兴国家经济总量份额的变化

发达国家经济总量所占份额的减少,是与新兴国家经济总量所占份额的提升相对应的。虽然除中国外,其他国家份额提高的程度都不算大,如位居份额变化第二名的印度,在过去30年中仅提升了1.1%,但这些国家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明显,近年来纷纷走上了经济增长的快车道,这就导致最近10多年世界经济格局的明显变化。而在这种经济格局的变化中,中国无疑占据着重要地位。

三、过去30多年来世界各国实际经济增长比较

一国在世界经济中份额的变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经济增长。那么,在过去30年中,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表现出哪些特征呢?表3分别列出1980~2010年和2000~2010年这两个时间段10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长期实际经济增长①(即不包含价格变动和汇率因素的影响)状况,从中可从长期(30年)和近期(10年)两个角度看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

表3是按照1980~2010年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来排序的。在这三十多年中,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是全球最高的,年均增长率为10.06%;而在2000~2010年的11年中,中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仅低于缅甸,居世界第二位。但缅甸是一个后起国家,起点低、经济规模小,这10年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等实现了高增长,中国则是在已经高速增长20年的基础上继续增长,难度要更大。从发展阶段看,中国仍处于高速增长期,近10年的年均增长率(10.48%)还略高于过去30年(10.06%),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好阶段。正是这种高增长导致中国国际地位的巨大提升。

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世界经济整体增长并不很快,从表3的100个国家和地区看,只有10个国家或地区的年均增长率超过5%,20个国家在4%~5%之间,17个国家或地区在3%~4%之间,29个国家或地区在2%~3%之间,24个国家在2%以下。高速经济增长并不是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增长的普遍状态,中国能保持这样长期的超过10%的年均增长,确实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在这一时期,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表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世界经济的重心开始逐步向亚洲转移。过去30多年来经济增长最快的8个国家全部在亚洲,分别为中国、新加坡、缅甸、韩国、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其中的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都是人口过亿的大国。年均经济增长率最高的是中国,超过10%,最低的是印度尼西亚,为5.26%。中国、印度、缅甸这三个国家近10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高于过去30年,经济增长保持上升势头。尤其是印度,过去10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达7.67%,步入了高速经济增长阶段。印度尼西亚的增长率基本持平,作为一个拥有2亿人口的大国,连续30年保持5%以上的经济增长,也相当不容易。其他4个国家经济增速则有所放慢,新加坡和韩国最近10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已回落到5.59%和4.15%,他们已经走出高速增长期。日本近30年来,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年均经济增长率由高增长时期的10%下降到1.96%,而最近10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更是下降到0.7%。这种停滞为日本解决国内问题带来了困难,同时也降低了它在亚洲和全球的经济影响力。从发展趋势看,中国正在成为亚洲经济增长的重要主导力量,而亚洲新兴国家的发展,则对促进亚洲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和整体的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经济加速增长的势头,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的格局更加明显。在年均经济增长率排名靠前的国家和地区中,大部分国家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如,南亚国家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历来属于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且增长缓慢的国家,现在经济已开始提速。非洲的很多国家(尤其是资源丰富的国家)近年来经济也走出了停滞状态,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尤其应注意的是,一些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较多、领土较大)的经济增长在好转,如金砖国家、印度尼西亚、一些拉美国家等,它们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不是很高,但已走出低位徘徊的局面,出现或重新出现了加速增长的势头,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互相合作和支持,实现共赢。这使世界经济秩序发生了明显的新变化。

第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开始明显放缓。在七国集团中,虽然各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有一定变化,但相互间的排序关系没有变化,仍然是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加拿大,日本和德国等二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比较快的国家,也都进入稳定发展期。七国集团国家最近10年的GDP增长倍数,日本最低,为1.07倍(年均增长率为0.7%);德国次之,为1.10倍(年均增长0.94%);加拿大最高,为2.2倍(年均增长1.87%)。而从1980~2010年的增长状况看,德国最低,为4.6倍(年均增长1.74%);英国最高,为6.9倍(年均增长2.24%),相互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别,都属于较慢的经济增长。美国近10年来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6%,而在1980~2000年期间则是3.34%(过去30年为2.75%),近10年比前20年下降了近2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在近10年来明显放缓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共同特点,不但下降的幅度大,而且实际的经济增长率相当低,如日本和德国几乎就是零增长。这也从某种意义上为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的复苏迟缓和欧洲债务危机做了解释。在中国等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起来后,发达国家的传统比较优势(如金融、技术、资金、装备等)必然会有所减弱,这就要求他们在新的领域中有所突破(如上世纪70年代的新技术革命),开创和发展新的优势。如果不这样做,经济增长就有可能出现停滞,而没有经济增长也就没有了解决各种发展中矛盾的基础。

发达国家的经济放缓和中国的加速增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也是中国国际地位迅速提升的直接原因。但应该看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是互相影响的。一方面,随着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和综合实力的提高,中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关系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在很多方面已从互补关系发展成为竞争关系,中国已经发展成为新的世界制造业中心,在很多领域替代了原先由发达工业化国家(如德国、日本等)所从事的生产。这对中国来说当然是好事。但从另一方面看,发达国家由于竞争力减弱所造成的经济放缓以及购买力的减弱,又反过来影响了中国对他们的出口,如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都对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冲击。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内经济发展出现的失衡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都可能影响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按照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随着一个国家以人均GDP衡量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其经济增长率有可能逐步减缓,但这种减缓往往是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发生的,如果没有特别大的外部冲击(如世界大战),即使出现了世界性金融危机、巨大自然灾害等,高速经济增长也不会突然中断。从目前情况看,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率在达到了新世纪前10年的新高后,可能会逐渐回落。但只要我们像过去30年那样,能够较好地处理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率即使下调1~2个百分点甚至更多,仍然可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好的国家。我们虽然在经济总量和增长率上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无论从工业发展阶段和科技发展水平上,还是从国内经济的均衡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上,都与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有很大差距,这是我们继续保持长期高速增长的潜力和动力。

四、以当前价格反映的经济增长比较

表2表示的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历年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和排序的变化是以按汇率法反映的现价GDP表示的。而各国之间的横向比较不仅仅是历年经济增长的比较,还与各国价格总水平、汇率的变动相关。表4反映的就是包括了这些因素的世界上20个主要国家2000-2010年以美元计价的名义经济增长率的比较。从表4可看出,加上了价格和汇率因素后各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与表3有很大不同,中国、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等国国际经济地位的提升都明显快于其经济增长速度。以中国为例,这一时期中国名义增长率为17.22%,仅次于俄罗斯位居20个国家中的第二位。其中,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0.48%,价格总水平的年均增长率为4.09%,汇率水平的年均增长率为1.93%。一般地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初级产品的价格(如蔬菜)相对较低,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工业制成品价格相对较低,这是一些学者及国际机构(如世界银行)利用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PowerParity)进行国际比较的重要理由。但应看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与发达国家人均发展水平的差距越小,其购买力平价与汇率间的差别也就越小。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中国家汇率的逐步提升,事实上也是其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但也应看到,发展中国家汇率的短期提升,将影响其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其货币在国际上的购买力,进而对其未来的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如前所述,日元在上世纪80年代的大幅度升值曾大大提高了其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份额,并使日本的名义人均GDP有很大提升,但由此导致的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最终使日本在国际上所占的份额重新降下来。

五、人均GNI水平的国际比较

近年经济发展篇3

关键词:近代经济;开封;转型发展

开封是一座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古都,但是步入近代它的发展却不尽人意,城市地位降低,经济发展缓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之整理的史料,对近代开封农业、商业的发展进行考察,分析其发展的制约因素,希望为故乡日后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一、开封经济近代化发展的背景

开封位于豫东平原,经济近代化的发展是在近代河南经济转型的背景下进行的,受近代河南经济发展的影响。

19世纪末以前,河南地处中原腹地,缺少近代交通条件,远离通商口岸,受近代资本主义冲击很小,人口在当时已达到三千三百多万,小麦产量占全国小麦总产的14%。但粮食产量只占全国粮食总产的3%,人口过多,加之过快的人口增长速度使得粮食人均拥有量少,粮食商品率很低。商业发展方面,河南当时资本主义成份微弱,商品交换极其不发达,对金融业务的需求也相对较少,造成当时总行设在开封的银行只有河南农工银行一家,资本额少。另外,由于远离通商口岸,直到1930年河南开放的商埠只有郑州一处。

开封邻近黄河,耕地面积大,气候适宜,千里平原,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经济的发展与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发展、破坏、重振中循环往复。北宋时的开封人口超过百万,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兼具着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两大职能,《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所描述的就是当时的盛况,令人神往。明朝时期,开封是河南省会,是文人雅士汇聚之所,商铺、餐饮、旅店业发达,品种全、档次多,适宜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明末,开封城毁于黄河水患。清中叶开封商业开始迅速发展,各地商帮在开封建立众多会馆,比如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山陕甘会馆。朱仙镇也在清代成为全国著名的四大商镇之一,是河运的必经之地,“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粮食、烟草是朱仙镇商业经营的大宗商品,典当业、手工业是其商业的重要组成部门。明末清初建立的景文洲汴绸庄,在乾隆时期发展最为鼎盛,织机99张,雇工200多人,分号5个,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二、近代开封农业的发展

无论是传统经济时期还是近代社会经济转型的时期,农业问题在中国始终占有重要位置。近代,开封的农业是在缓慢发展的。1908年7月,河南商务农工局在开封禹王台附近设农事试验场,由官钱局按月供银3600两。1924年,开封油料作物以花生为主,为求商品化盈利,他们排挤高粱、小麦、大豆的种植,陈留地区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0%,1920年这一数据还仅仅是20%。据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记载,1921年―1925年,开封农产品出售部分占32.8%,家庭自用占67.2%,其中商品化程度最高的是油料芝麻,占92.7%,最低的是大豆,仅占13.7%。由此可见,开封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高,且各作物的商品化程度严重不均。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农政机关明显增多,职责细化,河南建设厅下设具有科研性质的农业机构。1929年,在各市设立7所农林实验场,其中1所就设立在开封尉氏;1931年,将开封尉氏农林实验场改组为专门试验场,改名为开封园艺试验场,各试验场职责包括调查、试验、推广三部分;1932年12月,又将各农事试验场和林务局合并,进行农业科研。为推动河南省棉业的发展,1935年4月,在开封添设河南省棉业改进所,并于同年5月将位于郑州的棉业指导所总部迁至开封,设在河南大学农学院。1935年8月,河南省共建立农村合作社1283所,股金21.04万元;1936年,合作社达到1684所,其中信用社362所。各级农政机关的设立,旨在改良和推广农业技术,同时通过设立农村信用合作社,解决农村及农业资本不足的问题,种植结构开始向农工商业转变,推动了开封的农业由传统向近现代的转型。

在这一时期,农具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开封县农业推广所在旧式耕犁上增加新式犁盘,在旧式播种器上增加播轮,方便耕地深浅粗细一致,丢种疏密一致。不足的是,这些农具的改造,仅在农业试验场使用,并没有在农民耕作中普及,肥料的使用仍旧是农家肥为主,化学肥料不普遍,传统农业的技术变革并不突出。

三、近代开封商业的发展

自古以来,开封就是“出入大贾小商之地”,是政治、商业活动中心。清末民初,开封的商户多集中在城中,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专营商品,如北书店街多书籍、笔墨纸砚,西大街多绸缎布匹等。近代开封,随着交通方式、城市布局的演变,形成了四大商圈。其一为开封南关。1906年4月19日,开封火车站战线与汴洛铁道正线接轨,4月26日的竣工通车,加之1907年2月开封火车站转车场的建成,开封南关逐渐开辟为商埠。其二为马道街。1913年10月,开封修复马道街路面,并安装了电灯,吸引大批商户迁入,马道街由此逐渐发展成繁华的商业区。正大林茶庄、张麻子剪刀店、谦信洋行的相继开业,及外埠商号上海正兴长布店的迁入,进一步繁荣了马道街商圈。其三为相国寺市场。相国寺市场从北宋开始就已有雏形,正如《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相国寺内万姓交易”,1927年冯玉祥改相国寺市场为中山市场,将寺内配殿、钟楼等租赁给商民经营,商业摊点云集,是各种京广杂货批发、零售的主要集中地,汇集了开封各色风味小吃。其四为模范商场。1928年,冯玉祥下令没收开封南土街“桐茂典”当铺,改建为“国货商场”,后改为模范商场,整个商场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四角各有角门,主要经营时货、布匹居多,基本是零售业务。同时,场内还设有“华光影剧院”,已具备了现代商场的雏形。

在开封四大商业圈的发展历程中,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洋货入侵的冲击、军阀混战中的搜刮,不少商户因此或负债累累,或倒闭歇业,商民及社会各界曾进行多次抵制运动。据《开封市志》记载,1905年,开展抵制美货运动。1912年2月21日,开封商界组织抵制外货,振兴国货。1919年9月21日,在马道街丰乐园成立河南国货维持会,制定具体国货维持简章,包括:车站设立检查处、扣留日货、从重处罚销售日货的商户等。时至今日,随着现代商业的发展,开元广场、中山路商业街、大商集团等商业圈的冲击,开封马道街、相国寺市场仍旧汇集众多商贩,以平价、批发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商户,不改昔日的繁荣景象。

近代开封商业各行业的发展,以贩卖业为主,生活供应业次之,随后是金融保险业。贩卖业中,又以饭食品类占多数。1935年,对开封城各业商号数量进行统计,共计6856户,贩卖业5447户,其中单是饭食品就有1527户,约占商号总数的22.3%,可见,开封餐饮业在近代是快速发展的,1926年创建的第一楼包子馆、“五福”食品店等一大批老字号驰名中外。金融保险业140户,约占商号总数的2.1%,与同期省内各地市相比,发展比较充分,官办资本在金融业中有绝对的控制权,近代金融业转型痕迹较为明显。据统计,1933年,开封各银行现金共计约2090444.70元,存款共计6307756.59元,放款共计3460767.66元。

综上,作为反动统治的政治中心,附近农产品及商品的集散地,近代开封商业表面上是繁荣的,实际上却备受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及反动统治的剥削。近代开封的商业虽有发展,但失去了交通枢纽战略地位的开封,其商业仍旧是落后的。规模小,资金少,主要集中在市内商业贸易方面,对外贸易交流不发达,与省内其他新兴的交通便利城市相比,发展甚是缓慢。

四、近代开封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作为消费型城市的开封,在近代,封建经济不断消沉,新型资本主义经济却因其发展缓慢,不足以推动整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总结其近展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影响近代开封经济的制约因素有以下几点。

其一,人口增长过快,制约开封经济的发展。据《开封简志》记载,1907年,开封人口为15万人,《河南统计月报》载,1925年,开封人口226758人,1936年为307071,仅十年间就增加了80000余人,1937年人口达到327949人。虽说开封位于黄河的冲积扇上,河道四通八达,物产丰富,棉花、花生、小麦种植丰富,但逃脱不了农业自给自足为主的状况,农产品大多被消耗掉了,商品化程度并不高。因而,人口增长因素不是开封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但一定是其制约因素之一。

其二,自然环境破坏的加剧,黄河水患的不断威胁。自金以后,开封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1910年地理学家张相文游开封时感叹“白气茫茫,遥望之无异沙漠”;1923年,康有为登龙亭时题词“东京梦华销尽,徒叹城郭犹是,人民已非”。与此同时,黄河对开封的威胁并未缓解,1921年夏季的大雨,豫东数十县积潦为患,1922年春夏着手修浚从开封陈留向太平岗疏入下游;1938年6月军队更是扒开花园口,决黄河南泛入淮,开封的黄河干涸,惠济河断流。因而,开封的气候直接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生态的恶化又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

其三,失去交通枢纽,缺乏便利的对外贸易条件。1907年初,开封建设汴洛铁路,1914年改为陇海铁路至徐州,1930年又通至西安,这是开封对外交通的唯一铁路路线。1931年间修筑从开封至郑州、许昌、项城、菏泽、道口的公路,但是并不经常通车,朱仙镇的河运交通已然衰落,相比地处平汉、陇海铁路交点的郑州,开封交通区位优势不再,郑州成为农产品及外地工业品输入的转运中心,分流开封经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开封贸易的活力。

其四,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定。近代开封,本质上是一个典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城市,从清政府、北洋军阀、反动派的统治,开封经济繁荣的背后备受掠夺和剥削,近代开封的经济并不能获得正常的发展。开封位于中原,鲜有帝国主义的直接投资,因而殖民地经济特征并不明显,官僚资本在此时也忽略了开封及诸如此类的传统内陆城市。虽然在外国资本的影响下,修建了铁路等交通运输业,但帝国主义只是将其作为经济掠夺的手段,或是通过中国的统治阶级把开封作为销售商品和收购原料的据点,同时也是控制整个河南省的据点,并没有起到推动开封经济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41-48页.

[2]贾贵浩.河南近代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与商品化发展.南都学坛,2005年第3期.

[3]黄正林.制度创新、技术变革与农业发展.史学月刊,2010年第5期.

[4]司长玉.《民国时期开封城市经济近代化转型研究》.2006年5月.

近年经济发展篇4

近10多年来,在非洲的中国人已近百万,在非洲开展经贸活动的中国公司已达2000多家;而来华的非洲人仅在广州就大约有20万人,并以每年30%-40%的速度递增。

近现代以来,基于共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痛苦历史记忆,基于共同的发展诉求,现当代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在短短60年里走过了建立、发展和全方位快速发展的三个阶段。

中非贸易额在近十年里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长,从2000年的100亿美元跃增到2011年的1600多亿美元,中国自2009年超越美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另外,非洲还已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的第二大工程承包市场和第四大海外投资目的地。

在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洲经济深陷债务危机的情况下,非洲经济在最近的十多年里却取得了年均经济增长接近6%、通货膨胀得到抑制、财政状况逐年改善的好成绩。而非洲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中国等新兴国家近10多年来对非洲的大量投资以及对非贸易的大幅增加(仅中非贸易一项近年来对非洲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达20%)。

德国《经济周刊》早在2006年就载文指出,“中国……令非洲经济在2005年增长了5%以上,而且也将通货膨胀压缩到25年来的最低水平。在非洲历史上,以经济投资形式流入的资金首次超过了以发展援助形式流入的资金(许多人认为这是非洲历史的转折点)”,“非洲有史以来首次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而为这块大陆创造这一绝佳契机的正是中国人。”

非洲有54个国家和近10亿人口,自然和人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但因长期的殖民掠夺和局部冲突动荡,经济仍比较落后,缺乏发展资金、技术和经验。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规模和实力有了显著增长,但也面临着资源短缺、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等新的问题。因此,中非之间在资源、市场和资金、技术与经验间的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与合作完全是一种于双方都有利的互利共赢行为。

中国政府在继续向非洲国家提供并逐步增加力所能及和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的同时,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兴业。

在贸易领域,为解决中非间贸易不平衡问题,中国近年来加强了从非洲国家的进口,与非洲贸易出现并保持了逆差。为进一步便利非洲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从2005年起,中国给予与中国建交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对华出口商品零关税待遇。从2000年至2009年,中国已免除35个非洲国家的312笔债务,总计189.6亿元人民币。

在投资方面,截至2012年4月,中国可统计的对非洲直接投资达153亿美元——十年前,这一数字还不到5亿美元。在非洲兴办的各类企业达2000多家,投资项目涉及贸易、生产加工、资源开发、交通运输、农业及农产品综合开发等多个领域,项目遍及50多个国家。

近年经济发展篇5

【摘要题】理论研究

【关键词】经济史/理论经济学/现代化

【正文】

中图分类号:F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230(2002)03-0068-06

加强理论分析与理论抽象,将中国经济史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由使学生了解经济发展过程,变为了解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经济工作经验和经济理论与历史理论,是我在面向21世纪中国经济史课程改革建议中的三个目标之一。

一、经济史学是理论学科

经济史学教材之所以要加强理论分析,是根据以下三种情况:

(一)经济史学科的性质与学生的要求。开设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课程,是为了使学生知道本国经济国情,包括本国经济发展的过程、规律、特点,中国经济发展已达到的水平与阶段,它的历史方位,经济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为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而提出过的各种理论和方案,等等。要使学生深刻地掌握这些问题,教材必须给予理论的回答,即对一些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将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成果凝聚成理论观点,以便于学生接受它们,并具有启发性。

经济史教材必须具有启发性,而不能限于告诉学生中国近现代时期里经济领域发生了哪些事实。教材不仅要使学生知道有关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过程、经验、方案的理论,而且要使他们知道,要用什么理论和怎样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史实与过程,得出新的理论结论,使他们从这个分析过程中学到经济理论、历史理论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启发他们的理论思考和运用理论分析具体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理论性是经济史教材应有的特色。

任何一本经济史教材,它的首要任务是将历史过程事实叙述清楚。历史过程是进行理论概括的依据。学生对仅介绍史实的教材有意见。他们需要知道史实,也需要知道用以分析史实的理论和从分析史实中得出的理论。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要求,本书在叙述史实过程中,采用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对史实作理论分析。在每章的末尾设“结语”,概括该章的理论观点,在每个历史大阶段后设立专章或专节,对相关的经济形态作理论分析。

讲授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直接目的,是分析历史过程,探索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以说明现在,启示未来。没有理论分析和理论结论,达不到此目的。认为经济史学科就是讲史实的,是一门没有理论的学科,这是一种偏见。它的形成,与一些人对真正的经济史不了解有关。事实是,所有的经济理论都来源于对经济历史的分析。马克思“这个人的全部理论是他毕生研究英国的经济史和经济状况的结果”。[2](P37)经济学史证明,不仅是马克思的全部理论,而且是所有含有真理成分的经济理论,无一不是研究经济史与经济现阶段状况的结果。现状转瞬即是历史。故理论出自历史。历史出科学。经济史学担负着出经济理论的任务。

(二)教学改革的要求。当前,高等学校有关专业开设中国经济史课程的情况是:开设一门“中国近代经济史”课的,讲一个学期,每周4课时或3课时;开设“中国近代经济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两门课的,各讲一个学期,每周3课时或2课时。采用本教材开设“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课,从开中国近代经济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两门课来说,是精减了一门课,但内容上不仅未减少,反而增加了。比“中国近代经济史”课增加了1949年以后的经济历史,比原来的“中国近代经济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这两门课程增加了港、澳、台的殖民地经济形态史和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史,增加了大陆1979年或1984年以后的经济发展史。教学改革要求给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以发挥他们的主动精神,因而必须精减课程与课时。故教学时间不可能增加,且有可能减少。教学内容增加与教学时间减少的这种情况,要求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少而精。加强理论分析与理论色彩,将大量史实与过程提炼为理论,这是达到少而精目的的办法。

(三)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经济理论发展的要求。中国经济的出路在于走自己的路。这需要有从本国经济发展过程与成败得失经验中抽象出来的经济发展理论作指导。100多年来,由于中国经济和中国经济理论的落后,中国长期没有摆脱搬用外国经济理论来指导本国经济发展的窘境。向西方国家学习经济理论经历了多个阶段。向西方国家学习资本主义经济理论,有成绩,但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道路,在主体部分未获成功。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有成绩,也有教训。1958~1978年经济处于基本停滞和徘徊状况,就是与所学的经济理论有关。鉴于这种经验教训,1984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中宣布中国要“走自己的路”。这是一个正确的决策。邓小平确立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既缺乏充分的实践经验,也缺乏系统的理论准备。西方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对于市场经济的研究比较充分,其中的许多成果值得我们借鉴。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都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原因。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并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西方经济学是从西方国家的经济历史中抽象出来的。其中,有许多东西必然不合中国的国情。照搬西方经济学不能解决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寻求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必须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方面学习西方经济学,吸收外国的经验;另一方面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学,从中国经济的历史事实出发,总结中国的经验,揭示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建立中国经济学。这后一个方面是基础。因为,学得的外国经济理论是用于中国,必须与中国的经验相结合;从根本意义上说,中国经济发展要走自己的路,必须有自己的经济理论作为指导。这种理论只能从自己的历史中抽象出来,从本国经验中抽象出来,并系统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学。

二、分析理论举例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指导,尽可能地吸取国外研究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理论成果,同时也凝聚了作者50年来研究中国经济史所形成的部分观点,并使之系统化。它是一本专著性教材。因此,对某些理论观点需要作点介绍。

作者在加强理论分析上所作的努力,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用于分析经济史实的理论,二是从分析经济史实得出的理论概括。在分析理论中,有用于某章某节某个专门问题的,有贯穿于全书的。后者对理解本教材的内容与结构颇为重要。现略举数例如下。

(一)经济现代化两个主要层次理论。经济现代化包括市场化与工业化两个主要层次,市场化是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的基础与前提理论。这个理论既与通行的“现代化在经济上表现为工业化”不同,也与“现代化就是市场化”有区别。本书以经济现代化为主线。对经济现代化内含的新解释,和用这种认识分析经济现象,给本书带来一些新的观点。例如,用经济现代化包括市场化与工业化的理论观察经济变化,就会发现自然经济结构的瓦解,商品生产的发展,农产品的商品化,国内商业与对外贸易的发展,货币制度的统一与废两改元,地租与财政收支的货币化等等,都是经济现代化在前进的表现;就会发现在1842年之前,中国经济已存在经济现代化的因素(萌芽),在向经济现代化方向前进,在走向经济现代化的门槛,中国经济现代化具有内在的基础与动力;就会发现中国近现代时期经济演变的基本趋势是发展、进步、上升,而不是如某些书所描绘的破产、进一步破产、崩溃或倒退、落后、破坏。

近年经济发展篇6

一、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1、2007年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将趋缓

2004年以来,在发达国家经济持续攀升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共同推动下,世界经济增势良好。但2006年下半年,美国经济由于房地产市场降温、私人消费增长转弱而明显放缓。欧洲经济增长虽可望持续,但增速也将有所减弱。这是因为世界经济已处于一体化状态,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连动影响十分明显,进而还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根据野村证券的有关研究,美国经济增长率每减少1%,日本GDP要下降0.6%,欧元区与其他地区经济也是如此。总体上看,世界经济仍有望进一步增长,但增长势头将难以保持2006年水平。联合国预测报告认为,2007年世界经济有望增长3.2%,比2006年减少0.4个百分点。在发达国家经济体增长均适度放缓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扩张也将受到影响。

随着经济增长的减缓,全球需求上升势头也会减弱,世界贸易增长也将相应放慢。据联合国预测,2007年全球贸易增长7.8%,比2006年减少2.3个百分点。

2、世界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增强

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世界贸易额与全球GDP之比持续上升。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印和东亚等表现尤为突出。我国的进出口额已占GDP的70%。世界贸易从1988—1997年的13.2%上升到2005年的16.7%,使其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经济全球化的深人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公司的迅猛扩张,以及世界贸易体制的完善,既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有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同时也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受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使全球贸易自2002年二季度开始走出衰退,并呈逐步加速增长趋势。2004年全球贸易量增长达到10.9%,是自2001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伴随着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按照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全球贸易量增长率将为9.4%和7.8%,分别比春季预测调高了1.4和0.3个百分点,增速均高于2005年7.5%的增长水平。受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带动,2006年世界贸易增长也高于预期。从进口需求来看,2006年,受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带动,美国进口增长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一至三季度进口分别同比增长13.4%、13.2%和13.9%,基本保持2005年全年增长13.7%的水平。由于经济增长加快,自2005年开始,日本和欧元区进口需求明显提高,成为促进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2006年以来,日本进口增长继续提高,一、二季度,日本进口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7.5%和19.1%,三季度又增长16.8%,均高于2005年全年15.6%的增长速度。从出口来看,由于外部需求强劲增长。继2003—2005年出口持续快速扩张之后,2006年许多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了出口的较快增长。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国的货物出口额增长率都达到20%以上,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和台湾地区等的出口增长率都在10%以上。预计2007年这些经济体仍然是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迅速增长。但世界贸易发展失衡加剧、国际市场产品价格迅速上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贸易摩擦有增无减。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国家将国内就业增长乏力、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归因于贸易问题,并在重要贸易领域设置壁垒,使美欧、美中等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不利于世界贸易的稳定发展。特别是,持续近五年之久的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被迫中止,使多边贸易体制陷入困境,给世界贸易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

3、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扩大

2007年,受美国经济增长减弱的影响,发达国家(地区)经济增长势头将有所放缓。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望保持强劲增势,将成为拉动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发达国家内部,主要经济体的发展趋势也呈现出显著变化。美国房地产市场降温后,私人消费上升势头趋弱,由于目前尚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幅度将明显减缓。2006年以来,欧元区内需明显复苏,尤其是企业投资增势良好,呈现出新一轮增长的迹象。2007年,虽然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个别国家政策调整(如德国提高税收等)影响,增幅略为放缓,但总体增势依然强劲。日本经济则将继续维持缓慢回升态势。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看,中国和东亚地区经济有望持续快速增长,俄罗斯经济增长势头良好,拉美地区多个国家政府换届后,有望推出新的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近几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显著扩大。受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增长减缓的影响,2005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仅为2.6%。根据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3.1%和2.7%。2006年二、三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的增长率分别仅为2.6%和1.6%,增速明显低于一季度的5.6%。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油价上涨、利率上升以及住房市场降温,国内消费受到影响等。但是总体上看,美国经济增长虽然会有所放慢,但是实现“软着陆”的可能性较大,不至于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住房市场放缓将使2006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减少1个百分点,并将继续影响今年的经济增长。房地产市场降温是抑制消费者支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另一方面,近期原油价格下跌将会给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带来正面影响,有助于美国经济稳定。在经历了二季度的较快增长后,欧元区三季度表现依然强劲,根据IMF的预测,欧元区经济2006年和2007年预计分别增长2.4%和2.0%,其中2006年的增长率将是过去六年来的最高纪录。至2006年10月,日本从2002年4月开始的本轮经济景气周期已经持续了57个月,平了二战后景气周期的最长纪录。受国内需求扩大的支撑,日本经济仍将保持乎稳增长的势头。但是日本经济总体上看是处于恢复状态,如果世界经济增速大幅减缓或是国内政策应对不当,日本经济仍有再度陷入通缩的可能。

在另一方面,发展中经济体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自2002年世界经济开始重新加速增长以来,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持续较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而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强劲增长。IMF预测亚洲发展中经济体2006年和2007年的增长速度分别为8.3%和8.2%。其中印度经济将分别增长8.3%和7.3%;印尼、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东盟4国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和5.6%;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4小龙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9%和4.4%。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正在经历自上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最强劲的经济增长,2006年该地区经济增长率将达到5.2%,2007年将进一步增至6.3%。该地区的石油出口是经济强劲增长的重要原因。虽然该地区经济发展有所改善,但是,拉美地区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体中,经济增长较为缓慢的地区,预计2006年和2007年的增长速度将分别为4.8%和4.2%。

除外部环境的改善之外,近年来发展中经济体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内部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宏观经济政策所作的相应调整。如贸易自由化和灵活的汇率体制、财政及赤字的减少、投资和外贸环境的改善,私有化和鼓励私营发展措施完善等。但是,持续高油价、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禽流感疫情以及美国等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将对发展中经济体带来影响。

4、国际市场产品价格继续上升

近几年,由于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国际市场需求转旺,使得初级产品供需关系紧张,再加上地缘政治和投机因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呈现大幅上升的态势。国际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2002年开始从谷底回升,2004年二季度开始,增势曾出现减缓,但是2006年继续大幅度回升。与2005年同期相比,2006年一至三季度国际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分别上升16.8%、26.2%和29.1%。其中以金属和矿产品的价格增长幅度最大,2006年一至三季度,金属和矿产品价格分别比2005年同期上升28.4%、57.7%和62.4%。相对比较,农产品和食品的价格上升缓慢,但也接近了1995和1996年的前期高点。

国际市场产品价格提高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一些主要商品的供应趋紧而需求大幅增长。例如,由于金属矿石产品的开发受到资源储量、资金、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开发建设周期较长,因此金属矿石的供应大大滞后于价格的变化。而亚洲,特别是中国2003年以来对天然橡胶、有色金属、钢材和一些石化产品等需求大幅增加。同时由于政治形势、局部动乱、罢工、生产事故等一些临时性突发因素的刺激和影响,以及对市场供应心理预期等,减少或中断的担心,更加剧了市场炒作气氛。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汽修班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整理2篇

    - 阅0

    汽修班毕业生自我鉴定篇1时光如梭,转眼即逝,当毕业在即,回首三年学习生活,历历在目:三年来,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摸索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积极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学习.....

    关于诚信的演讲稿分钟范文(整理15

    - 阅0

    诚信的演讲稿3分钟篇1各位同学们,亲爱的老师:今天咱们来谈一谈诚信。在当今这个社会,诚信可谓是非常的重要,有人将它比作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在24字核心价值观中也有诚信。诚.....

    优秀范文教我作文字四(精选2篇)

    - 阅0

    教我作文300字篇1今天,妈妈要教我做紫薯圆子,我知道这件事后特别兴奋。首先,我们把烧熟的紫薯压成泥后,放入面粉,倒点水,然后用手搅拌,搅拌的时候,紫薯泥像彩泥一样黏在我的手上,整.....

    关于夸家乡的作文优秀范文(精选7篇

    - 阅0

    关于夸家乡的作文篇1我的家住在山村,山村是个美丽的地方。山村的后面是一座座高山,山姑娘穿着绿油油的衣裳,可美啦!山角下有一条清清的小河,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果园。山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