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育美术学科核心素养(6篇)

来源:收集

如何培育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篇1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路径选择

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高等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1]继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之后,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再次强调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是“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2]。其中,“培养什么样的人”即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这一根本问题的首要问题。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教育目的的体现形式,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探索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不同时代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史,世界各国根据不同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条件,要求培养对象具备不同的素质结构,所采用的教育形式和评价质量也有所区别。

以现代高等教育的成功典范之一德国高等教育为例,19世纪初期经历了耶拿战役失败后,德国政府提出了“必须用智力来弥补在物质上所遭受的损失”,以此拉开了德国高等教育变革的序幕。1809年,德国内务部文教总管冯·洪堡负责筹建柏林大学,提出现代大学应该成为“知识的总体”,并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学者,即培养具有为学问献身精神的人,具有独立思考和研究、发现、表现能力的人。1871年普法战争后,德国的胜利被欧洲的文化精英归因于“它那闻名遐迩大学所具备的优越性”,高等教育由此被赋予了可以左右国家兴衰的重要性。柏林大学作为德国高等教育重镇,直到二战前夕都始终是世界的学术中心,德国高等教育也始终坚持以知识为本体的基本定位,不为一时的得失利益所迷惑。康德认为,要在自由的基本原则下重新界定高等教育与国家的关系,国家不应妨碍学术自由的实现,高等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激活已经掌握大量知识的优秀青年的科学思维。科学思维可以使他们站在科学的立场上去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展开研究。柏林大学之后,相继出现的慕尼黑大学、波恩大学等,也都以追求科学研究为己任,并且将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与研究能力的学生作为根本任务。在知识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指导下,德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柏林大学展现出的学术自由与平等的观念和传统,对后来的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3]。

19世纪法国的高等教育坚持以国家本位为主导,提倡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直接为国家机构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而非“学者”,对于学生而言也在很大程度上将国家公务员考试作为自己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4],因而具有强烈的国家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高等院校追求学术和科学研究的内在动力有所淡化。从培养目标的具体定位上看,法国将培养的学生划分为两类群体:一是以行政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国家公职人员培育;二是以培养工程技术人员为主要目标的专业技能培育。进入20世纪后,法国逐渐意识到其局限性,将高等教育分离成两大部分:综合性大学和大学校。前者一般是公立大学(université),入学门槛低,主要是实现大众教育的普及;大学校(Grandesécoles)是法国精英学校,一般为私立,培养“高精尖”人才,如以商科而闻名的巴黎高等商学院、培养顶尖工程师的巴黎综合理科大学等。除此之外,法国还有数量众多的专门培养社会各领域急需的工程师人才的工程师学校。应该说,这种体制提供了不同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术研究与专业人才培养之间试图做到互相协调、优势互补,但依然沿袭了19世纪法国高等教育的某些特点。

美国殖民地时期的学院以牛津、剑桥的古典教育为范型,以培养为宗教服务的神职人员以及效忠英皇的殖民官吏为己任,进行“绅士教育”。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1636年哈佛学院的建立具有标志性意义,可视为中世纪以来英国乃至欧洲大学传统在新大陆的繁衍。尽管哈佛学院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但这并没有使它成为隶属于某一个教派的神学院或宗教机构,其使命和责任也远远超出了宗教神学藩篱。正如1650年《哈佛宪章》所指出的,这所学院的建设是为了推进所有优秀的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教育本国青年人,不仅包括英国人,还包括土著印第安人[5]。随着独立战争的胜利,美国高等教育逐渐呈现模仿、吸收、创新的过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从古典主义逐步世俗化、实用化和民主化,到20世纪初更是呈现多样化、特色化[6]。“允许每个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爱好,最适合自己特殊才能,和他打算从事职业最有联系的领域”是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信条。此后,美国愈来愈强调“学以致用”,重视专业实用知识的灌输以达成专门技能的养成。到20世纪80年代,在培养具有创新型和实用性人才的同时,美国开始再次关注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人才培养呈现出丰富多样性、差异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我国高等教育思想历史悠远。夏商周时期“学在官府”,春秋时代官府垄断的知识开始向民间流传,“学在民间”,如以培养政治和学术人才为目标的齐国稷下学宫。古代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汉代太学注重德育,强调修身养性。自隋至唐,科举制确立并日渐成熟。这种“在全国竞争性考试的基础上选任文官”的制度,是“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类似的情况在西方或其他任何地方过了2000年才出现”[7]。但归根到底,古代中国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封建统治秩序提供各级行政官吏。近代大学教育始于清末,开始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试图“师夷长技以制夷”。通过洋务运动,特别是后来的维新变法,以京师大学堂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大学逐步设立。辛亥革命后,涌现出一批如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等优秀大学。这一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符合现代大学教育的本质和使命。1952年院系改革,高等教育以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人才为目标。20世纪末以来,院系合并、联合办学、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政策相继出台。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也愈来愈清晰,党报告中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全国各著名高校也纷纷修订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东南大学提出,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

可以说,古今中外高等教育都是依据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换言之,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是高等教育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行为的根本特征。离开时展谈人才培养目标,就失去了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属性和基础。

二、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新要求,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现代化建设和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阶段。明确符合新时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得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

(一)以时代价值为引领,铸就崇高理想信念之魂

青年兴则国家兴,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命运掌握在当代青年学子的手中。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对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带来了影响和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魂,不仅契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也承接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是符合时展的精神产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年)》提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树立适应时展的德育理念与整体思路。高等教育应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引入美德教育,以德励才、以德成才、以德用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创新,以生活化、通俗化的叙说风格阐释国家宏大价值,提升其吸引力,借助各种新媒体平台的力量提升其传播范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真正做到“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并内化为整个社会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化,需要创新实践活动方法与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价值实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当代青年群体自觉尊崇的个人行为规范。

(二)以专业素养为核心,塑造引领行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当今社会,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呈现出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等时代特征。党的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经济发展质量与产业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满足人民日渐多元化的个性需要应当增强社会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引领传统产业升级,以创新助推新兴产业发展,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8]。新时代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兴产业的出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都需要多学科共同协作,原来传统、单一的专才已经适应不了当下的时代要求,因而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从以前的工程师“专才”转变为引领型“复合人才”,在以专业素养为核心的同时,着力培养能够引领新时代产业结构调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高等教育履行人才培养职能的重要价值取向[9]。复合型人才不仅在专业方面有突出能力,同时还具备较高和全面的知识与技能,在知识复合、技能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都有突出优势。而目前侧重于“专才”教育的培养模式缺乏多学科交叉融合型平台,学科之间壁垒森严,学生缺乏大局观和学科引领意识。因而,应通过多专业联合、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国际成熟经验引入,设立“专业培养全面—学科交叉深化—国际接轨拓展”的梯度化培养目标,完善“跨专业+跨学科+跨校跨境”的链条化培养过程,强化面向行业综合发展的多元化、协同化和国际化的多维度知识培育体系。

(三)以锻造本领为导向,培养科学实践之精神

有本领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特别是专业能力的提高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知识的融合与消化,并进一步提高能力,这是一个基本的认识[10]。由此,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时要倡导锻造本领为导向,塑立科学实践精神。长期以来,传统教育强调教师作为传授主体的作用,以及书本作为教育载体的作用,忽视了青年人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及教育的实践属性。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杜威认为,这种模式不仅不能促进反而制约了学生的智慧和道德的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前所未有地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人才培育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指出,“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11]。实践活动是检验人才的炼金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与创新需要青年人才真抓实干的实践能力。实践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有效载体,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知行结合、引导内发、相互教育的特点。当前,一些高校虽已将课题研究、社会实践等实践育人环节融入课程体系,但不同程度存在着流于形式、操作性不强、育人效果不明显、评估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为此,一方面要始终将时代需要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向指引,适时调整实践教学方案,注重知行合一,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于实践活动中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大胆创新、勇于创造,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增强本领。

(四)以全面发展为指导,建立综合素质养成机制

人才的综合素质是核心竞争力,综合素质是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统一。马克思早就指明,人应该是“全面自由发展”的个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12]。但部分大学生长期生活在父母与老师的宠爱与呵护下,缺少艰苦奋斗精神和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缺少服务大众、奉献祖国的家国情怀;缺少学科交叉、全面发展的大局意识。目前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建立以“专业文化+创业精神+家国情怀”为核心的多元化素养养成机制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尝试构建“思政班主任思想引领+专业班主任专业引导+学术导师研学引航+班指导朋辈辅导+班委及学生自主管理”五位一体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和融合思政教师的价值观引导功能和专业科课教师的学术引导作用,不断营造学生个体和谐发展的成长育人环境;充分培育和彰显群体(班级)特色文化,积极进取的良性集体文化对学生的个性选择与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开展学科文化和专业素养教育,开展以“理想与责任”为核心的创业精神教育,培育新时代所需的担当品质、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实施和创新文化素质教育,全方位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法治意识、人文关怀等。

三、高等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路径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高等教育应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根本目标,注重知识-能力-素养协调发展,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重视个性化发展,并具体体现在教育体系、教学理念、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

(一)立足全局视角,完善高等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高等教育机构和制度的总和,是高等教育发展变化的缩影。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体系性结构已经基本建立,相比于1978年1.55%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2.6%,实现了从精英化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转变。但高等教育体系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在不断拉大,我国高等教育呈东高西低的发展现状,高等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和上海等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13]。此外,由于国家对于各类型教育投入的不均衡,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受到了一定的忽视,加之整个社会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并由此形成学历上的歧视,导致职业教育往往不能获得学生心理上的认同。与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大城市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因而造成了人才培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状况。因此,国家完善教育体系需要立足全局视角,在高等教育的资源投入中应该根据各地区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投入方案,通过不同地区资源投入的配比调整,不断改善东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现状,形成东、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良性发展局面;其次,国家应根据社会需要与时展,不断调节高等教育体系失衡的状况,增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与关注,让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育模式能够与整个高等教育体制相衔接,使得高等教育体系各组成部分能够同向发力,真正与时展相契合,培育出新时代社会所需要的各类型高素质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尊重个体差异,树立发展性教学理念

随着信息技术、心理和教育科学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等教育领域逐渐开始重新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性教育理念[14],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首先,根据高等教育层次对学生发展进行精准定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逐渐由“适应性教育”转换为“发展性教育”。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习惯于“适应性教学观”,学生被动接受学校、教师给予的系统知识,学习主动性与全面发展动力不足。新时代高等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就需要将教育观念更新为发展性教学,从知识本位发展为学生本位。坚持学生本位应该充分考虑学生所处高等教育层次进行精准定位。对于处于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应根据其年龄、知识、素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不同确立相应的教学理念,分层次开展教学活动。

其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创新专业录取和调整模式。填报志愿是迈向高等教育的第一步,也是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参考。但由于学生对大学专业没有深刻了解,同时存在追求热门专业,忽视自身条件与能力等因素,学生填报高考志愿过程中充满了很多主观性和偶然性,导致部分同学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发现专业不合适。目前,部分高校进行改革,通过大类招生方式实行二次专业调整即是宽口径培养的典型示范。如东南大学2019年招生将全校所有专业整合,推出跨学院的14个类与5个专业招生,点面结合、立体交叉;大一结束后还可以进行转专业考试,进入其他类别专业学习,充分给予学生选择专业的权利。

(三)强调目标差异,构建多元化的培养体系

新时代要强调培养目标的差异,建立多元化的培养体系,培育符合时展的创新人才。

首先,要根据高等教育类型制定多元化培养方案。2017年初,《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探索构建高等教育分类体系。部分高校的培养方案同质化严重,缺少辨识度,导致人才培养结构与就业市场需求存在偏差。因此,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应分层分类,强调个性差异,逐渐由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整体上可以划分为研究性高校以及应用型高校(高职高专)两类。研究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当着重转变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教学过程中由单向接受知识转为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从人本主义出发,根据学生研究兴趣进行合理引导,强调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不断增强学生的发现思维、研究思维以及分析思维,提升学生自主科研的能力;应用型高校应当根据学校自身定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引导性教学,培养方案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培育,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度。此外,即使同一个学校、同一学院、同一专业培养的学生也应当提供不同的发展方向,如拔尖创新人才、专业人才、职业人才需要不同的培养方案,要摒弃标准化培养方案,制定结合菜单式培养方案,允许学生在一定基础课程上自由选择。

如何培育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篇2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综合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H319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主动结合学科特点,敢于有机渗透和尝试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我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浅谈一二。

一、道德教育是灵魂

素质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德育是五育之首。早在2000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对才能与道德的关系作出了精辟的论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在现代社会,人才的核心是人而不是才,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完整的人格,他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语文学科是文化的载体,具有人文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到"文以载道",寓德育于知识中,渗透德育。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内容包括有:

1、思想教育。语文教师应利用课文内容、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木兰诗》中表现出的古代女子代父从军的英雄壮举;《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抒发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我爱这土地》句句流露出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字字控诉着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这些课文可以激发学生从思想上钦佩课文中的英雄人物,自觉地学习英雄们那种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置个人生死度外的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2、审美教育。教育要教给学生真、善、美,让学生有正确的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如《再别康桥》等诗歌,我引导学生学习外观排列的形式美、韵脚韵律呈现的音乐美、画面的意境美;而对美学观点和思想性融合在一起的如《拿来主义》、《花未眠》等议论文、小品文,我主要引导学生从美的思想、哲学等高度去认识、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哲学美学观。

3、心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纳入教学范畴。心理素质的高低影响了学生的认知学习、受挫力、自信心等。语文课本中的一些名言警句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启发作用。比如,"锲而不舍""三人行,必有我师",告诉学生,学习过程要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谦虚,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二、全面发展是根本

素质教育的理念是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民主化和教育的个性化。教育的终身化突破了传统教育的空间和时间,将教育扩展到任何一个人生阶段,要求每个人都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这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语文素质教育应以此为出发点,在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技能为核心的语文素质教育中,实施基本的统一要求和多解性、个性化要求相结合,做到基本要求和多解性、个性化要求相统一。

三、现代技术是手段

教育现代化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已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语文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和现代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计算机、投影仪、幻灯片、扫描仪等多种信息媒体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也对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手段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化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学习的情境,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共同作用,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因此说,多媒体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的一座桥梁。

四、学会创新是核心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传播、创新和运用,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石,教育作为知识传播、刨新和运用的载体,将发挥巨大的作用,知识的生产、学习、创新必定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而"创新"必定成为教育、教改发展的本质和核心。

如何培育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篇3

关键词:大学美术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一、大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高校美术教育不仅仅要教学生美术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创新是民族进步、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教育要想取得飞跃就必须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创新的核心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美术学科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不仅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它需要学生理论和技能并重发展。大学美术教育就是要培养富有审美情趣、具有独到见解、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在当前的美术教育中,很多时候教师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是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学习美术需要有一双发现美、创造美的眼睛,除此之外还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在大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大学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⒈培养创新型的教师

美术是一门艺术,与普通的学科相比,它较少受到传统逻辑和规律的约束,比较讲究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培养。美术教师是美术教育的实施者,也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引导者,所以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观念以及是否具有创新意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高校要注重培养创新型的教师,定期给美术教师做培训,力求更新美术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使教师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积累知识、开拓创新,提高审美能力。

⒉营造创新氛围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很有帮助的。良好的创新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包容学生不同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允许学生多元思维的存在,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其次,在美术教育中,教师要积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表扬学生作品中的优秀之处,让学生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所带来的审美愉悦。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创新,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信、自强。

⒊美术教育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学生是否具有主体地位,是学生能否发挥创造能力的重要前提。现代教育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学会创新,美术教育也是如此。所以,在大学美术教育中,教师要充分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发现美、表达美。首先,教师要加强课堂中的师生互动,遇到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处理问题,并与学生一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多与学生交流、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美术教育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想象、多创造、多动手、多参与、多质疑,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⒋注重对学生创新美术思维的培养

创新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到创新思维上去的,没有创新思维是不会有创新能力的,所以,在美术教育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美术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教师要重视美术基础教育,特别是美术理论和美术史教育,只有以丰富的理论知识作为铺垫,专业技能才会学得更好,因为美术学科涉及到很多艺术思维和抽象思维。第二,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实践,不断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实践、多探索。美术学科是由素描、色彩、三大构成、字体与编排设计等组成,它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用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要让学生多多参与美术设计等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切实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美术教育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创新,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学好美术。现代社会,人们对美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元化,所以我们要培养具有独到见解、富有创新精神、具有独立意识的创新型人才,以满足时代的需求。同时,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手段之一。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需要创新型的教师,还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还要注重对学生美术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安静斌.大学美术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J].山西高

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12).

[2]邵统平.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

如何培育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篇4

在当前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碎片化知识随处可得,知识不再是难以获取的力量。如何对碎片化知识进行整合,如何运用知识,就成为当今教育与社会更为关注的问题和挑战,也为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教育策略提出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众所周知的PISA项目(Program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不同国家与地区的阅读、数学、科学成绩比较来看,中国学生所取得成绩的排名和高分比例,尤其在数学学科中遥遥领先。这种考试型知识的获取方式,被称为“掌握性学习”(masterylearning),即以教学目标为纲,通过反复严格的记忆和训练等即可习得、再现和掌握知识的学习模式[1]。PISA成绩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学生在掌握性学习能力方面具有相当强的优势,而这却是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学生的短板。然而,未来社会中,随着知识获取途径的便捷和多元化,未来学校的学生学习方式将由掌握性学习逐渐转变为重在理解和分析知识、整合和转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及创生新知识的深度学习范式[2]。

未来学校并不意味着绝对地对传统掌握性学习的全盘否定和摒弃,更侧重于培养学生对传统优势的继承发扬和对短板问题的大力应对与发展。未来学校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平衡、综合发展,既要促进学生心智方面的发展,也要注重体力方面的发展。心智发展方面,既包括学术领域的发展,也包括非学术领域的发展,而学术领域中既包括知识层面的发展,也包括能力层面的发展。知识层面既包括考核形式以内的知识学习,也包括考核形式以外的知识学习。这个结构中的两条线路,等同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两条腿。全面发展的人,应该两条腿都发达,不全面发展的人就是某一条腿发达,另外一条腿不发达。中国学生掌握性学习的优势反映出其在心智发展、学术领域、知识学习、考试型知识学习这一线路上的发达,而在身体、非学术、实践能力、非考试型知识这一线路上的弊端与欠缺,则为未来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策略提供了形象而深刻的警示和依据。

一、未来学校更强调“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与前沿问题,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那么,核心素养对建立未来学校及其学习目标的设置有何启示?

从2016年9月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来看,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包括三个主要模块:第一个模块为文化基础,具体包括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维度,尤其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形成及批判性思维、探究精神的养成。第二个模块为自主发展,包括健康生活和学会学习维度,强调珍爱生命、健全人格和乐学善学等基本要点。第三个模块是社会参与,包括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维度,强调除了自我发展之外,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世界公民意识,以及在现实问题与困境中解决问题、应对挑战所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3]。

在美国,有学者也凝练了21世纪未来学校学生所应具备的四大核心能力,即创新能力(creativity)、批判思维能力(criticalthinking)、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被称为4C能力。其中,批判思维是创新的条件和前提,贯穿于沟通与合作的全过程,强调不同意见、不同想法的生成和表现,在各种不同的意见和想法中才有可能创新。有的学者将创新能力进一步引申为创造力与想象力,将批判思维能力引申为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互联网时代特别强调沟通合作和互相理解的重要性。继而,有的学者提出了6C的观点,在此4C之外增加了品格教育(charactereducation)和公民意识(citizenship)[4]。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对“社会责任”认知的不同之处在于,美国强调的社会人建立在个体人的前提之下,特别强调独立的个体和品质,在个体人格健全的前提下再置于社会中强调公民意识的培养,而公民意识实际上是指个体拥有担当和奉献两种品质。

整合以上要素进行中、美核心素养对比可以看到中美的异同所在,首要的共识为:未来学校要服务于未来社会,从较近的未来看,也就是21世纪;未来学校最看重的关键核心素养,实质上是创新、批判、沟通与合作,将最着力解决提高学生处于复杂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和复杂多变的未来社会。

二、未来学校更重视写作能力

在人文与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未来社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统称为STEM教育(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其发展演变也传递出关于未来学校发展的重要信息。STEM课程源于美国对基础教育在理工科领域的式微而进行的反思。随着STEM课程体系的发展与改善,以及学生全面发展与整合课程的需求,最初的STEM中增加了“A”(Arts),即人文艺术学科,成为STEAM;继而,STEAM中又最新增加了“R”(wRiting),即写作能力,成为STREAM。从STEM到STREAM的发展演变历程,可以看出未来学校的学科与课程发展趋势和价值导向,即由具体内容向整体学科、由单学科向多学科、由单领域向跨领域、由独立向整合、由专才向通才的价值转向和态势,终极目标是培养终身学习的完整的人。

在最新的STREAM教育理念中,R代表的写作能力将在未来学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将本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和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院等声誉卓越的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与一般的科学家做对照研究,分析其差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基于统计数据分析发现,差别不在于不同群体的科学素养水平,而在于其写作能力;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和卓越科学家中,把写作作为业余爱好的人数占比是一般科学家的约20倍。排除调查取样等限制因素,这是一个保守的结果,在现实中,这个差距有可能至少是100倍[5]。

写作是科学教育乃至各个领域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和素养。阅读是知识的输入形式,而写作是知识经过思维逻辑的整合和分析处理乃至创新构建以后的输出形式。因此,写作能力反映的是一种高水平的学习与创新能力,对学生学业成就水平的衡量,应以写作能力为最重要的判断依据和标准之一。此外,团队合作是未来学校最看重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而写作是团队合作最重要的呈现方式和渠道。遗憾的是,在现代学校中,中美学生普遍在写作能力方面存在短板。

三、未来学校更重视课程的整合和深度学习为导向的新教学范式

我们所属的这个时代,传统的界限逐渐消失,包括国家间的界限、学术与工业的界限、学科界限等都趋于模糊,走向融合。在这样的情境下,应对未来的挑战不可能仅仅靠一类学科或一种技能。过去多年美国在教育领域进行的各种尝试传递给我们的一个信息,就是将来的课程不是独立的,更多的是整合的。STREAM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学科整合案例。那么,如果未来学校课程普遍具有跨学科整合的特性,那教师该怎么教,教学将转向什么样的新范式,呈现什么特点?深度学习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传统教学模式以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理论依据,强调教学目标设定、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和知识的面对面传授、学生学习以掌握性学习模式为主,主要学习目标是对教师所传授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再现。然而,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与挑战,知识信息的来源、呈现和传递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目标和教师教学模式也因此随之发生质的变革。布鲁姆的学生对认知分层体系的修订中强化和增加了知识的分析与创造的目标,这为应对信息时代新教学范式的转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依据此,自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国家所倡导的深度学习的核心旨趣,即在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整合和转化、实际运用和问题解决,以及创生与构建[6]。深度学习带动了新教学范式的转型,教师不再是掌握知识和程序(复习旧知识、预习、导入新知识、布置作业练习)的权威与主导,教师的作用不再是简单地、单向道传递信息,而是对碎片化知识信息的连接与整合的引导,是通过师生互动、教学实践、学习质量测评等方式,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运用、评价和创新。总之,未来学校更看重课程和知识的跨学科整合,教师的使命是通过对学生深度学习目标的实现,来促进他们应对瞬息万变的未来社会的实践能力。

四、未来学校更重视在项目实践中实现学习

深度学习带给未来学校的启示,不仅限于未来教学范式的转型。深度学习自身代表的是不同层次与类型知识及认知目标的整合,因此要实现深度学习,在方法层面上必须具有统整性,包括建立学习共同体和深度学习环境,建设整合的数字化资源平台,推进深度教学实践等。其中,推进深度教学实践的关键在于教学项目设计。有别于传统教师主导的课堂授课方式,由学习共同体共同参与的项目实践的学习形式,使学生不再被动而简单地输入、复制或应用现有知识,而必须通过小组合作来整合现有知识与信息,将其转化为一个全新的内容、理念或解决方案。通过具有挑战性的合作参与性的项目任务,实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分析、创造,即深度学习的目标。学生在课程项目实践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指导、反馈的角色,是项目实践中学习共同体的一份子。

从本质上看,未来学校的课堂教学和学习模式,是最大化地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将传统的布鲁姆教育目标中的低层次目标交由学生通过信息资源平台课前自主学习,而将更为宝贵的课堂互动和课后学习时间,通过合作项目实践的形式用于实现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中的高层次目标。这种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对传统布鲁姆教育目标层次的根本颠倒。

深度学习项目实践最典型的一个案例是美国式的翻转课堂。翻D课堂最初源于2007年美国某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JanathanBergmann和AaronSams。为了帮助一些落下课程的学生,他们将课程制作成幻灯片和有声视频,到网络上供学生课下观看,在课堂上则以讨论和实践的形式开展,此举被认为是美国K-12学校实施翻转课堂的起源。经过多年翻转课堂项目教学的实践经验,2011年两人合著出版了《翻转你的课堂:时刻影响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FlipYourClassroom:ReachEveryStudentinEveryClassEveryDay)一书,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翻转课堂经验。

总之,未来学校将着重培养具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的学生,将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将以整合课程的方式促进深度学习为导向的新教学范式转变和项目实践为主导的学习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GuskeyT.R.LessonsofMasteryLearning[J].EducationalLeadership,2010,68(2).

[2]MichaelFullan.TheNewPedagogy:StudentsandTeachersasLearningPartners[J]LearningLandscapes,2013,6(2).

[3]林崇德.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MichaelFullan,MariaLangworthy.TowardsANewEnd:NewPedagogiesforDeepLearning[M].Seattle,Washington:CollaborativeImpact,2013.

如何培育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篇5

关键词:设计;艺术设计;就业率;人才培养定位;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201-01

有优势的项目自然是受到众人的追捧,如何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人才培养定位便成为艺术设计专业能否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站在市场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必然会形成良好的市场效果,而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应该也是由“市场认可”来衡量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应该以实现高就业率为核心任务、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目标,注重应用能力培养、注重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注重科技水平与能力培养、注重完美人格及艺术情操培养,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审美导向服务,为应用美术行业服务。结合艺术设计的属性特征,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应该放在审美能力培养和技术能力培养上,并最终由此两种能力合力生成应用能力。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应该落在“应用”上,对于这一话题,笔者认为“应用型”专业的定义是核心要件,其重要属性特征是“服务区域经济”,那么什么是区域经济呢?“区域”是个范围限定,可以是个行政区域范围,也可以是个地域面积范围,在此理解上我们不可教条。说得直白些:但凡能够为一定范围地域的经济建设提供从业人员培养、科技信息服务、市场导向分析、社会价值观引导、社会审美方向引导并最终使该区域的市场价值(经济价值、科技价值和人文价值)获得提高、创造社会财富,这都是“服务区域经济”。

结合“服务区域经济”这一任务,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应该着眼于如下方面。

1、生源地定位:这是显而易见的了。“从哪儿来回哪儿去”是现今高校毕业生的主流归宿,起码在毕业以后的头几年是这样的。也就是说,他们所要服务的区域就是“生源地”。那么生源地的地域特征及属性则是我们定位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了。如果生源结构以一线城市为主体,那我们就要做两个思考:一是一线城市需要怎样的艺术设计人员;一是我们的教学团队能否提供高端的理念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在市场需求控制供求关系的市场环境中,对市场的判断与定位是我们采取任何操作的前提,而人才培养的定位也必须要符合市场需求,针对性、目的性是成败的关键。

2、师资队伍定位:“有市场”不等于“有效益”,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但如何理智的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定位才是症结所在。不管什么专业、什么院校。核心都要解决的是培养人才的任务,教育的关键要素、核心力量正是师资队伍。教师的思想水平、科技理念、科研能力、教学艺术、业务能力、个人魅力、个人素养都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学生,但最终教师团队的整体实力才是决定人才培养定位的关键。如果教师团队整体实力参差不齐且差距较大时,是很难调配出稳定的工作状态的,均衡性、整体性是师资队伍定位的关键。

3、硬件设施定位:艺术设计是一个需要有一定硬件设施保障的专业,资金投入是此项目的核心要素。设备的专业程度是有高端、中端、低端之分的,而这些设备的使用是为学生的“技术能力”培养服务的,设备的优劣从技术层面上已经划分了学生的能力高低。因此,硬件设施定位也是人才培养定位所必须考量的关键要点,资金投入与设备科技含量是我们权衡的关键。

4、专业方向定位:这是人才培养定位的核心定位,艺术设计是一个宽泛的说法,我们只有定位出更加具体到位的专业方向,才有考量其合理性并定位的意义。但这一核心定位是必须以以上三种定位为基础,经综合考量与权衡而得之结论。

这四点的关系可概括为:生源定位是基础,师资队伍定位保障审美能力培养,硬件设施定位保障技术能力培养,专业方向定位把握应用能力方向。

总而言之,设计(现代设计)行业在我国尚属“朝阳行业”,市场潜力巨大。这就为设计(尤其艺术设计)行业提出了较高的人才需求量,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也处在了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以自身实际条件出发、以市场需求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应用为先”的人才培养思路,以三种能力(审美能力+技术能力=应用能力)培养为课程体系建设的着眼点,以培养“社会适应力、生存力”为落脚点,科学定位、合理筹划就一定能够抓住机遇,成功定位并发展壮大!

如何培育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篇6

关键词:三维目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1C0003C05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党的十提出了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要求: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继“三维目标”后又一个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中产生的。

1再释“三维目标”

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中,有两处提及“三维目标”。一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描述中有所提及:“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是对课程标准的说明中有所强调:“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人们将此概括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新课程“三维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15年之多,学术界对“三维目标”的争论和基础教育实践领域对“三维目标”实施尴尬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绝大多数学者和广大基础教育教师认为:相对于仅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三维目标”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是与时俱进的超越和进步。这是因为“三维目标”是从学生学习意义形成的过程建构的,它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从“什么是值得学和学什么”视角制定知识与技能目标,从“怎样学习特定的知识与技能”视角制定过程与方法目标,从“通过此过程学习特定的知识与技能对学生发展有何意义”视角制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因此,“三维目标”的准确表述是“在正确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维目标”的真正落实,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认同并践行这样的理念:“知识与技能”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又是经历正确的“过程与方法”的载体,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也是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需要“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和融合的课程实施和教学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使素质教育在课堂的落实有抓手。因此,有学者认为“三维目标”是荡涤应试教育的一帖“解毒剂”,“三维目标”落实之时,就是应试教育崩溃之日。

在学术界[2~5]对“三维目标”进行争论的同时,基于“三维目标”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三维目标”瞬间在全国成为教学层面上影响最为广泛的概念,广大中小学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实践着基于“三维目标”的学科教学。但是,诸如“知识与技能”的僵化与虚化、“过程与方法”的简单应对与形式主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标签化等等问题在教学实践中随处可见;关于如何将笼统的课程“三维目标”转化为章节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如何将基于“三维目标”学科教学与“能力立意”的学科考试有效对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融合、落实“三维目标”,并用“三维目标”评价课堂教学等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成为难点。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的建构与实践,始于21世纪来临之际。进入21世纪后,未来社会的公民如何才能应对当今世界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多样化与区域化以及全球化的复杂挑战?如何才能实现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重要目标?我国基础教育如何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在课程和教学中得以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

2认识“核心素养”

21世纪是一个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又是经济全球化、国际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和经合组织、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纷纷讨论这样的问题:21世纪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使他们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世界经合组织(OECD)于1997年开始启动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的研制工作。经多方研讨和论证,于2003年形成最终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KeyCompetenciesforaSuccessfulLifeandaWellFunctioningSociety),其中,“KeyCompetencies”意思椤肮丶的”、“必不可少的”的“素养”,简称“核心素养”。诸多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相继公布了核心素养清单(见表1)。

为落实《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的课题组,于2016年9月13日在北京《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年9月26日中国教育学会召集几百位教育领域专家重点围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评价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深入研讨。至此,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框架(见图1)基本建构完成。

综合分析比较国际组织、国家(地区)所公布的“核心素养”可以发现,虽然它们存在侧重点、视角、内涵的表述差异,但有几个方面是共同的。

首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称21世纪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6],是学生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和综合品格。核心素养并不只是针对中小学生的,更是面向人人的,是一个人在21世纪获得个人成功并贡献社会最为重要的“共同素养”,是21世纪人人都需要具备的“共同素养”中的高级、关键素养。

其次,核心素养是跨领域、跨学科和多功能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不同学科、不同领域(数学、人文、科学、体艺等)教育的共性贡献与个性贡献;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可以在不同社会领域,如政治领域、科技生产、社会网络、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得到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满足未来个人成功生活、社会健全发展和职业世界不同需要,帮助学生解决不同情境中的复杂问题[7]。

再次,我国建构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汲取了国际核心素养研究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了时展对人的需求,体现了21世纪对人的要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我国学生的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立足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历史文化特点,基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我国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实际而建构,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8]。

3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

3.1“核心素养”是时展的必然产物

人类走过了农耕时代和工业时代,21世纪的世界正在步入知识时代,与之相应的经济形态为知识经济,与之相应的社会是知识社会。进入21世纪后,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技术成为了商品,工业时代的常规工作类型将会逐渐减少,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作类型和岗位数量将会持续的大幅度提升。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体如何才能够在新型的社会化中受益,并为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如何才能够有效地应对数字科技对人们认知发展、价值观、生活方式等的冲击?

科技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将人类社会推入一个新的信息时代,每一个人都是“数字公民”。在信息社会时代,个体怎样合法地、有道德地、负责任地使用信息通讯技术?怎样才能与他人联合,全面地搜集、分析、综合信息?

21世纪的“全球化、知识经济、科技与信息迅猛发展”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入21世纪,世界各地的人工作、生活、交往在一起,人类生活越来越成为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整体,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社会和文化变得空前复杂和多元化。在全球化时代,个体如何有效管控和适应不同价值观、、情感、观点、利益、人际关系等的冲突?如何适应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需要、以适应变化莫测的未来挑战?如何通过合作共处使全球化有助于丰富人类的生活?

在21世纪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和全球化社会中,地球村的公民惟有具有“文化基础”素养,包括使用言语、文本、符号的基础,使用数字、科技、信息的基础,互动并理性地使用“工具”的方法基础,才能创造性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地球村的公民惟有具有“社会参与”素养,包括具有全球化公民意识,能有效进行群体互动、合作和交流等,才能在全球化社会过上成功的生活,并对全球化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地球村的公民惟有具有“自主发展”素养,包括身心健康,乐学会学,具有主动和创新意识,具有批判和反思能力等,才能适应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21世纪[9~11]。

3.2“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传承和提升

“核心素养”与过去提出的“三维目标”有着怎样的逻辑关系?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有学者形象地将“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描述为: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

“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传承。欧盟将“素养”界定成“公民适用于特定情境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将“核心素养”界定为“所有个体达成自我实现和发展、成为主动的公民、融入社和成功就业所需要的那些素养”。因而“核心素养”是个体获得成功、融入社会和胜任工作所必备的、集“知识、能力和态度”为一体的关键能力和品格,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融为一体的整体表现[12]。

知识与技能是形成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前提和载体。没有知识与技能就不可能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但知识与技能并不等同于素养。建立知识与素养的关系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二是“如何获取知识与技能”。

任何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都是由事实性知识、理论原理性知识和学科观念性知识构成的。学科观念凝聚着所在学科思想的精华,是学科知识体系中更本质的东西,处于核心的地位。在信息时代,学科知识的衰减和更新速度空前加快,但学科观念或思想却相对稳定,学科观念也是学生应对复杂的、不可预测的问题时所必需的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核心所在。因此,舍弃无法穷尽细小的“知识与技能”的点,将学科知识提升为学科观念,就能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学科知识与技能是否有利于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还要看知识与技能是如何获取的。机械灌输、被动接受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不可能形成核心素养,自主探究、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才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前提。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是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习学科特征科学思维方法的过程,同样也是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过程。

“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提升和发展。“三维目标”强调在正确的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知识与技能、掌握方法、发展能力、培养态度和价值观,“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适应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和全球化社会所必备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关键能力和品格。“三维目标”聚焦课程对学生的培养,“核心素养”聚焦教育对学生未来融入社会并获得成功所需要关键能力和品格的培养,“核心素养”更能体现时展对人的需求,更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三维目标”体现现代学科的内在价值,“核心素养”指向多学科、跨学科对学生“关键能力和品格”的贡献,“核心素养”更强调不同学科融合对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

3.3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任重道远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如何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到学校教育、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科教育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效果?教师、课程、资源如何才能保障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顺利进行?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清晰认识学科教育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贡献”。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学科本质特征,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既有共同的作用,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的贡献。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如科学领域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自然)课程,他们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共同和特殊贡献是什么?这就有必要分析研究服务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其内涵、要素、表现和素养水平评价体系。

其次,必须解决的问题是“科学地将服务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落实到课程、单元(专题)、课堂教学目标中”。当前,课堂教学仍然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服务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提升,需要制定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课堂教学目标,需要设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学习任务(活动),需要建构和实践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评价。

第三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建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上承着宏观目标,把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立德树人等有关内容要求具体化;下启着课程实施实践,通过课程改革、教学实践、考试评价等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考试评价既是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手段,也是引导学校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举措。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不仅会涉及中高考制度改革,也会涉及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和不同课程模块的学习结果性评价的改革。研究分析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并将其校本化,分解和细化到课程模块、单元、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这既能发挥学业质量评价对学科教学的导向作用,也是深化学科教育课堂改革的关键环节[13]。

参考文献:

[1]赵婀娜.今天,为何要提“核心素养”[T].人民日报,2016,(10):20.

[2]钟启泉.“三维目标”论[J].教育研究,2011,(9):62~67.

[3]蔡铁权.三维目标的课程观释[J].全球教育展望,2006,(3):57~61.

[4]王策三.“三维目标”的教学论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1):1~11.

[5]崔允t.追“学生学会了什么”――兼论三维目标[J].教育研究,2013,(7):98~104.

[6]林崇德.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应该培养怎样的人[J].中国教育学刊,2016,(6):1~2.

[7]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10~24.

[8]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9):17~23.

[9]蔡清田.核心素养在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角色[J].全球教育展望,2015,(9):13~23.

[10]余文森.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1~13.

[11]周平艳等.提出21世纪核心素养的驱动力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22~28.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通知开会怎么写模板范文600字(精选

    - 阅0

    通知开会怎么写模板范文【篇1因参会人员有会议冲突,原定于___月___日上午11:00召开的会议管理制度宣讲会推迟至___月___日11:30在会议室(2)召开,请大家准时参会。注:《会议管.....

    铁路通知范文(精选5篇)

    - 阅0

    铁路通知范文【篇1辞职报告也称为辞职申请书,是个人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时向单位领导或上级组织提请批准的一种申请书。本文给大家提供辞职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xx:您好!首.....

    电影左耳观后感范文好作文推荐,左耳

    - 阅0

    精选电影左耳观后感范文通用篇1电影演员聘用合同书(经纪公司)合同编号:_________甲方:_________法定住址: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职务:_________委托代理人:_________身份.....

    关于会计年终工作总结范文(整理6篇

    - 阅0

    会计年终工作总结篇120xx年的各项工作基本告一段落了,在这里我简要的总结一下我在这一年中的工作情况。此刻请允许我总结汇报一下如今的工作岗位,会计主管的岗位工作职责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