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河边的错误》观后感  《河边的错误》观后感范文(精选4篇)

来源:其他

电影《河边的错误》观后感篇1

这是一部带有复古质感的黑色电影,包裹在碎裂的赛璐珞和旧磁带中。《河边的错误》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讲述了一个痴迷的侦探为搜捕一个连环杀手,而陷入了漫长且难以捉摸的过程,这个事件也让人窥见了一个小镇所隐藏的大量秘密。

《河边的错误》的编剧和导演是魏书钧,本片是他三年内连续第三部在戛纳首映的作品,前两部分别是《野马分鬃》和《永安镇故事集》。与其说这是一部扣人心弦的惊悚片,不如说是一部向黑色电影致敬的解谜片。

它提醒我们,在过去,另类叙事视角和带有复杂性的故事,推动了电影的发展。它让人想起让-皮埃尔-梅尔维尔(法国黑色电影导演,擅拍罪案题材电影),以及《唐人街》和《杀人回忆》等经典名作。但更重要的是,它描绘了一段时期内人们所经历的压抑的生活状态。

有一些人的生活与马哲(朱一龙饰)产生了关联。马哲是镇上刑事调查部门的刑警队长,按照影迷的审美偏好,这个部门被搬到了一座废弃的电影院,马哲的办公室就在放映室里。这里的设置,类似于《龙虎少年队》中,主角们用电影院取代了教堂。

对于一个发生在数字时代到来之前的故事来说,这里是一个合适的总部,当时的技术手段有限,而照片或录音都是你可以用手操纵的东西。这两种媒介都在马哲寻找凶手的过程中提供了关键证据。凶手一直在当地的河岸徘徊,留下了几名受害者,包括一位老妇人、一位被遗弃的诗人和一个无辜的小男孩。

魏书钧和联合编剧康春雷根据余华的原著小说改编了这个电影剧本。尽管影片中有可怕的谋杀,但影片最初的基调却是相当轻松的。马哲和身边的“启斯东警察”们(美国喜剧片创始人麦克-塞纳特创造的一种特定警察人群)更喜欢调情或是打乒乓球,而不是做任何真正的警察工作,影片最初的桥段里融合了一些敏锐的社会喜剧元素。

但随着对案件调查的逐步深入,马哲自己的执念越来越重。他跟踪了一个主要嫌疑人,人们只知道他是“疯子”,此人与第一个受害者有联系,一直在逃离中。马哲还不断追踪着其他线索,在无意中了发现他所在社区的一些隐秘真相,比如,两个诗歌爱好者之间有着婚外情,还有一个变装发型师试图向公众隐瞒的自己身份。

如果说《河边的错误》里的多起杀人案件是故事继续向前发展的动力,那么它们最终就像麦高芬一样,揭示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更深层的社会图景。当马哲的个人生活面临冲击——一个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孩子即将出生时,阴影被放大了,这也导致这位刑警队长和他怀孕的妻子白洁(曾美慧孜饰)之间产生了很多摩擦。

马哲越来越迷失方向,他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感到非常恐惧和羞愧——他正在追捕的那个“疯子”,难道和他未来的孩子不一样吗?在这里,魏书钧敏锐观察到了遵守所谓的社会规范,是如何把一些人推向边缘的。即使马哲最终抓住了凶手,或者至少是他认为是凶手的人,这都是一场痛苦的胜利——尽管他在公众面前取得了胜利,但他内心的痛苦却挥之不去。白天变成了黑夜,事实变成了虚构,梦想变成了噩梦,这个世界随着我们的视角变化而变化了。

才华横溢的摄影师程马志远(《平原上的火焰》),以一种复古的风格拍摄了这部电影,影像的美学选择与扑朔迷离的情节相呼应,并没有让影片自始至终让人紧张不安。但就像调查本身一样,随着故事的发展,《河边的错误》的意义逐渐找到了焦点,让观众凝视着刑警所凝视的深渊——就像在任何值得尊敬的黑色电影中一样,这个深渊也在凝视着他。

电影《河边的错误》观后感篇2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困惑,比起我们看到的世界是否真实,我们所经历的是否只是一场梦。电影《河边的错误》就是围观这个主题展开的。影片改编自余华的同名作品,通过一场离奇的凶案,展开了对现实与幻觉边缘世界的探索。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看似平静的小镇,刑警队长马哲(朱一龙饰)正在调查一起离奇的凶案。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发现这个案子远比表面上看要复杂。他开始被无法言辞的真相不挑剔,坑入荒谬、不安和分不清真的是幻觉的时光与回忆中。朱一龙的精彩表演,使马哲这个角度的复原杂性与人性得以完美展现。

影片中的角度都在寻找真实,但真实却总是在他们的掌握之中。他们在真实与虚幻的边上抓扎,试图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这种寻找和扒扎,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对的问题。因此,《河边的错误》不只是一部探讨真实与虚幻的影片,更是一部揭示人物性和生活困境的影片。

电影和音乐的选择都加强了电影的氛围,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沉浸在电影的世界中。此外,导演的精彩设计和演员们的精彩表演也使影片在视听效果上令人印象深刻。

《河边的错误》以其深度的主题探讨、出彩的表现和精彩的视听效果,成为了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它让我们思考真实与虚幻的世界限制,同时也让我们对人性和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总的来说,《河边的错误》是一部探讨真实与虚拟世界限制的深度影片。通过巧妙的技巧和深入人心的主题探讨,它成功了地让观众对现实与虚幻的边缘有了更深一层的思考。影片提出的问题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因为它暗示的是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的疑惑和困惑。我们都生活在真实和虚幻之间,尝试寻找一个能够给我们意义和目标的世界。

在整体上,《河边的错误》以其深度的主题探索、出彩的表现和精彩的视听效果,成为了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它让我们思考真实与虚幻的境界,同时也让我们对人性和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那些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的观众,这部分电影无疑提供了一个理性的思考平台。

在个人层面,《河边的错误》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对真实和虚幻的理解。电影中的人物不断在这两个人之间抓扎,试图寻找出真实的意思。他们的探索和扒扎,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脆弱和坚毅,以及对真实的渴望。对观众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对电影世界的旅行,也是一次对自己认识的探索。

电影的视觉风格和音乐设计也为影片的主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深色调的影像,配搭紧张又幽深的音乐,营造出一种悬疑、迷离和疏离的空气围。这种空气围不仅增强了影片的视觉效果,也使观众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电影中的困惑和揪扎。

除此以外,朱一龙的精彩表演也为影片增色不少。他凭借其深情的表现,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个充满瞄准罩、复杂又真实的角色。他的表现,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人在面对真实与虚幻时的困惑和揪扎。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经常会对真实产品怀疑。《河边的错误》以其深入人心的主题和出色的制作,让我们重新思考了真实的含义。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也是一部对我们生活中的真实与虚幻进行深入思考的作品。

总的来说,电影《河边的错误》是一部真实与虚幻进行深度探索的电影。它不仅在视觉效果上让人印象深刻,更在主题探索上提供深度和广度。这部分电影是一部值得我们深思和品味的佳作,它让我们看到了真实与虚幻之间的边界,并激起了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

电影《河边的错误》观后感篇3

这届戛纳电影节有两部华语片入围一种关注单元,吸引了很多国内观众的目光。最先跟我们见面的是魏书钧执导,朱一龙、曾美慧孜等主演的《河边的错误》,这也是影迷们的年度期待。

目前,影片在IMDb的开分为8.5,是一个比较高的分数,许多国内外媒体在看完影片后都给予了挺高的评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华语面孔出现在一种关注单元,可见戛纳电影节是实实在在地对有潜力的新人导演给予关注。

影片《河边的错误》改编自作家余华的同名先锋代表作。一桩吊诡的凶杀案牵扯出多名嫌疑人,朱一龙饰演的刑警队长马哲被无法言喻的真相不断地拨弄,逐渐陷入荒诞、不安和分不清是真是幻的时刻与记忆中……曾美慧孜饰演他的妻子白洁,她是一名老师。此外,我们还能在影片中看到许多魏书钧导演以往电影中的熟悉面孔,比如饰演疯子的康春雷、饰演小谢的佟林楷,还有友情客串的周游,等等。

整部电影比较忠实地还原了原着小说的故事,尤其是影片的氛围塑造,对原着中那些很难被拍出来的场景进行了影像化,特别是那些虚实相生的梦境,格外令人印象深刻。

影片的结尾与原着有着比较大的不同。当然,原着的结尾荒诞性更强,也有一些“灰”;经过改编后的结尾更具有开放性,可读解的空间也更强。看得出来,这次在文本上,魏书钧和编剧康春雷还是下了比较大的功夫。

其实,余华在小说中就已经搭建好了故事的底架。在这个环环相生的悬疑故事中,命案的真凶是谁显然并不是重点,重点想说的还是人在极端环境下的自我异化。

由于原着篇幅有限,很多内容都没有展开来交代。而影片的改编恰恰对这些留白的部分进行了填充,比如马哲个人的成长,以及他与同事、家人之间的关系。由此,马哲这个角色本身变得更具有人情味,也更像一个活生生的人。

影片中最有趣的,是魏书钧导演添加了一些充满个人迷影情结的段落。我们从他此前的作品中就能够看出来,他对于在影片当中呈现“对于电影的看法”是乐此不疲的。而在这部将故事的背景设置在九十年代的电影作品中,他更是借助了一些曾经特有的时代产物,从而来丰富自己的表达。

比如有这样一个情节,是镇上的电影院停业,局长建议马哲搬到电影院去办公,并表示“电影不放了,真是太好了”。马哲来到影院后,每天都在银幕上观看自己搜集到的证据。那一刻,一种独属于胶片时代的浪漫应运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同时也是用胶片拍摄,整个观影过程有种观看上世纪末老电影的感觉。可以说,魏书钧选择这样一部小说进行改编,同时又精准地复原了九十年代末的风貌,这本身就是写给过往的一封深情的情书。没有陷在原着框架里,而是积极进行创新,这也是《河边的错误》最令我们感到惊喜的地方。

影片称得上是朱一龙的大男主戏,完全由他的视角切入,几乎每场戏都有他的表演,这对演员本身也是比较大的考验。

近年来,朱一龙出演了几部角色类型截然不同的电影,已经上映的《人生大事》和等待上映的《消失的她》《河边的错误》这三部作品,他都贡献了精准且具有差异化的表演。尤其马哲这个角色有着大量的内心戏,相对在表演上没有那么多外化的抓手,但朱一龙还是捕捉到了这个男人的偏执与落寞。他与侯天来、曾美慧孜等几位演员的对手戏也很精彩。

若要谈到近几年在国际影坛崭露头角的华语青年影人面孔,魏书钧想必是一个注定难以绕开的名字。他早前曾以童星身份出道拍摄国产剧,大学时代学习录音专业,毕业后闯荡社会数年又重返母校攻读研究生。

魏书钧导演

纵观他的创作之路,颇有些“去芜存菁”的意味——长片首作《浮世千》便入围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之窗展映”单元;之后辗转两年时光,终于凭借《延边少年》进入戛纳的视线,并斩获当年短片竞赛单元的特别荣誉。

而从那以后,魏书钧便与戛纳产生深度的绑定,凭《野马分鬃》和《永安镇故事集》连续两年入围戛纳,分别获得新导演长片作品提名和导演双周单元提名。直到今年凭借《河边的错误》入围戛纳一种关注单元,他已经先后打卡了除戛纳主竞赛以外的大部分含金量较高的单元。

影片《河边的错误》一反魏书钧导演前两部长片诙谐搞怪的创作风格,更多汲取余华同名原着小说的黑色气质。

电影《河边的错误》观后感篇4

平遥电影节开幕了,本届开幕影片是魏书钧导演的《河边的错误》。

这无疑是一个相当有分量的选择。

早在今年五月,我们就已经对这部新片非常好奇。它在戛纳惊艳亮相,入围了戛纳的“一种关注”单元,并且收获了相当不俗的评价。

后来,这部电影还相继在诸多国内外电影节展映,包括耶路撒冷电影节、温哥华国际电影节、伦敦国际电影节、釜山国际电影节……能够得到如此之多的认同,足以说明本片的品质保障。

而现在,它终于回到了平遥。

昨日的首映礼上,原著作者余华也很惊喜地被请到了现场。余华老师还是一如既往有梗可爱,赞美了平遥电影宫的椅子很舒服,也对影片给予了很高的肯定,甚至认为电影结尾超越了原小说,“我看了两遍,第二遍更喜欢,真的非常高兴。”他评价魏书钧导演能够把生活的质感拍出来,朱一龙的表演更是无瑕可及,还很幽默地谈到了《河边的错误》背后的改编故事,这部小说看似很好改,其实很难改,是一个“陷阱”,许多人包括张艺谋在内都掉进了陷阱,没想到这几个年轻主创掉进去了还能再爬出来。

在看过电影之后,会有一个强烈的感受:这可能会是你今年能在大银幕见到的,气质最为独特的国产文艺片。

你可能会喜欢它。

但千万不要试图去寻找答案。

乍一看,《河边的错误》是一部悬疑片:一位老婆婆在河边被谋杀,由此牵涉出了众多嫌疑人,以及更为吊诡的连环杀人案。

但很快你会发现,案件绝非本片的重点,凶手是谁也并不重要。

毕竟,有哪部悬疑片,主角查着查着,自己就疯了呢?

本片的男主角,朱一龙所饰演的马哲经验丰富、相信逻辑理性,但却因为一个看似顺利的案件而导致内心秩序崩塌。

他逐渐分不清超现实、梦境、记忆和现实。

他逐步走向“疯癫”。

而实际上,观众观看这部电影,也像是代入了马哲的视角。我们以为自己能看懂这部电影,正如马哲以为自己一定能侦破案件。可是最终,我们和马哲一起,一步步踏入了混沌。

所以,在文章的开头,这也是我们对每位观众的忠告:观看《河边的错误》,不必太依赖于以往的观影经验。沉浸,感知,不求甚解,才是最佳的打开方式。

为什么《河边的错误》会是一部如此难懂的电影?

还是要从其原著说起。

电影《河边的错误》改编自其同名小说,是余华在1987年所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

张艺谋在拍《活着》以前,最初想要影视化的作品,正是这部《河边的错误》。据说他甚至都和余华一起写了一版剧本出来,但还是觉得不行,才转向了《活着》。

余华自己也在采访中提到,包括张艺谋在内,先后至少有四家公司都尝试改编过这个故事,但都放弃了。这个小说“很难改,很难改”。

和《活着》相比,《河边的错误》更晦涩、更难懂、实验性更强,非常能凸显其早期反传统的写作风格——荒诞、散乱、无秩序。

故事的最开始,幺四婆婆死在了河边。目击证人是一名孩子,他见到了幺四婆婆的头颅,将这件事告诉了许多大人,但没有人相信他的话。

马哲调查了几位嫌疑人,有人一上来就说“我从来就不相信别人会相信我”,有人则主动说“你们来抓我吧”。

声称自己案发时去了河边的人,调查后却发现他根本没有去过。这些人似乎分不清现实和幻想,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也觉得是自己所为。

甚至连死者幺四婆婆,都显得如此怪诞——她收养了一个疯子,将疯子当儿子一样悉心照顾,却任由疯子来鞭打自己,还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他打我时,与我那死去的丈夫一模一样,真狠毒啊。”

第一遍读这个故事,会觉得自己没懂。第二遍读这个故事,会发现它的精华就在于“读不懂”。

一个传统的侦探故事,核心在于逻辑:杀人有逻辑,破案有逻辑,犯罪手法、行为动机、侦破方式,都需要有逻辑。

而《河边的错误》虽然戏仿了侦探小说的形式,但作为一个当代的、反传统的故事,其风格却是处处都在“反逻辑”。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异化的、是怪诞的。

所以嫌疑人在接受审讯时,才会说出那些怪异的、不符合常理的话语。你无法理解他们所说的内容,但你读懂了他们所表达的情绪——恐怖,孤独,焦虑。

人的生存和死亡,也似乎是没有逻辑的。

凶手是一名疯子,他杀死了照料自己的幺四婆婆,还杀了一名孩子——他杀的似乎都是人伦秩序里最“不该杀”之人,可一个疯子懂什么“该不该”呢?所以,在这个故事里,杀人与被杀也是无理由、无秩序、无意识的。

最终,借由一个反高潮的结尾,余华将这种反逻辑推向了高潮:疯子杀人不会受惩处,因此马哲开枪打死了疯子。但他却必须同样变成一名疯子,才能得到同样的赦免。

于是,在妻子和上级的哀求下,在心理医生日复一日的造访下,马哲终于承认了自己是一名疯子,被送往精神病院。他以为自己在做对的事,却成为了一名疯子。

对于读者而言,这似乎是一个最为血淋淋的警示:当你试图寻找答案,就会踏入疯狂。

还记得第一次读完《河边的错误》,是在一个深夜。

在强烈的震撼之中,我忍不住想,这的确是一个非常适合改编成电影的故事。它天然地有着电影感,令我们在阅读文字之时,眼前已经浮现出了冷峻的画面。

要如何将这样一个难懂的故事,搬上银幕呢?

魏书钧做得最对的一点就在于,他没有将这个故事变得“好懂”。

但他的确让它变得很“好看”。

电影《河边的错误》最加分的地方之一,正在它的视听层面。

影片首先赋予了整个故事一种非常真切的年代感。在前期筹备阶段,主创团队就参加了大量的纪录片、资料片,来确认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选址于江西和浙江,因为当地保留了很多的老建筑,能够真实展现当时的环境。

全程采用胶片拍摄,大量选择固定机位和长镜头,一方面是制造了一种与人物保持距离的凝视感,同时还增添了一种南方县城独有的氤氲、潮湿氛围。

影片用非常精巧的画面,呈现了余华原著中那种标志性的“零度叙事”:这是余华最显著的创作风格之一,他的叙事风格是简单的、冷静的,视角是客观的、抽离的。越是如此,就越能凸显出苦难的庞大,与人物的渺小。

在影片中,当马哲平静地在小镇中游走时,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笼子,一团能吃人的雾,将他渐渐吞吃进去。他的脸永远隐匿在光线无法触及之处。

长镜头一次次如低飞的鸟,掠过那条铅灰的河流。你仿佛重回福康纳笔下喧哗而骚动的老人河,你知道时间在流逝,河流下掩埋着混沌,一切不可知都将被冲刷而去。

导演用胶片捕捉了一种永恒的气质。在一种不确定的文本里,那种文学性的镜头语言、那种影像的浪漫和阴郁反而是最具有确定性的。

从文本层面上来说,电影的改编则主要体现在了两个方面,一是铺设了更为丰富的细节,二是更为深入地塑造了主角马哲。

小说原著的实验性很强,电影在保留其骨架的基础之上,还增添了大量丰富的意象、写实的细节,使得影片的叙述更为扎实有力。

片中有两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意象,电影院和超现实的梦境。

在故事的最开始,主角搬到了废弃的电影院办公。这一幕天然就有着一种荒诞感,似乎这群人是在舞台上办公,他们本就是在被“观看”,在进行一场戏中戏。而在故事的后半段,马哲的梦境里,他的人生变成了大银幕上的一场演出,他在河边推倒了燃烧的胶片……这是与现实的遥相呼应,是虚与实的错位,也是小说文本与电影的隐喻和自反性。

马哲的梦魇,在影片中穿插出现。最开始,它是具有某种“揭示性”的,它让观众看到了案件中死者们的死因;但在故事的后半段,它也变得更为混沌、邪恶和超现实,它像是一种关于死亡的、毛骨悚然的预见,或是一种凝视深渊、再与深渊回望的应与答。伴随着《月光奏鸣曲》的响起,优雅古典的乐章也失去了秩序,反而变成一种恐怖的、无法逃离的循环。

这些意象都服务于男主角马哲的塑造,也让我们更深入地看到了他的内心。

在原著之中,马哲更像是一个线索、一个视角,引领着读者走遍小镇,直到故事最后,他的疯狂也像一声枪响,猝然地宣判了故事的终结。

而在电影里,马哲整个“变疯”的过程,却是详尽的、是充满代入感的。在导演精心的编排、也在朱一龙精湛的表演之下,观众非常沉浸地看到了,他是如何被一步步地逼至疯狂。

三等功是他的过往,梦魇充斥着他的大脑,《月光奏鸣曲》则是他耳边回荡的大河之声。观众听他所听、见他所见、想他所想,近距离地感知了疯狂。

我们首先在他身上读到的是一种无力感:这个男人经验老到,充满正义感和责任感。在传统的侦探叙事里,他应当扮演侦探和英雄。但在这怪诞的小镇里,他却无力拨云见日,反而在探寻秘密的过程中,深深陷入其中。影片所展现,是他作为一个外来者,如何闯入了迷雾般的叙事里,逐渐被其吞没。

由此而来的,则是一种宿命论:究竟是谁将马哲逼疯呢?是这个阴郁怪诞的小镇,是小镇中每一个不正常的人,是一种群体性的混乱、恐慌、非理性。

但同样的,也是他自己。

河边命案将一个落后小镇中诸多难以启齿的秘密暴露于众,而马哲越是追查,就越会看到更多本不该看到的东西。越是探寻真相,就将自己与真相推得更远。女装癖许亮选择给他送一面锦旗,再在他面前自杀。这面锦旗正是血淋淋的荣誉,是对荣誉的解构,也是悲剧性的判词。

又或许,生而为人就是难逃发疯的宿命。疯即是合理,疯是一种无法逃离的存在。

“疯”的不只是马哲。

整部电影都弥漫着“疯气”。

幺四婆婆享受被疯子鞭打,许亮有女装癖,王宏沉迷于诗歌性的不忠,钱玲则是执迷于镜花水月般的爱情……

他们坐在审讯室里,被拷问的并非真相,而是荒诞。被审判的也并非罪恶,而是疯狂。然而“疯”像是一种传染病,令坐在审讯桌另一端的人,也在劫难逃。于是马哲也疯了,不仅他自己,甚至包括他未出生的孩子,都注定要“发疯”。“疯”变成一种基因。

“疯”也是一种象征。任何与“主流社会”相悖的人,都会被定义为疯子。但哪怕是不疯的人,生活在这个社会里,面对着巨大的压抑、恐慌,何尝不会逐渐地被“逼疯”呢?既然如此,疯的究竟是个人,还是社会?非理性的,究竟是个体,还是时代?生而为人,我们引以为傲的理性和判断,面对现实的挤压、时代的巨流,是否注定要溃不成军?

《河边的错误》真正的意义,正是用荒诞的故事之皮囊,用最不可理解的人物和叙事,来试图触及这个世界真正的真实——那种被掩埋在一切“合理”和“应当”背后的真实。

或许,命运本身就是非理性的。

命运是一条无法逃离的河流。越是对抗命运,就越是被命运所操控。

一切都充满着不确定性,连生与死都只是偶然。诗歌和文学赋予了它们任何特殊的意义,但在现实里,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仅此而已。它们无从选择,更没有预兆。与其说疯子是凶手,不如说命运才是凶手。人都难逃一死,死在河边,死在疯子手里,也只是一个轻飘飘的“错误”。

书写着这样一种非理性的《河边的错误》,也有着自己的命运。它的命运,就是不被读懂,也不必去懂。它只是邀请你,和马哲一起去迈过那条河。它是一场游戏,也是一次体验。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