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表彰心得体会(精选4篇)

来源:网友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表彰心得体会整理篇1

“我希望像他们一样,胸前佩戴着党徽,走在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

——青羊法院法官助理杨景城、谭玲

2月28日,27岁的青羊区法院法官助理杨景城和谭玲在抗疫一线同时写下了入党申请书。

对她们来说,这天也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自1月28日起,她们已经连续参与社区抗疫整整一个月了。

杨景城和“战友”谭玲常常结伴而行。这一个月里,她们奔走于街头巷尾,在饮马河29号、宁夏街207号、锦城丽都等小区院落忙着排查统计数据。没有桌子她们就靠着墙写,没有墙她们就蹲在地上用膝盖垫着写。

谭玲和杨景城共协助社区入户走访740户、排查1500余人,更新400余户住户信息,排查重点返蓉人员54人,张贴发放各类材料1500余张;指导49家企业复产复工。

杨景城笑着说:“我们都是入党积极分子,老党员可以战斗在一线,我们也可以。我希望像他们一样,胸前佩戴着党徽,走在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

“以前我是被守护者,现在我长大了,换我守护大家了。”

——锦江区委政法委工作人员马灵汐

熟悉马灵汐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活泼的女孩,作为“90后”,她也是同事们眼中的“政法新人”。接到抗“疫”返岗通知的时候,她还在老家看望刚出院的奶奶。跟家里人简单交代注意事项后,马灵汐迅速返岗,主动请缨下沉社区,第一时间熟悉社区防疫工作流程,入户摸排、测量体温、宣传政策……迅速转变为一名一线防疫“战斗员”。

2月,她挨家挨户上门登记排查,在小区门口当“守门员”,对进入车辆、人员详细询问,测量体温,做好登记,她严谨的作风让小区业主都差点“遭不住”,但她仍然坚持“宁重不漏,坚决不放松任何环节,不留下任何死角和空白”的理念。3月,随着企业的复工复产,她按照统一安排奔赴各企业、商铺,帮助企业做好准备工作,尽快复工。近期,外出复工的人员越来越多,她又在社区负责外出复工健康证明申报登记工作。

她说:“以前我是被守护者,现在我长大了,换我来守护你们,守护大家了。”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表彰心得体会整理篇2

“疫情当前,不分男女,不用特意照顾我,请安排我上一线。”

——成都市公安局龙泉驿区分局女交警李海燕

李海燕是千千万万疫情防控一线的普通基层干警中的一员。疫情发生后,单位考虑到她是女同志,丈夫已经坚守在乡镇防控一线,家中还有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便安排她留守大队办公室从事室内工作。

面对单位的“特殊照顾”,她却不干了,直接找到领导提要求:“领导,疫情当前,不分男女,不用特意照顾我,请安排我上一线。”

在成渝高速十陵收费站检查站,李海燕每天一上岗就是8个小时,和同事一起细致耐心地检查车辆、检测人员。防控执勤以来,李海燕累计检查车辆4415辆、检测人员5417人,她也被评为成都市龙泉驿区首批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我不能奔赴一线,但可以坚守好自己的阵地。”

——崇州监狱药剂师吴圣琴

崇州监狱医院药房药剂师吴圣琴老家在湖北,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成都工作,是一名监狱里的白衣天使,她平时负责服刑人员的药物管理和发放工作。作为一名乐观坚强的单身母亲,新冠疫情疫情发生后,她安排好家中的事情,紧急返岗穿上白大褂。体温监测、日常消毒是她每天必做的工作,只要有疫情防控方面的事情,她事无巨细,每天亲力亲为。

她说,多少医务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奔赴我的家乡参与救援,我不能去一线,但可以坚守好自己的阵地。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表彰心得体会整理篇3

“抗击疫情路上,小朋友也是关键一环,普及抗疫,一个都不能少。”

——崇州市检察院未检办案组陈昱煜

作为一名未检检察官,陈昱煜的工作是和小朋友打交道。疫情期间,她依托“向日葵工作室”,推出“煜姐说法”“金鱼姐姐”“法治10分课堂”等多个栏目,用量身定制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套餐”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活的野生动物不能卖,那我买个标本可以吗?”第一期“煜姐说法”中,她结合生动案例普及《野生动物保护法》,引导大家不买卖、不杀害、不食用野生动物。同时,她号召小朋友们将法律知识传递给家里的大朋友。面对疫情期间长时间的“宅”生活,未成年人容易失掉学习和生活的平衡点。陈昱煜成立“金鱼姐姐”Twins组合,以微视频、H5的形式向青少年发出一封《青春战“疫”,“未”爱护航》心理疏导信,引导他们客观看待疫情新闻,通过“清单式”方式丰富居家生活。她说:“抗击疫情路上,小朋友也是关键一环,普及抗疫,一个都不能少。”

“我虽然受伤了,但我愿意做最硬核的‘格格’。”

——新都区军屯镇静平村网格员黄丹基

自疫情暴发以来,在新都区军屯镇静平村疫情防控一线,人们总能看到一个身着“蓝马甲”、脸色疲惫、声音沙哑,但笑容坚定、面色坚毅的身影,她就是全村的专职网格员黄丹基。因脚受伤不得不穿拖鞋的她,每天仍然坚守在抗“疫”一线,为村民做好体温监测登记、购买生活物资、生病买药、联系家庭医生、燃气充卡、电话充值、咨询疫情知识及相关规定等,每天都需要回复数百条信息,接听近百个电话,经常工作到凌晨。

工作虽辛苦,她却没有丝毫怨言。每天穿着一双布拖鞋走村入户,连续奋战了20多天的黄丹基,在家人和同事的劝导下,在2月17日趁午饭空隙到镇卫生院拍片检查。扎完针灸、贴上膏药稍微休息后的黄丹基又走上了疫情排查防控第一线。

她总是说:“我虽然受伤了,但我愿意做最硬核的‘格格’,永远为大家服务。”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表彰心得体会整理篇4

约好电话采访王甘玉的这天,她和她的团队已经在武汉汉口医院奋战整整一个月了。1月26日大年初二,广东省组建第二支驰援武汉的医疗队,当时东莞市妇幼保健院重症监护科护师王甘玉第一时间报了名,她对_记者说:“2003年SARS肆虐时我还在上中学,那时候我们是全世界重点保护的对象,现在我们有能力来保护别人了,肯定义不容辞。”

王甘玉原本打算春节后要回江西老家给父亲过60大寿,好好陪陪父母,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疫情打乱了所有计划。逆行武汉,每天的工作都是一次艰苦考验。王甘玉说,她们日常护理工作每班5个小时,加上路上往返及穿脱防护服的时间,整个过程大概要7个多小时,“出门之前就不再喝水了,回到宾馆洗完澡才能喝水吃东西。”她告诉记者,工作时水不能喝,话却比平常要多说好几倍。“看到我们‘全副武装’,病人本能会紧张甚至抗拒,还有一些病人过分焦虑不停追问,我们要做很多解释和安慰工作。其实这个病除了身体痛苦,心理上的恐惧和无助也很严重。我之前参与的‘爱与陪伴’课题,这时正好可发挥作用。”

“我们在这里陪伴你,不要怕!有需要随时找我们,我们一定会努力帮助你们的,加油!”每天每刻,王甘玉和她的伙伴们都在无数次重复着这句话。她们不仅是治病,更是在疗心。除了输液、测血糖、打胰岛素、量体温、分发药品等常规工作外,平日由家人或护工承担的如给病人喂饭、接大小便,甚至扔垃圾、拖地、消毒等工作,也都落在了护士们身上。

尽管带着口罩,防护服从头到脚包裹得严严实实,病人还是透过护目镜记住了医护们一双双关切的眼睛。信任感建立起来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接纳和认同。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建成后,王甘玉护理的几个病人都担心地问:“你们是不是会到那边去?我们舍不得你们走啊!”这时,王甘玉就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特别有职业自豪感,她说,“这是对我个人和我们整个团队的肯定。”

王甘玉传来的照片中,脸上额头上的压痕清晰可见。她告诉记者,这次广东来的100多人的驰援队伍,70%是女性,年龄从20出头到40多岁的都有。“我们接手的都是重症病人,这一个月中有20多位病人已经康复出院,我真的特别为他们高兴。”“扛物质、运设备、为病人翻身等这些纯体力活,我和小伙伴们一点都不输给男同事。在这里,根本没有性别差别。所以说,女性不仅可以撑起半边天,还能够成为顶梁柱!”

疫情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