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历史文化范例(3篇)

来源:

城乡历史文化范文篇1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生产关系;城乡对立;城乡融合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7-0001-03

城乡关系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城乡的分离已发展成为城乡尖锐对立并成为一大社会矛盾。马克思恩格斯坚持唯物史观,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分析了城乡分离和对立的必然性,进而提出了城乡融合的思想。一方面,他们肯定了城市的出现、城乡分离作为劳动分工的合理性、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另一方面,他们立足于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分工的不合理性,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国家城市盲目扩张造成的乡村衰落、城市病态和城乡之间尖锐的矛盾与对立,揭示出城乡协调发展、城乡融合的历史大趋势。深入学习、准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的思想内涵,对于我们全面理解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城乡的分离与对立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合理性与进步性

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明的“一切发展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市和农村的分裂。我们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就是总结在这个对立的运动中。”[1]由此来看,在社会发展一定历史阶段上产生的城乡分离乃至利益对抗,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城乡关系的分离与对抗正好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和方向,具有其合理性;以近代城市化为标志的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制生产方式则体现了历史的进步性。

1.从生产力发展规律上看,城市的出现、城乡关系的分离,是生产力有所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的必然结果,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恩格斯说“文明时代”(与原始公社的社会结构相对立)显著特征之一“是把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作为整个社会分工的基础固定下来”[2]。从生产力发展规律上看,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生产力有所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所谓生产力“有所发展”,是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经能够生产出超过维持农业劳动者所必需的产品,从而为城乡和工农之间的分离提供了可能。“社会上的一部分人用在农业上的全部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需足以为整个社会,从而也为非农业工人生产必要的食物;也就是说,是使从事农业的人和从事工业的人有实行这种巨大分工的可能;并且也是生产食物的农民和生产原料的农民有实行分工的可能。”[3]“从事加工工业等而完全脱离农业的工人的数目,取决于农业劳动者所生产的超过自己消费的农产品的数量。显然,不从事农业劳动而能生活的人的相对数,完全取决于土地耕种者的劳动生产率。”[4]可见,农业劳动生产率制约着农业和工业之间社会分工的发展程度;农业劳动生产率决定着农业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所谓“生产力发展不足”,是指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尚不足以避免或杜绝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均衡所引起的利益分化、冲突乃至对抗。“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仅仅适应于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阶段。”[4]然而,正是在生产力“发展不足”的条件下,城乡之间的这种分化和对立恰恰适应并推动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2.城乡之间的分离促进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体现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封建制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超越。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正是城市化迅速崛起、城乡关系走向尖锐对抗的时代。在他们看来,城市起源并伴生于近代的整个工业化过程,而工业化发展史也就是城市迅速扩张并最终战胜乡村的历史。马克思详尽分析了欧洲封建中世纪后期“乡村的城市化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与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的同步性关系。认为“中世纪是从乡村这个历史舞台出发的,然后,它的进一步发展是在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中进行的;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像古代,是城市乡村化。”[5]虽然“乡村城市化”伴随着农民利益被牺牲的苦难历程,但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看,它无疑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3.城乡分离和对抗的历史是与人类文明发展史同步的,城市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马克思把社会分工看做是城乡分离的基础,认为城乡分离是人类历史上发生的最大一次社会分工,并把这种分离看做是人类文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起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此作了卓越论述:“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直至现在。”[6]城市成了社会商业经济和政治文化的中心,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城市文化也就成了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

二、马克思恩格斯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对城乡分离与对立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检视和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了城乡分离的必然性、合理性和历史进步性的同时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检视和批判,并将这种批判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相联系。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私有制是城乡对立的制度根源,正是私有制导致的阶级对立才使城乡分离具有了阶级对抗的意义。在马克思看来,“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6]。如果说,由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的深化所导致的城乡分离和对抗是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那么,由私有制、异化劳动等所造成的城乡分离和对立则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利益冲突和阶级对抗。因为在私有制条件下,社会成员之间分裂为经济利益不同甚至根本对立的阶级,城乡分离因此具有了阶级对抗的性质和意义。而阶级的实质,意味着对他人劳动及其成果的无偿占有,居住在城市的剥削阶级利用其特殊的经济政治地位盘剥乡村劳动人民,形成了城乡之间“中心―边缘”,即剥削与被剥削、统治与依附的二元对立格局,并使乡村陷于贫穷和愚昧状态之中。

其次,基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对城乡分离和对立所造成的人的畸形片面发展作了深刻而尖锐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城乡分离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和最大的分工,意味着“劳动者日益完全依附于劳动,而且是极其片面、机械性的特定劳动”;意味着劳动“是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力量”。“城乡之间的对立使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的最鲜明的反映,这种屈从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重新产生二者利益的对立。”[6]它“使城市居民受到各自专门手艺的奴役。它破坏了农村居民的精神发展的基础和城市居民的体力发展的基础。”[6]因此,城乡的分离导致了人类活动畸形而片面的发展。

再次,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的本性驱使资本在城市聚集,从而导致城乡对立的加剧,导致乡村的破产和城市的畸形发展。资本是“一定量的积累和储存的劳动”,它遵循着利润至上、无限扩张的固有本性,这是资本的自然属性;资本是“对他人劳动产品的支配权,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即积累起来的劳动(死劳动)对活劳动的支配和剥夺关系,这是资本的社会属性。由于资本关系处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它实际上成了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支配原则和运转中心。近代以来城乡之间的分离和对抗,正是近代社会资本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工业化城市所产生的“积聚效应”和全球化扩展正是资本存在和活力的根源所在。与此相对应,乡村则处于资本关系的“边缘地带”,成为为城市和工业发展服务的廉价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倾销地,备受工业化城市的剥削和城市资产阶级的掠夺。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揭示的“世界历史”首先是城市的历史,它表征着资本全球化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中心―边缘”的资本逻辑再一次凸现:城市成为先进生产力的聚集地并使乡村破产;工业中心城市的繁荣是建立在对乡野农村残酷剥夺的基础上的。资本带来的文明面和对抗性在这里鲜明地体现在:一方面,资本与财富的集中,另一方面,贫困和失业又使城市成为罪恶的发源地。

三、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城乡从分离与对立到协调与融合的历史大趋势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消灭城乡对立并不是空想,正如消除资本家与雇佣工人间的对立不是空想一样。消灭这种对立日益成为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私有制的弊端必将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废除私有制,消灭剥削阶级,城乡对立的阶级基础也就随之消失,城乡对立才能被彻底消灭。城乡分离和对立给人类带来的“文明面”和对抗性表明:扬弃和超越城乡之间的分离和对立,在克服各自片面性弊端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向融合,是人类历史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关于城乡“同一―对立―融合”的历史辩证法,既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目标的价值追求,也符合社会演进的历史规律。马克思关于城乡融合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

1.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城乡融合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城乡融合的物质条件是指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特别是大工业的发展和协调安排。“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均衡的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的条件”[7];城乡融合的社会条件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便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地发展――这一切都将是废除私有制的最主要的结果。”[8]

2.鉴于农业的基础地位,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和技术化。农业的现代化首先意味着农业中的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过程,促使农业成为市场和交换而进行生产的商品化农业,不断提高农业在商品经济中的贡献率。在马克思看来,农业的现代化需要借助于农业的资本化、企业化经营,推动现代大农业的发展。他通过对英国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研究发现,农业资本化、企业化经营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创造了农业史上的奇迹,农业生产力和农产品的发展与增长速度都大大超过人口的增长速度。同时,农业的工业化还引发现代大农业取代小农经济的农业革命,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即缩短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最有力的手段”[1],机器化大工业在占据城市工业部门之后也开始占领农业领域并引起农业革命。随着农业机械化、良种化和化肥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工业化进程逐步展开,“最墨守成规和最不合理的经营,被科学在工艺上的自觉应用代替了。”[1]大工业在农业中的应用还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并将大量农业人口从封建宗法关系和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进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或农业工人,从而促进了城乡社会关系的大调整和大转变。

3.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历史先导作用和文明辐射扩散功能。实现城乡融合,决不是要毁灭城市、中断城市文明以至强制拉平城乡区别、达到城乡之间无差别的绝对同一,而是在“扬弃”的基础上实现城乡之间“更高级的综合”。因为城乡对立的消除,同肯定城市的历史作用和“农村城市化”的过程并不矛盾。由于城市是现代工业、商业、航运和贸易的中心,城市文明相对于乡村生产关系而言,是一种社会进步,具有较高的文化势能,而消灭城乡对立意味着要摆脱和改变传统农业社会中形成的农村愚昧和孤立分散状态。因此,走向城市化是城乡关系变革的路径选择,城市在这里应该起着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它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摆脱乡村的愚昧落后状态、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和反哺作用。

4.合理布局城乡生产力和产业结构,使城乡之间的文化和生活条件日益接近起来。

马克思在设计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时,提出了一系列使城乡融合互动和日益接近的基本措施。归结起来有:(1)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密切联系与有机结合。“在最先进的国家里采取的方法是: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之间的差别逐步消灭。”因为“只有使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发生密切的内部联系,并使交通工具随着由此而产生的需要扩充起来,――才能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栖息在里面的那种孤立和愚昧的状态中挣脱出来。”[9](2)生产力的计划利用和平衡分布。“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均衡的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的条件”,为了使大工业生产摆脱地方性的局限,协调城乡的统筹发展,必须“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而有计划地尽量利用生产力”[7],“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或发展。”[7](3)人口的平均分布。“只有使人口尽可能地平均分布于全国……才能使农村人口从……那种与世隔绝和愚昧无知的状态中挣脱出来。”[7](4)城乡之间文化和生活条件的日益接近。只有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在文化和生活条件上日益接近,才能“把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避免二者的片面性和缺点,才能使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成为全体人民都能享受的财富。”[6]

综上所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融合的思想是一个具有内在关联的理论体系。他们关于城乡从分离、对立走向融合的设想,给我们许多现实的启示。首先,将城乡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走出原有封闭隔离的城乡二元结构,走向开放融合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是统筹中国城乡关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前提。其次,要真正实现城乡之间的开放、互动和融合,体制上的变革和制度上的创新是关键。再次,促使乡村城市(镇)化、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城乡关系变革的基本途径和现实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的乡村城镇化、工业化,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75-57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76-177.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1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8-24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80.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4-330.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5-647.

城乡历史文化范文

关键词:历史教学乡土资源教学作用

一、巧用乡土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妙应用乡土历史资源,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如何,既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又是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这就需要历史老师从多个层面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新编历史教科书虽然设计了许多插图和学生活动,直观性强,形象生动,但所讲的历史知识仍然离学生有点遥远,学生学起来会感到枯燥乏味。乡土历史都是土生土长的,是学生经常耳闻目睹的散发家乡味的历史。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要让学生对课程有深刻的理解,善于运用叙述历史事件的方法,给学生以生动的感性认识,这就需要不断扩展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我用高台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作为补充内容,扩大课堂教学的知识广度,加深学生理解的深度。比如我在讲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人口大规模的迁徙”这一节时,巧妙地提出以下问题:“你是高台本地人吗?你知道你的祖上是从哪儿迁来的吗?在什么时候迁来的呢?为什么迁徙而来呢……”很多学生回答,据父母说他们祖上是从陕西大槐树下迁来的,至于是什么时候,为什么迁来众说纷纭。这时我就巧抓时机,适时而上,告诉学生这就是今天我要给大家解答的问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一下被激发了,课后很多学生仍兴致勃勃,又通过访问长辈、查阅族谱、网上搜索查找自己家族的渊源,并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对家乡历史向父母做翔实精彩的解说,在父母面前展示其学识,博得家长的夸奖,使其成就感得到满足。同时也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让学生有亲近感,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历史教学的探究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为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奠定基础。

二、深挖乡土资源,提高学习能力

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如我在结束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后,要求学生设计一项“高台历史文化寻踪”活动,让学生把高台古代史中出现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和重要地点串联起来,制作一份高台旅游文化宣传名片,推荐给旅游部门。还可以通过访谈调查,让学生寻访高台县域内经历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大改造”和改革开放等历史时期的老人并请他们讲述高台县在这些历史时期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物产资源、名胜古迹、文化遗址及未来的建设蓝图……面对丰富的乡土资源,学生在与历史课本的整合探究中将面临如何筛选信息,如何筛选对自己解决问题有用信息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团队合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信息处理能力的形成和强化过程。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最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并且学会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乡土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对提高学生参与社会活动能力和实践探索创新能力,形成良好和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开发乡土资源,拓展学习空间

乡土历史资源最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心理需要,离他们最近、感觉也是最亲切的。“乡亲”的故事最能激发学生潜在的追求,乡土人物本身就是一方水土的骄傲,在教学中要经常穿插一些乡土文化知识,注意调动学生探究乡土文化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场所,拓展学生的历史学习空间。高台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山水秀丽,风土人情独特。如我在讲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节历史时,结合历史沿革,引用高台县志的有关史料,向学生介绍魏晋时期高台县骆驼城位于今天甘肃省高台县城西20公里处。始建于东晋陲安元年,是后凉建康郡太守段业建立的北凉国都。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骆驼城不但是北凉初建时的国都,而且是汉代乐涫县、唐代建康军的故址。明代诗人沈青崖过高台留诗道:“榆木山前古建康,南郭风景绘屯庄。两行高柳沙汀暗,一派平湖水稻香。紫燕衔泥穿曲巷,白鸥冲雨过横塘。当年画舸中流处,谈笑行兵寄羽觞。”这首诗写出了当年高台古城山清水秀,阡陌纵横、人丁兴旺盛世景象,让学生初步了解高台骆驼城的由来,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对课本有关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避免历史课的空洞乏味。比如讲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到高台县中国红西路军纪念馆参观,收集了解红四军不畏艰险、北上抗日的曲折历史资料,把这一经历作为贯穿本课的线索,创设教学情境,拓展教学空间,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学习乡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完全可以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有机结合,让学生从感知家乡、了解家乡到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从乡土历史中汲取智慧、坚定信念、培养情感,从而为学生形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打下基础。把乡土历史资源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对增强初中生的人文素养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历史教学中很注意乡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引导中学生把自己的理想、抱负与家乡的建设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未来紧紧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回报家乡、报效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如讲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汉武帝大一统》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参观高台县的许三湾城及墓群旧址,让他们亲身感受历史、体会历史的真实性。许三湾城及墓群位于甘肃省高台县新坝镇许三湾村,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许三湾城及墓群。为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至唐代(公元618年—907年)遗址。许三湾城及墓群是汉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重要的历史遗址,对研究当地的历史、经济及十六国时期割据政权等具有重要的价值。这样历史画卷仿佛就在眼前,增进学生对家乡历史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人文情怀。

城乡历史文化范文

关键词:江南水乡古镇;价值;保护与发展;实践

Abstract:Thepaperreviewed30yearsofhistorictownconservationpracticesince1986ofZhouzhuangmasterplanandconservationplan,whichledtothebeginningofChina’shistoriccitiesandtowns’conservationandredevelopment.ItclearlydemonstratedtheoutstandinguniversalvalueandcontemporarysignificanceofhistoricwatertownssouthofYangtzeRiver.Theconservationandredevelopmentpatternsinthepast30yearscanbesummarizedasthreedifferentorientationsalongtime:sightseeing,leisureexperience,andlifeauthenticity.Byre-thinkingthenegativeeffectsoftourismandcommercialization,andbyre-understandingthecomingeraofculturalheritageconservation,itproposedthatthewayofhistoricwatertownsdevelopment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shouldbasedonlong-term,multistakeholderinvolvement,continuousadjustmentaccordingtospecificenvironment,andpersistentpractice.

Keywords:historicwatertownssouthofYangtzeRiver;value;conservationanddevelopment;practice

中图分类号:K8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7-04(4)

苏州市昆山周庄自1986年开始做名镇保护规划,开创了中国历史城镇保护之先河,至2016年正好30年。以周庄为代表、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并活跃至今的水乡古镇保护实践,是我国城市遗产保护历程中的实践典范和发展的里程碑。

1“1986周庄十六字方针”――开创古镇保护先河

上世纪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苏南乡镇工业迅速发展,众多江南城镇大举拆桥拓街、填河筑路,一大批水乡特色鲜明的古城古镇在短短几年内彻底改变传统风貌格局,而当时位于江苏昆山的周庄镇,由于远离交通干线而幸免其中。

1986年同济大学制定的《周庄总体及保护规划》明确提出“保护古镇,开发新区,发展旅游,振兴经济”的十六字方针,这在当时俨然是与热火朝天的乡镇改革反其道而行之,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反对和置疑压力,周庄对规划给予了足够的尊重,从而开创了江南水乡古镇保护的先河(图1)。

根据规划逐步实施,周庄古镇保存完整且丰富多变的街河空间、小桥人家的玲珑闲适、清朴秀丽的民风民俗,为水乡古镇赢来了旅游观光的发展先机。1995年周庄建立“古镇保护基金”,将古镇旅游门票年收入的10%用于古镇保护,包括修缮历史建筑,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等。这种“完整的保护古镇格局风貌,与古镇区有所隔离的开辟新区或工业区,充分利用古镇历史人文遗存,强化历史特色开展城镇旅游,并将旅游收入回馈于古镇保护”的“周庄模式”,在1980年代乡镇企业大发展的浪潮中,走出了一条“不拆古镇也能发展,保护古镇也能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的发展新路子,并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众多历史城镇效仿的典范,发挥了保护示范与引导的作用。

2“江南水乡遗产类群”――异彩纷呈的集体绽放

继周庄保护取得初步成功之后,西塘、乌镇、同里、f直、南浔等古镇相继编制了总体规划和保护规划,并开始投身于积极的保护实践,在把握江南水乡共性的基础上抓住各自特点,形成独特韵味――周庄是前街后河的商业市镇;同里是恬静的水乡居家小镇;西塘是廊棚数里的黄酒之乡;乌镇是水阁楼枕河卧波;f直以庙兴市、民风古朴;南浔的丝商留下了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杰作……2003年12月,“江南六镇”由于在规划和保护上“对整个城市发展起到里程碑式的作用……留存了文化遗产,很好地处理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让人们看到了古代人的生活,同时很好地让今人生活在其中”,而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贡献奖”,并正式以“江南水乡古镇”的名义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还发行了《江南水乡古镇》特种邮票,一套六枚,一枚一个古镇。

2015年2月江南水乡13个古镇(苏州的f直,昆山的周庄、千灯、锦溪,太仓的沙溪,吴江的同里、黎里、震泽,桐乡的乌镇,嘉善的西塘、湖州的南浔、德清的新市,张家港的凤凰)的代表在苏州签署了《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协定》,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迈出关键一步。

3江南水乡古镇的世界遗产价值解析

江南水乡历史城镇,是在相同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同一的文化背景下,通过密切的经济活动所形成的一种介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人类聚居地和经济网络空间。科学、艺术、文化在水乡城镇建筑与空间中实现统一: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规划思想与经济规律的完美结合,塑造了中国人理想的“文明、富足、诗意、和谐”的居住环境,在中国文化发展史和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而其“小桥、流水、人家”的规划格局和建筑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在中国规划与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图2)。

水环境中孕育出的江南水乡古镇体现了“象天法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合院有序、修身齐家”的伦理根基,蕴含着“工商协作、城乡联动”的经济网络和“恋土助乡、心怀家国”的责任担当(图3)。

江南水乡城镇是中国人类发展史上独特的人类聚居地,充分反映了人类历史上一种伟大而又独到的生存体验,充分反映了人类在生活艺术、建筑艺术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并且至今仍可贵地留存着历史的信息并延续着传统生活形态,具有优秀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价值。

4商业旅游负面效应的再思考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江南水乡古镇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城镇类群,正在经历着城镇数量的迅速衰减,和水乡环境的极大蜕变,曾经密布江南的水乡城镇早已从“俯拾皆是”变得“稀少珍贵”。而古镇内部建筑与空间也经历着更迭剧变,年久失修,居住拥挤,产权复杂、设施匮乏(图4)。

为数不多保存下来的古镇,在被工业化弃若敝帚的困苦中,转瞬成为都市文化消费的香饽饽,在旅游经济的“洗礼”中逐渐缩水、变味,普遍呈现出商业化发展失控、空间承载超负荷、旅游资源同质化、建筑影视布景化、文化伪民俗化、社区结构贵族化、古镇区主题公园化、周边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图5)。

而更多残存历史片段的老街市镇,则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尴尬地停滞、衰落着。引发我们再次思索:城镇保护是为了什么?为了谁?在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和社会经济政治各项体制尚未完善的转型时期,江南水乡古镇该如何闯出一种保护与发展兼顾、经济与文化并重的城镇发展新路径?

5迎接社会文化发展的新时期

近年来,在多个文件和讲话中不断强调城镇发展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并身体力行推动保护和抢救历史文化遗产:

2014年2月,在北京市考察工作中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2015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总体目标和主要措施,标志着中国文物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16年4月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社会发展至今,大规模标准化工业生产和城市扩张的弊端日益凸显,如何恢复人性尺度的生活价值?一种崇尚简单、素朴、环保、小而美的,独具艺术特质和地域风土多样性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成为新的追寻方向。

江南水乡市镇,不像大城市那么繁荣复杂,也不像农村那样松散简朴,得天独厚地体现着地方资源特色和人文民俗,并具有宜人的空间环境、精巧的规模尺度、和舒适便捷的小镇生活。当下尤应深刻学习和响应党中央精神,不忘历史、开辟未来,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在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合理发展中,要树立新时期的三个认知。

首先,保护工程要着眼长远,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首先注重社会效益,其次兼顾经济效益。

其次,古镇保护,是一种多方参与的交互管理过程,与那种纯技术性的工程和城市旧房改造不同,要像古代文人造园那样,造园者、住园者、赏园者,和园子一起成长演进。

再次,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从来不可能有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效果,只有于日常细微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才有可能愈来愈好、走得长远,那种打着各种名头的轰轰烈烈的运动,对于古镇古村而言,不是保护,是颠覆!

乡村与小镇那种传统慢生活的家庭教化、充满诗意内涵的水乡柔情,正是与现在城市的喧闹烦杂、急功近利、无端躁动相对应。保护古镇古村,就是要留存这份珍贵的文化载体,使她们能以一种与城市文化交流互补的方式,平稳地走入现代生活,并从中滋长出新时代的、中国式的、江南式的新文化!

6结语:没有最好,只求适合,在不懈探索中找寻江南水乡发展之道!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实践,从周庄伊始至今已30个春秋,为中国广大的古城镇指引了在保护前提下合理发展的道路,是我国现代化城镇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其间有令人欢欣鼓舞的成就,也不断显露出诸多问题。简而概括之,大约经历了三个典型阶段:一是以旅游观光为方向的1.0版本,如周庄、同里等;二是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2.0版本,如乌镇西栅;三是以生活原真性为目标的3.0版本,如上海浦东的新场(图6)。

至今,我们还无法总结出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的最好模式、或是正确方向。或者说所谓的“最好”和“正确”并不具有确定性和普适性。对于每一方水土、每一个城镇,每一段特定的发展时期而言,最适合当下的、可付诸实践的方法,或许就是通向正确目标的路径。所以,投身实际行动,不断调整以适应需求,这样一步一步探索实践的过程本身,正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国特色江南水乡城镇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阮仪三.护城踪录――阮仪三作品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2]徐嵩龄,张晓明,章建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中国实践与理论进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阮仪三,邵甬.精益求精返璞归真――周庄古镇保护规划[J].城市规划,1999(7).

[4]阮仪三,邵甬,林林.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J].城市规划汇刊,2002(1).

[5]熊侠仙,张松,周俭.江南古镇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对周庄、同里、f直旅游状况的调查分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2(6).

[6]阮仪三,袁菲.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合理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8(5):52-59.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医学伦理学基本范畴范例(3篇)

    - 阅0

    医学伦理学基本范畴范文【关键词】现代环境法伦理精神伦理要求环境问题环境伦理环境法学界目前对环境法的调整对象问题尚在论战之中。有些学者主张环境法是以人与自然间的.....

    地理信息科学人才培养方案范例(3篇

    - 阅0

    地理信息科学人才培养方案范文关键词:专业建设;五业贯通;人才培养;创新人才;电子信息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3-0092-03信息技术是衡量一个.....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