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范例(3篇)

来源: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范文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目标;适切性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01-0010-05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可以通过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落实情况综合反映出来。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心理健康课程标准),从2002年新课改初期的“抽象、笼统或大而全”,逐步向深化改革过程中的“目标具体化、可操作、可评价”的方向过渡。然而,理想的目标不仅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进行评价,目标设置的适切性更是值得关注和认真把握的。假如目标适切性把握不准,同样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重点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设置的基本原则、目标体现“适切性”的必要、顺利达成的几个关键点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设置的基本原则

作为一门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目标设置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贯彻系统化、具体化和层次化等基本原则。

(一)系统化

首先,通过从一般到特殊逐级地把目标具体化,形成一个多层级的完整体系。其间必须考虑目标体系的横向和纵向联系,纵向要充分实现各层次目标的连续性和递进性,横向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教育教学目标间的相互联系和促进关系,采取有效策略加以整合。

其次,要综合考虑和分析课程与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如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等。要分析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等,分析学生的一般心理、生理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学生与内容、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作用、地位和相互关系等。

(二)具体化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力求明确与具体,避免含混不清和不切实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各个层次教学目标设计,解决的是教和学要“达成什么”的问题。如果教学目标含混不清,势必会影响“如何教”,影响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影响“教得怎么样”,影响教学评价结果,也就不能较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作用,从而使教学失去明确方向,影响教学效果。

(三)层次化

层次化原则要求设计与表述某一个具体课时的教学目标时,必须充分反映和表达全体学生的个体学习结果的层次性。如布卢姆等对教学目标都是分层次的,他们的累加性的分类,表现为每个层次的行为或操作包含了较低层次的行为或操作。

依据以上三个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在现行教材中被分为了三个层次的目标体系,即“课程目标―领域目标―课时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即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原则、目标任务、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方法的提纲挈领的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它比较明确地划分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几大领域,现行的湖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材的编写体例就是依此划分的。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则是根据每一个领域目标来具体化和层次化的。

例如,小学一年级第1课“我上学我骄傲”的现行教学课时目标表述为: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并接纳自己的新角色,认识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为自己的新角色感到骄傲。这个就是对“认识自我和生活适应”领域中具体到一年级学生的目标的具体化,同时也是对应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所提到的“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认识班级、学校、日常学习生活环境和基本规则;初步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重点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训练;培养学生礼貌友好的交往品质,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感受友情;使学生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初步学会自我控制;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和新的学习生活,树立纪律意识、时间意识和规则意识。”内容目标的具体实施,可见目标的系统化、具体化和层次化。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设置的“适切性”评估

由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领域在不同地方教材中的排布是不一致的,所以,对于各领域目标的阐述至今没有统一,所以不在此作研究和讨论,此处为了更好地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发展,主要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课时教学目标进行“适切性”的评估和讨论。

笔者根据黄甫全教授主编的《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中对“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步骤”等相关内容,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内容,制定出了一套量评工具,对现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进行评估,以此来检测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适切性”,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评估表格如上页表1。

下面是小学六个年级教学课时目标的评估数据:

教材情况:小学共6册,合计96课。

课程目标的适切性评价结果:

“内容表述”符合要求的有56课,占总课程数的58%;部分符合要求的有40课,占总课程数的42%;完全不符合要求的有0课,占总课程数的0%;

“起点确定”符合要求的有78课,占总课程数的81%;部分符合要求的有21课,占总课程数的19%;完全不符合要求的有0课,占总课程数的0%;

“语言表述”符合要求的有6课,占总课程数的6%;部分符合要求的有47课,占总课程数的49%;完全不符合要求的有46课,占总课程数的45%;

“系统层次”符合要求的有15课,占总课程数的15%;部分符合要求的有70课,占总课程数的74%;完全不符合要求的有11课,占总课程数的11%;

“达成效度”符合要求的有93课,占总课程数的97%;部分符合要求的有2课,占总课程数的2%;完全不符合要求的有1课,占总课程数的1%。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课时目标的心理学科特性还是把握得很好的,在“达成效度”上达到了97%。但现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课时目标还在“语言表述”和“系统层次上”存在一些问题,而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的“起点确定”的评估维度在“完全符合”上也只有81%,“部分符合”的占到了21%,从数据的分布看主要集中在中高年级的目标设置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切实依据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小学中高年级教学内容来对中高年级的教学目标的内容作适当的调整,以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从“语言表述”的数据则可以看出,我们现行的教学课时目标对于学习的主体认识还不够深入,还在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教学理念很容易在课堂上影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容易导致教师的个人主观经验传递或强加于学生的现象发生,不利于学生心理素养的提升,所以,需要先从思想上转变教师的课堂观,而这可以从课堂教学目标的“语言表述”开始。

三、目标“适切性”的必要性

任何一节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设计都会有目标设置,目标适切性无论是“部分符合”还是“完全不符合”都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目标设置的适切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课堂教学目标“起点确定”过易,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进行设计的时候,会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花些功夫。但有时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误区,认为较为容易的目标便于达成,结果就忽略了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问题。过易的目标大致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班内大多数学生感到目标容易达成;另一种是班内少数学生认为目标过易。这两种情况都需要引起任课教师的重视。新课程标准第四条明确指出:“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假如教学目标设置过易,无论是大多数还是少数学生,不通过努力就能掌握,甚至出现不学就会的情况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就难以得到充分的调动,很容易出现被动参与的局面,难以达到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素养得到提升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目标过难,难以体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团辅教学的有效性

假如教学目标设置的难度超过了师生共同努力的达成度,不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收获成功的体验,而且,一节课下来,也很难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四年级的一节课“沟通小达人”,假如一开始就设置“掌握与人沟通的技能,体会成功沟通带来的快乐”的目标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沟通本身就是一件需要时间来完成的事情,不会一下子就很愉快。如果课上只是让学生相互交流一下,那就只停留在言语内容的口语交际表达上,而没有经过情感的共鸣和心与心的对话,是很难达到教学目标的,因此,一旦目标的难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便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更难以评判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教学目标设置达到“适切性”的具体方略

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才是最适宜的?设置适宜的目标需要把握哪些关键点?

(一)把握课标中各层级目标是设置“适切性”教学目标的前提

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标准无论是2002年的实验版还是2012年的修订版,都分别就各层级目标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归纳。其层级递进性大致可以表述为:课程目标―领域目标―课时目标。本研究所讨论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指课时目标,即针对一节课上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设置。从课程到课时目标维度逐渐清晰化,目标内容逐渐具体化,目标难度逐渐标准化。而且,各层级目标又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即从下至上,逐步归属,一个领域内每一个课时目标的达成,集结着领域目标的实现;一个年级中,一个个领域目标的达成,又反映着年段领域目标的完成。由此可以推断,要设置具有适切性的心理健康教学目标,需要全面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标准中的各层级目标的内容及相互关联性。

(二)全面把握学生的发展性是设置“适切性”教学目标的关键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而言,无论从教的角度还是从学的角度,最终都是要对学生发挥教育和引导作用,要为学生的发展做好教学以及与教学有关的各项工作。过去,我们在课前准备,尤其是在教学设计环节,有一项工作需要做扎实,即“学情分析”。分析学情,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更好地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并能够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受益。其实,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想使目标的设置难度更切合学生的实际,充分了解学生发展的需要,是能否设置出难度适宜目标的关键。学生的发展既有心理的又有身体的;既有知识、技能、方法的,又有道德、情感素养的;既有近期的,又有长远的,等等。就某一节课而言,教学目标的设置不能脱离学生发展的需要而盲目设定。充分了解学生,要能够做到:既要全面把握全体学生的普遍性发展的需要,还要把握个别学生的特殊发展的需要,否则,就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难以贯彻落实“让每一位学生受益”的基本理念。

(三)目标语言表述的科学性是目标“适切性”的直接体现

目标表述,直接为选择内容和经验提供依据,并为教师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提供基本准则。如果目标表述正确、清晰和通俗易懂,就为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目标表述不当,不仅会浪费为目标设计和确定所花费的各种资源,而且会对课程和教学活动产生误导。

教学目标语言描述的是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一般不用来描述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安排,如“使学生……”“让学生……”以及“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能认出……”“能描述……”“能……设计”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教学具体目标的语言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而“了解”“掌握”“知道”“熟悉”几个笼统含糊、难以观察到的、仅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往往难以测量,无法检验。

心理健康教育在“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上的目标语言描述可以参见下面三类动词。

A.认知目标动词(分三个水平)

【了解】描述、识别、列出、列举、说出、举例说出

【理解】说明、举例说明、概述、区别解释、归纳、收集、处理、阐明

【应用】分析、得出、设计、拟定、应用、评价、撰写

B.情感目标动词(分三个水平):

【经历(感受)】体验、参加、参与、交流

【反应(认同)】关注、认同、拒绝

【领悟(内化)】确立、形成、养成

C.行为目标动词(分两个水平)

【模仿】尝试、模仿(模仿)

【独立操作】运用、使用

由此可见,无论哪一方面的因素,都对目标的准确设置有影响,但其影响又是相对的,只有在全面、系统地考虑多因素的基础上设定的目标才是最适宜的,也是便于达成的。

五、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顺利达成目标应把握的几个关键点

有的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相脱节,即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都未充分考虑目标的达成,教学效果成了与目标不相关联的结果。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无论各项活动安排得多么新颖与精彩,由于未能达成目标,也不能算是理想的或优质的课。因此,心理课教学需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的达成。该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一)教学手段的合理选择将有助于目标的达成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会用到诸多教学手段,不同的课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倾向性,但无论选择何种教学手段,应考虑的前提就是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尤其是有一定难度的目标,有效教学手段的选择就更为重要。

如小学一年级的课“得表扬了”,教师在游戏进行中表扬学生,让学生进行及时体验和感受反馈,学生当下的感受真实有效,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正能量提升很快,教学效果很好;相反,有的教师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忆自己受表扬的情景,通过语言来再现场景与感受,则增加了难度,因为没有考虑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这样的教学手段是难以达成教学目标的。因此,教学手段的选择与教学目标的达成是成正相关的,教学手段的合理程度决定了目标的达成度。

(二)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将有助于目标的达成

心理课上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已被普遍认同,但如何激发兴趣才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有的教师课上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不够深入,仅仅通过一些小游戏调动一下学生参与的热情,这样的激发方式,一旦某节心理课上不做游戏,学生就没有了兴趣。因此,兴趣激发时机的选择和切入点的准确把握十分重要。

基于中小学生好动、勇于挑战等心理特征,为了便于达成目标,创新环节的确定最好能够出现在基本部分主教材学习期间,因为这样安排,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参与主教材学习的兴趣便被激发起来,有了兴趣,学生学与练的注意力、投入程度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学习的效果也自然能够提升,目标的达成度就会更高。

(三)课堂诊断与激励评价跟进将有助于目标的达成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师除了要按照一定的教学步骤与方法实施教学以外,课堂诊断与激励评价也不容忽视。因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行为的反馈可以直接显示出存在的问题,假如任课教师能够对课堂教学情况及时作出诊断,并采取多种激励评价措施,便能够促进教学的有效性。那么究竟如何对课堂教学进行诊断?采取何种形式的激励评价措施才更有效?就课堂诊断而言,主要是通过课堂观察与分析判断等方式,及时了解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激励性评价应该是灵活的、多变的,具有及时性和实效性的。如通过面部表情或眼神的变化,或通过语言或行动(如轻轻拍打学生的肩膀以示鼓励),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只要断定某一教学环节需要采取激励性评价,就需要及时跟进。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评价一节课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对目标适切性的把握能够反映教师设定目标的能力和水平,能否顺利达成目标又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一个有着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设置与落实方面,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设置具体且适宜的目标,并能够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时、具体地指导学生学习,才能确保目标顺利达成,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增强,蒋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5.

[2]钟志农.探寻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中小学心育活动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5.

[3]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3.

[4]谢维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12.

[5]阳志平,等.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2.

[6]姚本先,伍新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0.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范文篇2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

近几年高校发生的一系列事件,2004年的马加爵杀害舍友事件,2007年几大高校跳楼事件,2013年黄洋被投毒事件等等说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9号)就明确提出“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前高校也已逐步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相继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然而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时间还不够长,在目标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存在一定弊端。本文直面这些弊端,提出几点有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不达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初的目标定位在预防和治疗心理健康问题上,以预防和矫正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为主。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目标已由从“预防”和“矫正”转向了以“发展性目标”为主。然而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国内起步较晚,还处在不断的探索阶段,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当前大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还停留在最初的目标上,长期忽视发展性目标,以致较少开发学生应有的潜能,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以养成健全的人格。

(二)转变教育观念,设立三级课程目标,逐步达成最高目标

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目标可分为三个,第一级目标是预防目标,第二级是治疗目标,第三是终极目标即发展性目标。大部分学生是心理正常的人,存在心理问题的只占少部分。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服务的对象大部分是正常的学生,所以发展性目标在高校应该占据主要地位。负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在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时以预防治疗目标为辅,发展性目标为主,在关注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同时,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达到人格的完善。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侧重点有所偏颇

教学内容往往是根据课程目标来选定的。由于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定位设定在预防与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偏重正异常心理的区分,心理健康的标准,解决心理问题的技巧上。忽视与发展性目标相一致的内容。

(二)围绕三级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在三级目标的指引下,选择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既有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这些内容可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有全面的认识,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又有治疗心理问题的技能技巧,这些技能技巧使得学生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如何挖掘内在心理积极品质的学习。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真正落实到全体学生。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同传统学科一样,主要采用理论讲授的方式进行,单一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然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生成性课程,只有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王普霞提出良好的校园文化,积极健康高雅的氛围,能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当前高校未能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广播,校刊,橱窗等隐形课程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影响学生。

(二)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来达成课程目标

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参与式体验等才能达成课程目标。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切实让学生学以致用。如采用知识讲授、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素质拓展,团体辅导,情景设计,活动游戏等方式促使学生的心理发生变化,激发自我心理潜能,更充分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在注重显性课程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活动月,心理微电影大赛,心理情景剧等校园文化生活,橱窗,广播等方式影响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模式

(一)评价方式不合理

刘海燕指出当前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果评估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大部分高校还未探索出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估的有效途径。当前大部分高校主要还是采用考试或书面作业的形式来对教学进行评价。然而由于心理健康课程的特殊性,其不应只是知识的考查,更应注重考查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潜能是否得到挖掘,发挥等。

(二)针对三级目标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采取考试或书面作业方式只会损害学生参与到课程当中的积极性,因此当前高校要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针对三级目标提出相应的评价模式。才能更好地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大学生服务。如在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的普及中可采取考试,自我评估等方式测查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技能技巧知识的传授中,可采用自我反思,深度访谈,学生互评,情景测试等方式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在潜能的挖掘中,可采用学生互动分析,自我分析报告,档案袋分析法,日常行为表现等方式进行。

任何一门课程的改革都是一个不断自我探索完善的过程,只有结合时代的需求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述评[J].教育探索,2009(12).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范文

关键词: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评价

新义务教育课程结构设计,基于“整体”与“一贯”的理念,将初中原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这是对传统的初中体育的根本性变革。我校通过近3年的课程改革实践,深刻体会到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必须对传统体育课进行全面改革,在目标、内容、途径、评价等方面全面创新。

一、多维发展,确立教育目标新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宗旨,与德、智、美等各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确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明确规定了以下课程总体标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一目标体系避免了过去所用的套话、空话,显得更加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就教学宗旨来看,体现了以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为主的价值取向向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价值取向的转变。实施这一目标体系,要遵循以下规律:一是目标的权威性。课程目标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的,不可随意拔高或降低;二是目标的灵活性。新课程目标体现了总体要求的规定性与实施单元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选定具体项目或内容后,执教者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目标;三是目标的层次性。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将目标纵向分解,形成目标树,使各阶段教育目标具体化;四是目标的针对性。体育与健康课必须关注学生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在总体目标范围内,根据学生性别和年龄特点确定教育目标;五是目标的全面性。体育与健康课目标既有显形的习惯、技能目标,也有隐形的品质、情感目标,设计目标应综合考虑,不可偏废。

二、多育并重,构建教育内容新体系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确立了课程内容框架,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因此,选择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树立“大体育”观念,既考虑体育与健康课本身的教学内容,又思考体育与健康同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效衔接,从“动育、心育、食育、性育、劳育”等方面整体谋划,科学设计。“动育”,即运动技能教育。包含着对学生运动兴趣、爱好、习惯、体育道德的培养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是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体内容;“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是对体育认识的一次飞跃,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学生健康知识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乐观、进取、开朗、豁达的心态的形成等重要任务;“食育”,即饮食科学教育。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必须从关注饮食开始,因此,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意识,培养科学的营养结构知识和饮食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内容;“性育”,即性知识教育。初中阶段,正值学生生理发育成熟时期,加强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性科学,打破性神秘,既是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育”,即劳动教育。它既是一门专门的课程,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劳动或自我服务性劳动,可以达到以劳健体、以劳益心的目的,对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多方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新体系

新课程改革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前提下,加强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与教育诸方面的有机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是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首先,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必须将改革体育课与健康课堂教学作为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中心环节;同时,必须将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作为有益补充,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趣味)体育活动、心理咨询活动、竞赛活动,为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技能构建有效载体。第二,坚持课标的规定性与内容的选择性的有机结合。新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身心发展标准,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学校和教师完全可以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的原则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项目或内容。第三,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与教育诸方面内容有机结合。将体育与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既可以增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又有利于以体育德、以体增智、以体强身,以体益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第四,坚持课程选择与课程开发相结合。体育与健康教育涉及了广泛的教育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第五,坚持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在加强校内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调动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或家庭体育锻炼,鼓励学生参加社区群众性体育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文化宫、少年宫、体育俱乐部等单位和团体组织的校外体育活动,努力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互动协调的良好局面。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关于老年护理的课题范例(3篇)

    - 阅0

    关于老年护理的课题范文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从学生今后面临的老年护理职业岗位出发,选择典型工作任务,从中确立相关的职业能力要求,培养实用型老年护理人才。课程整体设计以典型.....

    计算机基础学习方法范例(3篇)

    - 阅0

    计算机基础学习方法范文篇1【关键字】教学周期教材版本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式改革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209-02现代社会是计算机和网络.....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