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范例(3篇)

来源: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范文

(1.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芜湖241008;2.安徽新华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3.铜陵学院,安徽铜陵244061)

摘要:早期留守儿童如今已经长大成人,部分成绩优秀的孩子进入大学,成为曾留守大学生。文章对当前曾留守大学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与归纳,从曾留守大学生群体的概念界定、心理健康、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梳理。提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认识曾留守大学生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曾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格

中图分类号:G6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239-03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曾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研究》(SK2013B224)

青少年的“留守”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特有现象,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早期留守儿童如今已长大成人,部分成绩优秀的孩子进入大学继续学习。从2006年开始,研究人员逐渐关注现已进入大学的“留守儿童”。

多年来,对于留守儿童的研究显示,童年期特别的成长环境、父母的缺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情绪、社会行为、人格、学业等多方面都造成不利的影响[1],留守经历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的消极影响远多于积极影响。伴随其成长,这样的消极影响是否会长期存在?

本文总结过去的已有研究,了解曾留守大学生们的心理状况,同时期望进一步理解留守经历对儿童成长的真实影响。

一、曾留守大学生研究现状

(一)关于曾留守大学生的概念

目前对童年时期有过留守经历,现在高校就读的学生这个群体的称谓尚没有统一,有多种说法,例如:“曾为留守儿童的大学生”[2]、“留守经历大学生”[3]、“留守大学生”[4]等。在本文中,我们选择“曾留守大学生”这个称谓。

已有研究在界定童年期的留守经历时标准也并不一致。王玉花在研究中界定的留守经历标准为“14周岁及以下,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一次性连续半年以上”[5]。杨雪岭等人将留守经历定义为:16周岁以下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自己留守在家乡[6]。李凡繁界定的标准是:“17周岁及以下,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且时间在半年以上”[7]。

结合留守儿童的定义研究[8],我们总结只要有一方父母外出工作超过半年以上,即可视为留守。而对于儿童的年龄界定参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标准,我们认为是18周岁及以下。

(二)心理健康的研究

研究人员最感兴趣的内容莫过于童年的留守经历是否造成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大学生。谭斌的调查结果显示,曾留守大学生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这四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敌对因子分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父母均外出及外出超过3年以上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更高[9]。李晓敏等人的研究指出,曾留守大学生抑郁水平要显著高于其他大学生[10]。李凡繁的研究显示,曾留守大学生的抑郁、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11]。

当然也存在相反的研究结果,温义媛和曾建国调查显示曾留守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12]。

研究结果验证了这一推测:留守经历给大学生们带来了一定持续地负面影响。表现在一些因子上曾留守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但是结论并不一致,留守经历对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不够清晰。在利用SCL–90进行调查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曾留守大学生群体的平均得分普遍低于阳性筛查标准。正如李颖等研究中的观点:曾留守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总体情况良好[13]。这可能是因为随着认知水平不断发展,他们能够更多的进行自我调节,日趋成熟。而且进入大学后,各高校都开设心理健康课。这对于学生学会心理健康的调节技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三)人格特征的研究

曾留守大学生的童年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缺少父母的关心,得不到父母的帮助,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会对其人格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谭杰华采用卡特尔16PF量表,对曾留守大学生的人格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曾留守大学生乐群性、稳定性得分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在幻想性、独立性两方面得分则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14]。徐建财和邓远平采用相同的量表进行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曾留守大学生在乐群性、敢为性和幻想性这三个因子上的得分要低于普通大学生;在忧虑性、独立性和紧张性上得分则高于普通大学生[15]。温义媛和曾建国利用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显示,曾留守大学生精神质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内外向得分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16]。张莉华总结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自我评价低、情绪不稳定、人际交往退缩、心理发展水平不平衡等[17]。

在不多的几项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曾留守大学生人格与普通大学生人格上存在差异,例如,曾留守大学生更加的内向,在人际交往中易出现困难;生活上长期的自立则让曾留守大学生的独立性优于普通大学生。但是部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不能帮助我们完全理解留守经历对人格的真实影响。

虽然人格特征相对较为稳定,相关研究结果却显示,通过个体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方式进行长期干预,改善效果明显,但短时间的干预效果在学习生活事件中反弹快、症状反复多[18]。这对曾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其它研究

曾留守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家庭支持、朋友支持、总体支持)、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一般大学生,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支持、应对方式对曾留守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着较好的预测力[19]。杨琴等对曾留守大学生心理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曾留守大学生家庭支持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20]。研究人员还对曾留守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21]、价值观[22]、社会适应[23]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温义媛认为已有研究较为集中反映曾留守大学生的消极特征,忽视部分学生因这特殊经历变得更为坚强。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其对心理健康状态良好、社会适应水平较高的曾留守大学生进行质性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曾留守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包括:接受现实、成就动机、目标定向、意志坚强、积极乐观、善于学习、情绪调控和社会支持[24]。罗涤和李颖的研究发现曾留守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包括快乐品质、处事品质、意志品质、奋进品质和亲和品质[25]。早期的“留守经历”也可以是青少年成长经历中的一笔财富。

二、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发展

多数研究带有先入为主的结果预期:留守经历带来的总是负面影响。实际情况却是很多大学生并没有因童年期的特殊经历而遭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数据显示曾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良好。总结已有的研究我们发现,留守经历对青少年的成长存在一定长期的影响,影响的大小则取决于个体本身的心理特征。心理弹性理论认为内、外部的保护性因素,如社会支持、人格特征等可以帮助留守儿童从逆境中恢复。

已有研究多采用统一的心理量表对曾留守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量化统计与分析,这样的平均数据可以反映出总体特征,却无法深入发掘每个留守儿童个体的成长经历。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增加质性研究,探寻留守经历对心理健康、人格等的作用机制。

对曾留守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进行对比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两个群体之间的差异简单归因为留守经历。但是留守儿童成长的负面影响因素并不是单一的。结合众多留守儿童的研究,我们发现研究人员多是进行横断研究。在今后需要更多的纵向研究,对有留守经历的群体,从童年期开始进行追踪调查,这将有助于全面、客观地揭示留守经历对青少年成长的真实影响和意义。

进入大学的年轻人都是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学业上的良好表现可以让儿童获得更多家长和老师的关注,进而保护他们的成长。所以单纯的对曾留守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查,得出的结论推广到所有成年的留守儿童群体时,可能存在偏差,我们知道,留守儿童群体中有部分人未进入大学学习,他们大多和父母一起,进入城市工作,成为新生代农民工。所以对成年后的留守儿童的研究还需要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如果对这两者进行对比研究,可能更有意义。

三、结语

留守儿童目前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但是对于成年后的“留守儿童”的研究数量相对较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流动不断加速,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留守儿童的队伍还会继续扩大。

留守经历给大学生带来的持续影响如何?曾留守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现状如何?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而这些研究结论将会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数据。

大学生群体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状况关系到社会的进步。所以值得研究人员继续关注。

参考文献:

(1)罗静,王薇,高文斌.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5):990–995.

(2)(9)谭斌.曾为留守儿童的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31(6):87–90.

(3)李晓敏,高文斌,罗静,等.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6):748–750.

(4)杨曙民,梁晓颖、李建秀等.某高校“留守”大学生抑郁情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51–52.

(5)(19)王玉花.儿童期留守经历、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388–390.

(6)杨雪岭,冯现刚,崔梓天.大学生的留守经历与心理韧性、心理病理症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3):227–233.

(7)(11)李凡繁.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抑郁和社交焦虑——希望和良好寝室关系的保护作用[D].武汉:湖北大学,2012.

(8)郝振,崔丽娟.留守儿童界定标准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2007(10):40–43.

(10)李晓敏,罗静,高文斌,等.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负性情绪、应对方式、自尊水平及人际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5):620–622.

(12)(16)温义媛,曾建国.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及心理健康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2):146–147.

(13)李颖,王浩,袁利.高校留守大学生现状的调查报告[J].经济研究导刊,2012(5):241–244.

(14)谭杰华.曾为留守儿童的在校大学生与普通在校大学生人格特征比较[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8,20(4):73–74.

(15)徐建财,邓远平.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6):123–126.

(17)张莉华.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6,(12):28–30.

(18)谭杰华.曾为留守儿童的在校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途径探索[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31(6):114–119.

(20)杨琴,蔡太生,林静.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2):272–274.

(21)徐礼平,王平.有“留守经历”医学生择业效能感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1):1359–1361.

(22)徐礼平.儿童期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以贵州省高校大学生为例[D].遵义:遵义学院,2011.

(23)温义媛.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4)温义媛.“留守经历”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质性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4):91-94.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范文篇2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荆门市5所小学428名小学生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三部分:小学生及家庭的一般资料;小学生家长对儿童心理知识的认知,包括15个条目,以“是”和“否”回答,对计2分,错计0分,满分30分,经过预调查信度和效度分别为0.90和0.92,得分越高表示对儿童心理知识掌握越多;儿童行为量表,其信度和效度较好,由113个条目构成,分别计0分(无此行为)、1分(偶尔有)、2分(经常有),得分越高表明小学生行为问题越多。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双录入方法进行数据输入和纠错,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1.家长儿童心理知识及小学生心理行为情况

小学生家长儿童心理知识得分0~28(19.75±5.52),小学生心理行为得分0~99(27.00±19.75),不同情况评分见下表。

做父母的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记忆力、丰富的创造力、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开朗善良的性格、深厚的父母之情和耐心教育。本次调查显示,小学生家长儿童心理知识得分0~28(19.75±5.52),均分占满分的65.8%,表明家长对儿童心理知识掌握较少。人们更多地认为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在于学校而非家庭,从而导致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严重匮乏。是否独生子女、教育态度和不同的家长在儿童心理知识方面呈现统计学差异(P<0.05)。对子女教育态度一致的家长对儿童心理知识相对了解多一些,父母亲对儿童心理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祖父母,表明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父母比祖父母效果更好,且教育态度一致。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的心理行为得分0~99(27.00±19.75),与李娟的调查结果接近。家长教育态度是否一致和不同的家庭类型小学生心理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家长教育态度不一致和大家庭及单亲家庭的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相对多一些。

2.家长儿童心理知识与小学生心理行为的关系

将家长儿童心理知识与小学生心理行为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r=-0.204,P=0.031。本次调查统计显示,小学生家长儿童心理知识与小学生心理行为呈负相关,说明家长对儿童心理知识了解得越多,小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就越少。蔡笑岳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家长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程度越高会选择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示学校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要对家长进行相应的心理知识健康教育。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孩子,减少学生的行为问题,构建家校合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谐平台。

三、建议

1.学校应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家长期待学校在倡导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家长有配合学校的义务和责任,另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1)纠正家长不正确的教育观念,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家长对儿童不正确的教育观念,主要表现在家长在对孩子教育方面的认识和观念,它直接支配着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这也是家长形成不同教育方式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家长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塑造儿童不同的人格特征,缺陷型的人格模式将成为儿童日后产生心理障碍的内在基础。另一方面,家长对待儿童的不良态度、行为和言语,可以成为外部刺激因素,直接导致儿童产生问题行为。在片面强调升学率的影响下,一些家长的注意力被孩子的学习成绩所主导。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一切以孩子的学习为中心,学习以外的事不让孩子过问,只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只注意孩子眼前是否“听话”,不注意养成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2)普及儿童心理健康知识。知识普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遗传、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儿童心理发展上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系;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儿童心理发展上年龄阶段特点和个别特点的关系;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及特征;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儿童个性的培养;儿童品德的培养;儿童学习上的指导,如学习动机的培养、智力的发展、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等。

(3)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对于一个心理健康的家长,首先,要具备儿童心理方面的知识,了解儿童的基本需要,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从根本上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其次,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把孩子的行为引导到社会赞同的方式上来。再次,学会表扬与批评的艺术,用恰当的语言给孩子的行为以强化,让孩子好的行为习惯继续保留,不良行为及时得到矫正,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家庭教育的引导

在推进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进程中,社会也应承担相应的义务。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有义务帮助家长了解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但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学校在配合、促进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上认识不足,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1)提高社区健康教育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目前从事社区健康教育的人员多数学历较低,未受过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教育,且多为兼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因此,要加强培训,不断提高社区卫生人员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2)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专题实践活动。社区卫生人员应精心设计和策划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题和具体实施方案,引导家长学习家庭心理教育知识和科学的育儿方法,提高家长的受教育率,把现代家庭教育知识送进千家万户。

(3)加强家庭教育指导者队伍建设。要积极吸纳教育、心理、法律、卫生、保健等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优秀家长充实到家庭教育指导队伍中,加强家庭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马梁红,蓝琼丽,田昕,等.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相关性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9).

[2]李娟.湖北省部分地区中小学心理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7.

[3]何.儿童精神病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4]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

[5]李百珍.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蔡笑岳,方传燕,应湘,等.城市中小学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研究.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7]朱晓鹉.家长素质与儿童心理健康关系的实验研究.扬州大学,2005.

[8]秦慕萍,汪婵娟,刘媛.构建家校合一的家庭教育工作和谐平台.武汉学刊,2006(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游戏心理辅导;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课;心理治疗

心理学认为,游戏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倾向,具有内在引发性。对于儿童而言,游戏有着不可替代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意义。然而,对游戏的研究长期以来却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一直到20世界90年代,教育学、心理学的专家才开始日益重视并研究游戏的心理发展和教育功能。

一、儿童发展与游戏

心理学研究表明,游戏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生物的发展,如手眼协调、平衡等,也有调节情绪和增强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功能。在游戏过程中,儿童自身与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相互影响,最终实现其对社会规范的认同和社会行为的习得。1另外,游戏具有心理诊断和治疗的功能,既是儿童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也是宣泄负面情绪、体验积极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

从不同的角度,可将儿童游戏分为不同的类别。本文主要从儿童的认知发展和游戏的相应表现来划分游戏发展阶段2:

练习性游戏(0-2岁)

练习性游戏是游戏的最初形式,对应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为感知-运动阶段。该阶段儿童主要依靠感觉与动作的协调来认识周围的事物,相应地,本阶段儿童的游戏具有重复行为的特点,不包含任何象征性游戏的方法。

象征性游戏(2-7岁)

象征性游戏对应于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是学龄前儿童最主要的游戏形式。在此阶段,儿童主要依靠形象表征来思考。相应地,儿童的游戏中充斥着大量的象征物和象征性情节,如过家家。

规则游戏(7-11、12岁)

规则游戏主要出现和存在于学龄期,对应于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在此阶段,规则成为儿童游戏活动的中心,儿童能够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游戏,根据既定规则表现和控制自己的游戏行为。

二、游戏心理辅导的理论背景与技巧方法

游戏心理辅导是一种以游戏为中介,让儿童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而对其进行心理辅导的一种方法3。游戏心理辅导强调以游戏作为沟通媒介。在个体与团体心理咨询领域,凡是以游戏作为沟通媒介的心理治疗方法都可称为游戏心理疗法。由于每种方法的不同理论取向,发展出了不同的游戏心理治疗流派。

个人中心游戏疗法

个人中心游戏疗法的理论背景为人本主义理论。该疗法认为只有儿童本身才是能够真实、完整地觉知自己内心世界的个体。在治疗过程中,咨询师应保持放松的心态和真诚接纳的立场,不指导、不要求,保持立场中立,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表达情绪的环境。

心理动力游戏疗法

心理动力游戏疗法的理论基础为精神分析学派理论,即心理动力论。该疗法认为,游戏能够使儿童克服自己对客观世界无法掌控的感觉,有效地处理其在现实生活中丧失控制感的负面影响。游戏是一种扮演,当儿童的游戏与现实生活分离开时,可使其自我屈服于本我和超我的需求。

认知行为游戏疗法

认知-行为游戏疗法的理论基础为心理学家贝克(A・T・Beck)所提出的“ABC”理论,即将心理咨询的着眼点放在来访者不合理的认知问题上,通过改变其对己、对人以及对事物的看法来改变其心理问题。认知-行为取向的游戏疗法认为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咨询师应积极介入,主要的方法有示范、角色扮演等。

游戏心理辅导或游戏治疗并非某一学派特有的方法,咨询师在现实心理辅导的过程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到融会贯通。游戏心理辅导的重点在于“心理辅导”,而非“游戏”,后者仅仅是达到心理辅导或教育目的的一种手段。

三、游戏心理辅导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游戏心理辅导在心理辅导课中的应用

在小学阶段,心理健康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而心理游戏则是心理健康课的的重要形式载体。相较于其他游戏活动,课堂中的游戏有更为明确的目的。4需要心理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和心理特点,结合教学目标,有目的地设计主题,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感悟与思考,以达到明白道理、升华情感的教学目的。从操作层面上看,设计与实施心理健康课中的游戏应注意以下几点:

关注活动过程

心理游戏辅导并非为了游戏而游戏,游戏本身并非最终目标。要让学生在游戏中通过体验达到自我成长、人际交往、情感培育的目的。因此,教师应科学设计活动,明确目标,关注游戏活动的过程。

用心设置环境

良好的心理游戏环境本身具有教育意义,能够让学习在无意识中吸收和接受,进而影响思维和行动,促进其健康成长。另外,教师应为学生设置一个宽松、接纳的环境,调动其活动积极性。此外,还应注意仔细检查活动设施,确保安全。

巧妙点评活动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细心观察每位学生的表现,包括肢体语言、讨论情况等,并进行记录。活动后应采用有效手段导入讨论问题,激发学生充分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应参与其中,把握讨论方向,将讨论引入深处,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感受。教师的点评要简洁有力,使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以达成教学目标。

游戏心理辅导在个体与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在学前及小学中低年级阶段,儿童缺乏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能力以及成熟的自我觉察力,很难通过适用于成人的心理咨询手段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因而,游戏心理辅导是适用于小学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被广泛用于儿童的个体与团体心理咨询当中来治疗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5

结合不同的心理治疗理论,游戏心理辅导可以发展出很多不同的实施方法。下面以儿童攻击的矫正为例,依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介绍一下游戏心理辅导在小学心理咨询中的运用。

1.确定需要矫正的攻击。首先,通过观察法以及访谈法收集相关资料,明确儿童的行为问题。包括出现形式、出现时间、出现频率等等。同时做好儿童相关背景信息的采集和整理,如家庭基本环境、教养风格,与同学老师的相处情况等等。尽量做到全面地掌握与儿童行为问题相关的资料。

2.形成所期望行为的计划和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形成治疗的目标,并尽量细化为可执行、结果可量化的治疗计划。

3.设计出系列游戏,分不同步骤帮助儿童接近目标。在进行具体辅导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儿童建立友善的关系,做到积极关注儿童。同时,应关注儿童的社会关系,如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此外,还需调动家长积极配合。

游戏心理辅导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教育,重视儿童本身的积极心理资源以及内在心理需求,且适合儿童的认知与心理发展特点,相较于其他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更易被儿童接受。在实际的工作中,应根据情况将游戏心理辅导融入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巧妙的运用到心理健康课程以及个体或团体心理辅导中,才能更好的发挥游戏心理辅导的作用,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毛颖梅.特殊儿童游戏治疗.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53-56.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01-105.

[3]张冬梅.儿童攻击的游戏心理辅导.幼儿教育,2005(9):12-13.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超细纤维范例(3篇)

    - 阅0

    超细纤维范文究竟这些新材料好在哪里,除了保暖、舒适外,还能够给消费者带些什么新的感觉?时尚新宠:牛奶绒牛奶绒又叫牛奶纤维。上世纪70年代,就被日本成功研制。因极佳的亲肤性.....

    循环经济的概念范例(3篇)

    - 阅0

    循环经济的概念范文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管理学部委员、建设部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