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意识范例(3篇)

来源:

科技创新意识范文

论文关键词:科技创新;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在深入研究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内涵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特征的基础上,三江学院提出了融合“知识、能力、素质”的“三维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以应用知识为基础的理论教育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育体系,以职业素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体系”,建构了“三维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强调“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一体化融合式发展。作为实践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科技创新是学生运用应用知识、增强实践创新能力、提高科学职业素养的综合性活动,对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三江学院贯彻“三维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推进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定期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专题讲座和选修课程,设立诸多学生课外科技兴趣小组,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浓厚科技创新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在2007年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在2008年江苏省首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勇夺一等奖,在2011年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获得2个一等奖。

一、高度重视,提高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应用型本科高校不同于一般的技校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有所区别,应用型本科人才不仅要具备一线生产的操作能力,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否则将使应用型本科人才成为一种低层次的技能培养。因此,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必然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而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作为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为创新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平台。

科技创新活动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是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主要渠道,因为具有“创新”的主要特征,因此能促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科技创新也是一种可行的教育、教学行为,有着常规教学不能及的特殊的创新教育功能,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有力地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科技创新不但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可以活跃校园文化,倡导学习、合作、竞争、向上的校园氛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兴趣,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文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文件)指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并且还提出每年择优支持5~10个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生竞赛活动,如挑战杯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活动。因此,各类科技创新已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二、加大投入,构建科技创新实践平台

近年来,三江学院切实加大实验室资源整合和共享力度,实验教学条件不断改善,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师资、场地、设备等教育教学资源,创造各种条件为全体师生提供必要支持。同时,积极推进实验室开放机制,建立开放性实验室,不断实现在时间、空间、内容、方法和手段上全面开放,为科技创新活动构建了创新平台和环境保障。同时,为了支持师生参加各类各级科技创新活动,三江学院设立科技创新专项经费,具体包括报名费、交通费、住宿费、文具费、奖品费、学生补助、教师培训和训练指导费、竞赛奖励、材料(器件)费等,且近年来专项经费保证了逐年递增。学校每年召开一次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表彰大会,以奖励在各项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奖的指导教师和学生。

此外,三江学院还依托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逐渐形成一些以不同主题为核心的大学生实践创新团队,并围绕科技创新主题开展了系列工作,有计划地对科技创新进行培育,使竞赛成为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取得成果的机会。例如近年来,电子设计竞赛、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等多个奖项最初均来自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2007年以来,三江学院投入经费支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近200项,为科技创新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营造氛围,激发科技创新活动热情

近年来,三江学院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各种活动,塑造校园精神文化,努力创建一种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文化环境。

为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校园学术氛围,激发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热情,三江学院自2007年开始广泛开展学术报告活动。先后邀请了被誉为当代“福尔摩斯”的国际著名刑事鉴识专家李昌钰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郑有炓教授,国家突出青年基金获得者、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江学者、博导黄庆安教授等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举办各类学术报告、讲座,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热情,效果显著。

三江学院还大力发展科技社团活动,为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载体。通过大学生科技社团的各项活动,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自己喜爱的科技参观、科技沙龙、科技节、学术讲座、科技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科技和创新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三江学院还针对科技创新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普及竞赛科技知识,培养竞赛后备梯队,推广科技创新活动。例如近年来,组织了数学建模竞赛、力学竞赛、人文知识竞赛、高等数学竞赛等多个项目的选修课程,效果明显。

四、完善制度,建立科技创新科学化规范化保障机制

为保障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科技创新活动持续稳定地开展,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三江学院建立健全了相关规章制度。

三江学院于2007年制定了《三江学院大学生竞赛管理办法》,用于支持和奖励参加科技创新的教师和学生。对于参加科技创新的指导教师,除了给予一定的现金补贴、获奖奖励和工作量补贴外,还把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获奖作为年终考核时评优及评先进的重要依据;对于参加科技创新的学生,除了给予一定的现金补贴和获奖奖励外,还给予相应的奖励学分。

同时,三江学院还于2009年出台了《学生自主化个性学习学分实施办法》,并从2009级本科生开始将自主化个性学习学分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该办法鼓励实施创新教育,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样的自主化个性学习和研究中,为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夯实了基础。

科技创新意识范文

关键词:机电类中职生科技创新活动

一、对机电类中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分析

1.缺乏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意识观念

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中职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着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效果。机电类的学生,因为就业前景好,参加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占用较多的精力与课余时间,所以学生一般都把精力与时间放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上,他们更愿意花费时间去考一些资格证书,而不愿意把时间花在科技创新的活动上。

首先,传统的教学工作只注意灌输与理解,缺乏多元性、发散性思维的教学,所以科技创新活动对中职学生的吸引力并不高,甚至非常低。

其次,缺乏浓郁的创新氛围。以机电类中职院校举办的相关创新学术讲座为例,调查显示,学生自愿参与的数量很少,多数是被老师硬性要求参加的,在整个参与的过程积极性不高,注意力不集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科技创新活动缺乏一种浓郁的创新氛围,就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难以促进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2.缺乏相应的指导

根据调查显示,中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还有缺乏教师专业指导的因素。机电类的科技创新活动要求参与者要具备一定水平的知识与技能,而中职学生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却缺乏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科学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一些科技创新活动与中职学生本身的专业并不相关,使学生无从下手,造成创新能力与水平不高,直接影响科技创新活动的水平与效果。对于教师来说,科技创新活动与他们本身的利益并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对科技创新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不愿深入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

3.缺乏足够的活动经费和实验场所

机电类的中职院校,活动经费一般有限,为了便于管理,相关的实验场所开放程度不足,因此,只有参与科研活动的少数学生才有机会利用有限的实验场所和活动经费,对于其他学生即使有想法,也因为没地方、没钱实验而无法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二、对机电类中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研究

1.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观念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观念,首先要对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或改革,由教师主导的注入式教学转变成学生主导的启发式、探索式的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学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注意力,使中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探索与研究,培养他们自主创新的意识。其次,机电类的中职院校要加大相关创新活动的宣传力度,比如建立专栏,发行简报等方式,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电视与广播等工具,召开相关的会议进行动员,在学生潜意识里树立科技创新的意识观念。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立一些互动性较高的论坛、讲坛等方式,营造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加强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促进中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2.建立完善的激励保障机制,加强对教师的指导

机电类的科技创新,是要以一个较为完整的结构知识体系为基础才可继续进行的,而专业教师的指导可以弥补学生在这方面的不足。所以,要建立完善的激励保障机制,加强老师指导的地位,激励教师积极地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提高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比如激励保障机制可以对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并获得优异成绩的教师进行相关的科研评估与申报,落实其导研的经费等,加强对科技创新活动奖惩的力度,形成长效的激励保障机制。还可以赋予相关教师优先的资格,在评职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为整个机电类中职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一个有力的保障。

3.提供场地与资金的支持

学校提供场地的支持,通过加大相关实验室的开放力度,以教师启发指导,学生自主研究创新的模式开放实验室,并将其纳入中职学生实践教学的环节。学校鼓励学生利用实验室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经考核合格后赋予这类的实践创新研究一定的学分,将成果应用到竞赛与评奖活动中,并由学校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对获奖的项目进行宣传与奖励,提高学生成就感,促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科技创新意识范文篇3

论文摘要:本文是迁宁省地方性研究课题,数据来源主要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数据为依据,对辽宁地区20042008年专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同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统计,世界90%的发明成果是以专利文献形式问世的,自1920年至今,全世界专利总量已达6000多万项,并以每年100万项递增。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问题之一,成为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知识产权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既是参与全球经济、贸易竞争的重要手段,更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和衡量指标。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作为“从事智力创造性活动取得成果后依法享有的权利”,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对区域专利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辽宁地区专利发展现状分析

自1985年我国专利法实施以来,全国专利数量(申请及授权量)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增长速度最慢的是特区,其次是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辽宁地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逐年递增,但与其他先进省份相比我省的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明显偏低。

根据中国知识产权局公布的专利数据库信息作为数据来源(截止到2009年7月),现对辽宁地区2004-2008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类型(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分布、IPC国际专利分类法)分布等对辽宁地区专利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按时间分析专利数量(申请量及授权量)

从表1可以看出,辽宁地区专利申请总量在逐年递增,但所占全国申请总量比例却没有明显提升。

从表2得知,自2004年一2008年辽宁地区的专利授权公开量呈持续增长趋势,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每年都在递增,而外观设计发展却起浮不定。而从专利的年增长率来看,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年增长率逐渐提升,而技术含量最高的发明专利年增长率只在2005年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峰值71.06%,其他几个年度的年增长率却有所下降,发展不平衡。

另外,从三种类型专利公开量所占总公开量的比例分析:

(1)实用新型专利公开量每年都超过50%

1)原因是模仿型较多,审查不严,申请周期短,成功率较高;

2)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是获得资助,提升自身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中学生为了升学,获得相对的、短期的技术保护;

3)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弊端是由于模仿和审查等原因,产生一系列的专利纠纷案件,另外由于有些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含量较低,不适合规模化生产,造成市场转化率极低,形成垃圾专利。

(2)外观设计所占比例最低:这与地方产业投人环境有关,原材料生产环节较多,精加工环节较少,停留在粗加工阶段,不重视外观设计等深度加工。

(3)发明专利所占比例较低:

1)由于审查较严,申请周期长,成功率较低等原因;

2)自主创新意识、能力和水平较低。科技创新主体和相当一批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比较淡薄,长期的技术投人不足,只重视短期的效益(短期的最大化不是真正的最大化,而长期的最大化才是真正的最大化);专利权作为企业市场经营、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武器和藉以获得高额市场收益的无形资产,其重要作用尚未被多数专利申请人充分意识到;

3)省内企业参与全球技术竞争的意识程度较低。从企业市场经营行为的角度来看,企业是否参与全球技术竞争是企业是否寻求海外专利申请保护的根本原因,我省目前在发明专利和海外申请专利的数量明显偏低;

4)在知识产权人才和资金方面的投人不足;

5)对外专利保护信息获取困难,我国专利申请人缺少获取对外专利申请信息的有效渠道,不能有效掌握各国专利保护状况、申请程序、诉讼方式和转化途径等信息;

6)我国发明专利“寿命”普遍偏低,缺乏核心专利,技术含量不高,不能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以至于专利权人放弃交纳专利维持费,而使专利失效。

2、专利地区分布(辽宁地区14个市)

从图1,2看出,辽宁省14个市专利申请量和公开量分布极不均衡,沈阳市和大连市所占份额达到全省申请和公开总量的62%,其他各市申请总量不足全省申请总量的40%。专利量有如此大的差距且分布不协调,体现出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工业基础较好、对外开放程度较高、文化氛围较浓、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意识较强、具有先天的历史、自然、经济和科技等大中城市。

3、辽宁地区专利授权类型分布情况

图3为辽宁地区专利授权类型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2004-200A年,辽宁地区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每年都在递增,而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数量却没有增量。由此可分析出,辽宁地区三种类型的专利中实用新型授权专利始终趋于前列,而且增量比较明显,这体现出只重视短期行为的保护,而对体现核心技术研发的发明专利的投人却不明显。另外从外观设计专利的数量增长趋势看,辽宁地区在对产品的深度精加工和包装等方面投人不重视,还不仅局限在粗加工环节,还严重影响资源的充分利用、产品的利润以及市场的竞争(只能以浪费资源、降低价格来参与竞争),这与我省产品外销的现状有着必然的联系。

从IPC分类比例图可以看出,A类(人类生活必需)所占比例最多,达到25%,此类专利基本属于实用新型专利,大部分是非职务发明,技术含量较低。而涉及高端技术的C类(化学、冶金),G类〔物理),H类(电学)等,占有比例却较少,这与辽宁地区做为重工业城市的名称不符,主要原因还是意识、人才、资金、环境等投人不足。

三、辽宁地区专利战略实施分析建议

当前,市场的竞争就是技术的竞争,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专利的竞争。衡量专利的重要指标就是专利申请量衬包括国内和国外的申请量),谁先研究出来,谁先申请专利,谁就在这个技术领域占有优势,因为申请专利是对发明创造成果得到法律上的保护,具有排它、独占的特质。

1、深入开展专利宣传培训,提高全社会的专利意识

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渠道,针对领导、干部、群众等不同对象,全方位、多视角、坚持不懈地进行专利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不失时机地向各级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宣传专利法的有关知识,用依靠专利保护尝到甜头,不懂专利被动挨打、吃亏上当正反两方面的鲜活事例阐明专利制度在科技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联合省内电台、电视台制作专题节目,邀请省内知识产权界专家、知名人士畅谈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的有关话题,着重宣传专利法实施以来我省专利工作取得的成就;设立“专利宣传月”活动,举办系列讲座。

通过以上工作,使全社会的专利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2、建立起“官、产、学、研、金”五位一体的创新体系

从企业层面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想获得发明创造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但创新能力弱。而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层面来看,很多专家、学者“重成果、轻专利”的倾向十分明显。他们愿意申请政府的项目,资金到位快,而研究成果只是由几位专家评审考核为主,而不用市场主体和经济效益来验证,从而造成我国“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突出,资源浪费严重。

成果、鉴定、论文、获奖一直是科研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也是科研人员得以安身立命的“资本”,一旦一项成果获奖,就能给相关人员带来各种待遇。专利对评价一个人的工作(如评职称等)没有作用,因此,他们重成果,在选定项目时,选择的大多都是能成功的、把握性较大的、国内外已做过的工作。至于成果能否取得专利保护并占领市场获得经济效益,往往并不关心,科技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明显,本来有限的科研资金和资源严重浪费。

关于经费划拨模式,目前已很难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必须改革,可以以项目为导向促使科研单位制定长期计划,将经费的分配使用与科研成果应用(市场化、效益化、产业化、应用化)结合起来,并加大项目审批透明度。同时,在经费划拨中,引人竞争机制,从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战略基金,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将这笔经费分配给项目。

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专利导向作用,对科研规划、重大项目和专题等计划课题,立项前应邀请科研界、企业界参加,进行专利分析和评估,尽早引人企业界的想法和思路,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和资源浪费,提升科研成果的法律内涵和市场外延。

各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协调和支持科研院校、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推动并帮助提高专利意识,鼓励原创性的发明创造。通过建立科研成果孵化器机构,发展专利中介服务机构和信息支撑体系,密切科研院校、企业的联系和合作,对技术开发项目给与税收和信贷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促进科研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真正建立起“官、产、学、研、金”五位一体的国家创新体系,形成合理的布局和资源配置。

3、积极营造激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大知识产权投人力度

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措施。一是在政策导向上要把专利引人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中。在科研单位的研发能力评判和进行各种奖励时,要把是否拥有专利和专利的多少,更重要的要看专利的质量(避免滋生垃圾专利),作为一项必要的指标明确下来,同时建立相应的考核和审查制度;二是要提高专利技术实施后的奖励报酬比例(由审查机构考核测评);三是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都要加大对专利工作的资金投入;四是将专利拥有量作为考核地方和部门领导政绩的一项指标;五是按省、地、市财政预算分级设立专利专项资金,用于专利申请、实施、保护和奖励;六是科技、计划、经贸等政府管理部门对以财政出资为主的各种研发项目、计划项目等,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或专利技术产业化的项目在资金上予以倾斜;七是要适当降低专利申请费用和专利年费的标准,降低被保护者的成本。对那些技术含量高、确有市场前景项目的专利,要建立专利专项资金,给予必要的扶持。

在企业创新政策上,要完善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的财政、税收、金融等配套措施,制定实施细则,更广泛地引导和激励企业提高技术创新主体意识、建立创新机制、开展创新活动、实现创新发展。提高政策执行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人才激励机制,降低能耗和污染,强化安全生产,培育自主品牌,增强生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研发主体和科技成果应用主体。

4、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预先避免技术壁垒

知识产权既是法权又是无形资产,创新的成果只有用知识产权武装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否则就会在市场竞争中陷人被挤的地位。下一步市场竞争的关键将不仅是关税壁垒而更多的是技术壁垒,实质上就是专利壁垒。

当我们进行产业准备时,国外企业就来申请专利;当我们的市场已形成相当规模时,他们的专利申请量已经很大了;我们要搞国产化、技术开发时,他们的专利已被授权,而且对我们的技术开发形成了技术壁垒。中国的产业在这些领域发展时,面临着“起步就遇到专利的地雷阵,举手就触及到专利的高压线”的不利境地。与此同时,外国公司正以专利为武器,向我国市场渗透,通过专利转让许可,获得不菲的专利提成费。

当前我国在发明专利的申请和保护方面处于很不利的形势。提高具有核心技术的产品,不要一味引进技术,受制于人,有可能带来技术贸易壁垒,创造具有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才能带来效益的长期最大化。

面临外国专利垄断之势,我省企业、科研院校不仅要积极申请专利,实现开发、申请、实施齐头并进。在这三个环节中,应注意一些问题。开发阶段,应充分利用专利文献。它具有数量巨大,内容广博,出版迅速,传递信息快,系统详尽,实用性强等特点,全世界最新的发明创造信息90%以上能在专利文献中找到,它几乎记载了技术领域内人类知识的每一步进展。还要灵活运用专利策略,参与市场竞争。市场竞争实质上是技术竞争,为保持这一竞争优势,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专利来保护自己的新技术、新产品。面对有上百年历史的外国专利,作为后起之秀的我国专利不能坐以待毙,而应奋起直追,师夷长技以制夷。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环境设计的职业规划范例(3篇)

    - 阅0

    环境设计的职业规划范文篇11专业设置与定位《关于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提出四大主体战略、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战略、一线两厢战略,都为我.....

    护理母婴的方法范例(3篇)

    - 阅0

    护理母婴的方法范文【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实施体会母婴床旁护理是指在母婴同室内为围产期的产妇、婴儿及家庭提供个性化的临床支持和服务,是推动产科护理新模式实施的重要.....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