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范例(3篇)

来源:

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范文篇1

【关键词】劳动解放;人的解放;马克思

“人的解放”是马克思哲学的理论主旨和根本立场。人的解放是在政治解放基础上所实现的进一步解放,这一解放的核心内容是使劳动获得解放。所谓的劳动解放是指劳动者按照自己的个性,自由地与劳动对象相结合的劳动,而获得了解放的劳动应该表现为真正人的劳动;可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这种“真正人的劳动”变得不自由,进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全面异化。所以本文的核心思想就是,为什么最终要实现人的解放,首先就要使劳动获得解放;马克思的人的解放视野为什么必然就是解放了的劳动视野。

1.人在本质上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马克思毕生都在追求启蒙“自由”的理想,为实现人类的实质自由而奋斗。他在对哲学史上的自由观进行批判的同时,建立了自己的自由观。与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类意识不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为《手稿》)中将人的本质概括为一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在本质上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一命题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作为主体的特性——自由;二是对自由的确证或实现的手段——活动,即改造对象世界的物质生产劳动。这两方面要素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人的本质。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进行了批判,通过对劳动与“自由”相分离的现实根源的揭露,形成了他的异化劳动理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的论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提出的。①这一判断同时也说明了“自由”和“有意识”是人性中的两个基本要素。

“有意识性”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特征。马克思说:“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这说明,人不仅是具有肉体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同时也是具有意志的、理性的存在物,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通过对对象世界的创造体现出来;人把自己的现实生活当作自己感性活动的对象和结果。很明显,这种观点已经超越了费尔巴哈对人的理解。也正是因为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受自己的意志控制的,所以才凸显出他的生命活动的第二个特征,即“自由性”。人的自由性体现在“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②这样,“自由”和“有意识”就构成了人本质的最一般特征。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同外界发生联系,这体现了合目的性与和规律性的统一。劳动是实现和确证人本质和自由的基本方式。马克思从人的存在方式角度,将人的本质概括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不仅体现了人的本质的能动性,同时也体现了人本质的物质性和历史性。

2.劳动异化是导致人与人异化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生活于其中的德国理论界当时的主要兴趣是进行政治批判,尤其是宗教批判。受这种大环境的影响,马克思起初也把政治和宗教中的异化现象当作自己的批判对象。而马克思不同于其他德国理论家的地方就在于,他不仅仅就异化而谈异化,而是始终把异化现象的根源以及对这些异化现象的消除作为自己理论研究的重点。他在深入分析与批判宗教异化的本质的同时,又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市民社会,揭露人的自我异化的现实本质。马克思通过研究发现,宗教异化的原因在于市民生活中的政治异化,而在分裂的市民社会范围内对政治异化进行批判和揭露,实际上仍没有抓住根本,他把这叫做仍然是对“副本”的研究。马克思认为,要想“真正找到异化现象的本质并试图发现解决异化问题的可能性途径,就必须通过‘副本’去分析‘原本’”,③而这个“原本”指的就是市民社会中的物质生活关系。马克思的这一工作主要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完成的。作为研究的理论成果,他在这里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这一理论在他以后的著作中得到不断地完善。

马克思所说的“异化”指的是人或主体的活动及其结果不为人所控制,成为与之相对立的异己力量,并转过来控制人,支配人。他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它是人的“类生活”。这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在私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中,尤其在资本主义社会,它颠倒了劳动与人的本质的关系,使劳动的性质发生畸形的变化,即劳动变为异化劳动。在《手稿》中,马克思将哲学研究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结合起来,“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他在深刻揭露“异化劳动”的“事实”的基础上,指明了“异化劳动”的“后果”,即“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④接着,他又进一步分析了劳动者与劳动行为本身的异化关系、人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以及人与人的全面异化等四种异化的规定。

3.劳动解放是人的解放的实质和核心

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范文

关键词:劳动;劳动(客观)价值论;效用(主观)价值论;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2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013-03

一、经济学关键词的演变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随着时代变迁而有所变化调整,这一变化可分成3个阶段。第一阶段,古老的经济学研究国家财富如何增长。比如,亚里士多德、阿奎那、圣托马斯等先哲,将集体、国家的财富置于其研究的重心,对个人追逐财富增长的行为采取贬损、谴责的态度,突出表现在他们对利息的合理性的否定上。第二阶段,到了近代,国民财富的增长成为经济学注目的焦点。经济学所研究的财富从国家转移到个人。近现代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以其令人叹服的洞察力揭示并证明了自利行为的合理性、正当性。第三阶段,19世纪后期,效用价值论(主观价值论)引起经济学的一场革命(又称“边际革命”),将经济学引向一个新方向——人类行为学的基础研究,经济学研究核心问题从财富、价值创造、增长问题,逐渐转向个人偏好(价值取向)或个人行为选择及其制度安排(制度环境)。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以财富的增长为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无论是国家、集体财富,还是个人财富,经济学注目的焦点是财富增长的途径,劳动自然成为研究的重点、核心。从威廉·配第的“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的朴素客观(劳动)价值论,到李嘉图的单一纯粹的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的论述,劳动价值论基本完成。约翰·穆勒甚至断言,劳动价值论是价值论的终结形态,没有继续研究的必要,更无另辟蹊径的可能。

第三阶段,“(边际)效用论”(主观价值论)的出现,完全颠覆了客观价值论(劳动价值论)。这种学说当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所谓的经济学的“庸俗化”,而是严肃考察现实、理性探索理论的结果,是对以往理论的必要且可贵的突破、发展。主观(效用)价值论认为,价值完全属于人对物的评价,是个人赋予物的意义,而非物自身的性质。这种定义(观念)将人的意志、偏好、需求(欲望)、选择等因素纳入价值的产生、决定、实现、运动之领域,将“劳动”驱逐出价值体系。主观价值论为现代经济学发展开辟了道路,人的行为及其制度环境遂成为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供求均衡,边际成本(利润),机会成本,博弈论,交易成本,企业与契约性质等制度经济学的进展与繁荣,才有了可能。而反观以“劳动”范畴为基石从而形成与资本主义经济学截然不同的话语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或者社会主义经济学,则日益走向贫困、衰竭。

二、“劳动”范畴的逻辑问题

(一)概念的界定问题

一个内涵不清、外延不明的概念,是难以成为科学范畴的。“劳动”概念过于笼统模糊,难以界定,必须作进一步分解、细化、归类、剖析,不然便流于虚泛。

1.“劳动”的一个定义是:劳动是人类体力、脑力的支出,是人生命力的耗费

人的几乎所有活动无不是脑力、体力的支出,无不是生命力的耗费。在工厂车间、农田耕地中的劳作,在写字楼里打字整理文件书写的工作,开会、聚会、研讨,参加培训进修,这些都是脑力体力的支出,是生命力的耗费;做饭、洗衣服、带孩子、做家务也是脑力体力支出;休闲、旅游、散步、度假、郊游、交谈,也可算是脑力体力付出;看书、思考、冥想也都有脑力体力付出和生命力耗费……在即使躺在床上以为啥都没干,也都在耗费生命。可见,如此理解的话,劳动跟“人的活动”、“人的行为”其实没多大差别。但事实上,几乎没有人将劳动与“活动”、“行为”等同起来,而是认为“劳动”乃是人类“活动”、“行为”中比较特殊、重要的部分。于是有了下面的定义。

2.“劳动”的另一个定义是:劳动是人类创造(形成)价值的活动

这里把另一个概念——价值——带进来。那么,我们就需要明白什么是价值。在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经济学采用的客观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下,价值被定义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于是,这里出现了循环定义,用劳动定义价值,又用价值定义劳动,是同义反复,是用自己定义自己(自我定义)。如果采用西方经济学主观价值论(效用价值论),虽可以避免这种循环定义,但由此引出的“创造价值的活动”的劳动概念的外延将非常宽泛,以至于跟人类的“行为”、“活动”概念重叠,而回到前述第一个定义下的困境。

由于劳动范畴的复杂、模糊,难以界定,也由于先入为主的客观价值论(劳动价值论)的误导,曾经的传统社会主义国家一度在“劳动”、“价值”的定义、界定问题上,理论界莫衷一是,实践中缺乏依据,只有唯领导(强权)意志是瞻。错谬的“劳动”、“价值”认定,逼得人们在车间、地头耗时间、磨洋工。资本运作、市场营销、工程设计、产品开发、风险管理、资源配置等等领域的劳动被忽视、弃置,导致整个经济运行质量差、效率低。

(二)方法论上的误区

量化分析,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中的重要性不可等同视之。一个对象、概念的可度量(计量)性,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而包括经济学在内的人文科学,重在定性研究,重在对一个事实或现象进行解释,即使涉及到量的问题,也往往采取模糊数量概念(多少、大小、密疏、轻重,或者先后、早迟、首末等)来表述。量化研究,尤其精确、细密的计量研究,并非人类行为科学的基本要求。可量化性并非经济学,尤其理论经济学概念的必不可少的要求。

主观价值学说把价值的来源、本质归结为不同的个人主观上赋予物品(服务)对自己的效用的评价,而不归结为物品本质蕴含的属性。这种学说否定了价值的客观实体性、标准的一致性,及可计量性或者确量性。但这并不影响其对事实的解释力、理性说服力,也不妨碍它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础概念。

而对于客观价值论的劳动价值论,它把价值的来源、本质归结为物品本身所具有的“客观”属性,而与人的主观评价无关。价值,就像物体具有的重量、颜色、味道一样,并非因人而异的主观判断,而是一视同仁的客观实在——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对于这种描述纯粹客体属性的概念,与纯粹主观性的概念相比,更靠近自然科学的思维、研究方法,即概念必须具备可观测性、可度量性及确量性。

于是,对劳动的计量,并找到一个稳定、统一的劳动计量标准,成了劳动价值论的必须解决的问题。马克思的解决方案是弄出一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定义,“即在现有正常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一产品所需要的人类劳动(时间)”。但很显然,这对问题的解决毫无帮助。要得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得到一个“一般人类劳动”的标准单位。这又必须将人类所有形式的劳动(包括简单劳动、复杂劳动,脑力劳动、体力劳动,物质生产劳动与服务性劳动,甚至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等等)都实行通分化约,使之成为一个同一标准单位的倍数。事实证明,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因为劳动太复杂、太多样、太多变了。人的智能与技术工具不仅目前而且在未来也无望达到完成这个任务的水平。客观价值论可谓作茧自缚、自掘坟墓。

(三)劳动与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经济学核心基础概念。有人高抬,或者难以割舍“劳动”概念,是因为他们认定劳动与“价值”概念有直接的、重要的联系,即古典经济学所认定的“劳动价值论”——劳动创造了价值,价值是由劳动构成的。

一个社会理论最主要的功能是能合理解释事实。劳动价值论的困难在于它遭遇到大量难以解释的事实。首先,一些没有劳动凝结或者极少劳动凝结的物品,如自然金块、钻石、矿石、木料等等,具有价值甚至极高的价值。其二,同一样物品,在识货者与不识货者眼中,评价极不相同。一个物品在渴求程度不同者眼里的价值也不同。拍卖场的事实是一个典型。其三,同一物品,在不同的时空下,具有不同价值。冬衣,在寒带地区值钱,但在热带不值钱。沙漠地的淡水,比其他地区的淡水值钱。假如是劳动凝结产生价值,并且劳动量决定价值量,那么上述事实就无法解释。

另外,由于劳动计量的不可行,客观劳动量、价值量无法确定和计量。物品中含有多少劳动量,不同物品之间,甚至不同生产者生产的同类物品之间的劳动量、价值量的比较,也是不可能的。由于劳动量的不可计量,在劳动价值论盛行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的衡量、劳动报酬的认定往往与劳动无关,而与领导意志相关。“劳动好不如与领导关系好”,甚至“关系就是生产力”。“按劳分配”的潜台词实际上是“按领导意志分配”,“不劳动者不得食”的真意是“不听话者不得食”。

19世纪后期应运而生的主观价值论对我们观察到的价值、价格事实所做的解释更为合理。它认为,价值其实不是物品“内在”的属性,而是人们各自赋予某物的对于各人自己的效用的评价。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独立作出对世界万物对于自己效用的评价,赋予每一物品(服务)以独特的价值。这种主观价值论,对价格现象竟有更加合理、到位的解释,也为包括供求规律、价格规律、均衡分析、市场机制、自由竞争、契约信用、机会成本、风险评估、博弈等概念、理论的拓展进深提供基础铺垫。主观价值论的产生,彻底突破了禁锢古典经济学发展的桎梏,使现代经济学的发展繁荣有了可能。

三、“劳动”,难为经济学之利器

经济学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效率、公平及其关系的问题。在处理这一经济学基本问题上,“劳动”概念及其理论不是一个好工具。

(一)效率问题

常识告诉我们,要分配,先得有可分配的物品(财富)。先生产,后分配与消费。画饼不能裹腹,取卵焉可杀鸡。应当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问题是关乎稀缺资源下资源最佳配置与运用的问题,是投入产出、成本收益比率问题,也是关乎生产最佳组织问题。这里涉及三个层面的问题:

首先,是动力或目的问题——人为什么要追求效率?动力或目的,乃关乎人的利益,人的利益(这种“利益”不可单纯理解为货币收入)又以自利为根基。故此,对自利、需求、偏好等概念,以及对人的需求(利益)、行为偏好(目的、目标)的研究乃是经济学的重要基础,而劳动概念对此是不得其门的。

其次,效率问题涉及人的行为方式与行为目的之关联性研究,这里涉及经济过程的制度性安排,所谓人的行为的制度环境,如产权分立,货币、交易、契约、企业组织、贸易政策等等。这里属于制度经济学领域,更没“劳动”什么事。

再接下来,是对人的行为方式本身的研究。这便涉及效率的另一重要内容——如何以最佳方式达成人已设定的目标,如分工、比较利益规律、泰罗制、福特生产流水线、规模经济、熊彼特创新、投入产出模型等等。在这里,“劳动”概念也太抽象,对此类有关生产力的具体问题的研究并无切实帮助。

(二)公平问题

公平问题也就是所谓分配问题。分配问题并不是一个独立问题,它与效率问题紧密相关。真正的公平必须是在效率优先的条件下的公平,缺乏效率的“公平”,是伪公平。往往在处理、解决效率问题过程中,分配(公平)问题也随之得到基本的处理、解决(可分配之物)。

在处理动力问题时,自利原则即为分配的基本原则,即人之所以采取行动,付出劳动,乃是为了自己的需求、利益得到最大满足。谁投资、付出,谁得回报,自己劳动成果属于自己,这是公平分配、天经地义的第一法则。假如要求人们不为了自己的好处、利益,而为了他人而采取行动、付出劳动,这是不合理,也是不公正、不公平的。

其次,根据效率问题第二层面的制度性安排,劳动成果是在市场中得到价值实现,其价值实现(分配)乃是受制于市场规律,由市场机制调节的。因此自由竞争、自愿选择、对等谈判、尊重契约等市场原则,成为公平分配的第二法则,这也是合理分配的制度安排。

再次,跟效率问题的第三层面相关,人的智慧与汗水的付出必定影响到其收益(分配),所谓天道酬勤,天道酬智。无论作为投资者、生产经营者,还是受雇者、自雇者,都是依靠自己的智慧与辛劳获取报酬。巧干加勤奋者,必得公平回报。这算分配(公平)问题的第三层面。这里,“劳动”挨点边,但也是太笼统、空泛,难及实质。

由此看来,效率、公平问题的关键依然是制度问题,跟产权制度(确保自利原则的落实)、市场环境(确保价值实现的公平机制)及生产组织安排(确保人行为的微观层面之果效)相关,“劳动”概念及其理论基本派不上用场。

综上所述,“劳动”概念之所以在西方经济学发展中走向式微,乃是由于它自身概念在逻辑上的缺陷以及其处理经济问题上缺乏功效所致。笔者拾人牙慧,套用维克多·雨果在《悲惨世界》中的“无神论,人类不称职的向导”这句著名警语格式,将此文的结论也用这样的句式表述:“劳动,经济学不称职的向导”。

参考文献:

[1]大卫·鲍兹.古典自由主义——入门读本[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9.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亚当·斯密.国富论[M].高格,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

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范文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科学性价值劳动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3-0245-01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支点,而“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范畴。按照列宁所说“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即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是帮助我们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我们就必须抓住马克思理论中的“劳动”这一范畴的变化,来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思想渊源

“马克思的理论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恰相反,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的最伟大的代表的学说的直接继承。”列宁的这番近乎真理的表述,为我们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古典经济学从劳动的角度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分析,吸引了马克思对于劳动价值论的思考。当时的古典经济学通过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认为“劳动在国民经济学中仅仅以谋生活动的形式出现。”它从私有财产的事实出发,将其视为无需批判的前提加以肯定,从而把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固定化。可以说这一将劳动看作“抽象中表现为实际上真实的东西”的“一般劳动”的概括和描述,正是马克思在后来形成劳动价值论核心概念的前提条件。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说:“劳动似乎是一个十分简单的范畴。它在这种一般性上――作为劳动一般――的表象也是古老的。但是,在经济学上从这种简单性上来把握的劳动,和产生这个简单抽象的那些关系一样,是现代的范畴。”对于之前的重商主义等经济流派认识中的“劳动”概念,马克思认为,他们所说的劳动,并未摆脱劳动的具体形态,如商业劳动、工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等,由于此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形成了比较发达的商品交换关系,任何产品都可以通过交换来实现相应的价值关系,因此,一般劳动的概念才开始出现,并成为了后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通过对于旧有的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否定辩证法、古典经济学和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批判和继承,终于在19世纪中下叶形成了其在整个政治经济学中占有举足轻重作用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学说。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在古典经济学家那里,劳动已经被看作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但是经济学家们没有对劳动的本质做出科学的论断,是德国古典哲学家集大成者黑格尔第一次从人类的自由方面对劳动做出了科学的认识,认为劳动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虽然它还存在着异化等否定性的因素存在。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劳动作为财富源泉、黑格尔关于一般劳动概念和空想社会主义从劳动立场针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成果等三个方面的基础上,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其论述主要集中体现在《资本论》的第一卷和第三卷。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在批判继承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商品本身具有的双重属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而商品的这种双重属性是由劳动的双重属性决定的。第二,通过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富有洞察力地提出了劳动的二重性概念,并由此入手科学地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明确提出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同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创造和价值增值的过程,由此也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拼命工作却只能获得微薄的收入,而资本家的资本却在不停地增大,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第三,马克思所分析的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指“已经化为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这种抽象劳动是简均劳动,是生产性的简均劳动。第四,马克思所分析的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指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第五,马克思认为凡属总体劳动构成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须扩大。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价值

根据以上论述,马克思在积极吸收前人理论经验的前提下形成了比较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人类经济活动中人与人的社会经济关系,既为我们提供了批判和揭露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一把金钥匙,也为我们提供了详尽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及相关生产关系的一种利器。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高科技的应用,在21世纪的今天,结合学界研究的结果,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至少面临着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什么劳动创造价值。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我国建国以来四次关于马克思价值论论争的焦点问题,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本身值得完善的一个问题。第二个挑战就是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别,尤其是非生产性劳动究竟能不能创造价值?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理论本身的一个缺失。第三个挑战就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社会分配的合理性问题。这个问题不是马克思没有涉及到,而是马克思在语言表述上存在着某种歧义或者说是漏洞。

尽管在新的生产形式不断出现的当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但是,毋庸讳言,这一理论仍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尤其是亚洲金融风暴和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类财富增长模式和路径究竟应该是怎样的,或者说人类究竟应该如何实现财富的持续、稳定的增长,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无疑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思考和理论帮助。

参考文献: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园林艺术设计原理范例(3篇)

    - 阅0

    园林艺术设计原理范文关键词:现代艺术城市园林运用城市园林作为城市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与城市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一个城市园林设计的高下优劣可以传达出该城市的艺术追求。.....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范例(3篇)

    - 阅0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范文篇1【关键词】建筑工程;雨季施工;特殊性;技术方案;措施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变革和发展,社会生活质量水平在不断提升,人们对于高层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多,建筑工.....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