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基本知识范例(3篇)
来源:
量子力学基本知识范文篇1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知识结构;素质课程
作者简介:苏波(1980-),男,湖北公安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设计系,讲师。(广西?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061-02
自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我国的信息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处于稳定发展阶段。电子信息行业对高质量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同时电子信息领域新技术也不断,对信息行业的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与优化,才能满足市场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新的需求。
一、电子信息产业人才需求分析
电子信息产业是新兴高科技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我国已经进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期,电子信息产业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广阔。发展重点主要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以及集成电路产业。
由于全国各省经济发展方向不同、速度不同,各地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量也有较大差异,总体来说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才需求量大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北方的渤海一带及南方的广东、福建、浙江一带,内地省份需求要少些,南方的要比北方多些。
随着沿海地区人力成本的上升,原本在沿海地区的各大电子信息企业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内地,广西有良好的出海口,同时近年国家加大了对北部湾经济区的投资,因此,很多大型电子企业将内地投资地点选择在广西,如富士康在北部湾投资建厂,在北海免税区也有多家大型电子企业入驻。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及企业大力投资的情况下广西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得到迅猛的发展,这将需求大量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高技能人才。
在这些电子企业中,由于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的不断革新,先进自动化设备的逐步使用以及扁平化生产模式的普遍采用,以精益生产为突出代表的管理模式已初步形成,从而在技术和组织管理方面对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需要大量的高级技术一线应用型技术人才。同时,信息技术支持人才需求中故障检测及维护、设备和客户服务、硬件和软件安装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统操作、监视与维修等四类人才最为短缺。
二、人才面向职业岗位、应具备素质及和知识能力结构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确定为:旨在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掌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能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能从事电子信息产品设计、生产、装配、调试、维修和现场管理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科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专业学生面向职业岗位、应具备的素质及知识能力要求如下:
1.职业岗位面向
本专业就业岗位(群)主要是在各类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等,其相关岗位如下:
(1)主要就业岗位。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技术方面一线技术人员;电子产品的生产管理方面一线技术人员;电子产品的销售方面一线技术人员;生产电子产品的设备维修、维护高级技术人员。
(2)次要就业岗位。实用电子产品的计算机辅助分析、设计及生产;对消费类电子产品(音响、PC/TV、DVD、HDTV)等社会化维修高级技术人员;通信产品及相关信息产品的维修和服务;自动化办公人员。
2.素质要求
第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第二,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文化修养和美学修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
第三,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和对应岗位群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具备较快适应电子行业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素质。
3.知识与能力要求
具有相应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需要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了解、熟悉国家有关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政策法规;掌握较强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实验技能,包括正确识图、计算、测量、合理布置现场及基本焊接工艺;掌握模拟与数字电路的设计与计算方法;熟悉掌握信息获取、传输、输出控制的流程及简单设计;较好地掌握电子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从事运行、管理、安装、维护、测量、调试、简单设计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发展趋势,获得继续学习和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电子产品的设计与生产管理的能力,会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能熟练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处理相关业务,具有调查研究、组织策划和协调能力。
三、高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本专业学生面向职业岗位、应具备的素质及知识能力要求,开设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两种类型课程,课程设置突出电子产品设计能力教育这一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电子产品设计、电子产品生产管理及电子产品维护三大职业核心能力,强调教学内容与技术发展同步,强调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注重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大学阶段学习,全面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上的主要原则如下:
量子力学基本知识范文
从电子测量的发展趋势以及目前电子测量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思路和改革措施。基于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课程发展要求,学校要从电子测量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操作、教学方法等方向出发,通过现代化教育资源和手段对课程进行全面化改革,促使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勇于创新,以满足当今社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关键词:
电子测量;多角度;教学改革;研究
0引言
电子测量是现代科学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是现代电子科学研究的必备基础。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理论性、应用性以及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电子测量技术课程不仅仅是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而且是从事电子行业的专业基础,,该课程的对于电子专业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学生后续专业的学习,进而影响步入社会以后从事电子行业的求职道路。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特点很鲜明,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主要考察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针对此特点,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考能力为目标,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本文提出从理论教学内容、实践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有针对性的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从多个角度出发,以提高电子测量技术的教学质量,更容易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在学习中能够熟练应用电子测量技术的相关方法,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为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改善理论教学内容
传统的电子测量技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无法让学生详细的了解并掌握最新的测量仪器的使用。所以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就表现在学习结果上。由于电子测量的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仅仅依靠书本知识和教师的理论讲解无法做到深入浅出、清晰透彻,学生也只能半知半解,云里雾里,难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因此,改善传统的理论教学刻不容缓。电子测量技术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经典内容和技术更新两个方面。经典内容主要包括各种参量的测量方法、测量误差的来源与修正、测量结果和数据处理等测量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电路组成原理、正确操作使用、故障分析与排除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当向学生展示优秀的毕业设计作品,并讲解其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等,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典内容的教学,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电子测量理论知识,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使用合理的测量方法。现如今是技术更新非常迅猛的时代,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的向学生传递最新的电子测量技术信息,为学生进行简单讲解,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发言。传统的电子测量仪器已经逐渐被淘汰,比如指针式的电压表、电流表,而智能化的、数字化的电子测量仪器越来越普及,逐渐将传统的电子测量仪器淘汰。因此在课堂上要对落后的、逐渐被淘汰的测量仪器、模拟仪器进行简单概述。通过向学生展示最新的电子测量技术的应用动态,以及先进的电子测量仪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技术更新带来的巨大变化,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和技术,使学生所学内容跟随技术更新的步伐。
2提高实践内容
为了让学生更加快速的轻松进行学习,并且能够有效掌握实践内容,可以将实践内容进行分类。第一类实践内容为基本实践内容,主要为准确掌握各类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比如测量波形、电阻值、电容等。学生通过对这些基本实践内容的学习,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多种电子测量仪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课堂上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应该像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样,教师只注重课堂上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实践内容的展开。传统教学模式很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课堂上理论知识学的很好,到了实践内容上又会对理论知识产生模糊印象。因此,课堂教学模式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展示各类实验,在实践中让每个学生投入其中,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二类实践内容为综合实践内容,主要涉及简易测量仪器的设计等。此类实践内容一般将理论知识应用到设计当中,以实践应用推动理论教学。整个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阐述实践项目设计目标、相关资料等,并正确引导学生查阅参考文献。学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构建设计思路,选择测量仪器,制动设计流程,汇总数据,填写实验报告。在整个实践内容的开展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和锻炼。
3丰富教学方法
电子测量技术作为一门理科类课程,理论知识内容抽象,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配合现代化教学资源,例如多媒体课堂,能够有效地利用图形、文字、声音甚至影像,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多媒体教学能够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将电子测量技术以图像、声音、影像的形式呈现于课堂,通过视觉和听觉向学生传递最新的电子测量信息,以图像向学生展示测量仪器的每一个结构组成,以声音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其工作原理及其作用,让学生更深入、更便捷的掌握电子测量知识。
4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测量多角度教学的改革挣脱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电子测量知识的重视,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角度教学改革,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得到大大提升。而教学改革要立足于学科本身,能够做到与时俱进,才能达到教学改革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台德艳,晏菁,张勤.基于电子信息专业的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8(11):131-133.
[2]徐杰,王娟,王安华.《电子测量技术》课程多角度教学改革的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0):179-180.
量子力学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学习方式;学习观;课堂学习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9-0075-06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内容,学生以学习方式作为实现学习结果的主要支撑。某种程度而言,学习方式决定学生学习结果和学习质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Marton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基于现象描述学(Phenomenography)理论研究大学生学习方式,发现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处理大体上可以分为深层加工和浅层加工(deep-levelandsurface-levelprocessing)。在1984年的研究成果中,为了突出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加工方式不仅包括具体的加工策略与过程(process),而且还包括意图(inten-tion),Marton将“深层加工与浅层加工”的说法改为“学习方式”(approachestolearning)。自此,学习方式开始被用来描述学生面对学习任务学习活动的特定形式。“深层加工”和“浅层加工”相应转变为深层学习方式(deeplearningapproach)和浅层学习方式(surfacelearningapproach)。深层学习方式主要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更倾向于将学习内容与自己的经历或已有的知识基础联系起来,更注重找出文本、文字背后想要表达的思想或观点,更注重通过知识的学习形成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注重通过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和理解同一个学习内容;浅层学习方式则主要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功利性和现实性都比较强,如为了应付考试等,学习者更关注文本知识点的获取,并且不关注文本背后的深层次内容,也不会刻意将相互关联的内容联系起来,只是关注零散的知识点或基本要点。
众多研究者围绕学习方式的影响因素展开探讨,分别探究了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性别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学生学习观以及课堂学习环境等因素对学习方式的影响。已有研究较少探究学生自身因素和环境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共同影响。所以,本研究将重点探讨作为“内因”的学习观和作为最直接“外因”的“课堂学习环境”对大学本科生学习方式的共同影响。
一、研究方法与模型
(一)操作性定义量化处理与数据来源
学习观是学习者对学习及其过程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关于学习活动的基本观念系统。本研究中,学习观分为两个因子:因子1为“应用知识”的学习观;因子2为“记忆知识”的学习观。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学习观量表的两个因子之后,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来考察量表结构的模型拟合度,发现学习观量表的双因子模型和两个单因子模型都有较为理想的拟合程度和较高的信度。
Fraser提出,课堂环境(classroomenvironment)义叫班级环境、课堂气氛、班级气氛,是指学生或教师对所处班级或课堂的知觉或感受,是决定学生发展的潜在因素,是任何一位希望提高学校质量的教育者都不能忽视的因素。本研究中,课堂学习环境量分为四个因子:因子1为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因子2为师生缺乏交流:因子3为同伴关系;因子4为教学组织。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个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量表的信效度良好。
基于学生学习方式是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组合,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量表的子量表可以构成两个因子。其中内在学习动机和深层学习策略构成一个因子,我们称之为深层学习方式;外在学习动机和浅层学习策略构成一个因子,我们称之为浅层学习方式。整个学习方式量表结构模型的CFI=0.93,SRMK=0.081.RMSEA=0.066,表明模型的拟合度良好。深层学习方式因子的信度为0.886,浅层学习方式的信度为0.797。这样,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量表就组成了一个双因子的学习方式量表。
本研究数据来自于“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数据库”。本研究抽取数据库中本科生样本数据作为分析数据,样本总量为74687,其中男女所占比例分别为42%和58%,城乡大学生比例分别为40%和60%,各年级、各学科(不含军事学)学生均包括在内。
(二)模型使用
本研究一方面探讨在不考虑任何外部环境因素下,学习观对学习方式的影响:另一方面探究不同课堂学习环境中学习观对学习方式影响的变化,使用分层线性模型(HierarchicalLinearModels,简称HLM)作为研究工具。
1.分层线性模型基本原理
分层线性模型是针对传统统计技术在处理具有多层嵌套结构数据时的局限所提出来的。传统的线性模型如方差分析或回归分析,只能对涉及一层数据的问题进行分析,而不能将涉及两层或多层数据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在教育研究中,更为重要和令人感兴趣的正是关于学生一层的变量与班级或学校一层的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问题。在学生数据层,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因班级或学校的不同而不同。这些学生层的差异可以解释为班级或学校层的变量的函数。
2.研究设计
在应用分层线性模型分析过程中,本研究将学生作为第一层,学校作为第二层。将学习观作为学生层的变量,将课堂学习环境作为学校层的变量。将学生性别(女生为参照组)、学科类别(分为文理两类,文科为参照组)、父亲文化程度(分为未接受过和接受过高等教育两类,未接受过高等教育为参照组)、城乡(农村学生为参照组)等变量作为第一层学生变量的控制变量。
根据分层线性模型对数据的要求,一般要对所有第一层自变量进行依组均值中心化转换,同时也要对第二层自变量进行整体均值中心化转换。使用HLM软件6,08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各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数据描述和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不同课堂学习环境下学习观对深层学习方式的影响
首先建立零模型,将深层学习方式总方差分解为学生个人和其所在学校两个层次,以检验各层方差(特别是层-2方差)的比例及其是否显著。
1.零模型
根据模型,得出表1的结论。
表1为方差成分分析的参数估计结果,随机效应的方差成分为6.1656,并且达到高显著性;根据运算,模型可靠性的估计比较高,达到了0.978,这就意味着把样本均值视为实际总体均值的可靠性比较高。根据跨级相关公式计算Y的总体变异中有多大比例是由第二层差异造成的。
p=Var(UO)/「Var(UO)+Var(R)
(1)
根据公式将数值代入计算得,p=4.54%,也就是说学生深层学习方式总的变异中有4.54%来自院校层面的因素。所以,不论是方差成分的显著性还是学生深层学习方式总的变异中院校层面因素所占的比例,都表明具有建立分层线性模型的必要性和意义。
2.随机回归模型
在建立两层模型之前,首先要将第一层的预测变量输入模型中,得出第一层各自变量对深层学习方式的标准系数,这是建立第二层模型的基础。因变量为学生深层学习方式,自变量为应用知识的学习观和记忆知识的学习观,性别、学科类别、父亲文化程度、家庭所在地(城乡)为控制变量。利用HLM6.08软件运算得出随机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从回归系数来看,应用知识每增加1个单位,则学生采用深层学习方式的倾向将增加1.1579个单位: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深层方式的回归系数为0.4914,也就是说,记忆知识学习观每增加1个单位,则学生采用深层学习方式的倾向将增加0.4914个单位。
3.两层回归模型
在第一层模型的基础上,将学校层面的自变量“课堂学习环境”加入第二层模型中。利用HLM6.08软件运算得出学校变量对学生水平回归系数的预测结果,见表3。
在对应用知识学习观斜率的回归中,缺乏师生交流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缺乏师生交流每增加1个单位。则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深层学习方式的影响将减弱0.1842个单位。在记忆知识学习观斜率的回归中,学生为主体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学生为主体每增加1个单位,则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深层学习方式的影响将增加O.1169个单位。
(二)不同课堂学习环境下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影响
采用与深层学习方式影响因素分析同样的方法探讨不同课堂学习环境下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影响。
首先,建立零模型,将浅层学习方式总方差分解为学生和学校两个层次,以检验各层方差(特别是层2方差)的比例及其是否显著。研究发现学生浅层学习方式总的变异中有3.51%来自院校层面的因素。所以,具有建立分层线性模型的必要性和意义。
在此基础上,在建立两层模型之前,将第一层的预测变量输入模型中,得出第一层各自变量对浅层学习方式的标准系数,见表4。
分析发现,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具有负向预测力,应用知识学习观每增加1个单位,浅层学习方式将减少0.2113个单位:记忆知识学习观每增加1个单位,则浅层学习方式将增加1.2189个单位。
在第一层模型的基础上,将学校层面的自变量“课堂学习环境”因素加入第二层模型中。利用HLM6.08软件运算得出学校变量对学生水平回归系数的预测结果,见表5。
分析发现,在对应用知识学习观斜率的回归中,缺乏师生交流和同伴互动两个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缺乏师生交流每增加1个单位,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负向影响将增强0.1001个单位;同伴互动每增加1个单位.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负向影响将增加0.3248个单位。
在对记忆知识学习观斜率的回归中.学生为主体和同伴互动两个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学生为主体每增加1个单位,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影响将增加0.1052个单位。同伴互动每增加1个单位,记忆知识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影响将减弱0.4514个单位。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第一,学习观对学生学习方式具有重要影响,且不同的学习观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不同。在不考虑任何环境因素的环境下,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深层学习方式具有很高的正向预测力;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具有负向预测力。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深层学习方式和浅层学习方式均具有正向预测力,相比而言,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回归系数为其对深层学习方式回归系数的3倍,所以记忆知识学习观更促使学生倾向于浅层学习方式。
第二,在不同的课堂学习环境下,学习观对学习方式影响力的变化是不同的,学习观对学习方式影响的“作用力”会受到不同程度地增强或减弱。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环境能够增强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深层学习方式的正向影响力。同时,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环境也增强了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正向影响力;良好同伴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能够增强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负向影响力。同时,良好同伴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能够减弱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正向影响力;缺乏师生交流的课堂学习环境能够减弱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深层学习方式的正向影响力。同时,在缺乏师生交流的课堂学习环境下,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负向影响力能够进一步增强;在教学组织较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中,知识记忆学习观对深层学习方式的正向影响力会被减弱。
(二)建议
首先,转变学生知识记忆为主的学习观。一方面,通过转变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促使学生转变学习观。长期以来,我国的本科生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学生认真听讲为主要方式;在课程内容上,也以系统的书本知识和理论为主;在考核评价方面,也以对学生知识记忆的考察为主。基于此“惯性”,使得学生的学习观念也倾向于知识本身,注重对知识的记忆.学生的学习观念也倾向于获取知识。所以,要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来营造一种利于学生积极探索、自主探究的环境,为学生形成正确学习观提供适宜的“场域”。另一方面,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综观已有的高等质量保证措施与手段,更多立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很少着眼于学生本身。从而使得学生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一种“被动”地位。而实际上,人才培养模式等只是一种外在的人才培养平台,只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资源和条件。所以,高校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挖掘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平台和资源,从而可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观。
其次,构建注重交流互动、强调学生学习参与的课堂学习环境。一方面,构建有助于生生交流互动的学习环境。通过研究结论可以看出,同伴互动总是发挥积极的作用,对于学生深层学习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力。另一方面,从师生交流互动对学习方式的影响来看,缺乏师生交流的课堂学习环境能够减弱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深层学习方式的正向影响力,从而对学生学习产生负面影响,所以,要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构建课堂学习环境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而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参与性。根据研究结论,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环境增强了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正向影响力。通过深入访谈发现,过分强调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放任”与“偷懒”的机会,而真正促使学生深层学习的核心因子是“参与其中”。所以,在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要强调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这是促使学生倾向于深层学习方式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Biggs,J.TheRoleofMetalearninginStudyProcesses[J].British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1985,(55):185-212.
[2]Marton,F.,saljo,R.Approachestolearning[A].FMartonetal.(eds,).TheExperienceofLearning[c].Edinburgh:ScottishAcademicPress,1984.36-55.
[3]迈克尔・普罗瑟,基思・特里格维尔.理解教育学:高校教学策略[M].潘红,陈锵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9-111.
[4]陆根书,于德弘.学习风格与大学生自主学习[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126.
[5][7][8][9]史秋衡,郭建鹏.我国大学生学情状态与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12,(2):109-121.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国际商务的研究方向范例(3篇)
- 阅0国际商务的研究方向范文一、电子商务的概述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简写EC)是指个人、企业、国家之间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交换各种业务信息(包括商品信.....
渔业养殖论文范例(3篇)
- 阅0渔业养殖论文范文各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送鱼良种下乡5户,完成责任目标100;水面精养亩数计500亩,全面完成工作目标;鱼种产量25吨,超过责任目标二十五个百分点;水产品总产量380吨,比.....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