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基本概念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区块链技术基本概念范文篇1

【关键词】区块链;散装;液体化学品;运输;安全监管

0引言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颁布的《国际散装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简称《IBC规则》)的定义,散装液体化学品船是指建造或改建成用于散装运输《IBC规则》内第17和第18章所列液体货物的货船,其中散装是指不加任何中间形式的围栏,直接灌装到船体结构部分的液货舱或者灌装到永久性固定在船上的液舱内;液体指温度为37.8℃,其蒸汽压力不超过280MPa绝对压力的液体。因《IBC规则》内第17和第18章所列液体货物中的相当部分具有危险特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无法估量;因此,加强海上散装液体化学品(简称“散化品”)运输的安全监管历来是业内非常重要的课题。

1海上散化品运输安全监管

从安全评价体系角度分析,目前海上散化品运输安全监管模式有两种:

(1)强制性安全监管由IMO牵头制定公约,各国政府签署公约后由各国主管机构实施公约的标准和要求。这类安全监管具有行政机构背景,而且制订的标准多为强制性标准。安全监管涉及两方面:一方面是针对运输危险品的船舶,表现为港口国监督(PSC)、船旗国监督(FSC)等;另一方面是针对运输危险品的船舶运营公司,表现为《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简称《ISM规则》)检查等,强制性安全监管的标准基本上适用于各类所有船型和航运公司。[1]

(2)行业性安全监管由石油公司国际海事论坛(OCIMF)、欧洲化学品分销协会(CDI)等国际行业组织牵头和实施,监管评价标准涉及两方面:一方面是针对船舶的来自OCIMF的船舶检查报告OCIMF-SIRE(ShipInspectionReport)检查和来自CDI的船舶检查报告CDI-SIR(ShipInspectionReport)检查;另一方面是涉及船公司整体运营的液货船管理和自我评价体系(TMSA)。此类体系更多地考虑危险品运输的特点,多数安全评价标准高于IMO的标准。

当前,监管中发现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监管方和被监管方的作业记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记录不完整、无法追溯的情况;部分发展中国家主管机关安全监管执法水平低,船舶所有人在不同国家接受法定检查缺少正当反馈申诉渠道。从长远看,这些细小问题都是安全隐患的积累,在一定条件下终将酿成重大事故。

从上述安全制度,特别是代表业内最高标准的OCIMF-SIRE、CDI-SIR、TMSA的内容中可以发现,在液货船安全监管领域有一条被较为广泛认可的安全理念,即监管者和被监管者都应遵循的“能留记录的尽量留记录,能详细化记录的尽量详细化记录,能公开的记录尽量公开”原则,该理念代表了散化品运输安全监管的发展趋势;但是,从整个海上散化品运输市场看,安全监管未能全面地、自始至终地贯彻该理念。

为探索未来散化品运输安全监管模式,有学者将安全理念进一步引申出组织内部规则书面化、规则执行记录化、记录执行规范详尽化、记录和反馈公开可追溯化、各组织运转透明化和组织间交流畅通化记录化等6个安全管理原则。

在理想状态下,对以上6个原则的执行可形成一个体系文件“开放安全文档(OSD)”,如同《ISM规则》检查和TMSA检查要求的体系文件一样,该体系文件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可有效促进整个海上散化品运输的安全管理水平。

2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海上散化品运输安全监管方法

与《ISM规则》检查和TMSA检查涉及的体系文件本质不同的是,OSD是一个难以确定中心的体系,安全监管方必须公开数据,在监管他人的同时也被监管,在由谁统一维护数据、由谁统一托管存储数据的环节存在技术上的困难;因此,长期以来,OSD仅仅在学界有所讨论,被当作未来业内的某种发展趋势。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领域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区块链(BlockChain)”的前沿技术。该技术最早被用作比特币的底层架构,它在实现数据管理的去中心化的同时,在高安全性的技术框架下可实现对人工流程的透明化、自动化改造,解决了“拜占庭将军问题(ByzantineFailures)”中提到的信任难题DD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文称为“信任机器”。

目前国内关于区块链技术概念的描述有很多,可总结为:区块链是指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可信数据库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通过哈希算法产生数据块(Block),在生成数据指纹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后,数据块被链接到下一个数据块,由此形成一个数据链条[2],技术原理见图1。

图1区块链技术原理

美国学者梅兰妮匪雇[3]认为区块链的本质是“去中心化的、公开透明的交易记录总账,其数据库由所有网络节点共享,由所有具有网络登录权限的网民监管,且与传统数据库不同,没有哪个单独登陆者具有管理员权限”。目前,区块链技术已应用于审计、医疗数据记录、供应链管理、投票、契约管理、公共管理、公证服务、金融服务等多种系统,并受到风险投资的热捧。Bloomberg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3月,全球区块链相关公司已获得投融资4.4亿美元。

如果将区块链技术或者其采用的算法证明机制引入安全监管领域,可以建成一个完全透明、无主、分散的共享平台和系统。事实上,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安全监管领域的可行性已被初步验证:知名的区块链服务商Factom已通过区块链技术将包括美国港区在内的口岸过境数据进行整合,供美国国土安全部和各州政府在内的相关监管机构使用。该项目旨在打破不同层级、不同区域、不同部门间的信息壁垒。

经调研Factom后了解到,区块链技术对实现前文所述OSD体系设想具有巨大促进作用,区块链在技术层面上提供了一套安全的去中心化公共账簿,在公共账簿上实现海上运输安全监管设计是完全可行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海上散化品运输安全监管及OSD原则对应关系见图2。

图2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海上散化品运输安全监管及与OSD原则对应关系

3对海上散化品运输安全监管中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建议

区块链技术有望成为未来网络基础协议和信用范式的颠覆性技术,在信息时代创造新的应用价值。[4]

对于在海上散化品运输安全监管领域应用区块链技术,应从小处着手,分阶段实现;不宜从初期就用来代替已有的《ISM规则》或TMSA体系,而应从某个单一环节上开展技术试点,集中体现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可设计一套化学品安全数据说明书DD“共管-背书”系统,以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为切入点实现化学品生产厂家、码头装卸货操作岗、船舶所有人货物操作岗、海事局PSC检察官、行业协会监管者等相关方共同参与、共同记录、交叉评价、交叉监管、相互促进的安全监管体系。

4结语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对海上散化品运输乃至整个海上危险品运输安全监管都有启发意义[5],虽然还不太可能在短期内代替《ISM规则》或TMSA体系,但从长远看,该技术具有巨大应用潜力,可以预见,未来引入该技术的海上散化品运输安全监管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姚文兵,洪汇勇.我国液化气运输市场发展趋势及安全监管应对措施[J].交通科技,2009(4):162-164.

[2]胡志武,文旭鹏,王胜正.非现场海事监管模式[J].航海技术,2015(4):72-75.

[3]梅兰妮匪雇颍榱川D新经济蓝图及导读[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6.

区块链技术基本概念范文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素养;技术内涵;高效课堂

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不仅是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也是专家和一线教师们形成的共识。广大一线教师最关心的是课堂,信息素养毕竟是个抽象的概念,不可能成为独立的课堂教学内容,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落实课程的核心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教学需要载体,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需要载体,大家都在思考,都在寻找解决问题之道。苗逢春教授曾提出信息“技术素养”应作为课程的课堂教学主体,“技术素养”这个词让我们顿感豁然开朗。新课程的“技术”不是单纯的技术培训,而是要关注技术背后的价值取向,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加上信息需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文化素养的熏陶,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

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呢?笔者认为应深刻挖掘每种技术背后的内涵,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这种技术,怎样来学好这种技术,如何来得心应手地运用这种技术,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需要教师智慧地引导,学生用心地领悟,更需要长期地训练和培养。

挖掘技术内涵,体现技术价值

教学实例一:在一次全市的优质课展示活动中,笔者有幸听了一节高中《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模块的课,课题是《Photoshop图层样式、图层模式的应用》。开课教师详细介绍了五种图层模式和三种图层样式,也揭示了图层样式与图层模式的本质区别:图层样式只需一个图层就能产生图像质感的变化;图层模式则需要将两个图层混合才能产生图像色调的变化。到了课堂的高潮,也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图层样式与图层模式的结合使用”时,课堂实例是“制作一个排球凹凸感的橙子”,素材是橙子与排球的图片各一张(如图1)。开课教师对学生说:“将两个对象分别放于两个图层,‘排球’图层置于上方,‘橙子’图层置于下方,先对‘排球’图层进行图层样式的设置(内阴影、斜面和浮雕),再对‘排球’图层设置图层混合模式(叠加模式),立体效果产生了。”随后,学生模仿教师的操作,很快完成了课堂任务。

分析:课后,笔者总感觉这节课好像缺了点什么。思索再三,发现问题还是出在那个教学难点上,教师只是介绍了“制作立体效果图”的具体操作方法,并没有让学生真正掌握这种技术技能,“方法”和“技能”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试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换两张图,要产生其他不同的效果,他们会娴熟地运用这种技术吗?他们真的领悟到这项技术的本质内涵吗?其实课上学生就会有疑虑:为什么不将“橙子”图层置于上方并做这些设置,两个图层之间产生各种混合效果,真正的原理是什么呢?我陷入了思考,运用图层模式需要两个图层,哪个图层置于上方,是由各种图层混合模式决定的,而采用何种混合模式,是由所需的最终效果决定的,在这里我们需要有“排球凹凸感的橙子”效果。那么,我们需要留下“排球”的立体纹理,但要滤去“排球”的白色,然后与“橙子”混合,这个要求适合使用图层的“叠加”模式,运用这种模式的两个图层,上层会将图像的纹理叠加到下层的图片上,从而混合产生我们需要的立体效果,“排球”图层自然也就在上层了。至于在哪层设置图层样式,在这里我们运用“内阴影、斜面和浮雕”是为了让图像更具立体感,当然就在“排球”图层上设置。其实,完全可以给学生演示一下“橙子”图层上设置的效果,比较两者的区别。

通过深度剖析技术的本质,让学生明白这种技术是用来做什么的,能解决什么问题,怎样来运用,他们自然就体会到了学习这种技术的必要性和价值性,并能在实际生活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它。学生从操作模仿的局限中解放出来,他们抓住了技术的核心,在运用技术时不再盲目,不再有疑虑,体验着自由创作的乐趣。长此以往,学生掌握了学习技术的一般方法,技术素养自然也就得到提升了。

构建知识结构,支撑技术内核

教学实例二: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图像信息的数字化表示”这一部分教学内容,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如图2),加上生涩的专业术语,学生在理解上难度很大,可很多技术操作如“图像信息的采集及存储”、“软件操作中色彩的精确设置”等,却非常需要这部分知识作为理论支撑,否则,这种技术就失去了它的核心价值,失去了灵魂,学生的实践操作也只能停留在简单的模仿层面上,技术素养也将成为空谈。这部分教学内容涉及的理论知识点如下:二进制位、像素、图像分辨率、图像数字化、位图、RGB模式、图像大小等。面对这么多抽象的概念,概念图能帮我们构造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便于学生对整个知识架构的把握,从而透彻地理解各个概念。图2中清晰地表明了各概念间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发现,“像素”是这张图中的核心概念,通过图3可以非常形象而透彻地理解“像素”这个概念,“像素”即构成图像的最小单位(Pixel),图像放大数倍后,许多彩色的小方点就是像素。由“像素”这个概念可以自然地引申到“图像分辨率”:如“72像素/英寸”和“1024×768”,分别说明图像像素的密度和数量,参数的大小决定着图像的清晰程度。“位图模式”和“RGB模式”属于色彩模式,“位图模式”的图像每个像素点只有黑白两色,只需一位二进制来表示,俗称“黑白图”;“RGB模式”的图像每个像素点由红绿蓝三色混合而成,红绿蓝三色分别用8位二进制表示,每个像素有28×28×28约1667万种颜色,俗称“24位真彩色”。然后再解释“图像大小”由每个像素需要的位数和图像含的总像素决定,“图像数字化”即将每个像素点的颜色信息按某种规律编成一系列二进制代码的过程。

分析: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人的短时记忆容量非常有限,仅为7±2个组块。这样一来,使得信息加工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概念图将概念和概念联系起来,无形中加大了知识的组块,在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增加了可供加工的信息。同时,概念图能帮助学习者以最快速度将新知识纳入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唤起新旧知识间的有机联系,从而能更有效地完成学习的过程。如果让学生孤立地去理解这些概念,会有两个弊端,一是学生不易理解,他们往往采取简单的机械记忆,理解就停留在浅层的字面意思上,做不到透彻地理解掌握;二是学生容易遗忘,机械记忆的记忆时间非常短暂,缺少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往往记了这个就忘了那个。产生这两个弊端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根本就没将这些新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而具有逻辑关系的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掌握这些概念的内部含义。

技能的形成是以相应或有关知识的理解为基础的,学生有了这些理论知识作支撑,对于很多技术操作,就不再是一知半解从而盲目模仿,而是可以得心应手地运用这些技术来完成各个实际任务,愉快地体验技术创作带来的乐趣。

简化“通用”技术,剖析“特色”技术

教学实例三: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第六章中“用FrontPage进行信息集成”这一教学内容,即用FrontPage制作简单的网页。在通读了本章教材的基础上,笔者将这部分的技术知识点分为如下两类:“通用”技术和“特色”技术。“通用”技术如表格、图片的插入及其属性设置等,与已学的Word软件具有很多的相似性,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规律性学习,无需过多讲解。“特色”技术即学生以前没接触过的技术操作以及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技术难点,这部分教学内容可以提炼出两个特色技术:一是“超链接”,超链接是网页制作的特色技术,是网站的灵魂,超链接的种类很多,链接至页面、图片、电子邮箱、其他网站、外部文件,还有书签链接、热区链接等,要和学生一起提炼出设置“超链接”的一般方法,即确定“链接源”和“链接目标”,从而揭示这种技术的本质内涵。二是“绝对路径与相对路径”,在课堂实践过程中,学生会感到非常困惑,浏览网页时图片显示处是一个“红叉”,根本问题就是出在图片保存的路径上。图4是“绝对路径”,显示的是图片“345.jpg”的原始路径;图5是“相对路径”,显示的是图片“345.jpg”和网页之间的相对地址,图片与网页自动成为了一个整体,如果随意改变两者间的相对关系,就会导致网页无法显示图片,出现“红叉”。教师可以演示移动图片或网页中的任意一个,使图片和网页间的相对地址发生改变,使学生深刻体会相对路径的本质内涵。进而与学生一起得出结论:当使用“相对路径”时,网页和图片所在的文件夹具有“整体性”和移动“随意性”,“相对路径”在网站的转移、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而“绝对路径”在网站的转移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我们说:“绝对路径”是静态的,“相对路径”是动态的。

分析:新课程要求我们在注重具体技能教学的同时,还须注意抽象,概括一般性规律及方法。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意义建构”就是学习者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通用”技术就是指学习者要结合已有的认知结构,寻找新知识与已有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出这种技术的一般规律及方法。“特色”技术则是要让学习者体验到这种技术的特别之处,看到技术应用背后的一般性方法,学习者需将新知识纳入到他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并作深刻的联系及思考。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引导学生去寻找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引领学生运用其先备知识从不同角度去吸收新知,成为自己的知识,通过不断实践,学生逐步地将独自具备这种能力,这就是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研读课标、熟读教材,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智慧性地提炼知识点、技术点,对核心技术要作深刻剖析;二是教师要对学生作深入分析,要用换位思考的方法,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以上三个教学实例只是笔者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实践总结,关于“技术素养”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及方法,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地方。广大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需要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信息素养,更需用理性的思维去解决课程目标与教学实践之间的矛盾,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多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多挖掘技术的核心价值,充分发挥我们的教学机智,定能构建一个智慧而又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区块链技术基本概念范文

【区块链概念】

中元股份:市场对公司涉及区块链概念较为关注停牌

游久游戏:公司主营与区块链业务无关复牌

恒银金融:公司无任何区块链相关技术产品复牌

卓翼科技:区块链业务实现的销售占比很小

中青宝:公司在区块链领域尚未形成相关产品

东华软件:区块链技术投入约6000万元尚未产生业务收入

【热点公告】

华森制药:股票复牌

空港股份:公司授权开发的土地并不涉及土地流转

森特股份:收到上交所问询函明日停牌

宁波韵升: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高送转事项问询函暨公司股票停牌

【定增并购】

悦心健康:并购重组事宜有条件通过明起复牌

渤海金控:控股股东海航资本正筹划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项

云铝股份:云南国资委筹划重大事项或导致公司实控人变化

步森股份:控股股东暂缓并购计划确保质押股份不存在平仓风险

新劲刚:终止重大资产重组明起复牌

【高送转】

宁波韵升:年报拟10转8派3元

维宏股份:拟10转6派2.4元

【增减持】

陕西煤业:举牌隆基股份持股比例达5%

康得新:控股股东拟斥资逾10亿元增持

大禹节水:控股股东拟斥资不超5000万元增持

金鹰股份:控股股东拟增持100万股-720万股

华西股份:获董事长、高管合计增持63万股

银河生物:控股股东承诺未来一年不减持

爱司凯:容仕凯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重大事项】

中国化学:控股股东改制及更名

达华智能:筹划重大对外投资事项明起停牌

东华软件:继续做好区块链底层技术研发但后续发展仍存不确定性

万里马:重大合同履行完毕对业绩影响积极

中国太保:2017年保费收入2791亿元

万达电影:7.14亿股限售股22日解禁占总股本60%

开山股份: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战略合作

宋城演艺:就打造西塘.中国演艺小镇项目签订合作协议

中工国际:截至2017年末海外业务在手合同余额85.15亿美元

中南建设:联合中标10亿元PPP项目

区块链技术基本概念范文1篇4

关键词:制造业升级转型;五金刀剪产业集群;阳江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3007702

1相关理论文献分析

产业集群是一种特殊的生产组织形式,早在19世纪后期西方学者就已经对企业在空间上的集中现象进行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不同学科学者纷纷涉足这一领域,形成了众多产业集群理论学派。由于涉及理论观点较多,本文根据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和竞争优势理论为主线,对产业集群主要经典理论学派和观点进行简要梳理。

外部经济理论: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第一个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产业集群现象。他对生产性质相类似的中小企业集中生产的“产业区”现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念,并用于分析这种组织形式的“经济特性”,进而得出外部经济是企业聚集而产生的,并对集群产生的外部经济和利益进行了归纳。

工业区位论: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Weber)是工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他把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影响工业分布于各个区域的“区域性因素”,另一类是引起工业再分布的“集聚因素”。韦伯认为,集聚因素是一种“优势”,在一定集中化程度下,成本因工业的集中化而降低。

空间经济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或空间经济学)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新解释。克鲁格曼认为经济活动的地理集中是由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及需求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藤田昌久和雅克-弗朗科斯·蒂斯进一步解释了不同形式的报酬递增和不同类型成本的权衡问题。他们认为,一个产业集群的形成取决于三个截然不同的影响力的相对实力:局部经济体的大小、价格竞争的强度以及运输成本的水平。

竞争优势理论: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并通过“钻石模型”研究了产业集群和竞争之间的关系,系统地提出了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他认为钻石体系的基本目的就是推动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优势趋向集群式分布,同时他强调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是多方面的。

除了经典理论,众多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角度对产业集群理论进行了详尽研究,如基于生产方式、分工和交易费用视角、基于知识溢出、信息和创新视角的研究、基于外部性、集体效率和演化视角的研究等等,相关理论成果丰富,在此,本文不一一赘述。

2国内外制造业升级转型新趋势与路径

国内外制造业升级转型新趋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信息化对制造业的推动作用凸显。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极大改变了传统业务流程和工作方法,提高了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二是低碳化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低碳”理念的实施和“低碳”技术的应用,将使制造业在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维护直至报废处理和善后处置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而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三是制造业集群化发展特征日益明显。由于具有经济上的协同效应和技术上的溢出效益,产业集群正成为世界制造业发展的普遍现象;四是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趋势加快。当前许多企业的制造与服务功能已经融合在一起,一些企业的经济活动甚至已由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

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可以从三个层面着手。

技术链层面:推动制造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的进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推动制造业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集成化、精密化、微型化、清洁化、艺术化、个性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二是信息化的发展,不仅催生出许多高新技术产品和新兴工业,而且通过先进智能制造系统生产出高价值的集成创新产品。

价值链层面:促使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拓展。总体来看,制造业结构升级,就是遵循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价值链升级的路径,实现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的攀升。价值链升级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基于本价值链,从生产环节向设计和营销等利润丰厚的环节跨越,改变企业自身在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二是从一条价值链跨越到另一条新的、价值量更高、获利能力更强的相关产业的价值链。

空间布局层面:打造现代产业区获取集聚经济效益。大致有三条路径:一是基于区域特色“块状经济”发展,以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主题,形成规模大、竟争力强的专业化产业区;二是以部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学科技园区、海归人员创业园区等为核心,集聚一批科技型企业,形成块状或带状集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三是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其他投资环境好的园区吸纳大型外资企业,通过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产业联系的扩大,邻近园区产业关联度的增强,研究机构的进入,各类中介组织的发育,形成具有专业化特色的企业集聚区。

3阳江五金刀具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问题

区块链技术基本概念范文篇5

【关键词】区块链比特币数字货币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正在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重要影响,一些经济学家预测,数字货币有可能成为二十一世纪主要的金融支付工具。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数字货币研讨会,周小川行长指出需要密切关注区块链等技术发展对金融Ю吹挠跋臁S纱耍支撑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研发的关键技术――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引发多方关注,各方对区块链的关注程度甚至不亚于对数字货币本身。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已经从数字货币领域逐渐进到金融、公共服务等领域,在国内外正掀起一股研究和探索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热潮。

一、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内涵

作为支撑比特币的重要技术,区块链的概念最早由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提出。以比特币应用为例,区块链是指一串使用密码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结构,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过去十分钟内所有比特币交易的信息,以密码学方式保证信息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并生成下一个区块。

有学者(秦谊,2016)认为,区块链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基于计算机程序的公开的总账数据库。它的特点是数据库可以记录区块链上发生的所有交易信息,区块链中的每个节点都可以将其记录的交易信息更新至网络并保存,每个参与维护的节点都能复制获得一份按照时间顺序记录的完整数据库储存,这就构成了一个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的分布式数据库,这种数据库能够在无须第三方介入的情况下,实现信息的直接交互,即人与人之间点对点式的交易和互动。

也有研究(穆启国,2016)认为,区块链是指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共同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这种数据库方案以涉及系统中的任意多个节点,把一段时期内系统包含的全部信息交流的相关数据,通过特殊的算法和密码方法计算并记录到一个数据区块(block)中,同时产生该数据区块的防伪识别码用于链接(chain)下个数据块及校验,系统的所有相关节点来共同验证交易信息记录是否为真,生成的数据区块不可篡改。实际上,区块链技术是一种类似于TCP/IP协议的互联网底层技术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它的出现有望实现互联网从信息传递向价值传递的突破。区块链技术最大的颠覆性在于信用的自我建立,数据存储、传输和证明的去中心化,采用分布式储存的数据区块替代目前的中心服务器,使全部数据信息都被记录并储存在云系统之上,无须第三方验证即可实现数据的自我证明,使得信用的建立成本大幅降低。比特币就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创造的一种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因此无须基于信用来实现货币的发行和交易。

对于数字货币的认识,有学者认为(王永红,2016),数字货币是“法定电子现金”,即由货币当局发行、存储于电子设备、具有现金特性的价值载体。数字货币区别于与银行账户相关联的电子货币,与价值完全由市场决定虚拟货币不同。同时,从数字货币体系建设的需求的角度来看,数字货币要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支付手段,必须具备区别于电子货币、虚拟货币的显著特点,包括安全性、可控匿名性、周期性、不可重复性、系统无关性,并且要在开放互联环境中达到很高的交易性能。谢平和石午光(2015)认为数字货币是基于密码学和网络点对点(PeertoPeer)技术,由计算机程序产生并在互联网上发行和流通的一种货币。

二、区块链应用于数字货币的优势

新货币经济学认为,货币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职能可以分离,比特币的应用可以被视为此观点的一次尝试。该理论提出,所有的经济活动在没有中央银行和法定货币的情形下一样存在,基础货币的记账和交换职能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媒介,前者仅为衡量价值的标准化的记账单位,可以同所有的经济交易之间建立起映射关系,而后者则是内生的,可以通过债权转让的方式实现交换。从更为长远的角度来看,比特币或许只是货币职能分离的一次大胆的实践,离诞生真正意义上能广泛流通的数字货币还有十分遥远。但是无论如何,基于数字货币的比较优势,创建一种成熟、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体系是未来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方向。无疑,区块链技术为创立稳定可靠数字货币提供了技术基础,受到了各国央行的关注。

利用区块链技术发展数字货币具有明显的优势。有学者(蔡钊,2016)认为,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数字货币去中心化信用和方便快捷地交易,使得其具有较高交易流通价值,并能够通过开发对冲性金融衍生品作为准超货币,从而保持相对稳定的价格。数字货币建立了货币背书下的数字货币交易信用,交易量越大,交易越频繁,数字货币交易信用就基础越发牢固。一旦在全球范围实现了区块链信用体系,数字货币自然会成为类黄金的全球通用支付信用,并可借此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使得货币变得十分安全。目前的中心化的金融系统容易遭受电脑黑客的攻击,安全成本高且难以防御。但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创立数字货币,它去中心化的特点能够实现全网络记账,有效预防故障与攻击。另外,区块链信息的时序记录、不可追溯和难以篡改的特点,使得货币防伪变得十分简单。这一防伪特性在与数字货币相关的票据、凭证应用上有更为广阔的前景,这使得金融诈骗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邓迪,2016)。

有学者从人民币国际化的角度分析了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的优势(肖风,2016),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可以通过联盟链发行数字货币,这种联盟链是由几个中心化机构共同发起建立,兼具部分去中心化功能的同时让分布式网络节点得到控制的区块链。在这种区块链中,让所有参与金融机构的数据中心共同构建联盟链的分布式网络,单中心变成多中心,从而实现安全稳定运行。另外,零知识证明技术和共识机制能够保证所有参与者的信息保密,链条各节点网络通过账本网络共享机制确保达到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的结合。这种设想一旦实现将十分有利于人民币有序、可控地实现国际化。同时,人民银行可以通过外接端口将认可的全球金融机构接盟链,可实时监控人民币流动,并且可以节省人民币印刷和储存成本。最重要的是根据区块链技术实现信息流与资金流的统一,实时结算、逐笔交割与无间断运行,初步构建一个科学高效的全球化人民币登记结算与支付清算网络,这将极大提高人民币结算、支付清算的效率,有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在反洗钱领域,区块链技术的作用突出。秦谊(2016)认为,借用区块链技术,通过各金融机构的交易都必须有客户提供电子身份信息(私钥)同银行掌握的公钥共同验证,并且与用户地址进行匹配,确保每笔交易都有完整的记录。在这种模式下,交易信息在各金融机构间实现透明共享,交易的所有环节都无法脱离监管机构的视线,黑钱将无法洗白。

但是,也有学者对区块链应用于货币创新有不同的看法。姜奇平(2016)从货币价值的角度分析,认为区块链在货币方面的应用只能是被设计为一般等价物的分布式系统,但如果未来货币的发展不再是一般等价物,那么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与货币发展从贝壳到黄金再到纸币一样,只是货币在形式上的创新。而未来货币的流动性将必须在利用、使用、服务应用中体现价值,表现在更为具体的价值体现。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在比特币上,相当于设计了信息量机制,却没有设计信息流速机制。吴晓灵(2014)认为算法货币目前只是解决了货币信用问题,但尚无法适应社会经济需求的调节需要。在当前的情形下,其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能够通过互联网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价值传递。

三、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货币创新的实践:比特币

区块链技术最广泛也最为成功的应用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从中本聪开发出第一个创世区块开始,到比特币区块的诞生,再到比特币作为投资工具价格飞涨,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广受追捧,凸显了区块链技术及应用的广阔前景。英格兰银行的研究认为中央银行未来可以考虑发行流通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操作得当可以增强金融的稳定性。

对于比特币是否为数字货币的判断,Yermack(2013)的研究结论比较具有代表性。作者认为,比特币在履行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方面仍然面临重大挑战。在流通手段方面,比特币的流通范围小;从价值尺度看,比特币价格波动十分剧烈,因而尚不能视为具有稳定的价值尺度;从支付手段来看,比特币仍未被广泛接受。Forianetal.(2014)分析了比特币的货币和资产属性,认为持有者更多视比特币为一种投资和资产。因此,比特币从根本上来说仍不是货币。

不少学者肯定了比特币对于创新货币形式的重要作用,张春霞(2016)认为去中心化、非国家化是未来货币的发展方向之一。货币去中心化是指一种货币不通过中央银行等中心机构发行流通,交易过程不依赖银行或中央清算机构等第三方机构的协助。类比特币的非国家化能有效避免中心机构造成的货币多发,以及信用风险和人为因素导致的货币危机,从而根本上保证了币值的稳定与流通的自由。比特币去中心化、数量有限、完全匿名和交易便捷的特征,是目前区块链技术最为成功的应用。姜立文等(2013)认为比特币有效解决了在经济全球化下如何降低信息成本与交易费用的问题。交易可以实现全球同步,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有学者(闵敏和柳永明,2014)从货币价值与职能的角度分析认为,比特币本身不能度量商品的价值,在当前的比特币的交易中,衡量商品价值的因素依然是法定货币。现实中绝大多数可以使用比特币交易的实体店都同时使用法币和比特币标价,实际上是法币提供价值尺度,而比特币充当流通手段。从这个方面讲,比特币实现了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分离。而货币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分离,则价值尺度退化为记账单位,商品的价格就能充分反映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避免受到货币价值波动的影响。

许多外国学者从比特币的交易特征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Ronetal.(2013)通过跟踪分析比特币持有者的数量、账户变动、交易和储蓄特征,发现大多数的比特币从产生到现在,并没有参与流通,大多数的比特币被少数人集中。Smith(2014)对比特币的价格波动进行了分析,发现比特币同直接货币市场之间存在套利行为,同时比特币与其他货币的直接汇率波动更加明显。这些现象表明受比特币数量的稀缺性、升值预期和流通限制影响,比特币的持有者愿意选择持有而不是交易,价格波动也更为剧烈。

四、区块链技术创新发展货币面临的挑战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数字货币创新具有安全性、匿名性、方便交易的天然优势。尽管如此,应用区块链技术创立一种广泛流通的数字货币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安全性仍是区块链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比特币遭黑客攻击失窃和被盗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数字货币在技术面上尚未成熟。袁勇和王飞跃(2016)认为,虽然实际系统中为掌握全网51%算力所需的成本投入远超成功实施攻击后的收益,但受攻击的安全性威胁始终存在。另外,区块链的非对称加密机制也将随着数学、密码学和计算技术的发展而变的越来越脆弱,隐私保护也不是绝对的安全。

从法律上看,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货币受现有的国家制度的制约。益言(2016)认为,一方面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自治性淡化了国家和监管的概念,对现有的货币制度造成很大冲击。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对国家的货币发行权威构成严峻挑战,而且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果。监管部门对区块链技术缺乏充分的认识和预期,与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缺乏相关法规的保护,增加了市场主体的风险。

从监管上讲,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让中心化的政府对数字货币的监管变得非常困难。孙建钢(2016)认为,虚拟货币数字化的价值代表属性决定了其很难确定监管主体,去中心化的属性使原中心化的传统监管模式不再适合,跨国界市场参与及交易的属性更是增加了监管的复杂性,从而给各国的金融监管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

另外,陈一稀(2016)的观点比较独特。文章认为,区块链技术存在与传统货币银行学中相类似的“三元悖论”,即无法同时达到高效低能、去中心化和安全的三个要求,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同时,文章提出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区块链技术从本质上来说不是去中心,而是换中心或是多中心。

随着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的强势崛起,新兴的区块链技术逐渐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热点研究课题。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信用、不可篡改和可编程等特点,使其在数字货币的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目前,对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数字货币的研究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多数研究集中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对于数字货币创新的重要意义,与传统货币的比较优势,以及未来面临的安全、法律认可、政府监管的挑战,但都没有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同时,对于未来数字货币如何实现一般货币职能,构建数字货币与现有货币体系相融合的框架,以及如何实现数字货币广泛流通的分析和讨论不够充分。本文对有关区块链技术用于数字货币的创新做了粗浅的归纳,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有益的启发与借鉴。

参考文献

[1]穆启国.区块链技术调研报告之一:具有颠覆所有行业的可能性――区块链技术解析和应用场景畅想[J].川财研究,2016,1.

[2]谢平,石午光.数字加密货币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金融研究,2015,01:1-15.

[3]邓迪.数字货币的前奏[J].金融博[,2016,03:9-10.

[4]姜奇平.区块链与货币哲学的发展[J].互联网周刊,2016,04:70-71.

[5]陈一稀.区块链技术的“不可能三角”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研究[J].浙江金融,2016,02:17-20+66.

[6]肖风.从公有链到私有链:区块链回归现实[J].当代金融家,2016,Z1:35-37.

[7]秦谊.区块链冲击全球金融业[J].当代金融家,2016,Z1:43-46.

[8]王永红.数字货币技术实现框架构想[J].中国金融,2016,08:14-16.

[9]姜立文,胡h.比特币对传统货币理念的挑战[J].南方金融,2013,10:31-35+92.

[10]吴晓灵.从信息网络到价值网络――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J].三亚・财经国际论坛,2014.

[11]ForianG.,Z.Kai,H.MartinandW.M.(2014).Christian.Bitcoin-assetorcurrency?Revealingusers’hiddenintentions.TheTwentySecondEuropeanConferenceonInformationSystem.

[12]RonD.andA.Shamir.(2013).QuantitativeAnalysisoftheFullBitcointransactionGraph.FinancialCryptographyandDataSecurity:LectureNotesinComputerScience,6-24.

[13]SmithJ.(2014).AnAnalysisofBitcoinExchangeRates.SSRNWorkingPaper,No.2493797.

区块链技术基本概念范文

视觉中国(000681):于3月6日收获了逾40家机构的调研,招商证券(600999)、中信建投、大成基金等知名机构云集。视觉中国(000681)称,区块链技术在视觉中国(000681)的主营业务中具有丰富的业务应用场景,

飞利信(300287):在调研中也被问及区块链的话题。其表示将在许多领域应用到区块链技术,但不是照搬现有的技术。公司目前在食品溯源、安全方面进行了探索,具体应用细节尚待开发,前提是安全可控。

广电运通(002152)广电运通(002152):3月8日表示,目前基于区块链相结合的数字货币兑换ATM、数字资产积分管理系统、区块链贵宾卡身份认证系统等产品已问世。

赢时胜(300377):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目前公司区块链项目处于培育期和探索期,一切按计划正常进行中。

其他还有御银股份(002177)、飞天诚信(300386)、游久游戏(600652)

中信上海一亿大单扫板乐视网,炒股养家继续看好独角兽

1、独角兽

1)法尔胜

成交回报显示华鑫上海淞滨路的炒股养家买入1417万,中投合肥习友路买入1137万,其余上榜席位买入量在几百万左右。

该股为京东金融概念股,参股企业舟山清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京东金融3.76%股权。前期强势独角兽概念集体调整,而新挖掘出来的独角兽概念股赚钱效应还是比较好的,今日放量涨停,加上炒股养家的席位溢价,明日高开溢价较为客观。

今天市场出现了非常明显的降温,不仅涨跌比来到了0.5以下,而且昨日涨停板溢价更是给出了-0.15%的负反馈,对于昨天追高的资金,形成了一定的亏钱效应。在热点上也相对比较匮乏,以超跌个股的独立行情为主。

4.游资动态

区块链技术基本概念范文篇7

泡沫横飞的区块链市场面临破裂危机

要分析区块链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区块链。2008年中本聪首次提出了区块链的概念,从本质上来说区块链就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拥有去中心化、开放性、匿名性、信息不可篡改性等特征,所有操作由节点参与完成共同获益,其中的共享机制和价值交换是区块链受到追捧的根本原因。比如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风控,由于区块链网络是由主体公司共同设立,数据提供方可以提供更原始的数据,使用方可以通过智能合约上的模型计算出想要的结果,数据可以被安全地共享,不会被滥用。

由于能被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之中,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颠覆互联网行业的存在,引起资本疯狂涌入。在狂热的追捧下,区块链市场存在着泡沫。这主要是由于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立竿见影的商业价值引爆了区块链市场。除比特币外,几乎任何一种山寨数字币市值都能翻上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在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下,投机行为越发盛行,继而出现泡沫。

这样的泡沫在历史中并不少见,如今的区块链和20世纪90年代初的互联网何其相似。彼时的互联网行业刚刚兴起,各类资本竞相涌入,市场一片繁荣。浏览器的鼻祖网景在首次公开募股的5个月内,股价就从每股28美元飙至174美元,雅虎刚上市就被估值8.48亿,其他科技公司发展状况也是极好。现今的区块链也处于这种发展轨迹,只要贴上区块链标签,股价就会快速上涨,迅雷从4美元涨到27美元,人人网更是一夜之间暴涨40%。

然而互联网行业这种状况持续时间并不长,随着2000年以科技股为代表的纳斯达克股市的崩盘,互联网市场崩溃。相似的发展轨迹下,区块链市场变成泡沫的可能性并不小。而依照区块链目前的发展来看,这个泡沫随时都有破裂的可能。主要原因在于区块链的技术还远远达不到颠覆互联网行业的要求。

一来区块链是一门新兴的技术,所跨领域范围广,计算机网络、金融学、密码学等多门学科都包含其中,其复杂程度难以想象。在资料匮乏的情况下想要使其快速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又恰好是资本市场缺乏的。

二来区块链“雷声大,雨点小”,缺乏杀手级的应用。区块链在技术上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一,由于去中心化的特性,区块链在应用过程中规模和效率不成正比,分布式系统规模一大效率就低。其二,数据共享和隐私保护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其三,分布式交易系统自动化使得智能合约一旦执行就不能单方停止,系统一旦出错就难以停止,也不能将合约删除。

由于技术上还难以解决这些问题,区块链在应用过程中遇到很大的阻碍,这也使得区块链的发展落后于资本市场。

价值千金的白皮书是泡沫破裂的催化剂

在随时会破裂的市场面前,白皮书的出现使得原本就是一趟浑水的市场变得更加浑浊,进一步加速了区块链破裂的脚步。因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影响受到严格监管而冷却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在区块链出现后似乎又恢复了以往的热闹,只是这份热闹里添加了一点小心翼翼。

以迅雷的玩客云为例,这款类似比特币“挖矿的游戏盛行时,各大玩客们在论坛、QQ等千人大群里相互询问价格,自行交易,为了防止监控,他们给玩客币取名叫“蛋”,给玩客云取名为“母鸡”。当然,这份小心也仅限于此,被神化的区块链市场还在不断涌入更多的投资者。

然而由于区块链在国内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由此催生出了白皮书这个特殊的服务行业。尤其是搭上区块链这趟列车的人人网和迅雷等股价快速上涨后,区块链似乎成了点金石,一触成金,屡试不爽,市场对区块链的需求更是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狂热,人人网钱阳更是戏称“真是一份白皮书,抵过十场会”。

这股浪潮不止搅动得巨头心痒难耐,也让白皮书这个行业更加兴盛。毕竟对于投资者来说,要选择投资一个新项目时一般都会选择先看白皮书,从中看出项目的立意,判断项目的靠谱性,再决定是否进行投资。正是基于这一点,在利益驱使下,没有技术原理和结构做支撑在淘宝上售价千元的白皮书在市场上泛滥成灾,使得市面上真空项目越来越多,市场越发混乱,加速了区块链市场破裂的进程。

一方面,凭借空气项目套现的“庄家”越来越多,真正专研区块链的人越来越少。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项目都是空气项目,套个概念编个白皮书,不管多不靠谱的项目摇身一变都能圈到钱,像雷达币这样的传销币圈钱项目屡见不鲜。就连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朱啸虎都曾直言不讳地说:“我始终认为99.99%通过区块链/ICO融资的项目都是骗子!”这话也不无道理,要知道国内具有区块链开发能力的技术人员只有100人左右,这些寥寥无几的人才还不足以满足市场上繁多项目所需要的人才。

尽管以人人网为首的企业被认为是典型的、恶心的投机行为,但基于财富效应,区块链市场上投机套利仍占了接大多数,毕竟谁都想用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这样的市场环境也使得真正潜心技术、创造未来的玩家越来越少,阻碍了区块链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受骗的投资者增多容易导致市场更加混乱,吸引监管的注意,不利于区块链的发展。淘宝上价值千金的白皮书真正用于区块链领域的可能微乎其微,往往都是借白皮书圈钱。这些不靠谱的项目通过把币开发出来上到交易所进行炒作,等ICO完成就消失。

先是骗子横行,然后围绕骗子形成产业链再把骗局做大,忽悠更多的人。而这些被忽悠的人有些咬咬牙就过去了,有些想不开的就会选择更为激进的方式,因币自杀的新闻并不少见,这也使得市场越发鱼龙混杂。而这浑水的背后是更大一波的监管正在酝酿中,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距离区块链泡沫破裂的时间似乎越来越近。

脚踏实地方能屹立于泡沫之中

当然,泡面破裂的背后也有可能是重生,毕竟区块链的技术不是泡沫,破裂的只是资本市场。那么,什么样的企业能够在区块链泡沫中存活或发展?

一是能够应用区块链技术解决行业需求,具有商业价值可落地项目的企业。相较于国外区块链的发展而言,目前国内区块链技术还不够成熟,区块链生态还处于炒作阶段,虽然已经逐渐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之中,然而,真正具有商业价值的杀手级应用还没有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先思考可以用区块链解决行业目前流程中的哪些问题,再将区块链切入目前已有的应用系统和流程,优化行业现有的模式。

以行政审批为例,通过区块链保障数据真实性和安全性的技术,让涉及民政、社保等多个部门和窗口之间实现数据互联共享,加快审批的流程,减轻部门工作量的同时也让申请人体验到更好的服务,使区块链+行业能够真正实现价值互联。

二是掌握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利用技术研发出的应用能够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的企业。就技术本身而言,区块链是一门较为复杂的技术,要想掌握其中的核心科技离不开这两点:其一,要有高集成的研发体系,能够深耕区块链技术,找出解决技术缺点的方法,给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推动社会的发展。其二要有创新思维,能够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中为区块链带来新的生命力,不让区块链的技术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区块链技术基本概念范文篇8

关键词:生物教学基因工程概念辨析

“基因工程”在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各地高考每年都会考到相关知识点,而且有逐年增多和加深的趋势。如要学好本模块必须系统地掌握这部分内容中的基本概念,而生物学概念构成了当代生物学科结构的主干,对生物学概念的学习是学生进一步探究深层的生物学现象与规律的基础,具有很强的客观性、概括性和抽象性。因此,对概念的掌握和运用是生物学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下面对基因工程中学生常易混淆的几组基本概念作一辨析。

1.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这种技术是在生物体外,通过对DNA分子人工“剪切”和“拼接”,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使重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基因产物,或者让它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反转录酶;解旋酶

2.1限制性内切酶。在微生物体内存在的一类能识别并水解外源DNA限制性内切酶,限制酶能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准确地在每一条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切割,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发现于原核生物体内,现已分离出100多种,几乎所有的原核生物都含有这种酶。是重组DNA技术和基因诊断中重要的一类工具酶。例如,从大肠杆菌中发现的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

2.2DNA连接酶。DNA连接酶催化DNA中相邻的5'磷酸基与3'羟基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使DNA切口封合,连接DN段。即它可以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下来的基因(DN段)与另外被切割开的DNA分子(如载体)连接到一起,形成重组DNA分子(见下图)。

2.3DNA聚合酶。主要是连接DN段与单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在DNA复制中起作用。

区别与联系: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酸片段的3'末端的羟基上,形成磷酸二酯键,需要模板;而DNA连接酶是在两个DN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不是在单个核苷酸与DN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而是将DNA双链上的两个缺口同时连接起来。因此DNA连接酶不需要模板。

2.4RNA聚合酶(又称RNA复制酶、RNA合成酶)一种催化从反义DNA分子链转录RNA的酶。现在知道的有两类在原核生物中,一类产生DAN复制的RNA引物,另一类转录其他三种类型RNA分子(MRNA、TRAN、rRNA)。

2.5反转录酶:反转录酶是一种多功能酶,具有三种酶活性,即R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力,D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力。除了聚合酶活力外,它尚有核糖核酸酶H的活力,专门水解RNA-DNA杂合分子中的RNA。在分子生物学技术中,其作为重要的工具酶被广泛用于建立基因文库、获得目的基因等工作,在基因工程中起重要作用。

2.6DNA解旋酶:在DNA不连续复制过程中,结合于复制叉前面,并能催化螺旋双链结构解旋的酶。该酶具有ATP酶活性。在DNA复制及转录时起作用。

以上几种酶中DNA限制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均作用于磷酸二酯键,DNA解旋酶作用于氢键。

3.启动子与起始密码子,终止子与终止密码子

启动子和终止子都是一段特殊的DNA序列,属于基因的非编码区,分别位于编码区的上游和下游,负责调控基因的转录。而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都是mRNA上的三联体碱基序列,分别决定翻译的起始和终止。

3.1启动子与起始密码子。启动子可与RNA聚合酶特异性结合而使转录开始的一段DNA序列。但启动子本身并不被转录,属于基因上游对转录起调控作用的5'端非编码区。而起始密码子位于信使核糖核酸分子中规定编码多肽链第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

3.2终止子与终止密码子。终止子位于DNA上,确切地说是属于非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它特殊的碱基序列能够阻碍RAN聚合酶的移动,并使其从DNA模板链上脱离下来,从而使转录工作结束。终止密码子位于MRNA上,共有三种:UAA、UAG、UGA。三种核苷酸不能决定氨基酸,为“无义密码”,终止密码表明一条肽链已经翻译完成。

4.非编码区与非编码序列

在原核基因中,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区段,叫编码区;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区段,叫非编码区。编码区上游和编码区下游的DNA序列组成的非编码区,对遗传信息的表达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真核基因结构也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两部分组成,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其中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叫外显子,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叫做内含子。在编码区中,外显子被内含子分开,成为一种断裂的形式。由此可见,原核基因的非编码序列就是非编码区,而真核基因的非编码序列则包括非编码区和编码区的内含子。

5.DNA复制与PCR技术

DNA复制(细胞内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PCR技术(体外DNA复制技术):PCR技术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主要区别:DNA复制(细胞内复制)场所为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PCR技术场所为体外;酶不同前者为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后者为耐热DNA聚合酶(Taq酶)结果不同前者形成两个完整的DNA分子后者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的目的基因。

6.基因组文库与部分基因文库

6.1基因组文库:某种生物全部基因组DNA序列的随机片段重组DNA克隆的群体。该文库以DN段的形式贮存着某种生物全部基因组的信息,可以用来选取任何一段感兴趣的序列进行复制和研究。材料来自生物体基因组是RNA(如RNA病毒)所构建的核酸片段克隆群体,也是该生物的基因组文库。

6.2部分基因文库:如cDNA(互补DNA)。是由生物的某一特定器官或特定发育时期细胞内的mRNA经体外反转录后形成的互补DN段,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这个受体菌群就叫做这种生物的cDNA文库,只包含了一种生物的部分基因。

区别:基因组文库较大,部分基因文库较小。部分基因文库,如cDNA不含内含子、启动子和终止子的核苷酸序列,而基因组文库含有这些核苷酸序列。对于基因间的交流基因组文库部分可以进行交流,cDNA可以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

[1]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主编.生物化学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2]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7.

区块链技术基本概念范文篇9

1.1区块链及其简史

2008年,钟本聪(化名)发明比特币时,第一次提出了区块状链的概念。NakamotoSo希望允许互联网支付直接从一方发送到另一方,而不是通过金融机构。一个漂亮的解决方案为:以具有一致性的加密标记事务为基础,与不可摧毁的记录区块链相连接,形成一个具有分段式时间的数据库。在所有人包括政府、犯罪组织以及黑客面前,这个记录着所有比特币的区块链数据库完全暴露,但从未有任何黑客对其进行过攻击。

虽然谈论块链时必须讨论比特币,但它们是两个独立的技术。一些人把今天的块链接技术与1992年(万维网之前)互联网的成熟和创新潜力进行比较。区块链技术的潜力已经在各个行业得到了认可。自2013年以来,已有120多美元的风险资本投资于120家连锁企业。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Martin)、IBM和高盛(Goldmansachs)等大型成熟公司也开始在各自的行业中探索潜在的区块链应用。

1.2区块链在网络空间安全中的技术优势

在并非极度安全的网络上,区块链实现了可靠的交换信息,解决了一个重要的疑难问题。如果恶意节点进行伪造包装,不断地创建虚假数据,或者是从某些渠道获取真实数据,区块链都可以对其进行剔除,避免有效数据被肆意篡改,对数据完整性进行有效保证。除此之外,信息传递技术与一致性机制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区块链的近一步使用。当然,与传统的安全技术相比,区块链明显更具优势,具体情况为:(1)自治分布式数据管理结构在区块链中被广泛应用,且节点自身都极具安全保护能力。节点根据规则,逐步和一步一步进行恶意攻击行为,使得区块链可以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运行,它也可以阻止、对抗外部黑客和内部人士。(2)区块链采用一致的安全机制,利用网络的整体实力积极抵抗个人恶意侵权。强大的网络民意机制可以很大程度上限制恶意行为的产生,当然,即使恶意行为出现,在这样的环境下,最终也会解体。我们主要通过诚实节点达成的一致性共识来阻击恶意节点的攻击,即在网络环境中,规模越大,安全性、可靠性越高。(3)良好的可扩展性在区块链安全机制中得以形成,如果可以随意结合,则更加灵活的安全机制将出现在更多行业中。当然,区块链的成功运行离不开这些优点,不过正是由于这些优点,反而促使网络空间安全更有保障。

2区块链中的网络空间安全技术

由于区块链融合了很多安全技术,既有传统的安全技术,也有新型的安全技术,所以,它可以提供诸多与众不同、新颖的网络安全能力。

2.1散列算法

区块链使用称为安全哈希算法(SHAs)或散列的加密技术。哈希算法将任何数字信息(包括文本、图像、视频等)转换为指定长度的位串,例如由Sha256算法处理的256位数字信息的输出。大体上讲,在安全散列算法中,有两个突出的特点:(1)原始图像具有不可逆性;(2)输入输出字符串始终唯一。前者哈希可以很容易通过输入值计算得知,但原始输入值不能被计算;后者方面,不同的输入值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相同的输入值可以产生相同的结果,即使输入值出现微小变化,输出值也会产生重大变化。所以,电子数据的完整性可以通过哈希算法得以验证,即便不检查原始数据。

2.2区块链式结构

由一组组记录组成的多个块的链式数据库即为区块链,且每当添加新的区块时,它会被放在当下区块的前面,而当下的区块含有一个加密链接,可形成块链。整体而言,区块链含有多个结构,拥有多个页面,且不同的页面包含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块含有多个信息。其中,最重要的3个项是前一个块的哈希值、表示块创建时间的时间戳和块内容哈希值的MyChl根哈希值。

2.3共识机制

共识是一个过程,即使有一些错误的过程,也可以称为拜占庭将军,一组分布式过程可以实现价值或行动一致性。不同的一致性机制可以在不同的区块链中得以使用,且可以实现多方位同步,包含诸多内容,比如各方之间的信任、利益的一致性、网络的形状等。多个占主导地位的诚实节点与一些恶意节点可以被一致性机制结合起来,在区块链网络中,避免了恶意节点的优势形成。所以,区块链网络越大,受到恶意伤害的程度越低。

2.4区块链网络结构

从完全集中到全分布式体系结构,区块链可以使用各种网络体系结构,每种体系结构都代表了一种权衡,即安全性与效率之间的权衡。在集中式网络中,网络功能主要是通过外部节点依靠中心节点来得以实现。一旦中心节点受到破损,则整个网络可能受到破坏,但单就功能而言,每个节点始终是独立的,如果一个分散的节点被破坏,则很难给整个网络带来巨大影响。

2.5网络节点类型

网络节点可以是区块链的普通用户,也可以是区块链的安全保护器。网络节点作为保护器可以通过参与一致性机制来保护区块链安全,但并不是所有节点都需要参与一致性的各个方面(例如访问权限的不同)。根据网络的使用情况,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类型是不同的,基于它们的相对能力(例如处理、存储、通信等),区块链节点被分为3种类型,包括完整节点、部分节点和简单节点。

完整的节点被用作区块链网络的骨干节点,对最新的、完整的区块链数据库副本进行建立和围护是其最重要的功能。不过并非所有的节点都有此项功能,有的节点仅有每个块组成的链,仅能对新的记录进行生成传输记录,但不能否认的是,在协商机制中,它们仍能发挥重大作用。

3区块链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目前,至少在以下3个方面,它可以对网络空间的安全和保护起到直接的作用。

3.1对网络数据的完整性起到保护作用

大体上讲,以加密和信任为基础的传统保护方法已经不能起到完全保护的作用了,因为网络安全是极其脆弱的,但块状链与其不同,它保护存储数据主要使用反向链接的数据结构,并不是以加密信任机制为主。

众所周知,建立一个安全的网络防御边界并不是块状链的主要目的,实现对边界中的事物监督,摒除所有假的不良信息才是它的追求。如果想要对块链上的数据进行攻击,是得不偿失的,这意味着必须与整个块链网络竞争,且价格十分高贵。

3.2建立了更加可靠的网络通信

在高度对抗的环境中提供可靠的通信是可以通过区块链接技术实现的,比如P2P消息技术,每隔几秒钟世界上每个活跃的节点都可以收到由比特币传播而来的信息,且大多服务由比特币网络上每个节点提供,智能手机也在其中。一旦其他设施出现损坏,仅通过高频无线电、传真等手持备用频道便可实现比特币消息的传送。

对于块链网络而言,并没有唯一独特的节点存在,所以,即使部分节点断开,正常情况下网络依旧可以正常运行。如果单个节点受到攻击,则消息可经由块链网络迅速地流传各地,并不受其他因素影响。

3.3可以做好网上资产管理

有形、无形资产均可以通过区块链进行鉴别授权。对于无形资产而言,区块链可以在知识产权保护、综合管理等领域运用,且主要利用自身的时间戳和非篡改的特点;对于有形资产而言,资产的识别、管理等均可以通过区块链与其他网络技术相结合而实现。除此以外,房屋以及车辆等实物资产发放均可以通过安全可控管理得以控制。区块链还可以将物联网技术结合起来,建立供应链管理的永久记录,建立源记录,在上、下游产业之间提供产品可追溯性和其他功能,并提高产品使用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4结束语

区块链颠覆了传统的网络空间安全假设和设计思想,为网络空间安全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保护模式和技术。区块链是可信的,可以在不可靠的网络空间中提供可信的系统运行环境;块链是透明和安全的,使用反向数据结构存储集中式数据,并为添加附加安全协议提供了安全基础;区块链是容错的,一致性机制被用来将诚实节点强度与恶意节点相结合。这些特点为完善网络系统和网络的基本框架提供了新的思路。区块链技术还在发展,还有许多实际问题有待解决,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将块链应用于网络各个领域的相关途径以及方法,对促进我国网络安全保护水平的提升具有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陶宏.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问题分析与防护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4).

区块链技术基本概念范文1篇10

关键词:汽车;产品概念;产品开发

中图分类号:U46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6-0231-01\

1绪论

1.1概念开发在汽车新产品开发中的定位和意义

在汽车,产品概念开发涵盖了市场定义、平台结构分析、项目路标设计、技术路线、QCD目标设定及相关价值链规划方案。其核心是基于平台思想,将市场和用户诉求,转化成为研发指标,并在平衡研发成本与功性能目标之间代表用户做出取舍。概念开发确定的产品定义,决定了后续产品开发的方向和产品的竞争力。不夸张地说,概念开发的质量决定了产品的成败。

1.2相较于以往产品,全新SUV项目在概念开发工作中的创新

汽车以往的概念开发工作中,产品概念开发主要负责收集市场、技术、质量、财经、制造、物流等业务的分析材料,汇总后向领导呈送报批。技术含量、概念开发质量差。在全新SUV项目中,为了确保高质量的完成产品规划,公司建立了客户需求到产品开发的转化路径,确保了项目评估准确、规划可行、概念开发目标定义准确。过程中开展的创新性工作包括但不限于[1]:

(1)通过采用先进的开发流程和交付物管理体系以及节点过阀控制手段,保障全新项目概念开发评估质量;(2)应用平台、模块化技术,共平台整合开发;采取模块化差异策略满足海外不同区域的差异化需求,降低开发投入;(3)应用平台技术路线及Benchmark,确立技术路线和标杆选择的客观评价体系;(4)应用QFD质量功能展开,实现用户需求转化为功能产品需求;(5)运用LACU质量性能定位技术,量化整车16项性能指标的设计目标。

2全新SUV概念开发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2.1先进的开发流程及交付物体系研究及其应用

参考业界先进实践形成的开发流程,在SUV项目中试点中,并不断对流程进行修正完善。产品开发流程共设置了6个阶段,10个节点共计461项目一级交付物,通过流程试点取得了如下成果:

(1)通过试点完成了新产品开发流程及交付物管理体系的完善和有效推广应用,在全新SUV项目之后,陆续在后续项目中得到有效运用,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2)伴随项目开发,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规划总监管理体系、职能职责、组织机构设置及业务模块管理要素。(3)理顺了概念开发流程及交付物体系。

2.2平台模块化研究及其应用

2.2.1平台模块化相关理论研究

(1)产品平台是整个系列产品所采用的共同要素的集合,包括共用的系统架构、子系统、模块/组件、核心技术。(2)基于主流厂商平台战略的研究,平台共享战略可以分成4类:一、跨级别战略:单一平台在不同级别同类别车型中共享。二、跨类别战略:单一平台在同一级别不同类别车型中共享。三、扩张战略:单一平台在不同级别不同类别车型中共享。四、专用战略:为单一细分市场开发的专用平台

2.2.2产品平台理论的运用实践

全新SUV项目以车架为基础模块、车身+动力为控制模块、悬架+转向+制动+驱动等底盘系统为辅助模块的平台架构体系,最终确定项目的平台架构和产品系列。

2.3LACU的应用

LACU应用技术是在理解市场及竞争定位需求的基础上,结合benchmark研究理论,对技术标杆车型及竞争车型通过结构拆解及性能数据测试,从产品结构、性能、质量、制造工、成本等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最终确定概念车型的核心卖点及竞争定位,明确VTS/SSTS性能指标体系设计的技术[2]。

2.4QFD质量功能展开技术的应用

在概念开发中,主要应用多层次演绎分析方式,将顾客的心声转化为产品设计开发过程的一系列工程特性,主要程序:(1)列出客户需求清单;(2)决定客户之声优先顺序;(3)计划矩阵给现有性能评级(我们和竞争对手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客户之声);(4)识别功能产品需求,将客户之声转换成功能产品需求,并确定每一功能需求实行优化的方向;(5)确定客户之声与功能产品需求间的关系;(6)计算功能产品需求的优先级;(7)识别技术相关性;(8)确定竞争标尺;(9)给功能产品需求设定目标值。

3概念动态管理

在全新SUV概念动态管理中,规范的概念动态管理流程同样至关重要:(1)新产品概念开发动态管理的定义:为确保概念开发产品与市场需求的一致性而定期开展的产品概念开发管理活动;通过对影响市场需求的各概念要素进行动态变更评估管理。(2)概念动态管理的主要关注要素:一、市场概念变化:由于市场需求变化而引发产品概念发生重大变化,影响到概念产品市场定位、技术定位、产品价格或技术开发方案的。二、技术概念变化:涉及产品技术路线、技术定位、技术标杆变化,或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由于产品技术、工艺、零部件资源等原因引发的产品技术方案变化的。三、成本概念变化:由于制造工程概念变化引起的开发投入变化,或由于技术方案导致的研发投入或产品成本发生较大变化、不能满足目标成本的。

参考文献

区块链技术基本概念范文篇11

【关键词】硬盘固件;通信协议;仿真实现;磁盘状态机

1引言

2015年2月,卡巴斯基对NAS硬盘固件病毒的曝光,打破了人们对于传统病毒的认识,硬盘固件病毒开始进行大众的视线。而硬盘固件病毒又与普通的计算机病毒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普通计算机病毒基于计算机操作系统及相关的网络通讯协议,而触发式硬盘固件病毒的发作其所依赖的最基本的因素是硬盘固件与主板的通信协议。为此硬盘固件通信协议的研究将成为防治硬盘固件病毒的关键任务。

数据恢复行业一直作为高精尖的行业,让多少计算机相关的业内人士望尘莫及。如何推动数据恢复行业教育的普及化,进而推动我国信息产业、数字化产业的发展,也成为本文硬盘固件通信技术研究与仿真实现所关注的重点。通过本文硬盘固件的通信协议的研究及硬盘固件仿真的实现,可以实现虚拟磁盘,并为数据恢复行业提供多样、丰富的样例库,关键是可以提供统一的故障样例,此项研究将对数据恢复行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此,本文在介绍硬盘固件的相关构造的基础之上,对其与主板之间通信的通信方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以此为基础,完成对硬盘固件与主板间通信协议的研究,进而完成对硬盘固件通信协议的仿真实现。最后,基于固件通信协议的仿真,对仿真模型功能进行了扩展,并对其应用领域进行了总结。

2硬盘固件

2.1概念与分布

硬盘固件是指存放硬盘控制逻辑、及相关状态信息的模块。固件模块大部分分布在硬盘负磁道(俗称“用户保留区”),也有部分硬盘固件模块分布在硬盘电路板上的ROM当中。硬盘固件公布如图1所示。

2.2系统保留区固件模块的分布

系统保留区通过0号模块完成对其它模块的定位等操作。保留区的具体模块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2.3在硬盘中的作用

在硬盘通电之后,先读取ROM模块中的内容并执行相关操作,然后根据ROM中的相关信息读取系统保留区当中的0号模块,根据此模块记录的相关信息读取系统保留区内的内容,读取硬盘状态相关的参数信息,最后通过对主板控制器发过来的硬盘识别信号的处理,完成硬盘的识别,识别之后,即可以进行硬盘的读写操作。具体硬盘启动过程如图3所示。

3固件与主板间的通信流程

以“硬盘识别”通信功能为例,具体识别过程用通信时序图表述如4所示。

处理过程:a)操作系统将硬盘识别信号经过应用层到驱动层的层层转换,最后将相关识别请求信号传送至主板控制器;b)控制器根据从主板传过来的硬盘识别信号,再结合相关协议,完成硬盘识别信号通信包的组装,转而经过硬盘数据线将通信包传送至硬盘固件的相关接口当中;c)硬盘固件在收到相关的硬盘识别信号之后,首先进行请求包的协议解析,提取相应的操作控制码,确定请求包的类型为“硬盘识别信号”;d)硬盘固件调用内部相关接口,组装相应的“硬盘识别”应答包,将组好的包返回给硬盘控制器;e)硬盘控制器经过对应答包的解析转换,最后将应答包转发给操作系统;f)操作系统根据“硬盘识别信号”的应答,执行相关的操作,完成硬盘识别的整个过程,在系统当中显示硬盘盘符。

4协议通信流程的解析

硬盘固件通信协议与网络通信协议TCP/IP协议类似,采用分层的概念对通信包进行分层处理,具体相关分层如图5所示。

4.1命令层

HOST端,读取相关“命令寄存器”的值,根据值组装相关的命令,下传至传输层进行处理;处理应答,在接收到传输层过来的应答时,根据解析出来的命令对相关的寄存器进行填充。DEVICE端在执行接收与发送的过程当中与HOST端类似。

4.2传输层

HOST端的传输层,在收到命令层发送过来的指令之后,根据命令类型,结合相关协议规范,选择不同的帧格式,进行数据帧的组装,组装完成之后,下传至链路层,由链路层进一步处理;传输层在收到链路层传输过来的数据包之后,根据相关协议规范进行解析,提取出数据包中包含的命令信息及其附属信息之后,将其一并发送到命令层,接着由命令层进行处理。DEVICE端的处理过程与HOST端的处理过程类似。

4.3链路层

HOST端的链路层,在收到传输层下传的命令之后,根据相关协议加上包头、包尾,并在数据末尾加上CRC校验等相关信息之后下传至物理屋,由物理层继续进行相关的处理;链路层在收到物理层上传过来的数据信息之后,根据相关协议将物理层上传过来的数据进行格式化处理,处理完成之后,将格式化数据帧上传至传输层,由传输层进行处理。DEVICE端的处理过程。

4.4物理层

HOST端的物理层,在收到链路层下传过来的数据进行相关处理之后直接放在硬盘数据线上进行传输;在从硬盘数据线上接收到应答之后,进行相关处理之后上传至链路层进行处理。DEVICE端的处理过程类似。

5仿真相关需求

综上,完成了对硬盘固件及其相关分布情况的介绍、并对硬盘的相关通信流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提出硬盘固件的仿真模型设计方案,皆在对硬盘固件进行一个全真的模仿。相关需求细分为功能需求与非功能需求,具体情况如图6所示。

5.1功能需求

图6当中显示此模型所要满足的功能需求。

5.1.1硬盘的识别

硬盘仿真的第一步是硬盘的识别,识别的过程当中可以获得硬盘的大小、状态、温度等信息,通过这一步可以在系统当中显示相应的盘符等信息,为硬盘的读写、格式化等操作提供基础。

5.1.2文件系统的识别

在硬盘识别之后,文件系统的识别是进行下一步硬盘文件的读写实现的关键,也就是基于文件系统,硬盘才能实现相应的读写操作。

5.1.3硬盘的读写

在完成文件系统识别之后,一般情况下,进行的第一步操作就是硬盘的读写操作,将所需的文件写入相应的仿真硬盘,或者将所需的文件从仿真硬盘中读取出来。

5.1.4硬盘镜像的加载

对于仿真硬盘的读写操作需要一个存储介质来对数据进行存储或者从中读取所需的数据,因此需要相应的镜像文件加载功能来满足文件的存取需求。

5.1.5故障仿真

硬盘有正常的运作状态,而故障仿真是硬盘作为数据恢复行业教学材料所必不可少的功能,可以为教学提供统一的教学案例,有效地避免了案例不确定性。在此仿真模型当中还可以通过有效的设置手段将仿真硬盘恢复到初始状态,也避免了数据恢复教学硬盘相关资源的浪费。

5.2非功能需求

如图7所示,描述了仿真模型相关的非功能性需求。

5.2.1后期仿真的扩展

本仿真模型前期的仿真可能会只对几种特定的场景进行仿真,同时也要考虑后期扩展的方便性,以便随着功能的完善,可以方便添加仿真场景,为后期相关研究成果的产品化提供支持。

5.2.2磁盘仿真的可配性

仿真的实现通过配置文件、数据库管理等方式予以实现,皆在对于需要仿真的状态通过简易的手段来实现,避免了硬编码方式实现的局限性。

5.2.3硬盘仿真的灵活性

通过状态机的设置,并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对状态机进行配置,以实现状态机内部各状态之间转换的灵活性,最终实现硬盘仿真的灵活性。

5.2.4磁盘仿真的多样性

根据数据恢复教学行业的相关需求,结合研究所多年的数据恢复经验,建立一个固件仿真的用例库,对多种硬盘用例进行仿真,完成硬盘仿真的多样性。具体的仿真用例包括固件故障的仿真、读写故障仿真、识别故障的仿真等情况。

5.2.5磁盘仿真的可移植性

仿真可以通过用户程序,在特定的操作系统上进行仿真,也可以将用户程序移植到特定的嵌入式设备当中,从而使该仿真设备不依赖于特定的操作系统。

6仿真程序框架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设计出仿真程序框架,如图8所示。

如图8所示,将相关的仿真程序按照WINDOWS操作系统的相关分层概念分成三个模块:主板端的磁盘控制器,此模块归系统主板所有;硬件驱动程序模块用来捕获磁盘控制器发过来的请求信号,进行相关处理之后,上传此用户态仿真端;用户态仿真端接收到硬件驱动程序发过来信号,并完成解析之后,根据请求的类型组装相应的应答包,下传至硬件驱动程序,并由硬件驱动将相关的应答包传至磁盘控制器端,完成一整套的请求、响应处理过程。详细处理过程参见图4硬盘识别通信时序图及其相关的描述。

7应用场景与扩展

7.1应用场景-数据恢复教育

通过本文硬盘固件通信协议的研究与硬盘固件仿真的实现,可以为数据恢复行业的教学提供统一的教学案例,并可为数据恢复行业的教学提供多样的硬盘故障案例,同时通过本模型的开发、应用,可以满足数据恢复行业教学相关的需求,对数据恢复教学行业的发展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7.2扩展场景-固件病毒的防御

硬盘固件的当中的病毒分为主动触发、被动触发两种。对于被动触发的固件病毒,例如根据硬盘启动次数、硬盘温度等因素启动的病毒等,可以通过特征码的扫描等方式,对固件病毒进行处理。而对于主动触发的病毒,皆在通过硬盘数据线向硬盘固件发送遵循相关规范的固件命令,进行破坏操作。

在本文相关协议研究的基础之上,可以在硬盘数据线的中间添加基于固件通信协议解析的网关,对发送过来的协议进行解析,并对存在破坏性的行为进行过滤,以便对硬盘固件的相关程序、硬盘当中的数据进行保护。

8结束语

本文在详细剖析了硬盘固件的相关概念,对硬盘固件的相关分布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在对硬盘固件通信协议的处理过程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硬盘固件仿真的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根据需求提出了仿真模型的设计方案。最后对仿真模型的应用场景进行了介绍,并根据仿真模型的相关功能对其后期应用的相关领域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1]张京生,韩劲松.硬盘固件病毒的工作原理及防治方法[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2013.

[2]张京生,韩劲松.硬盘固件区虚拟技术的原理与实用性分析[J].2013.

[3]汪中夏,韩劲松,李晨东.基于虚拟磁盘技术的硬盘固件区访问方法[J].计算机应用,2012.

[4]张彬.软硬兼施――硬盘固件维修及数据恢复实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0-78.

[5]冬瓜头(张东).大话存储:存储系统架构与底层原理极限剖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110.

[6]范俊.基于FPGA的SATA控制器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作者简介:

区块链技术基本概念范文篇12

关键词:“区块链+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举措

一、引言

近年来,区块链基于去中心化的特点,采用加密技术、共识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技术,成为协助会计行业发展的重要金融科技。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会计必将给我国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带来巨大的变化,并且会对新背景下的会计人才有新的要求。因此,本文从区块链的本质出发,对其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影响进行深入思考,进而探索其对我国会计人才发展方向的影响。

二、区块链概述

(一)区块链的含义

区块链的起源可以追溯至2008年11月中本聪阐述的基于区块链等技术的比特币系统的构架理念。2009年1月,自从出现了第一个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典型案例———比特币,比特币的底层核心技术———区块链,开始被人们了解。区块链是一种按交易达成的时间顺序,将交易数据存储到相应的区块中,利用密码学原理记录交易情况,并通过哈希索引将各个区块相连接组成一个主链的链式数据结构。其中的密码学技术维护其中数据记录的完整性,使得被保存的信息无法被篡改。区块链具有三大特征:第一,公开透明。在区块链系统中,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保密外,每一笔交易信息都对所有节点可见。第二,去中心化。整个网络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或是管理系统,每个节点信息独立交互使得系统有序运行,无需信息中介即可实现。第三,非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技术,使得数字签名得以实现,保证了数据的不可抵赖和不可伪造。第四,信息不可篡改。区块链的特地机制保证信息无法篡改。

(二)区块链的系统架构

区块链系统由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和应用层组成,如图1所示。值得说明的是,应用层封装了各种应用场景,目前区块链技术已逐步应用于金融、政务、能源等多领域。会计领域也试图探索区块链驱动传统会计发展,在会计的应用探索包括应用于会计记账、税务、审计、仓储库存等多方面。

(三)分布式账本

分布式账本是多方可以共同参与记账的一个数据库。区块链实质上是一个分布式账本系统,当分布式账本系统进行交易时,没有中心的存在,每一个节点都是中心,且该系统有一个公共的总账本。每一个节点权力平等都可以拥有这个总账本,每一个节点都可以维护这个总账本,任何节点都可以以交易者身份使用它。假如甲和乙进行交易,甲可以直接把交易信息发送给乙,其他所有节点一起验证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分布式账本系统,拥有时间戳机制,时间戳和数字签名,可以保证交易数据不会被随意篡改。并且,这种分布式账本不仅可以保障交易的重要信息不泄露。

(四)去中心化

中心化即在系统中有中心的管理设备,对其他节点有控制作用,各节点的权力不平等。中心化的组织结构是由一点向多个方向分散的形成的结构。与中心化系统相对的是去中心化系统。在区块链系统中,每个节点权力平等,节点与节点之间可以自由选择相互独立交互。不需要中心化的管理配备。去中心化与中心化相比有很多优点:第一,交易更加安全性。去中心化的交易方法便捷且简单,无第三方介入,不需要因第三方泄露而引发的风险。第二,节约资源。因为去中心化处理方式比传统处理方式更加简单与便捷,因此在大量数据进行时,去中心化的方式会更节约资源。第三,自主高效。在去中心化区块链中,无第三方介入各节点之间直接进行交易,使得交易更加高效率。

(五)智能合约

传统的交易,为了保证交易可信赖,交易双方或者多方签订一个合约,使交易有序正常的进行。但是,在区块链中引入了智能合约后,将传统线下签订的合约以一定的方式固定下来,这种方式也就是程序的方式,通过一段固定的代码,使交易能够正常有序的进行。因此,智能合约实现了在没有第三方机构下的可信交易。智能合约程序不是一个可以自行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它由外部信息推动执行,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服务程序,能够在状态上执行。在交易中,区块链只看交易完成与否,而并不在意付款方是否支付了钱、收款方是否收到了钱,这样就会出现系统漏洞,智能合约恰好能够弥补此漏洞。为了理解智能合约在交易中扮演的角色,以转账交易为例:A转账一笔钱给B,智能合约保证A支付价款,B收到价款。//简单的转账智能合约Contract{functiontransfer(addressto,intamount){addressfrom=msg.sender;from.eth=from.eth-amount;//A支付金额to.eth=to.eth+amount;//B收到金额}}

三、区块链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一)记账方式改变

目前,我国的会计核算是以集中式记账方式为主,在区块链技术引进之后,记账方式将会发生改变,从传统集中式记账方式转变为分布式记账方式。从传统集中式记账方式转变为分布式记账方式,得益于分布式记账方式的几大优势:1.区块链系统下通过分布式记账方式形成的账本只有一个,也就是总账。所有节点的权力完全相等,可以共同维护和运行这份账本,对于这个公共账本的交易信息需要经过广播机制的核对才能记录,在这情况下的各节点拥有的会计信息相同。因此,能够保证了交易信息无法被篡改,一定程度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2.在分布式记账系统中,每个节点权限平等,无需分级授权,各节点拥有同一份账本,所以即使某一个节点因为故障导致的账簿的信息丢失,也不用担心交易信息无法恢复,提升了系统的容错力。3.在传统的集中式记账方式中,企业会计人员在经济业务发生之后,需要人为的按相应的基础进行确认、记录和存储,再将交易信息进行排序。区块链技术因为拥有时间戳机制,加之分布式记账方式,能够使每一笔的交易信息可以追溯,进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二)数据结构完善

在传统的ERP授信系统中,需要中心领导者根据职位授权才能完成会计记账,所以信息冗杂集中。但是,在区块链系统中,时间戳可以记录每一笔交易的时间,并且对区块链中每一区块的交易信息按时间的顺序记录,使得区块链上记录的数据相比传统的记录更加清晰、更具有优越性。区块链系统中,特定的算法可以保障信息真实,使会计信息可以追溯。并且,区块链系统中只有通过加密验证才能进行各项查询、记录操作,能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系统中,每一个节点都拥有完全一样的权力,除了一些节点交易各方持有的私有信息可以保密外,交易的其他所有信息都是对外开放的,并且无论哪个节点的信息都可以被查询。所有,在区块链系统中,整个系统的交易信息可以实现高度透明,数据使用者可以清晰明了的看得到。

(三)会计事务所的商业模式改变

审计完成一个项目,是一个复杂且高强度的工作。在审计的过程中,审计项目负责人根据专业能力不同,分配不一样的工作。在目前的技术下,审计人员还需要从事最基础的工作,去现场核对最基本的信息,比如核对被审计单位的实际存货存量是否与账本记录的相同。然而,在区块链技术下,因为区块链拥有时间戳机制,可以保证交易信息不被随意篡改。因此能够消除取证、跟踪等方面的痛点和难点,减少获取审计证据时花费的时间,进而提高审计效率。在区块链技术下,所有的交易都可以集中的记录储存在区块链中,由于区块链系统中每个节点都有相同的权限,所以内外部信息使用者都可以随时跟踪这些信息区块链获得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并以此来监督公司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因为去中心化的独特优势,可以使公司管理层与除管理层之外的其他内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降低信任成本,公司不再需要花费高成本聘请专业的审计机构来审核内部账务信息或增强财务报表的可信度。目前,人工智能、云会计在不断发展,对会计行业造成巨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释放了一些低级的审计劳动力,简单的工作,机器人将可以自动完成,并且其效率远远高于人类。区块链的进一步的应用,加速了低端审计劳动力被取代,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低端的审计人工。不仅如此,企业还可以实现自动化税务合规申报这些变化将使传统的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盈利模式变得难以维续,事务所并将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四、区块链对管理会计的影响

(一)作业成本管理更加高效

作业成本管理是指对企业的作业和作业成本,通过构建许多的作业中心,来对企业的各个产品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以达到提高客户价值、增加企业利润、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的目的。在区块链会计系统中,每个作业中心都由原始的职业中心转变成了作业区块,在作业区块上,会计人员可以清晰全面地反映企业成本业务的全过程。在区块链系统中,每一个区块向下一区块转移的过程就是作业转移的过程。由于技术的改进,使得企业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产品成本在各步骤如何形成,分析产品成本发生的原因,分析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可以控制可以减少的成本。在区块链技术下,直观的数据流动,能够帮助企业对想要分析的相关数据进行追溯和定位。会计人员利用完整的成本信息,通过对成本的分析,能够帮助企业会计人员找到企业的决策漏洞,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纵向价值链优化

价值链分为横向和纵向价值链。以企业而言,横向价值链是指与之相同的各个企业;纵向价值链是指供应商、企业和客户,通过一系列交易活动将他们连接在一起构成一种链条关系。在区块链技术下,纵向价值链中的各个参与人员都是区块链系统上的一个节点,各节点都可以输入与业务相关的交易记录,而且各区域的节点都能够独立存储交易信息。在区块链节点上,不仅包括交易金额、商业折扣或现金折扣、销售退回政策等有关交易信息的财务信息,还包括交易时间、与各供应商协商的时间、与客户交易的时间等非财务信息。由于在区块链系统中数据结构完善,交易信息为清晰的链式数据,且区块链中的时间戳功能保证了以时间顺序录入交易信息,每一个与交易相关的信息都可以公开透明可获取,这为能够获取更精确、更完整的资产计量、成本分摊等基础会计信息提供途径。除此之外,全部的数据对各节点开放,企业可以借鉴以往的客户供应商信息,通过协调上游供货商与下游销售渠道的关系来优化价值链的流程。据此在相关上下游企业中进行价值链的重新选择,以达到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价值的目的。

五、区块链技术下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与培养举措

(一)区块链技术下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1.需要具备更深入的管理会计思维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不同的是,管理会计侧重对内的管理,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为目的,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较多。而财务会计是对过去交易事项的反映和监督,强调发挥企业主观能动性较少。在区块链技术背景下,会计人员的职能正在潜移默化的发生变化,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对会计信息的核算,并且随着大数据、云会计、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简单的会计操作必然会被逐渐的取代,社会需要的是更高素质的人才。因此,从现在起,会计人员就该更加积极主动的加深自己的管理会计的思维,积极了解企业发展的现状和行业发展的现状,通过对比结合自身的专业能力,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并向企业管理者反映,积极为企业的发展献言献策。2.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数据库处理能力目前,我国的会计人才,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但是懂得计算机相关知识的会计人才较少。而在这个背景下,要理解区块链的一些技术和机制,需要会计人员懂得计算机的知识。并且,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我们必定与计算机不断的打交道,如何在区块链技术下的顺利的完成会计的日常操作,对计算机和区块链系统出现的问题进行维护,对于会计人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要做到这些,需要会计人员掌握较高的计算机处理能力。另外,针对企业具体的管理问题构建数据分析模型,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需要一定的数据库处理能力。

(二)区块链技术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举措

社会的大背景在改变,在区块链背景下,给会计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会计人才有新的要求。因此,高校也应该适应时代要求,完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备新素质的会计人才。区块链技术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举措,主要是提升学生多元的知识储备和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在公共基础课中增加数学建模、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等跨学科的基础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运行原理、各种数据结构的组成以及计算机上的软件如何被开发和有效运行。2.在专业课程中,高校增加公司管理方面的选修课,如《公司战略》《企业兼并重组》《财务报表分析》等,打开学生的视野、树立企业及行业全局观,培养先进的管理思维。3.高校在公共课中,专门开设区块链、网络安全、计算机的运行和维护等有关信息技术的理论课程和重要的实践课程,真正帮助学生懂得区块链的系统架构和运行机制,懂得区块链技术下的日常操作,让学生明白区块链后期运营维护的原理,使学生具备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的能力。4.加入SPSS、excel、SQLSever等数据分析课程,使学生能够初步或者熟练的运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辅助管理层决策的操作,真正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5.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终生学习”的观念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向学生传授“终生学习”的观念,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终生学习的重要性。另外,实践是提升自身专业性的好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经常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会计实践。6.最重要的是,面对信息技术的环境,充满诱惑,高校要特别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让学生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丢失基本的职业道德。

六、结语和未来展望

区块链技术与会计的不断深入结合,势必会引导着会计行业发生巨大的变化,新时代会计人才既面临着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面对新的社会环境,我国会计人员应该提高专业素质,并且着重培养更深入的管理会计思维和提高自身计算机知识水平和数据库处理能力。同时,高校也应以提升学生多元的知识储备和能力为目的,提高在区块链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的质量。虽然在不断的发展,但是区块链技术要完全应用于会计并给会计行业带来益处,还有一些局限性需要克服。人们观念的束缚、不完善的法律体系、区块链的技术瓶颈、区块链系统的稳定性、区块链如何可以大量稽核数据、如何统一各部门数据接口,都将阻碍区块链的发展。因此,区块链技术要真正应用于会计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钟玮,贾英姿.区块链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展望[J].会计之友,2016(17):122-125.

[2]贺慧.“区块链+会计”的前世、今生与未来[J].会计之友,2019(18):155-159.

[3]唐萌萌.浅析区块链分布式记账技术下的会计发展现状[J].山西农经,2019(09):142.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精选5篇)

    - 阅0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篇1云,悠悠地浮在湛蓝的天空上,洁白洁白的。有的像深邃的峡谷,有的像白色的雪莲……散布在天空中,显得非常柔媚。看!这些多姿的云彩,被鲜红的阳光照得一片红润.....

    食品包装的目的范例(12篇)

    - 阅0

    食品包装的目的范文篇1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包装;绿色环保食品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物质资料,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食品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食品发展逐渐呈现出特殊性.....

    塑料污染治理汇报范例(12篇)

    - 阅0

    塑料污染治理汇报范文1篇1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决策,切实加强环境监管执法,按照“全覆盖、零容忍、明责任、严执法、重实效”的原则,集中力量全面排查.....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