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规划与利用范例(3篇)

来源:

农村土地规划与利用范文篇1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城乡一体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A

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以促进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包括布局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等,其顺利实施需要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参与。作为与之联系较为紧密的国土管理部门,需发挥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当中统筹考虑城乡一体化建设问题,通过城乡用地结构及布局的有效优化来引导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

本文主要从土地利用规划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系分析入手,提出新一轮规划修编创新的思路和主要目标,并就如何在新一轮规划修编当中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一、土地利用规划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系

(一)土地利用规划保障城乡一体化建设用地,引导城乡合理布局。作为统筹区域范围内土地资源利用的综合性规划,土地规划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指导,也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其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更是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城乡各项建设占地都需要符合规划,通过各项用地审批程序。土地规划对各类用地均有布局和指标安排,一方面通过用途管制使得各类用地用得其所;另一方面在年度计划中给予用地指标安排。把城乡建设中涉及到的拆旧建新、各项基础设施用地一一进行合理布局,节约利用,尽量安排不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保护双赢。土地利用规划是城乡建设发展的前提,对区域土地利用起到了不同的指导效果,也对城乡一体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体现了优化布局、集约用地的规划指导思想。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是缩短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目前,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点之一为新农村建设。在国土资源部出台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六项措施当中,也把“加强农村用地规划和管理,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放在了第一位。用地布局优化和集约用地是新一轮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建设用地布局讲求集中集聚,建设用地需求注重内部潜力挖掘。新农村建设内容之一就是将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集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通过集中生产生活建设为农民增收,同时也改善农民生活的环境。因此,城乡一体化建设也充分体现了新一轮规划布局优化、集约利用的指导思想。

综上,土地利用规划与城乡一体化建设之间是一个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可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则将规划落实到实处。

二、创新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服务于城乡一体化建设

(一)合理安排城乡建设各项用地指标。在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中,地方建设用地指标高度集中在城市,以城市为重点层层预留指标,真正落实给农村的指标就寥寥无几、甚至没有。这样,一方面阻碍乃至限制了农村各项非农建设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部分农户建新住宅用地不足,导致违法乱建现象相对严重。

在新一轮规划修编中可改变原来指标过于向城镇倾斜的局面,考虑在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块指标专项用于新农村建设,切实保障新农村建设的用地需求,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用地,即农村的饮水安全、农田水利、乡村道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和卫生等公共事业用地,在规划中应予以重点保障。此外,在预留新农村建设用地指标时,应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护耕地、村容整洁、方便生活等方面出发,通过全面了解、仔细盘算,对新农村建设将来用地数量与类型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避免重走铺摊子的老路,以体现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

(二)引导新农村建设合理有序布局。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城镇总体规划通常着重考虑城镇规划区范围的用地,而对农村土地的具体利用布局无详细的规划,只有一个概略的规模控制。由于村庄土地规划的缺位,农民往往在老宅附近或自家承包地中选址建房,这也是造成村庄用地盲目无序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一轮规划修编可合理安排居民点的数量、布局和规模,改善村庄内部环境,引导村民合理建房,避免村庄的不合理扩张。对于不同类型的村庄改造与建设采用不同的控制手段:(1)对于现有村庄的改造,要在指标上给予适度倾斜,安排一定数量的用地指标保证其顺利实施,布局上要符合镇村布局规划,尽量向中心村庄集中;(2)对于新建设的居民点,要严格控制其规模,布局以集约节约、交通便捷等为原则;(3)对于规模较小的村庄,要考虑划入村镇建设控制区逐步拆并,远期规划复垦为农用地,区内建筑物在拆除前只能维持现状,不得改建和扩建,需要更新时,应集中到村镇建设用地区建设。通过以上因地制宜的村庄规划模式,引导新村镇建设合理布局。

(三)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导下的各专项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开发整理、复垦整治、保护等许多方面,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规划,将会更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土地整理的规模与布局等内容,具体明确农村居民点用地保留与拆旧的范围,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能够落到实处。

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方面,可以针对各地区位、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居民点现状特点的不同相应采用不同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模式:(1)靠近镇区的地方,可以采用城镇化模式,即结合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选择靠近镇区且有条件的地区对分散的自然村实行整体搬迁,有步骤、有计划地向城镇聚集;(2)远离镇区的僻远区域,可以采用中心村模式,即结合农民新建住宅、拆除旧住宅等需要,使农民逐步搬迁到中心村。通过不同类型的整理模式,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加强与相关规划的衔接,服务于城乡一体化。土地规划在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规划本身也需要与其他一些规划进行“无缝对接”,才能灵活运用,真正发挥其引导作用,妥善处理好城乡发展与用地的问题。一是与主体功能区划相衔接。在用地布局上符合国家发改委提出的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分区;二是与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规划当中建新区应该安排在城镇和村镇规划区范围内,土地利用规划指标分配可有所倾向,确保“两规”中村镇建设规模协调一致,从而有效促地进城乡发展建设;三是镇村布局规划相衔接。对于农村建设用地区的安排要充分考虑镇村布局规划,在空间布局上遵循镇村布局规划的布局要求。同时,在规模上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拆迁户数、人口数、土地利用条件、建设强度等,科学合理地确定保留和新建的农村居民点的面积,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三、结论

综上所述,新一轮规划修编当中可以积极从城乡一体化建设用地的指标和布局、不同类型规划的引导作用以及不同类型规划之间的衔接进行考虑,尝试新的思路与做法,为真正实现“交通便捷、居住集中、用地集约”的城乡一体化风貌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1.南京地铁房地产开发分公司;2.无锡市房冠房地产评估交易有限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浙江省发改委课题组.优化城乡布局,促进新农村建设[J].浙江经济,2007.12.

[2]纪昌品,陈荣清.关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相关问题的思考[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4.5.

[3]郭熙,赵小敏,孙华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思路探讨[J].国土资源,2004.

[4]杨继瑞.城乡一体化:推进路径的战略抉择[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5]王碧峰.城乡一体化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

[6]于淑娥.和谐社会建设视角下的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以山东省青岛市城乡一体化实践为例[J].环域在线,2005.

[7]陈玮.试论城乡用地一体化规划[J].规划管理,2002.12.

农村土地规划与利用范文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潜力估算;可持续发展

Abstract:TheresearchisbasedontheruralresidentialareainHeShuitownYangChuncity,

byanalyzingthepresentlanduseoftheruralresidentialareainHeShuitownYangChuncity,wetrytoimprovethelanduseefficiencyoftheruralresidentialareaandrealizetheintensivelanduse,atthesametime,weprovidescientificdataforthetransitionofthepresentlanduseinruralresidentialareaandthepromotionof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landuse.

Keywords:ruralresidentialarea;intensivelanduse;potentialassessment;sustainable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DF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沿: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农建设用地的需求剧增,造成大量耕地流失,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在当前的农村建设中,由于农村居民点形成的自发性和农村土地规划的滞后性,导致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布局混乱、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农民用地意识淡薄,超标准、不合理、“一户多宅”等粗放用地问题情况严重。农村居民点的不合理利用加剧了土地市场的混乱无序和耕地非农化趋势,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加剧了人地间的矛盾,而且使农村土地的基础价值得不到体现。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与耕地动态平衡目标之间矛盾日益尖锐的时代背景下,找出农村土地利用的潜力所在,促进农村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将是解决当前我国建设用地需求与土地供应不足矛盾的重要途径。

1阳春市合水镇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1研究区概况

本文从阳春市合水镇辖区内的18个行政村中选取10个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是新南村、平南村、军塘村、军迳村、河山村、茶河村、高河村、平西村、平中村、竹园村。十个行政村常住人口28822人,辖区总面积8445.2900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573.0901公顷,占辖区总面积的6.79%。

1.2土地利用结构现状

阳春市合水镇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2010年现状数据作基础。

表1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图

从表1可以看出,研究区范围内农村居民点用地功能和结构单一,各村均是空闲地占主体。公共服务设施和休闲活动绿地仅占总建设用地的0.84%。虽然部分村存在工业用地,但都是村镇依托自然资源建立的集体企业,主要为木材厂、家具厂和五金厂,这些工业用地都与居住用地分隔,自成一片,周边有很多闲置地,浪费情况严重。

1.3存在的问题

(1)农村居民点用地缺乏统筹规划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住宅建设加快,但“只见新房、不见新村”或“只见新村、不见新貌”已是一些农村居民点布局的写照。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合水镇农村居民点基本上处于自然形成、自我发展的无序状态,导致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点布局不合理,山区和丘陵地区存在大量点状农村居民点,给建设和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由于没有统筹规划,基层村委会缺乏规划管理,导致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居民点仍处无序发展状态。

(2)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

阳春市合水镇大部分行政村的农村居民点布局比较分散,特别是远离城镇的农村腹地,农村居民点分布零星,这就造成在同一行政村的组与组间、户与户间的间距大,给水、排污、电力、电讯、绿化缺乏协调布置,配套与共享性差,道路、水电、通讯、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线长,损耗大,成本高。教育、文化、卫生、环保等服务设施落后,有的至今尚未起步,不能适应收入不断增长的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特别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加快,出现了“马路经济”,公路建设到哪,房子建到哪,埋下了安全隐患,也占用了大量土地。另外,村民住房建设标准不一,一户一样,没有统一设计,统一标准,住房大小不一,高低不同,致使新建住房达不到应该达到的美观和质量要求。此外村内道路不成网,房前屋后空间大,浪费土地严重。

(3)农村居民点闲置地较多、用地浪费

阳春市合水镇农村居民点闲置用地占建设用地主体,这些土地平整后完全可以作为宅基地或农用地使用。但农民建房往往避开废弃地、闲置地,而选择无需平整、投资少的耕地建房,造成农村耕地减少,闲置用地越来越多。

(4)公共服务实施配套不齐全,缺乏系统的绿地规划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念也随之变化,对社会需求也将发生变化。居民生活水平和居住水平的提高,不仅要求增加住宅面积和设备,还要求有更多的公共设施、更优美的公共活动场地。合水镇农村居民点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单一,占建设用地比例仅为0.84%,没有供村民游览、欣赏、休憩、活动的公园绿地广场。

2阳春市合水镇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潜力估算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可以分为用途转换而形成的潜力和用途不转换而形成的潜力两种,考虑到用途转换潜力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此,文章所进行的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是基于现实土地用途不转换而进行的潜力估算,不包括用途转换而形成的潜力测算。本文通过人均建设用地测算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参照《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级

农村居民点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注:规划调整幅度是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对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增减数值。

农村居民点土地可集约利用潜力面积即为当前建设用地面积与按国家标准规划建设用地之间的差值。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Q=R*(A-140)

式中:Q——土地集约利用潜力面积。

A——现状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R——农村居民点总人口。

按照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公式,以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40平方米为规划标准,可得出各行政村土地集约利用潜力面积。

十个行政村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潜力估算表

注:(1)规划所需建设用地面积是指按照2010年各村现状人口以人均140平方米建设用地作标准得出的各村所需建设用地面积。

(2)已利用建设用地面积是指除去空闲地之后目前已投入使用的建设用地面积。

(3)闲置地面积一部分用来补充规划所需建设用地与现状的差值,一部分为集约利用潜力面积,可作为农村预留发展用地或转化为农用地。

(4)违法用地是指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使用的土地,相关部门应根据相关法律要求予以处理。

3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3.1制定科学的用地标准

根据法律法规确定适宜的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把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作为约束性指标,并根据不同地区土地资源和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制定出公平合理的建设规划,既要合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要保证居民的住房质量和生产生活需求。

3.2合理安排规划建设用地

严格按照一户一宅的原则,妥善解决好农户住新房闲旧屋的问题。处理好国家、集体单位在农村闲置的土地,搞好无人村旧宅基地复垦和荒芜土地复耕、利用。应该在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逐步改变独栋房屋加封闭大院的传统模式,提倡修建公共绿地和健身、娱乐场所,修建连栋平房或楼房,扩大公共空间,缩小院落面积,建设房屋紧凑,环境优美,农户之间更加开放、更多交流的新型农村社区,使土地得到更集约的使用。

3.3调整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

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包含着经济、社会、资源、空间等多种配置变化的复合过程,应按照安全、方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分类、分步、分期地进行布局调整。布局调整模式:

(1)融入型:是指由于城镇的扩张发展,在地域上与其周围的村庄之间界限逐渐模糊,最终连成一体。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城郊结合部和集镇有较强的农村城镇化趋势,居民点整理宜采用农村城镇化型整理,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规划纳人城镇规划体系,积极提倡建公寓式楼房,集约化生产设施,规模化经营农业,引导统建联建,由此可以降低人均用地标准,提高土地利用率。

(2)归并型:即将几个相邻近的农村居民点在其自发改造过程中,利用宅基地的审批管理等手段引导其归并至其中某个居民点,形成一个较大规模的、利于公建和市政设施配套的现代化农村居民点。一般来说,归并之后的居民点用地规模小于原有几个居民点用地之和,腾出的原居民点用地可大部分通过复垦改造转为农业用地。

(3)填实型:即对于村内空闲地多的,应依据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按村庄规划要求,统一调整,减少闲散地、拆除无人房屋,对需要安排宅基地的新户在村内进行统筹安排,逐步形成新村,实现缩减占地面积的目的。

(4)小区型:即对经济比较发达且建房户较多的村庄,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标准的原则,建造农村住宅楼,使居住模式逐步由宅院式向多层公寓式发展,减少居民点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利用率。

3.4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根据各村庄不同的情况,通过政府拨款、集资、融资、村民义务工等方式,积极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好农村给排水设施、体育健身设施、文化教育设施等,使土地资源真正地造福居民。另外,还应通过培训教育、义务劳动等方式,努力维护好已经建设好并投入使用的设施。同时,也应栽些花草树木,提高居住环境水平。

3.5加强执法力度,优化土地管理

加强执法监督力度,严惩越权批地现实非法占地的问题,对非法占地用地的人或单位要从严从重严肃处理,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有序可持续利用。另外还要积极推进土地市场建设,依法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坚持做到依法批地,依法用地,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强化土地工作,维护好群众利益和农村稳定,大力开展宣传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和村委会也应协调好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的关系,努力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政府应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给排水和公共卫生条件,加快提高与农村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

[参考文献]

[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技术规程(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7年.

[2]《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7年.

[3]王群.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持续利用问题[J].中国土地科学,2003,17(2):47-51.

农村土地规划与利用范文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控制建设

一、我国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不完善

第一,重总体规划,轻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在规划的编制和执行上不具备强制性,是总体规划的补充,有利于总体规划的具体实施和落实,编制该类规划的驱动力来自于行政命令和用地调整的需要。第二,各级规划的核心职责分工不够明确。现行总体规划分为国家、省、市、县、乡(镇)五级,应该说我国土地规划体系在层次上是完整的,但每一级的控制指标和口径基本上是一样,上下级规划之间,大都是有战略到战略的简单重复。

2管理机构设置不尽完善,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管理主要涉及县乡两级国土管理部门,在规划的编制实施等具体管理上又集中到县级规划管理相关科室,使得乡镇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的编制、实施、管理存在缺陷。

3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存在问题

首先,土地规划不科学。我国土地总体规划特别强调土地利用,对总体规划的重视程度较高,然而对于专项规划却只作为一种补充,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样就会出现,在实际过程中各级规划的核心职责缺乏明确分工,导致土地规划太过于片面,缺乏战略性和协调性。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出现“偏轨”情况,提升了农村土地规划难度。其次,机构设置不全面。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主要由县、乡(镇)国土管理部门负责,而在落实上主要有县级规划管理部门进行管理,这样造成了实施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在城乡土地规划利用收益上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这种差异将更加明显。再次,规划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目前,信息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规划管理上应用也非常广泛。但在大多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滞后,信息化管理现状令人堪忧。最后,土地利用率较低。农民对拥有土地只能承包使用,不允许出让或用于非农业建设。这一模式导致土地市场配置作用无法发挥,土地资产价值得不到体现。

4土地规划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力有待提高

对于农村土地规划管理来说,土地资源规划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对其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不强的话,那么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自然也难做到位。目前国土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并不高,专业知识也有待加强,这是当前我国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不到位的原因之一。

二、完善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的对策建议

1发达地区的农村土地规划管理

发达地区是土地规划管理的重点区域,这些区域的土地整治资金相对充足,应制定长远的规划目标,把农村建设用地的整治工作作为重点。其整治方向应放在农村宅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引导村民向中心村靠拢,形成产业园区,对建设用地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尽早实现新农村建设。

(1)迁村并点。农村宅基地占有大量土地,在整治工作中,尽量将分散居住的村庄迁移到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基础的中心村。在迁移之后还要进行复垦工作,从而保证村民的正常生活。统一的住宅布局、完善的配套设施,复垦带来了更多的耕地,为农民解决了后顾之忧。

(2)整村搬迁。对地处偏远、居住环境差的村子整体搬迁到适宜生产生活的地区。地理条件较差、不适宜生产生活的地区,不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配套设施较差,改造起来成本较高。然而,如果进行整村搬迁后,原地点的土地还可以整体规划,提高了耕地使用率。

(3)旧村改造。在原村地址上进行旧村改造,提高闲置空房的利用率。

(4)建立城镇化社区。将农村土地规划与城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部分居民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城镇化转变,使居民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福利待遇。

2次发达地区的农村土地规划管理

次发达地区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而稳定的粮食生产是国家稳定生产的基础。在农村土地规划过程中,要采取以下方式:

(1)农田改造。对较好的农田进行改造,同时健全相庆的配套设施,提高产量、质量,形成标准化农田。

(2)农田产品发展。通过农村土地的整治,给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提供平台,从而可以为地方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创造便利的条件,并且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土地整治方面,一定要与现代化农业产业形势发展相适应,符合现代化土地规划及产业化发展的具体要求,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基地。

3落后地区的农村土地规划管理

3.1特色农业。为特色农业提供配套设施,基础平台。比如有的地区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灌溉条件,这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基本保障。通过土地整治,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使农作物能够得到充分的光热资源和养分,为优质农业奠定良好资源基础。

3.2生态保护。在土地整治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展土地整治,在地质环境脆弱区以及城市生态隔离带等不同地区制定相应的整治规划方案,进行分类整治,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的目的。

4加强规划可操作性及个性,深入规划体制改革

土地规划要高效有序与编制实施空间规划密切相关,无论从规划的定位还是规划的内容、编制程序等都有比较清晰的界定,规划数量少而精,规划之间不存在交叉重叠和矛盾,因而实施起来比较顺利,操作性提高。有效解决土地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改革规划体制,加强规划的衔接协调力和综合管理力,减少规划数量,严格界定各类规划的范围,建立起在市场经济发展下,以主体功能规划为基础,土地规划等专项规划为补充,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规划体制。

5健全农村土地利用规划计划实施监管制度,落实监管责任

俗话说,“三分规划,七分实施”。编的再好的规划,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管制度,强有力的实施措施,很难保证规划的有效实施。建立农村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的实施监管制度,不但能对违法用地起到震慑作用,更能体现农村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的严肃性。加大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督力度,改进农村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的试试效果,改变行政监管为主的方式,实现从行政监管为主向社会管理为主的转变。

综上所述,如何在农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做好土地规划与管理,以实现农村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目前应当探讨的重要课题,“珍惜方寸土,留与子孙耕”,身为国土资源执法人员,保护好土地是我们的责任,要“忠于职守、通晓业务;秉公执法,热情服务”为搞好国土资源管理,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棉制品如何防掉色范例(3篇)

    - 阅0

    棉制品如何防掉色范文第一步――保养你需要些什么样的美背产品?一是符合你肌肤需求的身体清洁品。二是身体去角质产品。三是敷背产品。四是身体化妆水。在家里实施背部美容.....

    临床医学专业学科评估范例(3篇)

    - 阅0

    临床医学专业学科评估范文关键词:系统化处方评估;药学干预;处方质量近年来,我国医疗服务质量逐步提升,人均寿命均延长。但因医药业发展速度过快,导致临床药品的应用无法保证其安.....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