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范例(3篇)

来源: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河北版教材;修订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3)12-0019-03

2011年,国家教育部公布了修订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的人才培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英语》教材(七至九年级,以下简称本教材)于2002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后,在河北和其他实验市、区广泛使用,得到好评,形成了良好的课程影响。根据修订的《英语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实验情况,本套教材于2010年起启动进一步的修订工作,截至2013年,整套教材修订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现从该套教材修订依据、修订原则、修订目标、修订内容等方面做些解读。

一、修订依据

(一)国家英语课程标准

遵循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内容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更加凸显英语课程人文和工具的双重属性,更全面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整体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的人才培养。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教材的实验情况

根据教材的实验情况,分析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听取广大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对教材的修订意见和建议,切实增强教材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继续保持教材内容活泼有趣、知识丰富、语言地道等特色。

二、修订指导思想

《英语》七至九年级的修订,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及教学要求,遵循以下指导思想:

(一)重视以人为本,强调素质教育

注重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宗旨,引导学生创新,培养学习合作精神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了解中外文化风俗、饮食习惯、禁忌、幽默等,使学生在理解和尊重外国文化、增强世界意识的同时,更加热爱祖国的文化;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发展健全的人格。

(二)注重语言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材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并用,注重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跨文化交际意识等内容和目标要求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支持。

(三)坚持发展性和拓展性原则

倡导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举一反三,有利于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发现语言规律。

(四)坚持趣味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充分考虑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语言学习规律,选取适合中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贴近生活的教学素材,设计多种形式的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五)注重体现时代特色

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教材的内容要反映时代的变化。本教材选择具有时代气息的语言材料,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呈现中外社会生活。

三、修订目标

(一)全面贯彻《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对学生知识积累、学法形成以及性格培养的影响,彰显英语教材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二)保持教材先进的教学理念、地道活泼的语言特色,并保持教材浓厚的生活气息,突出故事性和趣味性。

(三)提高教材的适宜性,适当调整教材的容量和难度,修改后的教材方便教与学,增强教材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四、修订内容

教材仍以系列化的交际活动方式展开,注重多种学习方式和手段的运用,注重生活情趣和情境化教学,让学生接触大量的生活英语,在熟悉的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使陌生的语言生活化、通俗化。

(一)适当减少教材的容量:每单元新授课由原来的7个改为6个。

(二)调整单元内容:调整教材部分单元和内容,使其与小学英语内容更好地衔接,并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明确学习目标:在单元首页和目录中,明确本单元主要教学目标,以达到便教利学之目的。

(四)增加板块:增加Let’sDoIt,CultureTip,DigIn,LearningTip等板块,补充活动或练习,以便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和用英语做事能力,拓宽有关文化差异的知识面,并优化其学习策略。

(五)充实复习课,引导学生对单元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及时进行自我评价。

五、教材的编写体例

本套教材仍以主要人物的活动为主线,以单元话题形式编排,各单元、各册之间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衔接。教材的内容始终贴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会活动等情景,题材广泛,涉及自然、科学、人文、地理等各个领域;体裁多样,展现中外不同的文化背景。

本教材的修订继续采用教案式编排,共分为5册。其中,七年级分为上下册,每册8个单元;八年级分上下册,每册8个单元;九年级全一册,10个单元。每个单元设置6个新授课和1个单元复习课。每课的内容分为课文和练习两部分,课文占1页,在一节课(45分钟)内完成。教材中继续使用图片和卡通插图,尽量多地使用与课文主题有关的真实图像资料,展示中西方文化,以文字信息为主,以图为辅,另配有教师用书及教学磁带等。

本套教材在词汇、语法、语言知识的修订方面进行了合理的编排,注意在学习语言时介绍语言规律。从七年级上册开始,教授国际音标和读音规则,使学生能按国际音标正确读出单词,并在每单元复习课中补充了语言练习。语法教学从七年级上册开始系统介绍,采用归纳法展示语法规则,并对语法项目进行小结。

六、修订后教材的主要变化

(一)适当减少、降低教材容量和难度

修订后,九年级上下册合并为全一册,全套教材从原有44个单元改为42个单元;新授课时由原来的308个减为252个,减少了教材容量。

在具体修订中改写或替换了部分课文内容,降低了教材的难度。对语法、词汇、功能意念的呈现重新进行了梳理和安排,删除部分超标词汇和超标语法项目。在同一单元话题下,做到重点词汇、语法和功能项目出现得相对集中,在全套书的呈现中做到螺旋式上升,便于教师安排教学计划。

(二)话题进一步丰富

参照修订的《英语课程标准》的24个话题项目表,重新调整本套教材的话题。七年级下册将原有第1~4单元的“旅行”浓缩到第1~2单元,北京之旅改成了围绕丝绸之路的中国之旅,使得故事发展的节奏加快,并扩展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学习;增加了学校生活、课外生活、英语学习三个单元,就饮食、音乐、服装、学校课程设置等多方面进行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使话题更为丰富。八年级上第6单元话题改为GowithTransportation!八年级下册将第4~6单元话题整合为TheInternetConnectsUs,BuyingandSelling,BeaChampion!九年级全一册在原教材基础上做了较大整合,并补充了有关电影、人际交流方面的话题。

教材中进一步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素材,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培养。如调整教材部分单元和内容,使其和小学内容衔接得更自然,并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中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三)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英语听说读写等活动融入教科书中。以话题为单位、采用教案式编排。新授课每课内容遵循“新授+活动”的形式,两页对开,左页为新授课文部分,右页为选择练习部分(Let’sDoIt);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循序渐进,为教与学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灵活多样的选择。

新授课文后面Let’sDoIt项目中设计了与新授课相结合的活动,便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活动数量控制在3~5个,分别从课文理解、听力训练、基础知识、小组对话活动及课堂任务等几个方面着手,每个单元各有侧重并保持整体平衡。

每个单元中的项目(Project)活动中,学生需要使用英语合作完成项目,并可将成果向全班展示。通过这种项目式设计,引导学生用英语自然地交流思想、比较异同、体会意图并得出结论。这些活动不是单纯的练习题,而是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参考,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的语言学习。

每单元复习课引导学生对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横向复习,并归纳、总结。其听说部分中补充了对语音知识(读音、重音、语调、连读等)的学习和归纳;拓展欣赏部分与单元主题紧密结合,在轻松的氛围中对单元知识作适当拓展。

另外,设置了知识小板块,增加教材弹性。根据单元具体内容,适时增加了DigIn,CultureTip,LearningTip,HandsonActivities等板块,和教材内容自然穿插。其中,DigIn引导学生就课文中关键内容做进一步思考;CultureTip对课文中的文化背景或文化差异给出必要的说明,渗透跨文化意识;LearningTip是对课文中知识点的解释和说明,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HandsonActivities则强调学生在动手完成规定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四)更新体裁,增强时代感

本套教材以故事的发展为主线,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提供了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在编写过程中,语言素材由加拿大方作者执笔,保证了语言的自然性和地道性,保证了教材高质量的语言输入。

教材内容紧扣时代脉搏,生活气息浓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教材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话题素材,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语境支持,便于学生用语言思考并做事情,对同一话题可进行多方面、深入地探讨,以此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教材呈现方式以对话和故事为主,结合海报、问卷、报刊电子邮件、网络视频、论坛、博客及微博等多项内容。如:第一册第30课,詹妮的奶奶过生日,詹妮用微博的方式写祝贺语;第二册第11课,詹妮从丝绸之旅回国后,用论坛的形式介绍中国的饮食文化;第二册第13课王梅和詹妮用网络聊天工具交流学校生活,第二册第26课Alicia和老师用网络视频电话交流英语学习。这些更现代化的交流手段,丰富了体裁,紧扣时代的脉搏,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五)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

本套教材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堂主体地位,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有意识地在各种活动中引导学生创新、合作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

1.明确学习目标,补充图画等非语言信息,帮助学生理解单元主题,将单元页的YouWillLearn改为WeWillLearn,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堂主体地位。在每个单元页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图片,并将本单元的主要功能、语法和句子结构列到单元页,使学生对本单元的重点一目了然,便于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

2.引导合作学习。在安排每课的活动练习时,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有的侧重于合作学习,有的侧重于个体思考。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

3.自我评价更加科学。评价部分由原有的DoYouKnow?改为Self-Evaluation,采用发现式的方法呈现,不再采用对学习目标的陈列,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并反思学习过程。单元学习之后,教材不再罗列单元的主要内容,而是提纲挈领,要求学生自己归纳和总结本单元所学的主要内容,同时评估自己的完成情况。

4.学习策略指导更为细致。教材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发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有意识地呈现学习英语的多种手段和方法,鼓励学生动手动脑查找相关学习资料,丰富学习资源,收获成功的喜悦;根据课文,适时对比和总结英语语言的规律,如:英、美词汇的差异,合成词的示例,帮助学生借助联想和归纳来记忆词汇,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图书或求助于老师、家长甚至同学来使问题获得解决。

5.教材进一步丰富了文化内涵。在英语国家文化基础上适当补充了其他国家文化的介绍,并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比重,渗透了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素材。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中外文化风俗、饮食习惯、禁忌、幽默等,使学生开拓视野,理解和尊重外国文化、增强世界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同时更加热爱祖国的文化,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发展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

后记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新课程倡导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因为它不仅能体现科学的本质―探究,而且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融合统一,又能兼收并蓄不同教学方式的优点。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需要充裕的时间保障,但课程的教学时间有限。要解决这个矛盾,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以下是笔者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实践体会与思考。

1如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1.1审视单元内容,挖掘知识价值

传统的化学教学是以事实为本的教学,因为它通常是围绕着事实性知识展开的,这种教学注重对具体事实的学习,强调识记性的知识,侧重于较低水平的认知。教学发生在教师的孤立传授和学生的孤立记忆之间,而孤立的事实性知识的价值是有限的。任何知识都具有多元价值,要实现知识价值的多元化,就需要将教学的重心从传授事实性知识转移到“使用”事实,这样才能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长远性和迁移性,发展学生的深层理解力和复杂思维的能力。教师只有将知识当作一种手段而不仅仅是目的,重视揭示蕴含在知识学习中的丰富的认知加工过程,才能在促使学生形成高水平认知结构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在能力、态度和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升。例如,在上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一节中,教材首先介绍了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科学史实,它是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化学原理的一个载体,同时也是学生感受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而教材中的“课堂实验”――磷与氧气的反应是学生进行后续探究的导火索。因此教师要善于审视单元内容所包含的知识,并挖掘出知识的多元价值。

1.2合理确定主题,制定课时计划

一个有效的单元教学设计不能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呈现、识记或操练,它应该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并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设计。所以,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是确定一个适切的主题,它可以是“课标”规定的学科探究性学习内容,也可以是课堂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主题知识应该有“发散性”,能与尽可能多的知识形成广泛联系。教师只有在认真审视主题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课时计划,实施整体设计。

下面是笔者对初中化学“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单元设计的主题以及每课时中探究或联系的内容:

1.3创设探究情景,促进自主构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之一。新课程提倡变原来的“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促使了解科学,学会建构。创设丰富的问题情景是帮助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因此真实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考虑为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

对于主题“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材中的课堂实验(利用红磷在广口瓶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贯穿活动始末的背景。这种真实的学习情景可以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对这个学习素材形成正确认识。学生可以在这个学习情景的引领下,通过探究活动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同时又发现新的问题:什么因素导致我们的实验结果与实际值相比有如此大的误差?如何改进实验,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而这些问题的发现又是下一课时学生探究学习的开始。

由于这节课是从学科领域出发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的,实验情景能使学生充分感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发现新问题的开始。这种真实的学习情景能够充分发挥教材中学习情景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融入学习情景,积极参与探究学习活动。

1.4明确学习任务,设计学习活动

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设计要以丰富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在教学情景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搭建一座转化的桥梁,这是由教转为学、由静态内容转为动态过程的桥梁。设计应该具有驱动性、诱发性、易参与性、可生成性和多重价值,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能够和谐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1.5基于教材实验,进行创新设计

教材中的实验是以“对话”的方式呈现的,目的是要突出学生探究的过程。在这种“对话”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失败”。这些“失败”可能是装置引起的。也可能是操作引起的,这些“失败”能使教材中的知识不断延伸,使单元整体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因为探寻“失败”的原因成为了新的探究问题,它可以引发师生更多的思考与猜想,使得师生不断地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为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发展的空间。

在主题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中,“学生探究实验”利用图2所示装置(上教版初三化学第35页)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由于装置本身存在的问题,用它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即使学生的实验操作完全规范,实验结果还是存在着难以避免的误差。因此在第2课时的探究活动结束时,大部分小组是带着遗憾回去了。实验的失败也激发他们努力寻找失败的原因并思考改进的方法。但是,如果教师对实验改进没有创新想法,就很难对学生的方案有正确的估计和评价,在第3课时中即使分析出了误差的原因,也没有办法实施有效的改进。

我在教学设计时对课本中的装置做了如图2所示的改进,其中用红外灯作加热工具,硬质玻璃管上面标有刻度线并配有单孔橡皮塞,硫酸铜溶液用于吸收白磷蒸气。

在第三课时中,学生利用改进后的装置再次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误差减小了。

2“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体会

2.1“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进行观念建构

建构性的教学采用的是“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更提倡主题、单元为主的教学设计。单元主题的教学设计有利于真正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或社会问题展开教学,有利于摆脱纯粹知识的教学。例如,“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教学设计中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地进行“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将研究性学习体现在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活动之中。上述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学习科学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更能体现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的价值和意义,也符合学生进行自主意义建构的需求,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

2.2“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求教师不断优化自身的智能结构

合理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能使教学内容达到高结构化,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知识迁移的效能,帮助学生实现高效建构。这对于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运用结构化的思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水平,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对有关知识技能经验的本质及深层规律性联系的认识水平;二是教师对学生认知结构及学习、记忆、保持、提取知识信息的内在规律的认识水平;三是对于相关能力活动和问题任务的类型及其结构的认识水平。

因此,教师如能从上述几个方面提高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水平,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就能使教学设计更易体现结构和建构的思想,也将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高效。

点评:

教学总有一定的宗旨或意图(即目的或目标),要从教学的基础条件出发,最佳地实现这些目的或目标,需要对学生学习起点与目的或目标实现之间的整个教学活动空间好好地进行规划、构思,即需要进行教学设计。而要准确地实施新课程,实现课程的基本目标和宗旨,就需要从理解新课程方案开始,首先搞好课程实施的整体设计。一些优秀课之所以显得比较“大器”,用整体设计作指导正是其原因之一。反之,在教学工作中孤立地设计个别课题和课时教学方案,会使得教学效果受到很大的局限。

吕彩玲老师通过教学实践,认识到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不仅能解决教学时间有限的困难,而且有助于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更好地发展,也有助于促进教师的发展。她在《关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尝试与思考》一文中,通过具体案例介绍了如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如何基于教材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设计,介绍了自己亲身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体会。这篇文章值得广大化学教师认真地阅读、借鉴、研究和思考,因此我愿意把它推荐给广大的化学教师。

要对课程教学做整体设计,需要对新旧课程标准及教材进行比较、研究,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进行理解和“细化”,并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即学习起点);在此基础上做好基本思路即教学整体逻辑的设计,恰当地设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统筹兼顾,解决好教学时间短缺、学生发展不均衡以及学习质量保证等问题。只有对新课程教学进行整体设计,才能搞好新课程的实施,实现新课程方案向“教师的课程”的转变。

我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关注、研究并践行教学整体设计,并且通过教学研究使教学整体设计进一步提高、发展、创新。实际上,有一些学校、一些老师已经或多或少地注意、实行教学整体设计了,因此也希望他们把自己的经验和研究心得及时发表出来与大家共享。

(上海师范大学吴俊明教授)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范文篇3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151-02

语文课堂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单调、乏味,是与阅读取向的单一有关联的。在文章式阅读取向一统天下的环境里,我们培养的只是单一的语文学分析能力;而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泛滥的鉴赏式阅读,又无法培养出学生批判性的思维和创造性的阅读体验。人所面对的阅读对象永远是一个复杂的存在,需要教师提供丰富的阅读方法,才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依据文体组织单元,抓住文本的核心价值

教学设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什么”。我国语文教材一直都是以选文型教材为主。课改前很长一段时期,不少教师常常有意无意地把教材选文内容等同于教学内容,教材有什么便教什么,教学被简单地理解为“教教材”,甚至进一步简化为以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为主的奇怪教学模式,语文教学的内容被狭隘地理解成教材内容甚至教参内容。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用教材教”,但也出现所谓“泛语文”的教学倾向。教《想北平》“领略北平开阔大气的城市气质”,教科普文探究文中的科学知识。前后两种教学倾向看似差异很大,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表现:教师对于用选文“教什么”没有明确的把握,未能充分认识选文的价值体系。

语文教材中的选文来源广泛,涉及的领域五花八门,在不同的视角下有着多种教学内容,例如社会认知教学内容、品德伦理教学内容、科普教学内容等。我们不否认多种教学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各自的价值,但这些文章既然选入语文教材,其中所包含的语文知识就应当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教材有什么教什么”,是对选文缺乏学科视野的谨慎分析的体现;剥离语文知识的教学倾向,则是对语文教学核心价值的漠视。

语文教学内容设计应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关注文本特征,把训练的重点放到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和表达力上。不同类型的选文有着不同的文体和语言个性。文体和语言既是文章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作者人格的体现。辨明文章的体裁,整体把握文章气脉,理解作品主题经营的过程,逐步窥探作品的内核,是贴近阅读常态的设计切口;不同的作者在语言上、文体表现形式上又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与作者的人格特点、思维方式密不可分,抓住了文体的特征,也就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个性和创新要素。

二、依据单元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多元处理文本的能力

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目标,要以课程观为引领。教师设计教学时应立足于课程观,将教学导入课程化方案,整体审视教学目标与上位目标、生情学情的联系,对创生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整合,从而把握好教学目标的适切性。

确立合宜的教学目标,首先做到具体而有效。每堂课有相对集中的教学内容。关于教学目标常常出现诸如“培养阅读文章的方法”、“提升人文精神”这样的抽象表述,这样的目标陈述实际上是教学意图模糊的表现。“培养”怎样的“阅读方法”、有哪些“阅读方法”需要“培养”,都应是教师在建构课程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课标》从实践中分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类教学目标,于是有些设计便以此按图索骥,罗列出大大小小近十条教学目标。这种盲目地照搬《课标》体系的做法,明显忽视了教学过程应有的逻辑。目标不集中,课堂势必为不同的目标取向所割裂,无法形成有效的教学训练。有较为具体和集中的目标,教学中才有清晰的课堂结构,才能为学生提供合理有操作性的学习过程,形成稳定的言语学习图式。

其次,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设计,不再是只针对某篇文章的教学点和教学流程,教师应把《课标》目标体系与单元设计思路、单课教学目标做合理的梳理和分布。每篇选文都有许多各不相同的教学点,面面俱到的做法既无可能也无必要。仅就单篇文章进行设计不仅容易造成与前后学段教学内容的重复,也无法建构出有逻辑的课程体系。教师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哪些是本学段教学的关键点?它们是按照怎样的序列展开的?本单元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单元内不同选文分别承担怎样的教学任务?从课程整体安排上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整合,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有序地学习、提高,保持学习的新鲜感和成就感。

例如科学类文本阅读。一直以来,教学中采用的是文章式的阅读取向,对于这种文体,这自然是一种合宜的解读方式。但这类选文除了文章学上的意义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体现的是文献意义。张玉新老师在执教《导言》一课时,就另辟蹊径,将教学的重点并不放在课文的阅读上,而是通过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重点,去搜集相关信息,并加以处理、消化,打开了学生的视野。其教学梗概如下[1]:(1)导入。(2)研读文本。第一步:整体阅读。“神创论”与“进化论”(分小组查阅资料,综合观点)第二步:拓展阅读(课堂交流资料与观点)。(3)归纳总结。这堂课实际上并不要求学生能对达尔文的进化论获得怎样的认识――这并不是语文课的教学目标,而是通过这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文献信息阅读处理的能力。这就打开了科学类文本教学的思路,更全面地训练了学生面对这类文本的阅读能力。

三、依据文本意义生成特点,培养学生多元解读文本能力

文本在教学中生成的意义具有不同的类型。依据前述美国文论家艾布拉姆斯对文本要素的四分法,我们可以析出作品意义、作者意义、读者意义、社会生活意义四种意义类型。不同意义类型在不同读者的阅读过程里呈现的顺序也是不同的。要深入地把握某种体裁的阅读方法,必须掌握多种阅读技能,懂得不同阅读取向下的阅读策略。

以必修4戏剧单元为例。对于本单元内的三篇选文,宜设计出不同的侧重点。《雷雨》一文通过对文本的反复诵读,寻找出文本内意义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去努力填充文本本身自足型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复杂情感;《窦娥冤》一文从“三桩誓愿”的典故意义入手;《哈姆莱特》一文则从文本本身的叙事结构入手,探究文本的互文型意义,形成文本认识,并批判性地理解本文。最后以“走向文学大师”这一专题活动课作结,整体性地总结多元阅读文学类文本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美丽乡村工作进展工作汇报范例(3篇

    - 阅0

    美丽乡村工作进展工作汇报范文一、********年工作总体情况********年,我市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任务是:全面完成********年度****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个省级、****个.....

    逻辑推理关系范例(3篇)

    - 阅0

    逻辑推理关系范文论文摘要:逻辑学是研究推理的一门学问,而推理是由概念、命题组成的,不懂得命题就不懂得推理。普通逻辑学在研究命题时,主要是从二值逻辑的角度研究命题逻.....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