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范例(3篇)

来源:

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范文篇1

摘要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是企业财务工作的核心。实行企业内部控制签证,是对内部财务报告控制的有效性签证。集团公司财务报告控制,主要指集团公司为达到管理目标,确保集团内部经营管理的高效率,保护集团公司的财产与物资,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质量,同时确保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的贯彻和实施。本文对目前内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集团公司内部控制财务审计机构模式应对措施

一、财务报告控制的概念

最先提出公司财务报告控制的是美国,随着美国企业由于发展等方面因素而出现的新问题,致使美国在一些针对企业的法律法规中提出了内部控制的概念。开始出现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internalcontroloverfinancialreporting)的提法①。简称SEC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2002年首次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了诠释,为了确保详细的会计记录,公允正确地反映资产交易和处置情况的制度是财务报告控制的概念。分析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即是保正公司设计的控制程序能授权公司的业务活动的合理经过;对公司的资产进行保护,避免不恰当的使用或未经授权;恰当地记录并报告业务活动,进而确保集团公司的财务报告符合公认会计原则及编报要求等事项提供合理的保证。

实际上各国都对财务内部控制做了明确规定。我国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也对内部控制的概念进行了明确和科学地阐述。明确了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是企业财务工作的核心。实行企业内部控制签证,是要对与内部财务报告控制的有效性签证。2008年6月28日由财政部等五部委公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后来进行了修改,强调了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避免超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和对知识范围的要求。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国内和国外要求对财务报告进行内部控制的迫切需求。

二、集团公司财务报告控制存在的问题

1.不合理的审计机构模式

上个世界末期,国内一些集团公司为了强化自身管理,在内部设置了控制审计机构,根据隶属关系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董事会或监事会领导下模式;另一种受总经理领导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内部控制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第一种模式令内部控制审计能够以独立的姿态、以董事会或监事会为后盾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监督,可这样会发生经营者与内部控制审计间的矛盾,进而引发审计风险;第二种受总经理支配②,目的是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可这样在审计过程中,容易被本单位利益所限制,尤其是领导参与或法人违反纪律时,内部控制审计将无法发挥作用,进而引发审计风险。

2.不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的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与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审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是作为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法律依据,但只有审计署的《审计署关于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规定》是针对内部控制的,而且法律级次又明显偏低,实用性不强,使得对财务报告的控制进行审计时,只凭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这样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审计结果的正确性、权威性。

3.内部控制鉴证缺乏标准和规范

我国关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发展与美国相比,就目前看还没有权威且公认的内部控制理论体系,所以就导致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我们执行的《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唯一的依据。但却存在一些弊端。《意见》将与会计报表有关的内部控制为控制审核范围,与美国的ASNo2强调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很大差别。美国的ASNo2规定将内部控制鉴证认证为与财务报表审计一同进行的审计活动,界定为一种整体性审计。而我国的《意见》将内部控制鉴证确定为审核。

4.对财务审计认识不足、方法落后

目前企业财务的内部审计方法弊端突出,无法适应集团公司复杂的经营环境。由于其过分依赖公司内部控制的测试,所以就蕴藏着很大的风险。又由于体制的影响,一些企业领导人错误地认为内部控制审计就是对企业内部经济问题的检查,担心影响到企业内部的和谐,产生一些矛盾,还有一种思想认为内部审计削弱了其在企业内部的权威也限制了作为管理者的经营自。这样就使得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有职无权。内部控制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根本无法保证。

三、应对措施

1.需要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

企业内部要形成财务控制意识,强化内部控制对单位管理与个人切身利益的思想观念,提高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度。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员工的培训,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所要遵循的制度和规定,清楚确定遵守与违反的节点,加强自我监督与互相监督的理念,在进行内部财务控制中克服执行制度的随意性。

2.强化管理层执行控制的意识③

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首先必须自觉遵守相关的各项控制制度,自觉接受审计部门的审核。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削弱和破坏内控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内部检查中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坚决不许姑息迁就,应严肃处理,保证规定的效力。应及时调节执行中不协调的环节,确保公司财务报告在内部的执行畅通无阻。

3.保持内部控制的持续性

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与财务重大错报风险是一个相互交替和持续不断的过程。所以,公司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系统必须与时俱进,经常改进保持持续性,只有这样才能使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集团公司对内的财务控制制度是目前的审计区别于传统审计的明显标志;也是企业财务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工作效率,财务人员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就对公司管理层实行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实效性发表意见。

注释:

①何振华.浅谈如何完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6).

②张金星,颜炳芹,张保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途径和措施.科技信息.2009(25).

③贾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9(02).

参考文献:

[1]何振华.浅谈如何完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6).

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内部控制现代审计内容控制改革

一、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

从内部控制概念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看,内部控制是一个逐步形成的概念。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1949年发表题为《内部控制》报告中,首次对内部控制下的定义是“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保护资产、检查会计数据正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益,促进贯彻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而在内部采取组织规划和一系列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

1958年10月《审计程序公告》对内部控制的表述包括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方面。会计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计划与财产安全和财务记录可靠性等有直接联系的程序以及职务分离、授权批准等控制制度。管理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规划和所有与经营效率和贯彻管理方针有关且通常只与会计记录有直接的联系的方法和程序。

1972年,AICPA所属审计准则委员会的《审计准则公告》(SASNO.1)中ATL320节论述为审计人员研究和评价内部控制,该概念不足之处在于将审计人员责任限定于会计控制范畴,未能将控制目标与审计认定目标相联系。

1988年4月美国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将“内部控制”替换成“内部控制结构”,并提出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要素。这样,控制环境被纳入审计人员应考虑的范畴,相对于传统的审计,这扩大了审计人员所关注的范围。因为企业不可能在一个完全静态的市场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实结果是,企业外部情况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在现代管理系统中,人、财、物等要素的组合关系多种多样。由于时空变化和环境影响很大,内部运行和结构有时变化也很大。所以,控制环境应被审计人员关注。为此,各大会计师事务所逐渐完善其审计工作底稿,纷纷将控制环境体现在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案的设计上,以适应新时期新需求。

1992年美国国会下属的一些专业团体组织参与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的报告首次提出内部控制成分概念,并将提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五大要素。

二、内部控制演变对现代审计工作的影响

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是逐渐适应社会需要的动态过程。内部控制演变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审计范围、审计方法等的理解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审计范围逐步扩大。随着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控制环境逐渐成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曾经一度,控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的外部因素的形式存在;如今随着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内部控制概念明确了控制环境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不仅明确作为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而且明确是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应适当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设置及执行以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对应措施。

其次,内部控制了解逐步深入。随着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充分了解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等方面贯穿审计全过程。管理当局在建立一个有利的控制环境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内部控制要素要求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制定审计计划前应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等情况。例如,在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方面,审计项目组和审计人员要充分了解管理人员和董事会成员对控制环境的态度和认识。管理层对于建立一个有利的控制环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第三,判断控制风险与会计报表认定相联系。随着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风险控制成为内部控制所必须进行的控制活动,要防患重大差错通过控制活动影响会计报表的控制风险。注册会计师评价控制风险时,应合理运用专业判断来谨慎分析审计证据。由于这些审计证据必然与有关认定的控制政策和程序相关,因此可以说,控制风险的评价实际上就是注册会计师对每一内部控制要素里的相关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同某项认定里存在重要错报或漏报的风险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进行判断评价的动态过程。企业管理层和治理层对企业自身所确认的风险进行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的规定下所必须进行的控制活动。企业管理层和治理层如果无法防止或察觉一些重大的风险控制活动,从而引起的重大差错就有可能通过控制漏洞而进入会计报表引发控制风险。审计项目组在了解和评价控制风险时,应合理运用专业判断并保持职业谨慎来合理分析应用审计证据。美国早在1983年的《审计准则公告》关于审计风险在执行审计中的重要性中就提出了判断控制风险的要求,并增加了在会计报表认定方面判断审计风险的要求,从而建立了判断控制风险与会计报表认定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明确和具体化对风险的分析。

三、内部控制与现代审计的关系

(一)一般性评价

现代审计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有不解之缘。虽然内部控制因企业管理者为有效地管理的需要而存在,现代审计为维护企业外部利害关系人的利益的需要而存在,但内部控制和现代审计却存在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关系。随着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了解和评价审计客户的内部控制成为现代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所提供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与否,与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设计合理且有效执行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内部控制和现代审计二者在发展中相互利用、相互促进,最终和谐的紧密结合,使内部控制和现代审计良性发展。

为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半个世纪前以来,了解、研究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设置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被作为审计人员一项重要工作。我国财政部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要求,各单位应建立适合自身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同时指出,企业可以聘请中介机构或相关专业人员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实施进行评价,接受其对内部控制中的重大缺陷提出书面报告。实践证明,在多变的环境中企业能否控制各种风险,与企业自身内部控制的合理设置和有效执行有密切关系。因此,现代审计特别强调内部控制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并不断地提高对内部控制的深入了解。起初,审计人员主要关注会计报表的公允编制,所以审计人员都在充分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设计审计计划,并确定将执行测试的性质、时间、范围的安排。后来随着针对注册会计师诉讼案件的逐渐增多,并且社会公众有扩大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趋势,一旦企业经营失败,那么审计人员则难逃责任,这样人们逐步把企业的经营风险问题、持续经营问题、行业性质等列入了审计考虑范围,审计准则也因此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和完善。例如,我国《独立审计基本准则》明确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和研究被审计单位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据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范围;注册会计师应当在被审计单位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调查、研究和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审计程序和方法;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应当研究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并指出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我国现代审计与内部控制

我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和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要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内部控制制度。对现行审计准则关于内部控制概念的运用,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对于企业管理层和治理层而言,为考虑企业长远利益,应在注册会计师和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协助下,关注内部控制的缺陷并不断健全和完善;对于注册会计师和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而言,为降低审计风险需要不断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建设,并督促企业逐步改善内部控制的设置和执行。这样就能更好的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营运效率,从而更有效的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企业对外财务报告及披露信息的可靠性,增加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和透明度。

其次,应将内部控制目标与审计认定目标紧密联系,避免机械孤立的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解和评价。在审计实践过程中,若不能将内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有机结合,将导致审计人员混淆二者关系。我国国内审计实践表明,实质性测试与控制性测试不能有机结合起来,如控制性测试是在计划阶段执行还是在实施阶段执行,如果注册会计师或助理人员不清楚,这会导致审计项目组单纯为进行控制性测试而执行控制性测试,而不能更好的与实质性测试相结合。

第三,中小企业可以有选择的设计和执行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由于管理水平和经济等因素的限制,在人、财、物有限的情况下,在中小企业强制全面推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还有困难。因此,对于中小企业的审计,审计人员面临一种选择,要么依赖某项内部控制制度,要么放弃依赖而选择实质性测试。

四、内容控制的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内部控制的概念必然要深入到现代审计中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与现代审计的审计程序相关,为适应新需求,内部控制的改善已势在必行,目前来看可重点关注两个方面: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建立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是顺应国际惯例的需要,也有利于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和执行,有利于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目标。长期以来,内部控制一直被人们理解成企业内部事务,归属于企业管理部门的责任范围。我们来对AICPA历年关于内部控制定义的解释、修改、再修改的过程做些研究对比,不难发现AICPA过去一直认为,企业内部控制目标是为了保护企业资产,检查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企业执行既定的管理方针等,认为不管人们对这些目标如何进行排列组合,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和经营服务是其共同的特征。

其次,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强制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强制性审计,可以为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一个外力支持。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建立后,企业能否建立并有效执行内部控制系统,需要外部力量的保障。企业建立、完善并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注册会计师对建立在内部控制基础上的各种审计模式得以顺利进行。因此,现代审计应结合审计目标,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解、评价,从而提高审计效率。美国审计鉴证准则(SSAE)明确要求,企业应对社会公众出具内部控制报告,并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其内部控制报告进行审计而出具审计报告。首先,企业应对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自我评估,出具内部控制报告;然后,注册会计师应对该内部控制报告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实践表明,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审计,效果是明显的。

参考文献:

[1]熊筱燕,罗建玉,王殿龙.会计控制论.新华出版社

[2]审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3]阎金锷,陈关亭.内部控制评价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目标成本;财务成本

一、概算、目标成本、财务成本的概念

概算是国家规定的标准,按照设计标准和设计工作量完成的价值量的评估。概算工作发生在预算工作之前,预算工作建立在概略统计的基础之上,是对收支数据的不精确统计。通常我们将概算划分为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和初步设计概算两个类别;在内容上涵盖了项目直接工程费用的土建、安装、设备,间接工程建设费用的前期费用、生产准备费、联合试运费、建设期管理费和财务费用等,其中直接工程费用包括土建概算、电气概算和暖通概算、给排水概算、设备概算、构筑物概算。

目标成本是企业的控制成本,在项目概算的基础上依据市场价值,按照资金价值进行的成本控制。目标成本的概念适合一切推行目标成本管理的企业,是指企业在估算资金价值、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基础上确定的最高成本控制限额。目标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目标成本兼具成本和目标的特征,一方面目标成本是企业众多目标中的一个表现形式,表现为企业在某一特定的期间要打到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企业目标;另一方面它则表现为企业预先设定的产品成本,是企业为之奋斗的控制目标和奋斗目标。目标成本具有激励性、可考核性、可分性和约束性等特征。目标成本既有成本的属性又有目标的属性,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财务成本是依照会计法和会计准则进行的会计核算成本。财务成本是财务会计学中的一个概念,它表现为企业资源的一种不利的流量变化,财务成本的增加会导致企业资产的流出或者收益的减少,财务成本体现着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是按照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和成本核算的要求计算的成本,财务成本可以是企业的产品成本也可以是企业的劳务成本。

在财务核算中经常将三个概念弄混,造成财务核算的困难。

二、财务成本与目标成本的本质区别

1.采用的统计方法的区别。财务成本是依照会计准则进行的成本核算控制;目标成本基建工程使用资金价值的控制目标。传统的财务成本核算在规划时将成本管理工作局限在企业内部,不考虑市场状况的变化,财务成本管理的范畴并没有涉及到整个企业的价值链,财务成本仅仅在在建工程生产的过程中进行成本管理,而目标成本管理则是对在建工程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是一种建立在生产导向上的成本管理。传统的财务成本管理只注重人工费、材料费和制造费用的归集,在成本发生之后才对其进行对比和分析,成本管理没有全局性和主动性,目标成本管理则是以目标的利润和市场价格为起点进行管理。

2.控制目标不同。财务成本是控制转固成本的核算,是将税金、前期费用、罚没款项等无法转固的费用另行核算,并将费用归集,转固时依照一定条件结转成本的会计核算。目标成本是对入资金的总体控制,是在建工程整体使用资金的成本控制。

3.财务成本核算是含有财务费用的核算,是动态价值的核算。因为在建工程工期的长短,造成资金投入时间点地不同;目标成本是构成在建工程静态的价值控制。目标成本管理要求企业确定其在某一特定时期的总奋斗目标,并以目标成本管理目标来确定规划和控制企业的成本。企业的每一个部门和每一员工都要围绕着总目标进行奋斗,如成本目标、销售目标等,这样目标成本管理能够真正推行,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三、财务核算对目标成本的关键控制

1.会计科目的设置,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会计方法设置,直接成本记入相应的资产价值,间接费用归集后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转固的分配。不能按照目标成本去设立会计科目体系,造成会计成本的混乱。

2.目标成本是资金价值的核算,应与现金流量表对应的价值核算。在财务软件详尽流量表上设置相应的项目与成本核算目标进行匹配。相应的现金流量表间接法进行调整,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企业应该建立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使得各种基础数据都能囊括在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之中,因为企业目标成本管理需要大量的信息,而基础信息的收集是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的基础,对在建工程的成本、竞争者的信息、各项成本数据、供应商数据进行全面的收集和整理是很有必要的,这些信息的收集对于企业了解消费者需求、竞争者状况是至关重要的,关系到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的成败。

3.做好台帐统计工作。因为财务核算信息的滞后性,应做好相关完成目标成本但无法支付现金项目的统计工作。目标成本管理是企业与市场相适应的一套经营管理体系,目标成本的实现有赖于企业内部良好的成本控制制度,这就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组织结构,合理划分责任中心,对产品成本发生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各责任中心要定期编制成本控制报告,说明实际成本的发生情况,如果与目标成本有差异,找出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之间发生差异的原因,积极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

总而言之,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把目标成本与责任成本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和考核各部门的责任,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实行目标成本管理,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目标成本管理作为一种全面、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它要求企业全体人员发挥好各自的职能,以确保目标成本的实现。在这过程当中,必然会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水平,合理组织生产和流通,推动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蓉.成本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体育教育训练学就业方向范例(3篇)

    - 阅0

    体育教育训练学就业方向范文关键词:体育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启示一.体育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体育运动训练主要是指在体育教练员的引导下来开发运动员的身体状态,提升其专项运动水.....

    后现代主义科学观范例(3篇)

    - 阅0

    后现代主义科学观范文篇1主题词社会建构建构主义一建构主义研究目前日趋庞杂,其特点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建构主义研究来源于众多思想和方法的影响。就建构主义研究的兴起而.....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