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范例(3篇)

来源: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范文篇1

关键词:现代主义艺术特点发展趋向

现代主义是继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之后的一个重要流派。它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在西方出现。它在艺术观念、题材、形式和风格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思想特征和艺术特征,力图摆脱西方文化的传统,并进行了大胆的实验和创新,即以一种反传统的高调形式出现,这种形式上的反叛引起了许多哲学家、理论家、文学家的重视。尽管他们对于现代文化所持态度不同,从不同的理论背景出发,发现了现代文化所隐含的不同文化和社会现象,但是他们都在试图将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状况明晰化、合理化,并且展望着现代主义艺术发展的前景。

一、现代主义艺术观点的相关陈述

斯宾格勒对于文化的发展前景持一种悲观主义的态度,这源于他大力地颂扬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他将文化发展进程分为四大阶段,借用四季的交替来说明,现代主义艺术在他看来处于冬天的状态,即一种即将结束、消解的状态。现代主义艺术在斯宾格勒看来只是呈现出一种符号式的模仿和学习,艺术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创造活力,开始倒退并只是一味地机械化和复制化。于是,斯宾格勒总结出了一个苦涩的结论――西方形式艺术的没落是不可挽回的事情。斯宾格勒对于现代艺术的批判态度主要是来自于他对于现代社会的解读,他看到的是人与自然的分离,人与土地之间最原始的情感被破坏,金钱的价值开始高于一切,战争带给人类的迷惘、经济的高速发达带来的“异化”、城市大众阶层的出现,使人逐渐失去了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个性人格和精神人格遭到了瓦解,这类现象便导致了斯宾格勒对于现代文化出现抵抗情绪和悲观意识。于是,斯宾格勒对于现代文化持一种反对的、批判的、消极的态度。

齐美尔看到了现代文化的矛盾,提出了“文化悲剧”论,一方面,在现代文化背景下,个体性被社会群体性所制约,另一方面,一种客体的物质文化正在压倒主体的精神文化,即一种“物化”现象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实。齐美尔的理论根源在于他看到了自启蒙以来人片面地强调“知识”、“理性”、“规则”,忽略了人个体自身的内在发展,导致了现代社会呈现出来的对于工具理性的强烈追求。但是他与斯宾格勒不同的是,他认为现代艺术呈现的形式是对于现代社会所出现的“物化”现状的一种强有力的反抗。现代艺术在其看来已经了传统形式,已经超越了美与丑的表达理念,表达一种超越美与丑之外的感受,反对一切规则,反对艺术原本的要素与原则,要将反抗进行到底。齐美尔提出了现代文化的发展策略――“距离说”,将艺术与社会现实拉开距离,使艺术远离“物化”和诱惑,艺术要躲到象牙塔、“乌托邦”的世界中,艺术要实现自身的救赎功能。

奥尔特加发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渐产生了一个阶层,即大众阶层,大众阶层使文化领域界里呈现出了一种大众文化的特征。奥尔特加认识到大众文化是一种潜在的、巨大的、无形的群体力量,它于无形当中控制了普通民众,甚至还有少数精英、作家艺术家等,它的存在成为使个性消失和独特性消解的压力与诱惑。在奥尔特加看来,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无疑不是对大众文化的强有力的对抗,于是奥尔特加发现了先锋艺术不被大众理解的特征,“非人化”的出现使先锋派于大众文化中导致分化,只有一部分的人才能理解先锋艺术,于是先锋本身并不是为了取悦、反映大众的需要而产生的,其本身是为了少数人士、精英群体而存在的。

卢卡契对于现代主义艺术是持反对态度的,这种批判性来源于:一方面他维护古典文化的传统,另一方面他特别钟爱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艺术,于是他对于20世纪出现的现代主义艺术是深恶痛绝的。在卢卡契看来,资本主义社会虽然表面上呈现出一种四分五裂的状态,但是其本质是鲜明地体现了一种总体性的特征。现代主义艺术并没有正确地将这种总体性特征呈现出来,于是卢卡契看待现代主义艺术特征是一种分裂的、颓废的、破碎的状态。卢卡契将其所钟爱的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与20世纪现代主义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得出了现代主义是撕裂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分裂、“抽掉现实的抽象”和批判尺度的颠倒的结论,并且从艺术家本身来讲,艺术家应该用其正直和真诚的性格,来发出反抗不合理世界的正义之声。但是卢卡契认为,现代主义艺术家并未如此正直与真诚。

以上四位理论家都对现代主义艺术给予了关注,并且作出了不同方面的解析。斯宾格勒与齐美尔对西方艺术的巨大转变都持有相当的悲观主义,并都有对于古典文化的和谐向往,但两者不同之处在于,齐美尔对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与发展作出了更为深刻的说明与解析,即他对于现代主义的发展提出了策略,而斯宾格勒只是无望地回归过去,只是以古典艺术范式作为理想的蓝本。奥尔特加不同于前两者的悲观主义,同时对于现代主义艺术的考察也没有持偏激的否定态度。奥尔特加研究的重点在于现代主义艺术与传统艺术的不同,并于一定程度上解析了这种不同,分析了导致现代主义艺术变化的内在和外在原因。而卢卡契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反对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抓住了现代主义艺术的破碎性,将其批驳,极力提倡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由此可归纳出,斯宾格勒发现了现代主义艺术的不和谐,于是反对它,提出回到过去,齐美尔主要是解析了现代主义艺术发展趋向,奥尔特加重于研究现代主义艺术产生的原因,而卢卡契反对现代主义艺术。

二、现代主义艺术的特点分析

现代主义是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两次世界大战)、政治经济运动和危机、科技进步和文化与艺术思潮在作品中直接或间接、正面或扭曲地表现的产物。现代主义艺术的典型特征可以说是对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和文明的深刻危机意识和紧迫的变革意识的表达。对于现代主义艺术所呈现的独特性,许多理论家有不同的强调。例如,齐美尔看到了“现代文化的冲突”,及其无形式、反形式的形式法则对抗;奥尔特加提出了“非人化”理论,现代主义艺术本质上是反讽的,本身是不可超越的事物;卢卡契看到了现代主义艺术的破裂性,等等。总的来说,现代主义艺术所呈现出来的是具有反传统精神特征的,是对传统的背叛和面对未来的革新,它要反对政治的集权主义和社会生活的类同,颂扬深沉、主观意识、激情和真实,主张打破陈规陋习、否定自我,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叶芝的诗歌、毕加索的立体派绘画、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等艺术作品。从这些艺术作品当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主义艺术形式上是由片断构成的:长篇作品是片断的汇集,短小作品则是细心制成的片断。与早期的写作比较,现代主义艺术的显著特征是省略,其作品看起来开局突兀,展开时不作解释,而结尾又没有结果或定论。

三、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趋向

在我看来,现在主义艺术确实呈现出一种破碎、片断式的特征,但是这只是其表面的形式,其内在机制当中仍有一个能动的总体支架,这种总体支架被隐藏得很深,不易察觉,需要受众进入到艺术作品当中去细细揣摩、慢慢把握。从这一层面来说,现代主义艺术可能更需要受众走进到艺术文本中来,更需要受众投入较多的关注。我国老一辈的外国文学研究者袁可嘉教授概括了现代主义艺术所具有的“三重”特征:重主管表现、重艺术想象、重形式创新。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大多数的现代主义艺术作品更多的是将艺术家的内在心理通过夸张的形式诉诸出来,而受众则需要用自身的理解方式、审美情趣来寻找“答案”。所以说,现代主义艺术已然抛弃了“完整性”,选择了形式上的创新性和内容上的片断性,于是便需要受众走进这种全然不同于传统艺术的创造空间当中,去品味这杯浓郁芳香的“苦茶”。

关于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趋势,斯宾格勒与齐美尔都抱有相同的悲观性,卢卡契则坚决否定,而波德里亚又提出了“历史终结”的概念。不论现代主义艺术的处境是多么的艰难,还是大众的不理解与排斥,现代主义艺术的生命力都是强盛的。生命的精神总是要向前伸展与成长的,我们不能一味地留恋曾经,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能够满足其需要的艺术形式出现,而现代主义艺术其自身的变化无常、错综复杂,自相矛盾便是这种需要的反映。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对于现代主义艺术来说,给予其一个限定的标准、总结出一个准确的特性,或者是给予其发展前景的一个结论对于艺术的本身来说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保持它的活力、它的思想进程的前行。

对于现代主义艺术的最终发展趋向,或许我们应该采纳欧文・豪在《现代主义的概念》当中的一段话:“对于那些再也没有理由生存、而有无法使自己死去的事物来说,死亡是多么令人妒忌啊!现代主义将不会收场。一代又一代,人们仍将听到它的战歌。”

参考文献:

[1]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著.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第1版.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范文

关键词:图形现代园林艺术设计设计基础造型基本语素图形化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107-01

因各门类艺术存在共性,艺术各门类之间原本就存在着联系,这种联系是往往是哲学观念等社会意识形态直接影响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园林、文学等各艺术领域,各种艺术的表现手法又互相影响,尤其是同类艺术之间的影响更为广泛。图形与园林艺术设计同属于造型艺术领域,两门学科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1图形设计是现代设计的基础课程

20世纪初随着工业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工业中艺术与技术对峙的矛盾十分突出,大量工业产品被流水线生产出来,丑陋粗糙的工业产品催生了包豪斯设计学院的诞生。包豪斯对设计教育最大的贡献是基础课,它最先是由伊顿创立的,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1923年包豪斯举行了第一次展览会,展出了设计模型、学生作业以及绘画和雕塑等,取得了很多成功,受到欧洲许多国家设计界和工业界的重视和好评。在包豪斯学院里,伊顿、康定斯基都是教导学生单项或综合的研究造型的基本元素,伊顿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研究了造型形式中有规律性的东西,他教学生分门别类或综合地研究形――点、线、面、体(方、三角、圆),色彩,明暗、质地的特征中找出规律而加以应用。尔后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也致力于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造型元素和表现的设计探索,并发展出高效率、次序化极强的系统设计。在设计教育中注重对造型元素的表现技巧的研究以及各种理论的培训与教育。1923年伊顿辞职,纳吉接替他负责基础课程。纳吉是构成派的追随者,他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进了基础训练,强调形式和色彩的客观分析,注重点、线、面的关系。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如何客观地分析两度空间的构成,并进而推广到三度空间的构成上。这些就为工业设计教育奠定了三大构成的基础。自此现代设计学科成为继传统绘画之后突飞猛进的造型艺术门类。设计教育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样深刻的影响着绘画领域和园林艺术设计领域。现代设计的基本造型语言是二维空间的点线面,点线面色是构成图形的基本要素。一切造型设计都是以点线面色构成的图形语素作为基本语言的。包豪斯三大构成的设计基础课研究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是奠基性的,奠基了现代设计诸门类的基础思维方法。

2图形是艺术设计造型基本语素

图形使视觉语言世界化,故素有“世界语”之称。图形不仅仅是作为承载信息的载体,而且在追求信息传播效率、效益上,在跨越民族与地域、跨文化对话与交流上发挥着更大作用。图形能够准确、生动、直观地反映出社会关注的问题,在传播结果上不仅起着引导受众的结果,而且在指示、教化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图形是运用视觉造型语汇来记录、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经验、警示等等,使可感受的视觉形象在易理解、易感动、易煽情、易诱惑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图形是一种视觉语言,有意味的形式,是设计作品中敏感和备受关注的视觉中心。而现代园林艺术设计是同样具有寓意化、调动视觉来激发心理层面,并传递文化信息、沟通碰撞情感的作用,更因其艺术目的具有共同之处能够为其他门类包括园林艺术设计提供创意的思路和素材。由此可见图形设计的语言和形式在现代园林艺术设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人们60%以上的信息是从视觉系统直接获取的,人类对情感的交流除了文字语言之外,那么就是图形语言符号了。图形作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如果对它的研究范畴各组成部分进行解析,包括了“形”以及“形的构建规律”。具体说,包括了“原形、要素、结构、新形”四个部分。空间是以形态的方式而存在的,因而是可以按照二维变化规律为基础的。随着现代园林艺术和现代哲学等思想的发展,图形语言在园林设计中成为了必要语素,在表达情感传达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现代传播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图形设计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3]但二维图形的点线面色的构成本质使图形成为造型基本语素,进行何种门类的现代设计都首先要解读图形的构成原理。

3现代主义园林设计语言要素具有图形化趋向

在过去100年艺术设计思潮的发展过程中,艺术设计造型元素和表现从现代主义走到后现代主义,发生了很大变化[2]。西方的园林设计在现代派艺术的影响下,产生了与传统全然不同的构图方法与设计语言。图形设计对现代园林艺术的影响体现在现代主义诸流派中,无论是布雷・马克斯的曲线花床,和他用植物叶子的色彩和质地的对比来创造出美丽图案,还是巴拉甘鲜明的构成特点,无一不体现了图形的构成方式对园林要素的构成方式的影响。继现代主义园林之后,图形特征对园林艺术的影响在后现代主义园林设计上表现为平面化、符号化语言的应用。这种变化正是平面基础符号在设计艺术形式上的合理应用,这种应用肯定了现代主义景观平面化、符号化语言方法在设计及思维发展中具有的重要性。后现代主义园林具有丰富的设计语言和丰富的意义信息,和现代主义园林有着较大的区别,其设计语言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根据价值体系、哲学基础、规划设计方法论和园林观或设计风格的不同,可把后现代主义园林划分为重构性后现代主义园林、解构性后现代主义园林和建构性后现代主义园林。其中重构性后现代主义园林又可分为:(1)重构性后现代主义园林――结构主义学派后现代主义园林――后现代主义类型学园林;(2)重构性后现代主义园林――解释学派后现代主义园林――后现代主义现象学园林;(3)重构性后现代主义园林――解释学派后现代主义园林――后现代主义符号学园林。按照皮尔斯的符号分类法,把后现代主义园林的造型要素分为图象符号(Icon)、指示符号(Index)和象征符号(Symbol)三大类。[4]由于园林规划设计的特殊性,在皮尔斯的符号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设计风格、符号来源和功能等因素进行二级分类把图象符号分为历史性图象符号、地方文化图象符号、大众文化图象符号;象征符号划分为惯用性象征符号、表现性象征符号、叙事象征符号和色彩象征符号。而这些语言很大一部分要依赖于图形语素得以表达。

图形设计是创造新形的学科,研究图形与现代园林艺术设计的关系对将图形理论应用在园林艺术设计理论中具有积极意义,对促进园林艺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宏.图形语言的数字化解析[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06.

[2]薛震东,杨志.现代与后现代主义设计造型元素与表现方法研究[J].装饰,2007(4):61-63.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范文

关键词:环境;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影响;比较

每个人都是社会人,具有社会的属性。社会提供给每个人一个无法改变并且已经默认接受的大环境,他的思想在这个社会中潜移默化的成长并形成。环境给予他思考的力量同时也会局限他的思考。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无论什么样的思想家都有其局限性,他无法超越本体,超越时空,超越人类的进程,这种局限性是无论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所以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美学家对艺术的见解、对美的理解同样会受到自己时代的哲学思想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以及个人经历与个人性格的影响。首先让我们定位于西方,从20世纪的环境因素着手,来分析一下环境对西方现代美学艺术的影响,并将西方现代美学艺术与其余各个时期做一个综合对比:

一、20世纪的文化、社会、政治等环境简介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生活习惯彻底改变了,人们好像一下子被抛进了一个陌生的旋涡。20世纪是野心家的野心继续膨胀的时代,也是文明与野蛮相互交织的时代。

20世纪初的两次世界大变动,是人类历史受到的有生以来最沉重的打击:第一是19世纪末的工业化大发展,科学技术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生活的环境乃至人们的思想和观念。第二便是两次全球性的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使数千万人饱受摧残。这种变化的无法预测造成了人类精神上的虚脱与不安全感。与此同时,20世纪又是人类工业化时代向系统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转换的时代。速度越来越快,发明越来越多,专业越来越精,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经济爆炸,一夜之间就会有许多新的知识、新的事物出现。人们被广告、消费、经济、利益所包围、驱动,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绷得越来越紧,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差。这与古代文明中的祥和、安适、平静的生活方式大相径庭。

二、在此环境下诞生的艺术与现代美学

20世纪之后,西方美学发展突飞猛进、异彩纷呈。思想的自由与观点的相左使美学流派林立,在美学思想异乎寻常的丰富的同时,亦使得美学学科的界线、概念、范畴、定义莫衷一是,直到现在仍无法确立,成为所有学科中争议最多的一种。

20世纪特殊的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的背景,决定了20世纪现代艺术与现代美学的特征与局限性。首先,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创伤,无论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死亡都不可避免,它自然会产生切实的悲观精神,这种精神与逃避现实、内在反抗意识一起,演变成了扭曲揭示现代人心理的种种新的表达方式。如20世纪最具特色的艺术流派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都带有某种源于战争而引发的避世情绪、孤独感觉和精神反抗特征。这种悲观的、避世的、孤独的、挣扎的精神与特征也许正体现出了人们对积极的向往,对美好的向往,对和谐的向往,对安宁的向往。艺术家们在作品中宣泄各种情绪,以求精神上的解脱。

同样,二战的结束,对现代艺术的发展历史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和转折。虽然后期现代主义仍然沿着现代艺术的先锋、前卫和实验艺术的方向发展,但是它的中心由法国巴黎开始移向美国的纽约。随着艺术中心的转移,二战后的西方现代艺术越来越多的开始打上美国文化的烙印,其中抽象表现主义和波普艺术就是很好的例证,是其最具代表性的标志。

其次,在经济上,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带来人际关系的复杂化、粗糙化和商品化,造成了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的紧张感。大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相继进入高消费时代,无数新的刺激人们消费欲望的商品大量涌现:电视机、音响、轿车、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等等,赚钱成了这个社会唯一的运作机制,消费和购物成为人们唯一的兴趣和意义。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一种自慰和自赏式的艺术品,它无形中催生了西方现代审美艺术浪潮。

在各种各样的刺激之下,艺术似乎也已经不像往常般的安宁了,艺术也开始变得躁动不安起来。各种极端的思想或者媚俗的情绪表现在各种艺术形式之中。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艺术是对写实的、主题的艺术走到终点以后的一种超越,而四、五十年代的抽象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艺术的极端,则是对精神本位的现代主义艺术的超越,它已经超越了绘画本身而走向空、无。而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艺术以更为极端的态势、令人费解的非艺术的多元形态将艺术推到艺术与反艺术、发展与毁灭的边缘。在这里,绘画已经消亡,艺术中绘画的成分已降至为零,艺术等同于生活,等同于非艺术,绘画已不再是画的艺术,而是制作的艺术。波普艺术、概念艺术、行动艺术、过程艺术、大地艺术等进一步将艺术推向非艺术的极端。

再次,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拓宽了画家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和把握世界的新方法。他们自觉地以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来拓宽现代艺术的内涵与外延,用科学的理论和现代材料变革陈旧的艺术现实。如立体主义对物体的多维性关照,未来主义对运动空间的连续性表现,都是科技时代的新理念视角下诱发出的艺术现象。

同时,从现代哲学、美学思想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上看,现代艺术观念与艺术实践往往都直接源于现代哲学潮流的基本观点和美学意识。二战以来许多表现荒诞、无意义、孤独感的现代艺术主题都可以在西方演变着的哲学思潮与社会意识、审美意识中找到承继脉络。

另外从文化方面看,各地区、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别是东方文化与非洲文化,成为艺术发展的新的源泉,它们刺激着现代艺术家的视觉神经和主观心态,新的文化视野拓宽了他们的思维方式,使他们的艺术更趋于极端化。

三、与其他各个时期的对比

在如此复杂的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科学背景下,西方现代艺术呈现出与历史上各个时期截然不同的特征,而这种特征也只有这样的背景才能造就。这些特征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西方现代艺术无论什么流派,大多注重感情的表达,而不是对客观事物的模仿,关注对象从外界转移至内心。即使是模仿,也不同于以往的单纯外观上的模仿,而是对于事物更全面的模仿,也可以说模仿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在人脑中的印象。

第二,西方现代艺术越来越多的脱离绘画,而采取多样的表现形式,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更加随意化,不受任何空间和原材料上的束缚。艺术与其它各种门类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第三,西方现代美学思想越来越多的影响着艺术创作。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艺术更侧重观念的、思想的发掘,使理论一方面成为艺术的利器,一方面又成为艺术束缚。现代艺术及其美学精神在总的趋势上以反传统、反理性为终极目的,与传统的西方古典美学、古典艺术背道而驰。尤其是现代艺术重主观世界、轻现实精神的倾向,把艺术引向唯形式因素的极端境地。

20世纪西方现代派美术流派纷呈,大致可分为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照相写实主义等。每种流派的艺术精神指向和艺术语言系统都有表现出不尽相同的特征。野兽派以歌颂纯色为基础,是20世纪艺术革命的第一序曲,是现代主义美术运动的先声。作品色彩鲜明而强烈,形象扭曲而夸张,笔触狂放而粗率,令人触目惊心。继野兽派之后是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绘画,他的《亚维农少女》成为立体主义的第一声号角。他们善于用各种几何形状表现自然,表现自己的理想。毕加索的作品结构清晰,具有实在感与厚重感。表现主义以德国为中心,以挪威的蒙克为代表。蒙克的绘画深受尼采、弗洛伊德美学思想的影响,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苦闷情调,以表现忧郁、惊恐、彷徨的状态为基本符号,尤其善于描写那些丧魂落魄的幽灵。未来主义绘画是一种否定传统的艺术形式。如果说表现主义受工业科技的影响,表现物体静态的美,那么在意大利兴起的未来主义则在现代工业科技的刺激下,用分解物体的方法来表现运动的场面和动的感觉,富有节奏感,这也是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在艺术中的真实写照。他们还热衷于用线和色彩描绘一系列重叠的形和连续的层次交错与组合,并且试图用线来描绘光和声音。二战期间,欧洲的不少艺术家来到美国,他们带给美国的是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等的混合效应,掀起了纽约的抽象表现主义运动,到了50年代,纽约已经成为世界文化艺术的中心。抽象主义与超现实主义都是20世纪中期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的现代主义绘画流派。抽象主义的产生除了有逃避现实的因素外,还有受到工业科学技术推动的原因。现代化的建筑和环境,要求更为概括精练和简化的艺术形式与之相适应;机器运转的速度、力量、效率这些对视觉来说比较抽象的因素,刺激艺术家去做抽象美创造的尝试,抽象主义艺术的产生是对写实艺术的补充。不以描绘具体物象为目标的抽象艺术,通过线、色彩、块面、形体、构图来传达各种情绪,激发人们的想象,启迪人们的思维。超现实主义的社团是从达达内部分化出来的,它用建设性的态度对待艺术创作,以取代达达主义的破坏和挑战。它直接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中汲取思想养料,并以弗洛伊德的理论作为这一艺术运动的指导思想。超现实主义的美术家们从儿童、精神病患者、梦境中汲取灵感,致力于探讨人类经验的先验层面,试图突破现实观念,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糅合,以达到一种绝对的和超现实的境界。它以嘲讽和批判的态度回应二十世纪初期的政治和文化危机,质疑军国主义、科技挂帅的思维模式,运用现成物、拼贴、摄影蒙太奇等新颖的视觉策略,挑战西方绘画传统,并留给后代艺术发展十分深远的影响。

这些美术流派绝不是孤立的,它与20世纪西方几种重要的美学思潮相联系,甚至可以说是各种美学思潮在美术领域里的反映。这些美学思潮包括:表现主义美学、形式主义美学、精神分析美学、自然主义美学、存在主义美学、符号论美学(结构主义美学)、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社会批判美学等等。与这些美学相适应,美术上才呈现出现代主义艺术即现在派绘画的放射性发展。现代派绘画无论在艺术精神上还是表现形式上都远远超越了传统艺术的范畴,对今天的世界艺术的发展产生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无论如何,20世纪现代艺术的产生仍然是一次不可忽视的重大艺术革命,它与现代哲学、美学思潮相互渗透、相互支撑,与古典艺术传统进行了彻底诀别。它是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思想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的需要,创造了一批可以列入人类经典文化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王宏建主编.《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李醒尘主编.《西方美学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张昭辉主编.《西方现代艺术流派书系》.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化学品的商检流程范例(3篇)

    - 阅0

    化学品的商检流程范文关键词:质量管理;产品检验;质量体系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0130-02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需求的多样化共同推动汽车工业进入了.....

    农村汇报工作总结范例(3篇)

    - 阅0

    农村汇报工作总结范文x位于x市西部,因x河间献王刘德而得名,是儒家文化的知名传播地,实事求是一词的诞生地,中西文化的融汇地,金丝小枣的原产地,历史悠久,底蕴深厚。x总面积1174平.....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