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范文篇1

一、核心素养为目标,集中一点解难题

结合“中职语文核心素养”中生活必备语文素养阶段的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两方面内容,笔者确立了《雨巷》的三大教学目标:一是通过反复的诵读感悟诗歌营造的意境,体会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二是抓住“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一特殊意象,将静态的语言变成动态的言说,培养学生的言说能力;三是结合背景,赏析作品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个性化解读诗歌的思维能力。

之所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是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充分理解与分析。《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意向含蓄,对中职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如果只是对每个意象进行碎片化解读,不加引导,甚至将主题讲出来,必将使这首诗歌的教学流于形式,以至于伤害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笔者所教某班级,以女生为主。她们热情、情感细腻,平时喜欢诗歌朗读,有一定的感悟能力,但缺少诗歌学习的有效方法,朗诵水平不高,语言表达能力低下,创造思维能力更是不足。

基于学情,笔者以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突破,紧紧抓住“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一意象作为教学内容,紧扣一个“闻”字,形成了“闻香寻人品雨巷”的“动态合作课堂”设计思路,让学生在与文本、作者和生活对话的过程中找到阅读诗歌的有效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言说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动态合作搭框架,闻“香”寻人增素养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笔者采用“动态合作课堂”的教学方法,以“闻香寻人品雨巷”樯杓扑悸罚通过初闻香、再闻香、品诗道等活动的设置,让学生在经典中阅读生活,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言说能力,让学生在想象和对话中实践生活,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对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突破。

1.任务清单做引领,合作学习打基础

课前,笔者设计了“闻香寻人品雨巷”的学习任务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雨巷》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以及丁香这个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的特殊内涵,在此基础上初步诵读诗歌,完成学习任务单。

2.诗中寻香设情境,教师朗诵激兴趣

在导入环节的设计中,笔者以寻香导入:“生活中我们都爱花,不同的花有不同的香味,有时候,我们甚至可以通过诗歌的字里行间闻到花的香味,下面,让老师来朗诵一首关于花香的诗歌,请你来闻一闻它是什么味道的?”引出教师示范朗读,激发学生朗诵的兴趣。

3.朗诵“PK”初闻香,充分诵读品诗情

在这个环节中,笔者设置了朗诵“PK”初闻香的活动项目。首先让学生在教师朗诵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寻找诗中体现诗人情绪化的词语,为开展小组诵读“PK”赛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笔者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会,通过个人“PK”、小组竞赛、班级诵读等环节,针对学生在朗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门的技巧指导,感悟诗歌节奏美、韵律美。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朗诵积极性,笔者还设计了“吟唱”诗歌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吟唱来体会诗歌的音韵美,以此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朗诵兴趣,实现对第一个教学目标的突破。

4.解读意象再闻香,互动言说抓重点

第二个教学环节是解读意象再闻香。此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让学生在充分朗诵的基础上,解读“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一特殊意象。这一环节笔者设置了闻“香”寻人的活动项目,利用课前发放的学习任务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讨论。首先是再闻香,在朗诵基础上结合诗歌说说诗中的丁香花是什么香味的,提升对诗歌情感的体悟。接着是寻人,主要是围绕诗中“我”在找谁,循着香味,“我”有没有找到,她最后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诗歌要把她描绘成这样一种形象等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在“闻香”和“寻人”的过程中加深对诗歌意境的体悟和主题的把握,实现对教学重点的突破。

5.合作“闻香”出成果,展示评价促言说

在这一环节中,笔者围绕“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一意象,在“闻香寻人”的基础上开展“闻香识人”的小组活动,即在课前学生预习收集关于本诗的创作背景和丁香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蕴基础上,讨论“丁香一样的姑娘”与雨巷意境之间的关系,这是怎样的一位神秘人物,诗中为什么选择“丁香”这个意象,而不选择桃花、荷花这样的意象?结合中国古典诗词和雨巷的特殊环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概括“丁香”的真正内涵和象征意义,从而由象入境,真正把握诗人的情感脉络和主旨,并进行个性化的解读。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在知道诗歌“说了什么”和“怎么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为什么这样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力。

在活动评价环节,笔者引导学生结合《“闻香寻人”小组活动评价表》通过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和老师点评的方式来评价活动的效果,提出作品的改进建议,为课后完善小组活动作业做好了准备,同时评出了本次活动的最佳诵读小组和最佳成果展示小组。

6.读诗言志又闻香,品诗悟道破难点

第三个环节拓展延伸部分是品诗悟道再闻香。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笔者适时地将学生引导到对诗歌的个性化解读和对生活的感悟与实践中去。诗人难道仅仅是在寻找“丁香一样的姑娘”吗?如果不是,他又在寻找什么?结合背景,请说说诗人在寻找什么?在生活中我们有没有与诗人相似的经历?是如何处理这个难题的?有什么收获?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独特体验再次对诗歌的意象和主题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并延伸到对日常生活的感悟中去,从而引导学生找到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文学作品的魅力不在于我们找到了作者内心的答案,而在于每个人都从作品中读到了自己。

三、素养提升要总结,教后说教明得失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范文篇2

关键词:课程目标一体化;体悟教学

一、课程目标一体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课程标准部分分别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确立了国家课程改革三维目标一体化的总体思路。随后制订的各科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切实体现了各门学科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共同而又各具特点的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并在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力图使素质教育理念能够浸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切实体现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虽然目前各科课程标准采取分阶段分板块的纵横设计思路实现了课程目标较大的可操作性,但在教学实践中如果缺乏课程目标理念的指导,就容易走向注重形式的歧路。为此,我们首先应该对课程目标一体化思想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课程目标理念的核心是学生发展观。从建国后的教育方针看,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内容。课程目标作为教育目的的具体化,追求学生发展自然成为各历史时期课程或教学的终极目标。但我们必须看到,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学生发展的内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同一维度发展水平上的高低,更体现在发展的内在结构性的变革。以往的课程目标局限于双基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形成,偏重于通过行为目标和内容目标的方式表述目标的达成度,形成了一个结果性的静态目标体系。它与应试教育相契合,对学生发展进行了静态横切指标达成度的诠释。这种静态发展观延伸出来的是学生发展指标化、指标确定成人化、发展“过程”工具化和发展方向的他主化。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新课程目标赋予了学生发展崭新的涵义。从横向看,它是由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核心构成的综合性的素质结构。从纵向看,它既强调素质结构形成过程的质量(过程展开的方式、过程的效率及过程自主的状况等),也强调在现有素质结构基础上的未来发展的心向及发展的潜势。这种学生发展观延伸出来的是学生发展的综合化、发展过程的自主化、发展趋势的可持续化。

课程目标一体化的基本内容主要是目标维度及其关系,即课程目标的结构性体系。在课程目标中,可以通过明确动词表述的、可以测量评价的知识与技能、一定程度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方法表现为横向的结果性目标。它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学习要达到的结果是什么。另一层面是可以通过过程性、体验性动词表述的无需结果化或难以结果化的纵向过程性目标,集中反映了学生发自内部成长的程度。它主要体现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着眼于目标结构三维度的关系,笔者对课程目标作如下的理解:第一,过程与方法在结构体系中是一基础性的动态支持子系统。当某个学习活动开始时,主体调用需要的知识技能,取向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可能是原有的,也可能是新的),采取特定的方法与策略,在活动目标、自我兴趣与需要的驱动下,沿着时间的轨道而建构起一个具有一定效能的活动过程。在这个子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新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断产生并溶入原有基础从而进一步促进新内容的出现。第二,结果性的目标内容是主体在学习与生活期间素质提高过程中的一个静态横切面。学习与生活是不可能停止的,因此结果性的目标内容也只是相对的。这意味着,我们追求的结果性目标对之后主体的发展应该具有支持性。这种支持性能越好,主体发展的态势越好。第三,目标一体化不只是三维目标的简单融合,它追求融合基础上产生的更高层次的新质内容,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课程目标的制定是一个由合而分即由课程理念到目标结构再到操作性目标的过程。当人们审视这一既定目标体系的时候,往往会不自觉地运用归纳法,不自觉地走上由分而合的认识路线。这种思维方式下理解的一体化是在相对独立的教育理念、各维度目标内容的起点上完成的,其结果是容易看到结构性融合的一面而忽视结构性融合基础上“生生不息”的品质。因此,把握课程目标一体化应力求做到思想与内容的统一,在追求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同时关注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构建起学生发展结果与发展过程互动、互生的“生生”系统。

二、体悟教学

课程目标一体化关注学生的内部发展,反映到教学领域,如何实现由注重形式向注重实质的转变,就成为了当前教学改革在理论与实践上必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体悟教学的思想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现课程目标有机融合、揭示学生持续发展的全新视角,使体悟教学的研究显示出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从历史上看,作为一种自发的体悟教学发端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学实践。在教育发展史上,我国春秋末期的孔子与古希腊的教育家苏格拉底被公认为中外启发式教学的鼻祖。但二者的教学范式存在着实质性的差异。苏格拉底法是通过与对方讨论,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进而得到正确答案的教学方法,它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亚里斯多德对这一方法的思维方式给予了高度评价:“有两样东西完全可以归功于苏格拉底,这就是归纳法和一般定义”[1]。但也正由于苏氏启发式教学偏执于归纳法,最后寻找到的答案超越不了“类”的界限。罗素对此指出:“只要所争论的是逻辑而不是事实的事情,那么讨论就是发现真理的一种好方法……但是当其目的是要发现新事实的时候,这种方法便完全行不通了。”①缘于哲学基础的不同,在苏格拉底之前的近一个世纪,中国的孔子实践了与之迥异的教学范式。《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体现孔子启发式教学的经典语录,但在孔子的教学目标中,达到“启(开其意)”后可“发(达其辞)”、举一反三的“类”仅仅是一个由形式的礼向实质性的仁过渡的阶梯,“一以贯之”才是教学的最高追求。这个类类相通的“一”就是儒学体系结构上孔子从自我生命经验中体悟而来的仁道。在中国先哲“道可道非常道”的哲学思路指导下,作为启发教学的进阶,以自己修身为仁的经验为基础,孔子选择了践行“礼”而体悟“仁”的教学策略,从而形成了由注重逻辑关系的学、思到注重直觉思维的践悟的体悟教学范式。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自发下的体悟教学显示出这样一些基本特征:第一,体悟教学的范畴涵盖了启发式教学;第二,体悟教学注重以理性认知为基础的非理性认知方式;第三,体悟教学强调学习者自觉主动的践知态度与践知过程;第四,体悟教学追求个体内在具有自我指导意义的新质的产生。

令人遗憾的是,自儒学成为封建思想统治的工具后,已经失落了建构大同理想社会的政治信仰,教学演绎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活动,儒家教育目标不再指向独立能动的“仁者”,致使体悟教学从孔子之后日渐沉寂,我国教育教学机制的发展也因此失去了一次高起点的历史契机。

今天,时代的教育理念含有崭新的学生发展内涵,近现代教育理论的成果,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关系、个体发展与社会需要关系等问题上的认识,为我们诠释体悟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虽然目前对体悟教学作出确切的界定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我们能够看到体悟教学的许多新的内容。

1.注重个体内在自主发展的态势,强调学生发展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

从个体发展的性质看,教学活动中存在着两个具有递进关系的发展,一是个体对客观世界认知度与认知能力的状态,它更多地表现出统一性和可操作性,是个体发展的基础。二是个体认知世界的态度、方式及对精神世界的把握程度,它是个体独特的能动的精神经验系统,是个体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也是个体持续发展的动力。体悟是一种精神经验,体悟教学关注个体精神世界的拓展与提升,着眼于个体内在自主发展程度的提高,自觉地规定了教学活动的目标追求:学生的发展。

2.学生的自主性是体悟教学的先决条件

衡量一种教学是否是体悟教学不在于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也不在于获得了多少知识技能。体悟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教学活动目标是否指向具有个体意义的内在新质的产生。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是一个生成的过程、创新的过程。从学习结果看,不仅仅是理解、领会了存在于学生个体之外的文本知识及其内含的情感、价值观,而是通过体悟形成了实实在在的“自己的东西”。这个过程只有在个体发挥了自主能动性的情形下才可能发生。可以说,体悟教学本身不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无自主性的问题,关注的是自主性的程度及如何发挥,因为它自觉地对学生的地位进行了内在的规定,那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3.注重个体经验的整合

从结构上看,个体经验包括知识经验、处事经验、精神经验等内容。其中,处事经验主要是处事能力、处事方式和处事态度;精神经验则是个体通过特定方式,在认识与改造主客观世界过程中产生的具有自我指导意义的情意观念体系。体悟既是一种精神经验、一种获得精神经验的方法,也是一种主体改造自身精神世界的活动。它是在特定情境下,动态选择、提炼并融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处事经验与精神经验,在理性、非理性思维方式的共同参与下形成主体新的精神经验体系的过程。虽然体悟可以通过精神经验的重组改造(往往表现为领悟)来实现,但在教学过程中,若是离开了具有外显的、可操作性的、“左右逢源”的知识与处事经验,体悟之源也就丧失了。渐悟是教学过程中体悟的基本形式,是在整合个体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4.强调实践活动在学生发展中的价值

体悟教学通过诠释学生发展的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内在定位,揭示实践活动在学生发展中的价值。首先,实践活动是个体直接经验的源泉。它赋予个体在掌握人类种族经验(类经验)基础上完整经验的个体性与时代性,从而为具有个人意义的精神世界的形成奠定了有效经验的基础。其次,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广阔的体验世界。体验赋予认识对象个体意义,是客观世界通向精神世界的桥梁,也是产生体悟的一种有效的情境。第三,实践活动是主体运用已有经验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实现了经验由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过渡。在这个过渡过程中,形成有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组合体系,并得到检验与更新,为个体精神世界的改造提供了更多的契机。

体悟教学的历史特征及现代意蕴告诉我们,体悟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精神,也是一种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教学思想,首先意味着教学不仅仅是实现既定的明确目标,不仅仅是内化成人世界赋予的定论,教学过程也是主体建构认识对象个体意义的过程,是生成、提高学生持续发展素质的过程。其次意味着学生的发展是主体生命意义的不断扩充。它充盈着自主、探索、建构、生成、创新等词汇所蕴含的生命活力与发展态势。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体悟教学着眼于促发学生的体悟学习,并以学生体悟学习的状况衡量教师教学手段的合理性。

三、体悟教学一体化课程目标的原理

课程目标一体化的归宿是学生的发展。体悟教学一体化课程目标的原理集中表现在──通过提升学生自主发展的态势提高学生发展的品质,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根据学生获得新质的特征,体悟教学过程表现出由低到高的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启发──获得文本个人意义,创设情境──实践活动中体验,启悟──客观意义升华成个体内在意义。从性质上看,三个阶段既可以贯穿课程的三个维度,也可以在着眼于某一维度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体悟教学过程是一体化课程目标的过程,需要通过体悟教学方式的运作来得以实现。在目前教育理论界尚未构建起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为基点的教学方式体系的情形下,虽然很难确立某种或某几种固定的体悟教学方式,但在学生主体观的指导下,我们可以从课程内容、学生心向、时空场景等出发构建起学生体悟学习为核心的动态的方式组合体系。基于上述思路,从体悟学习的展开入手分析体悟教学与课程目标三维度的关系,学生发展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在下图的结构中,体悟教学过程是贯通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桥梁。参与体悟教学过程的因素包括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的学习方式、学生原有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以及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探究、合作、体悟学习自身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具有客观的要求,而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提出来,旨在改变文本知识“传授”过程中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在认知方式上,探究学习遵循着科学认知的思维方式,自主学习则是理性与非理性认知方式并重。体悟学习的展开往往需要与其他的学习方式相结合,结合的对象不同,体悟学习的运作方式也就相应不同。

体悟教学过程首先是学生知识与技能获得的过程。在教师的指导、启迪下,学生运用探究学习方式,以原有相关经验为基础,通过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制定计划、搜集整理信息、提炼归纳等环节获得结论,或在自主学习情境下把文本知识纳入到原有认知结构中(同化与调节)从而获得新知。在这个过程中,体悟教学关注知识与技能生成的个人意义,它决定着学生知识技能蕴含新质的程度。

伴随着学生知识与技能获得的过程与方式,在原有相关经验和知识技能生成意义的基础上,体悟教学同时也表现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外显的活动学习与内隐的认知加工两种学习类型相适应,体悟学习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机制:一是在体验的基础上,通过反思与感悟改造自我的精神经验;二是以内化文本价值、情感为起点,通过践行实现文本情意、价值的个体意义,经过主体的思辨与渗悟最后形成或重构自我的精神经验体系。

在体悟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逐步形成,它反过来又使教学主体反思、体认教学过程的性质和所运用的学习方式的合理有效程度,并进一步促使个体形成一定的过程观与方法论。三维度互为基础、相互促进,最终一体化为学生的发展品质。

值得说明的一点,体悟教学的外延并不能涵盖体悟学习的全部,因为体悟的产生并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它广泛存在于学生的生活实践过程之中。但相对于学生体悟学习的随机情境而言,体悟教学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首先,体悟教学建立在系统经验生成的基础上,为体悟学习提供了连续性的情境,确保了体悟学习的系统完整性;其次,课程内容或其背后总是蕴含着一定的精神经验,体悟教学为学生的体悟学习提供了稳定的触发因素;第三,体悟教学指向学生系统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偶发体悟经验的整合与统一提供了基础性的平台。可见,体悟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从而也发挥出对课程目标间接一体化的功能。

虽然体悟教学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成效。但在理论界,体悟教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更多。值得欣慰的是,从《人民教育》杂志2002年第6期的课例点评《“体悟教学”的教育学意蕴》文中可以看到,许多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已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体悟教学的价值所在,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大家的努力下,体悟教学巨大的学生发展价值一定会逐步彰显在我们的面前,并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郑东新区;风格;规划;顺驰第一国际

1.项目概况

顺驰第一国际位于郑东新区cbd外环和第三城市中心轴线的交,占地面积4394.5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58364平方米,于2004年9月28日开工,预计2006年10月公开发售,是顺驰集团整合各方面资源推出的首个5A级智能化甲级写字楼。整体规划建筑沿地块边缘布局合理,有利于中心景观的营造。地块地势平缓,有利于营造简洁现代的景观空间层次。但由于地块被分三块,中间连接地块狭长,不利形成良好的景观界限和衔接。

2.凝炼“仕家”的景观主题――思想者之家,觉悟者之家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其“仕”:学也;其“学”:觉悟也。表述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方能觉悟生命,而“仕者”,是觉悟了生命意义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的根基,“家”是社会关系的基础,“仕家”界定了消费者家庭的觉悟品质,也就界定了“仕家”环境与生命意义的联想方向――去狭隘以向开敞,远混杂而近秩序,避喧嚣以取宁静,逆潮流而顺自然。

3.景观特征与文化特征

3.1以经典之美规划场所

古希腊哲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构造他心目中世界的秩序,在“高林?仕家”,以几何园林的形式开扬场地,使其明朗清楚和富有气势,呈现古典几何学的经典之美。

3.2以线性之美串联场所

通过景观主轴线营造小区的向心力,将区域的主题景观串联起来,以线性的交通组织带动景观组团。简约的线性几何布局,结合空间变化与环境,创造出道路系统及场地空间感,使整个场所具有统一性和趣味性。

3.3以文化景观提升场所

几何形式的文化景墙,思想者的主题雕塑的设计等,以达到“思想者之家,觉悟者之家”的主要目标。主设计格调优雅、浪漫、富有古典生活气息,入口两处林荫大道引人入胜,业主可以感受得到这里是一种画境、一种文境、一种宁静。

3.4以立体绿化改造场所

园林建筑、地坪紧密结合地形,随行就势,最大限度减少土方工程量,在挡墙处设置了多级高差,舒缓了一级高差的垂直坚硬感,并且增加绿色廊架停车位,对硬质挡墙进行了一定的空间遮挡,使空间感受和视觉效果更加的丰富,围墙的设计?很好的与周边环境和谐。采用立体式绿化围墙,利用景观生态护坡的方式消除高差;在道路边增设特色景观小品,增加了整个挡墙的趣味性和绿化的层次,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

3.5以水景营造宁静场所

设置有精致的水系,平静淡雅水面中栽植一些水生植物和水中树池,显得简洁大方。水池的周边设置了亲水平台,是小区业主休闲的好去处,以“流、跌、涌”等形式,互为点缀,交相辉映,人们可以更好的感受水的灵性和水的魅力,给新贵一种高雅惬意的水景享受。

3.6以景观元素丰富场所

在本案中绿化设计以“花园、生态、保健”为设计定位,营造“仕者”宜居的绿化环境。以“简洁融洽、精致完美、独树一帜”为绿化设计目标,实现了创造“仕者”生活的美好愿景。

3.7以交通组织整合场所

根据地形特征和建筑布局,采用环状道路通行,人车分流,并严格控制车辆进入小区,为业主创造高质量的居住环境。简约的几何布局,结合景观空间变化与环境感受,道路系统融于小区环境,和谐统一又富有变化的景观空间,合理的交通组织令社区有序而安宁。

4.景观设计与文化的结合

本案景观规划以“思想者之家,觉悟者之家”为诉求,以几何园林与线性景观为基本手法,形成整合式的景观表达,通过景观主轴线营造小区的向心力,将景观串联起来,各主题空间中布置景观构筑物与景观小品,赋予空间不同的文化意义和强烈的个性色彩。

4.1高林化境

高林化境的景观规划以“思想者之家,觉悟者之家”为愿景,以几何形式的景墙开扬场地;以几何园林与线性景观为基本手法,形成整合式的景观表达。几何状的景墙、几何状的景观跌水,其效果明朗清楚富有气势,呈现古典几何学的经典之美。主入口雕塑选择为思想者,当人的精神高度提升至一定程度,思想得到提纯升华,即是此思想者的根本表征。思想者的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含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与整个园区的“思想者之家、觉悟者之家”的主题紧密贴切,沿袭了ArtDeco现代建筑的风雅气韵和低调的奢华风格,显得有亲和力和高贵典雅的气质。

4.2听香水榭

听香水榭其寓意为环境清雅宜人,安静闲适的地方。域中设置了镜水廊桥、琴韵广场、咖啡茶座等,营造出动静相宜的氛围,人们可以在这里听水声、畅谈人生、促膝品茗。镜水廊桥的水景让环境更加的妩媚,亲水平台满足人与水亲密接触的愿望,卵石在微波下隐约可见,涌泉的形式活泼可爱,使整个小区具有勃勃的生机。水边的琴韵广场给人以拔地而起、傲然屹立的恢宏气势,以几何纯粹装饰线条彰显无限景观魅力,与高耸流畅挺拔的ArtDeco现代建筑相呼应,以倾泻而下的流水彰显强烈的视觉感受和独特的韵律感。水声、笑声、畅谈声与新贵名士追求的高贵感不谋而合,代表永恒向上的人文精神。

4.3景观街区

独具特色的“景观街区”思想,打造现代感强烈的商业街景区,主要考虑到与与CBD的衔接关系和人流问题,其空间设计是从半开敞到开敞,从小区向外渐次过渡到宽敞林荫大道的路面。整齐的林荫大道、的格调小店、悠扬的笛声、惟妙惟肖的雕塑小品、丰富的夜景灯光,给街区带来一丝别致的情趣。商业街植物设计主要采用规则式种植的方式,构成该空间的高层框架,同时在乔木间点缀造型现代感强烈的灯具丰富夜景色彩,并按一定距离设置线条简洁的草坪灯,和谐中蕴含着变化。营造出一个多功能的,舒适的,具有浪漫气息的娱乐购物的街道环境。

5.结语

经历过文化的沉淀和积累,记忆和经历不断浮现叠加的小区,才会成为城市的永恒。景观规划设计本身,不仅仅是一个场所,一个空间,只有充分正确地考虑了“人”因素,才能使设计的场所焕发生命力,成功的景观设计正是在承受住社会洗礼考验后自身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真正体现。

【参考文献】

[1]韩昊英.日本1968年《城市规划法》划线制度的实施成效及政策启示[J].北京规划建设,2008,(02).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范文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

大家好!

刚才,我听了吴红老师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这堂课,深有感触。吴老师那亲切的语言、自然平等的教态,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我个人认为吴老师这堂课的成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定位准确。

教学中,吴老师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教材选编的意图,完全符合新大纲的要求,准确合理。

二、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得到突破。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抓住介绍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的珍贵文物三个方面进行了精读、精讲。注重以读为本,充分理解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结合大量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出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从内心真切感受到圆明园是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突破了难点,从而为后面圆明园的毁灭感到痛心,对侵略者的仇恨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三、注重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指导学生读书,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处理好读讲关系,去引导学生多读和加大学生自学自悟的分量。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教学中,吴老师注重突出语文课“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熟读成诵,在读中感悟”的特点,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默读、齐读、范读、快速浏览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如在学习圆明园毁灭经过这段时,老师先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初步感受到圆明园被侵略者毁灭了,再引导理解重点词:抢、毁、烧、凡是、统统等词之后齐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侵略者的贪婪与野蛮。接着,让学生观看毁灭的录象,把学生感知的画面生动、直观、形象地再现出来,让学生的内心受到最强烈的震憾,迅速点燃他们心中对侵略者的贪婪和野蛮的仇恨之火,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表达出此时的心声,真切感人,易达到高潮,引起共鸣。最后通过朗读,感悟语言规律,体会作者怎样表情达意,使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再次唤起爱国热情,惋惜、痛恨之情,从而更进一步体验情感,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课堂教学达到高潮,感情得到升华。

四、尊重学生的学习自,珍视独特的阅读体验。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吴老师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自由表达,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如初读课文后的质疑问难,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用喜欢的方式朗读,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权,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来,教师在允许学生自由表达后,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的思路,抓住需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在观看了风格各异的建筑物课件之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景观来想象,自由表达出来。当看完了圆明园被毁灭的一段录相后,让学生谈感受、谈感想,这样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注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

五、运用CAL创设情境,激感。

利用CAL组织教学,以特定的音响、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能有效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吴老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了CAL,如:在教学圆明园被毁灭这段时,虽然文中具体描写了被毁灭的经过,但究竟是怎样一个场面,由于学生没有亲眼所见,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表象,教学时播放一个圆明园被毁灭大致经过后的课件,图、文、声并茂的活动影像,渲染了课堂气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感情。利用CAL展现教学内容,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具体生动、真观,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趣味性和生动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范文篇5

关键词:中学政治课;以人为本;教学效果

坦率地讲,新课改之初由新教材和新思路的快速“嫁接”所带来的“轻松活泼”的“快乐课堂”有很多是“泡沫教育”下的虚假繁荣。更多时候,课堂依然是本应生动的知识却被教师用枯燥手段予以灌输的乏味场所,是大量教辅资料与试卷的集聚地,是充斥着无数考试的主战场,是教师通过公开课和竞赛课登上领奖台的功利性表演场。这样的课堂如果持续存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能力将被钝化,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创造力将被消磨。以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为例,它的德育功能以及启迪、反思、警示功效,绝不是让学生记住一大堆“条条杠杠”的知识点就能实现的,其怡情知性的魅力更不是通过将学生训练成“应试型人才”和考出一大批所谓“高分”生就能体现的。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需要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能够将人文、情感等理念渗透于课堂之中,最终使其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

一、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营造课堂思辨的氛围

人格权的含义是什么?维护人格尊严权有何意义?弘扬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性?我国为什么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重要性?我国应怎样构建和谐社会……类似这些问题在传统课堂广泛存在,表面上看是在鼓励学生思考,实际上却在禁锢学生的思维。传统政治课基本上是以概念和理论的传授与掌握而展开教学的,教师习以为常地通过类似上述这些问题,千方百计地试图将学生的思路向所谓“标准答案”上引,学生不同角度的甚至是精彩的解答仅仅为点缀,最终还是以要求学生熟记“标准答案”为目的;相应的,考试也以教材“标准答案”为评判标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阐释很难被认可。

中学政治(思想品德)教材体系的重构,要求执教者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基础上自主学习、享受知识,而不是如同以往在僵化的直灌式课堂上通过应试化教学培养应对各种考试的理论型学生。执教者要在提高课堂驾驭力的前提下,在“设疑一析疑——解疑”的过程中,运用执教智慧拓展学生的智慧,尊重学生的思维,欣赏学生的创新,构建智慧型课堂,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类似上述这些缺乏激趣、智慧的呆板问题,如果换一个角度重新启迪学生,效果或许会截然不同。例如:“女司机在财物遭抢的情况下开车撞向劫匪,导致其死亡,你如何评价这一行为?”“2008年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和抗雪救灾,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七航天员实现中国首次太空漫步,你从这些事实中想到了哪些,看到了什么?”“你对国家‘限塑令’、节能减排、‘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活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事实了解吗?你对此怎样理解?”这些设问都没有向学生明确指出知识观点、概念理论或其思考方向,但却引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任何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理解,从中找到思维切入点,多角度的看法、结论在学生的互动探究中不断生成。虽然同以往所谓“标准答案”相比可能更加分散,但是在思想的交融和观点的碰撞中,“尊重公民人格尊严权,以合理合法手段维护公民权利,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核心知识点及其延伸知识点会在水到渠成中自然呈现,学生的智慧也因此得到彰显。

不需要灌输理论,用不着死记硬背,当课堂点燃起智慧的火花,一切便迎刃而解,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了扩展,创造活力得到了绽放,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由此在课堂上形成浓厚的思辨氛围。

二、渗透人文精神,引领课堂理性的激情

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驱力。在当今信息爆炸引领潮流的知识经济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远远不是课堂所能包含的。通过网络等媒体了解国内外时事及社会新闻等,这对学生来说并非难事。同时,在网络进步所造就的新兴词汇、概念的表达与使用上,学生甚至还强于教师。如果执教者继续孤芳自赏地陶醉于按部就班的预设课堂,那么,他们反而会因自身的“孤陋寡闻”而成为学生的笑柄。

执教者应该认识到,学生掌握知识不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课本知识只是学生

拓宽知识层面的基础和培养综合能力的载体,是指引学生踏向求知征程的阶梯。中学政治(思想品德)教材文本中的事例引证材料往往具有不可避免的滞后性,教师要善于将“静态”教材文本与“动态”现实素材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关注社会与生活实际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体验、感受、领悟,使思维的敏锐性和学习的能动性始终与时代脉搏共振共融,展现政治课的人文魅力和理性激情。

例如,在网络、媒体资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类似于“海峡两岸实现直接‘三通’、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赴亚丁湾海域联手国际社会打击索马里海盗、世界金融危机、朝鲜核问题、原上海市委书记因及被判刑、不务正业的嗜赌者引发成都公交车纵火惨案以报复社会”等时事政治或社会新闻素材,学生们都有较多的议论并希望在进一步了解中获得共鸣。事实上,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中开展探究思索的积极体现。教师不应抱着预设教学资源及预设教学流程的传统观念阻滞学生探讨、沟通的学习欲望,而应以学生知识资源涉猎面的扩展为学习的丰富载体,激发学生运用智慧思维探索的动力,从而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需求的驱动下自主感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流,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政治文明建设,思想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责任意识”等观点。

当执教者以探究合作者而非知识传输者的身份和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以自身的知识涵养与人格魅力而非高高在上的权威和学生共同架构起以课堂为基点的学习平台时,师生之间就双方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交流。就看法相异的观点展开辩论,就精彩的人生哲理展开分享,和谐课堂由此洋溢着人文气息,学生求知的激情与学习的活力得以经由理性的引桥奔向知识的海洋。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三、重视日常生活,释放课堂实践的灵性

以往被学生抱怨为枯燥无味的政治课是由“教师讲授灌输、学生做题背诵”的常态教学思维造成的,最终培养的是一批批“闯关过关”的“考试人才”。所谓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么成为停留在课程计划或文件上的虚无缥缈的“美好愿望”,要么成为众人济济一堂而心知肚明的公开课或比武课上的“成功表演”。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造能力也因此被桎梏。

在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程实施过程中,执教者所要考虑的不是为驱散传统课堂上的沉闷气氛而形式化地追求表面上的热闹欢快,而是激发学生实践导向的思维能动性,增强学生品德践行的内驱力。

例如,在初三思想品德课学习中,教师通过布置学生了解家人所从事工作的特点以及调查所在范围地区经济行业发展情况,并结合自身外出消费、逛街等活动参与情况,让其来学习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这一主题内容就能获得不错的效果。在对基于生活与社会现实的生动素材的分析探讨中,每个学生都能从观察体验和亲身感受中找到思维支点,循序渐进地展开探究学习。于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分别有多种表现形式”等知识观点在自然而然中被学生从现象实例中提取归纳。学生以概括得出的观点为基础,又联想到“三鹿”奶粉事件和频繁发生的矿难等时事新闻材料,进一步通过迁移性思索,在研讨中得出“用经济、行政、道德、法制等手段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督与管理”的结论,显然这样的理解感悟会深刻得多。

事实上,当执教者将学生知识学习的宽广平台与学生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在课堂上和谐交融时,课堂就成为感性和理性有机统一的契合点,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动性和主动践行的积极性在激荡着动感氛围的课堂上交相辉映,学生由此而释放学习与实践的灵性。

四、关注学生情感,闪耀课堂人性的光辉

当节节攀升的中考成绩被不断盘点的时候,学生、家长、学校似乎都欢欣鼓舞,教学的“成功”被无限放大。至于学生在日后人生历程中品行发展状况如何,则很少有人关注。显然,应对考试的成功并不等于课堂教学的成功,卷面成绩也不代表实际品行。事实上,今天展开笑脸、欢呼雀跃的人明天或许就会瞪大双眼、欲哭无泪。

在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程所建构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三维目标排序格局中,知识的掌握是基础,学习方法与实践技能的运用是保障,而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树立和情感品德的升华才是核心目标。执教者要善于从社会与人生舞台上积累和挖掘情感素材,引领学生感受体验源自内心深处的情感震撼力,帮助学生通过潜移默化

的情感之旅发现自身的品格闪光点,从而在解读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奠定人生价值观的基础。

例如,通过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可歌可泣的现实素材,教师引领学生在情感深处感悟党和政府关爱生命、尊重人权的动人旋律,感悟抗震英模舍生忘死、勇救他人的高尚情怀,感悟普通民众扶危济困、团结互助的公民道德之光,感悟灾区同胞不屈不挠、勤劳勇敢的感人乐章,感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通过北京奥运圣火传递以及残疾运动员金晶等海内外华人保护奥运火炬的素材,教师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感悟礼仪之邦中国人民的精神文明风采和高度社会责任感,感悟我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日益提高的自豪与荣耀;通过平息乌鲁木齐“”分裂势力和拉萨“”分裂势力暴乱的时事素材,教师引领学生感悟广大人民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共同心声,感悟我国政府坚持依法治国、努力维护人民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坚强信念……学生在这些涉及面广泛的非预设动态情感资源获取感悟的过程中,不仅巩固深化了对相关知识的回顾与理解,而且逐步养成融入社会时空活学、活用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良好意识。

当执教者通过情感素材和学生之间产生心灵的交融与共鸣时,“感悟他人发现自我自觉践行”的情感教学链得以建构,课堂由此而涌动着情感的浪潮,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以在品格的提升中逐步确立,从而使政治(思想品德)课闪耀其人性的光辉。同时,学生灵魂深处的情感激荡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其情感力量的迁移与外显,主要表现为学生用正确的理念取代过往的错误或消极态度,通过感悟他人的品格魅力来发现并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从而以自觉的责任意识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实现自我。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范文篇6

学生们先是一笑,继而争论起来。看到学生们对刚才这一看法争论纷纷,于是我顺水推舟地说:“那么我们分析一下,主人公是不是执迷不悟,值不值得同情?”

生1:“孔乙己的确是执迷不悟,要不是虚荣盲目,他怎么会如此穷酸,如此潦倒,最终落得如此的下场呢?”

生2反对:“不能这么说,他生活在这样的社会,是封建科举制度害了他,叫他怎么办?”

我马上加以引导:“同学们,我们要畅所欲言,大家都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3:“你看他‘站着喝酒而穿长衫’,明明处于下层,却硬要罩着长衫显示阔绰,糊涂啊!”

我插上一句:“说得好,他这般模样是有点矛盾。”

生4:“留心文中的几处细节描写,刻画了孔乙己好喝懒做,还死要面子,自命清高,放不下读书人的臭架子的形象,他至死不悟!”

生5:“但是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是深广的,千千万万的读书人耗费了青春,就是被这科举制度埋没的。孔乙己是典型,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我追问:“这么说,孔乙己的悲剧该由谁来‘买单’呢?”

生6站起来:“当然是孔乙己啦,他麻木不仁!”

生7也站起来:“不对,封建科举制度是罪魁祸首!孔乙己只不过是封建科举制度奴役下的可怜的牺牲品,是个被封建社会扭曲了灵魂的‘多余人’。”

……

学生们这些闪烁着思想火花乃至哲理意味的精彩发言,让人真实地感受了这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无穷魅力。这堂课也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启发。

一、尊重学生,巧妙引领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课堂不是一个简单进行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学生生命成长最重要的阵地,教师应该尊重他们的想法和看法。学生提出疑问,充分体现了他们大胆质疑的精神。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与兴致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的,学生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倾听不同的意见时,他们的智力、思维在接受挑战,当这种挑战来自同学或教师的时候,碰撞会更加激烈和深入。只要教师懂得以爱心和智慧去引领生命,在预设目标的实施中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体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他们奉献给教师的将是无尽的潜力和生命的亮丽,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呈现出不曾预期的精彩。

二、预设生成,化解矛盾

没有矛盾的课堂不是真实的课堂。而分析矛盾解决矛盾需要教师的智慧。从课例来看,上面这堂课是有预设的,看似随意的铺设,却引来学生充满智慧的对话、争论,课堂中呈现的流程和效果是不断生成的。其中一个学生说道:“刚才正反方同学都说得在理,我看大家还是别争了,我也是从资料中了解到‘答案’的,但是当时我不明白,现在我懂了,在那个黑暗腐朽的社会里,处于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的命运可想而知,孔乙己当然难逃厄运。他渴望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却无法认识这个社会,看透科举制度的本质,摆正不了自己的位置,他为科举耗尽了一生。他努力过,也挣扎过,但无济于事,这是可悲的,还是让我们给点同情吧。”这呈现出一个过程,一个必然的、真实的过程,那就是教师设置了让学生深入思考的疑难问题,利用文本解读中出现的矛盾,带领学生进行探究,终于获得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认识。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范文篇7

可见,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已不再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传道、授业、解惑的阵地。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将被赋予新的含义,它将会变得更加平等、民主、和谐,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充满趣味、开放、交流及成长与智慧的气息,即“生态课堂”。

生态课堂强调“以生为本”,主张在课堂的生态场中,通过老师的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自由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主要表现为主动探究知识,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能够主动思考、得出结论而不是照猫画虎、简单模仿、机械训练。因此,教师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趣味、得以充分交流、自由开放的生态课堂,不但能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精神。那么,作为中学语文一线教师,我们应该为学生打造怎样的生态课堂呢?

一、为学生打造充满趣味的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教学的艺术不仅是传播知识,还应该“激发”“调动”“激励”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并能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究语文知识,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利用电教手段播放歌曲,再现一些精彩的与课文有关的片段,创设教学情境,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死气沉沉的气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给学生造成强烈的感官刺激,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智力、非智力因素,激发他们的情感,并很快地把学生带入到文本中去。

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的《沁园春·雪》这一写景名篇时,让学生借助电教媒体清晰地看到作品所描绘的茫茫雪景,再加上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来感知词中所描绘的银白世界的壮美,从而使学生体会北国的冬天并不枯槁也不凄凉,而是气势磅礴、气象雄浑、美丽动人。使学生从流动的画面和优美的语言中,体验作品所展示的奔腾壮观的美。同时也让学生感悟到作者洋溢着的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令人心气豪爽,精神振奋。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震撼着每个学生的心灵,从而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山河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也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利用歌曲创设教学情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适度、适量地插入歌曲,既能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在课堂教学的结尾再次让学生听崔京浩的歌曲《父亲》,然后又加了一段深情的述说来激发学生叙述真情: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让我们一生依靠,永生难忘。一个人如果不懂得享受爱,他的情感就是苍白的;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回报爱,他的良知就是自私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很平常,也很平淡。一个眼神,一句叮咛,一个微笑,一个苹果……请你们说出父母令你感动的点点滴滴,用饱含深情的语言表达出来,让我们都来分享你的亲情,你的幸福。同时也让我们懂得感恩亲情,珍惜亲情吧!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情绪,调动了大家参与的积极性。

二、为学生打造“交流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认真聆听,谈不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从而实现“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文本对话”。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的态度要和蔼,对学生的发言要肯定,对学生不同的观点要给予尊重。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朱自清的《背影》时,我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展开交流,通过课堂交流,发现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思维,都有发展的潜力。因此我们要理解他们的不足,要采取表扬、鼓励的方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作为一个听众或朋友来聆听学生的见解和观点,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敢于展示自我,乐于展示自我。

三、为学生打造“开放的课堂”

1.创设情境,让学生展示自我

“语文教学不仅是老师给学生传授知识,更多的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探究、感悟”,给学生打造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他们尽情地展示。我们要把课堂看做是学生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们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是我们教师能否给学生足够大的平台。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孔乙己》时,我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文章所表现的主题,并让学生根据想象给文章加一个结尾,可以用多种形式表现。结果有的小组根据原文进行续写,有的小组表演小品,有的小组利用访谈形式等等,都表演得惟妙惟肖,展现得淋漓尽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注重实践,让学生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么教师就是要利用好例子——教材,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之后,接下来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感悟语言,进行读、说、写的练习。只有实践,学生的能力才能够不断地巩固和提高。因此,教师应多搜集一些课外阅读资料推荐给学生去阅读。如,学习了《出师表》以后向学生推荐阅读《三国演义》,学习了鲁迅的《故乡》后引导学生去读《藤野先生》,并让学生写读后感进行课堂交流,组织讲故事比赛等,从而使学生增加阅读量,提高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学生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让其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读”和“写”把感情表达出来,使课堂在这情感的碰撞中进入高潮。

四、为学生打造“自我感悟的课堂”

1.感悟作者的情感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勉励马生勤苦学习。学完课文以后,我引导学生说:“在求学的旅途上,每个人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你遇到过什么困难吗?你是怎么解决的?请把它说出来。”结果学生都积极主动地举手,叙述自己的经历及感受,这样,学生很自然地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深深地把自己感动了。

2.感悟语言文字

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我在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春花图”“春草图”“春风图”“春雨图”之美时,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录像资料创设情境,然后再用语言创设一种特定的情景。草的绿、小花的美、春风的煦暖、春雨的细密,学生们也跟着老师生动形象的描绘展开了想象,学生的眼前展示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美丽。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钻研,不断转变教学理念,采取新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打造高效的生态课堂。

参考文献:

[1]李帮琼,冯维.课堂生态观的研究进展[J].新课程论坛,2007(3).

[2]陈德琥.关于合作学习的情意功能[J].文教资料,2007(27).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范文1篇8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教学的反思,引入了情境体验教学法的意蕴,说明了高校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目的,阐述了情景体验教学法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方法。文中还联系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堂教学,提出了人文情境与科学情境的结合、教育与美的结合等理念,丰富和发展了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堂教学方法。

论文关键词:教学法,情境,体验

一、教学的反思

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传承知识,但如果将知识的传承绝对化和简单化,并漠视了人的情感和体验,那么知识的传承过程就是冰冷和僵化的。尽管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已提出了寓教于乐”的情感式教育,但在教育功利化的驱使下,形成了崇尚知识至上”的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人为地断裂了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使学生成为对知识缺乏情感的容器,丧失了对知识主动学习、内化与应用的能力。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必须在反思中前进,当时代的发展不断继承和超越着传统的时候,我们的课堂教学也要寻求新的方法和思路。高校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有着更高层次的情感需求,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二、情境体验教学法的意蕴

心理学认为,情境”是指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这里的情境”指具有情感色彩的教学场景。情境的功能是唤醒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也是课堂教学的前提。体验”,是指人对情绪或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这种心理活动是由感受、理解、联想、情感、领悟等诸多心理因素构成的。用心的学习就是体验学习,它是实现学生生命感悟的过程,也是实现生命审美的过程,是对学习对象的一种情感的赋予和心灵的呼应。情境体验教学法”和以往的情境教学法”是有区别的,情境体验教学法”对情境的理解更为宽泛,它将情境界定为人文情境与科学情境的结合;并且,情境体验教学法”更加关注学生的体验式学习活动,即更加关注学生生命感悟和生命审美的过程。

三、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目的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目是使学生能够使用计算机这一工具对图形或图像进行润饰、美化、创作,使图像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生命力和价值。笔者始终认为,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既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这门课程进一步挖掘和提升高校学生的生命感悟和生命审美能力,并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平台,学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来展示自己独特的审美追求,表达独特的审美个性,实现并体验独特的审美价值,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堂为情境体验教学法提供了很好的实施场所,情境体验教学法也为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的教学点亮了一盏明灯。

四、情景体验教学法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一)教师角色的构建

1、适应变化,做学生引领者

课堂总是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所讲的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一个教师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心态在变化,知识及操作经验的积累状况在变化。这一切的变化要求教师根据当前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且,教师是引领学生走向知识、唤醒学生的情感的导师。我校的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教学针对了不同专业的学生(如:新闻、事业、广告、经贸等),教学内容、案例选择、技巧设置、作业难度等需根据不同专业进行调整。即使是对于同一个班的学生,也不能使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善于发现变化、适应变化,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引领者。

2、随专业成长,做幸福的体验者

教师可将自我发展和教学成果结合起来。首先要热爱自己的专业,并且倾情投入教学过程,在教学相长”中收获成功和体验幸福。对于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而言,它本身就是一个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工具,享受美的过程及美的结果,既是幸福的,也是充满成就感的。

(二)学生角色的构建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以生命体验来参与教学活动时,学习的主动性便能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把学习看成认识自我、掌控自我、发展自我的途径,且有主动学习的需求,学习便能成为一种幸福。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教学中,要发掘学生爱美”的主体意识,培育学生的审美”的主体能力,刺激学生创造美”的主动需求,并且和自身发展及专业能力培养相联系,能够进行主动学习。

(三)情境的创建

1、教学情境的设计

首先引入教学情境,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与发展的教学情境,构建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阶段。简单来说,就是引起学生的关注,使学生的认知或情感有所发现”。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教学中,我常采用的方法有:①欣赏法。让学生欣赏漂亮的作品,并指出它的精彩之处,使学生产生想要实现其效果的强烈渴望。②提问法。提出一个问题,如:要表现某一效果应该怎样处理?”引发学生思考后,用适当的方式引出新的学习内容。需要强调的是,教学情境的引入应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中,它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其次,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多媒体计算机房进行教学,实现对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进行多方位的刺激,这对于教学情境的创建是非常有利的。但是,这绝对不是情境”的全部,在先进硬件技术的支持下,教师仍然需要丰富生动的教学语言、巧妙的教学环节设计、饱满的热情、爱心、耐心和机智,才能成为成功的情境”设计者。

2、人文情境与科学情境

情境”作为课堂教学中富有情感色彩的场景和氛围,从生态学的视角,可以将其分为人文情境与科学情境。

人文情境是感性的,强调对象与迁移、审美与思辨,具有动态和开放的特征;科学情境是理性的,强调理智与逻辑,具有严谨、求实的特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强调营造科学情境,崇尚统一性和整体性,课堂气氛是严肃、严厉甚至是严酷的。当前,人文情境受到了普遍关注,它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出课堂教学的个体性、变化性,倡导营造课堂和谐、温暖的氛围。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教学强调学生的个性化表现和创意性设计,所以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堂应该重视人文情境的创建,使人文情境与科学情境应协调、相融,这样才能创建和谐、灵性的课堂。

(四)体验的创建

1、主体参与

主体参与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的一切活动均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学习活动以学生的全面参与及全身心的投入为原则。主体参与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也是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技能体系、价值体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专业、层次、情感、兴趣、特长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精心设计操作项目,把学生引入操作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构思—联想—创意—实现的过程,完成作业或作品设计。学生在主体参与的过程中进一步融会知识、提升技能、培养创新能力。

2、体验与感悟

当学生从教学情境进入到学习状态后,便开始了体验学习的过程。体验包括对问题的理解、对自身的期望、学习兴趣的提升、学习动机的增强、知识与技巧的应用等。感悟就是从大量的表象中通过亲身的理解与领会得出典型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有理性归纳的过程,也有情感升华的过程。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堂中,学生在完成操作项目的过程中,理解教师的期待、明确自己的责任、应用知识与技能,完成思维抽象,同时感受成功的幸福。

(五)教育与美的结合

1、审美沟通

情境体验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学生的感受来组织教学的,学生的感受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审美与感觉、想象、情感、兴趣、态度是紧密联系的。审美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美的观察与体验。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的对象—图像,它的美包括形式美和意境美,形式美是指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的有规律的组合。形式美的主要法则有:单纯齐一、对称均衡、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多样统一。意境美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情感)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境、意与境的统一,意境中的含蓄能唤起欣赏者的无限想象。把美学基本原理融入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堂中,让学生具有发现美的眼睛、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愿望,生成师生间对美的共鸣,是达成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堂的审美沟通的一个条件。其二,是生命体对于外界事物的亲生体验和沟通。教育美学观认为,要以教育美的建立去提升教育及其对象的精神境界,使教育活动成为一种人生境界的达成过程,使教育活动的主体或对象都在人生上实现超越。”情境体验教学追求教育美的达成,它是一种教学智慧的美、生命的美,目的在于求得学生精神与教学环境间的沟通、学生与教育世界的心灵沟通。

2、精神审美与升华

所谓精神审美,就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为主要目的,让学生以审美的情绪关注学习内容,完成学习过程,获得精神的满足,并且获得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和智慧。升华是指对认知的升华、对感悟的升华、对责任的升华。升华是教学向课外的延伸、向社会的延伸。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平台,学生在此平台上获得美的体验和满足,从而丰富其内心世界,获得生命美的更深感悟。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但任何的美都必须以社会道德和法律为基础,我们的任何行为都必须对社会负责,否则,它制造的将是丑恶。

五、后记

高校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不仅是知识的诉求,更是对学生生命个体发展的关注。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堂中应用情境体验教学法,倡导人文情境与科学情境相结合,唤起学生生命个体对美的体验、感悟和升华。但教学研究是没有止境的,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的教学要在传统的启迪下、时代的引领下、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前进。

注释:

①黄甫全.课程与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7

②郑金洲.课改新课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42

③李秀伟.唤醒情感—情境体验教学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41-54

④郑金洲.重构课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3):15

参考文献

1黄甫全.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57.

2郑金洲.课改新课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42.

3李秀伟.唤醒情感—情境体验教学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14-120.

4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15-66.

5马斯洛.人性能达的境界[M].林方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2-192.

6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10-35.

7严正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85.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范文篇9

关键词:禅宗美学;现代设计评价;应用

自工业革命后,欧美的工业得到一个长足的发展,人类文明的高度不断提升,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环境、能源、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在这个时刻东方文化得到了西方的注视,结合当前现代设计评价中的需求,东方的禅宗美学中的顿悟、静默、平常心与中国的传统美学,结合中国儒家的传统文化、魏晋时期的玄学等不断的碰撞及融合。禅宗美学的核心是佛性,以空灵为美。从大方向上对人与生命、自由与和谐等特点予以肯定,从艺术的创作原理上肯定了虚实相生,注重人们审美观中对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对古典美的追逐。

一、禅宗美学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在我们的认知中佛教是在西汉时期传入中国的,这个来源于古印度的宗教文化对我国传统的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佛教适应了当时人们的思想的需求,得到了一个长足的发展,从中国的美学史来看,从先秦以后,佛教走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同魏晋时期的玄学相结合最终融合形成了禅宗美学。其思考模式在唐代的时候进一步与当时的美学特点和民族习俗等,这些与本土艺术的密切联系,互相影响,禅宗美学包含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自然和人文,并从中国道家的自然观点来对自然状态进行阐述,佛教对于中国的美学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禅宗美学在现代设计评价中的美学特征

禅讲究的一种心灵的追逐,其实更像是一种审美的思维方式,对于禅宗美学的思想我们要想理解就需要认识到中国传统的儒、道、释三家中的一些重要思想,儒家注重的是和谐的境界,道家注重的是妙道的境界,佛家注重的是圆融的境界,禅宗美学则是将中国的儒、道、释三家文化进行了大融合。禅宗美学体现出了重要的特点,第一就是和谐之美,这个美强调的是减轻或者清除物与心的对立的感觉,注重在人们的意识之中人和社会之间的和谐的联系,需要心和物的统一,让这个世界都具有不偏不倚、生命与宇宙、人与人、人与社会都需要具有和谐之美,在现代设计中需要弘扬禅宗美学当中的和谐之美,不偏不倚、自然平和,最终可以追寻一种均衡、平稳之美。第二追逐一种妙道之美,妙其实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空灵境界,是一种内在的智慧之美。妙道之美其实就是妙和精神之间的实虚之扣,既要注重物质又不拘泥于物质,最好是超越物质,对现实能够充分把握又要超脱于现实以外,把务实的一些特性相结合,才能够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接,最终就能够达到一种玄妙的境界。在现代设计中把艺术设计通过客观事物来进行表现,将主体的思想隐匿其中,可以做这么说在这里禅宗美学讲究的是境由心生,只有达到了内心心灵的感悟,才可以对空间进行无限、有限的把控,将设计中的永恒的瞬间意义把控,当前中国现代设计仍然被禅宗所提倡的空灵之美所影响,并成为了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追逐是一种内在的人格情怀,是一种体验自然的生存理念,是一种新的审美境界。第三就是圆融之美,所谓圆融强调的就是圆满和融合,就是人的本体和宇宙万物的本体是圆融为一体的。设计从诞生到今天,集合了众多的元素,形成现代设计的多元化表达方式,由于受禅宗美学的影响,设计者经常将自己的领悟贯穿到设计之中,并强调本心,让自己的设计充满圆融之意。

三、在设计中渗透禅宗美学

禅宗美学注重顺其自然,不被形式所左右,人与万物应该融为一体。用简单的形式来展现设计的理念,现代设计的产品也许非常的简单,但是并不简陋,反而在其制作的工艺上是严格要求的,这就是设计者追逐的一种低调的奢华,内敛的文化。从自己的本心出发,在一个西方文化、观念对我们进行不断冲击的社会环境中,我们需要禅宗美学给我进行一个方向的指引,设计其实就是一个心灵的遐思,世界上的万物都可以存在于人们的心中,我们的现代设计的评价也需要用心去感受,用心去领悟,我们的设计都源自于心,作为我们所说的创意则是一种心灵的运动。在设计的时候回归自然,领悟自然,和自然沟通,尊重自己的本心。不是不断的模仿。作为现代设计评价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在设计中感悟禅宗美学,领悟心灵的追求,在设计评价的时候我们经常在问客户需要的是什么?中国的文化既有自己特有的魅力也善于融合,展示自身,作为现代设计评价来说,我们既要了解世界,也需要让世界了解中国,才能在其中生存并发展。一方面需要懂得国外的设计,也要让他们懂得中国现代设计的特有的魅力。禅宗美学正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资源和原则,让设计者、让评价者能偶从中找寻智慧、找寻自在。禅宗美学给了我们一种提示,可以借鉴西方,但是不能放逐自我,要从本心出发,不断发展。

现代设计基本上源于建筑设计,上世纪二十年代左右,欧洲不少具有先进理念的建筑家、设计家联合在一起促成了一个新建筑运动,其内容非常的丰富,包含了技术上的变革、精神上的改变、思想上的涌动,尤其是新的建筑材料的使用,将千百年来建筑为特权阶级服务的传统打破了,也把建筑原材料进行了传统的颠覆,从建筑变革影响到了后来的城市规划、家具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等,最终形成了整个现代设计的变革。将功能作为了现代设计的目的和重心,不再将形式当做设计的出发点,更加追逐设计中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从形式上愿意使用更加简单的非装饰性几何造型,倡导在现代设计评价中倡导标准化的原则,从设计上讲究中性色彩计划,重视空间注重整体设计,喜欢以模型为中心进行设计规划,在设计中注重客户的经济问题,以实用经济为设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严灿璨.禅宗美学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以无印良品为例[J].设计艺术研究,2014(05):41-44.

[2]梁念龙,齐伟民.禅宗美学思想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30(5):44-46.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初中政治;情理结合;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7-081-1

一、激发学生思维,促进思辨训练

人格权的含义是什么?弘扬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性?我国为什么要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重要性?……类似这些问题的设计在传统课堂普遍出现,表面上看是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实际上长期一问一答,或者自问自答的授课模式却在禁锢学生的思维。教师基本上是以概念和理论的讲解和分析而展开教学的,教师尽心尽力地通过类似上述这些问题,一味牵强地试图将学生的思路引向所谓“标准答案”,学生的个性理解和新颖的思考角度并不能成为理想解答,很难被认可,最后还是以要求学生熟记“标准答案”为结果,相应的,考试也以教材“标准答案”为评判标准。

中学政治教材的重构,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的基础上自主学习,享受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见解,欣赏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学习能力。例如:“2008年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和抗雪救灾,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七航天员实现中国首次太空漫步,你从这些国家大事中想到了哪些,看到了什么?”“你对节能减排、‘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活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事件怎样理解?”这些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火花。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想法,多角度探究。在思想的交流和观点的交锋中,“尊重公民人格尊严权,以合理合法手段维护公民权利,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落实科学发展观”等关键知识点会自然呈现,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扎实的训练,比死记硬背的要牢固实效。

二、弘扬人文精神,体验课堂理性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知识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远远不是课堂所能包含的。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了解国内外时政及社会新闻,对学生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在新兴词汇的表达与使用上,学生甚至还超过教师。如果教师继续循规蹈矩地预设课堂教学过程,那么,他们反而会成为学生的笑点。

例如,类似于“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赴亚丁湾海域联手国际社会打击索马里海盗、世界金融危机、朝鲜核问题”等时事政治或社会新闻,学生们都有较多的兴趣和讨论,并希望在进一步了解中获得认识提高。事实上,这些都是学生积极学习的体现。教师应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需求的促动下自主感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政治文明建设,思想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责任意识”等观点。当教师和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共同搭建起以课堂为基点的学习空间时,师生交流,展开辩论,分享精彩,情理结合的课堂由此洋溢着人文气息,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奔向知识的海洋。

三、关注学生情感,感受人性的品质

在初中政治课程所建构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三维目标排序格局中,知识的掌握是基础,学习方法与实践技能的运用是保障,而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和情感的升华才是核心目标。教师要善于从社会与人生舞台上积累和挖掘情感素材,帮助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情感事件发现自身的品格优点,从而奠定人生价值观的基础。

例如,通过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可歌可泣的现实素材,教师引领学生在情感深处感悟党和政府关爱生命,尊重人权的动人旋律,感悟抗震英模勇救他人的高尚情怀,感悟普通民众团结互助的公民道德之光,感悟灾区同胞不屈不挠、勤劳勇敢的感人乐章,感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通过北京奥运圣火传递以及残疾运动员金晶等海内外华人保护奥运火炬的素材,教师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感悟礼仪之邦中国人民的精神文明风采和高度社会责任感,感悟我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日益提高的自豪与荣耀;……学生从这些情感资源获取感悟的过程中,不仅巩固深化了对相关知识的回顾与理解,而且逐步养成活学、活用政治的良好意识。

四、关注平常生活,开展课堂实践

在中学政治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不是追求表面上的热闹欢快,而是激发学生课堂实践的思维积极性,增强学生品德情理行合一的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范文篇11

高职三生教育”实践不能脱离工学结合”的大环境。工学结合是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尝试,学生一边在企业实践,一边在课堂学习,把学生的理论学习和生产性的实践锻炼合为一体,形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统一。[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给高职的三生教育”实践提供了优势。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为三生教育”提供了真实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了与社会、企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工学结合”模式下,三生教育”跟进企业,以企业和实训基地作为载体开展实践教学,使得高职院校的三生教育”环境不同于以往校内环境,也不同于普通高校社会实践环境,而是过渡到了企业和社会,不但具有真实性而且内容丰富。实践的教育内容模块也具有了鲜明的职业性、应用性和岗位性。企业生动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现实的教育平台、丰富的教育题材、生动的教育素材为拓展高职三生教育”载体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但同时也给工学结合背景下,如何搞好高职三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的学习阶段主要分为实训前、实训中和实训后三种基本形态。实训中和实训后正是学生思想观念波动大、心理困惑多、人生目标迷茫模糊、不良情绪集中、心理跨度大的阶段,也正是三生教育”的重点阶段,而我们目前的实践情况恰恰是忽视和遗漏了实训中和实训后的三生教育”,出现了校内满堂灌、校外再不管、企业不过问”的局面,致使高职的三生教育”脱节、断裂,缺乏针对性和连续性,导致费了力却效果不佳,大打折扣。因此,高职的三生教育”不能照搬普通院校的实践模式,而是应与专业教学同时跟进,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机制。笔者试图从工学结合的角度,构建高职三生教育”的实践模式,以期从根本上解决三生教育”实践的日常实效性、连续持久性和科学发展性,实现高职三生教育”实践的常规化、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工学结合下三生教育”实践模式——四个复合”

(一)三位一体——实训前、实训中、实训后”的复合

1.三位一体的内涵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的学习阶段主要分为实训前、实训中、实训后三种基本形态。三生教育”也可相配套的分三个阶段进行:实训前、实训中和实训后的三生教育。所谓三位一体”即工学结合不同阶段三生教育”实践的一体化。就是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目标的指导下,结合工学结合全过程中的实训前、实训中、实训后的具体要求,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实训前、实训中、实训后三个阶段三生教育”的复合。所谓复合”,不是简单的对接和链接的结合,而是有机的叠加和重合的融合。实现实训前、实训中和实训后三生教育的复合,可确保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三生教育”的连续持久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三位一体的内容

(1)实训前”三生教育

顶岗实习意味着学生到一个全新、陌生的环境中学习、工作和生活,新角色的扮演、管理方式和人际关系环境能否适应是学生面临的第一挑战。因此,实训前”的三生教育非常重要,应该围绕如何快速适应企业进行,如开展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企业文化教育和实训中高职学生的自身定位教育。

(2)实训中”三生教育

顶岗实习通过让学生在社会、企业的真实环境中,对社会、企业及社会人”、企业人”所要求的信息有较真实的体验,能自觉地按照社会和企业的要求进行自我发现、自我调整、自我磨炼和自我完善。但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不免因为心理跨度大而出现心理困惑多、不良情绪集中等问题。此时,要加强对学生实训过程的跟踪指导,特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实习心态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和挫折教育,及时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有效保障工学结合的顺利进行。

(3)实训后”三生教育

就学生个人而言,经过几个月工作回到校园后,感触颇多。三生教育”要趁热打铁,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实习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反思与总结。

(二)见识、感悟、体验三种实践方式的复合

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形成学生个体的生命、生存和生活素质的过程。学生的素质主要由认知、情感和行为等要素组成,认知是基础,情感是动力,行为是目的。通过见识实践以实践的方式实现认知上提高,在此基础上,通过感悟实践,实现情感上升华、理性上感悟,通过体验实践,实现行为上欲试,培养行为能力,建立正确的行为。从见识到感悟再到体验的实践方式遵循了学生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实际,符合其态度和观念形成、行为养成发展的特殊规律。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学生在与情景的交互过程中由学习者自己建构的。建构主义在本质上真正恢复了教育视野中的学生主体性,体现了以学生的成长为本、发展为本的教育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见识、感悟和体验实践方式的复合,以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成为真正的体验者,关注体验者的体验过程,重视关系互动和情绪、情感的作用机制,强调三生教育”的情景性、建构性、生产性和创造性。[2](P12)

1.见识实践

见识实践就是把大学生应知应会、必知必会的人生道理经过概括、提炼,用简洁的文字、明了的图片、典型的事例,制成可视、可听的课件与图片,让学生一看便懂。通过展厅布置,以实物、课件、图片等视听类资料的形式创建见识实践平台,让大学生在参观平台的过程中,通过平台设置的场面和画面感同身受,从而实现对三生教育实践的感性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德育实践观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实践不仅仅指做与行,更包括了主体的各种见识、体会、体验。见识实践的目的是解决学生对生命、生存、生活的认知问题,但又不同于传统的认知教育,而是以实践为主要手段和方式的认知教育。传统的德育认知教育是一种单向传输式教育,以灌输知识为中心,只注重认知、推理,重认知轻内化,重灌输轻体验,重理论轻实践。现代学习理论指出,通过学生实际的做与行,使认知实现内化,形成一定的品质和能力,进而外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见识实践扬弃了德育传统教育模式的片面性,突出了德育教育的实践性特征。见识实践的教育方式不仅赋予了三生教育”以知性品质,更强调了见识实践是三生教育”中一个特殊的实践形式。[2](P3)#p#分页标题#e#

2.感悟实践

感悟实践就是在见识实践的基础上,利用所创设的特定场景进行活动训练,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活动、实践训练、素质拓展等活动项目,使学生的认知、情感、领悟和行为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感悟道理,从而确立正确的观念和行为的一种实践训练活动。感悟实践项目是实施感悟实践教育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训练、心理素质训练和素质拓展训练三个部分。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的目的是要引起学生对人生的思想观念和外在行为方式的积极变化,而这种变化首先来源于学生对外界情景的感知。当这种感知在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上逐步深入时,他们就会在心理上逐渐认同,并开始用理性去指导行为,进行自我教育。在感悟实践过程中,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和领悟做人处世的道理,增强他们良好的品质意识和行为能力。感悟实践所创设的特定场景能为学生心理内部矛盾转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和余地,让学生充分地表达思考的结果和做人的感悟,既能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又重视行为训练,既进行了做人做事的教育,又训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把理论与实践,认识与行为统一起来。在此过程中,感悟实践实现了活动训练和人生感悟相结合;实现了理性认知和行为训练相结合;实现了情境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2](P110)

3.体验实践

体验实践是指建立在以实践训练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高尚情操、爱心、责任感、正义感、意志力和健全心智,树立积极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为目标的三生教育”实践教育模式。体验实践包括校园体验实践和社会体验实践两大方面。校园体验实践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校内实践活动,如校内工厂实习实践、校内工作岗位实习实践等;企业体验实践主要指在企业的顶岗实习。作为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顶岗实习的机会锻炼学生,通过精心设计的体验项目,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和经验,从而达到学生个人能力的有效扩张,真正体会到人生的目的与价值,从而形成使自己终生受益的人生观和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准则的教育目的。通过体验实践,把生命、生存和生活的理论付诸于人生实践,锻炼能力、砥砺品格、健全心智、提升素质,把人生的感性认识实现理性的升华。见识、感悟、体验三种实践方式的复合整合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实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可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达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目标。

(三)三师一友的复合

三师一友”指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和企业实习指导师傅。[3]三师一友”的复合指学校教师和企业实习指导师傅相复合,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三生教育”格局。在三师一友”工作机制下,发挥企业的作用,创新教育主体,在实习单位建立三生教育”实训基地,把三生教育”延伸到工厂。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我们根据学生专业实践课多和实习时间长的特点,通过学校与实习单位的沟通,直接在实习单位建立三生教育”实训基地,邀请实习单位领导、负责人和实习带队教师一起组成学生三生教育”实训指导小组,共同指导学生三生教育”实训。在实习开始之前,由德育理论课教师和实习带队教师共同制定周密的三生教育”实训教学计划。实习期间,由实习单位领导、实习指导师傅和实习带队教师负责实施,德育理论课教师也要经常到企业进行跟踪指导,同时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同企业职工一样参加所在实习单位的政治理论学习、党团活动以及其他社会活动。三师一友”工作机制使三生教育”渗透到工学结合”的全过程,在专业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和企业实习的各个环节,形成宽泛而多层次的教育主体,构建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范文1篇12

〔关键词〕掌握动态因材施教注重体验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专门学科,它在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其他任何学科不能代替的。

1掌握动态,因材施教

传统的思品教学是“封闭”的,“静态”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儿童畅想、畅言,更谈不上思潮涌动,缺少主体参与。我们应该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从儿童的心理状态中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采取多种方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

1.1贴近生活、注重体验。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

1.2走进社会、学会实践。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购物有学问》时,可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里,让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价格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1.3组织讨论、学会交流。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

1.4创设活动,训练习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活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学具就成为玩具。

2创新模式,互动学习

在深入学习和领会活动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我们依据思品课的特点和道德内化的规律,建立起如下几种较为稳定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实际运用进行修正、完善。

2.1体验领悟模式。是一种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上的,而不是通过书本或者别人的传授而获得知识的方式。体验领悟式学习需要学习者更多地发挥主动精神,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将亲身体验进而转化为一种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比如讲尊重残疾人,不如让学生坐上轮椅驱车爬坡;讲拾金不昧,不妨让学生换位体验,体验失主的心情,这样更能增进对残疾人、失主的理解和同情。

2.2解决问题模式。当你有目的地向自己提出问题时,它就变作你的问题。假使你能适当地应用这些同样的问句和提示来问你的学生,你就可以帮助他解决他的问题。例如:《信科学不迷信》一课教学时,学生就提出问题:既然封建迷信是骗人的东西,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相信它呢?这问题提得好,这下学生的思维活跃了,他们结合自己的感受,谈了自己的想法。“搞封建迷信活动的人往往缺乏科学知识,信以为真”“一般搞封建迷信活动的人都是生活上、事业上遇到一番周折的,而封建迷信的东西往往都去迎合人们的心理,把人弄得神魂颠倒。”等等,通过讨论,学生们揭下了封建迷信的假面具,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

2.3实况再现模式。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因此,教师还要使教学向学生的生活领域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环境中进行探索,自主地运用所学的道德知识推理、判断,选择道德行为,独立地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如:教学《当老师不在的时候》一课时,可特意离开教室一会儿,让大家自习。上课了,学生有做作业的、画画的、看书的、讲笑话的、做游戏的,然后走进教室让学生自我评判:当老师不在的时候,我在干什么?对不对?谁在干什么,值得我们学习?谁还需要改正?学生对自己的实际行为进行剖析,非常乐于参与。

3改革教法,提高效果

3.1注重情感诱导,激发活动热情。在思品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进行情感诱导,努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首先是和谐师生关系。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这是激发道德情感的基础,也是“人本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其次是调整教与学的比例关系。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空,充分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第三是以境育情。创新的活动情境要生动直观,富有感染力,学生置身其中,定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感。第四是以情诱情。一方面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打动学生,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传导情感,通过语言、状态、表情等辅手段,将课文中典型人物的思想感情传递给学生,从而以文中人物之情启动学生之情,使他们进入角色,受到熏陶。

3.2确定适度目标,激发活动兴趣。活动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合理,直接影响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良好品德的形成。一是目标的全面性。即对学生的知、情、意、行均要提出合理的目标要求,引导学生瞄准各项目标进行自己的学习活动。其次是目标的递度性。也就是说活动目标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对象提出相应的活动要求,做到分层要求,因材施教,使学生异步达标,人人获得成功。事实证明,只有根据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和活动能力,提出难度适中的目标,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学生才会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活动,自觉接受教育。

3.3整合“三类”课程,提高德育实效。整合“三类”课程,就是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相互结合,使课内外、校内外教育活动融为一体,力求优势互补,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德育实效。因此,我们要将思品课教学与其他各科教学、班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育目标一体化、内容一体化、管理一体化为特色的德育综合课程体系,使思品活动教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从而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精选5篇)

    - 阅0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篇1云,悠悠地浮在湛蓝的天空上,洁白洁白的。有的像深邃的峡谷,有的像白色的雪莲……散布在天空中,显得非常柔媚。看!这些多姿的云彩,被鲜红的阳光照得一片红润.....

    智慧电网建设范例(12篇)

    - 阅0

    智慧电网建设范文篇1关键词:大连智慧景区发展现状对策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旅游者也在追求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旅游体验,传统景区所提供的服务与基础设施等已无法满足游客的.....

    智能电网作用范例(12篇)

    - 阅0

    智能电网作用范文篇1关键词:智能电网;继电器保护原理;广域保护继电器保护装置是智能电网的“防护卫士”,可以在智能电网故障发生短时间内快速切断故障的区域,将电网故障区域与整.....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